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0:56

生命教育现状

生命教育现状篇1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在如何对待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态度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盲目,其对生命的感受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奈,导致自杀、杀人等戕害和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传统教育观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者则被看成传授知识的中转站。中学教育以高考为核心目标,无暇顾及应试教育之外的人文关怀,不少学生将好成绩当作其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中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感等基本上是在自我摸索中发展起来的。[3](P77)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因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人格、人性、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缺失开始显现;与此同时,大学生一般都远离父母,失去了家长日夜在身旁的监督管理,而任课老师和班级辅导员在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又很难做到时刻关注学生,因此,在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极易失去人生方向,陷入迷茫,游戏人生,从而产生自杀、伤人等践踏生命的行为。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挫折的适应和承受能力普遍较低。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人际关系越来越淡化,心理也很不成熟。由于家长往往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产生了过高的期望,使家庭教育的人格培育功能被异化为追求功利的手段,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发展和生活体验。另外,部分学生早期的心理创伤,如父母早亡或者离异、父母关系紧张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经济主义、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驱动下的社会文化,缺失了对人文价值的弘扬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是在商品化原则进入文化领域,文化工业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娱乐形式之后,利用现代科技,采用大规模复制的方式,创造出满足人们感官上低层次需求的文化产品。快餐式和模式化的大众文化,使得青少年的想象力被消解,判断力被扼杀,创造性被窒息,思想流于平庸,情绪陷入躁动,进而蚕食和消融了其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导致青少年生命价值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迷茫。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遵循由私而公的生命教育路径,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校教育则遵循由公而私的生命教育路径,即根据社会利益要求充实个体生命内涵。社会教育则处于矛盾和游离状态之中。三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大学生命教育往往陷入相互拆台的尴尬境地中。学生彷徨在三者之间,最终极有可能被不良的社会教育所同化。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

加强高校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使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有助于教育培养真正的人,并使其受到人文关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其心理素质。因此,构建科学的生命教育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4]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生命,把握生活,但是目前我国从事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单单依靠生命教育课程,根本无法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目标,因此,要把生命教育专门课程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等融入高校教学工作之中,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生命价值教育,赋予教学更加活泼生动新鲜的内容。高校要在开设相应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把生命教育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提升现有教学内容,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性德育,寓于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性德育,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活动性德育。这些看似全面,但由于其过于空洞抽象,说教分离,加上大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课程,所以,高校德育活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3](P279)对此,要把健全人格构建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健全人格的构建和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协调起来。应强化高校心理咨询,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大学生殊人群和自杀高危人群的心理,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建立班级—系(学院)—学校多层管理体系,配备一批专业素质强,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将高校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渗透于学校管理中,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善于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班团活动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不断增进学生的知恩、谢恩、感恩情感。[5](P235)社会实践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可以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社会。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参观烈士墓、殡仪馆、医院等,可以让大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参观监狱、看守所、戒毒所等,可以让大学生增强法律观念,以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6]由于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生命教育体制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生命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中,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自身经验来指导和影响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导致生命教育在认识上重视不够,在时间上保障不足,在实施中办法不多。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生命教育体制,必须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探寻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婷婷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生命教育现状篇2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

1. 传统观念世人避谈生死生命教育一般都包含死亡教育,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情,所以人们一般是闭口不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家长不会主动向幼儿讲解死亡的含义,幼儿也不好意思向家长询问。幼儿只能凭着自己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片面的认知来理解死亡。这种方式导致幼儿很难正确地认知死亡,幼儿对死亡会产生心理阴影,无法明白死亡的意义。

2. 幼儿教育功利化目前,国内教育趋向功利化,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分数和升学成为重中之重。学生每天被各种特长补习班、提高班、竞赛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逐渐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这样一来,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世界的其他事物一无所知,甚至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功利化使学生缺少对生命最基本的理解,更不用说尊重生命和欣赏生命了。

3. 教学方式形式化在国内大部分的幼儿园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在盛行。幼儿阶段往往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阶段,而教师的统一指导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幼儿长大之后会缺乏主动性,做事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同时也缺乏主见,自我认同感不强。这样的学生对自己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生命也无法深入理解。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探索

