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投资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14:09

矿业投资管理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1篇

一、当前矿业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新疆矿业企业主要从事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为我国提供丰富的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矿物资源长期供应导致当地资源逐渐枯竭,针对此类情况很多新疆矿产企业采取对外投资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中部资源,尽量弥补新疆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企业竞争力落后新疆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产地。很多矿业企业在业界处于垄断地位,忽视其他企业的发展能力。采用封闭式管理理念,同时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导致市场竞争力弱,虽然企业的规模大,工作人员众多,但是整体的发展能力弱,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他大企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二)国内市场的阻力当前国内的矿产企业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状态,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高,给新疆矿产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经济不断发展,相对应的管理体系也随之改变,“走出去”模式在实践中频繁受到挑战。长此以往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地矿产企业差距逐渐扩大。综上所诉,影响新疆矿业企业对外投资的因素不仅有本区域自身的因素,和内地企业的差距逐渐拉大也是重要因素。针对上诉问题,要求新疆矿产企业必须积极改进企业投资模式,完善对外投资体系,加强对内地矿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的策略

为了保证新疆矿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新疆政府将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调整投资结构,完善相关激励机制,鼓励矿业企业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借鉴内地矿产企业发展经验,促进本地企业高速发展。

(一)加强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矿产企业的沟通交流新疆作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满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为了加快发展进程,要求新疆矿产企业加强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矿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完善投资模式。我国中东部地区矿产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较为先进,和海外联系密切,在发展中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投资理念,为本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新疆矿产企业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对投资体系的管理,改善内外部发展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循环利用体系,调整资源的供需矛盾。有针对性开展投资,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链。

(二)完善市场风险防范体系当前市场情况变化莫测,产品供求情况决定了矿产品的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为了促进新疆矿产企业的发展,要求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相关企业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规避风险,优化产业链,对矿业投资项目进行合理正确评估,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将经济周期变化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对矿产品价格的变动充分重视。企业内部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未来矿产品的价格做出合理预测,尽量规避市场经济风险,减轻市场价格波动对矿产企业发展的影响。

(三)慎重选择投资对象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外投资,谨慎选择投资对象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我国中东部地区矿产企业经济体系较为完善,为了提升本企业的发展能力,应避免投资对象单调的现象,与我国中东部地区企业保持信息的畅通,必须加强观察,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优秀矿产企业的发展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体系。在投资过程中,选择投资对象至关重要,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以经济利益为主,选择的投资对象本身要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在投资过程中要注意成本投入,以勘探项目为基础,加强资源合作,建立风险预防机制,事先对选择对象进行细致分析,专业评估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选择的合理性。

(四)规避金融风险危机在国内矿产经济体系的发展背景下,新疆矿产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国内金融风险带来的挑战。西部矿产企业和内地矿产企业要保持一致的投资方向,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建立相关预防体系。在投资进程中要采用合理的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确定企业当前发展目标,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的顺利运转。同时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生产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区域管理水平。

(五)建立风险预测体系任何投资活动本身都有一定的风险,矿产企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其投资风险性可想而知。矿产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矿业投资项目本身周期长、成本大、资金投入多,所以在发展进程中要建立完善的预测体系,在勘探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探测,在开采过程中建立安全体系,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确保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风险预防体系进行量化分析,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企业间信息的畅通性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内外部环境的不同,我国中东部地区矿产企业和新疆的矿产企业在发展体系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将投资关系和投资模式有效整合,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在发展中以本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吸收其他企业优秀发展理念,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本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七)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西部矿产企业和我国中东部地区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很多异同点,在建立统一的投资关系基础上要将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的管理理念落实到实践中,聘请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完善相关投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发展战略。认真开展质量标准检验工作,完善考核机制,切实发改进当前我国矿产安全机制不严、不细的现状。在原有的质量考核标准下,实现精细化管理,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定。在投资管理中兼顾企业的内部发展体系,将两者整合起来,促进其共同发展。

三、结语

矿业企业的建设发展对国家的经济体系,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新疆矿产企业为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与我国中东部地区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投资体系。针对当前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加强西部矿产企业和我国中东部地区企业之间合作的同时建立完整的预警机制,促进矿产企业的整体发展。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矿业权;投资管理;核算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58-02

1矿业权的投资管理现状分析

1.1矿业权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矿业权投资管理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矿业权投资在实践操作层面和管理层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产生了许多矛盾与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难以解决,比如,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分配、投资矿业权与当地民众的矛盾、环境保护与探采之间的矛盾等,应引起政府和矿业权人的高度关注。比如,作为国家大型央企的五矿集团既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也不能不考虑在矿业领域的话语权。没有较强勘探能力的矿业公司,只能靠购买矿山,付出巨大成本。五矿集团以安徽省庐枞地区泥河铁矿矿业权投资计算,如果通过矿业权招拍挂取得,需要十六七亿元。五矿集团从勘查做起,根据矿法和合同约定,采矿权自然过渡给公司,能节省十多亿元。

1.2行政干预限制了矿业权的流转

行政干预限制了矿业权的流转主要表现在政府出让矿业权上,比如,政府为了避免矿业权涨价对受益的冲击,对矿业权许可证的有效期任意缩短,甚至强行规定探矿期一年,采矿期两年。这样的结果严重的干扰了矿产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通过各种措施得来的矿业权还没有开展工作,矿业权就会丧失,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也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商业性的地质勘探活动不断增多,作为地勘单位在探矿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是实践中的投资就因为政府轻易地收回探矿权而毁于一旦。地勘单位为了生存与发展,往往忍辱负重的保全采矿权,比如,容许政府占有采矿权中的干股或者支付一定比例的收益。

1.3资金链脱节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改革成功的两大基本经验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而在30多年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矿业的改革开放滞后,由此导致了矿业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如商业性地质工作缺乏启动机制;矿产资源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下游则缺乏矿业的生产资本,融资渠道有限。比如,郴州市东坡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投入项目经费23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163.5万元,占资金比例为50%,省财政和市场资金占比为45%,而单位投入资金116.4万元,仅占5%,由此形成了矿业权这一特殊商品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地勘投资难以完成资本的循环,甚至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从而导致商业性地质工作陷入困境。

1.4投融资渠道单一问题

国家资金目前仍是我国地勘投入的主要部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投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矿业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规模太小,所占比例不到企业外部筹措资金的5%,明显低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二是政府财政性投资不多,在矿业开发(主要为矿产采选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投资只占5%,社会行业平均为15%;三是矿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缺乏资金积累能力;新项目没有资金来源,靠大量负债项目难以体现效益;四是利用外资少,且结构不合理。

2地勘单位矿业权的核算要求

2.1矿业权及矿业权市场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矿权价款。探矿权由国家出资勘查,探矿权人在得到探矿权后而支付价款来购买。二是探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探矿权由国家出让给探矿权人,探矿权人为得到探矿权后支付的使用费。

