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3:12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针灸推拿;课程安排;人才培养

针灸推拿专业作为能够培养高级中医学人才的热门专业,要求学生兼备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针灸推拿专业操作技能。因其专业性强,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应届高考生。而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则直接决定了未来培养的人才质量。本文就某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如下分析。

1.理论课程设置

理论课程的安排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

①公共基础课,又称通识课。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外语,体育等全国高等教育通用课程。

②医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又分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外、妇、儿等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在内的中医基础课,和以解剖学,诊断学,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为代表的西医基本知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旨在令学生们培养医学思维,掌握系统规范的医学知识,为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③专业课。专业课即为本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本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为: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推拿练功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读。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本科生理论上应该具备独立诊断疾病并进行有效治疗的能力,是针灸推拿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阶段。

1.1理论课程设置的优势

①循序渐进。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的不同教学阶段,合理地安排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令学生们逐步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知识。大一以通识课为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锻炼,目的是令学生们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思想转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在通识课的基础上开始加入医学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等,使同学开始接触医学,了解基本知识。大二则逐步减少通识课所占比重,加入更多的医学基础课。此时学生们开始接触中药学,方剂学等,开始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常识,初步培养了中医学理论思想。大三已经基本完成了本科阶段通识课的课程安排,开始加入了基础性的专业课,如推拿手法学,推拿练功学等,主要以推拿手法的训练和学习为主。此时针灸推拿的专业特点开始显露,学习重心由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向针灸推拿操作技能转移。大四则完全以专业课为中心,进行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并辅以针灸医籍选读,从经典入手,参考课本内容,系统地进行针刺,艾灸,拔罐,耳针等针灸特色疗法的技能学习。大五时期理论学习完全结束,主要是进行为期一年的医院实习安排,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论述。

②中西医结合。从上述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课程安排都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同时进行,学生们在逐步深刻地认识中医学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西医学基础知识。中西医结合地学习不但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与时俱进,还能应用西医学理论解决某些中医问题,更便于理解和加深记忆。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西医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一些先进的辅助检查方法,如MRI,CT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诊断,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1.2理论课程设置的缺点

①学生主动性差,思路局限。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过多地局限于课本内容,大部分学生学习都存在以考试为目的的现象。期末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临时抱佛脚,考前疯狂背诵课本和重点,凭借短期记忆往往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这样记忆的知识太不扎实,没有理解掌握,只是死记硬背,不但遗忘速度快,还无法联系前后所学,将相关知识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把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感悟活学活用。而关于中医经典背诵的相关课程太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以本专业来说,仅仅开设了内经选读和伤寒论,还仅仅是作为选修课供随意选择,虽然经典的背诵看似与针灸推拿专业技能没有必然联系,但内经思想却始终贯穿其中,对于中医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学生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够做到主动积极地阅读经典,所以现阶段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差,中医思维局限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②与临床应用脱节。目前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是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这种形式对于某些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等学科来说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对于以中医内外妇儿,针灸治疗学等为代表的中医临床课程来说,仅仅实现课堂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只记住了课本知识,等到真正需要应用到临床的时候才会发现治疗疾病远远没有课本叙述的这么简单。所以我认为应该在平时基础授课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学生们接触临床的机会,可以边学习边见习,这样才有利于将课本知识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真正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2.实验课程设置

2.1优势

①实验课时充足。现阶段的生理学,实验针灸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等学科都安排了较为丰富的实验课程,与课堂授课相比,实验课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手法技能的训练完善。更加自由,开放,有利于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②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安排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实验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生理学实验就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动物实验,通过对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印证某些课本上面提到的机能特点,自己动手所得到的结果,更加便于理解,有利于加深记忆。而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则主要是侧重于进行手法和操作技能的练习,通过同学两两一组互相进行操作练习,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不但能够发现自己手法上的缺陷和不足,还能够从同学的身上学到他们手法的优点和长处。

2.2不足

实验课程安排的不足就在于实验器材数量较少,需要同学们轮流使用,不利于充分利用实验课的宝贵时间。或许是由于场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验课时总会出现器材稀缺,需要学生轮流使用的情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对学生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分批次地安排实验课,加快上课效率,尽量避免出现时间的浪费。

3.总结

合理的课程安排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上文主要从优势和缺陷的方面,辨证地分析了现阶段针灸推拿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和临床应用方面合理的安排课程,使更多的针推学子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不但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还有利于推动针灸推拿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现代继承和逐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孙国杰,谭晓曙等.从专业课程设置看针灸推拿人才培养[J],中医药导报,2011,17(5):148-149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2

2015年6月28日,吴滨江教授从加拿大飞回国内,赴上海参加一个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关于中医药国际化问题的论坛,途经北京。当天下午,记者和吴滨江先生长聊了8个多小时,直到深夜11点多,才与这位不遗余力地在国际上推广、普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临床研究20余年、足迹遍及美、欧、亚的留加学者依依惜别……

