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络建设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2:17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1

随着我国3G网络建设和运营的逐渐深入,以高速数据业务为特色的3G业务应用正在迅速为用户熟悉和使用。3G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们对于无线室内环境的高速要求,保证良好的室内覆盖,成为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业务量的重要方式。

由于3G使用的频段室内穿透力较差,同时3G高速数据业务又需要较好的无线覆盖来支撑,单靠室外基站来解决小区域的室内覆盖存在很大的难度。本期“3G室内覆盖技术创新”专栏中,分析了当前3G室内覆盖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现象,介绍了不同应用场景的3G室内覆盖建设模式,并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3G室内覆盖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方法,如RRU+BBU分布式基站、专用的3G室内覆盖测试工具与算法、Femto家庭基站等。

【摘要】文章分析了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及相较2G室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复杂性,对目前常用的几种3G室内分布建设模式的应用场景、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不同覆盖环境下应该选择不同的3G室分系统建设模式。

【关键词】3G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模式 网络管理

1 引言

保证良好的室内覆盖,是提高服务等级、发展用户的关键,也是决定运营商3G运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移动业务在室内的质量比较差,主要原因是室外宏蜂窝基站对室内覆盖不到位造成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高层建筑物导频信号污染问题、室内网络规划问题等。

完善的室内分布系统,不仅可以在话务密集地区进行有效的话务吸收,解决室内“无死角”覆盖,提高用户业务使用感知和满意度,而且减轻了室外站的“呼吸效应”,降低了室外宏网络的负荷,从而能够提高整个网络的质量和容量。

2 3G室分系统建网问题更复杂

2G室内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室内外干扰控制。到了3G时代,由于使用高频段、新的编码技术等,室内覆盖的问题变得更复杂,常见问题有如下几点:

(1)室内外网络的责任主体不明晰

2G网络原有的建设模式,并不能满足3G网络对性能和业务的需求。2G室内覆盖网络的建设一般由运营商牵头,室内分布网络由室分厂家设计和施工,室外宏网络则由主设备厂家规划和施工。在这种建设模式下,没有唯一的交付责任主体对室内网络质量端到端地负责。当网络KPI指标差时,室分厂家和主设备厂家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运营商协调起来效率低,解决问题的周期长,用户抱怨和投诉居高不下。

(2)室内外网络没有有机结合

2G室内网络主要解决室内语音信号覆盖的延伸问题,与室外宏网络相对独立,没有有机结合。然而,室内室外本是一张网,室内网络质量的好坏,离不开与室外宏网络的协同规划与优化,所以3G室内网络不仅要解决室内语音信号的覆盖延伸,还要考虑室内网络容量的协同规划。这与2G网络的增加天线和功率的设计有本质区别,运营商在3G室内覆盖方案设计中要重点关注。

(3)网络管理服务趋向专业化

运营商如果沿用2G的传统服务采购模式,也无法满足3G高质量网络的要求。这是因为2G网络主要提供语音业务,运营商在采购时重点聚焦语音性能和技术要求,大都是一次性设计网络,后续简单优化网络。而在建设3G网络时,由于引入了高速的数据业务,运营商不仅在建网初期就要提前考虑覆盖与容量的初步规划,随着用户规模扩大还需要及时进行网络专项诊断和优化等服务,以保障网络安全,并提升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因此,3G网络采用专业服务模式才是大势所趋。

3 建设模式要对症下药

针对新建室内覆盖系统,运营商应采用的原则是在保证信号覆盖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系统容量的规划,提前规划好未来爆发式数据业务流量对室分系统的冲击;室内外网络协同覆盖和统一规划,以保证终端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目前常用的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模式如下:

(1)总包服务模式

总包服务模式是当前受到全球多数运营商认可的建设模式,被称为Turnkey项目或交钥匙工程。在这种建设模式下,总包集成商根据运营商的要求选择具备资质的、合适的分包商,并从运营商业务建设的角度去管理分包商,监管项目实施的过程和质量,端到端地确保总包集成服务过程的质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2G时代室分网络出现故障和问题时责任主体不清晰的难题,而且使3G网络的整体质量有了唯一的责任主体,为网络规划和优化的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

总包集成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源选择、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材料准备、集成服务、室分优化和物业获取等多项内容。运营商可针对3G室内覆盖网络建设进行统一招标,圈定技术实力强和交付质量优的厂家作为端到端交付的总包集成商,对室分网络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

总包服务中的网络设计要考虑室内外宏网络的协调发展、演进以及异系统间的互操作/切换等场景,还要兼顾室内网络自身的容量和业务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总包集成商熟悉和精通室分网络中各个环节的设备和器件,并具备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技术积累,能够保障运营商良好的投资收益比。

例如,某跨国运营商A已经选择华为以集成总包服务的模式,完成了A国3个WCDMA示范点的室内覆盖建设。华为的专业化项目管理,严格的工程实施质量管理,以及高效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应用,为运营商建设了一张高质量的精品网络,并为运营商快速发展更多3G用户赢得了先机。

(2)专业服务模式

相对成熟的网络比较适合采用专业服务模式,以优化网络管理。

有调查数据显示,运营商对电信网络的投入遵循“二八”定律,前期设备投入只占网络总投资的20%;而运营成本占到80%,包括维护费用、营销费用、人工成本等。因此,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是控制网络建设总成本的关键。

