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险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19 14:50:32

高校保险学教学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1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高职;保险学;教学模式

1学生主体作用的释义

所谓“主体”,即第一、主要参与的群体,也是活动中的核心群体。而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可以理解为课堂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参与度最高且具有较强主动性的教学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一直都把教师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教学和讲授将知识传递和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讲台下被动的倾听和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成为最为活跃的主角,甚至是在唱独角戏,完全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规划实施,并主导了教学效果的高低。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高职院校保险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保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保险学很多学生都还存在一些误解,尤其是当前保险市场种种不规范业务行为导致大众对其颇有微词,由此也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那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充分表达出来,教师有针对性的释疑和解惑,学生的误解就能够及时消除,放下对于该课程的抵触情绪和怀疑态度。(2)有利于提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学生由于只是处于从属地位,被动的倾听和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更重要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教学效果完全由教师的水平决定,导致不同的学校同一门课程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的学习无法得到保证。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退居幕后,仅仅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主要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讨论、演练和训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就会得到很多的收获以及超出书本的知识,且思维不会完全被教师所限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扩散思维。(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操水平,而保险学课程也应该如此。通过保险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懂得保险产品设计的技巧、掌握保险核算方法,同时还具备较强的保险产品市场营销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工作内容,仅靠倾听教师讲授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必须要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和训练,掌握今后将要从事的保险工作的流程、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从业水平。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高职院校保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1)运用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随着中国和全世界保险业的发展,关于保险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很多,并且很多案例故事性、趣味性强,也具有一定专业深度和所学知识的对应性,有较高的讨论价值。教师完全可以将这样的案例加以筛选和提炼,并引申出一些开放式的、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研究和讨论,教师在期间仅仅进行提点和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当讨论告一段落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向全班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这样各抒己见,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被激活,且在材料收集和研讨过程中还能得到教材框架之外的收获。(2)运用项目驱动法和任务引领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任务引领法,就是通过实际工作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入保险公司的真实业务项目,然后让学生分组或者分工完成。在学生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偏,并时刻监控学生的进展。学生完成项目后,要通过演示和汇报将成果展示出来,供专家评定成绩。这样一来,学生成为了学习中最为活跃的群体。

4运用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2

关键词: 保险精算; 教学改革; 大工程理念。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各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保险行业势必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保险精算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保险精算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保险精算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保险工作实务,掌握精算基本技能。

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现状。

( 一) 对保险精算人才创新性培养不足。

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也就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不少院校由于教师教学量增加和科研任务的压力,许多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应付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其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当前的保险精算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此外,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其重要性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目前大多保险院校创新教育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均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革除传统教育中阻碍创新的东西。而在这方面,绝大部分院校探索的力度还显不够。

( 二) 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保险精算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与金融、会计、统计、数学等密切相关。我国的保险院校由于受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相关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专业划分过细,相关学科课程不多,学生知识面太窄,知识融通性不够。保险精算技术人才应具有宽厚的金融、投资等大金融背景知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就无法应对保险中出现的的复杂问题。二是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性不够。由于中学过早实施文理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训练欠缺,全面素质培养不够。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应注重精神层面,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质不能仅仅理解为听过人文学科课程。

( 三) 保险教育中实践能力的缺失。

面向保险实务是保险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保险激烈竞争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缺陷所在,主要体现为: 没有足够的保险实践训练; 缺乏现代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与素质; 解决保险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对保险条款设计、产品开发的认识不足; 缺乏对现代保险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法律、社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等等。传统保险教学偏向原理性和理论性,缺乏教学的实践性,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向与实际要求的距离越来越大,正日益制约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保险精算实践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大工程”理念及其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 一) “大工程”教育理念。

“大工程”理念最早于 1994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在该学院名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中提出。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建立在大工程基础上的工程教育理念即为大工程教育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是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大工程的“大”指综合性,即把工程活动所需要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条件系统地整合到一起; 大工程的“工程”指实践性,即工程活动要直接面向应用,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为培养符合大工程要求的应用人才,就必须使工程教育从模仿科学教育的侧重理论研究回归到重视工程实践。

