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3 11:17:55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 媒介形态演变 报告文学 兴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从报告文学如何生成的历史角度来看,报告文学的出现与纸质媒介进入大众传播的现代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具体地说,也就是随着纸质媒介在形态演变之中进入其顶峰发展阶段,不仅作为纸质媒介主要构成的报纸进入了多样化发展的时期,形成了日报与周报、大报与小报等多种系列,而且期刊进入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多种类型――从生活期刊到人文期刊,从科学期刊到商业期刊,从娱乐期刊到体育期刊,为报告文学的文体解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空间,从而使报告文学得以从新闻通讯之中脱颖而出,跨入了人文学科的文学门槛,并且从各个系列的报纸一直扩张到所有类型的期刊之中去,成为具有兼类性质的前卫性文体。

在这里,既不是要进行报告文学如何从前卫性文体演变为时尚性文体的现实思考,也不是要进行报告文学如何由兴旺转为衰退的历史追溯,而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报告文学的兴与衰的思考,从媒介形态演变的视角进行考察,探讨其兴衰成败的缘由。

随着“”的终结,在思想大解放的拨乱反正中,大量报纸期刊复刊与创刊;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现实,1978年《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如一石惊天,激发了报告文学热在神州大地上的井喷,在跨越了新闻与文学的传播门类边界的同时,更是跨入了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的传播领域,不仅以报纸、期刊、作品集的方式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阅读,而且更通过广播乃至电视对社会大众进行及时播送。就这样,报告文学在一时洛阳纸贵之中,成为纸质媒介进行社会传播的文体宠儿,进入了报告文学极度繁荣的兴盛期。

不可否认的是,报告文学在改革开放之初能够巩固文体宠儿的传播地位,事实上也是与电子媒介在有意或无意之中的推波助澜分不开的。然而,问题在于,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对报告文学的传播跟风,不过表明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它们尚处于电子媒介在形态演变之中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电子媒介的形态演变在中国开始进入卫星传输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电视频道的增多与电视栏目的增加,电视专题片突破了从新闻到文学的兼类文体限制,直接挑战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宠儿的社会传播地位,使报告文学从兴旺转向衰退,出现了盛极而衰的,现象。这是不是意味着报告文学由于失去纸质媒介的传播优势而不得不进入了文体更替的衰退时期呢?

从表面上看,随着纸质媒介向着电子媒介进行形态演变,电视在中国强势崛起,在挤压着报纸期刊的传播范同的同时,竭力扩张其传播空间,并且以其传播优势取得越来越、大的社会传播影响,因而呈现出取报纸期刊而代之的传播趋势,并且这一趋势似乎表现出某种革命性――“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革命之中,对此再也不能有任何怀疑了。这是一场全球规模的革命,而且,它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展。这场革命的种子早在工业时代开始时的200多年以前就被播种上了,但是,直到20世纪的最末两个十年,它们才开始生根并且扩散到全世界。一我在这里所说的革命就是数字式革命。数字式语言(即计算机的数字语言)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和变革的主要催化剂,正是它们带来了这次重大转变,我称之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这就是说,网络的出现证明了电子媒介在形态演变中的现实高度,而电视并非是这一数字化革命的中间力量,尽管电视的传播功能超过了同属电子媒介的广播,而仍然难以与网络的传播功能相提并论,直至难以望其项背。

如果说,电视的出现导致了报告文学的由盛而衰,那么,网络的出现能否促使报告文学重振旗鼓呢?这不仅需要从媒介形态演变之中不同文体的文本构成特征来看,同时也需要从媒介形态变化演变之中不同文体的传播接受特征来看。

首先,从媒介形态演变之中不同文体的文本构成特征的变化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真实性、时间性、形象性。

第一个方面是文本构成的真实性特征。无论是在报纸期刊上传播的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还是电视上传播的电视专题片,都具备基于事实的真实性,这是三者之间共同的基本特征。尽管报告文学较之新闻通讯,在文本构成中出现了一定的文学因素,但是,报告文学在新闻文学化的过程之中,坚守事实的真实性这一根本,在拒绝虚构的同时也避免了虚构所带来的所谓艺术的真实性这一后果。报告文学在新闻文学化之中成为非虚构的文本,从而得以与其他文体的文学文本相区分。电视专题片在文体突破之中的文本构成与报告文学具有高度相似性,因而使其能够与其他电视文体的文本区别开来。这就表明,印使是报告文学能够上网传播,甚至能够在网上书写,基于事实的真实性这一文本构成的真实性特征也同样是最基本的。

第二个方面是文本构成的时间性特征。在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之间,时同性这一文本构成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新闻通讯的时间性特征只能表现为当下时间的现实性,而报告文学的时间性既可以表现为当下时间的现实性,也可以表现为过去时间的历史性,较之报告文学,新闻通讯在坚持现实性这一时间维度的同时,大都缺失了历史性这一时间维度,这就使得新闻通讯的文体书写具有单向性;而报告文学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维度,使其文体书写具有双向性,从而出现了文体书写之问的巨大差异。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这也是报告文学这一兼类文体为何会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电视专题片而言,无疑与报告文学同样具有着文体书写的双向性。不过,对于网上书写的报告文学来说,由于是在传播之中进行书写,其时间维度有可能会指向未来,呈现出文体书写的三向性。

第三个方面是文本构成的形象性特征。无论是与报告文学相比较,还是与电视专题片相比较,新闻通讯的形象性特征是最不显眼的,通常体现在其标题及行文的明白晓畅上,这也是报告文学之所以能够热起来,成为文体宠儿的一个重要原因。报告文学的形象性特征正是以新闻文学化的方式来凸显的,虽然不能进行虚构,却能够以文学的技巧与文学的语言来强化文体书写的形象性,优化其传播效果。电视专题片的形象性特征,由于运用了以画面为主,辅以声音与语言的三种符号,能够以多种的电视手段与多样的符号整合来实现其形象性特征的最大化体现,取得被动接受的最佳传播效果。不过,一旦网络得以成为报告文学的传播主阵地,通过链接成为超级文本,语言、声音、画面并驾齐驱,其主动接受的传播效果将远远超过电视专题片的被动接受。

其次,从媒介形态变化演变之中不同文体的传播接受特征来看,同样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性、消费性、市场性。

