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5:25:22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鸡公山;中外关系

在鸡公山的相关研究中,姜传高长期从事鸡公山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创办了《鸡公山文史研究》期刊(1-7期),通过对史书、案卷、文稿和在山居留过的老人的回忆加以归纳整理,将鸡公山走过的漫长历程趣味性的再现给广大读者。姜老经常在博客中译介近代在鸡公山避暑西人的回忆录,更新关于鸡公山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姜老的研究侧重于对史料的挖掘。

笔者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搜集整理,发现三个规律:第一、在一些有分量的专著中涉及鸡公山,界定鸡公山的性质,涉及“鸡公山德产处理”问题,另外在一些传教士的回忆录中间有论述;第二、将四大避暑地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从宏观角度探寻避暑地的开辟、发展、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问题;第三、从各种不同侧面来探索鸡公山的情况,比如说文化、经济、旅游、建筑、生物学、外交等角度研究鸡公山。具体表现如下:

一、总体性研究

在总体性研究中,如费成康主编的《中国租界史》,该书是国内较早一本对“避暑地”进行定义的学术专著,详细论述了“避暑地”与“租界”在风貌、开辟、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其他关于租界史研究的几本专著中都多少涉及了一点关于鸡公山的内容。日本学者川岛真在《近代中国外交的形成》一书相关章节中提到了“鸡公山案”,作者的侧重点是在分析“一战”结束后在德国避暑房屋分配过程中交涉署的作用,以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交涉员与中央的微妙关系;此外,鸡公山的开发与西方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生活在鸡公山的美国路德宗传教士回国后保存了关于鸡公山的部分档案,另有一部分传教士在回忆录中也有关于鸡公山的相关记载。研究美国文化的齐小新的《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书中专门一章论及鸡公山,通过在鸡公山生活过的传教士的亲口叙述,使我们对鸡公山的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综合比较研究

此方面多将鸡公山和其他三个避暑地结合起来研究。浙江大学李南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一文从建筑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鸡公山等四大避暑地的开辟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建筑活动;苏州大学吕晓玲的博士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一1937年)》该文侧重在旅游史和社会史方面,全面勾勒了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概况,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进一步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收回过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张慧真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一文,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以“避暑地”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文,主要从中外关系、社会史、旅游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历史,相关章节论述到了鸡公山的开辟、收回交涉过程,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其在台湾地区,其所运用的资料多为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档案,然而,近代地方交涉的部分档案多保存在大陆地区,像湖北档案管里面保存了许多关于鸡公山、湖北交涉署的档案资料。由于她无法取得,所以缺乏档案资料的相互印证,得出论点难免有点偏颇。以上论文均把四大避暑胜地结合起来研究,在论述避暑地的形成过程中对鸡公山租地交涉都多少涉及,且所引资料基本相似,除了张慧真在行文所引资料中运用了部分外交档案,其他均未涉及。此外还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例如,浙江大学自然地理学院李灿的《四大避暑圣地比较研究》等等,在此不在一一列举。除了学位论文之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介绍四大避暑地,这方面的论文也有许多。

三、专题性研究

鸡公山的专题性研究,起步于1985年,相关的专著有《鸡公山志》、《鸡公山》、《到鸡公山看老别墅》、《鸡公山史海拾贝》等一系列著作,但目前我们通常把它们列入资料范围。

除上述专著外,还有相当部分学位论文,有代表性的是张明瑜的硕士论文《论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与影响》从历史学和社会史角度论述了鸡公山的开发与鸡公山对于当地社会发展变迁以及近代化的影响;有从旅游学的角度论述,宋晨的《山地度假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以鸡公山为例》本文应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山地度假旅游开发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还有从建筑学角度来研究鸡公山的;在期刊论文方面,陈越的《鸡公山的历史沿革与风景特色》则主要从历史沿革、风景特色方面评述了鸡公山近代在风景园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概况;有从建筑学角度研究的,姜传高的《鸡公山近代西洋建筑》一文综述和回顾了避暑地的开辟简史、历史分期、别墅分区、建筑风格、审美价值等内容。万传琅撰写的《鸡公山近代别墅建筑》从发展简史、别墅分区、特点等方面展开总述;有从生物学方面研究鸡公山的,鸡公山风景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中外植物学界高度重视,对鸡公山的自然科学研究迄今仍绵延不绝;也有从文化方面研究鸡公山的,以周继伟为主的作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解读鸡公山,其作品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最值得注意的是,田青刚的《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交涉述论》一文,运用清宫档案和有关研究资料,对该案的交涉过程做进一步的梳理,并对交涉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文打破了鸡公山交涉史研究的坚冰,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核心专业课程;中外合作;课程评价

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的实践性专业,该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也有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达到19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形式、管理模式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与西方国家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的形势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课程体系进行高效合理的评价,评估教学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培养目标要求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受教方在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出发点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使学生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对中外土木工程设计和管理理论、理念有较深理解,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性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范围可选择建筑施工企业、建筑设计院和建筑规划院等部门,也可出国继续深造。要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除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制订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评价方式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充分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对课程提出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不断修正,实现评价方法的逐步完善。具体到某一门课程,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授课主导方,即授课教师的评价。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中中外规范的异同的讲授上做出量化评价。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授课教师对现有的授课模式和授课内容进行改进。授课方式尽量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模式。另外在授课方式上进行创新,引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实地教学、试验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定最佳的教学方式。

二是对受教方,即学生层面,可由任课教师、外方教师讨论制订基于学生反应的课程评估指标。通过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条目,在学生完成课程考核之后,以提交问卷的形式完成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有问题的部分可以提出整改方案,不断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完善和提高。此外,对不同教学方法下的互动环节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采取针对一个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解答的方式来完成。

三是在课程的最终考核环节上进行根本性改革。在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形式的考核方法,并调整相应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外方课程可以对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并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也是国外教学中常用的考核形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课程论文和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考核。不同形式的考核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英语能力方面的评价。摆脱以往单一的纸面形式的考核形式,增加听、说的比重,可以通过文献阅读、专题论文撰写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通过报告的形式锻炼听说能力。通过英语的能力评价和考核,力求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能够实现熟练的英语运用,为将来的职业方向的选择增加备选方案。

3.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土木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对设置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价。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授课教师、学生学习、课程考核、英语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了课程的评价体系。任何课程评价体系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土木工程专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力求能切实地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根书,康 卉,闫 妮.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论文关键词】:地域建筑;文化;广东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 绿色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房地产项目设计成果对建造成本的影响与控制研究 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建筑建造成本控制分析 探析影响工业厂房建造成本的主要因素 论工程建造成本中的建筑节能 浅谈船舶建造成本的控制 论品质房地产开发建造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如何从设计开始控制建造成本 浅析设计阶段如何降低廉租房等低成本住房的建造成本 建造成功的教学体系:芬兰模型 房地产项目建造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 建筑材料对土建造价的影响 高速铁路900t简支箱梁建造成套技术与装备 文化差异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外资对中美贸易差额造成的影响因素 浅谈中外文化\思维差异对学生翻译造成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准时生产与库存对制造成本的影响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三)中美工程成本中人工费比重

