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1 11:32:21

矛盾观的知识

矛盾观的知识篇1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经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矛盾分析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近年广东高考政治卷中,矛盾分析法均有所体现,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必须要作为重要考点给以足够的重视,可见学习与掌握矛盾分析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学习掌握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特别是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把握矛盾分析法,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把握《哲学与生活》的教材有关矛盾分析法的具体知识中,还可以把矛盾分析法贯穿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所有知识板块的学习和复习中,下面就《经济生活》中如何贯彻矛盾分析法的思想内涵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 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认识,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属性,要求我们既用矛盾的观点既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物都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矛盾既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一对矛盾双方也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抓主流,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同时也要重视支流和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二、 矛盾分析法在《经济生活》高考复习中的几点运用。

1、 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把握经济现象。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可见,用矛盾观点认识事物,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矛盾双方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斗争性,要学会运用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去分析一切领域的现象。

我们在认识经济现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去认识和把握,我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会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本质等。例如,我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会把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矛盾观贯穿其中。如理解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市场调节的优势,又要看到市场调节的弊端,从而明白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又要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认识经济全球化时,要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面前,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善于抓住机遇,又要勇敢的迎接挑战。认识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看到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培养学生全面的看问题,就是培养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起始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哲学观点,更没有学过矛盾观点,更谈不上学会用矛盾分析法看问题了。但完全可以理解什么是全面、什么是一分为二。高三学生在备考中,更会经常的遇到要用哲学原理分析经济问题的题目,因此,更有必要把哲学原理贯穿在不同的知识模块学习中。学会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

2、 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来寻求解决经济现象的途径。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起意义上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概括了经济领域的普遍规律,如价值规律,供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与价格的关系、劳动力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等。但在不同的时期,它们的具体表现不会,这就要我们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两者关系的原理,就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面对价格上涨问题,要具体分析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如前些年出现的非典时醋价格猛涨、食盐突涨的现象,如果单纯从价值规律方面由市场去调节物价,问题肯定是得不到解决的。又如解决失业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原因也不一样,肯定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问题上,如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比较容易就理解并掌握。

3、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

展方向。

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要求我们在办事情的时候,既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又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看问题的时候,既要认清主流,又要分清支流,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运用这个方法论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问题时,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既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又要搞好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多种的经济形式,理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论,认识我国采取某些经济措施的原因,可以理解我国在经济调控中采取措施的依据,理解我国采取某些重要措施所带来的一些经济影响。

矛盾观的知识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他科学为基础,随着其他科学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给予其他科学以指导。本文探讨的内容属于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着眼于对立统一规律与英语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矛盾是由对立的双方构成的统一体。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英语教育中存在着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母语与第二语言、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等诸多对矛盾。每一对矛盾的对立双方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矛盾的同一性。同时,每一对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体现矛盾的斗争性。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诸对矛盾,对英语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英语教育中教与学的对立统一

教与学的统一首先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起来。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是教育行为的组织者,是社会价值的代表与体现。他们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导到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上来,达到教与学的一致。英语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都表现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科学的辨证统一。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二重统一。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的客体。在哲学范畴,主客体是相互转换的,实现人的能动与受动的二重统一。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只学无导的情况。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会造成有导无学的不良后果。通过外部的教育而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英语教育中知识与技能的对立统一

语言知识一般是指语法,但它又不单单是语法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法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另外,词汇和语音也是不可缺少的。掌握语言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储备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将掌握的知识应用于语言实践当中去,而培养语言的实践能力又必须借助于语言知识。通过语言知识应用于语言实践,学生会更加了解自身语言知识的不足,会学以致用,给学生某些成就感,从而鼓励他们更加渴望去获取语言知识;反过来要进行语言实践必须借助于语言知识,否则语言实践变成为空中楼阁,可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英语教育中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对立统一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汉语是学生的母语,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前,已经习得了母语,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很自然地受到一些母语的影响。如果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就叫它正迁移;如果是一种消极影响,我们就称之为负迁移。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在各个方面母语都会对第二语言产生影响。如果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负迁移,那么母语就变成第二语言学习的障碍。正确处理母语与英语的关系尤其作重要。两种语言的互译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练习形式,用来巩固、发展、检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多给学生营造使用英语的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多用一些直观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英语教育中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对立统一

英语教育中的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是对立统一的。社会需要是国家根据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实际情况制定的对外语学习者的总体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与个体的利益一致的。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符合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才容易实现。所以英语教育首先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由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同时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丰富的个性特点及各种需求,尊重个人的权利,保护个人的利益,重视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调动主体内在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实现社会的总体目标。

