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1-16 11:15:55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品质发展;质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10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更为深刻,除了要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纳入到教学目标中来。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才能有效达成呢?学生为什么总是认为物理难学呢?笔者经常思考这几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关键的原因在于物理教学不应只盯着概念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发展”。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谈谈笔者的观点,望能有助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

一、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宋朝朱熹的这句话强调了质疑能力对学习的重要性,这也强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启发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相比于问题解决而言,问题的提出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标志。它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开始,自然也是物理学习的第一环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以此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一般来讲,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进而以某一主干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顺着“设疑质疑探疑解疑”的次序推进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发展认知。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一节,笔者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在探究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某物体不和外界发生热量的交换,那么物体对外界做功或者外界对物体做功,会导致其内能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某物体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做功关系,那么这个物体的吸放热过程会对其内能分别带来哪些影响?如果物体与外界之间同时存在着热交换和做功过程,那么该物体的内能变化如何来进行确定?请学生结合已有认知,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A 如果某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存在相互做功的影响,那么:

(1)若该系统从外界吸收了90焦耳的热量,则其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为多少?

(2)若该系统对外界释放了90焦耳的热量,则其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为多少?

问题B 某系统的绝热性能良好(即其与外界之间不存在热交换),那么:

(1)若外界对该系统做了100焦耳的功,则其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为多少?

(2)若该系统对外界做了100焦耳的功,则其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为多少?

问题C 某系统与外界之间同时存在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且已知外界对其做功为100焦耳,那么:

(1)若该系统同时向外界释放了90焦耳的热量,则其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为多少?

(2)若该系统同时从外界吸收了90焦耳的热量,则其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为多少?

2.启发学生质疑

在学生分析上述问题之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请你参照上述问题,类似地提出几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激活,并开始尝试着自我组织问题。

学生问题A某系统在一个过程中释放了50焦耳的热量,同时外界对其做功30焦耳,则该过程系统内能变化情况如何?

学生问题B某系统在一个过程中吸收了40焦耳的能量,同时外界对其做功为100焦耳,则该过程中系统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你们在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有怎样的发现呢?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被点燃,他们对探索过程就会无比投入。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纷纷设计了类似于表1的整理表格,对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以及自己设计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对比,从而自发地实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总结:若系统与外界之间同时存在热传递过程和做功过程,则其内能变化量ΔU与外界对其做功W以及系统与外界所交换的热量Q之间的关系式为ΔU=W+Q,而从表格中还可以发现,热量转移的方向和系统做功正负会影响了Q和W取值的正负,当然ΔU的正负取值也很有讲究,最终学生综合问题情境中的多种情形整理出W、Q以及ΔU三项的正负取值特点如表2所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认识与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完善认识,并深化理解。

二、注重师生互动,引领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究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引领学生由质疑走向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对科学探究的体验,来进一步强化质疑意识和探究能力,并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和主动创新的欲望。

例如,《电阻定律》一节,笔者按照这样的流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首先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再引导学生围绕猜想进行实验设计,之后就是相关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最终对比实验结论和猜想内容,并总结结论。

1.提出问题

师:本课的核心问题是探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相关?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进而形成猜想。

生: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以及长度相关。

师:你们的猜想涉及多个因素会对电阻发生影响,那么实验过程中如何进行验证呢?多个量混杂在一起不是很难操作吗?研究一个量和多个量之间的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路?

生: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

教师引导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总结过程对实验任务进行具体化,明确实验中需要测定电阻(R)、横截面积(S)、导体长度(l)。

师:怎样测量导体的电阻(R)、横截面积(S)、导体长度(l)呢?

生:电阻测量可使用伏安法,横截面积可以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导线横断面直径后计算得到,导线的长度直接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2.实验设计

师:你们的描述在理论上都是合理的,但是却不是最简单的思路,能否不用直接测量,而采用类似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时所用的倍增法来进行处理呢?