第一个方面是传播接受的生产性特征。无论是新闻通讯,还是报告文学,都是以个人书写的方式完成的,其生产性

特征表现为个体化生产。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新闻通讯较之报告文学,由于篇幅受限而个人书写的时间短,文本机器复制的数量大再加上广告的收入,故而其个人生产成本是大大低于报告文学的。所以,只有当报告文学热形成之后,报告文学的个体化生产成本才会有所下降,而报告文学的生产才有机会走上繁荣之路。相对于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的个体化生产,电视专题片的生产性特征表现为群体化生产,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尽管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人员有主次之分。因此,电视专题片的生产成本远远超过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只有借助电视这一媒介的传播优势,才能够降低电视专题片的生产成本,所以,电视专题片的群体化生产成本是最高的。网络报告文学的生产性特征,仍然是个人书写的个体化生产。不过,上网报告文学是利用网络进行第二次传播以扩大传播效果,其生产成本仅仅发生在第一次传播,之中;如果出现网上报告文学的个人书写,虽然是第一次传播,其生产成本则将由相关网站依据其点击率来予以体现。

第二个方面是传播接受的消费性特征。较之新闻通讯的接受者,报告文学的接受者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基本条件是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另一个基本条件是具有一定的购买能力,因为报告文学的消费是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性的商品消费。这样的消费门槛,也就促使新闻通讯的接受者在人数上大大超过报告文学的接受者,在降低消费的个人成本的同时也就降低了生产的个人成本。所以,报告文学接受者这一消费群体的多与少,实际上直接决定着报告文学的盛与衰。正是因为电视专题片以其被动接受的传播优势促使报告文学的消费群体不断缩小,即便是报告文学通过“人物报告文学”转向“问题报告文学”这样的学术化转型,也难以挽回其盛极而衰的颓势。这就在于,电视专题片在发挥其被动接受的传播优势的同时,通过插播广告而双管齐下,从而大大降低了消费成本而赢得了人数众多接受者的亲睐。不过,无论是从消费群体来看,还是从消费成本来看,如果网络报告文学一旦出现,凭借其主动接受优势将会使消费成本出现这样的两极分化,个人精神消费成本的上升,而个人物质消费成本的下降,从而有可能促使报告文学的接受者得以再度扩张。

第三个方面是传播接受的市场性特征。在纸质媒介之中,新闻通讯的刊载以报纸为主,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消费成本,都是较低的;而报告文学的刊载以期刊为主,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消费成本都是较高的。更为重要的是,报纸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期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随着报告文学热的消褪,报告文学基本上发表在文学期刊上。其市场份额更是小得可怜。在这样的状况下,报告文学为了摆脱市场狭小的困境,通常会采取报告文学广告化的形式来脱困。然而,类似“软广告”的报告文学的出现,反而加快了报告文学在市场中的消失,从而导致其市场份额趋于零。报告文学在传播接受上表现出来的市场性之衰弱,其实不过是其在媒介形态演变之中不能适应市场而开始走向衰落的折射而已。电视专题片以其独具的电视传播接受优势,在不断侵蚀纸质媒介的报纸与期刊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面临着同属电子媒介的网络在市场份额争夺中的对抗,而网络的生产成本与消费成本的双低,无疑也就为网络报告文学的市场性由弱转强提供了某种现实可能性。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 广告监播;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N93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183-02

0 引言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高容量数字存储技术和视音频智能识别技术的成熟,以及硬盘存储设备性价比的提高,以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为基础的广告监播系统已成为广告监播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电视广告监播手段主要是人工监播和硬盘录象,它们需要过多的人工参与,存在着监播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并且往往不能客观记录监播结果。随着广电监测的任务日趋繁重,通过软件由机器对电视广告进行监播的系统已成为各地广电监测中心及电视台的迫切需要。

设计一套能满足对日照广播电视台5套电视与3套广播节目同步广告监播存储,并且随着今后监测任务的需要,可以随时扩展需监测的电视和广播节目数量的安全、可靠、稳定的系统,建成后的系统将成为一个联网、高度自动化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监管系统。

1 系统关键技术

1.1 基于电视内容识别技术

随着图象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电视内容,依靠特定人体特征和物体特征来进行画面识别技术得以实现.系统能在高速CPU技术的支持,对关键部分进行建模,并与原有模板库进行对比,从而精确识别电视画面内容。

电视等流媒体播放的广告,都具有以下特征:1)重复性:任何通过审批的商业广告或者公益广告都不可能只播放一次,时间短的可能会重复播放一星期,长的甚至会达到半年以上,这就为广告自动识别技术提供了存在的空间;2)可比性:相同版本的广告,播放时都具有相同的音频特征(声纹和频谱),而不同版本的广告(包括同一个广告的完整版和简略版),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音频特征,这就为广告自动识别技术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1.2 数据仓库挖掘技术

中国的广告市场连续以每年40%的高速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以数据说话,实现广告精准”的庞大查处需求,从浩如烟海的广告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中,利用先进的挖掘技术,成功地收集、分析、理解信息并依据信息进行决策,发现违规广告。

具体地说,智能技术包括:1)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随着C/S技术的成熟和并行数据库的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清理、转换为新的存储格式,即为决策目标把数据聚合在一种特殊的格式中。随着此过程的发展和完善,这种支持决策的、特殊的数据存储;2)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简称OLAP):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它通过对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允许管理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观察,决策数据是多维数据,多维数据就是决策的主要内容;3)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简单的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2 系统软件功能简介

2.1 视音频采集模块

视音频采集存储模块负责对多路广播节目、电视播出节目的视音频信号采集,压缩,形成MPEG-4格式的录像文件,将其存储在网络中指定的硬盘阵列中,已被使用。该模块操作简单,只要设置好保存路径,采集格式等参数,就可以全天24小时自动采集多路广播电视节目。

2.2 广告智能识别模块

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CPU技术,采用基于高速CPU,高精度语音识别算法,同时融合了先进的图像抖动及二维建模识别算法,可以精确辨识节目中是否出现样本库里的图像,查全率、查准率都达96%以上,该系统具有智能识别能力,系统能准确识别某个广告是否出现,在什么时间出现,精确到毫秒级,以及该广告播放的时间长度。能够对新广告进行智能识别和定位,迅速发现新的广告,及时补充样本库,保证系统检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2.3 操作终端模块

该系统中所有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都是在操作员终端上进行。操作员终端提供友好、方便的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节目的确定、广告样本的提取、广告监听/监看、自动识别、广告识别结果的存储和管理等功能。

2.4 监播统计报表模块

该模块可以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做出工作中需要的报表,能够快速的制作查询客户所需要的各类报表数据,同时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现有的报表工具进行修改使得报表工具更能符合客户的需要,完善客户的工作需求。

完善的统计功能。自带一些常规的固定报表、图表。报表、图表能进行输出、打印等操作。统计报表可以输出为常用的办公软件execl等格式文件,方便调用。报表主要有:每日传播单、商品广告监播报告、量汇总报告、17号令黄金时间统计报表、播出情况表、播出量分类统计、每日基本监播情况表、每天、周、月、季、年统计报表;栏目情况统计报表等等。

2.5 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保存录入的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定期备份和数据恢复。同时还完成局域网、频道参数设置,系统编码数据管理以及操作用户权限管理等。

系统管理内容包括:频道信息管理、节目类别管理、广告类别管理、监管规则管理、操作员管理、工作日志管理、数据上报/接收管理、数据库管理(包括参数设置、数据备份、数据清理、数据恢复)。

3 结论

以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为基础的视音频识别技术已成为广告监播的发展方向,以及DSP芯片阵列技术、高容量存储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能广告监播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智能广告监播系统的成功应用,使本台的播出质量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为本台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开放的数字化技术平台,为提高本台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发展中的广播电视监测业务[J].广播电视技术,2003.