“大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产品的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 二) “大工程”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工程的方法,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到保险精算领域,结合金融、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数学、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等技术来模拟开发设计保险产品、确定营销计划和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富有保险理论素养、掌握高级数学工具、具有工程思维,同时具备广阔人文关怀,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型保险精算人才。

“大工程”教育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就是要以大工程思想为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在培养学生的“通”与“专”上找平衡点,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系统内的知识,还要注意各门知识间的关联性,做到宽而专。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保险精算实践教学平台。

三、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大工程”教育思想指导下,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 一) 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会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学会”强调知识的蓄积,“会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质疑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社会进入 21 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社会的发展日益信息化、智能化,不仅社会生产的主要周期和主要内容不再是重复的,而且每个生产阶段上的生产劳动也不再是完全重复性劳动,加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信息成倍激增,层出不穷的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会学生今后要掌握的所有知识,但一定要培养其再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多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是否具有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会学) ,比掌握多少现有的知识( 学会) 更为重要。

( 二) 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建立科学、优化的课程方案。

第一,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保险精算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体现大金融的内在逻辑性。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和完整的基础体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先进的金融问题分析工具和严谨的金融理论功底,才能在保险精算学系列课程中理解金融保险领域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设置一套规范的理论及应用课程十分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这一系列的课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保险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解,拓宽他们专业知识的视野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和合理性。保险精算专业中每门学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同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我们不仅要因为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教学体系中,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该放在什么阶段开设,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专业知识等问题。如果教学的前后顺序安排不当,教学质量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 三) 建立高水平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

由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建设的历史较短,且人才培养与保险实务的发展有较大差距,同时,保险机构对高校保险专业建设又缺乏良好的反哺机制,保险公司不能有效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实习需求,学生很难完全了解保险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保险的深刻掌握。鉴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模拟保险公司”为基本理念的保险专业实 验室建设模式。保险实验室可以模拟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的实际操作,为同学们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很好的解决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具体来说,实验室具有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与管理的模拟,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事务的常规管理的模拟操作。通过模拟保险公司业务运行环节,提高同学们在各类保险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2、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所有环节的模拟运作,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日常事务的模拟环境和业务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在各类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的执行能力。

3、提供保险监管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的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模拟环境与模拟运作。提高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对保险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4、提供再保险公司业务环节与日常管理的模拟操作。为同学们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供了条件。

5、提供各种资格的考试培训环境,可以对内和对外提供高层次地培训。

6、提供其他专业相关课程模拟实验与保险市场模拟实验的接口环境( 如银行保险、保险产品证券化、金融工程介入保险产品的衍生品、保险市场和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整合; 控股集团、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等)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1996,( 3) .

[2]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6,( 2) .

[3]陈志刚。 基于大工程观办学特色的思考[J]。 江苏工业学报,2005,( 4) .

[4]牟元军。 高校保险教学改革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09,( 7) .

[5]张宁,樊毅。 论“大工程观”背景下保险精算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 职教论坛,2008,( 8) .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3

【关键词】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全国各相关高校每年输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近些年相当一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反馈,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导致用人单位新人培养成本高。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 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

[7] 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5)。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4

一、引言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巨大的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大羁绊。为适应保险行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几乎所有的财经类院校及部分综合性大学都开展了保险学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有的院校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下设保险学方向,也有部分高校设置了独立的保险学专业,个别实力较强的院校甚至构建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培养层次。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而言,保险学科的教学培养工作还非常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最为突出,这一方面导致许多保险专业毕业生难以在保险行业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导致众多保险机构急需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本文基于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在保险学科教学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普通高校保险学科教学培养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对我国保险学科的教学培养工作有所裨益。

二、当前普通高校保险学科教学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由于受主观和客观上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险学科的教学培养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社会各界普遍缺乏保险常识,保险学也因此而成为“冷门”专业。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法制不完善及部分保险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保险业的整体形象欠佳,导致人们对保险行业存在偏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将保险视为“骗子”而难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接受。此外,尤其对寿险而言,由于寿险公司通常需要庞大的营销队伍,所以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就是保险推销员,于是很容易将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在保险推销上。对保险学科的认知偏差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兴趣,这给教学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高水平师资匮乏

