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9 01:17:00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1篇

一、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坚持组织领导工作到位

街道在指导辖区街属企业改制过程中,认真借鉴区内其他改制企业的经验教训,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积极发挥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功能作用,把建立健全各项组织领导工作摆在首位。一是加强改制工作领导。针对近年来企业改制推进步伐明显加快,改制企业较多的情况,街道及时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企业厂长、书记、工会主席参与,坚持每月定期或适时召开企业改制工作推进会,全面分析形势,了解工作进度,研究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认真分析影响企业改制进度的不稳定问题,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团结。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个别企业长期不组织开展党员和群众活动,自身建设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积极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工会在“稳人心、得人心、聚人心”上狠下功夫,促使企业领导和班子成员用真情去做工作,用真心去感化个别重点人员,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困难职工等;针对个别企业清算领导小组人员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思想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街道分管领导积极采取政策宣讲、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提高其政策水平、统一其思想;针对在册职工和退休人员就资产分配等存在分歧的问题,街道分管领导与企业领导一起,亲自数次约访双方代表,最终达到存大同求小异的共识。

三是加强维稳力量。街道及时研究出台了“协调处理企业改制突出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并在街道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成立企业改制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熟知企业改制程序、政策法规以及群众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街道及时请区办、区体改办、区劳动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或有企业改制经验的同志,按照政策宣传员”、“企情调研员”、“群众服务员”的标准,加强对维稳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提前预防、有效掌控,坚持把不稳定因素排查到位

街道为有的放矢地做好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按照企业改制的总体规划要求,对拟推进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容易引起上访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认真仔细调查摸底;对改制企业谋划在先,控制源头,以减少企业改制上访问题的发生。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指导企业利用在职职工大会、退休职工大会以及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将企业改制的目的意义、组织领导、工作程序、依据的法规政策、企业帐目等对群众进行宣传、公布,增强职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规律的认识和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改革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保持社会稳定。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改制领导小组与企业清算领导小组一起,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以书面问卷调查、上门入户了解或召开座谈会的多种形式,充分听取职工群众对改制方案等方面的意见和个人诉求。如今年在指导重庆服装厂改制过程中,街道仅在前期指导企业向各类群体下发问卷调查达500余份,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和企业清算领导小组上门走访150余户,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13次,收集到在职工群体、退休职工群体和与现企业已无劳动关系等3大群体涉及资产分配、劳动保障等5个方面的意见和诉求107条。

三是强化情报信息工作。为掌握初始信息和获取改制企业的内幕信息,街道积极指导清算领导小组物色顾大局、听招呼且在群众中有一定感召力的职工群众或老党员、老模范担任信息员,充实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力量。如今年7月12日,在得知重庆服装厂原除名、辞职等人员串联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近200人,准备于次日集体到市委上访后,街道领导与企业领导分组连夜上门找到重点牵头人黄某某等6人,给其讲明厉害关系,通过5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一起大规模到市非正常上访事件。

四是认真梳理归类。指定专人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提请改制领导小组与企业清算领导小组逐条研究,对一般性的意见建议或诉求,及时由企业清算领导小组派人采取面谈、电话等方式直接向当事人反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如资产分配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街道和企业对各类群体的各种诉求以及摸排出来的重点人员,建立“矛盾纠纷”、“诉求”、“重点人员”三本比较规范的基础台帐,并按“五个一”的要求逐件逐人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对矛盾纠纷产生原因、涉及人数、包案领导、责任人、解决措施和办结时限“六清楚”。

三、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到位

街道和企业坚持“从治本上化解矛盾、从源头上保持稳定”的工作思路,按照法、情、理、帮相结合的原则解决企业问题,实施了以帮助企业相关人员再就业和帮扶济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措施,起到了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作用。一是协调好企业拆迁矛盾。在危旧房改造中,为防止辖区面临拆迁的企业职工为拆迁补偿问题而到市到区集访或异常访,街道领导及时向企业清算领导小组讲明相关政策和依法有序上访的相关要求,并且承诺可由街道指派专人代为其反映诉求。重庆服装厂在今年的拆迁过程中,未发生一起职工非正常上访,而是通过街道领导积极协调相关事权单位,如实汇报企业的处境和现状,在拆迁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争取利益补偿。

二是保障好职工合法权益。针对退休人员反映的医保问题,街道监督企业严格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落实到位;针对部分职工反映企业存在经济问题,街道切实监督企业及时公布

审计帐目,讲明审计程序和方法,消除职工疑虑;针对原正常调入职工反映厂外工龄的问题,街道指导企业经过清算领导小组多次会议和职工大会,通过按本厂工龄80%计算的决定,达到了街道、企业、本人“三满意”的效果;针对改制企业中未达到退休年龄人员要求解决工作的问题,街道通过社会保障平台,积极联系地区商会和社会单位推荐工作岗位;针对企业原协议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要求解决“两保”的问题,街道请区劳动局的领导和同志以及律师,进行了无数次艰难沟通和政策解释,最终予以化解;针对原辞职等与现企业已无劳动关系人员要求参与资产分配的问题,街道引导企业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在广泛针求在册和退休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合情合理灵活解决,收到了花小钱保稳定的社会大效益。三是开展好帮扶济困工作。街道指导和监督企业,建立了帮扶救助困难家庭机制,制定了帮扶救困基金管理办法,形成了日常化的帮扶救助制度。街道与企业一道对企业特困职工家庭甚至经常到企业上访的原解决劳动关系的困难人员,通过“送温暖”、子女助学、困难帮扶、联系就业岗位等多种形式开展救助活动,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制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

