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31 17:10:29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1

2.战略管理理论范式的后现代转向对高职院校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张龙,ZHANGLong

3.基于我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下的校长领导模式权变研究黄文伟,HUANGWen-wei

4.高校人事制度的利弊分析薛铨,XUEQuan

5.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示范校建设中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安静宜,ANJing-yi

6.教学设计能力测评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古光甫,GUGuang-fu

7.五年制高职"层阶递进式"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胡长效,秦越华,HUChang-xiao,QINYue-hua

8.高职院校建设劳务外派基地的思考孙峰,SUNFeng

9.高职"挑战杯"竞赛"六联"机制的建设与探索张松才,ZHANGSong-cai

10.依托毕业综合实践,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与思考章翰,ZHANGHan

11.高职嵌入式系统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彭劲松,易丽华,PENGJin-song,YILi-hua

12.加强高职财经类专业社会服务功能的探索——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范越龙,FANYue-long

13.服务自行车行业的高职产品造型专业实践与探讨张玉忠,孙甜,ZHANGYu-zhong,SUNTian

14.高职课程改革凸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张守兴,ZHANGShou-xing

15.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程琳,孙大昕,龚婷,CHENGLin,SUNDa-xin,GONGTing

16.能力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设计——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丁涛,黄春兰,曹基梅,DINGTao,HUANGChun-lan,CAOJi-mei

17.高职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研究吴春艳,刘建成,WUChun-yan,LIUJian-cheng

18.《塑料注射成型》项目课程探索与实践刘敏,LIUMin

19.《PLC基础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吴恒玉,唐民丽,何玲,黄果,WUHeng-Yu,TANGMin-Li,HELing,HUANGGuo

20.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实验课的认识与实践查志刚,ZHAZhi-gang

21.双储液罐温度、液位计算机测控系统实训装置的研制袁秀英,YUANXiu-ying

22.基于灰色-Markov链的地质灾害频数预测研究高文杰,GAOWen-jie

23.基于BB自主学习与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技术实现冯勇,FENGYong

24.浅析价值工程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宋桐庆,SONGTong-Qing

25.提升市民幸福感受度研究任爱珍,RENAi-zhen

26.谈影响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张磊,ZHANGLei

27.人类行为学影响下的公共空间设计王钫,WANGFang

28.新中国天津市职业教育史黄立志,HuangLi-zhi

1.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实证研究邹非,ZOUFei

2.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新解杨江云,YANGJiang-yun

3.高职院校非认知型技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析唐成英,TANGCheng-ying

4.关于民办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考刘太刚,LIUTai-gang

5.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及路径选择王焕成,姜燕,WANGHuan-cheng,JIANGYan

6.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探析逯长春,LUChang-chun

7.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生综合素质与核心能力培养张焕玮,ZHANGHuan-wei

8.浅析住房公积金管理人才的培养施美程,SHIMei-cheng

9.高职会计专业"双证结合"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伊娜,YINa

10.高职《现代工程制图与测绘》项目教学的探索实践程国飞,刘勇,吴磊,CHENGGuo-fei,LIUYong,WULei

11.创新《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探析——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张雅军,ZHANGYa-jun

12.高职高专《桥梁工程》课分层次教学实践研究张效忠,魏宠花,朱劲松,ZHANGXiao-zhong,WEIChong-hua,ZHUJing-song

13.项目导向法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付海,FUHai

14.教学行动研究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赵维萍,ZHAOWei-ping

15.《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实训教学设计——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范新民,FANXin-min

16.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刍探林宏程,LINHong-cheng

17.基于《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课程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探讨何玲,吴恒玉,雷亚莉,HELing,WUHeng-yu,LEIYa-li

18.合作学习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影响探析陈静茹,CHENJing-ru

19."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张维芳,何立新,ZHANGWei-fang,HELi-xin

20.数学微世界及其对教学软件设计的启示袁立新,YUANLi-xin

21.传播学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戴贞标,DAIZhen-biao

22.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何先应,HEXian-ying

23.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刘轶彤,LIUYi-tong

24.论高职教师的分类分层管理谢海琼,杨建国,XIEHai-qiong,YANGJian-guo

25.基于EPM240T的CPLD开发板设计与实现陈曙光,CHENShu-guang

26.RUP在现代软件工程中的应用刘治国,LIUZhi-guo

27.路网与动态交通信息一体化的导航时空数据库研究王在涛,WANGZai-tao

28.图形符号的视觉语言力量牛敬德,NIUJing-de

29.广西上市公司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朱朝霞,ZHUZhao-xia

1.做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易金生,张龙梅,YIJin-sheng,ZhANGLong-mei

