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1:18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1

针灸学既是古老的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又是当今世界医学一门新兴的学科。千百年的悠久历史和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逐渐掀起的针灸热,使人们不得不对这一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刮目相看。作为针灸学的发源地,21世纪中国针灸的发展趋势怎样?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其继承和发扬,使之更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全国乃至世界针灸同仁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长期从事针灸医疗、教学、科研的体会和我国近50年来针灸医、教、研的进展状况,对针灸学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略抒己见。

1针灸临床

1.1单纯针灸,发展受限―――针药并用,兼顾综合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只有植根于临床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疗效。目前有的针灸工作者,一味强调针灸单一的作用,而不顾及其他疗法的综合应用;有的医院则以针灸疗法分科室,似乎分得越细越好。疗法的单一固然有利于施术者深入研究、提高医技,但临床上单用针灸治疗就可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疗效的病种仍是有限的,而大量疾病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疑难的病症仍然需要多种疗法的综合应用,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从古至今,成为医学名家者并不仅限于单用针灸或中药治疗疾病。古有华佗著《枕中灸刺经》,倡针灸取穴少而精,用针灸治疗曹操头风症其效甚佳,但也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流芳后代;又有扁鹊“砺针砥石”取“三阳五会”治愈虢太子尸厥,但他也曾为带下医、小儿医;张仲景精于伤寒六经辨证,但又主张针药并用,以提高疗效;孙思邈、李时珍皆针药并用、博学多艺之医学家。唐朝针灸虽发展成为一门专科,但后世医家单用针灸者有几?当今临床之针灸名医也多是针药并用,内外兼治。故云:“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

随着21世纪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针灸只能以不断扩大治疗范围来立足,以不断提高治病效果求发展。不能再让人们一提起“针灸”就只想到能治疗腰腿疼、中风偏瘫等,也不能让人们认为针灸只是治疗功能性疾病,而器质性疾病很少用,更不能给人们留下针灸医生只会针灸的误解。我们认为临床上多种疾病都可应用针灸治疗,但要有主、辅之分。对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的疾病,针灸可作为主要手段,而效果逊者则可作为药物的辅助手段。实践证明,要想让针灸在更大空间中得到发展,就必须突出针灸,针药并用,内外结合,综合治疗。

1.2针灸创痛,惧者较多―――无创痛术,应是方向鉴于目前影响针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针刺产生的疼痛感和轻微创伤,因此,在针灸治病的过程中,尽量减轻患者身体疼痛和损伤的无创痛穴位刺激方法将成为21世纪针灸治疗技术的主流。针灸治病的原理在于刺激腧穴以激发经络之气,达到协调阴阳、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因此,对穴位的刺激不应拘泥于机械刺激而应该寻求更多的方法。现代虽已有远红外线照射、磁束点穴器、磁疗贴、电脉冲、TDP治疗灯、中频灸疗器、激光器等多种无创痛器械应用于针灸临床,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已不能满足针灸临床的需求。且由于许多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从而使接受舒适而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继续创用一些新型的、无创痛的、简便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材料和刺激穴位方法,仍将是今后针灸发展的方向。如:能否采用冰块冷敷对穴位刺激?既无痛苦,又便于取材;药罐离子透入法既有拔罐的作用,又有药物和电离子的作用;运用热熨法、冷熨法、药熨法等刺激穴位,也会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总之,进行针灸医疗技术革新,实现无创痛术治疗疾病,必将能加速针灸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针灸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在世界上的地位,扩大其影响。

2针灸教育知识面窄,专业性强―――教育目标,重新定位

进入21世纪,高等中医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针灸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也应重新思考和论证。针灸专业的学生再也不能“专而精”,只擅长针灸而疏于方药、只善于治病而疏于诊断。以致于给社会留下“针灸专业的学生临床能力不如中医专业的学生”这一印象,造成针灸专业的学生毕业分配难这一事实。我们认为确立专业培养目标的唯一依据应是社会对相应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针灸教育的目标也应符合社会需要。那么21世纪对针灸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在首先做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基础上,又擅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的新型针灸人才。即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应用中西医基础理论和知识,采用中西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治疗疾病的“三条腿”走路的高级中医针灸医师。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应是“知识―能力―素质型”,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而且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应用知识,有较强的诊治疾病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并且还要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高等中医院校将围绕教育目标的调整而进行课程结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革。

此外,我们还应考虑针灸国际化的特点,开办针灸外语班,培养一些外向型、高层次的针灸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世界多国对针灸人才的需求。在这方面虽然有些学校已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3针灸科研缺乏创新,投入不够―――理清思路,提高水平

建国50年来,针灸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理论研究到临床研究,都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作为一门学科,针灸的科研成果远不及中医中药多,更比不上现代医学。原因很多,但经费的不足、重视的不够和科研思路缺乏创新应是其主要原因。或许是由于针灸学科本身的局限性,或许是由于多数针灸工作者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所限,思路不够开阔,致使针灸创新性的、高水平的科研课题极少,这也是针灸科研课题在部级科研招标中难以立项的主要原因。加之目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针灸的研究课题往往被认为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被忽视,科研资助的力度偏低。而且,随着针灸在国际地位的提高,针灸人才的不断外流,目前整个针灸队伍萎缩,后继乏人现象严重,这些都影响到针灸学的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即将进入WTO组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包括针灸医学的优势将会愈来愈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肩负起弘扬针灸学的重任。我们认为:(1)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应当重视,如经络实质研究、腧穴形态研究等,但这些研究工作应当让高层次的、研究条件较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做,而不应作为21世纪针灸科研领域的主攻方向。21世纪的针灸学研究应立足于临床,使科研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针灸学研究除加强与医、药的联系外,一定要注重与边缘学科的结合,如生命科学的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近代物理、化学等,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来研究针灸,从而寻求新的切入点,使针灸学的研究能有新突破。

(3)应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病的原理,揭示针灸治病的奥秘,为针灸医治疾病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应进行针药结合治疗疾病最佳方案的筛选,为攻克多种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病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穴性与药性关系的“经穴药理学”研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应成为针灸科研的方向。

(4)针灸的临床研究要依据WHO西太区《针灸临床研究指南》,改善临床研究方法,使之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比性、严谨性、可行性、可信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5)应加大针灸预防疾病作用的研究力度,通过一些简便有效的刺激穴位方法,来预防多种疾病,既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又适应了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