据任越等人的统计,2006年重庆市主城区23个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人工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平均为12.05%,是除材料费之外的第二大项费用,但远远低于材料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52.73%。

2011年底对湖北省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的调研和2012年9月对武汉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的调研均显示:80%以上的工程反映人工费占工程施工成本的比例在20%以上,该比例主要集中在20-30%之间(见表2-1和表2-2)。

目前整体来说,我国建筑人工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在持续上升,但仍然偏低,较发达国家可达50%以上的人工费比重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建筑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这与美国工程中人工费比重有很大的不同。

人工费占施工成本比重 15%以下 15%-20% 20%-25% 25%-30% 30%以上

百分比 3% 30% 31% 18% 18%

:表2-1:中国人工费占工程施工成本比重

据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筑业人工费占工程总成本的比例高达40%-60%左右,远远高于我国建筑业人工费比重。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定期的数据,以1913年基期指数100计,2010年的普通劳工指数为16164.06,工程成本指数为7751.23,技术劳工指数为7273.97,建筑成本指数为4369.42。在此近百年间,普通劳工指数的年环比增长率5.62%高于工程成本指数的年环比增长率4.79,技术劳工指的年环比增长率4.72%高于建筑成本指数的年环比增长率4.13。由此可知,美国建筑业人工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必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二、中美建筑业劳动力成本不同对建筑方式的影响

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生活模式、居住文化及建筑的使用方式、要求服务水平、建筑业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致美国与中国主流的住宅建筑和建造方法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室内隔墙做法上,中国以砌体为主,管线等还需要凿槽埋线。美国以龙骨和纸面石膏板为主,施工方便,便于维修更换。而各自的施工方式导致了建筑使用感受,以及造型感觉上的差异。在使用中,美国的建造方法在保温隔热上较好,人体自然舒适性较好,生物适应性强。中国的建造方法,隔声性能大大好于美国,防火上也较好。在造型上,直观的感受,中国的相对会更加厚实,美国的更加轻便。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考虑到建筑的美感要求,一般都会增加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造型元素,比如构筑物、飘板、双层墙体、玻璃幕墙等。这些建筑造型元素可以说在中国的地产项目中一般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肯定与认可,也的确为建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同样不应忽视的是建筑造型要与项目的定位及投资规模相称,投资方通过与设计师的沟通,可以为投资规模较小、定位较平民化的项口设计简洁朴素、造型规整常见、构造与施工容易的建筑造型,为投资规模较大、定位高调的项口设计风格炫目、奇巧少见的建筑造型。而因为中美劳动力成本的不同,美国对于设计师所设计的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造型元素,并不感冒,因为在这些没有实际作用的造型元素上,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得不到开发商和投资者的肯定与认可,所以在这一方面,中国更能够承担特异造型的成本。

新的钢结构和玻璃材料、细致而理性的节点设计、精准的工业化标准件,打造出了如美国的曼哈顿世贸中心新塔、中国的上海中心大厦等一批玻璃幕墙为外立面的公共建筑。玻璃幕墙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很快便超过了实际功能的需要,变成一种将工业崇拜符号化的建筑语言。21世纪初,中国已有玻璃幕墙两亿平方米,占全世界85%,成为世界第一玻璃幕墙出产和使用大国。在这些全玻璃幕墙写字楼方面在本质上和美国的写字楼没有多少差别。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成本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律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清华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成本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律筑工业出版社,2010

[3]王淑蓉.房地产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姚东.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如何进行投资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212-213.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 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 。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1.1全员性

建筑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在空间上覆盖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及施工项目的各项管理岗位,施工项目成本交给施工项目部管理,企业仍负有对施工项目部的制造成本管理组织、指导、监督的责任。同时企业还需要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地监督和完善,利用技术、信息、资源来促使项目施工成本降低。同时,全员性还有另一层含义,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一项活动都会涉及施工成本,每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都与成本管理相关联,负有成本责任。也就是说,成本是业务管理的经济结果。按会计方式进行的归集。是全员工作的结果,而不是会计部门的专属工作。

1.1.2过程性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每一个直接耗费及其关联过程。其控制内容包含成本计划、成本计划的执行、成本监督、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由于成本管理每项活动都要纳入目标管理,遵循PDCA循环,这决定了成本管理的过程性。

1.1.3实时性

没有反馈就没有管理。由于在实际工程中会有许多修改和变化,造成项目成本控制模型发生变化,所以要求成本管理要能够实时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作出反馈。而反馈必须基于成本信息的实时收集,同时必须实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调整后作出响应。因此实时性是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特性。

1.1.4一次性

工程项目属于单件式、一次性投入的特殊产品,由于每一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条件都不一样,各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成本形成都将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和预测工程成本,必须。一事一议”。

1.1.5劳动密集性

施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人员构成较复杂。带领这样一班人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工程建设已属不易,还要确保合理的工程利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生存空间,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培育长期竞争优势,而成本控制正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工具。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完成期间所需用全部费用之和,包括基础投资、前期各种费用、项目建设中的贷款利息、管理费及其它各种费用等,具体内容如下:

2.1成本预测与决策。

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其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是事前控制的环节之一。本预测的目的是预见成本的发展趋势,为成本管理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依据。施工项目成本决策是根据成本预测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做出决定,确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决策是先提出几个成本目标方案,然后再从中选择理想的成本目标做出决定。

2.2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

成本计划是实现成本目标的具体安排,是成本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根据成本预测、决策结果,并考虑企业经营需要和经营水平编制的。成本控制必须以成本计划作标准。

2.3成本计划实施。

施工阶段,依据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即是根据成本计划所作的具体安排,对实施项目的各项费用实施有效控制,不断收集实施信息,并与计划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实现成本目标。

2.4各项费用的成本控制。

对竣工验收过程发生的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控制。以施工项目的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是日常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损失,这些费用和损失,都发生在各个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

3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3.1强化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应从设计开始,因为设计是工程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0%--90%。设计阶段工作水平的标低,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施工阶段投资的多少,而且也影响到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经济效益的高低。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出的计划,它即是对项目施工成本的预测,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制定第一次成本计划时,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按分部分项落实成本,项目人员根据项目成本的总汇,将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成本分离,把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改良,把施工措施性消耗降到最低水平,在落实了项目成本计划后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3.2 抓好项目管理层建设。