1. 改变传统观念在我国改变传统的生死观念并不容易,需要国人共同的努力。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生死,主动向幼儿讲解生与死的概念。很多家长认为生命是一个很深奥的概念,总是想等着孩子长大一些再说。其实,幼儿阶段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最强的,所以在该阶段让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初步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父母在家摘要:目前,生命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相关课程也被逐渐引入国内。而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的启蒙时期,关注幼儿成长状态、思想转变,对其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生命、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且对未来幼儿生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探索。

2. 探索教育原则与方式改变教学方式,促使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自我认同感,找到自我价值。幼儿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把成人的理解和思想强行灌输给他们是不理智的做法。幼儿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说教,不仅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造成幼儿产生烦躁情绪。所以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采用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理解生命的涵义。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我国,幼儿生命教育一直发展缓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专业领域缺乏高水平人才,所以导致大部分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形式化,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在向幼儿传达生命的概念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导致幼儿把这门课程当成一种负担,逃避它。所以,培养生命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让幼儿真正受益于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独立学院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国生命教育工作发展中心在2009年11月公布了《中国体验式生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发展生命教育,旨在完善国民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人生观。具体落实生命价值意义教育,在保护国民自然生命的同时,加强人文生命教育,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更凸现生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在有限的自然生命过程中发挥无限的力量,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真实的人生。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抑郁、自杀、自残、虐待动物、校园暴力等现象频频出现,且自杀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死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关注。关注的中心是大学生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无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主题。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从广东广州四所独立学院随机抽取327名学生,其中男生168人,女生159人;大一101人,大二92人,大三80人,大四54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问卷从生命教育的认知、生命幸福观、生命的目标状况、生命的敏感事件、生命教育接受方式五个方面18个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27份,回收有效问卷319份,有效率为97.5%,问卷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在问卷调查同时,对“生命教育、生死学的认识”,“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对自杀原因的探讨”等问题做了深入访谈,有12位同学接受了访谈,目的旨在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1.独立学院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晰。统计得知,有68.45%的同学没听过生命教育,仅有8.47%的同学对生命教育有一点认识。对生死学的认识上,也基本相似,只有9.52%的同学对此有所了解。通过访谈,他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自杀、他杀或者类似死亡形式层面,把生命教育仅作为自然生命来考虑,概念认识不全面、不准确。我们认为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一系列教育,不仅包括自然生命,也包括社会的、精神的生命。

2.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活幸福感不高。统计显示:在生活满意度上,9.14%的学生对生活非常不满意,42.86%的学生比较不满意;在大学生主要心理感受方面,30.76%的学生感觉困惑迷茫,28.28%的学生感觉烦恼郁闷,14.93%的学生感觉空虚无聊。这些数据说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活幸福观较低,其原因表现为:(1)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良好,但与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发生了摩擦和冲撞,当集体生活与家庭的优越生活发生冲突、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大学生就表现出低落的、负性的情绪状态。(2)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比较缺乏,没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人生目标不明确。这导致了生活幸福感的降低。

3.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活目标状况不明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明确规划的为10.90%,没有规划的为59.20%;在大学生生活的主导因素中,父母期望为57.08%,自己的兴趣、爱好为21.16%,社会需求10.27%,命运安排11.19%,可见父母因素在学生的生活目标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对社会需求关注较少,且有不少比例的学生期待命运的安排。

4.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校园敏感事件认识准确。统计表明,大学生在自杀问题上,61.78%的学生没有自杀的想法,32.43%的学生偶尔有自杀的念头。访谈得知,这部分学生也只是在情绪受到严重挫伤时才会出现自杀的想法,但很快可以调节。对待自杀事件本身,43.24%的学生认为是懦弱者的行为,30.42%的学生认为是校园的悲哀,13.51%的学生表示同情,6.77%的学生认为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也有6.05%学生认为自杀是勇敢的行为,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挑战。

5.独立学院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知识的途径不明确。数据显示,57.04%的学生提出没有正式的接收方式,20.3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课堂中可接受部分这方面的知识,其它比如家庭、社会宣传、同辈讨论等方式较少涉及对生命的认识。由此,59.78%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且56.43%的大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是较好途径,由访谈得知,在心理学课堂设计生命教育课程,或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心理讲座和专题的等形式,大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思考和对策

