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范文

时间:2023-11-24 16:59:12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1

关键词:安全播出 供电系统 发射系统 运维与技术管理 规范

安全播出是每个发射台站的生命线,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县级发射台应达到三级保障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县级发射台站在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中规范做法。

供电系统安全播出要求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细则》规定,县以下转播台应该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即应该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必须配置自备电源;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应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调频、电视发射台的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必须满足实际负荷。三级保障应配置信号切换、分配等设备,并在相应节点配置应急跳线端口。

发射系统要求

县级发射台站应根据省级以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的频率、功率等参数配置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电视发射机应按1+1方式配置,调频发射机应按1+1或N+1方式配置。电视和调频天馈线系统的配置应符合《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的规定,应该采用双馈结构,并配备相应的倒换装置。天线塔桅杆的配置应符合《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GY 5001)的规定。机房温度、湿度、防尘、静电防护、接地、布线及外部环境等应符合《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J 34)、《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的有关规定,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机房应采取必要的防鼠、防虫等措施。防护围墙、通风采暖或空调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应符合《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的有关规定。

运维与技术管理

县级发射台站应遵循《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GY/T179以下简称《运维规程》)相关规定,按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的节目、频率(频道)、功率及其他技术参数满时间、满功率、满调制地发射广播电视节目。

无线发射台安全播出年度运行指标应满足三级,停播率≤180秒/百小时,即可用度≥99.95%。

机房管理制度应包括机房出入人员管理、机房禁止性规定等;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应包括交接班要求、值班内容、纪律要求、监听监看要求等。安全制度应包括技术安全、信息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规定等;供配电管理制度应包括用电规范、操作规范、安全规范、主要运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巡查规定等;播出变更管理制度应包括播出变更的启动条件,播出变更前的各项准备措施,播出变更的检查确认规定等;事故报告制度应包括不同等级事故的报告原则、报告内容(事故原因、事故时长、影响情况、处理过程等)、报告要求等;维护检修制度应包括维护检修的项目和周期、检修规范、责任分工、重要数据的存储与备份规范、维护记录规范等;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管理责任分工、日常管理要求等;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技术档案的范围、分类明细、存档要求、出入库管理规定、销存时限规定等。

执行安全播出规范

县级发射台站应遵循《运维规程》的规定,建立“计划科学、分界明确、操作范、管理严格”的维护机制,做好各技术系统日常维护以及大修、更新改造等工作。应参照《运维规程》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系统和设备分类制定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等周期性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维护工作应做好记录并存档。

预案流程:检查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的制定和演练情况,考核值班人员的掌握程度,评估各项应急预案和关键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文件资料:检查值班日志、运行记录、播出运行文件、维护计划、维护记录、安全播出报表、安全播出事故调查分析报告、设备器材档案等资料,评估技术资料的管理水平。

人员培训:播出值班岗位和维护岗位人员应通过政治审查,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满足岗位要求,并通过岗位培训和考核;应定期进行安全播出教育,组织安全播出演练,并对技术人员及与播出有关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应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新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与播出相关的供配电保障部门及其从业人员应统一纳入安全播出管理。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2

确保节目质量。广播电视节目是通过采、摄、录、编等工序制作完成的,它是集体制作的成果。节目技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节目各环节制作时的质量,要播出节目必须经过节目审核和技术审核,只有通过这两项审核的节目才是合格的播出节目,它的技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安全播出质量。

从播出的角度讲,安全播出质量包括播控切换技术质量、播出链路设备技术指标质量以及各栏目节目自身制作编辑质量。播出技术质量的优劣总体上讲是指节目播出时图像声音质量的好坏,包括图像切换时是否跳动,图像相位是否偏移,图像副载波是否锁定,播出录像机与系统是否同步,卫星直播信号质量指标是否达到播出要求,是否与播出系统帧同步锁定、色相位调整是否满足播出质量指标等。安全播出质量是各个节目部门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也是保障节目收视率的基本前提条件。搞好安全播出是节目制作、节目播出有关部门共同的责任。

以人为本。安全播出,人员保障是关键。播出管理需要人,操作机器需要人,设备的维护需要人,为实现安全播出目标所需做的一切工作都需要人来操作、安排、落实和完成。而电视节目播出中的错播、漏播、停播、误播、截播和黑屏等,人为因素占八成以上。可见,人的作用在安全播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对此,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强调业务理论水平。部门定期组织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播出人员进行数字技术、电视播控和发射等业务理论的培训,使大家对各类播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操作规程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注重业务再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业务再培训,采用派出去、走进来的方式学习。坚持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行全员、全程和全面培训、使播出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第三,加强业务技术训练。积极开展岗位练兵,鼓励大家多动手,勤钻研,经常组织对事故进行应急操作或处理的演练。举办技术能手竞赛,对学理论、学技术,提高科学管理与维修都有促进。第四,组织业务经验交流。召开部门播出会议,总结工作,布置安排任务,采取互教互学、相互交流的方法,使得大家对设备的状况心中有数。参加新技术、新设备的展览会,组织有关人员走出去参观取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其开阔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播出部全体工作人员的行动准则,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安全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重要播出保证制度、检修制度、技术资料图纸保管和仪器管理制度、奖惩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只有严格执行这些管理规章制度,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就才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当然,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党和政府对宣传工作的要求,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收视需求,满足播出节目本身的客观要求。一句话,就是满足安全、优质播出的需求。

设备升级维护。播出是广播电视实现媒体作用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最基础的部分。先进的广播电视播出设备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是优质播出的保证。目前我们更新了设备,选择了安全系数高、稳定性好的嵌入式网络硬盘机,力求安全、可靠、性价比高。在选择其他播出设备时,首先考虑的是技术指标要满足播出要求,安全稳定,便于操作。

此外,还需加强播出设备维护管理,做好技术保障工作,降低系统设备事故故障率。安全播出要求电视播出系统硬件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运行状态,必须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目标计划,明确设备维护责任人,建立设备维护档案,严格维护验收复查。

随着电视数字化、自动化技术设备的不断应用,各部门应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将播出维护工作重点放在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维护保养方面,做到有检修计划、有组织实施,大大地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行。坚持维护制度,在不影响播出的前提下,对各关键部位实行重点维护以及对播出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进行维护处理,做到一般故障不过夜,难点故障及时处理;对送修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实行送修责任制、催办制并记录在案,并制定了播出系统各种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案,对突发故障部门领导、业务骨干随叫随到等管理制度,为处理各种播出技术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樟树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3