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项目部各部室的环节,不仅仅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项目经理集人、财、物、权于一身,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目管理的成败。因此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建设。同时,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宣传,使企业上下真正转变观念,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理念,营造企业整体重视,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上升的良好氛围。根据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目的和要求,结合成本管理自身的特点,建立成本管理体系。首先,公司层次的组织机构。公司层次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组织体系的运行,行使管理职能、监督职能。负责确定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对成本管理过程进行监督,负责奖罚兑现的审计工作。其次,项目层次的管理机构。项目层次实际上是通常所讲的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一般有项目经理部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济师等组成。再次,岗位层次的组织机构。岗位层次的组织机构即项目经理部岗位的设置。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人事部门的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经理部岗位人员负责完成各岗位的业务工作和落实制度规定的本岗位的成本管理职责和成本降低措施,是成本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3.3加强项目实施中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要对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就要依据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对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项目成本的控制对象。首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依据成本控制计划下达施工任务单、各限额领料单。加强项目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工程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如果忽视材料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就无从谈起,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首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准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要对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要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质量成本的控制,质童成本包括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控制成本的产生是为了降低内部故障成本,而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星现负相关的关系,在成本总数一定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目标是尽盘以预防成本换取故障成本,这样虽然成本相同,但企业的综合效益相对是较好的。最后,在现场成本控制中,安全操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安全预防成本的投人虽然并不影响成本控制计划,但它预防了一定的风险费用。

4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不同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已经成为每个建筑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自实行企业自主报价制度以来,项目成本和工程质量一样也成为一个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因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是建筑企业抢占建筑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不但能有效节约建筑材料,也能有效节约建筑时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因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结束语

总之,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仅可以改善经营管理,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进行,而且可以提高效益,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控制好施工进度,努力寻找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曹芹.党玲.朱家瑜工程建筑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初探[期刊论文]-大众科技 2011(1)

[2]张泽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期刊论文]-中外建筑 2010(4)

[3]张殷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工程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影响的思考[期刊论文]-财经界(学术) 2010(4)

[4]彭灿龙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期刊论文]-四川建材 2009(6)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本刊记者: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创办一本这样的杂志呢?

曾平:时值国家“九五”规划之际,国家建设篷勃发展,我们当时有一个省内刊物,办得还可以,建筑类杂志纷纷出现,值此契机,长沙市建工局领导出于宣传长沙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企业,才考虑申办此刊。由于部领导的支持,此刊才顺利地批下,由建设部主管,建设部信息中心和长沙市建工局主办。

本刊记者:能简单地谈一下当时创刊时的情况吗?

曾平:创刊时可以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三无",无稿件,无专业办刊人员,资金非常不足。

本刊记者:后来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曾平:在建设部及主办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如陈文琪、谭正炎、陈大卫等的支持下,才慢慢地一步一步走过来,他们为提供稿源、审核稿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具体来说呢,稿源方面,杂志社的全体人员走出去,与有关建筑院校、设计部门约稿,同时广泛参加各种大型研讨会议,获得稿件。

人员方面,杂志社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编辑培训,时任总编杨志坚和我均参加了主编培训班,通过培训,编辑人员素质得到了大量的提高。另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与其它科技期刊交流学习,为提高我们的编辑水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并多次获得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奖及湖南省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的优秀集体称号,稿件也日渐增加。

近年来,科技期刊界竞争激烈,我刊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几次改版,提升了杂志的编排水平与装祯设计。其间,我们的编委与顾问给杂志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使我刊的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

十年磨一剑,我们现在能够在建筑界拥有一席之地,与我们的编委、顾问、关心我们的作者与读者是分不开的。

本刊记者:您觉得本刊要进一步树立品牌,还需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曾平:首先从内容上要着重介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有个性的建筑艺术作品,向全世界推介我国的建筑精华,加强与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的合作,将国外的建筑设计作品引进来作为借鉴;其次从形式上来讲,提高编排质量,力求每一张图片高清晰、高分辨率地展示给读者;其三,以纸介媒质为基础,同时扩充电子版与网络版,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杂志更大范围地传播。

大 师 寄 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齐 康:

《中外建筑》杂志创刊以来已有十年的经历,你们成功地传播建筑设计创作,建筑科学技术信息,使广大读者获得了建筑知识的营养,这对较快发展的建设国情,起了重要的作用,我感谢杂志社全体人员,并对创刊十周年表示最热情的祝贺。

我国地幅广大,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民俗风情,有不同的差异,各地都根据自身的实践作出了贡献,都给我国建筑文化知识宝库,添砖加瓦,为继承、转化、创新具有地区特点的现代新建筑,《中外建筑》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我们国家有优秀的建筑传统,未来的发展还须大大发扬,我想贵刊在今后的工作中定能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祝您们成功,这是祝贺成立十年的纪念最好的礼品。

谢谢您们长期提供刊物给我,得以学习。谢谢!

祝贺与祝愿

长春理工大学高级教师 李湘洲:

在《中外建筑》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以一个老作者的名义,向《中外建筑》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敬意。

《中外建筑》的诞生,为我们了解湖南、中国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科研、政策等方面打造了一个平台,同时也为同行们了解行情、沟通信息提供了条件,这对建筑行业的同志都是件大好事。

《中外建筑》从创刊到连续出版,从通讯网的建立到稿源的日益扩大,从稿件质量的提高到发行量的逐步增加,其中每一项工作,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编者、作者、通讯员的心血和汗水,包含着各级主管部门、设计与施工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建筑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事实说明,她在宣传建筑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报导改革成果与发展成就,传播先进经验、介绍先进设计以及交流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两个文明建设。

办好一份报刊不容易,尤其在报刊如林的今天,要使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更为不易。值得庆贺的是,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中外建筑》已经深深扎根于建筑行业,她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和作者队伍,成为建筑行业干部职工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了解政策、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研讨问题的园地,在全行业具有广泛而良好的反应。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办刊过程中,采编人员经常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开辟新栏目,在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知识性上下功夫。使读者喜闻乐见,印刷、纸张、插图和美编效果都比以前进步,杂志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我从1996年就开始与《中外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6年第3期刊登了我的第一篇作品《日本21世纪超高层设计方案》,以后经常为刊物写稿,至今已发表过近10篇文章。我觉得写稿不但对办刊有利,而且对教学工作也有促进作用。我深深感到《中外建筑》是传播知识的“老师”,做好工作的“参谋”,勾通信息的“桥梁”。我喜爱《中外建筑》,更留恋与编辑同志结下的情谊,正是各位编辑的帮助,我才在写作水平方面得以逐步提高。

衷心祝愿《中外建筑》在发展我国的建筑工业和繁荣建筑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东省建筑设计院院长 何锦超:

值此贵刊创刊十周年之际,谨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外建筑》创刊十年来,见证了中外建筑业近十年的发展和变化,为建筑设计单位开辟了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的园地,成为建筑业内设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成为业内设计创作百花齐放的沃土,架通了广大读者了解行业先进技术和理论的桥梁,为推进建筑设计行业的设计理论和工作实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徐州建筑技术学院院长 季 翔:

《中外建筑》从创刊到现在,已走过十年辉煌历程。十年的岁月,从一本普通的建筑刊物起步发展成为了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建筑杂志,创造了建筑行业刊物的著名品牌,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也被评为了国家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刊物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及评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对建设工程的技术决策和设计、施工质量的提升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外建筑》杂志以独特的视角、睿智的观点为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行业的发展搭建了信息平台,架起中外建筑文化和技术的桥梁。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刘冬柏:

1996年,你的园丁们为着你的成长,四处奔波征集文章,搜集资料,我有幸被邀为你添砖加瓦,借你的一角发表了一篇拙文。转眼间十年过去了,今天的你变得更加娇娆了,也有了一些挑剔。许多同行想借你宝贵的一角发表意见,刊登风采掠影,但因题材太多而提炼,因篇幅有限而谢绝。你成长了,成熟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回顾你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有着深刻的印象。你不高傲,能让战斗在建设行业一线的普通科技工作者靠近,为他们提供一个社会需要的平台;你不张扬,在为工程建设者朴实无华地叙述着他们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从只有文字的16开本到今天铜版宽页的精装本,图文并茂,焕然一新;你不富有,但在刊物中彰显个性,不会被人们误认为广告宣传册……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刘晓平:关于全球化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课题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和现实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巧,因为在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就选定了这个题目,因此也非常愿意就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思考跟大家分享。

我认为这个问题,确实谈论的多,但讲得清的比较少。自从我博士论文完成以后,里面很多相关的观点,我也在《新建筑》、《中外建筑》、《华中建筑》等一些建筑刊物上作了相关阐述。可能有些观点,在我们建筑界显得有点离经叛道,但是我真诚地希望大家现实地科学地来直面我们今天的语境。我的博士论文的题目叫“当代跨文化建筑现象研究”,后来出书改为《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已于今年6月底在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此研究试图探讨我们要怎么来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创新。

课题里面,其实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全球化的认知,这块主要是进行交叉研究,实际上就是拓宽我们建筑学的范畴。进入当代全球化理论视界,从丰富的理论学说中,我也获得了非常多重要的启示,同时在最后也认清了我们的语境,认清了我们当代社会环境。第二部分也对如何进行当下的建筑创作、如何增强创新话语权问题作了一些阐述。

我在杂志上和一些论坛上也谈了研究成果,总结了三个理论范式来看待当代全球化的世界。第一个就是“全球文化多元主义”。也就是说,今天全球化不可逆转。首先,经济的全球化――我们今天在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就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全球化的趋势,包括跨国企业,跨国资本,跨国的产品。消费与传播,包括是文化产品的消费与传播等等。那么怎么来认识这种全球化的现实。过去可能有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或者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调,这实际上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早期扩张的时候产生的。那么今天来看,文化和经济交流都是在国家之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那些被传播国家有一种主动的吸取和主动的欢迎。借鉴全球化理论里面有一种观点,叫做文化多元主义,也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积极地看待全球化现象,也就是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享受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其实我们也正在享受的……文化领域也是这样,今天我们的信息传播非常快,总比闭塞要好啊,对吧?我们的建筑图书、我们的网络,这些可以让我们获得非常多的资讯。那么这个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观点。

第二个是“地域认同的塑造和再塑造”,这也是很多后现代文化哲学的一些学者提出来的。就是我们过去赖以为基础的地域主义――它里面其实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地域的认同是亘古不变的,地域属性是非常稳定的,而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能够感受到,事实上不是这样,像美国这样一个最典型的移民国家,实际上它是各种文化多元共存的,有很多亚文化圈,还有很多南美裔的一些聚居区和一些城市社区。这样一种现象,对此文化哲学者认为是地域“再植入”――对我们来讲,可能是很新鲜,但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现象――就是地域的认同,是可以被塑造,被培养的,这点我想我们从很多现象也可以观察到,比如我们现在有川菜全国走,藏药全国走,其实它就是被“脱域”了。就是说它可以在一个新的地方再植入。那么这里面有两个词,“脱域”和“再植入”,揭示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可以被搬到其他地方。这一点的揭示对我们是非常有启发的。也就是说,人对地域特色和地域环境的认同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改变的,可以被塑造的,这种现象也非常多:许多人从故乡进到某个城市,几年后对此城市有了新的故乡感。在房地产项目里面,好多地中海风情、英伦风情、西班牙风情等等,这就是一种“脱域”然后在中国“再疆域化”,那么同样,一个人一个建筑师,到美国去留学,或者到日本去留学,慢慢地会对美国、日本产生一种认同,形成新的那种地域性,但是再回到中国,可能又变成一种杂糅。这是第二个范式。

第三个,就是文化商品化和大众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大众文化流行和高度商品化的时代,如果说早期资本主义它是一种有限的商品化,那么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应该说是一种更大的商品化浪潮。所以在今天,怎样来看待建筑学、建筑设计产品和建筑文化。其实,我们不能再把它当作是阳春白雪或者是殿堂文化,它有殿堂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也有大众文化,也有消费文化的色彩,这个也非常容易理解。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各种风格文化的商品房,其实它就是在卖文化,它就是在把建筑文化商品化,然后提升它的商品附加值。

同样我们今天进行建筑设计思考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必须顾及它的市场效益。可能在现代主义时期,有很多自上而下,或者不考虑市场的。但在今天,你不得不考虑市场,这样就要给建筑评价和设计观带来一些转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体育场馆、文化馆,很多会考虑商业化利用的诉求。这对我们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像美国的PA建筑杂志,他们从2006年开始设了个奖,叫“好生意、好建筑”,就是奖励那些产生更好经济效益的建筑设计。

上述这样三个理论范式,其实对我个人而言,已经回答了如何来认识今天的这个生活世界和我们的创作环境。

关于“城市的可识别性已经不再依附于原有的当地的传统文化了”,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实际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大量中等以上的工业化城市确实是这样。依据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体系和城市分工,在我的博士论文里面我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特色角度建构了一个体系。就是我们必须承认今天的城市有国际性城市,比如说全球化时代的总部基地所在地上海、东京、伦敦、香港等,在这样的城市,它是不可能有非常鲜明的识别性。大家也都觉得国际化都市越来越趋同,这是因为它的投资是一种多元混合,这种多元混合是有相似性的。各国资本在一个地方建设,那么建设行为代表的是全球资本,是全球品牌,当这些全球品牌混杂在一起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种趋同的无特色。实际上就是资本决定了我们今天这个全球性城市的特点――用库哈斯的话说,就是“Generic Ci}y”(一般性城市),他认为“一般性城市”在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而这些国际性城市,实际上也是我们全球性文化的传播地。第二类城市,以我们中国为例,是一些省会城市,它是区域经济中心,实际上它也承接了全球化的投资,所以很难保存自己的传统特色,所以它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驱动下也必然会走向相似。可能在这些城市里面,还有一些传统街区和一些历史建筑,但这只是片断的,局部的,不可能有面上整体的感受。就像我跟一个朋友从上海飞到南宁,他觉得很失望,他说为什么南宁也这么现代,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民族特色。因为他觉得这地方已经离

上海那么远了。我就跟他开玩笑说南宁人民也向往香港、向往上海,南宁的政府领导也希望有超高层、希望有玻璃幕墙。其实问题就在这里,当人们在追求工业化、追求现代化的时候,其实他的审美愉悦不再是原有的地域性的东西,而是把这种现代化、都市化作为他们的追求目标。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总不能在上海享受了现代文明,又要求当地人坚守他的一些旧俗。并且,今天的人――归根结底在于人,也就是南宁的大部分人,不管是知识阶层还是官员,其实他们受的都是现代教育,这种教育包括当代文化都让他们去追求现代化。所以就像我们超市里的货物,全国全球都有可能是一样的――门类一样,品牌一样,甚至是产地一样,换个角度恰恰就能理解我们今天的建筑消费趋同现象。

