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时间:2023-12-22 17:28:52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1

【关键词】 高校后勤 改革 管理 市场经济 社会化出路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的发展,起到基础、保障和先行的作用,同时高校后勤改革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要认清大形势,要有大局观,要站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高校后勤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纳入市场经济的范畴,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加速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必须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度挂起钩来。”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教体制改革。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用现代化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去保障。

因此,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在政府引导下,运用社会的力量办后勤,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及科学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后勤,并创建一种新体制和新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建立一种多元化支撑教育事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于师生员工的后勤保障体制和服务体系,这样才能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抓教育,搞教学和科研。同时,这种新体制,也能使后勤职工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要充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全方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后勤的现状予以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师生员工,与社会消费群体相比,这一群体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固定性。他们的流动和自主选择性不大,主要在校园内生活与消费。二是单一性。主要为教职工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三是脆弱性。广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家庭的供养,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四是政治稳定性。高校在政治上历来是思想最活跃的领域,是敏感地带,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市场转型中自身地位的特殊性。

2、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后勤,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了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困境。然而事实上,高校后勤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时具有两大属性。

一是经济属性。这是它的一般属性,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来决定的。服务是一种商品,要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师生员工是消费者,也要为自己的消费支付相应的货币。这表明,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追求经济利益。

二是教育属性。这是它的特殊属性,是由高等教育的行业特征来决定的。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同整个教育改革协调配套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产业,走企业化、社会化道路,就是要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后勤服务工作,采取产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充分发展后勤资源的配置效应;就是要把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引进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将高校后勤通过改组、改制以及引进社会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办后勤的局面。为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经营与服务职能,积极培育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手段,通过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以达到确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高校后勤产业经营实体及其服务化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进展

面对我国高校后勤所处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地高校的后勤改革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深化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管理方法,不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以下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况。

1、“模拟法人型”

“模拟法人型”是依赖学校办后勤,后勤仅仅是从事业性质的校办后勤转变为企业性质的校办后勤,没有改变学校自己办后勤、管后勤、学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其实质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学校后勤规模较小,实力不强,仍然是“一校一户办后勤”。由于该模式主要是依托本学校市场,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实体,多数没有注册法人资格,只是校内“模拟法人型”的资格实体。

2、校际联办模式

校际联办模式是由若干所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联合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或称后勤集团。这种模式,通过后勤资源的优化组合,打破了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格局,发挥了规模效益,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展了社会化服务,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后勤服务。如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北京第一行业联办后勤服务集团――北京恒通高校热力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优势,降低了热力运行成本,从而实现了高校供热资源的共享。

3、区域联办模式

区域联办模式是由省、市级区域内联合组建高校的后勤服务机构,面向区域内的高校开展社会化的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高校自办后勤的局面,其经营规模大、竞争力强。如上海市于1999年成立了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市级高校后勤中心,发展高校连锁餐饮业、教育连锁超市43家,建立了10个后勤主、副食品配货中心,实行大宗商品的集中采购,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明显降低。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及时发挥区域内协调指挥作用。

4、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吸引社会资源办后勤,通过市场竞标选择后勤服务,后勤资产以租金形式租给后勤公司,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后勤服务质量,以协议合同形式保证后勤基本公益性。这种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投资,建立突破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体系,由社会直接经营,服务对象在面向高校的同时也对社会开展经营服务,形成引进社会力量办高校后勤的格局。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权责分离,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全融入了社会,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运行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保障能力有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面对我国高校后勤现况,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有质量保障的发展道路。

1、创新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维护高校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营与服务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大局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视为己任,常抓不懈。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联系,有利于减轻学校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做好交流疏导工作,重视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后勤服务既要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又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消除因后勤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诱发的不稳定隐患,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2、创新管理体制

如何解决好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是后勤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这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与社会化运营的要求,理顺高校与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关系,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实行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社会化管理。管理体制创新关键在于理顺学校与后勤的关系,实现高校与后勤之间在职权方面的重新划分,让后勤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分开,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进和利用社会第三产业为高校提供后勤方面的服务,解决后勤服务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并规范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从原来学校与后勤之间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到后勤服务以社会承担为主的经济关系,对传统产权关系的改造,是实现后勤市场化的核心问题。

3、创新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的创新就是要整合服务流程,实施数字化后勤。实施数字化后勤工程,实现后勤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后勤发展的必由之路。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分散的、孤立的服务节点融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形成信息管理链,实现后勤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将资金使用情况、收益情况、资产情况、人员情况、绩效考核、监督情况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互联、共通和协同操作,达到降低整体运行成本的目地,从而有效规避运营风险,使服务资源得到重组,创造效益最大化。后勤信息化平台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在不同校区、不同部门间建立起高效信息互动,使后勤管理真正成为统一体。

总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出路。高校后勤只有建立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才能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质量与效益这一中心任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兴桂: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2] 张慧: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产业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3

高校后勤社会化打破了后勤办社会的局面,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能力,但也带来了相关的许多问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开展与深入,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形成,从承担的主体看,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已经交给社会相关行业承办的后勤服务项目;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提供的后勤服务项目;承担主体是社会力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要改革目前高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后勤产业化的内容

(一)社会相关行业为高校提供服务形成的产业。这部分产业如大部分高校的电信、储蓄业务以及部分高校的供水、供电、供暖及邮政业务。将高校的后勤服务项目交给社会相关行业承办,从高校角度讲,主要考虑几个问题:其一是经济效益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后勤负担问题。后勤服务项目交给社会相关行业,学校要交费,学校经济效益上是否合算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效益不是学校赢利,而是指学校少花钱。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在2001年拆除电话交换机,入电信虚拟网,运行费用一年减少50万元。其二要考虑服务质量问题。随着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原本自身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越来越显现其弊端。

(二)高校自身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所形成的产业可以简称为高校自身的后勤产业,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后勤产业,是目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部分产业,大都是高校后勤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服务的方面,包括饮食服务、汽车运输、校园绿化、美化、水电供应及其房屋维修等。这是高校后勤应该注重建设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这些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切实转换,建立“产权清晰、现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后勤企业制度,建立靠市场机制驱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化、法人化的现代后勤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支柱产业。这是高校后勤剥离学校编制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满足高等教育不断扩张和拓展的根本所在,丝毫不能轻视和放松。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扩大现有的服务范围、项目,完善服务结构、层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占领和扩大校内市场。