教师启发学生得出思路:按照倍数来改变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进而对比相同电压下的电流关系,以此明确相关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师: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操作的具体方案。

学生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方案之后,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明确相应的操作要点。

3.实验探究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适时给予指点和帮助。在学生采集相关数据之后,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启发他们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总结。

4.结果展示

各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彼此评价探究结果,并积极分享实验心得。

5.规律总结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总结出结论:导体的电阻正比于其长度,反比于其横截面积,并与导体材料有关。教师趁热打铁引入电阻率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完善语言组织,归纳出更为严谨的电阻定律。

三、关注过程与方法,促进对物理概念深层次理解

1.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物理意义进行理解,把握概念形成的根本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务必要让学生厘清概念的来龙去脉。为实现上述目的,学生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概念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出现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对问题的研究有什么帮助?”第一个问题点明了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这个概念对应怎样的物理量,该物理量属于过程量还是状态量,属于矢量还是标量,它的定义式如何表示,它的单位又是怎样等等。事实上,我们很多学生的学习重心就落在这一项内容,甚至局限于这一点,而忽视了后两个问题的意义。第二个问题侧重于概念的由来及其基本形成过程,包括怎么会引出这一个概念,它的导出和哪些情境、哪些模型相关;第三个问题侧重于概念的发展,包括概念能在物理问题的解决上起到怎样的作用,概念的进一步延伸会与哪些概念发生联系。也就是讲,后两个问题分别对应概念的“来龙”与“去脉”,亦即概念的外延,这是整体背景下的概念认识,明确这些内容其实就可以通过某一概念为结点,串起一系列物理认识,从而明确处理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对应的概念,这些概念怎么用。由上述内容可以发现,三个层面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对此类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有耐心去启发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逐步推进认识的深化,同时不断回忆已有记忆,对新学概念和已有认知进行系统化整合。

例如,有关“功”这一概念的学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个层次的内容:(1)“功”的具体内涵,包括:做功的基本要素是力以及物体在力方向上的位移;功的计算式为W=Flcosα(F表示力,l表示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α表明力与位移的夹角);功作为标量,其正负表明力对运动起到帮助或阻碍的作用;力的单位是焦耳,属于导出单位等等。(2)“功”概念的由来:功是力作用效果的体现,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同时功还对应着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简言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的这一概念的引入对从能量角度来描述物理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功”的使用价值:高中阶段的“功”,主要运用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比如要描述物体动能的变化,就需要研究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做功情况;又比如研究某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就要看这个系统内除了重力与弹力以外,是否存在其他力做功的情形;再比如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绝热环境下被压缩,要判断其内能的变化情况,就着眼于压缩过程外界对系统的做功情况。

2.对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进行区分,促进物理概念的体系化理解

高中物理的一大难点就是概念繁多,很多概念在形式上或称谓上非常相似,但是其本质上却又存在严重的分歧,同时又因为部分相似的概念本身又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学生很容易在此发生混淆。例如,运动学中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加速度)这一组概念,机械振动中波形图和振动图这两类图像,它们在形式上本就非常相似,而且彼此间确实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对比和区分时有着严重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明确相似或相近概念的区分,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一是强调性对比,即直接将相近概念罗列出来,明确彼此间的差别;二是联系学生的已有认知,深层次发掘彼此的关系,特别是因果联系,以促使学生对概念进行体系化认知。实际教学中,这两项工作是交叉进行的,而且对比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从物理事实的角度对概念进行深度理解。此外,教师还需启发学生在相近概念辨析中进行同中寻异、异中求同,在整合性构建认知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辨析能力。当然,上述过程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电场中有一组概念是学生很容易混淆的,即电场强度、电势,这两个概念都是电场特征的描述,它们在定义上都需要借助试探电荷,但是其实际大小又和试探电荷无关。它们之间差别非常明确,电场强度是从受力角度来描述电场属性,而电势则是从能量角度来描述电场属性,二者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为了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更加形象化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借助电场线对其进行说明:电场强度大小可以看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而电势高低要看电场线的指向,具体一点,一根带箭头的电场线足以说明电势高低,但是其疏密程度却无从谈起;同时几根不带箭头的电场线可以说明疏密――即电场强度的大小,但是其指向未明,则电势高低就不可描述。当然,学生在对概念进行对比时,也要明确彼此的联系,例如“匀强电场”中存在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等,都是学生在进行概念对比性学习时必须到位的。

