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9 17:27:16

乡村文化的现状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1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社区参与;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8-0052-06

乡村旅游是目前中国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形式。这主要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旅游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式、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并以农产为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的一种旅游类型,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它以乡村地域上一切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为凭借,通过开发乡村生产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村落和民居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人文古迹和乡村田园风光等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学习考察、购物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交流、体验乡村民风、领略田园风光的有效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在北京周边郊区,依托于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涌现出许多将乡村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的村落。雕窝村就是北京市平谷区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

社区参与的概念是建立在社会学、人类学的框架体系中的。在国外,社区参与被认为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受重视。将社区参与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是目前公认的、较合理有效的一种旅游开发及发展方式。合理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能够解决旅游地内部的社区利益纠纷,化解利益矛盾,尤其有利于增强社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构建和谐社会,还可以为探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途径。

社区参与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对社区参与程度进行评价需要对社区参与所包含的各方面进行考虑衡量。适用于复杂系统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为这一复杂的评价目标提供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够将社区参与复杂的内涵进行逐层分析,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能够为进一步改善社区参与程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背景

自1985年,墨菲(Mu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出版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学术讨论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区参与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多。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和模式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层次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从社区参与角度发展旅游提出对策。在实证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对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研究。

社区参与理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也逐渐被学术界和实践界发掘和重视。例如,对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建立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模型,深入分析了社区参与相关者参与的内容和方式,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动力与保障机制;还有的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社区参与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引入社区参与理论已经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共识,但对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如何进行评价,相关的研究还较少。仅有几篇文章涉及到这一主题,如对黔东南巴拉河流域典型民族旅游村寨郎德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定性评价,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运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定性评价了古镇旅游社区参与的现状。这为数不多的几篇关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评价的文章多集中于对实证案例地的社区参与现状进行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尚未使用较为客观的定量方法。如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更加相对客观的评价、形成较为系统的评价过程正是本文尝试研究的重点问题。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T.L.Saaty,1980)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擅长解决多层次、多目标系统的评价和决策等问题。本文选择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案例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状况进行评价,是希望运用这一系统分析方法对“社区参与”这一复杂系统进行逐层分析与评价,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较客观的评价结果,找出优势与不足,对案例地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进一步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也是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进行尝试与探索。

2 案例地概况

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区位优越明显,西距北京城区90千米,东至唐山200千米,南达天津120千米,处于京、津、塘3大城市之间。这是一个山区的村落,山场面积占92%;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雕窝村周边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展旅游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现有的以京东大溶洞为龙头的旅游景区6个:京东大溶洞、湖洞水、石林峡、百帝宫、飞龙谷、东方石窟。同时,雕窝村紧邻石林峡、湖洞水景区,而湖洞水景区是当地第一个开发旅游的景区,这对带动雕窝村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07年,雕窝村共有住户36户,开展农家乐等民俗接待的住户占到34户,是北京市乎谷区著名的旅游民俗接待村。

可以看出,雕窝村的乡村旅游模式为紧密依托自然景点开发的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这一特点体现了目前中国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地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周边旅游景区的开发,同时提供“景区观光+农家食宿”模式的乡村旅游产品。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评价过程

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案例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研究方法,是基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作为复杂系统这一特点。层次分析法能够较清晰地解决复杂系统的分层问题,使复杂系统通过层次分析获得清晰简单的结论。

本文将通过“建立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模型各层次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德尔斐打分”这3步对案例地雕窝村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

3.1 建立评价模型

层次确定与因子设置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通 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将社区参与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明确了社区参与需要考虑衡量的方面,但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以及确定的因子权重应随时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评价结果符合科学、客观、准确的标准。

在本研究中,根据对社区参与理论的文献研究与总结,并结合案例地乡村旅游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将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参与状况分解为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决策参与4个方面(评价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方面分别提取其内涵因子(评价因子),各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同时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这两个理论紧密联系,最终得到一个包含全面,各因子内涵独立清晰的“评价目标层――评价准则层――评价因子层”的评价层次结构,为下一步对各层次各因子进行定量评价提供基础。

模型中各因子内涵解读如下:

社会参与B1: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社会行为与乡村旅游活动的交集程度。

经济参与B2: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通过经济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行为和状态。

文化参与B3: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风俗传统、节事信仰等社区意识形态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贡献。

决策参与B4: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当地制定社区发展政策时的参与意愿、参与行为和参与程度。

生活参与C1: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乡村旅游活动相重叠的部分。如作息方式、劳作内容、日常活动范围等。生活参与是目的地原真性的重要前提。

环境参与C2:指社区居民维护乡村旅游地良好环境的行为参与度。

饮食接待参与C3: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饮食餐饮接待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开展农家饭接待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企业(饭店,宾馆等)从事餐饮工作的当地居民。

住宿接待参与C4: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接待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开展农家院接待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企业(饭店,宾馆等)从事住宿接待工作的当地居民、

交通参与C5: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服务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交通运输接待外来游客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为外来旅游开发商承担接送旅游者工作的当地居民。

游览活动参与C6: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如导游)或在旅游者游览途中提供游憩项目(如经营皮划艇之类)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游览活动服务或经营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开发商企业中承担此类工作的居民。

旅游商品参与C7: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居民比率衡量,也包括在外来旅游开发商企业中承担此类工作的居民。

娱乐活动参与C8: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娱乐活动项目(服务或经营)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娱乐活动服务或经营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开发企业中承担此类工作的居民。

风土人情C9: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民俗风情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贡献程度。如当地特色风俗、节事传统、传说等对外来旅游者的供给程度。

C10: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宗族拜祭等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正面影响,如祭祀仪式队外来旅游者的原真性供给。

社区发展规划参与C11: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或政策时居民的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程度,以及居民意愿被采纳或考虑的程度。

