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7:05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1

[关键词]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感知能力 有效交流

交流素养和能力的构成,包括文化宽容态度和文化尊重意识,即尊重参与沟通,协调、进行信息分享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包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谈吐表述模式;出于各自的立场,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用包容的态度达成彼此间的理解;以对方的表述习惯和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使参与交流的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独特的,它的形成有着的深远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占重要影响地位的因素主要有:该国家或民族所经历的特有的历史事件、其独特的历史经历;该国家或民族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地交织、演变并逐渐积淀最终了形成某国家或某民族的特有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特有文化,导致文化上的彼此差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具有的文化都是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对各种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意识,是文化理解能力的一项基本要素。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 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 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 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4]官希慧:《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5]《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人才培养 口语教学 文化交流

一、前言

本文先介绍了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性,从口语教学与文化交流上进行了分析;其次,将教学人才培养上的各种相关问题做好了评价,尤其是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与基础素质上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问题的存在原因与影响;最后,分析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解决,做好教学人才培养准备。

二、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中的语文课,是讲究语言与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我们对学生负责,首先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讲究实践效果的强化,不能只在理论基础上入手,打好基础是关键,但是实践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现状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的关注,所以在众多教学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提升上,做好教育教学准备,进行全面促进,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更好的国际形象。同时,做好口语教学的强化,培养更好的教育人才,在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国际性的英语口语与汉语标准化的全面结合效果。这样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从内部对学生做好口语提升,强化课堂中的语言交流技巧,形成习惯之后,可以与国际友人进行实际交流的时候,能够全面应对。

(二) 文化交流的强化提升

学好对外汉语专业,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从书本、视频、课外书中了解国际文化,我们了解了别国的文化,看看哪些与我们有共性,哪些与我们有偏差,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口语交流,将我们的文化介绍出去,重点吸收外国的文化,同时在教学中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外国的文化,可以实现快速交流的效果,为交流质量的提升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点缺失:

(一)重视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结合

由于教学模式的落后,许多教育人才还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生的理论多于实际的口语交流、文化渗透等教学内容,专注于学术,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还是缺乏更多的技术促进强化的内容。

理论性的东西不能反映对外汉语的实际价值,进行全面交流与实际工作强化中,必须将理论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来,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行全面交流、加强文化渗透,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口语考核缺失,个人渗透不强

但是我们要想让国际友人记住我们,必须进行交流,而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口语交际,而这些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学人员还是以基础性的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虽然我国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务院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学位、学历并不代表实际的口语交际水平。

在口语教学与交流中,十分讲究个人能力的发挥,如果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将第二语言掌握起来,“听不懂,说不清”,那就会造成许多尴尬的事情。对外汉语渗透到实践中来,需要这些人才在平时的交流中随机应变,听到什么,回答什么,都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不能拖拉。而以上说的这些现象在现实中一再出现,教材里面讲的基础知识真正运用到口语交流上时,已经改变了“味道”。当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外国朋友说出一句话,我们还要去想,这是在课本的哪一页,我们要用怎样的语言来回答,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情发生,不利于我们正常对外交流的进行。

(三)文化交流偏失,教学素质不高

许多这方面的人才都没有将自身文化与国际性的文化交集、偏差等内容没有认识清楚,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人员偏重于理论性的知识,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书本理论中,所以没有对国际性的新形势与新型的国际文化优势认识清楚,在长期的交流中,也就不能掌握其文化上的共性与非共性的文化知识点。比如,像英美一些强国,他们的生存哲学讲究的是“个人价值”的凸显,而我们中国讲究的是“集体主义”,所以在一些实际生活与能力交谈中,我们如果还是以我们自身的想法来强加给他们,那么交谈就不会真正顺利进行下去。

于是,许多毕业生、硕士或者更高级别的毕业生,大多数不能与国际友人进行长时间、全面的文化交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育“人才”操着中国式的“英语音”,把课本中的内容反反复复地重述给学生,自己又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就会在课堂上造成许多错误,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提升,甚至有可能被指责为“误人子弟”。因为口语是交际是基础,文化交流是重点,所以没有打好基础,也就不能实现正常交流;没有了解对方文化,就不能与其进行实际性的协商,这样,对外汉语教学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人才培养提升方法研究

