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8:48:48

儒家德育论文

儒家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传统德育体系至今仍极具实用价值

总体说来,儒家文化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围绕“育人”形成的德育体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并且至今仍全面深远地影响着当前我国德育体系及“治国”大计:1.伦理灌输。以极力推崇如《诗》、《书》、《礼》以及《论语》、《孟子》等经典人文著作为代表,儒家传统德育十分重视理论灌输,并赋予其以绝对权威规范人们言行,因而很好地普及了伦理观念。2.启迪心智。儒家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以启发方式开展德育活动,以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标志,儒家经典如《论语》始终主张和推崇以造福天下为己任,通篇都为受教者排忧解难、循循善诱,堪称启发式教育典范,对中华伦理和传统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3.自我完善。以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为标志,儒家主张德育须建立在个人主观自觉基础上,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自我省察和克制能力,达到道德修养极高境界。4.言教身教。儒家传统德育特别强调施教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后正人,做学生道德楷模,输送“正能量”,并同样要求统治者树立“圣人”思想道德、做道德表率。5.怡情养性。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公民道德情操、塑造理想道德人格必备手段,“育人”不能只注重“礼”之规范教育和训练而忽视人之心理和情感的需求与陶冶。所以孔子一贯主张完美德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始终将《诗》、《礼》、《乐》等经典列为儒家育人必修课程。6.笃行致用。儒家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认为思想和道德“成于内而形于外”,只有长期“笃行”才能达到完美和高尚,所以告戒人们“唯学文”同时要经受实践锻炼,经得起各种考验。

(二)“回归传统”是达到当前高校德育目的首要选择

“不成规矩,无以方圆”,大学生作为未来企业、事业一员,不仅仅需要懂技术和知识,更需要懂得并遵守规矩,适应社会主流公德。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经济越是发达、文化越是繁荣,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多,其根源均在于社会发展与道德培养反向拉大距离,导致了人们“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严重、漠视公平正义、思想道德沦丧。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解决的方法只有一条———“回归传统”!从大力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做起,从祖先的智慧中寻求解决方法。所以,做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而且呼唤“回归”,既呼唤高校成体系、有制度、有计划地以更多优秀传统德育理论培养“90后”大学生优秀道德品格,又呼唤广大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和传统伦理,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接受优秀传统道德观。

二、“回归传统”其实是高度“兼容并蓄”

以儒家德育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德育体系既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价值,同时支持并广泛吸纳一切相关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优秀成果来改造和加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儒家德育注重贴近学生道德实际

1.从小处着眼润物无声。儒家德育内容多结合学生年龄特征、道德发展水平及生活实际,尤其多以具体事例使学生明辨事理,形成认知、激感,为未来人生“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奠定基础。2.主张兼学别样触类旁通。儒家德育体系高度重视与相关各学科贯通,因而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各科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培养其情趣、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增进德育实效性和趣味性。3.儒家德育向来不回避社会“负面”。当前高校德育多宣讲正面人或事,很少涉及社会负面现象,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社会适应和免疫力。正常的德育课程应该既要输送“正能量”,同时又要让学生知晓如何避免被“负能量”伤及而增强道德判断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真假、美丑等现实问题。

(二)儒家德育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自律和实践精神

当前高校道教育方法单一且形式化,德育教师及课程一般多重视理论和概念单向灌输,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导致学生对起码道德问题缺乏判断能力,而儒家德育则不然,儒家德育首先紧密结合学生道德实际,善于运用灵活方式方法调动其积极参与、自发反省,培养优良品德;其次是热爱和了解学生,开展针对性德育工作,切实解决其道德及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就是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将德育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意志,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心自觉遵守、知行统一。

(三)儒家德育观视育人为首要任务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高校重科技、轻人文,淡化学生德育,片面注重考试成绩,而且德育目标模式化、理想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德育目标假、大、空,学校期待的德育目标最终成为一种外在“口号”,在学生心中遥不可及。而儒家德育观一贯追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之君子、贤人,始终以“修己以敬”为德育首要目的,所以,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视其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人、爱社会,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品德修养与外在言行和谐统一,达到治国安邦目的。

(四)儒家德育注重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儒家德育一贯强调道德主体自我教育,明确指出施教者在受教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高校老师在具体育人中应该做到如下两点:1.身教示范。要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以健全人格、高尚情操、良好师德风范影响和熏陶学生。2.因材施教。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使教育深度、广度、进度适合于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人都获得理想学业。