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说来,一个优秀的保险专业课教师应具备探索和创新、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及必要的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养。[1]然而,目前高校在师资招聘中普遍重视高学历而忽视了基本的素养要求,况且目前从事保险教学研究的大多专业教师都并不具有保险专业的教育背景,尽管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但是对保险学科的发展规律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更为重要的是,保险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但绝大多数保险专业教师都没有行业经验,这也导致当前难以有效开展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落后

保险学是一门多触角的边缘性学科,既带有极强的理论性,又体现出极强的实务操作性。因此,保险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密切结合实际,提高实务操作能力,[2]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普通高校虽然也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普遍的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以教师为本位,强调教师的讲授并向学生不断灌输知识,学生仅仅处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从而导致当前的教学培养工作缺乏效率。

(四)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保险学科注重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该学科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但相比其他老牌学科而言,保险学科的力量通常较为薄弱,在普通高校有限的资源争夺战中保险学科通常缺少话语权,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投入上保险学科通常都处在弱势地位,许多普通院校对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实训、实践教学的现实需要。此外,相当多学校的保险实践教学相关软件也已经过时,不可能真实的去模拟最新理念下保险实践教学的种种环节,甚至会给学生们造成一些误导。[3]

三、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保险学科教学培养工作的创新路径

针对普通高校保险学科教学培养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要搞好保险学科的教学培养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

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必须对保险学科的专业背景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学生充分了解保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握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展示保险业及保险学科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还需要认真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念,保险专业毕业生并非只能从事保险推销工作,实际上保险公司众多内勤部门如承保、理赔和风险控制部门等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且随着行业不断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将来保险业的竞争将更多的体现为技术和服务的竞争,这就为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根据保险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当前可以充分发挥业界与学界的互动关系来优化保险教育师资。通过构建和完善实务界与学术界的互动交流机制,如开展课题合作、挂职实践或安排现任教师参加保险公司的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可以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保险学科的教学,可以采取诸如案例教学、pbl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主要是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迫使学生面对现实思考和决策,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适应社会所必要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实质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以具有争议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得到解决方案,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4]项目教学法则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形成各种技能,综合素质得到全方面提高。[5]

(四)加大对保险学科的资源投入

作为一个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科,保险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具体说来,当前需要加大更新实验设备和软件设施的投入,及时更新或构建先进的保险实验设备,购买先进适用的保险实验软件,加强保险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进而全面完善实验教学环境。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5

【关键词】金融保险 人力资源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2-02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1.政府职能服务不到位

由于校企合作是两个不同方面的协同发展,所以在利益共识以及合作的信息交流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的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充分的发挥政府的职能。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中,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沟通角色一直处于一个缺失的状态。所以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发展遭遇了瓶颈阶段。

2. 教学机制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机制的还是比较落后的,一方面来说很多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机制很大一部分是参照的其他本科制下的教学模式,而另一方面很多的高职学校没有选定合适高职院校的学生适合的金融保险类课程教材,以及没有制定合适的金融保险专业的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这个教学机制的计划和形成中,作为校企合作的金融企业方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参与,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机制发展的形式呆板落后,严重的阻碍对于我国的优秀的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

3.合作制度化的缺失

由于目前我国针对与校企合作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有效的规范,再加上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和金融企业也没有将校企合作定位企业发展或高职院校发展的制度。所以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的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仅仅是依靠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上合作,其发展的前景必然是不长远的。所以积极的规范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是目前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重要工作之一。

4. 金融保险行业的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的发现在校企合作中,更多的高职院校热衷与银行等行业,对于证券等行业却不是很积极。这其中就牵涉到了学生的一个就业的问题,目前更多的金融保险行业的学生对于高薪的银行的工作是比较青睐的。所以很多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的期间就有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进行银行方面的工作的定位,对于在银行工作需要考取的证书也是比较积极的,这就很大的程度的削弱了学生对于金融保险专业的知识的综合的掌握。

二、如何做好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校企合作的发展建议

1. 强化在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职能运用

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有效的把控好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发展情况,并且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去规范我国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局面。其次,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模式的研究,我国的政府应当有效的做好引导工作,例如利用政府的政策鼓励进行金融保险教学的高职院校和金融保险企业做好校企合作,对于深入落实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减免支持,对于深入落实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等的方式。政府可以有效引导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环境和机会,企业也可以利用高校发展技术研究工作,达到双赢的局面,共同促进我国的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