(一)口语培养提升

在口语训练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熟练掌握第二语言。首先,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要熟练掌握第二语言,尤其是英语,对许多句子的语法、口语表达中的句式等都要进行研究,并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自己能够一听就懂,将听下来的语句在心中随即翻译出来,并及时想出应对的语言;第二,对外汉语与第二语言的交融分析。对外汉语是与第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国家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是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学会分辨英语意思,将他翻译成中文,在给学生进行教学研究时,再将汉语中复杂的句式、成语灵活地翻译成英语,通过查资料的方式给出最好的答案,并在口语化的呈现上,找到更加准确的句子来应答,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各个语句的真正意思;第三,实践交流中的灵活运用。教师平时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不能查资料,也不能再上网去查询,必须养成一种随机应变、灵活应答的习惯,学生在提问题时,教师要能听清,随时随地做出回答,将汉语中意思与外语意思能紧密联系起来,在语言表达上发挥自如,才能取得教学成功。

(二)对外汉语的多媒体教学促进

多媒体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教师将教材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其包含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案,融合更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身进行实际操作,比如用幻灯片、电脑,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学习效果会更强。

(三) 科学教学手段的促进

当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多行业大融合发展的趋势给教学方式的丰富性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比如说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实验性的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式都具有针对性强、科学性强的特点。老师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和实验性教学的方式,侧重于理论的文章或者是逻辑性强的文章可以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不错的效用。

(四)文化交流手段强化

口语表达不能脱离实际,文化交流则不能远离“基础知识”,这里说的基础知识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对外国文化的深层积累,尤其是平时在与学生或其他外国友人的交谈中,学习他们的文化,在对基础性的文化概念了解清楚了之后,才能进行深层的交流。这样,就要求这方面的人才在平时的积累中,对各国文化要有兴趣,对外汉语主要讲究的是实践,实践中避免不了有文化冲突,如果我们掌握了别国的文化,在交谈时则可以放松自如,侃侃而谈。

另外,要求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在课上课下都要进行资料的查询,有哪里出现了教学瓶颈,哪国的文化与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都要进行学习及更正,真正了解外国友人的想法与建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分析他们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才能应对自如,以不变应万变。

(五)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外汉语人才的素质有待提升,不仅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包括在平时的自我训练中,应当积极应对一切问题,敢于面对错误,及时地改正。在国家教育机构分设的硕士学位内,进行适时考察,在这些已经拥有了这个学位的人才中进行再次考核,及考察他们的基础课程掌握情况,又要对相关的实践技术、语言掌握情况等内容进行考察。对于相关的外国文化掌握情况、平时的言语积累、教学素质、品质等方面更要进行考核,不能随意就录取这些人员,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比较严肃、严明的课程,不允许出现半点差错,否则会对以后培养人才战略、建立邦国化交流团队时,出现更多的缺失。

五、总结

现在的对外汉语教育人才在语文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于看重理论知识;二是口语交际能力较差;三是文化交流水平不高。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口语交流能力的细致研究、对各国文化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将来的发展中才能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成宁.探讨汉语成语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06(02).

[3]陈绂.谈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

[4]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01).

[5]李燕凌.基于对外教学的汉语常用成语功能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

[6]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7]崔娜.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初探――试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四字格”成语的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8]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3

[关键词]合作办学; 交流; 模式;主体间性; 主体—主体

Abstract:The import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offers a new theoretic visual angle of research in the exchange model of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he “subject-subject" structure is the basic exchange model of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ject-subject structure" takes the affirmation of subject and the awareness of dialogue as its logic premise, and takes the construct of culture space and modern media as its basic medium.

Key words: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exchange; model; inter-subjectivity; subject-subject

交流与对话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办学主体相互关系的动态因素。哲学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为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哲学依据,也为中外合作办学寻找和建构行之有效的交流模式提供了思维和操作方法。要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的有效性,前提在于对办学主体的确认,途径则是“主体—主体”之间能体现合作者较大能动性的合作空间的建构。

一、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哲学基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对话、合作和交流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关于交流、对话的哲学必然成为当今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研究作为交流主体的自我与另一交流主体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问题,开始成为哲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焦点。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巨大恐慌:人类和谐诗意的生活环境正在失去,人沦为自我中心性的动物,人与人似乎越走越远,更不用说在更深程度上的交流与对话。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赫金等人的理论得以产生,人的生存本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因此,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的同时,对他人的关注成为了自然科学和当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主体间性的凸现是在主体性走入黄昏的情况下出现的,正如多尔迈所说:“在我看来,主体性的观念已经丧失了它的力量,这既是我们时代的具体经验所致,也是因为一些先进的哲学家探究所致。”[1]尽管众多的哲学家致力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统一的哲学命题和哲学流派。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不难在其中找出一些共性,在哲学的范畴内,给主体间性做如下界定:(1)主体间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指存在主体与对象主体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2)在实践的层面上,主体间性体现为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流理解如何实现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就个体层面来说,这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持个体独立、自由并创造与他人的交流空间的问题;在群体或民族层面来说,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保持群体或民族的质的规定性、并与其他群体或民族展开有效对话、交流或合作的问题。我国有些学者洞察到了主体之间这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特性,在哲学领域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并逐步将其运用于哲学、文学、教育等理论研究中,使之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