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矿权价款。采矿权由国家出资勘查,采矿权人在得到采矿权后而支付价款来购买。二是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采矿权由国家出让给采矿权人,采矿权人为得到采矿权后支付的使用费。

探矿权和采矿权统称矿业权。矿业权基本特征可归纳为:矿业权是矿产资源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一种物权,是矿产资源的使用权。矿产资源所有权人将矿产资源使用权让与他人,允许他人使用。矿业权具有排他性和主体唯一性,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妨碍矿业权人行使合法权利。矿业权的取得和转移必须履行严格的法律、行政程序,遵循以登记为要件的不动产变动原则。

2.2矿业权的会计核算要求

(1)取得矿业权的会计核算

地勘单位在购买矿业权时,会计支出款项应按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贷记等相关科目。地勘单位在进行普查、详查以及勘探等自筹资金的勘查项目获得的矿业权以及转入开采而形成的采矿权,在获取矿业权证后应按勘查核算项目的实际支出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贷记――地勘生产等科目。勘查如果没有形成矿业权应转入当期损益,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地勘生产等科目。由国家出资勘查而形成的矿业权,一般做法是在转让成功后予以资本化。

(2)出售时的矿业权会计核算

地勘单位在自筹资金以及出售购入形成的矿业权,应在收到收入款项后,应按实际收入款项借记相关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同时结转成本,作借记――经营成本、贷记――无形资产(矿业权)等科目的会计分录。另外,由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国家评估机构评估后出售的矿业权,作借记――相关科目、贷记――国家基金、经营收入等科目的会计分录。

由国家出资形成并按国家评估机构评估价出售的矿业权,按评估价与勘查生产成本差额记入经营收入,按原实际发生地勘生产成本转增国家基金,作借记相关科目。

(3)合作勘查、作价投资的矿业权会计核算

地勘单位自筹资金以及购入形成矿业权合作勘查、作价投资的,按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投资(×合作勘查项目)、贷记――无形资产(矿业权)等科目。国家出资形成矿业权合作勘查、作价投资的,按评估价借记――长期投资(×合作项目)科目,按国家原始投入成本,贷记――国家基金科目,按评估价与国家原始投入的差额借(贷)记――地勘发展基金科目。在产生收益或亏损时,由于矿业权尤其是采矿权的特殊性,无论是否拥有控制权,应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先冲销合作、投资成本,作借记――相关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合作项目)等科目的会计分录,待长期投资成本冲抵完后再作借(贷)记――投资收益科目的会计分录。

(4)采矿权摊销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采矿权摊销时,作借记――制造成本、贷记――无形资产(采矿权摊销)等科目的会计分录。

3完善地勘单位矿业权投资管理与核算措施

3.1地勘单位实现探采一体化的模式

地勘单位探矿的目的是为了采矿,要采矿必须首先进行探矿,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必定是探采一体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地勘单位将选择走矿业公司之路,依托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及拥有的矿业权,通过采矿权的获得转化为矿山公司,实现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以及向市场主体转变。

因此,未来传统矿业公司将向上游探矿扩展,而传统地勘单位向下游采矿延伸,矿业公司将成为矿产勘查的主体,实现矿业探采一体化。在这一方面,福建省上杭紫金矿业公司是一个成功的案例。2012年1~9月份,紫金矿业实现营业收入346.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1.50亿元,增长21.59%。紫金矿业的成功取决于其良好的与市场充分接轨的经营机制,实现了探采一体化,采矿形成的利润能够回到上游投入地质勘查或收购矿权,为下游的矿业开发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实现良性循环。

3.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

发展矿业资本市场,可为地勘单位创造多元融资渠道,提供市场化的平台,促进跨国矿业(集团)公司的形成。而且,发展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可自由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产及资产组合,有利于投资者财富的增长和风险规避。

首先,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从扶持我国地勘单位和中小矿山企业的角度看,“二板市场”将为矿业投资提供沃土。其次,加强和完善证券管理部门、股票交易所及金融投资机构对矿业融资政策、规则的制定及对上市矿业公司的监督管理。支持和鼓励矿业公司到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融资。再次,建立矿业投资基金,一要建立各种政府勘查投资基金,二要允许其他投资基金进入矿业资本市场,建立以商业性勘查基金为主导的相互补充的勘查投资体系。

3.3加强投资管理与核算的风险防范

地勘单位应加强投资管理与核算的风险防范:第一,要防范市场风险,在投资的矿种上要尽量选择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矿种,如铁、铜、铝等急缺矿种和建材矿产。第二,要提高成本风险防范意识,比如,在投资的区域上要选择交通以及水电基础设施完善和矿成品目标市场较近的区域。第三,要防范决策风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矿产品市场全球周期波动,对于地勘单位投资矿产资源,应在价格上升阶段进入市场。第四,要防范运行风险,要充分调研投资的软环境,选择政府诚信、法规政策完善以及工作效率高的区域进行投资。第五,要防范生产安全风险,安全是地勘单位效益的保证。如煤炭的勘查开采,一定要设计好、施工好、维护好安全工程,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参考文献: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3篇

一般认为,经济改革成功的两大基本经验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而在30多年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矿业的改革开放滞后,由此导致了矿业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如商业性地质工作缺乏启动机制;矿产资源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下游则缺乏矿业的生产资本,融资渠道有限。比如,郴州市东坡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投入项目经费23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165万元,占资金比例为50%,省财政和市场资金占比为45%,而单位投入资金116.4万元,仅占5%,由此形成了矿业权这一特殊商品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地勘投资难以完成资本的循环,甚至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从而导致商业性地质工作陷入困境。

投融资渠道单一问题

国家资金目前仍是我国地勘投入的主要部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投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矿业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规模太小,所占比例不到企业外部筹措资金的5%,明显低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二是政府财政性投资不多,在矿业开发(主要为矿产采选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投资只占5%,社会行业平均为15%;三是矿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缺乏资金积累能力;新项目没有资金来源,靠大量负债项目难以体现效益;四是利用外资少,且结构不合理。

地勘单位矿业权的核算要求

1矿业权及矿业权市场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矿权价款。探矿权由国家出资勘查,探矿权人在得到探矿权后而支付价款来购买。二是探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探矿权由国家出让给探矿权人,探矿权人为得到探矿权后支付的使用费。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矿权价款。采矿权由国家出资勘查,采矿权人在得到采矿权后而支付价款来购买。二是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采矿权由国家出让给采矿权人,采矿权人为得到采矿权后支付的使用费。

探矿权和采矿权统称矿业权。矿业权基本特征可归纳为:矿业权是矿产资源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一种物权,是矿产资源的使用权。矿产资源所有权人将矿产资源使用权让与他人,允许他人使用。矿业权具有排他性和主体唯一性,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妨碍矿业权人行使合法权利。矿业权的取得和转移必须履行严格的法律、行政程序,遵循以登记为要件的不动产变动原则。