总之,针灸科学研究只有注重特色性、创新性、实用性,提高研究水平,才能继续保持我国针灸学在国际的领先地位。

应当认识到,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和应用针灸,其中有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它们的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条件先进,所以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较快。因此,为使21世纪中国的针灸继续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必须加倍努力,除了引起重视,加大投入外,认真解决好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2

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对针灸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与广泛应用以及物理疗法在社会上的陆续普及,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在医学体系中的应用被不断扩大,也越来越被广大者所接受。因此,将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有机结合和联合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要点,以期推动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关键词:传统针灸;康复理疗;联合优势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51-01

针灸疗法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镇痛作用、镇静作用、抗感染作用、止血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综合作用,故其适用范围极广泛,可用于康复医学的各科病症[1]。我们将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传统针灸在康复医学中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1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现状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外治法中应用最广、疗效最确切的医疗技术,一直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充当着主要的角色,尤其在康复医学中越来越占主导作用[2]。针灸也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门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针灸在海外的推广应用,针灸的疗效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的肯定,现代康复医学已将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纳入到康复治疗技术中。

2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运用其简、便、验、廉的治疗优势和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对人体外表皮肤特别是腧穴系统的刺激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增强人体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以达到阶段病势、恢复健康的目的[3]。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双向良性调节功能的穴位刺激以后,不仅治愈了疾病,也调整了身体的阴阳平衡,大大加强了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尤其在保健康复方面显示出了中医的绝对优势。现代康复医学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在临床几乎囊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所有科室,如内科系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外科系统的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与传统针灸医学治疗的病种不尽相同,目前临床上,针灸在各种原因的瘫痪,如中风偏瘫、面神经炎、小儿脑性瘫痪等以及多种痛证,如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所致的疼痛有明显的优势。现代康复治疗的各种物理手段配合上具有明确疗效的传统针灸治疗,无疑是一种最大的互补性,同时还能达到单一的针灸治疗所没有的效果。

3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传统针灸方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中最重要、最实质、最精华、最基础的部分。传统针灸方法由于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在治疗上遵循“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等理论以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所以传统针灸方法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诸如内、外、妇、儿等科。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的迅猛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质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及社会层面的生活质量。健康的内涵不断扩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虚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4]。这一定义体现了医疗思维模式的转变,从以前的医疗二维思维模式:治病-救命,发展到三维模式:治病-救命-功能,强调了功能。康复观念及康复医学的出现正体现了这一医疗思维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是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医学,始终以人的功能为研究主线,无论是身体的,还是精神和社会生活层面的,都是康复的研究对象。

4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前景

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平台。但是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的领域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大多数针灸科室的病种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中风后偏瘫、面神经炎及颈肩腰腿痛等,针灸的很多优势没能充分发挥。本文认为要改善目前国内针灸所处的尴尬现状,我们不妨解放思想,从康复的角度、从功能的角度看针灸的发展前景,针灸不仅是独具特色的祖国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更是改善身体及社会、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给针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针灸的发展,扩大其临床应用领域,使其更好地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传统针灸临床表明,传统的针灸在多种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疾病的康复方面能收到现代康复医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中风偏瘫为医学界目前难治性疾病之一,他中风后的重要并发症和后遗症,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没有权威的统一治疗方案,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传统针灸医学疗效得到几千年的验证,现代康复医学的问世,为患者在康复的道路上增添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两者有互补性,其结合可提高中风偏瘫等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其优越性不容忽视。

5 总结

传统针灸学是国粹,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足以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在改善人体功能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针灸的适应证多数是功能性的,大量的临床实验及报道已经表明其改善功能性病变优于并多于器质性病变。针灸减肥、针灸治疗神经官能症、针灸戒毒、针灸缓解精神紧张等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证实,针灸在海外的迅速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张子游,高鹤亭.中医康复学概念的确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3(5):230-231.

[2]郭泽新,汪润生.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中国针灸,2009,22(4):268-270.

[3]蒋松鹤,程博,张丹迎,等.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9):7-8.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3

1.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其中针灸在“治未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笔者从针灸“治未病”的内涵、机理、方法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来拓展针灸“治未病”的科研思路,如对针灸“治未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探讨针灸“治未病”的优势病种等。

关键词 针灸;治未病;经络;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43-03

针灸“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其丰富详实的理论堪称世界医学的瑰宝。从历代文献可以看出,古人非常注重未病的防治,尤为倚重针灸的作用。早在《内经》时期,就形成了针灸“治未病”的思想及方法,如《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本文就针灸治未病的内涵、机理、方法及其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1关于“未病”

“治未病”理论的提出,是迄今为止最早提出的“预防为主”的医疗思想。什么是“未病”?对其真正涵义的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的精髓。《释名》曰:“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日中則昃,指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未”是事物性质改变的转折点,同时也含有隐蔽不为人知之意。因此“未病”并非是没有病的状态,而是疾病处于酝酿阶段的状态,是隐蔽状态的病。从无形与有形来理解,“未病”是处于“气”这个阶段的病,“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古人提出“未病”的理论,是基于他们发现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至微变化,并非凭空遐想。疾病在气的阶段,往往表现在外的症状很轻微,甚至病人本身都不能觉察,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然而这正是中医至微之处。在这个基础上,古代中医典籍记载的诸多看似很“神奇”的故事,如张仲景断王粲20年后的生死案就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治未病”的真正含义即是针对疾病酝酿于无形之气分的时候医者“明察秋毫”的予以阻断。随着历史的发展,“治未病”的概念渐渐扩大,已不局限于“病”的层次。现在的“未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未生者”,就是健康的状态,这时候“治未病”就是保健养生,有大量典籍对此进行论述;二是“未成者”,即处于酝酿阶段的病,上文说的真正的“未病”。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内环境稳态的失衡在明确诊断前已出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发的疾病往往是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或生活起居无常所导致,随着量的积累终有一天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已病”;三是“已成者”,已成之病,要防止其复发或传变,也被归入“治未病”的范畴。“治未病”概念范围的扩大,有利于临床诊疗的发展,历史上大量的文献,如《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马丹阳十二穴歌》、《备急千金要方》、《扁鹊心书》、《医学入门》、《医说》、《针灸大成》等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等方面都有所论述[1],内容涉及了常用穴位、治疗手段、操作方法、治疗时间、常见疾病等诸多手段。时至今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从人们日常生活的保健到临床的防病治病,甚至灾区疫区的疫情防治,针灸大有用武之地。