但是还有内地的一些县城,规模不大,人口10~20万左右,传统的建筑保存得比较好,或者说它的规模,它的人口方面,还有它的山水比较有地域特征。它会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感觉,比如说四川的一些山城,福建的一些山城,虽然它的建筑很没有风格,没有格调,但是它整体的地理位置,那种格局就会让你感觉和特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不一样的。像这些城市,如果通过人为的引导和风貌的塑造,是可以塑造出一定的特色来的。

还有一种更小的、旅游定位的特色城镇,像丽江、凤凰、周庄,它是以旅游产业为支柱的,它一定要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纯真性,就像我们的地方小吃一样,它的味道一定要纯正、浓烈。这些地方,它的城镇特色是依赖于它的老祖宗,依赖于它的传统文化。但这种城镇,不是我们当代城市化的主流。我们要把它进行区别的对待,我们在做一些小城镇,或者一些地方性特色城镇规划的时候,比如它的古建存量比较大,建筑比较有特色,包括它的环境比较有特色,又想发展旅游业,那完全可以保护性开发。但是这些地方其实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就是即使你要保存它作为旅游产业的话,本地人仍然不愿意住在里面,因为没有现代生活设施,所以像丽江、凤凰,实际上本地人还是有很多人会搬出去,丽江就有一个新城,它只是把古城作为全国、全世界人民的一个度假地,所以里面全部是休闲设施,这样就解决本地人追求现代化生活和它古域的建筑必须保持作为旅游资源的这样一个冲突。我们过去常混为一谈地来讨论城市风貌问题,譬如说来论证一个地方、一个城市风貌问题的时候,去举绍兴,周庄,丽江这样的例子,以小型旅游城镇去论及一个省会城市,或一个中型工业城市,这是不恰当的。我们首先应该对当代的城市格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今天,中国城市都在发展开发区和新区,叫做新城(区)建设,是90年代以来在城市化驱动下,土地财政及房地产开发模式下快速建设的。这种新区一般有20-50km2,人口在20万到30万,它是一张白纸,可以塑造出一些城市特色。这个城市特色可能主要来自规划和设计风格。举个例子,像上海的临港新城(德国GMP公司规划),整个就是几何型的一滴水,全部是放射状路网,这是一个非常理性、非常几何型的新城总图,那里的建筑风格基本上也以德国的简约式为主,如果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你也会感觉到一种特色。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一些城市新区,对特色做一些刻意的塑造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在这里面也有一些风险,就是说地产商介入以后,在房地产市场竞争和多元消费的需求下,能否坚持全城一格,就是一个问号了。做得比较好的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湖东部分,它基本上是在现代的这种格调下面略有差异,近年也出现了一些中式、英式的建筑风格。

2010年福建三明规划局邀请我去做一个全市县级以上建设干部的培训,原因是他们那里有一个泰宁县城,是一个旅游城镇,这两年做了皖南民居风格整体改造,得到了省里的肯定,他们请我去做城市风貌的报告和培训,我知道其潜台词是要我去强调和宣传如何来做这种地方民居风格,但是我恰恰围绕如何来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特色和如何来塑造我们各自城市特色这样一个论题。我在会上也给大家敲了警钟,就是说不要泰宁做了皖南民居,然后所有的县城都要去照搬,这样无论是从旅游资源的差异化角度,还是它自身建筑特色角度都会丧失特色的。所以我更建议闽北的一些县城视野更宽广一点,如果你要做旅游的,我觉得不妨做一些异国情调的。最近我在做武夷山市旁的水吉镇,大胆地给地方提出来,做瑞士风情,因为它的山水非常接近瑞士,而瑞士小镇本来就是世界向往的一种度假地。当然更多的城市我是建议他们如果不是做旅游城镇的话,未必要去追求一种纯风格,可以在现有的前提下面,利用自己的山水和地形去塑造一些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所以在今天,像城市发展趋同现象,用我前面三个范式完全可以解释。否则的话你就只有批判。因为很多人会把这种形式和风格上升为建筑学术,这其实是因为你没有从商品角度来看待。

本刊特约记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即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倒退到以前,同样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建筑形式的改变,从这个角度讲,过去的建筑形式毕竟是过去时了,我们似乎可以说,在现代做现代的建筑是理所当然的?

刘晓平:这个基本面上肯定的。因为古人穿旗袍马褂,在今天我们穿西装:今天人的性格、心理都不一样了。很多人说你出国有没感觉这个“CuIture Shock”,我说基本没有,因为现在不是七八十年代,我们的环境,我们受的教育和我们的心理,其实全世界已经非常接近了。可能你只有到一些原始地区,才会遭遇到一些异域的感觉。科技飞速发展,网络、电视都在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今天建筑的形式、技术都在改变。但是,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是人创造的,从人类学的角度讲,我们整个人类是处在一个中年期,人从出生到成长,又在非常短的一个时间,在微缩着人类的历史,你是通过学习来了解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在任何一个时间段是怀念过去、展望未来的这样一个主体,所以人是有记忆的,他必然会怀旧。人的记忆包括从他出生地,成长的记忆,还有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学习产生了记忆,我们古人创造的一些东西,有些是会被抛弃的,有些是同我们心灵某些深层次的需求紧密相连的,多多少少还是会被当代人所延续和认同,这是看待传统的一个角度。

人们今天的生活方式,追求现代时也会怀旧,更追求一种多元化。过去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扩张的时候,那种差异化是归类为殖民主义,比如把宗主国的一些建筑风格搬过来插到被殖民国,还有一种就是东方主义,就是把东方或者落后地区的形象,建筑风格或风貌固定化。比如把中国的建筑都做成大屋顶,就像中国第一批的教会学校,中西合璧,都做了一些大屋顶。从民国以来,我们常常会以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来对抗全球化,一直到20世纪末,其实我们发现是无济于事的。回顾一下今天这么多的城市,难道是我们的地域主义建筑和民族主义建筑是主流面吗?显然不是,这就是因为全球化无法逆转的。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现代人做现代建筑,是不是就像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一样导致了一

种国际主义和无差别?到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和批判地域主义,包括新现代主义,实际上又在追求着差异。在今天,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主流面上是一种同质化,其实人们又在不断的渴望差异,渴望新鲜和猎奇,就是同质化和差异化一直是纠缠着的运动。实际上在今天很多的差异化是由这些具有原创力量的产品供应商,他们在全世界进行的创造,就像汽车还有建筑设计都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时尚都在几个发源地进行着全球的,包括我们的艺术、电影。

