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4 15:11:46

传统书法论文

传统书法论文篇1

【关键词】书法;材料;展示空间;隶变

【中图分类号】G412.5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92-02

一、影响书法发展的几个因素

自汉字产生之日起中国书法这门独特汉字书写艺术就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政治、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无一不在影响书法的发展。

1)材料的影响。

汉以前,书写材料对书法发展的影响比较大。文字产生之始,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人们记录文字不得不利用契刻工具在龟甲和兽骨上以刀代书。人民利用这种落后的工具和材料刻写在完成了汉字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完成了中国书法最原始的创作。在坚硬的龟甲和兽骨上进行创作的难度使书写者无法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表现力而只能选择运用简单等粗的直线条而转折处采用方折。却正因为此,甲骨文瘦硬光挺的线条、凌厉的转折充分的表现了直线在中国书法中的运用,对中国书法用笔的发展有奠基之功。甲骨文之后的金文也延续了甲骨文多用直线的特点,只是因为浇铸脱模使得金文线条变粗变圆。

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利用缣帛和竹木作为文字书写的载体,毛笔制作工艺也快速的发展,由战国时期没有笔柱的毛笔发展成为中有笔柱外有副毫的新式毛笔,汉代蔡邕的《九势》里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正是对毛笔这一独特书写工具表现力的精辟概括。由于书写工具和纸张的发展使得书法的发展逐渐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轰轰烈烈的书体变革运动展开。首先是篆书的发展,然后又是轰轰烈烈的隶变运动,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秦代小篆端庄严谨,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点画流畅结体灵动,汉代分书将等粗的篆书线条演变为形态不一的点画,通过运笔变化将横画的两端变为蚕头燕尾,中段变为一波三折。到了汉末,中国书法可谓篆、隶、章草、楷兼备。

2)政治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王瀛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这种政治的统一也带来了文化的统一。秦建朝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统一文字。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小篆对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用政治的强势剥夺了同时期其他文字书体发展的权利,秦以后中国书法便沿着秦小篆的脉络向前发展。唐朝初期,因为唐太宗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将王羲之奉为“书圣”并大力推广王书,之后帖学书法因为能够迎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成为中国书法的“正统”。由民间书手写就的代表民间意识的书法由于不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被冷落和尘封起来被人们遗忘和忽视。另外,台阁体和馆阁体书法的产生也是受政治影响的结果。由此可见,政治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推动或制约作用。

3)审美追求的分野。

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书法的发展出现了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是以碑刻为主要呈现方式的碑刻系统而南方则以帖学书风风行于世。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中对北碑用笔的特点作了阐释:“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豪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屏去模仿,专求古人逆入平出之势”可见北碑的笔法是适合于写大字的是雄强的、开张的、天然的,它充分保持了中国书法宝贵的原始特征,例如直线的表现,开张的空间的塑造,“篆分遗意”的保存。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指出:

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北魏书,《经石峪》大字、《云峰山五言》、《郑文公碑》、《刁惠公志》为一种,皆出《乙瑛》,有云鹤海鸥之态。……《朱君山碑》用笔尤宕逸,字势正方。整齐,而具变态,其行画特多偏曲,骨血峻秀,盖得于秦篆。

帖学书法追求文人趣味,注重表达文人情怀。至晋朝,楷、行、草、篆、隶五体皆备,特别因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发展使这五种书体达到了完善成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书体和笔法系统。在王羲之之后,

帖学书法受到世人的特别推崇,历经千余年,传承有序,谱写了大半的中国书法史。帖学书法充分的发掘了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潜力,创造了完善的笔法系统;充分的迎合了历代文人的笔墨趣味,阐释了浩瀚的人文思想;充分的迎合了历代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塑造了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艺术诉求。

4)展示空间的影响。

中国书法从古到今都存在一个展示空间的问题。晋代以后,书写工具定格为笔墨纸张,书法的展示空间便成为字体书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展示空间的变化首先是从案上到墙上,在墙上作书始于汉末,到唐代成为风气。唐人诗文里讲到狂草的很多,绝大多数同时提到了它特殊的展示空间:粉壁、屏风和门障,看来草书从小草发展到狂草,特殊的展示空间起了重要作用。宋代开始,题壁书式微,挂壁书兴起。到明代,挂壁书蓬勃发展的很大原因在于建筑式样和展示空间的改变。明代书法家为了使作品的字体书风更加适应展示空间的变化,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各种探索,他们的成果被清代书法家所继承和发扬,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因此,展示空间是影响中国书法字体书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书法的创新问题

传统书法论文篇2

[关键词]书法;网络;书法网络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74-03

互联网络对中国书法的交流、对话方式、传承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也为书法网络时代参与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快捷、直观的平台,更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书法信息和更为直观的技法指导。探索书法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如何使书法网络更加健康发展,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科技媒体使中国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焕发新的青春光彩,这些论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和传统书法传媒

(一)中国传统书法的传承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主要通过师生面授进行传承。古代书法艺术因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被文人阶层所垄断,形成文人书法。当然,民间书法中也不乏精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文人书法同民间书法互相吸收,各有千秋。但是,文人书法形成背后的中国书法传承有其特殊因素和局限性。“书圣”王羲之的故事被书法爱好者一代代广为流传,他先拜卫夫人为师,后又游历全国,交友拜师,加之天赋和努力,遂成为一代大师,几千年书坛地位不曾动摇。其他各个时代的大家无不如此,他们除了独守残灯,在黑暗中摸索之外,还要费尽人力、财力、物力,搜罗各种名帖、墨迹、拓本。在中国是这样,在汉文化圈的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河井先生,早岁师从筱田芥津,二十八岁前后拜吴昌硕为师,此后每年赴中国受吴昌硕亲授,艺事大进……与此同时,由于喜爱赵之谦,三井高坚还大量收集赵的作品,故赵之谦的作品因河井先生而在日本落脚、生根、开花、结果,对日本书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于此足见传统书法艺术传承之艰难。三井本人乃日本一财阀,其经济力量自不待言,而漂洋过海、语言障碍等因素无疑给他增添了许多困难。

还有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禁止和控制传播的现象,如 “曹操禁碑”。再如古代的一些皇家士族出于私欲,常常把一些贵重的书法作品攫为己有,使之封闭在自己家里,世人难见其真面目,甚至当作殉葬品,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叙帖”原迹便是这样。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书法传播控制现象。在印刷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要成为一位影响后世的大书法家确实不易,其间又有地理、交通等不便因素,以致形成“地域书风”等现象。书法网络的开放性与超时空性恰恰解决了中国书法传承上的诸多难题,是革命性的变革。