专业服务通过提供完善的服务,帮助运营商管理好日益复杂的网络,让运营商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业务上,去提升客户体验和发展用户。专业服务还能够深入挖潜主设备性能,提高主设备利用率,提升网络价值,降低网络的运营成本。

专业服务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服务(勘测设计、设计审核)和优化服务(DAS优化和验收测试)等项目,要求专业服务集成商具备移动通信大网优化和维护的经验。

4 总结

室内覆盖的发展趋势是多通信系统融合(三网融合)、站址共享共存、产品智能化以及节能减排,因此运营商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时,不仅要根据各自当前及近期的网络需求进行规划及部署,还应综合考虑室内覆盖产业生态环境的培育等未来发展的问题。只有结合自身的网络特点和建设模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室内覆盖建设模式,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和客户体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3G用户争夺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2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方法和主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流通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二)总体要求

通过“乡村流通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达到培育和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发展终端经营网点、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创办乡村流通信息网、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打牢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基础的要求,最终实现新型经营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构筑起以县为中心,网点覆盖到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具备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功能的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规划方法

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供销合作社为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按照广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收集数据资料,认真分析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方法,组织骨干力量,科学编制规划。

(四)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

4.《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2009〕3号)。

二、规划的名称和规划期

(一)规划名称

《××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2)

(二)规划期

以2007年为基准年,2008年为起始年,2012年为目标年,进行五年规划。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的建设,采取在政府引导下,加大工程投融资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贴息或部分项目直补为引导,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多方位、多渠道进行投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动企业投入、给予信贷融资优惠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入,有效整合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四大资源,强势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2.坚持深化县直公司改革,打造龙头企业的原则。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打造、培育、扶持发展好龙头、骨干企业这个重点。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县直公司,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县直公司的管理,加大县属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打造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在流通网络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3.坚持开放办社、联合合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光靠实施主体供销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职责,配合协调做好此项工程的实施,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开放办社,联合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程的实施。

4.坚持构建具有双向流通功能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要具备双向流通功能,实现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

(三)目标任务

经过五年建设,2012年要达到:1.培育1个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龙头和骨干企业;2.全县完成1个市级补助的县级农资和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6个乡(镇)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3.完成7个省、市或县级补助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169个,累计达17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累计56个,综合服务社106个,累计达106个,行业协会7个,累计达9个,使“两社一会”网点覆盖全县75个行政村委会和社区;5.创建“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1898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363人。通过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立起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实现90%以上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70%以上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60%以上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50%以上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由乡村流通网络经销的“9765”目标。

(四)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

1.着力构筑县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采取“县属农资龙头+配送中心+乡(镇)连锁店+村委(社区)农家店”的运作模式,重点扶持、培育现有县属农资公司,将其打造成为县级农资配送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中选择有经营实力、服务规范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私营店、原基层供销社作为农资配送二级中心,对连锁经营网点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规范经营,全部签订农资连锁经营合同书,明确连锁经营责任,落实连锁经营任务。形成以农资连锁店、加盟店的农资连锁经营、统一配货为主要形式的县、乡、村三级农资现代流通网络。

2.建立县域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发展战略,采取自办、联办、加盟等形式,在县城发展具有配送功能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县级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建设直营或加盟连锁店(二级配送中心),在村委(社区)新建、改造便民店、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模式。

3.建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围绕提升农副产品市场的交易功能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以县级批发交易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为中介,在乡(镇)、村(社区)建设具有收购、交易、集散功能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网络终端,以信息服务、加工增值、物流配送为重点,打造集交易、加工和物流配送、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经销网络体系,培育“农副产品批发、农村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加工企业+农户”的购销格局,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和农民卖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逐步构建全县范围内的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和终端卖场的农副产品一条龙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以社区、乡(镇)村委综合服务中心回收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县级市场集散交易市场+协会+县、乡(镇)+村委(社区)回收点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在市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信息网站。以流通骨干企业、配送中心、终端网点、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为信息基础,建立起信息采集、整理、制度,同时,扩大到所有与乡村流通相关的信息收集和,丰富信息内容和深度。可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信息等多方式扩大渠道,提升信息覆盖面。

6.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以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为主,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提高流通网络建设人才综合素质。

(五)年度指标分解

根据五年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对2009年度指标进行分解:1.重点规划和建设县级1个农资、1个日用消费品网络配送中心;2.培育、建立6个乡(镇)二级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3.实施2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4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综合服务社22个,行业协会1个;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330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70人。

(六)中期规划的执行检查和规划方案的变更调整

2010年,要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规划建设进展及当期政策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变更调整,确保终期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08年9月-12月)

2008年9月至12月,深入各乡(镇)村委(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我县乡村流通网络现状、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为规划的编制收集第一手资料。

(二)第二阶段:规划文本的编制和审批(2009年2月-2009年4月)

我县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拟定,并上报市供销社;在市供销社规划小组的指导下,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我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讨论稿,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5月起)

根据市、县人民政府审批下发的《规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规划文本编制要求

规划文本要按照市供销社统一规范,做到数据真实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文字通畅、简炼,分别对“五大网络”进行规划,规划要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做好项目储备