[2]朱磊.李元康.广播电视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J].广播电视技术,2008.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技术维护 特征 方法

引言:

广播电视已经成为当前人们一种主要娱乐方式,可使人们精神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因此保证广播电视系统正常运行十分必要。在保证广播电视正常运行方面,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为必要任务,同时也是保证广播电视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为能够使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得以更好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了解其特征基础上,熟练应用并掌握技术维护方法,从而使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能够得到理想效果。

一、广播电视发射设备技术维护工作特征分析

1.1广播电视系统越来越复杂

在当前社会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础上,广播电视也得到很快发展,它包括节目制作,积木传输,终端使用等方面设备不断在更新,其传输系统及播控系统等复杂性均不断增加,并且电视播放频次以及频道数目均不断增加,同时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也导致广播电视行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单频道播出方式当前已经不存在,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综合性播控系统开始出现,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与单频道系统相比较而言,综合性播控系统具有更加灵活的调度,具有比较巨大的视频与音频切换矩阵,其周边设备也比较齐全,这种转变虽然使广播电视得到进步,然而其设备更复杂,技术维护工作也不断扩大范围,并且其难度也越来越大。

1.2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维护工作压力不断增大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均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取得很大成果,在这种大形势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也有更多新特点出现,同时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也有更高要求。另外,由于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播出频率与数量以及频道数量均显著增加,同时播出时间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及压力,从而会导致技术维护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有较大压力产生。

1.3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维护工作难度较大

对于当前广播电视而言,其完成覆盖所利用的主要就是电视广播发射、中短波发射以及调频,目前这些发射系统建设仍缺乏完善,而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发射系统属于十分关键的环节,因而维护发射系统十分重要。就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而言,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缺乏先进,所应用发射设备w积较大,集成化程度较低并且效率仍旧比较低,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发射系统技术维护存在较大难度[1]。

二、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维护工作方法分析

2.1正确认知技术维护目标

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而言,其目的就是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有关设备技术维护工作应当依据相关规定要求严格落实,从而使广播电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环境,从而使设备故障发生率能得以有效降低;

其次,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当积极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从而使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在播出时能够保证安全性及稳定性;

第三,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专业技术方面加强培训力度,在技术维护之后应当对技术维护过程进行准确记录分析,从而避免该故障再次出现时应当有效快速处理,以保证广播电视设备运行正常。

2.2充分了解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原理

为能够使广播电视设备处理效率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应当对广播电视设备工作原理充分全面了解,这一点也属于基础。另外,应当以此为基础,与设备运行特点传输信号流程相结合,对故障范围进行科学判断,通过对相关仪器的应用实施检查,将故障原因确定,并且选择科学方法将其解决。比如,当大功率放大设备故障发生时,其属于全固态设备,通常情况下故障都比较隐蔽,对于技术维护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要求,因而技术维护人员应当对设备原理充分了解,与相关仪器相结合,对故障点进行科学准确判断,从而将故障有效解决,以保证广播电视能够得以正常运行[2]。

三、结语

在广播电视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广播电视进行技术维护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准确把握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所具备的特点,同时要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相关方法,从而保证广播电视能够得以正常运行,有效减少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故障,使其运行效率及质量得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周兴. 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与方法[J]. 科技传播,2014(5).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4

近些年来,电视广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电视广播来开阔视野,以获取不同的信息知识等。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电视广播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事物。电视广播主要以短波的形式来进行传播,而短波传播有着传播距离远的重要特征。对此,本文通过对电视广播信号的特征分析,探究电视广播的监测技术手段,以期为我国电视广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电视广播;信号特征;监测技术

作为广播领域的佼佼者,电视广播以其传播信号稳定性好、传播质量高等优点使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媒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因此,保证电视广播的安全播出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当前的广播信号传输过程中仍存在着传输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影响了电视广播信号传输的质量。为了提高电视广播播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对电视广播信号监测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电视广播信号的特征

电视广播信号是利用数字信息来进行传播的信号,它是数字声音广播在时展下的产物,它不但继承发扬了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优势,而且通过创新还可以做到实现对复杂的数据业务、多个声音节目及视频影像的进行传送,实现了如何将单一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形等载体进行信号传输。究其原理,是由于电磁场的存在才使其得以实现,通电后的交流电流的导线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引起变化的电场。因此只要存在通电线路就会形成交替不断的磁场与电场,它们相互影响从而将电磁场向更远的空间传播。我们将这种向更远空间传播的电磁场叫作电磁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线电波。根据资料可知,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与波长有关,在遇到障碍物时,长中波绕射能力较强而短波的绕射能力较弱,在进行传播过程中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在应用无线电波时考虑到以上特性,通常会选择短波、超短波或微波等来保证信号传播的稳定性,提高传播信号的质量,目前电视广播正是利用无线电波的这些波段特征来进行工作的。

2.电视广播安全播出的意义与特点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保障着人们的收听收看权益,及时、稳定、高质量的传播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故而对国家发展和建设以及社会稳定有着一定辅助作用。因此,提高数字信号传播技术来确保电视广播安全播出,提高信号传播质量,是我国广播系统建设重要一环。在电视广播过程中,由于制作节目环节多、设备多、环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造成不良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对于某些直播的节目而言,要求会更高,以免出现差错而影响到后期的收视率。

