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6:18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制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适应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032-02

0 引言

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在市瞎的各矿山建设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严格执行基建标准。基本建设完成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加强矿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安全管理模式,成立防治各种灾害机构、制定各种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以及《2007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时间应急求援预案》等,为矿井投产做好准备。

1 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分析

1.1 安全管理机制模式

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成立了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矿长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主抓“一通三防”工作。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各主管副矿长为各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主抓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并对系统的安全主要负责,在安全管理上对矿长负责 [1-4]。

1.2 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救援

1)安全管理制度。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实行矿长负责制,形成了适应于煤矿生产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及措施,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了各级管理机构,实行了目标化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及瑞平煤电公司在张村煤矿基建和试生产过程中,坚持全过程监督和积极的指导,促进了该矿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张村煤矿十分重视本矿的安全工作,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祈祷了关键性作用。

制定了矿长、副矿长、区队班组长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个工种岗位责任制等。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级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人员清点登记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了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2007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求援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责任制、安全工作制度及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得比较齐全规范,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比较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误可查、有责必究,从而有利于杜绝“三违”,实现正规化和规范化作业,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制订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预案编制有矿井抢险救灾组及领导职责、灾变后汇报制度、灾害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抢险救援必备的技术资料等内容。

1.3 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方法和过程

2009年7月6日~10月8日,评价小组深入生产现场,针对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运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现场调查访问、座谈等手段,对该矿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向建业煤矿提交了“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安全验收评价项目整改通知单”之后,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根据评价小组的建议,进行了整改。评价小组分别于2009年8月14日、2009年9月12日、2009年9月19日,三次深入生产现场,对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进行了复验。根据复验结果,对该矿的管理模式进行评价。

2 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2.1 评价结论

1)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各级矿井对该矿安全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该矿子啊基本建设过程中实现安全建设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该矿安全管理模式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较好地贯彻执行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3)该矿安全管理体系,从管理者的责任制度到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防止事故发生,规范了人的行为,激励了人的安全动机,正在逐步做到每一项活动都在受控状态下运行,每一个职工都在受控状态下操作;4)安全管理层次比较清晰,管理机构分三个层次,有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层次性有利于明确职责,发挥各岗位人员积极性,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5)五职矿长全部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其安全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配备的煤矿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经培训后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适应该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2 存在问题

1)各科室、区队主要负责人需要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技能和管理手段;2)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河南理工大学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面向21世纪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R].焦作: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2005.

[2]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研究小组,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R].焦作: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7.

[3]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研究小组。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R].泰安: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6.

[4]山东科技大学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面向21世纪矿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R].青岛: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2003.

[5]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研究小组。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R].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7.

[6]杨淑清.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现象分析[J].中国煤炭,2003,29(5):24,27.

[7]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小组。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革新研究报告[R].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6.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煤矿企业 办公室 调研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08-02

煤矿企业办公室代表着矿区的形象,是煤矿企业对外服务、对内管理工作的重要机构,是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它的一项最重要的职能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办公室给出的参谋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部署和落实效果。做好调研工作是为领导谋事、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基本前提。煤矿企业中,办公室如何做好调研工作,深入群众、集中职工智慧研究新问题,发现新情况,了解基层的呼声,取得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这些都对煤矿企业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调研工作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但调研信息的质量并不高。如何用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提升办公室服务决策水平,是摆在调研工作面前的新课题。下面针对当前调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从几个方面探讨煤矿企业办公室如何做好调研工作。

一、煤矿企业办公室做好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马列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方法,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做好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保证工作中各项制度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对于煤矿企I来说,调研工作可以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是现代煤矿企业实现科学经营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

当前,煤矿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每一项重要决策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都影响深远,当然也直接关系着矿区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走出办公室,变被动为主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上情”和“下情”的透彻了解和领悟,形成真知灼见,才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才能推动煤矿企业在各个领域又好又快发展。

另外,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煤矿企业办公室文秘人员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办公室文秘人员提高认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培养刻苦钻研精神的过程。调研不是对一堆材料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亲力亲为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系统性工程,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解决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二、煤矿企业办公室调研工作的现状

当前,煤矿企业办公室在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开展调研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主要表现在:

1.调研重点不突出。现在煤矿企业办公室调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看似什么都在抓,实质什么都没有抓,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2.调研挖掘深度不够。调研不够深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了解情况,甚至靠从文字汇报材料中东拼西凑的现象依然存在;调研过程缺乏深入思考,全局意识不够,难以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3.对调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为调研而调研”、“为写文章而调研”的错误倾向。判断调研工作是否高效完成的标准并不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而在于调研成果是否为科学决策起到了促进作用。

4.调研过程中有时存在“主观主义”。“带框子、找例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较普遍。有的人调研之前就有了自己的观点,带着个人感彩开展调研工作,把调研变成搜集“根据”去验证自己原有结论的过程,有的为迎合领导,“报喜不报忧”,有可能让领导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

三、做好煤矿企业办公室调研工作的“六精”策略分析

为改进煤矿企业办公室调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办公室科学决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就要着力从调研选题要精准务实、调研准备要精益求精、调查研究要精细深入、调研报告要精美实效、调研成果要精确转化、调研队伍要精干高效这六个方面入手,提高调研质量,做好办公室调研工作,使办公室真正成为领导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1.调研选题要精准务实

调研课题选择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调查研究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调查研究成败与否的首要问题。调研课题选择的精准与否,直接影响着调研的深度、广度和调研的价值。在调研选题这个环节上,既要“精”又要“准”,先“准”后才能“精”,“准”是基本要求,力求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精”是要在“精选”和“选精”上做文章,相比“准”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具体来说,精准选择调研课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围绕煤矿企业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选题。企业始终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和实现长远发展为目标的,煤矿企业每年都要制定当年的生产经营指标和工作重点。办公室为煤矿企业决策层服务,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年中心任务和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针对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展开调研,既要选择小中见大的课题,又要选择对全局有普遍意义的课题,例如基层值得推广的经验、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借鉴和启示等等,这些课题较容易进入领导视野,围绕这些来选择调研课题能够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

1.2选题要提高针对性。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的调研,难以引起重视。因此,调研要紧贴领导思路,从领导讲话、工作部署以及对问题的看法中,找到领导急需了解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努力缩小与领导之间思想上的误差,力争调研思维与领导思维同频共振,确保“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办公室开展调研,除了要看到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还要善于发现“冷点”和“盲点”。有些问题虽然小,却关系着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矿区的形象,我们要拓宽视野,注意关注那些职工群众有需求、有诉求、相关部门暂时没有想到的问题,选择容易被忽略的“冷点”、“盲点”问题作为课题开展调研工作,达到补领导所缺的效果。

1.3选题要有前瞻性。调研工作既要有针对性,更要有前瞻性、超前性。煤矿企业处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这就迫使办公室文秘人员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抓住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未雨绸缪,创造性地为打造和谐矿山企业建言献策。我们既要根据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与之相关联的后续工作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来预测确定课题,又要根据煤矿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来探寻课题,例如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等问题,真正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急工作之所急,急工作之未急。