2矿业权的会计核算要求

(1)取得矿业权的会计核算

地勘单位在购买矿业权时,会计支出款项应按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贷记等相关科目。地勘单位在进行普查、详查以及勘探等自筹资金的勘查项目获得的矿业权以及转入开采而形成的采矿权,在获取矿业权证后应按勘查核算项目的实际支出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贷记———地勘生产等科目。勘查如果没有形成矿业权应转入当期损益,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地勘生产等科目。由国家出资勘查而形成的矿业权,一般做法是在转让成功后予以资本化。

(2)出售时的矿业权会计核算

地勘单位在自筹资金以及出售购入形成的矿业权,应在收到收入款项后,应按实际收入款项借记相关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同时结转成本,作借记———经营成本、贷记———无形资产(矿业权)等科目的会计分录。另外,由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国家评估机构评估后出售的矿业权,作借记———相关科目、贷记———国家基金、经营收入等科目的会计分录。由国家出资形成并按国家评估机构评估价出售的矿业权,按评估价与勘查生产成本差额记入经营收入,按原实际发生地勘生产成本转增国家基金,作借记相关科目。

(3)合作勘查、作价投资的矿业权会计核算

地勘单位自筹资金以及购入形成矿业权合作勘查、作价投资的,按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投资(×合作勘查项目)、贷记———无形资产(矿业权)等科目。国家出资形成矿业权合作勘查、作价投资的,按评估价借记———长期投资(×合作项目)科目,按国家原始投入成本,贷记———国家基金科目,按评估价与国家原始投入的差额借(贷)记———地勘发展基金科目。在产生收益或亏损时,由于矿业权尤其是采矿权的特殊性,无论是否拥有控制权,应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先冲销合作、投资成本,作借记———相关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合作项目)等科目的会计分录,待长期投资成本冲抵完后再作借(贷)记———投资收益科目的会计分录。

(4)采矿权摊销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采矿权摊销时,作借记———制造成本、贷记———无形资产(采矿权摊销)等科目的会计分录。

完善地勘单位矿业权投资管理与核算措施

1地勘单位实现探采一体化的模式

地勘单位探矿的目的是为了采矿,要采矿必须首先进行探矿,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必定是探采一体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地勘单位将选择走矿业公司之路,依托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及拥有的矿业权,通过采矿权的获得转化为矿山公司,实现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以及向市场主体转变。因此,未来传统矿业公司将向上游探矿扩展,而传统地勘单位向下游采矿延伸,矿业公司将成为矿产勘查的主体,实现矿业探采一体化。在这一方面,福建省上杭紫金矿业公司是一个成功的案例。2012年1~9月份,紫金矿业实现营业收入346.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1.50亿元,增长21.59%。紫金矿业的成功取决于其良好的与市场充分接轨的经营机制,实现了探采一体化,采矿形成的利润能够回到上游投入地质勘查或收购矿权,为下游的矿业开发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实现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

发展矿业资本市场,可为地勘单位创造多元融资渠道,提供市场化的平台,促进跨国矿业(集团)公司的形成。而且,发展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可自由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产及资产组合,有利于投资者财富的增长和风险规避。首先,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从扶持我国地勘单位和中小矿山企业的角度看,“二板市场”将为矿业投资提供沃土。其次,加强和完善证券管理部门、股票交易所及金融投资机构对矿业融资政策、规则的制定及对上市矿业公司的监督管理。支持和鼓励矿业公司到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融资。再次,建立矿业投资基金,一要建立各种政府勘查投资基金,二要允许其他投资基金进入矿业资本市场,建立以商业性勘查基金为主导的相互补充的勘查投资体系。

3加强投资管理与核算的风险防范

地勘单位应加强投资管理与核算的风险防范:第一,要防范市场风险,在投资的矿种上要尽量选择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矿种,如铁、铜、铝等急缺矿种和建材矿产。第二,要提高成本风险防范意识,比如,在投资的区域上要选择交通以及水电基础设施完善和矿成品目标市场较近的区域。第三,要防范决策风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矿产品市场全球周期波动,对于地勘单位投资矿产资源,应在价格上升阶段进入市场。第四,要防范运行风险,要充分调研投资的软环境,选择政府诚信、法规政策完善以及工作效率高的区域进行投资。第五,要防范生产安全风险,安全是地勘单位效益的保证。如煤炭的勘查开采,一定要设计好、施工好、维护好安全工程,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4篇

150 亿元

总排名30 新理益

男 49 出生于上海 四川大学法律系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天茂集团(000627),

2001年3月收购

2011年3月,在天茂集团宣布启动定向增发后不久,刘益谦辞去华茂集团董事长职务。尽管如此,刘益谦仍通过新理益间接持有天茂集团21.83%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同时,新理益还控股了国华人寿和天平车险两家保险公司。近年来,刘益谦大举投入的艺术品收藏,已成为其财富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龚虹嘉

120亿元

总排名48 富年科技

男 47

华中科技大学

公司总部:广东广州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海康威视(002415),

2010年5月IPO

龚虹嘉先后15次投资创业,所投资的相关企业均实现较大盈利,是中国著名的股权投资者。富年科技早期通过2000万元股权融资,引入上海联创和美国IDG两大风险投资商。目前正积极准备新一轮风投。龚虹嘉现为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持有22.1%股份。

3 吕向阳

87.7亿元

总排名78 融捷投资管理

男 50出生于安徽无为

公司总部:广东广州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01211.HK),

2002年7月IPO;

比亚迪电子(00285.HK),

2007年12月IPO;

比亚迪(002594),

2011年6月IPO

吕向阳于1993年创建融捷投资管理集团,1995年与表弟王传福创立比亚迪。伴随2011年比亚迪回归A股,吕向阳的财富也迅速膨胀。吕向阳直接持有比亚迪10.16%的股份,同时,其与妻子张长虹100%持有的融捷投资间接持有比亚迪6.91%股份,合计持有比亚迪17.07%的股份。

4 陈隆基

70亿元

总排名119 利嘉国际

男 56 出生于上海

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博士

福建省政协常委

公司总部:香港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正和股份(600759),

2007年11月收购

陈隆基于1992年从香港回到福州组建利嘉集团,以外商身份介入商业地产。浸淫资本市场10余年的陈隆基,真正名声大噪是在2011年。2011年12月1日,陈隆基将其持有的多伦投资全部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李勇鸿。此外,还将其持有的正和股份的股权减持至57.89%,累计套现约18.6亿元。

5 柯希平

65亿元

总排名139 恒兴实业

男 53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公司总部:福建厦门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紫金矿业(02899.HK),

2003年12月IPO;

紫金矿业(601899),

2008年4月IPO;