旅游开发规划参与C12: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制定当地旅游开发规划时的参与意愿、参与行为程度,以及居民意愿被采纳或考虑的程度。

3.2 确定各层次因素的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设评价目标层权重为1.0,评价层次权重采用九度标度定义、判断矩阵法确定。

(1)建立评价准则层判断矩阵并计算各准则权重

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中,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决策参与是4大评价准则。这4个评价准则对应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是衡量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核心要素。

经济参与对于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参与模式,其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最大,经济参与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旅游收入,还为外来旅游者提供原生性较强的旅游服务,同时也使当地居民与外来旅游者的文化交流增强。因此,与社会参与、文化参与、决策参与相比较时,经济参与的相对重要性总是高的。

文化参与是乡村旅游地文化原真性的重要表现方式。文化体验作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在乡村旅游活动中较为重要。因为前来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多是生活在城市,这与乡村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异甚远,文化参与是乡村旅游地“乡村文化原真性不丧失”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与社会参与和决策参与比较时,乡村旅游地原真性文化的体验就占据了较高的重要性。

社会参与是保证社区生活稳定健康的基础,决策参与是社区发展和旅游开发两者和谐的前提。因此社会参与和决策参与的重要性较为相当。

基于上述分析,得到以下比较关系表:

4 结论与讨论

4.1 评价结果解读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雕窝村进行评价,最终结果基本印证了雕窝村目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状态。

4.1.1 雕窝村通过经济参与的优先发展带动了整个村的社区参与状况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雕窝村在食、住、游等方面的得分较高,根据实地调查发现,雕窝的餐饮水平在当地居于较高的水准,各民俗户以及提供餐饮的地方较为讲究,各户均有一定量的招牌菜,游客对其餐饮的评价均较好;作为市级民俗村,雕窝的住宿条件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住宿的游客均反映其卫生条件好,家具、设备的配备比较现代化。

4.1.2 雕窝村社会参与状况较好,支持了雕窝村作为乡村旅游地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开展旅游业较早,雕窝村的居民已经积累了一定旅游接待经验,并且能够同时确保自己的生活状态与旅游活动不相抵触,而是让两者尽量相容,这是雕窝村比较成功的地方。当地居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雕窝村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主动维护雕窝村良好环境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4.1.3 雕窝村在决策参与上有一定发展,但尚有较大进步空间

社区居民的决策参与是社区和谐发展的保证,但目前雕窝村的居民决策参与仍处在比较浅层的阶段。如何满足当地居民的决策参与愿望是急需进行相关研究的方面,以尽快确定改善策略,以保证雕窝村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状况得以健康发展,从而保证整个乡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4.1.4 雕窝村在文化参与上基本上已丧失原生态的文化特色

通过评价因子的最终权重位次可以看出,对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而言,乡村社区的文化参与十分重要,乡村的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是真正能够体现 当地社区参与状态的关键因素。但雕窝村在这方面的分较低,村民多注重经济参与,忽略的文化参与,从而很可能使得游客在当地感觉不到独特的文化风俗,认为雕窝村与其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落无本质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外来文化工作者(如画家、书法家等),在雕窝村开设工作室或长期居住,所以为雕窝村的文化注入了外来力量,如果当地社区居民能够将这一力量为己所用,一段时间后也许可以培育出雕窝村的新生文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是对社区参与定性评价的一种定量推广。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雕窝村评价得分较低,其社区参与状况处于及格刚过的低分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雕窝村居民的经济参与比较充分,但在文化参与方面有较大欠缺,若不加以改善将使得雕窝村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加速进入衰落阶段,因为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源泉。如何让村民从文化、决策层面更深入地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来,是雕窝村亟需解决的问题。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意义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能够延长乡村旅游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为其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同时促使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得到提升和改善。因此,科学评价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是指导乡村旅游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面。

一直以来,对社区参与状况多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但定性评价往往因为其过多的主观描述而影响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不单纯使用定性的方法对社区参与这一复杂系统仅仅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能够避免一些描述性评价的缺陷,得到比较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意见,从而对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参与状况提出更可靠的指导意见。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可以应用于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乡村,针对评价的结果,可以对所评价乡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良建议或发展建议,对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社区参展规划都具有基础性的研究意义。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有一个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定的结论粗糙的问题,可采取多人多轮分析的方法解决。本文仅对案例地雕窝村进行了层次分析法的评价,若有对照样本村进行对照评价,最终对雕窝村社区参与的状况解读将更具有实际意义。若对照样本村数量较多,可以尝试将分数分级,从而可以将雕窝村的评价得分归人某一级别。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居民;文化需求;文化消费

[作者简介]黄向阳,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王菊华,供职于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114―03

为了解中部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现状,2008年7月,笔者以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为例进行了调研。雁池乡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农村地区乡镇,位居湖南省石门县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1995年由原雁池乡、杨柳乡和苏家铺乡合并而成,现辖20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约3.4万。

一、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现状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现状。2007年末,雁池全乡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5万元,比2002年增加82.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7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31元,这一收入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民人均4427.5元的水平,也落后于湖南省农民人均4194.1元的水平,但这一水平在相对偏远的雁池来说,收入的变化却是相当可喜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带来了村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村民们也在改善家庭的文化设施条件,全乡居民的电视普及率达90%以上,雁池村居民家庭电视普及率更是达100%,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已经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入户,全乡非有线电视用户地面卫星接收装备普及率达到90%以上,VCD普及率接近100%。乡政府建设移动基站以后,3.4万居民中已经有了5000余部手机,部分家庭开始拥有电脑。