(二)中国传统书法传媒

随着时代的进步,书法的学习、传承不再是过去的“耳提面命”式,而是有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比如专业书法协会、研究会、学校教育、书法展览等,更为重要的还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传媒。

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中,中国书法依托于各种传媒发展加速传播。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青少年书法》、《书法研究》等报刊,现在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有些刊物树立了自己的鲜明传媒话语风格。如《书法报》,基本上实现了大众传媒的厚报式样式,版面众多,栏目新颖、灵活,富有文学味和新闻味,能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审美需求。最为关键的是,《书法报》的诸多文章基本实现了话语的媒体化,也体现了其对传媒本质的清醒认识。20年来,这些媒体基本上为中国书法爱好者和大书家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沟通平台,对书坛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督,引领着书法的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时代快节奏的发展,电视台、广播电台也相应推出了各种书法节目、电教片、专题片,还有影响较大的电视书法大赛。通过这些节目和活动,在书法艺术领域有造诣的、大家难得一见的书法大家,大众也可以一睹尊容,受其教诲,以前一些平面媒体不能带来的效应在这里也变成了现实,大大地丰富了书法的传承方式。

但是,传统媒体还有一些不足和缺点,自身也一时无法摆脱。“综观当下的书法媒体(不包括网络书法),栏目陈旧,呆板,老套,基本上缺乏学术性,新颖性和社会参与性”。

二、书法网络的现状

互联网络传媒的特点是快和海量。书法网络较之于前面探讨的传统报刊、影视媒体,具有先天的巨大优势,是书法传播方式的独特现象和伟大革新。

书法网络的资源不断地被发现和利用。书法网络展览已经成为一些书法家展示书法成就、新作交流的理想场所,网上拍卖、网上拜师寻友、网络聚会都为进一步发掘书法网络对书法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有益借鉴。传统报刊影视媒体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它的优势在于其方便传统式阅读、大众信任度高以及有其较高水平的专业编辑队伍。所以,书法网络和传统媒体是当下大多数书法爱好者的首选。对于网民而言,书法网络是一个连通书法前沿的通道和平台,更是学习书法的老师和学校,而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互动与合作,也为其发展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报》和《中国书法家论坛网站》联合推出“让古典走进互联网――名家临贴展”,这是书法网络与传统传媒的一次有益的、具有积极作用的探索性尝试,是一种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良性互动。

(一)主流书法网站列举

网络带动了书法的发展,丰富了书法的内涵,使得古老的书法艺术焕发了新的青春光彩。书法因为网络而变得开放了,不再是狭小空间范围内的交流抑或孤芳自赏,使在更广泛空间内的交流成为现实。便捷的沟通和交流的途径,使得书法在虚拟世界获得了存活的新土壤。若登陆几个书法主流网站或书法门户网站,则会有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如书法江湖网(),网站依托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参与者大都是实力之辈,人气很高。其特色版块是“专家课堂”,时常聘请章祖安、金鉴才、曹宝麟、祝遂之、沃兴华、马士达等专家在线对话。

再如中国书法网(),网站由傅志伟创办,聘请王冬龄、陈振濂等人为顾问,2004年先后和《书法导报》、《中国书画》合作,第一时间《书法杂志》、《中国书画》等刊物的最新内容。此网站特色版块是“书法展馆”、“书法研究”等。

(二)书法网络的优点

在时效性和可传递性方面,书法网络可以使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随时了解各地的书法动态。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文章,甚至是视频即时,随时更新,将其瞬时传遍全球。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多任务的深度服务,如全文检索、相关站点链接、实用资料荟萃等。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只能刊登书法作品图片和文字内容。

书法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和所形成的共享局面,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书法网络中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各种经典论著、优秀碑帖尽收眼底。在书法网络这个平台上,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再是被动观看,还可以参与和选择。另外,书法家在网上办展览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需要考虑办展览时需要的各项费用,可以将一些相关资料和背景材料做成专题或视频,便于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深入了解和多方观察,而且下载保存十分方便。

书法网络也是一种开放性的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淡化了社会关系,使艺术讨论更加民主、开放与充分。它会不断地丰富交流者的思想,增强判断和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书法爱好者的发展,达到切磋书艺、相互提高之目的。

另外,书法网络的快捷性、即时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幅作品上传,马上会有相应评论跟帖,尽管意见可能完全相悖,但是这种信息的反馈使书家和书法爱好者可以立即调整自己,从而减少探索期的盲目。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刺激他们的创作和临帖热情。书法网络中书法新人的成批涌现,反过来又吸引了很多已经有相当实力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加入参与,从而有效提升了书法网络的专业化水平。

(三)书法网络的不足

书法网络和书法报刊相比,虽然有许多的便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以某种观点为例,在书法报刊上发表的内容尽管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毕竟是经过了专家及作者的几番推敲,并且经过了编辑的把关,这样就减少了很多负面影响。在书法网络中,因网络的不可控制性造成泥沙俱下的局面使得不少缺少语言锤炼、带有明显错误思想的理论观点充斥其间,给书法初学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书法网络中言论的形成主要体现为公众自发,因此,在一些学术问题上可能较为一致,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则可能意见分歧,甚至高度对立。这固然体现了网上观点言论多元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在激烈争辩中,网上言论有时混杂着非常明显的非理智成分。

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门类,理论学习、相互交流都建立在练习好扎实的基本功,临习古代碑贴、创作、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而非空中楼阁,没有实践中的经历,所有书法理论都是空谈。而书法网络俗化了书法学习,使这个本来要静心思考的学问,变成了喧哗、争端、玩笑中的学习,未免过于浅薄。当一个初学者爱上上网,花费大量时间而放弃基本功的练习,这无疑是一种误导,阻碍了书法学习的进步以及书法事业的发展。

三、对于书法网络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形成相互督导、相互批评的健康秩序,以利于书法网络的建设

在网络世界中,大家都是平等的,最重要的是可以摆脱现实社会中的名利纠葛,针对书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除去虚伪和功利,实实在在地就事论事。可是,也会出现造谣诬蔑,甚至攻击人身的现象。这需要书法爱好者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单纯地由论坛“斑竹”们去封杀帖子。

陈振濂先生在《致〈中国书法家网〉》一文中也讲道:“我们应该提倡严肃认真的学术精神,营造宽松和健康向上的学术讨论风气。针对学术讨论,可以坚持自己的见解而不妥协,可以观点犀利、言辞尖锐甚至短兵相接,但不希望发生有违学术本身的揶揄嘲讽现象,更不希望侮辱漫骂与人身攻击的言论玷污大家的学术空间。我认为,与人为善、求同存异是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应有的气度。”