四、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坚持维稳责任落实到位

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妥善解决企业改制问题,街道加大力度、多策并举,创新思路,抓好企业改制的维稳工作。一是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针对目前改制企业问题和矛盾纠纷较多的情况,推行“一案一包”的领导包案责任制,落实街道领导包情况掌握、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停访息诉的“五包”责任制。针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基础上说明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二是坚持集体研究制度。针对企业改制引发的疑难、久拖不决的重大群体性案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重点排查、梳理,由包案领导具体抓,重大疑难案件请区办、区体改办指导,一起研究解决措施,及时妥善地化解影响企业改制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不让现在的问题成为以后的历史问题,不让历史问题遗留历史。

三是坚持联合接访制度。为畅通渠道,方便企业职工和投诉,坚持街道领导、企业领导和司法工作者或请体改办的同志共同参与接访,听取职工呼声,对简单问题现场答复,对疑难复杂问题,落实街道和企业领导共同包案限时化解。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小康生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镇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广大人民调解员要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把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处步入常态化运行机制。通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预防、及时化解;、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上访明显减少;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进一步加强;调解矛盾纠纷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努力实现无矛盾纠纷上交、积存,无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及时、处置不当引起群众性械斗、非正常死亡、群体性上访、无重大矛盾纠纷发生的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

1.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各调委会要在巩固调解组织、配强人员、规范工作、增强活力上下功夫,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制度、业务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积极争创星级调委会。

2.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保障。各村、社区要择优选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确保各调委会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今年将在全县开展调解能手和调解员等级评定。

3.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今年镇将组织4期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各调委会也要组织本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学习和培训。

(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1.采取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各村、社区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化大排查工作格局。司法所将严格按照党委、政府和县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督导各调委会的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要结合实际,积极化解社会重点、热点、难点的矛盾纠纷。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预防激化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疏导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矛盾纠纷调解率要达100%,调解成功率力争达98%以上。

(三)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创新

在全镇要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同时将根据本辖区内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调解专长建立人民调解员人才库,按照涉法涉诉、经济合同、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争议、征地拆迁、教育医疗、损害赔偿、土地边界、综合纠纷将人员进行分类建立乡、村(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员人才库,便于集中优势调处突发矛盾纠纷。当出现复杂矛盾纠纷时,当事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人民调解员人才库中自主选择调解员,以保证调解的公正性。

(四)强化“调解也是执法”的意识

各村、社区要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的受理、调解、回访、归档等工作,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镇将组织人员对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质量进行指导、检查。

(五)认真总结经验,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3篇

1、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依托庭苑、楼栋、巷道、自然村等,按照300-500户、1000人-1500人左右设置每个网格。区、镇、村设立三级组织网络,层层设立,区以镇为网格、镇以村为网格,各村居根据辖区实际和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网格,行政村以各自然村为一级网格,村书记为总网格长,村干部为一级网格长和信息员,负责向总网格长报送纠纷摸排及化解情况;自然村以各村民小组为二级网格,各村民小组长为二级网格长和信息员,负责向一级网格长报送纠纷摸排及化解情况。目前,全区共设立552个一级网格、1759个二级网格。村居调委会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公示牌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栏,明确网格长工作职责及要求,每周至少到网格巡查2次,认真填写民情日志,现场分析并妥善处理网格内各种社会矛盾与存在问题,力争将矛盾化解在村里,问题处理在网格,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要求网格长做到“村里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等逢事“六必到”;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民情信息收集上报制度、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

