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9 11:25:36

儒家思想教育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1篇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1、关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涵义甚广,但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迟问孔

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说文》有个解释:"仁,亲也,从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从这里可以看出,仁的思想渊源,是来自原始的氏族公社,当时人们的关系靠血缘关系维系,在氏族内人们是相亲友爱的。所以仁是从父子兄弟的关系开始,是从"亲"中来的。后来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自己也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驮!"(《学而》)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孔子的仁是否仅限于亲?不是的,孔子说的爱人适用于所有的人,但又不是对一切人一视同仁。爱有差等。按孟子的说法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先爱自己的亲,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广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内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这是一种从人"自然本性"出发的"仁爱差别"。

如何去为仁?孔子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2、关于礼

仁的第二个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

什么是礼?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礼记·礼运》)。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孔子认为: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的"克已复礼"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孔子时代大都是"以刑治国"的"人治"社会,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社会",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也就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在《礼记·衷公问》中还记载孔子的一一段话,他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他认为治国首要的是礼,礼是治国之本。而孔子崇尚的礼又是周礼。他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制定的,十分丰富多采,我主张周朝的。(见《八佾》)因此池立志恢复周礼。由于孔子时代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秩序与制度",因此,孔子主张恢复他认为的"秩序与制度社会",即"周礼"也是很自然的。

与复礼相联系的,他还提出了"正名"。他的弟子子路问他:假如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首先准备处理的大事是什么?他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简要明确,一定是"正名"。所谓正名,不是指纠正一般事物的名,而是指名分、职事、仪则这种关系到制度仪礼等具有政治内容的大事。当时由于社会动荡和变革,把原有的制度、秩序打乱了,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好多事情已经名实紊乱、名实不符了。譬如大夫诸侯情用天子才可议用的礼,臣弑君、子弑父等等。"正"就是把现实已经紊乱了的、按原有的规定把它匡正过来,使之名与实相符,一切按周礼行事。这表明了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主张恢复周朝的国家秩序,但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孔子要复辟奴隶制。

孔子的主张是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行礼乐的。显然,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孔子的政治思想还包括他的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他说:"道(引导)之以政(政法),齐(整齐)之以刑(刑罚),民免(免罪)而(廉耻),道之以德(道德),齐之以礼(礼教),有耻且格(人心归服)。"(《为政》)很明显,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庶"(人口众多)、"富"(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庶、富、教缺一不可(参见《子路》)。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反对虐杀,在这里孔子已经把"礼治"与"刑治"区别开,也就是把"法治"与"刑治"区别开。他说:"不教而杀,谓之虐(暴虐)。"(《尧日》)他认为善人治国经过百年,就"可以胜残(克服残暴)去虐(免除虐杀)杀"(《子路》),是理想的政治。他甚至否定诉讼。他说:审理诉讼,我不比别人差。"必也使无讼乎!"(《颜渊》)他不胜感慨地主张一定要把诉讼的事件完全消灭才好。因为古代的讼总是和刑联在一起,而刑又是针对百姓的,所谓"刑不上大夫"。

孔子认为"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记载一件事,孔子路过泰山,看到一妇人在一座坟墓前哭得非常悲哀。他让子路去问,说听到您的哭声,肯定是有极为沉痛的忧伤之事,妇人回答说,是的,我一家三代人死于虎口,先是公公,后是丈夫,最近儿子又被虎吃掉了。孔子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这里政情乎和,无苛政。孔子听后对其弟子说,你们要记住,苛刻残暴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猛可怕!这个故事拆射出来民众对暴政的抗议,也从另一个极端反映出孔子以德治国的愿望。

在讲德治时,孔子也不是完全不要刑。郑国出现许多"盗贼",聚集在芦苇丛中。执政者太叔发兵攻剿,把人全杀光了。对这伴事,孔子的意见:治事光靠宽大不行,只有严厉也不行。应当是么"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类似的提法还有:"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就是要统治者注意节约费用,爱惜人力,役使百姓,不违农时,他还主张"惠民,"给民以恩惠,提倡"庶"、"富"、"教"。这样就能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就他个人说,也注意对人的关怀,一次他家的马棚着火,他退朝回家,便问道:"伤人么?不问马,"(《乡党》)这些就是孔子的"仁"的体现,把人当作人,并给以起码的生活条件。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愿望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孔子还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有国"指的是诸侯,"有家"是指大夫,就是说当权者,不要着急财富不多,应当怕的是财富不均:不要着急于人民太少,应当怕的是境内不安。因此他认为:"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同上)假如财富均平,假无所谓贫穷:境内和谐,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君和师应当是一体。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上行下效,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他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礼记·中庸》)很明确,他认为国家的治乱,取决于是否有德者在位,决定于为治者道德水准的高低。正人需正己,表率榜样在教化中有重要作用,这是对的。然而政治和道德是两个不同范畴,国家的治理首先是权力,法令是靠具有强制力的权力推行的。所以,在政治活动中,身正,有令不行或身不正,必从其令的事例,屡见不鲜。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他的弟子仲弓问他如何搞好政治,他回答的要点之一,即"举贤才"。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志于道),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据于德""依于仁",就是要依据仁的精神和拥有高尚的品德;"游于艺",就是能善于悯熟地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