矛盾观的知识篇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矛盾观”的起点知识,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矛盾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突破这个相对深奥的知识点,将为后面有关矛盾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矛盾的含义,感受“具体—抽象”的归纳法,理解什么是对立统一。通过对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学习,感受逻辑之美,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并能联系实例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从而避免其看问题片面化的倾向。

三、学情与教法分析

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培养自我能力的课堂。本课时,我运用“情境—探究”模式组织教学,辅之以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教法完成教学。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文科实验班,学生素质较高,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尽量寻找新材料,不拘泥于教材,创设问题新情景,提高课堂思维含金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难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导语

知识是一种符号,如果离开特定的背景,知识就变成干巴巴的抽象符号,让学生觉得知识是多么的晦涩、艰难和枯燥。问题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问题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六、教学片段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有些东西,明明想忘记,却总是挥之不去;

有些东西,明明想记起,却总是输给记忆;

有些东西,明明想追求,却总是没有勇气;

有些东西,明明想逃避,却总是难以舍弃。

(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矛盾,观察矛盾都由两个方面构成)

师:其实人生中充满了矛盾。艾青在他的诗《光的赞歌》中,给我们揭示了人生中遇到的一些矛盾。诗中揭示了人生中的哪些矛盾?

(学生寻找、列举、回答)

教师适时发问:它们为什么是矛盾?两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选择其中一个矛盾,具体分析其两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方面是区别、相反、不同的——哲学上叫对立;是联系、相对而言的、依赖、依存——哲学上叫统一。)

师:因为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人生的矛盾。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

(幻灯片展示矛盾的含义)

点评:比起以往用“好”与“坏”,“胖与瘦”等导出矛盾观来说,这样的情境问题显得新颖,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经历“感悟—思考—知识”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

2.矛盾的含义

ppt展示:诗歌鉴赏

王籍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安石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师: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生:王籍说得好,王籍以动说静,在“鸣”与“幽”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生:王安石以静说静,只看到“鸣”与“幽”的对立,不见其统一。

师生:矛盾即对立统一。(接着,老师继续抛出一道趣味题,让学生立刻学以致用)

师: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

生:用一根长的木棒与之相比较。(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点评:使用对比性强的材料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矛盾的魅力,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出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的知识。然后再用一道趣味题,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得到锻炼,同时加深了对矛盾含义的理解。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ppt展示:《他敢剪吗?》(在高二《思想政治》第三课中有这样一幅漫画《他敢剪吗?》,两个人吊在一个气球上,一边一个,其中一个人拿着一把剪刀,往对方的绳上准备剪下去,问“他敢剪吗?”)

生:不敢,因为剪了,对方会掉下来,自己也会摔下来。

生:没有了一方,其中另一方也不存在了。

生: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讲到这里就会小结转到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继续深挖,所以进一步抛出问题)

师:假设条件发生了变化,他敢剪吗?说明什么结论?(学生又开始蠢蠢欲动)

生:如果下面有一张蹦床,他敢剪。

生:如果气球离地面不高,他敢剪,也必须剪,因为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可能会爆炸,那么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扩展)

师生:说明矛盾双方的依存是需要条件的,所以是相对的。(学生的思维高度得到了升华)

点评:此环节的亮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敢于突破教材进行创新,增加学生思维含金量,课堂风景不一般。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材,精准地出演“教案剧”,那么学生只不过是我们的教学机器中一个螺丝钉而已,要培养学生一般的独立性思维能力都很难,更不要奢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矛盾双方的转化

在学生学完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知识后,教师没有满足于教材,而是继续抛出问题。

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生可以转化死,那么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生呢?

生:人死不能复生,所以人死了之后是不能转化为生的。

师:想一下,有什么典故或词语可以说明死与生的转化呢?(学生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并且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之后,有了答案)

生:比如“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起死回生”等,这些都说明在濒临死亡之际也可能出现转机,体现了生与死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点评:生与死的转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思考探究,加深对矛盾双方转化的知识的理解,问题的思维含金量更加饱满。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ppt展示材料:在2011年刚结束的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度垄断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同时还包揽了去年奥运会乒乓球的所有金牌。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召开理事会讨论结果:乒乓球恐被挤出2016年奥运会。

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没有竞争对手,中国乒乓球只能退出。(学生显得很失望)

生:是啊,一场中国必胜的比赛,谁还跟你玩呢?(学生笑了,似乎有所感悟)

