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06 17:15:24

中外建筑的差异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欧建筑;传统建筑

1前言

作为设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艺术,建筑承载着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各国频繁的文化交流致使建筑风格的分界线不再一如既往的明确。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回归传统建筑文化的对比,方可探寻出各国建筑文化的精髓。中欧建筑正是世界建筑之林中的两大代表。中欧传统建筑在材料使用,色彩选择,美感效应,建筑理念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成因可以从中欧两地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时下,中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一大趋势,两大民族间的建筑文化比较,交流将会为设计师们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激发其创作灵感。本文将对中欧传统建筑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自然成因与文化成因两方面阐述形成差异的原因,同时为国内建筑设计者们提出少许建议。

2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分析比较

中欧两国在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中欧传统建筑在外在与内涵两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2.1建筑外在的差异

2.1.1建筑色彩的差异

从对颜色的喜好上来看,中国人视红色为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以往的建筑者们多将建筑装饰为红色。鲜艳夺目的颜色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欧洲传统建筑则以灰、白、蓝为主色调,外表的低调朴素暗涌着一种对朦胧美、理智与冷静的追求。

2.1.2建筑选材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体系。木材的质轻,和缓在适于横向延展的同时在造型上彰显出曲线美与生动的气韵。不同的是欧洲传统建筑以石为主要材质。石质的建筑高耸入云、造型厚重。各式各样的柱式便是其建筑的主要元素。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适用于个体生活,往往由居民的经验与巧思所得。而欧洲传统建筑中则融入了精密的力学知识,例如宽广的教堂足以容纳上千会众。

2.1.3建筑布局的差异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建筑个体在同一平面上铺展开来,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追求一种空间上轴线的对称。中国人通常将建筑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庭院与走廊的结合正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交融,传达出含蓄,严谨的建筑性格。然而欧洲古建筑布局无时无刻不凸显着单体的艺术效果,空间上轻盈的垂直线贯穿于整体,高耸突兀,犹如飞腾的火焰,体现出公民们对神灵的崇拜,对天国的向往。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布局中运用到彩色玻璃窗画、罗马柱、水晶大吊灯等元素,每当光束投射入圣殿,烛光、苍穹与圣坛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使信徒们心中产生一种模糊的崇敬感。此外,建筑者们还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宏大雄伟。在城市布局上与中国的中轴对称截然相反的的中心放射状,渲染出自由的,开放的氛围;显示出城市强大向上,生机蓬勃的精神风貌。

2.2建筑内涵的差异

2.2.1建筑美感效应的差异

建筑的美感效应暗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中欧不同的文化内涵带来了两地传统建筑不同的美感效应。从观摩鉴赏的层面看,中国传统建筑更适用于“游览”,欧洲的传统建筑侧重于“观望”。置身于中国的建筑中,情随境迁,感受各种细节的精雕细琢,游走于虚与实之间,领会建筑中蕴藏的神韵。身处欧洲,可将古建筑们视为一件件独立的雕塑作品,感受其孤立的空间氛围,特有的灵魂。建筑的美横冲直撞般暴露眼前,面对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客体将不由自主的萌发一种“朝圣”的心理,似与“上帝”在对话,华丽的美中透露着一丝丝浪漫的人文情怀。

2.2.2建筑理念的差异

文化底蕴深深根植于民族建筑之中,最为直接地反映在建筑理念上。中欧两国在传统建筑设计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早在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对建筑设计理念就有着“建筑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这样的表述。在这一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人的体验胜过物的自我表现,建筑的生活气息与理性实践的精神得到了发扬。此外,“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古人们视建筑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中正纯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观念因运而生。与中式传统建筑相比,在一直以“神”为中心的欧洲艺术观念中,建筑设计与雕塑设计为同一性质的艺术。欧式传统建筑以“创造静态美”与“以人观物”为主要设计理念。一所建筑的设计与雕琢一件美术品的视觉要求是统一的。

3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成因

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在色彩、选材、布局、建筑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成因都可以从中欧两者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

3.1自然成因

3.1.1自然资源差异

中式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要材质。为什么古人会选择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质呢?第一,中原地区发达的林木资源便于工匠们就地取材,且远比石材丰富易得;第二,相对石材,木材具有更强的可塑性。第三,木材的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广泛适用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欧洲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结构上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即石质结构。首先,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那里的主要地形为石头山,石头山上很难生长出高而大的树木。其次,相较于木材,石材坚固性更强,易于防守,不怕火攻。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世纪战乱频繁的欧洲,重要的城池都是石质的堡垒。再次,石头冷的调性也迎合了欧洲人崇拜上帝的心理。

