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6:25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1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让广大群众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同时也是各民族共建共守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民族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当前这一相对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需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各族群众发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要素,并努力使其凝练为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因此,要逐步建构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使其在交往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在理解中相互交融,在交融中相互包容、尊重和欣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着多重社会角色与身份,多重社会角色与身份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和价值是超越个体身份,是全社会普遍遵循的,这是多元社会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一体或构建共同体的所需求的社会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是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在尊重各民族认同、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和凸显各族群众多重、叠加的共有身份,在共学共事中发现社会共有共享和价值,进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2

[关键词]共生互补;散杂居民族关系;特点

[作者]岳雪莲,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055-005

“民族关系是社会交往关系中涉及民族性内容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问题。”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最复杂、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而散杂居民族关系在我国的民族关系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发生在散杂居少数民族身上,“在我国民族关系中有70%~80%都是来自散杂居民族关系中的问题”。因此分析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关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共生互补的理念是由中南民族大学许宪隆教授首先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指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要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和睦共存、和谐共生、取长补短,互利双赢、互助互动、协同进化和发展。它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共生互补,又包括人类世界中的共生互补(个人与个人、集团与集团、民族与民族的关系等等)。它强调的是:共生单元间优势互补,互相借鉴,以收扬长避短之效;共生单元间互为依存,互利双赢;共生单元间有竞争和冲突,要在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互补性合作关系;存在竞争的共生单元间的相互理解和积极态度;共生系统中的任何一方单个都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高水平关系;共生单元在尊重其它参与方(包括文化习俗、等)基础上,扩大各自的共享领域。在内容上它包括经济系统的共生互补、文化系统的共生互补、政治系统的共生互补和社会系统的共生互补四个方面。本文在共生互补这一理念的视角下,从民族构成、居住地域、民族意识、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民族竞争和民族发展几方面来分析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民族构成的多样性与分布的广泛性

首先,从民族构成上来看,民族成份的多样性。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中,包括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成分的全部。其中,阿昌、基诺、德昂、门巴、珞巴、塔塔尔、俄罗斯、乌孜别克、赫哲、京、高山等11个民族,尽管人口总和只有16万多,仅占散杂居人口的0.55%,但由于他们没有建立自治地方,因而,在散杂居少数民族中,占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建立了自治地方的44个少数民族中,满、回、朝鲜、瑶、傈僳、畲、东乡、土等8个民族的散杂居人口接近或超过了50%。其中,满族四分之三的人口、700多万为散杂居人口,居各少数民族之首。回族的散杂居人口占三分之二,近600万。其他各民族也都有部分人口散杂居于全国各地,壮、蒙古、朝鲜等民族的散杂居人口都超过了100万。藏族有20多万人散居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即使居住比较集中的维吾尔族,还有10万多人散居在全国1100多个县市。

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民族分布的广泛性。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几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每个角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遍及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台、港、澳未统计)以及全国97%的县、市,但相对集中在西南、东北以及中间的连接带上。云南、辽宁各有420多万,贵州380多万,广西120万,湖南220万,河南110万,河北130万,吉林140万,黑龙江190万,以上9省、区的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总和为2200多万,占全国的四分之三。此外,新疆也是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一个地区,有230多万,占当地总人口的15.3%,比例列全国首位。

二、居住地域的交叉性与生活的交融性

首先,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98%以上的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成份。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既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又分布在非民族自治地方;既分布在城市,又分布在农村。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在一定的地域内是几个或者几十个民族交错居住的,比如有一大半的省份其民族成份在40-50个,中等以上的城市或地区也大部分有十几个到几十个民族成份。各民族交错杂居,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格局,即使在民族自治地方,也往往形成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局面。比如,在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内有十余个民族交错而居。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散杂居少数民族的人口和分布仍有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的趋势。在民族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成分与人口数量将日益增加,全国各地多民族共居的现象将会增加。

其次,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居住形式决定了各民族生活上的交融性。散杂居民族与其他民族交错居住,各民族间交往频繁,共同的地域使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和学习,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促进了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使各民族间共同的因素增多。同时,民族的独特性也显现出来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散杂居民族关系中的互融性。比如,居住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回族,其居住形式、衣饰等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已经和当地的傣族不分彼此了;再比如,随着民族之间交往程度的加深,散杂居民族间异族通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城市中,不同民族通婚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日益增多,据1990年统计,全国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有6756042户,通婚户人口29798457人,这分别占全国少数民族户数和人口的42.2%和41.9%。