随着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新闻媒体行列中,电视新闻后来居上。同时,在我们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电视法制节目便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要做到准确地筛选信息和科学地定位,确定优势从而提高收视率和影响力,达到普法效果,都要从策划说起。

选题策划

根据观众需求层次进行选题策划。目前,随着电视媒体新闻栏目间激烈的竞争,法制节目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这就要求我们明确受众定位,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需求,做好选题策划,使自己的节目服务于那些最需要的人。从观众的角度分析,有两种类型:不从事法律工作的普通大众的收视需要和专业法律人士的收视需要。普通观众比较关注民事和经济交往,从而获得法律资讯,了解法律环境,推理娱乐。节目能使他们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对社会价值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这类栏目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才能最终收到较好的收视份额。相较而言,专业人士收看法制节目,主要是关注一些典型案件、立法进程等,启发学术研究思路。这就要求提升电视法制节目的法律含量,深刻倡导法律精神,同时还要求有一批专业化程度较深的编导,拓宽选题范围,关注新鲜领域。

与时俱进的深度选题策划。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事物和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就像著作权法、国际法等以前离我们比较远的话题,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在民事、刑事选题之外,还要按照时展要求,把法律话题触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选题要更加典型,注重新闻的时效性,才能保持法制节目的优势。从市场角度来说,要求选题可以“俗”化。但是作为普法阵地来说,法制节目选题格调却不可以低。根基在于普法,其底线是党的新闻原则,以此保证导向正确。

反馈性选题策划。法制节目播出后都会收到一些观众的来电,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可以提取有价值的线索,可以有倾向地准确地确定这一类选题。

创作形式策划

内容的故事性。强调节目的故事性是可行方案,有故事是法律题材的大优势。法律事件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冲突和纠纷,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节和入微的细节,并充分利用电视手段营造节目的现场感,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以故事承载事件,严肃法律意义,达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形式的多样性。目前,我国法制节目主要是以案说法类和经实刑侦类,同时还有许多法律法规不适合用故事来表现,那么就要对创作形式进行创新,以免出现模式固定且模仿多的现象,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可以调动电视的多种元素和特性来表现,做一些益智互动类、庭审直播类、真实体验类的法制节目。

电视法制节目彰显人文关怀。作为深度报道的法制节目,它的目的不仅仅是给观众传递某个人违法所受到惩处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具体而典型的事例,触发观众的体验和感受,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育和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

主持人素质定位。一个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懂新闻传播学,也要懂法学。只有这样,他才能自如地进行讲述和评论。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要掌握在法律语言、法律思维与日常语言、日常思维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具备就要求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具备法学的知识。

时机的把握。成熟的传媒对时机的选择极为重视,在法制节目日趋成熟的今天,传媒不能只满足于应付播出随编随播,而必须选择恰当的时间,以有限的节目量传达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大的播出效应。

竞争策划

规模效应。法制节目的选题往往比较零散,但我们可以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统一制作,集中播出。集中在一段时间,以一定规模的量进行报道,这样容易形成合力,引起受众的关注,将相似而各异的节目进行制作和包装,取统一的名字,连续几天内播出,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树立品牌意识。电视法制节目要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就要有鲜明的节目个性和稳定的节目质量以及精美的形象包装,在找准定位之后,也就找到了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但是要保持节目的形象,就要有与众不同的东西,不断地进行创新。创新是品牌长存的根本所在,创新的目的是使节目具有亮点,亮点就是电视节目的强势所在,是核心竞争力,通过亮点吸引观众,增强观众对品牌的认可和认知度。

注重宣传包装。电视法制节目不可能每期都是自选的素材,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其他电视台的交流节目,无论是自己制作的节目,还是引进的节目,都涉及一个后期的编辑和节目包装的问题。因此,本土特色的制作和包装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法制频道注重制作统一的频道宣传片、宣传语、宣传预告片,节奏明快,视觉冲击力很强,这些宣传片在各时段的插播,提升了频道的整体形象,也就保持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固定收视观众。

开发衍生产品。一个电视节目要想发展好,策划、品牌、营销这三个意识是相辅相成的,把收视率较好的节目制作成DVD音像制品、分析案件的法制图书等,使案件故事成为频道的收益资源之一。

综上所述,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电视法制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策划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而如何通过电视法制节目启发民众理性,提供法律知识,倡导法律精神,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应该是传媒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电视法制节目的创作人员需要认真加强对国家法律政策的学习,完善电视技巧,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法律底蕴,同样注重培养和增强创新意识,这样才能策划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满足广大人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叶家铮:《媒介研究电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谭天、王甫:《电视策划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3.张联:《电视节目策划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4.陈振、田力:《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为驻马店电视台法制部主任,驻马店电视台《法制经纬》栏目制片人)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4

一、查找影响安全优质播出的隐患。从事广播电视发射、传输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树立“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日常播出中时时处处查找影响安全播出的隐患。

思想上的隐患。长时间的安全播出、单调重复的技术操作,最容易使值班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如对安全播出重视程度不够,政治意识不强,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各种思想问题以及疲劳值班等。

专业技术上的隐患。值班人员对机房播出设备性能、结构、原理以及技术指标不熟悉或掌握不够全面,会导致设备在运行中瞬间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迅速判断出故障点,延长处理故障时间或在处理故障时因对设备及图纸不熟悉而将故障扩大成为人为事故。

检修上的隐患。播出设备的日常维护相当重要,不按设备检修周期进行合理的检修,检修计划落实不到位,或机器设备检修维护后不能按时复位,线路调整后原有图纸未及时改正,没能使值班员及时了解到调整后的线路图,以及在检修时对播出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等都属于检修上的隐患。

备品备件的隐患。机房设备备品备件不齐全,或因对备品备件管理不善,使长时间放置的备品备件指标发生变化,当机器发生故障时备品备件用不上,形同虚设。

管理上的隐患。播出岗位上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值班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

重要、重大节日播出期间的隐患。在重要、重大播出活动中,要保证政令畅通,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抓到底。对于重点的播出时段,领导一定要做好安排,确保“关键的领导,要在关键的岗位上;关键的时段,要管好关键的设备”,做好重要、重大节日播出前的检查检修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确保传输发射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广播电视发射台随着频道、频率不断增多,播出时间不断延长,播出任务不断加重,对安全播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稳定性,保证发射、传输设备“高质量、不间断”的运行,是当今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安全播出的实际情况,播出系统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应达到以下要求。

调频广播发射机要求主、备结合。发射机应做到几个频率(或单个频率)有一部备机,正在运行的发射机一旦发生故障,马上倒备机播出。如果一个频率的发射机出故障,在备机正常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大的停播事故。