3.1.2气候差异

气候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中欧两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两国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双方传统建筑的差异。季风气候是东方民族的主要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冲积平原面积较广,便于灌溉,光与水土组合良好,这确保了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序,造就了古人们自然无为、温顺易养的性格。于是,平和、含蓄的风格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与东方民族相比,古代欧洲地中海气候的冬雨夏干致使土壤贫瘠,水土组合欠协调。海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使人们常要与狂风巨浪斗争。这也遂之造就了欧洲民族爱于拼搏,竞争的性格与“天人二分”的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应到建筑风格上便是极端,突兀的。

3.1.3内陆文明与海洋

建筑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与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时空观,即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身处内陆的东方人在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对四季变幻的依赖使自身产生了强烈的“时间意识”。而古希腊地形多变,岛屿众多且互不联续。这种独特的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无形中孕育了欧洲人强烈的“空间意识”。海洋环境的恶劣使得居民们常要应对自然灾害,使他们的空间布局,地理方位感十分强烈。

3.2文化成因

3.2.1宗教观念

中欧两国传统建筑的差异也受着不同宗教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对往往伴随着功利色彩。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采用的多为民间与官式建筑的模式,与封建时期的其他建筑区别不大。这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古欧洲,“宗教入世”的观念盛行。重要建筑如“哥特式教堂”座落在城市中,反映着人对上帝的膜拜。“尖峭、高耸、光怪陆离”的装饰风格呈现出意境的空灵。建筑形态的垂直向上,暗示着建筑设计师们对宗教美、崇高美、终极美的歌颂,对天国文化的向往。

3.2.2政治观念

建筑好比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思想。欣赏中欧传统建筑,要从政治文化的层面去体会与把握。皇权至上、等级森严是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思想传统,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小则是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些也同样被反映到建筑上来。我国古代建筑基本维持秩序井然、轴线贯通的布局风格,数千年保持着整齐统一的风格。居民的住宅也会根据其社会等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一户人家的社会地位会由其住宅屋顶的形式、台阶的高低、面积大小可想而知。而欧洲传统政治则呈现出自由民主的风格。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伴随着大面积的广场,城市布局表现出同心放射状。在这种环境下,公民们性格开朗,过着自由的生活。

3.2.3价值取向

中欧两者的政治观念从根源上影响了公民的价值取向,促使了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形成。简言之,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整体,和谐,欧洲传统建筑注重个体的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人际关系靠血缘来维持,文化自然表现出群体意识。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没有强权,海上贸易的繁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价值,于是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文化本原。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家族式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社会十分盛行。此外,客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备元素。作为会友接客的重要场所,客厅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是“人和”这一理念的重要象征。相反,古欧洲建筑富有意识形态色彩。古代的设计者们利用建筑赞颂时代或暗讽现实。建筑可以创造优美也可以寄寓文化。建筑常被作为一种观念性、内在性的事物。

4中欧文化交融中的中国建筑设计

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与国外建筑文化发生了比以往更大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当下,文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化问题。然而,建筑与文化存在着血缘般的关系。因此,建筑更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好的建筑既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排斥外来建筑的信息。

4.1国内住宅设计的欧化现象

如今,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机会史无前例地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取舍。然而,全盘西化或单纯本土化的建筑设计已不再适应如今的城市生活。目前,国内居民住宅的欧化趋势正是建筑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的一大表现,同时这也是新一代建筑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建筑师在对过去几十年建筑的思考与批判中,将中欧建筑文化融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例如上海经贸大厦在美国芝加哥SOM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院共同完成的杰作;在庭院中,西式残墙断柱与中式白桥共存。而如今,国内居民住宅出现了欧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民族文化内核。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应从中欧传统建筑的对比中发掘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开发出一条可以更好的融合中欧建筑风格的道路。

4.2中欧建筑在客观规律中的融合与创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建筑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发展。即使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于建筑设计文化的对比与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将中欧传统建筑文化两者进行对比将有助于国内的建筑工作者们发掘两国文化中优秀与合理的内核,推动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发展。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能只是沿袭大多固定的建筑式样,而是应注重对于民族文化更为深层次的思想诠释。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建筑工作者们要用更为包容的胸襟与豁达的心态看待一切外来的建筑文化,正确处理好本民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建筑文化关系。

5结语

建筑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中欧传统建筑在外观与内涵两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形成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答案。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普及,新技术、新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建筑更多还得依靠设计者的思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文化格调的趋同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累积多年的民族情感,建筑工作者们应尊重它们并融入自己独创的特色。融合与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大主流,然而盲目的移植或排斥外来文化都是不可取的。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应正确处理好本民族建筑文化与外来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的优良因子,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作者:马晨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炳和.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之异同[J].当代建筑,2007,(5).

[2]王丽萍.中西建筑人文主义比较[J].山西建筑,2008,(3).

[3]刘金祥.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J].南方论丛,2013,(3).

[4]李昌勇,张玉潇.论中西建筑美学的视觉差异[J].大家,2011,(14).