1.4选题宜小不宜大。煤矿企业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开展调研工作时最好不要选那些宏观的、覆盖面太大的问题,可以将这些大课题分解为几个相对具体的小课题,小课题相比大课题更容易分析深入、透彻,从而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2.调研准备要精益求精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要求我们在正式开展调查研究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精益求精,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调研。毫无目的的调研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结果也只可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在确定调研选题后,办公室文秘人员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坐下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明确调研的方案,确定调研方法,写好调研提纲,收集好相关资料。

2.1明确调研方案。要对课题调研的目的、意义和所针对的问题了然于胸,对调查地点的选取、访谈人员的选定、座谈会的相关事宜周密安排,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事先明确较为详细的调研方案,主要包括调研目的、调研时间、调研内容、调研步骤、调研安排和调研方法等。

2.2确定调研方法。调研方法就是调查搜集原始资料时所采用的方法,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调研结果。调研方法应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来确定。常用的传统调研方法有:直接观查法、报告法、采访法和通讯法。时代在发展,我们国家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调研方法也要c时展相辉映,曾指出,“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办公室文秘人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综合运用座谈会、实地调查、个别访谈、网络调查问卷等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调研的效率和效果。

2.3写好调研提纲。调研提纲是调研总体策划在调研访谈环节的具体化,主要是把调研访谈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列出来,以理清调研访谈的思路。拟定调研提纲要贴近调研课题的主题思想,要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真实准确,富有创造性。

2.4收集好相关资料。办公室文秘人员要根据调研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有目标、有侧重地收集各种信息和资料,主要包括政策信息、上级文件精神、相关研究成果和当前现状等,确保资料真实可靠、完整全面。对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要进行整合梳理,保证调研工作顺利进行。

3.调查研究要精细深入

调查与研究是调研工作的两个基本环节,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调查的深化和提炼。调查研究贵在深入调查,重在精细研究。

深入调查,就要沉入最底层,深入职工群众中,奔赴第一线,实事求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调查要全面,既要听经验介绍,又要听问题反映,掌握实情、摸清情况,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心、只唯实,使问题找得更准,建议提得更好;精细研究,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对掌握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把脉,科学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抓住症结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原因中查找症结,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调研整个过程中,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新的观点、新的视角,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形成新颖优质的调研成果。

4.调研报告要精美实效

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务求精美实效。调研报告中要有情况、有分析、有问题、有对策;观点要鲜明,结构要合理,文字要精练,表述要准确,分析得出的结论必须适应煤矿企业当前的中心工作。鉴于其对决策的重要作用,具体有四条标准:调研内容要有全局性,分析问题要有针对性,经验启示要有指导性,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起草调研报告,要站得高,望得远,反复锤炼,为领导提供有分量的决策参考意见。

调研报告既不同于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公文,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准、精、实、活”。“准”是要用事实说话,凭数据立论;“精”是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实”是要平实质朴、简洁准确;“活”是要语言鲜活,使调研报告更具审美性。

5.调研成果要精确转化

调研报告虽然是调研成果的体现形式,但我们不是为了写调研报告而调研,而是为了调研成果能够促进科学决策。换句话说,调研只是一种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办公室文秘人员进行调研,产生了调研成果,只是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要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发挥调研的作用,就必须把调研成果转化为领导的决策,通过决策指导实践活动,接受实践的检验。煤矿企业办公室督查督办是决策得以落实的重要环节,在督查活动中去发现、去调整、去检验,坚持正确的决策,摒弃错误的决策,推动各项决策落实到位。

6.调研队伍要精干高效

煤矿企业办公室要做好调研工作,需要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调研队伍。这支队伍要忠诚坚定、准确细致、协调高效、充满活力。具体要做到讲政治、讲大局、懂政策、能办文、会协调、甘奉献、敢创新。讲政治,就是始终与党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讲大局,就是能够及时把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与自身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懂政策,就是依法、合规、按政策、按程序办事。能办文,就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协调,就是善于沟通协调,能够把领导交办的任务落实到位。甘奉献,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敢创新,就是具有创新思维,敢为天下先,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结语

办公室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助手,调查研究无疑是服务决策、建言献策的“制胜法宝”。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煤矿企业办公室需从调研选题要精准务实、调研准备要精益求精、调查研究要精细深入、调研报告要精美实效、调研成果要精确转化、调研队伍要精干高效这六个方面开展工作,提高调研质量和效果,真正让调研成为推动煤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手。

参考文献

[1]杨文金.党委办公室调研应强化四种意识.秘书工作,2003,(11)

[2]宋景龙.改进企业调研方法 切实提高调研实效.办公室业务,2009,(5)

[3]尹晓荣.浅议如何做好煤矿企业调研工作.办公室业务,2015,(2)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3

1.1内部评审是保证地质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

内部评审是地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矿产勘查属于风险投资,矿产勘查项目成功率极低,其工作内容繁杂,工作方法手段多样,参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需要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人员对立项论证报告、项目设计、原始资料、成果报告进行内部评审,对一些关键性的地质问题做出科学合理评判,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要求,把好质量关,确保项目成果的质量。如果立项不把关,可能造成选区选点的重大失误;设计不把关,可能致使工程布置不合理、工作方法手段不当,造成投资巨大浪费,同时也延误找矿成果的显现。只有加强内部评审,才能明晰找矿思路,明确找矿方向,保证地质工作质量。

1.2内部评审是地质找矿综合研究的重要方法

综合研究是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对认识矿床成因,研究控矿规律,破解勘查技术难题,指导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的提高,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勘查深度的增加,地、物、化、遥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综合研究可有效调整勘查工作思路,指导工程部署。内部评审往往要聘请地质、物化探和水工环等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针对同一个问题,与会人员和专家一起集中讨论,综合研究,各自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引导项目人员多角度、全方位综合分析,更为“立体”地看问题,更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地质现象、物化探异常。通过专家对矿区“庖丁解牛”式的剖析,使项目技术人员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等有更深入的理解。这种内部评审过程就是沟通交流、综合研究的过程;是汇集各专业特长、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深化地质认识、明确找矿方向的过程,是进行地质找矿综合研究的重要方法。

1.3内部评审是技术业务培训的重要途径

参加内部评审的专家,对自己所涉及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规范规程理解较深,对矿种、矿床及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内部评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建议和点评,多方面受益。一是发现立项、设计和报告中存在的不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的做法,据此进一步学习规范、规程,并通过举一反三,深化对规范规程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达到培训技术规范的目的;二是可以通过聆听专家发言,学习他们处理技术问题的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处理某些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参加内部评审,可以了解更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达到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四是借助评审这个平台学习专家,特别是老专家的严谨工作作风和勤奋执着的敬业精神。因此,内部评审是参会人员,尤其是被评审者在专业理论、实践经验、规范规程方面的一次有的放矢的专业培训,是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1.4内部评审是创新找矿思路的有利平台

