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4:33

高等教育的好处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急需探寻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目前,许多高校提出了将大学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处方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确定了大学体育教育服务管理在模式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思想内涵,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现体育运动处方和大学体育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和时代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多方面去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创新模式 大学体育 体育运动处方

一、引言

现如今,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早在1999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了“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处方和大学体育教育相结合的这种全新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和人才培训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体育运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形成锻炼意识,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使其身体更加健康,这也是现在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模式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到体育知识和方法,为国家提供更好的人才。

二、体育运动处方概述

体育运动处方是一种广泛的概念和开放的体系,以不同对象的要求和目的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和自身等特点这些主观因素和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来选择运动项目的分类,以及其项目活动内容和在体育活动中应该在饮食或者营养上的注意事项。因此,体育运动处方能借助科技确定适用于体育运动的方法、范围和人群,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不仅可以作为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和普通公民的强身健体方案,同样适用于学生的锻炼和发展计划。体育运动处方是将每个人的需求和发展作为前提,将人们的要求和需要作为目的,保证了大家平等参与的权利和机会,体现了体育运动处方和日常健身运动的“人文关怀”和“人情味”。比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肯定能够很好的承受大压力的体育运动,像长时间跑步,高难度拉伸肌肉,使其能形成很好的体魄来应对比赛。而普通公民健体就不一样了,就像健身房和学校一样,教练或体育老师不可能对学生采取这么长时间,大难度的训练。对学生们来说,体育运动是一项体育活动,而它的目的则是强身健体,不是比赛。体育运动处方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实用性、经济性等特点,而现代科学的服务管理意识是其主要价值和理论基础,对于人们的身体有很大好处,充分表现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人们的主观意识转化成了习惯,这对于人们的体育运动和强身健体有很大好处。这也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三、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一)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运动处方的辩证统一

大学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处方在很多地方都趋近相同,比如两者都是将青少年的体育发展需求作为关注的中心和重点,都是将“体育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基础和发展理念,都是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运动的教育和影响方式,只是两者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存在着不同。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大学体育教育是以青少年群体需求和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它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这两个特点。但是体育运动处方,必须从青少年自身的一个身体需求和体育需求出发,自主性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本质上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运动处方的目的和前提都是一样的,而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学生的服务管理理念,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服务管理具有被动性、局限性;而在体育运动处方中,服务管理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正是因为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运动处方的统一性和辩证性,才使得二者有结合的可能,从而不断的演变成一种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构成一种新的创新性体育模式它能够从理念和体制上去知道大学的体育教学,并运行机制上服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从而解决了大学体育教育发展中体与中的一些缺陷,譬如说,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的自身健康问题等。所以说,这对与体育发展是极好的。

(二)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对策

现在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别是在群体教育中,由于学生太多不能兼顾,而导致了整体教学质量的下降。所以,对此我们做了调查后发现,其中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在海南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院校中反应的情况是每个科目的学生都有5%-15%达不到及格,这肯定是达不到教学要求的。这可以看出,在大学体育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1.不管是在综合大学还是在专业和职业类大学中都有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从每个大学中体育成绩不合格的人数就可以看出;2.目前很多大学并没有对体育弱势群体引起关注,学校只是通过免修这种方式对体育弱势群体进行区别对待,但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保健科,对体育弱势群体身体素质的提升。

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体育方面体质较差,运动力差。当然这可能是先天的一些疾病或者遗传造成的;而对于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体质和运动素质并没有多大好处;二是运动障碍,大多是由于身体和心理残疾造成的心脏病和残疾等,这种类型的学生连普通的体育活动都不能参加。除此之外,由于当前我国对于高考学生的年龄限制越来越少,使得许多大龄青年进入了高校学习生活,这也对大学的体育教育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针对于此,高校体育教育只能采取实行免修制、开设专业班和无区别对待等方法来从表面上解决这些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因为这些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各自都存在着许多不同,高校体育教育必须根据每个体育弱势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这在体育教学中,充分的以整体为优化目的,提升和满足学生体育身体和身心要求的促进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从另一方面看,这对于体育处方运动中以学生个体的体育需求和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更是补充和完善大学体育教育的一种新方式。当然,在借鉴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着急,要循序渐进的去慢慢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方式一定不要对弱势群体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伤害,从而不仅达不到把他们的体育素质提高,反正会适得其反的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虽然大学中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育能力要弱于一般的同学,但是这并不代表体育训练对于这部分人群的重要性,相反,体育对于他们显得意义更加深刻。因此,高校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体育弱势群体,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他们,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而不只依靠学校使用免修制。此外,教师还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让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教师安排的体育活动中,不要因为弱势而放弃体育训练,这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之后取得效果反馈制定相应的方法。

(三)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和健康体育教育

在现如今的社会里,终身教育和体育教育不仅是一种自主体育意识和观念,还是一种高级的、先进的体育技能,也是一种学习体育和整合体育运动的综合能力,以及大学体育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高校体育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体育的平台,才能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而开放性和时代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可持续性是对平台的基本要求。开放性和时代性就是说在现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学生是主体,是人才的主要输送体,所以,学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新科技注入到体育教学中,新的体育资讯穿透到学生生活中,学生是时代的主流,只有把学生思想打开了才能让大学体育教学走在所有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着广泛性和包容性,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中,学生的权利都应是平等的,学校必须尊重学生的权利,还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才华。而可持续性就是说学生经过长年累月的体育学习和积累,能够寻找出一整套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且适应当今社会体育运动的特点的运动方式。而不仅体育发展的一个契机,更是发展大学体育,发展大学体育运动一个好的大的平台,它将体育自身的特点作为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并将现代服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机制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强的服务平台,具有自由度高、开放性强和范围广等特点。

在这个平台,人的体育需求和发展是其核心价值和基础、体育思想和健康是其最终目的,并将专业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主要内容。平台使所有的努力得以了展现,使所有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所有的行为都得到了一个明确的指示,不再盲目的、慌乱的教学,而可以有秩序的开展体育活动,学习到好的教学模式。有了体育运动处方,在教学时,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对体育教学的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规划,并把合理且大家都同意的方案加入决策之中,这也就使得学生在自己参与决策的方案中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实际性。在实际的体育运动方案和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体育运动处方也是体育运动教育的一大平台,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观念,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满足大学生们在体育教育中得到锻炼的各方面需求,实现体育教学的优化。

在当今,体育也越来也成为一种时尚,它不仅是健康的象征,更是人们对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的一种追求。在体育教育中发挥体育运动处方的积极作用,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结束语

体育运动处方是一种结合大学体制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平台的体育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并且在机制和体制上,去明确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一项服务性的管理的职能,并将大学体育运动教育中的民主、平等、自由和“人文情怀”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在大学体育运动教育中,用灵活开放、积极主动的新模式取代了传统模式中的封闭、死板的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了大学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不仅仅促进了大学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也能激发学生们对体育的热爱,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去面对社会,去好好工作。并且把体育作为一种精神传递到其身边的人,而这无疑将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中满足青少年群体对体育的需求,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 于佳祥,徐英微.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动处方教学理念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30(3):105-108.