科学地设置激励器的工作方式。全固态电视发射机在系统构成时,除通常的单激励器单发射机形式外,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一般都会采用双激励器单发射机的形式。因为固态电视发射机功放系统采用模块放大,并行工作的积木式结构,发射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功放模块的多少。当个别功放管、功放模块或功放电源出现故障时,只会出现整机功率降低而不会造成整机停播。但是,如果单激励器一旦有故障,整部发射机就无法工作,因此应用双激励器互为备份的方式是确保电视节目高质量、不间断播出重要手段。

制定检修计划。要提高广播电视传输发射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做好检修计划是关键。做好重点检修和一般检修计划是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重点部位的重点检修、测试和定时更换已到使用年限的元器件,是保证安全播出的重要措施。关键的设备、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有备份手段,重点的部位要做到重点检修。

保持排风系统畅通。全固态广播电视发射机对温度比较敏感,设备温度一定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温度偏高不仅会损坏元器件,还会导致设备不稳定。所以,要保证安全播出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机房环境和发射机的送、排风通道畅通。

三、严格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级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工作上,实际就两个字,一个是“严”,即严格;一个是“细”,即细致。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中,必须有严格的管理,细致入微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含糊,不能有任何出入,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优质播出。

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发射台内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巡机制度、监听监看制度、检修制度、测试制度、安全播出考核制度(台内台外停播率)、奖惩制度、技术安全制度、考勤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只有建立了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为安全播出工作创造条件,才能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

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值班、检修和设备、人身安全的依据和保障。要把安全优质播出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级领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使每件事都有人管,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真正的把安全优质播出的责任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要熟悉每一项规定,促使大家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养成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

奖惩分明。应给予在安全播出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人员以一定的奖励,对在工作中造成人为停播事故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罚。

四、弘扬奉献精神,加强队伍建设。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安全优质播出的关键在人。建设一支思想强、作风正、技术精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提高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的重要保障。

经常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播出一线值班人员工作苦、责任重、思想压力大。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树立“辛苦我一人,欢乐千万家”和“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的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意识及“苦在身上,乐在心里”的广阔胸怀,结合实际经常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明确肩负的责任,使每位职工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广播电视发射台播出任务重,技术含量高,设备数量多,服务范围广,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播出一线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播出一线人员必须做到熟悉和掌握机房输入输出信号流程和各个播出设备的性能、原理、结构、使用以及维护技能,在播出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准确判断故障部位,迅速排除设备异态。每个值班人员在专业技术上必须过硬,做到持证上岗。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5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节目不足 成因

一、县级电视台节目现状

(一)部分纪实类节目特色明显

当地的《新闻》作为该台的品牌栏目,连续十多年获江苏省“新闻繁荣奖”,被省广播电视局确定为免检单位。多年来在地级市范围内发稿第一,省台、中央台用稿150条以上,名列苏中、苏北县级台前茅。每年都有一批新闻力作在地级市以上获奖。电视社教片创作也屡出佳绩,经营创收完成局交指标,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二)节目类型较多

该台的节目类型较为丰富,基本涵盖了新闻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新闻简讯、民生新闻、新闻专题评论、人物专题、少儿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栏目类型体现出了该台电视人的良苦用心,为观众创造了多样的收视选择。

(三)有效的“本土化”策略

该台明确将节目制作方向定位为“本土化、贴近性”。“本土化”来源于现代营销学,强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要摆脱自身的喜好,时刻以目标客户为中心,在生产、销售、人事等方面做积极的适应性转变,以减少地区性差异带来的经营障碍。因此,本土化并非目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为了“入乡随俗”做出的努力。通过展示当地人的风采,通过一些阶段性节目,调动当地观众参与,增加节目关注度和美誉度。

二、县级电视台节目不足分析

(一)部分节目定位存在偏颇

如今,电视领域的空白地带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电视节目要迅速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突围出来,必须要有明确的形态特征,既易于生产又易于被人识别和记忆,所以很多节目在创办之初就必须针对节目自身的政治、环境、结构、竞争对象、目标受众、内容风格等做出明确的规划,对节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做出明确的事先安排。其重要程度可以说不亚于节目内容设计。

按照节目定位的一般要求来分析该台的自办节目,除了《新闻》等节目有相对较为明确的内容、风格和受众定位之外,其余节目大都特征不太明显。参照一般的定性研究方法,将节目定位的准确度或精准度分为五个维度:强、偏强、一般、偏弱、弱,衡量8个自办节目在受众、内容、节目结构、风格特征等方面的定位情况,总体定位“偏强”的有3个节目、2个为“一般”、2个“偏弱”、1个为“弱”。

定位不清晰使得观众无法形成很好的频道或者栏目忠诚度,也进一步使得各个节目定位不明朗,差异化小,识别度低,同时也在电视台内部形成了采访资源的内耗与竞争,无法获得优化组合效益。

(二)节目策划深度不够

电视节目的策划水准和策划能力可以决定一个栏目的生死存亡。从收集的信息以及所看到的节目而言,该台的节目整体策划亟须加强,突出表现为策划频率低、比例小。

新闻线索主要来源于观众热线的筛选,占比达40%之高,除此之外就是节目合作部门提供新闻源,最后才是自主策划选题。

缺少策划,实际上是忽视了观众对节目的深层次需求,也即在节目采制过程中坚持所谓“以传者为中心”,而非“受众中心”,至少没有较好地达到“传者”与受众之间平衡。

(三)新闻节目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

会议新闻居多,民生新闻与舆论监督稿件偏少,导致本地观众对本地电视新闻敬而远之;模式化新闻多,高质量新闻稿件少,新闻报道常常套用一些固定模式和语言习惯,让普通干部群众收看后感到不舒服;一般事务性人员多,专业人才偏少,这是制约节目质量上水平、上台阶的关键因素。

(四)电视化的叙事能力偏弱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有一句名言:“为什么要采访?因为故事需要直接引语、需要精彩的对话。直接引语是新闻作品中最有冲击力的建筑材料。”同样的道理,电视拍摄也需要获得大量生动的同期声;由故事的主角自己讲出带有大量现场气息的同期声,就是构成故事的血肉之躯,而要获得这样鲜活的同期声,就不能采取坐在一旁搞一问一答的采访形式,而必须在新闻现场、在采访对象生活或活动的自然流程中来提问,让他(她)带着原生态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故事。只有自然的原生态语言才是鲜活、有感染力的。[1]但是,县级电视台不少记者缺少用电视语言“讲故事”的能力,不少新闻节目和人物报道中,几乎都有大段大段的采访。而且采访现场仅仅将某个采访对象置身于家庭、会议室或街头中,缺乏充满动感、原生态的新闻现场;在声音、画面、字幕等电视媒介信息传播通道中,偏重声音的解说功能,富有人物魅力、反映性格特征的同期声较少。