(五)儒家德育注重运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儒家向来注意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德育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于今天高校德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构成学生学习和成长理想大环境,对其教育影响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育人效果;其次,要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之间联系。虽然大学生已离开家庭,但由于家庭是其德育起点,家长对其仍然有约束和督促以及示范作用,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既保持“知情权”也利于学校及时反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改进和增强德育工作;再次,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会联系。因为学校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因此要主动结合现实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社会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学会健康成长。“回归”传统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德育模式。虽然以儒家德育为代表的传统德育体系也有其局限性,但只要批判地继承,就能用其精华,在实践中使其成为构建新德育理论体系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儒家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儒家将其发扬,使其成为是中国古代一种伦理政治观,儒学中的“内圣外王”有修身治国之意,讲究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所谓“内圣”就是修己,是人格理想,“圣”是中国古代的人格典范,是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通过修身可以成为圣贤之人格。“外王”就是安人,是政治理想,在内圣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通过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体现出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张载将这种理想人格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19“内圣外王”是我国传统德育的整体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儒家推崇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将“内圣外王”作为个人追求的道德境界的最大目标,同时也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儒家看来,个人的价值就是成人,成德,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身修养即“内圣”,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114“我欲仁,斯仁至矣。”[3]58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在于“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儒家以“修己”的人格理想为起点,从而实现“治人”、“安人”的政治理想。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同时,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通过外王之道,才能达到济世救民、安邦治国的外王目的。中国古代,道德和政治有着直接的同一性,“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现了传统社会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个人自我完善与社会奉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对大学德育目标由“泛政治化”倾向转向政治性与个体道德教育相统一,重德性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大学德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要在不断完善。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是以政治要素、思想要素为主要内涵,紧紧围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而开展,“三育”“五爱”是高等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到90年代,大学德育目标在“五爱”和“三好”的基础之上又提出“四有新人”的目标。

进入21世纪,大学德育增加了使命感、责任感的教育,增加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4]。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学德育存在着目标政治化、内容空泛化的特点。“泛政治化”的德育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等都被染上政治色彩,德育目标表现为极端的政治功利性。一方面,理想化、空泛化的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另一方面,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大而不当的德育内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泛政治化”的大学德育,其实质是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分离,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大学德育目标对德育过程起导向性作用,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代表社会的要求,也要代表教育对象的要求,要将社会的要求与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现代大学德育要继承传统德育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素质、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大学德育要从“泛政治化”的目标转向重在德性培养的目标上来。要把政治性渗透在爱国主义、法律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之中,以大学生日常活动为载体,将政治性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社会价值渗透和政治要求。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人格心理教育。要把宏观目标教育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直接结合起来;将道德理想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要着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公民道德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从内圣入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便将来成功地拓展理想的“外王”之道。

二“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与现代大学德育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哲学思维特色。张岱年认为“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5]286-295。“以人为本”,通俗地讲,就是指以人为根本来考虑和解决一切问题。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儒家道德文化的核心,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也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热爱,具体表现在仁爱、德治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中。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人性本质方面,儒家提出“仁者,人也”[1]23的命题,认为“仁”是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本质特点,因为有德性、有人道、有思想,人并非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所以,“惟人,万物之灵”[6]31-33,“君子不器”[3]8-12。在人与神之间,儒家提倡以人为中心,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当学生季路问鬼神之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102强调以人为本,鬼神次之。在天地人之间,儒家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重人事。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他首先关注的是伤了人没有,而对财产只字不提。因为“仁”,人区别与自然万物,高于万物,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每个人都需要自尊自爱。在人际交往方面,儒家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是其仁爱道德思想的实质,具体表现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7]136。在儒家看来,人群间的“仁爱”关系可以以孝悌血亲之爱为本,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而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7]136的大同理想。其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102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8]31儒家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精神,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从自爱到爱亲,爱人到爱物,其“人”的范畴不单是指个体、群体,更指向了人类,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博爱,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方面,儒家认为“仁乃为政之本”,主张“仁政德治”。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31-33在儒家看来,“以人为本”的仁爱道德规范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同样是人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且是兴国安民的需要。因此,周公提倡“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孔子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3]8-12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8-12各统治者坚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自己的警世训导。在儒家看来,“仁”既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又是个人的道德理想,同时也是社会的政治理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既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儒家这种仁爱精神由“亲亲”到“仁民”,由“仁民”到“爱物”,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中国古老而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对创新和加强现代大学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学德育出现的目标政治化、内容空泛化、方法机械化、过程简单化,其实质是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缺失。“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来实施德育的全过程。第一,在德育目标上突出理想与现实、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受教育的对象,从人本主义出发,使德育更好地体现人本性、和谐性和全面性,体现个体需要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德育目标既要面向未来,把握时展的趋势,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德育工作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的愿望,将学生个人成长需要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真正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把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9]第二,在内容上注重政治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一般性(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首先,要加强以“仁者爱人”为基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从自爱、爱亲到爱人、爱国,将个体的仁爱意识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高度。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大学生中加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宽容心理,“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尙中贵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要加强社会公德、人格心理的教育。倡导仁爱谦让、敬老慈幼等伦理规范,让每个大学生有了“仁”的理性知觉,了解人之为人的道理,将“仁爱”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将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倡导的尊人自重、正己安人、诚实毋欺、宽容豁达、敬业乐群、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等个人美德,经过现代意义上的体认和升华,直接变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美德。第三,在方法上突出德育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改变传统德育中以灌输说教式的形式来完成概念原理的传授,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让大学德育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以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教师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在充分考虑受教育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和实施办法。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大学生在大学德育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