四、结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四个注意点

总体而言,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注意点:

1.情境显“新”

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要凸显一个“新”字,即要鲜活而生动,富有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启发要“巧”

教师对学生的点拨要起到“引而不发、开而弗达”的效果,即教师要艺术化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以启发,但是不能将最终的答案与思路完全呈现给学生,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自主的探索结论。

3.点拨得“法”

所谓“点拨得‘法’”,就是强调教师要善于把握好介入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的时机与尺度。即教师需明确:什么时候该引导,什么时候无需引导;哪些学生需要多加点拨,哪些学生只需稍加提示即可。

4.调控须“稳”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控,具体说来,教师既要能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同时也要调节好学生探究的进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探究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所谓的“调控须‘稳’”。

Abstrac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astery of methods and competence of solving problem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cquiring knowledge. As far as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is concerned, the key to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mastering the techniques cons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quality.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2

关键词:认知同化;物质的量;先行组织者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必须学习的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更贯穿于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始终。在新课改下,所有版本的教材都将其安排在必修I的第一部分,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它把人们的研究视野从宏观引入微观。在微观的世界里,需要人们更多地使用发达的抽象逻辑思维来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但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演绎能力不强,善于从宏观的角度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由于物质的量这个概念与日常生活基本无联系,实验室又没有相应的测量仪器,因此缺乏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造成学生在接触之后感觉天方夜谭般难以接受。

第三,三套教材在“物质的量”的概念引入时无一例外地先介绍“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此安排对学生而言,没有初中化学知识的铺垫,总是太过突兀与深奥。

基于上述因素,导致学生不易从心里真正体会物质的量的系统给解决问题带来的方便,反而使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占了上风,测查成绩总是很不理想。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化学教师都针对以上问题对这一章的教学改革做过有益的尝试,而本文就是一例。利用认知同化论,从学生熟悉的初中化学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出发,突破物质的量教学的重难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认知同化理论是当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其理论核心可以用他所著书的扉页中的一句话概括: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则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由此他提出了重要的学习理论——认知同化论,即意义学习论。他认为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决定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协调与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呢?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同化的具体策略——先行组织者。组织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同时还可以在促进学生建立学习心向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展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物质的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千克 安培 摩尔

目的是通过将新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但是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概念“抽象”的特点并不是通过一次简单是类比就能理解的。任何学生都有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这种经验中蕴藏着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这种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帮助其形成对新的学习知识的同化,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结构化,即学习者必须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分化。

【过渡】物理量一般都会有其物理意义,像长度可以描述物体的长短,温度可以描述它的冷热程度,那么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呢?

【展示】两只烧杯,里面盛水,一多一少。

【讲解】描述物质的多少,人们一般会想到比较它们的质量、体积。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去描述它,那就是从微观的角度来比较这两杯水中水分子数目的多少。假设A杯水是2万个水分子,B杯水是1万个,显而易见装2万个水分子的烧杯的水要多。所以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在于它可以像质量、体积一样来描述物质的多少,而且它侧重于描述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的多少。

【设置情景】微观世界里的粒子数目是非常庞大的。通过测定,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所以用物质的量直接来计量分子数是很不方便的,那么物质的量应怎样来计量分子数目才是切实可行的呢?

设置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地搜索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激发了学知识的愿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学习心向,这是有意义获得新知识的必要条件。

【引导】生活中,我们如何购买面粉?为什么不买一颗或几粒面粉?

【讲述】“买面粉”的记数思路是“将微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物体(面粉)‘集合’成大量可称的质量”,这个思想就可以用来解决前面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摩尔:将规定数目的微观粒子堆在一起,将这个集合作为一个单位,用以计量物质的粒子的多少。

从感性的原有生活经验出发,并由已知的物理量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实现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过渡,很快就可以建立起对物质的量这个抽象的物理量的认识。

【设疑】用什么样的微粒集体作为标准来联系宏观与微观世界最为适合,它的具体数目是多少?