京东方(000725),

2001年1月IPO

1994年,柯希平与人合资创办恒兴实业。2000年8月开发紫金矿业,紫金矿业是柯希平最成功、也是最重要的投资,10年回报达数十亿元。目前,恒兴实业持有紫金矿业1.77%股份。2009年,柯希平卖出所持紫金矿业7476.69万股,筹资参与京东方的定向增发,其目前持有京东方1.98%的股权。

6 陈金霞

60亿元

总排名156 九芝堂集团

女 44 出生于上海 硕士

公司总部:湖南长沙

主要行业:金融投资、医药

上市公司:九芝堂(000989),

2000年6月IPO;

国金证券(600109),

2007年1月借壳上市;

千金药业(600479),

2004年3月IPO

2008年6月魏东意外过世后,其妻陈金霞成为“涌金系”新任掌门。陈金霞为国金证券和九芝堂的实际控制人,持有国金证券43.25%的股份,与湖南涌金共同持有九芝堂86.43%的股份。此外,还间接持有千金药业17.32%的股份、广汇股份12.47%的股份。

7 张大中

55亿元

总排名180 大中投资

男 64 出生于北京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公司总部:北京

主要行业:投资

2007年12月,张大中将一手创办的大中电器以36.5亿元转让给国美电器,成立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北京大中投资,先后参与TCL、海信电器增发。2011年3月,张大中重返家电零售业,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

8 周传有

50亿元

总排名198 中金投资

男 48 出生于上海 复旦大学法学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新鑫矿业(03833.HK),

2007年10月IPO;

星星科技(300256),

2011年8月IPO

周传有1995年成立中金投资,目前已形成以房地产开发、矿产投资、资本投资为主业,能源投资、信息产业等为补充的业务格局。截至2010年,集团所属总资产约80亿元,净资产约60亿元。2011年,周传有投资的浙江星星瑞金科技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中金投资持有其4.04%股份。

8 戴志康

50亿元

总排名198 证大集团

男 48 出生于江苏海门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房地产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5篇

国有大型煤矿企业淮北矿业集团位于安徽省,职工人数超过10万人。为使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更有保障,自2005年起,淮北矿业开始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四年来,淮北矿业集团企业年金资金规模从2亿元,发展至12.6亿元,成为国内企业年金项目市场化运作比较成功的案例。

“在这12亿元中,有9亿多元来自于企业和职工缴费的本金投入,有3亿元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淮北矿业集团社保中心主任于杰向《望东方周刊》介绍说。

于杰说,煤炭企业员工数量众多,劳动强度较大。不少员工来自农村,家庭负担重,退休后的基本养老保障较低,需要通过年金制度来补充养老金。

淮北矿业集团引进了易方达、海富通、南方、嘉实,华夏等五家基金公司管理企业年金,使之通过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实现保值和增值。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一支柱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即为企业年金,原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然而,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现状与前几年的业界预期差距甚远。

6年前,有关官员和专家曾预测,2010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达到5000亿至10000亿元。然而,截至2009年底,这一数字仅为2533亿元。而且,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绝大多数为垄断行业的国企,甚至被误解为“富人俱乐部”,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动力不足。

发展速度低于预期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200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并鼓励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2004年,一系列试行办法出台,企业年金制度整体框架初步形成。2005年8月,企业年金开始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90%属于央企和地方国有大型企业,集中于金融、铁路、电力、石化、烟草、煤炭、冶炼等垄断性行业。

截至2009年底,企业年金参加人数为1300万人,仅占2.2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不到6%,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仅占国内企业总数的约1%,占全部就业人口75%的中小企业的参与率很低。

这样的数字,与起步阶段市场的乐观预期形成强烈反差。

投资管理人竞争惨烈

在2533亿元企业年金总规模中,1975亿元已按照相关法规,委托给具备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的机构负责投资运营。

在目前21家具备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的机构中,有12家基金公司。不过,与管理公募基金或社保基金相比,企业年金的管理费率要低得多。

“企业年金制度只规定管理费率的上限为千分之十二,但没有规定下限,这导致企业年金市场的价格战相当惨烈,实际收取的管理费率平均只有千分之二。”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

即使是对于企业年金管理规模已达lOO亿元的基金公司来说,其管理费收入也不过2000万元。考虑到基金公司在开拓企业年金市场上的基础投入,以及账户管理和服务成本,该项业务对基金公司利润的贡献微乎其微。

另一个问题是供需失衡,参与机构众多却需求不足。从年金管理的需求方来看,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尚处于启动初期,市场规模有限,企业需求不足。从年金管理的供给方来看,到目前为止,年金领域共拥有各类金融机构39家,拥有受托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四类资格的有58个机构。

“各家机构采取的策略通常是对每一个确定实施年金计划的企业密切跟踪、志在必得,这使得本来供需不平衡的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伟说。

那么,很多基金公司为什么依然十分重视企业年金业务呢?招商基金专户投资部经理郭党钰认为,企业年金的合同期通常为两年至三年,在正常情况下,客户一般都会续约,投资周期很长。

海富通基金公司机构理财部总经理李骏说,养老金管理属于基金公司的战略性业务。虽然现在只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已进人资本市场,但从长远看,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的入市也将是大势所趋。

根据相关法规,企业年金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上限为30%,其中直接投资股票的上限为20%。

淮北矿业集团社保中心主任于杰介绍说,2008年,该公司的企业年金发生了少量亏损,但2009年的收益率超过10%。今年上半年,因6月份的A股大盘下跌,再次出现微幅亏损。不过,自2006年7月以来,该公司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整体上令人比较满意。

于杰表示,受该公司委托管理企业年金的前述五家基金公司的投资风格各不相同,有些比较积极,有些比较稳健。从四年多来的结果看,各家基金公司的收益率略有差异,但差距不大。

银华基金公司企业年金部总经理焦扬向本刊记者表示,对企业年金而言,资金安全保值是第一位的:“风险管理是年金基金投资的生命线,即使在2008年极端行情下,我们所管理的企业年金也取得了正收益。”

集合计划亟需政策支持

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企业年金主要解决的是初次分配中即期收入和远期收入的结构问题。

长江养老保险公司董秘兼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苇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国有垄断企业之所以能优先建立企业年金,问题根源是现行收入分配体系,而非企业年金制度本身。

另外,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不够完善、门槛过高也是造成中小企业参与较少的原因。上海的企业年金起步早、发展快,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参与主体,并未局限在垄断行业。长江养老采取集合模式受托服务的近6000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也都是中小企业。

不过,现在能够面向中小企业推出规范的集合年金计划的只有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其覆盖的地区范围局限于上海。

在其他省市,虽然招行、建行、工行也推出了“金色人生”、“养熙乐”、“如意养老”等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但它们都不是标准的集合年金计划,因此,不能直接投资股市,这令集合年金基金的运营和投资管理受到了很多制约。