(三)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形成的产业。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创办后勤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场地等困难,另一方面对高校原有后勤产业产生一定压力,促使其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的后勤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学生公寓和餐厅的开发上。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的食宿条件一直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高校有这方面的需求(市场)。另一方面,投资于学生食宿服务这方面的产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追求的是经济效益,高校一定要与其履行规范的合同,一定要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充分考虑其成本。近几年,许多开发商为高校提供的学生公寓,在其经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开发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不可能完全替代高校履行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能,且又不愿意从其收益中划出学生教育管理的费用比例,这就造成学生教育和管理上的漏洞。开发商为高校提供的餐厅,由于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措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在价格、卫生、防疫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正视学生教育和管理成本的存在,合理确定其范围,并充分发挥高校在这方面的主体作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社会力量和高校能否成功合作的关键。

(四)高校后勤产业还包括高校依托自身资源向社会拓展的产业。这是指高校依托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了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增强后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后勤发展后劲,解决人员多,设备闲置等问题,占领校外市场,参与社会竞争而形成的产业。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供暖交给社会承办后,其后勤集团利用替换下的锅炉设备承担乌盟化德县新区建设的集中供暖工程。既实现了原有设备的保值增值,又壮大了自身的后勤实力,培养了社会竞争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和发展这部分产业,一定要注意以高校原有的后勤资源为依托,注意发挥技术、设备、人力等优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创办的后勤产业,要充分注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这样才更有利于后勤自身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上述高校后勤产业化系统内容,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区别,各有侧重。其实现过程,也就是后勤产业化过程。

二、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高校后勤社会化主要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使高校后勤服务成为社会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要实现社会化就必须克服“高校办社会”的种种弊端,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学校服务,同时将现有的后勤服务部门转化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使之逐步与社会第三产业接轨。后勤社会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商品化和企业化。市场化是指将后勤服务系统推向市场,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人员安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实行市场机制。资金来源由行政拨款制改为服务收费制;资金运用上由单纯的“运用”向“运营”转变,讲究既要有投入,也要有产出;人员安置上,打破终身制,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在利益分配上,由过去的平均分配向优劳优得和多劳多得转变。商品化是指后勤系统所提供给教学、科研各部门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即服务,都要当作商品看待,通过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企业化是指后勤实体采取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后勤服务系统只有真正实现了市场化、商品化和企业化,才能说实现了社会化。

高校后勤产业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产业化,即按企业的方式运作,遵循价值规律,讲究投入产出比。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内涵,就是将高校后勤生产与服务纳入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轨道,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产业化过程中,具体也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后勤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专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按照区域、单位和流程进行分工,使各区域、各单位和各环节所承办的后勤服务各有侧重,同时对校内后勤服务工作调整重组,使各部分具有相同的生产或操作标准,便于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管理。规模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项目要有一定规模,形成批量,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目前特别强调高校之间的联合,如上海市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和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就是上海市有关高校联合组建的后勤实体。集约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项目要突出优势、集中投入、强化管理、降耗增效、形成特色,以便提高竞争力。高校后勤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构成了后勤产业化的基本框架。

三、高校后勤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高校后勤产业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是相对于“后勤”这一要素的所处系统而言的,即将“后勤”从高校系统中分离出来,推向社会大系统中,使后勤与高校由原来的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主体关系。高校后勤社会化,也是针对高校后勤现行的“福利制”、“供给制”而提出的,表达了后勤体制改革的目的。社会化的后勤实体需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需要以“企业”作为组织形式。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分流与重组,将学校后勤融入社会大后勤,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建立起由政府主导、以社会承担、高校选择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而高校后勤产业化,则是相对于“后勤”这一工作的所赋属性而言的,即将“后勤”作为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转变为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使“产业”属性从隐含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中显露出来,提升为与此门类平行的某一国民经济行业。高校后勤产业化,也是针对高校后勤“小而全、效率低”的现状而提出的,表达了后勤机制创新的思路,即对高校后勤按照“产业”方式来运营,讲等价交换、利润原则。

从实现高校社会化目标而言,后勤产业化为后勤社会化创造了条件,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1.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成为社会化的基础。产业化经营方式讲究等价交换,追求剩余价值。要求将资金转化为资本,把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商品。选择经营范围、确立经营项目,要求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大,能够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在产业化过程中,后勤实体能够与学校保持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得到学校一定的支持,虽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或单列核算,但只承担合同责任,这可使后勤人员锻炼风险承受能力并逐步适应。可以说,只要产业化转型成功了,实现社会化就有了坚实基础。

2.产业化的组织形式能够转变成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对高校现有后勤资源按照“产业”方式经营,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调整重组,形成新的经营管理单元,即实体。如以管理公共校舍物业、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为范围的事务中心,以负责水、电、气保障和供应为范围的动力中心等等。这些实体的业务范围和性质相同或相近,能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也符合《公司法》及其它法规关于经济实体的要求。因此,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产业”方式经营,就能够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和特色,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能够进一步融入社会,转变成社会化的经济实体。

产业化的目标和社会化的目标具有同一性。不论是产业化还是社会化,其目标都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都是为了打破制约高校发展的后勤瓶颈,都强调对现有后勤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都是为了减轻不校负担,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实现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目标。

四、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的条件

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从学校编制中分离出来的现有产业的有限经营,来维系和支撑后勤实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很困难的,它仍然需要学校继续的投入。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后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只能靠其自身不断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即重视发展后勤产业。从当前情况看,高校后勤在实行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投入和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虽然改革后实体转换了经营机制,实行了收费服务,但校内市场毕竟有限,其服务功能还包含育人的性质,不能最大限度体现经济效益,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就收费而言,尽管遵循的是价值和等价则,但在实际上,仍然具有许多福利和优惠的性质,其价格和社会市场相比是低廉的。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对高校后勤欠账较多,要想依靠国家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学校的支持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变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高校后勤如果仅仅固守原有的产业摊子,是难以打开局面的。因此,必须认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特点和任务,明确高校后勤的产业属性,切实转换经营机制,面向校内外市场,拓宽服务范围和渠道,不失时机发展后勤相关产业,向社会要效益,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以支撑自己的社会化改革。唯此方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发展。

高校后勤在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既要依托于高校内部市场的优势,又不要产生过分的依赖性,不断开拓有限的校内市场和无限的社会市场;既要注重搞好为高校服务的传统产业,又不过分依赖这些产业,大力发展与这些产业相关配套的产业,形成良性和立体的后勤产业结构群,使其更好地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既要注重和大力发展与高校服务相关的配套产业,又要注重发展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的高校技术含量大和转化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使高校后勤逐步形成独立于学校编制之外,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性质,为高校服务的产业集团,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高校后勤才有可能在资金方面摆脱对学校的依赖,才可能有较强的经济力支撑高校后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社会化意义的高校后勤产业集团。

