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导论范文

时间:2023-12-21 16:18:47

生态学导论

生态学导论篇1

关键词: 生态理论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互动

生态系统(Ecosystem)理论指出,作为生态系统的个体只能在相互合作和竞争的环境中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并维系不断向上发展的力量。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能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模式,让学生在饱含情感和趣味的过程中带着激情和兴趣主动融入课堂,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运用生态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使得学生从互动化的学习过程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开阔知识视野和思维,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内生动力。运用生态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在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积极竞争精神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1.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营造自由情境与氛围

尊重个体发展需要,为个体营造更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是生态系统的最核心要素,体现人文化发展价值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创设自然、自由、和谐的情境,使得学生的英语认知体验更深刻,更富有长期记忆性。

在营造自由氛围的过程中,可按照课程学习内容要求,结合英语情境化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开放性和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调整相关策略方法,满足他们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在创设自由情境中,拓宽延伸课程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背景下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让他们在富有情趣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多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认知感悟和综合实践体验自觉参与互动交流,让他们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深化理解识记。以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创设自由化情境,使得学生带着激情和兴趣参与课程学习。

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情境中大胆探索和主动交流,能使得他们对课程学习内容形成丰富的思维感知。例如,在有关艺术欣赏类的阅读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Important film events around the world”表达主题,多鼓励他们在灵活运用多种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搜集19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画报简介及著名的电影明星的代表作品,并通过“What do you get from the film?”和“Why do we need the colorful films in our life?”鼓励他们表达,帮助他们活化认知,让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予以呈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2.由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设计任务探究模式

为学生设计具有可探究性和交流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问题,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开阔学习感知思维。让课堂生态在学生彼此交流中发挥应有作用,使得他们在相互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英语学习规律,使得他们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竞争力和发展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热情。

依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差异特点,多为他们提供可探究交流的话题任务,使得他们在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围绕差异性和多样化,为学生设计具有可探究性的丰富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消除疑虑;多指导学生发挥群体学习智慧和力量,鼓励他们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学习过程中大胆探索和主动交流,帮助他们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强化认知。互动交流模式运用能使得学生对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刻的感知。

以任务合作打破传统的单一讲解模式,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有更全面的认知,帮助他们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怎样欣赏文学的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literature?”进行同桌交流,帮助学生深化语篇理解感知。在此基础上,可针对“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literature?”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和增进理解,帮助他们转化知识运用过程。

3.以学生的激情展示搭建多元互动平台

生态化的共荣发展需要个体在运用中积极主动展示自己,让他们在主动展现的过程中散发青春活力。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不同设计相应平台,帮助他们在脱颖而出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

通过这样的方式搭建平台,使得学生的理解思维更丰富,学习激情更高涨。在教学中,应运用好班级学习园地、学校画廊等公示载体,让他们在自我主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动力;围绕学生学习需要设计活动载体,如课文情景剧表演、英语沙龙等,帮助他们在积极展示的过程中更好地调整学习思维方法。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和特色性平台,帮助他们在自由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深化感知,激活自身潜能与动力。

如上所言,生态化理论运用于中职课堂教学,体现了生本主义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发展和积极交流,便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在生态化课堂创设中,多围绕学生的英语知识生成和交流过程优化,突出真实情境和合作探究,更能够使得学生带着问题主动融入课堂,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薛晶晶.生态学视野下的英语互动教学[J].学理论,2013(36).

[2]袁秀丽,林艳蕾.略论生态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改革[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3]薛燕.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监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2).