2、着力提升矛盾纠纷信息预警能力。区局紧紧抓住“三个围绕”,对全县重大项目建设中可能引发的纠纷、农村季节性纠纷、重点部位区域存在的纠纷隐患认真梳理排查,建立了矛盾纠纷动态登记档案,扎实做好排查和信息预警工作。一是建立制度。建立矛盾预警信息收集制度,制定不同层级信息员职责,落实责任,随时关注和收集有关矛盾纠纷信息;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将本区域、本单位的矛盾信息上报;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对于有可能激化的重大矛盾纠纷信息,即发现及报送,并做好稳控和化解工作;建立奖励制度,对于提供价值较大的重大纠纷预警信息,根据调查核实情况视信息质量给予每案50-300元的奖励。二是明确预警信息报送形式、时限、内容、程序。形式为网络、传真、电话;突发性、群体性重大纠纷不超过1小时,一般纠纷不超过24小时;要求写明时间、地点、单位、起因、简要情况。重大纠纷信息各级可向县直报,一般纠纷信息逐级上报。三是实行纠纷分级预警报告>!<。一级预警即对情况紧急,问题比较突出,容易激化成较大或镇认为发生局面较难控制的冲突事件,有可能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或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实行一级关注,由县调处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化解。如2012年底的洪蓝镇华电二厂百余人劳动争议纠纷、晶桥镇华晶集团公司百余人劳动争议纠纷等。二级预警即对由不稳定苗头的纠纷,有可能出现小规模或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冲突事件、群体性的一般纠纷列为二级预警信息,实行二级管理,由镇调处中心进行调处化解。如2013年初的开发区四岁男童溺亡纠纷等。三级预警即对一般性、常见性的婚姻家庭、邻里等纠纷信息,实行三级管理,由村居调委会化解。对排查出的“三级预警信息”,由村居调委会按照调解程序依法依德调解;对于社会影响大、处理难度大,易引起争议的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等,由村聘用的有威信、德高望重的“五老”调解员协助化解。由于分级预警机制的实施,对矛盾性质、类型以及社会影响的程度作了科学把握,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各级信息员共上报预警信息327条,涉及纠纷类型。其中一级预警信息18条,二级预警信息83条,三级预警信息226条。

3、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区人民调解工作组办公室每季度牵头组织召开一次全区矛盾纠纷分析会,各成员单位参加,协调有关单位参加,分析研判全区矛盾纠纷特点、成因、动态、发展趋势、措施等,形成全区季度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及市局,为党委、政府了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特点,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区调处中心也会根据某一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或季节性特征等,以调解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区委、区政府上报建议及措施,以起到引起重视或作为参考等作用,如2012年简报第4期《着力化解拖欠职工工资纠纷有效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区司法局每月25日前后组织召开一次司法所长例会,各司法所分析总结本辖区矛盾纠纷现状、特点、发展趋势或典型个案介入调处情况,形成全区月矛盾纠纷分析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等;各司法所每月根据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召开全镇调解

主任例会,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参会,报告、分析各村居矛盾纠纷现状、特点等,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并总结一些好的经验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根据分析研判情况,形成镇矛盾纠纷分析报告,落实纠纷包案及措施,并及时上报区局;各村居由总网格长(村书记)每周主持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一级网格长参会,报送相关纠纷信息及动态,共同分析研判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成因、措施等,针对个案制定化解方案及措施,及时上报司法所。从我区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建设来看,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水平参差不齐、分析研判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分析研判重点有待进一步明确、分析研判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分析研判结果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需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形成有效方法加以解决,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水平。

1、充分认识实行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的重要性。实行这一制度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优势特点,及时分析矛盾纠纷的特点、成因、措施等,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报告,为党委、政府了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特点,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实行这一制度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创新、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

2、整合资源,实现信息收集获取的快捷、准确、全面。继续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和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落实“零报告”制度,落实三个“第一时间”的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奖惩制度,落实以奖代补,按照纠纷级别给予补贴奖励,对于因纠纷排查未发现、报送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纠纷激化、民转刑案件或的,形成责任倒查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3、明确纠纷分析研判的范围、重点和难点。分析研判的主要范围包括镇、村(居)矛盾纠纷的总的形势、主要特点;某一时间段突出的矛盾纠纷、重大或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形式、成因、调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未调解成功的纠纷走向;某行业、某一领域存在的矛盾纠纷形式或成因;因不同社会利益关系可能引发的潜在矛盾纠纷等。重点是当前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成因等。难点是当前重大矛盾纠纷及历史遗留纠纷的化解措施及有效落实。

4、规范分析研判流程。依次为全面排查纠纷、获取纠纷信息、分析、研判、形成结论、制定方案或措施等。村、镇、区依次逐级进行分析研判,均形成矛盾纠纷分析报告。一份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应含有纠纷总体情况、特点、成因、发展趋势及对策、个案处理的结果及经验等。区、镇两级的分析研判重点是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及趋势、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特殊时期等期间的矛盾纠纷可能发生情况、区城市建设等领域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如何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5、超前预防分析研判出的问题。对于分析研判出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汇报,引起重视,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落实多种措施,积极稳控化解。

6、实现信息的上下贯通。落实矛盾纠纷每天“零报告”制度,村居向镇、镇向区、区向市逐级每天定时报送纠纷情况动态,重大矛盾纠纷、等实行即发生即报送,以简报、快报等方式向党委、政府等上级报送重大矛盾纠纷处置化解情况。同时,充分利用省纠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的信息化建设。

7、运用好分析成果,发挥出更大效用。(1)上报给党委、政府,让党委、政府了解矛盾纠纷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党委、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2)下发给下一级及相关部门,为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稳控、化解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3)加以总结、研究,作为促进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发展的理论材料和基础。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中央和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小康生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乡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广大人民调解员要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把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处步入常态化运行机制。通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矛盾纠纷得到及时预防、及时化解;、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上访明显减少;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进一步加强;调解矛盾纠纷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努力实现无矛盾纠纷上交、积存,无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及时、处置不当引起群众性械斗、非正常死亡、群体性上访、无重大矛盾纠纷发生的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