“在海外成熟市场,即使是大型企业,也都倾向于参加于集合计划,为每家企业单独设立账户的做法,成本高,效率低。”

谈及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相关法规迟迟不能出台,一位业内人士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他呼吁,有关部门应本着对社会和国家负责任的态度,尽快出台相关法规,使集合计划在开户、备案、收益分配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等环节有法可依。

对于中国未来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南方基金在书面回复本刊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提高立法层次。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在行政法规的基础上,但事实上企业年金是一个国家的政策行为,法律责任缺乏有效保障。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投资;风险管理;解决措施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资,这也是企业提高自身价值的闭经途径,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转型,提高自身信誉、社会对位、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控制,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和途径,使企业的投资变得更加合理。

一、投资风险的产生

1.决策失误、盲目投资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尤其是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严格的实际考察,确保内外环境一致,但因为有色地质矿业企业的内部结构体系的原因,本身经常无法对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从而会导致企业在决策上出现错误,此外因为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原因,导致企业在投资上出现管理混论、资金不足、利润差等问题。如果企业在投资上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就会导致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利益蒙受损失,情况严重使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运行无法依照计划进行。

2.利息变动风险

银行利率会受到国家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率并不稳定,而利率的变动将会对企业的收益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市场的经济变化都会对利率变化产生波动,而企业对利益风险管理经验上存在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上经验的不足会导致我国的多数企业在利率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风险,有色地质矿业企业自然也面临着这一问题。

3.风险投资制度不完善

不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将会导致风险资本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无法搭建。这一方面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获取吸收风险资本的机会;另一方面使风险投资偏好遭受了抑制。以有色地质矿业企业为例,企业没有实现多渠道融资,从直接融资渠道来看,我国对有色地质矿业企业的上市要求过高,对于多数的有色地质矿业企业来说,上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中国小型的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发展中为了获取高收益就必须要参与高风险投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规模偏小,无法实现对中小型有色地质矿业企业的孵化。

二、企业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风险认识不足

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对风险投资的管理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弱。当今社会有色地质矿业企业不仅需要面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且还需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不仅需要面临投资风险,同时还需要面临营运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等多个方面的风险,这都加大了投资风险管理的难度。

2.过于注重短期收入,没有长远战略眼光

有色地质矿业企业的投资种类和方向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些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投资上因为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导致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更多的将资金投入到规模小,收益快的项目中,而将企业的投资是否与企业的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目标相符放到次要位置,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战略管理存在问题,此外因为战略意识上浅薄,不合理的风险控制意识将会导致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目光短浅的情况。

3.过度轻信专家在高科技项目投资中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有少数的有色地质矿业企业过度轻信专家在高科技项目投资中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对其作用进行合理的甄别,因此在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中经常会进入到误区中。目前,许多专利和高科技技术都处于试验阶段,因此要在实际中进行应用还面临着许多条件的限制。理论上可行的并不一定可以在实践中实施,因此在这中情况下,有色地质矿业企业要想对高新项目进行投资,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花巨资购买的设备和组建的团队在工作中,并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无法给投资者带来期望的回报。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几点措施

1.提高有色地质矿业企业中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可以降低因为主观因素而导致企业在投资上存在的风险。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较高素质和战略眼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财富和资产。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现代经济市场中进行投资需要面临复杂的投资环境,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可以理性的分析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并及时的做出对企业最有力的决策,从而使企业的风险能够降到最大,使企业的经济收益能够达到最大化。此外,在风险控制方面,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财务人员对风险的感知更加直接。因此,明确的认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风险,提高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对风险投资的预见性和客观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式对风险进行预测,并对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将投资风险对有色地质矿业企业的影响将到最低,这对企业管理来说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2.建立合理的内控和投资预警系统

一般来说,企业要想降低投在风险,应当在进行风险投资前需要对风险进行合理监控,在完成风险投资后需要对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投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投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通过对风险分析手段实现对投资风险的预测;另一方面针对投资制定规范的控制制度,其中包过投资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一系列与投资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

要想构建合理的投资预警系统,投资预警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目标,从而对投资是否会面临失败风险进行确认,找出警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预警系统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受到企业所处的行业或整个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预警指标临界值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

3.合理鉴别专家在高科技项目投资中的作用

在对高科技项目投资中,有色地质矿业企业需要对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对比,然后在做出是否要对此项目进行投资,判断该项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在对专家进行选择时,不仅需要采取甄别、判断等方式,而且要通过合理的监督和分析做出最佳决策。投资中,有色地质矿业企业需使专家的专业性得到发挥,从而降低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投资风险管理中进入误区的可能性,尽量降低企业在投资中存在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四、结束语

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解决有色地质矿业企业在投资上存在的风险问题,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风险投资产生、风险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风险投资管理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的有色地质矿业企业的风险投资能够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思考。

参考文献:

[1]刘金海.中国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4):77-78.

[2]白文化.企业风险管理100问[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0(7):87-88.

[3]马军红.总经理防范财务风险的66种方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97):146-150.

[4]黄霖.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0(8):105-106.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民间资本 矿业权市场 矿业投资 矿业资本市场

近几年来,我国为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矿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指导性文件。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目的是“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坚持矿业权市场全面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这三个文件表明,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矿业领域已向民间投资全面开放。本文着重分析民间资本投资矿业的潜力、进入渠道、存在的制度,以及对鼓励民间投资矿业权市场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矿业领域对于民间资本的不断开放和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矿业大有可为,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巨大。从实际情况来看,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少数几个矿种投资领域被几个企业集团垄断外,民间投资在其他矿中都有所涉足。且在10—20年内,我国矿产品消耗量还处于增长期。满足国内资源消耗需求,还需要大量投资矿业权市场,进行矿产勘查开采。这在客观上为我国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提供了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矿产勘查开采已经向非传统矿产资源领域进发,能源矿产中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非金矿产的新用途,尾矿二次开发利用,这些为矿产投资提供了新领域。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财政资金占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的比重已下降至40%,而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这一比重不足5%,且民间资本在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约10%,这些说民间资本投资矿业开发还有施展空间。

二、我国矿业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民间投融资渠道狭窄

资本市场不但是资金需求者融资的主要场所,也是投资者投资的主导通道。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股权交易、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是,我国矿业板块与整个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相比显得严重滞后,不但缺乏矿产风险勘查板块和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主板市场上矿业公司上市的风险管理制度也还不健全。

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关于矿业企业市场风险都有特别的管理制度,如加拿大的NI43-101条款、澳大利亚的JORC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资本市场上对矿业行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却缺乏这些制度,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地质师制度;没有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矿业企业银行贷款可行性报告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缺失,在较大程度上也限制了矿业投融资通道。