(二)树立自身风格,寻找自我特色,肩负书法传承使命

现在很多网站网页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的风格和特色。网络书法的内容虽然丰富,但缺乏条理,不应因多而杂、因众而乱,而要有传媒的个性化语言,供不同人群、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层次的人自主选择。现代传媒的本质是公共性、监督性和当下性,缺少了这三点,谈不上传媒。而现在的书法网络疏于对自身传媒资源的整合及对传媒本质的梳理,没有融入到当下的大众传媒当中,没有系统地借鉴发挥书法网络传媒的资源优势,无法从根本上打入市场,树立市场形象。从现象上体现在各个网站单兵各自为战,缺乏彼此间的交流与学习,没有行业协会似的指导,更无类似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的管理与监督。网络聚会使书法网络不再虚拟,网络书法教学使书法学习的途径进一步拓宽,网络书法展览更成为一种全新的书法传播形式。但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种种现象是无序的、缺少规范的,书法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还很有限。规范、梳理、整合是必须的,因为书法网络肩负着书法传承的历史使命,其意义极其深远。

[注释]

日•樽本树村著、邹涛译:《日本书法史的演变与赵之谦书法》,《中国书法》,1996年第54期。

郑利权:《论书法传播学的建设》,《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2期。

朱中原:《对当下书法传媒的审视与反思》,《美术报》,2005年4月9日。

传统书法论文篇3

一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

1书法艺术传播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科学发展架构为了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目前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等权威机构为主导,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发展、构架合理的发展局面。1981年初,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在开展书法教育与书法艺术的推广导向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通过举办大规模的书法展览和“书法名城(之乡)”审批等方式,去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复兴;2004年,国家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旨在进行深层次的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的内涵研究,系统开展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探究;2009年,国家教育部通过开展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践行了国家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与普及书法艺术,让各级各类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2011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必须开设书法课,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了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方向,书法教学要从基础抓起、“软硬兼修”,强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国家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书法艺术传播发展打好了科学发展的构架。

2书法艺术传播媒介实现了多元化现如今书法艺术传播与发展在学校教育和传统传播方式以外,还出现了诸如“另类书法”、“火星文”、“翻转书法”等崭新的艺术形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应当尊重这种新时代下的思维方式,学习新一族的长处,历史自然会保留流行文化中彰显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适应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书法的学习、传承不再拘泥于书斋案头的“学徒式”,传统书法艺术传播媒介被电视台、网络媒介所代替。随着数字化媒体日趋成熟,让各种书法节目、电教片、专题片、还有影响较大的电视书法大赛相继展现,让人们能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书法艺术的流派纷呈,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另外,网络媒体丰富了书法艺术的传播渠道,大众也可以一睹尊容,受其教诲,让人们学习书法实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再者,诸如《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报》等平面媒介的壮大与发展,并和《中国书法家论坛网站》联合推出“让古典走进互联网———名家临贴展”,这是书法网络与传统传媒的一次有益的具有积极作用的探索性尝试,是一种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良性互动。正是现代化科技的冲击使书法艺术传播“去传统化”,实现大众化,让书法艺术学习者回归书法原点,适应文化传播的时代要求,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让书法艺术传播异彩纷呈。中国书协每年推出的“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是一项服务人民的活动,以春联等形式送到军营、哨所、民众等各行各业,发挥书法艺术的作用与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书法艺术、构建文化强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深远的意义。

3书法艺术传播能够提升全民素质书法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表现出的中华艺术的潇脱、灵动和飘逸,在笔墨的韵律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真实的精神轨迹,吸引人们投入书法艺术的研习。正如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潘天寿先生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出发去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创办书法专业,孜孜于传统书法艺术倡导与传播,这正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传播的一种高度历史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魅力贵在影响学书者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辨是非,逐步理解人的生存、奋斗、成功、智慧之道,有利于使学书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欣赏能力等,从而达到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传统艺术———书法的学习与鉴赏,已成为人们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书法艺术还具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因为传统书法艺术用毛笔书写时要求人们入静、入定、没有杂念,全身放松,这也是中华气功和武术所具备的养身功之要领,是不可多得的活动,是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法,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丰富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式,增强了民众的身体素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书法艺术正是对传统文化审美引导,学习中可以体会到以眼感受美,以心领悟和探究美,以手创造美独特艺术魅力,书法艺术有诗的韵味、画的美感、舞的节奏和歌的旋律,它深深地熏陶着每个热爱中华传统艺术的国人,为了弘扬书法艺术和传播中华文明,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一年一度开展的“送欢乐、下基层”中国书法进万家的活动,是一项惠民工程,提高了群众的书法素养,让人们深切感受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激起民众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书法家们也从朴实的群众生活中捕捉灵感,汲取营养,锤炼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正是书法艺术传播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全民素质的动力所在。

4书法艺术传播能够推动文化外交的进程国际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国际交流,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书法艺术传播已成为西方社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让外国人通过学习书法,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中国,虽然西方国家拥有中国文化资料十分有限,也难以对中国书法有实际感悟,但其分析问题的角度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书法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就证实了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在信息全球化、国际化的带动下网络媒介兴起,文化传播实现了跨越国界的覆盖,中国目前正步入经济大国的行列,对外开放如何拓宽?这取决于传统文化的开放程度,中国书法艺术是独立于美学而存在的,蕴含哲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视觉上的冲击力可以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接受,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最好载体,人们追求美是具有共性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美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因此,书法艺术的传播已经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传播中国文化的纽带,这不仅推动着东西方艺术与文明的对话与交流的进程,还推进了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步伐。正如我们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系统、全方位地推介中华传统文化、推广汉文化和书法艺术,让世界上4000余万外国人参与了中国书法的学习,让他们会说中国话,学写毛笔字,这为书法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添加了助理剂。因此,书法艺术的传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外交手段。