1.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各调委会要在巩固调解组织、配强人员、规范工作、增强活力上下功夫,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制度、业务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各调委会要争创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品牌调解室。

2.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保障。各村、社区要择优选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确保各调委会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3.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今年乡将组织4期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各调委会也要组织本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学习和培训。

4.积极开展争创“人民调解能手”活动。今年,县上将在全县人民调解员中评选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精通的“人民调解能手”予以表彰。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注意培养、发现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并积极地向乡推荐,乡研究后,上报县司法局统一测评、审核。

(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1.采取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各村、社区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化大排查工作格局。司法所将严格按照党委、政府和县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督导各调委会的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在扎实做好日常排查调处的同时,组织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各村、社区要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化解的难易程度、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认真制定调解方案,集中攻坚化解,防止矛盾激化。

3.要结合实际,积极化解社会重点、热点、难点的矛盾纠纷。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预防激化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疏导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矛盾纠纷调解率要达100%,调解成功率力争达98%以上。

(三)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创新

1.今年,县上将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分会。在8月底前将成立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分会,联合分会职责是对所辖区域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管理。

2.将在全乡范围内推行首席(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调解员准入制度。一是7月份将在全乡推行人民调解员等级制:一级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10年以上);二级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5年以上10年以下);三级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5年以下),并于7月底前上报县司法局审核、备案。二是9月底前推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首席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发给“首席人民调解员资格证”、“人民调解员资格证”,实行持证上岗。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3.建立人民调解员人才库。全乡将根据本辖区内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调解专长,按照涉法涉诉、经济合同、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争议、征地拆迁、教育医疗、损害赔偿、土地边界、综合纠纷将人员进行分类建立乡、村(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员人才库,便于集中优势调处突发矛盾纠纷。当出现复杂矛盾纠纷时,当事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人民调解员人才库中自主选择调解员,以保证调解的公正性。

(四)强化“调解也是执法”的意识。各村、社区要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的受理、调解、回访、归档等工作,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乡将组织人员对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质量进行指导、检查。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5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大局,创新工作方法,以镇和各有关部门为重点,集中排查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的状况和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纠纷的问题隐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通过集中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切实消除容易引发纠纷和冲突的源头性问题,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对人们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排查梳理、突出重点,分流调解。活动期间,镇、各有关部门矛盾纠纷调解率要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5%以上,调解协议履行率要达到90%以上,努力“三无”、“三不”的工作目标,即:无因矛盾纠纷激化酿成的个人极端事件、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大的矛盾纠纷不出镇、疑难矛盾不出县。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单位和部门矛盾纠纷排查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三、活动步骤

这次集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从年9月至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组织动员阶段、全面排查阶段、分类化解和总结完善机制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法综治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在政法综治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工作。镇、村及各有关部门要成立大排查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迅速开展工作。各村、各有关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大排查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动员部署,分层次做好宣传发动,尽快形成大排查工作舆论氛围,确保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有序开展。

:根据镇里的统一部署,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以村、部门为单位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在排查范围上要做到不重不漏,在排查质量上做到实、细、全,确保排查全面彻底。各村、各有关单位要以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征地拆迁、劳动保障、校园全、土地流转、生活困难、邻里矛盾、经济纠纷、医患纠纷、交通肇事、经营纠纷、涉法涉诉、上访老户等为重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摸底,确保不留死角。在排查区域上,要重点排查企业、学校周边等地区的矛盾纠纷。在排查对象上,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闲散青少年、易肇祸滋事精神病人等重点群体及那些有严重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可能报复社会的人员的排查。要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基本情况、成因及诉求、涉及人数逐项登记并建立台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在排查方式上,要实行定期排查和动态监控相结合,随时发现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以及苗头隐患,及时调处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

(三)分类化解和总结完善机制阶段:各村、各部门要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认真进行梳理和分析,按照纠纷性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激化的可能性,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纠纷逐一研究制定化解措施,拿出化解办法,落实稳控方案,确保化解、稳控双到位。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或当天解决的要立即妥善解决;部分有理的部分解决,全部有理的全部解决;对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掌握实情,提出建议,由县、镇综治办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化解或报同级党委、政府研究,待条件成熟时解决;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问题,要加强教育疏导,争取群众的理解;对无理取闹、聚众闹事的,要严格依法处理;对特殊群体的挑头人物,要严格落实稳控措施。各村、各部门对排查出的重点高危人员,要逐人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责任人,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行踪,做到监控全天候、防患于未然。对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公、卫生等部门要配合监护人依法强制进行隔离治疗;对情绪和行为偏执的人员,所在辖区和单位要指派专人进行思想疏导和心理干预,逐一落实监管责任人,切实防范和消除其偏执行为;对有极端行为倾向的人员,要严格落实监控措施和依法教育管理,有违法行为的要严格依法处理,坚决防止漏管失控、肇祸滋事。民政、教育、卫生、、环保、国土、住房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和监等部门,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要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并及时组织力量协调化解。对极少数疑难突出问题要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集中会办、联调联动等方式进行攻坚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和问题隐患,防止酿成事端,公机关要全面掌握全镇高危人员基本情况,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高危人群的稳控工作。司法和公机关要以排查化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为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民间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涉法、涉诉、缠访、缠诉等问题,要引导当事人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加以解决。要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无矛盾纠纷激化、无民转刑案件、无”的“三无”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建活动。化解工作结束后,镇、村及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完整的矛盾纠纷调处卷宗,及时整理归档。在此基础上,对本辖区、本单位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有利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集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是当前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村、各有关单位一定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积极主动地排查矛盾纠纷,切实有效地解决矛盾纠纷,确保大排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的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大排查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综治办,办公室内设材料组和督查组。各村、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分管领导同志为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协调解决问题。特别是拆迁置、医患、企业改制、劳动保障四个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主管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牵头制定本部门的排查化解方案。镇综治委要把大排查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综治平建设工作总体考核之中,并加强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实行综治一票否决,确保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不走过场,收到预期效果。