生:没有敌人,自己也必将死亡。

生:没有了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以对立和斗争为前提。(明白了道理之后,学生不再那么失望了)

ppt再次展示图片: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相似的背景材料,学生的兴致又来了)

师: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没有相处就没有斗争。所以,关系密切的人往往更容易吵架的原因就在这里。

生:矛盾双方有联系(同一)才会有矛盾,如果双方互不联系,斗争就无从发生和发展。

生:任何斗争总是在一定的统一体中进行。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点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本框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我特意寻找并使用简单的材料来辅助学生理解难点。在问题的设置上尽量少用“是不是”“对不对”等判断性指向,而是增加一些描述性、论述性问题,顺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加强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领悟贯通。

矛盾观的知识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TRIZ;物理矛盾;分离原理

目前,我们的大学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中有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一方面实践教学的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这限制了本科实践教学内容的容量。另一方面,社会需要新技术、新知识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增设实践科目或增加教学内容。另外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一个宽松的实践教学坏境,但管理放松有可能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这些都属于TRIZ中的物理矛盾。

1TRIZ中的物理矛盾

TRIZ理论认为,创造性问题是指包含至少一个矛盾的问题。TRIZ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是物理矛盾和技术矛盾。所谓的技术矛盾就是由系统中两个因素导致的,这两个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当对系统中的同一个参数提出互为相反的要求时,就产生了物理矛盾。物理矛盾是技术系统中隐藏很深的矛盾。解决物理矛盾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矛盾双方的分离,TRIZ中总结了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和系统分离四大分离原理来解决物理矛盾。

应用分离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是提取出问题中深藏着的物理矛盾,其次应用分离原理,找到相对应的创新原理,最后结合工程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创新原理提示获得解决方案。整个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解决物理矛盾流程图

2实践教学中内容设置的物理矛盾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识教育日益引起关注。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在内容设置上面临着两个现实问题:一方面大学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这限制了本科实践教学内容的容量;另一方面,新技术、新知识和各种能力要求层出不穷,要求增设实践科目或增加教学内容的压力很大。由TRIZ中总结的时间分离、空间分离、条件分离和系统分离四大分离原理分析如下:

2.1时间分离。时间分离是指将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时间段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从学校的角度可把通识教育的时间由集中变成分散,在原来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融入零散的通识课程知识,但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从学生的角度,不一定要求严格地抽出一定时间去学习相关课程,而是应该把握每一个学习通识知识的机会。如学校中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学校举办的各类讲座,自己身边可以看到的所有非本专业的书籍,这些都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加人们的人文情怀。相反,如果严格把自己限于专业课程学习之中,则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成为孤陋寡闻的人。

2.2空间分离。空间分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分析。宏观上,大学里的实验课程主要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限制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考虑把实验课程内容从空间上做一下划分,即验证性的实验放在实验室中完成,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可以在实习工厂、实训基地里完成,在不同的空间里完成不同的时间课内容。微观上,通过网络化远距离教学系统的应用,使一个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具有跨学科、多功能的属性,节省费用并高效发挥了资源效率。

2.3条件分离。条件分离是将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条件下分离开来。例如:可以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专业实践课,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天性,对于那些对各专业真正有兴趣、有天分的学生重点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按学院或专业设置通识教育与基础必修课程,对高年级学生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拓宽专业面,增强发展的后劲。

2.4系统分离。系统分离是将矛盾双方从不同的系统级别分离开来。如在实践课程设置上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建立开放式的办学机制,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即与企业合作,把课堂放在学校外的大系统中。

3总结

通过以上讨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的物理矛盾都可以通过从TRIZ中总结的时间分离、空间分离、条件分离和系统分离四大分离原理得到解决。这也为我们在其它的教学难题中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敏,史晓凌,段海波.TRIZ入门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曹福全.创新思维与方法概论――TRIZ理论与应用[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

[3]周胜生,丁雷,李超凡.基于TRIZ理论的创造性辅助判断法――“矛盾法”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09).

[4]周永清.TRIZ中矛盾理论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10, (03).

[5]朱红,周竞学.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09).