哲学领域对主体性问题及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关注,使其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利用主体间性的交流与对话意义作为理论基础,开展了大量新的教育理论的探讨。首先是对于教育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的定义。王光明指出,界定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应在注重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突出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其中,‘相互尊重’既指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也是对不同意见和不同认识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既指相互宽容、容忍、同情和换位思考,也指相互了解和认识”[2]。也有学者着重从师生之间、教育交往理论等角度探讨主体间性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其中,教育交往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更有启发意义。“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它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3]。著名哲学家任平给交往实践作了如下定义:“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作为相互联系的中介的客体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4]交往实践就是要用交往实践的观点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把当代社会看成是全球性的交往社会。因而,交往实践的提出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它打破了传统实践观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对立的两极的实践结构即“主体—客体”单一结构,而体现为“主体—中介—主体”整体结构。

从国内对于教育主体间性及教育交往理论研究的回顾不难看出,主体间性意味着交流与对话,是一个由对话到理解再到共享的渐进过程。对话意味着两个主体以上的交流活动,正如有学者指出:“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5]尽管目前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主要运用于教学和师生研究关系中,但其主要思想尤其是教育交往理论思想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模式研究来说仍具有较大启发意义。

二、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的逻辑前提

转贴于 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种教育交往活动。合作办学的双方分别作为主体参与合作、对话、交流,及至资源和利益达到共享,并进而能够共同创设新的文化和教育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双方正实践着当今教育的主体间性发展方向,即“主体—主体”交流模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全球性话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实践,应该是双向度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国际化的实现形式却往往是单向度的。发达国家的大学相对来说热衷于输出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则更感兴趣于引进和吸收。”[6]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拒绝“主体—客体”交流模式,只有如此双方才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由“主体—客体”模式所带来的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或异化,从而使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1.合作者主体地位的确认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确认无疑是开展交流合作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合作者主体地位的确认不是指某一单个的个体主体对自身的确认,而是指在合作过程中,作为智力、财力及其他相关主体特征的承担者的合作者主体意识的形成、确认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主体地位的确认主要通过合作办学自主权的确认和对话意识的确立得以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些自主权中即包括国际交流权。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确认往往比较复杂,主要归结为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政府—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高校办学自主权,并进而实现其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理顺“高校—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首先,以各要素之间的交流对话和互动过程为指导思想,确立各要素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高等学校是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主体,因而是独立办学的主体,应该独立行使办学自主权力”[7]。简言之,对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来说,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有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影响也相对较大,因而,尽管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具有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权利,政府仍应在对外交流政策、对外交流范围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放权与指导,真正实现高校在对外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遵从市场机制对高校自主权利进一步扩大的要求和它对于高校自主权利的制约。缺乏制约的主体只是一种西方哲学上的“大写”的主体性,缺乏交流的有效性。市场机制对高等学校的制约在于要求其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出现,就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面向市场,主动参与竞争,在市场中实现其在交流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教育主权得到有效保障。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教育主权及其主体地位的确认主要通过立法体现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就从合作办学的性质、目的、原则、内容以及各种规范方面,规定了国家具有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管理和监督权和维护教育权,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导权。在实践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们应树立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权发展观,要正确理解坚持教育主权与处理国际机制之间的辨证关系,坚持教育主权不能排除国际化和国际机制;要理解教育主权的发展动态,处理好短期和长远目标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认识到教育主权的重心、程度和范围必须依据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我国的合作办学即使面对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也能充分保障我国的教育主权,确保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

2.对话意识的确立

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合作者对话意识的确立。交流与对话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性质,作为不同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交汇产物的中外合作办学同样如此。艾柯曾深刻地指出:“整个文化都属于意指和交流,还有,人性和社会仅仅是在交流及意指关系得到确定时才存在。”[8]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现其作用的。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要真正实现作为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及“主体—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模式,合作办学者必须树立全球化的对话意识,主要体现在:

首先,将主体思想的确立与全球观念相结合。也就是说,主体应摈弃封闭式的办学理念,将中外合作办学和我国高等教育置身于全球高等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在国内外的水平和地位,并以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作为参照系,为我国国际合作办学准确定位,找出差异,开发优势。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交流,因此,这是确立主体思想的过程,也是与国外合作办学主体开展对话和交流的前提。只有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提高竞争力,进而开辟高等教育的海外市场,真正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主体—主体”的交流模式。