[2] 王公法.浅析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4):412-415.

[3] 骆潮.浅析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J].才智.2011(15):19,50.

[4] 曹丽靓.高职院校体育运动处方教学的探索[J].体育时空.2011(6):156.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2

在北京市和朝阳区教委以及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抓住北京推进新课程改革,承办2008奥运会,召开第二次全市德育大会和我校进行首都名校建设的良好契机,按照贯彻先进教育思想,整合德育资源,固化德育模式的基本思路,重在德育建设和思路引领,巩固已经形成的德育模式和特色,改革创新德育管理思路和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我校德育在市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素质教育在陈经纶中学落地生根.

二,工作重点

继续巩固和深化"三构建一加强"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框架;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两大系统思路,整合校内各种德育资源;

推出德育"四层次构想",实现德育内容模块化,专业化;

以奥运和课改为契机,提升人生远足综合实践课程,打造特色品牌德育活动;

以德育科研和培训为引领,分层培养四支德育队伍.

三,具体工作

1,挖掘教育因素,整合校内德育资源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两大系统的组织框架,学生发展处,年级管理处合并为一

个处室,虽然人员没有增加,但要发挥整合与叠加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条块分割状况,实现德育,团委,年级,医务室等人员共享,分工合作,形成校内大德育体系,提高德育资源利用率.

(1)加强处室一体化统一领导

处室合并将带来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关系,我们将按照处室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调整,实现资源整合,效率提高.

(2)建立岗位分工责任制.

按照处室一体化的思路,对处室人员进行重新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处室人员工作的主体意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人员都要独立做好本职工作,克服依赖,推委,扯皮,攀比等现象;强化处室人员的合作意识,处室人员之间要多沟通,多协作,多补台,多支持,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

(3)建立大处室例会制度(两周一次).

四个年级之间形成沟通,衔接,合作,互动机制,在行为规范管理和大型活动等方面,探索学生交叉管理和主任联动管理,努力实现学校层面一盘棋;发展处和年级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服务与指导,评价与激励的良好关系,共同打造优良校风和一流质量.

(4)建设阳光和谐处室.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沟通,理解,宽容,信任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处室和谐度.做好处室人员分工,减少工作真空,也要避免重复工作;探索科学管理规律,加强合作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克服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2,总结成功教育经验,固化德育管理模式

建立工作模式可以避免重复探索,提高工作效率.新学年工作将努力推出不同的工作模式,作为统一思想,统一步调,顺畅关系,提高效能的重要措施.

(1)固化和规范年级学生会管理模式.

年级平台打造是我校办学质量提升的主要举措,年级学生会是年级学生自治管理的重要平台.初中和新高二要总结,巩固和完善,新高三要坚持和充实,新高一要在一个月内进入常规运行状态.学生发展处在四个年级学生会的规范和协调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力争在一个学期内构建起相对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年级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撑.

(2)固化和规范分段德育活动形式和内容.

我校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特色活动,发展处,年级组,教学处要通力配合,将这些活动固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人员的变动而出现随意的状态,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和付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比如:初一,高一的衔接教育,初二高考期间的远足,高一的政治社会实践,高二的戏剧节和参观北大活动,初三,高三毕业典礼,高三成人仪式和百日誓师……学校也要固化一些德育活动,比如9月的新生军训和秋季运动会,10月期中考试后的体育比赛,11月的科技节,12月的圣诞和元旦联欢,1月的百名标兵评选,4月的春游,5月的合唱比赛,6月的人生远足……

(3)固化和规范三构建一加强两支撑的德育工作模式.

这是我校多年探索和积淀的成果,要不断完善和固化,成为特色和品牌.人生远足要多样化并向学科延伸,不断升华为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志愿服务要多样化并向家庭和学校延伸,不断升华为爱心工程;自我管理要层次化并向班级延伸,不断升华为自管自育;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化并向精神层面延伸,不断升华为学校主流价值观;年级平台打造要科学化并向创新方向延伸,避免高原现象出现;德育首席要学术化并向符号化方向发展,防止出头椽子先烂的现象.

(4)固化和探索分年级分阶段的班级活动模式

在已有班级建设思路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分年级,分阶段的班集体建设活动模式,促进班集体建设过程的科学化,促进德育科学管理重心的进一步下移,逐步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不同的德育框架结构和活动模式,使学校德育管理形成自动化的状态,实现真正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3,理清德育工作思路,明确不同德育任务

德育工作纷繁复杂,我们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将德育分成规范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四个层次,学校,年级和班级都要按照这一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工作,发展处教师分工也要以此为参照.

(1)加强行为养成教育,落实规范性德育

规范性德育是德育的第一个层次,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最基础性的工作,可以通过德育常规量化评比来实现.我校通过"八好班集体"建设(学生出勤好,仪容仪表好,师生和谐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参加活动好,行为习惯好,课堂秩序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规范学生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风.

(2)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推动发展性德育

发展性德育是德育的第二个层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规范性德育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实现.我校通过俱乐部(包括体育,艺术,科技三个俱乐部),学生社团(文学社,左社,颜社,电视台,电影社等社团),拓展课(小语种,名著欣赏等几十门),志愿服务(家庭之星,班级之星,学校之星,社区之星,社会之星)和人生远足(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国外课程)等途径开展学生活动,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加强心理和学法指导,推进深层次德育

深层次德育是德育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为了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灵,是规范性德育的深化,主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我校通过学生心理状况测试,了解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情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通过师爱,思想工作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法指导,开发学生动力系统;通过初高中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研究,构建分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开展境界性德育

境界性德育是德育的第四个层次,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德育成为有灵魂的德育.境界性德育是德育的灵魂和最高层次,可以通过高品位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实现.我校主要利用初一建队,初二离队建团,初三升学教育,高一人生规划,高二参观北大,高三成人意识以及青年团校,青年党校,志愿服务,毕业典礼,班会队会等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前途,信念教育,引领学生主流价值观和高尚人格的形成.

4,通过德育科研和培训,分层培养德育队伍

经纶德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体系和特色,德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将成为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瓶颈,通过科研引领和培训提高等途径培养德育队伍是今后德育工作的重点.

(1)加强德育科研,引领德育新理念

我校已经初步立项四项德育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将由发展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等不同人员牵头,不同人员组成课题组,以理论为指导,以工作为依托,以行动研究为重点,引领学校德育工作.

《欣赏型德育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研究》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以德育美学观为理论支撑,追求"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的德育理想,具有立意高,理念新的特点,可以成为德育的基本理念,引领学校德育的方向.