【解析】对于这一难点,通常教学设计中认为由于摩尔概念本身缺乏具有统摄性上位概念,难以寻求有效的先行组织者,后续学习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总是以已知条件的形式出现等原因,教学往往由学生自行从教材中寻找现成陈述,教材这样的处理方式试图将教材结构作为定论形式加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必然造成学生机械学习,从概念同化角度看是不适合的。所以,笔者通过设计平行的比较性组织者以期用同化方式完成“摩尔的规定”的教学。

【展示】“相对原子质量规定”的短片。

【讨论】“微粒集体”应该如何规定。

【解析】学生应用原有的相似概念学习新概念的同化方式,无疑有助于新旧知识的综合与巩固,从而在有意义学习中形成、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是新旧概念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同化策略的关键。学习心理学认为正面的、相似的概念有利于形成概括的信息,而反面的、相异的信息则有利于提供辨别的信息。“物质的量”概念和其他概念(如物质质量、数量等)具有较多相似属性,下一步应将教学重点集中在相似概念的比较上,并适当通过简单计算找出“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

【讨论】1.一盒粉笔 50支粉笔;一打羽毛球 12支羽毛球;一箱啤酒 24瓶啤酒;一摩尔微粒 个微粒。

2.以下说法正确吗:1mol大米约含有6.02×1023个大米,试计算1mol大米平均分给10亿人,则每人可得多少斤大米。

总之,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因此在概念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提供各种直观的、具体的范例,为新学的概念找到固定点;帮助学生将新学概念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之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完善的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美】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凸显重要概念 教学设计 靓点

从艺术家的角度,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合演一幕戏剧。这“戏剧”中潜含着三条线:教学线、知识线和情感线。教学设计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教师决定学生,教师影响学生,教师发展学生。

我们曾提出不同类型课堂:对话课堂、质疑课堂、展示课堂、思辨课堂、育人课堂、快乐课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特色课堂、双主课堂、卓越课堂……衡量老师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站好课堂,站稳课堂。课堂教学除了是每一位教师的家常便饭,还需要在许多关键的时候展示: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评职晋级、高中观摩学习……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现代的课堂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有机的整合:既能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又能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每一位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会同那些充满青春生命活力的青少年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出原有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价值,而且也充分显现出它的主体价值和内在的生命价值。

课堂教学中总存在一些误区:教学内容随风而去、教学环节游离不清、教学板书杂乱无章、教学面面俱到,不能凸显核心概念。教师按照自己的解读、自己的理解教,把教材的要求、课本中探究的问题、与相应的练习弃之一边,结果是教师教得多、教得深,而学生却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结局。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和熟练过程。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规划性。如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等。有了整体规划,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运行。第二,超前性。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会做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为提前完成教学所做的准备工作。第三,创造性。教师总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独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所谓学生观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是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人权的人,同时,学生也是有潜力的稚嫩的、不成熟的人。

第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是培养人不是锻造工具;学生不是容器,是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楷模;学校不是学生的囚笼是学生快乐学习生活的天堂;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技能、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第三,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是多向活动;教学是信息交换活动;教学是情感交流活动;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从“匠人”到“专家”;从“拉纤者”到“引路人”;从“孤军”到“团队”;从“蜡烛”到“打火机”。

第四,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目前,很多老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克服职业倦怠的关键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五、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设计重在质量观,通过设计应当收获教学的“广度”――教学的拓展性,也要收获教学的“深度”――教学的深刻性,更要收获教学的“厚度”――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因此,要求教师境界要高;观念要新;思想要活;视野要广;行为要实。要以新课程的意识促成教学活动“过程优化”

六、教学设计的靓点

(一)凸显主体,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教学设计。

(二)立足于“导” ,教师时而“站住”,时而挺身而出,时而旁敲设计,时而隐退幕后,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策略和方法,渗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的教学设计。

(三)把握课标,凸显重要概念教学,创造性使用教材,启迪智慧,彰显学科之美的教学设计。

(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影响人的终生的教学设计。

七、在教学设计中凸显重要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何凸显生物重要概念教学对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谈谈关于如何凸显重要概念的一些想法。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概念,形成认识。把从单元知识教学划分为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

第二,在概念教学时要注意提供给学生可供分析的图片、模型或情景材料,图文可结合,而不要只是让学生空洞地想象。

第三,梳理知识梳理要到位,对关键性的概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 重视比较与联系,找出学生容易弄混和弄错的地方。