2. 完善教学机制

想要做好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那么需要督促我国从事金融保险教学的高职院校要深入教学机制的改革,积极的引入学分制、绩点制的教学制定,对于教学计划的编写要最大程度的贴合区域内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完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职业的实践教学,能够最好的为区域内的金融保险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保险专业性、实践性的人才。深入落实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机制的改革是目前发展好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

3. 积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

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学生的就业发展,这就非常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机制。首先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去规划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的制度化的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和金融保险企业之间应该寻求更加深层次的合作机制,不仅仅是局限在经济利益和合作层次上,积极倡导一种文化层面的合作,将企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将自己学院内的学生安排到金融保险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工作,为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服务,而金融保险企业可以有效的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为自己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和员工的培训以及再教育工作服务。有效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达到高职院校和金融保险企业之间的一个双赢的局面。

4. 积极引导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目前我国的金融类别的学生就业一直呈现一种比较杂乱无章的混合就业的模式,这与我国的金融教学计划的全面性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银行和证券记忆金融保险行业方面的基础性的知识的相似的程度非常高,所以学生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就业方向。但是我们首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能简单的将薪酬水平作为就业的主要影响的因素,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去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契合自己的职业观念和就业兴趣去进行选择,才能够更好的投入的以后的工作奋斗中去。其次,就是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教学工作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金融保险的专业知识教育的加强,积极的为我国的金融保险行业输入更多优质的金融保险行业的人才资源,为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树平.《“新国十条”给保险业带来的重大发展契机》.2015年5期.

[2]郑军,汪佩.《关注民生理念与新型保险人才培养》.2012年4期.

[3]熊笑坤.《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改革深入分析》.2014年2期.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6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及由此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建立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制度。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却存在很多缺点与不足,应从法律法规开发适合高师的体育险种,制定合理条款,保障对象多元等方面完美其体系。

一、前言

近几年来,因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所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然而,受伤的学生不能及时得到经济上补偿和充足的医疗费用,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高等师范体育专业的发展,因此,防止和控制危险的发生,减少危险发生的损失,同时对受伤的学生给予经济上适当、及时的补偿,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1998年的桑兰事件不但为我国解决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的运动风险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同时也为我们解决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育风险提供了路子;在桑兰事件中美国完善的保险机制为她免费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医疗保证,以此为借鉴,我国体育保险的启动正式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保险属于体育保险的一部分,体育保险作为保险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指体育领域中所从事的保险活动,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历史发展的必然,体育保险的出现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体育保险可以达到防范危险、弥补损失、安定生活的作用。体育保险的内涵广泛,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其中一项就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保险,它专门为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提供各种伤害的保险方案,并看重对体育教学中的风险进行分析、预防和处理。

一、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一)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保险的必要性

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对学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重中之重,在学校一旦出现较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学校教师便纷纷被推上法庭,而判决结果也多数是学校和教师作经济赔偿,从此学校和教师的声誉也大打折扣。而在高校领域,最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和诉诸公堂的首推高师体育专业,因为它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教学内容以体育教学为主,包括足球、篮球、散打、拳击、跳高等高风险运动项目,学生意外伤害的频率高、机率大。因此通过立法推广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是完善学校保障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推广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伤害),不仅可以缓解家长和学校的矛盾、减少学校经费开支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高师体育专业体育保险的迫切性

为了适应我国体育高速发展的需要,高等师龙院校的体育院系,对教学内容和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跄拳道、网球、棒球、垒球等体育项目,再加上过去的民族传统,篮球、足球、跳高等项目,使学生在体育教育的同时,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乐趣,但随之而来的是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逐年增多。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报道,在引发学校和学生间意外伤害事故r}纷、司法官司的案例中,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占到了第三、四位。然而现有的学校制度体系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对此事件承担责任的归属、赔偿范围、免则事由等等问题。当由家庭独自承担或由学校全部赔偿或由双方分担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时,求助于“保险”。解决此类问题就是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措施。然而,就现有的资料来看,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独立体系。因此,通常是按照各地区规定的伤害事故条例或依据“民法”、“教育法”、“体育法”等进行处理,不过,在处理过程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要的原因就是“民法”、“教育法’、“体育法”对体育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二、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的现状