三、民族意识的自觉性与行为的同步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它不会随着各民族散杂居而消失和淡薄。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相对于聚居区少数民族来说不断增强,具有自觉性。散杂居少数民族进入汉族地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不断加强,即使原来素不相识,只要是同一民族就会倍感亲切,关系自然就会融洽,同一民族之间的亲近感得到加强。散杂居的少数民族居民脱离了本民族的居住与文化环境,在与当地主流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暗中比较,两种民族文化的潜意识的较量使得散杂居的少数民族所保留的民族文化传统、反映到心理上的暗示会更加强化,民族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在各民族自我意识不断强化和明晰的过程中,维系着民族群体的思想感情、民族的自我意识使得散杂居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尊严和民族利益表现出心理的敏感性。一般来说,散杂居少数民族,无论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都处于绝对少数,是容易受到伤害的脆弱群

体。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弱势性使得散杂居民族关系非常敏感。人口上的弱势导致了他们心理的敏感以及对周围事件、环境的敏感,在实际工作中,一点小的失误或考虑不周到就会损害到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利益,有时甚至因为一句话,就会导致矛盾的激化。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多,代表人物集中,他们的联系广,影响大,而且民族意识较强,对落实民族政策的要求较高,对不尊重和侮辱本民族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都十分敏感,因而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心理的敏感性,往往会表现为行为的同步性。散杂居少数民族对关系他们利益的问题十分敏感,他们要求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平等权利,如果在某一件事情上触犯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为争取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而采取一些失当或过激的行为。

四、社会交往的联动性与流动的扩散性

首先,社会交往是社会个体成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相关互动的形式和内容的总和。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是通过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相处和交往来表现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关系的联动性是由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形成过程所决定的。散杂居少数民族从聚居地或发源地向四面八方流动迁移,尽管迁移后的居住地域很分散,但散杂居地区和本民族聚居区同源同种,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有高度的民族认同。尤其因为散杂居人口的稀少,更使散杂居地区与本民族聚居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散杂居地区主动加强和聚居区的联系,更多的是聚居区在注视散杂居地区的发展,所以“发生在本民族聚居地的一些重大事情,很容易传递到各地的散杂居民族中,同样,发生在散杂居民族中的一些事情,也很容易在其本民族的聚居地、边疆地区甚至全国发生影响,引起连锁反应。”前几年的智力抢答赛答题风波、“奇异的性婚俗”出版风波的发生和处理,在全国少数民族同胞中产生的影响,就是很清楚的说明。另外,对于一些跨境民族而言,他们往往和国外的民族有着天然的、历史的联系,一旦发生矛盾和纠纷,很容易扩及到国外、境外,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因此,散杂居民族关系这种联动性的特点,使得个别民族成员、局限于散杂居地区的事件可能会被认为是针对整个民族群体的民族性事件,从而上升为全局性的民族问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散杂居民族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散杂居民族关系的扩散性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的,同时也与散杂居民族关系的联动性相联系。散杂居少数民族一般都是从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流向较为开放发达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造成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众多的少数民族成员流向城市,流向内地,流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大量流入城市的原因除了毕业分配、部队转业、工作调动、通婚等途径之外,主要还是务工经商。近年来,我国630多个城市都有少数民族流动,其中以大中城市为最多,并形成了一个个以少数民族经商人员为主的少数民族“聚落”。这些流动人口的增加,不仅使我国各民族散杂居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且散杂居的地域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覆盖面也向更广的范围发展。

五、风俗习惯的相容性与信仰的重叠性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反映,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情感。散杂居少数民族由于远离了民族聚居区,在风俗习惯上变化比较大,入乡随俗,与周围民族在风俗习惯上同习共俗的较多。风俗习惯的彼此了解不但能够加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也会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对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是交织在一起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历来都是民族问题最敏感的因素。在散杂居地区,随着各民族相互交往的频次和深度的增加,不同宗教之间的容忍度也相应增加。宗教之间的客观差异虽然使各民族在认同方面有一定的界限,但是并没有因为的不同而导致或出现民族之间的隔阂。因为无论什么宗教、什么民族,作为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在接受他人的过程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一点在散杂居地区又尤为明显。所以说,在散杂居地区,宗教差异不再是民族关系融洽和谐的障碍,也不是社会成员划定交际圈、生活圈的参照。虽然散杂居民族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有所变化,但仍具有本民族特点,因而,在民族交往中,仍然需要了解、尊重、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了解他们的吃、穿、住、用、婚仪、丧葬、信仰等,不触犯少数民族的忌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特别是占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多数的回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的特征比较明显。

六、民族竞争的互惠性与利益的协同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变得更为直接和尖锐。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同时也导致了民族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各民族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积极寻求发展、缩小与先进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愿望和要求。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和公平竞争来调节经济活动,这强烈刺激起了各民族成员发展的愿望,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民族之间的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被动”为“主动”所取代。

散杂居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既有竞争、又有互助,通过竞争和互惠,加深各民族间的交往程度,加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沟通、理解、认同,催化民族文化的更新与创造,进而达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同步,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在获得各自利益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互助的关系,随着各民族关系的日渐加深,培养出各民族间深厚的情感,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因此,散杂居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往,最终达到利益的一致和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七、民族发展的层次性与目标的一致性