第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概念教学。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例如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酶的作用和本质、遗传定律等都应该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通过探究实验进行概念学习教学。

第五,帮助学生在章节的学习中形成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框架。概念图是对一些概念较多的命题进行整理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它从总概念(核心概念)出发逐层展开,显示出大小概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习惯每节内容、每章内容进行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能提高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生物学能力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概念设计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光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的。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且都并非是脱离总的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目前,人们在具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作为结构工程师不应盲目的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指南、参考,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

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其实,为什么不考虑降低作用效应s呢?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作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正广泛地深入展开。在日本,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适用效果。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和人们认识的限制,在工程界还未被广泛地应用。

同时,在目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应得到延伸。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市加固的2万间民房无一倒塌,但天津第二毛纺厂三层的框架厂房,却因偏重于传统构部件的加固,忽视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判断,造成不合理的加固使抗震薄弱层转移,仍然倒塌。

概念设计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并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单独构件和孤立的分体系的力学概念讲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中,单项计算练习居多,综合练习偏少,并着重体现在考题中,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养成只知套用公式解题的习惯。而且近年来强调计算机应用教育,比如,毕业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图。但由于计算机设计过程的屏蔽,手算过程训练程度的削弱,造成学生产生一定依赖性,结果综合运用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未来的工程师是相当不利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其中,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则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进行共同的努力。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著名的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广泛而又有独特见解的结构概念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例。该书着重介绍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果总体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尖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创造性地相互配合,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奠定基础。这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更好的加深概念设计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概念设计必然会成为今后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这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发展它吧,为结构设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立人,王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概念设计,工业建筑,1999(1)

2.戴国莹,李德虎,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建筑结构,1999(4)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5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49-03

本课作为高中经济史的最后一课,我认为它的意义就在于在温故知新,对话当代。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但也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我们已经学过的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跨国公司的出现等,都和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在这其中,它们有些是推手,有些是阻碍。全球化的脚步踌躇过,但没有停止。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内容整合为三个教学环节“史实认知――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温故知新――经济全球化的历程”“问题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增强课程的逻辑性,重塑学生的知识体系最终结束经济史的学习。

本课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大致知道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认识经济全球化是过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势。初步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各国要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应对挑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学会用回顾历史,对话当代的历史思维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关于经济全球化是过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观点。认可和接受全球化的趋势。

我把探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定为本课重难点,原因在于这关系到同学们如何把所学的历史知识用于对话当代。

(一)导入环节

材料1:英国《卫报》近日制作了一份地图,反映美国连锁巨头麦当劳在全球的数量分布。地图显示麦当劳在全球有着数量繁多的连锁店,确切数量是34392家。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身边的经济全球化现象,由此提出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什么?并过渡到“史实认知”环节。

(二)史实认知环节: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材料2:用一幅由70多个国家制造的波音飞机图片解释经济全球化中的两个概念――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在这幅图中,美国生产的飞机壳里装着英国产的发动机,法国生产的座椅下面惦着日本造的底盘。

通过这些观察,向学生提问,造这架飞机时各国间经济活动的如何联系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力如何流动与配置?

设计意图:用此图揭示经济全球化包含各经济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材料3:

(1)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金融秩序稳定,经济迅速恢复。

(2)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这两则材料,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合作和发展援助越来越多,国际协调机制越来越完善,进一步感知经济全球化概念。

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教师随后根据学生发言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界定概念,明确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指各经济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国际协调机制越来越完善等两方面。

(三)温故知新环节: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材料4:根据“史实认知”环节的材料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横空出世的吗?

带着问题,过渡到“温故知新环节”,开始对全球化历程进行回顾。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已经学过的与全球化有观的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它们与全球化趋势的关系。教师填表总结。

设计意图:此则材料,温故知新,对话当代。将已学知识放在现代全球化的语境中。认识经济全球化是过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四)问题探讨环节:经济全球化的应对

将从两方面来探讨问题,第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第二方面: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一方面,由老师给出全球化下世界经济的相关数据:

材料5:据世界银行网站上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22524.80亿美元,其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6%、这些国家的GDP仅占世界GDP的3.51%。高收入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4.9%,而这些国家的GDP却占世界GDP的80.59%。

从1980年来看,发达国家比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平均高出16倍,2002年这种差距则为22.5倍。

设计意图:从中看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讨论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则过渡到下一方面。

若不能,则把学生较难理解的数据化为统计表和漫画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全球化如何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又如何给全球竞争态势带来影响?