要对“五大网络”的建设,分项进行规划,提前编写好项目建议书,作为市社储备项目和县级储备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和《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2009〕3号)精神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要把抓好“乡村流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抓落实,认真履行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职能,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由××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吴尊宝为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发飞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2.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县供销社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副组长:县供销社副主任李明高,成员:陈林芝、李秀云、施卫红、罗明江。小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负责编制《××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编制方案》、《××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3

关键词: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3)01-0146-02

1 引言

我国金融电子化经过“六五”时期的准备和“七五”时期的基础建设,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金融数据通信网络的基本框架并已开始运行各类金融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全国金融卫星通信网是金融系统信息的主干线,目前已建成1个中央卫星地面站和几百个远程地面卫星小站。中国人民银行已在175个城市建立了同城资金清算系统,并陆续建成并运行了十几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网。我国各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均建立了从总行到基层行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电传电报、电话专线等多种通信方式的系统内全国远程通信网络系统。电子化营业网点发展迅速,金融电子化已从大城市扩展到中小城市、县和乡镇。现代化支付系统、新型电子化服务等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然而,限于技术条件,我国金融电子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到银行计算机网络领域,当前还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架构问题,网络架构难以适应业务融合发展的趋势;二是网络安全问题,缺乏总体的安全策略、关键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多层面的协同安全防控不够;三是网络管理问题,网络管理手段不够先进、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四是网络服务问题,对服务融合、应用承载变化等支持不够。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原则,应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扩展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要符合“更安全、更高效、更集约、更方便”的绿色智能发展趋势。

2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架构规划

2.1 网络架构总体规划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应建设以总行为核心的树型网络结构;将目前分离的各网进行融合;各类服务集中上收到总行和一级分行;提升一级骨干网的链路带宽及综合利用率;提升全行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在网络路由规划方面,应充分考虑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OSPF路由协议、BGP路由协议或静态路由协议。

2.2 数据中心局域网规划

新一代银行数据中心局域网应遵循水平分区、垂直分层的原则进行建设。水平分区是将承载相似业务、具有相似安全级别的网络设备归集为一个网络分区,便于实施安全策略和最优数据交互。分区是根据安全性、可扩展性原则进行的,包括主机区、开放平台区、开发测试区、运行管理区、Internet区、Extranet区、用户接入区、城域/广域区等,各分区均支持系统和业务的平滑、灵活扩展。由于每个分区内部仍然有不同业务,可继续通过VLAN和IP地址再细分,进而实现不同安全细微差别控制和传输保障。垂直分层是将不同网络功能界定清楚,独立成为一个层面,包括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其中核心层与分布层紧耦合,高效可靠;分布层与接入层松耦合,可以很好的支撑虚拟化资源池技术。

2.3 广域网规划

新一代银行广域网规划,核心网可概括为高速转发、业务分离、降低耦合、控制风险;一级骨干网可概括为就近接入、提高效率、缩短距离、节省投资;二、三级广域网可概括为层次化、扁平化、按需配置、带宽动态扩展多业务承载。

3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规划

3.1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从技术维度上讲,包括安全技术体系,具体有应用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从管理维度上讲,包括安全组织与制度体系,具体有安全流程相关制度、安全策略相关制度、人员安全、安全培训、安全组织与职责等。从运行维度上讲,包括安全运行体系, 具体有安全运维服务机制、长期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安全运行学习改进机制等。

具体到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以及行业特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规划:安全域划分、网络访问控制、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防拒绝服务攻击系统、虚拟专用网、网络设备自身安全、身份鉴别、特权用户权限分离、边界完整检查/入网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异常流量监测和网络审计系统等。

3.2 网络安全策略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概括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安全域的划分,根据信息资产的安全属性及安全防护需求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安全层次(即安全域),安全域内可以根据安全等级再划分安全子域;二是网络安全技术部署,根据要保护的信息资产重要性,在各个安全域中部署多方面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实现多方面协同防护、纵深防护;三是网络安全管理,对整个安全防护体系的所有安全措施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四是多层面协同工作,与其他技术条线协同工作,共建网络安全体系,实现对信息资产的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4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划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应具备网络管理平台(包括网络性能管理、业务影响管理、网络事件管理等);网络服务平台(包括服务支持流程、服务提供流程等);网络操作自动化平台(包括网络操作管控、网络配置管控、网络授权管控等);网络运行质量分析平台(包括服务水平、网络可用性、网络连续性、网络容量规划等)。

5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服务规划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应具备IP地址管理(包括IP地址管理规划等);应用交付(包括内容分发平台和应用等);网络应用规划(包括视频、语音、监控系统;无线网接入;Internet接入等)。其中,互联网与内部网有互联的应用系统(如网上银行),应用须在DMZ区落地;高安全等级接入用户(如境外机构接入),须增加VPN加密隧道等安全措施;外网邮件系统与内网严格物理隔离;严格执行网络准入策略,做好联网终端与信息点绑定等管理工作,保证联网终端的安全性。

6 结论

篇幅所限,本文仅阐述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宏观规划,具体的实施细节就不赘述了。在“科技创新、精细管理、持续改进、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将为我国金融电子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杜英等.银行计算机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2]帅青红.银行信息系统管理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7).