其次,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拒绝“主体—客体”合作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合作双方应树立平等互利原则,避免只是名义上的中外合作,或者利用中外合作的幌子进行其他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活动,要拒绝各种侵犯教育主权及有损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虚假合作,这也包括中方合作者应拒绝国外某些高校在中国出售质量低劣的学历文凭等活动,从而真正保证对话的平等性和有效性。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上,要强调双方的融合性和渗透性,要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教育内容充分融合到中外办学模式之中,并以此促进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在实质上实现“主体—主体”交流模式。

三、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具体途径

如果说主体的确认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主体—主体”交流模式中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现代媒介的介入,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合作主体交流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主体与主体之间以文化空间和现代媒介为基本中介,实现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

1.文化空间的建构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有文化发展的要求,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大学要主动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无论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也不论其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交流,达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都离不开合作主体的文化交流。具体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文化空间的建构应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坚持全球性交往实践,即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主体与主体之间文化空间的建构要通过某一中介体现出来,即以“主体—中介—主体”模式,使主体与主体、主体与中介之间的关系呈现网络化的对话关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每一个民族、国际和地区可以作为参与交往实践的一极主体,同时由于各极主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生存发展权利,并且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因而能够在交往实践中协调互动。也就是说,多元化、异质化的合作办学者构成了全球教育交往中的共同操作者,成为教育交往实践中的主体,从而使交往成为可能。

其次,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创造中外合作办学中外交融的文化空间,实现共同文化空间的建构。如上文所述,差异是交流的前提,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差异的存在。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即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开放的意识,在林林总总的多元文化中保持传统的优秀文化,吸纳异质文化中的精华[9]。对合作的另一极主体来说,同样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中外合作办学共同文化空间的建设是双方主体的价值诉求和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只有如此,才能使各自的文化特征融入到中外合作办学共同的文化空间中,真正实现“主体—主体”交流模式。

转贴于 2.现代媒介的介入

现代媒介对公众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的介入已是不争的事实,用马克·波斯的话来说,即现代社会已跨入“第二媒介时代”,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主体建构是通过互动性这一机制发生的。”[10]后现代的信息方式标明的教育交往实践建构的是不稳定的、多重的、分散的交互主体。迈克卢汉宣称媒介即讯息,“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1]。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人类和媒介息息相关,人无法脱离媒介而存在,同样,媒介或新技术的每次发展和延伸,都深深地打上了人的发展的烙印,不难看出,人和媒介互为主体、共同发展,这是媒介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现代媒介的发展给国际化教育带来了契机。正因为其交互作用和与现代人们的密切关系,现代媒介对于国际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意义的建构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因而更能符合和满足国际合作办学主体的交流需求。要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确保现代媒介对 “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合作办学主体看,要加强合作办学主体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能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2]。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大多是高校、企业、政府,而拥有文化、技术、人才等资源的高等院校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中更是责无旁贷。高校一方面要利用母体学校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优势在校内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校园外部主体要素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逐步丰富传媒教育的经验,建立面向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对政府和企业来说,要建立迅捷的信息反馈渠道,也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在对外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现代传媒角度看,要加强现代传媒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介入及其对于国际化教育的责任感。媒介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具有宽广的视野,它与中外合作办学的结合无疑对两者的发展都具有创造性意义。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介入,媒体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沦为合作办学主体的“赚钱机器”和利益集团的“传声筒”。因此,媒体应率先自律,遵守行业规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起到示范社会、引领未来的作用。如果大众媒介放弃了社会责任,背弃了社会道义与良心,不仅媒介素养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无从谈起,整个民族和国家也可能陷入文化殖民的危险境地。

再次,从受众的角度看,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大众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热心和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受众是指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通过现代媒介而发生某种联系的主体,包括合作主体、学生、家长、人才市场、各种服务市场等等,如何使这些要素为中外合作办学发挥最大潜能是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现代媒介加强与受众的联系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换句话说,现代媒介应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媒介的透明性、责任性,让受众在了解传媒运作的同时,使媒介牢牢把握受众的关注点,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意识,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立体的层面上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

当然,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逻辑前提和交流中介,都不仅仅限于上文所述部分。就其交流模式的逻辑前提而言,还应包括合作主体办学思路的确认、对于对象主体的承认等等;就其交流模式的中介而言,也至少还应包括中介组织的建立等要素。应该说,以主体间性视角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模式及“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提出还是一种新思路和新名词,它丰富的内涵和理论价值远非本文所能涵盖,期待更多的学者实现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55.

[2]王光明.关于人本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的思想概述与认识教育视界下的主体间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8.

[3]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7-88.

[4]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54.

[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6]高立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哲学视野[J].兰州学刊,2007,(1):197.

[7]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6-227.

[8][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原理[M].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5.

[9]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7-30.