3.电视广播信号的监控技术要点

3.1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

根据广播电视传播安全的意义和信号传输特点及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出监控广播系统的整体方案如下:采用基于PLC、局域网结构的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该系统整合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化测试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于一体,可以对调频、电视、微波设备进行智能操控。其中图1为机房监控系统结构框图。要注意,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必须包含以下4个分层式结构模式,有采集数据层、应用层、前置处理层和集成通信层等。具体介绍如下:采集数据层通过通信接口来对接前置处理层,其设备主要包括现场设备和现场控制机,而完成对现场设备实时的数据采集是现场控制机的主要任务。而且它还可以控制本地发射机的开关,从而对是否进行倒机作业选择判断;应用层主要由三大应用功能模块组成,包括管理与打印工作站、服务器和工作站等,是其他各个系统模块的扩展应用层,以来实现应用层内部各功能模块的联结;前置处理层主要用于实现对各个控制机的现场检查,前置处理层系统主要有菜单、系统对时、上下通信、数据处理等四大功能,实现对数据的汇集,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再与其他各功能模块相联结;集成通信层主要是对电脑的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访问、通信集成,由远程管理局域网和服务器两大部分组织形成。通过对数字微波、电话网和服务器等来实现其功能,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则是该层级采用的最主要的两种访问方式,通过防火墙功能来实现对集成通信层的保护。

3.2监控系统的具体实施

设计安装监控系统是为了发现和避免其他因素造成的对电视广播传输信号的高频干扰影响,通常我们除了采用准确掌握接地原则外,还要实现平衡信号的传送方式,之所以要准确掌握接地原则主要是由于处于不同两点间地线受电流形成的电磁波干扰的影响,会使在地线产生电感,这就会引起发射机在高频层面工作时,产生不可忽略的高阻抗,从而影响了信号传播电流的稳定性,进而导致监控系统无法保持正常的工作运行。因此为了保障其正常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正确且准确的接地原则。例如:

3.2.1由于在低频电路中的元件间和布线的寄生电磁感应的影响作用较弱为了避免因接地而引发高频信号干扰,采用一点式接地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环路出现。

3.2.2高频电路中的元件间和分布线因为其分布电容及寄生电感会使得不同接地线点之间出现祸合现象为了减少对监控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多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而实现平衡方式信号的传送实现了输入电路将初始的平衡信号向计算机所需的不平衡信号的转变,平衡双绞线对于干扰后的信号而言起到了同相位抵消的作用。除此之外,根据各种干扰信号形成的特点,可以建立屏蔽室来防止电磁波辐射干扰主控机的计算机。

4.结语

通过本文对电视广播信号的特征的分析,对电视广播安全播出的意义的阐述,探究出了电视广播的监测技术方法,制定了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和监控系统具体的实施原则,不仅有助于电视广播播出质量的提高,使我国电视广播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成梅.试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3-104.

[2]徐孟侠.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学习笔记[J].电视技术,2014(5).

[3]王红霞,侯剑辉,李国权.一种适合突发通信的信号检测改进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4]唐睿,陈霞,谈振辉.软件无线电的数字中频技术在WCDMA基站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11).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5

[论文摘要]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关键问题。文章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讨论了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其内容生产的层面上讲,广播电视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同质化趋向。为了使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就成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中的关键词之一。因此,本文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谈谈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

任何一种媒介传播都必须以一定的信息资源要素为传播内容,广播电视媒介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成员传播各种相关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可以说,包含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事实和观点,其内容质量高低和优劣乃是决定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在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掘、整合、优化、利用,使广播电视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信息需要。

1.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信息反应机制,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平衡传播,减少社会各阶层的信息贫富差距。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政策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开放,同时,媒介技术进步也为广播电视传播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可能性。与以往相比,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既给整个广播电视传媒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传播学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与其有效信息量的拥有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位置。有学者为此提出,过大的信息落差会造成一种巨大的潜在冲击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隐患,而减小信息落差的办法,就是要逐步加大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内容生产的层面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应当从人民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大力拓展节目内容的题材范围,扩充节目负载的信息含量,使广播电视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促使信息资源的整个升值和增值。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就是要按照大众媒介传播的规律,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处理,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有指向性的传播,以减少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对信息资源进行高质量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比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和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在信息内容上利用报刊媒体的资源,但并不是报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翻版,而是集报摘和书评于一体,不仅信息来源广、容量大,而且实现了即报即评、资讯与言论的并重,使报刊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扩展。另一方面,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要求我们把单一的信息事实置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置于其背景性信息、前景性信息和相关性信息之中,透过阐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过去对单一信息事实本身的传播变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立体式传播,让观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较好地知其所以然。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央视《新闻30分》对组合式报道的探索是值得赞赏的。

3.电视新闻节目应当从单纯的报道新闻走向深度的解读新闻,为公众意见、集团观点和社会舆论构筑一个自由传播的合法空间和平台。大众媒介传播从诞生开始既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生活中意见、观点和舆论自由流动的集贸市场。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类节目必将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不断升温的谈话节目热、访谈节目热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有力证明。在西方国家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占有总量一半以上的主要节目样式。在我国,央视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等都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这类节目大都以人物的交谈为形式,以意见、观点的碰撞为核心,以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为旨归。谈话节目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时事分析、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如央视的《央视论坛》、凤凰台的《时事开讲》等。这两类节目的流行表明,广播电视节目已不再是单纯的表层信息传播,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信息内容的深层次阐释和解读。

二、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

任何媒介传播总是借助一定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可以相互传译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这种符号系统就是媒介传播的语言方式,其语言方式特性是大众媒介传播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播电视语言乃是一种感性化的符号系统,它以某一特定时空中连续存在的视听素材为基本单位,在电子技术机械复制功能的支持下,广播电视传播对现实生活的承载,与其真实存在的时空结构相对应和同步,具象的声音和画面保留着人际信息的完整性,它通过直接诉诸于媒介受众的视听知觉器官,进而在人们心理结构上产生出一种震撼性的场效应。因此,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的语言特性,使之回归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也是其节目生产和创新的一个重要面向。

1.进一步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生动、鲜活的表现形态。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电视首先是人类触觉的延伸,它是整体的、通感的,涉及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全息性的时空结构,包括节目内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诸方面。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于其语言方式的感性特征,广播电视传播打破了印刷媒介对人类自身视听感知天性的束缚和隔离,进而重新回归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本真交流状态。但是,由于我们对广播电视语言感性化、全息性特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以致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显得单调呆板、暮气沉沉,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在过去的新闻传播中,我们往往把报道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就一定会产生报道的真实感。实际上,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概念,所谓真实性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保真度,真实感则是媒介传播对受众产生的真切贴近的心理体验。因此,充分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媒介传播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必然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