生态学导论篇2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包含着众多的子系统,在此笔者仅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就课堂教学环境来谈谈历史教学的问题。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生态化的课堂,营造出动态的、发展的、绿色的课堂生态教学环境。

一、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践行无声教育

统观众多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历史教师面孔死板、表情严肃、行为僵硬,学生的反应就是死气深沉、成绩欠佳;相反,则学生反应积极、妙语连珠、成绩进步。这就充分说明了“绿色教育”的必要性,而“绿色课堂”只存在于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之下。

(一)改变教育态度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育态度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展现、人生观的形成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但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倾向又何尝不对教师产生影响呢?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不正构成了班级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子系统吗?因此,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掌握先进的理论。这里所说的理论不仅仅是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应该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其中教育理论是最为主要的,因为只有掌握足够的教育理论知识,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了解教育领域的理论动态。

2.具有开明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帮助,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应像一个开明的导演一样,既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控和指挥,又善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现代社会中患有抑郁症、多动症的中学生不少,这同时也成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学生?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的绿色成长保驾护航。

(二)改变教学方法

1.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维互动。当前,学生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单一,因此以往的教育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维互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以下是《最可爱的人》一节课的教学片断:

教师:通过电视、书籍和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故事和人物,说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哪些精神呢?

(学生按规定进行分组学习,教师在教室内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并指引学生对人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4分钟之后让学生发言)

学生1:热爱国家的精神。

教师:好,能不能谈一下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学生1:我们的志愿军用生命和鲜血来捍卫祖国的。

学生2:他说得还不具体,我来补充……

教师:其他组的同学也来说说。

学生3:在美国欺凌我们的邻邦朝鲜时,中朝共同抵抗美国的侵略,这体现了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生4:我们还应该学习英雄们为了集体利益甘愿牺牲生命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那么我们在现实中应该如何去做呢?

学生5:呼吁和平……

这一案例通过师生之间多样的互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了教学中来。

2.且思且行,因材施教。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我们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引起新的思考,而思考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不断地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既教给学生陈述性的知识,也使学生掌握搜集资料、思考问题的方法,加强认知的训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其在对历史中重大事件、重大人物的思考与审视之中不断地成长为有个性特色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来说,不仅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只有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善心、善行来感动学生,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中心,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就是课堂生态系统之中的子系统“人——文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系统是否和谐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什么样的态度才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呢?其实这与花在花盆中生长的道理极其类似。花盆是一个受人工和自然双重影响的生态环境,在空间上受到较大的限制。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花卉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较好的长势,但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一旦离开人们的精心料理就会枯萎或死亡。学生就像花卉,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照料,但外部世界又怎能处处是暖棚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其陈述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掌握方法,形成合理质疑、不断探究的习惯。知识和方法互补才能保障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认真研究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生态学导论篇3

论文摘要: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思路.由于东西方经济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异,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心理特点,为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前高校职业辅导工作主要存在经验主义和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两种偏颇。经验主义是指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特别是匹配理论,表现为过度依赖基于匹配理论的各种职业测验,并直接根据测验分数进行职业辅导。这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西方职业理论提出的背景及适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理解,更缺乏能够有效解释和理解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有效的职业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中国人心理特点,尝试阐述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生态模型构想,以期对改进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有所启示。

西方的职业决策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围绕职业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归纳为5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5)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研究。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

早期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强调个人心理属性或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论为代表的匹配理论都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决策模型。

根据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匹配关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设是:(1)自我是稳定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认识自我;(2)职业或工作世界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径获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能够有效地了解这种关系。而事实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并且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对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2)现代社会的工作职业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径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变化将导致工作所要求的与之匹配的个人属性的变化。因此,尽管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辅导领域,但该理论总体上是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从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适合与匹配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

总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它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理想职业的目标,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深人的自我了解和对工作社会的了解。并且它所强调的能力和兴趣与职业属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人们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没有价值感的,即缺乏兴趣的。

二、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Gati等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的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如果说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理想的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过程理论更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都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的,阐述的是相对理想化的职业决策机制。都试图描述理性的职业决策过程和模式,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现有的任何一种模型都只是从某一侧面对这一复杂的过程进行了相对合理的描述。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对于人生的决定来说这些正是最困难之所在。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

