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7:55:40

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2]。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3]。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弘扬传统文化乃真语文题中应有之义

专栏配发的四篇文章,虽然有的取国学角度,有的以传统文化立论,但传递的信息都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他们所谈的国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他们所谈的传统文化,则是蕴含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篇文章,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蕴含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执笔者均为国内著名高校资深学者,论述各有侧重,既有正本清源的内功,又不乏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篇篇深中肯綮,富有见地,信可借鉴。张辛的《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以鲜活翔实的史料、缜密雄辩的思维向我们论证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在当今时代于全人类的重大意义,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应当说,以孔子智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所在,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所在。为此,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两条路径:读国学经典和德性实践,即通过重新启蒙来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当是一种很有识见的呼吁。如果说张辛是从宏观上呈现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践行方法,那么郭齐勇的《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则从微观上为我们解答了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实施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条分缕析,观点明晰,使读者对国学、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十分赞同文章的观点:“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这无疑是一种精辟的见解。郭文还以教材为依托论述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是首选载体。鉴于目前中小学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自发状态,现有教材良莠不齐,郭文还提出了教材选用建议。漆永祥的《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则进一步指出,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日趋式微,由此导致的中小学生高智商低情怀现状令人担忧。相较前两篇文章,漆文更具体而微,从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典例中寻求解决当今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出入孝悌、基本礼仪、生活百科、知书达理、学会感恩等方面”严重“跛足”的对策:客观看待“死记硬背”、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国学热持续有年,教育方式五花八门,薰莸同器,一时莫辨真伪。谭汝为和奚咏梅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指出,传统文化教育须注意“去粗取精”,态度须审慎。文章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建议,包括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小学可设经典诵读课,中学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里慢慢体味、逐渐成长。这些观点,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需要避免误区

受这些文章的启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所谓真语文,一旦离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就将立即失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语文应有之义。可见,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乃是常识。因此,我们赞成“融入”,但应明了“融入”切忌浮躁,“融入”也绝非替代。

1.“融入”切忌浮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承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从民间机构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规范引领,从高校为国学“落户”到中小学兴起的经典诵读热潮,从学校国学课程的次第开设到社会上国学培训班的如潮涌现,国学热一时蔚为壮观。在如此热闹的场面中,有的确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但有的只营造了一种表面的热闹,令我们欣喜的同时未免心怀隐忧。真语文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浮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不能搞运动,一阵风。任何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奏效,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如此。既然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已经唤起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也不可赶时髦,当点缀。传统文化是真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现代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名家讲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学校把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引入课堂后,以画面、音响、服饰、故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所欢迎,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视听感官的享受上,大多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更何况,如果学生在时髦中跟风学样,传统文化教育就有可能沦为文化快餐,异化为一碗碗心灵鸡汤,若如此,承载传统文化的国学也遂成为一种时尚的佩饰,肤浅化、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也必然应运而生,乃至逐渐泛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更不能舍本逐末,功利化。传统文化是国民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将它融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先哲的思想并完成品格塑造和精神构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指导思想不明,往往就会产生偏差。例如,当有些地方公布高考降低英语分数并调整给语文等科、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的改革方案后,在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急切地将孩子送往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学习,为未来的高考预热。这种试图让孩子通过短期突击提高学习成绩的功利化行为,一方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融入”绝非替代除非是正式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绝对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语文教育,以致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不能喧宾夺主。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理所当然地杜绝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语文,语言文字最重要,其他相关的一切,包括传统文化,均蕴含其中。在语文课上,传统文化只能在语言文字中融入和渗透,而不能取而代之。即使语文课上教读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感受和赏析,以致忽视了语言文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妙用。若有意无意地将语文课文异化成敲门砖,引出传统文化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语文而过度延伸,海阔天空地大谈文化,语文就会随之失真。这种课由于本末倒置,缺乏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点化,语文因素难免会被淡化、虚化,最终与真语文失之交臂。在语文中,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传统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为语文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要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地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是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3]。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若脱离语言文字过度渲染传统文化内容,就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渐渐远离真语文。过犹不及,万勿过度。那么何以为度?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越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机械相叠、生硬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各自为政的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真语文教学功夫和育人艺术。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的直接践行者——语文教师。己之昏昏,不能使人昭昭,融入传统文化的语文课须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才能胜任。诚然,要求语文教师都成为国学大师或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是不切实际的,但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不为过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故事曾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黛玉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想成为诗人要先打底子,想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要打好底子。这中间,阅读和掌握一流的、经典的、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何等重要!本文开头说到的胡世庆,幼时师长和众多名家的熏染给了他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自己博览群书、潜心治学更是成就毕生事业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打好传统文化底子、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呢?笔者认为如能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假以时日,就必有所成。一是继续教育,启传统文化之蒙。可以说,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即便中文专业科班出身,传统文化底子也普遍薄弱,他们此前大都没有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无法胜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工作,即使勉强接任也会力不从心。对此,有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邀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担纲授课。学校也应为语文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使之及时更新并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则可自选学习内容,或专攻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或览其大略。此外,举行一些与传统文化研修有关的活动也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传统文化要力避复古倾向,不但要去粗取精,也需要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融入新的内涵,同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世界现代科学精神接轨,以发展和完善自身。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使广大语文教师既能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能跟上现代世界的进步潮流。二是勤勉自学,得传统文化之真。要想获得传统文化的真谛,除却勤勉苦学,别无良途和捷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力量,刘梦溪先生称之为“自性的庄严”,它是个体生命的价值信仰。传统文化内容浩繁,攻习不易,非信仰不能坚持。“一代儒宗”“千年国粹”马一浮先生十分重视六艺,谓“有六艺之教,斯有六艺之人”。“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内容广博,精深幽微,蕴含了生而为人应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展示了古代“成人”的教育理想,包含着国人精神重建的深刻启示。当然“六经”原典的阅读难度较大,语文教师不妨从《论语》《孟子》切入,旁及其余。研习六经,还需有一定的“小学”功底,即文字、音韵和训诂。语文教师唯有从内心萌发亲近并走进传统文化的愿望,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有位语文教师说得好:“补足国学素养而读书,什么时候都不迟,在教书生涯中,语文教师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备文化素养这个大课,读国学经典,是语文教师一生的必修课,看是读古典,实则是滋养文化情怀。”她说的是国学,本质却是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若能博览群书,就会满腹经纶;若能熟读成诵,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高雅,出口成章;若能琴棋书画,就会多才多艺;若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会下笔千言,文如其人。唯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从传统文化中得学养,从传统文化中获教艺,从传统文化中萌创见;也才能做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更好地运用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言语和艺术,教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真语文。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审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会发现一方面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精神世界却陷入深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自我失落,价值观崩溃,人文精神枯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有助于缓解目前的价值失范、道德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人文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审视当代思想文化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的思想观点复杂纷呈,不同的思想观点以及价值观相互冲突、激荡,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是多元的。然而,正是这种相互矛盾、冲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蕴含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失落与分裂。

