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5:38

影视制作的前景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1

【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作品;应用

一、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一)镜头剪辑。影视作品的拍摄方式为分镜头角本拍摄,在后期需要通过镜头剪辑,将这些破碎的分镜头组合排列在一起,将所有影视素材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剧情连贯、场景衔接良好的作品。良好的镜头剪辑能够营造出符合作品主旨的氛围,是整个影视作品艺术审美的体现。镜头剪辑考验后期制作人员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以及对于镜头表达能力的诠释。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地传达出所有的信息,并且采用留白的艺术表达形式,让观众发挥想象,为作品增色添彩。(二)特效合成。目前,以3D电影为代表的高科技影视作品在市场上广泛流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科幻、动画作品就是后期制作技术发展的产物。特效合成就是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合成现实拍摄无法完成的影像的方式。比如说《变形金刚》系列作品,就应用特效合成了主人公形象——变形金刚,赋予了主人公与人一样的神态和感情,同时又还原了变形金刚拥有的神奇变形技能和格斗能力,将一些只存在与人们想象中的景象甚至人物还原了出来。(三)声音剪辑。声音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在进行后期制作时,需要对画面进行剪辑,同时还需要对声音进行处理,比如说配音、配乐等。影视作品的配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期录音,在后期进行声音剪辑时,要根据画面的剪切进行声音的剪辑,确保配音的完整性,能够与故事情节、画面相契合;另一种是后期配音,这样的配音形式对于声音剪辑的需求不大,因为一般是配音演员根据剪切好的画面按照台词配音,在后期只要对音量等进行简单调节即可。好的影视作品,其配乐往往也是比较精彩的,能够与故事主题契合,起到渲染氛围、辅助创设情境的作用。

二、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价值

(一)对影视画面进行处理。前期拍摄的画面,还需要通过后期制作对其进行整体加工,对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进行细微调整,以保证最契合主题的画面效果,带给观众震撼感动的感官体验。影视画面的明暗对于呈现场景的氛围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悬疑片中会采用较为暗沉的色调,比如说《恐怖游轮》中大部分在邮轮内的场景,其色调都是较暗的;而一些明亮的暖色调通常都会用于爱情片、喜剧片中,比如说韩国影片《喜欢你》及英国影片《赤足》,整体色调轻松明快,营造出浪漫而愉悦的氛围。(二)影视特效的加入。现在的一些大制作影片,都利用了高新科技做出逼真的影视特效,尤其是在一些科幻电影和仙侠电视剧中,最近大热的一些国产IP电视剧《花千骨》《诛仙》《择天记》等,这些剧中主人公飞檐走壁、御剑凌空,其实都是依靠后期,需要加入影视特效才能够呈现出这样的场景。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对于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是一个具有武侠、仙侠情节的国家,特效合成技术的落后,制约了这些文字作品的影视化。当年大热的电视剧《西游记》,就应用了一定的特效合成技术,虽然相对落后,但可谓是中国仙侠剧的开山鼻祖。(三)影视场景的塑造。有些影视场景是无法呈现出来的,比如说行星撞地球,而有些场景,其拍摄成本比较高,比如说《泰坦尼克号》中游轮沉入海底,为了尽量还原出剧情中的真实场景,同时降低拍摄成本,影视制作者通常会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上述场景。在拍摄时,先用虚拟场景,再通过后期的特效合成,与剪辑组合,将一些震撼性的场景还原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整部作品的情节连接紧密,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作品的技术含量与创作质量。

三、结语

目前,影视作品创作市场竞争激烈,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够得到观众的青睐,创下收视新高。通过影视后期制作,能够让整部作品变得更加完整,情节衔接变得更为紧凑,对于提高影视作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如今,一些大制作电影都喜欢通过特效合成及影视场景塑造来创造震撼人心的画面,而事实也证明了影视后期制作的价值,比如说《速度与激情7》轿车飞跃楼层的场景,在震撼观众心灵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参考文献:

[1]马覃亮.影视后期制作在国产影片中的应用及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85.

[2]于蔚.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06):104-105.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2

影视区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它的特征有两点:一是被摄体――剧中人物始终在空间中运动,从而呈现出真实的连续的时空幻觉;二是在这一过程中,空间环境是真实的、物质的,同时又具有象征的涵义。影视的特性决定了影视美术在创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视美术的综合性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已经人所共知。所以影视美术创作不能独立于影片内容之外。影视剧中的美术设计师,为了把自己的创作构思转化为实际的可供拍摄的环境造型和人物造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庞杂的组织工作。他既是一部片子空间环境的创作者,也是实现创作构思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必须具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摄制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有分工也有合作。你必须协调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纵向来说,导演是一部片子的艺术负责人,在创作思想上要和导演经常沟通,保持一致:制片主任负责整部影片的生产,在制作预算、生产安排等问题上,要寻求他的理解和支持;美术师的工作除了直接影响一部影片的艺术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制作经费的投入。美术设计负责影片的造型部分,各职能部门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置景、绘景等。作为这个部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你必须具备指导他们工作的能力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横向来讲,即美术师和摄影、照明部门的合作。在舞台上,美术师可以实现自己对各种光调色调的设计构思,而在影视剧中,技术上讲光是由摄影师掌握的。因而,美术师和摄影师在共同地、正确地运用光调色调方面的合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影视美术的特性

影视美术的特性是由影视的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是逼真性。自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开始,就奠定了写实主义的基础。早期的影片虽然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存在有美术的因素,有摄影画面的内部构成。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美术的因素也是无所不在,只是我们在进行影片创作时,有意识地、自觉地对生活的素材加以提炼、概括加工,赋予影片一种完美的外部造型形式。另一位电影先驱梅里艾在把戏剧引进电影的同时,也把舞台以及舞台布景的机关装置用到了电影中。像那时的舞台演出样,使用“画幕”造成幻觉。随着电影美学和技术的发展,这种绘画布景逐步发展成为构筑布景,即在摄影场地使用物质材料搭建布景,确定了电影美术向逼真性发展的方向。

第二是运动性。前面说过,我们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始终是在时间的空间和环境的空间中运动,这就要求美术师在创作时应该考虑到影视画面的连续性和环境的延续性。布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演员的行为动作,还要考虑相应的摄影机的动作以及摄影器材(如轨道、升降机等)的活动空间。形成复杂的人和摄影机相互运动及配合的调度关系。要避免自然主义的“盖房子”的现象。只有周密地思考才可能精细地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的任务