目前,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体育保险没有专门的规定,但它属于我国高校的一部分,对我国高校体育保险普适性的规定同样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

(一)目前高等院校学生保险业的发展优势

1.大学生赛事保险倍受青睐

随着大学生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育赛事蓬勃发展,体育保险公司纷纷介人。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与大运会组委会签署协议,向大运会开出了保额154. 06亿元的保单,创大学生体育保险之最。

2.大学生平安保险发展迅速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承接大学生赛事保险的同时,中国人寿保险也不甘示弱,适时地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推出了平安保险,为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此险种一经推出,有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如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坚持学校动员、学生自愿投保的原则,每人每年交30元保费就可得到2 000元的意外伤害保金。2001年全校投保人数为4 425人,意外出险人数为253人,出险率为5.71%,其中体育系出险人数为178人,占意外出险人数的70. 36% 0 2002年,全校投保人数为5 OOC人,出险人数为335人,出险率为6. 70%,其中体育系出险率为77. 01 % o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体育保险的 缺点和不足

1.不合理的体育保险条款

体育保险仍沿用其他商业保险作法,没有针对体育运动的特点与实践来设计相应的保险条款。此外,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在涉及体育保险的人身意外险及平安险种时,要么把高风险的项目排除在外,保险条款给人们的感觉似乎是大风险就排除,小伤则不予理赔。事实上,发生在学校的运动伤害多数是小伤。可见保险条款制定不合理,不能满足学校体育保险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保险的发展。

2.保险意识滞后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迟,保险对于大家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对于体育保险大家就更陌生,对其认识也必然滞后,由于学校体育的风险不大,加上保险的宣传力度及其体系的不完善,人们对此抱观望怀疑态度。

3.体育保险种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不同运动项目涉及不同程度、种类的风险,既有散打、跄拳道、体操、拳击等高风险的竞技运动项目,也有一般风险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武术、气功等体育运动项目。各种运动项目的各自特点导致伤害事故的种类各异,各种损伤程度也错综复杂,但目前只有几种和此有关的险种,这就出现了体育运动风险种类繁多与投保险种单一的矛盾。

4.体育保险经营人才遗乏

体育保险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其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拥有各个层次、各个种类的体育险专门人才。它除需要管理人员、精算人员、投资管理人员、保险营销管理人员、保单推销人员、研究人员、保险中介人员外,还需要精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体育专业人才。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不同运动项目涉及不同程度、种类的风险,学生损伤的程度和几率也不尽相同。但体育保险从事人员多数不了解体育、不懂体育,在我国体育保险方面出现的经营管理水平差、经营状况不佳、体育险种单一、条款不尽合理、操作困难、定损手段落后、理赔工作质量差等都与现有体育保险从业人员少及现有人员对体育保险业务和技术方面专业知识贫乏有关。

三、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体育保险对策研究

(一)建立高师学校体育保险法律、法规制度

法规的制订可以在制度上确保体育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以有效地保护学校体育中学生、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等出现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时的合法权益。我国的《体育法》在第七章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文中,只对正在进行的体育活动作了如下的规定:“在体育活动中,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并未对有关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方面进行规定和立法。法律的薄弱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影响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开拓性进展。主管学校体育的领导和体育教师们因出现体育意外伤害事故要负责任,而不能自由地放开手脚挖掘自身的潜力,这对学校体育教育来说,就会造成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实际上的一种浪费,体育教学的创新性也会受到束缚,大打折扣。建立高师学校体育保险法规、制度,可以使高师学校体育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确保学校体育在出现责任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确保学校体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和改革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最佳化的法律效益。

(二)开发适合高师学校体育的体育保险险种

我国的体育保险事业刚刚开始,特别是高师体育保险只是从属于高校体育保险的普通规定,但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众多,体育课程重技术的倾向,使其有其自己的特点,应设立相对应的不同的险种,丰富原来品种单一的险种,以及使每种险种根据伤的轻重和种类,具有层次性,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三)学校应加强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知识