一是内部评审人员涉及的专业比较齐全,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各类信息综合在一起,可能会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二是可以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一个矿区地质物化探等方面的信息,经验找矿、理论找矿、信息找矿三者交融,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找矿方向,不同的找矿思路,通过讨论和集思广益,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更加切合实际的找矿思路。内部评审集诸多专家的经验智慧与特长,是分析、研究、总结、创新的过程,因此,是创新找矿思路的有利平台。

1.5内部评审是规避投资风险的重要措施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规避风险是决策者不懈的追求,如何防范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常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5.1政治风险

特别是境外工作,政权的更迭、领导人的更换,对项目的实施、协议的执行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1.5.2法律风险

是指由于经营中不懂法、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而对企业造成的负面法律后果。法律风险存在于地勘单位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如投资不做法律可行性论证,项目运作缺少法定决策程序,勘查合同缺乏可操作性等。加强地勘项目内部评审,就是深入研判项目主要法律风险因素,评价项目潜在的法律风险,预先制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项目有关法律手续,降低地勘项目法律风险。

1.5.3经营风险

地勘项目的经营目标,尤其是地质找矿项目的经营目标,就是提升矿权价值。因此,加强内部评审,可以较好地评估地质资源的经济意义,掌握项目的运作前景,了解项目潜在的风险,确定矿权进一步投资升值的空间和下一步运作的合适方式,从而有效控制项目的经营风险。

1.5.4技术风险

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地质工作手段的局限性,地质成果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增大了技术风险。内部评审就是对地勘项目的立项、设计、成果报告等主要环节把关,从而达到规避选区失误、纠正不合理设计、更正不当技术方法、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总之,内部评审可不同程度地化解地勘项目在政治、法律、经营、技术等方面的风险。

2内部评审的主要职能

(1)评价职能。

通过内部评审可以全面了解各单位各项目的真实工作状况和管理状况,并以此来评价立项、设计和报告的优劣,为经营业绩考核提供基础资料。

(2)指导职能。

内部评审不仅是要查错纠错,防范风险,同时可以对项目人员技术业务加以指导、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履职能力,使之更加适应岗位工作,为单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地质产品”。

(3)监督职能。

内部评审首先是单位内部的一种质量监督检查活动。是对被审查的立项、设计、野外原始资料、成果报告进行的监督检查,从而督促技术人员严格遵守规范、规程,提高技术工作质量。

(4)控制职能。

内部评审对不同阶段地质成果的质量进行把关,对评审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因此,其具有控制地质工作质量的重要职能。

3做好内部评审工作的几个方面

当前,地质工作质量存在下滑现象,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

(1)重深部工程施工,轻地表地质工作。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原则。可是一些项目,在地表填图、槽探和物化探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忙开始深部工程验证,致使钻探工程完成了,但是地表工作才开始。更有甚者,有些项目工作多年,地表地质物化探资料还十分零散,深部工程倒是完成不少,既没找到矿,也无法根据现有资料明确找矿方向和潜力。

(2)重专业分工,轻综合研究。

地质工作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需要专业分工,以及地、物、化、遥各专业的合作和成果的相互印证,尤其需要对各专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目前,地质、物化探都是按专业分别施工,分别提交报告,地质与物化探经常脱节。综合研究工作由于时间、人员、经费等原因,往往被搁置一边,致使资料利用不完全,找矿信息挖掘不充分,找矿工作无进展。

(3)重点轻面。

找矿突破主要有两个方向:①遵循从区域到局部的原则,在完成区域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实现点上的突破;②通过点上典型矿床解剖,指导找矿,从而发现新矿床,实现面上的突破。前者是面中求点,后者是由点及面。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但是实际工作中,在面上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紧盯一些矿(化)点上,盲人摸象,结果“只见星星,不见月亮”,难有突破。

(4)重形式,轻内容。

一些立项、设计、成果报告的审查,历经院、分院二级审查,最后交到局里的报告,还是错漏百出,审查意见却非常肯定;一些审查会,“花架子”搭得很好,但只安排主审看半天的报告,就匆匆开会讨论,草草提意见、下结论,浮光掠影,不到一个小时就解决一个项目,至于所提意见是否符合实际,所下结论是否正确,也未见事后评价总结;一些质量检查,特别是自检、互检,制度更是形同虚设,等等,这些忙于应付,流于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审查、研讨、检查,既劳民伤财,又无法改进工作。

(5)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脱节。

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片面追求质量,造成质量过剩,增大项目成本,造成投资浪费;另一种是片面追求所谓效率,造成质量缺陷,表面上看降低了项目成本,实际上得不偿失,隐含更大的投资风险。上述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单位,只不过表现形式、严重程度、影响范围不同而已。为了切实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提高地质工作质量,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内部评审工作。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做好内部评审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只有思想认识到位,内审工作才能得到重视并落实到位,尤其是技术领导要亲自抓这项工作;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选拔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聘请资深专家成立由各级总工程师牵头负责的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评审工作。

3.2分级管理,监督落实

内部评审特别是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的评审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一是分院、院、局三级管理部门,把评审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各负其责,层层把关。评审前首先检查下一级审查情况,并做好评价和记载以便考核,每个层次审点要有大致的分工;二是要根据评审的内容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参加,既要利用好“内脑”,更要利用好“外脑”。三是高度关注内审后续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检查督促。四是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坚决杜绝内部评审做样子,走过场。

3.3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内部评审必须全面覆盖项目的各关键节点,不留死角,其内容涉及经济、技术、质量,甚至施工安全、环保等方方面面,既不能挂一漏万,更不能以时间仓促为由省去部分审查工作。同时,对重点矿带、重点项目、重点章节,要重点安排、专门会审。

3.4纳入考核,规范管理

内部评审的要求、程序、过程控制在每个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修订关键环节,使内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常态化。另外,内审结果要纳入绩效考核,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未经评审或对评审意见贯彻不力造成的工作失误,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评审工作到位、评审出质量好的立项书、优秀设计、成果报告要给予奖励,并对质量好坏情况及时通报。

3.5及时总结,持续改进

内部评审,其质量追求永无止境,其工作可持续改进,其方法可不断创新。因此,地勘单位每次对一些重要项目、重要事项、复杂课题评审,特别是一些会议评审提出的有益意见和建议,都应该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对评审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置意见;对评审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改进建议。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4

(一)深入分析与研究地质资料

1.仔细分析地质情况

地质因素对矿体赋存形态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要对矿山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如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构造等。因为矿体的赋存形态往往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可以判断矿石质量的分布情况,同时也为下一步确定开采境界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2.明确矿体本身的各种信息