三“知行合一”的践行方法与现代大学德育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学和程朱理学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良知”,指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王阳明强调“良知之外,别无知矣”、“知无不良”。第二,是“真知”,指在实践后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王阳明主张“亲身履历而后知”。“行”也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意念活动,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第二,是“笃行”。“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常把“行”解释为“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行”在这里就是“实践”[10]。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倡导知行合一。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强调实践在认识论中的重要作用,提倡道德躬行。所谓“路歧之险夷必待亲身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10]这种重视“身亲履历”、重实践,将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统一的思想,对现代大学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大学德育是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相统一的实践过程。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道德修养又是内化和外化的关键。儒家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有很深的研究,值得我们发掘借鉴。《大学》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道德修养的三纲领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来实现,“格物”就是指在实践中求知,通过学习、认识、实践来穷尽万事万物之理,做到万事万物无不知晓;“致知”就是求得真知,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对事物从粗到精,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形成真理性的认识;“诚意”就是意念诚实;“正心”是指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弊,保持心灵的安静。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做到“正心、诚意”。同时,儒家提出在修身的过程中要经常“自省”“自讼”,所谓“自省”,就是内心反省,对功过、成败、悲喜的情感体验都在内心进行。所谓“自讼”,就是自我批评,是直接对自己行为方式,或者由他人行为方式所联想到自己行为的是与非、当与否的思考和分析。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不善而自改之。”[3]169“自省”“自讼”具有自我约束的心理功能,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它的目的在于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处处以正确规范要求自己,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反躬自省、解剖自己、克己自律的修身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修身既是格、致、诚、正的结果,又是齐、治、平的起点,大学设计的人生奋斗步骤,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把总目标层层展开,形成了一个以修身为本、纲目结合的网络体系,体现了由个体道德修养到实现社会理想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可借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并赋予它们以时代的内容和新的含义。通过“内省”“慎独”加强自我修养;通过“齐家”端正家风,使家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场所。“治国”就是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平天下”就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1]。这样就将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第二,大学德育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践行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大学德育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在道德实践中,一定的社会理想、道德准则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道德实践,道德教育成功与否也要靠道德实践来检验,因此,道德实践在大学德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教育,轻实践”的做法,要紧扣时代脉搏,在教师、学生等主要群体中积极搭建道德实践的平台。例如,在管理服务队伍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在教师中评选“大学名师”,在学生中设立“青年志愿者”,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之提供动力和保障,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将道德规范融入各种管理制度中,如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作弊处分条例》将诚信道德规范以制度形式加以强化。要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实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道德实践。二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让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学会社会活动的规则,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三是要在各类活动中树立学生自己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四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身立教、践德体行,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三,大学德育是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2]大学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成果和建国以来各高等学校积累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优良传统之所以能代代相承,是因为它正确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是优秀民族精神借以传承的客观载体。”[7]5然而,传统不能代替现实,时代在变化,事物在发展,只有在合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完成对文化的传承和超越。继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是一个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要完成这个创新,我们必须积极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现代接轨,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首先,要深入研究优秀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对优秀传统美德作出现代诠释,使其与现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相结合。其次,要找准优秀传统美德与当今新道德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13]。再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通识教育活动”、“人文社科系列讲座”等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活动,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增强公民的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四结语

现代大学德育是一个由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融合的有机整体,必须科学分析其各部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分与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9]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其成为大学德育宝贵的文化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发挥大学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应起的作用。

儒家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儒家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以铺路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铺路精神”包含了五个层次的含义: 感恩前人的铺路;教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教师为自己的专业人生铺路;学生为自己的前途铺路;学生为他人铺路,懂得感恩、回馈家人、后代、朋友、社会、国家、民族、人类。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复制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成功体验,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基,从学业、身体、心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本项研究具体探讨如何将这一理念与学校德育序列活动整合。具体研究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办学理念引导下的德育活动的科学序列;如何用德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升华和提升办学理念;德育序列和德育系列活动的有机融合;德育活动绩效的评价等。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结合办学理念,开发德育序列活动,将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德育实践一以贯之,探索校本德育实效的途径和方法。德育评价的量化、德育工作的序列化是德育研究的新课题。长期以来,对学生德育的考核评价重视定性分析,很少定量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研究对德育量化、德育工作序列化的研究试验。课题组成立了三大子课题组,由各个年级的级组长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各课题成员分工负责,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操作计划。