材料6:

设计意图:进一步解释,更加形象直观体现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第二方面,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将分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探讨,层面一:由世界经济组织主导的应对――以世界贸易组织重点讲解;层面二: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以中国为重点讲解。

层面一首先由教师讲述世贸组织关税贸易协定到世贸组织的发展之路,点明其宗旨,以及运行流程。

材料7:《进口许可手续协议》第3条第12条款规定:“在考虑到需要对有经济意义的、一定数量的产品发放许可证的客观需要时……对进口原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进口商应给予特殊考虑。”

《反倾销措施协议》第13条规定:“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考虑。如侵犯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应在实施前仔细研究建设性补救措施。”

设计意图:给出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设置引导问题,“世贸组织把国家分为几种类型?为什么?”以达到世界贸易组织承认其成员国的发展差异,并努力通过一些优惠措施,来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利益给予足够重视。

在层面二,首先组织学生讨论,自主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讲述中国历时十三载的入世之路。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教材对中国入世以来对世界经济和本国经济的双向推动作用加以总结。以此来证明发展中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是正确应对方法。

以学生为主的讨论法、讲述法可以调动课堂积极性,巩固学习的效果。教师给出经典的史料、图片由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这是历史学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千差万别,如果碰到比较沉闷或是对历史学比较不感兴趣的班级,在老师第一次给出史料时学生归纳不出结论,不要紧,这时提几个台阶性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接近。

如果碰到气氛热烈的班级,可以设置拔高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归纳历史。

【作者简介】苏晓涵,男,江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2011级本科生。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概念设计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科技论文。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光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的。科技论文。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且都并非是脱离总的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目前,人们在具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作为结构工程师不应盲目的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指南、参考,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R,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

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其实,为什么不考虑降低作用效应S呢?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作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正广泛地深入展开。在日本,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适用效果。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和人们认识的限制,在工程界还未被广泛地应用。

同时,在目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应得到延伸。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市加固的2万间民房无一倒塌,但天津第二毛纺厂三层的框架厂房,却因偏重于传统构部件的加固,忽视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判断,造成不合理的加固使抗震薄弱层转移,仍然倒塌。

概念设计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并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单独构件和孤立的分体系的力学概念讲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中,单项计算练习居多,综合练习偏少,并着重体现在考题中,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养成只知套用公式解题的习惯。而且近年来强调计算机应用教育,比如,毕业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图。科技论文。但由于计算机设计过程的屏蔽,手算过程训练程度的削弱,造成学生产生一定依赖性,结果综合运用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未来的工程师是相当不利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其中,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则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进行共同的努力。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著名的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广泛而又有独特见解的结构概念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例。该书着重介绍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果总体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尖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创造性地相互配合,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奠定基础。这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更好的加深概念设计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概念设计必然会成为今后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这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发展它吧,为结构设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7

一、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数学思想的基本认识

“数学思想”作为数学课程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完全有必要对它的内涵与外延形成较为明确的认识。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我们认为: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科学研究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的主体是人类历史上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有名与无名的数学家;而认识的客体,则包括数学科学的对象及其特性,研究途径与方法的特点,研究成就的精神文化价值及对物质世界的实际作用,内部各种成果或结论之间的互相关联和相互支持的关系等。可见,这些思想是历代数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它们蕴涵于数学材料之中,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它无处不在,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常认为数学思想包括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公理化思想(从狭隘的说还有几何思想)等。这些都是对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概括而获得的认识成果。关于这个概念的外延,从量的方面讲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属于宏观的,有数学观(数学的起源与发展、数学的本能和特征、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民族地区也一样,数学在科学中的文化地位,数学方法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等;属于中观的,有关于数学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流的原因与结果,各个分支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内容上的对立与统一的相克相生的关系等;属于微观结构的,则包含着对各个分支及各种体系结构定内容和方法的认识,包括对所创立的新概念、新模型、新方法和新理论的认识。尤其是微观的方面说,民族地区更突出。经验表明,微观世界的教学在民族地区更为让人接受。