建立基地,

多年梦想从安大略起航

安大略(Ontario),是加拿大的10个省之一,省会多伦多。

自15岁起就在河北老家跟表叔学中医、16岁起就开始凭着针灸治病当了一名“赤脚医生”的吴滨江,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与位于地球另一侧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扯上关系。

吴滨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考进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5年后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又报考了临床研究生,考入中国中医最高学府――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3年后取得了硕士学位,由此成为中国首届医疗气功和针灸专业硕士。此后,吴滨江又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到了1990年,他先留学和工作于日本,一年后又移民至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开了两年诊所;1992年年底,吴滨江又移民到了奥地利,在维也纳的两家诊所工作……

在国内完成中医药学历教育、并拥有了相当丰富的临床阅历后,经过数年在欧洲大陆的游历和工作,他发现北美地区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于是,在1998年6月,吴滨江以“特殊人才”身份移民加拿大。

“别说是在国际上,即使是在国内,很多有识之士也都在担忧,对于古老的中医药学,别说发展,连继承也面临着诸多危机。”吴滨江坦言,“在国外工作和游学的那些年,走的地方越多,这种担忧就越沉重,就像一块巨石那样,时刻压在心头。因为与中医相对应的西医学日益成为世界‘主流医学’的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更是这样……”

吴滨江教授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民族瑰宝,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应该有它的重要一席,而在国际上开展中医药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因此,怀着这个宏大的理想,吴滨江在安大略省先进行了一个月的市场调查,走访了当时在多伦多市十几家大小不等的中医学院,最后了解到,由香港侨胞创始于1998年的安大略中医学院,因当时经营不佳,原主人有意将学院关闭或转让,吴教授考察这所学校时,创办人便问他是否有意承接。经过进一步了解,吴滨江发现,安大略中医学院当时的规模很小,每周仅有两次2小时的晚间授课,而且只用中文教学。“起点虽低,但更有发展的空间!”吴滨江秉承着这样的认识,经过多方面的斟酌后,毅然接手了这个学院,于2000年4月,正式就任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

吴滨江教授的“中医药学海外教育”之梦,就这样在安大略扬帆起航了。自此之后,这个中医学院几经变革,如今已经成长为今日海外中医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

用英语讲授古老的中医学

在吴滨江教授接手安大略中医学院早期,这家学校仍沿袭中文授课的“老传统”。吴滨江教授很受到了中文授课的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语言障碍,这样做首先是把大量不懂中文但又想学习中医的外国学生排斥在外,而且自从大陆移民大量进入多伦多后,大批从国内中医院校毕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进入这个有限的市场,在竞争力上这些在本地毕业的学生显得薄弱,也造成了华人间彼此争夺资源的现象,这与吴教授欲在海外发展中医教育的办学初衷并不相符。

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后,吴滨江教授认识到,只有用英语授课,培养的学生才可以把中医带入更广阔的“英语社会”;更重要的是,如果采用英语授课,就能够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医、接受中医。这对于中医药在海外的普及,是意义非凡的!

做出这个决定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安大略中医学院的师资力量日渐雄厚,终于创出了中英双语教学、全日制、半日制和晚上授课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了更方便的选择。目前学院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多为当地的西方人,也有来自中国、美国、韩国、伊郎、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但是,“用英语讲授中医药学”并不是一件“汉翻英”那么简单的事儿,比如说中医针灸学。“针刺手法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是传播的重要环节,而现在译文相当混乱;如复式手法‘烧山火’就有十几种译法,而没有人下功夫研究统一的译法。”吴滨江教授举例说,“为了准确教学,在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地避免歧义,我带领的研究生从手法的术式、中文涵义、临床操作、各种英译文对比研究等,将24式单式手法和主要的复式手法进行了系统的英译文研究。这样一来,有了量化的针刺基本功训练,又有了统一的针刺手法术语,为针刺手法在海外未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必将形成具有传统针灸特色的针刺手法学派。”他带领研究生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量化的练针基本功训练方法,回答了千年来,在进入临床实际针刺之前,到底用什么方法,练习多少针,才可以由量变到质变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今,这套行之有效的实用的教学法,已注册成为学院的品牌。

在转以英语授课的同时,吴滨江教授还把他的学院渐渐打造出了另一种特色――联合办学。他立足加拿大,与国内中医学术界建立密切联系,使学院的学术水平始终处于中医发展的最前沿。学院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只局限于2年制和4年制(1年3个学期,较国内1年2个学期相比,2年制等于3年,4年制等于6年),4年制毕业的学生还可以继续研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中国国内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和博士。而且,吴滨江教授本人是中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河南中医学院正式任聘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可直接指导研究生,这样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从2001年至今,他们已培养了10多名博士、20多名硕士。同时,他还担任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世针联大学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国际中医教育战略发展的规划和制定。

承古创新,

独创“头疗”风行欧美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吴滨江教授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的嫡传弟子,目前担任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自2005年起在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开展“高级针刺手法”训练班,传授针刺手法;而且,在繁忙的教学和学院管理工作中,他并未放弃个人的学术研究。