一、各子课题组将围绕办学理念的感悟、体验、内化和践行,建构高中德育序列活动

1. 研发并形成高中德育序列内容和活动。立足“感恩”与“铺路”,我们提出“高兴体悟人生考验”的育人目标,挖掘出“复制成功体验,铺路兼善品行”德育理念,设计了从高一到高三的序列德育活动,把常规德育与非常规德育、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探求一条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德育途径。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分成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子课题组分别研究和实施德育序列活动。高一新生着重国防教育和纪律教育;高二学生着重职业规划教育;高三级开展团队拓展活动,激发非智力因素,进一步升华和提升办学理念,满足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 围绕办学理念设计开发、组织开展以“铺路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德育活动。在丰富和完善现有德育活动的基础上,拓展德育活动的时空,从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工作、校内的文娱、体育、艺术、科技等德育活动以及校外的社会德育实践活动等途径设计好完善全校性德育序列活动。全体学生除了校园内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外,还组织校园爱心义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活跃在校园内,而且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老人院,力求形成校内外认可度高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

3. 构建起有效的德育系列活动评价体系。针对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爱心活动以及利用各节点举行的系列活动,从参与度、自主性、感悟与分享、目标达成度等方面构建起德育系列活动的评价反馈表,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的自主评价。并将其与学生的个性化综合评价相结合。

二、统筹时空,三维联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 将学校作为一个系统,可以划分为学习时空、生活时空和活动时空,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三维时空体系。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侧重之处是强调“统筹兼顾,三维联动,特点互补”,不能顾此失彼。从个体行为来看,重点是抓好学生在“三维时空”中的个体内驱力因素;从结构要素来看,重点是学校对“三维联动”的把握设计能力。

学生在校阶段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水平,而学业水平客观上取决于学生身心素质水平,涉及到包括性格、兴趣、意志等在内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学习、生活与活动时空三者之间协调运作,才能有效地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1)学习时空:定位为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的主阵地。(2)活动时空:定位为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特长、释放压力的主阵地。(3)生活时空:定位为学生调节生理、交流认知、培育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阵地。

2. 我校“统筹时空,三维联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以铺路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对高中三年的基本要求和导向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1)高一年级:重规范,促适应。作为起始年级,侧重于学生行为规范、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在学习、生活、活动三大时空的内容与时间安排上突出“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认可度与适应性,期望达到“将规范内化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目标。在学生入学伊始,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校训、校徽和彭加木事迹与学校办学理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认识到母校的点点滴滴,真正从内心爱护这个大集体。同时将学校各科教师共同编写的《新生手册》发放给每一个新生,有各科知识的初高中衔接练习,有新生心理适应和高中学习方法介绍,从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层层铺路,使得高一的绝大部分学生都稳步步入新的里程。

(2)高二年级:显个性,促提高。根据高二文理分科实际,学生在学业上的选择影响着其个性特长发展,因而在学习时空和活动时空应有所侧重,要将内容、项目的设计与学生学业选择相联系,结合学生个性,促进特长发展。学生宿舍生活也会因学业选择而发生新的调整与变化,面临新的问题,因此,宿舍生活应侧重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

学校创新宿舍管理模式,建设积极的宿舍文化,已经形成了学校的特色。由传统管理转变为半军事化管理,管理人员全部由黄埔青少年军校提供,由专门受过训练的教官负责,学校经常对他们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了管理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造就了一支责任感强,熟悉业务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并且成立了以生活部为主的学生管理团队:室长――层长――楼长――生活部――团委,发挥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高三年级:强统筹,促发展。毕业年级管理以自律为主,综合考虑毕业年级教学特点和时间安排,注重统筹安排,增强统筹科学性和时效性,在“三大时空”的设计、管理上要有特殊性、灵活性和倾斜度,站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学校还用活动促发展,坚持每周五节,每次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整个活动历时40分钟,过程都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全体师生都参与活动,甚至高三级的暑假辅导时间都没有间断,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高三年级把握和利用好每一个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期在高考选拔性的考试中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水平。比如进入高三的第一次级会,惠州模考,成人宣誓,广州市一模二模,体艺生统考前,30日誓师等等。把每一次活动做好做细,侧重分享,让高三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并复制成功体验,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励志作用。

为构建起有效的德育系列活动评价体系,我校还打破年级的局限,开展感恩活动、爱心活动以及利用各节点举行的系列活动,从参与度、自主性、感悟与分享、目标达成度等方面构建起德育系列活动的评价反馈表,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的自主评价,并将其与学生的个性化综合评价相结合。彭加木综合实践活动也已经形成了初步活动成果:历史剧《大漠胡杨――彭加木》获市一等奖,成型论文《创演历史剧》获部级一等奖;编辑印制了《彭加木纪念特刊》;学校已建成彭加木纪念广场,彭加木纪念室,彭加木塑像,彭加木公园成为德育教育基地;与中科院新疆分院成为德育共建单位。