矛盾观的知识篇5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1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所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不可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是具体的,也不一定是科学的。】

二、哲学的作用

1.哲学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它 A.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它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不是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熟读P12:“五行说”、荀子、王夫之的哲学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具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代表: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慧能的“仁者心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典型代表:朱熹的“理生万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切宗教鬼神观念;儒家的天命观。】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产生: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2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理由:(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三、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熟读P31,四个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熟悉P32,几个素材。】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①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被改变,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观努力。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生理基础);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本质)。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具有能动性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如预设目标,制定计划】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对反映客观;并能够创造出幻想的形象和世界。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和根本原因。

3.意识能动作用之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

4.意识能动作用之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如人的精神、意志、心态、情绪的作用。)

【注意: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不一定是起积极作用。】

六、小结: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整合为以下两对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①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强调客观实际时使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要重视精神了力量,重视意识的作用。【材料强调精神、意识的作用时使用。】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材料强调办事情的科学性、反对违背规律的主观随意性时使用。】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利用规律离不开艰苦的主观努力。【材料强调主观努力,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时使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3一、实践及其特征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主体是人,动物没有实践;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主观世界。】

2.实践的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性活动。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团队协作最能体现】。历史性:人类实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

3.实践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四个理由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源自于实践。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不要把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相混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表现:①实践发展提出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补充: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三、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真理又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如果超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范围,或超越其特定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认识永无止境,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4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①表现: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不存在。

②误区提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的观点,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是错误的。

③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表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②方法论: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不割裂事物固有的联系;也不主观臆造本不存在的联系。】

③提示:人们对客观联系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①表现:直接或间接联系、内部或外部联系、本质或非本质联系、必然或联系等。

②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所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⑵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6.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系统优化的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1.发展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①表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②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发展一定是变化;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②区分新事物旧事物的正确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所以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①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质变不一定就是发展。】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注意:并不是有了量变就有质变;也不是有了质变就会有发展。为什么?】

③方法论要求:

A、要重视量的积累。【要积少成多,反对急于求成;做到防微杜渐。】

B、(量变一定程度时)要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5一、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朝有利方向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①矛盾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方法论:A、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B、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善于全面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

①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万物莫不相异。】

②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反对生搬硬套、一刀切。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提示: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最佳体现。】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①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所以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用主要矛盾的关键词:“重中之重”、“中心”、“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等 】

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用矛盾主要方面的情形:判断性质;分析形势;比较利弊等。】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看问题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

以上第5、第6,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如果只看到两点而忽视重点,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如果只看到重点而看不到两点则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二、树立创新意识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⑴辩证的否定观:

①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特点: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实质:“扬弃”:既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看成外力作用的结果;把否定理解为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①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

②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①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矛盾观的知识篇6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1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2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

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内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3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七、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4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

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5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1)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意】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矛盾观的知识篇7

关键词: 政治高考复习 教材知识 结合点

近几年来政治高考命题的重点是:教材的重点和当前时政热点的交叉点,教材内部知识之间的交叉点,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综合考查。

教材知识之间的结合点是指教材内的概念、关系、观点之间的联系或共同点,即交叉点。如有一年高考第16题是:“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它表明了什么哲学理论观点?”它的答案没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也没有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证明,而是从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说明。因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所以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交叉点,即结合点。此题的命题思路预示了高考命题的方向和注重考查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概念和知识之间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主要是把握知识之间直接的必然联系。例如: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讲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其一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其二是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三是优胜劣汰。三个作用充分体现了市场和产品质量的竞争,技术人材和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企业综合能力的竞争。这些竞争通过市场来实现,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通过选择最好的市场,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走集约化道路,通过产业优化、结构优化、企业优化来实现。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的。价值规律的作用结果是把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最好的部门之中,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各企业之中,这样才能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益,促使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辩证法的三个特征,即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矛盾的联系,无论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还是整体联系、部分联系,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原因是矛盾,没有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和转化,就极易发展,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消失了,这一事物就不存在了,更谈不上变化和发展了。全面的观点也就是矛盾的观点,对任何事物和矛盾都要看到它们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等。这样认识事物既是全面的观点,又是矛盾的观点。所以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三个特证的集中点,即交叉点。把握住矛盾的观点也就掌握了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唯物论中要辩证地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地位和作用,而在辩证法中所讲的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若否认这一点就唯心主义辩证法,所以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认识论强调实践的第一性,就是坚持唯物论,在实践第一的基础上又强调认识的反作用,就是坚持了辩证法。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三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理论体系。如果单纯孤立地认识某一方面,就不能理解和掌握它的理论实质,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去认识把握知识之间的结合点。

高三政治常识教材的知识内容,要集中把握好三个问题: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意识,逐渐淡化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这一思想认识,强化国家利益和意识。

政治常识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国家这一个中心展开的。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职能、民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对外政策,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又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例如,我国的政府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社会主义公共事务的职能,集中到一点都是为了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利益。