(二)切实强化督查指导。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大排查活动的督促、指导和检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镇党委、政府要成立镇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督查组,按照实、细、全的排查标准,对各村、各部门大排查活动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做到大排查活动不漏村组、不漏企事业单位、不漏城乡家庭、不漏任何社会单元。

(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村、各部门要加强与宣传部门联系协调,充分利用广播和标语、板报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的部署排,大力宣传各村、各部门开展这项活动的经验做法,扩大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的社会知晓度,为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通过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让群众了解、支持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创造条件让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良好局面。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6篇

二、工作目标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多渠道、多手段地排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务求我镇总量、非正常数量及持续保持减少的良好势态。

三、方法步骤整个活动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摸底、综合治理、总结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

1、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按照上级要求召开镇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2、组建专项工作班子。镇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镇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综治办、办、司法所(大调解)、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民政科、国土所、计生服务站、拆迁安置办、安监所、环境保护所、村镇办、派出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各村(社区)均要成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3、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对全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按照会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第二阶段:排查摸底阶段。

1、全面排摸。各村(社区)、各部门以自查为主,重点围绕有越级上访倾向和案结事未了的老户,以及可能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梳理排查。排查要采取分层排查与条块排查相结合、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相结合、专项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排查摸底,坚决杜绝应排未排或排而漏报、未报的情况发生。

2、梳理汇总。对本村(社区)、本部门所排查的矛盾纠纷要立即汇总上报,以便采取措施着力预防、化解。

3、集中交办。对排查的矛盾纠纷,将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分类处理,逐一化解。

第三阶段:综合治理阶段。

1、领导包片包案。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交办案件逐件逐人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一人一案”制定化解工作方案,各包村领导、蹲村干部要全程跟踪,参与化解工作。

2、见面沟通。要认真落实“三个面对面”的工作要求,即:包案领导要面对面地倾听人诉求,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职能部门领导要面对面地宣传法律法规,解释相关政策;责任单位责任人要面对面地反馈和落实处理结果。

3、着力化解。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上,要充分发挥协调会作用、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用、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发挥政法部门的作用,抓好落实,解决到位。

4、依法处理。对坚持无理缠访、闹访、非正常上访和违法上访等人员,要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依法严肃处理。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1、书面总结。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注重创新,形成工作特色,为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依据。

2、规范验收。以“三个是否到位”即:办理程序是否规范到位、处理意见是否落实到位、人停诉息访是否承诺到位来做好对化解矛盾纠纷的验收工作。

3、强化考核。对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度考核中予以表彰和嘉奖,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和不良后果的,要以纪追究责任。

四、责任主体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建立广覆盖、多层面的工作网络,各村(社区)、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加强配合协作,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和牵头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关农村土地征用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由国土、社保部门牵头负责;有关环保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环保部门牵头负责;有关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社保部门牵头负责;有关房屋拆迁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拆迁部门牵头负责;有关教育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有关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卫生部门牵头负责;有关三产服务业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三产部门牵头负责;有关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司法部门牵头负责;有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由财政、农经部门牵头负责;对难以界定主管部门或者涉及多个部门的矛盾纠纷,由镇联席会议指定牵头部门负责。各机关部门要负责做好内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领导。要专门研究、专门部署,实行基层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要确保组织、人员、经费的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做好化解工作。

2、确保案结事了。要始终把“案结事了、停诉息访”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全力以赴把排查梳理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事发地、初始阶段。尤其对交办的重要事项、重点对象要多管齐下,着力推进疑难、突出问题的解决。

3、强化督查指导。领导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领导的重视程度、排查梳理情况、化解落实进度、实际工作效果进行跟踪督查。领导小组还要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对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切实推进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和阶段性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新的上升期,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紧密联系我局职能范围内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全面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和隐患,着力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和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共同建设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二)阶段性工作目标

按照区联席会议提出的集中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基本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市局“两个确保”(确保我市进京非正常访数量逐月下降,尽早退出前5名;确保拆迁方面进京访的批次、人数和排名明显下降)、“一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减少和控制不可预见的进京访)的目标要求,认真做好案件的清理、处理、核查、息诉罢访工作。对年以来上级领导批示交办的,市、区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上级部门交办未结的及赴京上访未息诉罢访的案件进行彻底地排查梳理,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注重预防,超前化解的原则;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坚持以疏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责任追究原则。制定并落实处置措施,严格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切实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的突出问题及隐患,确保稳定,确保全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具体工作安排