2针灸“治未病”机理探讨

关于针灸治未病,明·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指在察觉人体气机失常,疾病即将发生之前,预先以针灸激发经络之气,提高机体正气,平衡机体阴阳,防止疾病发生,以阻断疾病的发展进程,减轻疾病损害程度。正气是生命活动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机体抵抗邪气侵袭,适应生活环境,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能力的体现,是针灸“治未病”的理论依据。《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的正气学说对中医治病防病影响深远,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因此扶正祛邪是治病防病的基本法则和手段。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两者的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方向。进一步而言,扶正就是在调节阴阳,保持机体阴阳的平衡。《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针灸的治疗过程,从选穴、施针到补泻手法,无不渗透着调整阴阳的思想,就是通过调阴阳来激发人体的正气。近年西方有人利用应激进行预防疾病的研究,如Kitagawa等[2]研究认为预先短暂的脑缺血可激发机体出现适应性的反应,增加机体对随后的脑缺血的耐受性,减轻缺血对机体的损害。这些应激方法,虽然可以加强机体对随后疾病损伤的抵抗与耐受力,具有预防疾病的意义,但由于预处理方法本身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使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而针灸既调动机体的潜能,又启动机体内在的保护机制,不会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或机体功能代谢障碍等副作用[3]。现代研究的一些发现,从侧面验证了针灸理论的前瞻性及临床疗效的显著性。针灸治未病,就是在经络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体视为一个与自然界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通过在适当的时候选用相应的腧穴,运用相宜的刺激手法,使机体内广泛联系的脏腑经络系统产生多靶点以及纵横相贯的多环节调节,最终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延年的目的。

3针灸治未病的方法

3.1利用时间医学特色,择时防治针灸的一大特色在于其时间医学特性。针灸时间医学最早应溯源于《内经》,如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时间医学的理论源于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自然的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的变化,气血有盛有衰,在不同的时期针刺,能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4]。针灸治未病极具时间特色,如子午流注就是古人在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根据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理论制定的一种按时取穴的针刺方法[5]。此外,如“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三伏灸”等无不渗透着时间医学的特点。在针灸治未病,针灸介入治疗的时机是一个关键点,如防治中风,古籍中有大量阐释,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或“依腧穴灸之”。明代的杨继洲《针灸大成》中也有艾灸预防中风的详细记载:“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发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灸疮妙。”现代研究表明[6],中风的预防按干预措施介入的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级预防,即对健康人群或存在中风危险因素,但尚无脑缺血症状的人群开展预防;二级预防,即对已出现脑缺血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已有中风发作史的病人开展预防。对于这两个阶段,针灸的介入均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因此,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并结合临床,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用针灸进行“治未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3.2根据五行制化及经络传变,未病先防经络、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贯穿于中医辨病治病过程的始终。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五行制化的关系,而疾病经络传变的根源则是疾病的五脏传变。《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伤寒论》对经络传变也有所描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其思想对治未病具有深刻的影响,根据五行制化及经络传变思想,预先推算将受影响的脏腑,提前调治疾病,从而有效阻止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五行的实质,其实就是阴阳的不同状态,五行每一行在不同时间区域里有旺、相、休、囚、绝的不同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的规律构成了五行制化“治未病”的基础。《难经·六十四难》云:“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临床上根据各俞穴的五行生克关系以及阴阳刚柔配合关系,选取穴位,行针刺补泻五脏,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此外表里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等都体现了五行制化和经络传变原则以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方法。如能充分研究五行制化及经络传变的经典理论,对针灸“治未病”有重要意义。

4借助现代科技拓展科研思路

4.1针灸治未病机制研究国内有学者曾进行针灸治未病的相关研究,如韩钟等[7]将87例“未病”状态受试者,分为健康组、潜病组、欲病组3组,取穴分中脘、关元、足三里(双)与大椎、脾俞(双)、肾俞(双)两组穴位,采用隔药饼灸,观察生活与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各组受试者在观察期间均无发病记录,灸后血小板聚集性、NK细胞活性有明显改善,说明针灸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然而此类的研究在国内报道甚少,而且研究设计简单,指标单一,缺乏说服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疾病预测学、生物遗传学这些学科理论的不断成熟,借鉴学科间的交叉进行针灸“治未病”的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使针灸“治未病”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代研究证实,针灸可诱导局部组织或远部组织产生热休克蛋白,这种热休克蛋白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有一定关系[8]。近年来针灸界提出的“针灸预处理”的概念,与针灸治未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研究显示:针灸预处理具有阻抑随后疾病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损伤的作用,并且与缺血或缺氧等预处理方法相比,针灸预处理的某些效果更为理想[9]。解秸萍等[10]认为针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适宜刺激启动人体与生俱来的内源性保护体系,这个体系的启动对机体抗御损伤和疾病有着良性保护作用,体现在对全身非特异性保护和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特异性保护方面。这预示着针灸具有无限的开发潜力。随着神经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有学者利用基因芯片进行针刺效应的中枢分析机制研究,如陈氏等[11]应用基因芯片测试经针刺预处理后大鼠大脑基因,发现约有20个基因发生显著变化,8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从基因表达谱变化看,针刺预处理除具有神经元缺血保护作用外,其诱导的差异基因表达产物还可能在学习与记忆、突触的可塑性、神经元结构、精神活动、交感功能及内环境稳定等中枢及机体的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理论的提出将为针灸治未病提供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4.2探讨针灸治未病的优势病种,提高临床效能古代针灸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当时主要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至今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中老年保健针灸、天灸防治哮喘等疾病、长蛇灸保健强身等。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针灸防病保健的作用,如对天灸防治慢性疾病的研究,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体虚感冒、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已得到了证实[12]。虎力等[13]从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两个方面,探讨逆针灸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逆针灸对经前期综合征(PMS)妇女进行养生保健的方法。认为“逆针灸”的实质是在中医学“治未病”原则指导下的一种预防手段,对PMS这一特殊生理时期的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针对PMS发生的年龄阶段具有相对固定和可预知性的特点,若能在PMS发生之前,应用逆针灸对其进行提前干预,这对妇女平稳度过这一生理时期具有重要意义。高俊虹等[14]在探讨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中提出,针对有心肌缺血性损害倾向的人群(如冠心病发病前期、心肌缺血的高危易感人群等)预先以针灸刺激,对心肌缺血性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在科研中,深入研究掌握针灸“治未病”的优势病种,研究其作用特点及规律,如各种病种的刺激性质、刺激量、刺激时间、刺激间隔、疗程,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有深刻的意义。

相信随着全社会健康观念的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未来医学的“触角”将会深入到“未病”这一领域中。现代医学模式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在继承、发掘和完善经典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医学的丰硕成果,使中医学产生系统的学科理论,丰富新的方法,是一项神圣的使命。针灸疗法治未病,以其独特的疗效,符合人们追求自然、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防病保健观念,必将在新时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宋映星,鲍毅梅.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25.