从质的方面说,还可分成表层认识与深层认识、片面认识与完全认识、局部认识与全面认识、孤立认识与整体认识、静态认识与动态认识、唯心认识与唯物认识、谬误认识和正确认识,还有一种是认识的误差问题,所谓的见山不是山等。

二、数学思想的特性和作用

数学思想是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人类对数学及其研究对象,对数学知识(主要指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的认识。它表现在对数学对象的开拓之中,表现在对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模型的分析与概括之中,还表现在新的数学方法的产生过程中。它具有如下的突出特性和作用。

(一)数学思想凝聚成数学概念和命题,原则和方法

我们知道,不同层次的思想,凝聚成不同层次的数学模型和数学结构,从而构成数学的知识系统与结构,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域也有不同,可为“见山还是山’。在这个系统与结构中,数学思想起着统帅的作用。

(二)数学思想深刻而概括,富有哲理性

各种各样的具体的数学思想,是从众多的具体的个性中抽取出来且对个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共性。它比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定理法则等)更具有一般性,其概括程度相对较高。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和变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等“事实”,都可作为数学思想进行哲学概括的材料,这样的概括能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数学思想富有创造性

借助于分析与归纳、类比与联想、猜想与验证等手段,可以使本来较抽象的结构获得相对直观的形象的解释,能使一些看似无处着手的问题转化成极具规律的数学模型。从而将一种关系结构变成或映射成另一种关系结构,又可反演回来,于是复杂问题被简单化了,不能解的问题的解找到了。如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转化成一笔画问题,便是典型的一例。当时,数学家们在作这些探讨时是很难的,是零零碎碎的,有时为了一个模型的建立,一种思想的概括,要付出毕生精力才能得到,这使后人能从中得到真知灼见,体会到创造的艰辛,发展顽强奋战的个性,培养创造的精神。

三、数学思想的教学功能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这一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大力加强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与研究。

(一)数学思想是教材体系的灵魂

从教材的构成体系来看,整个初中数学教材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汇成了数学结构系统的两条“河流”。一条是由具体的知识点构成的易于被发现的“明河流”,它是构成数学教材的“骨架”;另一条是由数学思想方法构成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暗河流”,它是构成数学教材的“血脉”灵魂。有了这样的数学思想作灵魂,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点才不再成为孤立的、零散的东西。因为数学思想能将“游离”状态的知识点(块)凝结成优化的知识结构,有了它,数学概念和命题才能活起来,做到相互紧扣,相互支持,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和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抓住数学思想这一主线,便能高屋建瓴,提挈教材进行再创造,才能使教学见效快,收益大。

(二)数学思想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篇8

进入新课程教学后,无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面适应新课程教学不是1件很容易的事情,新课程教学不仅有大量的新理念、新思想要学习和落实、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解决的新问题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初期,要在各个方面很快达到理想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面对这1现实,不能急躁,首先解决好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力争在1个教学循环中使新课程教学得到完善,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

首先,新课程教学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吃透和理解新教材、把握好新教材,正确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新教材注重从更多角度为课堂教学提供信息和素材,这些信息和素材来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为教学内容服务,使课本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大大地增加了可读性和欣赏性,但同时也给初用新教材的教师增加了理解教材的困难,它们感到对新教材无从下手,在课堂教学中找不到感觉,产生了迷惑心理。以上海科技出版社8年级物理教材中第2章第1节“动与静”为例,整节内容分两个大板块:“运动的世界”和“运动的描述”。在“运动的世界”中,教材提供了3幅图片:宇宙中星系的运动、大陆板块的运动、生命的运动。提供这些信息和素材的目的,并非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分别从不同的知识领域去详细地讲解这些现象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更不是让学生由这些素材出发去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和素材的浏览建立1个概念: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丰富多彩的、5彩缤纷的。在“运动的描述”中,教材首先列举了3种对运动的描述手法:诗人对运动的描述、音乐家对运动的描述和画家对运动的描述。同样,列举这些描述手法的目的,并不是让教师详细地去讲解这些描述手法中包含的科学道理,也不是要让学生从不同的知识领域理解这些描述手法,更不是要让学生具备欣赏这些描述手法的不同学科知识,而是要通过浏览这些信息和素材让学生知道: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从不同的侧面对运动有不同的描述手法,由此引导学生探究从物理角度描述运动的方法,达到引入本节重点内容的目的。所以,对以上两部分内容,切不可占用过的课堂时间和精力,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几分钟的时间浏览1下,再结合生活中的其它相关事例,能够达到有效引入本节重点内容的目的即可。