[5]苏生文.赵爽.石头与木头-对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认识(一)[J].文史知识,2008,(8).

[6]郭鹏飞.中西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异同初探[J].南方建筑,2006,(12).

[7]胡云杰,梁钢强.从文化内核浅议中西建筑文化[J].华中建筑,2008,(8).

[8]修贝贝,刘福智.浅谈不同自然观对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26).

[9]李晓丹.17~18世纪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2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6] 杨长贵著.《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0.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3

关键词:房产测量;预测算;实测;面积差异

中图分类号:O53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价连续攀高,房产面积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当产权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上的面积有较大差异时,势必会引发一些矛盾和纠纷。因此了解房屋预测算与实测面积的差异原因,对避免较大差异的产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规则的改变

房产测绘主要依据《房产测量规范》明确了房屋产权面积的测量要求,是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对平衡的规范,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房屋建筑风格不断创新,房产测量在个别环节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再加上《房产测量规范》的一些计算规则不够细化,造成了理解不统一,从而使得各地方、各测量单位的计算标准也不统一。由于事业单位改革,两家测绘单位合并成一家,所以细化和统一后的计算规则势必会有所改变。

预算与实测是房产测量中两个不同阶段,因使用新旧规则造成的面积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来2.6cm的外墙批灰厚度现在统一为2cm;

(2)中空处墙段是否计1/2外墙,原做法与规划验收层套区一致,需计外半墙面积,现房产测量中其算法调整为中空部位理解为一层,中空处墙段不计1/2外墙;

(3)外墙的分摊方法。原先为计算方便,外墙都是整栋分摊的,现在调整为地下室、架空层、商业服务、裙楼、塔楼分开,按功能多级分摊,多塔楼或多住宅单元者,个塔楼或单元分别分摊。

(4)原隔层阳台不计面积,现处理办法为:客厅中空者(无隔层楼板)其对应的隔层阳台要计算面积。其他无中空部位的隔层阳台,阳台外沿如无悬挂墙体或横梁者,则不计算面积,反之,则应计算面积。

(5)原无盖室外梯均按所经过和到达的自然层各层水平投影面积总和的一半计算,而现在的计算规则是分迴旋式和直达式两种类型:迴旋式的无上盖室外楼梯,按所经过和到达的自然层各层水平投影面积总和的一半计算,无迴旋而直达某一楼层的无上盖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二、设计变更引起的面积差异

商品房预售面积计算原则上使用报建图,但规划报建图纸往往很粗略,无细化,开发商通常会在报批后重新修改设计,使各项功能更明确、具体。若使用报建图纸进行预测算,势必造成竣工面积与预售面积差异较大。但如果按照后期修改的设计图纸计算预售面积,虽然与实测面积差异不大,且能有效避免开发商与业主的矛盾,但却无从发现报建与实地的差别,失去了房产测量环节对其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会造成开发商肆意更改设计,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对在预售面积测算时最好还是以报建图纸为准,但在委托测绘时委托单位需要提交齐所有的变更设计通知单,对于较大变更需要提供规划部门的变更批复。

三、施工变更引起的面积差异

施工变更是房屋建筑过程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原则上施工变更须经相关的规划批准方可进行,但目前来说,开发单位未经规划批准而进行施工变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前言中已经提到房屋预测和实测的测量依据不同,即预测绘依据设计图纸,实测则依据建筑物现状,这就体现了房屋的施工变更对房屋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的重要性。

委托方在提供设计图纸,测绘机构据此预测绘完成并提供房产预测成果报告后,若施工中发生变更,而委托方未及时进行变更测绘,导致房屋建成后的实际状况与预测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不一致,势必会引起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有所差异。

总结起来,由于施工发生变更,从而引起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有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建筑物的总长度和宽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整幢的建筑面积增大或减小。

(2)建筑物的外墙体的厚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整幢的建筑面积增大或减小。

(3)房屋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如成套住宅、商业服务的使用功能变更为整幢或部分楼层使用的设备用房,从而导致各房屋或部分楼层的房屋的建筑面积的增大。反之,若设备用房变更为成套住宅,那么共用建筑面积相应减小,会导致各房屋的建筑面积减小。

(4)设备用房的尺寸或分摊范围发生变化,会引起各房屋的建筑面积的变化。

(5)幢的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面积增大或减小,则各房屋的分摊面积会增大或减小,导致各房屋的建筑面积也随之变化。