[3]屈延文等.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4]屈延文等.银行行为控制---银行信息化与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4

一、城域网的定义

城域网MAN(Metroplitan Area Network)是城市的信息通信网络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信息高速公路,也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ucture)与城市广大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环节。城域网分为公用城域网和专用城域网。后者是在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

建城域网的目的在于提供单一、通用和公共的网络构架,以高速有效地传输数据、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满足城市广大用户日新月异的信息需求。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城域网和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同步发展。

二、城市信息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城市信息化程度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城市信息网、城市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实施则又是城市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信息高速公路是城市高科技基础设施,因此,今后城市信息网速规划应该是城市信息规划的一部分,并且更应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

三、城市信息网的构成与规划特点

城域网的构成可分主要设施、应用系统和信息三部分。

城域网的主要设施是民间步传递模式ATM网络,包括由若干交换节点组成的主干网,由若干接入节点组织的接入网,以及连接它的传输网。城域网的应用系统是由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两部分组成,前者是与广域网互连、虚拟联网,以及用户网接入。与广域网互联,城域网通过主干路由器连接教育、科技、邮电和经济信息等公共网络,实现网络的“同城交换”;虚拟联网,城市内同一行业分散机构在城域网的基础上构筑自己的专用网,即在大交换网络上,用软件的方法建立各自分隔、互不相通的小交换网,在其上运行的计算机和服务器与物理位置和地理位置无关,如同在一个房间里工作;用户网接入,城域网的接入,城域网的接入网提供各种局域网和远程网的接口和协议。图1是与广域网互连和虚拟联网的一个例子。图2是通过图中的6种方式接入城域网的一个例子。

城域网应用系统的增值服务指各虚拟专用网在城域网的基础服务的基础上所提供的应用如Internet服务、影视会议、视频广播、金融、教育、财政和商业等数据库,以及环绕这些数据的各种信息系统。

图1与广域网互连和虚拟联网

图2通过图中的六种方式接入城域网

从通信发展看,城市信息网是城市最新发展的一部分,并且建立在近年来计算机网和用户接入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之上。城市信息网规划的特点是高起点,高标准,涉及城市各行各业。上海信息港规划与实施的成功经验就在于瞄准宽带网和ATM新技术的高起点、高标准。只有ATM才能满足多媒体网络的响应速度。投资上亿元的上海信息港网络是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市政府大厦为核心,方圆100多公里的城域网全部用光缆连通,连接了全市科研、医院、学校、政府和高科技企业100多个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共享可视应用平台,数据应用平台和信息库平台提供的服务,网络交换采用最先进的ATM技术,主干传输速率155/s兆,桌面交换速率25/s兆,从而使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滚滚信息“车流”潇洒而行,没有堵车的尴尬与麻烦。图3为上海科技网范围与ATM光缆走向。

四、城市信息网的综合规划

1.城市电信规划应考虑适应城市信息网、接入网发展的网络演进战略规划

城市电信网网络演进的战略一般可分为窄带业务(2Mbt/s以下)、分配式图像业务和交换式图像业务三个阶段。

通信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通信网络发展规划提供了新的选择,光纤传输技术和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出现,导致了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与网络管理的深刻变化。城市信息网、接入网的发展,更突出了城市电信规划考虑网络演进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通信业务的合理演进,必须有一个高性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互连需要有一个十分可靠和灵活的网络才能实现在有关信源和信宿之间的有效数据传递,一些高新技术,像SDH和ATM技术的引进及智能网的实现,可以使网络能够处理动态变化的不同带宽大业务的混合应用。同时光纤传输、SDH技术、微波、卫星、蜂窝移动通信和点到多点无线传输、ATM和综合业务数字ISDN等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网络发展规划设计与开发。一个具有足够容量,充分灵活,高度安全,可能迅速满足用户需要的网络规划必须采用综合规划的方法,从战略考虑城域网互连和高清晰度电视等新业务的需要。

2.城域网MAN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过渡

前述已论及电信网络的战略演进过程。随着ATM技术的成熟,MAN逐步向B-ISDN过渡,最终逐渐融合到B-ISDN之中,MAN网络规划和设备选择要考虑与B-ISDN的接轨与兼容。

3.充分利用公用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CATV)的现有单模光缆及话音、数据、图像接入网的“三网合一”

城域网的传输网实现ATM物理功能,用单模光纤,应充分利用中国电信公用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现有单模光缆,避免重复建设。光纤接入网OAN能很好地解决目前窄带电信业务的需求,同时也结合目前发展的CATV等宽带业务,为用户提供话单、数据、图像三种业务的共同接入,实现“三网合一”,也是最终向B-ISDN用户宽带接入网过渡的一种有效可行方法。湖南益阳“三网合一”光纤综合接入网是我国第一商用化接入网,提供话单业务、公众数字数据网(DDN)业务、分组交换公众数据网(PSPDN)业务及有线电视业务,实现话单、数据和图像综合接入一体化,并为今后业务升级打下基础。图4为湖南益阳“三网合一”接入网实际网络图。