在中医针灸学方面,吴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认为:针灸主要分为穴法和针法两大流派。穴法派取穴多,不用或少用手法,留针待气或多用电针,现在大多数人普遍使用之。针法派则取穴少,其必用手法是:遇寒、虚症,局部用“进火补”,全身用“烧山火”;遇热/实症,局部用“进水泻”,全身用“透天凉”。该派强调气至病所,过关通节时用“飞经走气”之法,浅部用“青龙摆尾”,深处用“白虎摇头”。因历朝历代能讲授并实际操作的专家太少,仅少数人掌握了这些高、精、尖的医术;而针刺手法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是传统针灸的核心部分。

此外他还敏锐地认识到,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患有各种不同的文明病,如何用自然医学方法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是历史向医务人员提出的新课题。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吴滨江教授在继承和发掘先贤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内经・灵枢・五色》篇中脏腑肢节在面部分布的理论及头区针法、耳穴理论等,创编了一套完整的头面部推拿理论和临床操作方法“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Dr Wu’s Head Massage)。因其推拿主要作用在全身脏腑肢节在面部反应分布区、头部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相应区及耳和颈项部;所以临床应用范围广范,包括神经、血管、消化、呼吸、运动等系统及五官、妇产等上百种疾病;与此同时,它还具有镇静、催眠、平衡阴阳等作用,对于现代白领一族所患的“现代文明病”如头晕、头胀、心烦、耳鸣、头痛、视力疲劳、恶心,以及因都市生活节奏快、精神压抑、情致沮丧而易患的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紧张、抑郁等,都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同时也有美容和保健作用,将头部推拿这一原来流传于民间乡野的医术,提炼升华为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规范操作的专业治疗保健方法,从而登入医学大雅之堂,回答了历史的课题。为此,他耗费了20多年的美好光阴。

因吴滨江教授独创的“头部推拿疗法”治疗效果显著,2003年,安大略省按摩师管理学院将“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列为执业注册按摩师(RMT)要想保持资格应该继续深造的课程。2005年,《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一书英文版出版;2006年《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匈文版出版;“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已分别在加拿大、美国、中国、欧共体所有成员国成功地进行了商标(Trademark)注册;“国际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研究会”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其在欧洲匈牙利也有分会。专业人士评价说,“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采用系统的中医理论全面阐述头部推拿治疗原理,用标准术式规范操作的动作, 用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权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国崛起,

中医药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据记者了解,自1989年开始,吴滨江教授在世界各国巡回讲学,曾赴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前苏联、南斯拉夫、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讲学和医疗,教授学生逾千名,大力普及和推广海外中医教育。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为着一个目的――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吴滨江教授回顾起那些经历时说。之后,他从自己最熟悉的中医针灸国际化的视角,深入探析了这个宏大的话题。

吴滨江教授认为:“今年是自1972年中美恢复邦交、针灸中医开始大规模走出国门的第43个年头。近半个世纪以来,以针灸为先导的中医药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中医药针灸文化输出。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本世纪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把握本世纪未来85年历史发展的脉搏,共同迎接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各国同仁应当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战略课题……”

他在接受采访时还强调,中医药“海外兵团”的崛起与优势整合,也是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力逐渐加强,中医院校外语教育逐渐强化,中医药针灸国际交流更加频繁,所在国移民政策仍然或更加开放,中国国内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必将会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补充各国中医药针灸市场的需要,必将会对所在国的中医发展有所贡献,而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的改革、以及因立法形成海外‘纯中医’的发展道路,以及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应用和风投的介入,也将大力推进中医针灸国际化的发展。”

吴滨江教授还说:“当前,日益崛起的中国应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为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给力。”他认为,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仍处以个体开业为主,虽有学会这样的学术组织,但仅是松散的联合,未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无法与欧盟这样强大的组织去对话。在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他们还会遇到类似的课题;而作为中医发源地的中国,如何总结经验,不再错失良机,主动地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

由此吴滨江教授建议,可否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中医药针灸国际发展基金”?体育可以有,中医针灸是否也可以发行,以支持“基金”的运作?如有“基金”的支持,中国为牵头单位,可组织跨国的临床合作研究,促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在海外多办些“孔子中医学院”,培养更多的中医药国际化的人才。

采访到最后,吴滨江教授呼吁:“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是典型的自由经济,按各国医疗保健医疗市场需求发展规律进行。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历史说明,中医针灸是先锋,而后中医药逐渐跟进的。总之,中医药针灸国际化已成为本世纪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必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整合国际中医药针灸的力量,让海内外中医药针灸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为本世纪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大业而奋斗!”