[2]Kitagawa K,Matsumoto M,tagaya M,et a1.“Ischemic tolerance”Phenomenon found in the brain[J].Brain Res, 1990, 528(1):21

[3]李晓泓,李辉,翟景慧.逆针灸在治未病中的意义及其应用特点[J].中医药学刊,2003,21(5):652.

[4]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西中医药,2006,37(2):45.

[5]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83

[6]张世洪,刘鸣.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4):232—234.

[7]韩钟,居贤水,赵粹英,等.针灸治疗“未病”初步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6):245-246.

[8]郭佳,张莉.脑缺血耐受与针灸的脑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117.

[9]李晓泓,解秸萍,翟景慧.针灸“治未病”的思考[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25-2527.

[10]解秸萍,李晓泓.针灸预处理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400-402.

[11]陈泽斌,柯晖,邹锋.针刺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J].中医药学刊,2006,24(7):1246—1249.

[12]陈勇.天灸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09,2(24):381-382.

[13]虎力,徐平.逆针灸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养生保健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95-1397.

[14]高俊虹,秦联萍,逯波,等.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J].中医杂志,2008,49(4):300-302.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4

[摘 要] 针对目前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①必须加强临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②动物模型的选择不必局限于佐剂性关节炎;③应注重对关节滑膜影响的研究;④应注重对关节内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⑤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综合调节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理。

[主题词] 关节炎,类风湿性/针灸疗法;疾病模型,动物;研究设计;滑膜炎/针灸疗法

ApproachtoThinkingofStudy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reatmentofRheu

matoidArthritisLiuJinhong,FangJianqiao(ZhejiangCollgeofTCM,

Hangzhou310053,China)[Abstract]

Basedonpresentsituationofstudy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reatmento

frheumatoidarthritis(RA),

theauthorsofferthefollowingproposalsforstudyahead:(1)

Muststrengthenscientificdesignofclinicalstudy;(2)Selec

tionofanimalmodelshouldnotlimittoadjuvantarthritis;(3)

Shouldpayattentiontostudyonarticularsynovium;(4)

Shouldpayattentiontostudyonregulatingactionofcytokinesinjoints;

(5)

Exploremechanism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treatmentofRAfromthev

iewofcomprehensiveregulationofimmunonerveendocrinenetwork.

[Keywords] Arthritis,Rheumatoid/acupther;Diseasemodels,

Animal;ResearchDesign;Synovitis/acupther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简称R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因其致畸和致残的比例很高,而受到中外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针灸治疗RA的研究近10年来发展迅速,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肯定了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者进行了动物实验,并从免疫、血液循环、自由基等方面探讨了针灸治疗RA的机理,取得了较大进展[1]。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迄今为止,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RA的临床疗效和机理研究方面都尚未取得突破,大多数的RA患者经反复发作后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从现有文献报道看,针灸治疗RA的研究若要有所突破,必须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作出改进和调整。本文试陈管见。

1 必须加强临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

目前西医用于治疗RA的药物及生物制剂往往因疗效不十分满意,或因毒副作用太大,而难以推广或长期使用。针灸疗法因具有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的优点,而受到广泛欢迎。但目前的临床研究中,由于未采用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加之针灸治疗RA的方法众多,手法各异,可比性差,文献报道中取得的显著疗效往往难以令人信服。何况RA是一种病程缓慢、可以自行缓解或复发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有反复性,而文献报道中大多未作远期疗效观察,其治疗结果的客观性自然令人怀疑。因此,对临床研究进行科学的设计显得非常必要。首先应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严格统计设计;其次,专业设计必须严谨。由于针灸治疗RA疗法的多样性及操作医生的手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临床针灸治疗RA时,患者往往同时接受药物、理疗等其他疗法,所以被控因素和受试因素必须严格控制。由于RA病程长且病情缠绵难愈,针灸治疗RA的疗程也相应较长,要客观反映针灸治疗RA的效果,就必须观察足够的疗程来反映关节炎症复况、骨质侵袭的变化和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必须认识到急性炎症指标的控制和症状的改善并不能代表骨质侵袭的停止,手足关节X线摄片检查对比是临床最简便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RA病程不同,其骨质受侵袭的程度也不同,治疗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设计上还要注意病程的可比性。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远期疗效的观察是反映RA针灸疗效不可缺少的指标,至少应进行3年以上的远期疗效追踪,其中最重要的是定期作关节X线检查的追踪比较。此外,制定和采用统一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也是针灸治疗RA科学研究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2 动物模型的选择不必局限于佐剂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的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针灸治疗RA实验研究的成败。从以往针灸治疗RA实验研究的文献报道看,到目前为止,在动物模型的选择方面基本上是选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引起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该模型造模材料简单,方法简便易行,其原发病变表现为局部非特异性炎症,继发病变于致炎后15天左右出现病理组织学特征:滑膜增生,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关节软骨组织破坏等,其组织病理及血中变化与人类RA中早期相似[2]。但AA模型的遗传学特征与人类RA不同(未发现明确的MHC基因的相关性),对免疫异常的反映易受细菌或其组分等因素的干扰,且炎症部位较局限,发病较快,全身反应亦不甚明显,反映骨质侵袭情况较差,与RA多关节侵害、长期慢性病变的特点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能较好反映人类RA特征的动物模型是由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具有自身免疫反应特征的关节炎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简称CIA)。CIA在大鼠、小鼠及灵长类动物都可诱导发生,但以DBA/1小鼠的关节炎最为典型,皮内注射混有弗氏完全佐剂的Ⅱ型胶原,易感动物约在4周后产生多关节的炎症。该模型有与人类RA相似的遗传学特征,即动物的易感性也是由第Ⅱ类MHC即Ⅰ区基因所决定,其临床症状、免疫病理特点与人类RA更为接近,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抗Ⅱ型胶原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存在、滑膜血管翳增生及骨袭等。在国外该模型已广泛应用于RA的遗传学、免疫学、病理学研究,以及抗关节炎药物的研制[2]。在国内,该模型被用于中医理论和中药开发的实验研究,已有少量的报道[3,4]。针灸治疗RA研究也不必局限于AA模型,CIA模型对客观反映针灸对RA的疗效及阐明其机理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根据研究需要还可以选择链球菌细胞壁成分诱导的关节炎、蛋白多糖诱导的关节炎、自发性关节炎、基因转化动物关节炎等RA动物模型。