1.重视生命教育涵义和内容的宣传,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由调查可知,独立学院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因此,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首先要重视宣传的力量,让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教育知识。

2.开展生命教育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大学阶段中,大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不足: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与之伴随的抑郁、自杀、自残、性犯罪、虐待动物、网瘾、厌学等行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为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独立学院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及时疏导,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建立校园网络指导平台。大学课堂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心理学课堂,是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多数老师没有经过生命教育的专业培训,这样生命教育就成了边缘性和辅知识。因此,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生命教育培训,让教师建立起生命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用专业的教育水平去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4.提倡大学生进行体验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生不是仓库,老师不是存放知识到仓库的人,它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实现,而多是通过个体体验实现的。体验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拓展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感受生命是如何存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通过开展户外生存训练、生命游戏、案例分析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5.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人格和谐统一的大学生。独立学院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学院――系部――班级三级体系,实现心理疾病排查、心理咨询和治疗、人格和谐发展三级教育目标。

五、结语

《纲要》指出生命教育是一种认知教育,即是以认知为发展基础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理念有共同的认知,并对生命教育发展的目标有相对的认同性,有共鸣才有合作和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心理教育工作中,独立学院的教师和大学生要把生命作为重要的主题来研究和探讨,并依靠多种力量和形式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生命教育工作发展中心.中国体验式生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09,11.

[2]杨金玲.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J].中国教育文摘,2008,(3).

[3]郑林娟.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3).

生命教育现状篇4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他倡导实施生命教育,引?а?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他们的关爱情怀。2010年7月我国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生命教育”,可以说为“生命教育”颁发了“国家许可证”,也标志着生命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日益成为医学院校的共识,但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数没有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只是在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医学人文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课程中,不同程度的有所涉及。正是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少和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才会出现漠视生命、不尊重尸体标本、不尊重患者等现象。

1.针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生命教育严重缺失

生命是宝贵的,但又是脆弱的。大学生应该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由于压缩了本科的4年课程,专业课压力大、时间紧等因素,人文教育类课程普遍开设较少,生命教育课程更少。几年前的“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折射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诉求。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必须加大生命教育力度。

2.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强迫切呼唤加强生命教育

随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人际交往焦虑等现象的加剧,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正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甚至叠加,导致了部分学生出现浮躁、迷茫等情绪,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加之,“90后”的学生大部分生活条件优越,之前经受挫折的几率较小,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已经到了不容忽视、迫在眉睫的程度。

3.部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绝大部分都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人文教育课程占用学时很少。尽管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总体上呈碎片化状态,缺少系统性。

4.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生命教育相关内容和影响

校园文化对生命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多数医学院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但有的活动缺少生命关怀。加之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影响,功利思想充斥,人文精神缺失,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正确解读。

二、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命教育有其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更应遵循以人文本、体验性和职业性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命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是教育就离不开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生命教育以追求人性的真善美等崇高理想为核心,生命教育课程又是极富生命活力的一门课程,因此富有生命活力的课程就应彰显人文性。因此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充分彰显人性,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体验性原则

教育过程就是体验过程,是促进学生内化和成长的过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在生命教育中的积极性和体验性。体验的过程中才会对生命产生情感并有所感悟。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法,更要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去亲身实践和体验生命的魅力和价值。

3.职业性原则

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命教育要关联未来的职业,要把医德的培养融入其中,更要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职业品格的塑造。特别是在实习实践中的生命教育更应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职业信念。

三、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生命教育应当以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为主题,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要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生命教育除了一般的教育内容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意识,引导其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好的践行医德,维护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1.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敬畏生命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关键。敬畏生命观的本质就是“敬重一切生命,更敬重人的生命”。这就要求大学生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还包括其他生物的生命。“医乃仁术”的本质是对生命的仁慈与珍视。对于高职高专医学生而言,在生命教育中要使学生懂得医学的终极目的是对生命的维护和关怀。“无语体师”是医学系学生对解剖教学用遗体的一种尊称。解剖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向尸体标本致敬;在实验室里,老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价值。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探寻生命价值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提升医学科研的尊重生命维度。在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生命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生命的突破与超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培养学生发展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