二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前景

1时代要求书法艺术传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书法艺术传播发展要从大系统观出发,强调在和谐、平衡中动态演进,持续发展。书法艺术传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只有书法本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自1982年中国已经举办了十届“书法国展”,以此形式唤醒人们对书法的关注,触及民众对书法艺术的兴趣。2007年,十七大将文化建设纳入会议议题,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也迎来了复兴的春风,提供了大力发展的契机,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目前已形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体系以及完善的高等教育书法理论教学梯次,各级各类书法艺术团体、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布华夏大地,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书法艺术理论体系,正潜移默化地贴近大众的生活,无论是“中国书法进万家”,还是国展、省展都用它独有魅力吸引着人们去关注书法艺术,时代要求我们要正确界定书法艺术传播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要想继承传统技法,坚持本源,克服向美术化,就要合理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人们有责任去勇于超越,要根植于传统,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融古汇今,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发展既要有传统底蕴,又要彰显时代精神,不断推动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2网络技术为书法艺术传播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书法艺术领域的作用也在不断突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逐步形成健康秩序,为书法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信息平台,书法艺术传播我们要利用现代媒体的公共性、监督性和当下性,逐步加大对书法文化遗产的保护,营造和谐有序的书法艺术发展环境氛围,全面建立社会书法教育网络系统加强书法艺术传媒资源的整合与梳理,融入到大众传媒当中,发挥书法网络传媒的资源优势,树立自身风格,寻找自我特色,肩负书法传承使命,更多、更好地培养书法艺术研究、创作人才,从根本上打入市场,树立市场形象。要顺应时展需要和书界的愿望,建立书法网络信息系统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让网络聚会使书法网络不再虚拟,网络书法教学使书法学习的途径进一步拓宽,目前网络书法展览已成为书展的重要形式,具有展览期长、成本低、传播广等优势,所以,要发挥以网络为主的各种现代化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发展新的书法艺术传播模式,使书法艺术紧随时代,不断走向繁荣,要加大网络的信息容量,整合书界媒体资源,强化对媒体的导向作用,为弘扬书法艺术,引领书法艺术传播发展趋势,建立信息平台拓宽发展空间。

传统书法论文篇4

〔关键词〕现代书法书法本体书法艺术书法创作

现代书法,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书法领域的新概念,是相对于传统书法的新形式。对其诞生和发展作出分析、研究、探索和梳理,于当今书坛向纵深度发展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一、现代书法创作的界定

现代书法是现代化的书法,其现代性与传统性相对应,一些书法家借以西方视觉艺术的观念来改良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当代中国书法思潮下一种书法现象,虽然它在中国书法由古典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不同视觉的尝试,然而现代书法是反书法传统本质而形成的艺术,是传统书法的变异,是反书法、非书法。因此现代书法只是区别于传统书法而临时取的名字。

二、现代书法创作的现状

纵观现代书法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开端,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较为活跃,到21世纪基本回归理性阶段。中国现代书法创作经过三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现代书法创作的代表作品与代表创作模式到底有哪几种呢?这些创作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书法创作包括陈振濂倡导的“学院派”书法,通过嫁接、拼贴、做旧、装饰等方式进行创作,将传统书法改变为制作,使书法艺术转变为装饰艺术;洛齐、徐冰等人倡导的“书法主义”;王南溟创作的字球;宋冬的《水写日记》;朱青生在水中的书写以及以古干、黄苗子为代表的字画派;以邵岩等人为代表的字意派;以王冬龄等人为代表的词意派;以陈光武等人为代表的几何派;以张大我等人为代表的墨意派;以刘超人为代表的计算机书写等等。相悖于传统书法的现代书风,刻意把字写得东倒西歪、张牙舞爪,抱着“宁丑毋美”的心态完成书作,博人眼球。从当今的书法展览和大赛就可窥一斑,相当一部分的人群视装饰性元素为主,传统为辅,最终荣获大奖的也正是这部分人。这就迫使书家不惜一切精力开始研究各种装饰,甚至以西方的视觉艺术方法来改造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大陆以学院派书法为代表的展览馆书法体系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因此,书法和大众生活时常出现断裂倾向。

不论现代书法的创作方式如何转变,它都离不开反传统书法本质这个主题。反书法本质思想来源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因此,现代书法创作首先要理解书法本质是什么。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刘纲纪、姜澄清、金学智、白谦慎、陈振濂、陈方既、周俊杰、李泽厚等人在书法美学的大讨论中解决了书法本质问题。其次,现代书法创作必须了解反本质主义的途径有哪些,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反书法本质的途径。反本质主义的代表性学术思想和派别是法国的解构主义,其最大贡献就是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它并非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的道德;并非否认既有真理,而是假设出多种真理并存的可能性,认同个人的价值观,尊重一切观察、接受、认同文化的角度、视野、情境和范式,崇尚个人的体验,尊重个人的背景,认同个人的意愿和喜好,充分认同人的个性在知识体系、生活情境、文化选择以及两性关系方面的优先地位。在仔细研究反本质的解构主义与相似家族理论之后,现代书法创作找到了三种基本创作模式:一是在承认书法本质存在的条件下把书法的某一属性无限放大,并弱化或忽略其他属性;其二是在承认书法本质存在的条件下把书法的若干属性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形式;其三是在不承认书法存在本质的情况下寻求书法与相邻艺术的相似点,并最终转化为艺术创作。

不论现代书法创作者是否研究过反本质主义理论,他们的现代书法创作途径都逃不出以上三种创作模式。不论现代书法创作者承认与否,他们的现代书法创作途径都与三种创作模式的其中之一存在暗合。

三、现代书法创作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书法最开始是模仿日本的现代书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书法无论从艺术形态还是文化指向上,都远远超越了曾经影响过中国现代书法的日本现代书法,而发展到今天的汉字艺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汉字作为艺术创作思维和语言工具的艺术系统。但是,自第十届国展往后的几年,现代书法创作逐渐走向式微。首先反映于曾经醉心现代书法的艺术家的创作转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放弃了现代书法创新的实验,转向传统书法创作。其次,现代书法创作的式微反映于还在坚守现代书法创作的那批人再也不能继续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原因何在?

现代书法创作发展的致命来源于成就现代书法理论的反本质主义的致命。反本质主义途径有两种策略,一是在承认本质存在的基础上解构本质,二是在不承认本质存在的基础上寻求相似家族。本质属性的有限性决定第一种反本质途径的有限性,事物相似家族的有限性决定第二种反本质途径的有限性,当有限的反本质途径逐渐被发掘,而剩下的可发掘的反本质途径就越来越少。相应的,以反本质主义为基础的反书法本质的途径就越来越少。此外,艺术的新颖性决定现代书法创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现代书法创作式微也就在所难免。

四、现代书法创作的未来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之法。狭义而言,书法主要包括了笔法、结构与章法,然而,古今书法家一直在寻求一种突破毛笔与宣纸之间关系的别样的书写汉字的范式。现代书法工具也适时地递进为书法的主体性工具,成为新型的书写工具。这其中包括了硬笔、喷枪、烙具、电脑仪器等新型书写工具,还包含有身体器官类的工具,如拳头、手指、脚趾、胡须、头发等。而体外工具则包括有挖掘机、动物等。诸多的书写工具和花样百出的书法载体组合成一种独特的新型的书法传播景观。现代书法突破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概念而走向新型的书法实验,不仅体现出书法的民间性诉求,也展示出书法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求。