3 应注重对关节滑膜影响的研究

RA是以滑膜炎为病理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滑膜炎症反应表现为滑膜细胞增殖、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即以增殖性和侵蚀性为RA滑膜炎的特点。这种滑膜炎在进行性病人终身反复不断。

针灸作为治疗RA的一种手段,与药物疗法及其他治疗方法一样,必须面对抑制滑膜炎症、阻止骨质侵袭这一难题。从针灸治疗RA的文献报道看,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大多只注重于对研究对象整体机能的调节,而对病变关节滑膜组织形态结构、滑膜细胞功能及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对骨质侵袭影响的报道亦甚少。撇开对滑膜的影响,谈论针灸对RA的治疗作用毫无意义,更不用说研究其治疗机理了。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重对关节滑膜影响的研究,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便客观地反映针灸治疗RA的疗效,更全面深入地阐明针灸治疗RA的机理。

4 应注重对关节内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

最近10多年来,在RA病人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组织中,已陆续检测出多种细胞因子,有些细胞因子如IL1、TNFα、IL6,尽管外周血中轻度升高,但病变关节的浓度却显著高于其外周血中的水平。局部的高浓度提示这些细胞因子是由病变的关节组织在局部所产生。由于RA的滑膜组织和滑液聚集了大量的炎症细胞,这些细胞又大多处于可激活状态,而成为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受免疫复合物、组织破坏产物等物质刺激,滑膜细胞活化后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因子有些对RA有刺激效应,有些有抑制效应。细胞因子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刺激和抑制,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目前细胞因子已被公认是RA炎症和关节损伤的重要介质,因此对RA细胞因子的研究,不可以不检测关节内的细胞因子。

从现在针灸治疗RA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看,对细胞因子影响的观察均是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尚未见有针灸对关节内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研究的报道。为真实反映针灸治疗对RA细胞因子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应以检测关节内细胞因子的水平为主要手段,观察针灸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在RA关节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针灸对RA关节内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抑制物等的影响,从而全面阐明针灸对RA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5 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综合调节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RA的机理

1977年Besedoysky提出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指出在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由共同的或相似的肽类物质所介导的调节环路来维持机体稳定和功能改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免疫物质如IL、TNF、IFN等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前叶-免疫器官这一多极通路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内分泌系统则可以通过激素控制神经和免疫系统的活动,以维持机体的稳定[6]。大量的研究工作及实验报道都证实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存在。

针灸治疗RA临床研究的资料显示:针灸治疗能降低RA患者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和类风湿因子的水平,提高T细胞水平、NK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IL2的含量[7,8],对血浆亮脑啡肽、前列腺素E2、皮质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8~10]。动物实验研究资料也显示,针灸疗法具有双向的免疫调节功能,对模型动物亢进的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对低下的细胞免疫具有增强作用[11];灸法可以使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儿茶酚胺的功能加强,提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12];针刺对下丘脑内5羟色胺、β内啡肽、甲啡肽及脊髓内谷氨酸、P物质、亮脑啡肽含量均有明显影响[13~16]。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说明,针灸治疗RA不仅影响到中枢神经肽类介质,而且与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局部或全身激素的调节密切相关。因此,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综合调节的角度开展针灸治疗RA的机理研究,是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RA研究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应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对病变关节滑膜及关节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动物模型的选择不必局限于AA模型,可根据研究需要选择CIA等其他关节炎模型,治疗机理研究可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综合调节的角度加以探讨。

6 参考文献

1 翁文水.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况.中国针灸,1997;17(8):507

2 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815~843

3 吕爱平,王安民,艾景录,等.肾虚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研究.中医杂志,1995;36(8):492

4 吕爱平,王安民,曾晓莲.益肾蠲痹丸对大鼠实验性痹证影响的病理学研究.中医杂志,1988;29(6):49

5 路秀英.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其抑制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3;16(4):183

6 范少光,丁桂凤.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的关系.生理科学进展,1987;18(3):272

7 朱月伟,陈肖燕,韩杭生,等.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1;10(1):1

8 刘心莲,马珠红,刘成贵,等.温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7;16(5):4

9 尹淑英,马珠红,刘心莲,等.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血浆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及其疗效.针刺研究,1997;22(4):280

10 丁秀娟,奚桂芳,睢久红.针刺对类风关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3;12(1):24

11 唐照亮,宋晓鸽,李俊,等.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观察分析.针刺研究,1997;22(4):280

12 刘金兰,张振莉,董晓彤,等.艾灸对实验性关节痛大鼠肾上腺髓质影响的观察.中国针灸,1990;10(4):32

13 卢振初,周淑英,杨远枫,等.针刺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组织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89;8(4):24

14 曹蔚鸿,邓颖,董晓彤,等.不同频率电针对关节炎大鼠痛反应及中枢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影响.针刺研究,1993;18(1):48

15 王洪蓓,董晓彤,王双坤,等.不同频率电针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反应和组织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中国针灸,1998;18(3):163

16 陆卓珊,董晓彤.针刺对慢性关节炎大鼠痛反应迟钝及其脊髓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中国针灸,1990;10(3):27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5

【关键词】 现代医学 针灸医学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76-01

1 针灸现状与发展特点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西方医学界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针灸研究情况的了解,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并开始接触到针灸临床实际。很多人还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重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创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公布43种针灸适应症,制订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制订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开展针灸教育与研究工作,国际针灸教育出现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1.1 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进行的针灸理论研究,其着眼点侧重于两大方面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经络腧穴研究。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针灸的基本作用展开的,包括针灸对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作用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研究资料表明,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它贯穿于所有作用之中。经络腧穴研究,是通过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学术界对经络现象的客观性基本上取得共识,但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则存在着神经论与非神经论的根本分歧。

1.2 针灸方法不断创新

在针灸临床当中,以毫针和艾灸为主的传统疗法,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在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电针、电热针、磁极针、耳针、头皮针、面针、穴位注射、针刀疗法、药物贴敷、俞穴药物离子导入以及生物全息诊疗法等。