2.知识经济视野下高职教育发展理念的三大转变王朝庄,周位彬,WANGChao-zhuang,ZHOUWei-bin

3.高职教育人才结构中的规格需求分析李杨,LIYang

4.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创新李俊秀,LIJun-xiu

5.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频繁流动的原因探析刘文华,LIUWen-hua

6.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构建与研究吴汪友,WUWang-you

7."服务+教学"双功能翻译类生产性实训研究与项目开发朱慧芬,ZHUHui-fen

8.以"职业化"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就业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何春燕,许毓坤,HEChun-yan,XuYu-kun

9.高职普通文化课程实效性分析及对策研究熊威,XIONGWei

10.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彭振宇,韩凝,PENGZhen-yu,HAN-Ning

1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苗广祥,许红兵,张海萍,蒋建刚,MIAOGuang-xiang,XUHong-bing,ZHANGHai-ping,JIANGJian-gang

1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邓蓓,DENGPei

13.部级精品课程《SMT工艺》的建设与思考朱桂兵,ZHUGui-bing

14.利用专业教学项目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李建生,李霞,刘炳光,LIJian-sheng,LIXia,LIUBing-guang

15.行动研究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冯玲,FENGLing

16.高职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图学教学的整合李媛,祝红琴,LIYuan,ZHUHong-qing

17.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探析舒畅,SHUChang

18.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研究——基于现代职教理论何宇媚,HEYu-mei

19.高校教师合约化管理风险规避的思考杜启平,熊霞,DUQi-ping,XIONGXia

20.打造高职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的若干思考彭跃刚,PENGYue-gang

21.关于构建高职文化的对策思考罗锋,黄冬福,陈建忠,LUOFeng,HUANGDong-fu,CHENJian-zhong

22.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探析陈明仁,CHENMing-ren

23.关注教师身体健康: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以天津职业大学2008年教职工体检为例王莉英,WANGLi-ying

24.新型职业教育中院校文化冲突与整合策略分析陆克斌,LUKe-bin

25.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例姚钦英,何树莲,YAOQin-ying,HEShu-lian

26.高职女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女性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吴春,WUChun

27.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功能及措施唐秀娟,TANGXiu-juan

28.基于控制量置信区间的多变异源控制图的样本容量研究孔祥芬,何桢,董延峰,KONGXiang-fen,HEZhen,DONGYan-feng

29.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宋国庆,SONGGUO-qing

30.实现MATLAB与Excel数据交互的一种可行方法寇金宝,洪林,李德胜,KOUJin-bao,HONGLin,LIDe-sheng

2.我国《职业教育法》执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李德华,付大学,LIDe-hua,FUDa-xue

3.高附加值产品理念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启示裴云,PEIYun

4.基于"四位一体"模型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探析张旭翔,崔永华,ZHANGXu-xiang,CUIYong-hua

5.滨海新区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实践研究王洪军,WANGHong-jun

6."工学交替"模式下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李英平,邱秀荣,卫军锋,LIYing-ping,QIUXiu-rong,WEIJun-feng

7.中国语境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研究吴寒,周刃,WUHan,ZHOURen

8.关于构建高职校产学组织机构的思考许琰,XUYan

9.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研究赵宝芳,韩振生,王岩,ZHAOBao-fang,HANZheng-sheng,WANGYan

10.教学质量与工学结合条件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阎泽,YANZe

11.职业教育的学习范式——基于行动的建构杜旭林,温济川,DUXu-lin,WENJi-chuan

12.分层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立旦,CHENLi-dan

13.构建体育教学多元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王宝平,WANGBao-ping

14.高职院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证培训策略探讨——以盐城明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韦亚洲,WEIYa-zhou

15.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陈洁,CHENJie

16.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实效性的思考孙亚东,SUNYa-dong

17.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杨琴琴,YANGQin-qin

18.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赵建梅,ZHAOJian-mei

19.形成性考核在高职课程PBL教学法中的应用周天沛,ZHOUTian-pei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2