专家简介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3

目前,针灸推拿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在实训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对于毫针的刺法过于局限于书本;平时对于针刺和推拿手法的练习太少且不专业;对祖国传统医学的认识不深,比如大多数同学对传统针刺疗法像芒针疗法、冷针疗法、挑刺疗法等知之甚少等等。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针灸推拿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补充和完善针灸推拿领域临床医学和新医学知识及技能,培养出在临床方面更加优秀的人才,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加强针刺手法练习,丰富针灸实训内容

1.1 精确针刺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实训课上的针刺方法要源于教材,结合教材,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目前高等教育院校对刺法灸法学实训操作的培训,以教科书为主,其中毫针的刺法也仅局限于书本,对腧穴的精确刺法鲜有系统地教授,使教学与临床脱节,严重影响实训技能教学水平,比如三阴交穴,传统的刺法是直刺1~1.5寸,然而临床上三阴交穴的针刺方法根据治疗病症的不同可有三种刺法:第一,与胫骨呈45向后刺1~1.5 寸进行提插泻法使触电感向下肢末端传导,可以治疗下肢抽动、中风、小腿麻痛等下肢病变;第二,向心斜刺1.5~3 寸,用于治疗痛经、闭经等妇科病以及阳痿、早泄等男科的疾病;第三,直刺1~2 寸,施行捻转提插等手法,用于治疗妇科病、男性痛、慢性腹泻,中腹、脐周以及下腹痛等。如此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识,也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

1.2 引进特种针法

特种针法是体针疗法以外的特殊针刺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质针、长圆针、小针刀、耳针等针法。与传统针灸技术相比,特种针法在操作方法、应用范围、疗效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在临床上能弥补传统针灸疗法的不足,将特种针法引进实训课,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银质针疗法的演示,让学生开拓了眼界,更加全面的了解了针灸推拿的治疗范围,增强了学生学习针灸推拿的兴趣信心。另外,部分特种针法在实训课堂上无法一一演示,可以通过对特种针具的展示和对其性能以及功用的介绍让学生更加了解针灸推拿的广泛应用。比如芒针,它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为芒针。

芒针是古代九针中的长针发展演化而成。《灵枢 九针论》记载:八曰长针,取法于纂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常见芒针长度为5.0~8.0寸,由于其体长刺深,运用一定的刺激方法,通过穴位、经络和神经体液起到通经接气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及大脑皮层功能的作用,从而调动人体的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但由于其操作针法有别于其它针具,较为复杂,实训课上不便操作,但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芒针的优势及其广泛的应用范围。

2 实行模拟教学,重视实践,勤于练习

2.1 建立临床模拟室

成为好的针灸医生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辨证思路和选穴思路,除此之外,熟练的针刺手法以及适当的针刺力度也尤为重要。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使针下得气明显,就要加强针刺手法和针刺力度的练习。模拟室的建立使学生充分得到练习,从而为针灸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在老师指导下相互练习

首先由教师教授基本的行针手法,并在曲池等较易被接受的穴位施针,以此作为示范,同时在课上指导学生练习指力、进针方法等,对于一些安全易操作的穴位,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练习,比如曲池、手三里、足三里、丰隆、肩部及背部的夹脊穴等。这是实践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然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个病例作业,要求学生为身边的人施针来治疗一些较简单易治疗的疾病,并做详细的记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实践,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见识到针灸的治疗效果,会更相信并且对其更感趣,也就会更加主动的去学习。推拿方面不要拘泥于书本的教授顺序,可以先从基础的手法学习和练习,例如先讲授和操作动作简单的鱼际揉手法,通过相对简单的鱼际揉手法练习,使学生手腕较为灵活后,再学习滚法和一指禅推法,中间穿插讲解一些相对简单的手法。先易后难,难易结合,循序渐进,既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也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节省学时,事半功倍。同时配合刮痧、拔罐、火龙疗法等进行示范和练习,不仅丰富了实训课的内容,还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练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视野,也使针灸推拿的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将多维定点推拿与整脊手法引入实训课堂

3.1 引入多维定点推拿

多维定点推拿手法是课题组主要成员在多年的教学和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学总结的一整套特色推拿手法,如在操作按揉复合手法时,在分别操作按揉的单一手法动作要领后,将人体局部穴位下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骨分层,那么穴位局部就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组织结构,在做按揉手法时就应该把穴位局部分成浅、中、深三层,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在浅层、中层、深层进行按揉,真正体现推拿手法的持久、渗透。

3.2 引入整脊手法

整脊医学的学说是美国帕雨曼医生所创立,自从他把一位患耳鸣17 年的黑人清洁夫用整脊手法恢复听力后,整脊医学就如同其本人的名字一样,迅速的震惊医坛并传遍美国。整脊学者认为椎体和椎间板的错位能压迫或刺激脊椎神经或神经根,从而引起疼痛。整脊就是把错位的椎体、关节、椎间板等恢复原位,解除对病变软组织、器官等的压迫,使其重新获得营养,进而痊愈。它主要有以下功效:(1)消除疼痛;(2)降低僵硬;(3)消除肌肉痉挛;(4)治疗椎间板病变;(5)降低神经系统的紧张;(6)使神经、软组织等获得营养等。将整脊手法引入实训教学,进一步融合推拿六大类手法,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治疗方法,对于全面了解和学习针灸推拿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编制《整脊技能实训手册》内容包括阶梯式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