近年,城市有线电视事业正在飞速发展。有线电视用户的普及率增长很快,有线电视部门不断加速光纤网的建设,不仅能提供高质量多路电视节目,而且正在扩展到电话和数据业务领域(HFC网),能进行电视点播、电视购物、电视电话、电视会议等交互式视像业务。为此,同时提出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和SDH光缆网络建设宽带综合业务网的构想;而电信部门公用网也正在扩展传统有线电视部门独占的图像业务领域,从分配式图像业务到交换式图像业务,乃至最终可以包揽一切业务的B-LSDN,因此,电信部门电信公用网、有线电视部门CATV网和涉及城市各行业的城市信息网应以B-ISDN为目标规划进行统一综合规划。一方面有效利用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又有利集中维护,同时有利网络生存与发展。

4.在城市电信规划中,整体考虑光纤网路地下化

城市信息网光纤网络的路由与地下敷设,应结合城市规划在城市电信规划中整体考虑,以利与城市规划及其他 工程管线规划的综合协调。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5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快建设进度

“无线宽带城市”就是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和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飞速发展,“无线宽带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无线宽带城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上网方式,还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公共安全、应急救灾、市政管理、办公商务、电子教育和其他市民服务领域。建设“无线宽带城市”是建设“数字*”的重要举措,要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

二、制定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实施

通过WiFi接入点及CDMA网络建设,按照无线热点——热区——城区全覆盖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市现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有线宽带网络,通过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最终建成“无线宽带城市”。用2—3年的时间,根据项目、资金安排和应用需求,分阶段、分区域推进:

——第一阶段(*9年底以前),集中在政府机关、主要干道、商业街区、市政广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务楼宇、大专院校等热点区域和重点开发园区建成*个WiFi接入点,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上网。

——第二阶段(2010年底以前),继续增加无线宽带接入点,完善技术手段和网络服务,并在无线宽带上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重点系统应用,使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范围超过40平方公里。

三、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无线宽带城市”建设是一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应用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市政府成立“无线宽带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电信*分公司,具体负责规划制定、项目组织和协调推进等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工作。市“无线宽带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制定无线宽带城市建设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市容局、市供电公司等有关单位要帮助建设单位协调使用路灯、红绿灯、监控点等杆路资源,并为无线宽带设备的安装施工提供方便。各地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争取率先建成“无线宽带县”。

中国电信*分公司作为*无线宽带城市的主要建设单位,应提前做好项目规划、技术方案、接入点布局、资金筹措等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的支持,加大无线宽带城市的宣传力度,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无线宽带城市”建设的推进实施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无线宽带城市”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的要求,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无线宽带城市的目标定位、技术路线、建设内容、应用领域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组织项目,分别推进实施。

(二)深化技术研究,丰富网络应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借助“无线宽带城市”的产业带动效应,发挥我市相关产业的优势,积极引导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在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化应用等领域的发展。结合全市电子政务领域的建设,在移动办公、城市管理、应急联动等领域,应用无线宽带网络,发挥政府应用的带头作用,为无线宽带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根据网络建设进程,首先是在滁城重点地区实现无线上网功能基础上,开发建立政府移动办公系统;其次是在无线技术和网络覆盖进一步完善后,在城市管理和应急联动系统中运用无线网络,提高城管监察、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管理水平,满足应急救灾所必需的快速响应和高速机动的要求,通过无线网络实时、现场处理和公共安全信息,指挥公安、消防、交管、城管、城建、急救等部门协同联动。同时,推动基于无线网络的公共服务系统开发应用。利用无线网络更好地为市民提供多种公共信息、交通信息、远程教育等便民服务。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通过无线网络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市场商情、就业信息、旅游休闲等信息,并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和网络功能,逐步在货运物流、在线支付等领域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6

到今年8月为止,为期一年的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告一段落,并且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无论从资源整合、安全管理,还是用户体验,都表现很好。

新建成的电子政务外网,不仅将原来贵阳市60多个政府部门和下辖10个区县网络从分散“割据”的情况改造为统一的政务网络,提供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和统一的信任体系,同时在终端用户体验方面也采取了“软着陆”的方式,将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接受度也涵盖在建设规划中,尽可能降低新政务网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阻碍。

应用推动网络建设

记者了解到,网络整合前,贵阳市电子政务网络可以说是“群雄割据”的局面。全市60多个行政职能部门拥有60多张网络,同时这些网络都与互联网进行接驳,就形成60多个网络出口,这种情况不仅对网络带宽要求高,网络安全控制也无法进行,最重要的是“割据”的政务网络无法满足公众对于政府服务的要求。此外,全市的5000多名公务员在各自部门的网络上办公、浏览互联网,其上网行为不可控,这也为政府信息泄露埋下了安全隐患。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电子政务提出了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指导思想。据悉,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在规划之初就设立了“1135”的建设思路,即建立1个出口,1张网络,3个服务中心,整合5个应用。1个出口是说全市政府部门统一为1个互联网出口,出口带宽为1000M;1张网络是指在之前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把全市60多个政府部门和下辖10个区县原来分散的网络改造成统一的政务网络,提供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和统一的信任体系;3个服务中心包括网络中心、安全中心,和运维中心;5个应用是指全市的数字交通、数字城管、全市供应交换系统,以及其他的共5个信息系统。

“整个外网的建设,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实现纵向业务和横向业务相结合。纵向业务是指各部门政府职能业务,横向业务指的是电子邮件系统、OA办公系统等应用系统。”贵阳市信息中心负责人认为,网络的建设是通过应用来推动,失去应用的推动,网络建设就失去了意义。