《基础教育德育的层次性研究》是朝阳区教委接受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以行政来推动的科研课题,可以和我校的《示范校学生成长规律研究》以及德育四层次构想等结合,为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德育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导.

《人生远足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是我校自主立项的朝阳区规划课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提升了一些教育理念.该课题可以引进中央教科所的《生态体验教育模式研究》的一些理念,作为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学校活动设计的基本平台,引导德育工作者重视实践德育,生活德育,活动德育,体验教育等,提高德育魅力和实效.

《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催生的产物,是学校自主立项,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刚刚起步的德育科研课题,虽然年轻,但可以帮助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帮助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形成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和思路.其中,分年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策略的研究将为年级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2)加强分层培训,形成德育管理梯队

德育工作是分层的,德育队伍是分层的,德育培训也应该是分层的.我们将按照德育干部,德育首席,班主任,副班主任四个层次进行分层培训.

德育干部培训主要通过大处室例会进行,也可以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处室不定期案例分析进行.

德育首席将改变以往的定位,向学术化方向转变,每月100元津贴,其他经费用于德育科研和参加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培训方式也主要是参加科研课题,逐步形成一支有思想,有实践,善总结,能培训的德育领军人物,让他们有成就感,自豪感,形成德育兴趣和依恋,愿意长期从事德育工作.

班主任队伍主要是结合实际的理念培训,策略培训,方法交流,挖掘班主任中的素材,让更多的班主任登上讲台,在总结反思中提高,在讲解培训中受到激励,进而使培训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副班主任可以承认半年班主任龄,切实吸引愿意得到培训提高的人员参加,把住入口关和过程管理,和德育首席建立师徒关系,参加班主任培训和下班实习等.

5,以奥运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抓好全校重点品牌教育活动

北京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是一次学校之间重新洗牌的机会,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德育为突破口,扩大影响力,推动首都名校建设.

(1)开发人生远足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品牌德育活动;

(2)利用北京市信息基地校平台,扩大学校影响力;

(3)利用德育课题研究载体,提升学校知名度;

(4)利用朝阳示范校德育组织,推销我校德育理念;

(5)利用朝阳德育沙龙平台,发挥辐射示范功能;

(6)利用奥运示范校和同心结学校平台,引领德育新方向;

(7)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社会实践,引领新课程改革.

6,做好周,月具体德育工作安排,规范全校教育教学秩序

研究制定相对详细的周,月工作安排,以活动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思路,规范全校教育教学秩序.在活动落实方面,年级发挥轴心功能,德育做好调控,协调和服务.通过周,月工作安排,实现管理科学化,减少工作随意性,提高工作销率.

(1)初中重点抓好整体构建,培训和引领班主任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一体化德育模式,整体拔高初中学生的习惯,思想,理想和状态,为高中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

(2)高一重点抓好行为习惯养成,学法,交往和心理的适应性教育,学生会和学生活动等,形成稳定,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和年级集体;

(3)高二重点抓好实验班,文科班心理调控,学生心理浮躁和学习分化,理想目标确定和人生规划等,分层做好各项工作.

(4)高三重点抓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心理和考试焦虑辅导,调控学生最佳身心状态,全力保证整体质量不滑坡.

四,分月工作安排

时间

立项

工作要求

备注

1

1-2/9

开学典礼

首都名校建设启动大会

发展处

八好学习

组织全校学习八好建设方案

发展处

2

3-9

德育首席教师评定

按照学术和科研培训功能定位,重新确定德育首席.

发展处

3

10-16

教师节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

团委

4

17-23

新课程改革培训

重点是综合实践的操作和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落实.

发展处

5

24-30

运动会

提前确定工作方案

体育组

6

1-7/10

社会实践

高一军训补训

高一

7

8-14

对外交流

韩国,荷兰学生来访,建立固化互访模式.

团委

8

15-21

年级平台研讨

总结研讨年级平台打造经验,科学定位年级功能,发挥轴心作用.

年级组

9

22-28

德育科研启动大会

通过启动大会,确定不同课题组长和成员,分课题开展工作.

发展处

10

29-4/11

科技月活动

召开全校科技表彰大会,总结和升华科技活动.

黄臣

11

5-11

期中汇报

分年级汇报班主任工作

年级组

12

12-18

模拟联合国大会

在参加北京市大会基础上,筹备召开经纶模拟联合国大会.

团委

13

19-25

班主任培训交流

筹备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4

26-2/12

班主任培训交流

筹备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5

3-9

班主任培训交流

筹备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6

10-16

德育研讨

召开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7

17-23

百名标兵

评选百名标兵

发展处

18

24-30

感恩教育

结合感恩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发展处

19

31-6/1

元旦联欢

提前确定不同年级活动方式

团委

成人仪式

高三组织学生外出远足和成人仪式

团委

20

7-13

期末工作

完成期末各项工作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3

本学年我校共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近5000人,办学规模位居我市高中前列;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需要,特别是新阅览室的投入使用,以及除公寓楼外原有住宿楼的整修,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容校貌进一步优化,校园内的硬化绿化、新大门及门外广场的投入使用,彰显学校的品位,提升了环境育人的基本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较差的现状与学校新教师日益增多尤其是新班主任所占比重较大的现实形成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还应看到,我校与兄弟学校的竞争将由办学硬件条件的竞争向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上的竞争转移,而这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也与各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切身利益关系更为密切。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政教处将结合当前的学校实际,坚持“低进高出,高出优出”的办学目标,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以《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校规章制度,全面加强班主任工作,落实常规管理,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巩固德育工作的成果,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驾护航。

三、工作目标

1、学习落实和内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临颍二高学生奖励与处罚条例》,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2、努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德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确保管理效果。

3、拓宽德育渠道,充实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4、加强自身建设,务实、有效地完成各项德育工作。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1、认真落实政教处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认真指导,积极协助有关人员作好本职工作。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召开政教处德育工作会议,完善政教处内部人员职责分工,并将职责分工安排告知全体教师员工,以便监督实施,提高政教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另外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升政教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敢管、能管、善管,管得有水平,管得有实效。

2、加强年级主抓政教的副主任及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发挥德育工作的核心作用。

(1)布置和指导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展班主任“以老带新”结对子活动,促进新班主任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班级管理人才。指导班主任从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抓主题班会,进行正面教育;二是加大力度进行日常班级管理;三是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抓两头,带中间;四是沟通家庭、学校教育,家校联合,共同努力。

(2)继续执行班主任量化评比方案,考评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量化考评由政教处值日教师负责,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考评结果存档,年终作为优秀班级、班主任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对重大违纪违法事件的班级,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