散杂居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高寒山区、偏僻地区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方,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目前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与汉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使是在散杂居少数民族内部,其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不同区域的这种不平衡表现的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城市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较好,平原地区的良族乡和其他的农村相对次之,山区、丘陵地区的民族乡和农村状况较差。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由于底子薄、不适应等原因给散杂居少数民族带来了诸多困难,地区之间的差距、同一行政区划内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一般来说,民族平等状况主要是通过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接近程度反映出来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良好的民族关系也是建立在民族平等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之上。民族之间的经济结构状况及发展水映民族平等的实现程度,对民族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民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当中,不可避免的因历史基础、自身及客观条件不同而出现差异性。在散杂居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少数民族和汉族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少数民族与汉族要优势互补,汉族和少数民族必须把各自的优势、长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加快民族间资本、技术、信息的交流,共同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虽然目前散杂居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经济和文化发展存在差距,具有层次性,但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指引下,最终会实现同一目标,即各个民族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小结

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是全方位的,具有广泛性,它既涉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少数民族之间和少数民族内部的关系;既涉及城市民族关系,也涉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民族关系;既涉及到十一个未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也涉及到建立了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中聚居人口与散杂居人口之间的关系;既涉及政治平等权利问题、风俗习惯和的自由权利问题,也涉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权利问题。总之,它涉及到所有少数民族、全国所有地区以及民族生活的所有领域,因而,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极其复杂。

改革开放以来,散杂居民族关系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民族间互融性的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并存,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日益发展与民族间的竞争态势并存,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与利益冲突日益增多并存,各民族日益繁荣与民族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并存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3

[关键词]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新疆;作用;发展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宗教文化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宗教文化通过对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法律、教育、生活习俗、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绘画、雕塑、旅游、诗歌等方面进行渗透。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广泛传播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冲击,但宗教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也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一、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作用

(一)民族认同作用。宗教文化可以作为我国民族认同的关键标识,往往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具有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在当前社会中,宗教和世俗之间存在一定间隔,而宗教文化则是现代文化教育者,以及一些不信教及信教意识淡漠者的至关重要的民族标识。例如一些在国家公职岗位就岗的少数民族人员,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等,他们虽说并不一定会烧香礼拜,但多数人还是会庆祝宗教节日,或者是保留宗教艺术品,从而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民族认同需求。

(二)社会整合作用。宗教文化借助神话为载体,提升民众对宗教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从而让他们将宗教当作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形式;并且共同的体系还可以为实现社会目的和价值观念共同化,具有明显社会整合作用,推动社会意识的统一。另外,有共同的可以有效集中社会力量,使得一些群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例如,定期组织宗教信徒开展礼拜日,或是对教徒进行婚丧嫁娶、洗礼仪式等。共同的宗教文化信仰可以让民众通过共拜一神、共念一经、共守一规等行为,来增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信徒之间的感情,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体现出宗教文化显著的社会整合作用。

(三)道德控制作用。宗教维系人群的枢纽是,能够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束缚力,帮助民众自控力的养成,进而起到一定的道德控制作用。宗教的道德控制作用的显著特点便是以神之名,在控制上属于一种由上而下的绝对服从,与人治的强制约束相比,宗教控制显然更能约束人的思想,从本质上对民众的道德起到控制作用。宗教文化自身的教义教规等,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具备潜在的惩戒作用,其能够让教徒从心底里接受已经存在的各种社会控制,并通过教规等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稳定来说意义重大。宗教文化的道德控制作用不同于道德绑架和法律束缚,其具有自主性、自律性以及持久性的特点,并且带有一定的感彩,可以发挥社会道德控制作用。

二、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发展对策

(一)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首先,要在民族地区中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各个民族宗教文化互相共享,从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以此来为打造健康和谐社会、营造优良文化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并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团结友爱精神意识的提高;其次,文化管理部门应结合我国文化价值核心体系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各项文化产品质量关口,针对一些文学影视作品、新闻作品等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满足文化价值核心体系规定;最后,要重视社会效益,深入发掘新疆少数民族中潜在的价值和深刻内涵,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其中融入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文化精神,实现“精神”和“活动”之间的融合转换,从而通过宗教文化来推动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可,进而提升中华民族民众凝聚力。

(二)保护民族宗教文化资源,增强民族文化核心竞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我国民族宗教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应遵循三方面原则:一是对新疆丰富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实施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并重原则,既要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保护,又要在保护中合理运用,其开发利用程度应控制在文化资源可承受范围内,保证文化资源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对新疆一些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在符合现代文化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其保留下来;三是对新疆少数民族中的特色宗教文化的保护必须要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要求,并引导宗教文化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发展民族宗教文化产业,增强地缘以及经济优势。发展宗教民族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以借助民族文化资源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样既可以让游客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发展,同时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各种多样化文化产业,包括教育、体育、休闲、旅游等领域,并建立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基地,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发展为地缘优势,将人文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另外,还应注重文化品牌战略的实施,深入发掘并对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借助当前文化创造手段以及各种营销方式,发展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新疆特色文化品牌,将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优势转变成为市场优势。