影视和网络的出现使得传统书法的观览方式也逐渐有所改变,在这种新媒介时代,书法艺术仍旧蕴含着其厚重的文化品味,但其本质更近似一种纯粹的视觉艺术,从而逐渐演化为新型传媒体系中的主干元素。从艺术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当代书法在进入电视时代后,出现了诸多新现象。电视时代引发出了读图风潮,而网络时代又诱发出读屏时尚,两者都使得书法艺术得以更为通畅地传播,也使得具有古典情愫的书法艺术遇到了商业化、世俗化和非审美化因素的影响,书法艺术传播渠道的过度通畅同样会使书法艺术变成另一类文化快餐,使得古典艺术的含金量有所下降。

传统书法论文篇5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的正式生效。原先所涉及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也得到了一个根本而明确答复,这将对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将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因为它解决了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中起码的、最基本性的问题。但是他只是从立法的角度解决了诸如:数字签名问题、电子合同的有效性问题。而其他相关问题仍需要现有的法律或其司法解释来解决,即现行法律体系一般情况下都适用网络世界、并不会因其虚拟化而有所不同。

本文首先指出了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实际上是电子数据能否取得与书面文件同等法律效力的问题,由此入手,采用"功能等同"的方法,对"书面"、"签名"、"原件"等问题分别予以解决,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从传统法律和新增法律两方面对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的认可与确定。

关键词:电子合同 电子数据 法律效力

一、导言 论文网在线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商务交易形式。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成本低、易于参与、对需求反映迅速等),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及不同行业所接受和使用。据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电子商务和发展报告》显示,2002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15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73.1%;瑞士信贷银行发表的报告显示,2003年全球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贸易总额预计达到1.24万亿美元。据统计,

我国《合同法》第11条关于"数据电文"的解释中可清楚感知,而我国《电子签名法》中的“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电报、电传、传真与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数据是不同的。

因为我们说,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数据取代了一系列的纸面交易文件,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而电报、电传及传真虽然也都是使用电子方式传送信息的,但它们通常总是产生一份书面的东西,即它们的最终传递结果,都是被设计成纸张的书面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只是纸面文件的传递方式不同。也正因此,电报、电传、传真这些早就应用于商业交易中的通讯技术,并未对传统的法律规则构成大的冲击。

本文所论述的电子数据,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进行电子商务而产生的电子数码信息流,这应是排除了电报、电传、传真的。据此,对本文论述的电子数据这一概念,从法律意义上可表述为:在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进行的电子商务中,所产生的不能直接地为人们所感知的一种传达民商事主体的内在意思表示的无纸化的电子信息。 论文网在线

三、电子数据作为合同载体的特征

电子商务中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主要是由于其与传统书面文件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这一问题实际上是电子数据能否构成传统法上的书面形式,能否取得与书面文件同等效力的问题,也即是电子合同的形式要件问题。

合同形式是合同当事人所达成的协议的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在传统法中,记载、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的形式,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享有与履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书面形式作为合同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是指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合同形式。在一些法律法规中,甚至将书面形式的有无,当作法律行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之所以将书面记载,作为重要的法律行为的形式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书面形式具有长久保存的优点,而且,如果加上手书签名的认证,以及原件等要求的配合,便符合了理想的法庭证据要求,可以证明各方当事人确有订立合同的意向以及此种意向的性质,及帮助各方意识到订立合同的后果等,从而可据以确定纷争之民商事事实。

而在电子商务中,文字表达的具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既不是文字,其载体也非人们所能直接感知意义的物质。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比,电子数据具有如下特征:

1、它实质上是一组电子信息,其依赖于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的磁性介质,而不是传统的纸张; 论文网在线

2、它的表现形式不是有形的纸张文字,而必须通过调取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文字来表现。

四、电子数据法律效力的认可

1、《电子商业示范法》与"功能等同"方法

对电子数据的书面形式问题如何解决呢?《电子商业示范法》提出了一个方案。

《电子商业示范法》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996年颁布的。该法是针对"以非书面电文形式来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信息可能会因使用这种电文所遇到的法律障碍或这种电文的法律效力及有效性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的情况,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一套国际公认的规则,以说明怎样去消除此类法律障碍。因此该法实际上是一部关于电子数据效力的法律制度。

《电子商业示范法》采用了一种"功能等同(functional-equivalent)"的方法,这种方法立足于分析传统的书面要求的目的和作用,以确定如何通过电子商业技术来达到这些目的或作用。其具体做法是挑出书面形式要求中的基本作用,以其作为标准,一旦数据电文达到这些标准,即可同起着相同作用的相应书面文件一样,享受同等程度的法律认可。据此,《电子商业示范法》在第6条中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形式,则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对电子商务环境中"书面"的基本标准,以"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为界,这一法律上对电子数据的书面效力的要求,是一种等价功能上的要求。 论文网在线

2、"书面"、"签名"、"原件"问题的解决

我认为《电子商业示范法》采用"功能等同"方法以解决电子数据的书面形式问题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最佳的方法。就电子数据本身来看,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书面文件,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这在前面已论述过。但作为商业交易中所产生的合同的载体,电子数据与传统书面文件却有着相同的功能,即两者都是传达了民商事主体的内在意思表示。对于传统的书面文件在作为合同形式时所起的作用,如:提供文件供大家可以阅读;可复制以便每一当事方均掌握一份同数据副本;文件在长时间内可以保持不变;可通过签字核证数据等,电子数据在作为电子合同载体时,在必要的技术保障下,同样能够起到这些作用,并且其可靠程度和速度比传统的书面文件还可能更高。因此,电子数据在电子商务中,作为交易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不能仅因其不是采用传统书面文件的形式而加以歧视。

在我国《合同法》中第11条这样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我国有些人认为"该条已明确将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网络通信方式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赋予其法律效力。这一点在世界各国现行立法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有些人认为"这实际上已赋予了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而笔者认为这只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对《合同法》的一种折中。 相对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这个规定实际上从正面对电子签名、数据电文以立法的形式对其法律效力进行了肯定。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知电子数据本身与书面文件是不能等同的,两者只是在作为合同载体时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我们在赋予电子数据与传统书面形式同等的法律效力时所采用的是"功能等同"法。而我国的《合同法》却在实际上采用了"形式等同"法,把本属无形非纸质的电子合同归入到有形的纸质的书面合同形式中。形式等同后,"签名"、"原件"等这些"书面"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这恰是《电子商业示范法颁布指南》中提到的情况:"尽管有的国家就电子商业的某些方面颁布了具体规定,但仍然没有全面涉及电子商业的立法。这种情况可能使人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并非以传统的书面文件形式提供的信息的法律性质和有效性。"