4 重视解剖方面实践和学习

掌握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主要肌肉的起止点以及人体运动时易于损伤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比如股三角处有股动脉,它走行于大腿内侧的股内侧肌和长收肌之间,所以在针刺腹股沟处时要避开股动脉,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再比如腰部损伤时除了会损伤腰部的肌肉,往往也会牵拉到臀大肌、梨状肌等肌肉,所以在查体和治疗时不要忽视腰大肌和梨状肌等,以免出现漏诊、误治的情况。对于任何一门医学学科解剖是基础,尤其对于针灸推拿这一学科,熟练的掌握各个穴位下的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的解剖无论是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还是对治疗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外熟悉各个脏器的体表投影对于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教授,使学生更多更好的掌握解剖方面的知识。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针灸推拿 物理疗法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57-01

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与理论提升,中国传统医学中积累了大量如针灸推拿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康复与临床治疗技术,它们在临床功能康复、痛证治疗和预防健身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病症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祖国医学也历来都是在汲取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中不断发展。作为通过刺激体表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效果的针灸推拿技术与现代物理疗法有着许多相似与可借鉴之处,相信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定会取得许多医学领域的进步。

1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主要特点与临床疾病诊治范围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外治法中应用最广、疗效最确切的医疗技术,一直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充当着主要的角色。针灸运用其简、便、验、廉的治疗优势和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对人体外表皮肤特别是腧穴系统的刺激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增强人体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以达到控制病势、恢复健康的目的。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双向良性调节功能的穴位刺激以后,不仅治愈了疾病,也调整了身体的阴阳平衡,大大加强了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尤其在保健康复方面显示出了中医的绝对优势。

推拿按摩疗法是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28种手法刺激病患特定的腧穴以治疗受伤、疼痛、不适性疾病。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针对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调和阴阳、推行气血、疏通经络、活利关节,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作用。

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通过使用力、电、光、声、磁、冷、热、水等物理因子以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机体功能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与药物代谢相比,具有收效快、无痛苦、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特点。近年来在医院与社会上的使用愈来愈多并逐渐被广大医患及家属所认同,被大量应用在疾病后期的功能康复与年老体弱人群的保健。

2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异同点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治中所依据的医学理论不同,且因为使用治疗工具的不同而在临床上存在着不同的治疗手法和注意事项。针灸推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具有自己特色的理疗技术,治疗手法和设施分为针灸(即毫针,在此基础近年代出现了许多新针疗法,如小针刀、平衡针法、雷火灸等)、推拿、按摩、拔罐、刮痧、刺络放血、熏蒸、穴位注射等。物理疗法以现代医学中的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识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因素和运动因素作用于人体以调节人体虚弱与疾病状态下的局部或全身状况,达到转化病理生理,消除病因及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作为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的一项诊疗技术,理疗也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发展,伴随出现了一大批新型医疗设备与治疗方法,如康复机器人、射频、臭氧仪器等。

3 实例80例面瘫患者,疗效显著

3.1 诊断标准。

需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表现为突然起病,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不能作蹙额、皱眉、示齿、鼓腮等动作。口角歪斜,患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部分病人初起时,多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

3.2 临床资料。共80例,男37例,女43例;右侧38例,左侧4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47岁;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5年,除1例5年外,其余平均6天;治疗时间最短15天,最长90天,平均42天。

3.3 治疗方法。

3.3.1 推拿。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患侧面部朝上,用一指禅法推揉从患侧承浆穴开始,向上沿地仓、人中、迎香、颧、四白至承泣穴,从承浆穴开始沿大迎、夹车、牵正、下关至太阳穴,沿从下推揉至上的方向4~ 5遍,再从印堂开始,沿攒竹、丝竹空至太阳穴,推揉4~ 5遍,用抹法,用大拇指从内向外抹上下眼睑1~ 2min。每天1次,15次1疗程,中间休息2天,再继续下1疗程。

3.3.2 针灸理疗。

取穴:主穴:承浆、地仓、夹车、四白、阳白;配穴:人中、迎香、颧、太阳、印堂、攒竹、丝竹空。

操作:每次取主穴2~ 3穴,配穴2~ 3穴,斜刺进针,针尖朝向患侧,行针有酸胀麻感后,接电针刺激仪,然后神灯照射30min。每天1次,15次1疗程,中间休息2天,再继续下1疗程。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好转:症状部分消失,面肌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治疗后症状和面肌功能无变化。

4.2 结果。2疗程治愈25例,3疗程治愈38例,4疗程后明显好转9 例,4疗程后有好转7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79例治疗均有效。