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文明陷入深重的危机: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系统使得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因竞争的加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等等。

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伤害,它导致人自我的失落,价值观的崩溃,人文精神的枯竭。马克思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面对现代文明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梳理这一切,以理性的心态、以多维的价值系统和评价尺度来审视中国传统思想,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思想对缓解现代社会精神危机、培养现代人健全的精神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传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中多种思想文化元素的综合体,经过多个时代不断淘汰、选择、积淀而成。它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起来的,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的,没有延续和积淀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一些传统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而被送进博物馆,另一些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传统则在新的时挥重要作用,与现代社会和新的文化因素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新的传统,这是思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内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遗存物,其更深层的含义在于,传统文化是一种传承的思想观念之流,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开启于过去而融透于现在又将延续至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它在社会机体组织以及人们的心理深层结构中有着不可替换的生命力和潜影响力,这些也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和意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历史上百家争鸣、儒道互补、儒道释相互融合等等,各种思想相互融通,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或国家文化素质的鲜明特征和突出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受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决定,并反过来表现和影响着该民族的文化素质及其发展变化。说儒家思想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是从儒家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作用来讲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的鲜明“民族精神”或“民族个性”。

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发掘和论析,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且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

一、以人文主义的情怀化解科学主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与困惑

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情势下,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情怀对于化解科学主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与困惑无疑是一剂良药。

近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这无疑是科技主义的成功一面,然而也使得现代文明陷入深重的危机。人们在科技的引领下肆无忌惮地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使得地球生态面临严重危机,而且在科技引领的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威胁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那样渺小,人们似乎无法改变这一切。科技对世界的改变无处不在,在科技这头庞然巨兽面前,人是科技的奴隶,是满足各种现代机器运作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带来物质产品极为丰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无休止追逐利益和财富,竞争的加剧,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等等。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利与弊时,就会深深感到科技不能背离人文,科技是属于人的科技,科技应该具有人文的内涵,必须用人文的理念和价值观驾驭科技这头猛兽,只有这样科技才能造福于人类,否则,只能给人类造成无尽的灾难。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重在人文,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质,这一点以儒家表现最为典型。儒家以仁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仁既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仁的内容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忠恕之道”等,这就是儒家文化所影响的中华民族基本心态的重要体现。根据这种心态,中国人传统上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亲和关系。儒家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礼,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是仁的价值的外在体现。礼是人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这种人文情怀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心理的优点是朴实、厚道、待人以诚,从而导致社会和谐稳定,秩序井然。这无疑对于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以“人”为贵,以“民”为本。在儒家看来,“仁”以及“仁者,爱人”是最高的文化范畴。孔子当初只把“仁”看成是人的一种道德属性,也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存在。后来,儒家的继承者们不仅把“仁”看成是人的道德属性,更把“仁”视为宇宙和自然的属性,看成为世界最高存在。因此,儒家总是以“仁”或“人”为最基本的思维对象与内容,从而给儒家的思维方式带上了“人文主义”的特色。在儒家看来,“仁”是人们一刻也不能失去的。孔子甚至还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都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描述与规定。这些都说明儒家把以“人文”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扩散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由儒家所奠定的“人文主义”思维的特质是强调入的感情因素,重视人在天地间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出发,最后又都复归于“仁”或“人”。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对人的关爱与尊重的特性,倡导感情和谐和崇尚道德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危机问题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的历史条件下,“人文主义”的思维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

二、以“和谐”、“中庸”的世界观寻求对分裂世界的互通与融合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看世界,就会发现在当今物质文明空前繁荣背后,是敌对与分裂日益加剧。就人与人而言,许多人沉溺于拜金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原则极度扩张,人的道德、尊严等一切都可以商品化,大干世界的人格呈现异化,人们价值观迷失、崩溃,精神颓废甚至也成了一种时尚。就国与国而言,由于不同的利益纷争、不同的、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价值观等说不尽的原因,导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各种帮派组织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不断,恐怖主义蔓延。当今社会人们应该重新审视过去所奉行的哲学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世界观是和谐的世界观,讲天人合一,强调整个世界的和谐与统一。天地人“三材之道”并行不悖,并育而不相害。宋儒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要以仁德之心对待天地万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和谐的世界观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奉行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强调的是对人的关爱与尊重,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传统辩证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各种有影响的文化形态所共有的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质。这种思维方式很多表现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方面。如子曰,为人谋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还告诫人们,对于交友要注意正、反两个方面。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又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就是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之道”要求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力求中和、持平、稳定,注意公平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允执其中”、“致中和”的程度,既反对过火,又反对不够。“中庸之道”的出发点是儒家的“仁义”之德,提倡“和谐”和对人的关爱与尊重,从思维方式上反对固执、片面、偏谢。这种思维方式对当今社会是大有裨益的。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思考和处理人际关系,思考和处理一般学术与社会文化问题、社会与生活问题,就应注意“致中和”、“允执其中”,应提倡协调、稳定、安宁。当然,“中庸之道”与无原则调和矛盾有本质区别。

三、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尊重和人格平等,以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

今天,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以及网络科技发展使人们感到地球就像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样近。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又是如此遥远,人们深切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独、隔阂、矛盾和冲突,不仅不同的国家间、宗教间、民族间、文化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是个人自我人格也存在矛盾分裂,这是当今文明的一个矛盾,是在精神深处困扰人们心灵的沉重隐疾。萨特认为现代人一方面要设法从他人的掌握之中解放我自己,另一方面他人也在力图从我的掌握之中解放他自己;一方面我竭力要去奴役他人,另一方面他人则又竭力奴役我。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要面临的现实。

儒家人格价值观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尊严平等。在儒家人格观中,天地间只有人至尊至贵,《周易》把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人是万物之灵,因此儒家主张尊重爱惜人,应该把人当人看,用人的方式对待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真诚的相互关怀,这就是儒家通常所说的“仁者爱人”。孔子特别强调尊重他人的做人意愿和人格,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讲“忠恕之道”,忠指忠心、忠实、忠人之事,“恕”为宽恕、宽和。这些思想在《礼记·中庸》中被概括为“仁者人也”。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孔子还要求待人都应做到“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