在法律意义上,对于书面文件的要求是有多种层次的,"书面形式"只是其

中的最低层次,另外还有与书面紧密联系的手书签名,以及原件的保存与提交等内容。单纯的书面形式,并不能起到证明法律事实的作用。只有将当事人的签名,以及书面原件等规范合并在一起,才能较完整地达到法律规范的要求。一般的书面形式,即不附加签名或原件要求的,充其量只能起到对文件内容长期保存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功能等同"法赋予电子数据的与传统书面形式同等的法律效力,不应混同于更为严格的一些要求,如"经签署的文书"、"经签署的原件"等,但是对于电子签名情况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在合同交易中,人们对合同载体的书面形式要求,常常是与其他条件相结合的,比如同时要求签名和原件形式。因而我们解决电子数据的"书面"问题时还必须解决与之紧密联系的"签名"与"原件"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明确地确定电子数据作为电子合同载体的完整法律效力。在传统的书面合同中,合同当事人的签名或盖章可以证明其身份,并确认其本人在缔约时与合同的内容相关联。所以,签章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它对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具有证据力。而签章的概念是与纸张的使用密切相连的,在以电子数据作为合同载体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在合同上亲笔签名或加盖印章是不可能的。为此,技术专家们设计了一种称为"电子签名(electronic signature)"的技术以实现电子合同当事人签字的功能。电子签名的使用者持有以电子数据密码表示的密钥,他可以在电子商务中,利用密钥对发送的电子数据进行加密,形成数码形式的字母、数目字或其他符号的值,附着在被加密的电子文件中。它代表了该电子文件的特征。如果有第三人对电子文件进行篡改,但他并不知道发送方的私人密钥,那么在文件发生改变时,电子签名的值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不同的文件得到的是不同的电子签名数码值。

因此,电子签名能够客观地辨别签署者的身份,并证明该签署者与其所签署的信息内容相关联,而且还能够辨别经签署的信息内容是否曾被篡改。电子签名的这些作用与传统的亲笔签名的主要作用相等同,所以电子签名也可享受与亲笔签名同等程度的法律认可。经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等同于经签署的文书。 论文网在线

解决了电子数据"书面"、"签名"的问题,采用同样的"功能等同"法,"原件"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

"原件"的作用主要在凭证方面,它能够证明文件所记录的内容充分完整且从未被改动。而电子数据作为人们不能直接感知意义的物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在电脑显示屏显示或经打印机打印出来,才能为人们所感知,但此时人们所看到的,应是"原件"的"副本",而不是"原件"。但采用电子签名的技术后,电子数据同样能够确保其所记录的原始数据充分完整且从未被改动,这与"原件"在法律上所起的主要作用相一致,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说,经签署的电子数据,符合"原件"的功能要求,其在法律上的效力,可等同于"原件"。实际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这一点在立法的角度解决了原件与与签名的关系,而不再是“功能等同”,这样来说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从原有法律体系的“功能等同”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明确指出”,均对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做出了综合、明确的确认。

3、电子数据法律效力的确认

综上,我们可以对电子商务中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作一个综合的、明确的确认。

(1)电子数据作为电子商务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不能仅因其不是采用传统书面文件的形式而加以歧视。

(2)经过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在具备必要的技术保障下,符合传统法律中书面签名与书面原件的要求,起到与"经签署的文书"和"经签署的原件"同等的法律效力。

(3)在任何法律诉讼中,电子数据具有与其他传统证据形式相同的可接受性,不因为其是电子数据的形式而不被接受或影响其证据力。

(4)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电子合同,不因其采用该载体形式而影响其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只要其符合法律的其他一些规定,如不欺诈等,就享有与传统书面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 论文网在线

随着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的手段在商业交易中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多。对电子商务中电子数据法律效力的确认,对于规范电子商务,保持其高效性,维护其安全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

技术的变化发展永远不会结束,在当今时代更是日新月异。也许以后一些新技术的出现能化解现在所存在的法律障碍,或许出现现有法律所不能覆盖的问题

,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能、也必须采用本文的方法对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作出确定,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有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又能使得法律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前进。总之要从原有法律体系和新增专业法律两方面保证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

参考资料

1、沈木珠《正确认识电子合同的效力》载《法学杂志》2000年第1期

2、(美)彼得·g·w·基恩  克雷格·巴伦斯《电子商务辞典》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姚立新《电子商务透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杨坚争 杨晨光 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传统书法论文篇6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基础与发展

 

1.2 传统图书馆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信息资源组织和技术基础

传统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选择、组织、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数字图书馆必须借助于这些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加之有效的改进和发展,才能将网络上海量的、无序的数字资源组织为高度有序的、便于用户查询的可用资源。组织、整理和导航网络信息资源,对各种数字资源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分类、标引等工作都离不开传统图书馆分类、主题、编目理论的支持。

1.3 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人才基础

传统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掌握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的人才,他们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主力军。互联网上的信息数量繁多,哪些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哪些是不健康的不该选择的资源,数字图书馆应对哪些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利用,把哪些数字资源馆藏化,这些需要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图书馆馆员来精心筛选;在图书馆现有的大量馆藏中,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把他们数字化,这也需要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来选择,而如何把网络上丰富的数字资源有序化,怎样组织网路上的信息资源,这也需要具有丰富编目经验和检索经验的图书馆员。

2. 数字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使得数字图书馆在服务手段、服务质量、 服务空间、业务水平、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均有质的提高。数字图书馆能把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增强和扩展,数字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将大大高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2.1馆藏建设的发展

馆藏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基本保障。。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从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馆藏的宏观结构上,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是馆与馆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有明确物理界限,而数字图书馆则打破了这种界限,其馆藏由馆内的数字馆藏和馆外其他信息机构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同构成,表现为多馆的、区域的甚至全球的联合馆藏。以馆藏质量来说,传统图书馆往往由书刊采访质量来确定,所评价的标准是馆内所拥有文献的本身。数字图书馆馆藏质量的评价不仅仅以一个图书馆所实际拥有的馆藏为标准,而更侧重于对存取质量的评价,即图书馆在整个信息活动中为用户提供选择信息的能力。以馆藏发展目标来说,传统图书馆馆藏发展是收集用户当前所需和将来可能需要的全部资料并在本馆加以存贮,但面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研究兴趣、经济状况”这三种变化的挑战,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将从根据用户的潜在需求收集资料转变为根据用户的现实需求来提供信息。

2.2 工作方式的变化

2.2.1采访工作的变化。图书馆员可以足不出户获得出版信息、征求用户的文献需求意见反馈,完成定购、付款等一系列采访工作。采访工作的经费预算包含越来越多的网络费用。

2.2.2业务外包方式的发展。将馆内工作委托从事分类编目的专业机构,把贴书标、条形码以及其他加工业务承包出去: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方针、任务确定选书范围,然后列出清单由专门的书商负责采购;专业数据建库,可选择由数据库生产商购买,或者请专业机构为完成。

2.2.3流通工作的变化。信息流通网络化,从借阅流通到不受时空限制的实时的提供信息。传统图书馆一般是通过馆内或馆际流通来实现信息的随时传播和获取。一本贮藏在数字图书馆里的书,可以被不同地区的多人同时利用。不再有借、还的处理,文献的利用率实现了新的飞跃.