(3)对评定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要加强宣传工作。弘扬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以榜样引路,营造良好的班级、年级、学校教育的舆论和氛围。主要通过三种渠道:一是,在每年教师节给予表彰。二是,在学校宣传栏展示优秀班级、班主任的风采;三是,利用临颍二高校园网展示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的风采。

(4)加强与年级主抓政教的副主任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

(5)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深刻认识我县高中教育激烈竞争的态势,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教育观,明确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让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与学生谈话都渗透德育因素,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劳动育人”。

3、加强对学生会和班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参与管理。

(1)本学期政教处将公开民主竞聘学生会成员,对学生会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学生会干部的职责,组织卫生、纪律督导队,每天对校园进行检查。切实发挥学生会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定期开展对班干部的培养,使之成为班级管理有力助手。班干部作为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班级工作,加强指导和培养,让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安排班级事务。

(二)加强学生德育系列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行为习惯的文明程度

1、要切实抓好全体学生,特别是初一年和高一年新生的基础文明习惯教育。利用入学教育和军训的机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言行习惯,通过军训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接受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意识。利用班会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新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临颍二高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的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2、坚持升国旗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根据国旗下讲话的主要题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艰苦朴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

3、精心安排和组织主题班会。班会要有重点、有记录,充分发挥班委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政教处工作人员将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和根据班主任工作考评条例进行量化考评。

4、依法抓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特殊生档案,并对特殊生进行跟踪教育。

(1)政教处、年级主任、班主任,要对学生层层管理,对自己约束不强的学生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处处渗透有情的德育和德育的有情,对违纪学生要正确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依据《临颍二高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给予纪律处分,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取消学籍六个等级,对学生的处分程序是:政教处、年级主任、班主任共同商议——确定处分等级后报领导组研究决定——审批——将处分决定存政教处。(对警告以上,记过以下的学生政教处只作记录,记大过以上的原则上要进行全校性公布,并记入学生档案)

(2)对处分学生的跟踪办法。被处分的学生,班主任和政教处应密切关注,随时跟踪。被处分的学生期末结束时要到政教处领取一份《被处分学生跟踪签定表》,期末回家后将本人的自我检讨,家长意见写入表中,在下学期报名时交原任班主任评定,再送交政教处,政教处确定是否取消其处分。取消处分决定的仍要经领导组审批后复印,存政教处,没有取消处分的有关材料由政教处继续保留。如果直至学生毕业仍未取消处分的,而该生又还在校读书,则由政教处出面找该谈话,并确定是否缓发其毕业证。

5、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和报告,观看法制教育片,举办专题班会,开辟法制教育专栏(板报)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教育法和自我保护意识,把普法教育和遵规守纪教育结合起来。

6、利用校园网和黑板报,开展德育教育。一是设立《德育园地》版面,宣传校园内外的好人好事,寻找师生们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师生的兴奋点,增加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展示先进个人的风采,树立典型,使广大师生学有榜样,追有目标,促使广大师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三)净化、美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环境陶治人,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1、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从公德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开学两周内各班要开好一次卫生主题班会,平时加强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创造赏心悦目环境的认识。

2、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班级,组织好周一周四大扫除及天天扫活动。

3、完善并严格执行检查与考核制度。检查人员检查时要公平公正,不徇 私情,每周及时总结,考评结果作为卫生红旗发放依据并存档。在检查中存在问题不及时整改的,在考核时可加倍扣分。

4、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彻底消灭纸屑、废弃物和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定,推动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上水平、上层次。

(四)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

1、继续办好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繁荣校园文化,表彰好人好事,鞭挞丑恶现象,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2、认真开展重大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感恩”教育活动,国庆节开展“爱国爱校”等教育活动。

3、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开好几个大型主题班会,如学期初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考试前的诚信教育等,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规章制度进行内化,规范学生的行为。

4、协调体育组,组织举办学校冬季运动会。

(五)注重科学管理,确保校园平安

1、政教处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通知,以增强学生各种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严格控制外宿证和外餐证的发放。申请人必须持户口本、交费收据、经班主任批准的申请书到政教处办理,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办理。

3、发挥保安、门卫的职能作用,把一切的不安定,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作好门卫来访登记,控制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学生出入校园必须有政教处统一签发的通行证。

4、根据本校各个时期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和安全负责追究制度。

5、 加大力度对校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防电、防盗、防灾害事故的安全大检查,及时报给总务处给予整改安全隐患。

6、 学生放假时,安排和组织有关人员到校门口及宿舍进行巡查,以维护学生安全、平安离校回家。

7、实行公寓检查签字抽查制:即每天学生就寝后,各班班主任签字确认本班住宿人数,然后,政教处组织人员对公寓人数进行抽查。

8、医务室要做好学生的防病治病工作,做好学生青春卫生知识宣传和近视预防等工作。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4

[关键词]新建高职院校 科学发展观 关系处理

近年来,全国由中等专业学校单独或多校合并升格组建了一大批高职院校。这批升格不久的高职院校能否抓住升格机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健康发展,是新建高职院校在办学之初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新建高职院校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调的是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要与其他层次类型高校发展协调,规模发展要与质量提高协调,等等;要坚持发展的均衡性:发展速度的均衡性,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均衡性,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均衡性,等等;要坚持发展的整体性:要处理好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发展过程中共性与特色的关系,等等。

根据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针对新建高职院校目前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形势,新建高职院校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发展其他办学层次的关系;服务面向地方与面向行业的关系;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关系;共性与特色的关系;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的关系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注意和科学把握的就是如何辩证地协调处理好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这对矛盾关系。对于新建高职院校,在建院初期可以适度加快发展规模,这既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更有利于新建高职院校形成规模效益。但从长远发展的观点,规模不应发展太大、太快,内涵发展,质量提高应是永恒的主题。质量是生命,是新建高职院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建高职院校当务之急是提高内涵,即: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设施条件,科学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良好校风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氛围,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新建高职院校从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必须是规模、质量兼顾,质量优先的发展路子。

二、正确处理高职教育与发展其他办学层次的关系

作为新建的高职院校,首先应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中专教育为主转向以高职教育为主。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招生数量的构成上,也应反映在师资建设、教学设施的投入、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要适应高职教育需要,从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建成一所优良的高职院校。与此同时,不要忽视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一是中等专业教育,已摸索积累了多年的办学经验,也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不要因为升格而轻易放弃。当然,中专的专业设置要有新的思路,要保留原有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适度发展社会急需的适销对路的新专业,尽可能避免与高职专业重叠设置,在培养模式上也应按职业岗位要求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二是成人教育。新建高职院校无疑要以普通高职教育为主,但也要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开展既是新建高职院校拓展办学功能、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