生命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医学新生;生命意义;死亡态度;生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37-0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现象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了: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无时无刻都在跟人的生命打交道,其生命观、生命意义感及死亡观、死亡态度如何首先将影响其目前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未来的从业态度,同时还将影响其对临终病人的医疗处置态度及医疗处置方案,因此,了解医学生的生命意义和死亡态度现状,针对性地开展生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选取我校大一“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选修课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开课伊始即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98.2%。学生结构统计如下:

问卷分4部分,第一部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健康状况等如上表所列;第二部分:《生命意义感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即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命价值和生活自主。以Liker式的七点量表方式作答,每个题目皆有两个极端,各有对应词语,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感受加以选择。总分介于20~14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生命意义感越高。第三部分:《死亡态度量表》,共有32个项目,分为5个维度,即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和自然(中性)的死亡接受。;第四部分:关于生死知识的来源、是否需要学习生死知识、是否需要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等问题的调查。

二、医学新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现状

1.新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医学新生生命意义总体情况:经数据分析,我校新生的生命意义感平均得分为98.39分,介于92至112分之间。按照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在92分以下为低分组,表明生命意义感缺乏;92至112分之间为中间组,表明生命意义和目标不确定;112分以上为高分组,表明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的划分标准,将医学新生的生命意义状态划分为三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医学新生生命意义各维度情况:经数据分析,我校大一新生生命意义各维度平均得分为4.91,其中生活态度维度平均得分4.75分,低于平均得分;生活目标维度5.05分,高于平均得分;生命价值维度得分4.91,与平均得分持平;生活自主维度得分4.96,也高于平均得分。

2.新生对于生死知识及生死教育的需求现状。问卷第四部分的调查显示,关于“生死知识来源”,在被调查医学生中,5.8%的学生的生死知识来源于朋友,19.6%的学生的生死知识来源于学校,23.1%的学生认为来源于家庭,51.5%的学生认为来源于社会传媒。关于“是否需要生死教育”,79.6%的学生认为需要,13.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仅有5.6%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关于生死教育的途径”,6.1%的学生认为应该完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24.8%的学生选择专题讲座,32.6%的学生应该进行学科渗透,33.3%的学生选择开展主题活动,41.6%的学生选择开设专门的生死教育课程,34.8%的学生选择增强实践体验。

三、基于结论的生死教育尝试

1.设置医学特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我们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根据Herndon,Jackson等人的一项调查,美国的死亡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着眼于学理的课程,重认知感悟,另一类是落实于体验的课程,重感受反思。我们借鉴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国内他校经验,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的内容:(1)生死教育概述:生死教育简介及发展历程,其重点在于从古老寓言故事中引入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生命之舞:生命的起源、发展、意义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亮度四个方面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死亡之约:死亡的传统定义、死亡的新医学定义与器官移植、死亡的意义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由死观生,认识“死亡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4)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我国儒释道的生死智慧、西方死亡哲学、死亡之美等,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消除死亡焦虑,克服死亡恐惧,实现对死亡的超越;(5)大学生自杀及其预防:自杀定义、大学生自杀现状及预防措施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6)安乐死、临终关怀:安乐死的含义及其现状、临终关怀的内涵、要求及其实践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医学的有限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培养医学人文精神;(7)应对人生重大失落:缺失目标之空虚、难抵诱惑之焦虑、失恋之苦、丧亲之痛等的应对措施,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高潮与低谷,坦然面对人生的重大失落。

2.探索感受型、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临床医学案例、影视欣赏等均设计讨论问题,学生分组或集体进行讨论。如在观看了《相约星期二》后,教师设计了5个思考题:(1)莫里老师的什么打动了你?此题重在引导学生表达个我化的内心感受,学会关照自我的内心。(2)死亡对于莫里老师的意义是什么?此题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有限和脆弱,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死亡对于学生米奇的意义是什么?此题重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的日常生活,从而进行价值观的调整。(4)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打算做什么?此题重在引导学生克服死亡恐惧,学习坦然面对死亡。(5)我的墓志铭,此题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围绕这5个问题,学生分组制作ppt,并在课堂展示。