实际上,我国民间资本进入矿业投资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在主板市场上购买矿业公司的股票,和在“不透明”的矿业交易市场中购买矿权,前一渠道存在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股份公司,但目前我国有近11万的矿山开采企业,小型企业和小矿约占92%,公司制企业只有3.7%,这种缺乏规模化经营和公众公司的现状在较大程度上使得民间资本“引水无源”;后一投资方式,需要投资人直接从事矿产勘查、开采的生产经营管理,因矿业生产经营的专业技术要求较强,准入门槛较高,这使得大多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我国民间投资矿山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矿山企业,加之他们中间又有95.25%的企业为小型企业和小矿,而我国主板市场上市融资要求较高,多数民营企业难以符合条件,民间投资矿业基本上不能从资本上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往往回避对民间投资主体的放贷风险,民间通过贷款融资的渠道也受到极大限制。此外,我国还比较缺乏投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民间投资矿业缺少资金供给大户。

三、民间投资矿业制度依然存在,投资风险不可小视

民间资本投资矿业的风险主要在于矿权资产的权益保障及其合理的价值评价。我国矿权资产保护制度形成的基础是《矿产资源法》,但其矿业投资主体规定有失公平,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矿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由此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部门规章、地方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等之间不够协调,有些甚至有矛盾(如我国矿业转让过程中,交易审批制度和企业变更登记制度就存在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和对矿权人的资产保护。在管理政策层面上,政策不稳定表现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制定和修改政策缺乏论证、随意性大,投资者对政策难以把握,增加了矿业投资风险。

在实践中,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中的经济关系还未理顺,政策层面上缺乏民间投资矿业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矿政管理还存在缺位、不到位、错位等问题,通过行政配置矿产资源配的色彩比较浓厚,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手中的财力、权力控制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活动,不但对民间资本设置重重障碍,而且对外地资金也层层阻拦。一些地方政府经营矿业权,建立投资公司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矿权储备,排斥社会资金进入,形成市场不公平竞争。

矿业中介服务不健全,矿业权的出让转让的实际价格与评估价格差距巨大,矿权资产交易风险高。这主要源于:矿产勘查投资中介涉及到储量评审、矿业权评估、法律咨询、投资咨询、财务咨询等方面,现有的中介组织因专业性(储量评审、矿业权评估等)中介与投资、法律、会计等中介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造成综合效能差;现有专业性中介组织的建设有待完善,如地球物理公司、钻探公司、实验测试单位等技术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或多或少都有,但其运作不太规范,诚信度低;一些专业性从业人员并没有真正的行业从业经验,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不高,造成评估机构的业务范围、影响力、权威性不强、公认度差,等等。

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几点建议

当前,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最主要的政策就是确保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平等地位,在矿业权准入门槛上做到同起同坐,公平竞争取得矿产权。

第一,加快建设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为民间投资矿业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稳定的投资政策环境,减少投资者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加快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与实施,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矿产资源法》与其他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确保矿业投资人的合法权利。解决《矿产资源法》与其他类资源类法律的矛盾冲突,逐步建设科学合理矿业投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矿产资源法及配套法规修改,在资源类相关法律中明确实现矿产资源财产权与开采许可的分离保护原则,明确矿权投资人的利益。加快建设民间投资矿业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清除矿业投资中的歧视性政策和管理措施。制定矿业投资指导目录,建设国内矿业投资环境的省级或区域评价制度。

为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是在出台矿业政策的时候应反复论证,但一旦出台以后不再随意修改和调整;二是在法律上规定矿业投资人(尤其是矿山开采投资)的一些权责内容在一定时期范围为不作修改;三是矿业投资管理部门和某些特殊领域的矿业企业签订豁免协议,规定在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依然可以享受已经约定的政策,保证某些政策的连续性。

第二,推进我国矿产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为民间投资矿业畅通渠道。加快独立地质师制度、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以及矿业企业银行贷款可行性报告制度,加强矿业投资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为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建议国土资源部和证券委共同组建矿产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的领导调协组,组织和领导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矿业上市的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和勘查管理规程,证券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银监会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制定矿产勘查企业银行贷款可行性管理制度。

推动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一是加快场外有形交易市场的建设,建立和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和矿权交易市场;二是推动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板块的建设。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将建立和发展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和场外交易市场纳入正式日程,确立其发展目标、步骤,以及相关制度改革与政策研究调整,矿产勘查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加强与证券部门、国有资产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沟通,组织相关力量研究提出矿产勘查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的基本条件、需要建立的相关制度、推进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保障等,制定适合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特性和投资特性的上市融资条款。

第三,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强化监管管理和诚信建设,为矿业投资提供诚实可信的优质服务。加快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借鉴国外矿业市场发展经验,积极依托市场手段,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矿业市场专业中介组织;开放矿业中介服务市场,引进国外高水平的矿业市场中介机构;推动投资分析、地质与矿产工程咨询等综合性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加快完善矿业权评估、储量评审、报告方案审查等相关制度,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管理,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的外部审计制度,形成对矿业实施有效监管的机制。大力倡导和推进诚信建设,加快建立相关结果的终身担保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管、曝光、退出机制,严防死守,创造公平、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

第四,推动和促进民营矿山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治理整顿和资源整合,我国民营矿山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生产规模有所提高,但民营小矿上数量仍然占我国矿山企业总数的73%,这虽然与历史原因和矿产资源禀赋有关,更与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有关。这种缺乏规模化经营和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民营矿山企业的发展,造成矿山开采监督管理成本高,且与当前“矿政管理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无形中表现出“抓大放小”,对民间资本和小矿企业设置高篱,增加民间投资矿业的进入成本。因此,民营矿山企业要通过自身的资本经营和产业重组,向公司制、集团化方向发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衡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当然,政府管理部门,也应从我国矿业稳健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矿山企业之间相互以及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参股,加快推进矿山企业的调整和重组,推进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干飞:发展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J].资源与产业,2010,12(1).

[2] 干飞:关于民间资本投资矿业的思考[N].中国矿业报,2010-06-12.

[3] 中国矿业融资研究与培训项目组:中国矿业融资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8篇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分析

投资率的高低只是判断投资规模是否过热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2001-2010年投资效果系数得出,十年来,鄂尔多斯投资效果系数的平均值为0.4432。自2001年以来,鄂尔多斯投资高速增长,而投资效果系数趋势相反,总体上呈连续下滑趋势。2010年,投资效果系数为0.25,处于最低水平,即每投入一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GDP只增加2500万元,比2001-2005年分别减少了1514万元、2779万元、3617万元、2960万元、2678万元,比2009年减少513万元。说明在投资规模增大的同时,资本投入的生产效率却在降低。鄂尔多斯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逐步凸显,部分资金投入后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投资资金的低水平运作,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一)第一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分析

2001-2010年鄂尔多斯第一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平均值为0.0154,从总体上来看,每投入一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154万元。从各年份来看,2001年由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量比2000年减少882万元,所以得出投资效果系数为-0.0016;2002-2004年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0.0611、0.0424和0.0176,2005-2010年投资效果系数基本维持在0.01左右。