三、正确处理服务面向地方与面向行业的关系

近几年组建新高职院校的原学校,有的主要服务于地方,有的主要服务于行业。这批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原分属于省业务厅局管理的,升格后大多数成为省属或市属地方高校。既然是地方高校就要时刻把为地方服务放在首位,面向地方办学,立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适用型人才,为地方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解决应用技术难题,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培训与教育基地。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形成办学规模,创出质量与效益,办出特色,才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互动,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新建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为地方服务,这是大部分升格后的高职院校的地方性所决定的。然而对于升格前服务于行业的省厅局属的高校来说,原有的行业性还应适度保持,保持发扬得好,可能还是一大特色。原有的师资、专业设置、实验室、图书资料、产学研合作基地、行业协作组织、毕业生供求关系等都是宝贵的办学资源,可以通过成立董事会的形式,谋求行业部门对升格后新建高职院校办学的继续支持。学校要善于利用升格后办学层次提高,办学实力增强所形成的新优势,主动听取行业部门为其提供服务的要求和意见。

四、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培养合格高职人才,是新建高职院校应长期坚持的基本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工作搞不好,学校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对新建高职院校来说更要花大力气熟悉、适应高职教育,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范,尽早达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优良要求。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作为一所高等院校,无疑应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既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要,也是为高职学生有机会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需要,同时还是增强新建高职院校办学功能,提高为社会服务水平的需要。所以,新建高职院校既要踏实认真地抓好教学工作,也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开展面向生产实际的应用研究,坚持产学研结合。

五、正确处理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关系

办大学必须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具有相应的基本办学设施条件,尤其是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办学硬件条件比起老高校来差距较大,在短期内加大硬件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是必需的,是适应高职教育、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需要。但作为新建高职院校在建院初期不能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建楼堂馆所,与老高校攀比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物,盲目“铺摊子”。真正的教育家是把软件建设放在首位,因为标志着办学水平高低的更多是体现在软件建设水平上。中专学校与高职院校的差距,关键不在硬件,而在于软件,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在于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上的差距,以及高职教育规律掌握上的差距。其中师资队伍最为关键,差距最大,也是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新建高职院校在处理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关系时,应该把软件建设摆在首位,花大力气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在建院初期就应形成人人重视软件建设,人人参与软件建设,以软促硬,以软带硬,以软补硬的办学氛围。

六、正确处理共性与特色的关系

近几年来新建的一大批高职院校,共同从中专学校跨入了高职院校的行列,大家都要认真分析研究老高职高专院校所走过的发展道路,都要面临着摸索、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培养高职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有益的经验和高职高专教育的一般规律无疑是应该借鉴的,许多方面是应该坚持的。共性是发展的基础,忽视共性去空谈个性是不切实际的,而淡化个性发展,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只能越走越落后,最终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面对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诸多新建高职院校应致力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对新建高职院校来说更是首要的、根本的因素,是特色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在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相互竞争的态势下,新建高职院校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办学既不能“吃”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蒸”中专教育的“发面馒头”,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抓住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特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办学目标定位包括学校在高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专业布局、服务范围等。其次,专业特色的形成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集中体现。所以,新建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仅凭个人好恶,盲目随意的倾向,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分析市场需要的基础上,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弱我强”的建设思路,创建自己的特色专业。

七、正确处理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新建高职院校建院初期要花大力气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加强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学校管理运作模式、规范体系应与新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相适应,在继承、弘扬中专校时期好的管理传统基础上,要向老的院校学习有益的管理经验,尽快实现由中专管理模式向高职管理模式的转变,由千人规模的管理模式向万人规模的管理模式转变。要清醒地认识到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规模的扩大给学校管理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强对管理规范化建设中必要的投入,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正常、稳定的教学、科研秩序和其他工作秩序。与此同时,不要忽视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新建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改革与创新管理思想及观念,突破原有中专校时期管理模式的束缚,构建更加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自身办学定位的,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思想、新模式。当前,对新建高职院校来说,尤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民主管理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要创新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高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归宿。新建高职院校在办学之初就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发展定位,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优化学校发展目标。要改革创新管理体制,重点是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与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新建高职院校最缺的是能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师资。因此,要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实行聘任、雇用、借用等多种人事管理方式。管理组织机构体系要抓住合并升格之初的大好机遇进行优化调整,朝着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实行院系(部)两级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率,以适应办学层次提升和规模扩大后的管理新要求。

新建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矛盾是多方面的,许多矛盾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随着学校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然而,新建高职院校只要审时度势,认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就能始终保持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谢伯端.从我院建设实践谈新设置本科院校发展中若干矛盾的辩证关系 [J].中国高教研究,2000,(7).

[2]朱中华.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若干矛盾关系的处理[A]张尧学.新的起点新的航程——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丁作研讨会论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5

关键词:后续教育制度;跟踪教育;处分撤销

高校受处分学生虽然只占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一个特殊群体。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各高校制订的违纪处理规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违反校纪校规,视情节轻重,要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五类处分。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就要给予相应处分。学生受处分后,高校应积极加强教育引导,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后续教育制度。

一、后续教育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后续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心理预警和疏导制度、跟踪教育制度、处分撤销制度、社会支持制度等。通过心理预警和疏导制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跟踪教育制度,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处分撤销制度,给予学生获得重新正面评价的机会;通过社会支持制度,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宽容。建立健全后续教育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后续教育制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与一般社会犯罪案件相比,大部分学生违纪行为的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性也不大。高等教育是为了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高校对学生进行处分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

后续教育制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纪律约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高校的人性关怀。正如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所言:“法律(包括纪律)所考虑的不是人们都像哨兵一样时时刻刻目不转睛,而是要他们偶尔也能无忧无虑地抬头观瞧灿烂的星空、盛开的花木和存在的必要性及美感。”无论如何,处分学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后续教育制度讲究宽严适度,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后续教育制度保障受处分学生的公正评价权

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因此,受处分的学生也同样有权要求学校对其思想品德、言谈举止做出客观、公平、正直、没有偏私的评价。

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是具有公信力的证明,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升学和就业等。后续教育制度能够使受处分学生通过正面教育引导,扭转心理行为偏差,从而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现有后续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真正建立受处分学生后续教育制度的高校是少之又少。有些高校即使建立了后续教育制度,但其管理者仍然存在着“强调处分程序,轻视教育过程”的观念,认为对学生处分就等于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有少数教育工作者以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为由,淡化了对受处分学生的关心和教育,使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二)教育管理体系分裂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心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而不是只有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才管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中存在两个极端现象,教学的往往不管育人,育人的很少管教学,任课教师上完课就离开课堂,其他工作都由辅导员等负责。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工作,都是靠辅导员、副书记的个人力量和经验进行,任意性和波动性太大,缺乏科学化、体系化。

(三)跟踪教育制度缺乏

跟踪教育制度主要是对受处分学生进行学业、心理、就业等全方位的跟踪和记录,内容可包括跟踪人、跟踪事项、跟踪目标以及跟踪考核等。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这种跟踪教育制度,有的高校即使建立了类似的跟踪辅导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管理比较粗糙,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改善