高校后勤产业化,不只是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承担主体的改变,主要的是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变化,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其必经之路和重要内容。多年来,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在体制上是学校办后勤。高校在计划经济进期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福利型办后勤模式,使后勤部门成为学校行政的附属物,事企不分,封闭落后,没有独立的经营权和相对的责任制体系,管理制度不科学,组织制度不健全;机制上,实行垄断福利服务,不计成本,脱离市场,没有人事权;在经济上,实行“铁饭碗”,平均分配,绩效不挂钩,缺乏动力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处于低水平行政管理阶段的服务方式上。服务设施、设备数量不足,条件落后,浪费资源,增加成本,低效益运转,缺乏生气与活力。这样的体制机制必然导致后勤人员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能力低下,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人员整体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需要,“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校的包袱越背越重,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1999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各高校对后勤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生产自、用工权、分配民权、经营权,引进了经济责任承包、绩效挂钩、多劳多得、间接成本逐步计入等机制。在转变人员思想观念、实行制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成绩,缓解了困难,打开了局面。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加速进行,这种原本并不彻底的过渡性质改革就显现出了弊端。如在体制上仍然是行政管理为主,经营管理为辅;操作上各校政策不同,苦乐不均;人事上正式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想要的进不来,不合格的人员交不出去;分配上虽绩效挂钩,但平均分配仍占主体,事企不分,后勤实体无真正自,负盈不负亏,与中央提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制的过程中,沿用计划经济进期的思想观念、改革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高校后勤改革已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智慧的成果,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它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真正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真正实现校企、政企职现的分离,消除“学校办社会”的巨大压力,同时确保学校对后勤资产拥有所有权。10多年的后勤改革告诉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顺应历史进程,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改革:走出学校办后勤的框框,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规范脱离;通过筹集资金实现资产结构的多元化,避免因后勤资产结构上的单一性引发过多的行政干预;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具有完全独立的经营和管理权;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市场法则和经济规律运行,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化改革目标的要求。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使后勤实体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高校后勤产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与学校行政规范剥离、融入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法人治理结构以有限现任制度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和服务宗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后勤和学校的关系。目前,高校后勤是学校的一部分,学校和后勤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后勤社会化要求后勤由社会承担为主,这样后勤和学校的关系才能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原来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变成经济关系,即所有者和企业的关系。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后勤生产力,壮大后勤实力,更好地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后勤社会化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高校办学的需要,而停滞不前,实力薄弱、无竞争力的高校后勤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激活后勤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热情和活力,从而达到发展后勤产业,壮大后勤实力的目的。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要途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由学校来配置后勤资源,人、财、物都是由行政手段划拨,学校对后勤承担的责任是无限的,因此,学校是后勤经济活动的主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后勤服务满足不了学校办学的需要,而学校又无力支持后勤的发展壮大。后勤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学校行政指令和计划成为后勤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束缚。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使后勤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后勤实体才能成为市场主体,才能参与市场竞争,使市场这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在后勤产业中发挥作用。

高校后勤产业化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自主选择的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学校的主体作用下,对现行后勤中的机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全面彻底改革,实现资源重组、优化配置,调动员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以实现与社会接轨、可持续发展、满足师生要求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梁茂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7(18).

[2]黄志铭.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渐进式改革[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05).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3

【关键词】区域;高校;后勤;一体化

高等教育改革的节奏和方式是与经济转轨方式相联系的。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不仅规模迅速扩大,而且运行机制也发生了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根本转变。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高校后勤改革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化道路[1]。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维护着“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局面,这种局面使得政府为后勤基建买单,高校后勤大量占用有限教育投入,挤占高校抓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应当通过选择和监督社会资源来营运后勤服务,而不是“养人办事”,不该承担本可以通过社会化来完成的后勤服务[2]。本文试图构建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的模式,提高后勤集团的市场竞争力,解决高校集中地区的后勤社会化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的困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做到高校满意,后勤员工满意,高校师生满意,政府满意。高校后勤既要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又要通过社会化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实现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目标,又要完成维持高校稳定的政治任务。

从1995年起,教育部就号召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把后勤系统交给社会。经历了十年的改革,结果大多数高校不仅保留了后勤系统,而且还有所扩大。在“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模式下,后勤服务不管是通过后勤公司内部提供还是由外部购买都难以降低服务成本:在内部提供的情况下,后勤需要购置专用资产,培养专业人员,组织专门采购等等,而同类型服务的数量不多,专门配置的人、财、物资源得不到充分使用;在外部购买的情况下,服务种类多,交易成本高,而一次性采购量相对少,价格谈判没有优势。这两种后勤服务的提供方式都会导致服务成本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但是这种“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模式,高校既不能缺少,又不能有效降低成本。要想使这种后勤服务模式走社会化之路,其实践必然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3]。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自己组织生产一项服务要付管理成本;向社会购买同一服务要付交易成本。当管理成本小于交易成本,就应当自己组织生产;而当管理成本大于交易成本,就应当向社会购买。后勤管理和经营差异很大,其社会化进程不能齐步走,其改革模式不能一刀切。当高校不能以适当价格在所在地区获得所需要的后勤服务时,它们不得不保留自己的后勤系统,使高校陷入后勤社会化的困境。

二、构建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模式的基本思路

为解决“一校一户办后勤”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资源一体化化”,“服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和“平台信息化”为框架架构建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的模式。

我国高校地理分布因历史沿革的原因,各高校对服务项目的要求多样,数量分散,不解决服务的标准化的问题,多样化服务要求便无法得到满足。一体化以后,需要对后勤人员的专业、类型等进行整合,有些后勤服务整合后更有利于外包,外包的成本更低,服务更专业,如交通包给运输公司,保安包给保安公司,保洁包给保洁公司。而有些服务则需要自己打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要想高校的服务要求和后勤服务供给联系起来,就必须建立共享的服务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使服务供求双方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整合。这种模式称为“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模式”。下面对模式构架中的主体部分逐一进行解读。

(一) 将区域内分散的高校后勤资源一体化

将各高校服务资源进行集中和整合,增加后勤服务的规模效应;将各高校后勤有形的人、财、物资源进行整合,减少对设备设施的重复购置,减少人员的闲置,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率;将各高校无形资产整合,更好地发挥其效用。一体化后勤集团可在金融市场上融通到更多的资金,提升后勤资产的市场价值,加快发展速度,做大、做强区域内高校的后勤集团,从而增强后勤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为区域内高校后勤服务整体社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将区域内各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标准化

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要想让自己客户对自己的服务满意,必须先对高校后勤服务项目进行标准化。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服务要求,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制定每个服务项目的内容、服务等级、等级标准、服务急别、服务价格、服务数量和时间标准。服务标准化可以使高校对后勤服务的需求更具体,更明确,更有计划,更理性。暂时不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后勤集团通过服务外部采购的方式集中批量来提供,集团外部交易成本比单一高校各自进行外部采购成本会低很多。服务标准化可以有效地减少高校在后勤服务的时间、内容、等级和服务金额等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减少非理性的后勤服务和过度的后勤服务。没有服务标准化,无论是服务的内容提供还是外部采购,都无法进行;没有服务标准化,该模式就无法运行,也就更谈不上体现运行优势了。