(6)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预、实测房屋建筑面积有差异。例如预算时图纸显示为飘窗,不计面积,实测时飘窗变为落地窗,则计算全面积;预算时为不封闭阳台,计算一半面积,实测时改为封闭阳台,则计算全部面积等等;预算时为露台,不计套内建筑面积,实测时却发现在上方加建了永久性上盖,应按阳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以上几种情况对套内建筑面积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7)幢的总层数发生变化,如增加一层或减少一层,都会引起各房屋建筑面积的差异,特别是增加或减少的楼层中,若包含供本幢使用的设备房时,各房屋的建筑面积变化尤为明显,若其中包含的由本幢共同分摊的共用面积越大,所引起的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越大。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管理,要求他们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对于施工中发生变更,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变更测绘,最好在办理房屋预售证之前。如果已经办理了预售证,开发商应将施工变更中修改的具体部位、大小、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共用面积差异引起的分摊面积的变化以及对购房人所买房屋面积的影响及时告知房屋买受人,购房者有选择退房或不退的权利,这样既保护了购房人的合法权利又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减少了由于共用部位变化引起的矛盾和纠纷。

四、施工误差及测量误差引起的面积差异

在实际建造时由于施工原因,墙体厚度有可能达不到或者超出了原来设计的厚度。实测时,测量人员要对房屋的外墙尺寸以及各功能区的分隔尺寸进行复核,如果达不到或超出原设计厚度,均以实际测量厚度为准。这样就会对房屋的建筑面积产生影响。对于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造成的面积差异,就需要我们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把握好工程质量,同时也需要我们测量单位提高测绘人员的作业水平和测量精度。

五、测绘人员计算错误导致的面积差异

由于现在的房屋格局设计新颖、复杂,增大了房产测绘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这种错误经常发生在预算的时候,实测因为有预算的对比以及现场比对,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在此笔者将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错误列举如下:

(1)楼梯的分摊去向有误。经常会出现二层以上使用的楼梯分摊给了一层,或者是分摊给了未使用的楼层。

(2)预算时因参照电子图,导致房屋尺寸与报建图纸以及设计变更不符。测量人员通常是按照电子图来绘制图元并计算面积的,但往往有些委托方提供的电子版平面图与纸质的不符,如果不细心核对两者的差异,必然会导致错误。

(3)复式住宅的阳台漏画。有些图纸上标注的露台,但屋顶上却有楼板盖住,其实际功能为阳台,容易漏看。上述错误,如果在预算时未被发现,势必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测绘单位必须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要制定严密的作业流程,加大质检力度。

结束语

预测和实测成果的面积差异是难免的,了解差异的原因避免较大差异的产生。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测绘工作者不仅要从现行的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及方法上下工夫,还要在不断完善测绘程序监督机制的同时,加强测绘成果监管,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以诚信公正的态度从事房产面积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蓓,李洪.房产测量中预测与实测面积差异的探讨[J].现代测绘,2010

[2]黎彬.房产测量技术标准研究与探讨[J].测绘标准化,2007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4

关键词:商品房;测量;面积;误差;应对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带动了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商品房面积大小直接决定房屋总价,广大购房者对房屋面积非常关注,特别对同一房屋在预测和实测前后面积差异更为关心。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商品房面积测量中,预测和实测前后出现误差是比较常见的,商品房面积测量的误差问题也成为了商品房交易中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因此,要缩小测量面积的误差,必须先了解产生误差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进而才能减少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与纠纷。

2 测量面积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在实际测量中,存在误差是比较常见的,笔者在测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2.1计算规则的改变

目前,房产测绘主要依据的是2000年8月1日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GB/T17986.2-2000),该规范明确了房屋产权面积的测量要求,是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对平衡的规范,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房屋建筑风格不断创新,房产测量在个别环节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再加上《房产测量规范》的一些计算规则不够细化,造成了理解不统一,从而使得各地方、各测量单位的计算标准也不统一。由于汕头市事业单位改革,两家测绘单位合并成一家,所以细化和统一后的计算规则势必会有所改变。

预算与实测是房产测量中两个不同阶段,汕头市因使用新旧规则造成的面积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来2.6cm的外墙批灰厚度现在统一为2cm;

(2)中空处墙段是否计1/2外墙,原做法与规划验收层套区一致,需计外半墙面积,现房产测量中其算法调整为中空部位理解为一层,中空处墙段不计1/2外墙;

(3)外墙的分摊方法。原先为计算方便,外墙都是整栋分摊的,现在调整为地下室、架空层、商业服务、裙楼、塔楼分开,按功能多级分摊,多塔楼或多住宅单元者,个塔楼或单元分别分摊。

(4)原隔层阳台不计面积,现处理办法为:客厅中空者其对应的隔层阳台要计算面积。其他无中空部位的隔层阳台,阳台外沿如无悬挂墙体或横梁者,则不计算面积,反之,则应计算面积。