1.3 临床范围日益扩大

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症已从上个世纪的200多种上升到800种左右,其中约30%-40%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疗。事实证明,针灸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还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以为针灸只适用于治疗疼痛和瘫痪,实则是对针灸医学的很大误解。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针灸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对待针灸的态度问题。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与医疗观念的差异,由于种种原因在部分国家还不承认针灸是医学专业,也不承认针灸医生的独立行医资格。他们不加管理,或限制针灸医生的行医活动或把针灸医生排斥于医药卫生界之外,造成针灸界良莠不齐,损害了针灸的形象。即使在已经为针灸立法的国家和地区,也只有极少数有针灸传统的亚洲国家把针灸列为医学专业。而其它很多国家只把针灸看作一种疗法,从事针灸的人被排除于医生行列之外,限制了针灸的发挥。

在针灸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针灸学术的发展方向问题。很多人甚至简单的理解为把针灸纳入西医理论体系就是针灸现代化,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理论研究尽管也能说明针灸的某些作用机制,但却难以指导临床实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上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针灸的发展,人们将会彻底的改变原有观念。

3 针灸医学的发展前景

从针灸发展史来看,现代针灸医学将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将沿着国际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发展,并将对医学乃至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

3.1 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世纪将是针灸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并推动临床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时代。针灸理论研究,将以经络研究为突破口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成就,将是对经络实质的解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的“气”的理论将相继得以科学阐明,经络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也将更加明朗,在此基础上必将构筑起一座新的针灸理论框架。

3.2 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络与“气”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医学中采用的望、闻、问、切诊法将有质的飞跃,各种诊断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性将得以进一步提高,极有可能产生出来更高层次的更精密的经络诊断技术与精气检测技术,从而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在临床治疗方面,人们不仅要求用针灸治疗诸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越来越希望能用针灸帮助解决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病。通过积极推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使各种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而且随着经络研究的突破,针灸疗效将会不断得到提高。

3.3 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各国民众对针灸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针灸的立法问题上,将被提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管理日程上来,当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承认针灸科学的时候,针灸医学也就成了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灸教育的发展问题上,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而加强了对针灸从业人员的考试和资格认定,并且随着针灸医学的进步,对从事针灸医疗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针灸教育逐渐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针灸医学将是形成充满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中医理论体系,针灸医学的发展前景将会实现国际化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1):643.

[2] 匡调元.对中医药学发展过去、现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4-7.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6

当针灸铜人走向世界时,针灸技术也应被国内主流医学认可和接纳。

前不久,一位中国医生去美国某著名医院进修,偶然参加了一场外科医生的学术沙龙。令他震惊的是,沙龙的主题竟然是如何运用针灸缓解术后患者疼痛。而这样的讨论,在中国的医院里极为罕见。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塑,酥咀耪刖囊丫成为一张“国家名片”。针灸是中医药的瑰宝,如今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据报道,美国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针灸,甚至连综合医院的急诊也引入针灸。实践证明,针灸可以降低患者对成瘾性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因过量使用镇痛药导致的死亡。中医针灸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西方主流医学的认可。

然而,当外国人张开双臂拥抱针灸时,中国人却弃之如敝屣。在大多数西医院,医生大量使用镇痛药物,根本不会考虑针灸镇痛。即便是在中医院,针灸也被视为“边缘学科”,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其根本原因在于针灸价格低廉,医生缺乏使用的积极性。以北京三甲医院为例,做一次针灸的价格仅为4元,这点钱连买针都不够,更谈不上支付人力成本。为了弥补亏损,医生在扎针灸的同时,往往会给患者“搭售”电针、理疗等项目,从而变相提高针灸收费。即便如此,收费也不会超过百元。在美国,医生是否使用针灸,主要考虑患者能否受益,因为医生的收入与医院经济效益无关。而在中国,医生是否使用针灸,主要考虑是否盈利,因为医生的收入与医院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下,针灸的命运日渐衰微。

那么,如何才能让针灸重振雄风?

一是提高针灸价格,让技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针灸是中医的精华,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绿色疗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理应获得合理的定价。如果针灸医生能够靠技术赚钱,学针灸、用针灸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针灸就不会衰落。如果针灸成为赔本买卖,医生就会束之高阁。

二是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将更多病种纳入“打包付费”。目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主要是按项目付费。例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医保需要支付手术费、药费、材料费、麻醉费、护理费等。医生做的项目越多,收益越大,这等于变相鼓励医生“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虽然针灸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引发的副作用,但由于收费太低、无利可图,医生宁愿选择药物镇痛。

所谓“打包付费”,就是按照病种付费,不再计算单项成本。例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医保部门统一支付5000元,医院超支自付、结余归己。医生为了多盈利、少赔本,就会想方设法减少消耗、节约成本。能用针灸解决疼痛问题,就不会用昂贵的镇痛药;能用低级抗生素,就不会用高级抗生素。这就好像餐馆里卖的宫保鸡丁,老板不是按照鸡肉、黄瓜、花生的价格分别收费,而是按照一道菜来收费。为了降低成本,厨师在选择配料上有一定的自。例如,当黄瓜成本较高时,厨师可以用土豆、青椒来代替黄瓜,但底线是不能偏离菜谱,尤其是不能没有鸡丁,否则消费者就不认账了。这说明,医保支付制度可以决定一项技术的命运。

在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时指出,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是针灸的故乡,当针灸铜人走向世界时,针灸技术也应被国内主流医学认可和接纳,为促进全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愿针灸永远成为“活着”的中华绝技,不要沦为历史博物馆里的“古董”。

扩展阅读

传统医学瑰宝――针灸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方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针灸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证,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7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应用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中国针灸史图鉴》。该书分上下2卷,载图1 998幅,总745页,按内容分为“内景与外景”、“明堂与经络”、“器具与技法”、“处方与取穴”、“按摩与导引”、“医家·医籍·医学”、“其他”等7大类,是目前国内医学史领域最大的一部图集。该书既是文物收集、鉴定、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又是中国针灸博物馆的形象大使和中国针灸发展史的一个缩影[90]。

阎杜海等总结了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91],叶险峰等分析了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92],谭源生分析了民国时期经络学、腧穴学、针刺手法主要演变产生的原因及演变产生后对后世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为当今针灸学发展提供借鉴[93]。

2.针灸学术的教育、传播、中外交流史

张永树研究了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在海外传播的史迹[94],陈泽林等对中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比较[95],冯诗婉介绍了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和现状[96],李照国等探讨了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97]。朱兵认通过metu系统探讨经络的中外交流[98]。

3.针灸医学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他认为由于针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杂,影响了人们对古代针灸方的正确理解[99]、柴克义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对针灸学的影响[100]。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特别是在针灸医家、医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不少的学者从语言学、训诂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对针灸医学史展开研究,但总的来说,针灸医学史研究仍还很薄弱。今后,除了加强对于针灸的经络、腧穴、处方、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等方面研究外,应重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检索等先进技术,对史料、医籍进行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研究,以大力弘扬针灸医学。另外,还应加强对针灸近代史、教育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铁军,黄 芳.对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3):551.