今天我们是要做现代建筑,更要寻求一种个性,寻求一种品牌原创,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而不是一味地趋同,一味地仿造。这种设计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学派和设计师的个性,这种创新不再以国家和地域为基础,而是以学派和个人的个性为基础。今天这种对话是以有创造力的个人和学派他们之间形成的全球性的对话。难道你能总结一个美国学派吗?难道你能总结一个美国建筑特点吗?这显然是很困难的。做今天的建筑,是由设计师这个主体――主体的背景、主体的喜好,然后对现场的认知和创造,然后加上很多因素,来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创作的结果。用批判地域主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就是“此时此地的营造”,“此时”就是今天这个时代,“此地”就是这个现场和创作场合。面对此时此地,再加上不同的主体,同一个项目,请像诺曼・福斯特、伦左皮亚诺或者是安藤忠雄去做,他们做出来都会不一样,就说明了人的因素非常重要。而同样的主体,又因为时间地点的不同,可能又会有差异。现在出现了一种个人品牌全球扩张的现象,像迈耶作品完全是一种个人风格,像专卖店一样的卖到世界各地。但是对地点因素或者叫场所因素,他也有非常多因地制宜的巧思。现代建筑为什么产生差异,我想主要来自于人的差异,所以说差异的第一要素是人,人的创造力、人的个性、爱好,然后再加上此时此地。

本刊特约记者:那么,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是过去的什么?怎么去继承了呢?

刘晓平:首先,我认为未必要刻意地规定我们一定要继承什么、继承多少。实际上是根据项目场合及方方面面的条件,来制定你的设计策略。有的时候未必非要继承,更需要你天马行空的创新,比如在一个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水边或者一个绿草地中,它呼唤什么样的建筑?如果是在~个街区里边,你也有两种选择,若是盖里他可能会选择在手法或者材质上对比;李伯斯金也可能用非常怪异、残缺的形体;文丘里可能会更多地去注重旁边的一些元素或色彩。所以继承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问题,其实在我们中国的一个事件就是典型,就是我们的北京国家大剧院,最初竞标的时候,很多建筑师包括清华院的方案,还有北京院和矶崎新合作的方案,其实他们基本上走的是形式继承,就是跟原有的周边的一些建筑物相似,但风格更加新、空间更加现代的――我们可以叫做“传承中发展”的构思。但是最后评委会还是选择了安德鲁的方案,他的方案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环境策略,他走的是对比的策略,也有他的理性、他的价值和他自身的逻辑,就是说,通过对比让历史建筑跟新建筑拉开差距,新建筑成为它的点缀,又通过将建筑埋到广场下面,埋到水中,让整个建筑变成了景观(当然造价备增),周边的历史建筑依然是主体,新建筑也不失为焦点。所以在继承的问题上始终有那么两种观点,但是我相信这两种观点还是会不断存在,不能简单说孰好孰坏。

回顾后现代以来,其实所谓的继承议题,还是有几个层面:一种是显性的,就是传统符号的采集和形式元素的继承,就像我们流行歌曲里面的风、西北风一样的,用一些地域传统的音符音调,把它进行一种重编,就形成既有点古韵,又有点新意的新曲。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一种空间秩序的继承,中国的宫殿、园林秩序是很鲜明的:西方也有它的一些秩序:第三种就是自然观,或说是人的习性,人的习性和自然观也是我们在传统里面可以感受到的独特的东西。比如最近在苏州旺山的“旺山六境”国际集合设计活动,我设定了一个主题就是“此时此地的创造”,要在旺山脚下造当代的、个人的、舒适的园林,要求大家个性化地表现苏州园林的意境。让三个国外建筑师和三位国内建筑师,由着自己的个性,由着自己的感受去表达,结果就出来非常大的差异。在开始设计之前,组织大家参观了网师园,并进行了研讨,很多人真体会到了园林中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最后大家表达出来的东西是天壤之别的,这就说明了对传统的继承它是在不同理解上的,最后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也会是有差异的。而过去对传统的理解和继承只有一种标准,就是看起来传统趋向现代的所谓“中而新”,这个停留在符号层面操作。有些国际建筑师来中国做建筑,就体现了不一样的结果,但确实也能感受到传统的继承,比如大卫・奇普菲尔德在杭州郊区做的良渚博物馆,它完全就是一个现代的建筑,但还是能感受到他对江南庭院空间秩序的一些理解。从中外建筑师的继承比较来看,我认为国外建筑师更喜欢在一种自然观、空间秩序还有城市设计界面上遵循继承,在材质、在手法――特别在材质上,他们强调创新。

我书里有一篇文章,就是介绍北欧最近的几个建筑,像丹麦的芭蕾剧院,大剧院、黑钻石、皇家图书馆,这些建筑在历史街区里面无一不是现代的。但是在设计师理念里面,做了很多关于场所和历史的分析,让我非常感慨,文章题目叫做“地段文脉的创造性表现”。欧洲的这些建筑师对文脉的表达,我认为是创造性的,能够让我们耳目一新。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总述

纵观历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形体风格还是和谐审美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视野往前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建筑皆倾向于地面式的横向发展,表现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给人一种宽广无限的感觉。而西方古建筑却都倾向于高度式的竖向发展,表现为体量叠加垂直向上的雄伟单体,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面对如此迥异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现,让我们对于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来讲,历来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论是饮食、医疗、服饰、教育还是我们本论文讲的建筑都为统治者们服务。中国古代帝王所居为皇宫,皇宫形制为院落式组合结构,各地民居也是“家国同构”,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宫比例缩小;而在古西方,统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统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们可以从高耸云天的教堂建筑窥见各式各类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细述

中国向心式与西方外向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为优势,其别擅长运用院落组合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建筑灵魂是庭院式中国古建群体布局。中国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受正统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于培养不骄不躁的谦虚品质,体现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现出来,不张扬、向心性的庭院或许还有接地气的平铺布局,表现出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可以说,庭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语所说“无庭不成居”。

与中国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现开放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采用体量向上和垂直叠加的创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的整体布局。由于基督教义中倡导人人平等与西方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与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没有围墙的实物压迫,没有家长等级的精神威慑,子孙非长辈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国平面布局也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发展,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鲜明特征。这与中国古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围合特性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出西方人外向开朗的性格,也通常给居住其中的人一种明亮、通敞的感觉。

中国礼乐文化与西方酒神文化

(1)礼乐文化

中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点明了中国古建筑城市规划中的整体规划定制,即,表现出礼乐文化中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讲人治、讲究皇权至上、尊卑等级、人伦道德、主从关系、层次分明的社会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独特文化意义。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轴线上,利用长的、横的、方的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连续的、对称的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如图1及图2,自午门至神武门南北轴线严谨对称,层次脉络分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强调了礼制文化的深刻含义。

图1 图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宫,有“家国同构”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组合形式体现封建礼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现为以各个庭院为中心,进行大小、深浅的空间组合变化以形成整个建筑平面。通常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而当一个院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轴线上再旁边分出支轴线,以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浙江东阳县卢宅即有15公顷占地面积。如图3为正统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图3

整个四合院以垂花门为节点,由北至南,倒座房为仆役住房、贮藏等,北房为全院中心是家长所居处(据说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与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储藏所用,东西厢房分为儿子所住,东厢为长子,西厢为次子,倒座属外院,通常为男仆等居住,为便于守门护院只用。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的缩影。