2.充分发挥其感性化的语言特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力。首先,要充分发挥现场同期声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完整记录的同步传播。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场实时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主要叙述元素之一,事件报道纪实化、现场报道普遍化和现场直播常态化则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最有力的媒介竞争手段。要在传播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开掘广播电视传播的媒介潜能,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现场同期声像的质量和水平,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听)众面前。其次,必须加强媒介传播的互动性,努力增强广播电视传播的过程化意识。所谓过程化是由于广播电视传播擅长于对事件过程的展示,而不是单纯地表达事件发展结果和结局,因此,应当根据其传播过程特点来组织和开展大众媒介传播活动。应当注意的是,所谓传播过程化并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线性过程结构,而是一种以互动性、悬念感、不确定性为核心的非线性过程结构。可以说,传播过程化是由广播电视语言特性所带来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传播方式特征。

3.进一步完善媒介传播的话语方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谓话语本身是一个含义简单的概念,即各种互相联系的书写和演讲的言语段落。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话语往往涉及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效果等问题,并始终与权力的分配相互关联。广播电视传播是一门模拟传、受双方面对面人际交流的艺术,传播者——记者和主持人不是用书写的文字符号而是运用声音和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其时空结构是以时间性为主导的存在形态,受众必须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才能进行有效的视听,因而对媒介话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感性化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一步完善其话语方式应当从平民化、亲和力、审美感和公信力等几方面人手。孙玉胜指出:央视近10年的新闻改革是从改变电视叙述的语态开始的,使电视传播的“表达和叙述的态度变得更真诚、平和,表达和叙述的内容变得真实、鲜活,表达和叙述的手段变得更遵循电视的规律”。实际上,进一步完善媒介话语方式,是促使广播电视传播回归人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在内容上体现一种鲜明的平民主义立场,饱含着一种真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形式上努力增强媒介传播的感性特征和审美效应,提高媒介传播的亲切感、贴近性。

三、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

当前,随着光电模拟技术向着数字光纤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进步为广播电视和人本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技术特性的改变将直接导致节目体裁样式和表现形态的变革和创新,未来的广播电视将依托电子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并在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两方面实现节目形态的创新。

1.在信息采集加工方式上,当代媒介技术进步将使广播电视传播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带来其媒介产品形态的巨大变化。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采集手段种类更加齐全,时效更快捷,性能更优越,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也正变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如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不断完善,由演播室加(现场)视窗的电话连线节目以及由非职业传播者拍摄的纪实性节目,已经成为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两种崭新的节目形态。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上看,电视连线节目由于其信息采集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进一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目标;公众自拍节目既扩充了媒介专业机构的采制能力,又大增强了观众参与媒介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电视节目制作从过去的线性剪辑转变为非线性剪辑后,电视媒介传播既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自由复制、加工,同时,又使节目形态包装的手段更丰富,并大大提高了新型节目形态开发的可能性。

2.在信息传播方式上,现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会使传统广播电视传播的时空结构局限性得到有效的克服、改观直至根本性的完善。有关专家指出: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过程中,节目形态的个性塑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把电视新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运作,各新闻性栏目作为子系统应当重视其定位的差异和功能的分化,随之确立其不同的个性风格——新闻性栏目个性发展这一趋向,将会越来越重要”。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传播已经在类型化和专业化两个维度上不断拓展,而媒介技术进步将促使更多崭新的节目形态出现。首先,在现代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传统节目形态的直线性结构将被散射性的多维时空结构所取代。其次,借助于数字技术的虚拟实景技术,广播电视节目有可能从二维平面发展为三维立体传播形态。再次,在信息储存系统的支持下,未来的广播电视节目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由的、可反复阅听的声像媒介形态。最后,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未来的大众媒介传播中各种传统媒介将不再独立存在,而有可能成为一种集文字、音响和图像为一体的立体化的传播结构。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6

电影符号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法国学者麦茨是电影符号学的主要提出者,其论点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使影片获得意义的观看关系的深层心理结构”,即以观众为主体的观影心理研究[2]。二是1977年,电影符号学将研究转向电影作品的陈述过程和符号的产生与感知过程[3]。同时,麦茨认为电影作为一种特殊语言,是通过定格、替换、蒙太奇、剪切式插曲等八种组合关系来进行叙事的[4]。最终,电影符号学逐渐聚焦于几个关键点。一是从结构、结果等目的性内容向过程、表述等过程性、视觉性内容的转变;二是从叙事本身转向对叙事传播效果的关注;三是从传播端向接收者,即感知结果的转变;四是从静态的外延转入动态的内涵。研究重心由文本本体转向观众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4],即信息传播与互动。微电影广告是基于传统电影而产生的,电影符号在信息传播方式、方法中的转变,对微电影广告在系统指向、深层结构和组织原则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一切视听语言除了形式与风格,终归要服务于用户,以实现传输内容与用户的互动。也只有实现互动交流的媒介广告,才能在短时间内充分演绎丰富的画面,加强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对话。巴特文本理论认为,“作者只不过是语言的组织者,不再参与作品的意义生成”,而只有“曾经处于被动接受的读者则拥有了能动性,参与到了文本的再创作活动中”[5],观众主体才能与传播本体产生更为深刻的交流互动。回溯微电影广告产生的语境,电影符号学论域的相关理论是帮助微电影广告实现互动传播效果提升的有效策略。这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浅层视觉表征,是从自然层面向物理层面的转换,利用不同组合关系,形成视觉化征象的传播能指,创造显性与聚焦的视觉体验,吸引用户注意力,减少用户接收时间并使其理解广告信息所指。另一方面是深层知觉镜像,是用户从能指产生自我认同,从观看到融入、从叙事之外转向参与内在,乃至之后展开想象的过程中,理解并引申出更多的所指,是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性结果。用户不仅是接收方,而且成为信息制造、传播的参与者。