标准很高,但孔子在用人上并不责全求备。他说:君子"及其使人也,器之"。"器之"就是某一方面的特长,君子用人册其所长分配工作,而小人"及其使人也,求备也。"(《子路》)小人用人,则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孔子反对"求备于一人"。他的弟子曾子说:"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易事也。"(《说苑·雅言》)所以,孔子不但善于培养人才也。很会发现和使用人才。

二、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时称谓。"儒者"即专指孔子及其门弟子。"儒学"即专指孔子思想及其门弟子发展的学说。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五二年,卒于前四七九年。其先人为宋人,后来避难于鲁。其父叔梁纪曾做过鲁国陬邑大夫。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家世中落,家境贫闲。大约二十岁左右,做过"委吏"是管理仓库的小吏,和"乘田",职务是管理牛羊,还做过"儒"、即富贵人家有婚丧等事,为人赞礼,司仪。可能从"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讲学。五十岁以后作了官,是鲁国的中都宰,后为小司空(工程建筑)和司寇(司法行政)。孔子后来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游说,试图在政治上谋求发展,施展自己韵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未能如愿。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书活动,先后有四十余年,培养了众多的贤能弟子,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他广收门徒,据说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所谓贤者,即深浮孔学,在事业上或学术上有成就的人。从而,培养了人才,组成了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术群体。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六经"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述"与"作"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论语》。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八个学派的具体内容,多数没流传下来,其中思孟学派和荀子一派却大显于后世。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孔子以后,儒学成为显学,战国时期许多学者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人。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主要特点表现为:

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儒家一贯主张"祖述尧舜,文武,"欣赏古昔,效法先王。孔子就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甚至认为自己长时间梦不见周公,是一种衰老的表现,真的达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他整理"六经",也是提倡古道,不过不是"不作",而是古题有新解,按照他的认识赋于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后来,孟子则提倡"法先王"少"言必称尧舜"。荀子主张"法后玉",不过荀子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与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后儒也都继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

2、儒家的基本范畴是礼与仁。孔子对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后学孟子系统发挥了其仁说,荀子则全面展开了其礼论。孟荀各自对仁与礼的学说作了阶段性的发展、以后的儒家门徒都继续在这两个范畴上大作文章,在形式上随时代的变异可能有所不同,宋儒就把礼发展成为"理"。

3、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从董仲舒起把礼具体为"三纲五常",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4、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为政》)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管理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而且民心归服,是最高尚的政治。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和去掉残暴、免除虐杀。但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要刑。其倾向是重德轻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孟子继续了这个传统,主张"省刑罚",提倡以教化为主。他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荀子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更张,他主张"重法",提倡"禁之以刑",但他的"重法"是和"隆礼"相联的,二者并重。同时他也把刑看作是惩戒未来、减少犯罪、进行教他的一种手段。他说:"凡刑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正论》)荀子的德刑并重的主张显然有别于孔子,这表明荀子开始向刑治靠扰。后来的儒者,在如何运用法刑洽民上,也随社会历史各种的变化,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总的倾向还是强调以德为主。

5、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孟子讲天就比孔子多了,讲天人合一,但他是把天合于人,合于人性,合于人心,把天道德化了。最终归于地上的人间伦理,而不是化于神秘莫卜的天。荀子则明确提出天人相分,要制天命而用之。

三、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名柯,邹(今山东邹县)人,其生卒年已不可详考。大约子公元前三七一至前二。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于子思的弟子。孟子一生名气很大。为实现其政治主张,游说诸侯,先后到过齐、宋、膝、鲁、梁:(魏)等国。在齐国、鲁国曾被聘为卿,但属于议而不作的虚位,为时很短。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政治变革大为得势,思想阵地极为活跃。当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法家、兵家、纵横家在社会政治舞台上也十分活跃。百家争鸣方兴朱艾。以捍卫孔学的孟子,慷慨激昂地用孔子学说来"正人心,息邪说,距(反对)波(不正)行,放(驳斥)谣(荒唐)辞。"(《滕文公下》)批判各家,发扬孔学,参与争鸣,使儒家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孟子一生官运不佳,但学术上大有成就。"退而与其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他对孔子的学说作了系统的发挥,特别是继承了孔子的仁说和德治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仁政说和贵民论。孟子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被人们尊为"亚圣",拥有仅次于孔子的显荣。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和其弟子共述的《孟子》一书中,此外;《中庸》一书发挥了孔孟学派的观点。