根据市局、区政府联席会议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排查清理阶段(年4月15日至4月25日)

1.局机关各科室以及各基层单位要形成“拉网式、全覆盖、不间断”的工作机制和模式,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排查分析,深入、彻底地查找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全面排查各种突出问题及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上级交办未结、未息诉罢访的案件以及越级集体上访、重复上访未息诉罢访的事项进行认真排查梳理。

2.要通过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及召开分析会、矛盾纠纷排查会,全面摸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要按照诱因、时间、地点、单位、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事态发展预测等七项要素,逐件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注明包案领导、责任部门、具体承办人和拟定的办结时限。

3.4月25日前《房管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上报表》(附件1)及《房管局重点案件台帐》(附件2)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局办公室(含电子版)。

4.局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听汇报、查台帐、看案卷、开分析会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阶段集中化解处理阶段(年4月26日至5月25日)

1.各单位、各部门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和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解决措施和期限。

2.要落实“一岗双责”的领导责任。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及隐患一律实行领导逐案包保责任制(包调查、包处理、包稳控),同时明确责任主体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包案领导要亲自接待或约请人进行谈话,认真听取人的意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和教育工作,及时召集相关单位、科室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责任单位的领导要切实担起责任,确保包案不流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包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确保上访人员稳定在当地。

3.全力调处。对符合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能够解决的,要尽快加以解决;对部分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尽力解决其合理的诉求;对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不合理但生活有困难的群体,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要求过高或不符合政策的,要做好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对行为偏执、坚持无理要求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协调作用,对上访人员做过细说服工作,对可能越级进京上访和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制造事端的人员,切实加强防范,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稳控。各单位、科室集中化解矛盾的工作情况要在5月25日以前书面报局办公室。

第三阶段深入完善阶段(年5月26日-10月25日)

1、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法,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中梳理、归口办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即排即处,就地化解。

2、制定目标责任制。围绕《市国土房管系统集中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区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本着既要有压力又要有动力的原则,制定本单位、科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年度目标和阶段目标,纳入当年总体工作目标之中,要层层明确责任人,一层一层抓落实。

3、建立矛盾纠纷管辖责任制。要按属地管理原则、纠纷性质明确各单位、部门矛盾纠纷管辖范围,对跨单位、跨科室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矛盾纠纷,要实行党政统一领导,全员行动,将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明确主管单位和协办单位,明确解决时限,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4.建立矛盾激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即凡是因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而使矛盾激化为集体上访事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5.各单位要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特色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将好的经验推广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局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10月26日至12月20日)

1.自查报结。对上级交办及本单位、科室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按报结要求随报、随结、随审、随销帐,力争在11月底前将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全部结案,材料要做到一人一卷,一案一报,并由主管领导签字后上报。

2.总结验收。各单位、科室要认真总结本次活动开展情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及时整改,确保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起到实效。同时做好接受上级部门检查验收的准备。

3.各单位科室对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有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进行推荐培养,好的典型经验将向市局推荐表彰。

三、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各单位、科室都要充分认识集中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各单位、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重大问题要亲自处理,分管负责同志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具体抓,班子成员要密切配合,抓好整治工作。各单位、科室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本单位新动态,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矛盾的调解工作,要坚持正面的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激化矛盾,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积极、主动的把问题解决在本单位。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和阶段性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新的上升期,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紧密联系我局职能范围内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全面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和隐患,着力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和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共同建设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二)阶段性工作目标

按照区联席会议提出的集中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基本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市局“两个确保”(确保我市进京非正常访数量逐月下降,尽早退出前5名;确保拆迁方面进京访的批次、人数和排名明显下降)、“一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减少和控制不可预见的进京访)的目标要求,认真做好案件的清理、处理、核查、息诉罢访工作。对*年以来上级领导批示交办的,市、区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上级部门交办未结的及赴京上访未息诉罢访的案件进行彻底地排查梳理,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注重预防,超前化解的原则;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坚持以疏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责任追究原则。制定并落实处置措施,严格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切实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的突出问题及隐患,确保稳定,确保全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具体工作安排

根据市局、区政府联席会议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排查清理阶段(*年4月15日至4月25日)

1.局机关各科室以及各基层单位要形成“拉网式、全覆盖、不间断”的工作机制和模式,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排查分析,深入、彻底地查找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全面排查各种突出问题及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上级交办未结、未息诉罢访的案件以及越级集体上访、重复上访未息诉罢访的事项进行认真排查梳理。

2.要通过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及召开分析会、矛盾纠纷排查会,全面摸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要按照诱因、时间、地点、单位、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事态发展预测等七项要素,逐件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注明包案领导、责任部门、具体承办人和拟定的办结时限。

3.4月25日前《*房管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上报表》(附件1)及《*房管局重点案件台帐》(附件2)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局办公室(含电子版)。