早期围绕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主要是经验导向和问题导向的,主要集中在职业决策困难方面,即决策困难的类型和表现。职业决策困难,表示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个体在作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难题,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中,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中:Career Decision Scale ( CDS)(Osipow,1987)、Career Factorn Inventory (CFI),Career Decision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 CDDQ)等。围绕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由于这一思路的起点是经验和问题导向的,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和需要帮助者,以及了解决策困难者的具体状况。但这些工具的基本概念的中国适应性是值得注意的。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西方关于职业价值观或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s, occupational values)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我国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并且,被试在抽象的、非真实职业选择条件下对价值条目的取舍和判断,并不能够有效地预测在真实的职业选择时候的行为。这种抽象的价值判断更多反应的是应然层面而不是实然层面的状态,对于具体的职业决策没有必然的预测性。

五、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构想

生态学导论篇4

关键词:菏泽学院 毕业论文质量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3791(2015)08(c)-0205-03

要提升地方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首先要明确毕业论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迄今为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仅停留在静态质量方面,对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鲜有研究。为明确各因素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针对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3份),对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从而为综合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抽取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33份,论文成绩为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分别选取影响静态质量的7个因素: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以及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答辩陈述、答辩过程、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细节、学生撰写态度、学生撰写效率。

1.2 方法

采用分别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到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

1.3 数据处理

数据运用Excel 2010、SPSS 22和matlab2013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2]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其作用的主次和依存关系,旨在从量的角度揭示各因素对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中,各因素的影响以论文选题、学生撰写效率、答辩过程为最大,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选题的敏锐、撰写的高效和论文的透彻以及答辩的机智;其次为论文结论、研究方法、答辩陈述、论文字数、学生撰写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细节,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次要因素在于学生的具体撰写内容以及指导教师是否负责;最后是错别字、参考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基本要素在于学生是否按照规范撰写论文。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着重提高论文选题的质量,培养学生高效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对论文的透彻、深入理解,同时对于指导教师的严格把关给予奖励。

2.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3,4]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与论文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相关但显著性比前面因素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不一致,可能与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相关有关。

相关分析说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从各影响因素与论文成绩的相关性来看,应该更注重论文本身静态的效应,即研究方法、论文选题和论文结论。从相关系数上看,研究方法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r=0.957),其次依次为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等。论文成绩与教师指导细节相关性没有别的影响因素大,说明学生论文成绩主要是由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这些主要的静态质量指标决定,即论文成绩显在的表现形式,而与教师指导细节等隐含的动态质量指标关系不是很显著。各影响因素之间除个别之外,几乎均相互相关,故既应高度重视论文本身的静态质量,还要结合动态的过程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

2.3 通径分析[5,6]

由表1可看出论文成绩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排列,即各影响因素对论文成绩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研究方法(0.184) > 论文选题(0.177) > 论文结论(0.170) > 答辩陈述(0.094) > 学生撰写态度(0.089) > 学生撰写效率(0.086) > 教师指导效率(0.080) > 参考文献篇数(0.076)=答辩过程(0.076) > 参考文献格式(0.071) > 论文字数(0.069) > 错别字(0.057) > 教师指导态度(0.056) > 教师指导细节(0.033)。

3 结语

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成绩和1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常规论文质量评价的三要素: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除均直接影响论文成绩外,三者之间相互间接影响效应也较大。论文格式方面的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和错别字,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大,但主要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

影响论文动态质量的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和教师指导效率均主要通过自身直接,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不大,与学生撰写态度容易产生对立,故在论文质量评价过程中,不考虑其影响。

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加强对学生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的指导,并注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彭再德,杨凯,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高教探索,1996,16(1):6-10.

[2] 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

[3] 邱莉萍,刘军,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4] 杨文峰,李星敏,白虎志.西北地区近539 年旱涝演变特征和趋势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5):167-173.

[5] 任志勇,苏顺宗,张素芝,等.两种磷水平下玉米产量性状的变化及其QTL定位[J].华北农学报,2015,30(1):9-14.