5 体会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贝尔氏麻痹,属于中医学“口僻”范畴。多因卫阳不固,络脉空虚,邪气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至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现代医学多认为茎乳突孔内病毒感染,引起组织水肿或骨膜炎以压迫面神经,或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麻痹。推拿针刺可使脏腑与经络之间,经络之间,腧穴之间的经气得以沟通交融,推动经气运行,营卫气血得以流通。电针刺激、TDP神灯照射治疗本病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进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病的多少、就诊早晚,可判定患者康复需用的时间。年龄越小、基础病越少、就诊越早恢复越易。故中医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诸多功能性疾患效果确切、疗程短、费用低。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着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着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着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着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着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着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着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着《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着《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着,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着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着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着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着作以及普及存在的 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着作:中医药英文着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着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着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加大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教材的补充和编写,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外向型人才,扩充全英文中医药教材和着作的编写,尤其注重中药学等学科的英文着作发展。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进行创造,改变以往独立作战、各行其是,既无方便的途径相互交流切磋,也无专门机构加以协调的状态,使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积极推广加强双语教学的改革,加大既懂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文水平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既有利于今后中医药的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又有利于中医药着作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作为中医药的根源之地,需要培养一些从事中医药事业优秀的外向型人才,不断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而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中医药英文教材、书籍的编写去宣传发扬,既有助于国内学生和对其感兴趣的人们学习,对于国外友人也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使中医药不仅为中国人民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国家的人们的健康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佐英、刘公望.关于中医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1)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推拿;下肢放射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36-01

随着电脑的使用,久坐者越来越多,腰椎间盘突出日益多见。手术治疗由于创伤太大不容易被初、中期患者所接受,针灸、推拿既缓解了病人疾苦又免除了手术的创伤。我院自2012年09月-2013年04月,收治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30-51岁,中位数41岁。长期久坐导致者26例,扭伤者5例,车祸伤1例。行CT检查,其中膨隆型18例,突出型14例。全部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痛及局部疼痛并皮肤感觉障碍。七天为一个疗程,对32例患者均行两个疗程的针灸推拿治疗。

2 方法

2.1 针灸、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先行推拿治疗。局部肌肉组织松解,揉法、按法刺激夹脊穴和膀胱经腧穴,加刺激腰阳关。推拿治疗时间约30分钟。休息10分钟左右行针灸治疗,针刺肾俞、大肠俞、腰阳关、次、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悬钟等穴位,主刺激膀胱经及大肠经,次刺激胆经腧穴。每5分钟行针一次,针刺时间约15分钟,可加用电针加强刺激效果。每日1次,7日为1疗程,共2个疗程。

2.2 红外线烤灯、牵引配合治疗 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烤灯照射,将其放置于适当的距离,以感热为宜,治疗中随时调整高度。根据下肢放射症状适当给予腰椎牵引治疗,时间约15分钟,每日一次。

3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患肢的局部疼痛及放射痛减轻明显,结果: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放射症状减轻程度进行判定,放射痛范围及程度减轻者20例,仅疼痛范围缩减者9例,仅疼痛程度减轻者3例,无变化者0例,有效率为100%。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外伤是其诱因。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反复受到挤压、屈曲等负荷,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应力作用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较大的外伤,或反复多次轻度外伤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时,均可促使退变和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引起腰痛,而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可引起放射性痛,故有腰痛、 放射性下肢痛及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属中医学“腰痛”、“痹症”范畴。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使血流量增加,增加周围组织的营养,缓解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使炎症症状得以改善。

《黄帝内经》中对针灸、推拿治疗腰腿痛有着详细的记载。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针灸、推拿能够疏通气血、营养周围组织,缓解压迫症状。

总之,针灸、推拿配合牵引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既缓解了病人的痛苦,又避免了手术创伤的弊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16-1027.

[3] 鲁玉来,蔡林.腰椎间盘突出症[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9.

[4] 邵宣,许竞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12.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7

湖南省郴州市中医院针灸科,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 目的 观察面瘫症状采用推拿按摩、针灸的联合疗法施治的临床效果,对治疗经验与体会加以总结。方法 选择30例在2011年11月—2013年5月间于该院治疗的面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观察组,由医师采用推拿按摩与针灸二者配合的方案为此组患者实施治疗;另选同期入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医师为其行单纯的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后遗症的发生率,总结推拿按摩、针灸配合疗法用于治疗面瘫的疗效。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均收获了一定的效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3.33%(28/30),对照组愈显率为75.00%(30/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0例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5.00%(2/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在采用推拿按摩疗法为面瘫患者施治的同时,配合行针灸治疗,以疏通患者的筋络气血,可以在更高的程度上使患者得以治愈或得到显效的治疗,且此联合疗法在后遗症发生率方面与单纯的针灸治疗未有显著差异,不会对患者造成面部损害,具有推广价值。