[10][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

[11][加]迈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4

关键词 科技人员 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8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在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在逐渐加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合作都以失败告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问题,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强造成了双方合作不顺畅,从而制约了我国与国外的经济科技合作,影响了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要重视对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的培养。

1 科技人员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能力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具有多层面的涵义,一般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交际目的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行为层面的交际能力,还包括在情感层面以及认知层面的能力。

1.1 认知层面

科技人员必须要对不同国家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不仅要对其语言进行掌握,还需要对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以及社会语言能力,语法能力主要是指科技人员需要对异国语言的词汇、语法、构词规则等进行掌握,而社会语言能力则是对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科技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别国的语言,还需要能够根据场合的不同正确使用该国语言,合理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都通过语言传递给交流对象。在这些交际语言能力中,语法能力是最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而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则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1.2 情感层面

情感上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指科技人T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认同以及移情能力,科技人员如果想要在这个层面上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一是要具有接受外国文化的思想;二是要能够理解外国人的想法;三是能够准确把握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四是对待外国文化中不理解的事物倾向于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排斥,;五是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外国友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了;六是既具有与本国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也能够获得外国友人的青睐。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要求科技人员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克服本国文化的思维定势,能够站在别国文化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在现实中,科技人员往往就是因为对外国文化缺少系统性的了解,所以造成在交往过程中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定势,只有对这种情况进行转变,充分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和尊重,才能够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冲突。

1.3 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这种层面上科技人员要能够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主动找到不适合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行为方式,并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灵活的应对这种交际障碍,化解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科技人员只有最终从行为方面进行转变,才能够保证交流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跨文化交流的成功率,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

2 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国内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分析,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市的科技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了科技人员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情况,整个问卷共有20道题,其中认知层面的有10道,情感层面的有4道,行为层面的有6道。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机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发放了共100份问卷,共收回92份,其中90份为有效问卷。

2.1 认知层面

从认知层面上对天津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研究可知,虽然有75.6%的科技人员学习英语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但是从调查可以看出仅仅只有4.4%的科技人员能够熟练对外语进行应用,而剩下的科技人员中大部分都不能熟练掌握外语,这部分人员占到总数的55.6%,这部分科技人员仅限于认识大部分的外语词汇,但是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很差,虽然有些科技人员能够读懂外文文献或者资料,但是却在阅读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很多翻译难题,需要借助翻译软件或者词典才能够完成。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天津市科技人员对外语的认知水平并不高,必然会影响到跨文化交流。

在对跨文化交流情感层面的调查中发现,能够熟练的使用外语来进行进行科研资料查询的人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能够认识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对外语进行熟练使用的人员中仅有12%的人能够意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这就可以看出科技人员对外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对外国文化在情感层面的认可,所以国内的相关组织必须要加强对科技人员在外语能力方面的培养,让科技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我国科技人员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困境,从而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2.2 行为层面

从行为层面上对天津市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行为的调查结果看,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的4个科技人员经常会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者是有机会与外国科技人员进行交流,而在能够基本熟练使用外语的科技人员中,仅仅有大约五分之二的科技人员偶尔能够参与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或者是获得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的机会,而对于不能熟练掌握外语的科技人员则很少会获得进行跨国交流的机会。从这可以看出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科技人员在交流中的表现,从而对其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提升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

对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国家相关组织机构必须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提升科技人员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从而改变我国科技人员在跨文化发展中的困境。

3.1 不断拓宽科技人员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的渠道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所以科技人员如果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要对外国语言知识以及使用方法进行掌握,特别是要重点掌握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这样才可以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的情况,从而为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人员在培养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书籍、文献、网络资源以及影像信息等,通过多种方式来更全面的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在这些方式中,科技人员应该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而且这种方法比较便捷,是一种快速积累跨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3.2 要加强对科技人员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培训

科技人员想要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只有在意识上对外国文化认可和理解,才能够不断提升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从外国文化的角度上对整个交流过程进行思考,[脱本国语言文化的思维定势。提高跨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二是加强对与本国文化出入比较大的外国文化的认识;三是能够从理性层面上对外国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四是能够从外国人的思想角度来对文化进行思考。这些跨文化意识的养成都需要对科技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专门的培训体系来帮助科技人员建立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培养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能够在对外交往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冲突,解决我国的科技跨文化交流困境。

3.3 不断加强科技人员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践

科研人员不论对外语掌握的是否熟练,在刚开始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必然会由于紧张而出现一定的纰漏,也就是说跨文化交流对于所有的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从紧张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就能够不断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所以对于相关的组织机构来说,在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的跨文化交流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多为科研人员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而不断帮助科研人员加强心理建设,超越本国文化心理模式的局限性,让科研人员在每一次的跨文化交流中都能够在心理、情感以及观念等方面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同,然后引导科研人员对跨文化交流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心理变化进行调控,帮助科研人员在心理上实现与外国文化的互通。科研人员在心理调节过程中,要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并与其他科技人员进行交流,从而找到与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相符的应对策略。另外,相关的组织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科研人员到外国进行深造培训,将科研人员放在外国文化环境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培养其对跨国文化的适应能力。