矿体本身的各种信息对描述矿岩空间分布情况、矿石质量情况、夹层分布对质量的影响等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要注意收集矿体本身的各种信息如,矿体具体的赋存形态、矿石的结构及类型及矿岩分布情况等信息。明确这些矿体信息将为圈矿设计的工作提供直接依据。

3.避免遗漏矿床的其他重要信息

有关矿床的重要信息较多,需要采矿工程设计者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避免遗漏某些重要信息,具体如高级储量的位置、覆盖土的分布情况、矿层对应问题、矿石品级的对应问题等等。在开采的过程中,通常在高级储量分布的区域内选择首采区,并开展下一步选择开拓系统和布置等活动。同时,采矿工程设计者还应对覆盖土分布、矿石及品级对应等问题作重点研究,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如进行组合计算矿石品级中,避免人为因素对矿石一级品数量计算的影响。有关矿山夹层信息也要引起采矿工程者的高度重视,如经常出收稿日期:2014-06-10作者简介:吕波(1984-),男,贵州盘县人,本科毕业,工程师,贵州松河煤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现石灰石矿床中的高镁夹层和高硅夹层,需要仔细研究其搭配比例和空间结构。综合上述信息可知,采矿工程设计者必须注意收集矿床的各种重要信息,在制定地质报告时必须及时查漏补缺,从而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补充矿石的特性研究

矿石的某些特型对开采的影响较大,如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矿床水文地质、围岩的特性等,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在地质报告中要尽量完善的补充阐述矿石的特性。

(二)确定矿山开采的境界线

地质报告编制完毕后将给出具体的储量计算范围,并递交国家储委完成审查备案的环节,进而进行矿山地质和采矿设计的环节。矿山地质和采矿设计只要是依据地质报告给出的有关地质储量信息选择恰当的开采技术和条件,最终完成开采工作。设计的相关成果具体体现在甲方的采矿许可证及其配套文件中,并且有关部门要逐年进行核查,因此必须严谨认真的完成矿山地质和采矿设计的环节,而确定具体的开采境界线是这个环节第一步工作,对下面的开采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确定矿山开采的境界线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开采境界内矿石的工业储量要与矿山生产的服务年限相符,工业储量不得少于生产的服务年限。

(2)控制好矿山开采的境界线以内的平均剥采比,平均剥采比不能大于0.5∶1(t/t)。

(3)企业必须对地质报告中探明的工业储量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建投资和工程量没有较大增加及现有开拓系统未作较大改动的前提下,应该在圈定开采境界线时尽量增大圈入境界线内的范围,从而促进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

(4)开采范围要与公共设施或重要建构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尤其要注意开采区要远离工厂、居民区等人群密集区。安全距离的设置要合理并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5)务必保持采场四周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并及时调整不平稳的边坡坡度。采矿工程设计者可根据矿岩的稳定性来设置采矿场的边坡角,同时可根据地质报告内容避开不稳定岩层及构造带,从而减少对边坡角稳定性的影响。

(6)采矿工程设计者应从地质勘探线的剖面图对开采境界进行初步的确定,通常采用办法是地质地形平面图与地质剖面图相结合总体分析的方法。

(7)确定初步的开采境界线后再进行边坡角相关核算、边坡公路工程布置及总体剥采比的核算,如此反复仔细的计算后,才能将最终确定开采的范围。这项工作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需要设计者本身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并能够整体掌握工程内容。

二、先进技术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采矿工程设计者完成很多工作,但是可供采矿工程设计使用的标准机还未出现。现在,采矿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完成一定的设计工作,但有还需完善设计工作中各环节间的数据转换工作。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煤炭企业已经进入图形数字化时代,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各种核算的误差,进而为企业节约较多的时间和成本。

(二)AutoCAD技术在绘制采矿工程图中的应用

我国煤矿企业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带动了其他先进技术应用于本行业中,其中AutoCAD技术就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受到了行业的青睐。AutoCAD技术具有简单快捷、操作方便、高精度等优点,但是需要采矿工程设计者全面的掌握,才能完成采矿工程图的绘制工作。采矿工程设计者采用AutoCAD技术在绘制的设计图中设置相应的图层,并完成一般图形元素或特殊图形元素的绘制,如风门、井田界线等。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的高速发展,对采矿工程设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煤炭企业必须提高采矿工程设计工作的水平,以此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煤炭企业在完善自身矿山采矿工程设计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如图形数字化技术等。信息化的工作模式也是煤炭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炭企业要借助信息化的平台提高本行业的工作效率,进而帮助我国煤炭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5

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透水事故和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决定召开这次防治水工作及技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年以来典型水害事故案例,学习讨论即将颁布实施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研讨交流水害预防、治理、救援及防治理论等方面的新技术和经验,展示煤矿防治水新技术及设备仪器,部署煤矿防治水工作。这次会议在雨季之前召开,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等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进行了认真筹备,做了大量工作;与会煤矿防治水专家认真总结防治水工作,积极撰写论文,相信这次会议对防治水工作将起到推动作用,提高水害防治工作水平。

一、防治水工作成效显著;但重特大水害事故时有发生,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推动工作。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防治水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经常研究水害防治工作。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对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及加强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出台相关防治水规章制度,开展防治水专项监督检查,使防治水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省出台了《省加强井工开采矿山水害防治工作特别暂行规定》、《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安全监察规定》和《煤矿老空水防治十项规定》等;省出台了《省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实施细则》;市为切实吸取水害事故教训,制订了《市煤矿水害防治方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对全市煤矿开展水害基本情况调查,排查矿井水害隐患;安徽省把国有煤矿周边小煤矿列为防治水监察的重点,按照“大矿自保、小矿自律、政府监管、国家监察”的原则,严禁矿井之间超层越界开采,防范透水事故。

(二)煤矿企业防治水主体责任的意识增强

大部分煤矿企业都能够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设立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保障防治水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落实各项防治水措施,有效遏制了水害事故的发生。省郑煤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防治水技术管理部;省肥城矿业集团吨煤提取5元、华恒矿业公司吨煤提取5.4元专项用于煤矿防治水,实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保证了防治水重点工程、防治水钻探、物探设备和监测监控仪器装备到位,为防范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科研院校主动承担防治水技术攻关

单位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矿井老空区探测与水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承担了“十一五”973计划“煤矿突水机理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在煤矿井下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研究方面也有重大进展。相信,这些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大提升水害防治水平。另外,一大批科研院校的专家针对企业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攻克生产中防治水技术难题,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好转做出了贡献。