(二)第二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分析

鄂尔多斯市第二产业投资效果从2001年的0.2123上升到2005年的0.3019,2006年和2007年基本维持在0.2左右,从2008年开始至2010年呈现下降态势,由2008年的0.2910下降到2010年0.1533。即2010年第二产业每投入一亿元,所产生的GDP增加值比2001年减少590万,比十年来平均值减少819万。从工业投资效果来看,2001-2010年投资效果系数的平均值为0.2059,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是采矿业,其次是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投资效果系数平均值为0.1156、分别高于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606和0.076个单位值,表明采矿业每投入一亿元所生产的经济总量要比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606万元和760万元。

(三)第三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分析

十年间,鄂尔多斯第三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一个畸形的倒V字型,2003年达到峰值,投资效果系数为0.3085,以后连续七年逐年下降,2010年为0.0954。表明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较低,产出的代价较大。第三产业投入一亿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比第二产业少426万元,比工业少133万元。2001-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2663.5亿元,年均增长41.4%;其中,累计投入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44.4亿元,占31.7%。引起第三产业投资效果变化大小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他营利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和金融业。

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系数分析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投资贡献率总体上呈高位运行,波动明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从各年份来看,除2001年、2002年和2008年投资贡献在40%以下,其它年份的投资贡献率均在70%以上,2006年和2009年达到93.05%和104.5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2001年-2005年为逐年上升阶段,对经济的拉动由2001年的4.79个百分点上升到2005年31.41个百分点。2006-2008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由2006年的24.38个百分点下降到2008年的9.22个百分点。2009年出现小幅增长后,2010年又回落到13.24个百分点。201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2007年、2006年和2005年分别减少6.34个百分点、11.14个百分点和18.1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鄂尔多斯资本投入对经济产出的拉动力在逐步减弱,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以消费和进出口这两驾马车应该驶入快车道,拉动我市经济健康稳步增长。

(一)第一产业投资拉动系数分析

从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来看,10年间,全市累计完成第一产业投资246.73亿元,年均增长41.1%,比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少3668.25亿元,比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少2416.81亿元。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来看,总体上表现为拉动力较弱,最高年份为2009年,达到2.57个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2.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3.91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投资拉动系数分析

从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来看,二产中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01-2006年呈现上升态势,贡献率由2001年的13.91%上升到2006年的65.59%。2007-2010年,工业投资经济增长的贡献受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贡献受由2007年的50.7%下降到2010年22.7%。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从2001年的1.81个百分点上升到2005年的20.3个百分点;2006-2010年,工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表现为逐年下降,从2006年的17.18个百分点下降到2010年的4.31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投资拉动系数分析

2003年-2006年,我市第三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均衡发展态势,贡献率达20%以上。从2008年开始,随着我市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第三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也逐年显现,贡献率从2008年的11.67%上升到了2010年的40.77%;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由2008年的2.67个百分点上升到2010年7.7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65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投资的行业内部,对经济增长拉动力较大的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其它行业的拉动力较弱。尤其是房地产业,从2006年开始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平均保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达到3.2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弹性分析

鄂尔多斯市“十五”时期投资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为0.614,即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能带动经济增长0.614个百分点。从各产业投资弹性来看,“十五”时期第一产业投资弹性系数为0.002,第二产业为0.523;其中,工业为0.515。从工业投资弹性内部来看,对经济增长带动量最大的为采矿业和制造业,弹性系数分别为1.235和0.493,表明采矿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1.23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0.49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投资中,带动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弹性系数分别为0.82、0.818和0.459。到“十一五”时期,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为0.677, 即“十一五”时期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能带动经济增长0.677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0.063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为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的带动仍是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弹性系数达到1.021,比“十五”时期高0.5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投资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为2.509、2.332和0.555,表明“十一五”时期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大于其它行业。

四、 促进“十二五”时期我市投资健康发展的建议

推动“十二五”投资增长,必须紧紧围绕破除制约投资增长瓶颈,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

(一)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

“十二五”时期,必须围绕大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对在建重大项目,实行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领导小组负责、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班子运作、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对纳入各级重点建设计划管理的在建项目,各地、各部门要逐一明确协调服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属地管理和部门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协调服务机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建立快速反应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重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征地难、拆迁难、补偿标准不一致等共性问题,各旗区、各部门要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把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核心环节,从工作的各个层面、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周密的筹划,安排专门机构、人员和资金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对纳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的项目,按照“统一受理、分头介入、同步审查、限时办结”要求,坚持从快原则,提前介入,尽快办理相关手续,促进项目尽早开工。需转报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要立办立结,并专人负责落实。同时,组织专门力量,依托市内优势资源,围绕世界产业新趋势、技术新领域、国家新动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开发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大项目,抓紧编制完善 “十二五”重大项目库,通过各种途径定期、及时向社会。

(二)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

“十二五”时期,必须充分把握一切有利机遇,着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一是全力争取国家投入。加强争资争项考核,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争取国家投资的积极性,形成争资争项的强大合力。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国家投资政策信息,做好投资信息的宣传、工作,围绕国家“十二五“时期投资方向,加强项目申报,跟踪落实重点项目,提高争取国家投资的实效。抓住国家《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机遇,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理念,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筛选一批带动面广、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进行招商,争取将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整体招商引入。

(三)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十二五”时期,必须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切实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完善产业核准目录,真正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充分激发投资活力。二是加强投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重点行业、重要区域和重大项目的情况调度,及时了解投资运行情况。三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动出台《鄂尔多斯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各类政府建设性资金管理。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建立市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及时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流程,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结果向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9篇

摘 要 企业的进行投资管理主要是为了规避投资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科学地进行投资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凝聚力,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企业的投资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和经营环节,企业的投资控制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润,关系到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运营,关系到企业的业务业绩,但是现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投资控制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企业投资管理概念以及作用;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企业 投资管理 问题 原因 对策

企业的投资控制和管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影响到企业整体运营,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企业投资控制和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投资也成为现代企业一个重要的运营项目,也成为企业重要的收益手段和方法,企业投资控制和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投资控制和管理在理论上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操作方面的问题,要想保障企业投资控制和管理科学,就必须采取专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控制和管理手段对投资模式和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企业投资管理概念以及作用

企业投资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效益或者是利润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而对其他企业的经营项目或者是业务进行决策、策划、控制和组织,从而达到收益的目的,企业的投资是为了企业将来源源不断地资金流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投资已经对企业相当重要,对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也起到关键作用和意义。

企业的短期投资风险不大,但是长期投资却给企业的流动资金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一定要考虑市场导向因素,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方向,慎重选择投资,企业的投资对企业资金的周转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企业能够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投资,避免资源浪费和资金搁置浪费,还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二、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投资管理的力度不大,监督不力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专门管理和监督部门,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和控制,使投资项目向着良好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投资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专门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企业项目投资以后的发展方向不明,企业对市场导向掌握不准,疏于管理下的投资项目就不能够为企业保障最大化经济效益,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投资决策主观臆断