本文由2015天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资金支持,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国际科技交流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合同编号:15ZLZLZF0092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齐生.“跨文化能力”之概念及其引出的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4):22.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5

人类文化交流、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交流、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现在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各种媒体交流、传播,即通过符码传播。第二种是通过物品(主要是物质商品)的流通、交换、使用实现文化交流、传播,即实物传播。第三种是通过人的移动或迁移实现文化交流、传播。移动主要是指短期的访问或旅游,由于时间短,这种文化交流传播范围小、程度浅。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而另换地点居住和生活,比如留学和移民。

迁移是最深入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相比较而言,在文化交流、传播上,与短期访问或旅游相比,迁移是人类最深入、最全面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迁移中的文化碰撞和交流有时也伴随着血泪。而且文化差距越大,误解、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唯有通过长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了解、沟通、理解和交流。

(一)迁移:最深入、细致地了解、体验异质文化的途径

通过读书报、听广播、看影视、上网或旅游、参观访问,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异质文化。然而前者缺乏直接体验,后者由于时间短暂往往不深入、不细致。跨文化迁移则把缺乏直接体验和时间短暂的缺憾都弥补了。进入其中,才能够发现和体验到很多细节,才能够使对某种文化的理解建立在真实的体验之上。

(二)留学:最有成效的跨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1.留学生是最有成效的异质文化的搬运者。留学生带去的是母文化,带回的是留学目的地国的信息和文化,而且多是信息和文化精华,是高质量的、在通常情况下多为先进的异质信息和文化。与一般移民相比,留学更是和平的文化交流,它对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传播更有意义。

留学迁入者也传播母文化,但他们主要是适应迁入地的文化,因此,以接受和适应当地文化为主。留学返回者由于承载着异质信息,因此他们主要是传播者。留学人员扮演了文化搬运者的角色。

通常情况下,迁入者带给迁入地的信息小于带回迁出地的信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不对等的信息、文化交流传播活动。

2.学有所成的留学生可以实现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度双向交流。留学生能够实现真正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传播,特别是那些学有所成的留学生可以实现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度双向交流。比如,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正是做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和传播的事情。

(三)技术移民:最有成效的技术传播方式

技术传播与文化思想的传播有所不同,它既有认识方面的因素,更有实践方面的因素;既需要具体的人来掌握和操控,又需要特定的器物设备做支撑。对于技术传播来说,最有成效的传播方式就是技术移民,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黄道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技术移民”。多数技术移民是从故乡迁移到外地,而黄道婆则是从外地又迁回到了故乡,带回琼州黎族人民的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后来,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有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教我纱,教我布”,道出了黄道婆的贡献。

技术移民拥有高学历和专业经验,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流动属于文化上的两栖状态(Mockus Sivickas,2000),即往来于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而不是永远漂泊不定。①现代技术移民是推动科技发展,尤其是技术交流和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

移民会影响和改变移居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人的迁移必然要把文化习俗带入迁居地。更重要的是,当移民达到一定规模时,伴随而来的文化会影响和改变迁居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人是文化最丰富、最活跃的载体,一定规模的人群移徒,必然导致其原有文化单元的转移,因此,人口迁移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②

目前,大约6000万海外华人活跃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大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众多的海外华人把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使之越来越国际化。正是达到了相当的数量,中国人才在美国、欧洲建立了“唐人街”、“中国城”、“华埠”,在日本也形成了“中华街”,把“小中国”带到了那里。曾到过唐人街的马国亮写道:“我没到美国以前,真想不到这里竟有一个式式俱全的、具体而微的国中之国。”③中华文化为丰富和发展美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注释:

①【法】让-巴蒂斯特・梅耶、【南非】大卫・卡普兰、【哥伦比亚】豪赫・夏鲁姆:《技术移民与知识的新地缘政治学》,《国际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②葛剑雄 安介生:《四梅同根――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马国亮:《唐人街》,《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第三卷,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6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这种直接性在于信息完全真实。旅游经济有个重要特点在于消费者是在目的地消费,不象别的商品需要输出,有贸易壁垒等影响。与此类似,一般文化输出都是传播国输人到接受国。由于政治因素等原因,接受国在批准、审核这些信息的时候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筛选。而输出国也要考虑对外的形象以及输人国人们的喜好,信息传递会有损耗,这些都不可避免。还有许多客观因素使接受国人民难以感受完全真实的文化,比如饮食文化中的一些菜肴,由于原料、配料、气氛的细微差异,哪怕是同样的厨师离开本国的环境也难做出同样原真的菜。又如一些手工艺品不易携带,工艺在国外也难看到,非到本国欣赏不可。旅游将游客带到这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直观感受,零距离接触异域文化,虽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路线制约等原因不能全面地了解目的国文化,却获得了相对真实的信息,亲自经历能留下深刻印象。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7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Www.133229.Com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这种直接性在于信息完全真实。旅游经济有个重要特点在于消费者是在目的地消费,不象别的商品需要输出,有贸易壁垒等影响。与此类似,一般文化输出都是传播国输人到接受国。由于政治因素等原因,接受国在批准、审核这些信息的时候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筛选。而输出国也要考虑对外的形象以及输人国人们的喜好,信息传递会有损耗,这些都不可避免。还有许多客观因素使接受国人民难以感受完全真实的文化,比如饮食文化中的一些菜肴,由于原料、配料、气氛的细微差异,哪怕是同样的厨师离开本国的环境也难做出同样原真的菜。又如一些手工艺品不易携带,工艺在国外也难看到,非到本国欣赏不可。旅游将游客带到这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直观感受,零距离接触异域文化,虽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路线制约等原因不能全面地了解目的国文化,却获得了相对真实的信息,亲自经历能留下深刻印象。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8

【关键词】 中国学院;语言文化外交;汉语文化推广;总结;建议

随着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外交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化外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外交方面的成功。 因此,需要通过文化外交来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社会地位。在各种文化外交形式中,本国语言推广仍是文化外交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我国来说,近几年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文化实现语言文化外交的主要途径。然而新兴的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文化的过程中, 遇到较大阻力。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孔子学院的发展推动我国文化外交少有研究,因此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中国学院的成功经验,总结其推广汉语文化的成功策略及对语言文化外交的指导意义,并结合孔子学院的发展实际与所遇困难,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孔子学院语言文化外交的措施以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文化。

对于文化外交方面的研究,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国际文化外交理论层面的研究塞缪尔[1](1996)基于当时世界形势系统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二是对于文化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曾任美国外交官的鲁思・埃米莉・麦克默里和穆纳・李[2](1947)提出文化是国际关系的另外一种方式,并研究了美国等国家对于文化方式的具体应用。国内对于文化外交的研究起步较晚,开金[3](2006)在总结中国文化外交的历史演变、组织体系和途径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文化外交作为中国国际战略选择的具体应用及对中国对外文化关系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以及文化外交理论政策,显示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外交愈发重要。对文化外交手段研究相对薄弱,还有待于深化。

而语言文化外交方面,国内目前较少有人研究,戴蓉[4](2008)首次提出“语言文化外交”的概念,以孔子学院为例对语言文化外交做了研究,而语言文化外交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手段,却少有对于语言推广机构与文化外交结合的研究。任晶晶[5](2013)通过“孔子学院事件”指出孔子学院作为中国主要的语言推广机构在文化外交中数次遭遇海剿,孔子学院急需先进经验的指导。

对于中国学院的相关研究,谭中与郁龙余[6](2012)研究了中国学院及其首任校长谭云山,分析了在谭云山的带领下中国学院对于中印文化交流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大部分都局限于描述性,没有对未来语言推广机构提出指导性意见。本文将中国学院与语言文化外交相结合,通过总结中国学院的成功经验,寻找对新时代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发展有意义的指导性措施及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外交的相关建议。

一、文化外交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对外交流活动,是以加强本国文化传播、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与沟通为主要内容,是国家利用文化手段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而进行的行为。文化外交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对于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以及构建和谐世界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语言文化外交是文化外交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导为语言推广,内容以文化传播和语言部分为主,通过采取教育和交流的方式来加深彼此了解、提升本国形象进而促进文化交流。语言文化外交主要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实施,语言文化的国际化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组织性,旨在促进文化跨国交流,增进国家相互理解。

二、中国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

中国学院的诞生被称为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结晶。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了汉语教学,逐渐成为印度培养汉语人才的根据地。 中国学院是印度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场所,致力于教学和学术研究数十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印文化研究和中印文化交流的圣地。 极大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外交,并在语言文化外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成熟的策略。

中国学院在语言文化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翻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总结出其策略如下几点。

1、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开展文化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了中国软实力

中国学院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加强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中国学院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均给予相当的重视。在讲授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开展深入研究,培养了大批汉学家,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中国历来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国学院也在积极传播和谐价值观以促进民族的相互理解 。首任校长谭云山带领学者们对哲学、文学、佛教等进行研究,同时谭云山还撰写了三十八种英文著作以及十来种中文著作。印度文学家从英文翻译了若干著名的中国小说,并对这些小说展开研究和评论。