生态学导论篇5

一、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

1、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在带给人们利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大学生思想多变且易受他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态的人文关怀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的重任。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价值规范、价值评价,用正义的价值理念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的探讨生态正义的价值要求、制度保障等思想,给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层面的启迪。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体系,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学依托于四门主干课程。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用理论解释现实,把问题说透,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把生态文明理念相关问题论述清楚。

二、马克思生态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蕴含了丰富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以及人民群众是实现生态正义的主体力量。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类的吃穿住都离不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利用和开发自然,但一旦开发过度就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人的异化状态,人类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超过限度。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具体的说是劳动,人类把自然资源改造成所需要的状态。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这并不等于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2、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对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正义性。在此之下的社会制度显然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盲目地追求剩余价值,不仅造成劳动者过度地工作,损害健康,而且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反映了资本家在无视生态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导致了生态非正义。生态非正义愈加严重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而生态正义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制度保障,缺乏正义的制度只会使生态问题更加严重。只有体现自然?Y源分配正义、满足人们合理的生态利益等条件的制度支撑,才能给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人民群众是实现生态正义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坚持群众史观,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财富的创造者。当一个社会的制度缺乏正义时,人民群众会起来推翻束缚的生产关系,建立正义的制度。当制度正义时,整个国家的发展才有了重要的保障。而且,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发挥能动性,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这种改造活动并不具有盲目性,而是以生态正义为价值目标,为了满足人的生态需求,同时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生态正义条件下的以人为本,应当是满足人合理的生态需求,并以人的理性的生态利益为出发点。[1]

三、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内容方面渗透有关的新知识、新理念。

1、丰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内容

课堂讲授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课程是否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的教材,没有单独的章节对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门阐述,而是分布在多个章节之中。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应当在教材的内容中加入生态正义的相关内容,并把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体现于教学内容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2、在理论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做好理论阐释

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传播者。促进大学生认同生态正义的理念,需要从学理上阐述清楚生态正义的内涵、提出、产生的过程、制度保障等理论问题。生态问题又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话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现实,展现理论魅力,采取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并且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学导论篇6

【关键词】网络 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 安全建设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5-03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new media ownership of China's socialist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safe construction work brings strong shock.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ntrol is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lso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to incumbent party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twork new media background and security a major change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environment, showing a strong vitality, transmission is fast, new content and range, influence, etc.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of new media, explore new media network in the new model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occupation of the new media public opinion to the initiative and the commanding heights,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education guide and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spread of the new media,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healthy campus network culture,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charisma.

【Keywords】 Network; New media; College ideology; The safe construction; Path selection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以来,在讲话中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向和环境。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汇聚地,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中心和前沿阵地。基于网络而兴的网站、微信、微博、飞信、QQ、贴吧等新媒体已成为发展最迅猛、影响最深广的强势媒体,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拓展了时间和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已成为新的思想文化宣传和政治斗争阵地,通过新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能够引导与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便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渠道和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绝不能跌入“淡化意识形态”的陷阱。因此,探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意义

强调:“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大学生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和完善中,理想信念尚不坚定,心智尚不成熟,是非观念尚不明确,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目标,把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作为重点对象,与我们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各种网络信息的交汇扩散,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较量,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对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无疑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造成了十分紧迫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现实社会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相互影响,各种力量与思潮竞相发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容易影响高校大学生及知识分子的关注和思考[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能够有效应对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

二、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面临的挑战

1.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及建设工作环境带来了强烈冲击

高校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前沿,高校师生是最大的网络群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新媒体具有全球性、社会性、主体性、无形性、虚拟性、隐匿性和无限性,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形象性,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固应性,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其充分地表自己的意志和见解,但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异质性”,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自,大学生易于主动地创造、、交流、传播扩散信息,同时也被动地接受信息、消费信息。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化的表达使得个人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主体地位大大提升,求证的渠道及质疑能力大大提高,对自上而下的宣传灌输不会轻易接受,不再迷信权威,不轻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他们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而开始敢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不同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冲突与交锋,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极为不利的,网络新媒体的普及部分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因此,网络化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环境及主导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形成了巨大挑战,增大了意识形态教育难度。