(5)原无盖室外梯均按所经过和到达的自然层各层水平投影面积总和的一半计算,而现在的计算规则是分迴旋式和直达式两种类型:迴旋式的无上盖室外楼梯。

(6)原为单栋服务的物业管理用房作为分摊项分摊至各用户,而现在按汕头市房地产登记中心的要求,不管该物业管理用房是为单栋或多栋服务均需单列其面积,不能作为分摊项。

(7)原梯间中空不计面积,现计算规则细化为:室内楼梯中空部位被楼梯踏步和平台所围合、作为楼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无论中空大小,均应计面积,不围合、有其他使用功能的,楼梯按实际尺寸计算面积,中空部位不计算面积。

针对上述问题,对于技术上规则的改变,若对于面积的影响较大时,应考虑维持原预测算的计算规则,但对于政策上的规则改变(如上述第6条),就必须按照新规定执行,这样才能通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

2.2设计变更引起

商品房预售面积计算原则上使用报建图,但规划报建图纸往往很粗略,无细化,开发商通常会在报批后重新修改设计,使各项功能更明确、具体。若使用报建图纸进行预测算,势必造成竣工面积与预售面积差异较大。但如果按照后期修改的设计图纸计算预售面积,虽然与实测面积差异不大,且能有效避免开发商与业主的矛盾,但却无从发现报建与实地的差别,失去了房产测量环节对其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会造成开发商肆意更改设计,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对在预售面积测算时最好还是以报建图纸为准,但在委托测绘时委托单位需要提交齐所有的变更设计通知单,对于较大变更需要提供规划部门的变更批复。目前,汕头市就是按照此流程操作,避免了较大差异的发生。

2.3施工变更引起的

施工变更是房屋建筑过程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原则上施工变更须经相关的规划批准方可进行,但目前来说,开发单位未经规划批准而进行施工变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前言中已经提到房屋预测和实测的测量依据不同,即预测绘依据设计图纸,实测则依据建筑物现状,这就体现了房屋的施工变更对房屋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的重要性。

委托方在提供设计图纸,测绘机构据此预测绘完成并提供房产预测成果报告后,若施工中发生变更,而委托方未及时进行变更测绘,导致房屋建成后的实际状况与预测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不一致,势必会引起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有所差异。总结起来,由于施工发生变更,从而引起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有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建筑物的总长度和宽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整幢的建筑面积增大或减小。

(2)建筑物的外墙体的厚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整幢的建筑面积增大或减小。

(3)房屋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如成套住宅、商业服务的使用功能变更为整幢或部分楼层使用的设备用房,从而导致各房屋或部分楼层的房屋的建筑面积的增大。

(4)设备用房的尺寸或分摊范围发生变化,会引起各房屋的建筑面积的变化。

(5)幢的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面积增大或减小,则各房屋的分摊面积会增大或减小,导致各房屋的建筑面积也随之变化。

(6)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预、实测房屋建筑面积有差异。例如预算时图纸显示为飘窗,不计面积,实测时飘窗变为落地窗,则计算全面积;预算时为不封闭阳台,计算一半面积,实测时改为封闭阳台,则计算全部面积等等。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5

关键词:沉降后浇带 差异沉降 方法 应用

后浇带主要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沉降差异的沉降后浇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收缩后浇带。后浇带可以单一使用,但更多的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其中又以伸缩后浇带兼作沉降后浇带的形式最为多见,并在许多工程中得到使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1 沉降浇带设计原理

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通常设在主楼和裙楼交接处附近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如梁、板的反弯点处)。在分别浇筑主楼和裙楼主体单元时,从基础梁到上部结构的梁和板都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和裙楼的主体分别完工后,再用膨胀混凝土将两部分连接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先“放”一部分,一般情况下,高层主楼完成后,两部分的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很多了,这时再完成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二者余下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结构自行调整。

2 沉降后浇带的作用

2.1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2.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2.3减小收缩应力。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3 沉降后浇带的设置要素

3.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3.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3.4调强度差。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4 沉降后浇带的应用

4.1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4.2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4.3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5 应用沉降后浇带应注意的事项

5.1当地地基的情况。不论采用施工后浇带、还是设置永久变形缝,都应依据相关规范计算裙房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在结构设计图纸上,应明确规定采用地基处理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变形要求。

5.2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

5.3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的处理。针对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高层建筑应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同时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大裙房的沉浸量。并积极结合高层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层落在压缩性小、地基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可有效地减小高层建筑的沉降量。

5.4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工程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例如某工程地下车库通道的顶板、底板均与主楼相连,但是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无法留设后浇带,于是要求施工单位先施工结构主体,待主体完成后再施工车道部分,要求施工单位对与主体相连的钢筋必须预留,后期采用焊接连接,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

5.5沉降后浇带的施工。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5.6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5.7后浇带的混凝土使用。因一次浇筑量小,因而通常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方法,且后浇带应用强度等级提高一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浇筑,所以应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应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及时的养护可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硬化,水泥水化生成物堵塞毛细孔隙。

参考文献:

[1]张吉人主编.《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32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S]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差异性:建筑影响;趋同性

中图分类号:TU-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089-02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不同民族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从这种意义来说建筑本身就是文化,它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建筑文化的比较、交流、碰撞,会开阔视野,点燃建筑创作的灵感火花。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东西方饮食文化、造字文化和颜色文化的差异来具体分析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在比较和分析中西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并不断创新,才能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

1 饮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在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在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较注重整体搭配(色、香、味俱全),西方人则注重内容(即个体的突出表现)。(此仅为个人观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桌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建筑方面,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个体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中西建筑哲学的差异体现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上,空间与实体互为转化的关系中。西方建筑偏重实体,千变万化,而空间衍变较少、较单调。中国传统建筑虚实并重,实体上、空间上都很丰富,气象万千,尤其是民居及其园林与皇室宫苑。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体现在建筑中,与西方人与物截然两分观点相迥异。最显著的是中国古建筑的功能通适性、空间灵活性,充分适应人的生活变化,与人相融合。加之天井、院落、庭园及通楹排窗、走廊……及风水选择与安排,人、建筑空间与自然之间水融。如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功能的通适性,住宅、书院、茶肆、旅馆等同时并存,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

西方古典建筑则比较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雄伟绮丽。如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医院庄严豪华,却有近半病房是兼作走廊的大统间,院极大如检阅场,在前院陈列巨锚,俨然海军博物馆。又如欧洲教堂一般极尽高大深遂之能事,远非人的尺度。再如中世纪连排式商店公会及市井住宅,多狭长又无天井,山面窗小,内部使用非常不便,而山墙雕饰彩绘丰富,重在从外观赏。

2 造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词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因轻灵秀丽令人神往,那么西方(欧洲)古代建筑的空间则因其充满秩序和几何美而魅力四射,同时它对现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广场便是西方古典建筑最主要的最具特色的外部空间,它与建筑紧密结合,又充分融入城市环境,是西方相对开放的文化传统的产物。西方每个大城市都以主要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标志,如巴黎的协和广场,罗马城的市政广场等。广场是由几个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围合并分享的外部空间。主体建筑有的是教堂、有的是市政府或议会大厅。广场是政治生活的中心,也为市民提供了交易、娱乐、休息的美好场所。广场的建筑物规划严整地排列,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建筑物之间相互对应,用柱廊形成协调的界面,如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以教堂为核心的广场因为教权服务的需要而独具特色。这类广场均采用封闭构图,广场平面不再严整规则,城市道路也以教堂为中心放射出去。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物逐渐摆脱了孤立的单个设计和相互间的偶然配合,而更注意建筑的完整性,体现了文艺复兴面向新生活的新精神。如圣马可广场最具代表性,它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客厅。广场平面呈曲尺形,它是由3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封闭的复合广场。圣马可教堂前面的主广场长175m,东边宽90m,西边宽56m,大广场与靠海湾的小广场之间用一个钟塔作为过渡,在视觉上起到一个被逐步展开的引导作用。大广场与圣马可教堂北侧面的小广场的过渡采用一对石狮和台阶,靠海湾的广场和水面用一对方尖碑作为分划。圣马可广场在满足人们视觉艺术力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两个小广场采用梯形,利用透视效果取得适宜的开阔度。高耸的钟楼则是人们视线的焦点,四周建筑底层全部采用外廊式的作法,使得外部空间渗透到建筑内部,并形成广场单纯、安定的背景,加强广场的亲切感与和谐美,圣马可广场的空间变化很丰富,两个小广场收放对比给人以美的享受。广场除了举行节日欢庆会外,只供游览与散步,与城市交通无甚关系。

3 颜色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合,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区域个性:情感和理智。

这些不同的处世态度在建筑中也有所反映。西方古典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清真寺、哥特式教堂等。中国主要建筑大多是宫殿,供活着的君主居住。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人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不是高耸如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的、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让人产生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

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数、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万里长城,虽无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间,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长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体现了简洁实用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如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使这个本应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西方古典建筑为了强调神的权威或者为了体现人定胜天的气概,将塔楼、柱廊建造的高耸入云,远离人的尺度,震慑人的心灵。

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例如:北京天坛庄严神圣的序列空间和建筑型制、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和对意境的追求,表现了“象天法地”‘道法自然”的观念。西方古典建筑对人的活动的吸引与接纳以及简洁明晰的构图,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理性精神。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顺应自然一以及宗法伦理和以善为美的思想左右着东方的建筑风格:而西方传统文化“天人相分”的思维方式以及“以真为美”的审美取向和“追求真理”的人生目标左右着西方的建筑风格。不管是东方建筑还是西方建筑都在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中国传统建筑的趋同性),建筑显示人的最高技艺,科学完善的建筑体系(西方建筑的趋同性)。