(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分配现状。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给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方面,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村民已经完全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村民开始科学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在劳动力效率不断提高和种植作物多样化的趋势下,雁池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村民已经将自己的日均劳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即使在农忙季节,村民也只是在上午5点半到10点,下午4点到7点半之间劳动。而农闲季节,村民获得的空闲时间更多,大量空闲时间的出现为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晚上10点以前上床睡觉的村民已经相当少,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从事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状况。由于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重视,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全乡60岁以下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中仅有一人是文盲,5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都是小学毕业以上水平,文化素质的整体改善为雁池乡村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智力保障。

(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国家政策基础。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雁池乡政府自2006年开始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中,开始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抢救发掘、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雁池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

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欲望、消费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下,雁池乡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雁池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雁池乡政府已经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过去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雁池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即使作为雁池乡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雁池村也没有图书室、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公共阅报栏、书店、电影院。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村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

(二)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多样性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许多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使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单调,在场地设施的制约下,村民除了打牌以外几乎无法开展任何文体活动。玩牌致赌的现象在雁池乡居民中不断地蔓延开来,风的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雁池村民的生活与生产。为防之风蔓延,雁池乡雁池村村委会曾在2007年初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要求村民不得参与,不愿毁掉自己生活的雁池村绝大部分村民也自觉配合村委会的禁赌令。但文化生活的贫乏与空闲时间太多及精力过剩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最终使村委会的禁赌令不了了之,村民在无奈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回到了牌桌上来。

(三)群众性文艺活动严重缺乏,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阻。由于活动场所的缺乏,雁池乡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展大型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雁池村妇女主任覃业荣告诉我们,这些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空闲时间多了,大家也想聚在一起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子里一群中老年妇女自发地组织了腰鼓队和秧歌队,她们自筹经费购买服装、器具,自费派人到外地学习,但最终由于缺乏活动场所,排练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组织演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能开展起来,既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贫乏,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旦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消失,农村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农村文化建设就很难搞起来。

三、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日益上升的文化生活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要求地方政府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场馆建设力度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一)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使农村公共

文化产品的供给丰富起来。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税费改革给当前地方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集体经济不发达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乡镇政府面临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针对资金困境,乡镇政府要加大融资的力度,加大文化站所和场馆建设,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要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到小城镇规划中来,雁池乡党委书记郭峰在谈到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时说,针对村民们对文化活动场所的需要,乡政府在街道建设规划中已经进行了小型文化广场建设的土地预留,建成后的小广场将作为公共文体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场所,同时搞好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努力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

(二)加大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力度。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力度与热情直接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乡镇政府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搞好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以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村民的参与,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特别是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导致大量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本土人才流失,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乡镇政府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时还必须加大文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乡镇政府而言,一是要抓住国家政策提供的人才支持机遇,引进优秀人才。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在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植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农村建设的人才扶植力度。2008年4月,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计划用5年时间选送10万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农村乡镇政府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引进一批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组织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去,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假期“三下乡”的机会,通过和高校建立起一种长效合作机制来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舞台的同时也解决好自身文化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

(四)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尽最大限度削除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在雁池乡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农村文化的监管,当前雁池乡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农村文化开展的因素:一是现象日渐蔓延。虽然绝大部分村民不愿意陷入之中,但文化生活的贫乏使不少人慢慢地习惯了,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坚决制止之风的蔓延。二是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当下一些封建迷信观念在死灰复燃并严重干扰着村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针对封建迷信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干扰,必须加大防范力度,对于应该取缔的予以坚决取缔,以尽量减少因为封建迷信蔓延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3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人口是国家人口组成的绝对主体。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劳动力及人口“进驻”城市,成为城市或城镇日常居留人口,由此使得日常居住、劳动和生活在乡村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幼群体,乡村社会结构呈现出老龄化特征,老年人成为乡村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主体成员。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乡村老年群体,关注他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积极发展乡村老年教育,提高乡村老年群体的综合素养与精神文化面貌,不断开发乡村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使乡村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乡村发展中实现乡村老年群体的积极老龄化。    

然而,当下关于乡村老年群体的各种科普、文娱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却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已有的教育形式及其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乡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改进乡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与我国当下乡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情况严重不符。要改善这种被动的“落后”状况,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充分了解乡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把握住他们的主体特性。    

二、基于主体特性是有效实施乡村老年教育的前提与关键    

对乡村老年教育实施状况进行改进,需要建立在对乡村老年群体必要而充分的了解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开展行动,才能有的放矢,从容运筹。而且,国家之所以倡导乡村老年教育,就是要契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求,针对乡村社会结构老年化和乡村老年群体物质文化等生活状况欠佳的状况,帮助乡村老年群体“从健康、参与和保障等方面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促进国家和乡村改革建设的同时,实现幸福老龄化。老年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当一段时期,但在乡村尚处于实验和摸索阶段。唯有从乡村老年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他们所处的地域环境,在深人把握他们主体特性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老年教育,并达成预期目的。    

三、我国城市老年教育实践的启示    

我国省市县的城区和城镇(以下简称“城市”)的老年教育已经走过了一段较长的历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综观这一历程中所走过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各种对策的实施与成就的取得,可获得重要经验,即应在对主体阶段性发展特征和发展需求进行深人研究、了解与全面科学合理把握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老年教育活动。乡村老年群体具有与城市老年群体迥然不同的主体特性,同时,由于地域环境差异、民族心理态势的差别,不同地域乡村老年群体具有多样的群体特征和发展需求。由此,未来我国乡村老年教育实践需要在借鉴城市老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遵循乡村老年群体的主体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四、当前我国乡村老年群体的主体特性    