我校创编的彭加木特色德育校本教材《铺路》,总五章十五节共计136页,以彭加木生平探险自然(科考)事迹为点案例,以众案例及相关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知识为拓展,以儒家文化、马克思唯物自然辨证哲理、彭加木人文精神、我校铺路理念及现代意识(公民、竞争、独立、合作、服务)等现代人文精神和高尚德育思想为核心,以我校特色德育活动为探究实践拓展,利用彭加木地域人文资源,创新高中生德育思想教育教材模式。

教师的德育论文也初显功效,教师们将德育实践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理论知识,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在铺路精神的感召下,逐步形成了德育教师的各自特色,陈颖老师成为广州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且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全体课题老师的论文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中孙颢、王明玉和陈颖等老师的论文推荐到各个德育杂志。其他课题组成员的论文也编辑成册,供学校内部交流。

本课题适合我校的基本实际,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有效的利用各种德育契机,在活动中让学生体悟成功的内涵,并内化为精神品格,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丰富学校的精神文化,提升教师的教育信念,在每个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悟和践行“铺路精神”,达到“以铺路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有了理念引导,特色先行。好的理念是学校前行的一面旗帜,德育特色是学校走出困境的有效保证。我校找准了社区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策划和创新,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以铺路精神为积淀的德育理念――“复制成功体验,铺路兼善品行”,提出德育为首,以抓德育促教学,激发起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儒家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社团活动课程化

浏阳一中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浏阳河畔。这里,是莘莘学子励志求学的理想之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4月8日,《教育》记者采访了该所学校。校长袁章军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通过几代人不断积淀和发展创新,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更非一句口号,几幅标语,做些精美的建筑,豪华的校园设施就可以替代的。

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浏阳一中文化立校的显著特色。学校校徽为圆形,由大成门、题写校名和英文对照校名组成,校徽设计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进入学校大门,千年文庙尽收眼底,绿瓦红墙与琼楼相须,昭示着学校深厚的文化传承;校园内古樟掩映,葱郁苍劲,见证了万千学子的成长和学校发展与壮大;植物园绿树成荫,四季如春,亭台楼阁,景致迷人;流连在校园中,清风习习,沁人心脾,鸟语声声,怡然自乐。学校利用坐落在校园内的浏阳文庙、谭嗣同新算学社、抗日伤亡病故将士纪念碑、和杨勇校友塑像等人文资源,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精神。学校注重培育师生共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以此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学校发展内在潜力。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利用各种载体组织文化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节、校园科技节、学生社团节、学生读书节、阳光体育运动会等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经典品牌;春蕾杯辩论赛、十佳歌手赛、青春风采主持人大赛、模拟联合国大会、元旦文艺晚会等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获得了社会和家长高度赞誉;每月一次的校园名家讲坛,学生与院士周其凤、何继善,作家高玉宝、学者于丹等大家有了近距离接触;升旗仪式、18岁成年人宣誓仪式、新生军训与国防教育、学生志愿者服务等常规性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学校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系列主题班会制度,实现了德育教育课程化。

班级、寝室与社团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具有文化育人的强盛生命力。浏阳一中班级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每个班级形成了以班训、班规、班徽和班歌为主要内容的班级文化,建立了班团干部竞聘、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民主管理模式,构建了周主题班会、学生沙龙等班级常规教育机制。特色班级创建、班级主题活动及班级体育竞赛丰富多彩,促进了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学校成立了社团联盟,有阳光社团、爱心社、军政社、谜社、文学社、机器人科普社、棋社、足球社、街舞社等社团50多个,创办了《天马文学》《神脑谜刊》《天下》等学生社团刊物,每年一届的社团文化节,成为一道丰盛的校园文化大餐。学生谜社参加了2014年春节央视中国谜语大会现场直播,同时获得江苏常熟国际灯谜大赛团体季军和湖南省大学灯谜邀请赛团体冠军;阳光社团坚持爱心助学,成立8年来,募集爱心善款2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多名,社团创始人寻清蓓被评为浏阳市十佳志愿者;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社团,《天马文学》社出刊60余期,涌现出全国作家协会最年轻会员、“90后”作家林卓宇等文坛新星;军政社《模拟联合国大会》多次应邀参加省及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机器人科普社获得了省中学生机器人竞赛团体第一名,并代表湖南省参加了全国机器人大赛。