2.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管控方式形成巨大挑战

网络成员身份的符号化降低了网民的道德自律和网上行为的约束力,易造成网络言论及行为失范。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期,地区发展不均衡,社会财富及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等多种社会现实矛盾不断凸显、激化,容易导致社会心态不稳、出现不和谐声音,各种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易被激化。社会事件经网络的广泛扩散和迅猛传播,可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关注,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对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缺乏应有的审视和辨别能力,仍易被误导或者理解问题片面化、看待问题极端化,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深入和全面,易于主动接受不同渠道的不良信息,对高校网络舆论监管造成很大困扰。随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来自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挑战,虚假信息的混淆,错误思想的挑战,来自西方思潮的威胁,传播革命的挑战,大学生易被误导或传播不良信息,以致迷失自我[4]。因此,目前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环境及安全监管,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三)网络新媒体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美国知名媒体学者安德鲁・说峦克曾说:“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5]互联网文化领域已成为西方势力我国进行文化扩张的新战略要地以及意识形态角力的主战场。目前,国内外敌对势力运用最先进、最有效的网络传播手段,对我国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舆论战和宣传战,不遗余力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肆意的歪曲和毁谤,尤其对高校大学生及知识分子当作反华工具,通过敌对网站或是讲座、奖学金、英语辅导、组织出国参观学习等各种网络宣传,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拉拢,渗透“西方观念”、文化思潮及意识形态,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少数人,借助政治事件,制造舆论混乱,通过网络骗取大学生的信任,一旦时机成熟,就煽动大学生散布谣言及恐慌信息,甚至鼓动学生罢课、游行、闹事,达到他们所期目的,由此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出现信仰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弱化、舆论导向艰难等现实问题,传统信仰和观念发生了动摇或改变。所有的这一切表明,新媒体时代,对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提出了挑战,我国高校对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防御工作也将变得异常艰巨。

三、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应对策略

1.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组织保障

始终坚持党委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监管的绝对领导和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及党建、学生工作人员对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问题的理论研究水平、调查分析能力、洞察预判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着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共青团队伍及学生干部骨干培养和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组织保障,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大批专家学者型的“舆论领袖”,加强互联网宣传及大学生思想引领队伍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魅力,在历史继承中不断整合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想,创新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以弥散性的方式“吸引”和“同化”纷杂的文化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及理论自身的大众认同,从而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适应性、创新性与导向性[6]。

2.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教育引导意识和宣传主导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作为新阶段、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旗帜,以理论自觉带动行动自觉。高校应占领大学生新媒体舆论制高点,利用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贴吧等各级各类网络宣传渠道,弘扬和引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宣传教育过程中由于参与者众多,价值观念多元化,动机复杂,真假难分的信息会严重地影响了权威声音及主流媒体对主流价值观的疾呼,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及思政队伍要有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顺势而为,高举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大旗,主动地占领新媒体的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思想动态及关注热点,结合当下的舆论热点及社会事件,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易于认可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掌握微博等新媒体话语权,发出响亮的“主流声音”,宣扬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不断加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量。高校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营造 意识形态建设良好氛围[7]。

3.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新模式,拓展意识形态建设新阵地

新媒体是网络媒体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认识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对意识形态从传播观念、体制到内容、方法进行创新,重视网上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建设,对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科学规划,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新媒体传播新理念,构建开放型、参与型和回应型新媒体传播新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8]。创新意识形态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科学引导、服务学生的“人本理念”,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的“法治理念”。高校宣传部门及管理人员要创新话语体系,遵循大学生的心理接受和认知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抢占和控制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明晰性,明确地、自信地、理性地向大学生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特征的国家意志,构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框架”、概念体系、语言形式[9]。加强内容创新,将经典理论用新段子表达,将新理论讲好、讲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感、现实性;重视基层党团组织在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中的创新作用和骨干作用;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4.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管完善制度保障