儒家这种人格思想贯穿了三个原则:一是人道原则,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二是理性原则,肯定人同此心,人是有思想意识的人;三是平等原则,在人格上不分贵贱,人都具有善的本性,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圣人”,正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儒家“仁学”人格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国家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相接相处之道,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的普遍和谐之道,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生命感通。儒学人格价值观对于克服现代人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危机有重要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否定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视中国传统思想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不斩断与传统的联系,就无法实现现代化,把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腐败,乃至被动挨打的根源统统归罪于传统思想,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审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我们固然要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糟粕的一面,对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批判否定,但同样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优秀的一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化发展传承的规律性,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是由过去发展而来,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如果因为传统思想文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就对传统思想文化一味否定,这是,是不尊重思想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如何对待人类文化遗产都曾有过经典论述,特别是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强调:“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因此,又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今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高度工业化后带来的社会问题,纷纷转而向东方文化寻求思想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价值不容低估。传统与现代化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不能割断,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我们应该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绝不是社会前进的包袱,更不是历史进步的阻力,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尤其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原英人香港第22任总督葛量洪于1958年“五四”前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演时,以他多年对中国的了解,说道:中国文化最为高深,千古以来,世界上古老文化能绵延不绝,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屹立不摇,只有中国文化。……21世纪必然是中国人的世纪无疑。

不过,我们认为中国文明的再度崛起,必以传统文化的中道文明、宽容和谐、扶助弱小,并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化育精神,吸收、融合先进文化,创造出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审视当代思想文化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的思想观点复杂纷呈,不同的思想观点以及价值观相互冲突、激荡,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是多元的。然而,正是这种相互矛盾、冲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蕴含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失落与分裂。

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文明陷入深重的危机: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系统使得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因竞争的加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等等。

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伤害,它导致人自我的失落,价值观的崩溃,人文精神的枯竭。马克思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面对现代文明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梳理这一切,以理性的心态、以多维的价值系统和评价尺度来审视中国传统思想,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思想对缓解现代社会精神危机、培养现代人健全的精神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传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中多种思想文化元素的综合体,经过多个时代不断淘汰、选择、积淀而成。它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起来的,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的,没有延续和积淀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一些传统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而被送进博物馆,另一些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传统则在新的时挥重要作用,与现代社会和新的文化因素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新的传统,这是思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内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遗存物,其更深层的含义在于,传统文化是一种传承的思想观念之流,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开启于过去而融透于现在又将延续至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它在社会机体组织以及人们的心理深层结构中有着不可替换的生命力和潜影响力,这些也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和意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历史上百家争鸣、儒道互补、儒道释相互融合等等,各种思想相互融通,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或国家文化素质的鲜明特征和突出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受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决定,并反过来表现和影响着该民族的文化素质及其发展变化。说儒家思想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是从儒家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作用来讲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的鲜明“民族精神”或“民族个性”。

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发掘和论析,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且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

一、以人文主义的情怀化解科学主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与困惑

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情势下,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情怀对于化解科学主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与困惑无疑是一剂良药。

近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这无疑是科技主义的成功一面,然而也使得现代文明陷入深重的危机。人们在科技的引领下肆无忌惮地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使得地球生态面临严重危机,而且在科技引领的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威胁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那样渺小,人们似乎无法改变这一切。科技对世界的改变无处不在,在科技这头庞然巨兽面前,人是科技的奴隶,是满足各种现代机器运作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带来物质产品极为丰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无休止追逐利益和财富,竞争的加剧,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等等。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利与弊时,就会深深感到科技不能背离人文,科技是属于人的科技,科技应该具有人文的内涵,必须用人文的理念和价值观驾驭科技这头猛兽,只有这样科技才能造福于人类,否则,只能给人类造成无尽的灾难。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重在人文,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质,这一点以儒家表现最为典型。儒家以仁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仁既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仁的内容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忠恕之道”等,这就是儒家文化所影响的中华民族基本心态的重要体现。根据这种心态,中国人传统上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亲和关系。儒家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礼,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是仁的价值的外在体现。礼是人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这种人文情怀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心理的优点是朴实、厚道、待人以诚,从而导致社会和谐稳定,秩序井然。这无疑对于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以“人”为贵,以“民”为本。在儒家看来,“仁”以及“仁者,爱人”是最高的文化范畴。孔子当初只把“仁”看成是人的一种道德属性,也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存在。后来,儒家的继承者们不仅把“仁”看成是人的道德属性,更把“仁”视为宇宙和自然的属性,看成为世界最高存在。因此,儒家总是以“仁”或“人”为最基本的思维对象与内容,从而给儒家的思维方式带上了“人文主义”的特色。在儒家看来,“仁”是人们一刻也不能失去的。孔子甚至还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都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描述与规定。这些都说明儒家把以“人文”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扩散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由儒家所奠定的“人文主义”思维的特质是强调入的感情因素,重视人在天地间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出发,最后又都复归于“仁”或“人”。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对人的关爱与尊重的特性,倡导感情和谐和崇尚道德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危机问题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的历史条件下,“人文主义”的思维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

二、以“和谐”、“中庸”的世界观寻求对分裂世界的互通与融合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看世界,就会发现在当今物质文明空前繁荣背后,是敌对与分裂日益加剧。就人与人而言,许多人沉溺于拜金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原则极度扩张,人的道德、尊严等一切都可以商品化,大干世界的人格呈现异化,人们价值观迷失、崩溃,精神颓废甚至也成了一种时尚。就国与国而言,由于不同的利益纷争、不同的、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价值观等说不尽的原因,导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各种帮派组织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不断,恐怖主义蔓延。当今社会人们应该重新审视过去所奉行的哲学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世界观是和谐的世界观,讲天人合一,强调整个世界的和谐与统一。天地人“三材之道”并行不悖,并育而不相害。宋儒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要以仁德之心对待天地万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和谐的世界观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奉行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强调的是对人的关爱与尊重,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传统辩证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各种有影响的文化形态所共有的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质。这种思维方式很多表现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方面。如子曰,为人谋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还告诫人们,对于交友要注意正、反两个方面。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又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就是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之道”要求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力求中和、持平、稳定,注意公平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允执其中”、“致中和”的程度,既反对过火,又反对不够。“中庸之道”的出发点是儒家的“仁义”之德,提倡“和谐”和对人的关爱与尊重,从思维方式上反对固执、片面、偏谢。这种思维方式对当今社会是大有裨益的。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思考和处理人际关系,思考和处理一般学术与社会文化问题、社会与生活问题,就应注意“致中和”、“允执其中”,应提倡协调、稳定、安宁。当然,“中庸之道”与无原则调和矛盾有本质区别。