学校通过体育课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知识,减少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损伤。

(四)加大宣传和开拓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

开发出一个好的险种,还要靠宣传配合,向人们灌输正确的保险意识,形成明确的保险观念,这是保险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人人都信赖保险,乐意购买保险,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保险公司才能降低经营风险,保险事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五)制定合理保险条款,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健康

保险公司不是学校的福利机构,其经营的目的是要获取利润。在条款的制定时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顾及到自身的经济效益。这就必须找一个平衡点,因此,条款制定是否合理和有吸引力就非常重要。

(六)保险对象应多元化

体育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不但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且教师也是全程参与,教师的意外率及危险性与学生等同,而现在的学生保险只保障学生,对体育教师却拒之门外。这些人也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对象,保险对象的多元化实际上使保险公司承担风险减少。所以,应该完善学生保险,将体育教师也纳人承保范围,使体育教师也能得应有的保障。

(七)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7

一、我国保险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分析

(一)保险人才数量供给不足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开办了保险专业,设置了保险专业相关课程,但是据统计每年毕业的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只有两万左右,这明显与保险就业方向需要的人才相比存在不对等性。而且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不会选择从事与保险相关的行业,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在美国的保险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当中,每一万人中只有约140人从事保险行业;日本相关大学也有相关资料表明,每一万人只有33人从事保险行业;中国香港的数据表明,每一万人仅有50人从事保险行业;中国台湾,每一万人中只有66人从事保险行业。根据香港和台湾的数据表明,估计认为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万人大约有50名毕业生从事了保险行业。以此来推算,未来我国保险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每一万人中仅有约100人。而就目前我国的就业人才需求量分析发现,现在我国需要的保险从业人员已经高达200万左右,明显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二)保险人才供给结构失衡

保险人才供给结构出现失衡,具体来看就是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了橄榄型的结构,也就是普通理论人才普遍偏多,而高级管理精英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明显缺乏。保险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急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于高校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无疑造成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拥有过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由此在毕业之后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不能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得到保障之后,公司也会出现人才结构失衡,这部分人才进入公司后,会使得公司的运营停留在浅层次,缺乏应用型的人才对项目进行推进。

(三)保险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精准

我国保险专业教育起步晚,办学晚的现状特征,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保险专业到现在近20年的历史就意味着目前我国保险人才培养起步晚,所以我国的保险教育专业还处在一个循序渐进积累发展的过程。由此,就导致了目前许多高校的保险专业课程内容定位不准确。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学生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了广泛的知识,但并不知道保险专业的核心理念。其次,部分学校并未真正的重视保险教育课程的开展,社会保险教育专业是一个在岗位当中得到发展的专业。因此,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地方,因此,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后并不知道保险的本质。

(四)保险专业课程设置不全面

由于我国保险专业起步较晚,所以设置的课程还属于探索阶段,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模式、南开大学的模式和武汉大学的模式可以发现,经过两年的基础课再进入专业实践的学习,那么新生的前两年学习都是学习理论知识,只有一年专业实践学习,随后就要进入工作岗位。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的多元化。这就意味着,我国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出现革新。但是就目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来看,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的现状特征。保险课程的设置太过强调理论知识,这无疑没有使得人才培养和保险经营建立起联系。而且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基于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未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保险的实践动态,所以导致许多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保险行业的现状特征以及经营的具体形式。这就是保险专业课程设置不全面的重要体现。学生掌握不了新的技能,也不能对信息进行充分的发现和理解。

(五)保险专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的保险专业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保险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培养出这样优质的人才,就对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并没有在保险岗位实践过,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教师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经营状况和工作重点并不了解,如此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太过侧重一些机械的理论教学,单纯地去依靠书本知识进行教学,这无疑形成了学生学习低效化,学习能力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局面。当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保险专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所以高等教育的教育起步晚,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都尚待提高;另外一方面是随着保险行业在新形势下的日新月异,产品在变化、模式在变化、重点在变化,所以要适应变化就必须要重点实施专业、灵活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应对挑战。