有人这样说:“影视美术设计师是第一个把文学形象转变为视觉形象的人。要体现导演关于场景的创作意图,总是先由美术师设计布景、道具、服装,然后通过演员的表演来深刻地揭示内容。”事实上,观众在银屏上看到的一切环境和造型都和美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

影视的空间环境设计,要求美术师富于创造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剧情需要的场景这浅表层面。环境设计首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要起到深化主题、表现人物的身份、情绪和心理变化等作用。这个创作过程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剧本的主题、内容、情节、人物“烂熟于心”,使未来画面的空间环境在心里逐渐成型,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种种素材形象中提炼出最切题的具体物体造型形象加以典型化。

环境设计的第一步是“纸上谈兵”,把自己对未来影视作品的整体造型构思、设计意图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美术师的绘画功底和设计能力及由此涉及的建筑制图、置景工艺等专业知识。

美术师的整个创作过程是繁杂艰辛的。案头准备工作是别人看不到的,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遇到历史题材的影片更是如此。一个人的经历和阅历是有限的,你必须坐下来研究剧中年代的历史、风土人情、建筑、家具、服饰、礼仪典制乃至日常生活用品等等,然后才能进入创作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采景、多次的读剧本、研究剧本、分析人物、列出场景表,一方面和导演沟通,领会导演的意图,确定未来影片的风格式样和设计方向。一方面和制片主任沟通,明确工作量,确定美术部门工作人员,商量制作经费的投入,编制预算,了解生产周期,提前进入筹备制作。根据需要画出剧本涉及的场景气氛图、道具设计图、服装设计图以至人物造型图。要使这些平面绘画设计付诸实施,还要精心画出一整套的搭景用的建筑技术图纸(平面图、主视图、侧视图、透视图等),并负责组织与监督整个搭景制作过程,包括搭景材料的选择和制作,直到最后的完成效果。在这些反复的劳动中,美术师不能像一个画家那样独立自主的创作。他的工作受到时间、经济以及合作者的约束,受到实地搭景时具体困难的限制。有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是个艺术家,有时像个外联制片、生产制片,有时像个工艺匠人。总之,影视美术师是个“杂家”。

美术师除了内景的搭制,还要进行外景的选择和改造。根据情况有时候需要外景内搭或内景外搭,通常是内外景结合,内景、外景在造型上的衔接和统一,则又成为影视布景设计中的一个艺术和技术性的问题。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3

一、 3D动画电影的视听审美特点

(一)感官刺激和审美体验兼顾

“审美体验是人们面对审美对象时,体现出高于普通审美理念的生命及精神感悟,是内心、人格、情感都达到高峰体验的感觉。”[1]3D动画电影加深观众的感官刺激和审美体验。在欣赏3D电影时,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因为视觉幻象导致观众体验到“超真实”的感觉,可以触动身体感能,进而让观众感官深入到“触觉”层次上。在欣赏3D电影时,和听觉、视觉相比,触觉可以让观众体会到物体存在感,深刻认识到物体、情节内存的细微表达,提高人们的想象力。

(二)震惊感觉和韵味形态结合

韵味就是光辉、气息,是本雅明在总结传统艺术显著审美特征时提出的观点,与现代复制艺术具有对立性。因为传统艺术是对价值的肯定与推崇为核心主导,让观赏者与其有距离感,体现出若即若离的审美感觉与感情。“震惊体验就是具有疏离性、偶然性的审美感觉,其和韵味的概念相对立,是传统与现代艺术的重要区别。”[2]3D电影全面转变观众的欣赏体验,转变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从传统韵味形态向震惊体验方向转变,在视觉冲击下获得震惊与奇异的感受。

(三)感官强迫与自由静观并容

3D动画电影体现出真实场景,以3D技术为依托,向观众展示超真实的画面,以强制性方式让欣赏者对3D动画电影作出反应。3D电影带来审美潮流的变化,科学技术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其自由静观感低于传统电影,应该重视此方面。从3D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可以看到,其追求生理性、功利性,力求获得大众的认可。但过分的会降低电影内涵,所以要重视电影中均衡化、多元化的美学形态。

二、 3D电影改变原有的构图规则

包括网络视频、MV、电视、电影在内的所有视听作品,都涉及到两个重要因素:声音与画面。现在电影逐步进入3D时代,此3D并非是简单的计算机动画(三维动画),而是立体电影。其代表着要提高景深,以体现出更加立体的空间感,特别要在过去电影空间中多一层空间,就是屏幕前3D视觉效果下浮的空间,也叫作前景的前景,进而改变了传统的构图规则。

电影构图特别重视纵深的层次关系。画面层次可以有效地展示出镜头的纵深感,体现出多物体、多角色构图。人眼在识别色彩、空间时和摄影机录制具有明显区别,后者的深度及广度均不及前者。为了让电影效果更接近人眼效果,会全面运用前景、中景、后景效果以提高景深感。

《魔海寻踪》动画电影中运用大量海水以提高画面纵深感,经常让海水涌向画面前端,在3D效果下,海浪冲向镜头却没有扑向观众眼前,由于景框的影响,海水在底部和两侧会出现框线,框线会将海水吞掉,仿佛海水被局限在屏幕的立方体中,与传统景象的差别不明显。如果将飞溅而起的水滴与浪花加入其中,而不是简单的推进海面,会提高此片的3D效果和视觉冲击力。3D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逐步影响和改变构图规则,要求电影创作与制作方深入研究景层与景深。[3]部分3D电影没有妥善处理好景深,或者对景深有所考虑,但由于技术层面的问题,难以全面体现出3D效果。这些问题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解决,但怎样对立体画面进行构图,怎样提高屏幕立体效果等问题,仍是一段时期内电影理论和实践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 3D动画电影中冲镜与纵深调度的运用

(一)纵深调度在3D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纵深度是在摄影机垂直方向内,让角色进行移动,即画面的深处运动及前端运动。电影最独特和典型的技术就是纵深调度。上文中提到的画面景深和层次是纵深调度的前提。景深状态良好时,纵深调度才更加自由和自然。当运用摄影机长焦、广角、标准等不同镜头进行拍摄时,才可以更完善地使用纵深调度手段。因此纵深调试也就是电影调度。动画电影的调试也具有纵深性。只是部分动画运用平面来诠释空间,其也具有较明显的空间概念。

纵深调度与电影的摄影方式、道具人物、场景安排具有直接关系。在创作二维动画时,因为平面性和绘制方法的影响,纵深调度不可以随意使用。二维动画在设计时在前景、中景、后景等不同层次上绘制景色,以空间移动来体现动态效果,并以景层为前提进行调度。三维动画可以选择软件对摄影机运动规则进行模拟,在纵深空间内实现升降、摇动、推拉、跟移等摄影变化,并可以将摄影技巧进行恰当组合。《魔海寻踪》中大量场景是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的,只有全面地分析纵深调度的相关问题,才可以做好三维动画,让其超越二维动画的平面艺术和审美特征。