2.3服务方式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长期以来的运作方式是信息存储、加工和管理,工作方式是手工作业、是集中的,业务机构一般是以文献管理为中心,按其业务流程通常设有采编部、阅览流通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等部门为一种固定等级模式,以往主要注重以手工检索卡片进行原始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开发与服务;现在虽多辅助以电子数据库检索方法,而数字图书馆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换利用和共享。数字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方式是分散的,打破了图书馆业务机构设置的传统格局,是根据用户需要去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利用相关技术建设资源库,以提高用户需求信息的保障率。服务从文献到信息,从借阅到参考咨询,更加注重了以机器的智能化为手段进行文献信息的深度开发与服务。因此,以创新为最终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是图书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2.4 服务对象的变化与服务创新

数字图字馆实现了服务对象和服务区域的广泛化,从为到馆读者服务到面向全球读者提供网上服务,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为到馆读者服务,读者群单一且数量有限,并且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而数字图书馆打破了读者数量和类型的限制,面向全球读者提供网上服务,服务对象广泛化,实现了读者的全球化。同时,读者管理实现了从流通管理转变到权限管理。。在传统图书馆,对读者利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流通手段来管理。。而面向全球读者的数字图书馆,对读者的管理采取了权限管理,在保护知识产权、访问许可和记账服务等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之下,经授权的信息利用因特网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享有不同使用权限的用户可以不同程度地、合法地利用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

3.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长期共存,优势互补

3.1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存在着差异决定了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荣。一是馆藏资源的不同:传统图书馆以集中的印刷载体文献为对象,数字图书馆以分布式数字信息为对象,以网络资源和服务为主体,即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和馆藏是“载体化”和“固化”的,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是“数字化”和“虚拟化”的。二是服务模式不同:传统图书馆以图书馆和资源为中心,提供固定模式的信息服务,而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服务项目和模式,为具体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即传统图书馆是静态的,数字图书馆则是动态的。

3.2恰恰是两者的不同使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不能互相替代,而是必须互补共存。数字图书馆将弥补传统图书馆的不足,同时,传统图书馆则仍将发挥数字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尤其要强调传统图书馆不会被取代,因为:传统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藏书和提供阅读场所,它作为设施和建筑还有文化象征的作用,担负着文化交流,营造文化教育气氛,凝聚文化气息的使命,它是读者与信息、读者与馆员以及读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凝聚了人的思想情感,这是数字图书馆不能替代的。传统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不可取代。无论社会信息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献数字化之后都优于文献原本,如古籍、档案等,由于历史或特殊要求等原因,载体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保存体。无论数字技术可以多么精确的再现原件,都再现不了历史遗留在文献载体上的价值。

4. 数字图书馆促进传统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4.1 数字图书馆促进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读者的需求呈多元化、动态化态势,信息资源海量,更新快,单凭任何一个传统图书馆自身的力量,都难以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根基的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应避免重复。为了使网络信息资源更加全面、充足和系统化,减少重复和浪费,就要求传统图书馆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地区、全国基至全球的信息网络中去,加强协调与合作,建立和开发互不雷同的信息产品。为使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健康发展,要求我信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藏书建设思想,务必将有限的经费去购买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在选题上要注意特色,如地方特色或专业特色。

4.2 数字图书馆促进了图书馆员的素质的提高

数字图书馆要求馆员应该具备信息技术操作基本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通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图书馆员应有熟练应用、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好地掌握开发工具和手段,并具有不断掌握新信息的素质。作为服务于信息传播机构的数字图书馆员有责任和义务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使混乱的信息有序化,复杂的信息简单化,臃肿的信息浓缩化,达到有效利用信息的最终目的。数图书馆员还应了解自己的用户,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检索技能以及宽阔的视野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适当取舍,为用户提供“精品”而优质的信息服务。网上90%的信息资源是英文资源,图书馆员要想为读者快速提供全面、准确的网上信息,或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除了需要网络、计算机检索技能外,更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新探[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0月.

[2]张俊玲.论数字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J].图书馆,2007,(2):88.

[3]曲盛.论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05,(2):13~15.

[4]许先凤.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继承与创新[J].农业网络信息,2009,(5):66~68.

 

传统书法论文篇7

一、体系建构

本书在体系建构做了有益的尝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经纬交错、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错落有致。本书宏观结构呈现——总分的放射性结构。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总体论述了中西文化精神,而这正是中西文学价值观比较的前提。然后以第一章为中心,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的比较并列射出随后五章的内容,构成本书五个主要的论域。对于这种结构作者强调“这五个维度的分别只是为了理论阐释的方便而做出的区分,在具体的理论语境中,它们往往有很强烈互补性与互文性,且都最终指向人的心灵,致力于理想的人的生命境界的构建,从而形成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的动态系统。”[1]P9这个动态系统横贯中西,纵穿古今,让人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追问文学的价值和思考人生的意义。本书各章的结构都遵循体-面-线-点纵深推进结构。首先,中西比较之“体”都被平铺到中西文学价值观这两个“面”上,每个“面”都有自身的纵线,旨在由古及今历时梳理演变路径,横线沟通中西两个“面”旨在中西价值观念共时之比较。纵线是由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价值观念论述的“点”串联而成,横线都是由两个点构成,即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交集点和分歧点。呈现经纬交错但清晰有序的网状结构。其次,中国文论这个“面”的纵线的开端追溯到几千年前有文字记载的源头,以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明、清顺序依次而下,但终端限制在辛亥革命之前。因为“只有把范围限制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大规模冲撞和融合之前,才能从一个比较纯粹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在梳理中,对同时代的无论是儒道主流文化,还是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学派这些“点”,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地剖析,发掘了丰富而多维的价值观思想。但在西方文论这个“面”的开端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依次涵盖了历史各时期,直达现代的终端,力图全面地呈现西方文学价值观的真实面目。最后,各章纵线和横线的数目不等。纵线的数量表示在本章维度上梳理文学价值观的层面数目,横线数量代表横向比较及结论归纳的次数。