当前我国内部经济、科技发展上存在着东西部的差距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进行调节,宏观调控经济,合理配置资源,逐步缩小差别,实现平衡、持续健康发展。这样不仅能维护各民族的利益,达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而且能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这种关系又表现为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使国际关系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复杂状态。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国家的利益和力量决定的,这又集中地反映了国家利益。在中美关于知识产权谈判的问题中,有许多磨擦,最终达成协议,这不是由两国的性质所决定的,而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利益和。联系到当前国际关系,中日关于问题,中越关于西沙群岛问题,搁置不谈,以后解决,现在共同开发。这一战略措施既体现了不能让步、不能丢失,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又说明了共同开发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

关于,主要是解决国家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我们都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就是意识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最好表现。

教材的知识点很多,不可能都存在着直接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不能都体现一个问题或一个中心,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即共同点,才是全面的观点,科学的方法,从而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共同点,都和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着,它们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的产物,而是经济调节的手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矛盾观的知识篇8

关键词:矛盾;普遍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01-0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学会用“两点论”看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及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引导大家在启发式学习中体验思考的智慧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其表现。(2)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分析矛盾。(2)如何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看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

2.学法:启发式学习,交流式学习。

四、板书设计

1.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普遍性含义。(2)矛盾普遍性的表现:第一,事事有矛盾;第二,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1)正确认识事物、分析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发现矛盾、揭露矛盾。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东晋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没有任何矛盾的和谐世界。那么从哲学的角度看,同学们是否觉得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存在“世外桃源”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世界上肯定没有所谓的“世外桃源”。同学B: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应该没有“世外桃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肯定的结论:现实生活中没有所谓的“世外桃源”,任何时候,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从而引出矛盾的普遍性。

【情境设计1】通过多媒体介绍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矛盾的一生,从而总结出在人的一生中,成功与失败;平坦与挫折总是并存的,人生中充满着矛盾。那么除了人生领域,请同学们思考世界其他领域是否也存在矛盾?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自然界也存在矛盾。同学B:人类社会同样也存在矛盾。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1.在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的矛盾: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

2.在人类社会中的矛盾: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3.在人类思维领域里的矛盾: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记忆与遗忘等。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板书)。(过渡)从贝多芬的一生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人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矛盾。同样,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板书)。以人为例,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存在着同化与异化的矛盾,这种矛盾运动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变化;以社会为例,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没有阶级矛盾,但社会其他方面的矛盾依然存在。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事物在开始萌芽的时候有矛盾,在发展壮大的时候有矛盾,在将要灭亡的时候也有矛盾。只不过有时矛盾比较缓和,有时矛盾激化;有时矛盾比较明显,有时矛盾不明显,但不管怎样,矛盾始终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中。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情境设计2】多媒体:“网上潇洒走,有喜亦有忧”——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网络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同学B: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那么它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同学C:网络的功能利大于弊。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几乎大多数人都会接触网络,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网络亦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让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能够有节制、有限度、有分寸的使用网络,才是正确之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引出“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正确认识事物、分析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板书)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同一的两个方面,那么我们就要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在看到事物对立、差别的同时,又要看到事物联系、一致的方面,掌握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两点论是全面看问题的方法,是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

【情境设计3】以鸵鸟为例,当鸵鸟遇到危险时,鸵鸟就会把头埋在土里,它以为看不到危险,就安全了。而实际上,危险会不会因为鸵鸟看不到就不存在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鸵鸟的行为是愚蠢的,危险并不会因为它的逃避而消失。同学B:鸵鸟这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是错误的。同学C:鸵鸟不应该逃避困难,应该用于面对。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矛盾具有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于矛盾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逃避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也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引出观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发现矛盾、揭露矛盾(板书)

【情境设计4】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在你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是否一帆风顺还是遇到过挫折?你是如何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在我的生活学习中,当然遇到过挫折,我想如果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那么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人生的一种收获。同学B:结合自身情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正确看待这些,不要逃避,一定都会克服,而且也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磨炼。教师总结:由此可见,矛盾的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在任何领域,或者任何时期,矛盾都会存在,只要我们正确看待矛盾,正确分析矛盾,那么就一定会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让自己更好的成长成才。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两点论”的观点,分析以下材料:“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如果贯彻执行时只是“一手抓”,结果会怎样?

【小结与反思】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更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法解决矛盾,不仅要学会对待自己一分为二,也要培养看待社会问题一分为二的能力。

2.本课教学中采用了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启发式学习方式,通过问题设计、学生思考、老师进一步进行总结提炼的方式,将教材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上一篇:股票理财方法范文 下一篇:体育教学的学情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