(二)冲镜在3D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冲镜是纵深调度的重点环节,其可以体现出明显的冲击感和纵深感。”[4]冲镜是角色以镜头为方向纵深移动,让其充满甚至超过画面,此过程可以是急速的、快速的、常速的,但基本不运用慢速的。冲镜是以艺术方式处理转场,也是将各种镜头连接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冲镜经常应用于二维动画,其主要方式是填满画面的所有空间。随着银幕面积的逐步扩大,此形式更加体现出空与平的特点。平是平面化,空则是动画具有的美术性。动画细节的丰富水平难以和真人实拍的相提并论。三维动画和真人拍摄特别接近,所以冲镜在三维电影中体现出的效果低于其在二维动画中的效果。创作者应该根据故事和画面需要决定怎样运用冲镜,以提高显示冲镜的作用。

《魔海寻踪》动画电影中运用冲镜技巧来控制纵深调度,如胖厨师把小鸟丢进垃圾桶的片段,就运用仰拍的方式,体现了垃圾桶内的活动,让小鸟向着镜头飞出来,让观众感觉到小鸟迎面扑来的势头,提高视听感觉,实现预期效果。冲镜是电影经常运用的手法,并不是每个冲镜都是满画面冲镜,如直冲镜头冲镜,既可以运用整体形式出现,也可以是景致、道具或者角色的一部分。冲镜可以加快节奏,不让画面出现空、平的感觉,也不让观众有堵得慌的感觉。冲镜能够实现效果经过3D技术的帮助,提高冲镜效果,让观众感觉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 特写及剪辑在3D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特写景别在3D动画中的作用

景别是画面中物体的范围、比例、大小,其各类划分因方法,导演、流派、地区、国家不同而出现差异,但基本包括特写组、中景组和全景组三种景别。特写是特征明显的景别。导演运用电影方式在影片中体现出自己的理念,影响观众的情感与视线,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得到观赏者的认可和喜欢。全景组体现出绘画性,其特点是视野宽阔、非戏剧化,环境具有重要地位;中景组体现出叙事性,以人的视线为切入点,此方式可以包涵多种视觉元素,能够展示人物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增加欣赏者视觉讯息量。特写是故意放大某方面细节,体现出情绪化、细节性、文学性,其镜头刻画的突出、细致,沟通感更强。特写对物体细节和人物内心进行描述,以起到突出意念、交代事件、体现物体形态、分析角色内心等重要作用。

《魔海寻踪》既运用大景别以构建气势宏伟的场景,也运用特写突出角色的情绪。在特写方面,三维动画的优势明显高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渲染人物情绪,在体现严肃、恐惧、紧张时都能够运用特写。如加利王子在监狱里看到陈海儿长在手上的胎记时,运用特写就能更好的体现出视线的流转,既可以成功引领欣赏者的视线,也能够让观看者的情绪与角色情绪结合在一起,让双方产生共鸣,感受到王子当时的震惊,进而全面渲染情感。现阶段,电影屏幕逐渐加大,画面更加精美,动画电影应该和普通电影学习如何运用特写,这对增强动画镜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剪辑在3D动画中的作用

“剪辑是动画制作的流程,将相对独立的镜头联接在一起,进而让片段成为整体。”[5]优秀的剪辑可以巧妙地插入镜头,呈现出完美的戏剧效果。剪辑并不单纯是一种方式或流程,要在“视线、节奏、故事、情感”等前提下,考虑画面匹配、动作衔接及快慢等连贯性问题。同时剪辑也是一种思维,特别在动画电影中,在分镜头台本时期就要对剪辑进行考虑。包括静止和运动镜头的搭配,动作衔接、坐下起来、入画出画等连贯性,光线、透视、视觉、构图等匹配性。同时节奏、故事、情感也要重点考虑,哪方面需要慢镜头、哪环节需要动作戏、哪环节要实施平等剪辑等等。

《魔海寻踪》将原来的120分钟时长剪辑到90分钟,更加重视连贯性与节奏。全篇运用真人拍摄及动作捕捉,其不仅仅是捕捉真人动作,而是运用摄像机拍摄全部演员的表演,能够为动画提供参考的角色表演及构图全面留下来,在制作过程中根据此资料开展动画制作。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动画制作者可以有效的对演员的动作及表情进行还原,在真人拍摄时还可以验证动画构图的完善性。

声音剪辑也是剪辑的重要环节。动画电影属于视听艺术,声音处理得当可以起到辅助画面的作用,可以运用声音来宣泄感情。在对话中,说话与听话人同样重要。如《魔海寻踪》动画电影中公主绝食片段,与郑和、丫鬟的劝说相比较,公主的反映更重要。由于此表现与后续情节具有很强关联性,公主情感出现变化后,才能去帮助士兵,如果只重要讲说话者而轻视听话者,其剧情的呼应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动画电影剪辑工作应该具有艺术思维,以提高3D电影的视听冲击力。

结语

3D技术让电影的表现和语言手段更加多样化,提高电影真实性,适应人们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调动欣赏者的感官,让他们在观赏中得到审美和娱乐方面的满足。《魔海寻踪》这部3D电影,在带给观众较强视听冲击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动画要体现出电影视听环节的艺术方法和常规电影的制作模式,也要在美术层面上体现出风格与材料的优势。动画是美术与视听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门类,如果能在风格、材料等环节上予以创新和拓展,就能够深度的挖掘出动画的潜力。只有分析、总结理论,让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动画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高毅.电影与动画电影――导演3D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有感[J].剧影月报,2012(6):80.

[2]孙佶.影视动画镜头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J].电影文学,2013(3):74-75.

[3]张凯茨.融入了3D技术的二维动画场景设计研究[J].艺术百家,2013(S2):282-285.