二、方法意义

本书采用多项式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都分别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价值理论,在连类举似、充类至尽、集思综断下得出坚实的结论。通过比较,不仅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的共性也发现了两者突出的个性。以本书第三章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教化之维为例,“教化说”和“净化说”分别属于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关于文学道德价值目的的不同表述。首先,作者梳理了中国教化观念古今的演变;然后,作者梳理了西方的净化理论;最后,在对教化和净化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后,又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二者的同异。两种理论在文学的教育维度上价值指向是相通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在两个层面上发挥着价值功用:从社会层面讲,文学有利于理想国家的政治统治;从个人层面讲,文学有助于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两种理论的文化差异在于:儒家的“诗教”理论更注重对文学道德意义的强调;而西方更倾向于通过诗来宣泄情感、疏导欲望、净化心灵来获得道德意义。这样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对中西“教化”与“净化”理论各自的历史演进与彼此同异有了清晰的认知。以点窥面,本书所有章节都立足于跨文化比较的视野,通过列举大量的例证进行历时与共时的比较,得出坚实的结论。本书不仅解读了“真”“善”“美”“自由”“超越”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梳理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历史演变和生成语境,彰显了致力于理想生命境界之构建的精神价值本质,探求了可资当代文学研究借鉴的理论资源。本书纵穿古今,横贯东西的比较研究方法是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厄尔迈纳曾呼吁比较文学应该具有一种真正的跨文化的视野,并且援引“灯塔下面是黑暗”这句谚语说明只研究自己国家的文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另一座灯塔来照亮自己,而“中国的灯塔则可能给美国的研究带来光明。”[3]P36同样,西方的灯塔也会给中国的研究带来光明。这本书同时点亮了中国和西方的灯塔,并在彼此的异彩纷呈和交相辉映中使文学的星空更加璀璨。刘象愚认为:“对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批评传统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比较,在理论的层次上比在实际的层次上导出更丰硕的果实……对于属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思想的比较,则或许能揭示出某些批评观念是具有世界性的,某些批评观念限于某些文化传统,某些观念只属于特定的文化传统……因此对于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所有的文学。本书正是如此,首先,通过在理论层次上的比较,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共同的理论模式。例如本书第六章论述到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在心灵之维德第一个层面即文学的心灵平衡与宣泄功能上是极为一致的,无论是中国的“发愤著书”还是西方的“愤怒出诗句”都体现了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中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和愿望,以诗文的形式表达自我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情感的满足。其次,本书还发掘了属于中西方各自特色的文学价值观念。例如本书第四章论述中西传统价值观真实之维时,作者指出尽管真实是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对于文学的共同要求,但双方在“真”的维度上不仅有交集,还各有显著不同的侧重点:中西文学的逻辑起点有“本于心”和“本于物”之区别;在价值取向上有“情真”和“事真”之不同;在意境创造上有“虚实相生”与“逼近自然”之异等。中西文学价值观在汇集中虽会有交融,但更会有碰撞。在碰撞中会更加加深对双方各自特点的理解。如果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唯有在跨文化比较的广阔视野里,通过对比才能使双方各自的特点更为清晰。恰如王向远所说:“即使通过比较不容易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诗学‘通律’,但可以通过比较,来发表、表达现代学者个人对文学问题或其他文化问题的看法,或者通过比较来加深对中西文论某些侧面、某些特点的理解和认识。”[5]P186综上所述,本书正是通过对中西价值观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不仅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和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体系特征,而且通过求同存异,致力于建构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多元的文学价值理论,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此书之所以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是因为研究者有广阔的视野、国际的角度、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的是能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并且在探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在信仰、自尊、偏见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差异,力求跨越历史、跨越文化、去探求超越历史和文化差异的文学特征和性质、批评的观念和标准,否则,我们便不应从整体上去谈文学,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文学,不应当从总体去谈批评,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批评。”也正因如此,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爱金伯勒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预言:“比较文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比较诗学。”

三、独特之处

中西比较文论与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是二十年来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王国维、朱光潜、徐复观、钱钟书等老一辈学者,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进程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显学,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论题虽是美学,但所涉及的基本材料和对象却是文艺理论。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是学界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著作,本书运用比较方法,分别从文化背景、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六个方面对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进行了理论上的对比研究。黄药眠、童庆炳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共三编。第一编为中西诗学背景比较,探讨中西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和哲学背景的宏观比较。第二编为中西诗学18组范畴的平行比较。第三编为中西诗学影响的事实比较。张法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首先就中西不同的社会背景、心理特性及历史传统论述中西文艺理论的不同根源。然后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等五个方面论述中西艺术的共同规律,并着重其不同的特色。杨乃乔的《悖论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比较了构成东西方各自诗学语境的中心主义的“经”与“逻各斯”。饶芃子的《中西比较文艺学》共三编,上编为中西文学观念比较如自然之道,典型与意境;中编为文论形态比较,如叙事论文的文史哲,抒情文论的兴与表现,形上文论的道与理念;下编为范畴比较包括文化与语义特征例释。余虹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总体性比较研究,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如何展开现象学的知识学考察作总体描述;下篇为专题性比较研究。陈跃红的《比较诗学导论》主要是从学科产生的学术语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已有的各种研究范式、不同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去总结梳理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方法特征。以上著作或体现学科开创之功或表现学科建构之力,但侧重点或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总体比较、或进行专题、观念、范畴比较,或注重对比较诗学自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文学价值这个重要问题却鲜有系统全面的论述。此书填补了此项空白,对于文学价值观问题进行了自觉、系统而深入的跨文化研究和思考。尽管当今有人自认为已经解决文学价值这个问题而对之失去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热情,还有人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放弃了价值判断和出现否定价值研究的理论趋向,但文学价值问题在文学理论体系建设中始终有着重要意义,对文学价值的思考,体现了文学研究者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以及构建理想的精神家园,实现审美和诗意人生的美好愿望。本书正是通过对中西传统价值观不同历史演进路径及共同或独具特色的文学价值理想的回味反思,为深化理解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推进文学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建构更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及理论支持。

传统书法论文篇8

【论文提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书法艺术观念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高势位文化的侵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衰落,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去向。本文从观念史的角度入手,首先界定“断裂”的涵义,然后分析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现象,提出显性的断裂和隐性的断裂两种类型。最后,列举和分析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提出士人精神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 。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   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   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 “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 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 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   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 “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 “断裂” 。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 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⑨] 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第二七,二八页。

上一篇:高校体育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表现技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