(三) 将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队伍专业化

集团公司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一支专业化队伍的措施是高校后勤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整合的基础上,集团公司根据专业专长对人员分类,将人员与标准化的服务项目进行“人——事”对接,根据人员现状和工作要求组织专业培训,使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专业化的思路还不仅限于人员方面,专业设备和设施的采购、外购服务谈判、内部管理团队的建设都可以走专业化的道路。这种建立在整合规模上的专业化,会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率,降低综合服务成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四) 将区域内各高校后勤服务平台信息化

区域内高校后勤服务必须通过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来实施。各高校向信息平台发出服务请求,服务请求的内容包括服务紧急级别、服务项目内容、服务等级、服务数量、服务时间等因素,信息平台根据服务标准选定服务价格,计量服务费用。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通过信息平台,获得服务请求的信息,整合各高校的服务项目,结合集团的资源状况,提出服务方案,并通过信息平台予以确认,然后提供后勤服务。服务结束后,双方验收确认,最后通过信息平台进行财务结算。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还可以根据与高校事先签订结算协议,提供差异化的结算服务。

三、模式实施有待解决的问题

该模式的实施还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是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有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模式运行效率。

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域高校后勤资源一体化的问题。各高校后勤资源的一体化不能靠行政命令的手段,也不能设想区域内所有的高校一步到位,而是通过走市场化的道路,逐步来实施。从经济学视角,分散的区域高校后勤一体化实质是多方联合博弈的过程,博弈双方需要在两方面进行选择:第一,各高校选择是否加入区域后勤一体化。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如果加入一体化集团比自办后勤服务有利,或者比外购后勤服务有利,则高校选择加入后勤集团,形成一体化资产,否则就会选择保留自办后勤或者自行外购后勤服务。第二,后勤集团是否接纳某个加入集团的新成员。从后勤集团的角度来看,加入一体化集团的每所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贡献不同,加入一体化高校后勤资产的状况不同,后勤集团一般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新加入后勤集团的高校对集团的贡献大小,另一个是他们对后勤集团所带来的风险大小,这种风险度量的工具就是联合博弈中的Shapely值[4]。后勤集团对加入的新高校的选择是在他们对集团的收益贡献和风险进行均衡选择的。如果解决好了以上两个问题,各分散的高校后勤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实施后勤资产的一体化的道路才是行得通的。

区域内有待整合的各高校后勤资源的产权、评估与转换机制的问题 [5]。要想使高校后勤彻底社会化,必须让高校后勤资产真正从高校剥离出来,然后通过以上模式进行资产一体化,形成新的高校后勤集团。让各高校的后勤资产一体化,需要对后勤资产进行评估,需要明确产权归属,需要解决产权转换问题。资产评估结果还要与后勤对资产专用性评价相结合,有些资产可能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因此,要整合好高校后勤资产,估值后勤资产、明确产权归属、规范转换机制是需要优先解决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各高校后勤人员整合与分流的问题。各高校后勤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整合之后,需要安置原来后勤人员,后勤集团既不能将各高校的后勤人员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也不能将他们全部推向社会,而是要根据人员状况分类处理,通过选用、专业转换、培训和再次社会化等方式解决好人员整合问题。该模式能否成功实施,与人员整合不无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些人员能顺利整合,就为后面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否则就可能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诱因。

服务标准及服务定价的问题。高校和后勤集团之间的服务交易需要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定价,而服务标准需要在分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由高校和后勤集团共同制定,而服务价格的确认需要考虑后勤集团的服务成本、高校自办后勤的服务成本和外购服务的成本。服务价格制定要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市场价格为参照系,既要考虑到为高校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还要考虑后勤集团盈利性。各高校根据考虑集团公司定价与自办后勤和外购后勤服务的价格比较,当后勤集团的服务费用比原来模式要小时,他们才会有加入后勤集团的意愿。所以服务标准化及服务定价既是后勤集团实施后勤服务的基础,又是双方行为选择的基础。

后勤集团形成路径问题。同一区域内的高校,各自后勤能力、水平和规模不一样,区域内后勤集团化的路径应当是渐进式的。相对而言,一定地区内存在规模较大,管理较完善,竞争势力较强,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后勤单位,他们有能力,有潜力,有势力,有吸引力来充当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的核心和先遣成员,由他们发起、倡导、吸引其它高校来加入,组成更大规模的后勤单位,然后将这种态势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最终形成一个规模巨大、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灵活高效的区域高校后勤集团,使区域内所有的高校后勤最终完全走入社会化的道路。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校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选择基础上的。在后勤服务的外部选择比内部选择的质量更优,成本更低的情况下,高校就会选择社会化后勤,否则将保留自己的后勤系统。

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模式认为,在高校相对集中地区,将区域内高校后勤资源一体化,打造专业服务队伍,购置专用服务设备、设施,标准化后勤服务,并在高校和后勤集团之间,构建基于服务标准之上的后勤服务信息平台,有利于提供更低成本、更优质的后勤服务,提升后勤集团的服务能力,增强后勤服务竞争力,加速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但是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模式的实现不会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区域内高校和后勤集团之间根据市场竞争原则进行自主选择的渐进式过程。

参与文献

[1]闵维方.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高校教育改革[J].改革与发展.2006,(1). [2]陈东平,刘全友,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再思考[J].改革与发展. 2004,(8).

[3]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4]Shapely, Lloyd (1953b) “A Value for n-Person Games,” pp. 307-17 of Kuhn & Tucher (1953).1,319.

[5]陈国生. 公有高校教育资源产权问题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5,(1).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4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着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

,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

3.3继续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引进现代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要提高学校后勤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后勤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师生心目中优质的品牌。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这种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市场同样具有较深刻的影响,学校后勤要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损失,使各项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同类服务价格;另一方面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主动开拓市场,不断地遵循市场调节的红绿灯信号,使服务在实践中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开发。学校后勤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整合,从而使后勤企业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状态。

3.4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类推进我校后勤体制机制创新

3.4.1经营型的后勤产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按照“勇于创新、稳妥推进、资产运营、彻底剥离”的原则,积极将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型后勤实体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成独立法人企业。

3.4.2经营服务型的,如水电暖、物业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逐步与社会接轨。

教学区物业管理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物业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教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学校改暗补为明补,以往用在职工住宅区保洁、保安及绿化养护管理上的费用按人头直接明补给职工,职工再按社会提供的物业化保洁、保安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服务标准缴费,解决在职工福利上存在的“住校内校外不公”、“单双职工不公”、“住大房小房不公”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教职工住宅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学区、住宅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社会收费标准、按实际计量缴纳水、电、暖费,水、电、暖服务逐步与社会接轨,彻底实现社会化。