[4]于佳立.解析皮克斯三维动画电影的艺术价值[J].电影文学,2013(24):25-26.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4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影视剧基地建设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各种营运模式的分析,为新时期我国影视剧基地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所讨论的影视基地特指为影视剧制作而专门投资建设的外景地或内景地。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现状

当下,我国的影视基地基本分为外景基地和内景基地两大类型。内景基地大多存在于各电影厂或电视台内,这些机构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足够的占地空间,不可能建设外景场区,摄影棚也主要为满足自身的影视作品拍摄使用。近两年,为了打造中国电影制作平台的“航母”,中影集团在北京怀柔建设了占地500亩的中影基地,堪称国内影视内景基地的“巨无霸”。该基地已建成的摄影棚最大为5000平方米,另有系列的3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的摄影棚多个,具有年产故事片电影80部、年产电视剧500集的能力。

以外景地为主的影视基地遍布各地,涵盖了从春秋战国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街区,尤其结合地域文化集中反映当时历史风貌的建筑群体更具有代表性。这些外景地为制作反映某个年代故事的影视剧提供了很好的拍摄空间,同时也成为当地影视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时空关系考察,现有的影视剧外景地分为两类,其一为时空复合型影视基地,即在基地内建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或街区,以满足多种影视剧制作的需要。时空复合型基地一般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其二为时空单一型影视基地,即在基地内根据某一个年代或某一个区域建造影视剧制作场景。单一型基地一般占地较少,往往因拍摄需要而建造或利用场景,使用率相对较低,一些基地的后续投入明显不足。

从因果关系考量,影视剧外景地可以分为先剧后景和先景后剧两种类型。对于某些大制作、大投入的剧本,常常根据剧情要求建造永久外景和内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其拍摄的场景地也将成为旅游的热点。先景后剧类型基地的建造,更加考虑贴近年代、贴近地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更加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近些年建设的影视基地以先景后剧类型为多,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

二、我国影视基地运营模式

无论哪种运营模式,都需要成规模、上档次的硬件设施。当前,我国大多数影视基地的硬件构成大同小异。为影视拍摄而搭建的建筑、院落、街区是硬件构成的基本要素,将这些硬件设施赋予不同时代特征时,便构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景区。对于影视基地与旅游内容密切结合的项目,需要景区内有大量的建筑空间,往往将街区建筑做细做实。多数影视基地在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建设有不同时代的建筑,综合所有影视基地从春秋战国到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已经一概囊括在内,其建筑类型包括了宫廷建筑、民居建筑、商贸建筑、寺院建筑等。所以,现有影视基地的硬件设施能够基本满足古装戏对于各个时代的建筑、院落和街区的需求。少数影视基地建设了欧美景区,虽然规模有限,但也弥补了部分国外场景的拍摄之需。

影视基地的基本功能无一例外地为满足影视节目制作需求。从现有的基地看,除了中影集团怀柔基地外,其他基地基本以影视制作外景基地为主,辅之以部分摄影棚或演播馆以补充内景制作的需要。中影基地主要定位于内景和后期制作,但在项目规划方面也保留着外景地开发空间。影视基地的第二功能是影视文化旅游。将旅游作为产业要素与影视基地嫁接,在国外已有多年的运行经验。我国在影视基地创建初期,基地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伴生旅游项目。

影视剧拍摄加旅游已成为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基本运营模式。影视基地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场地出租、配套服务(包括餐饮住宿、道具加工、场景搭建、交通工具、群众演员、后勤服务等)与影视旅游(包括景区游览、体验、旅游产品、食宿服务等)两大方面。近年来,少数影视基地开始显现其聚集效应,吸引影视投资与制作单位在基地内设立机构,使得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原来的制作加旅游的基本模式扩展为影视产业运作模式。

研究发现,影视基地收益较好的时代,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改革开放的热浪引发了人们对各种新奇事物的热衷,加上庞大的追星一族,使得影视剧基地热闹非凡。经过理性积淀,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时尚追求升级换代,影视基地的经营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但由于影视基地的投资巨大,以制作加旅游基本模式的收益平衡投资的影视基地可谓凤毛麟角。影视基地不同于地产项目,不得不将自身经营战略定位于长期目标。因土地成本和投资来源的不同,影视基地之间的投资回报期望值也有所不同。

影视基地也不同于影视主题公园,虽然二者都以影视为题材,但影视主题公园是以旅游为主要功能,而影视基地却以影视拍摄为主,附带影视旅游功能。影视主题公园更加关注游客的娱乐性、参与性和消费性,以高科技手段和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结合著名影视剧中的人物、场景等,创造新奇、刺激的感官效果。众多的影视基地在建设初期已经考虑到了影视旅游功能,与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相结合,使影视基地具有了鲜明的活力。

三、我国影视基地可持续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现有的影视基地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大众对影视剧产品的需求由强烈转向理性,由前些年的追逐明星阵容,逐步转向注重内容和制作,提高了对影视剧的欣赏品味。我国每年生产的影视剧数量稳中有升,需求趋于精品化。所以,以同质化为基本格局的影视基地,需要充分考虑为制作影视剧精品而服务的理念,提高自身的定位层次,制定差异化竞争战略,在特色与服务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一)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拓展影视基地功能。

影视产业链包含创意、剧本、融投资、制作、营销、播出、后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对于条件欠缺的影视基地,自身勿需建成大而全的产业链,立足整合各种资源,与业界形成互动,共同构筑一个资源共享、互补的产业生态环境;也可以与周边地区的影视基地或文化旅游设施联合成为产业共同体,共同做强区域影视产业。

影视与旅游结合已是一种世界时尚。好莱坞环球影城式的影视旅游在国内尚未形成,但影视拍摄引致旅游的思路,基本是我国各影视基地的建设初衷。影视旅游项目属于后影视产品开发范畴,而后影视产品开发在影视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创造价值往往高出影视产品本身的销售价值。资料显示在好莱坞影片的进账中,影院的票房收入只是其中20%,后电影产品开发,例如通过其他媒体传播以及衍生产品生产销售等占其影片总收入的80%。我国影视基地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对于影视制作过程和制作技术尚处于不甚了解的阶段,所以对于影视拍摄内景、外景充满好奇,影视旅游具有较大的号召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对于影视旅游的诉求已不再是简单看几个拍摄实景,看几段粗制滥造的模仿剧情表演,而是要求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吸引人的旅游安排,这一点普遍成为我国影视基地关于影视后产品开发方面需要思考和创新的内容所在。

影视基地大多处在城市边缘甚至农村地区,作为落户当地的文化产业项目,影视基地理应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融入当地、回馈当地,与当地社会和谐共荣,才能从当地政府和民间获取更多的资源,夯实影视基地发展的社会基础。横店基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便是将基地的利益与农民的整体利益密切相连,使农民参与到建设、管理和运营之中,解决了大量的农民就业问题。在讨论开发和形成影视基地产业链的时候,不能忽视当地社会和人力资源的因素。