不管是皇宫还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适应着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的秩序,都反应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等级观念、等级差别,是中国历史上君权胜神权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独特产物,由此,更深刻的显现出其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独特礼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谈论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文明时代有两大精神文化,一个是阿波罗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个是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文化。这两大精神文化被认为是互补构成为西方文化,是从同一现实分裂出来的两种对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认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则是梦的沉醉。而著名哲学大师尼采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质创作的基本动力,而日神只不过是为酒神提供具体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每年三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获得与世界本体的融合欢乐。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建筑创作,其文化意义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质。

图4图5

图4为西方园林具象之绿化,不规则的几何图案,随意混乱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图5我西方园林具象之水体,其气韵恢宏、灵动感较强,表现为奔放、热烈之势。这两幅图皆是重在表现所筑物在所处大环境中的奢华绮丽、夺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中国古建筑构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构思想,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的合理运用。下面将以民居中,“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受风水学影响,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东南角的位置。据风水,巽为风,门开在此有助于藏风聚气,按老百姓的说法即可以开门讨平安、顺顺利利,即风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对于门的设置,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大门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线的设置。通常进大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门开进设一遮挡视线的墙以保证主人隐私不让一览无余),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中国院门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北方风水学的影响,此学说认为鬼(即煞气)走路不会拐弯,所以住宅进门通常为“之”字形路线。不管是怎样的趋吉避凶、祁穰求福,都是表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人文观。

而西方却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会教导教徒们勇于突破自我向上发展,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倾向于地面形制变化的高体量形制。典型的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为例,它高达161米,建筑形制表现为强烈的向上动势。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间尺度形成与不近人情的高耸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与自然机械相处的环境生存观。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今天,建筑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由此,作为业界有识之士务必做到“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继承建筑传统,需从深层文化思想内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诠释,再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将能够得出今后设计的指导内涵。

四、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2011

2、黄国红.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

4、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5、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1999

6、韩永红.中西方建筑中的文化特征比较,2008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殖民建筑;地域文化特征;现代再生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近代历史建筑对于城市来说,不单单是旅游景点,也不只是历史遗迹,而是应该发挥其作为建筑的初衷,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发挥近代建筑应有的文化性、实用性,成为当今社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建筑的间断性研究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从未发生过间断,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鸦片战争的枪炮,在近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强烈影响,其中中国的建筑体系也因此发生了巨变,逐渐融入了西方的理念与技术,并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中西结合的建筑体系,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虽然近代建筑对于中国建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近代建筑的研究一度中断。中断因素主要来源于政治方面,由于近代建筑多建于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时期中,加之近代建筑中西结合的外观,使得一些人们不认同近代建筑属于中国建筑的范畴之内,因此研究工作一直中断至结束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布的精神,使得中国对近代建筑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观。主要精神为要正视以往已经发生的历史,对于近代遭受列强的历史,换个角度进行看待,明确吸收先进技术文化对于发展自身,免受外敌欺辱的重要作用,正视这段历史与爱国主义并不发生矛盾,积极吸收西方包括建筑在内的各项先进理论知识,拥有广大的胸襟,展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气象,拒绝满清时期闭国锁国,夜郎自大的落后思想,防止近代屈辱历史悲剧的再次发生。因此我国建筑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恢复了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系统性研究,并在几十年的研究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以往中国对于近代建筑研究工作的空白。

中国近代建筑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立

中国近代建筑被包括西方研究学者在内的部分中外相关研究人员,长期认定为是“欧洲中心论”的建筑体系,认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基础即为欧洲建筑,是欧洲近代殖民时期,广泛散播于世界的欧洲近代建筑体系之一,即为“舶来品”。但欧洲建筑传播至中国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异,从根本意义上讲,已经与欧洲本土的欧洲近代建筑有了很大差异。

其实“欧洲中心论”只是过于看重近代欧洲殖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播,却忽略了传播之后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成长、转变。当欧洲建筑体系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地域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势必要经历本土地域化的变异,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过程,如果忽略此点,就自然会得出较为片面的错误观点。

看待中国近代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须以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为出发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认西方外来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影响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大地上经过的地域本土化变异过程以及结果,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变化正是将外来文化消化于自身土壤的主要手段,也是使其得以在中国生存,获得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互相影响的全新结合体。明确中国近代建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西洋建筑复制版,是经过了中国地域文化再创造的建筑形式,是有着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体系。

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新颖的现代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而随着城建事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先通过对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质和意义价值做了较为深入的阐明分析,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当今社会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可近代建筑的区域之中,势必会降低土地使用率,与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事业中对土地的高利用要求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带来诸多不便。

在近代建筑的保护以及利用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人为因素,由于利益趋势,使得这些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加大城市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主要就是由于人们对于近代历史的价值缺少足够的认识,所以使保护和利用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进展。因此可以将这些历史建筑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使人们在与近代建筑的沟通中,得到历史的感悟,增加亲近之感。例如沈阳在当代城建规划中,将时期的近代建筑,改建为多个社会基础设施机构,如沈阳中山广场的中国工商银行,就是原时期横滨正金银行沈阳支店,另外还有将原满铁奉天公所改建为沈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多个近代建筑再生创造工程。总之通过这种形式,将很多近代建筑赋予新的意义,使人们与近代历史建筑可以有更加自然亲密的对话,使其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其作为鲜活建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实现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结束语:

我国拥有着大量的近代历史建筑,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地变换着,它们作为曾经历史的见证,自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仅仅将其作为历史古迹、文物标本的话,那将失去建筑本身的价值与生命,因此必须使这些近代建筑赋予全新的时代含义,让人们可以与之产生自然亲切的对话,进而使这些近代建筑可以在当今社会中获得全新的再生。

参考文献:

[1]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01)

[2]陈雳.历史・空间一亚欧历史建筑与城市漫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05).

[3]路红,夏青.中国历史风貌建筑总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9).

[4]辛同升.辽宁地区近代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11(01).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合拍片;跨文化交流;符号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82-02

《风筝》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儿童片,也是首部中外合拍片,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的构思让影片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透过儿童的眼睛,去领略两个国家的风俗人情和诗情画意,同时又将中国传统的神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糅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人的艺术魅力。该片在1958年第11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中获荣誉奖,在1958年意大利第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圣乔治奖。在世界处在冷战时期的氛围中,《风筝》所颂扬的中法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爱好和平的理想,成为民族间沟通理解的重要桥梁,因此选取合拍片《风筝》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有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之一,主张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行为,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自性和他性。[1]跨文化从学理上讲,是指在交往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从文化学理论看,是指人类群体或个体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归属和接纳,它带有文化价值的特定指向性。[2]我所理解的跨文化即跨越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不仅仅找出两者的差异即自性,而是要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来消解两种文化在相遇时可能遇到的冲突和误解,坚持多元的文化主义。作为合拍片中必然带有不同国别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那么这些文化冲突的行为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是如何消解的,对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风筝》中的异国元素