3.4.3面向大学生生活服务的后勤实体,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育人为前提,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学生住宿、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使这样的实体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福利性。

学生住宿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实施亲情式服务,人性化管理。对学生住宿收费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免费送电等形式。

饮食经营实行企业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努力提高饮食经营效益,但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对饮食服务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服务实体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建立应对

物价波动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争得学校支持,从而稳定学校饭菜价格、稳定饭菜质量,赢得学生的满意。

3.4.4社会型的,如校医院、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适应医疗社会化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化。

校医院实行经费定额包干,促进其自我发展。校医院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管理、办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竞争、降低药价、赢得市场,同时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附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办学规模,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稳定大学年轻教师队伍。

这种综合型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既能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既能显着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从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3.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5.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工作程序。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3.5.2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纪委、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使后勤的经济活动在体制和机制上始终处于有关部门的参与监督之下;二是严格实行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三是加强后勤各单位的财务监控和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四是在认真核算各实体的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定额费用,逐步推行定额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经济实体管理费的定额监控;五是科学论证、合理使用发展基金,努力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3.5.3分类完善各实体目标责任制和效益分配激励机制。结合实体实际,分类管理,逐步完善各类实体经营服务过程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积累发展等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类实体服务标准、服务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实体服务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建立各类实体年终效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效益分配的透明度,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5

关键词:高校 后勤 现状 社会化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244-02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维系环节,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和教学的保障。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后勤管理工作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高校后勤管理水平也逐渐提高。作为高校管理和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高校后勤为学生学习、教师科研、高校正常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健康、合理发展[1]。

1 高校后勤现状

1.1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具有特殊性

相对于社会企业来说,高校后勤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服务对象主要的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相对于社会消费群体来说,高校后勤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自主选择性和流动性不大,主要是在校园之内消费和生活。另外,高校后勤这个群体的特点是单一,也就是主要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而提供服务,这些学生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均依靠家长进行生活,没有强大的经济承受能力。此外,高校后勤这个群体还体现出政治稳定性。在政治上,高校属于敏感地带,也属于思想最活跃的领域,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2]。

1.2 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

长久以来,人们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采用行政管理方法来约束和管理后勤,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还引起入不敷出等问题。实际上,高校后勤工作具有两大属性。

首先是经济属性。高校后勤工作的经济属性属于一般属性,取决于市场经济的规律。服务属于一种商品,因此必须要遵循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教师和学生都是消费者,这些人群需要为自己的消费而付款。也就说,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一定要追求经济利益,才能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3]。

其次是教育属性。高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属于特殊属性,取决于高等教育的行业特征。高校属于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地方,因此要想改革,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要确保整个教育改革协调配套发展,遵守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坚决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可以逐步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勤服务体系。

发展后勤产业,深化后勤改革,促使后勤产业走上社会化道路和企业化道路,就是要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引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经营管理中采取产业化的模式,最大程度地解放后勤生产力,从而发展后勤生产力,实现后勤资源的配置合理化配置;同时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当中纳入后勤服务,不断引入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后勤保障[4]。

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高校后勤通过改制、改组,并且引进社会服务组织,最终形成一种多元化后勤的局面。所以说,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必须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要求,在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将高校后勤服务职能和经营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为高校培养强大的后勤服务市场,通过解放后勤生产力,从而发展后勤生产力,逐渐实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的。高校后勤产业服务化市场的范围及经营实体发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或者失败[5]。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条出路

2.1 管理理念的创新

处在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要想进行社会化改革,必须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将维护高校稳定作为己任,正确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坚固兼顾稳定、发展与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服务与经营两者之间关系,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两者之间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间关系,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切以大局利益为基础,将维护高校稳定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强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这样才能减轻学校发展的负担和压力,积极做好交流疏导工作,关注与教师、学生利益息息相关各种的不稳定因素。后勤服务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还要尽量减少后勤服务成本,尽可能地提高办学效益,尽量减少后勤服务不到位、后勤服务越位等问题,确保高校的稳健发展[6]。

2.2 管理体制的创新

创新后勤管理体制的关键步骤是,有效解决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这需要根据社会化运营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高校后勤服务组织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社会化,最终采用社会化管理方法管理高校后勤服务组织。创新管理体制关键内容是明确后勤和学校两者之间关系,在后勤和学校之间,重新划分职权,最大程度的实现后勤资源配置合理化和社会化。另外,可以利用和引进第三产业,从而为后勤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避免出现后勤服务优质资源匮乏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后勤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规范高校和后勤两者之间的关系。原来的后勤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下级和上级的关系,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确定了后勤市场化的核心问题[7]。

2.3 管理过程的创新

创新管理过程,就是将服务流程进行整合,从而走上数字化后勤道路。后勤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在逐渐实施数字化后勤工程的基础上,走上信息化管理后勤的道路。所谓信息化管理后勤,就是成立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将孤立的服务节点、分散的服务节点集合在一起,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一个信息管理链,最后优化重组后勤服务流程,把资金收益情况、使用情况、人员情况、资产情况、监督情况、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协同、共通、互联操作,最大程度地节约整体运行成本,减少运营风险,重组服务资源,最大程度实现效益最大化。后勤信息化平台能够共享信息,实现不同部门、不同校区之间的高效信息互动,促使后勤管理成为一个统一体[8]。

3 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点是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后勤服务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还要尽量减少后勤服务成本,尽可能地提高办学效益,切以整体利益为基础,将维护高校稳定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第二点是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明确后勤和学校两者之间关系,在后勤和学校之间,重新划分职权,最大程度的实现后勤资源配置合理化和社会化。第三点是对管理过程进行创新,将服务流程进行整合,从而走上数字化后勤道路,并成立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孤立的服务节点、分散的服务节点集合在一起,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一个信息管理链。高校后勤只有针对现状,积极寻找社会化出路,才能提高办学质量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保英,程倩.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77-179.

[2] 郁隐梅.强化理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106.

[3] 李金贵.略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必然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94-95.

[4] 胡其图,孙孝文.浅析高校后勤管理理念之重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00-102.

[5] 郭朝东.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视角探析转型时期高校后勤实体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6(49):38-39.

[6] 赵忠生,王晓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125.