(一)主体的规模性状    

一直以来,乡村人口都是我国人口数量的最大组成部分,与此相应,乡村老年群体也在我国老年人口中占据绝对数量优势,即使在不断城镇化的当下,“我国仍有近60%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在农村,他们大都属于“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其中有部分人是失独老人、失偶老人或者孤寡老人。相比城市老年人,他们不仅队伍庞大,多处于留守或空巢状态,而且普遍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比较低,相较城市老年群体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不平衡,这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乡村建设需求极其不相符,严重影响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和国家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其自身以及农村留守年幼群体的生活生命质量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体的活动环境    

从发展老年教育的角度看,乡村老年群体所处环境更多的是充满了阻碍或抑制主体发展的消极条件,但消极条件中又蕴含和夹杂着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    

自然环境方面:乡村日益凋敝、破败,乡村老年人据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正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逝,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抹记忆。而文化环境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共同建构起来的一种情境与氛围。

(三)主体的经济状况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形塑了乡村老年群体贫困的时代背景,也造就了乡村老年群体贫困的逻辑起点。一方面,有关乡村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基本福利和基础保障体制机制尚处于不断完善时期,乡村老年群体在制度上缺乏充足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乡村老年人大多属于农耕人口,不具备相应职业技能,缺少稳定收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同时,随着社会变迁,乡村老年群体在经历了现代性的“去价值化”后,又过早、过多地把早年积累的财富非均衡性地转移到子女手中,致使自身晚年处于经济困窘状态。    

 (四)主体的社会地位    

总体来说,乡村老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大多知识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只能通过简单的体能劳动获取主要经济收人。二是最基层的社交圈子。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从事着缺乏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这种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日常交往的对象多是与他们状况相同或类似的群体,而鲜有可能与较高社会层次的人往来。三是“精英”群体的“仰望者”。他们长期困于“底层”,强烈渴望能够改善境遇,跻身上层社会生活,本能地把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群体作为崇拜对象,对他们充满崇敬甚至膜拜。四是悲哀的伤害承担者。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限制,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及维权的意识与能力,加之所处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相对易于受到各种伤害,受到伤害后又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五、主体特性视角下我国乡村老年教育发展建议    

(一)增强教育扶贫功能,扶助乡村老年群体增收    

一是针对乡村老年群体经济实力不足、职业技能低、“闲散”时间多的特点,可以在电视或广播等媒体上开辟适合乡村老年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建立专门的老人劳动技能培训与推广站点,提升乡村老年群体的劳动技能,扩大他们再就业和创收的机会。二是积极搭建平台,为乡村老年群体再就业提供机遇,帮助他们树立再就业的自信。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乡村老年群体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    

(二)提供多种文化娱乐形式和内容,丰富乡村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    

一是在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上开辟适合乡村老年群体的文娱活动专栏,或利用乡村社区,定点定期提供适切的老年文化活动,加强乡村老年群体文化建设。二是积极开发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满足乡村老年群体的共同文化需求,挖掘和宣传当地老年教育中具有示范效应的文娱项目,促进区域老年教育品牌的塑造。三是积极发挥退休返乡的党政干部、教师与返乡自主创业卓有成就者在乡村老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加强科普宣传,增强乡村老年群体的健康科学生活能力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乡村社区宣传栏、医疗志愿团队的医学常识普及活动等,加大宣传健康饮食、卫生保健、重大疾病预防和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常识,增加乡村老年群体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水平。二是组建各种乡村医疗志愿服务团队,为乡村老年群体提供经常性、费用少的医疗诊治和康复指导,帮助乡村老年群体减轻老年疾病的折磨,争取早日康复,提高乡村老年群体健康水平。三是加大关于科学养育幼年群体的知识宣传,提高乡村老年群体抚育幼年群体的能力和水平。    

(四)重视乡村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乡村老年群体的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4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农化发展;政策价值

非农化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让农村按照农村的模样存在与建设,让农村在农村的轨道上发展与振兴的思想,更像是一种带有返归与惋惜的“理想主义”虚幻表达。从辩证角度看,非农化发展才是更加真实的存在,其为乡村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风险。承认与辩证看待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的客观事实,才是更加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有效实现的理性选择。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多重呈现