三、原因分析――自组织功能的系统性缺陷

当代电视节目的生产与消费,是将节目的策划、制作到营销整合到市场化的生产链条之中,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作用,那么系统创新的关键是机制创新。机制是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调整自身要素和结构以适应自身及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或保持其特定功能的过程和现象。机制的本质说到底是关系的集合体,是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集成。一种机制特别是复杂系统的机制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也是系统环境适应力、竞争力的核心构成要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县级电视台节目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一定意义上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是依存于电视节目背后、决定本台自组织功能的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外在表象。所以,对节目不足的分析,不能仅仅是表层的浅尝辄止,需要深入节目外在表象的背后,分析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

(一)观念较为落后,产业意识薄弱

中国内地的大众传媒,近20年来完成了初始的商业化,但作为内容产品生产的主体部分,一直还没有完全地摆脱事业单位的传统定位,而且习惯将媒介内容严格限定在只能是垄断经营的新闻宣传领域范畴,导致“内容产业”从产业角度来看,还处在一个非常年轻、不规则发展的阶段。 [2] 但事实上,媒介产业化过程还在国家计划经济时代媒介政策的约束下一波三折,理论层面时常纠缠着“意识形态特殊”的作用与影响,仍在反复讨论甚至讳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县级电视台受政策、区域以及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在“意识形态宣传”与“内容产业”观念之间更是犹豫徘徊、裹足不前。2000年以来,虽然各县级广播电视局与电视台、有线台实行“局、台合一”体制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不是改变了对电视传媒产业功能与意识的认识,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对事业的行政管理和宣传工作两者“政、事融合”的观念。

在实际节目制作中,“政、事融合”观念的外显就是过于强调“喉舌”功能。多数县级台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重事业、轻产业”的倾向,具体而言,有以下一些值得探讨的认知观念。

首先,没有明确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定位。县级广播电视业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思想宣传站演变而来的,人们常常以为“喉舌”功能就是行政、事业机关上情下达的传声筒。

其次,认为广播电视是党、政的喉舌,只要有党和政府的领导就可以开展工作,有意无意不太重视广播电视本身的运作规律,谈到广电的产业属性就急于否定,思想冲不出计划经济的。

此外,观念上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广播电视产业属性认识的不足上。在新闻内容中,过多政治教化成分,强调“喉舌”功能,而忽视了对受众信息需求、忽视了受众数量是保障宣传效果的重要前提。喉舌性与产业性应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充分发挥喉舌作用,必须拥有广泛的受众,必须占领市场。通过市场,广电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得以实现,一旦失去了市场和受众,宣传喉舌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

广播电视实力的提高,为发挥喉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和受众基础。但另一方面,在普遍拥有一定的资产情况下,广播电视机构要实现产业化经营,必须盘活创业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必须破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二)体制不顺,“条”、“块”冲突

“四级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体制的局限性,使得“四级办”模式下催生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在管理领域仍然处于一种原始的、粗放的管理阶段,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经营管理落后,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分配机制、人员培训、成本核算等管理制度。表现在县级电视台,较为明显的就是体制不顺、“条”、“块”冲突。

文化、广播电视以及新闻出版合并后,广播电视体制架构为“局、台合一,三台合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表现在接受县(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与指挥,成为文广新局下属事业单位之一;“块”表现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按照传媒职能,分设有线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一级部门,各台再根据职能需要下设二级部门,如新闻部、社教部、制作部等;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负责人分别由文广新局任命,财权、人事权以及各种资源调配权统归文广新局统一调度。

这样的体制,虽然强化了对广电工作的领导,体现了党管宣传、党管媒体的根本方针,但也导致了三个问题:

一是产权不清,责、权、利不明。由于主管广播电视的上级政府部门可以插手具体业务,使得管理职能与具体业务不分,事业建设与经营创收不分,责权不明,产权不清。2011年,该台全年累计完成广告收入资金到账近2500万元,超额完成局交指标。但是,创收所得资金实际上不能用于本单位生产运营,而需要全部上缴。经营发展的必要资金,需要通过层层审核才能拨款,导致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挫伤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广电管理职能被虚化、弱化。由于县级广播电视局的撤并,原先广播电视的全部管理职能成为现有文广新局诸多职能中的一个职能,通常只有1个广播电视科负责全县的广播电视工作,仅有2-3名广电工作人员,广电事业建设、安全播出、宣传和节目管理等十余项基本职能日趋虚化、弱化。

三是管理层级繁杂,行政与市场相互冲突。文广新局作为管理主体需要保证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协调、均衡与全面发展,文广新局作为管理主体,其行为的逻辑必然是以广播、电视去补充和扶持相对弱小的文化与新闻出版事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统一调度和运用各种广播电视资源,而作为文广新局管理客体的广播中心、电视中心等则直接接受节目市场信息的传导,按照受众要求和广告主的意志制播节目。如此一来,行政与市场按照不同的逻辑行事:电视台一方面要听命于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的事业大局,并按照事业的政策和要求服从指挥与调度,同时又要具有充分的市场意识,其节目和效能要接受市场竞争的选择与淘汰。一身两任,自然导致冲突不断。

(三)队伍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

从整体上来说,人员知识结构层次偏低,队伍良莠不齐,是县级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理论上,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是一个高素质的知识群体,应该是由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组成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县级广播电视大部分工作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不少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知识培训,对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理论知识,而具体业务知识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靠“传帮带”取得的。除此之外,“托关系”、“托门路”进广播电视机构的现象也十分普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对人才的使用力不从心,“管不住,用不好”。

作为管理体制不顺的一个自然结果,一线节目制播部门,如频道总监以及栏目制片人由于体制的局限,没有人事任免权,即使通过竞争上岗和公开招聘来的一些人才,也不一定能够脱颖而出,招聘流于形式。一些有门路的人,纷纷托关系、找门路,拼命挤进广电台。由于缺少人员退出机制,不合格的人员不能辞退,有能力的人才又由于没有正式人事用工合同和相应的待遇而招不进来。同时,由于体制造成的“能上不能下”,缺乏实质性的内部竞争机制,又导致了层次较高的员工跳槽的问题。如此造成的结果是,“有用的人才进不来、留不住,无用之人拦不住、赶不走”。

从本质上而言,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外,决定节目不足的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激励机制流于形式、运营资本不足、地域狭小等。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在江苏以至全国多数县级广播电视机构都不同程度存在。换言之,节目表象以及体制机制问题是整个县级广播电视播出系统都需要认真梳理和解决的问题。