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标准,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由于动物医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技能性,要求学生掌握其特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因此,在高等职业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根据实践教学目标确立实践教学内容,从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率[1]。目标是一切成功的动力,只有确立教学目标,才能帮助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管理体系以及实践保障体系进行专业性的教育。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确立

实践教学内容的确立是依据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而完成的,因此,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以后,要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可以将实践内容分为课前实践训练、课堂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毕业实习等几个方面,因此,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实践教学,一点一点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课前实践训练。

对高等职业教育动物医学专业来说,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让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实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对教材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时有一个心里准备,以便于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课堂实践教学。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说明、视频演示、案例分析、实践讨论等环节进行学习,对动物的器官以及动物的病史进行研究。例如:对宠物鼠进行教学时,由于宠物鼠比较小,因此,要通过视频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宠物鼠的内脏结构。

(三)实验室实践教学。

实验室实践教学注重的是其特有的专业性,根据对各种实验仪器的实践能力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在实验室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通过显微镜来认识细菌,同时要通过显微镜进行表皮的缝合工作[2]。

(四)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实训基地的教学就是带领学生走进了牧场、兽医院等实践场所,因此,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应以学生的就业为教学目标,在基地的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在课堂上以及实验室的实践技能。例如:为动物打疫苗的时候,学生应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的训练,了解相关仪器的用途,从而掌握为动物治病的要领。

(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对学习内容的一个考核,通过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表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分数的评定,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例如:在对动物进行解剖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对肝、脾、淋巴结、肾等结构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毕业前的教学评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动物的疑难杂症进行专业的分析,并以做报告的形式进行分析。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在高等职业教育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实践管理体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只有完善实践管理体系才能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团队,因此,要设立专业的实践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对高等院校的实践要求的管理,通过专人专用的管理方式,有效的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实践教学,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四、实践教学保证体系的建设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要加强对于实践教学保证体系的建设,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地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要保证实验教学器具的正确存放,以及对实验场所的安全管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性的基础知识,还要对实验器具进行维护,在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保护实验器具。同时,学校要准备充足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器材的建设[3]。为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因此,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对实践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点的培训,一是对动物解剖学的讲解,通过对动物的解剖,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内脏结构,在动物出现疾病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找到病因。二是对动物的外科疾病的技术的讲解,近年来,由于虐待动物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的外科包扎技术,提高学生的缝合技能,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的技能。三是对动物的临床诊断技术的教学,在临床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技术,通过掌握先进的临床技术,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动物医院专业的发展。

在高等职业教育动物医学的专业知识的讲解中,实践教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经过各个环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0-02

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由普通教育院校改制而来,教学组织形式仍是普通教育的模式,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仍旧是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照本宣科的填鸭式的单纯灌输教学方法。

2.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早把教学方法改革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同步纳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改革试点提供倾斜政策,鼓励在教学中运用新方法。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开发研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纳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巩固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2.2缺乏健全的教学结构体系

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行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在教学方法的分类方面,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高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并且教学方法更新不及时。一是沿用普通高等本科教育教学方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从国外引进的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方法的内容显得陈旧。

2.3教学方法改革未得到充分重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展缓慢,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投入。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更多的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局部、点滴的方法革新,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2.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

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普通本科和专科的教师,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地位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等认识还不到位,观念陈旧,依然注重理论教学,忽略能力培养;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基本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他们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未能达到要求;日常教学工作中,理论课教师技能水平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以上这些弱点都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

2.5尚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受普通本科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仍是辅助的,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这种套用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实施。

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探讨

3.1加强教学理论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全面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必须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方法改革要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符合各个科目的学习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将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模仿者,转变成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主动探求者;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 既要研究教法,还要重视研究教学的规律; 教师要重“教法”又重“学法”,给予学生巨大的思考空间,因材施教,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由“教室授课”向“实验实训室、实习车间、工厂”转变,重理论更要重实践。教学手段由“单一口头讲授”向“多媒体课件、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教学目的除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外,最终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3.2完善教学方法体系