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我认为建筑师应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自觉推动建筑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然而,继承建筑传统文化绝不是沿袭某些固定的建筑式样,而应注重对其深层文化思想的诠释。在对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文化吸收、交融、创新的基础上,我相信中国建筑文化才会充满活力、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英)沃特金著,傅景川等译,西方建筑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3]刘教帧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4]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五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王贵祥,建筑文化的差异性,见:五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董国红,中西方城市窨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1)。

[7]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华中建筑,2000,18(2)。

[8]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青岛建筑工程学报,1999,20(3]。

[9]张晓春,李翔宁,建筑与民俗――建筑空间的文化人类学探讨,华中建筑,1998,16(4)。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7

一、自然通风散热技术的原理与实例

1.1、自然通风散热技术的原理

众所周知,冷热空气由于密度差异,冷空气较重而向下沉;热空气较轻而上升。气流的流动路线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如果中途遇到障碍物则形成气流聚集区,使迎风侧形成正压区,背风侧则形成负压区。气流受压力差异的影响便会流动。而且此时,气流的方向和速度受障碍物的形状和气压差大小的直接影响。我们给建筑物进行通风散热当然希望通过自然风自动流动,带走陈旧空气带来新鲜空气,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

1.2、对比自然通风散热技术的实例

自然通风是借助大气压和热压的差异使空气流动,是室内空气与大自然空气的交流,而不需要利用机械致热源。如果能在平面布置、建筑构造、地形和建筑物走向方面利用好自然通风,将取得很好的通风效果。下面就是几种自然通风散热的常见的方式。

第一,采用热压方式实现自然通风散热。当室内外温度有明显高低差异时,室内外便会形成热压力差异,因此室内外冷热空气便会流通。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热岛效应”。室内空气热,形成上升气流,即高压区;室外空气冷,形成低压区,此时,高压区的气流便会流向低压区,即室内热空气流向室外,室外冷空气流进室内。因此,室内外热压差越大,内外流动的气流越大,自然通风的效果越好。

这种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在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以及温带地区的夏季利用较为普遍。比如,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建筑通风散热风格主要就是采取自然通风。

第二,采取风压实现自然通风。它的原理是利用建筑物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风速差来促使空气实现流通与交换。但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和风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建筑物的迎风面与背风面的压力差越大,就会有越快速的空气流通,则自然通风的效果就越好;(2)建筑物周围越空旷,空气流通速度就越快,自然通风的效果就越好。

如果建筑物位于沿海地带,有良好的海风作为基础,则室内外的风压差异明显,有利于室内外两种气流的对换。这可以有效的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第三,采用热压与风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然通风。大部分建筑是单独采取热压或者风压方式来实现自然通风,然而,某些特殊地区的建筑需要同时采取热压和风压的方式,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建筑的深度决定着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然通风。建筑较高的部分多采取风压直接通风,而较低的部分采取热压的方式是比较好的选择。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图书馆整体就是由各个小部分组成,既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不失其独特魅力。如图中间及右部位置较高,主要依靠“热岛效应”来实现自然通风;而左半部分,位置较低,则是利用风压来通风。

二、自然通风散热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2.1、自然通风散热的意义

自然通风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不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还能够除去室内潮湿,从而使人们的家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新鲜空气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多通风、多换气才能保证新鲜空气的充足。而且在保温方面,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自然通风通过空气的流动又会起到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室内清凉感的作用,着实是我们舒适生活的好帮手。

2.2自然通风散热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我们研制了一系列通风散热的工具,厨房里安装吸油烟机、排风扇,室内安装风扇、空谈等等。这些工具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便利与舒适,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它们的使用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空气的污染。相反,节能通风,自然通风利用自然界的物质为产热源,无需耗费任何其他能源,使通风效果达到最佳。它不同于空调、风扇等工具,它产生的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是人类最环保的通风方式。舒适通风,自然通风是通过大气压和热压的差异使气流流动,从而产生通风。可以说,这一切过程都来自于大自然,因此,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室内舒适度。

三、实现建筑通风散热技术的设计与施工

现实生活中,实现建筑的通风散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筑物周围环境,建筑物的形状以及当地的气候类型都值得注意。此外,热压差和风压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自然通风散热的效果。下面我将在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实现通风散热的科学设计方法与施工。

3.1、改善建筑物的周围环境

建筑物的周围环境是影响建筑通风散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风压作用下的通风散热,需要与周围环境的密切配合。建筑周围有着密度很大的建筑群体会给通风散热带来很大的阻碍,不会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因此,在规划建筑的整体布局时,我们应选取开旷的地区,尽量避免建筑密度大的区域。