1.对受处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深入

学生受处分后,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注意运用更多的工作技巧,深入地慰疗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补救往往只停留在关注学生情绪状态,引导学生摆脱处分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他们将精力转移到学习中,但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

2.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许多教育工作者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往往局限于口头谈话和书面思想汇报,找学生谈几次话,写几次思想汇报就算进行了教育,力度不够,效果也不好,更谈不上根据受处分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也很少有效地利用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教育资源。

三、完善后续教育制度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坚持以教育为中心

科学合理的学生处分模式应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是以惩罚为中心,而是以教育为中心。

1.处分方式和手段必须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处分是建立在对教育活动中每一个个体作为“人”的地位的承认及对其人格、权益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突出学生处分的教育目的,才能确保受处分学生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得到尊重,才不至于用简单的惩罚代替应有的“劝诫”。

2.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权益

高校不能仅从维持管理和教育秩序出发,这有违教育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应充分体现对学生权益的尊重、保护和实现。

(二)加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1.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制度建设

重视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能极大地推动处分后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者尤其是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学生处分后续教育,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开展教育工作。

2.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

任课教师在承担学生学业指导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应当与辅导员相互配合协作,积极关注受处分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学业生涯和人生规划的引导。

3.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培训

要以制度形式,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培训,改善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促使他们科学掌握沟通、指导、教育以及管理等技巧。

(三)强化心理预警和心理疏导

心理预警机制是以预防为主,集学校、家庭、院系、班级、寝室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监督预警机制。应结合受处分学生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辅导工作。心理疏导机制是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如自卑心理、放纵心理、孤僻心理等,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状态的回归。

(四)进一步完善跟踪教育制度

跟踪教育制度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受处分学生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采取全程监控的方式进行追踪考核或阶段性总结。跟踪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受处分学生的后续行为,并对其行为做出及时的修正和鼓励。要尽可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消除隔阂,建立信任。对学生受处分后的心理态度、行为举止、学业成绩、生活状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要强调对学生隐私的尊重,维护其正当利益。

(五)开拓思路,采用多种教育手段

除了主动谈心和定期思想汇报外,应在教育过程中开拓思路,通过素质拓展和集体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受处分学生与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推荐或吸收受处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创新人才培训、文化艺术演出等具体活动,发掘和培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六)探索建立处分撤销制度

学生处分制度主要表现为一种约束机制,体现的是约束功能,而学生处分撤销制度,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激励机制,体现的是激励功能。建立学生处分撤销制度,能够对学生处分制度进行弥补。以国家公务员纪律管理为例,我国公务员受到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改正错误的,警告处分满半年可予以撤销;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满一年可予以撤销;撤职处分满两年可予以撤销。既然对行使国家权力的公务员都有处分撤销制度,那么,对教育对象学生也应建立处分撤销制度。因此,建立学生处分撤销制度是现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

当然,不是所有的处分都能撤销,达到一定条件的才能撤销。即使处分撤销了,撤销处分决定书与原处分决定书也应当一同存入学生本人档案,以维护学生在校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处分撤销对象可拟定为曾受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的学生。处分撤销的条件可以一年时间为考察期,学生受处分后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后果有深刻的认识和悔改,没有再发生任何违纪现象。受处分后学生成绩无不及格现象,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好评。在此基础上,学生提交撤销处分书面申请后,班级、学院、学校通过民主评议、测评和审核过程决定撤销与否。处分撤销要充分考虑“违纪情节较轻”和“具有明显悔改表现”两个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鹏,王秋芳.高校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的构建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

[2]王曼曼.浅析高校如何加强学生受处分后的教育[J].考试周刊,2011.

[3]单正义.学生违纪处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张小芳.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厘定[J].现代教育管理,2006.

[5]闵辉.高校学生处分的失范与完善[J].辅导员工作研究,2010.

[6]刘江涛.高校受处分学生教育研究[J].实践探索,2009.

[7]周小红,杨化.受校纪处分的高校学生后续教育机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6

[关键词]学籍处理成因分析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李旭艳(1982-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机械类受学籍处理学生的成因分析及教育管理探究”(项目编号:2012065)和2012―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106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79-02

学籍处理是指根据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对学习成绩未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实施留(降)级、退学、学业警告等学籍上的变更及与学籍变更相关的系列管理办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高校入学门槛的降低,因学习成绩未达到学籍管理制度而受到学籍处理的学生人数呈增长趋势。这一现状不仅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更为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分析受学籍处理学生主观及客观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并重视将学生管理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

一、受学籍处理学生成因分析

本文以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械专业2008级至2011级现有学籍处理学生资料为依据,对在籍的二表批次本科录取学生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在第二、第六学期受学籍处理学生人数出现两次峰值(见下表),且受过学籍处理的学生累计处理频率较高,占上一学期的30%。

通过对受学籍处理学生日常行为鉴定和个别访问调查,对受学籍处理学生成因分析如下:

1.学习动力不足,难以正确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考估分不准确或考试成绩低,认为录取高校或专业不理想,在大学生活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选择了退学、休学,重新参加高考或选择步入社会。受社会舆论、家庭、就业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是坚持在本专业继续学习,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过分看重个人价值而抱有幻想,逐渐发现现实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与理想差距越来愈大,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并相继伴随着苦恼、郁闷,甚至想逃脱现实,不能正视大学生活。一些学生在大学早期表现出消极状态,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能顺利完成学业,而有些学生直到面临毕业答辩、获取学位、就业压力之际才陷入 “读书无用”困境,无法自拔,后果不可预想。四年内,我院机械专业有9名学生因不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办理了退学、休学手续,目前已经有3名学生复学。

2.学习目标短视,不能将系统长期的学习能力内化。大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摇篮,部分学生对大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不适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和课余时间没有合理的规划,意识不到大好时光已经挥霍在上网、电脑游戏、打牌、小说、谈情说爱等消遣活动中,结果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甚至降级。还有一些学生被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吸引,热心投入到各种学生活动、社会团体中,虽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因经常旷课,学习没有连贯性,尤其是理工科课程多且难度大,学生往往不能独自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后继学习就很难跟进,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常常忽视专业素质培养。这类学生很难融入集体中,在生活上一塌糊涂,经常出入网吧,寝室卫生较差,不按时吃饭,即使在各类学生活动中表现突出,但在班级内与同学关系疏远,且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正确面对现实问题,意志不够坚强,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悲观失望、知难而退,容易产生思想问题。