其次,在对教材有了基本的理解以后,另1个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新的教学理念主张使知识的传授过程(主要指课堂教学)变得自然化,使学生的知识形成达到1种水到渠成的教学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重科学性和技巧性,对每1知识点都要力争能设计1个再现知识获得过程的教学环节或教学片断,把这些教学环节或教学片断展现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基础、概念的雏形,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概念和规律。这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变得自然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认可度,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导演者。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来那种生硬的课堂教学模式:生硬地给出定义、概念和规律 ----长篇的解释、分析与验证----吃力的、低效率的理解----机械地巩固与练习。仍以上海科技出版社8年级教材中的“动与静”1节为例,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这1重点、难点和“运动的相对性”这1难点。对本节内容来说,如果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技巧性不强,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浏览“运动的世界”和“运动的描述”两部分内容,已经激发起了要从物理角度探究1种描述运动方案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随便找1个物体,做使其运动的演示实验,学生对这1物体的运动产生认可后,还不是抛出机械运动概念的时候,因为机械运动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位置的改变”,如何让学生真正认可物置的改变就是机械运动呢?这是本节课中第1个能够体现科学性和技巧的地方。教师可以再将物体放在讲桌上的某1位置,并强调让学生记住这1位置,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板等挡住学生的视线,教师将该物体的位置移动后撤去纸板(这1演示实验可以从本节课后作业中的第1题得到启发),再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在用纸板挡住物体的过程中物体运动了吗?学生的回答肯定是运动了。教师再问:你是根据什么说物体运动了的?只要多让几位学生发言,虽然学生的描述会不很规范和标准,但这时肯定能在全体学生思想上形成1个共同的认识:因为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才得出物体运动了的结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就非常自然了。而且这样得出的机械运动的概念学生是非常认可的。在处理“参照物”这1概念时,更要注意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技巧性,如果这1概念抛出的过于生硬,会给学生理解这1概念造成很大的障碍。教师可以再将该物体放在讲桌上,拉动讲桌,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和讲桌1起运动的过程后提出问题:这1过程中物体运动了吗?让学生稍加思考后统计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情况:1部分学生认为物体运动了,另1部分学生认为物体没有运动,还有1部分学生拿不准物体是否运动了。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于作结论,而是要充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正是体现新教学理念的好时机,这时的讨论才真正具有必要性,才真正具有讨论的价值,避免了那种为了讨论而讨论的做法。学生讨论后依然有以上3种情况,这时再让坚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争论,这时的课堂气氛越激烈越好。经过这个环节以后,全体学生会形成1个共同的认识:坚持物体运动了的学生是以教室前排的同学或黑板、地面等为标准或参考得出的结论,坚持物体没有运动的学生是以讲桌为标准或参考得出的结论。这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抛出“参照物”的概念以前首先形成的思想基础。这时只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确物理上就将这里的“参考”或“标准”叫做“参照物”,再进1步和学生1起总结出:说物体运动了,是以教室前排的同学或黑板、地面等为参照物的,说物体没有运动,是以讲桌为参照物的,第3部分有疑惑的学生自然也就解除了疑惑。达到这1效果后,教师并不需要做过多的分析和解释,学生就会对“参照物”的概念有很深的理解。随后,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稍加分析,就会使学生明白说同1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结论是不同的,从而得出“运动”和“静止”是具有相对性的。这1教学环节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真正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效果好。其他有关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前面已经提到,实施新课程教学,新课程理念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得到落实,首先落实好以上两个关键 问题,是保证教学效果最基本前提。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范文 下一篇:各种理财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