[7] Jackson,S.E.,Schuler,R.S."Understand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e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in Spenc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3,1(6):125-126.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6

【关键词】 国内外高校 后勤管理 对比分析

一、管理模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不同国家高校的管理模式都不尽相同。如英美国家主要是采取学校直接管理的模式,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管理后勤的机构,由学校直接参与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宿舍、食堂由内设专门机构直接管理,或者由学校直接创建管理,或者吸纳社会上的企业到学校创办。在美国对于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一般由学校自主创办,或者吸纳社会上第三产业到学校举办,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和管理。

法国高校后勤管理是由大学事务中心来承担职责的,大学事务中心主要由两个层次构成,地方与中央,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是所有地区事务中心的领导机构,全国分为82个地区事务中心, 对各地区的高校学生提供服务,主要以食堂和宿舍为主要服务内容,并且不以盈利为目地,接受政府一定补贴展开自主经营。他们有专门的规划和建,后勤部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 负责从学校的校址选择、建筑布局设计到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安排,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批地组织落实、提供和逐步改善办学基本物质条件。并且能够很好的搞定各种材料物资管理。具有科学的规章条例和科研成果,满足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做到物尽其用。以保证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让教学的顺序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所影响。

我国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形成了多种高校后勤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四种,即补偿模式、社会服务模式、联办模式和契约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来源单一、服务以福利为主、消费群体封闭,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致使后勤市场条块分割分散、资源配置和服务结构不甚理想。传统后勤模式的体制依然存在,生产不计成本,经营不讲效益,服务不讲质量,人财物等资源浪费严重,成为当前制约后勤改革深化的“瓶颈”。这也是中外高校后勤运行最显著的差异。

二、运营模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在美国的高校中,经费的使用除常规的教学、科研外,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后勤服务的。在高校的预决算中后勤这一大块是必不可少的专项。从维持和发展的角度思考,美国的高校经费一般都将“基础加发展因素”作为常规的计算模式,即在预算中既考虑学校的现状,又考虑发展和变化的因素,涉及校产折旧、老化、维修、发展的具体因素,也涉及到学生来源、教职工工资、校际竞争、环境影响、周边关系、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等其他因素。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所需经费完全列入政府预算,应该是政府包揽后勤,学校专心搞教学科研的典范。德国的“大学生服务社”,经费由联邦政府拨款投入,实行公开补贴,投入资金充足。目前西欧已普遍推行德国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

我国的大学不论规模大小,绝大多数学生住在校内公寓,在校内食堂就餐。交通、通讯、环卫、绿化、医疗等全部由学校包下来,属于学校办后勤,后勤办社会,形成“小而全”封闭式服务格局。一方面,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突出,必然导致后勤经费投入不足。一般情况下由学校拨款的后勤运行经费约占教育事业费用的15%以上,致使后勤保障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运行过程缺少监控机制与评价机制,不讲效益,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高校办后勤,使得高校非教学人员偏多,导致高校后勤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造成后勤保障成本较高。在整个教育事业费用中占据着一定比例的后勤服务运行费用,支撑着的却是较低水平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后勤积极探索,主映龌鳎改变运行机制,创办后勤实体,寻找多种途径增加造血功能,取得了成绩。

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具备了后勤社会化的基础和市场机制。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及重视,有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对其实行监督,由政府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但政府不干预其具体的经营活动。如法国的地区事务中心是在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指导下实行自主经营。由于具备了必要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发达的第三产业,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市场经济属性和功能,绝大部分都能得以充分体现。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完备,社会还不能担当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多数高校的后勤还无法脱离“学校办社会”的模式。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立法尚未建立,诸如税收减免等有关政策尚未明晰,针对高校后勤的有关法规尚未出台。虽然2001年以来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催生了一些对后勤服务实体的优惠政策,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干预机制仍制约着高校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可以说,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担当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的机制尚未建立。

四、服务意识方面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和后勤建设,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观念比较成熟,因此有偿服务的观念普遍认同;而我国高校师生仍习惯于无偿的、福利化的后勤服务,缺乏校园后勤市场化、有偿服务的思想承受能力。另外,我国高校后勤不仅有服务的责任,还有育人的责任,更肩负着校园安全稳定的责任。所以,作为高校管理者,多数情况下不愿意或者不主动把后勤市场交给社会,更愿意由学校自己来掌握后勤运行,使后勤成为学校可以直接指挥控制的一个部门。再则,国内高校后勤部门较之于外国后勤服务缺乏竞争意识,“小富即安”的意识和本位主义观念,使有的学校后勤对资源共享、产业化、规模效益缺乏兴趣,影响了后勤社会化的深层次推进。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后勤事务的社会化程度较高,运行方式灵活,后勤服务实体大都与学校体制相分离,实行企业化管理,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这是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最显著的差异。但由于中外国力、社会背景、管理体制、办学观念、条件设施和消费水平等有很大不同,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与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其中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高校后勤工作要从我国国情、地情、校情及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道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田飒.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7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高校后勤现状

始于1985年5月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至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提出要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提出后勤要同学校实行剥离[1]。这些政策方针为我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确的道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场深刻、重要的历史性变革,其目的是通过对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改革,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提供长期而有力的支持。

当前,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数高校均已建立拥有后勤服务下属中心,涵盖餐饮、卫生、住宿、校园管理、动力运行、物业管理、幼儿教育、房屋修缮、车辆运输、商业零售等集管理、经营和服务于一体的后勤经济实体。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逐步开放市场,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后勤服务经营,一批后勤服务实体逐步脱离学校,融入社会市场经济的轨道之上并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其运营效益也有了可观的增长,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各方认可和逐步加强,改革较成功的后勤经济实体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定效益的同时,还促进当地后勤服务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程度的提高。长期以来高校办学、科研与后勤部门争经费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勤企业与学校整体事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企业化运营的过程中,后勤企业化的深度实现及其产权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远远不够,今后一段时期内对高校后勤实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学校领导者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其管理观念与管理手段的革新严重制约这一进程的发展速度与方向。

二、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遇到的问题

1.改革不彻底,责任、产权不清晰。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还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全国高校大量的事实情况看,后勤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积弊,集中体现在政企不分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及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职责与权限纠缠不清,其中最根本的矛盾是政企不分。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企业真正看做自主经营的公司,仍然习惯于将后勤企业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企业干部、确定后勤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企业方面看,后勤职工、干部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认识不足、理解片面,独立程度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向学校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就某些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后勤实体实际是校内模拟企业化管理,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学校与实体是甲、乙双方合同关系,实施合同管理,实际相当于政府用承包制来管理传统的国有企业,后勤实体实质上在走国有企业承包制的老路,并未真正独立;后勤清产核资难度大,资产租赁、付费使用制度不健全,责任和产权不清晰,后勤组织难以注册形成独立法人实体;后勤人员身份归属不明,人事制度欠完善。

2.思想观念陈旧,服务理念薄弱。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不能够完全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某些后勤企业还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缺乏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经营管理模式老套、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混吃“大锅饭”等陋习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高校后勤人员的头脑中,落后的服务观念与新形势下广大师生对后勤所要求的人性化、个性化及优质、高效的服务需求质量相去甚远,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社会化运作模式不相适应,与高校其他方面的改革甚至相悖,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科研前进的步伐。