二、微电影广告互动传播策略

1.浅层互动:基于表述过程与传播效果的视觉表征式策略

麦茨认为,“电影进行意指,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而非一种通信手段去进行意指”[6]。例如,镜头的剪切、叙事顺序的转换、摇镜头、特写以及同步的色彩、构图、声音修饰等都是一种叙事语言,表达了不同含义。麦茨将其分为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即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指电影元素中本身所表示的成分,而所指则是电影元素中被赋予的含义[7]。微电影广告是多媒体、多平台时代产物,用户的媒介种类选择较多并呈现非连续性阅读状态,也由于时间限制,呈现快入、快出的扁平化状态[7]。因此,具有能指意义的特写、定格、替代和切入等过程性视觉处理,会强化该画面的所指,突出其具有的视觉性象征,强化短时间、碎片化和移动性阅读环境下广告主题意蕴的释义和传播效果。《VIVOX21黑金使者》在黑白画面中讲述了一位存在记忆缺陷的私家侦探和产品的故事。情节推进到偷拍时,镜头中出现的手机屏幕远距离拍摄的画中画是能指,2400W高清动态拍摄捕捉到的人物清晰画面是所指;镜头剪切在手机屏幕的详细信息内容是能指,智能AI精准的个性化动态推送是所指;在镜头轮替中,回看曾经甜蜜的合影是能指,全面屏显、大容量存储是所指。VIVOX21作为使者彭于晏的秘密武器,在画中画、镜头剪切、定格和轮替的直接意指中凸显表象而又具有典型特征的含蓄意指,成为故事的第二主角。显然,这个大量借鉴了电影语言的广告已经超出广告语言范域,其虽然没有台词和完整的故事线索,但是在能指与所指的无缝衔接表述中,用户能快速实现信息提炼,脑补出一部与手机新功能相关的悬疑故事,使新媒体平台快速、高效的传播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影中除了明显的对白作为真正的语言形式存在,景别的选择、镜头的运动和蒙太奇手法等这些都可以被称为语言。”[8]换言之,无色彩的黑白画面、无对白的表演和无说明的产品介绍,在现有喧嚣、热闹的微电影广告中一反常态,形成了显性、聚焦和视觉表化征语言,其感召力和对用户内心的触动,要远大于满屏信息的轰炸。同时,渐入、切换、转换和定格等画面的重复,运用了麦茨的“所指向能指转移”理论,更加凸显了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视觉能指的传播效果,是在结构关系中构筑的新互动技巧。由此,产品与用户逐渐形成铺垫、沟通、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信息内容在视觉范畴中被暗示与传达,且在后续推广、热点传播、信息反馈和更新迭代等持续过程中,形成由单方静态接收向用户主动参与的转变态势。

2.深层互动:基于心理分析与内涵的知觉镜像体验

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阶段,并且这三者是有效连续的过程[9]。电影具有知觉的广泛性,在认知的过程中具有“想象的能指”。麦茨将电影银幕比作镜子,将观影活动与拉康的镜像理论相比照。观众试图通过知觉功能来捕捉想象,在观影中“作为一种超验的主体出现”[10],从而实现与自我观看的认同,乃至与自我的认同,最终明确指向。也就是说,用户的感知是真实的,但通过屏幕看到的是不可触碰的、不真实物体,要跨越这种虚幻就要透过画面实现复杂的、夹杂情感的自我投射。显然,在复杂而琐碎的阅读环境中,微电影广告因为时间短、屏幕小和用户多样等特点,所以要重视画面语言在用户心理的镜像。语言越丰富,用户体验越逼真,投射程度就越高,互动效果就越好。知觉镜像是语言的注意力由外部转向对人内在的研究,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心理分析的知觉共情。情感描述一直是微电影广告常用的手法,呈现在画面的虚拟形态只有通过典型的、特定的符号,强化为深层的感知介质,才能够真正深入用户的心理层面与主观世界,产生共生的、沉浸的情感复制。从2012年开始,百事可乐每年都会在新春之际推出一部《把乐带回家》的微电影广告,围绕“乐”主题,描述不同角度的亲情、友情和爱情。2016年,《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用倒叙手法,将时间带回清朝末年,在蒙太奇、描述和括弧切入中突出美猴王六小龄童的能指;2017年,《17把乐带回家》则用镜头的独立组合重现了已经长大的《家有儿女》;2018年,《把乐带回家——霹雳爸妈》中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的平行蒙太奇画面也充分运用了能指语言。伴随着春节的特殊时间,这些能指传达出深厚的知觉张力,从不同时间阶段、多种角度洞察了用户的情感核心,阐释了不同层面的感知点,也让用户在回忆、时光的所指中体会到百事可乐的品牌形象。同时,随着固定时间、相似主题的延续,用户、春节和百事可乐形成共情,即用户与百事可乐间只有彼此理解、不用言说的怀旧情怀。这是麦茨理论中从能指向想象能指的知觉体验的进阶,用户以心理认同的情感想象实现自我投射。这种共情一旦产生,能迅速拉近广告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赢得用户的认可与参与转向。二是基于内涵意义的知觉重构。通常意义上,镜像具有一定复制性,但通过不同人的感官与精神投射后的镜像更具有多元性。此时,媒介画面不仅代表着信息源的初始意图,而且会依据用户环境、时间和角色等差异,产生不同的知觉结果。《把乐带回家——霹雳爸妈》中,围裙、老花镜、皱纹、寂静的街道、灶台、西装与墨镜和烫发头的能指在不同用户中形成鲜明的差异化所指。60、70后用户作为已经被社会磨去棱角和逐渐老去的中年,镜像出有理想、有追求但已逝去的时光;90、00后用户镜像出当下正充满激情、个性、理想的青春时代;平凡、艰辛的父母,镜像出对孩子满满爱意却不知如何表达的自己;叛逆、独立的孩子,镜像出似曾相识也未被父辈理解的自我。在这部叙事完整、角色饱满和内涵深刻的微电影广告中,所有符号语言都是广告与用户间知觉搭建的媒介,影响着最终结果。其核心是“对表达媒介加以安排的符码的特性问题”[11],每一个镜头安排的画面活动实为对符号叙事的生成过程。每一位用户都从过程中提取到不同语义,构建出多元的感知指向,镜像出不同的自我,也由此形成对广告主题的新态度、新视角和新观点。从马斯洛的自我需求理论和麦茨的观影认同机制来看,虽然画面上不会出现用户的形象,但是通过对符号语言的认同与自我认同,用户继而对画面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认同,并将自己幻想为这一角色。同时,由用户差异带来的镜像结果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符号——心理分析”的转变,转向用户与品牌信息的直接对话交流,且是主动参与的、未完成状态及合理范围内的非单一性信息结果。