(四)深化宗教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民族文化体制优势。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当前国务院对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事业的相关投入政策,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在边境建设费和民族地区发展经费中应有一定比例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公共财政在文化投入上的上升幅度应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升高幅度。所以在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发展投入上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在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应充分借助社会资金的作用和优势。鼓励各个文化投资公司和公益性文化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来参与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服务当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性和多元化。同时,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体制,以此来健全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市场体系,增强民族文化体制优势。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对我国传统文化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宗教文化中弘扬的扶贫济弱、磊落正直、惩恶扬善等优秀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克制着宗教信徒的贪婪欲望,对中华民族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我们应加以合理运用和保护,以此来保障新疆地区的安定,确保祖国大家庭的团结。

参考文献

[1]迪丽娜尔•阿不力孜.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03):179-181.

[2]陈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新疆地域文化的分析[J].人民论坛,2014,(34):74-76.

[3]高晓锋.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4,(08):123-125.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4

1.在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

新中国成立,各民族人民欢欣鼓舞,喜乐之情溢于言表。为迎接幸福生活、开创美好未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建国初的30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指令性计划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各地发展虽略有差距,但就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言,差距呈逐渐缩小的态势,如基诺族聚居区在各族人民的帮助下由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直接过渡到生产力相对较高的现代社会,长年居于高寒、偏穷等条件艰苦地区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也在党的政策引导下迁徙到平缓开阔之地从事农耕生产,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经济上如此,政治、文化上亦如此。如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以平等姿态与主体民族一道积极参与各项事务,为国家建设、社会管理建言献策,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特色文化而受到尊重和保护。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民族发展的差距却明显拉开。东部沿海省区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借助国家特殊优惠政策,以“天方夜谭”般的速度飞速发展起来,有的已经达到发达水平,而反观西部民族地区,却如“老牛拉破车”般缓缓而行,在变却无言巨变。彼此之间差距是相当惊人的。以2011年人均GDP为例,天津为86496元,上海为82560元,而仅为20152元,彼此差距达到4倍以上。各项建设亦是如此。费孝通先生言,中国是一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差序格局”,自我、家庭利益最重,村庄、地方利益为其次,国家(国族)利益居于末端。显然,民族发展的差距过大,必然引发偏穷地区少数民族心理上的不平衡,为了争取更多的民族权益,区域意识、民族意识在近年来迅速增强,继而将本民族作为情感投射对象,族群认同意识不断强化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明显减弱。

2.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略显不足

从心理学视角言,认同是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因此,认同并非天生形成的,而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的建构和引领。认同事实上只能理解为过程,理解为“成为”或“变为”。站在这个角度上说,中华民族认同要关注到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的交互影响、互动作用,在我国边境地区尤其如此。民族国家层面的国境或边境古时称为边陲,边陲即是说在民族国家形成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意识,因而地域界线相对模糊。如新疆、、云南等边境地区,数千年来多是少数民族以部落或村落为居住群扎根于此。生活犹如“世外桃源”,历史上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云南的傣族、彝族、佤族等都存在这种现象。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与国家之间有了相对明确的边境线,也就出现了跨界民族。显然就这类少数民族而言,族群认同先于中华民族认同,或就认同度而言,族群认同优先中华民族认同。确切地说,云南、新疆等边境地区,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改革,“从这个时期开始,不同民族对国家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边界意识”,从而使居住在中国边境线内的各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国族)的存在。但近年调研资料显示,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和引领举措明显缺位。在边疆地区,国家提供的文化制品极为有限,宣传不到位,远不能适应当地需要。即便云南“条件较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仍然有500余个自然村的近8万人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在临沧市290.79公里的边境线地区,仍然有近40%的自然村不通电,不能收看电视。很多民族地区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有限。”另外,引领举措的执行也存在偏差。如在缅甸、越南和中国云南边境地区,缅甸、越南采取的相对举措远比中国健全、完善,如在教育方面,越南在中、越边境地区设置的小学密度高、条件优越;在文化方面,越南为边民提供免费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等服务,但我国为边境少数民族提供的是国语文化制品而非当地通用语文化制品,导致引领效果不显。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到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二、极端民族分裂势力破坏中华民族认同进程