3.开发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功能。开课即准备一本“生命感言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都可在“生命感言集”里留下自己的生命感言,课程结束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或感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如《活着》、《此生未完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清单》等,针对医学生还专门推荐了《死亡如此多情》、《最后的期末考》等。参与社会实践,清明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周末组织学生志愿者去养老院关爱老人,感悟生命的有限。

4.创新诱导自发思考及内省的非考试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235”的过程性评价,即平时课堂发言20%,中期观影的分组ppt及展示30%,期末报告50%。期末报告的设计,仍以对生命及死亡的自发思考为主要目标,一共设计4个思考题供学生任选其一:(1)死亡离我有多远?(2)假如某一天你要走了,你最想对谁说什么话?(3)我看安乐死――以《死亡医生》为例。(4)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本漂流书。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从学生的课堂讨论和期末报告看,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层面,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国也没有相关的师资培训,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实践层面,教学学时太少,每期结课学生与老师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班级人数太多,部分学生的参与课堂讨论得不到保证;生死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夏媛媛.中西方生死教育的发展与区别及原因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

[2]欧阳康.生命教育的前提性反思――由云南三生教育引发的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4).

生命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农林院校;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86-02

每年高校发生的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都会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减。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悲痛,也影响到学校正常教育工作的开展,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从表面看似乎是一个突发性事件,但其实背后反映着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商业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功利、利己主义的兴起,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社会道德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就业形势的严峻,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生命意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淡化和缺失是造成现今大学生生命意识薄弱,引发极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一、农林院校生命意识教育现状与意义

(一)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曝光,高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但是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生命意识教育体系不健全。高校对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长期缺乏关注,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出现不少应付,没有真正落实。第二,缺乏统一规划。各高校之间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节奏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宏观性思想指导,高校各自行事,相互之间也缺乏经验交流。第三,投入资源有限。专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高校缺乏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知识专业的师资。第四,理论无法引导实践。国内虽然加强了对生命意识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成果有限,更缺乏能够用来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多是高校教师自己凭借个人工作经验进行生命教育,随机性、主观性强,难以达到教育效果。

(二)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意义

生命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倡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农林院校在高校群体中有一定的特点:专业设置以农林类相关专业为主,学生以农村户口生源居多。相对来说,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性格与家庭环境、教育的关系很大。农村学生的性格相比城市的学生,表现拘谨,不够活泼,与人交流缺乏主动,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倾向。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林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上家庭期望的压力过大,容易引起逃避现实、自信心不足、挫折感强烈等负面心理状况。这些特点也让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具有其特殊性。

二、农林高校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命意识教育缺失

我国传统教育体系多是一对多的传授方式,一味地灌输知识,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这种模式弱化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心理想法多不关心,忽略了对学生最为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片面地关心成绩和学业造成学生们过分看重成绩,追求知识,不懂得尊重生命,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所要追求的理想缺乏正确的认识。面对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冲击,缺乏从大学到社会过渡的适应能力,难以正确抉择,往往草率地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此外,现在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而成熟的生命意识教育体系,很少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防范与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存在隐蔽性、长期性、多样性,常见于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及学业问题等方面,而高校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不尽完善,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专业性、科学性、重要性手段。平时只依赖教师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对学生多加关心来防范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

当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无条件的溺爱孩子、家庭教育的失职使得孩子在上大学前凡事都习惯性依赖父母,心理不够成熟,抗挫折能力低,没有独立生活、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经验和能力,难以快速地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当突发状况发生时,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农村家庭的孩子虽然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其要强的性格,又往往过刚易折,导致最后事与愿违。此外,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对家长隐瞒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遇到问题也不懂得寻求帮助,出现心理问题没有疏导通道。再加上我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重视,大学生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正当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错过最佳避难时机,或者无法完成自我救助。