(四)防治水工作成效显著

年至年全国发生水害事故122起、死亡518人,每年平均数比前3年平均数(下同)减少48起、201人,分别下降44%和43.7%,占全国煤矿总死亡人数的7.4%。其中发生重大以上(10人以上)水害事故11起、死亡190人,同比减少2起、101人,分别下降26%和51.5%,占全国重大以上事故的16.7%和14.8%。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所有从事防治水工作人员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对所有奋战在煤矿防治水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监管监察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总结防治水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时有发生,防治水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仍需加强。一是重特大水害事故多发。年以来,已发生13起、死亡216人。年在奥运会之前,广西百色市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发生“7.2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死亡36人。今年月日和月日,湖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发生1起透水事故,死亡13人和12人。二是暴雨洪水引发多起事故灾难和未遂事故。年月日,矿业有限公司因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堤决口,溃水淹井引发事故灾难,致使172人死亡;与其相邻的新泰市名公煤矿也因洪水淹井,造成9名矿工遇难。年7月29日,省市县支建煤矿因洪水淹井,造成69人被困,经全力抢救,被困人员全部生还。三是淹井事故时有发生。今年月日,省集团公司矿发生陷落柱突水,矿井被淹;月日,中煤平朔煤炭公司三号井工矿发生老空透水事故,透水量约28万m3,最大透水量达5000m3/h,矿井局部被淹;月日,国投新集公司板集矿(基建)井筒发生突水涌砂事故,矿井被淹,当班入井622人,621人安全升井,1人死亡。

分析近两年水害事故原因,反映出一些煤矿企业水害防治工作主体责任不落实,基础工作薄弱,水害防治措施不到位,部门监管、监察仍有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防治水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部门、单位和煤矿企业对水害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未将水害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水害防治制度不落实,责任不明确,防治水机构弱化、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二是水文地质资料不清。一些矿井缺乏必要地质报告和基础图纸资料;一些矿井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与实际误差较大,无法科学指导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一些矿井井田内或井田边界老空区积水不清楚;一些矿井没有对井田水害情况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三是探放水措施不落实。一些矿井根本没有探放水措施;一些矿井虽然进行了探放水,但未将水害彻底根治;一些矿井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起不到排除隐患作用;一些矿井根本不进行探放水,盲目掘进,导致水害事故;大部分老空透水事故都有明显的透水征兆,未及时撤退井下作业人员,违规组织生产,导致事故。

四是一些企业在防范自然灾害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重视不够,防洪体系存在漏洞,防洪设施不牢靠,特别是对中小水库、河流管理薄弱,一些河道、河堤不稳固,承载能力低,禁不起洪水的冲击;对井田内报废的井筒没有彻底充填,留下重大隐患。

五是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存在漏洞。一些地区对防治水工作不重视,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发生事故后,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导致同一地区的透水事故接二连三发生。

针对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从事防治水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要有紧迫感、责任感,认真研究,举一反三,将事故的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二、以颁布实施《煤矿防治水规定》为契机,坚决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

《煤矿防治水规定》已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提交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后颁布实施。《煤矿防治水规定》是在原煤炭工业部下发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年颁发)及《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年颁发)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加了法律责任。正式实施后,国家局还要安排宣贯和培训等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同志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当前煤矿防治水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

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各煤矿企业要增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雨季前要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治水工作,并抓好落实。一是煤矿法定代表人或煤矿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负责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二是煤矿必须配备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要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三是煤矿要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四是煤矿要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特别是要让职工牢记:当发现井下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报告调度室。

(二)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前提。一是煤矿必须具有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建井设计、建井竣工报告以及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和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煤矿图件应当建立数字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改完善。煤矿没有地质报告和必备图件,必须尽快绘制完善。二是要加强对古井老窑和周边矿井的调查研究。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水的资料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调查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以往发生水害的观测研究资料,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为防治老空水害提供详实的资料。三是任何矿井在废弃关闭之前都必须编写和提交闭坑报告,闭坑报告(包括图纸资料)报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四是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文字资料、数据、图件、计算评价和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一体化。

(三)认真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

针对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导致透水事故多发的状况,一是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要开展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煤矿井田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严禁超层越界开采。二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三是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四是在探放水过程中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五是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四)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

一是煤矿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情水情,主动采取措施。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二是煤矿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h不间断巡查。三是煤矿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程序等;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四是所有煤矿在雨季前要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是:位于地表河流、湖泊、水库、山洪部位等附近矿井的防洪设施和防范措施是否到位;与矿井连通的采煤塌陷坑是否填平压实;井口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矿井是否采取防范措施;违法违规开采防水保护煤柱的矿井是否采取了加固和阻隔工程措施;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已关闭的废弃煤矿是否充满填实;矿井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等。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

(五)加强防治水监督监察工作力度

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煤矿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防治水措施不落实、没有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超层越界开采的煤矿,必须责令其立即停产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要依法关闭。

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对受老空水、地表水、承压水或溶洞水威胁的煤矿,在雨季前开展一次专项防治水监察,对存在重大水害隐患的煤矿,要责令其停产、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提请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对重大未遂透水事故,也要彻查原因,追究责任,通过事故教训,全面提高防治水工作水平。

同志们,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水害防治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基础工作,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坚决有效遏制煤矿重大水害事故,为全国煤矿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做出贡献。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非油气矿产资源 会计计量 会计披露 采掘企业 矿业权

一、引言

矿产资源是一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可分为油气矿产资源和非油气矿产资源。非油气矿产资源是矿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能给相关单位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并为其所拥有或控制的非油气状态的自然生成物(李恩柱,2008)。目前我国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对油气资产的会计计量和披露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非油气矿产资源的特殊性,我国尚未针对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实际会计工作中,采掘企业对非油气矿产资源如何进行会计计量、如何披露,就值得关注了。对非油气矿产资源进行科学的会计计量、合理披露,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就矿产资源的投资、开发、管理等进行正确的决策。本文以非油气采掘企业上市公司公开的年报为依据,对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和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有所贡献。

二、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研究设计

( 一 )政策指引 为了规范资源类上市公司矿产资源计量与披露,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199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文件,对企业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企业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按历史成本计量。勘探结束形成地质成果的,增加资产:地质成果;不能形成地质成果的,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成果法)。采矿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年限法)。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下增设“地质成果”项目和“勘探开发成本”项目,分别反映企业因地质勘探而获得的地质成果的实际成本以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规定了矿区权益、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并规定了会计披露的内容。这不仅实现了我国油气生产企业会计核算与国际惯例多方面的趋同,也为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为规范上市公司涉及矿业权的信息披露行为,充分揭示矿产资源开发业务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并了《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4号矿业权相关信息披露》,规定了取得矿业权应披露的信息、出让矿业权应披露的信息。此外,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政策指引的制定是基础,而政策指引的执行是关键。非油气采掘上市公司执行相关政策指引的情况如何,有待调查并深入研究。