4.局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听汇报、查台帐、看案卷、开分析会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阶段集中化解处理阶段(*年4月26日至5月25日)

1.各单位、各部门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和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解决措施和期限。

2.要落实“一岗双责”的领导责任。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及隐患一律实行领导逐案包保责任制(包调查、包处理、包稳控),同时明确责任主体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包案领导要亲自接待或约请人进行谈话,认真听取人的意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和教育工作,及时召集相关单位、科室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责任单位的领导要切实担起责任,确保包案不流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包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确保上访人员稳定在当地。

3.全力调处。对符合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能够解决的,要尽快加以解决;对部分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尽力解决其合理的诉求;对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不合理但生活有困难的群体,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要求过高或不符合政策的,要做好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对行为偏执、坚持无理要求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协调作用,对上访人员做过细说服工作,对可能越级进京上访和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制造事端的人员,切实加强防范,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稳控。各单位、科室集中化解矛盾的工作情况要在5月25日以前书面报局办公室。

第三阶段深入完善阶段(*年5月26日-10月25日)

1、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法,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中梳理、归口办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即排即处,就地化解。

2、制定目标责任制。围绕《*市国土房管系统集中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区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本着既要有压力又要有动力的原则,制定本单位、科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年度目标和阶段目标,纳入当年总体工作目标之中,要层层明确责任人,一层一层抓落实。

3、建立矛盾纠纷管辖责任制。要按属地管理原则、纠纷性质明确各单位、部门矛盾纠纷管辖范围,对跨单位、跨科室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矛盾纠纷,要实行党政统一领导,全员行动,将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明确主管单位和协办单位,明确解决时限,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4.建立矛盾激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即凡是因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而使矛盾激化为集体上访事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5.各单位要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特色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将好的经验推广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局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10月26日至12月20日)

1.自查报结。对上级交办及本单位、科室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按报结要求随报、随结、随审、随销帐,力争在11月底前将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全部结案,材料要做到一人一卷,一案一报,并由主管领导签字后上报。

2.总结验收。各单位、科室要认真总结本次活动开展情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及时整改,确保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起到实效。同时做好接受上级部门检查验收的准备。

3.各单位科室对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有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进行推荐培养,好的典型经验将向市局推荐表彰。

三、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各单位、科室都要充分认识集中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各单位、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重大问题要亲自处理,分管负责同志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具体抓,班子成员要密切配合,抓好整治工作。各单位、科室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本单位新动态,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矛盾的调解工作,要坚持正面的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激化矛盾,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积极、主动的把问题解决在本单位。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9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认真负责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规范行为,为建设经济强镇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对已经摸排出的9件矛盾纠纷,通过领导包片,干部包案,组织专门工作力量,调查原因,现场研究解决办法。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中、省、咸、市确定原重点突出问题调处结案率达到100%,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不低于95%;一般性问题的调处结案率达到100%,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不低于97%;案情复杂、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的问题调处结案率达到95%,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不低于95%。

三、方法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进行动员的部署,制定本村实施方案和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日程安排,明确任务要求,确定包案领导,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调处工作组(不低于5人)。

2、排查调处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和关键。一要摸清案情。对已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帐。二要全力调处,加强防控。各村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要深入研究,把矛盾纠纷的类别、具体表现、主要原因、涉及人数和群众要求等情况搞清摸准,议定调处方案,限期解决到位。对排查出影响全局稳定、影响区域稳定的主要矛盾纠纷和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包案处理,并及时将处置情况上报镇调处工作组。三要边调处,边排查。要在不断加大调处工作力度的同时,注重排查新生的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周排查上报制度。

3、检查总结阶段。各村对“纠纷大调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改进工作,落实稳控责任制。

元月31日前,各村要将工作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各村报送材料包括:矛盾纠纷查结数、调解率、调成率、制止群众性上访件数、防止民转刑案件数、制止群众性械斗和民间纠纷引起上(集)访事件等数据;按要求填报的《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个案处理情况登记报告表》、《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个案处理回访登记表》等表格;未查结案件及原因,活动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规划等。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要充分认识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对于维护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本地区、本单位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镇上成立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镇长、人大主席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由镇党委副书记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改进作风,务求实效。各村要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排查梳理到位。要按照“村不漏个人”的要求,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面排查,做到全面掌握并记录在案,不留死角。

二是调处解决到位。对排查出的问题,要逐一进行调处化解,能够解决的,抓紧予以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在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及稳定工作的同时,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解决时限,落实解决办法。

三是预防控制到位。要建立健全排查、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不出村、不出镇,尤其要制定应急预案,有效防止突发性大规模的发生。

四是宣传教育到位。要把加强对群众宣传《条例》等法规政策贯穿于“大调处”活动始终。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各村要把“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与当前全市正在深入开展的“处理突出问题及”和农村“六项重点”工作观摩结合起来,同排查、同调处。

要着重对土地承包、征地补偿、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工程建设、房屋拆迁、婚姻家庭、损害赔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开展排查调处。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第10篇

各位领导:

自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动员会议之后,我们__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构,层层动员,明确工作任务。立足于“早发现、早解决”,精心选拔抽调干部,深入细致地排查调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认真的梳理分类,因案施策,初步提出解决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乡现有25个行政村,1个集体农场,15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5905人,耕地面积47812亩。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增加,特别是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土地承包流转、村务管理、家庭婚姻邻里纠纷,农产品收购、玉米制种纠纷以及社会保障、社会筹资、金融债务等方面引发的民事纠纷日益突出,有些还酿成,影响了社会稳定。加之我乡地处城郊,环县而居,又是由因行政区划调整后合并的乡镇。矛盾纠纷多,越级上访多便成了一个“特点”。

二、主要做法

针对这一问题,自20__年以来,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全乡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倾斜领导力量,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排查力度,强化解决措施,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有效预防了重大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使今年群体上访事件比去年有明显下降。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在总结、推广几年来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以乡司法所为依托,以各包片负责工作组为支点,以各村治保调解主任为网眼的长期排查调处动态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各村调委会、十户调解员网络,完善职责,在“选、培”上狠下功夫。即:选齐、配强队伍;组织短期业务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探索调解方法与技巧,理清工作思路。

二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方法。建立了以“民情报告单”为形式的“五排查”制度,即每月一次的定期排查,重大节目及活动的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及有关政策出台前的超前排查,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为各类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解决”奠定了基础。一年来,全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6余件,调处54件,调处率96.5%。使广大群众对乡政府的信赖度明显上升,使我乡越级总量大幅下降,越级上访的批数和人数稳中有降。

三是建立党政统一领导、实行归口调处的工作机制。完善滚动排查、信息报送、定期通报、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工作制度,不断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全乡每月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及重大问题和积案分类建档,有主要领导阅批后及时确定专门领导挂牌督办;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个矛盾、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包案调处制和挂牌消号制。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牵头领导深入到所挂靠的村,就本人负责督办的和该村已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查研究,靠前指挥,面对面做排查调处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矛盾纠纷的扩大或民转刑事件的发生。

四是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狠抓责任落实。乡、村、社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层层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综治工作格局。并将维稳工作纳入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之一,加大考核力度,狠抓落实,对因工作不利,造成矛盾纠纷扩大甚至“民转刑”案件或引起群体性上访的,严格追究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包片负责人的责任。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格局。

五是借“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的强劲东风,切实解决农村中存在的各类复杂纠纷和积案矛盾。此次在全省开展的“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为我乡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注入了新的活力。县上动员会以后,乡党委、政府立即召开领导会议,专门研究此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了七个分片联村工作组。及时召开会议层层发动,实行统分结合、密切协调的工作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我们在传达好省、市、县动员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要求各工作组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四注重”:一是注重健全工作机制。认真坚持和完善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乡、村、社三级调处责任制和经常性的民情访谈报告制。二是注重突破工作难点。在工作中重点突 出在土地流转、村务管理、涉法涉诉、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排查。三是注重创新工作方法。要深入群众,排忧解难,带着感情做好耐心细致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村社调委会、“十户调解员”、道德评议协会等组织和人员的作用,运用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注重提高工作实效。要以彻底化解矛盾纠纷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展工作的实效性,力求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工作,全面及时地化解和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以“群众满意”和问题解决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依据。集中精力解决一些沉积性的矛盾和问题,大幅度扭转矛盾纠纷和案件较多的形势。通过近日来的深入排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5起,其中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纠纷方面的1起,土地承包流转的1起、村务管理方面的2起、家庭婚姻邻里纠纷方面的3起,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4起,社会保障方面的3起、金融债务方面的1起。这些摸排出的矛盾纠纷已经全部按照挂牌督办的要求确定相关领导进行调处。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我们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缺乏遏制矛盾纠纷不断发生的长效机制;二是由于农村大量的矛盾纠纷是因为社会转型或政策变动而引发的,牵扯面广,解决的途径少。三是农村法律普及率不高,不少矛盾纠纷是因为农民不懂法而引发的。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搞好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自觉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正当的渠道维护利益诉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有小积大的问题。

(二)狠抓组织网络,构建“大调解”阵地。以乡司法所为平台,形成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统一由司法所受理、分流、调处、督办、报结、回访的调处机制。使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进一步完善基层调解网络。以乡司法所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社调解小组、十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为基础,其他调解组织形式为补充。在每个村委会都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明确一名分管调解工作领导负责并与调委会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体系。

(三)狠抓责任落实,构建“第一责任人”格局。坚持领导亲自参与、亲自抓是工作上台阶的关键。按照“一个矛盾、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度,强化调处责任落实,实行“谁家孩子谁家抱”。把矛盾解决在乡、村一级,解决在萌芽状态。实行一线接访制度,开设乡党委书记、乡长信箱,进一步拓宽群众渠道。同时,建立健全的处置方案,密切关注土地征用、占地补偿、“两劳释解”人员等不稳定因素的各种动态,积极采取预警、疏导、处置、化解等相应对策,把可能引发和集体上访事件的苗头纳入视线,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调处。

(四)抓制度建设,健全四个长效机制

上一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范文 下一篇: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