三、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尊重和人格平等,以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

今天,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以及网络科技发展使人们感到地球就像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样近。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又是如此遥远,人们深切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独、隔阂、矛盾和冲突,不仅不同的国家间、宗教间、民族间、文化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是个人自我人格也存在矛盾分裂,这是当今文明的一个矛盾,是在精神深处困扰人们心灵的沉重隐疾。萨特认为现代人一方面要设法从他人的掌握之中解放我自己,另一方面他人也在力图从我的掌握之中解放他自己;一方面我竭力要去奴役他人,另一方面他人则又竭力奴役我。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要面临的现实。

儒家人格价值观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尊严平等。在儒家人格观中,天地间只有人至尊至贵,《周易》把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人是万物之灵,因此儒家主张尊重爱惜人,应该把人当人看,用人的方式对待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真诚的相互关怀,这就是儒家通常所说的“仁者爱人”。孔子特别强调尊重他人的做人意愿和人格,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讲“忠恕之道”,忠指忠心、忠实、忠人之事,“恕”为宽恕、宽和。这些思想在《礼记·中庸》中被概括为“仁者人也”。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孔子还要求待人都应做到“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

儒家这种人格思想贯穿了三个原则:一是人道原则,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二是理性原则,肯定人同此心,人是有思想意识的人;三是平等原则,在人格上不分贵贱,人都具有善的本性,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圣人”,正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儒家“仁学”人格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国家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相接相处之道,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的普遍和谐之道,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生命感通。儒学人格价值观对于克服现代人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危机有重要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否定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视中国传统思想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不斩断与传统的联系,就无法实现现代化,把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腐败,乃至被动挨打的根源统统归罪于传统思想,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审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我们固然要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糟粕的一面,对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批判否定,但同样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优秀的一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化发展传承的规律性,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是由过去发展而来,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如果因为传统思想文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就对传统思想文化一味否定,这是,是不尊重思想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如何对待人类文化遗产都曾有过经典论述,特别是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强调:“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因此,又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今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高度工业化后带来的社会问题,纷纷转而向东方文化寻求思想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价值不容低估。传统与现代化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不能割断,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我们应该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绝不是社会前进的包袱,更不是历史进步的阻力,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尤其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原英人香港第22任总督葛量洪于1958年“五四”前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演时,以他多年对中国的了解,说道:中国文化最为高深,千古以来,世界上古老文化能绵延不绝,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屹立不摇,只有中国文化。……21世纪必然是中国人的世纪无疑。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2008年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对永康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曲、传统医药等等十六类传统文化形式进行了摸底调查,获得传统项目线索1万多条,整理项目600多个。这些线索、项目全部来自永康市16个乡镇的各个村庄,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城市里已难觅踪迹,极少数的项目如:传统手工艺“永康钉秤”、传统小吃“永康肉麦饼”,在永康城里偶尔有一点,但他们是从乡村出来谋生者。在城市由于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影响,满城里都是流行音乐、西装服饰、西式餐厅,过节都是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而且非常的火爆,而往日的传统美食、传统服饰、传统戏曲现已不见,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浓郁气氛已日趋淡化,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项目,如省感戏、永康古词、铜钱棍、调花钹等,在城中已绝迹。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仅存地在乡村。传统文化现阶段在农村仅存一些,可现状不可乐观,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农村新一代过早地进入城市受到城市西方文化的影响,失去了本地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他们以进城为荣,不愿返乡,更不愿去接触自己的乡土文化,传统技艺没人愿去学,传统节日没人愿去过,留守在乡村的老人面对前辈传下来传统而无人可授,这样的情形直接影响到我们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韩国“江南奇迹”的出现得以证实,我们古老的汉字与现代计算机对接更能证实一切,如何留住我们的传统文化,已是一个迫切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进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智之举。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在最基层的地方建立文化礼堂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传承。从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可以看出,在城市传统文化日益弱化之时,乡村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在传统文化处在逐渐消亡的情况下,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本框架概括为“二堂五廊”,具体表述为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这一基本的框架能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

(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从永康文化遗产普查的1万多条项目线索和整理出的600余项目中,大多数还只是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里保留着,如“永康山歌”“永康古词”“铜钱棍”等,这些项目的曲目都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唱出,没有文字记载,有的曲目还多年未唱,会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逐渐遗失,一旦遗失将无法再生。许多乡村传统的民风、民俗、节庆、婚俗有的无人知道,有的简单得失去了原貌。例如,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很多只知道吃粽子,过中秋节就知道吃月饼就这么简单,至于重阳节、七夕节就很少有人问津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包含有多少程序,过此节意义,给我们有哪些启迪,这些只能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千百年来而不衰,就在于它的文化传承作用,集文化娱乐、文化启迪、文化熏陶、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传统节日,现在已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那些用来庆典的场所礼堂、祠堂、寺庙有的被拆除,有的改建了,有的破旧荒废,余下的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恢复,才能有效的传承下去。为了更好地恢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构想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针对在目前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来设想、构建的。有了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我们的山歌、铜钱棍就有了地方唱了,面临失传的“省感戏”就有地方恢复演出了,民风、民俗活动就有了领头羊。文化礼堂将承担起传统祠堂、礼堂、庙堂的综合功能,文化礼堂的“村史廊”“民风廊”旨在整理本村的特有文化脉络,挖掘村里的特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序的存档、恢复,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活动就能红红火火地恢复起来。

(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村落传统文化恢复后还需有效传承,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传统文化自觉的接受。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不仅要再现本村的民风、民俗和特有的传统项目,而且还要邀请民俗专家走进文化礼堂,为村民讲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让村民知道如何运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根据村里的需求情况,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村民的各项文化素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时,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让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节日的舞台上一展风采,引导村民在过传统节日之时,要充分了解过传统节日的意义,节日中传统文化的展现,传统节日对我们的启迪。如此一来调动了全村民参入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我们部级的传统文化项目“锡雕”的传承人应业根老人,常常担心自己的老手艺无人传承,儿子、孙子宁可外出做生意也不愿在家继承“锡雕”老手艺,2009年为庆祝国庆,应业根老人应邀参加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老人精湛的锡艺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来宾的赞誉,锡雕产品销售一空,最后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回乡后老人的一家对锡雕技艺信心百倍,儿子放弃了外出的机会,带领媳妇、儿子一起跟着应业根老人学做锡雕,应业根老人领头在村里的文化礼堂筹建了一个“芝英三宝”展示厅,来展示本村的传统文化项目,文化礼堂成为了他们展示技艺,推广产品的基地和窗口。我们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集文化管理、文化传承、培训学习、教化熏陶于一体,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