从本质上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是乡村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外力影响而进行的结构化赓演的必然结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非农化发展都意味着农村不再是一个自为自主的社会体系,而是更加深入地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网络中。作为社会系统网络发展的组成部分,乡村非农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体呈现为乡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面。一是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乡村社会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自养系统,既是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物理载体,也是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乡村社会非农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空间非农化与乡村文化非农化。首先是生活空间非农化。一直以来,农村发展都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联系。不管是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还是政绩考核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村庄合并、撤村并社等各种发展乡村社会的措施,意图以城市建设的科学主义与理性发展取代乡村社会的经验主义与自然发展。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导致了乡村生活物理空间的非农化重构,标准化取代个性化,统一性替代差异性,集中性取代分散化,随之而来的还有类城市化的新的社交网络、高成本生活以及集约便利的服务。其次是乡村文化非农化。乡村文化不会停止变迁,现在的乡村文化绝对不再是传统取向、小农社会、封闭稳定意义上纯粹的地方性乡土文明,而是呈现为被放置于工业文明、小农社会化、开放失衡状态下混融的非农化发展状态。乡村文化原有的单一化、同质性特征正在被多元化、异质性特点所替代。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依然产生影响,继替的文化非农化变迁正在发挥新的价值影响。乡村文化非农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以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两种形态共同塑造着乡村社会矛盾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孟德拉斯所谓“文明的冲突”。显然,乡村文化非农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面对和考量的基本事实。二是农业生产非农化发展。在现代资本主导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部门,从传统小农状态走向现代化主要通过各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与非农化发展,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与必然趋势。其中,农业非农化发展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与农业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农化。首先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现代社会流动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让固乡守土的传统意义的农业劳动力即农民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民的多元分化甚至让“谁来种地”成为世纪之问。总体而言,除了原有的留守农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有租地农户、返乡农民、种粮大户、各类农业资本公司等。无论谁来种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农化都已是客观事实,即使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农民家户,也是非单纯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显然,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已经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关系。其次是农业土地非农化。土地具有非再生性,因此为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我国执行了最为严格的耕地红线制度以保证农业生产。不过,正常经营条件下,占用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用地是常识,也是共识。这样既能创造就业容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能创造财富与税收,这种比较效益结构是土地非农化使用的根本动力。在此动力驱使下,城镇化与乡村社区建设“征地”、资本下乡“租地”等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非农化使用。最后是农业资本非农化。从历史角度而言,农业生产剩余主要被体制性地转化为城市与工业资本。目前国家资本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被有计划地投入农业并沉淀为农业资本。不过,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温饱有余、富足不够的事实与经济理性的指引,让农民不会跟随国家战略,而是更愿意把自身积累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在利润增值的理性支配下,下乡资本从事农业生产要么是农业搭台、政治唱戏,追求政策红利,要么是将农业生产引向更能产生利润的品类与行业。个体与资本的理性行动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造成农业资本非农化发展的外部性结果。三是农民生活非农化发展。“农民”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主要有阶级、制度与职业三重理解,农民现代化是农民适应“传统—现代”发展模式的角色转换、职业转换、身份转换。正是这三重转换形塑着农民非农化的生存状态。农民非农化生存是农民适应现代化发展,获取生活资料的个体能动性与生存理性的本质表现,主要表现为就业、收入、生活的非农化。在就业与收入的非农化方面,农民就业形式已完全超脱传统农业领域,呈现为兼业化,非正规就业、非正式就业等特征。在特定国情下,“农民工”称谓正是农民就业非农化最好的现实注解,多种职业、多项技能几乎是每个农民必备的生存条件。就业非农化直接带来农民收入非农化,数据表明,单纯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减少,非农化职业收入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与保障。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能力提高,直接将农民的传统生活带入非农化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内容超越传统范围,开始与市场主导的城市生活接轨。总之,农民群体偏重保守、重视伦理的传统性格正在被非农化改变或取代。

二、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及其政策意指

一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具有多层面的连锁性特点。总体而言,这种影响可从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解析。首先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多重积极效应。非农化发展促进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成为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专业、合作、网络等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着分散、单一的传统家户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销售方式;竞争、开放等市场观念取代封闭、保守等农耕思想,正在成为塑造“现代农民”的观念要素。其次是乡村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消极效应。非农化发展造成乡村社会基于伦理传统的社会契约开始失效,既有的社会治理网络与安全基础遭到破坏。长期发展而言,这是乡村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破旧阶段,而短期却必然造成乡村社会资本的快速流失。孝养文化、互助网络的约束力逐步减弱造成社会价值失准;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土地成为资本下乡赚取政策红利的猎品;农民被标签化为落后主体挤出农业生产;农民本体性价值被社会性价值替代,攀比消费、低俗文化流行导致社会关系失衡。二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政策意指。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社会事实与双重效应表明,辩证看待非农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政策价值。其关键在于如何让非农化发展更恰当地嵌入既有的乡村社会结构,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通过外在政策力量引导非农化发展的积极效应发挥并限制消极作用的成长。具体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至少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三方面的政策意指。首先是党建引领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为了重构国家与乡村的制度性联系,重新整合与凝聚各类乡村社会主体力量,实现乡村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治”。通过共同体建设形塑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机制,不仅能有效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规则、组织等资源要素,而且能增强乡村社会应对社会资本流失与社会结构解组等负面效应的行动能力。“党建引领”一方面是保证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党的社会的有力发挥,即由党的建设出发型塑政党服务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性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和乡村非农化发展回应机制建设的支柱力量。其次是推动乡村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至少需要重视“三个结合”,即增进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主体文化体验与表达的有效结合,实现各类文化主体能够动员与愿意参与的有效对接;促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与移风易俗的有效结合,缓解乡村文化凋敝造成的种种弊病,提高乡村社会生活的文化质量;标准化的公共文化建设要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尊重并引领地方文化自主创新,实现政府提供的与乡村需要的之间的有效对接。乡村文化振兴能有效引领、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要素及其正面功效。最后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村集体能力。市场经济重塑下的乡村经济不可能重新回到政治规制的集体经济,但是没有新的集体化、组织化的链接机制,分散化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发展的竞争,这导致进入乡村社会的非农化发展要素如技术、资金等,要么成为强势资本剥夺弱势农民的工具,成为无序竞争、不当竞争的来源;要么无法与农村社会的土地、劳动力等原材料有效结合,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动能。因此,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民生产的自主能力,进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农业生产“再组织化”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联结机制的建设,即建设协作机制,挖掘传统互助与现代合作社的内在优势,实现分散小农的组织化;建设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农业全过程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组织化的服务实现一体化的农业生产;建设规制机制,规范新的资本力量在农业领域的市场行为,保护家户小农的权利不受资本剥夺。这样通过“再组织化”方式为非农化发展资源建立有序进入农业生产的规范渠道,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要素。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5年版.