电视节目存在的诸多不足,仅仅是电视台本身自组织功能系统性缺陷的外在表象。那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增减某几档节目或者是让记者去增强策划意识之类那么简单。笔者认为,要解决节目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必须从观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入手,使得电视台自身的自组织功能得以恢复,节目的策划、制作与营销回归到一个系统之中去。

总之,县级电视台只有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高起点规划、高风格定位,坚持产业化发展,才能实现节目质量与广告创收的良性循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溶.人物新闻:如何讲故事[J].新闻前哨,2005(Z1):95.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6

广播电视工作始终坚持以宣传为中心、以事业建设为基础、以安全播出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半年来,全县新闻工作有效开展,事业建设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播出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广播电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主题,主动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2010年,全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和新闻宣传工作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的原则,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和节目质量,扎实推进新闻宣传工作。

(一)内宣工作卓有成效

半年来,县广播电视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县“两会”、抗击冰凌雪灾、农业农村工作、抗震救灾、“两基”攻坚、电站库区移民、城镇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宣传主题,进行了有计划、有重点、有深度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组织新闻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新闻。今年上半年,县广播电视局溪洛渡电视台共采访、制作、播出各类新闻513条。制作专题片3部。各类字幕标语90条。

1、积极策划,做好两会宣传

全县“两会”于2月份在县城隆重召开。为切实做好“两会”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县广播电视局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新闻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新闻总编室主任为成员的新闻宣传报道策划工作组,拟定切实可行的新闻采访报道方案。相继制作推出了“回眸2007和展望2010”专栏23期。为“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两会”进行多角度、多视觉的宣传报道。期间共采编报道新闻50余条,播出300余条次。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两会”盛况,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传达到老百姓的心中。

2、做好抗击冰凌雪灾的宣传

今年1至3月,遭受了特大的冰凌雪灾。致使全县农业、林业、水利、道路、电力、交通等损失惨重,广播电视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广播电视局在开展“村村通”设施自救的同时,迅速组织人员深入一线积极开展抗击冰凌雪灾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共采访报道新闻36条,播出216条次,制作灾情汇报专题片1部。为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夺取抗冰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全面胜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宣传

在农业农村工作的新闻宣传报道中,广播电视局认真宣传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政策,派出业务精兵,素质过硬的新闻采访队伍,高度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捕捉鲜活的新闻亮点,积极宣传报道党的惠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及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与此同时,在新闻节目中推出了《关注民生,聚焦三农》专栏节目,共采写报道新闻45条,播出270条次。为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4、两基工作的宣传

在全县“两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时刻,广播电视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两基”工作宣传报道的力度,共报道新闻8条,播出48条次。修改制作“两基”专题片1部。有力地推动了“两基”工作的顺利开展。

5、积极做好抗震救灾宣传

在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广播电视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超前思维,及时制定新闻报道实施方案,组成多个新闻采访小组,深入灾区对灾民受灾情况和恢复重建情况进行大量的深度报道。共报道新闻41条,播出246条次,制作抗震救灾专题片3部。同时,在溪洛渡电视台滚动播出相关领导的电视讲话和防震减灾知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6、做好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宣传

正当全县上下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的同时,广播电视局按照县委政府的精心部署,迅速制定了“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和宣传报道方案,充分利用广电人做宣传工作的优势,精心策划,积极组织记者深入全县各部门、各乡镇采访报道学习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及时宣传报道学习讨论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充分展示深入解放思想带来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加大宣传力度,把好舆论导向,在新闻节目中开辟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专栏,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深入的系列报道,共采访报道新闻9条,播出54条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这个有效载体,全力营造浓厚氛围,着力形成舆论强势,掀起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热潮。

(二)广播电视外宣工作稳步推进

2010年,广播电视对外宣传工作继续坚持“多上市台、努力上省台、力争上中央台、保基本位”的外宣工作努力方向,调整外宣思路和方法,创新外宣理念和机制,积极策划选题,拓展送稿渠道,外宣工作稳步推进。今年1-6月,共上送新闻123条,其中昭通电视台采用45条;云南电视台采用11条。为进一步推动对外宣传工作,树立良好形象,提升知名度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三)加强电视广告的监管

2010年上半年,溪洛渡电视台广告部严格遵守广播电视广告宣传的各项规定,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广告的制作、播放及管理工作,严格广告的审查把关,加强媒体自律,确保了广告的合法经营,维护了电视台的良好信誉。半年共制作、播出广告、字幕、标语等97条,其中,公益广告77条,收费广告20条,广告创收5.45万元。

二、事业建设稳步发展

(一)切实推进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

我县的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2010年1月初共争取县财政资金42.3万元,共征地2000余平方米,4月初铁塔基础完工,5月完成了239平方米的机房修建、铁塔安装和输电线路架设,6月完成了信号传输线路建设和发射设备安装,6月28日对机房设备进行试播发射,目前中央一套、中央七套电视发射设备运行正常。但300W中央第一套调频广播节目,通过几天的播出看,发射机的反射功率大。6月27日省、市检查组对我县康家堡发射站300W调频广播进行检测,从实测、实收的情况看,发射功率低。发射机输出功率为250—280W,实际功率只有200W,反射功率超过40W,广播发射机处于自动保护状态,鉴于此设备运行不正常的情况,我局正积极协调供货方解决此设备的故障问题。

(二)狠抓已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管理维护工作。

2010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贯彻“三分建,七分管”的“村村通”建设指导方针,把工作重点放在已建“村村通”工程—卫星中频分配网络建设后的管理维护上。进一步明确了县主管局、乡镇站及基站管理员的管护职责以及维护管理的要求。

为确保“村村通”受益群众在奥运会期间能够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我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巡回督查指导组,对全县168个“村村通”建设站点进行检查,并对线路故障、功分器损坏、接收机烧坏进行了及时抢修和更换,以确保建设村群众奥运会期间看上了优质、清晰的电视节目。截止2010年6月30日,共计更换接收机45台,功分器14个。

为了建立“村村通”管理维护长效机制,我县根据“村村通”基站点多面广的实际,在建立“乡建、站管、县指导”的村村通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村村通工程建设责任书》、《村村通管理维护制度》、《村村通工作岗位职责》,并于年初与全县15乡镇广播电视站签订了《村村通管理维护目标责任书》。至此“村村通”管理维护机制逐渐形成。到6月30日,全县所建的168个卫星中频分配网络运行正常。