(三)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从恢复、传承到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传统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它的发展不是单一自身的发展,它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发展的。所以说,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是必然现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决不能“邯郸学步”忘了我们的根本。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要做好导向、领好头,理顺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例如现在的健身舞、健身操很受中老年人的喜爱,我们的文化礼堂就可作出引导,请老师对健身音乐进行有效的编排,充分利用我们传统的音乐、诗词的资源,健身动作可融入我们传统的秧歌舞和太极健身的动作,使村民更容易接受。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把外来文化的冲击变成一件好事,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输送营养。我们永康的传统文化项目“九狮图”就是在农村文化站和永康市文化馆的引导培植下,从民间的三狮到五狮改进到七狮,从七狮改进到九狮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农村娱乐到城市展示,从受北京之邀到参加法国文化节,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九狮图”成为了永康市知名的传统文化品牌,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项目被培植起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分享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品牌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本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新农村的建设和繁荣,必须坚守传统文化的文脉,农村文化礼堂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它的建设定能让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绽放异彩。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文化,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包括环境与设施规划、造型设计、材料选择、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等等,其设计手法多种多样,通过设计工作,能够为人们现代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设计也不同程度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设计理念、设计艺术特征、设计水平等方面。(一)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集中了环境、空间于一体。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传统文化因素,结合时展特征和要求,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设计水平提高。有效传承优秀文化因素,设计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传承优秀文化。开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首先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做好景观设计、风格设计、材料选购等工作,然后结合传统文化因素,增强设计现代气息,实现设计工作的创新,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二)增强人文环境艺术特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注重功能方面的因素,满足人们使用要求,还要注重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因素,能够增强人文环境艺术特征,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增强人文气息,提高环境文化氛围,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因素,并结合新时代、新特征,将文化因素巧妙地融入设计中,进而增强了设计的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进行凝练和继承,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求,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创新,也有利于提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运用

传统文化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渗透到设计工作的各个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形。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图形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将传统图形直接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依附在一个新的载体上,为其重新设计视觉环境,发挥原图信息。通过这种直接使用,并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创新,同时考虑周围环境、设计工艺、产品材质等内容。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满足设计工作需要,展示其独特的设计韵味。例如,上海经贸大厦设计中,其结构独特,让人感到亲切,设计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造型受到唐代大雁塔的启发,因其独特的造型不仅使整座建筑显得美观,还为人们生活与工作设计出舒适的环境,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二)用意。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装潢中,人们习惯运用含蓄的手法传情表意,不仅注重外观设计工作,还注重通过外观设计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从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到室内外空间布局,都注重考虑审美和功能要求,选择恰当的文化图案和陈设,注重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让这些环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种方法叫做隐喻。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合理运用环境构成元素,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内涵、意蕴和价值,从而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三)形神并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去审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设计过程中。同时还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感受其外形特征,并深刻领悟设计所表达的意蕴,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并推动设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线条的运用,线条具有长度、宽度、方向、厚重感,还注重通过线条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其中最为恰当的描述是形神并举,使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还能够体现出诗情画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例如,在苏州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同时也在设计中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从外形结构来看,苏州博物馆具有现代气息,而其内部组合包含传统文化元素,富有传统文化情调。例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设计是利用石板做成山水组合,不仅外形漂亮,还充满人文气息,赢得人们的一致好评,也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设计中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应该结合设计工作的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设计工作中。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集中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特点,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厚民族精神、深邃意境的作品,更好满足人们需要,提高人们审美情趣。(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推动设计创新。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设计中运用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合理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促进设计工作不断优化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既要有传统文化特点,又要充满时代气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的前提下,推动设计工作创新,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它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今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这种重要影响,并根据具体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推动设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对于二者的关系相继提出了几种学说:对立说、并存说和融合说。近年来又提出了互补说、改造说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争锋,对立说和并存说日渐式微,学者们日渐认同综合说、融合说、互补说,这些学说更加理性、更加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及需要。第一种是“对立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是绝对不相容的。二者在时代基础、社会基础、民族基础、阶级基础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二是儒家文化代表的是“封建余毒”,两者相结合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保持其“纯洁性”与“纯粹性”[3]。三是一些新儒学代表站在维护儒家文化的立场或者政治立场上,尤其是蒋庆提出了“要马统则不能有儒统,要儒统则不能有马统,两者不可得兼”[4],鼓吹儒家文化可以救中国,应以现代新儒家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第二种是“并存说”。该学说提出了“现代社会基本价值体系二元化”的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儒家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主体价值在国家治理上可以二元并存[5]。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民族主体价值或终极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规范着伦理道德,支撑着精神信仰。二者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在现实中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平行或并重放置。第三种是“综合说”。该学说认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把“中、西、马”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三流合一”,在理论构建上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文化对立的混乱状况,加强“中、西、马”之间的交流对话、合作融通,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6]。第四种是“融合说”。学者们对此学说达成较大的共识,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有许多一致、相通的地方,两者可以较好地融合。如孙铁骑提出二者的“终极价值追求与文化进路具有内在的本质一致性”的观点,具有共同的实践品质、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共同的社会理想[7]。邵龙宝认为相通相容性主要表现在:信仰层面的契合,实践层面的会通,现代人格建构层面的融合[8]。第五种是“互补说”,也称为“会通说”。该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具有许多相容、相通、相补之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可以相融相济,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的双向共同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双重要求。”[9]二者之间存在着“会通”与“超越”的双重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会通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超越了传统文化”。二者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可以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结合的必要性研究

在阐明和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学者们针对其结合的必要性分别从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屈辱历史,经过对“中、西、马”三种理论的应用对比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被中国人民所接受的。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强烈的批判精神与革命热情适应了中国变革图强的需要。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性,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二)从现实社会治理角度看必然性

现代中国出现了诸如文化迷茫、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同时现代西方社会也暴露出了理念与价值观存在着片面性、单向度性和“平面化”等弊病。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精神文化上进行新的构建,儒家传统文化则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如郭建宁认为儒学在维护社会良知、弘扬人文等精神方面,在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盛行方面,在缓解三大紧张关系方面,都能展现出其他学说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必然性