[

关键词 ] 面瘫;推拿;按摩;针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31-02

面瘫症在现代医学中也被称作面神经麻痹或者面部神经炎,即人们俗称的“口僻”症[1],主要分为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两种,前者是由茎乳突孔内的相关组织出现炎性水肿症状,使面部神经受到明显的压迫进而造成,后者则是由肿瘤、脑血管类疾病、脑部炎症疾病等各类问题诱发[2]。中医医师依据面瘫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将这一疾病分为气虚血瘀型、风痰阻络型、风热袭络型、风寒袭络型等几类,认为风寒、风热等邪气侵袭人体面部的静脉组织,或者面部的络脉处于空虚状态,使得面部出现筋肉纵缓不收、气血阻滞雍堵等问题,最终发病[3]。面瘫的发生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的限制[4],一旦发作,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以及其他面部活动,还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颜面受损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临床医师为找到治疗面瘫症状的及时有效且无后遗症的疗法,近年来开展了诸多的临床治疗研究,从各类治疗经验中得出了中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两类较为有效的疗法[5]。该院基于这一研究结论,从推拿按摩疗法和针灸疗法的配合施治入手,于2011年11月—2013年5月间选取收治的面瘫症的30例患者开展了疗效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的30例面瘫患者均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为(36.7±2.5)岁,病程最短为0.5 h,最长为0.5年,平均为(2.5±0.2)月。将此3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组,另外在同期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瘫症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为(37.8±8.9)岁,病程0.5 h~半年不等,平均(2.6±0.3)月。两组患者患侧皆存在眼睛裂开增大而不能闭合、流泪、无法皱眉、额纹消失、鼻唇沟浅化或消失、口角倾斜向健侧几类症状,部分患者伴随耳下部疼痛感,医师据此判定患者患面瘫症。

1.2 方法

观察组30例患者由临床医师采用推拿按摩与针灸二者配合的方案实施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则由医师为其进行单纯的针灸治疗,两组针灸疗法相同。具体如下:推拿手法:患者呈平卧位,将薄枕垫于头下;医师端坐在患者床头的椅子上,以一只手将患者头部固定,另一只手以揉法、摩法等推拿按摩的方法为患者面部进行3~5次的初步按摩,使患者脸部肌肉神经放松;从患者额部的正中线开始,逐步朝向面部外侧的双太阳穴,采用大拇指的掌面及大鱼际肌进行推拿按摩,然后朝向前下方转移,一直到达脸颊部位,进行按摩(按摩过程中,手法应当尽量轻缓,并在耳部稍微放松,每次按摩时间为2~3 min);接下来,以中指的指腹对双侧太阳穴、攒竹穴、阳白穴、迎香穴、地仓穴、颊车穴、承浆穴进行点按按摩,每次用时3~4 min;确定健侧风池穴、翳风穴位置,对2个穴位及患者颈项部行一指禅法按摩,用时约3 min,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之后停止按摩;分别对肩井穴、对侧合谷穴进行1 min左右的拿法按摩。1次/d按摩,每次全套推拿按摩共用时20~30 min。针灸疗法:以电针仪(型号:G6805-2A号;)进行针灸治疗;所取穴位为太阳穴、地仓穴、太白穴、四白穴、阳白穴以及牵正穴,以断续波进行透刺治疗,每次所选穴位为2个;电针治疗频率为60次/min,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 min以内,治疗过程中,仔细查看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在患者面瘫症状基本消失之后,调整电针波,对患侧的肌肉与神经进行调整平衡治疗;针灸1次/d。该次治疗以30 d为1个疗程,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发生情况。

1.3 评价指标

痊愈:患者面瘫部位所有区域感觉及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可灵活运转,面部对称,各种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显效:面瘫部位功能基本恢复,但面神经功能可见轻微衰退;静止时,面部对称,且有正常张力;眼睛可以完全闭合。改善:面部肌肉可见缓和,但部分肌肉仍旧无法自如抽动;眼睛遇风时易落泪,用力闭眼可达到完全闭合;面部肌肉静止时对称,嘴角出现轻度下垂现象;无效:经治疗,患者面瘫症状未有任何的好转迹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法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出现无效患者,无效率为0.00%,临床治疗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观察组愈显率为(痊愈+显效)93.33%(28/30),对照组愈显率为75.00%(30/4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前者疗效相对优于后者。两组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此外,经治疗后,观察组中30例患者1例有后遗症,对照组中40例患者2例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3.33%(观察组)、5.00%(对照组),对比两组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疗法用于治疗面瘫,在后遗症方面无明显区别。

3 讨论

面瘫这一表现为面部肌肉群功能障碍的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原因复杂,且发作无年龄及性别的特异性,多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无法自如运转,对患者颜面部位的美观及功能均有严重的危害[6]。矫承媛报道目前,面瘫症划分标准不一,在治疗时西医临床医师多以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两种病症进行分类治疗,中医医师则以患者的不同致病机理(例如:风寒、风热侵袭,劳损过度,络脉空虚等)为基础进行辩证治疗。从各类方案治疗面瘫症状的临床疗效报道来看,中医学的针灸、推拿按摩疗法是疗效相对较高的两类,目前,随着人们对于中医的认同度的不断提升,这两类方法得到了推广[7]。但是,当前时期,临床医师为患者开展单纯的推拿按摩或者单纯的针灸治疗,治愈率以及显效率均未曾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单纯的推拿按摩只能疏通肌肉表浅的经筋,不能彻底的疏通经脉气血。单纯的针灸治疗可以疏通内在经脉的气血,使气血畅通,但对广泛分布于肌体浅表部位的经筋、络脉的治疗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临床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实施联合治疗。