为此,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形成了两个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和外网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主要是支撑政府门户网站和各政府部门网站,以及各部门对公众进行公开服务的业务系统。外网数据中心主要支撑各部门内业务系统。两个数据中心可以通过一定的安全策略实现沟通,该负责人解释道:“比如公众通过互联网在门户网站进行在线办事,这时门户网站只是相当于一个接办件窗口,具体事项要在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里去办理,这个过程就需要外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

新建和改造并举

据介绍,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从2010年9月开始实施建设,其建设背景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在贵州省实施的第二期项目。作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对于整个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在摸清了全市政府部门和区县网络的情况后,决定采用新建和改造并举的办法。

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对外网的建设要求,和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网的改造。改造从核心网汇集到接入层进行改造,通过2台核心交换机和8台汇聚交换机,通过电信骨干网传输接入到省。下辖10个区县网的接入,则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完成。”

但是,同1个互联网出口和同1张网络使得网络安全与管理问题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在网络规划、安全控制和用户管理上倍下功夫,通过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逐层管理构成全网的安全体系。

网络管理方面,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采用了MPS VPN的方式规定端到端用户,结合CA实名制登录,针对不同层级用户设定路径,从登陆上网到访问应用都有指定的路径,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用户的上网行为就都在受控范围。另外,互联网与政务网之间是隔离的,每个公务员要访问互联网时,必须通过公共的VPN路径出去,而访问外网内部各个部门业务系统则通过另外的公共VPN路径实现。该负责人将网络管理比喻成复杂的交通管理:“我们主要是通过基于VPN的技术来实现整个网络和流量的规划和分发,避免一旦出现重大问题会出现全网系统瘫痪的情况发生。”

除网络层VPN方面的规划外,贵阳市信息中心还在网络设备和交换机中间设置了多层防火墙,在终端设置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通过基于网络交换机对网络层防病毒的控制等这些手段来提升全网防病毒抗攻击的能力。另外,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还建立了统一存储,对所有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同时做了一个备份中心,由此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使用华为赛门铁克的存储解决方案及多业务路由网关的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解决了性能和安全的双重问题,在达成既定建设目标的同时,避免了组网复杂度,也节省了投资。

除了技术方面的规划和设计,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对于用户体验也很关注。该负责人介绍道:“从终端用户打开电脑那一刻起,我们就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始提供给用户方便的使用感受。用户只要打开电脑,系统就会自动弹出对话框,由用户选择要访问的网络。”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实施网络立社、项目强社、富农兴社、机制活社、品牌亮社战略,通过“整合、优化、提升”三大手段,完善和提升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流通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双向流通、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新乡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生产生活需求,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遵循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级政府要将“新网工程”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新乡村及小城镇建设规划,遵循经济规律,制定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供销社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市场化运作,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网工程”建设。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级政府要指导供销社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相应的流通网络和区域特色,确定各自“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和方式方法,分类规划,分步实施。

(三)立足现实,循序渐进。充分考虑现有流通设施状况、经济实力、群众购买力和消费习惯,积极稳妥地突破制约因素影响,着眼长远,分阶段予以推进。

(四)企业带动,多元发展。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突出企业主导地位,以区域性网络龙头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坚持以改造和完善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为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走低成本扩张、联合发展之路。

三、发展目标

年,全市初步建成布局合理、业态先进、体系完善、竞争开放、服务“三农”新网工程”以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为重点的乡村现代流通网络全部贯通,乡村流通实现现代化。红满楼品牌店遍布省会城郊,县级农资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市场、农产品进城服务中心的网络体系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建成省会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乡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00个,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建设10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和农资分销站,建制镇建设300-5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一般乡村建设统一品牌和标准的农资综合服务站、乡村小超市或便利店。全市供销社系统培育商贸流通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9家,规范建设商品配送中心70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40个,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6个、集散交易中心34个、回收站(车)2400个,改造、新建标准化基层供销合作社150个、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3200个、村镇日用品超市2000个、农产品购销网点1200个,解决2万名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全市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个,全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合联管理,入社农户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20%以上。

四、建设重点

年-年,全市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流通网络建设总投资57.9亿元的9大类、386个项目,其中供销社投入19.4亿元,通过政府补贴和招商引资撬动社会资金投入38.5亿元。

(一)农资流通网络。以省重点项目和市“10+X重点物流项目—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为重点,整合农资市场资源,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按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组建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饲料、农机具等的农资物流集团,加快推进区域农资配送中心、县域农资网、村镇农资店、农资综合服务站等建设。充分发挥华北重要商埠优势,逐步做大做强农资现代物流业,构建体制先进、设施现代、管理有序、统一开放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和科技服务体系,解决农民买真货难问题。

年,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全面启动建设。落实支持农资流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市、县(市)农资协会和农资市场管理办公室作用,规范建设县域农资物流配送中心11个、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2425个。深入开展“供销社放心农资下乡”活动,主要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70%以上,主要农资商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年,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组建北方农资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联合采购、统一配送,综合服务、安全经营,打造农资连锁品牌。规范建设县域农资物流配送中心6个,总数达到17个。鼓励各县(市)矿区龙头农资企业整合当地资源,建设区域性连锁网络,发展直营或加盟农资连锁店523个。主要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资商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年,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和全市农资流通资源整合任务基本完成。市级农资物流配送、科技信息、检测服务、储备调节中心作用有效发挥,构建自上而下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全面开展农资物流、配送、信息、检测等综合服务。建成市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1个,新增配送仓储面积10万平方米,年储存化肥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发展直营或加盟农资连锁店252个。主要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资商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农资连锁配送网点村镇覆盖率达到100%