副校长柳此担盒T拔薮Σ坏掠、无处不文化。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组织学生参观文庙、新算学馆、谭嗣同纪念馆、儒家文化展览馆、校史陈列馆,同时,这些文化设施长年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休闲之余荡漾在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的海洋中。、杨勇、老校长胡国运塑像及周其凤题词石刻伫立在校园显著位置,学生时刻可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公、勇、勤、朴”的校园文化精神。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学校都要组织师生到后山抗战伤亡将士纪念碑前祭奠英烈,以此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强国梦想。同时,学校还围绕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出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每年都要在文庙举行传统文化经典讲座和班级诵读大赛,以此深化育人理念,形成育人共识。在继承“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传统价值观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培养现代文明人”的办学目标,深刻诠释了“现代文明人”的本质内涵,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布局,文化墙,雕塑园、廊亭文化、山石文化和园林文化相得益彰;古色古香的门楹对联、高端大气的励志标语,让整个校园充满着人文情怀;遍及校园的宣传窗、阅报栏、文化长廊无时不在传递着一种清新的文化气息,让学生纵览天下,博采精华;小巧精美的植物标识牌、路牌等,让校园多了一分灵气。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官方微博、公众微信等新兴媒体,构成了校园舆论的立体平台,学校校报被评为全国优秀校报;学校微博被评为浏阳市十大公众微博;学校微信居浏阳市公众微信排名前十。“校长的话”宣传牌精致醒目,每两周更换一次,不断传递着校园正能量,让学校的办学思想、育人理念和文化精神牢牢根植在师生心中;校园图书室、读书角、教师书吧给校园增添了浓郁的书香气息;每年高考前的校友祝福墙,凝聚着校友情,充盈着温暖和激励。

1307班学生、校园电视台台长刘洋说:学生拍微电影《红墙里》,以“微电影”的形式展现浏阳一中学生观察社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新形势下学生自我教育的又一平台。学生会副主席、文艺总部部长孙震宇说:校园读书节由学生会、语文组和图书馆联合举办,有好书推荐、读书沙龙、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知识内涵、展示个人才华、让自己有闪闪发光的机会。1304班学生、社团联盟常务委员会主任李宇婷说:浏阳一中社团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感染着所有亲睐她的人,这也是浏阳一中社团联盟的真实写照。1320班学生、学生会副主席李小红说:从当上纪检总部副主席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自己应该从更高层面上思考问题,因为纪检总部分管纪律部、体育部、生活部和宿管部,而我的重要任务便是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以一位同龄人管理同龄人的角色转变。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胡俊说:“文庙”与“樟树坪”是学校两个重要文化符号。以文化引领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因此,我所带的班级被评为“管理先进班级”和“成绩优胜班级”,本人也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我因此撰写的德育论文还获得市级奖励。团委书记王睿说:浏阳一中模拟联合国创办于2011年,由学生社团军政社发起成立,每学期举办一次,目前吸纳会员近百名,分历史委、气候委和安理会,连续多年获评学校杰出社团,多次出席中南五省和湖南省模拟联合国大会,赢得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浏阳日报、浏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现已发展成为学校颇具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组织,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秘书长杨博允也曾致函给予高度评价。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班主任彭晓珍说:我自从走上讲台一直担任班主任,在传道解惑的过程中,曾经迷惘过,伤感过,失落过。现在,却是平静而又淡定地享受着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带给学生温暖,传递教育希望,学校文化建设让每位教师因此具备了一个教育人应有的浪漫情怀。校长助理、数学教师赵国庆说:学校社团制度化,“请校长讲课”“一中人讲一中事”已成为浏阳一中文化立校的特色课目,发挥着春雨育人的功效。

学校坚持“文化立校、依法治校、名师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和“以教师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发展观,通过深化办学理念,完善全面育人和全员育人机制,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办公室主任罗世良说,实现德育教育课程化后,师生面貌一新,学校“文明餐桌行动”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生家长工作日”被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杂志等媒体典型推介;学校环境建设被湖南教育电视台大型节目“最美校园”专题报道,并将推荐到中央电视台最美校园评选,学校每年接待省内外学校来校参观考察近百批次。

“引领”的力量

学校传承优秀校园文化,在“引领”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以此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学习动力,实现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和学校良性发展。校长袁章军被誉为学校人格魅力的标杆性人物。袁章军1983年湖南师大毕业后开始步入教坛,2005年起担任浏阳一中“掌门人”。其办学智慧就像他所在学校一样,看起来朴实无华,却内涵丰富。2007年9月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2011年10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名优校长”。