西方别有用心之国的帮助和挑唆下,目前我国仍存在“、、”等三股独立势力,如达赖民族分裂集团、民族分裂集团等,他们在积极从事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分裂势力“将分裂活动的重点转向了意识形态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公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境外,、等民族分裂集团培植了大量的民族分裂骨干和民族分裂分子,然后想法设法潜回藏民聚居区、新疆维民聚居区,借助体貌特征、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当地民族的相似性外衣以本民族族员的身份潜伏于人民群众当中,伺机利用民族权益、民族隔阂而引发的民族纷争、民族冲突等事件,恣意煽动民族情绪,有意激化民族矛盾,挑起民族对立,达到强化民族意识,分裂中华民族的险恶目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作为自觉民族实体仅百年之久,如果将其放在民族共同体演进发展的进程中,仅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到现在仅仅60年。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从族员的情感依附角度言,藏族共同体存在已经数千年,是藏民最主要的情感投射对象,维族共同体亦是如此,是维民最主要的情感投射对象,而他们以中华民族为情感投射对象则相对弱得多。问题远不至此,“对中国认同(亦含国族认同,笔者注)而言,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于所谓的意识,以及据此而发展出来的运动。”因而,对不明真相的广大民众而言,极易受到独立分裂势力的煽动,结果导致一正一反,族群认同呈趋强态势,而中华民族认同呈趋弱态势。

三、发展民族文化,彰显中华文化活力,促进民族认同

认同是一个渐进的心理趋同过程,需要解决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路径等问题。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吸引力,离不开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成员的广泛参与,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多彩多样。促进民族认同必须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引领,彰显中华文化的活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共筑中华文化精神家园。

1.完善中华民族认同的引领举措,增强边境族员对认同对象的认知

从本质上说,国族具有根植性和建构性的双重特性。中华民族以自觉民族实体存在仅逾百年,仍然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共有的祖先崇拜、共同的历史记忆、互识的中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支撑这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的根根支柱。如在56个民族当中,除了汉族自认为是炎黄子孙以外,苗、瑶、壮、黎、土家等少数民族也自认为是炎黄子孙,即是说彼此有着共同的祖先崇拜。而在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华夏文化,继而将华夏文化视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华夏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瑰宝。长城、黄河是最为典型的共有象征物,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根。但人们脑海中共有的象征物、历史记忆等不是生来具有的,其本身需要不断建构。相对而言,居于内陆省区的各民族人民长期接受其感染和熏陶,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历史记忆、象征物已经在心中留下印迹。但边境民族受到的影响极为有限,因而更需要不断完善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引领举措,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有效举措,“引导少数民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还应以保障他们的权利、推动其现代化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真正把少数民族蕴含在中华民族这个不断延续的共同体之中。”在此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在中越边境地区,能否借鉴越南经验,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设置双语或多语教学教育机构,并提供免除所有费用的优越条件,使任何少数民族族员都能欣然接受国家育,坚决杜绝民族教育中的盲区。而就宣传信息渠道问题,如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可尝试推行“家家通工程”,使他们能够借助现代手段切实了解时事,真正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在信息互动中,边境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才会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提升边境各族的中华民族认同。

2.积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随着各民族间交流交往的日益频繁,各民族之间分散、杂处状态也变得更为明显,少数民族所分布的区域也日趋广泛,但总体上看,少数民族依然聚居于偏、边、穷等落后地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性因素也在不断向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渗透,加之市场经济环境中“适者生存”等竞争机制的干扰、“利润至上”等物质利益的刺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也在改革浪潮和迎合现代社会的潮流中被迫进行替代性的改造,在与裹挟着现代气息的强势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少数民族文化渐渐流失、消亡。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消亡必然导致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缺位现象,也顿然会使共有精神家园失去多民族的智慧光芒。因此,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党和国家应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任何成员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在客观上需要认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其次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总体上落后于汉族地区的差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主动帮助、支援少数民族地区,使民族地区发展永保持续活力。只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才能充实中华优秀文化的宝库。最后,还要保护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项平等权益,文化权益亦是少数民族享有的重要权益内容。加快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地方性的文化建设良好氛围,从而逐步提升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切实让他们享受到广泛而真实的文化权益。大力保护和科学开发承载少数民族内容、反映少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享有的文化权益真正落到了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3.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不能有丝毫犹豫,要果敢决断,敢于抛弃;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拨开阴霾,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各族人民深厚的感情,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赖以存续的根,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血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紧跟时展,反映时代内容,才能赋予强大的生命力。但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应该一贯坚持。因为爱国主义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其生命力更加彰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就是要旗帜鲜明,做到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就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分裂,敢于同各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现时代就是要肩负改革重任,敢于解放思想,及时转变观念,要“放开步子,大胆的试”,以小步积大步、以跬步至千里,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各种体制,扫清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绊脚石。敢于创新,挖掘中华文化现实价值。中华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间蕴含的某些思想,或思想中的某些成分与现代社会已经不相适应,的确略显过失,应当果敢弃于历史的垃圾堆中。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并非是给传统文化都贴上反映时代内容的标签,而是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和理论精髓,另一方面要紧跟时展,反映社会发展需求,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渗透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气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而获得长足发展的。现代文化不是无根的浮萍,总是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可以这样说,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过程就是创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本身的发展过程。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政治认同 政治参与