[2]温铁军,张孝德.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解读:乡村振兴十人谈[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53-7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网络治理研究(2018BZZ002)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5

关键词:乡村建筑;艺术手段;传统与革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38

在当今各类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类文化包括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并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一部分的表现就是随着城市扩张,乡村迅速发展,中国乡村地区那些传统建筑濒临灭亡,也就是说它们在大拆大建中逐渐被现代化、国际化的建筑所取代并走向落寞。要想改善这种情况,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利用艺术手段介入乡村建筑的未来发展甚至当前的调整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1为何需要艺术来扭转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在当今这个注重人文发展的社会里,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周遭单一的环境,而希望能从身边其他的文化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恰好建筑又是人们一天中相处时间最长的,所以建筑艺术文化的创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乡村的发展毕竟不同于城市,城市拥有更多高楼大厦和办公室工作等元素,具有更多的现代化元素,而虽然很多乡村正处于发展期,但它毕竟没有城市那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相对高昂的生活费,所以艺术介入的空间会更大。另外,在一些依靠修复或重建传统乡村建筑来发展旅游业的地方,比起缺乏个性、流于形式的仿古建筑,带有艺术气息的传统乡村建筑会更吸引年轻的游客,同时也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乡村建筑的文化价值,让其在尊重原有村落和居民的地域性时,也能保留和发扬其差异性和个体性。

2如何通过艺术扭转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2.1艺术技术相结合

要想改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状况,首先应该在尊重原有乡村建筑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当代最新最好的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就像计算机需要有过硬的硬件支撑相应的软件,要利用艺术手段改善传统乡村建筑的现状,就得先有稳固而不是摇摇欲坠的传统民居和民宅,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2.2艺术地联系生活

乡村建筑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滋养下发展的,而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目睹了城市中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为了赶上城市的发展,乡村建筑屡屡遭到破坏和毁损并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己的个性,艺术的手段虽然可以弥补这个个性化的丧失,但依然得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让乡村建筑艺术地联系生活目前有两种方式的建议:第一,在乡村建筑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生活关联性较强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并通过艺术带给现代人更多的亲切感;第二,在乡村文化继承下来的部分如民族传统节日中艺术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文化习惯。

2.3东方式乡村建筑

全球化大环境下,即使是乡村建筑的改革也往往会借鉴西方如美国的乡村建筑模式,但西方式的风格毕竟与东方人的传统习惯不相匹配,而艺术介入乡村,可以带进更多的东方元素,有利于建构更适合东方人生活方式的乡村建筑模式。通过艺术介入乡村建筑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不要再盲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各类文化,而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乡村建筑修复系统,一方面是为了从国际化、现代化手中恢复那个体现着人文关怀和宽厚仁德的乡村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设新的现代中国乡村。

3艺术拯救落寞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前景

既要确保满足村民的生活期待,又要适当结合现代文化对乡村文化个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高要求,利用艺术手段无疑是传统建筑修建系统改革的一大趋势。根据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现状可知它急需新的、有效的手段对建筑的修复模式和方式等进行革新,而艺术在当今时代有极强的表现能力和应用范围,且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发展、精神需求的进一步扩张,艺术的使用领域和范围只会越来越广,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艺术性乡村建筑实际上是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的。

此外,一般来说,乡村建筑是具有乡土气息的,而这种乡土气息会让村民感到亲切,吸引有归根情绪的游客,所以也常是旅游业主打的特色之一,但在水泥、沥青遍布的环境下,这种气息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到了,但艺术可以帮助乡村建筑深化它的乡土气息,提升它的内涵,使得乡村建筑不仅仅修复了外在更修复了内在。

4结语

面对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使用艺术手段提升乡村建筑的内涵增加它的现代价值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但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艺术手段改善乡村建筑落寞状况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使用其他手段来巩固这一效果。

参考文献

[1]左伟灿.中美乡村建筑对比及中国乡村发展规划趋势[J].规划・建筑,2013,(9).

[2]方松林.乡村建筑发展观[J].艺术理论,2011,(08).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6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人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又怎样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呢?笔者从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开发的主要模式、开发的可持续性来谈谈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以农家乐、田园风光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乡村休闲旅游,是“十一五”期间不少地方旅游项目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下列一些模式:

(一)度假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二)森林公园模式。对于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园,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三)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

(四)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Q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五)农业公园模式。按照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发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六)租赁农园模式。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区等部分,开发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七)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许多大小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八)农村留学模式。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

(九)民俗文化村模式。农村有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十)乡村俱乐部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夫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

(十一)教育农园模式。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农业博物馆,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介绍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农业生产工艺技术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到农业建设的热情。

三、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乡村地域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和城市相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乡村旅游迅速兴起,这既是农村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必然。所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吸引游客在乡村地域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所以乡村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的“质”。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景区对游客有持续的吸引力,必须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性、生产性、纯真性的特征,所以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保护乡村文化的完整性,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产品特色,突出开发主题。要分析资源特色是否符合休闲市场的需要,确定开发的主体,在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的时候选出具有主导和支撑作用的垄断性产品,将特色化和主题化理念贯穿于产品开发始终。

(二)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要充分挖掘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层次的享受,在开发过程中创造文化、创新文化,为产品赋予新的特色,不断创新。

(三)开发体验产品,提高体验价值。开发参与性强的休闲旅游产品,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可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综合体验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价值。

(四)提升产品层次,满足市场需求。休闲旅游产品结构应具有层次性,兼顾市场的需要,在开发产品时要借助旅游者对文化有浓厚兴趣这一优势,深挖文化特质,开发出具有特色鲜明和优势明显的品牌产品。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7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社会化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Role of Rural Undergraduate in Rural Communication

Cai jingLi Hongy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rural undergraduate study wit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Key wordsrural undergraduatesocialization city-rural duality frame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城乡社会互动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这也缘于他们独有的群体特征。农村大学生作为流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特殊群体,与城市大学生相比,他们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为频繁,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对立以及城乡社会的文化差异心理感受深刻,生活状况的改变十分明显,毕业之后的就业也会涉及如城乡身份转换,再一次城乡流动等与个人和社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于以城乡二元结构作为视角进行的有关于乡村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地位如何认识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反思,认为在城乡传播互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农村大学生的作用,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发展思路。