三、对微电影广告的展望

电影是具有叙事功能的影像,而技术变革下的碎片化时代特征与商品化逻辑使得微电影广告叙事的深度意义被消解,呈现视觉性的平面化、征象化以及建构于用户深度知觉层面的投射、沉浸化。微电影广告互动传播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过程和传播效果的视觉表征性。微电影广告借鉴电影符号的语言技法,例如,贴片、定格、景别的选择、蒙太奇,以显性视觉性征象为核心加大产品在画面单位时间内的空间表现力。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微电影广告自身语言表现力的提升,而且促进了媒介平台在技术水平、传播样态等方面的改进。二是注重内在心理和内涵的知觉镜像。微电影广告在视觉基础上加强画面语言的知觉体验,引导用户在虚幻镜头中实现自我认同,广告信息由外化转向内在消解、互动以及深层进阶。同时,深层知觉镜像不仅促使用户从原始语境中提取与自我相似度、相关度最高的内涵内容,而且会并置于新的自我语境,产生持久的、交互的结果。三是改进了媒介平台信息传播方式和思维模式。丰富的符号语言具有沟通观众主体想象界与产品象征界的功能,促使微电影广告改变立场和视角,不再是站在单向信息输出端来对用户进行叙述与说服,而是利用媒介技术、技巧和技法等手段,切实解决目前信息传达的困境和冲突。只有当用户产生极强的认同感,从而转向主角参与的角色,新媒体平台才真正体现叙事立体、传播迅速、技术新颖和模态多样的特征。每一次的媒介变革实际上都是不同时期社会系统的价值取向、生产力发展的和人类文明进程的体现[12]。一部好的微电影广告不仅能讲清楚一个简短又好的故事,而且能在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加强人本体验,帮助媒介、品牌建立新的IP,实现巨大信息冲击下的双向沟通。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互动中。”在浅层交互的视觉聚焦式表征中,体验指向与征象是并置的,所见即所得;而在深层交互的知觉镜像中,因用户参与程度的加深,体验结果会逐渐深化,是对内容自我化、个性化的合理补充,是交流、互动后再创造的结果。由此,在技术与媒介的推动下,用户更多地参与到内容制作过程当中,不仅是信息接收者,而且还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广告与用户将实现关联度越来越高的双向互融,体验的层级、向度越来越深入。而新媒体平台将围绕用户提升各种技术水平,更多未完成、过程性、开放性和延续性内容将会成为一个方向。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微电影;研究;述评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微电影创新性表达及其潜在市场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SB0309);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微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消费研究――以微电影为例”(项目编号:12C002)的研究成果。

2010年,《一触即发》《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等短片在网络上的火爆,几乎让微电影这个新名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些制作精良、短小精悍、叙事完整的视频在网上均获得千万级的点击量,它们的火爆掀起了微电影创作的热潮。微电影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伴随着微电影产量的不断增加,对微电影的理论研究也在日益丰富。已召开多次包括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参与的学术研究会,共同探讨微电影的话题;已有近百篇。下面我们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对微电影的研究状况作简要述评。

一、对微电影广告价值及营销模式的研究

微电影从一诞生便与广告有密切的联系,业界及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一触即发》便是凯迪拉克定制的广告,继《一触即发》之后,相当多的企业采用了微电影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即使不是为广告主量身定做的微电影,如很多视频网站策划的微电影,也因为需要企业的投资而不得不在微电影中植入广告。因此,微电影的营销模式与广告价值便成了颇受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内对微电影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成果最多的一部分。

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有明显的优势。这是不少研究者都总结到的问题,比如陶莹在《传播学理论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从投入产出比这一角度分析了微电影广告的优势;高诗则从政策、平台、用户阐述了微电影广告发展的三个利好。总之,微电影广告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微电影广告也存在一些问题。多位研究者都注意到微电影监管机制不严格、缺乏统一行业标准的现状,而这极可能导致大量低质量微电影广告的产生。正如高诗所说微电影广告“在行业标准规范的统一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这两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关心不够和研究不足。也正是因为这种集体性的近视和失语,使得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缺少一种框架性的指导和良性的发展环境。同时,加之微电影广告投入成本低的经济特征,使得很多企业或品牌在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特性或产品类型是否适合‘微电影广告’的情况下就盲目投拍。当这种轻率随意的市场行为与模糊不统一的行业现状相结合时,很可能使微电影广告提前进入瓶颈期,阻滞进一步发展”①。因此,如何建立微电影广告的评价体系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微电影广告要最大化地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其营销模式也至关重要。总结多位研究者的看法,微电影要进行成功的营销,不外乎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品牌精神;二是故事创作;三是营销渠道。

在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上,孟志军总结道:目前微电影的商业模式还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将微电影与新媒体以及广告商捆绑在一起。由于新媒体播放平台的免费性,很难进行版权保护,所以微电影想要通过播放渠道来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于是只能通过在影片中直接植入广告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商的赞助,但这样又影响到了影片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怎样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微电影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②而这也是在众多的微电影营销模式研究中极少谈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微电影研究

微电影的流行与它的传播语境密不可分,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电影展开研究,厘清微电影流行的社会背景,把握它的传播特点,以此找到对应的传播策略来扩大传播效果便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研究成果并不多。

微电影不仅是一种新的电影样式,也正在创造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具有极强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而这也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最为突出的特征。微电影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产生,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环境特点,采用更灵活的推广策略。康初莹总结的几点策略是值得借鉴的:一是整合多种媒体,立体化推广;二是投受众所好,精准化推广;三是巧妙利用微终端、微博、微群体进行推广;四是建立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提升互动性。③

张歆若以《父亲之父女篇》作为个案,探讨了微电影的深传播,“微电影内容上的深刻传播,文化层面的深度传承给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一个分析视角”④。并由此引发对整个电影产业链发展的思考,“新媒介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为电影产业链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⑤。因此,如何使微电影成为电影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微电影的流行,加之制作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微电影创作的队伍,“草根呐喊、专业团队关注、明星加盟,微电影时代热闹纷呈。然而在热闹的背后,由于主创群与影像类型的不同,微电影已被分化得泾渭分明”⑥。即为广告商量身定做的微电影广告、由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大部分包含植入广告)及草根阶层的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尤其是大商家的微电影广告由于投资较大,制作精良,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的点击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微电影的发展;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由于良好的制作水准和精心的宣传与策划,也拥有大量的受众,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微电影迅速发展的背后,已经暴露出过度商业化的端倪。因此在微电影广告和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极大发展的同时,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态势却并不乐观。而笔者认为,必须保持微电影创作的多元化,才能促进微电影更好的发展,因此,推动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来避免微电影的过度商业化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微电影的发展源动力更倾向于草根阶层,它的魅力和意义也大多来源于此。”⑦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草根微电影对于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胡克教授就提出:“微电影应多与民众现实生活相联系,以草根微电影为发展方向,从而保持微电影的生命力。”⑧而微电影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如骆育红所说:由于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制作门槛的降低,大量的专业影视院校的学生以及非专业但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都投身到了网络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当中,众多的视频网站、门户网站、也不断开展微电影剧本征集、微电影比赛等活动,希望从中发现新力量,在未来还可往更广阔的大银幕发展。“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微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帮助中国电影发现积蓄年轻力量的根据地。”⑨这些年轻力量相当一部分又蕴涵在草根群体当中,所以,推动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从微电影发展的现状来看,草根微电影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除了各大网站的微电影比赛,缺乏一个集中推介的平台来扩大它们的影响力,让不少优秀的作品湮没在浩瀚的网络信息洪流中,因此,“以大成本打造不以盈利为目的高端的微电影平台和无障碍搜索引擎”⑩是未来微电影发展值得探索的方向。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以草根微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未来发展路径的文章还没有。