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及监管过程中要树立全局意识、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防范意识,总体把握国内外意识形态趋势,筑牢思想防线,加强网络预警及监控体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职权责制度、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网上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校园网络安全评估机制,制谣传谣惩处机制,信息沟通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审批制度、督导和应对机制等安全建设制度体系,学校党委宣传部门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专门负责对高校内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新媒体舆情的监管,从而对校园网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构建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和监管体系, 通过技术手段监控网络舆情,对网络新媒体言论中的不良信息进行封锁过滤和监控,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及引起社会恐慌者,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主流、主体地位[10]。推动高校网络主流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使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积极向上信息和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阵地。

四、结论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为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各级管理者一定要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建设的战略高度,增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性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高校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把握新媒体舆论规律,用新态度对待新媒体,用新思维管理新媒体,用新的措施建设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1] 洪光东,王永贵.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新思想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9):4-9.

[2]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中国青年报,2013-08-21.

[3] 秦在东,谢成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5):5-9.

[4]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2011,(6).

[5] [英]安德鲁・说峦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 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14(6):29-33.

[7] 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

[8] 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J].理论学刊,2009,(02).

[9] 金坤城.论意识形态管理理念的创新[J].理论探讨,2013(2):37-40.

生态学导论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学术性;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92―03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两种错误倾向。前者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价值取向模糊,从而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后者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学术含量不足,没有理论论证和学术支撑,结论武断,缺乏论证,没有说服力。这两种倾向都会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必须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起来。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其中的一点,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陷入困境之中。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

1.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关键环节,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从来都是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取代。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过分“突出意识形态性”,也不会由于“淡化”、“泛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庸俗化、万能化。总而言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为了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导向要求。

2.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里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一元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既不能只讲一元化,排斥多样化,又要防止只讲多样化,忽视一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下,利益诉求相互冲突,利益博弈日益激烈,各个阶层出于自身的现实利益和未来的利益期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构成巨大的冲击。如果动摇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如果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如果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放任自流,社会公众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精神支柱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最根本的思想准则,这必然造成人民和党内思想混乱,必然由思想混乱导致社会政治动乱,最终导致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的丧失。如果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一味封杀抑制,如果把其他社会思潮都当做异端邪说,盲目地否定其他社会思潮,也会阻碍理论创新和改革发展。

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其他社会思潮,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元社会思潮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而无视其在某一方面局部的合理性,也不能因为一些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而忽视其危害性,应当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孤立的,而应当是在与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中发展自己;在与各种价值观的碰撞斗争中充实自己;它应当注意吸收那些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社会思潮中的一些合理的成份,与时俱进,引领时代的潮流,从思想上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3.正确把握好意识形态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要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保有生机与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意识形态,在开放的思想环境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和科学的统一,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共产主义的预测和描绘,同人类的理想相符合,需要我们去信仰它;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出的科学性,又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其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坚持和创新的统一,割裂两者的关系以及片面地强调哪一方,都会在实际上失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要存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要巩固下去,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经济领域及政治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必然会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来。因此,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时展的需要,下大力气研究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时展和形势变化,要求意识形态及其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也要求意识形态及其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可以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开放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动力。

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1.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没有科学做基础就没有生命力。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必须以学术性为基础。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建设,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科学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学科价值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保证。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通过宣传真理而在受教育者心中树立起科学的真理观,引导他们追求真理,并使之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自发的行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理的认识过程往往是曲折艰难的,追求真理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同谬误作斗争的过程。一方面,人们迫切地需要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人们极有可能面对真理却和它擦肩而过,甚至还把它当成谬误来抵制。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既要引导受教育者追求真理,也要让他们厘清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注意与其划清界限。