袁章军从事学校管理20余年,但从未曾离开讲坛。他所带领的生物学科成为长沙地区的优秀学科,他总结的“问题点拨法”“师生合作探究法”“理化生相互渗透法”等教学法深受学生喜爱。在高三复习改革中,他总结推行的“读、讲、议、练、评五步教学法”在全市推广。他撰写的《浅谈农村中学生生物素质教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单倍体为什么高度不孕》等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或获奖。他还应邀到30多所中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进行教学讲座,扎实的教学能力为当好校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领”产生出巨大推动力。学校通过以“师爱为魂、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名师兴校”战略,全力推进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造就能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名优教师群体;学校有英语、物理、心理等名师工作室5个,英语特级教师、副校长潘明主持的浏阳市“潘明英语名师工作室”,有名师6人、学员40多人,工作室研训活动立足课堂,贴近学员,充满活力。潘明说,工作室中名师与学员亦师亦友,在参加各项活动中获得了专业成长,工作室因此也成为全市优秀英语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通过学员的推动与影响辐射到各个学校,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2014年,工作室有两位教师获得申报湖南省特级教师资格,两位学员获得申报高级教师资格,47篇教学或获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校开展“教师读书工程”,引导教师静心读书,不断接受教育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充实自我,提升素质。2014年学校向教师发放了《包容的智慧》《面向个体的教育》等理论书籍,举行了读书交流座谈会4次,组织了青年教师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撰写读书心得300多篇,教师读书蔚然成风,课余到“教师书吧”读书交流,已成为浏阳一中教师的精神享受。学校形成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问题促思考,以质疑到创新的高效课堂模式,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学校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200篇以上,201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了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实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学校被评为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文化立校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迈向乐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气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学生参加省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保持在80%以上,学科奥赛9人获全国一等奖,66人获二等奖,在省同类学校中居领先地位;2014年,学生中有1人获全国新概念作文竞赛一等奖;22人获中学生学科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36人获全国二等奖,1321人获省级奖励;学校田径竞赛成绩居长沙市甲级队水平,体育大课间活动被评为长沙市一等奖。1405班学生吕万琦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学习小组通过对“浏阳公交车运营状况”课题研究,发现公共汽车线路与到站准确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并向公交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得到充分认可与赞扬。青年教师田承芸说: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13届学生小组课题《浏阳市街头公共厕所布局和卫生状况的调查》《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调查和改进对策》,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市情分析,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对策供相关政府部门,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办学内涵,形成了艺术教育、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等办学特色和亮点。学校在原艺术部基础上组建浏阳一中艺术学校,形成了初、高中六年一贯制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每年有200余名音美特长生考入大学,绝大部分被全国一流艺术院校录取。学生合唱团、学生乐队、校园十佳歌手赛、班级合唱比赛等成为校园艺术活动的品牌。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立校外文化基地,实现了学校文化育人的外延。学校在故居营造了浏阳一中校友纪念林,建立了故居、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谭嗣同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浏阳市特殊学校、淮川老年公寓等爱心教育基地;浏阳花炮文化馆、浏阳名俗文化馆等乡土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每年寒暑假学校均要组织“大学名校行”,让师生领略大学文化魅力。学校先后与美国克莱顿高中、英联邦马恩岛巴拉克明中学、韩国元堂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实现了每年一次的师生互访,有21批次、500多名学生友好出访。通过深入课堂、体验式学习,感受世界先进文化和异域乡土风情,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1317班学生、团委副书记喻金烨说,去年暑假,我有幸成为浏阳一中访问英联邦马恩岛巴拉克明中学中的一员,亲身感受了他们的课堂氛围和劳技课中的“履行职责”教学,对学习与能力有了一个更深层的理解,现在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树”与“鸟”的故事

浏阳一中在文化立校中积极营造环境育人氛围。学校上百株古樟树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此基础上,学校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品位,将校园绿化赋予文化内涵。对校园植被全面提质改造,在精心养护上下功夫,在培养师生爱绿护绿意识上做文章,形成了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高品位校园绿化格局。让校园植物“活”起来,给每一棵古樟挂上了古树保护标识牌,并组织师生共同认养;给每一种植物制作了名称属性介绍标识牌,实现了人与植物的亲密对话。组织种植学生毕业纪念树、校友感恩母校纪念树、国际交流纪念树、特级教师纪念树等50余株,寄托一份深厚的人文情怀。建立了苗圃园、兰花园,每年培植各类花草上万盆,种养兰花近千盆,将校园装扮得四季花香。学校还着力将校园打造成鸟的天堂,人工安置鸟笼百余个,冬寒季节定时投喂食物,吸引了60多种、上千羽鸟类在校园安家。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长沙市示范学校。

学校流传一则“举全校之力抢救古樟”的故事。2013年9月,校长组织人员巡校时,发现樟树坪一棵百年樟树出现黄叶等生长不良迹象,随即组织全力抢救。第一次抢救在当年10月进行,学校请来市林业局陈少凯工程师,成立临时5人救护队,通过清理树兜周边泥土,甲基托布津土壤消毒,进行“主根开创口术”,辅以腐化牛粪供营养,安装土壤排气孔,以促其生长愈合瘤,从而长出新根;第二次抢救为2014年5月,学校聘任园林技术人员张功伟等7人,调用两台吊车进行切枝保主干,通过土工布包扎切口、树干树兜薄膜覆盖和营养液滴注等技术,进行切口保护和主干保湿。一所学校,对一棵古树的抢救之举在全国实属罕见。

