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和现场

时间:2022-10-12 05:18:53

矛盾和现场

中国新闻奖从1991年开始评选,到2011年已经举办了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历届电视获奖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思想挖掘,还是报道视角、手法创新都有独到之处。从近三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来看,新闻素材的“选”和“题”,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

“选”

“选”指的是对新闻素材的选取。身边事物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而事物中存在的矛盾,应该成为记者衡量新闻价值的标杆。这里说的矛盾是广义上的矛盾,是指在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存在矛盾的素材,没有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和显著性,当然也不可能有趣味性。过去三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获奖作品把报道焦点对准事物矛盾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一、在挖掘过程中,记者充当新闻事件矛盾的发现者。看新闻事件,要尽量用矛盾的眼光,这样才能挖掘出事件暴露出或隐藏着的新闻价值。那么,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怎样抓住事件中的矛盾呢?首先,记者要果断下手,抢抓矛盾。2008年7月,江西早稻连续第五年增产,但到9月初,全省早稻入库总量却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这种情况不单在江西出现,在整个南方地区都有类似情况,但其他地区由于粮食收购工作事关重大,各家媒体都选择沉默。我们充分意识到新闻的特殊性,在进行前期准备后,记者用两周的时间走遍了江西境内的粮食丰产区。通过调查,记者得出结论:农民惜售粮食,不是因为不想卖,而是因为种粮成本太高,影响了农民卖粮的积极性,造成了市场观望情绪的蔓延。记者依据新闻事实采写的系列报道《江西农民惜售粮食现象调查》获得了第中国新闻奖的二等奖。这充分说明,新闻的发生,往往在一个很短的节点,错过这个节点,新闻也就失去了新鲜性。如果记者当时犹豫不决,等到秋粮收购进入尾声,就很难再采访到一线的真实情况。

其次,深度思考,解剖矛盾。同样的新闻事实,有的记者浮光掠影、匆匆成文,有的记者则深思熟虑、精心谋划。2009年10月开始,包括江西在内的南方七省区出现罕见大旱,为什么坐拥大片江河,还会干旱?这一现象当时在我国南方极为普遍,虽然也有部分省外媒体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但分析成因时,大多把焦点对准了自然气候。新华社写出了整整3000字的报道,得出的结论是南方气候变迁引起了干旱。我们在审视这一新闻事实时,进行了深度思考和剖析。在台领导和中心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赶赴江西各主要旱灾发生区进行了走访,深入分析了当地连年大旱的成因。在掌握了大量权威数据和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报道,制作了长消息《江西:伏秋连旱凸显水利工程缺失》。2010年初,我国西南地区又有5个省份出现重大旱情,个别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无法保障。各类媒体才开始对南方水利设施功能不全、政府抗旱投入不足的现状进行探讨和反思。所以,这一作品最终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三等奖。矛盾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所以它的深层次原因往往难以一眼看破。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层层剖析、刨根问底,多角度地看问题,这样才能抓住题材。

二、在抢抓矛盾的基础上,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充当矛盾的解决者。媒体是公众的耳目,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报道中,记者要成为矛盾的解决者,不要成为矛盾的制造者。200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土方车“专营”不专:好经怎么念歪了?》就很能说明问题。这条新闻的背景是:2009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海接连发生多起土方车交通肇事致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郊区的农民到交管部门上访,部分境外媒体也闻风而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对舆情的疏通和引导。上海电视台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刚刚在全市推广的土方车“专营”制度存在诸多漏洞。这篇报道出笼后,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对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质疑,虽然指出政策执行中有一些不足,但归根结底帮相关部门解了围。中国新闻奖评委对这条片子的评论是:化解舆情迅速,社会效果良好。

当然,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记者要感同身受,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目录中,少有地出现了市级电视台的作品。由荆州电视台选送的《一堆木头与一连串车祸》出人意料地拔得头筹,创造了地市电视媒体的一项新纪录。当地晚间新闻一位记者,在路上看见了一堆横放在地上的木头,因为天降大雨,记者担心来往车辆安全,所以打电话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报告。可是各部门互相推诿,迟迟不派人搬走木头,导致几个小时内连续发生几起车祸。记者没有充当旁观者,而是一边拨打电话,一边守护现场,一边全程记录事件经过。记者在现场的作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清醒,对现场的驾驭和对危机事件的处置冷静、得当。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也是推动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介入者、参与者,充分体现了媒体工作者的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整个新闻事件被中国新闻奖评委评价为“一次记者充满社会责任的媒体作为”。

“题”

“题”指的是对新闻报道的点题。如果新闻题材难分轩轾,那么报道手法就成为区分高下的胜负手。电视新闻有其特殊性,对于声画元素的强调无疑首当其冲。在稿件的编写上,应该通过精当落点、精巧角度的选择和对典型人物的选取,锤炼出蓬勃大气的新闻作品。

首先,新闻报道要大处着眼,小处落手。经济新闻报道一直是获奖作品中的重头戏,而经济报道通俗化是这几年中国新闻奖的最大特点。但是因为经济领域问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普通百姓在接受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难度,因此,经济报道的通俗化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个别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产品一直在欧美市场遭受不公正待遇,并一度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2008年,山东禽肉出口企业以高于欧盟的标准成功打破其长达六年的封关。这一事件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外贸出口日益严峻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国内外大背景下发生,更显得来之不易。因此,山东电视台第一时间推出了电视消息《冲破六年封关 山东禽肉产品重返欧盟市场》。山东出口企业在禽肉产品药残控制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无疑过于专业,记者一开始就运用了一个比喻来表现当地标准检测的严苛——“1公斤的产品中含有一亿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药物都可以检测出来”,抓住了中国新闻奖评委的眼球,在其后的评选中一路畅通,最终获得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采写这样一篇事关山东出口企业抗御金融危机、逆势而上的主题报道时,记者没有大开大阖,而是从小处着手,四两拨千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其次,在电视新闻的采制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现场这个最大的优势不放手。相对于可以预知的重大事件,我国电视新闻界对于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报道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尤其是“现场”这个最为关键的要素,在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比例不高。内蒙古电视台选送参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是电视消息《录指纹 谁的指纹谁的命》。2009年5月,呼和浩特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都接到了一纸通知,通知上说,按照呼和浩特市社保资金管理中心要求,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要在5月4号到5号两天内,集中到人民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指纹采集录入。在人民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蜂拥而至的老人们挤作一团,有的专门从外地赶回来,有的带病坚持排队,不少老人被挤倒,部分老人在排队过程中中暑。记者接到热心观众的电话立即赶到指纹采集的现场,忠实记录了事件的全部过程,见证了近千位老人在这几个小时中发生的一切。报道一开始,有半分钟是老人们在现场互相拥挤、不停摔倒的混乱场面,接下来记者出镜,描述找不到立足之地的现场。大量新闻现场的组合运用,第一时间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揭露了目前仍有部分政府官员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简单,不够人性化,不符合时展需求的弊病。正是凭借抓人的现场报道,这篇新闻在当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的作品来看,电视新闻记者应该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对新闻事实的深度发掘能力,同时要时刻牢记电视的优势所在,并在日常采编工作中加以运用。只有兼顾了“选”与“题”,电视新闻才能做到技高一筹。

(作者单位:江西电视台 抚州电视台)

本文责编:陈道生

上一篇:忆小平故乡的老干部工作 下一篇: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