3.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现状有待提高。

自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实行公司化运营的形式之后,在人力资源方面凸现的问题是缺乏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中高级人才。

由于众多历史性原因,现有的后勤人员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多数来源于学校改革分流的部分员工、学校教工亲属、下岗职工、社会打工者、失地农民等,在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素质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后勤队伍的建设始终滞后于学校前进的整体步伐。

从目前高校后勤队伍实际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文化程度不高的富余人员多无法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缺乏;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过大,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三是复合型人才、知识型员工少,既懂教育规律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如部分高校的后勤服务人员中高中以下学历者占到了70%以上;四是员工队伍不够稳定,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员工精神状态、思想状态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化营运的要求,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推进的需要。

4.监督机制不全,约束能力不够。

在经营过程中,那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轻视服务质量,以求小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已严重侵害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学生的切身利益,亦与教育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三、解决的对策

1.深化改革,建立并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后勤的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最终必须实现的目标。要使高校后勤真正从计划经济型转到市场经济型的轨道上来,如果不在机制体制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后勤改革就很难深入进行。政企不分,导致了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合理分离。要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从而做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操作。目前要继续深化后勤改革,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尽快构建并完善“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2]。

2.充分认识和处理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高校发展的关系,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1)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后勤队伍肩负着为高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的重任,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平台。后勤集团在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生活服务保障的同时,也处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体现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位置上,它的这种教育属性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区别于社会一般服务工作最本质的属性,其育人功能体现在各项日常服务工作之中。每个高校后勤工作人员都应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消费者当中,不断自我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服务理念,使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校其他方面的发展相吻合、相适应。

(2)发展科技产业,增加服务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校后勤部门的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后勤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环境与一般社会企业的不同,在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与科技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围绕完善生活设施、开发生活科技产品与项目、不断升级优化服务,积极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后勤实体的服务功能与后发优势。并要努力打造全功能的绿色后勤、环保后勤、人文后勤与充满活力的高校后勤,构建满足学校跨越式发展办学需要的、完全按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运作且紧跟时代步伐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后勤实体各行业各部门健康、持续、繁荣、快速地发展。

新型的高校后勤除了要把自己做大做强以逐步增强和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外,还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步做大做强企业实体,在餐饮、商贸、校企、旅游等方面充分发挥后勤实体独特的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逐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更好地为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创新机制,引进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后勤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为尽快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管理的需要,建立一支适应学校和社会市场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能为高校和社会产生效益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后勤集团面临的主要任务。要对后勤实体进行合理、长远规划,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引进和培训懂经营、会管理又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的专门人才,实现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后勤工作是集管理、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仅靠历史经验和工作热情是不够的,需要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水平。要创建一流的后勤实体,首先必须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后勤实体的壮大发展需要拥有一批思想先进、懂经营、善管理的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后勤实体要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干部任用制度,积极引进人才,充实管理队伍,改善和优化管理队伍结构。要实行干部聘任制与全员劳动合同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管理干部和业务技术骨干由学校统一设岗聘任,员工管理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对所有后勤工作人员实行制度化管理,定期考核,合同管理,择优录用。同时采用社会招聘、校内调配和内部培养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调整队伍结构,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4.建立健全约束、评价机制,力求达到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

(1)建立健全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行为。

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进行的保障。约束包括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个方面。外部约束是通过建立起公平、正常、健康的市场环境实现后勤集团的社会化改革。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制度,通过法律、市场和团体(行规)等途径达到严格规范一切经营活动的目的。内部约束机制是指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的部门(甲方)和后勤集团(乙方)双方在工作中形成的制约关系与机制。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约束机制,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要求甲乙双方共同提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科学合理地界定甲乙双方的职责范围。甲方做到有权不越权,在积极为乙方创造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不包揽具体事务,不插手乙方内部管理,同时加强对乙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乙方做到有利不唯利,要把稳定校园秩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摆在头等大事来抓。甲乙双方要签订协议合同,均衡责、权、利关系,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新型高校后勤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原则,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在管理手段上,要充分运用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甲乙双方之间、甲乙双方各自与师生员工之间要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后勤管理干部要随时深入了解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日常服务的需求,对服务态度时刻监督,对服务质量全程监控。要广泛建立意见收集、处理、改进、反馈等一整套评价监督机制,按照合同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评估、考核,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经营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和矛盾。后勤实体各级管理人员要做到:团结、奉献、进取、廉洁,要建立健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奖勤罚懒,彻底调动后勤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广大员工要做到:勤奋、实干、和谐、敬业,要肯吃苦耐劳,悉心服务师生,坚持爱岗敬业。最重要的是,无论管理方还是经营方,均要牢记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效益,坚持微利保本,尽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四、结语

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存在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等问题,在运行过程中与学校其他方面的改革存在不平衡、拖后腿等矛盾,而社会提供的市场服务体系还发育不成熟,不能为高校后勤提供全方位的满意的服务。一段时期以内,高校后勤队伍仍将存在,对现有后勤队伍实行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兴桂.从制度变迁看高校后勤改革的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曾豪.基于后勤经营实体运作的高校后勤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4)(上).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 经济学 社会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05-02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学说及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学说关于“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观点,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后勤实体企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后勤服务产业化、后勤队伍专业化。

2.制度变迁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不均衡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制度选择集中,由高校为适应外部变化、捕捉制度不均衡的潜在获利机会而寻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及政府出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而施以政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兼有这两者的成分。

3.交易费用的理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后勤提供是由学校主导还是由市场配置,就要取决于管理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比较而言孰大孰小。

4.产权经济理论。剩余权力是产权理论研究的核心,剩余控制权的主要经济意义是,允许所有者拒绝不支付所有者要求的价格人使用它的资产,而这就是所有者能够获得并保有资产的剩余收益。

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来讲,前提是在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产权界定,明晰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理顺产权关系既是后勤改革的基础,也是后勤改革的目标。

二、高校后勤服务属性的经济学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从纯粹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高校后勤的改革,既体现为理论也体现为实践的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改革向深处跨越,为了有效地消解新的实践困难,在理论上仍必须“走回去”,必须在源头上回答高校后勤改革的本质内涵以及现实指向等诸多问题,而剖析高等教育服务和高校后勤产品的经济本质区别,明晰后勤服务产品的本质属性,籍以指引改革方向,则是当前理论之第一要务。