四、微电影的艺术特征研究

在对微电影的广告价值和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时,多位研究者都谈到了微电影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以内容为王、创意取胜的问题,所以对微电影本身的艺术创作及特征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电影叙事艺术研究。

微电影在叙事上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传统电影的独特特征。几位研究者都总结到,在叙事结构上,微电影对大部分传统电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做了一些改变,“开端与结局被尽可能的压缩,发展甚至被省略,而是以大篇幅展现高潮”。这样的叙事结构“加快了叙事的进程,内在地形成了影片的快节奏,也形成了简单明快的叙事风格,迎合了当代人的文化消费心理”,故而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

郑友奇则从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开放性这一角度谈到:“微电影在新媒体平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叙事上就可以在主线外设置庞大的支线,让每一个网民上传自己心目中的支线故事,共同汇聚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剧生活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微电影的受众群体便可以实现在故事主线基础上对故事的自由更改与创造。这一点既值得创作者们借鉴,也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实,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并不仅仅表现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其他如题材、视听表现方式都有不同于电影的值得研究之处,但目前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从上述对微电影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微电影的研究,但视角还没有全面放开,目前的微电影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商业价值上。不可否认,微电影具有很大的商业前景,但它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创作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所以以微电影的创新性表达为切入点,对微电影的创作及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进行综合研究,便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高诗:《“碎片化”语境下电视广告发展的“聚”挑战与“微”契机》,《东南传播》,2012年第9期。

② 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新闻界》,2011年第8期。

③ 康初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新闻界》,2012年第15期。

④⑤ 张歆若:《“微”电影的“深”传播――以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今传媒》,2012年第5期。

⑥ 尤达:《当梦想照进现实――从主创群与影像类型看微电影时代的发展》,《大众文艺》,2012年第1期。

⑦ 《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2年第6期。

⑧⑩ 高一然:《“影像新潮:微电影命名与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⑨ 骆育红:《“微电影”:网络时代的概念泡沫》,《名作欣赏》,2012年第30期。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

钱才芙:《微时代的自我表达――微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郑友奇:《微电影的叙事艺术特征略论》,《艺术百家》,2012年第6期。

广播电视的基本特征篇8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唐代的进奏院与进奏院状;宋代的邸报与小报;元明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外报在华的出现及其扩展状况;国人办报的主张与构想;国人办报的开端。

3.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时务报》——梁启超、汪康年的合作与争论;国人第一次办报热潮;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4.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戊戌后的改良派报刊;《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和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5.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6.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前后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7.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国共合作到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8.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统治区的新闻事业;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9.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0.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闻统制的重建与国统区新闻界的抗争;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11.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1956年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整风运动和反斗争中的新闻事业;“”与“反右倾”中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围绕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斗争。

13.“”时期的新闻事业

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改革开放中的新闻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闻事业。

二.新闻学概论

1.新闻的定义及其要素

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定义;新闻本源;新闻要素;新闻类别。

2.新闻与信息

新闻是一种信息;信息的特点;信息量;信息与新闻工作;信息与客观性报道。

3.新闻与宣传

宣传的基本特点;决定宣传效益的要素;事、理、情——宣传三元素。

4.新闻与舆论

舆论的定义和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良好舆论环境的营造。

5.新闻事业的产生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6.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7.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8.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9.新闻媒介的受众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受众的特点;受众的细分;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10.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新闻真实性;新闻指导性;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新闻事业的战斗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1.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12.新闻媒介的管理与经营

新闻法规;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新闻媒介的经营。

13.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和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4.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媒介生态系统;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15.大众传媒与政治

现代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媒介发展与民主进程。

16.大众传媒与经济

现代新闻对传媒的决定性影响;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大众传媒走向市场之路。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

1.新闻采访概论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对象、方法与研究沿革;新闻采访学史略;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属性;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新闻采访的路线;采访主体的职能与修养。

2.采访方法论

新闻事实的识别与方法;新闻采访选题的确定以及方法;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其方法;新闻访问活动及其方法;新闻观察。

3.采访分类论

专业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内容的形态特征;新闻采访主体的行为方式;新闻采访的中介工具。

4.新闻写作的基础方法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通过再现场景说话;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借助“直接引语”说话;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受到限制的写作;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6.新闻角度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新闻跳笔。

7.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8.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消息体裁的特点;消息体裁的优势;导语的写作;消息主体与结尾的写作;消息新闻背景的写作;常见的几种消息形式的写作。

9.通讯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几种常见的通讯的写作;专访;新闻特写。

10.网络新闻写作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新闻的种类;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网络新闻写作需注意的问题。

当代报纸编辑工作;报纸编辑的人才;报纸编辑学研究。

2.报纸设计

报纸的特点与结构;报纸的设计思想;报纸的设计程序。

3.新闻稿的选择

选择新闻稿的意义;社会评价;新闻评价;充分利用稿件。

4.新闻稿的修改

事实的订正;思想政治差错的校正;辞章的修正(校正、压缩、增补、改写);修改的方式和程序;修改稿件要注意的问题。

5.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的功能;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新闻标题的制作;标题、提要题与大标题。

6.新闻稿件的配置

稿件配置的意义和特定;稿件的组织;稿件的配合。

版面的功能;版面的编排思想;版面空间;版面的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版面的美化;版式;版面的设计。

8.报纸的策划和组织

报道策划与组织的意义;策划对象的分类;报道策划的实施。

图片的种类及其在现代报纸上的地位;照片的选择与编辑;漫画、图示、图饰编辑。

专副刊的发展史与界说;专副刊的特性;专副刊的功能与类型;专副刊的内容设计与形式选择;专副刊的个性;专副刊的作者与组稿。

五.新闻评论学

1.新闻评论学基本原理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新闻评论的标题;新闻评论的结构;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2.各种新闻评论体裁及其应用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杂感、随笔);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

六.广播电视新闻学

1.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港澳台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

2.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与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与制式;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广播、电视的语言及其基本要求;广播、电视的协调发展。

3.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根本任务

广播、电视的性质(一般性质与社会主义性质);广播、电视的职能和任务;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4.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广播录音采访;电视摄像采访。

5.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

广播消息的特点、种类以及写作要求;电视新闻的特点、形式与采制要求;广播新闻专稿与广播通讯的类型与写作要求;(广播讲话、录音访问、特写与速写、现场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类型和采制;广播新闻评论特点、种类以及写作要求;电视新闻评论特点、种类以及写作要求。

6.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范文 下一篇: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