(六)保险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差

目前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传统,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用得较少,特别是没有创设平台让学生走进企业,让学生与企业建立联系。学生走入企业的机会只停留在大三、大四的实习期,这种培养模式无疑使得保险专业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以至于学生毕业后不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据相关数据表明,许多学生毕业之后,表现实践能力差,对保险行业经营实践知之甚少的现状特征。所以导致学生的就业岗位得不到保障,部分学生只能从基层的销售业务做起,而销售业务存在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这种模式,所以选择不从事保险行业。

二、保险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意义

模式创新办学新思路,一方面是为了推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创新发展的优势。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具有中国的特色,高校的改革一直在稳步发展当中,但其行政色彩十分浓厚,特别是部分公办高校,仍然没有将现代的教育体制得到落实,也没有考虑到保险教育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联合。因此,模式创新下高校保险专业教学模式是将公司的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引入其办学当中,促进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进一步增加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推进学校与行业的对接是目前高校教育理念的要求。但目前许多高校保险专业虽然以保险教育为办学主体,但是,并没有增强与企业的合作,也没有把企业引入学校的教育工作当中,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其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度,这无疑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只有做好与企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接,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强化人才保障,进而培养出市场上缺乏的高素质人员,使学生就业得到保障,有效地解决保险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缓解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三、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探索

(一)基于高素质培养明确培养目标

首先,高校保险人才培养的模式要革新,就必须要明确培养的目标,要重新定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所谓高校保险专业的人才,最终目的就是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优质合格人才,所以高校保险专业的人才模式必须要基于市场进行调整,要改进目前人才培养当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改变目前保险市场人才需求结构性失衡的局面,高校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根据自身的条件建设符合保险人才的培养体系,而且基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可以分层次培养保险专业的人才。例如可以培养出学术研究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专门从事保险的理论专业,还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保险精算师、高级管理师等人才。其次,还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最后,还可以培养基础技术人才。基础技术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理财能力的风险管理师、理赔师,他们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基础的实践能力,所以对于高校来说要想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强调经营管理,即强调对于保险精算师、保险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如此高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实践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引入,即引入保险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设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的开展过程当中要增加一些与保险相关的实习实践和培训,只有通过有层次、有分工的合作、实践,才能避免浪费资源,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打造双师型教师

在新的理念下,要想真正的提高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推行者和引导者。而教师作为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引导者,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保险学专业课程开设的质量。由此高校应该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有素质的教师团队是高校保险学专业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由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多元化发展,为教师建立师资培训工作站,推动教师团队的建设。促进教师的多元化发展就是夯实教师的知识基础,确保教师知识专业化,为实现教师由理论型转向实践型做基础。其次,要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将知识进行实践。教师的实践精神才能够有效的建立起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最后,应该培养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师只有知道如何更好的从事教育工作,如何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才能够推动学校保险学专业实践课程的发展。比如,高校可以安排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较为丰富的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战演练。让教师在企业当中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让教师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对于基础薄弱的教师团队而言,高校可以与相应的企业进行对接,邀请有实战经验的从业人员、工作人员到高校为教师开展教学理论专题培训课,促进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任务、工作责任的理解。以此能促进教师实战经验和实战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教师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学生对保险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学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要想真正的革新教育培养模式,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初高校就可以结合多种形式开展保险专业的宣传知识,比如,邀请保险行业的企业家向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对保险的热爱,让学生能够在保险活动当中体会到保险学习的快乐。

(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理论与运营的接轨

保险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由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保险专业的发展,高校应该为学生打造一定的实践场所,为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保障。首先,高校应该充分地利用校内资源,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课程,开设不同类型的保险学专业实训教室。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室以及保险学专业室,为学生开展基础训练室、岗位训练室、岗位能力发展室。其次,为了提升学生上岗能力,实现对岗课程的开设,高校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校内开设的综合能力实训教室。让学生在校内不同的训练室得到不同能力的提升。最后,为了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发展,高校可以先后与多种类型的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开设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途径,学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教师时,也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发展;而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岗位工作,让学生承担实际的责任,处理实际的问题,无疑让学生在岗位实践当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高校保险学教学篇8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校课程设置的依据。“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2]目前,我国约有35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办了医疗保险相关专业。从人才培养的定位角度看,多数高校将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保险学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医疗保险管理技术和保险营销手段,能在各级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社会保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医疗保险的登记、审核、报销业务,商业医疗保险的销售、核保、理赔、客户服务与保险培训,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与企业的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保险人才,即培养具有医疗保险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可见,“应用型”是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和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以面向社会、强化实践能力,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3]为目标所培养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突出强调人才的“实用性”,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从医疗保险专业看,应用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医疗保险业务操作能力、基本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等方面。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实践课程与实务课程的合理安排得以实现的。因此,科学构建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2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校内实践教学软硬件落后