3.心理辅导制落后,忽视常规的心理疏导及学籍预警机制。学习落后的学生面对教师讲的道理无动于衷,认为不能得到教师、家长情感上的共鸣和支持,教师苦口婆心的劝说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有些学生在受到学籍警告后,精神上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很大,甚至厌烦教师、家长的说教,思想上不能接受事实,不能树立危机意识,学习上非常散漫,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一蹶不振,学习上没有改进,进而降级甚至退学。有些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但由于自制力、学习能力较差,不善于向教师同学表达困境、寻求帮助,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半途而废。更为严重者,不能将压力、危机转化为动力,反而投机取巧,把希望寄托在考试作弊、购买答案、寻找替考上,进而违反校规校纪、法律。

4.人格教育缺乏,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难以形成正合力。教育系统重视能力培养而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格教育的价值在于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人的求知欲得到最好的发挥,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由于当代大学生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缺少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如自卑、意志力差、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等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德育应重视大学生人格品质教育,尤其是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和睦的家庭或单亲家庭的父母常忽视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和日常教育管理,家庭环境不仅会对孩子的情绪、人格、价值观、心理、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使学生无心专注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情绪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即使是家长、教师苦心劝说引导,也很难使他们把精力转向学习。经分析,40%受学籍处理的学生家庭存在不和睦或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不当。受社会多元文化、负面事件、就业压力的影响,“官二代”“富二代”等负面词汇正冲击着部分学生的思想,许多大学生缺乏正确判断力,对知识失去兴趣,在精神上空虚,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

二、受学籍处理学生教育对策

1.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机制,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在新生入学时,学院应重视家长会,详细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学生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办法、安全、活动等情况,让家长了解辅导员、班主任电话、邮件、教务处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学校给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家长反馈信息等,建议家长定期与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并将家庭可能影响到学生情绪、学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辅导员,避免学生向家长、教师汇报情况时的“信息过滤”,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合力机制。

2.提高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做好新生入学引导和毕业生职业规划。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高校应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改变学工系统“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建立由学校统一指挥,各部门参与配合的全员教育模式,发挥系主任、机关干部、学生党员、成功校友等引导作用。在时间上,不要急于求成,一般高校在新生正式开课前开展3天的主题教育活动、10天左右的军训,随后学生步入正常学习生活,建议将入学教育时间根据内容做适当调整,如熟悉校园环境、校规校纪、安全教育、学业指导等基本生活内容在开学初进行,专业介绍、图书馆索引、学习方法、学籍管理等内容在教育教学初期进行,在第一学期课程学习之余可以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其他系列教育,如入党启蒙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另外,建议增设心理咨询、网络文化教育内容,系统开展自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团队训练、职业规划等,可以将入学教育设置为一门完整的教学课程,并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卷面考试、口试、问卷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刚刚步入大四的学生面临考研、就业选择,面对学校学业、家庭意见、社会现实的压力,往往表现出厌烦、逃避、甚至激进的不良行为,学生工作者必须提前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建立导师制,点对点调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了解学生就业状态和心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解决存在的实质问题。导师制的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2011年有3名、2012年有8名问题毕业生在各位导师的帮扶下顺利毕业和就业。另外,可以尝试在学生没有学习专业课之前,将其纳入学生课外科技小组,进行学习和兴趣培养,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我院有1名休学后复学的学生,在课外科技小组学习半年后,参加国家先进制图比赛获奖,学习成绩保持在班级前列,并参加了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

3.加强学籍处理学生的日常管理,建立帮扶机制。学籍警告是对学生刚刚有成绩下降的迹象时,就对该生提出警告,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生往往因成绩差产生自卑、焦虑心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明确导致成绩不佳的原因,尽可能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优点使其重塑自信心。其次,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考核上课出勤、课堂纪律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习惯,挑选班级成绩良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避免学生不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半途而废,关心寝室生活,帮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再次,重视学习过程,适时给予鼓励或奖励。成绩是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但实际有很多因学习方法不当、基础差、虽努力但成绩不佳的学生存在,教师应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看到学生的进步要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期望。最后,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激发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加入各类科技创新、科技作品制作中,如充分利用机械专业特点,培训学生参加Tris杯、3D大赛、先进制图比赛等。

4.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当代高校既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维护教育的公平,通过教师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高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推动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高等院校学籍处理学生的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

[2]汪宏友,郭伟光.学籍预警机制在民办高职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17).

[3]刘景林,吴小慧.试论增强降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7

(杨岳山)

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政教处工作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结合学校2008年工作计划,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法,树立“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刻苦自强、立志成才”的优良学风。

工作目标

一、加强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队伍的总体素质,使学校班级德育管理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实践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目的。

四、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继续保持学生违法犯罪率在0.3‰以内。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1、认真落实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认真指导,积极协助有关人员作好本职工作。要求政教处工作人员在加强教育理论及教育法规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做到“三勤”、“四跟”、“五到位”,即口勤、腿勤、耳勤;跟课间、跟早操、跟课外活动、跟晚自习;思想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检查到位、教育到位。政教干事要能够深入实际、深入课间、深入学生,随时掌握违纪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强年级组长、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发挥德育工作的核心作用。通过各种会议,加强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严格执行《永昌职中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要求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年级组、班级工作计划,适时召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经验研讨会,坚持量化考核制度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提高广大班主任对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3、继续坚持政教处已经执行的班主任量化评比方案,考评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量化考评由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体育组、值周教师、学生会检查小组等负责,每天检查,周六汇总到政教处,由政教处进行一周一评比,并在每周一升旗时进行文明班级表彰仪式,考评结果存档,年终作为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的重要依据,此外,对重大违纪违法事件的班级,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

4、重视德育科研,加强德育信息化建设。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和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德育管理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鼓励德育工作人员以及班主任积极撰写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或工作成功案例,作好汇编工作,踊跃投稿,交流提高。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参与管理。新时期下,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学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协助团委会定期开展组织对班干部的培养,使之成为班级管理有力助手。

二、推动“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进程,加强学生德育系列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行为习惯的文明程度

1、要切实抓好全体学生,特别是七年级和高一年级新生的基础文明习惯教育。利用入学教育和军训的机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言行习惯,通过军训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接受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意识。充分利用班会、晨会、升旗仪式、校内外活动等途径对全体学生加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2、坚持升国旗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根据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艰苦朴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等。

3、抓紧抓好班主任工作。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岗位职责,要求班主任在“勤、精、实”上下功夫,管理好早自习前、中午上课前、晚自习前这些时段;跟紧、跟勤、跟好两操一活动;掌控好早晚自习的秩序。各班要于开学初制订合理、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期末要做好班级工作总结。继续开展创建特色班级活动,本学期各班要组织1—2次有特色、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班会要有重点、有记录,充分发挥班委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年级组长和政教处工作人员将进行巡查,并做好检查记载和根据班主任工作考评条例进行量化考评。