西方普世价值观等主流文化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0]。对此我们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安全意识,要着力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对儒家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多元开放的心态,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共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和不同点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有诸多相似、相容、相通之处,但这绝不意味着二者完全一致,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需要内在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土壤和思想资源。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七个方面,即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历史观中的唯物论因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大同的社会理想。”[11]二者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等方面具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二是重视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古代的实践观念主要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三是关注人。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四是社会理想方面。大同世界是儒家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它们都是社会民众的一种共同的理想追求。二者的契合处体现在高度理性的社会精神生活追求,实践至上的社会价值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态度,人性层面的东西文化的互补。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时代精神和阶级利益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体现着不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作用,在性质上具有明显的相异性[12]。牟钟鉴则认为二者的相异性表现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源头不同,肩负的社会目标和历史任务不同,实践的方式方法与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同[13]。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原则和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原则

目前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上还存在一些争执。在两者的融合过程中,要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明确大的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立足于当代中国和现实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并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5]但是一些新儒家学者则提出“立儒教为国教,主张将儒学道统写入宪法,把儒学当作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企图以此对抗和取代现代中国的核心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6]。这些主张明显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的,是不符合中国现实发展情况的,我们须加以警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途径

在二者结合途径的规划上,“直接拿来,为我所用;借用古语,推陈出新;古籍新解,引申发挥”。并要从学理上对二者的理论框架及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好三个主旨:推进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培育开放兼容性的世界眼光[17]。要认真解读经典,注重传承传统的载体,对儒家优秀传统的现代转化,将儒家的优秀传统提炼出来,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挖掘出儒家传统中有价值的因素[18]。因此,推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要立足中国实际情况又要面向世界,树立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宽阔视野,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本来有阅读优秀书刊的愿望,但苦于没有同伴。他们怕被校领导批评不务正业,也怕同行讥讽为不知天高地厚,忧心忡忡。我们不妨联系几个志趣相投的同行,组成或紧密或松散的学习小组,大家在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或许,领导不仅不会阻挠你的阅读,还会赞扬你;同事不仅不会讥讽你不合时宜,还会暗暗羡慕你。阅读小组人数可在4~6人,人数多少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良好阅读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教师个体内在的“群体感”“亲和感”“友谊感”等,能在阅读交流中得到较好体现。还能做到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学习,可以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遇到问题大家可以交流探讨。

二、挖掘整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很多地方都是产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我们可以深入民间,去挖掘和整理个人所在地的优秀文化,既可以当作传统文化教育的乡土教材,同时也对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做出了贡献。我所在的西北小镇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就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了红军长征经过滩歌镇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我曾经去距离小镇十余公里的圈子阂,抄录了宋代摩崖石刻,讲给学生听,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对滩歌有这样厚重的历史感到惊喜。

三、读写结合,撰写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这时,就需要我们由动脑到动手,开始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了。写作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化,“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知识渊博、内涵丰富的人士无不是阅读和创作的典范,他们养成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成就了他们的非凡人生。许多小学同行都有一个顾虑,认为读读文章还可以,写文章哪是我们这些基层老师能做得了的。写文章是学者、作家才能做的。其实我们只要认真阅读了,就会有自己的感悟,然后不妨用笔写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自己所学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升华,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扩展。

四、与名师交流学习心得,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现在许多小学教师都有上网的条件,我们何不利用网络与名师进行交流,向他们请教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许,名师们会给我们指点迷津,成为我们追求知识的领路人。我知道甘肃省酒泉市的一个小学副校长,就与首都北京的几个小学名师有深度交流。这位叫李晓蓉的副校长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而且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专著。事实证明,与名师交流,向名师学习,可以较快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的内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世事无常的平静对待和对思想境界的追求,是化解在巨大生活压力下当代人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佛家文化是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的外来文化,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因其在思想上奉劝人们进行自我忍耐和自我欲望的压抑和约束,而受到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大兴土木广建佛教寺院,使得佛教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产生深远影响。“佛教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的本性即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但无明的人会执迷不悟,觉悟的人才明心见性。任何尘俗中人都可顿悟成佛,超凡入圣。”佛教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禅”。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得到了神灵的帮助和救赎,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人们对自我心灵的认识和对自己欲望的修正,是自我的救赎和顿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一种文化的产生和繁衍一定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并在同一民族中流传。同一地域的人们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文化正是这一风俗和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石。同时,在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流传和延续的过程中,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一地域的人们将文化代代流传下来,使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同时在文化的流传过程中,这一民族和地域的人们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心理特点。

二、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心理

1.以和为贵,追求和谐之美在汉代,儒家作为统治者所推崇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它“以伦理来组织社会,以道德来代替宗教,以礼俗来代替法律”的“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被广泛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以“追求和谐”为社会发展目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所有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心声。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思想中都渗透着对“和”的追求。“家和万事兴”“和和美美”都用来形容中国人的幸福。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可见,中国人对美的理解和对和谐之美的追求已通过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

2.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起,《论语·子罕》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逝者”包罗万象,可以是天地自然,也可以是人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就这么逝去着,日夜不停歇。这种“生生不息”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并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在永不停歇的运动中,我们逐渐理解了发展的意义,学会了用奋斗和顽强的精神坚持着对未来的执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侵略斗争激发了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使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传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为民族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久流传。

3.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中国人的心里,国家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它是由无数小家组合而成。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将对小家的和谐、安定和团结的追求同样赋予给国家。人们对家庭的认识和理解,上升为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从追求小家的和谐以及对小家的这一范围的认同上升为对国家和谐的追求和对国家这一集体概念的认同。对于国家和谐、安定团结的认同和追求,加强了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使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人们浓厚的爱国情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条件。而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不开。

三、传统文化心理对民族音乐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的过程逐渐形成这一民族独有的心理特点。在这一心理特点的影响下,会形成这一民族独有的音乐等多种艺术。意识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而音乐又来源于意识,是人在主观意识的推动下创作出来的。音乐艺术是对客观生活和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反映,传统文化在音乐艺术的创作中逐渐体现出来。传统文化影响了人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走向,从而决定了音乐创作的风格和走向。也就是说,任何音乐作品都是由人通过自己的意识创造出来的,但这个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音乐创作的主题和思想境界上,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对个体的“超我”的追求,使音乐随着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也在经历着推陈出新的过程。在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伴随着新的文化和思想的注入。传统文化的潺潺溪流正在汇纳百川,注入新鲜血液并不断发展成为波涛澎湃的大河。在传统文化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受其深刻影响的音乐艺术也在经历着成长和发展。从原始文化背景下,原始人类的欢呼和打击石器的声音,到封建社会文化背景下华丽的《霓裳羽衣曲》,从少数民族传统的原生态歌曲,到民族音乐对国外音乐的吸纳,音乐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化是音乐成长和发展的沃土,是音乐赖以生存的环境。音乐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和社会环境这一大的背景而存在。总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长久以来形成了这一民族独有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会对民族的音乐等多种艺术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音乐是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外在表现。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已经变换成一种遗传基因渗透进中华民族人民的血液中,融入在中华民族的音乐里,让我们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执著于民族音乐的发展,将我们的民族音乐不断发展壮大,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中国传统色彩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有五色,因此在招贴广告中,可以运用五色的象征性,如黄色带来的高贵,红色带来的祥瑞,黑白两色带来的简约典雅,以及五色相互之间的调和所获得的其他或冷色或暖色的色彩,通过强烈对比带来的绚丽视觉感等。这样可以通过色彩来赋予不同的广告招贴设计作品不同的含义,让欣赏者能够获得别样的心理体验和美观感受。除此之外,在作品中运用这些色彩的象征含义还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代人民赋予色彩的含义和千百年来形成的色觉感受,是我们在广告招贴设计里面可以传达的中国文化气息。