(二)影视基地建设应与资本市场相结合。

影视基地可以作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载体和平台,发挥其自身聚集效应,有条件形成影视文化产业的聚集地。因而,影视基地除了需要取得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以外,有必要与资本市场密切合作。资本是产业的助推器,影视文化产品往往需要大制作、大投入,才能换得高收益,如果没有资金在背后的强力支撑,影视文化的产业规模便难以形成。我国的影视文化产品需求空间巨大,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要求我国优秀的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所以,影视文化产品对于资本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一方面优秀的作品在期待着资本的青睐,另一方面资本也在寻找着合适的作品,而影视基地具备天然的条件为二者牵手合作。影视基地自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寻求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影视文化产品投资机构,以其专业运作的资源与投融资机构对接,参与媒体运作。实践证明,当某种产业要素在某一个地方形成明显聚集时,资本也会逐渐在该地形成聚集。横店基地已经开始吸纳影视投资,中影集团和时代华纳向其合作投入4.2亿元,成立中影时代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先后拍摄了《投名状》、《爱情呼叫转移》等影片。同时,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国内多家传媒机构落户横店,仅2007年入驻横店的影视机构的影视制作投资达7亿多元,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

(三)影视基地运营应与传媒人才培养和传媒知识普及相结合。

影视基地作为影视文化产业重要平台,是传媒人才培养较为理想的实践场所。它的内在要素包含了传媒各专业领域,既适合学生单一专业教学实习,又适合综合性教学实践,因而,影视基地应成为各大学传媒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传媒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各传媒机构对于本科人才的需求基本以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传媒业界环境,仅靠学校课堂和实验室教育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走出校门,进入传媒大舞台实习实践,才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往各传媒专业的教学实践大多重视面向电台、电视台及社会制作机构,而在产业化背景下运作的影视基地,从创意到制作乃至交易,可以在更宽的专业领域里扩展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才干。

有条件的影视基地应主动与各大学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在此过程中也引进了大学的智力资源,成为影视基地发展的专业后盾。同时,利用影视基地的条件,与大学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影视专业培训班,或者直接申办相关教育机构,为影视基地不断输送各种人才,满足进驻的各影视机构的需求,也可以不断提升影视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影视基地应主动承担起传媒知识普及教育任务,大众了解传媒内容生产制作过程会进一步走近传媒、理解媒介,提高自身的媒介修养和欣赏水平,在受众和媒体之间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互动关系。因而,影视基地不宜拒绝游人参观,如果在剧组拍摄阶段,需要妥善处理好拍摄现场与游人参观或参与的矛盾,既对游人充分开放又不干扰影视剧制作。剧组和基地人员应当正确理解公众参与的意义,在管理方面多想办法,比如在景区内增加一些反映影视剧制作历史的展板说明或实物展示等,使影视基地成为普及传媒知识的场所。

(四)给影视基地注入文化之魂。

影视基地内的景点建设或者由某一部电视剧而起因,或者依某一历史时期而设计,基本上都为影视剧拍摄的外景服务,并没有深入挖掘景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或者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景点设施如同躯壳,如果里面缺少血肉,景点便缺乏了生命力。要使各个景点鲜活起来,就应将文化内涵装入景点,而目前的影视基地普遍需要在这方面有所改进。本山影视基地为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基地在建设初期已经计划将建成后的沈阳北大街恢复其在上世纪初的生活原貌,除了不便进行的内容,都可以按照当时的社会情景展示给游人,包括餐饮业、商业、市井艺术、生活习俗等,充实了影视基地的文化内涵。影视基地的旅游项目应当成为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需要精心策划与组织,不能将影视旅游停留在简单的购物、餐饮或低俗的表演上,而应与景区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相结合,构建旅游内容,打造旅游品牌。影视基地还应成为当地举办多种文化活动的场所,为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作为影视基地的配套设施,应具备举办一定规模的论坛、会展的条件,将影视基地建成影视文化的交流中心。

提高科技含量是提升影视基地文化内涵的必然要求。影视基地发展初期一些以旅游为目标的影视城,设计了大量的声光电产品,科技含量并不高,多为宣传封建迷信、装神弄鬼的设施,反映了当时的发展水平,已使广大游客颇为反感。科技是提升文化内涵的手段,而不是目标,好莱坞环球影城的众多场景,体现了文化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意境,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五)给影视基地植入国际化元素。

我国影视基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应植入国际化元素。影视制作的国际合作将会越来越频繁,作为前奏,内地与港澳台影人的合作已司空见惯,很多港台导演在内地影视基地选景拍戏,西方导演也来寻求合作,为各影视基地提出了国际化的目标。首先,影视基地应实现经营管理理念的国际化,在这方面需要我们走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5

关键词:影视特效;电视广告;特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21-2

影视特效与电视广告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催生了影视广告,影视广告是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为电视广告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色彩应用

在各种电视广告中色彩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对于刻画角色的情感、营造环境的氛围、增强剧情画面的丰富,创造广告的欣赏价值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的准确运用能够让观众领略色彩本身的魅力,与此同时极富情感的颜色能够感染观众,好的电视广告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并打动观众。

电视广告中的色彩特效的使用主要是在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两个方面,在电视广告的拍摄中,常常会由于各种不确定的环境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导致广告画面色彩值无法匹配统一。电视广告中的特效应用时,往往需要多镜头以及多素材的合成,在电视广告的后期特效制作过程中,多镜头以及多素材的合成难免会出现色彩无法匹配统一的问题, 这时就必须对于每种素材进行色彩调整,以确保电视广告整体色彩的连贯统一。色彩的校正主要是对于同一电视广告中色调的调整,分为客观技术和主观艺术上两方面的色彩校正,客观技术方面的色彩校正主要是针对电视广告拍摄时所产生的色彩偏差、曝光不准确以及色彩失真等技术问题。主观艺术上的色彩校正主要是考虑观众的心理特点以及电视广告的艺术性,进而对色彩进行人性化和艺术化的调整。

二、光效应用

光效的运用是电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追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追逐观众的眼球,光效具有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目前各种影视广告中光效运用较为广泛,在电视广告中有针对性的利用光效突出所要表达的主体,往往能达到广告的宣传目的。光效是影视特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光效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画面的观赏性。

三、抠像应用

“抠像”一词源于早期的电视制作,英文称作“Key”,通俗的解释就是将画面的前景素材与背景素材进行分开拍摄,然后重新整理叠加,从而合成一个完整的素材。抠像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此后的影视作品中,抠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早期的电视影像制作中,抠像需要严格的条件以及价格高昂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抠像所需要的条件已经不成问题,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抠像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