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实训室、教学软件等。目前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大多以理论课程为主,实验课程和实务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所占比重较小,实践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落后。

2.1.1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缺乏,主要是“理论-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是来自“学校-学校”毕业的人员,理论性可能很强,但大多缺乏实践工作经历,实践技能缺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大多是“理论-理论”的教学模式。缺乏“理论-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们在教学体系建设中缺乏实践教学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因。

2.1.2实训平台建设滞后,缺少相应的教学硬件设备如医疗保险模拟教学软件开发与购置、独立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医疗保险模拟实训平台构建等。“课内实训教学,需要有模拟实训室和配套软件来支撑。由于专业教学软件开发较少,购置软件的经费不到位,课内实践教学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4]由于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落后,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目标难以实现,这与保险人才的技能要求是很不匹配的。

2.2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计划性、教学模式单一

2.2.1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缺乏计划性和完整性一般来说,医疗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包含在专业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之中。教师将这些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完后,进行实践教学,进而实现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然而,穿插在理论课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由于缺乏统一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教学安排,“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5]

2.2.2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且流于形式,难以满足专业技能要求目前高校医疗保险实践教学模式和方式主要有见习、社会实践(主要是“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各种义诊等,存在着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化的问题。由于教师对本专业实践技能的缺乏以及实践教学设施的匮乏等因素,造成见习课也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的问题。虽然,有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也开设了一些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1],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形式缺乏统一安排、科学组织,尤其缺少校企互动教学实践等,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低下,学生普遍感到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

2.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是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鉴于医疗保险专业的“实用性”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在相关领域的实际操作中体会和领悟。具体来讲,医疗保险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在保险公司、社会保障部门和医疗机构,实习岗位包括理赔、核保、客服、营销、勘察、病案管理、参保登记、审核与报销等多个岗位。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但是,目前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普遍存在着校外实践基地缺乏的问题,有的即使有实习单位,但大多是临时性的,每年的变动性往往较大,并且实习的针对性也较差,如“在医疗机构实习,主要是医务科,而不是医保科,导致专业实践没有针对性,实习不能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6]。校外实践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并进一步导致医疗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落实。

3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围绕医疗保险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多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与专业教师队伍实践技能的缺失存在着矛盾,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加以改进。一是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短、长期培训的方式,如到保险公司参加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等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二是聘请保险公司有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专家、医院医保办工作人员等,兼职担任实训教学指导老师,以讲学、培训、座谈等方式,改善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2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建设医疗保险专业实训室

实训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平台,对于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医疗保险实训室主要实现两大功能:一是作为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实务以及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模拟平台;二是作为校企联合共同培养适应现代医疗保险展业、核保与理赔业务要求的医疗保险实务人才的校内实践基地。为此,高校应从实践教学经费、软件开发与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尽快建立符合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平台,从而改善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3科学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方式

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首先,根据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技能的要求与教学安排,组织教师团队编写医疗保险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各专业实务操作指南、实践教学指导教材等教学资料,“必须一方面大力推动课程的整合,去粗取精,减少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7]其次,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锻炼有效结合,保障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针对目前单一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一方面需要转变实践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团队学习等教学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行校企互动式教学方式,邀请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过来讲学的方式,改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状况,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医疗保险实务操作,实现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3.4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由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缺乏,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技能分离,实践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为此,“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度”[1],最大程度地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提供广阔空间和机会。此外,针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临时性和变动性问题,可以通过与上述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合同等形式,将其作为学生实习的协议或合同单位而固定下来,根据协议或合同的规定履行双方的职责,从而有效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性,并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如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等。

上一篇: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范文 下一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