(三)农村家庭文化程度低,生命教育缺失

农林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父母双亲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这一人生成长重要教育环节的缺失,导致家庭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毫无知觉。而且受客观条件、自身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农村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生活、学习状况都不太了解,在学生为人处世上缺乏正确的法制观念引导和教育,导致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法律意识淡化,做事不考虑后果。农村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模式就是教育孩子要争口气,通过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以后好回报家里,这无形给了农村学生更多的压力。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两种不同形态也加剧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走进城市的学生与身处农村的家庭交流变少。

(四)社会环境的压力

日益膨胀的商业社会,使社会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创造物质财富,传统的人文精神、人生观、价值观导向都在不断被商业社会剥离和重新改造。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业压力增大,拜金主义盛行,人际关系的冷落等等。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正在歪曲和疏远人们的内心情感,人际关系的冷漠又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变得难以适应。见死不救、老人摔倒不敢搀扶,抨击的不止是这个民族的道德心,还有大学生对世间冷暖的另一种解读和受其影响对自己价值观的重新修正。

三、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开展生命意识教育课程是高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课程让大学生认识生命,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到终结整个过程加以深刻体会,领悟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认同生命过程的曲折,树立起不屈不挠面对生命历程的勇气,遇到问题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课程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命价值与态度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等等,强调人生中积极美好的一面,亲情、友情的重要性。高校还要教会学生敬畏生命,学会对自己宽容,不要对自己抱有过高的要求和标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庭责任的体现。高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可以从三方面开展: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及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监控预防制度

心理学表明,任何行为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一般来说人际关系不和谐,不爱与同学相处,性格内向的人比较容易做出极端行为,学校在此方面应该尽到义务,对学生近期的生活状态等做到提前了解,及早预防。学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掌握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比如学生近期出现学习成绩下滑,与恋爱对象分手,面临生活困难等等,对这类由外部环境刺激引发的个人心理变化的事情,学校可以建立三级心理反馈网络,通过多种渠道提前了解学生的近期心理状况,做到有针对性的防范。

学校虽然作为预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但是并不是唯一者,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起协调各方、联防布控的体系。在校期间,家庭如果发现学生近期心理状况不太好,可以与学校联系,学校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放假期间,学校如果发现学生近期心理状况不太好,可以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双方的信息对接与沟通工作。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应该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此产生合力作用。

(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首要问题是消解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在我国,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容易与精神病等联系在一块,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躲避心理咨询机构,致使高等院校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如同虚设,学生一旦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机构,更不会向别人打开心扉,排解心理的问题。面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需求,咨询机构应该转变运营策略,了解学生这种顾虑的心理,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或者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咨询,不跟咨询客户当面交流,既可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效化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一环,环境可以改造人也可以塑造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导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追求,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校风、学风、教风、校纪建设,鼓励各个团委、学生会、大学生社会社团等开展和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多种生命意识、健康安全、人生意义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辩论赛、作文竞赛等,定期举行感恩亲情、生命之旅等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只有弄清楚大学生生命意识薄弱的背后原因、诱发机制、作用背景、发生环境的细微差异对生命意识教育的不同影响,结合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自身的特点,才能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孔庆蓉.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王清娟.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生命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 生命健康教育;大学生;课程

根据对江西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及行为实践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借助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平台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达到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育人目的。本研究的成果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可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各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领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两者和谐融合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了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使之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教育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认识自己,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初步实现了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的新风尚。

三是构建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融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实践,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3]蒋强军,梁文慧,林莉,等.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4]刘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1(3).

生命教育现状篇8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点状;线形;策略重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9-0015-03

一、现实扫描

【案例】

清明节,某校照例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去参加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在教学楼前集合时,低年级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挤到走廊上,眼里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眼神。队伍中三年级的孩子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个个喜形于色,很难看到有“严肃”的氛围。比较之下,高年级的孩子们因为已经参加过“不过如此”的活动,显得非常平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案例中的场景,是对学校传统教育活动现状的真实描摹。在现代学生心中,扫墓是“春游踏青”,少先队授衔仪式是“队干部佩戴标志的集会”,敬老节活动是“去敬老院送水果糕点、表演节目”,纪念党九十华诞是“唱红歌写征文讲故事”……我们“精心”策划与组织的集体性传统教育活动,留给孩子们更多是碎片式记忆,而距离我们的初衷——对活动意义的认同和升华,并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精神信仰的目标相距甚远。