企业的管理者者和决策者盲目对项目进行投资,企业项目投资前的决策和计划对于科学投资来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企业的管理者者对市场没有进行科学、全面和系统分析,盲目追求短暂效益,给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企业投资风险增加,甚至影响到危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三、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企业对项目进行投资前,一定要掌握市场运行方向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不追求短暂经济效益,要以市场为向导,对市场做到全面、科学地分析,比如说经济分析:项目投资以后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经济风险,又会给企业创造多少经济效益等等,这额都是投资项目之前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如果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很好,也要考虑企业周转资金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因为投资项目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对投资项目进行实地跟踪监督和控制。要明确项目投资的相关责任制度,投资项目过程中出现一些较大问题,就要严格按照责任制度进行责任追究,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在跟踪监督方面表现良好的行为也要进行必要的奖励,投资项目的提出人、实施人、监督和评审等等都要责任分明,确保投资项目的监管有效。

结束语:企业的投资控制和管理关系比较复杂,而且影响比较广泛,一定要予以重视,企业投资控制和管理是企业一个相当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的投资控制和管理影响到企业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说:制度、体系、资金、财务会计以及利润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企业正常运行时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投资控制和管理的好坏将影响到投资业务或者是项目的成败,影响到企业的直接利益,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要以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趋势为导向,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俊.山西煤炭进口集团公司.企业投资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管理科学.山西科技.2011.02.02(04):125.

[2]陆维,孟祥鹏.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铁法煤业集团供电部.辽宁铁岭.浅谈对企业投资管理的认识与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经济论坛.2011.07.04(05):148.

[3]谢蛟龙.淄博矿业集团.强化企业投资管理浅谈.投资管理.2011.08.05(06):185.

[4]郭云峰.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关于企业投资管理的几点思考.管理视野.2011.06.08(09):125.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10篇

正反信托的变化

虽然信托行业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但它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舶来品。提到信托,不少国内投资者第一反应是刚性兑付和安全感。这与近年来类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火爆密切相关。而看似具备坚实群众基础的信托,在大部分投资者眼中,只是一种理财产品,信托机构也只是负责发行信托产品而已。其实,这与真正的信托概念相去甚远。

可能连国内的信托公司对信托的理解也存在偏颇之处。正常程序下,委托人是第一位的首发阵容,而国内信托公司大多只是通过信托牌照充当缺钱项目的融资平台,走的流程多是先找缺钱项目,再谈合适条件,然后设计包装,最后找客户购买,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信托代人理财的出发点流程几乎是相反的。信托流程出发点不同,受益方的次序就会有先后,尤其是近两年信托产品持续热销的背景下,受托方往往强势,委托人在信托项目上的选择余地也不大,这在国内已是普遍现象。如果秉着这样的理念进行信托公司的架构和信托产品的投资,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财产安全转移引发信托

早在时,由于战士们担心一去不复返,在出征前往往将妻儿老小、财产托付他人,类似于中国的白帝城托孤。信托原本是英国教会为了规避皇家管制(法律)而设定的举措,通过信托公司将土地财产保护起来,规避皇家的税制。这意味着信托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一种财产安全转移的制度安排,是委托人通过受托人将财产安全地传承给受益人。从起源上,信托和遗产有着天然的联系,信托、保险等财务工具是富裕人士有效保护财产、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国外信托的主要业务是托管业务。一位信托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信托的本源是“正向信托”,即“我信任你,我把某些资产托付给你去运营和打理,到约定时间你给我一定收益”。受托人背负着信托责任,一般很少具体参与投资管理,而是聘请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各专业类的投资管理。国外的信托一般是混业经营,基本上都是以信托银行的形式出现,单一的信托公司比较少。以英国为例,英国信托是财产管理的主要方式。作为信托的发源地,英国的信托业相当规范和成熟,市场基础十分牢固。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英国的信托业务中,以个人为受托人的信托业务占业务量的80%,业务集中于执行遗嘱和管理遗产;而以法人身份承受信托业务的银行信托占业务量的20%,其运用领域囊括了家庭财产共有财产的管理、养老基金、各种慈善基金会和共同基金等业务。

相比之下,快速发展的美国信托业显得更加“世俗”。他们的基本职能是帮助别人进行财产管理,对于信托的投资管理、交易清算、会计、纳税筹划等一系列的功能也尤为重视。美国的信托行业目前几乎成了中介服务的打包供应商,对信托平台的使用就如律师、私人医生一样,是生活中十分平常也必要的金融服务,企业和家庭的各种储蓄投资计划都可以成立信托账户。

信托的融资功能与信贷有本质的区别,体现了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多边关系且实现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在信托处得到了良好的融合。与此同时,信托职能也越来越多元化。目前,信托已经渗透到国家的一切经济生活之中,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职能。国外信托证券基金业务也极为普遍,甚至还有些发达国家的信托机构已将金融服务推广到保险租赁期货等其他领域。

中国式演变

信托在中国通过层层过滤变得本土化,开始变得更有中国特色。原因在于中国的信托属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下的信托完全不同,两者最大区别是物权区别。

大部分中国投资者更愿意把信托公司当成一种投资理财的部门,而目前国内主流的信托产品,其实都是融资类金融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托,业界称之为反向信托,即主要功能是帮融资项目融资。目前,中国大陆多年以来信托行业将自身定位为国内最符合资产管理理念的金融机构,与西方的信托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这样的定位也给信托公司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弊端。目前国内的信托产品均为私募性质。由于产品不能公开推荐,目标客户群体相对较窄。虽然目前部分集合信托产品项目风险并不大,但仅就产品属性而言,完全适合大众投资者投资,但私募的定位则将大部分投资者挡在了信托之外,也限制了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与销售能力。不仅如此,信托公司尽管已建立诸多直销部门,但销售渠道依然是个难题。这样就使得信托与客户之间隔了一层毛玻璃。

关键是资产管理能力

由于无法面对面地进行接触,中国的信托公司无法像国外一样,与客户建立良好而紧密的关系,在设计产品和管理客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与此同时,大部分信托公司的研究实力不强,尤其是在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和区域经济研究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方面,信托公司不如基金公司或是券商,自身没有强大的研究团队,无法在研究团队的指引下选择可投资项目,很难有效增加对融资方的议价能力并降低投资风险。如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在房地产行业碰壁后就转向采矿业,因为采矿业需要的资金多,涉及信托产品的机会也非常大。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各信托公司共计管理着逾5万亿元(合7850亿美元)资产,单单2012年,信托行业的资产就增加了近60%并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这意味着,信托公司即将超越保险公司,在总资产方面仅次于银行业。

上一篇:园艺治疗理论范文 下一篇:建筑科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