一、政治认同的含义及意义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关系中所a生的,与具体社会身份相符的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组织的归属感,以及对政治信念和政治规范的追求。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是指少数民族出于其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对于本民族政治建设和国家同构性的归属感,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政治活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一起构成了少数民族认同感的独特性。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活跃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在思想认识方面敢于接触并接纳新理念,在学习和实践方面皆具有新生代所具有的较强能力。因此,正确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对完善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传播民族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特点

(一)政治认同的热情与认同偏差的矛盾

根据“是否了解我国目前的基本政策和民族政策”这一问题,83.2%的大学生表示了解,针对“是否关心当前国内外局势”这一问题,76.5%的学生表示关心。这表明当前云南大学生即使位于边疆地区,随着信息爆发时代的来临,大部分学生对我国的政治格局有大体了解,并且树立起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然而,现在大少数名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也因其处于躁动期,知识体系不健全,地区发展落后等原因,而出现了态度上的质疑。有35%的学生不能够准确说出现任国家七大政治常委,29%的学生片面主观的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散布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19.3%的学生对当前中国的发展和地区的发展表现出悲观态度。这体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上的理性缺乏。

(二)政治认同与政治实践的脱节

目前,云南高校已经开展了时事与政策必修课,部分学校、学院还请专家教授就云南所处的特殊地域举办专门讲座,分析云南当前的政治局势和发展战略。这些课程讲座的开展过程中,许多学生就一些热点问题,如带动云南发展的支柱产业问题,云南发展的滞后性问题等有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表明当前总体而言,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是较为成功的。

但是,大学生目前的政治认同还停留在初步的判断认识方面,对于深入化的政治实践还缺少渠道。1.尽管大学生入党已成为当前政治认同的主流行为,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占总体党员人数比例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占大学生总数比例同样较低。2.非党员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仍然较少,不少学生反应在大学四年里并没有参与过相关政治选举、政治旁听、政治接触交流等实践活动。3.对于如何行使政治权利,表达政治意识,参与政治建设,学校仅仅做到了单向传递而缺乏反馈互动。

(三)政治认同的公共性与民族性相矛盾

云南拥有52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所形成的村落和族系构成了多元化的政治认同理念。在云南的大学生中,本地少数民族约占37%,这一比例构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所特有的民族性。这主要表现在:1.较强的村落意识。以村落地区为纽带,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沟通,与本村同学或当地同学关系更为密切,对于公共性的学校集体活动,或是相关的学生政治行为表示冷漠。极易引发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的冲突。2.隐性的“异族不平等”情结,缺乏共和精神和平等意识。有1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各民族地区之间存在不平等差距,对当前具体民族政策的实施和进展表现出不满。3.政治参与意愿的潜在性与自我认同感缺失。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有着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但是出于民族差异的存在而压抑自身的政治热情,拘泥于“自顾自家”“事不关己”的封闭意识。4.过分注重自己作为“少数民族”在学校里的特殊身份,忽视了作为“社会人”“学生”的一面,因此出现课堂纪律涣散,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不能将少数名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问题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地区差异问题,它的出现暴露了当前我国民族的集体意识构建中存在一些漏洞,例如信息发展的滞后性,少数民族地区乡政府对于宣传普及工作的缺位,教育发展的落后等等。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注度和关怀程度,树立包容共存的理念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中之重。

三、海纳百川与知行合一――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的拙策

(一)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使命感,使其意识到对于当代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存在,表现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力度的推广,他们身上除了具备普通大学生多样的思想,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探索的精神之外,还具备高原地区少数民族遗存下来的艰苦朴素,热情好客等优良品质。将这些品质发扬到社会建设中,需要的就是政治认同孕育的主人翁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构建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新生代脊梁,无论是对国家建设还是地区发展而言,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而言,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建设,包括心理建设,制度建设,物质建设等方面,这所彰显的不仅是我国对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长远理想,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作为回馈,少数民族大学生将作为文化传递的使者,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为搭建民族团结的桥梁而努力。

(二)营造多元文化环境,在存异中求同

文化传承需要多方鼓励,少数民族的强烈情感会带来精神的温度。民族院校里关于少数民族课题的深入研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势头,包括相关的财政补助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今后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保障。

“爱生教育”“朋辈教育”的开展也必不可少,消除师生障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提倡普通大学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对融合校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将民族文化融入市场经济。培养起“政治―文化”一w化的发展空间,鼓励民族地区产品的流通,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了解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三)注意网络监管,消除不良信息影响