在电视广告中这应用抠像特效能够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提高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兴趣,直至今天抠像技术已经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选择多层的前景与背景。目前来说抠像软件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即节点模式和层模式,节点模式将需要的各个画面元素作为节点,并且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连接,最终实现合成效果。层模式则是将画面前后素材标识为不同图层,在各图层整理分析后按照所需的顺序再进行合并,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点,节点模式软件适合处理较为复杂的抠像,而层模式软件操作简单。

四、追踪应用

在影视作品中绝大多数的特效镜头,在后期的制作中都要进行跟踪,在国外被称作matchmove,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运动匹配。影视制作后期跟踪可分为二维跟踪和三维跟踪。二维跟踪的应用更加广泛,也更具有典型意义,其又可以分为点跟踪和面跟踪两个方面。点跟踪的方法出现较,直到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于各种合成软件中。面跟踪是新兴起一种技术,通过跟踪的数量巨大的像素,提高追踪的精度。面跟踪能记录更多的透视信息,能够更好的进行追踪,其局限性是速度较慢。

五、虚拟场景应用

无论是影视制作还是广告制作,虚拟场景的应用必不可少,虚拟场景系统来源于虚拟演播室,在影视制作中往往需要现实中不存在或者无法模拟的场景来达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效果。虚拟场景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并且能够构造出极为逼真的场景氛围。虚拟布景系统的场景采用的是前期合成的方式,相对于实时渲染来说要求条件更低。在虚拟场景中光线跟踪、三维物体的细节处理以及反走样等镜头特效比实时渲染的效果更为优秀,抠像效果也能很好的满足影视画面的需要。利用虚拟场景更能让广告制作人充分发挥想象力,电视广告正需要虚拟场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三维图形技术能够在计算机中真实再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形象,从而能够有效吸引人们的关注。虚拟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催生了虚拟广告技术,在不中断节目和扰乱观众视线的前提下,将广告融入到视频中。虚拟场景作为影视特效中应用极为广泛的特效技术之一,在提升广告品味和提高广告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虚拟场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成熟,充分利用这一技术能够帮助电视广告业解决一系列问题。

六、结束语:

面对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特点,影视特效与电视广告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这条路还很漫长,但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汪淼.影视广告制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05).

[2]崔银河.影视广告编导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06).

作者简介: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6

【关键词】影视特效;视觉设计;数字化

引言

特效镜头指的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所运用的特效镜头,传统的手法是通过模型制作、化妆、光学合成、特技摄影等手段制作的。与运用数字化技术合成的影视特效镜头具有很大的不同。

1.影视特效的数字化处理

在传统影视作品的视觉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光学效应来控制胶片图像上发生的划变、叠化、叠印和渐变的变化,再使用图案罩遮处理胶片。传统视觉特效的设计过程繁复,在“光化学成效”的过程中,至少要求补拍一次图像,图像效果大打折扣。计算机的图像技术对胶片的数字化处理成为影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的特效处理能适应人们最大限度的想象极限、使用的领域更加广泛[1]。

1.1 粒子效果的数字应用

粒子特效对影视场景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海浪、烟雾、碎裂等效果的最佳表现形式。流体粒子在表现水、海浪、流动性的烟雾等流动形态的物体时,在张力、压力和粘稠度的表现中极具真实度。第二种是烟雾粒子,烟雾粒子主要用于表现爆炸时的烟雾、龙卷风、沙尘暴。烟雾粒子因内部流动的形态更大,整体张力受外界的影响较大。第三种典型的粒子是碎裂粒子,它是一种物体爆破和碎裂时产生的粒子,原始的形态上和物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受到特定的张力时可以从物体上分裂,具有二次繁殖的能力。这一粒子在表现物体的坍塌效果时,被经常地采用。

粒子特效作为形成影视特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场景交换和实现手法上,粒子特效的细节要求都不同。高细节的粒子效果在符合事物运动的规律上具有多层次和高仿度。在粒子的渲染中,可直接采用软件渲染器渲染粒子;也可将粒子的格式转化,保存至本地磁盘上,通过专门的插件渲染;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Krakaton粒子渲染插件直接渲染粒子文件。

1.2 场景氛围的数字制作

特效设计在影视场景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作品感染力的有效手段,根据影视作品的解读,设计出合理的数字化场景氛围,便于作品思想情感的表达,震撼的视觉镜像,为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加分,观众在身历其境的感觉中,艺术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2]。

在影视场景的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光雾和闪光可以有力地烘托出场景的氛围。设计光效的软件多种多样,使用的较为广泛的是Opti-FX。它在处理光效的时候,凸显场景设计的同时,也保证了真实感;镜头光晕的使用刚好实现了真实场景拍摄中的偏差。物体的整体外形在光辉与光环的适当调整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将事物呈现在荧幕上时,与旧式的动画制作相比,场景氛围的制造显得更加的真实。

1.3 绘画效果的数字制作

绘画效果和一般的特效制作不同,对场景条件的限制比较低。在各种特效的运用中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这种特效使用的工具也非常简单,仅仅利用将挡的笔刷工具就能做到,无需经过复杂的数字计算。但是,在笔刷的运用中,要进行色彩的相关处理。通过事物之间综合属性特征的表现,使事物在影视中得到更加鲜明的展现。

2.影视作品视觉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镜头的设计

影视镜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影视中场景氛围。一个好的镜头,能够使得主人公的情感得到提升,提高影视作品的真实度。在微观的镜头设计中,控制好光线的稳定和强弱,能使观众体味到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在宏观的场景设计中,合理调配影视中前后场景,满足镜头拍摄过程中所需的层次感,保证在后期的剪辑中,场景元素的丰富度。

我国自1995年开始尝试自身的数字影片制作,整体来看,数字技术制作的实力还是比较薄弱。《天地英雄》是中国数字化电影的第一部“大片”,就专业人士看来,1000多年前唐朝疆域色彩的塑造过于鲜明,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利用CG技术合成“看不见”的战争镜头时,画质浮薄;更不值一提的是舍利的“蓝色冲击波”,粒子的扩张度不强,有失专业的水准。

2.2 影视的气氛

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视听享受。在影视的场景设计中,注意音乐和灯光的配合是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音乐的选择上,音乐的格调给观众的感官以直接的刺激,观众在对音乐分析的基础上,在想象中推理剧情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视中更为投入,提高了视觉设计中的实施水平;在场景特效的营造中,处理好灯光也是非常重要的,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光线的变化对观众观看的关注度也是有直接影响的。光线的颜色、饱和度、分辨度直接决定着场景的整体格调,光线处理得好坏,影响着影视整体的情感氛围,在视觉设计中,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3]。