(二)日用消费品网络。借力“万村千乡”工程,以城区供销社经营龙头和品牌为重点,大力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和“小网点、大网络”发展战略,整合资源,高标准规划设计,改造升级现有网络,分步建设县域或区域日用品网络,培育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有知名度的日用消费品网络龙头。全市形成以优势日用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县域日用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遍布村镇的日用品超市为终端,以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为手段的日用消费品乡村现代经营网络体系。

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整合社会资源,改造县级供销社和基层供销社的村镇经营设施,改造升级现有大中型商场超市,推进强势日用消费品网络龙头与薄弱县(市)合作建设配送中心10个,新增仓储面积1万平方米。新建乡镇日用品骨干店8个,新建、规范村镇日用品超市1300个,新增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日用消费品网络覆盖100%乡镇、30%行政村,商品配送率达到40%以上。

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以上。培育有品牌、有带动力的日用消费品网络龙头1家,改造建设县域配送中心6个,新建、规范村镇超市508个,新增营业面积3万平方米。日用消费品网络覆盖50%行政村,商品配送率达到45%以上。

年,完成投资6000万元以上。建成有规模、有品牌、有带动力的日用消费品网络龙头2-3家,形成覆盖全市、带动乡村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乡镇超市和较大的村级超市配备微机和销售终端,并与市供销社信息中心联网对接,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共享。建成县域配送中心16个,新建、规范村镇日用品超市192个,新增营业面积3万平方米。日用消费品网络覆盖70%行政村,商品配送率达到50%以上。

(三)农副产品购销服务网络。以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平台,连接和带动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规范建设“六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有带动力的农产品经营龙头。建设省会红满楼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发展农产品特色经营门店,合理布局农产品营销网点,真正使农户的农副产品能够收上来、加工好、销出去,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助农增收。

年,完成投资5500万元以上。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谋划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项目,整合资源,组建县域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5个,依托农合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97个,有计划、有品牌、有规模地组织特色农副产品进城。积极发展农产品经营门店,依托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504个,培育农产品知名经营品牌5个,10%农副产品通过合作社网络进入市场销售,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8亿元,助农增收6000万元。

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全面推进。以县级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基地和村镇营销网点为主干,以当地农产品资源为基础,着力推进农产品购销局域网建设。以农合联、农产品协会、农产品专业社、农产品经纪人为载体,构建农产品产销服务网,使农产品在县域范围内实现有序流通和对外销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41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474个,培育农产品知名经营品牌10个,农产品网络销售率达到25%以上,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12亿元以上,助农增收1亿元。

年,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投运,按《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方案》要求与各县(市)矿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基地、农产品合作社、农产品运销大户实现有效对接。发挥农合联和农产品协会作用,积极为农产品市场、基地、龙头、网络提供服务,初步构建布局合理、畅通高效、功能完善、组织有序、全市统一的农产品购销服务网,推进农产品进入超市、市场和社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2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22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经营品牌15个,农产品网络销售率达到35%以上,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20亿元以上,助农增收1.5亿元。

(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依据《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结合市区及小城镇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和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作用,高起点规划再生资源网络,高标准建设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和各类市场。加大再生资源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推进以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为龙头,以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集散运转中心、分拣处理中心、信息调控中心、社区回收站、加工园区和深加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实现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年,投资2500万元以上,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2个、集散交易中心15个、回收站(车)800个。

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2个、集散交易中心10个、回收站车800个。建立县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10个,回收点延伸至各乡镇基层供销社。

年,投资8000万元,完善市再生资源信息调控服务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2个、集散交易中心9个、回收站(车)800个。初步构建以市、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和再生资源协会为平台,以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公司为龙头,以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为目标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型网络体系,全市8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0%以上的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7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交易,70%以上的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实现回收利用。

(五)基层供销社改造。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认真实施《基层供销社改造三年规划》通过老门店改造、闲置资产新建、招商合作组建、引导农民加盟、完善规范提高等措施,建设一批300-1000平方米的现代乡村超市。加快推进供销社基层组织创新,依托供销社场地和经营网络,整合资源,多方合作,大力发展村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推进文化、体育、农业科技、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

年,投资800万元,改造基层供销社19个,达到70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发展村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30个。

年,投资2000万元,改造基层供销社56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发展村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15个。

年,投资1200万元,改造基层供销社24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发展村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5个。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新网工程”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健全乡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扩大乡村消费,规范农资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主管秘书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市新乡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网工程”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具体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矿区政府要把“新网工程”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多元发展,成立相应组织,统筹安排部署,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各级供销社要提高认识,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强力推进,确保“新网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新网工程”建设纳入全市城乡统筹发展、三年大变样”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市发改、商务、供销等部门负责全市“新网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划。各县(市)矿区政府要根据全市“新网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新网工程”健康、有序、快速推进。