目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任务艰巨,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我们要对现有教学方法体系中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的理论、普通教育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方法、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整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及时借鉴、引进和推广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构建适合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同时,必须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要深入到课堂第一线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研究部门要积极开展先进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通过讲座、交流研讨、示范观摩、个案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宣传、讨论与实践,逐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3.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早把教学方法改革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同步纳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改革试点提供倾斜政策,鼓励在教学中运用新方法。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开发研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纳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巩固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学方法是否富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体的,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专业理论扎实、技能水平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加强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师德修养、敬业精神的培养。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院校培训、交流、学习,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工作中,除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还需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培训。通过组织讲座,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另外,改革教师的选拔机制,提高新进教师的入校门槛。选拔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聘用企业技术专家兼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化,增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5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存在于同一统一体内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尽早建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转变“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出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为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比如,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典型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因此,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需要原有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都需要发生结构性的转变,否则难以运行。

结语:

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翠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艺术科技,2013,(02).

[2]方成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朱娟娟.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4]宋孝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5]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6]牛玲玲.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0).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4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所学职业技能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技能的培养。然而,事实上毕业生毕业后普遍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在社会中不怎么实用。这是由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产技术或工艺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高等职业院校由于教学资金匮乏,所用的实验设备还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生产的需求;再加上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既要开展教学工作又要从事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导致学生的实践课程与现代生产技术相距甚远。而职业院校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对学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体系不健全,最终也是走走过场而已。这一切最终都导致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专业技能不高,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不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基数成倍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加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等,使本来就有限的就业岗位减少,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同层次间或不同层次间、专业相似挤占岗位的效应变得越加明显。研究生去竞争本科生岗位、本科生去竞争大专生岗位的现象颇为常见。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正属于大专生,以至于在大学生就业中沦为弱势群体。再加上一些用人企业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大专生能干的工作却要招聘本科生,本科生能干的工作却要招聘研究生。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只要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多数都是普通高校的大专生,既没有较高的学历,也不是名牌大学毕业。这样无疑是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不足

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比较,往往表现出求职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缺乏竞争的主动性,在与理论学习较强的本科生毕业生同场竞争时,往往由于信心不足,出现不战而败的局面,主动放弃了竞争的岗位;二是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思想认识不足,自我判断失误,不切合实际,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怕吃苦,只想找一份工资高、工作体面的工作,享受主义至上,与那些思想认识觉悟高、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高校毕业生竞争起来,放弃了本适合自己的岗位竞选资格;三是有些高职毕业生性格内向,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能力不足,参加面试时又没有面试技巧,再加上过于紧张,导致面试时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四是心理依赖过重,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于学校、家人或亲戚,希望通过找关系使自己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表现出消极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二、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才能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呢?

1.专业技能要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相适应

职业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及时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何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说白了就是既要有崇高的职业素质,又要有精湛技术的大国工匠。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在技能培养上,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企业的工作。这样既可以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表现出职教学生角色转换快的优点。

2.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职业和岗位的变动将更加频繁。一些落后的生产技术终究要被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代替。因此对从业人员来说,为了满足现代生产的要求,必须紧跟现代生产的步伐,具有吸纳新知识或者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念贯穿到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其中就包括对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才能提高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和生存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问题已经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所谓核心能力,就是从业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可缺少的、对个人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像专业技术能力那样具有针对性,而是在所有职业中都广泛存在的能力。如一个人的诚信品质、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都属于核心能力。它就像人的个人素养,就是这种个人素养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既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适应职业变动。

4.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一世界性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各国教育界的支持与认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加之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岗位减少、市场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因此为了让毕业学生避开就业窘境,高职教育应将创业的理念贯穿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一旦学生具备了创业能力,就能从找工作转为创造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就业质量,同时也提升了高校的竞争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放到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一样的高度上对待,让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高超技术,而且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既能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要,又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5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浪潮,这就使得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面对当前高职教育下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学生具备的英语素质等现状,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迁移能力等方面入手分析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1-0086-01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也是在探索中调整、演变和发展的。 2005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可喜局面。目前的课程内容较之于二十年前的教材内容,有着长足地进步。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都更接近我们期望的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劳动者的目标。尽管如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仍然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被忽视,学习积极性不高。

1、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内容明显的存在着缺陷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英语内容过多地关注了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课程内容及目的注重指向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英语要求,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程的编制注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应用性。

打开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语法、单词到知识点的学科体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致使学生认为在考试前只要“死记硬背”考得好成绩就万事大吉,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引导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学以致用的实际操作性。