2.3 作品的真实度

后特效化时期,观众在进行影视欣赏时,同时也在判断中着场景特效塑造的真假。在数字化特效的冲击下,观众似乎厌倦了“袭击”和“轰炸”。好莱坞从上世纪70年代引进数字制作的技术,推出了诸如《异形》、《ET外星人》、《星球大战》等影片,将传统的叙事模式置于宏观化的视角下,数字技术成了每一部大片必须使用的元素。所以在目前的影视制作中,盲目追求神奇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作品内涵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说《英雄》、《无极》等影片,在视觉上的效果上令人震撼,但是在人物的内在表现上显得空洞无趣。另外,特效技术在数字化的特效制作中,不仅没有使影视作品的剧情增分,反倒影响了剧情的发展。

3.结语

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影视特效的视觉设计中发展迅速。本文通过介绍影视特效的制作方式、影响影视特效视觉设计的主要因素。提出影视特效在提升自身设计水平的同时,应更好的结合作品的内蕴,用数字化的影视特效设计技术为影视的内容服务,并注重观众在影视欣赏中的主体地位,提升观众的影视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徐烈辉.粒子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0,4(07):34-35.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J].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5(19):56-58.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7

关键词:多媒体;影视后期制作;应用

引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普及,对影视后期制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影视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后期制作团队,来为更多经典的影视作品服务。如今全球的影视力量越来越雄厚,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也给大家带来风格各异的影视作品,但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编辑流程和特效审美是大同小异的。

1老式影视后期制作的缺点

在原来还不具备数字电影摄影机时,人们都是采用磁带进行录制的,采用线性编辑,编辑人员必须对相关镜头的组接做出准确的判断,在编辑之前就要对影片的前后顺序做好构思,一旦编辑完成之后,镜头的组接顺序就不能轻易改变了,后期也不便于修改。由于编辑人员个人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过分地依赖剪辑人员,可能会造成影片镜头衔接不顺畅,如果造成实在无法挽回的剪辑失误,不但要把影片相关人员(服装、化妆、道具)召回重新进行拍摄,还必须承担额外的拍摄成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多媒体技术在21世纪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2.1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影视后期制作中,其中又涉及许多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配合使用,正好弥补了传统影视的缺点。2.1.1保证了影视节目质量数字电影机不断发展,和传统磁带摄影机相比,画质有了很大提升,从原来720P到如今4K,6K分辨率[1]。更为便捷的画面存储方式,以SD,CF卡为代表的存储介质,更方便快捷的、读写拍摄的镜头画面,由于数字信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得影片画面在传输过程中更稳定。2.1.2提高了影视作品制作效率和以前线性编辑方式不同,如今广大后期制作人员普遍都使用了非线性编辑软件来制作影片。如果制作人员有备份的剪辑文件,就再也不用担心剪辑发生错误。制作人员可以随意替换到之前保存的剪辑状态,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修改,还可以整体预览剪辑好的影片片段。2.1.3更丰富的制作技术支持,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各类大片容易见到的“抠像”技术,随着人们对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刻真实的生活画面已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借助于3D视觉后期特效的成功运用,越来越多的摄制团队热衷于室内“绿幕”拍摄[2]。2.1.4降低了制作的成本如今主流的影视后期制作采用的是非线性编辑模式,这一方式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制作的成本,很好地控制了制作过程的准确度。从原来多台设备才能完成制作完善到如今一台电脑就能统筹所有。在计算机安装专业的编辑和特效制作软件后,能体验功能完善的编辑过程,完成特效合成处理。

2.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带来的改变

2.2.1后期特效制作的改变依赖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后期特效功能越来越强大,制作人员可以通过在指定的一个场景建完模型、动画、材质贴图等全套工作,还能对光线强度、形态进行设定,利于这些技术来完成影视作品的特殊效果,并最终获得更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3]。更关键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出许多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景或者人物,可以将无法拍摄的场景和真实的人物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使观众体验到日常无法想象的真实感。2.2.2后期剪辑的改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后期剪辑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使影视编辑与剪辑变得更加方便高效。在制作软件中可以随意调动每个画面的时长以及镜头组表达的前后逻辑性,可按照要求添加画面转场,对单个或多个画面进行调色处理,更贴切地表达画面语音,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在音乐制作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对音乐进行特效处理,来达到人们所需要的效果。

2.3计算机多媒体针对影视后期制作的提升

2.3.1计算机整体硬件配置的提升近年来,虽然为了达到影视后期制作特效与剪辑完成度而对计算机配套硬件性能做了很大改良,但是却始终无法满足创作人员的工作需求。例如在影视后期3D场景特效制作中,三维软件已经提供了4个默认的摄像机位,分为顶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透视图。而每个面都要做不同的处理,才能符合逻辑思维。不仅要考虑空间存在感,还要兼顾光源的衰减、环境雾、景深等效果。通过渲染数以万计的图像,最终才能得到想要的画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较大的提升。2.3.2影视制作配套软件的提升伴随着多媒体硬件性能的提升,致力于影视后期制作的特效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软件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其协作性和开放性也不断提升。原来软件不兼容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随之越来越多的插件并入,使新版本软件具有更高的集成化。一套完整的软件制作包也是影视后期制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制作人员带来更丰富的效果处理选择,更利于创作出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

2.4具体应用举例

2.4.1绘制图像与视频绘制图像在影视专业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作数字绘景。数字绘景是影视行业发展下的产物,它是因为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很多实景无法满足导演、剧情的需要,但是又为了不影响影视的表达效果,或者能够达到导演理想中的场景,从而形成了数字绘景。现在都是通过电脑数码来绘制数字绘景。数字绘景既可以用来对已有场景进行扩充,也可以用来创建一个完整的场景,同时还为导演和剧组节约不少搭建场地的费用。2.4.2跟踪动态影像影视作品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效果时,制作人员会遇到要求某一特效素材层始终跟随另外一个素材中的指定画面内容进行空间、角度和比例上的变换,这时就要采用“跟踪”特效的合成方法来解决问题了。例如好莱坞电影中电影拍摄基础提到的汽车摄影,利用动态跟踪影像技术,可以达到拍摄两台车辆之间的相对静止。

3我国影视后期制作发展方向

和全球知名影视制作团队相比,我国目前影视制作行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影视后期制作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其发展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欧美、日韩的制作方法不能全部生搬硬套,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改良,开创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影视后期制作之路。