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篇8

【关键词】云计算 私有云 虚拟化 资源虚拟化整合

1 私有云平台的构建背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广播媒体和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迫在眉睫。目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基本完成了门户网站和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了电子文稿、媒资查询、流媒体分发等信息服务。然而,随着网络电台的规划建设,新业务需求增长迅速;服务器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服务器系统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利用率非常低;传统方式的新业务部署周期长;各业务系统的可用性随着设备的老化越来越差;机房空间、机房环境变得非常不乐观;系统运维手段有限,运维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模式的扩容显然无法应对,因此,基于云计算的私有云平台为我台摆脱上述困境带来了新的机遇。

2 私有云平台的构建思路

云计算相关技术日益丰富,成熟度也越来越高,并且已有众多落地的应用案例,这为构建我台自身的私有云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建设时机。针对我台新媒体业务来说,IT 系统主要的功能是业务支持与服务,系统承载的业务容量虽然不及互联网公司,但业务都要求具备较高的系统可靠性,并且系统的资源配置需要满足异常大突发流量的要求,系统容量需要满足3~5年的业务量需求。而在这种情况下,设备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很有可能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为此,我们希望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我台的新媒体私有云,逐步完善平台的业务性能和综合功能,力求构建一个弹性、高效、敏捷、可靠、安全、灾备、自动化和智能运维方面的云平台,实现IT 资源供给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3 私有云平台的规划部署

我台私有云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进行池化,根据业务需要构建所需的操作系统,为各类新媒体业务进行系统平台支撑。在完成新媒体私有云平台服务器虚拟化后,会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逐步针对私有云的容量进行扩容,并逐步完善云管理功能,继而实现云的智能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针对我台的新媒体私有云平台的规划,可以从私有云网络系统、私有云计算存储系统、私有云信息安全系统以及私有云管理系统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并针对私有云的后续完善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分析。

在私有云网络系统的规划方面,计划部署双核心交换,并利用虚拟交换单元技术,实现网络的高可用性,应对网络性能的弹性增长及网络协议不断丰富的各类变化需求。在核心交换区将根据业务划分不同的VLAN ,以实现网络性能的优化和网络安全能力的提升。核心交换和服务器集群的虚拟交换通过IEEE 802.1q协议将不同VLAN的业务通过共享网络接口进行通信,解决一个资源池上同时部署不同业务网段虚拟机的业务要求。私有云的网络设计在一方面确保了不同VLAN业务的相互隔离,另一方面又能支持不同VLAN业务之间在可监控、可控制的环境下进行通信。

在云计算存储系统的规划方面,按照我台的实际需求建立私有云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池。在计算资源池方面,私有云平台在建设初期先规划4台、两路CPU的X86服务器构成一个计算资源集群。每台X86服务器计划部署6至8台虚拟机,每台服务器预留50%的系统资源,以解决当任意一台物理宿主机发生故障时,都可以将其上的虚拟机迁移至其他三台服务器上,实现系统的高冗余保障。后期则可以在私有云的后续扩容建设中通过增加物理服务器的方式,水平扩展该集群的资源容量。针对私有云的数据存储,私有云平台在建设初期先规划一套双控双活的专业存储系统。存储系统规划配置两种类型的存储盘,高性能SAS盘负责在线业务的运行,NL-SAS盘负责业务备份。统一存储通过一定的备份策略可以很好地进行系统备份,包括系统层和应用层备份,保障虚拟环境的可靠性。服务器与SAN存储系统之间全部采用双通道光纤连接,服务器与网络交换机之间全部采用双通道捆绑连接技术,实现冗余和负载均衡,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系统可靠性。私有云的计算、网络、存储的系统架构。

网络系统和计算存储系统后期随着业务的发展,计划通过私有云的模式建设灾备系统,基于“云备份”建设,实现业务数据的容灾保护,并将探索私有云场景下双活数据中心。

在私有云信息安全系统的规划方面,主要从私有云的攻击检测、攻击防护、内容监测等方面进行规划,采用支持云虚拟化的防火墙、安全网关、IDS、防纂改、防病毒等手段进行安全防护。另外,部署支持云主机的负载均衡系统,重要的服务器都采用集群方式部署,充分考虑到冗余备份工作,防止重要业务的中断,重要数据的丢失、损坏。

在私有云网络管理系统的规划方面,主要针对私有云的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进行全面地检测和管理。针对整个私有云平台将逐步实现通过弹性计算实现智能的资源调度,动态分配和平衡计算资源,根据资源集中、资源分散等策略进行资源分配。同时,系统依照实际业务在运行一定周期后所形成的资源消耗基线,自动预估虚拟环境中的资源消耗状态,智能地为虚拟机部署和迁移提供最佳的资源分配建议。同时,通过监控和告警功能实现智能化的运维保障,通过电源管理功能实现智能的能源管理,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通过虚拟机的集群功能保障业务的运行和业务连续性。

4 结束语

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一个满足广电行业需求的新媒体私有云平台,将开创广电行业数据中心的全新构建模式。通过新媒体私有云平台将实现对多种设备资源、业务资源的统一管理,不仅能提高运维和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带来降低能耗、节省机房空间等综合效益,有效控制新媒体业务在规模扩大时平台的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鲁松.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李双,王燕伟.云计算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1.

作者单位

上一篇: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 下一篇:节能节电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