一、对于“农村大学生”概念的界定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有明确界定的仅有两篇论文即《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文章中明确提出“农村大学生”这一概念是特指那些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 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有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 大学毕业后其家庭主要成员仍然在农村生活的大学生。①其划分依据以我国仍然存在的户籍制度为标准,以户籍这一社会属性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中农村大学生流动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的划分。因此本文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综述也采取上文中提到的概念,在此做出界定。

二、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的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在传播学方面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只是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中对于某些有关于乡村传播和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有少量论述。

由于研究方向的限制,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为定性研究以及质的研究。比如在《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和《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中明确指出所采用研究方法为“质的研究”,不同于国内目前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 它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②其具体研究工具是通过电子邮件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另一方面为通过实证研究进行实践调查,从而进行定量数据分析,其中涉及到农村大学生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还使用心理学中的量表进行统计,比如《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城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差异的初步研究》中采用20 世纪80 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过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 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行了调查研究。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为研究论述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论证依据,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更为全面,研究成果较有科学性和说服性。

三、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具体内容分类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现有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1.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从描述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分析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中访谈描述了因城乡文化差异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上,农村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困惑。《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则提出了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心理素质不高,价值观念转变,行为方式适应等。③《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以城市视角,将农村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并没有与城市相比较,单方面承认不足,指出农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济状况(农村客观环境)、人格完整(心理适应)、自身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④

研究中大部分都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指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本质上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妥协、融合,并在被城市文化的改造过程中,艰难地,痛苦的接受现代城市文化的过程。⑤《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中提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性的消解与现代性的生成之间的冲突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使他们在依据社会规范指导自己行为时容易陷入困境。⑥《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⑦指出农村大学生的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引起的。

《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一文还提出了网络社会化虚拟问题也是原因之一。⑧《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文则提到了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⑨《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一文中提到校园隐形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应该充分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中的经济援助制度、心理辅导、社团、实践活动、校园网络等来帮助解决农村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在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⑩

2.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社会学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指出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和对于社会学校生活适应的过程中首先是不适应的,确实存在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失衡,出现社交焦虑,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体验,自卑与自负以及逆反的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中指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两极结构的存在以及农村素质教育落后等,会使农村大学生感到巨大的生活反差,加之本身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很容易形成片面的自我认识、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调控的无助感,整个“自我意识”显现不良趋势。11《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心理卫生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隐患。12《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中指出自卑与自负,逆反,心理调试与焦虑。13合肥工业大学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4指出我国高校中农村大学生由于城市与乡村的差异造成心理的移位,由于心理适应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大学生心理偏差,甚至是出现心理问题。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为三个等级:健康型一一自强自立农村大学生,亚健康型― “问题”农村大学生,疾患型― 心理疾病的农村大学生。

大部分研究在分析造成这些心理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15中指出建立必要的心理救援机制,包括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16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是对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通过访谈的方式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校园中的亚文化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9 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电子邮件访谈, 全面描述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涉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不适应方面进行描述。《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中对于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发展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经济拮据、心理脆弱等)的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小规模座谈,单独访谈,及小范围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人格、人际交往、压力状况和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描述。17

3. 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之外,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征做了详细描述,指出农村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理性健康向上的。18就业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者尤其重视的一方面。首先作为从农村流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生活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中完成的,而毕业之后的就业就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甚至拥有城市户口,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或者回归农村,重新熟悉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从就业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因素,如果要保证农村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因素。《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对农村大学生即将离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体视角从学校教育出发,做出与城镇大学生的比较。目的是协调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与城市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压力。19《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中也指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在国家和个人方面存在积极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消极心理,比如自卑、功利、怨恨、攀比、听天由命等。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20

4.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视角有所转化,不再仅仅专注于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农村大学生的被动适应和社会化,而是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并且把社会背景纯化为农村,研究角度转向了农村大学生流动的源头。《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就以人际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资本功能理论对农民巴结农村大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由巴结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异质性,成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转化的权利。所以农民试图分享资源,转化资本。农村大学生具有这种吸引力的原因是在城市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从乡村流入城市甚至流入上层社会,具有自由流动和改变社会身份的条件。21

当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所以在城市校园中与所处城市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中就指出个人因素诸如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生活环境差异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城乡环境差异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22《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中则指出农村大学生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害怕交往挫折。23

六、对于“农村大学生”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在《农业教育传播》一书中有关于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研究。对于不同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类研究,普通,各类农业培训以及涉农经济组织。提出农业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包括政治精英乡村干部,经济精英:经济能人,文化精英。没有进行细分,更没有关注于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作用。24但因为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属性有两点,一为其户籍身份属于农村户口,二为进入城市的原因考取大学,社会身份转变为大学生。相关的著作中对农村大学生的不同属性有所涉猎,比如《农村社会学》和《大学生社会学》分别涉及了农村大学生概念中的两个属性,但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均未发现对于农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农村社会学中的农村社会流动研究中只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大学生社会学中有关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关注农村大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对作为乡村传播中肩负着主要的传递信息作用的农村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大多情况下,采用的是不平等的视角,始终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适应的特殊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对象。而农村大学生身上所特有的带有乡土特色的群体特征在研究中没有明显体现,甚至是被忽略。研究中的小部分参与了乡村传播视角的研究,主要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原因和农民与回乡农村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研究为主,对于农村大学生在城乡信息流动中所起的作用和位置,以及农村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担负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的相关研究基本缺席。

而事实上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互动的乡村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值得探讨的,作为隐性传播者,在城市大学校园以及城市社会的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回乡之后的他们处于乡村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地位,又是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播心理是怎样的?作为文化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又是否加强和改变了乡村中现有的传播效果呢?作为双重传授者,农村大学生的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转换身份,也许就会产生问题,引起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变化,信息传播过程的异化,他们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城乡互动中乡村传播的过程及效果产生影响。