2 华 萍,吕 虎,原 林,等.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6):407.

3 常小荣,王 超.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6):51.

4 谭奇纹.汉代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 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5 黄龙祥.腧穴主治的演变[J].中国针灸,2001,(3):52.

6 刘立公,顾 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7.

7 崔孟镐.腑俞募穴源流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4年博士论文集,2004.

8 黄思琴,田小平,黄英华.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J].吉林中 医药,2006,26(1):61.

9 黄龙祥.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研究的突破与反思[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1):1.

10 黄龙祥,徐文斌,张立剑,等.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J].中国针灸,2004,24(5):355.

11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项技术抉择 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1):62.

12 杨 威,马小丽.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J].中国针灸,2002, 22(3):202.

13 箱大昭.日本明治以来灸法发展的历史与现状[D].中国中 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4 田纪钧.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J].中国针灸, 2005,(2):71.

15 黄 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4):214.

16 黄 涛.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分析[D].中国中医研究院 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7 杨兆民.中医针灸、方药并用源流纪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4(04):202.

18 樊 旭.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19 张瑞峰,蒋松鹤.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08.

20 富作平.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 医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21 郭向军,刘文滨,裴景春.哮喘病古代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原则[J].中医药学刊,2006,24(1):176.

22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13.

23 刘立公,顾 杰,杨韵华.时病瘟疫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3):38.

24 王 妮.针灸防治哮喘的文献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25 王全林.针灸补肾法的宋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 李永宸,赖 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24(12):873.

27 刘立公,顾 杰.瘕积聚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5.

28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4):319.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31 王宇恒,常存库,黄寅焱.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 临床杂志,2005,21(7):49.

32 李 戎.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J].中国针灸, 2002,22(8):571.

33 贺小英.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状况与述评[J].甘肃中医,2005, 18(8):30.

34 赵诚基.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35 武晓冬,黄龙祥.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的探讨[J].针刺研究,2005,30(1):53.

36 魏 稼.张机的针灸学说[J].中医药通报,2005,4(1):15.

37 王家骜.张仲景的针灸特色[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 27.

38 王红云.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3):14.

39 黄晓菁,李永堂.孙思邈针灸学术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2005,29(3):64.

40 安贺军.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 (2):46.

41 曹中兵,胡洁琳.浅析孙思邈灸法治风[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4):240.

42 严善馀.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J].光明中医,2005,20 (2):29.

43 王千怀,王晓鹤.针灸临证方剂的创始人王执中[J].山西中医 学院学报,2005,6(1):16.

44 严善馀.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 (12):2163.

(12):49.

46 余雪琴.杨继洲论灸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1): 53.

47 高希言,马巧琳.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6,26(6):451.

48 俞昌德,俞兰英,王 艳.楼英的针灸学说[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62.

49 袁宜勤,王泽涛.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4):30.

50 赵欣纪,赵长衍,高希言.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J].河南中医,2003,23(9)“12.

51 李广钧.《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J].北京中医,2006,25 (12):727.

52 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 西中医药,2006,37(10):45.

53 王小平.《内经》针灸调经原理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9(2):105.

54 徐 晖,许银珊,刘清国.《内经》刺禁初探[J].山西中医,2007, 23(1):42.

55 刘智斌.《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27(3):1.

56 薛西林.《伤寒论》针灸疗法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 24(1):1.

57 訾明杰.《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规律[J].北京中医,2005,24 (6):349.

58 贺 君.浅论《伤寒论》的针灸应用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2):24.

59 李福芝.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5.

60 赵忠顺.《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浅论[J].江苏中医药,2004,25(12):43.

61 顾一煌,李忠仁.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J].江苏中医药, 2005,26(2):7.

62 李素云,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J].中国针灸,2006,26(11):821.

63 王家骜,苏侗志.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初探[J].湖南中医 杂志,2003,19(6):1.

64 张宝文.《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J].中医药文化,2006,1(6):28.

65 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J].中国针灸, 2002,22(7):494.

66 纪 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8.

67 李 戎,罗永芬.简析《针灸甲乙经》中的禁(慎)针禁(慎)灸腧 穴[J].中国针灸,2001,21(11):695.

68 刘建民,李海棠.《黄帝针灸甲乙经》论治妇科疾病浅释[J].国医论坛,2005,20(4):14.

69 冯禾昌.从《太平圣惠方·针经》看唐代针灸医学[J].中华医史 杂志,1997,27(3):140.

70 万文蓉.《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探析[J].中国针灸,2003,23(3):180.

71 李万庆.《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78.

72 王天生,吕兰萍,王永强.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J].中国针灸,2006,26(10):753.

73 严善馀,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1,19(6):635.中医药,2006,(5):45.

75 周 鹏,赵仓焕.论宋代《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J].陕西中 医,2006,27(3):327.

76 王雪苔.金代佚名氏《针经》考[J].中国针灸,2002,22(5):351.

77 苏春梅.从《标幽赋》的语言看《内经》的经典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1.

78 杨俊生,衣 蕾.浅析《标幽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3.

79 王报春,刘 超,何伟晔.《标幽赋》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

80 严善馀.试论《卫生宝鉴》的针灸学术特点[J].中国针灸,2004, 24(11):809.

81 韩秀珍.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 (7):469.

82 邹 敏.《针灸聚英》对火针的论述[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 (1):68.

83 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7.

84 金亚蓓.《奇经八脉考》探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3):207.

85 肖元春.《针灸集书》的文献学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86 王 继,孙立虹.《针灸大成·策问》探微[J].中国针灸,2004,24(7):513.