2、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的掌握,对英语等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

(1)目前社会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专业技能转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要求。英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形成了“能过关就行”的普遍心理。

(2)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普遍不高,英语成为职业教育的配角。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整体水平不高,比较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要求。很多学生抱着英语学习对日后的就业、工作用处不大的思想,得过且过,造成了英语课堂“教师被动,学生遭罪”的局面。

二、提高英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教7年来,我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下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培养学的听、说、读、译、写的技能,更应该切实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英语教学应该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素质

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不应该仅仅是作为一门知识进行学习。因此英语应该服务于语言交际能力,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好的语言应用能力都会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成功。 因此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尽量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情景,布置不同的任务,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课本―课堂―作业的模式。我经常将一个阶段的知识点编成小品,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然后让其他同学自由结组,编写包含知识点的小节目,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敢于,也愿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实际实用语言的能力。

2、教会学生学习英语,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肩负着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具有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将英语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或者是工作当中。关于高职学生,大都知识水平层次不高,因此,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更有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和具备迁移能力的潜力。只有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由发展空间,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激发学生渴望优越、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从而达到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教育当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深刻的感悟到:英语教学能够切实符合“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原则,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有所长,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同时英语教学也有责任、有义务响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切实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R]。

[2]陈丽能,高等职业教育与英语课程改革[J],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3]孙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2)。

[4]赵玉庆,语言迁移与外语教学[J],新西部(下半月)。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名词的复合词语,高等职业教育也是结合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学习。是在我国80年代初期形成的短期职业大学的衍生物,通过短期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以单一的发展方向为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实践和专业操作性,属于一种科学研究和直接操作之间的技术型人才培养院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建立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在其发展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教学督导评估系统

(一)教学督导评估系统

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是根据我国教学督导的相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制定的一系列校内监督、管理、检查、评估、指导的系统,从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实现我国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可将教学督导系统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校内课堂教学进行督导。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教育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等进行监督和指导。对校内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进行督导。通过监督、指导的方式使教师教育的方式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展得到提高。第二是对学校整体教学运营情况进行督导。通过教学督导系统的监督和指导,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公正、规范的进行,为学校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促进学校的内部发展,带动我国教育水平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功能

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营提供保障,其中主要职能是将教学督导定位于为校领导和校内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有利的信息,为教学的运行做出重要的贡献。其根本功能是维护日常教学有序的进行。因此,在建立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时必须在校内教学范围内进行展开,明确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职能和责任[2]。教学督导评估部门是学校管理中单独设立的一个部门,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不能以偏概全,使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功能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其根本作用。教学督导主需是进行校内信息反馈和监督,不能够干预或,对校内的工作进行管理和调整。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实践的原则

(一)坚持公正原则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实践过程中主要是对校内的教学内容、管理内容等进行评估。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采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讨论,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估,按照实际规定和学校的教育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评估,从而建立专业、完善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

(二)坚持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主要是指对校内教学内容的目标进行确立,明确学校内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3]。并对已经建立的相关目标进行监督和判断,将目标的实用性、合理性信息进行总结,最终服务于教学运行。根据校内教学任务和国家教育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进行建立和督导,使学校的教学更具有目标性。

(三)坚持监督原则

教学监督评价系统的建立主要目的是行使其监督的职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守监督原则。监督原则主要包括对校园工作进行合理的定位,不能越权进行管理。在监督评价系统中只具备监督的职能,并不具有管理的职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坚持监督职能,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信息。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改进建议

(一)建立校内教学督导评估文件体系

教学督导评估文件体系主要是指校园内部教学督导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其中包括督导内容、督导范围、督导职能等。可以通过建立各种教学督导评价表、教师督导评价表、教师技能督导评价表、实践教学评价表、任课教学评价表、教学能力评价表等对校园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进行统计和评估,将准确的信息进行反馈,方便校园的管理[4]。在评估文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出了可以进行具体的评估表格制定还可以根据校内的教学发展方向和教学理念制与校内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制定出合理的督导评估配套奖惩说明,给予督导系统的判断的职能,帮助督导系统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二)采用电子教学督导评估系统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系统中引进新的电子评估系统,建立校内督导评估门户网站,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督导评估表的填写。利用网络技术将复杂、繁重的教学督导内容转变为数字信息。将数学模型运用于电子评估系统,从而提高教学督导系统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减少校内相关督导部门的人员使用,为学校节省人力和财力,从而提高校内的教学指标。