(三)做好全市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的准备实施工作

按照昭通市关于市、县广播电视本地节目覆盖实施方案的要求,局及时向县委政府作了专题汇报,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对全市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的领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10年末,我县共建设13座乡(镇)一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89座村级二级转播站。

2010年完成县城、黄华镇、桧溪镇、莲峰镇4座一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建设。为积极做好工程建设的准备实施工作,广播电视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事业建设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工程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三、各项管理全面加强

今年,广播电视局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全面加强广播电视各项管理,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社会管理取得进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普查整治工作,召开了整治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年的工作。同时,加大广播电视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在电视上播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组织宣传车下乡巡回宣传1个多月,加强了对群众的教育和正确引导,为普查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广告管理得到强化。今年,广播电视局根据广告制作播出的实际,制定了《广告制作播出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广播电视广告的监管,《规定》要求:一是确定广告时段,避免过于集中。二是严格审查,把好画面、用语关。三是增加公益广告,尽量减少保健品、药品的广告。四是尽量限制广告过多过长。五是严格执法,严禁违规广告的播出。

5月,由县工商局、广播电视局联合召开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制定了虚假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广告行业自律学习教育,并建立和完善了《广告审查员制度》、《广告档案管理制度》、《广告举报制度》,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实效。

(三)技术管理更加规范。一是认真做好技术维护工作。对设备严格执行月检季测制度,积极加强督查指导力度,提高制作、播出、发射、网络运行质量,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操作施工,加大质量抽检和验收工作力度;二是加强安全防范。建立监测机制,对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台(站)的发射、播出、运行情况等进行监测,确保信号质量和播出安全,实施了重大停、错播事故备案制,成立了安全播出指挥协调中心;三是组织对全县广播电视播出单位进行考核,对查找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提高了安全播出管理水平。半年来,我县广播电视停播率指标继续保持良好趋势,未出现一起安全播出事故。

(四)内部事务更加有序。为切实加强办公室自身建设,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树立新闻单位形象,广播电视局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健全制度,狠抓落实,继续深入开展办公室“三创四高五增强”活动,努力把广播电视局办公室建设成为管理规范、运转协调、高效快捷、廉洁务实的部门。

四、切实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

局历来重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放在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位置,与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以来,由于大事多、喜事多,局更加注重广播电视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敌对分子利用广播电视开展非法活动,特别加强了安全播出责任制的落实。今年3月,广播电视局分别与局台各科室及十五乡镇广播电视站签订了安全责任制,与播出机构网络公司签订了安全播出责任制,通过对责任制的认真落实,半年来,全县未出现一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

为做好2010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广播电视局拟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奥运会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通知》,完善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并将在7月中旬与各乡镇签订了《奥运会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责任书》。

五、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1、班子建设取得成效。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把广电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上半年来,局领导班子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切实开展大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广泛征求全局职工、离退休职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查找班子、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问题的实质,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破除“满、怕、旧、浮”等思想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班子成员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作风方面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全局新闻宣传有新突破,事业建设上新台阶,队伍建设有新成效。:

坚持局党支部、局务会学习制度,深入基础调研制度,局党支部和班子成员针对各个专题撰写了学习体会和调研文章,开展了专题报告,促进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2、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学、知党史、强党性”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观念;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摆个人和集体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触及思想深处,挖掘思想根源,解决问题实质。组织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考试、水平能力测试、工人等级考试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专业技能水平,全县广播电视队伍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7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 影视广告 广告教育 社交性网络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12-02

“影视广告”课程历来是广告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传统媒介背景下,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创意、写作、拍摄、剪辑等技巧创作适应电视媒介的广告作品,而今天能够展现影视广告内容的媒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视、电影这两块屏了,影视广告已经毫不客气的进入了第三块屏―― 电脑屏幕,而且也正逐步的侵入第四块屏―― 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屏幕。麦克卢汉这样陈述他的媒介观―― 媒介即讯息,按照他的思路,新的影视广告传播媒介―― 网络,正在向我们传递这样一种讯息:在数字化技术不断进步、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网络会让影视广告产生新的形态、具备新的特点。正是这种讯息,使广告教育者不得不正视广告相关课程的内容革新问题,为微电影广告在“影视广告”课程中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 发展中的“微电影广告”与“影视广告”课程

微电影广告是当代通讯技术进步、媒介形态丰富的过程中出现的影视广告新样态。它主要使用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影视广告”课程教材中的诸多定义或理解方式,都将影视广告的媒介默认为电视或电影,并以此为基础,谈论影视广告的创意及创作。而早已经蔚为大观的网络视频类广告,却因为认识上的落后,而甚少被谈及,这在新媒介、网络、数字技术等词汇已经成为了广告行业的重要关键词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微电影广告作为网络视频类广告中的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与出现在电视、电影媒介中的广告用着相同的摄影、录音以及后制技巧,但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运作方法和创作守则,并且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传播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归纳和总结这方面的规律,将之放到我们的教学内容当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完善课程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体现时代进步和潮流发展。

2 “微电影广告”异于传统“影视广告”的特性

微电影是最具原创性的网络视频类广告作品。最近几年,微电影广告已经成为了网络视频类广告的主流,由视频网站优酷出品的“十一度青春系列”微电影作品之一《老男孩》,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在网络上流行一时,甚至引起了70、80后广泛的怀旧思潮。观察众多的微电影广告,我们发现它们表现出了与传统影视广告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2.1 创意多元化,丰富了“影视广告”的创作方式

与传统的影视广告15s’,30s’,60s’的典型时长相比,微电影广告在时长上没有规范,品牌有足够的时间讲故事,这就意味着微电影广告在创意上有更大的空间,更大的尺度,更大的自由。所以,如何利用这种便利,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海量信息中争夺到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成了我们在进行微电影创作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超的叙事技巧、引人入胜的故事,感人至深的情节、偷拍窥私的手段,新近的社会热点的话题,都成了微电影广告的创意取向。总结起来,微电影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消化上述提到的创意取向:

2.1.1 专门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微电影广告

网络游戏“鹿鼎记”的微电影广告片,就结合了当时的话题清装穿越剧《步步惊心》的内容,这部微电影讲述了现代白领穿越到清朝,变成韦小宝和由吴奇隆扮演的康熙皇帝一起在鹿鼎记的世界里冒险的故事。这种方法直接宣传产品,和传统的电视广告思路比较接近,但是长度较长,故事完整,倾向于在内容中设置病毒式传播的驱动点,比如笑料,情感故事,悬念叙事、当时热点的社会话题等。从当年的“雅虎搜星”到最近的“益达酸甜苦辣”及“士力架剧场”的个作品都属于这一类型,由于产品直接在这类作品的故事情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这类微电影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剪辑成电视广告片,在电视中播放。