3.2、改造建筑物内部格局

通风散热的实现,离不开建筑物内部格局的改造。这体现在建筑物的窗户设计上。试想一下,若实现通风散热的各种因素都已具备,而建筑本身却没有大而敞亮的窗户,则实现通风散热是空谈。因此,在建筑构造时,应以大而敞亮的窗户设计为佳,如此,不管是热压作用下通风还是风压作用下的通风,都能使室外冷空气迅速地流向室内,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高室内舒适度。

3.3、了解当地气候类型

气候因素也是影响建筑通风效果的因素之一。在采用风压方式进行通风散热时,我们就有十分注意当地的气候环境。实时监测室外的环境,做好准备及时反映。必要时,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辅助自然通风。

3.4、监测室内外热压与风压

建筑物室内外的热压力差直接影响着建筑通风散热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进行实时测量,明确室内外的热压力差。同时,在室内外安装监测热压的压力器,要实时监测热压差的大小。然后,在建筑构造上,应着重考虑立体式构造,这样有利于室内热气流的上升;而且,应整体性改造建筑物的窗户,利于空气流通,以使室外冷空气向室内的流通更加便捷。

若采取风压的方式来实现建筑通风散热,那么,实时了解室内外风压差异的大小是其关键所在。若没有周围良好的风环境,则室内外风压差异不明显,因此,自然通风散热的效果也不明显。这就要实时监测风压。必要时亦可采取机械辅助通风散热。

四、总结

中外建筑的差异篇8

日常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在按暖规计算出建筑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后,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1=αFK(tn-twn) (2)

式中Q1、α、F、K、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温差修正系数、面积()、传热系数[W/(・K)]、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及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和间歇附加。

2)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 (3)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tn和twn与上同,L表示渗透冷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1mb (4)

式中L0表示在单纯风压作用下,不考虑朝向修正和建筑物内部隔断情况时,通过每米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理论渗透冷空气量[m3/(m・h)] 、l1表示外门窗缝隙的长度(m)、m表示在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考虑建筑体型、内部隔断和空气流通等因素后,不同朝向、不同高度的门窗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隙渗风指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取b=0.67。

3)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4)通风耗热量;

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2.2 节能标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W/)。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qH = qHT + qINF-qIH (5)

1)qHT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分别按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屋面、地面、门窗、非采暖封闭阳台等的传热量分项计算后汇总,且计算公式如下:

qHT = qHq+ qHw+ qHd+ qHmc+ qHy (6)

式中,qHq、 qHw、 qHd、 qHmc、 qHy分别表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屋面、地面、门窗、非采暖封闭阳台的传热量,其计算公式及含义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2)qINF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W/),且计算公式如下:

qINF =(tn-te)(CpρNV)/A0 (7)

式中CP、ρ、N、V分别是空气的比热容(取0.28Wh/kg.K)、空气的密度(kg/m3)、换气次数(取0.5h-1)和换气体积(m3)。

3)qIH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内部得热量(W/),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等的散热所得热量,本标准居住建筑取3.8 W/。

3 暖规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及分析

3.1 概念差异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建筑物室内外设计计算温度条件下的能耗量,其值是按暖规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选型、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2/T25-3033-2006规定,甘肃兰州地区其值不应超过32.6 W/、白银地区不应超过33.4 W/;后者是在采暖期内、在建筑物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的耗热量,是全部采暖期间内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节能标准规定甘肃兰州地区(4~8)层建筑不应超过14.4 W/、≤3层不应超过16.5 W/。

2)在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建筑物耗热量时,暖规中都用到了室内外最大温差(tn-twn),而节能标准中都用到了平均温差(tn-te),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如在甘肃兰州地区,前者一般为27℃(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取主要房间18℃),后者为18.6℃(室内计算温度取18℃),前者约为后者的1.452倍。

3)暖规是从纯渗透的角度出发(卫生间除外)计算确定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渗透耗热量,而节能标准是从空气换气的角度出发计算确定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

3.2 方法差异

1)暖规是对每个房间分别进行热负荷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采暖热负荷;而节能标准是按室外平均温度、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平均值对整栋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建筑内部得热量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耗热量。

2)暖规与节能标准中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公式是类似的,但修正系数的选取方法不同;由于计算分类不同,面积的选取也不同,但从整体上讲,计算所用的面积基本一致。

3)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节能标准中对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都有上限值要求;而实际工作中按设暖规计算选用的传热系数有时比按节能标准计算时规定的传热系数限值要大一点,此时就需要设计时采取合适的节能措施以降低传热系数,直至符合节能标准的规定。

4 结论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节能标准中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有本质判别的两个概念,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且节能标准对各参数、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些。

2)暖规与节能标准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温差和传热系数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等的不同引起的差异则是相对次要的原因。

3)按暖规与节能标准的分别计算的建筑物空气渗透总耗热量和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比差别不大,在一般情况下,与传统的渗透耗热量占30%的比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上一篇: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下一篇:电源纹波的测试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