(二)中国传统文字

中国传统文字对于线条的勾勒有着一定的艺术,不管是意形字还是音形字,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利用中国传统文字来设计广告招贴不失为一个创新点,这样也能够更加便利地传递中国文化。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的理解来设计广告招贴,从而形成东方文化独具特色的表现风格。另外,在对字体质感和形态的把握上,可以在传统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创新,从而形成新的广告特色,既不失传统,也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家国梦圆》这件作品就是应用传统文字方面的一个完美诠释。

(三)中国传统文化图形

在文字出现之前,先民就用图形来记载所发生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图形艺术发源早,而且是不断地在发展。如古代五色龙的描绘,每种龙的刻画都有着不同的姿态,并且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有的龙刻画得威武,一般在皇宫大门前做成石雕,来守卫位高权重或者是有重要社会地位的人。中国传统图形一般在陶器、石壁以及成形的石雕图像上得以留存下来,都很容易搜索到。这些图形一般都是先民对大自然各事物千姿百态的叙述和描摹,里面传递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感情。另外先民对动物形状的描述居多,从而衍生出寄托先民信仰和希望的神化之物的图像。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广告招贴设计中,可以体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四)中国传统表现手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状态。而表现手法的体现主要是在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文字上,就是我们语文学习中常常可以接触到的一些语言的表达手法,这些表达手法能够增加语言表述的魅力,从而吸引顾客的注意。广告招贴一般是外面的户外广告,要吸引匆匆过路的行人的注意,就要在表现手法上面下功夫,不仅要在语言上散发独特的魅力,在图形上也要注意它的表现手法,要使招贴广告瞬间就能进入行人的视野,造成一种意料之外的感觉,并使读者吸收到广告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如图形的运用,可以使用替代的表现手法,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特殊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奇特的图形,以这样一种怪诞的感觉来吸引行人的目光,达到广告招贴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广告招贴设计的作用

(一)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会让广告招贴更有吸引力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人看来本就具有奇特和美观的特点。在广告招贴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会让广告招贴更具个性化,从而凸显每个广告内容的独特性,使得传达的信息更加完美地得到发挥和传递。它也能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们阅读和欣赏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更加容易取得人们的青睐,使得公司在各大广告招贴中脱颖而出,这样就为宣传公司文化精神和产品信息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和便利的平台。

(二)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更能够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广告招贴本就是面向社会和面向世界的,在广告招贴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就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给社会和世界,让中国和世界的人民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中国人民更加拥有自信。现代广告招贴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水平,从而反映现代人对美和个性的追求,在内在精神层次上面也获得了很好的提升。

三、结语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如此浑厚的历史文化中,现代艺术发展可借鉴和吸收的地方很多。它拥有足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底蕴让我们去探索和深刻理会,并且加以运用。在广告招贴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无疑是对中华人文精神的延续,对文化遗产精华的吸收与运用。因此,在继承的基础上,广告招贴设计还要融入现代时尚因素,让时代与传统相得益彰。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传统媒体的接触情况不同,但影响仍然强大

在各种媒介中,电视的作用最为突出,已深深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电视成为最受村民欢迎的媒介,在调查问卷中,82.3%的村民把“看电视”当作休闲活动的首选。在我们调查和访谈的这些村民家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余饭后,人们会聚集在电视机前边聊天边看电视。通过电视,村民们知道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收看最近最火爆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而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则成为村民们接触最少的媒介,只有13.4%的村民选择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少数民族村落购买报纸的渠道并不多;另一方面因为村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较低,阅读报纸较为吃力。而听广播的村民则更少,只有5.3%的村民会收听广播,且大多数是老年人群体。

(二)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畲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盛行

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中国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在调查的成人中,手机的拥有率为71%,网络的拥有率为24%,虽然手机的拥有率较高,但在成人中,人们更多用手机来打电话。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功能在闽东畲民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用手机上网的成年人较少,占调查的总成人数的11.5%,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畲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他们手中的手机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手机的功能也相对简单。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并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用手机上网,产生的流量还要另外计费,这就给畲民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操作智能手机还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而畲族的成年中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操作智能手机对他们来说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都是手机在闽东畲村还更多是一种通讯工具的原因。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虽然智能手机、互联网络在畲民中的普及率还不高,但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却广受欢迎。在我们调查的青少年中,初中生48名,高中生20名,总共68名中学生。在这些人中,拥有手机的占58%,拥有电脑的占51%,用手机上网的人占31%,73%的人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0%的人上网是为了娱乐需求。智能手机、互联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群体热衷于追求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畲村的家长重视下一代的培养,只要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都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现代传媒与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的变革

(一)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

畲族自称“山哈”,“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这说明畲族居住的地方大都为山区。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正因如此畲家村寨大都比较落后,包括经济上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落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它们成了畲族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大都包含着它所处的那个社会最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当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向落后地区传播时,必会对这一地区产生重大的影响。几十年以来,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闽东畲族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次的闽东畲族媒介调查中,5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传媒对畲族的“民族文化、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最大,52.3%的村民选择因为“接触媒介而改变思想价值观念”。“尊重科学、反对愚昧”、“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等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88.7%的村民表示赞同。畲民中的那种“自给自足、以农为本”的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取而代之的是商品观念和致富观念等新的价值观念。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需要现代化的价值观念,而在推动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方面,现代传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闽东畲族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现代化的信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环境是一种“拟态环境”,而村民在接触媒介时是身心放松的状态,这时对媒介符号的解读就会缺乏理性,而把“拟态环境”当成了真实的环境,把媒介当成了权威的意识形态工具,所以在他们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媒介的意识形态灌输计划,从而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正以这样一种非强制性的方式改变着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人生关怀,不断地为村落中的‘越轨’行为构建话语优势和新的合法性。