2.1.2 将产品或品牌理念植入其中的微电影广告

有些微电影广告不直接为企业叫卖,而是将产品或品牌理念植入到微电影中,产品或品牌本身并不是影片情节的重点。“雪弗兰科鲁兹”就是上文提到的“十一度青春系列”微电影的赞助商之一,但它的产品或品牌标识并没有成为影片故事的重点,仅仅是出现在影片某些画面里,但产品却沾染上了这系列影片所具有的某些精神特质,比如青春,拼搏,迷茫等等,这不啻于是对品牌内涵的丰富。企业除了会在视觉上将产品或者品牌标识植入到影片中,也在尝试将品牌理念植入到微电影中,品牌理念的植入更不容易被发觉,却更容易产生影响。“尊尼获加”(Johnny walker)就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它有一套“尊尼获加语路计划”的微电影,请陆川为罗永浩、王克勤等人拍摄了一套人物传记式的短片,短片当中除了片头,片尾出现品牌标识外,没有任何镜头直接表现产品或品牌,但其品牌理念keep walking却是整套微电影的主题。营销专家杰伊・康拉德・莱文森(Jay Conrad Levinson)曾在其著作《营销创新力》一书中引入生物学中表示“文化基因”的概念meme(沟通元),他认为“meme是企业营销核心策略的全部体现”,“这个简洁有力的文化浓缩品使得企业能够将自身繁复的信息全部压缩其中,和盘端到受众面前。”这个类型的微电影作品除了注重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外,一般也会在内容中融入meme(沟通元)。而meme(沟通元)可复制、可延展的特性,又成为微电影广告主题化、系列化的起点,从而进一步提成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

2.1.3 由用户创作生产的微电影广告

今天的网络媒介具有极强社交性,这种属性不仅仅导致的了网民对内容的重用(转发、分享),更在于社交媒介中每一个节点―― 网民们的自媒体(we media)属性,它鼓励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内容生产方式。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网民自身已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类内容生产者。很多企业基于这种认识,将视频广告内容的生产权利交付给广大网民,国内的视频网站“酷6”()就发现了这一契机,早在2007年左右就创立了UGA(User Generate Advertising,用户自生成广告)项目,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展开了线上合作,通过各类奖项等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网友参与制作广告,把客户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内涵与网友的原创作品充分融合在一起,并通过酷6专门提供的平台进行展示及传播。(2011年上半年“酷六”在经营管理方面遭遇了比较重大的危机,下半年,网站做出了将业务中心进一步向网络原创视频内容倾斜的决策,其UGA业务也被重新定位成“中国原创联盟―酷6网”的视频威客网站,酷6的合作企业开始以更直接的“威客”模式向网民征集作品。)这种方式的也寄望于企业meme(沟通元)的可复制、可延展性及网络的社交性达成传播效果,但由于对ku6自身的经营原因,成功案例相对较少。

2.2 渠道社会化,开拓了“影视广告”的传播渠道

与传统的展示类网络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主要依靠网络媒介的社交渠道来进行传播。电视广告按排期表投放,以“点对面”的方式传播,传播效力除了与广告创意有关外,还和媒介策略紧密相关,很多时候是财大气粗的排期表让最恶俗的广告家喻户晓,乃至臭名昭著。而微电影广告通过网络传播,除了少数情况倚重“点对面”式的大众传播模式(门户网站中的富媒体视频内容、视频网站中的插片)之外,社交渠道显示了更大的重要性,在这个渠道当中,没有了大众媒介的单面推送,就需要网络视频内容本身有驱动传播的能力,让受众(网民)自愿成为广告主视频内容的传播中转站。日本电通公司在其著作《打破界限――电通跨媒体沟通策略》一书中,提出了Cross Media Planning(跨媒介计划)的传播策略,强调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社交属性,利用网络口碑传播(iwom,internet word of mouth)实现广告内容的跨媒介传播,以达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在这种跨媒体的传播中,消费者不仅是广告内容的接受者,更是广告内容的再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而微电影是往往是多种社交属性媒介最愿意使用的内容。比如三星的《四夜奇谈》将新浪、奇艺、优酷、土豆、3G门户作为它广告传播的活动的起点,达成面的覆盖;而播放时一个故事被分割成两半,以半集为播出单位,不仅吸引消费者观看,同时鼓励消费者参与竞猜、编写下篇的剧本,而这些剧本内容,则会在人人,新浪微博等具有社交属性的网站进行再传播,构成微电影内容的口碑传播,进一步扩大品牌传播范围,加深传播效果。

3 “微电影广告”进入“影视广告”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影视广告”的观念应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扩充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微电影广告表现出了与传统影视广告截然不同的创意及传播方式:它适应网络媒介的特点,遵循网络媒介的规律来进行创意、拍摄和制作;同时,这些微电影类的视频网络广告往往与各类社交性媒介进行合作,具有独特的社会性的传播模式,这扩充了“影视广告”的内涵。“微电影广告”又将“影视广告”的外延拓展到了互联网,让它出现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乃至平板电脑屏幕上,也为影视广告的创意,制作,乃至效果的评估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标准。因此,我们就不能再按照电视广告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微电影广告。电视广告的创意注重在劝服和态度方面的效果,一般制作精美,而微电影广告则更注重让受众体验分享价值,甚至不惜降低制作精致度。也就是说,微电影在渠道上的特点,要求它能让受众看完了广告,接着帮你传播广告内容,而说服的效果,往往应该隐藏在后面,春风化雨,不着痕迹。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事故划分标准篇8

一、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责任,增强做好监管工作的主动性

1.1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要求监管必须全时空

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确保用户收听、收看,是国家主管部门对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和展示广电工作的途径和窗口,可以说安全播出连着千万家,承载着千万广电人辛勤的汗水。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播出工作,播出单位技术设备不断提升,各项制度措施不断健全,安全播出一年好于一年,播出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播出及传输单位点多、面广,特别是信号传输线长,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加之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播出中仍时有问题发生。尤其是地市级单位问题相对较多,有的出现静帧、黑场、无伴音;有的不能按时开机,也有的出现停播等问题,甚至构成重大事故。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确保全时段、全站点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播出及传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确保播出安全。