浏阳一中历来是鸟儿喜爱的筑巢之处,不同季节能看到不同的鸟,课余仰望飞鸟成了这里学子们的一个习惯。乌鸫鸟、白头鹎、伯劳、喜鹊等鸟经常能看到,平日比较少见的寿带鸟、红嘴蓝鹊在学校也有迹象。浏阳一中学生对校园这些常客已能如数家珍,鸟在浏阳一中是绝对的“贵宾”。“谁在校园里发现一种新鸟类,就会获赠一张此种鸟的名片。”这对浏阳一中自然之子爱鸟社的同学来说,无异于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颗星星般的荣耀。在生物教师袁玲的指导下,同学们在校园先后观察记录了60余种鸟类。在湖南省第33届爱鸟周期间,主题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鸟语花香的美丽湖南”活动中,浏阳一中学生还特意为校园小鸟们准备了一百多套人工鸟巢。

行走在浏阳一中校园,总能听到各种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同学们大都能通过鸟叫的声音可以判断鸟的种类。“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夜鹭筑巢的时候,再过一段时间,它们可能就远走高飞了。” 自然之子社团学生介绍说,“夜鹭喜欢在高大的枫香树上停留歇息。在学校高耸的香樟、枫香树干或者树枝上,挂着多个绿色的鸟巢,这是我们给鸟儿们做的人工鸟巢,鸟儿可以在这里安家。” “鸟巢如何挂也有讲究,如果太低了,离人近,鸟儿们觉得不安全,挂的效果就不好,鸟儿们会害怕进去休息。”人工鸟巢悬挂后,学校鸟类爱好者每天利用第三、四节课课间时间用望远镜观察鸟儿筑巢过程,记录鸟儿起居规律、孵化需要多长时间等。学生瞿叶说:我们观察到珠颈斑鸠筑巢孵化的全过程,珠颈斑鸠孵化一般需近20天,幼鸟还需要在巢中由母鸟喂养十几天才能离开。目前,自然之子爱鸟社采写了800多篇“观鸟日记”。爱鸟、护鸟、知鸟,已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习惯。

学校的树和鸟,学校的一草一木,都烙上了浏阳一有的文化印记,深深镌刻在万千学子心田。翻开浏阳一中《校友文集》,几位年逾古稀的校友如是写道:老校友张星波说:我对学校的每一棵树都情感至深。当我进入樟树坪深处,把脸贴近古樟,就像孩子贴近历史老人;樟树在呼吸,深深的,长久的呼吸。正如它有着比我长久得多的生命。是不是因为它的固守本真,才获得了岿然不动的底气呢?老校友黎安说:爱上校园,只因在这里可以享受难得的静谧,每当拂晓,枝头传来清脆的鸟啼,仿佛身处美丽的乡野;倘若,在后山的香樟树下,随意翻阅一本书,呼吸清新空气,那便是难得的休闲。我庆幸,十几岁时,我有缘在这里曾经立下鸿鹄之志,洒下拼博汗水,从此有了今天的幸福人生。老校友张国鹄说:1955年我考入浏阳一中,荣幸成为母校首届高中毕业生。当时印制的“首届高中毕业纪念章”我至今珍藏着,高中3年、一千多个热气腾腾的日子以及当时校园的一草一木至今难忘。

记忆母校到永远

浏阳一中透露出的文化情怀无处不在。优质、高效的后勤管理形成了校园文化运作的服务体系。学校食堂被评为长沙市A级食堂和湖南省示范食堂,曾多次在全国和省教育学会后勤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经验介绍,为全国名校校长后勤工作考察团和全国教育学会后勤专业委员会年会提供了观摩现场。学会吃饭,文明用餐,是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学生餐厅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会、团委会干部轮流值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我教育。学校自助餐厅实行学生固定桌位就餐,对文明就餐好的餐桌摆出“小花瓶”以示鼓励。“花瓶效应”给了学生一种无形的鞭策和激励,小小花瓶成了学生餐厅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华社记者到学生采访,看到学生就餐时基本没有剩饭剩菜感到十分惊讶,以《八百学生用餐泔水不足一桶,按需取餐杜绝浪费》为题给予报道,成为全国“文明餐桌行动”的典范。

小食堂,大课堂。餐厅文化建设是实现服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副校长熊柱石说,在餐厅管理中应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自主参与管理,每个月由学生代表对食堂进行测评,“学生满意”已经成为食堂服务的共同追求。打造“温馨餐厅”是浏阳一中的得意之作:“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父母艰难”“播种文明,收获温馨;节俭生活,珍惜粮食”等宣传形式图文并茂,学生在用餐中感受优秀文化与品德的熏陶。为了让每一位员工尽快由“农民工”成长为高素质的“一中人”,学校每学期开学前都要组织食堂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系统讲授卫生安全知识、烹饪技能及食堂操作规范;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服务质量每周进行一次点评,每月进行了一次评优表彰,“星级员工”评选活动有效激发了员工队伍的活力。透过餐厅窗口,员工的文明服务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感染,让学生在被服务中受到教育,养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热情待人的良好品质。

上一篇:司法独立制度范文 下一篇:艺术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