信息爆炸使网络成为大学生认识外部世界,抒发民族情感的介质。互联网的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上隐隐透出危险的信号。“网络安全观”的要求对于政治认同建设而言,就如何避免开放视野下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如何辨别虚假信息,如何防止舆论对心灵的干扰指明了方向。

电子政务为大学生开启了了解政府政策和当前发展潮流的大门。闭门造车必然导致落后于时代。电子政务是政府公信力受到监督的表现,有利于政治认同之中政治情感的繁衍,通过电子政务网拉近了人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过去被认为是“精英政治”的认同感逐渐转化为集大众参与与共同监督为一体的线上模式。这不仅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开拓了视野,也使政府建设取得了收收获。

(四)将政治理论实际化,达到政治认同的最终归宿――政治实践

思想政治认同教育的开展在少数民族高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以理服人”,也要做到“以实服人”。不能把政治认同和政治实际、政治实践相剥离,把一些政治理论教条化、书面化。不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受的政治教育仅仅是为了考试,更不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觉得政治参与只是“少数人的事”。

让政治认同扎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中,需要灵活实际的方式。云南不少高校建立起类似“农耕文明与民族发展”“入党知识宣讲团”“党组教育演讲比赛”“高原发展政策与技术谁更重要辩论赛”“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交流协会”等学生型社团和活动,从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入手,另外高才下乡,三帮三扶等高校教师参与的扶贫作业,把不同民族和师生之间的公共资源利用到极致。

入党教育是现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和实践的必要课程,但不能对此放宽入党限制和人数限制。学生党员大都是大学生中出色的佼佼者,具有榜样作用,因此学生党员不能只顾及自我发展,应该着眼于各族学生的共同利益,不以党员身份自恃,广结各民族的朋友,着重了解身边朋友的困难,将“党员”和“大学生”二者身份共同融汇在多民族的云南。

参考文献:

[1]包永权.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王茂美.村落国家(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以云南为例)[M].联大学术书库,2015.

[3]陈锡喜.政治认同的理论思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邱世兵.论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5]李若衡.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2013,(04).

[6]黄建龙.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3,(03).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6

和谐社会建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1.和谐共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所组成的,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友好团结,才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至关重要,各民族和谐共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志曾经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要互相尊重、互相团结、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时期高校和谐民族关系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要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的民族习惯,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共存,和睦相处,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和谐发展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群体的优秀分子,更是未来建设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力军,并已日渐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普遍落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因此,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民族和谐发展的思想,正确处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把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统一起来,通过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和谐民族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实际上也是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凝聚的过程。这与和谐社会建设是高度一致的。只有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各民族的高度团结,这是各民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各民族更高形式的和谐,引导学生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尊重彼此民族文化,相通相融,各取所长,通过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生活条件艰苦,学习基础较差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集中在经济落后、教育薄弱的西部地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3587元,西部地区还要低于这个数字,人均纯收入普遍在2800元以下。而现在上大学一年所需费用均在万元以上。因此对于一般少数民族学生来讲,高等教育的费用支出是高额的,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生活比较艰苦。落后的经济同时也导致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落后,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普遍加大。

2.文化隔阂明显,人际关系不适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个比较淳朴的人群中长大,受到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小到饮食习惯,大到精神信仰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虽然渴望广交朋友,与人沟通,但因为自小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里成长,加之教育的落后,知识面显得比较狭窄,社会化程度不高,语言不通,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上明显劣于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从而使其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

3.民族意识强烈,权益意识敏感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随着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的提高,这种民族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表现出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极为敏感,对民族的政治地位非常关心。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使他们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语言、传统习俗、宗教等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在别人看来的小事,他们却会认为是自己权益得不到保护和尊重,从而引起不满,在思想上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

4.竞争意识不强,就业压力增大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的“宠儿”,在本民族内他们又有着强烈的优越感,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父母和周围的人都期待着他们学成后能改变家乡的面貌和家庭经济状况。但是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已经被推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缺乏竞争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这一变化,更是无所适从,加之他们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强化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素质

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重任。他们学成后多数又回到自己的家乡,有的还成长为领导干部,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脊梁。因此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合格建设者,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

要强化民族精神的教育,旗帜鲜明地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国家观念和正确的民族观念,巩固民族认同感,又有针对性地开展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教育,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奋成才,建设家乡。要强化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团结的国家,民族团结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团结教育引入大学新生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民族团结思想。通过开展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选修课,了解中国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沟通,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积极吸纳表现出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广泛开展党的先进理论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2.完善“助学”体系,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他们心理自卑和自闭的主要诱因,是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间最外显的不和谐因素。要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国家助学贷款适当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倾斜,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资助和扶持力度,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困难;要根据需要,开办文化课补习班,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弥补相对薄弱的学习基础,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有着相同的学习起点;要有针对性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定人定点开展辅导,组建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适应大学学习,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要强化专业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到自己和汉族学生一样受到重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周围人群的认同感,从而扩大他们的交际面。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克服进入大学后的迷茫心态,规划人生发展,明确人生目标,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