( 二 )样本选择与资料来源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我国上市公司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13类,其中采掘业又分为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开采、油气开采。本文选取沪深两市除油气采掘企业外的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开采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煤炭开采企业26家(不包括借壳上市的山煤国际和没有煤炭业务的鲁润股份),有色金属开采企业9家。研究对象为这些公司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这种选择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年报的披露比较详尽;二是2008年是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二年,年报编制比较成熟稳定。资料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公司公告)。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在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的核算,主要通过无形资产(采矿权、探矿权,合称矿业权)进行。因此重点收集采掘企业采矿权、探矿权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何初始计量、如何后续计量见(表1)、(表2)。另外矿产资源储量是采掘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也是持续经营的前提;产量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储量比较能说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因此,我们对储量、产量披露信息进行了收集。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有关的核算还涉及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和开发支出,对此予以了关注。土地使用权不能确定是否与矿业权有关,因此不予统计。产量和储量披露信息来源于公司年报中“董事会报告”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其他信息来源于年度会计报表及附注。由于有关信息分布比较零散,故手工统计方式收集资料。

三、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与披露分析

( 一 )煤炭采掘企业(1)探矿权。在无形资产项目披露中,明确有探矿权的企业只有3家,占11.5%,另有1家企业(中国神华)披露的信息不能确定是否拥有探矿权。明确拥有探矿权的煤炭采掘企业较少,原因可能是有些公司的探矿权可能一次性转入了“在建工程(或勘探开发成本)”明确披露,勘探开发成本含探矿权价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探矿权转入勘探开发成本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精神。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相关资产的成本。拥有探矿权的公司均将探矿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均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至于初始计量方法,在披露中,上市公司只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一般性说明,这说明披露的形式主义严重。明确有探矿权的3家企业未进行摊销且未提取减值准备,西山煤电(000983)的勘查工程在“在建工程”核算亦未提减值准备。这符合近年能源上涨的实际。(2)采矿权。有24家企业有采矿权,占92%。且均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采矿权均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初始计量方法的披露,大多数企业只按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到的一般性要求进行说明,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兖州煤业(600188)和大同煤业(601001)披露了采矿权如何取得,以及采矿权评估单位和评估方法。初始计量符合规定,但披露简单,详细披露的企业少。在有采矿权的24家企业中,有22家企业未计提采矿权减值准备,占92%;1家公司(煤气化,000968)明确提取了减值准备;1家公司(中煤能源,601898)不能确定是否提取减值准备。这是非常正常的。众所周知,在我国能源相对紧缺,近年来一直上涨,因此,与煤炭相关的采矿权基本不存在减值迹象,绝大多数公司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足为奇。采矿权摊销方法有产量法和年限法,以年限法为主。在有采矿权的24家企业中,有11家公司采用年限法,占46%;6家公司采用产量法,占25%;2家企业年限法和产量法同时采用;其余企业照搬会计准则中的“套话”说明摊销方法,笔者无法确定是采用什么方法摊销。至于账务处理,只有国投新集(601918)明确说明无形资产采矿权摊入管理费用,其他未予说明。(3)产量和储量披露。26家公司中,只有3家披露保有资源储量和可采储量信息,占11.5%,这3家公司分别是ST贤成(600381)、ST平能(000780)和中国神华(601088),前二者显然是为了“摘帽”,吸引投资者而有意披露,后者发行有香港上市的H股,香港证券交易所有披露储量的要求。另外13家企业披露了该年度产量,占50%。可见,煤炭采掘企业产量信息披露情况较好,而储量信息披露意愿不足,这可能与会计准则不完善,未强制要求披露储量有关。煤炭采掘上市公司矿业权有关情况详见(表1)。

( 二 )有色金属开采企业 (1)探矿权。9家有色金属采掘企业中7家明确有探矿权,占78%,说明色金属采掘企业危机意识较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探矿权均明确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均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4家企业在说明探矿权初始计量方法时照搬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原文,占44%,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摊销方法有按年摊销的,也有按产量摊销的。2家企业提取了探矿权减值准备,占22%。探矿权减值准备计提的依据是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如:中金黄金);1家公司(山东黄金)不能确定是否提取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企业相对较多,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另外中色股份(000758)和矿业(000762)2家公司存在勘探成本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情况―探矿权完全可能一次性转入“在建工程”,因而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没有作为无形资产的探矿权。(2)采矿权。9家公司均有采矿权,均通过“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且均按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初始计量方法,多数企业照搬企业会计准则原文说明,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只有1家企业(紫金矿业,发行了H股)计提了采矿权的减值准备,1家企业(山东黄金)不能确定是否计提了采矿权的减值准备,其余企业未计提采矿权减值准备。采矿权摊销方法有产量法和年限法,对摊销方法的披露,多数企业照搬企业会计准则原文进行说明,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3)产量和储量披露。5家披露了该年度的产量,占56%,4家未披露。3家披露保有资源储量,占33%,2家披露可采储量,占22%。4家企业披露了矿权个数和矿权面积,占44%。相比较而言,披露储量数量的有色金属企业较多。详见(表2)。(4)其他有关信息的披露。紫金矿业(601899)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的金额包括土地补偿费(矿山建设需要占用林地所支付的补偿费)、资源占用补偿费、林木补偿费,说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了与矿业权有关的费用支出;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金额包括勘探开发成本,说明地质探矿费用通过“勘探开发成本”科目核算。中金黄金(600489)披露:探矿工程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并根据评估公司评估报告书计提了减值准备,且存在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探矿工程”的情况;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矿权费用(地质探矿费、矿区使用费、矿权补偿费),说明存在地质探矿费、矿区使用费、矿权补偿费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情况。驰宏锌锗(600497)披露:探矿工程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勘探工程在“开发支出”科目核算,说明“在建工程”和“开发支出”科目均核算与矿产勘查有关的支出。西部矿业(601168)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金额包括土地使用权、采矿权、勘探开发成本和地质成果等;勘探开发成本包括取得探矿权的成本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勘探开发成本的工程项目包括在现有矿床进一步成矿及增加矿山产量、地质及地理测量、勘探性钻孔、取样、挖掘及与商业和技术可行性研究有关活动发生的支出。当勘探结束并有合理依据确定勘探形成地质成果时,余额转入地质成果。当不能形成地质成果时,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地质成果归集地质勘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自相关矿山开始开采时,按其已探明矿山储量按产量法进行摊销。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地质探矿投入是为了形成无形资产―新的探矿权(地质成果)和采矿权;二是探矿权的成本摊到了“勘探开发成本”。三是勘探开发成本的工程项目几乎包括找矿步骤各环节项目。山东黄金(600547)披露:“在建工程”项目有“系统地质探矿”;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项目金额包括探矿费用、土地租赁费、绿化费、土地补偿费、残采工程、矿山治水费用等。说明地质探矿费用有列“在建工程”的,也有列“长期待摊费用”的;其他与矿业权有关的费用列“长期待摊费用”。辰州矿业(002155)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项目金额包括地质勘探支出(地质勘查活动中进行详查和勘探所发生的支出,以矿区为核算对象),且按产量法摊销。说明地质探矿费用是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辰州矿业财务报告附注中,对地质勘探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原则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四、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非油气矿产资源采掘企业矿业权核算科目与初始计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非油气矿产资源采掘企业的探矿权、采矿权均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均按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少数煤炭采掘企业特别说明采矿权如何取得,以及采矿权评估单位和评估方法。同时,探矿权、采矿权的减值计提情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煤炭采掘企业的探矿权未计提减值准备,只有个别煤炭采掘企业计提了的采矿权减值准备;有色金属采掘企业计提探矿权采矿权减值准备的相对较多。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矿业权初始计量方法和摊销方法披露简单。在统计的非油气矿产资源采掘企业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大多数企业对矿业权初始计量方法和摊销方法的说明基本拷贝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而没有结合本企业的特殊情况具体说明,这说明披露的形式主义严重。第二,披露储量信息的企业少。披露产量信息的企业较多,而披露储量、矿权个数和矿权面积等其他数量信息的企业较少,披露意愿不足。相比较而言,披露储量、矿权个数和矿权面积的有色金属采掘企业较多,而煤炭采掘企业较少。第三,矿业权的摊销核算混乱。对探矿权,有摊销的,有不摊销的,有摊入管理费用的,有摊入勘探成本的,有直接转入勘探成本的;对采矿权,有按年限法摊销的,有按产量法摊销的,有两种同时采用的,有的摊销到管理费用。这将影响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和统计汇总。第四,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有关的科目使用与列报混乱。表现在:探矿工程有在“开发支出”核算的,也有在“在建工程”核算的;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有关的科目(项目)涉及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开发支出、在建工程;勘探开发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列无形资产项目的,有列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的,也有列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的,笔者认为,虽然三个项目都属于非流动资产类科目或项目,但摊销方法却不相同,因此实务中是否摊销、摊销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各期损益;另外,长期待摊费用、开发支出通常不计提减值准备,而与矿产资源资产有关的长期待摊费用和开发支出往往涉及减值问题,因而实务中是否测试减值,也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损益。这些乱象可能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或矿业权)的特殊性有关,也可能与会计人员的地质勘探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有关。