首先对产品性质的内涵做一概略性的说明。所谓公共产品或公共物品,按萨缪尔森的话,就是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最简单的理解是源于产品受益范围的不同:用于满足以整个社会为单位共同提出的公共需要的产品为公共产品;用于满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分别提出的私人需要的产品为私人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具备两个本质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即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并不妨碍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同时享用,也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不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在消费这种产品时,很难将拒绝为此产品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受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研究范围之外。

(1)高校后勤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何以成为必然。高校以事业方式自办后勤是与传统社会、计划经济体制的大环境相适应的。把高教当作公共产品来提供,所以高校后勤也只能体现为公共产品,唯其如此,高校的基本运行才能得以保证。高校与高校后勤处于密不可分的捆绑式结构,后勤的资源配置与教育资源的配置一样遵循计划,高校吃政府的“财政饭”,后勤吃高校的“财政饭”。

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专门化程度较低,甚至没有形成产业的概念,尤其是第三产业。没有来自社会的冲击,高校后勤自然处于没有竞争压力的态势之中,处于行政垄断的保护之下,处于低水平的独家经营的状态。高校的一切都属于计划控制的范畴,后勤自然也不可能越出这个雷池。其结果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涵盖教职工及其家庭和全体大学生),服务内容的宽泛性(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子女的所有生活问题),服务提供的福利化,排斥成本核算等等都使得高校后勤成为一种公共产品。

(2)高校后勤服务成为私人产品何以成为必须。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服务已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如后勤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饱和,则必有一部分人无法享受这种服务,或者享受的服务质量较差。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接受这种服务的对象相对固定的,他们较少具有流动性和变异性,因而作为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服务对象是明确的。但是高校日益开放,体现在高校后勤的服务对象上,已不再限于师生员工,还有很多的教职工家属,甚至延伸到校外,如果这时再用公共产品、福利化的思路来提供高校后勤,则会产生严重的“溢出效应”,与国家大力兴办高等教育是相违的。高校后勤服务之所以要成为私人产品,是因为高校后勤的经济性质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国家在保持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同时,没必要把不同性质的高校后勤也捆绑在一起,这样既违背教育规律,又违背经济规律,使得高校后勤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后勤服务不同于教育,它的消费具有直接效用,因而更具竞争性和排他性。学校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教育服务的水平,如平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生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并且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如不付费者)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后勤是私人产品,至少可以说,在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中,由于高校后勤的存在,其私人产品的比重更重了些。而私人产品符合完全竞争假定前提中关于产品的消费利益必须内部化的要求,从消费方面看,私人产品不存在市场缺陷,如果产品在生产方面符合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即该产品的每个生产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具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且能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最有效地生产这一产品,那么市场提供将使得这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处在理想的水平上。也就是说,私人产品的市场提供可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2.高校后勤:教育与产业的双重属性。

(1)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我国的高校后勤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教育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从后勤工作的性质和功能来看,不论是基建房产、总务、设备,还是物管、养护、维修、膳食,它们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讲最终都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服务于人才的培养,因而具有教育属性。理解和重视后勤的经济属性,必须首先理解和重视后勤的教育属性,承认和重视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就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保证高校对大学生的补贴和扶持真正到位?怎样限制后勤服务者通过垄断、随意提高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使全体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怎样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高校后勤的产业属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后勤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总体框架的确立,后勤工作不可能沿袭过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益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都要求从管理方式到管理程序都要把后勤工作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来运作。产业是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给角度来看,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高校后勤服务首先是一种产品,而且是私人产品,既然是私人产品,就应由市场提供,既然由市场提供就具有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同时,既然是产品而且是私人产品,就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回到前面提出的产业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可以确定:高校后勤具有产业属性。

三、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

1.高校后勤的经济属性对后勤改革的启示。高校后勤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纯粹公共产品发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产品,这种经济属性的转变就决定了传统的福利型后勤提供模式是没有效率并且难以持续的,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难以适应高校后勤的需求,因此必然走向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并不是要脱离和违背教育,而是要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要正确处理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社会第三产业,具有经济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要按经济规律办,讲求经济效益,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社会效益,才能发展壮大。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高校后勤具有教育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因此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坚持高等教育公共品属性。为教育服务决定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也遵循教育规律,“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不能变,后勤服务永远肩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同时,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后勤将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了保证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后勤部门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强化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以改革求生存、向市场要经费、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

2.高校后勤改革的层次与框架。高校后勤社会化,即是将高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的后勤支撑条件置于社会化服务的大环境中,开放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统,走市场化的道路。最终达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政府、学校和社会监督管理”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社会化既是一个管理模式改革,更是一个经济体制改革,它是将后勤服务部门,由计划管理的、行政命令的、福利型的经济单位,向市场为导向的、按行业规律组建成的、服从价值规律的现代企业的转变。其过程为:后勤部门人财物逐步实现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脱钩,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服务型企业实体;吸引社会投资逐渐实现后勤实体产权多元化;建立完善的高校市场准入机制,鼓励社会第三产业加入高校后勤服务提供;校园服务与社区服务协调发展,高校摆脱后勤经营管理工作,自主选择服务提供商,其对后勤的职能仅仅保留规划与监督的功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本该由社会举办的后勤保障服务还给社会,学校主要负责教学、科研、育人。后勤服务部门脱离学校行政系统,以企业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融入社会,必将带来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改革的内容或者说改革的框架来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改革。变供给制、福利型的无偿服务拨款制为经营型、企业型的有偿服务收费制。建立“精干、高效”的后勤行政管理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后勤服务经济实体。按“管理、服务功能和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原则,组建企业化的服务公司,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2)运行机制改革。将计划经济经费拨款的运行机制改为主要靠市场经济收费制驱动的新的运行机制。学校尽可能将公用经费指标按照招生数量和工作性质分解到各单位,对师生的福利尽可能由暗补改为明补,减少实物分配的无偿占有量,增大货币分配的有偿占有量。

(3)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定编定岗,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双向选择,以岗定人,引入竞争机制。

(4)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原有的工资制度,引入激励机制,以岗位、贡献、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严格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

(5)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应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应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可采取引进、联营、租赁、服务合作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化改革。

四、结束语

高校后勤改革没有统一的样板可循,各高校要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各自最佳的改革时机和改革模式,要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办学发展的最佳模式。而就后勤服务的具体项目而言,因其经营性质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在同一学校内部的各个部门的改革上也不必追求改革的统一性,不必强求各方面都要在同一时间、按同一方式一步到位地推进,可以灵活地选择改革形式,不必拘泥于形式的统一和时间的同步。社会化改革的下一步应重点解决后勤实体的企业化建设、后勤实体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以及一些思想观念上的误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嘶蒂格利茨.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3.章勇.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J].重庆工商人学学报,2004(5)

4.杜驰.高校教育成奉核算初探[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3)

5.高拄花.我国高校后幼保障体系的战略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上一篇:当前全球经济问题范文 下一篇: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