1.2舆论引导任务的广泛性、重要性

要求监管必须全覆盖广播电视作为主流舆论媒体,担负着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使命任务。就是要真正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百姓心里,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到家家户户,动员和鼓舞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广电人,都深感这一任务艰巨光荣、责任重大。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和县以下城镇,因此,县(市)级广播电视播出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收看,更关系到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监管必须覆盖到县级播出单位,以随时掌握基层的播出和收看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播出中出现的问题,让安全优质播出惠及更多更广的人民大众,切实让基层的干部群众都能及时听到、听好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二、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2.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和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在统一思想,稳定社会,促进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监管工作作为安全播出的保障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措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同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还上不去,有的只把监管工作简单地看作是值值班、看看电视,与收发室、看大门的相提并论,对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工作中有畏难情绪,怕管多了得罪人、下边烦,发现问题时也不愿去较真,缺乏安全播出的责任意识;还有的同志认为监管工作不是播出一线,没必要搞得大家太紧张,管得太严,差不多能过得去就行了,喜欢自己和自己比,自满自足,等等。这些模糊和错误认识,一定程度影响着监管工作的质量,也影响着安全播出的水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2.2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还不够高

一是专业知识水平还相对较低。目前看,基层从事监管工作的同志,相对缺乏比较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对监管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的不够,特别是对监管设备的管理维护常识知之较少。大部分值班员对技术设备仅局限于一般的操作使用,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搞不懂原因,排除不了故障。二是判断、分析、处理事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有的同志对监测中发现的事故,不能准确判断,妥善处理,一遇情况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有的把传输或发射中的问题当成是播出前端问题去处理;也有的把播出前端的情况当成是传输或发射的问题来对待;还有的误把监测设备故障当成是播出问题来解决,结果是适得其反。三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有的同志工作不认真,精力外移多,本该下班办的事情拿到上班时间办,影响工作;有的怕苦怕累,争名逐利,比待遇、比地位多,比工作、比贡献少,带着消极情绪干工作,敷衍应付;个别同志工作懒散,不按规定巡机巡检,存有侥幸心理;还有的不按规定请示、报告情况,有虚报、漏报、瞒报现象。尤其是下边一些站(点),值班员不能坚守岗位,时常出现脱岗,离位的现象,致使有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影响安全播出。

2.3监测系统和设备还不能满足需要

一是监测网建设滞后目前,省级广播电视监测网大都只通到地市,而从各地(市)到县多是断档。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和IPTV监管相对滞后。二是现有设备部分老化监测设备大都24小时开机、不间断工作,且无备机替换,因此电子元器件的自然损耗相对较大,设备故障明显增多。预警屏维修率达80%之多。室外接收天线等设备,风吹日晒,器件老化较严重,有的经常出故障,不能正常工作。三是设备维护困难较多主要是缺技术人员、缺备品备件、缺专项经费。目前,我省监测网仅有省局2名同志负责技术维护,各地市监测站均没有技术维护人员,有时上边出问题,下边也同时出情况,2名同志忙得晕头转向;有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故障问题,还需要厂家来人处理,延长了处理时间;大部分监测设备尚没有备品、备件,坏了主要是靠维修,个别器件还需要寄回厂家,耽误时间较长,影响安全监测。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办法和对策

3.1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一是抓好经常性学习

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做到年度有计划,每月有安排,每周有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中,注重搞好三个结合,即:原原本本学文件与联系实际对照检查相结合;领导教育辅导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相结合;学习教育情况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在组织搞好本级学习教育的同时,采取下发文件、材料,组织知识竞赛等形式指导好下级的学习教育。在系统内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建设一流的监管队伍,奠定过硬的思想基础。二是注重搞好集中培训以十精神和上级有关安全播出的指示要求为指导,以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专业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为基本教材,紧密结合队伍实际和工作需要,每年举办1—2期安全监管技能培训班。采取专家授课,研讨交流,参观见学等方法认真施训,确保培训效果。通过学习培训,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安全播出的意义、规定和要求,熟练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与日常维护方法,提高指挥调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做好典型引导工作着眼队伍建设正规化、监管工作规范化,在省、地市级单位,选拔和培养一批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典型,大力宣扬先进事迹,总结推广经验,使上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整体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3.2统筹谋划,加快监管网络建设

按照总局要求,着眼“技术监测,内容监管,指挥调度”职能需要,依托现有监测网,上拓下延,组建起全功能、全覆盖的监管网络。在技术监测上实现对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和CMMB、IPTV信号的实时监测;在监管内容上实现对省、市、县三级自办节目和网络视听节目的监听监看;在监管对象上实现对省局直属播出单位、各地市、县三级播、发、传的指挥调度。在建设方法上,可采取两步走,即:省属中心及周边地市、县和条件成熟的单位先建、先试,然后推广至全省。在经费、人员保障上,积极主动地靠上去做工作,努力赢得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举上下之合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抢抓机遇,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监管网建设,为安全播出架起一道守护屏障,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提供可靠服务与有力支撑。3.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1)学习教育制度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经常性的任务来抓,做到月计划、周安排,常抓不懈。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局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担当任务,履职尽责。(2)请示报告制度按照总局62号令和省局的规定要求,加强监管工作的请示报告。每周向主管部门汇总报告一次监管情况,重大事故和重要情况及时报告。重要问题及时请示,做到监管不越位,指挥调度不越权,对事故问题不漏报、不虚报、不瞒报。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3)监管例会制度监管中心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部置下周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各地市每季、省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安全播出及监管工作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4)网络巡查制度通过网络视频时时检查值班员、带班员和带班领导在岗在位、履职尽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做好检查记录。(5)通报讲评制度每月将监管情况整理、汇总,以文件通报形式发播出单位和主管部门,表扬好的、批评差的,并针对存在问题,督导搞好整改。(6)检查评比制度严格制定监管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统一印发各单位执行。并结合安播保障期和年度工作总结,抽派人员对各单位落实执行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结合平时工作情况评比出个人、单位先进,予以表彰奖励。(7)绩效考核制度着眼调动积极性,鼓励大家争在平时,依据上级精神,将监管工作分类量化记分,做到每天有记录,每月有小结,每季有考评排名,按考评结果,奖优罚劣,促进工作落实。(8)设备维护制度以省、市两级为重点选好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每个地市至少有1—2名懂设备,会维修的技术骨干,负责本地区市、县两级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中心本级技术科要有4—5名技术人员负责技术保障和指导全省的技术工作。各地市技术人员每月对所辖县设备检修一遍,省中心每季对各地市设备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9)安全警示制度把总局、省局和中心的有关制度规定编印成册,下发到每名干部职工学习,把日常性工作流程、规定、标准制框上墙,时刻警示大家心中牢记职责和安全。同时将各单位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和处理结果整理汇总,作为警示教材印发各单位学习,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紧迫感对待工作,恪尽职守,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好监管任务。

上一篇:电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 下一篇: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