该院选择30例患者行推拿按摩、针灸的联合治疗,愈显率达到93.33%(28/30),相比于单纯进行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患者的75.00%(30/40)的愈显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证明推拿按摩临床治疗以针灸疗法作为配合,可得到更高的疗效。考察推拿按摩、针灸联合疗法得以达到较高疗效的原因,该院此次研究发现,推拿按摩与针灸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因而促成了这一效果。具体来讲,推拿按摩可使患者面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实现行气活血以及止痛消炎功效,还能实现对于面部脉细血管的扩张与营养,实现对面瘫症的初步治疗;而电针透刺则可以提高患者面部神经的兴奋度,改善局部组织的末梢循环功能,使推拿按摩的功效得以更为顺畅地传输,吸收水肿组织[8]。而且,该次研究还发现以针灸配合推拿按摩治疗的30例患者在后遗症发生率方面与单纯行推拿按摩治疗的40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联合疗法在治疗面瘫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彻底性。该次研究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未对针灸时间和穴位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推拿按摩的手法选择没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患者得病后介入治疗的时间未做研究,期待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将针灸与推拿按摩进行配合,用于治疗面瘫症,可有效改善各类面瘫症状,促进面部神经功能及其他组织功能的有效恢复,且不会增加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将其推广应用于治疗面瘫症极为必要。

[

参考文献]

[1] 郑丽萍.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5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2(20):21-22.

[2] 哈力旦·达吾提,迪力夏提·买买提. 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面瘫52例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5):160-161.

[3] 朱晓艳. 针灸推拿配合治疗面瘫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2011(5中旬刊):1959-1960.

[4] 云彩霞,孟智宏. 中医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1(8):1690-1693.

[5] 芦俊巍,宣丽华.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1(9):69-71.

[6] 史珊怡. 推拿加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7] 周斌,陈峥嵘. 针灸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246.

[8] 张皓. 推拿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1043-1045.

针灸推拿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针灸治疗,推拿,耳穴贴压。

【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01-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男10例,女46例;年龄最大52,最小17岁;轻度肥胖18例,中度肥胖32例,重度肥胖6例,经诊断均为单纯性肥胖症。

1.2诊断标准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织提出的中国承认体制指数分类标准进行诊断,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轻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BMI≥30―40;重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BMI≥40。

1.3治疗方法

1.3.1针刺方法

1.3.1.1基本取穴(阴阳平和型)关元,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水分,大横,带脉,足三里,三阴交均用平补平泻针法。

1.3.1.2辨证配穴脾虚湿盛型配阴陵泉,太白,丰隆以补法为主;胃腑实热型配内庭、曲池、支沟、腹结均为泻法;肝郁气滞型配太冲、肝俞用泻法;脾肾阳虚型配脾俞、肾俞、太溪用补法。

1.3.1.3操作方法令患者仰卧,舒适,穴位常规消毒。用40~75mm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实证用补,虚证用泻法,补泻完毕后,将G6805电针治疗仪接于针柄上施以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前3天每日一次,以后每隔日一次,30天为一疗程。

1.3.2耳穴贴压

1.3.2.1取穴内分泌,神门,饥点,三焦,交感,脾,胃,皮质下,大肠,肺。

1.3.2.2方法每次取穴3~5个,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粘贴敷于穴位上。病人每天饥饿时,餐前半小时及睡前自行按压2~3分钟,从局部酸疼感为度,夏日隔日1次,春冬秋隔2天一次,每次贴压一侧耳廓,两耳交替轮换,10次为1疗程。

1.3.3推拿方法推拿方法主要是腹部的推拿:①点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②叠掌摩腹;③运腹法,双手手掌吸定脐部做顺时针运动;④双手十指用力抓紧,抓住,揉捏皮下脂肪,以患者能够耐受为止;⑤双手指掌揉捏腹部,手法缓和,用力均匀持久。

2结果

56例患者中,显效30例,占53.57%;有效23例,占41.07%;无效3例,占5.3%;总有效率94.64%。

3讨论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过食肥甘,疏于劳作运动,七情过度,痰饮水湿有关。单纯性肥胖是在内(先天禀赋)外(嗜食膏梁,嗜卧少动)因素作用下,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盛于体内所致。其发生与脾、胃、肾、三焦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多以脾、胃、任脉经腧穴为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较强的补益脾胃,助运化滞之功;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起着沟通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作用,具有通腑化浊的功能;天枢为大肠经募穴,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湿,通调脾胃,疏导阳明经气的功能;关元为小肠经的募穴,具有条理下焦,助气化而利湿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利湿,调肝益肾的功能。现在医学研究认为针灸能够减肥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而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②针灸使血中的胰岛素回降而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③针灸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减肥。④推拿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畅气机,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通过手法直接作用于腹部,可使脂肪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⑤耳贴减肥主要通过刺激耳壳迷走神经,使食欲信号受到阻断,减少摄入量,同时刺激耳穴,能促进体内脂肪代谢,从而减轻体重。

上一篇:植物保护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城市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