(二)民族艺术与民族习俗的变化

千百年来,畲族人民在辛苦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畲歌、畲服、畲拳、畲族工艺美术等组成了畲族特有的文化。畲族的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等都组成了畲族特有的民族习俗。这些民族习俗发挥着规范社会、维护民族传统道德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无孔不入的渗透,畲族的民间艺术和民族习俗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此次的闽东畲族媒介调查中,55.6%的村民认为“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对于变化的原因,46.5%的村民认为是由于“受到大众传媒中现代流行艺术的影响”。以畲族民歌为例,畲族民歌产生于集体劳动的传统的乡土社会,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唱畲歌成为山哈人民娱乐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而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会唱畲歌的畲民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在笔者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很多村民认为“畲歌太难听,太难学了”。村里大多数人都要忙于生计,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学习畲歌。所以,在一个村子里会唱畲歌的人数很少,且大都以年纪较大者为主。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随处可见的流行音乐,已深深影响了畲族的年轻一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本民族歌而言知之甚少,可是对于流行音乐则是信手拈来,边干活边哼着流行音乐的情况随处可见。采访中年轻人认为“流行音乐好听、时尚,容易唱”,而且获取这些音乐的渠道也很多,“想唱什么歌,只要在手机中下载,即可搞定。”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之下,传统的民族习俗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75.4%的民众认为“节日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体现是“节日习俗的程序简化了、内容减少了、时间短了、内涵发生了变化”。79.6%的民众认为“婚恋习俗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体现是“婚恋自由”,“内婚制被打破,畲汉通婚更加频繁”,“畲族传统的婚嫁礼仪形式逐渐简化”。

(三)民族服饰与民族语言的变迁

服饰,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传统的民族服装、传统民族服饰是区分汉族与少数民族外观上的标志。畲族的服装也颇具特色,沈作乾在其调查中这样描述“:男子布衣短揭……色尚蓝……妇女的衣服多系青色也有少数用蓝色的。”可见,畲族在服饰上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被称为“凤凰装”。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甚至消失不见。如今,除了在隆重的节日和庆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很少能够看到畲民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被调查的畲民中,有52%的村民认为受到大众传媒中流行服饰文化的影响,本民族的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笔者走访的畲族村庄来看,除了一些年纪较长者平时会穿畲族服装外,年轻一代大多不愿穿着本民族服饰,认为民族服饰“不流行”、“不方便穿着”。很多年轻人会模仿电视里人物的打扮,一身时尚的行头,丝毫不亚于城市里年轻人的装扮。与传统的民族服装逐渐消失相对应的是民族语言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语言是区分“我族”与“他族”的文化特质之一。畲语是畲族特有的语言,是畲族母语逐渐融入了新居地的汉语方言而形成的。随着现代传媒的渗透、外出打工和求学人数的增多,畲语的消失就更加自然。在此次被调查的畲民中,在畲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闽东,使用畲语的人数约为29%,71%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这反映了在畲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闽东,畲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外出打工、外出求学、畲汉通婚等原因之外,现代传媒的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就没有专门用畲语写作的报纸。就电视频道来看没有专门用畲语的频道,畲族人民只能收看用普通话的电视节目。畲族人民使用的手机上的文字也都是汉字。可以说,闽东畲族每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都是用汉字或普通话传递的。再加上外出打工、求学等因素的影响,畲民们弃畲语而用汉语的情况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现代传媒对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建

现代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当今社会最新的变动情况,包含着当代社会最新的物质成果、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现代传媒的包围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一定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土崩瓦解。“我们现在生活在现代社会制度扩张的‘后传统社会’中,传统和现代将同时存在于这个社会,而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重构传统”。现代性在冲击传统的同时也为传统的保留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传统民族文化在遭遇现代传媒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的空间、新的机遇。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闽东畲族的传统文化正依托现代传媒获得发展和延续。

(一)畲族歌舞的发展

畲族人民能歌善舞,畲族歌舞曾是畲族人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以交友、祭祀、节庆等为内容的畲族歌舞在大众传媒发达之前,它的流行范围只是在畲族内部,知晓它的人群也大都是畲族群众。如今,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畲族歌舞的繁荣。成立于1988年的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是专业的文艺表演团体。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成立之后,参加了各种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种赛事,并获得众多奖项,大大提高了畲族歌舞的知名度。同时,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还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有畲族歌舞团演出的照片和视频。而在由政府或个人创办的有关闽东畲族的网站上也有众多的关于畲族歌舞的文字介绍、图片、视频。现代的传播技术为传统的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和继承形式。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体图文并茂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畲族歌舞、了解闽东畲族文化。现代传媒使闽东畲族歌舞由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转变为受众面广大的大众传播,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

(二)民俗节日的复兴

闽东畲家具有丰富的节日文化传统,如会亲节、牛歇节、祭祖节、乌饭节等。传统的民俗节日,具有绚丽的文化特色。通过现代传媒的传播,畲族的节俗文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大大促进了闽东畲族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从2012年开始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嘉宾游客到此参与。在“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上还有畲族歌舞、畲族历史、畲族小吃、畲族银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项目的展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每次盛大的节日活动都伴随着大量的媒介报道,宁德当地的报纸、电视、网络媒体都对此做大量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内容又会被外地的媒体转载,进一步扩大它的传播范围。通过现代传媒的报道,提高了闽东畲族传统民俗节日的名气和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增加了人们对闽东畲族文化的了解。

(三)民间工艺繁荣

闽东畲族民间工艺不仅丰富,而且历史悠久。畲族刺绣、编织、剪纸、银饰等都是具有畲族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畲族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具有自作、自用、自娱的性质。通过民间工艺可以很好地了解闽东畲族的社会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在文化被机械化复制的现代社会必然对传统的民间工艺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在遭遇现代性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达和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展,闽东畲族的民间工艺正迎来新的繁荣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畲族的银器制作,2011年,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的代表——“珍华堂”,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福安“珍华堂”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宁德市首个畲族文化产业的驰名商标。畲族服饰、刺绣、编织、银饰等民间工艺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工艺品,成为闽东畲族的标志性物品。现代传媒的宣传报道,加强了外界对闽东畲族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促进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间工艺借助这一契机,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四、结语

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对于维护畲族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传播的媒介化日益显现,现代传媒不断地植入和渗透少数民族乡村社会,闽东畲族乡村的现代性日益凸显,畲族乡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不断地变革与重建,形成有机的传承与发展。

上一篇: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程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