3.1提升影视后期制作综合能力

虽然我国影视作品内容较为丰富,但就影视后期制作水平来说,其技术和外国顶尖后期制作团队还有很大差距。国内影视作品中对特效的运用普遍较少。因此,必须重点培养一批优秀且艺术价值观高的人才,提高我国影视后期制作的综合水平,并配备国际先进的后期制作设备和相关软件。

3.2正确认识后期制作应用方向

一般情况下,一部影视作品离不开画面和声音,由声音和画面共同作用来表达作者传达给观众的思想。虽然数字技术可不断提升影视作品的表现力,来达到更加完美的表达效果,但是数字技术却不能替代人的思想与感情。观摩众多好莱坞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知道,想要拍摄出好的影视作品,并不仅仅是后期特效做得多么逼真和震撼,最重要的还是特效技术和叙事主题的完美融合,只有将后期制作技术与拍摄内容无缝对接,才会使影视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活。

3.3开拓后期制作新道路

从目前我国影视作品暴露的问题来看,很多影视作品不仅仅是缺少摄制的经费和先进的后期特效技术,更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要想我国的影视作品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还需要影视行业不断探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影视行业发展的数字化道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正如一股清泉,解决了影视后期制作的燃眉之急,为影视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还需更清晰地找出更多的可运用空间,弥补其中的不足,以此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应用效果,共同推动我国影视行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园园.影视后期制作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教育,2016(23):57.

[2]王佳音.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9):191-192.

[3]杨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97-98.

影视制作的前景篇8

关键词:数字影视 特效设计制作 动画合成 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J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24-01

每一部影视作品的制作一般都分为前期策划、前期摄制以及后期制作三个环节,计算机数字化在后期制作的逐渐应用促使了人类感官和视像化时代的到来[1]。目前影视后期特效设计制作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各种场景的模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被模拟出来的影像变得愈加真实,同时也为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拍摄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动画合成就是在运用人体动作的捕获技术、运动纹理技术及运动绘图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分割的方法对动画进行类聚分析,然后再通过拼接组成为人体运动的动画,其中动作单元分析方法是对人体动画合成的重要方法。

1 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方法及运用

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就是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的基础的上,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原理及方法,将实拍的画面以及计算机生成的画面等多种素材混合制作成单一复合的图像[2]。各个素材能否在运动、透视、色彩以及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直接关系着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因此数字影视特效设计的运用在视觉效果表达上非常重要。近几年,影视特效不仅仅运用在科幻、动作、战争等电影中,也逐渐应用到纪实题材作品中来,如《可可西里》、《天下无贼》等电影。此外,数字影视特效设计也已经开始在广告宣传片、节目或频道中运用,且在电视与电影作品上运用技巧基本相似,只是在表现方式及侧重点不同。数字影视特效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制作的成功率,还能够比较整体清晰表达整个作品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而提高制作效率,因此做好数字影视特效的设计对影视作品的更好地完成非常关键。如根据广告宣传片产品形象与立意,先进行构思、设计,再设计具有宣传力和感染力的广告作品,通常情况下,运用数字影视特效设计进行广告宣传片的制作时,应该重点从画面元素、运动节奏以及声音效果进行,使其达到和谐统一[3]。即广告宣传片中的影视画面的色彩色调基本统一、运动节奏感要谐调、整个宣传片的听觉效果要调和流畅。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运用能够使作品的画面更具冲击力及渲染作用,如在表现速度的时候让运动的物体带有拖影可让画面更逼真。

2 动画合成方法与运用

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需将各个素材有序而又统一的连接起来,主要包括合成特效、画面剪辑及台词录制和音乐配制。需要提出的是,后期合成与前期拍摄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时间上也不一定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一些虚拟场景的制作必须要在拍摄前完成,这样才能够达到整体预览的效果,在之后拍摄工作作为基本参照,尤其是在故事剧情完善的情况下,这些素材的制作也可在作品中独立存在[4]。例如在经典影视作品《泰坦尼克号》里,先是完成沉船虚拟场景的设计制作,才能很好的拍摄船沉时旅客在甲板上的活动情景。此外,还有一些制作工作需要与拍摄工作同时进行才行。后期制作中,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主要有有效处理合成画面和连接镜头等作用。

2.1 处理合成画面的运用

画面的处理根据影视作品制作设计的目的不同其处理方式与思路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多是调节色彩色调。不仅能够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出来的画面能够在色彩色度上和谐统一的结合起来,还能通过对作品的色彩色度的整体把握,突出主题特征,直接参与剧情的渲染等。目前,以纪实题材的作品也在后期制作中运用动画合成方法进行画面的合成与处理。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摄影棚拍摄的图画与制作的虚拟的场景结合起来,不仅使拍摄便利和节省开支,还能够达到保护演员及创造一定特殊视觉效果的目的。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有跳崖、挨刀的情节,在拍摄过程中不可能让演员真的去跳崖或挨刀,这些都是通过动画合成的方法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影视作品中的那些具有叠加视觉效果的场景也都是通过动画合成方法完成的。另外,每天CCTV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站在天气绿幕前的主持也是通过动画合成方法将人与背景统一起来的。

2.2 连接镜头的运用

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在给影视创造提供更广阔创造空间的同时,也给影视作品的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动画合成方法的另一个有效的运用就是连接镜头,镜头的连接不但是将一个个镜头组合一起,还包括镜头之间过渡元素的创作与表现[5]。例如在一些影视作品或新闻联播节目中,常常会利用某个标识划过画面的瞬间,来回放曾经发生的场景,并与实际发生的场景进行对比,而在这个特殊标识上就是通过三维软件制作和动画合成方法使其带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同时并综合运用变形、光线以及色彩效果等技术方法在镜头间进行和谐的过渡,通过在不同画面中采用同一视觉元素进行串联,既使画面能够统一起来,增加画面的流畅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强调某一标识的作用。

3 结语

在经济文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及娱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视作品和文化传媒的不断丰富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数字化时代的带来,在影视作品、广告宣传片以及电视栏目节目中影视特效设计制作及动画合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巨大视觉冲击力和渲染力度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运用可以使得作品的画面元素、运动节奏以及声音效果达到和谐统一,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具有合成和连接镜头的效果。综上所述,无论是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还是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给人们构建出能使视觉享受的虚拟空间,故值得不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电视后期特效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0,8(12):142-144.

[2] 李然.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浙中地区的发展思路[J].影视与传媒2012,6(7):175-176.

[3] 黎泉,刘云花.浅析影视后期合成中平面图像的三维体现[J].科技广场2010,13(5):33-35.

[4] 郭若愚.动作单元分析的人体动画合成方法分析[J].艺术科技2012,9(2):153-154.

上一篇:焊接技术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公路运输行业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