2、塑造文化使者,培养研究型人才,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交流,加深两国理解

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云山,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中成功地起到了文化使者的作用,为中印友好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在谭云山的提议下而成立的中印文化协会为加强两国沟通交流不懈努力,为两国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谭云山和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即使是在中国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印度友人还是给了他难忘的支持和安慰。1962年,尼赫鲁在国际大学年会上发表讲话,国内外记者都期待着一番反华演说,然而当他在听众中看到谭云山身穿白色印度服装,像菩萨一样端坐在地上,尼赫鲁话锋一转,说道:“中国学院院长是位著名的中国学者。这是很好的,使你们经常记得你们在过去与现在都不会与伟大的中国和她的文化为敌。”可见,谭云山作为两国的文化使者得到了印度人民极大的信任,对两国的和平与互相理解做出了极大贡献。谭云山是屈指可数的中印文化研究精英,致力于造就研究型人才为中印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

3、互派教师、留学生等学者增进两国文化互动

中国学院为鼓励两国学者的交流,最大程度地为来此学习的学者提供便利,吸引了包括徐志摩、徐悲鸿、陶行知在内的众多文化名人和学者到此交流访问。中国学院注重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往来,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4、高层领导人的往来,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为两国友好往来提供平台

中国学院是中国在印度的汉语文化交流和研究中心,开展汉语教学同时,传播了中国文化,为中印人民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印度总理拉吉夫和总理拉奥等曾在中国高校演讲时重点提到国际大学的中国学院,并将其视为中印友好的标志。国家高层领导人的参与利于化解两国之间的分歧与争执,对于巩固两国之间和平友好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三、对发展语言文化外交的建议

借鉴国外推广语言机构的成功经验以及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推广汉语文化的策略,结合孔子学院的实际,总结出加强汉语文化外交的具体指导性方法如下:

1、开展语言教学同时,加强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各类语言推广结构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文化教学同等的重视。在孔子学院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随之而来。其根本原因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希望构建和谐世界的愿望不能有效地传达出去。因此,只有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交往。在开展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2、塑造文化使者和研究型人才,为国际交往搭建桥梁

文化使者作为连接两国的纽带和桥梁,具有非功利性、非官方性。文化使者对于两国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更能够被当地人民和政府接纳。在促进两地区的相互理解,增进两国的相互利益方面,文化使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组织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文化交流平台

孔子学院不只是单纯的语言学校,更多的是中国文化推广和文化外交机构,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文化平台。为达到文化外交的目的,需要组织多样的文化活动项目 。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应针对不同国家和民族,开设不同的文化课程以适应当地的文化大环境。

4、增强国家高层领导往来互动

高层领导人代表着国家形象 是文化外交的重要途径。 高层领导人的往来更具代表性,可以就两国关系进行对话和讨论,化解双方误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国际关系尤其是文化交流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外交是大势所趋,而语言文化外交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方式应得到高度重视。中国学院作为成功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典范,值得孔子学院等现代汉语言推广和文化外交机构去借鉴其运营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出中国学院的成功经验: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开展文化教学;塑造文化使者,培育研究性人才;互派学者增进互动;保持高层领导人的友好往来。本文结合孔子学院处于发展初期文化外交重视不足的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语言文化外交的建议:开展语言教学同时,加强文化教学;塑造文化使者和研究型人才;组织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文化交流平台;增强国家高层领导往来互动。本文通过对中国学院进行分析,结合孔子学院等语言推广机构的发展实际,提出了语言文化外交发展的相关建议,但具体实施仍需时间的验证。

【注 释】

[1]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Y: Simon&Schusterine.1996.

[2] Ruth Emily Mcmurry and Muna Lee, cultural approach, another wa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47.

[3] 开金.中国文化外交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4] 戴蓉.孔子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 任晶晶.“孔子学院事件”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J].对外传播,2013.

[6] 谭中,郁龙余.谭云山[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 Frank A. Ninkovich. The Diplomacy of Ideas:U. S. 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8] Tan Chung.Across the Himalayan Gap: An India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China[M].New Delhi:Indira Gandhi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 & Gyan Publishing House,1998.

[9] Tan Chung.In the Footsteps of Xuanzang: Tan Yun-shan and India[M].New Delhi: Indira Gandhi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 & Gyan Publishing House,1998.

[10] 董友忱. 谭云山与国际大学中国学院[J].南亚研究,2012.2.155.

[11] 孙红霞,陈海燕.加强我国文化外交的有效路径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

【作者简介】

张可为(1990-)女,内蒙古赤峰人,天津大学文法学院翻译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文化研究.

上一篇: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范文 下一篇:自然科学概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