2.实践经验的提升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历史和现实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体现不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摆脱经验主义和盲目主义,就很难提升水平,其作用必然会受到怀疑,从而使其价值和地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革命的理论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提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实践,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反映了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容以及相关理论观点,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性的科学理论,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境界和智力水平,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3.教育客体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网络信息时代决定了教育客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如果教育主体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泛并且缺乏实质内容,就不会触动教育客体的心灵,达不到改造教育客体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教育主体应该在收集各种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系统整合、升华。如果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只是重复教育客体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只是讲述教材中写的东西,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挖掘,势必对教育客体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造成教育客体的抵触情绪,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困境。

三、切实把握好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结合的关键环节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发挥其学科价值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脱离意识形态功能体系,就要让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而且还要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果不去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只是一味地坚持,结果就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僵化和教条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而准确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将这个主题内化为人们的理I生认识,并促使人们将理性认识外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颁布通知,将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取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这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这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品位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且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掌握群众的学问也是科学。因此,既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又要在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为改进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2.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平台,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思想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意识中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个部分。社会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从而造成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须全面考察受教育者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便把握其思想形成、变化的外部客观环境,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根本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经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解释了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发展不仅依赖于社会存在,同时对社会存在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依据这一原理,教育主体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并且以此武装教育客体的头脑,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造就和培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理论。因而,它必然成为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意识不会在群众中自发产生,必须不断地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对待社会矛盾,科学地分析和把握每一个社会矛盾引起的物质原因,引导人们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研究的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科学性和真理性。

参考文献

[1]陈占安,刘晓哲.对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

生态学导论篇8

1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的生态平衡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应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使其能够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这些未来卫生事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生态学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认为,一个成熟的体系要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要素,才能增加稳定性;务必有优势的要素主导,才有发展潜力[2]。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同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了教学活动,二者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生个体、整个班级、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各个因子形成了一个相互依托又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动往往都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对整体的教学结果产生影响。根据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定性因子定律原理”[3]:在教育生态环境中,近乎全部的生态因子均可能成为限制的因素。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分析每一种限制因子[4]。

2教育生态学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创新

教育生态学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创新,是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多种教学共存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创建动态平衡的教学系统。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2.1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育生态学体系下的教学观念创新,首先要考虑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相辅相成,相互尊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依存,共同进步。平等的生态地位是师生的平等和互动,因此,教学观念创新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该是平等师生关系。

2.2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方面,提高知识、能力、素质三点不可或缺,课程内容的调整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授依然是授课重点,同时应精选教学内容,将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概念和技术、方法等及时引入教学当中,减少陈腐、繁杂、琐碎的内容,充分显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培养专业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课时安排应灵活、科学。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从生态学的视角,应当将竞争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三种教学理念相结合,提倡融合性教学方法[5]。答辩式的教学方法是竞争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教师主持下,以卫生事业管理学中的主要内容为中心,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小组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以及研究中遇见的问题等,然后老师回答问题,并且和学生共同讨论[6]。最后教师对整个答辩的准备、陈述和讨论等环节进行评价。合作学习主要是小组讨论或案例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在案例提出前,教师首先要表明案例剖析法的意义、步骤和案例中主要体现出的内容,并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以案例为中心,发散思维,进独立的行思考分析。自主学习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独立猎取知识的能力,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教科书、期刊文献、写论文、项目报告,并将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等自我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

2.4考核方式的创新:

对学生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结束时通常显示出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考核多为闭卷考试,不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在本科生的考核中应以闭卷笔试为主,增加其他的考核方式,包括撰写论文、案例分析等的多种形式来综合考评[7]。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教学方法。如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学科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教育生态够为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让人们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从全新的生态学原理的崭新视角出发,探究大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生态环境的现状,以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研究价值的理论依据。

上一篇:如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范文 下一篇:电竞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