3.坚持思想动态观测,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思想问题总是和心理问题纵横交错在一起。不健康、不积极的心理,将会带来思想上的波动和不良倾向,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成才。前文,笔者已经分析过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现状,认为必须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上的问题,通常都有极强的隐蔽性,因此必须要注重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和观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一切不良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是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观察群体活动及时查找问题,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良好人格的自我塑造和完善,克服家庭贫困、学习困难、人际交往不畅等引起的自卑、失落等消极心理。第三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同时高校辅导员应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建立与少数民族学生经常性的谈话机制,适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

4.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构建各民族和谐共融的校园文化格局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7

1我国民族事务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错居住。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跨省流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每年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就大大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加强了民族间的理解与信任。但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各有不同,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级各类组织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方针和政策,根据少数民族具体特点,积极提高民族事务管理水平,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了保证,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历史性发展,民族事务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民族事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即某些部门和单位的管理者对少数民族怀有偏见,不注意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少数民族感情,由此引发矛盾,破坏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比如,2010年4月,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派出所贴出通知,要求辖区内的外来维吾尔族人员在4月20日前离开,不再给他们续办暂住证。这引起维吾尔族同胞的强烈不满,他们于4月18日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集体上访。再比如,2010年12月22日,四川藏族妇女康珠等3人在河南太康县城违规经营,城管人员执法粗暴,双方发生争执。康珠等人回到住地叫来老乡5人,并拨打110报警。该城管队另一组人员也闻讯赶来,双方发生厮打,导致6人受伤,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由此可见,各级各类组织在民族事务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引起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管理者缺乏民族团结意识,不具备民族事务管理知识造成的。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该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行政等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当前,个别管理者缺乏民族团结意识,不具备民族事务管理知识,突显出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缺憾,即缺少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设置。根据笔者调查,到目前为止,只有部分民族类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而其他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则没有开设该课程,他们只在思想政治类公共课里渗透民族团结方面的知识,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课时得不到保障。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使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备一定的民族事务管理知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2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1)培养适应多民族国家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日益增多,流动性逐渐增大、各民族之间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使得各级各类组织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民族方面的问题。在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效开展民族事务管理工作、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利益的问题,需要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掌握一定的民族事务管理知识。此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管理者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是适应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培养具有正确民族观和掌握一定民族事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2)完善公共管理学学科结构的需要。

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在突出培养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对专业所涉及学科进行合理调整,拓展专业领域,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公共管理学不断向前发展,是公共管理学学科结构的特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需要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进而形成和完善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公共管理则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管理活动。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当中,各级各类组织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与少数民族接触,处理涉及到少数民族利益的问题,这就突显出公共管理学在学科体系方面的缺憾,即缺少民族学对该学科的支撑。因此,高校本科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将民族学引入到公共管理学当中,是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学学科结构的重要内容。

(3)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缺乏民族事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该类专业中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通过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民族事务管理的重要性,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来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是公民的道德准则,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对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良好品德,势必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由民族事务管理课程而带来的各种形式的活动,也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是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3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课程之间相互配合。民族事务管理课程将公共管理学知识运用到民族事务管理活动当中,使公共管理知识与手段更加人性化、专业化。该课程教师应启迪学生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将正确的民族观和相应的民族知识带入到民族事务管理活动当中。而公共管理类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加入一些有关少数民族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未来民族事务管理的需要。因此,民族事务管理课程与公共管理类专业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全面塑造学生,使日后的民族事务管理活动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编写教材与讲义得当。教材与讲义不能简单地将思想政治类课程中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原样照搬,而要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渗透其中。从民族事务管理方面去拓展素材来源,提炼出教材和讲义的内容,在教育观念、教材体系或教学内容等方面体现本科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征。深浅适中,广精适当,宁可进行探索实验,也不要墨守成规。

(3)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起点等,因材施教,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改革学习方式与考试方式,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将内容进行分层教学。还要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学方法社会化、实用化、活动化、多学科化,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要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与经验交流等,组织老师参加相关培训、听取专门讲座和教学实践课程等,引导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同时,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5)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把教师能不能吃透教材,能不能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能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不能利用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效果,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能不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结合起来等做为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抽查,并作出评价,把建立在客观标准上的评价等级做为教师晋升职称等级的依据,以评促进,提高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6)广博与精深得宜。考虑到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复合型、应用型的特征,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过于广博则可能流于形式或肤浅、浮躁,过于精深则可能失去开设该课程的现实需要。因此,所开设的课程要把握好广博与精深得宜,既知识丰富,实用性强,又能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8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上一篇:城市管理乡村振兴范文 下一篇:考古学入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