《风筝》讲述了一只绘有孙悟空形象的风筝,由北京上空随风飘到了巴黎,风筝上所附带的北京男孩宋小清的信引出了一段以寻求友谊为主题的温情故事。展示了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纯洁的友谊和爱好和平的理想,进而映射出各国儿童之间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物件的“风筝”串连起北京与巴黎两个相距甚远又各具特色的独特空间,不同地域的相互穿梭致使其中附带的各国元素得到了传播。电影作为独特的传播媒介,其传播文化的方式也是隐蔽的、潜在的,它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内置于电影的叙事情节当中来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一)基于传播下的表层文化

作为人类行事方式或行为模式,诸如饮食、起居、艺术创作等文化实践都处于同一层面,构成了被我们称之为“文化表层”的范畴。[3]在西方人的世界里,京剧、旗袍、熊猫、功夫、故宫、长城等都是中国典型的象征,这些元素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大多数合拍片中都无一例外地利用了这些元素,并且使这些元素成为叙事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当然除了这些外在的视觉元素之外,同样也运用了民俗和中国独有的神话传说。

影片启用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一角,通过居住在法国的中国商人口中讲述了“孙悟空”的72变和神通广大,在比埃罗这群小朋友中广为流传。中国商人的商店里所陈设的各式各样的瓷器,中国风的椅子也成为法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元素。睡梦中借助“孙悟空”的神奇力量来到了北京城,运用法国兄妹的独特视角,又展示了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故宫、中国的国粹京剧、皮影戏,以及龙的雕刻艺术和流行于北京城大街小巷的民间工艺等等。寻找的过程又展现了50年代末中国的基本文化生活场景,这些外在的视觉元素让影片在中国的表层文化上更加一目了然。

《风筝》首先在法国开拍,当从东方吹来的一只漂亮的风筝在法国小朋友中间流传开,一些大全景不仅可以分辨地域,也展现了法国的面貌,埃菲尔铁塔等一些地标式的建筑物和法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里使“法国故事”得以展现,作为文化表象的中法元素,极具辨识度,是中法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代表。

(二)隐喻下的文化内核

表层文化的后盾是深层文化,即影片中隐喻下的文化内核。在深层文化中,文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广泛的信仰和价值生成的。[4]深层文化中所包含的广泛的信念和价值是有共同的母体的,如友谊、希望或者是表层文化中的相关信念。

有法国的媒体称《风筝》为法国经典的儿童片、是法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教科书,种种元素的精彩呈现为双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对于中国来说,电影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以和为贵和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在影片中充分展示,同时也向世界宣扬了“中国民俗”和“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影片最后双方儿童见面时,由中国最传统的握手方式变成了西方人的贴脸亲吻的方式,这是尊重对方文化的表现,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来者是客的观念。

梦醒之后,这位法国男孩讲述梦中中国的一系列场景,描述中国房子是五颜六色的,人们都有说有笑的等等一系列语言,已经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成为直接传输,多种语言符号展现了蕴藏在深处的指示功能,呈现出动态多变的符号世界,使双方的观众都接受了电影符号的象征意义,产生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意识形态之下的主题展示――梦和友谊

(一)符号化的个体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任何物体都可以当作符号来看。它是某种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在影片《风筝》中,每一个人也被影片赋予另外的含义。电影往往承载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价值观、信仰体系等等,是当代文化立体化的体现。但文化必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就充分反映在这些被符号化的人群当中。

在法国小朋友为了把树上的风筝拿下来心生计谋,把邻居家的猫咪抱到树上,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混乱。“要是把我丈夫吵醒了,看他怎么收拾它”,“要是老这么叫唤,该揍它一顿了”,当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时,有人提议找动物协会的人,立马就有邻居反对“你以为他们吃饱了,就等管这只懒猫了吗?”“少管闲事了,快进来”,寥寥几句左邻右舍的对话就构成一幅社会全貌,最终事情以消防员的到来而收场,小伙伴们也取回了梦寐以求的风筝。法国人民的人间百态和中国人民的乐于助人形成了一对矛盾冲突,这些被符号化的人们与北京城街道上的人民又形成了对比。中国小朋友的脸上整齐划一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寻找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互助友好,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意识形态之下的这些被符号化的个体,在这里就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

(二)集体主义下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价值取向是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时所坚持的价值态度,影片中,不论是法国故事中的集体救猫咪还是中国故事中的全体找人,这里所体现的双方国家人民的世界观达到了融合,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在这里赋予了另外的内涵。

另外,作为贯穿整部影片的风筝是传播媒介的重要代表,随风筝一起飘荡的信作为影片重要的物件。影片以“信”开头,以“信”结尾。开头部分,信中所附带的诗篇“今天,这股中国风吹拂着我,明天它一定会去找另一个儿童,我并不知道他是谁,只要见到了这只风筝,就一定会露出笑容”。体现了中国儿童向全世界发展友好关系的信心和决心。在影片最后,又有一个对应关系,巴黎的小朋友在回信中写道,“全世界的儿童,如果你捡到了这只鸟,你就可以想到,你已经有了新的伙伴,正等着邮递员的到来,给他带来信件,带来友谊和欢笑。”展示了中法两国儿童的纯真心灵,以及他们爱好和平的共同理想,在局势紧张的1958年意义非凡。

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平衡点

跨文化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跨文化传播,促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电影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项伟大的艺术,在跨文化传播的层面上讲,对于传播本土文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风筝》为例,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故宫、京剧等元素与法国建筑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让双方国家来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让所有国家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在合拍片中,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和群体性,要想兼顾双方观众,既让双方都可以理解传播的内容,又能够在跨文化领域中碰撞出一种全新的含义,寻求双方的平衡。合拍片总是处于各种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冲突之中,语言、创作理念、价值观、意识形态总会产生不同的冲突。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消费机制势必会对电影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不同的解读。因此,跨文化并不是仅仅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更多的是,要凭借着两者之间的共性来消除在相遇时可能出现的冲突,坚持文化的相对性和普同性相结合。

文化之间不可能是统一的。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在全球资本运作和风土人情都存在有巨大差异,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同样如此。传播过程中差异必然是不可抹去的,因此,电影产业链中,中外合拍片在资本的整合之外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文化间性理论认为,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是要努力“选取一个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立足点”。通过这个立足点,超越自身文化界限,或者说对自身文化赢得了“距离感”,这样就会“对其他文化的意义关联变得敏感”,就能进入其他文化的“意味视界”[5],其中的立足点更多的就是尊重双方差异,立足于文化之间的不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无论文化多么千差万别,总会有构成“人类”这一概念的共同之处,同处一个生存环境,共同的利益等问题不可避免,这就是双方交流沟通重要的“中介”。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种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都成为阻碍跨文化对话的难题,电影作为重要的传媒手段,必须提供一种有关人类生存际遇的以及未来思考的方式,培养出一种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超越个体、民族、地域的限制。当然,也正是由于双方的差异,不同地域文化的论争,才促使跨文化的话题变得如此深邃。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7).

[2][美]约翰,彼得.跨文化交际技巧[M].何维湘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2).

[3][4]托马斯・麦格奈尔.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7期.

上一篇:建筑法律法规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施工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