87 刘立公,顾 杰,庞淑英.张镜和《刺疔捷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47.

88 武晓冬.《存真环中图》辑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89 李相昌.许任《针灸经验方》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 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90 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91 阎杜海,李成文.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发展[J].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3,18(5):79.

92 叶险峰,李成文,阎杜海.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J].中 国针灸,2007,27(1):66.

93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6.

94 张永树.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J].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95 陈泽林,郭 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

96 冯诗婉.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及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

97 李照国,李 鼎.略论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J].中国针灸,1999,(08):53.

98 朱 兵.经络有舶来的成分吗[M].中国针灸,2005,25(10):741.

99 黄 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M].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4):214.

针灸能治病的科学原理篇8

关键词:足三里;针药并用;适应症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属于"四总穴",属于著名的"回阳九针"。足三里有众多适应症,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其可作为腧穴主治病症整理之代表。历代医籍文献对足三里的主治有众多记载,为后世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用来做研究,并有"三里功多数不清"的说法。不仅限于以上诸多用法,足三里穴还具有非常好的安康保健作用,药王孙思邈就曾在《千金要方》中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记载。足三里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为历代医家广为重视。本文就古代文献中涉及足三里针药并用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足三里对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探析,以求为足三里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文献及理论依据。

1 方法

1.1 文献的选择 以湖南电子出版社《中华医典》为检索源,检索古代文献有关针足三里或灸足三里并配合药物的文章。

1.2 古代文献条文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含有足三里单穴配合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条文;②含有足三里穴配伍应用配合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条文;③涉及足三里配合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医案;排除标准:①"三里"指手三里的条文;②足三里用于定位的条文;③足三里作为病变部位的条文;④关于足三里穴理论性论述的条文。

1.3 文献的管理 把符合纳入要求的条文和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中。古代文献分为书的名字、作者、所处朝代、成书时间、书籍原文、病名、使用腧穴及方药组成、用法用量、其他配合疗法及备注等项目进行逐条录入。

1.4 病名统计 统计的病名,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改革教材《美容皮肤科学》,以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所记载病名为依据。另如"香港脚"是一种病变始于足部的疾病,与感受风寒湿毒邪气有关,初始脚弱不能动时才被察觉,且变症复杂,若病久不愈,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病不同于现在的脚癣,而中医外科学中亦无记载,故按古籍所载"香港脚"为名进行统计。

2 结果

见表1。

足三里针灸配伍中药共能治疗中医3个科别的11个病症,涉及条文17条。足三里针药并用治疗病症数最多的为中医内科,共治疗7个病症。足三里或针、或灸、或单穴、或配伍其他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配伍相关中药进行治疗。

3 讨论

针灸与药物同为防治疾病的基本手段,各有特点。针药结合是指对同一患者,针对其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两种以上的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疗效超出单纯的中药治疗或针灸治疗,针药结合,相得益彰。古代中医文献也记载,医家多针灸药物兼通,提倡临床上针药并举,内外同治。

通过古代文献的查阅足三里穴的针药并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先针后药。《景岳全书》[1]《古今医统大全》[2]在治疗便血时记载:"结阴便血者,以风寒之邪结于阴分而然,……故为便血……此宜外灸中脘、气海、三里以散风邪,内以平胃地榆汤温散之剂主之。"依据病势缓急,在疾病比较危险紧急的时刻,先进行针灸治疗,待病情稳定之后,再配合以药物治疗,即常说的"针刺导其先,汤药荡其后"。《卫生宝鉴・上热下寒治验》[3]为一名患头面赤而肿痛、身半之下皆寒的上热下寒证之老者诊治,对上热用针砭刺肿痛处开泄放血,对下寒则灸气海、足三里以引热下行,并服既济解毒汤泻其上热而安。针灸治疗取得较好的即时效应,需要再配合药物来维持疗效。②先药后针。医家利用针灸和药物各自的特性 ,以利针灸发挥疗效。有两种情况:①预防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窦材《扁鹊心书》[4]在治疗狂证中记载:"风狂妄语,乃心气不足,为风邪客于包络也,先服睡圣散,灸巨阙穴七十壮,灸疮发过,再灸三里五十壮。"由于单纯灸法使用后出现不适反应,则先药再针可减缓患者的疼痛感。《医学纲目》[5]记有痿证给予黄芪人参五味子麦门冬汤,"若妨食则止,候食进再服。取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皆在通过针药并用缓解副作用。②利用针灸和药物各自的特性来增加治疗效果。《备急千金方》[6]在治疗水肿在以猪苓散为主方的同时载有"十日后,针灸三里,绝骨下气"。 《景岳全书》[7]在治疗痈疽载有:"凡人年四十以上,宜先用内托散,次用五香连翘汤,更以骑竹马法,或隔蒜并明灸足三里,以发泄其毒。 ……以泄其毒,后以国老膏、万金散、黄矾丸、远志酒之类,选而用之。"《脉经》[8]中记载:"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当服干地黄汤,自行静养,调理饮食,针刺三里穴,用补法。对虚证患者,宜先用甘药调之再行针。汪机[9]《针灸问对》中赞同"经曰: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和以甘药是也"的观点。③针药同用。对于一些证情比较复杂的疾病来说,治疗是一个综合性过程,针刺和药物两者同时使用。《古今医统大全》[10]在治疗疟疾时载有:"若烦热大便自利,小便亦多,不可以赤为热,膝胫以下稍凉,乃病邪激其气血俱虚,表热无以养中,故外热而内虚也,可急服姜附汤、养气丹及灸气海、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针药并用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然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及穴位用药的研究,配合其他中药的研究较少。扁鹊曾留下"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之训。古代的医家已经认识到针药结合并用,可以增强疗效、减短疗程、降低药物副作用,并可以注意到人体状态,针药合用所作用部位、途径和给药时间等因素对针药结合并用作用的影响,临床上精巧的选择针药配合方法、顺序,恰好是中医治病注意谋略的很好的例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 "举汤液以翼针道,明刺法以济汤药"的宝贵经验认识,进一步针药互鉴。

参考文献:

[1] 刘孝培,邱宗志,周志枢.中医内科参考读物 景岳全书・杂证谟选读[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139.

[2] 清・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4.

[3]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67

[4] 宋・窦材.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20.

[5] 明・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65

[6]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26.

[7]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1.

[8] 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3.

[9] 明・汪机.针灸问对[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1985:4.

上一篇:市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下一篇:艺术学概论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