( 二 )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制定满足非油气采掘行业特殊要求的补充规定。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重新制定矿业权会计处理规定,对矿业权如何后续计量予以明确。包括摊销方法、摊销去向,以及后续投资资本化条件、如何进行减值测试等。二是尽快制定采掘行业会计准则。即制定适用于油气采掘企业,也适用于其他采掘企业的会计准则。在准则中规定储量信息披露内容及与矿产资源开采有关的会计处理。虽然石油天然气资产和其他矿产储量资产在风险上存在差异,但从经济活动实质看它们属于资源开采的不同种类,应该统一在同一准则之下,同时在统一的采掘行业会计准则中体现这种区别。统一的采掘行业会计准则可以指导采掘行业企业对经济事项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改变会计处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一致的现象;也为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评价采掘行业企业提供工具,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为更多的采掘行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打下基础。或者制定专门的非油气采掘行业会计准则,以克服现行核算乱象。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C11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恩柱:《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年第4期。

[2]许家林:《资源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沈振宇:《自然资源会计》,《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5期。

[4]王昌锐:《论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7

同志们: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中国煤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企业文化课题组秘书长、阳泉煤业集团董事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李演珍同志给我们作企业文化专题辅导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演珍部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李演珍部长是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享誉全国煤炭系统的企业文化专家。正如原中煤政研会马德庆会长所说:“李部长是全煤企业文化建设的‘总教头’”。李演珍部长先后担任阳煤一矿党委副书记、阳煤集团董事长助理和宣传部长等职,他博学多识,学贯中西,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企业文化方面造诣深厚。从上世纪80年代,李演珍部长就开始潜心研究企业文化,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丰硕成果。在李演珍部长的倡导、组织和推动下,阳煤集团率先在全国煤炭系统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抓出了全煤第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阳煤一矿,打造了阳煤品牌,聚焦了全煤目光。正是阳煤的成功实践,使企业文化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享誉大江南北。他主导研究的安全教育“十二法”,在全国煤炭系统推开。听李部长亲自作报告,可以说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机会难得。

李部长对我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非常关心,多次予以指导。我们白庄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得到了李部长的关心、厚爱和支持。李部长工作非常繁忙,在参加完山西省一个重要会议之后,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不辞辛苦给我们作专题报告,这本身就体现了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这里,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李部长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在家的矿级领导干部,副科级以上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共计200余人。这次报告会机会难得,大家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好,记好,领会好。下面,欢迎李部长给我们做辅导讲话。

(李演珍作辅导报告)

同志们,刚才李部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企业文化课,可以说感受深刻,受益匪浅。李部长的报告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系统性的探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建设性和操作性,对进一步推进我矿企业文化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为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李部长的报告,更好地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下面我再提几点要求:

1、要很好的吸收消化李部长的报告。报告会之后,要采取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支部书记会、中层干部会、职工政治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部长的报告,掌握精髓,领会实质,并很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用李部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指导我们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2、要借助我矿“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命名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我矿是全煤20家命名“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的单位之一。这个称号来之不易,要巩固好、保持好、发展好还需不懈的努力。企业文化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要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和创建要求,拿出下一步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并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和落实,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步伐,不断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尽快形成我矿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3、要突出安全文化建设这个重点。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新的更加有效的安全文化创建形式,着力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不断完善“6+2”安全文化模式,逐步推行“六预”、手指口述法和十种安全行为养成法,促进安全生产的发展。

4、进一步深化“4E”体系。要使每一天、每一处、每一事、每一人向每一物升华,提升矿井管理水平。要抓好矿山设备编码、安全标识的推广应用,借助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发展,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打造数字矿山的根本。这项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团结协作,搞好调查研究等前期工作,通过实施矿山编码、安全标识,切实做到井下各岗点处处都有安全警示,使职工熟知熟记,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5、要继续搞好走动式管理。走动式管理是实现闭合管理、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没有走动式管理,企业文化不可能落地生根。今后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走动式管理,做到事前预知预想、事中检查落实、事后考核兑现,使这一递进式闭合管理逐步向科学管理、精确化管理转变,更好地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6、要努力向生产经营流程再造转变。要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结构,优化决策实施,优化流程管理,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效益作为检验标准,与内部市场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市场化运作,精确化管理,循序渐进,有重点地推进,力争早见成效。

总之,我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向阳煤集团等优秀的企业学习,借众家之长补己之短,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延伸,为我矿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天,李部长的报告给我们送来了春风,为我们掀起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高潮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我坚信,在李部长的关心、帮助、支持和指导下,我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定会有新的进展,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为李部长给我们传经送宝表示衷心的感谢!