传统教育之所以要坚持开展,是因为这些教育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筛选沉淀下来的,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历久弥新的德育拳头产品。她除了有“清明节前后扫墓祭奠英烈”的时间载体外,还应该有“列队默哀、敬献花圈花篮、讲述英烈故事、宣读祭文、表明决心与宣誓”等程序载体。可以这样讲,几十年来我们所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在时间和形式上并无多少变化。为何今天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呢?问题的结症在于我们这个病态的社会和成人——很多时候,我们组织的传统教育活动,只是时令的产物,是应景之作,常常忽略和丢失了“教育人出发的目的”。学校、教师、学生都是为活动而活动,是彻底的“被活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传统教育活动就演变为校园点状“突发事件”,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效果当然会与当初的构想相去甚远。具体表现为:

1.活动对象的点状化

革命传统教育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成分,理应“从娃娃抓起”。但我们从案例中“低年级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挤到走廊上,眼里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眼神”“三年级的孩子们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个个喜形于色”的描述中,可以读出“低年级小朋友还不具备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条件;至今,他们还没有参加过扫墓活动;甚至连春游踏青活动都未开展过”等信息。而够得上“资格”的高年级学生,因为连年都参加形式重复的活动而出现“审美疲劳”,所以就因“不过如此”而平静、无所谓。在活动对象点状化思维的左右下,我们总以为诸如扫墓一类严肃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远离小朋友的认知世界,起不到教育效果,因而舍弃了很多教育契机。其实,即使小朋友真的不能理解活动的意义也无妨,让他们参加活动,至少可以为以后这样的活动“热身”,学到基本的礼仪,懂得基本的程序,感受庄严静穆的氛围。而礼仪与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

2.活动过程的点状化

思想教育应该是一种浸润,是悄然无声的缓慢改变和占领,与式的突飞猛进格格不入。传统教育应该是一张立体的大网,而网结就是一个个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活动,这样的教育才具备延续性和生命力,才能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但当下,传统教育经常是孤峰突起,前无铺垫,后无续章。即使有面上的铺陈,也多是短时间内的狂轰乱炸,暴雨淋旱地,皮焦心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于,当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节日到来时,由于上级多部门布置的活动太多太杂,一些学校只好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肢解,以年级、班级乃至于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突击活动,完事交差。这样,看似一片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热闹景象,结果却是,这些绚丽的花草由于根基浅,培土贫瘠,不久便枯萎凋谢,不会结出我们期许的教育之果。

3.活动资源的点状化

案例首句中“照例”一词,折射出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形式的局限和单一,除了扫墓还是扫墓。究其原因,其一是组织者对扫墓这一经典活动驾轻就熟,按部就班不费事儿。其二是在当下社区里,也确实难以找到更好的活动资源。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革命者已经寥若晨星,年老体衰;散落各处具有纪念意义的名人故居、遗物、文物早已被经济建设的浪潮吞没;至于专门的纪念馆、博物馆,也作为“革命圣地”,并不随时对学生开放。而最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主流价值观念这一精神资源,已经几乎被时间消磨殆尽,被经济至上的理念所取代。革命传统在成人世界的群体失忆,造成传承的短路和断层。所以,一提及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就不得不想起那个唯一——革命烈士墓。

二、策略重构

传统即文化,文化是历史延续下来的,而不是在短期内可以突击打造和人为制造的。制造出来的文化,终究是畸形且容易夭折的,不会变为传统。和所有传统教育一样,革命传统教育应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熏陶浸润,应该有一以贯之的不懈坚持,应该有“时时事事处处人人”的全面涵盖。就某一项传统教育而言,不应该仅仅是一场集会或一次活动的“点”,更应当是一条有起点有过程有结局的“线”。某一次集会或活动,只能是革命传统教育乐曲中一个铿锵有力的音符,只有将其巧妙、连续地组合起来,才能成为荡气回肠的恢弘乐章。

1.设计序列,回环上升

上一篇: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文 下一篇: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