(三)完善教学督导评估机构

传统的教学督导评估机构主要是采用校内教师进行对督导工作的建立和实施,具有片面性[5]。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可以建立校园督导评估系统、系(院)督导评估系统、专业督导评估系统。其中校园督导评估系统主要是以校长和校园教师组成的督导评估系统;系(院)督导评估系统是由系(院)的指导员和学生部干事组成的师生督导评估系统;专业督导评估系统只要是由学生部干事和专业内部学生组成的学生校园教学督导系统。通过三个教学督导评估机构的建立对学校的日常学习和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而更加全面的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总结

本文对教学督导评估系统进行概述,了解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职能和作用,并且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实践的主要原则为公正原则、目标原则、监督原则。在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建立校内教学督导评估文件体系、采用电子教学督导评估系统、完善教学督导评估机构,从评估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机构三方面进行完善,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理念,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晓华.从教学督导到教学视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5(01):42-44.

[2]刘雨涵.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02):50-59.

[3]周彦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评估工作的优化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7(08):51-53.

[4]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07(04):5-10.

[5]刘婷,郭娟.督导评估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述评[J].成人教育,2015,03(02):24-26.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建设

从本世纪初,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现在已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思路就是问题之一。

一、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在我国是较为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

由于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几年的事,从世界范围看,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又成了后发国家,后发国家的优势就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应该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宝贵的借鉴。但我们在眼睛积极向外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把目光投向国内。在国内是否存在可以借鉴的因素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的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实践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从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中提炼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这两类高等教育必须是职业教育,二是这两类高等教育必须是较为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

关于第一点,人们应该不会提出任何疑义。师范教育就是“以培养师资为首要目标”,“为培养造就大批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高等师范教育就是培养教师的教育,而教师就是一个特定职业;高等医学教育就是培养医生的教育,医生是一个特点极为鲜明、突出的职业。

关于第二点,是否为成功的教育,“只能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否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在此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可以从社会的认可程度来考察。如果社会对学生不认可,那么,学生自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可能连适应的机会都无法获得。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和高等医学教育的毕业生,在我国的社会认可度非常高。招聘教师就从高等师范毕业生中招;招聘医生就从高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中招。我国的基础教育所取得成绩世界瞩目,这与有一只过硬的教师队伍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不论是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及教材的变动,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适应起来都不觉得难度很大;而对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构成了我们国家医疗队伍的主体,在我们国家整体上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前提下,我国的医学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由此,可以认为我国的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家教育是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我们说它们是是成功,并不表明它们就是完美的,它们也有改进、发展的余地。

二、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如果我们承认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是两类成功的职业教育,接下来任务就是要考察这两类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什么特点。

工作论课程体系主张:“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这种课程要求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而课程模式也被冠以项目课程或是任务引领课程”,课程的名称突出操作性;而与此相反,学科论课程体系则是以知识的内在逻辑来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的名称大都是名词。

然而,在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那就是教育实践。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称为“教育实习”;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称为“临床实习”。这个环节是这两类教育职业性的突出标志,是这两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教育实践表明,这个环节对受教育者从学生向教师和医生的转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思想。对于师范生来说,在这个环节他们要按照备课、讲课、作业批改等工作程序进行学习;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自然是按照诊断、制定医疗方案、治疗实施、医疗护理这样的程序进行学习。只有顺利的完成了讲课任务,师范生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教师了;只有在自己的医治下病人康复、或病情缓解了,医学院校的学生才知道自己可以做医生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看到自己职业能力的机会。

这两类高等教育在这个环节的课程建设也较为成熟,主要表现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积累了较为厚实的物质资源。教育实践表明,在附属中学的实习效果远远好于其他学校;各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建有自己的附属教学实习用医院。

但我们应同时认识到,教育实践这个环节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教育实践所需的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实践中需要那部分知识,就到知识储备库中去提取。由此我们一目了然的看到了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下式表示:

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工作导向课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这样的课程体系较好的体现了学(习)工(作)结合的思想,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培养目标。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1.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排斥学科论教育课程

通过上面罗列的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可以看出,两类教育的主干课程均为学科课程。它们的成功经验表明:以某一特定职业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排斥学科论课程,相反学科论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岗位培训、技工教育的标志。

2.工作导向的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内容

以工作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进入职业状态的中介环节。正是有了这个环节,高等职业教育才有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才能够既懂理论又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的地方。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启示是: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要,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实践教学工厂。而建工厂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项目,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3.学科论课程与工作论课程的有机融合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

从高等师范和高等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学科课程与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在高等职业教的课程体系中并非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相反,二者的有机融合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认识到这一点有着明确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的高等职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选择怎样的方向?这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董柏林.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与职业,2007.