从事关于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把农村大学生摆在研究的主置,从他们的视角和体验出发,深入到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当中,首先真正的认识这个群体,予以群体客观的特征描述。进而研究他们在城乡互动传播中的作用,这样研究本身才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注释

杨金平,熊辉,毛成耀:《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黑河学刊》,2007年第3 期。

张亿全,杰:《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徐新林:《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刘朝阳,杜彩云:《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周明侠:《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

赖黎明,王增扩:《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中国农业教育》,2002年第6期。

白海燕:《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5期

周海谦:《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青年探索》,2004年第5期

刘在学:《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合肥工业大学

李耀、余华凌:《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农业考古》,2005年第6期

秦希军:《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韩龙,赵海龙,毛一峰,刘纯明:《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张炜,芦爱江,潘秀山:《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第3期。

雷腾:《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国人才》,2005年第5期

刘礻韦:《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胡巧蓉:《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社会》,2004年第3期。

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山东电大学报》,2002 年第2期。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1月第一版

乡村文化的现状篇8

关键词:乡村图书馆 新农村 文化建设

图书馆是以图书为工具进行工作的。收藏与利用图书为读者服务,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图书馆特有的性质。乡村图书馆是为农民服务的文化设施,它通过借阅书刊等活动,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

1.目前我国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供给普遍不足,镇、村两级图书馆,特别是村一级的图书馆严重缺失、投入不够,有名无实或名存实亡。据调查,乡村图书馆在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些农村虽然建起了一定规模的图书馆,但乡村图书馆由于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制约,经费投入极为不足,导致内容贫乏,图书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有些乡村图书馆的建立仅是为了评估与达标。有些乡村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较好,但由于缺乏专人管理,很多已遭受不同程度地损坏,由于管理混乱,村民今天拿一本,明天拿一本,结果使大量图书不知去向,造成很多文献资料流失,还有些村的图书馆的图书基本上属于不流通状态,由于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多,一些低俗的东西乘虚而入。特别是在春节等节假期间,聚众、封建迷信等活动泛起,严重污染了淳朴的乡风民俗。有些乡村图书馆观念陈旧,把图书室看成简单的摆设,似乎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有的把新建图书馆看成是一种浪费,可有可无。不少镇、村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认识,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在行政村一级,图书馆建设列不上当地的发展规划,组织不力。大多数乡村图书馆只开展单一的借阅服务,没有开展读书活动和读者活动,有的更是常年处在停开放状态。由于部分乡村图书馆藏书、服务、管理等跟不上读者的需求,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出现终日难觅读者踪影的现象[1]。

2.乡村图书馆新的发展模式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即使在富裕地区,也存在着文化的贫困。发展乡村图书馆要遵循“稳步发展,着重巩固”的原则,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规划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鉴于目前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乡村图书馆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1环境设置

乡村图书馆应设在村内绝大部分村民能方便利用的场所,在环境设施等方面要求整洁,尽可能做到高雅,让村民感受到在图书馆阅读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2.2藏书建设

乡村图书馆通过报刊宣传马列主义、思想,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乡村图书馆应根据本地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本地农业生产特点来采购图书。一般来说,应以普及性的通俗读物为主。同时,要考虑农业及其相关文献资源的充实,积极为科学种田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书刊资料。乡村图书馆的图书不仅应该以实用为首选,还要考虑到农村读者群的文化水平和阅读倾向,从图书的学科属性、学术水平、价格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办好乡村图书馆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需要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乡村图书馆的工作是大有作为的工作。

2.3管理与维护

乡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为发展乡村图书馆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有阅读习惯并喜欢图书馆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具备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和适当的文字能力。图书馆应建立基本规章制度,特别是业务规范、借阅制度,各项条款可参考图书馆的一般制度,并参照本村里具体情况制订,然后向全体村民详细解释。乡村图书馆还要从多方面做好图书室维护工作。乡镇及上级领导应尽量给予政策支持,村委会对于优秀图书室工作人员应给予鼓励,村民作为图书馆的使用者,同时又是评判者和监督者,要有意识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完善图书馆工作[2]。

3.发展乡村图书馆的重大意义

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种田的需要,乡村图书馆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3.1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民通过在图书馆长期的学习,激发了自身潜在的勤劳、智慧和聪明,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农业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以及组织化观念的效果。低素质的农民从事技术性差的体力劳动者居多,难以获得综合效益,而高素质的农民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劳动及其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民在劳作之余学习新知识、感受新环境、体验新生活,也能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改掉不良的民间风气,树立良好的民俗风尚。因此,构建乡村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3]。

3.2增强了农民的信息意识

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是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育农民学会寻找信息、利用信息是当务之急。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图书馆又是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渠道,为此乡村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可针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来搜集相关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向农民传递,一方面弥补农民接触信息的不足,另一方面教会农民使用信息,以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农民对信息的把握和使用,如同对科学技术的学习使用一样要有一个过程,而图书馆的引导作用就象催化剂一样可以加速这个过程,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信息也是一种重要资源,谁占有了信息资源谁就能先富起来[4]。

4.结语

综上所述,办好乡村图书馆,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能够解决资金、书源等问题;其次农民朋友们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书刊资料有较迫切的需要;当然还要有积极的态度。乡村图书馆要因地制宜,逐步发展,不能一刀切,确实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带给农民群众,让农村基层文化市场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彬.把握新机遇服务新农村――试论农村图书馆(室)的建设与服务.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第2期18-19.

[2]刘钟美.村民图书室建设探索.图书馆杂志,2006,(10)44-45.

[3]王亚莉.新乡村图书馆(室)构想.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6).

上一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范文 下一篇:法学专业概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