矿业行业研究报告篇8

近年,太钢取得了铁矿及煤矿的探矿权。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为了太钢长远发展的根本,应对这些宝贵资源做好前期工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地质工作。我认为矿山地质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我就此,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1 矿山初建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与特征

1.1 矿山建设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

1)进行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进一步勘探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调查,了解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基本地质概况、资源储量规模,为矿山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2)分析矿区地质成因和矿床概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对于已投产矿山,还应掌握矿山的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分布情况。

3)在拟编矿山中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中,参与矿区经济效益评估工作,结合在建矿山重要设计方案的论证做相关地质详查以及勘探后对该矿区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4)矿山建设中的地质设计。进行初步勘探设计,明确勘探设计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5)为使地质勘探资料能尽量满足建设需要,进行勘探规划设计与矿山规划在建相互协调统一,对可采矿石的工业指标进行分析论证,并对影响在建矿山区域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可采矿石进行采样后送相关单位进行可磨可选试验后,对矿石的可选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相应合理的选矿方法。并对相应的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等。

6)在建矿山的现场指导工作。主要为在建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做进一步的改进,及时对地质工作的不足之处做进一步的完善,进行在建矿山勘探报告的编写,并进行相关地质设计方面的技术指导。

1.2 矿山在建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特征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由地质勘探阶段过渡到生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地质勘探阶段所做的工作表现如下情况。

1)对现阶段的地质设计与要求,是在原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未完成解决的,而在建矿山阶段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为了合理确定露天矿境界或井下通风井位置,需对某些地段矿体的边界进行进一步的圈定;又如当所确定的首采地段控制程度不够或“三带”界线不清,需补加勘探工程,提高其控制程度和地质研究程度等。

2)继承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在地质勘探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已有的历史事实,基建探矿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继续和补充。其探矿方法和工程布置,必须受原勘探工程体系的制约。

3)生产矿山建设阶段,由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或设计工作,对矿山规模、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矿井通风方式、厂址、选矿流程等重大方案,已有了一个初步设想或已经确定。此阶段地质工作的深度和要求,是以能否满足矿山建设和生产需求为准则。

2 在建矿山初期的地质工作

2.1 资源储量核实和在建矿山规划设计中的地质工作

1)工作目的与作用。

资源储量核查和矿山规划是为了掌握地质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最新的地质成果,及时对矿区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地质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资源调查的对象通常是已经完成详查或勘探的矿区,主要调查内容为:矿区交通位置与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矿区水、电、燃料、建筑材料供应及现场供应情况、资源储量与开采利用情况;开采矿体的地质构造情况;可采矿体的物质成分、特性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区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地质工作任务、方法及成果、下一部工作计划;地质储量与矿床远景评价。最后进行矿区资源条件与建设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对矿山建设的建议。

3)矿山建设规划中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矿山建设规划中的地质工作,除应包括地质资源调查的各项内容外,还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为工艺专业提供经审定后的地质资料,包括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石成分、矿床储量、水文地质条件。

2.2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探指导在建矿山过程中的工作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是在专业地质人员详查的前提下进行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只是对矿山建设的重大方案进行比较,提出矿山建设的概略蓝图。项目建议书主要是阐明项目建设的根据和必要性,以及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此阶段的地质工作内容较简单,地质工作的深度及广度较浅。

2.3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为:对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矿石资源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矿区的地质地形图和各勘探线的剖面图及其它相关图件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绘制;用垂直断面法对各剖面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在剖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水平分层图的绘制,并对水平分层图进行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后与剖面所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确定估算资源储量的准确可靠程度。再利用三维立体软件建立矿块的立体模型,进一步分析矿体的形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规划采矿设计,同时对矿区内开采矿体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做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2.4 在建矿山的具体规划与地质勘探报告相结合

在资源核实和在建矿山具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要同地质勘探部门相结合,对矿区地质勘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按照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将影响矿山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为矿山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依据。地质部门应客观而及时提供有关地质资料与成果,从而促进矿山建设项目及时列项,带来优化的社会效益。

1)勘探决策的结合。

矿床是否值得勘探是个重大决策问题。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品位高、规模大、开采技术条件和加工技术条件简单、建设条件好、市场需要的矿区转入勘探。如果存在某些重大不利条件,将会造成矿山生产在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效益不佳。

2)勘探工作布署的结合。

对矿区内勘探对象和勘探范围的确定、勘探分段分期及勘探顺序等,应与开采范围、开采顺序、首采地段相一致。埋藏浅的矿床,应满足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需要。在主要井巷工程或露天境界和工业场地附近,要布置重点工程,对矿体和地质构造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高级储量的位置应位于首采地段。如勘探工程布置不当,也同样会影响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3)勘探深度的结合。

合理确定勘探深度是勘探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要求是对延深很大的矿床,其勘探深度一般在,600米左右。但实际上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

4)勘探巷道具体位置的布置与矿山开采相结合。

在满足地质勘探的前提下布置具体的巷道位置,目的是为矿山开采所利用,一般要做到“一条巷道多方面所用”。巷道的开拓及(台阶)储量和涌水量计算,其标高应尽量与设计标高一致。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进行大口径抽水试验或在矿床开采前需进行矿床超前疏干时,应尽可能将大口径抽水试验与矿山超前疏干结合进行,以节约投资。

5)矿石类型划分中的结合。

矿床的矿石类型繁多,如划分过简与采选工艺流程不符,则满足不了设计和生产的需要;如划分过繁,不仅增加了人为的复杂性,而且不便使用。为此,应根据采矿的可能和选矿工艺的需要,本着尽量“简化”的原则进行矿石类型的划分。

2.5 对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评审

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矿山设计的质量。因此,必须在设计之前对所依据的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审的应从矿区具体的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布置勘探钻孔是否满足地质技术指标的要求,评价勘探钻孔质量的优劣,对整个矿区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能否满足矿山设计与建设的要求,是否符合储量规范的规定为准则。

2.6 储量计算工业指标的研究

矿产资源工业指标是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所以,合理确定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必须符合矿床地质特点,既能满足国家对该种矿产的需求,又能保证矿山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以便为国家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是矿山建设前期设计准备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地质工作内容。

2.7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目的是较准确可靠地探明矿山在建情况和矿区具体开采位置的矿山工程地质,以便进一步搞清楚在建矿区可能影响施工的地质灾害与隐患,确保在建矿山安全有序进行。主要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矿山正建设中的采、选矿厂房的选址和地基处理、尾矿库的库基及库肩、通往采场公路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等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工作。

2)要实地到施工中的井巷,硐室(正开采的矿石采场)了解该地段的工程地质简易程度,进行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与采矿专业人员多沟通,全面开展相关露天矿体的边帮稳定性及井下采矿矿体稳定性做系统性分析讨论。具体为矿岩体工程地质现状、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与之相联系的水文地质特征、构造应力场的分析论证。相关分析论证工作分为:①探明在建矿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地层发展时代,所属区域地质构造分类,进一步研究区域构造的发展演变过程。②分析矿区周边构造磁场演化,同时进行构造地质应力研究,提出构造应力磁场的三维延伸方向。③分析矿区矿岩体自然形成过程中的三维磁场应力集中部位。初步弄清楚矿区内不同地层地质年代地质构造中形成的地壳隆起的缓慢程度,综合分析判断目前矿区内矿体三维应力场的发展变化情况。

上一篇:美术活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初中生厌学心理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