[3]王义道.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再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篇8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职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共识,但高职教育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存在教学体制僵化,教学模式陈旧,就业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为适应新形势,深化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动态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文件,是学校各部门及教师从事各项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能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规范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在新形势下,为拓宽学生就业面,提高学生就业率,必须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动态的教学计划。其最佳模式自然是所谓的“订单式”教学:提前一年、两年甚至学生入校即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用人单位的合理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并实施,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均有益。 

在“订单式”教学中,用人单位的订单数量上有多有少,时间上有早有晚,学校的教学计划应始终在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对于需求专业相同,提前一学年及以上的可较系统的调整教学计划并实施;对于需求专业相同,提前时间少于一学年的可对课程设置作微观调整;对于需求专业相近的(二级学科范围内),可对后期的课程体系作较大的调整;对于需求专业相差较大,但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的,时间早的可鼓励学生转专业,时间晚的,为保证教学计划的相对严肃性,可开设第二专业,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第二专业。

另外,对于学习良好、有意专升本的学生,学校亦应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倾斜或针对这部分学生增设相关课程。

2  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从事基层生产及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传统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构成。其优点是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完整;缺点是未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达到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操作性实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知识体系不需强调完整,有些内容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减少参观类实习,并将多门课程的课程实习整合为生产实习。

(3)取消毕业设计,改毕业实习为顶岗实习或技能鉴定实训。较好的做法是学制中最后一学期用以进行技能鉴定实训、考核及顶岗实习,采用双证制。

(4)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讲师和工程师)教师。

3  在大力发展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重视传统教学方法

各高职院校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设施设备方面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及大信息量获得高职教师的青睐,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如挤占学生思维空间,教学内容缺少真实感,信息量过大,教学进度加快及重点不突出等等。因此,在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同时,必须重视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

(1)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尽量同步板书。比如高等数学课程中一个数学公式的推导,用多媒体演示很方便,一步步过程也很清楚,但学生的思维可能跟不上,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这一等式为何变为下一等式?如果老师在黑板上一步步板书,一个项一个项、一个式子一个式子列出,同时加以解释,学生容易接受得多;再比如机械制图课程中三视图的画法,老师在黑板上一条线一条线的画出同时加以解释,比采用多媒体课件“噌、蹭、蹭”或“哗、哗、哗”出来一些线条要好理解得多。所以,基础类课程应尽量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可用多媒体进行一些变化过程的演示或图片的展示;

(2)在牵涉到机械设备等实物结构时,尽量结合使用实物、模型或模板。比如一个减速器,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但缺乏真实感,而通过实物展现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其工作过程,则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

(3)不能因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而取消应有的学生动手操作环节。观察、理解和动手、掌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焊接,知道怎么做不一定会做。该动手时必须动手。

4 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4.1  职业教育

我国的高职生绝大部分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进来的,没用社会经验,也几乎没有工作经历,对所学专业今后应从事什么工作不甚了了。因此应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1)入校时的专业介绍应全面介绍本专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学习内容,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及从事的主要工种。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

(2)在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老师要详细地介绍本专业从事的主要工作,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大多采用辅导员制,其实在高年级时让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大有益处。

(3)在各种实习尤其是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中,通过学生对现场单位的具体了解,增加其感性认识,使其对本专业各工种有明确的认识。

4.2  就业教育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了解宏观就业形势及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减少其就业时的盲目性和就业后的失落感,尽早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踏实工作的精神。

5  小结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中国目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要保持“中国制造”长盛不衰,就必须造就一批高素质、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制造者及管理者,这无疑是高职教育者责无旁贷的核心任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培养新一代中国制造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 下一篇:高三学生的思想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