4、深入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继续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切实增强全体学生文明程度。文明班级评选活动要求学生做到“讲普通话、用规范字”,诚实守信,不骂人,不打架;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行注目礼,唱国歌时,严肃、准确,声音宏亮;参加学校集会时肃静,不得喧哗等等。特别要突出“三给”即把微笑和宽容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以及“五无”即教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校园无废弃物、交流无脏话。

5、把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长抓不放。本学期将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抓起,做到要求明、检查细、考核严、奖罚清,以学生仪容仪表为切入点,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楼道内、教室内不追逐打闹,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搬物轻,校园内静、楼道内静、教室内静,七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允许骑自行车上学,骑车不准带人,要求学生到校不带手机,必须穿校服,不在校服上乱涂乱画,不留长发、怪发、不染发,女生不削碎发,不染发,不佩带首饰,不化妆,穿着整齐、整洁。

6、加强法制教育和禁毒宣传教育。通过法制和禁毒专题讲座和报告,观看法制教育片,禁毒教育专题片,举办主题班会,开辟法制教育专栏(板报)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教育法和自我保护意识,把普法教育和遵规守纪教育结合起来。政治组教师每学期给每班认真上好两节法制教育课。

7、依法抓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特殊生档案,并对特殊生进行跟踪教育。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要对学生层层管理,对自控力差的学生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处处渗透有情的德育和德育的有情,对违纪学生要正确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依据《永昌职中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六个等级,凡受到处分的学生在评优评先和奖学金资助方面采取“一票否决”。

8、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与家长共商教育子女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对家长学校的教科研课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校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让家庭教育依托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推进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9、加强校园安全。政教处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通知,以增强学生各种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对学生外出活动、上下学、午休晚休时的检查巡视,严密关注学生中拉帮结派、“拜哥哥”、“结妹妹”、“生日宴会”等不良现象,要进一步加强治安管理人员和前后门卫的岗位职责,加大对门卫工作的督查力度,实行门卫24小时值班岗,对来校人员随时登记检查,杜绝社会上闲散人员进入学校,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经常性通过板报、咨询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每学期上好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认真搞好心理咨询活动,各科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重修环节中去。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工作。

三、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办好宣传栏、校园艺术长廊和校园广播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以年级组为单位办好艺术长廊,由政教处、团委、美术组组织对其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进行班级量化考评。音乐、美术组要以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开展广泛的群众文艺活动,认真抓好艺术队的训练工作,给学生们提供展现自我,显露才华的机会,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由团委牵头制订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其能及时监督、劝导、批评、纠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体现良好的校园风貌。

协调体育组,组织举办第20届校田径运动会。协助体育组,狠抓课间操质量,真正达到快、静、齐,达到以操辅智,以操育德,以操审美,以操健体。这方面,体育组要下大气力,想办法,找路子,学兄弟学校,凭自己特长,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四、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认真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工作安排,并配合、协助学校其他部门开展工作,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高等教育的好处篇8

一、广泛宣传,统一认识,让创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去管。

为进一步做好综治工作,切实加强综治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工作综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副校长具体抓,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教务处、各科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首先,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刘根宝同志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法制副校长与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分工负责,协调统一。此外,召开了综治工作会议,校长向全校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把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综治工作中来,认识到“安全无小事”,“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创建“平安校园”人人责无旁贷。学校倡导“首问责任制”,并在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每位教师发现不安全隐患,能及时处置。行政人员、党团员教师及名优教师更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好,造就了创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去管的良好局面。

学校成立保卫组以来,利用会议、校园广播、黑板报、横幅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发动各班广泛开展知识讲座和竞赛,并以此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不断地把综治工作引向深入,使广大学生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使学校综治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分解和落实了各科室的工作责任,使各线工作齐抓共管,形成了中学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图,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师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财务室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24小时巡逻制度》、《体育课、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治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等,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定安全责任书,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让创安工作处处都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三、精心组织,群防群治,让综治工作时时都有载体可托,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因此,一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认真做好做足以“育”促“防”文章。

1、加强教育,促进自护。学校对安全教育进行了专题部署,确定了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和“认识社会,拒绝,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做到宣传与教育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全面抓和重点抓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校广播宣传阵地、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座、演示、训练、等活动,对学生开展了安全预防系列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接受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 、防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群防群治,常抓不懈。

为使各项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我们采用了“齐抓共管,全面出击”的群防群治方案。

一是依托社会,通力合作,我们积极与派出所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保卫工作,还特地聘请了为校法制副校长。

二是设立校园内师生行为监督岗,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三是组建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安全保卫组,鉴于校门口时有社会青年向学生敲诈钱物和自行车失窃现象,成立保卫组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巡逻值班,维护校门口的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同时,教育学生要用法制的武器保护自己,敢于检举,教育学生不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来往。四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都要通过班主任这一“针眼”去贯彻落实,我们利用班主任集会,班主任研讨会,班主任工作论坛等形式,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重点研究了“住宿管理、集会纪律、习惯培养”几个老大难问题,开展“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此外,政教处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黑板报、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等活动。几个老大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使管理不出现空档,学校配备了随班教师参与管理。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让综治工作事事都有记录可查。

为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学校各部门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检查,对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矛盾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安全检查做到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登记,及时整改,学校相应地配备了注册登记簿,如:《治安保卫会议记录》、《法制安全教育记录》、《外来人员登记簿》、《值班记录簿》、《巡查、安全检查记录簿》、《重点部位防盗、报警等设施登记簿》、《危险物品领用登记簿》、《问题学生情况登记簿》等,创安工作事事有记录可查。

(一)开展常规检查,摸排校内硬件设施隐患。学校要求各处室每学期两次所辖管理设施逐一检查,无一疏漏。总务处组织人员检查了房顶、楼梯、走廊及栏板、电器设施、体育设施、旗杆、围墙、供水装置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政教处对教室、电灯、插座、门窗的牢固作检查,教务处对实验室机房中的用电设施、化学物品的存放、消防设施等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检查基础上,提高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开展专项检查,关注学生的健康卫生。开展“五查”活动,对学生的健康全程跟踪。每月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并将成绩记入班级考核之中,抓实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生活规律——以“劳逸结合,促进生长”为原则,保证睡眠时间;抓饮食习惯——“吃好三餐,少吃零食”为原则,提倡俭朴,不吃无证摊位食物;抓个人卫生——以“表里合一,身心健康”为原则,抓好学生的头、脸、穿着、形态,做到学生像学生;抓文明礼貌——以“文明待人,文明语言”为原则,做到文明用膳,文明穿着,文明言行,爱护公物等。扎实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争创活动,开展“榜样在我身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时时处于一种文明、健康、洁净的氛围之中。

总之,我校的综治工作秩序井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距离,我们决心在上级领导下,进一步做好综治工作,使我校不仅是平安校园,是文明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中学

12月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三)、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上一篇:老子的生态哲学思想范文 下一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