(一)行仁政

孟子的政治学说,核心就是"行仁政"。他说、"孔子日:\''''道仁,仁与不仁而已矣。\''''"(《离娄上》)"仁与不仁",用政治术语表述即为"王道"与"霸道",治国之术仅此两种,任人选择。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服人"。虽然可能成为大国,但任凭暴力就会"失道寡助",众叛亲离,天下不顺,导致身危国削,亡国无日。"王道"是"以德服人",人们心悦诚服,众望所归,对内就会国泰民安,政平人和;对外就能"得道多助",天下无敌,自然就会统一天下。孟子的这种主张,对于靠强力立国、凭暴力兼并天下的战国时期有一定教育意义。

孟子行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就是要订立制度,使民众有固定财产。他认为民众有"恒产",才能有"恒心",才会安居乐业,有礼义。对于"恒产"的要求,他认为起码应当使耕民可以养活父母妻子,丰收年成全家能温饱,灾祸年岁免于家破人亡。进一步他提出较高的设想,具体是要使各家有"五亩之宅","百亩之日",要"勿夺农时",树桑耕田,饲养畜禽,保证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参见《梁惠玉上》)应当说这些要求都是农民的愿望,为使这一设想

得以实现,孟子提出要恢复井田制。井田相传是殷周时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显然,孟子再提出这已被历史发展进程所否定了的东西,当然是行不通的,这也属于"守旧术"的范围。

二是均平赋税,减轻民众的负担。战国时期,各国间战争频繁,各种赋税名目繁多,群众负担极重。他反对这种诛求无厌、竭泽而渔的榨取办法,提出要"取于民有制",即榨取要有个限制度。关于如何实现均平赋税,孟子的主张大体是以恢复周代的国野制度为前提,"国"即指当时居于统治者城区内的平民,称"国人";"野"即指居于城郊以外的农奴,称"野人"。据称当时的税赋,国人交纳十分之一的实物地租:野人向国家提供九分之一的力役。所以,孟子提出,"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膝文公上》)的主张。不过他并未考虑时过境迁,经过剧烈的社会变革,国野制度在战国时期早已荡然无存了,孟子试图通过恢复国野制度均乎赋税,实践上是不可能的:不过,当时,他主张建立固定税法,呼吁统治者取民有制,尽量减轻民众的负担,有利于劳动者,曲折地反映了百姓的呼声。

三是保护工商业。自古以来,工商业一直为专制国家所把持,是为"工商食官"。春秋以后,官办工商的格局开始打破,战国时期,私人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诸国分割,关卡林立,关市之征繁重,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孟子反对这种各自为政、雁过拔毛的关税制度,主张对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小农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政者的经济政策一般倾向于重农抑商,孟子这种支持工商业发展的主张,是很富有远见的。

除了这些经济主张之外,孟子的仁政思想还包括加强教化和省刑罚的内容。关于教化,他认为民众仅有衣食足还不够,还必须明礼义。他提出在使民众有"恒产"的基础上,要注重教化,使之有"恒心"。为此要办好各类学校,目的是要人们"人伦明于上,小民亲子下"(《滕文公上》)。即上层了解人际间应有的准则,老百姓相互间亲密团结,也就是要人们按礼义行事,相互友善和谐。与此相联系,他主张:省刑罚"。他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畏之"就是孔子说的"齐之以刑"之政;"爱之"即孔子提倡的"齐之以礼"的礼洽,很明显,孟子提倡的还是孔子的以礼为上、以刑为下的政治路线。

(二)民为贵

与其仁政思想一贯的,孟子又提出了民贵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是土地和粮食,因而用之象征国家政权。孟子说法的排列是:民众一社稷--君主。民贵君轻体现了国家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的思想,这是时代的卓见,也是继承和发展了远古的"民为邦本"思想。

民为贵,首先要摆正君民关系。他提出统治者必须考虑民之"好恶,民之"所欲与之,所恶勿施",进而要与民同乐,与民同状,"乐以天下,优以夭下。"(《梁惠王下》)他认为君所以能治民,在于君自身正,正己而后正人。他说:"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国家安定的前提是君正。相反地,君如果不正,失职残民,民则可去可杀之。在论及商汤放逐夏桀王、周武玉讨伐殷纣王时,他说:"贼(伤害)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凶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事情虽然是下反上,然而杀的却是残害民众的,他们自身已经否定了自己的国君身分,所以不是"弑君"。与此相应地还有个君臣关系,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君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这种相互关系以彼此是否互相尊重为转移,地位有上下,但人格是平等的。这在七国争雄、兵火交加、交相争霸的时代,君权日益膨胀,出现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对后世封建君主专制条件下,出现某些敢于抗横某些暴君独失的诤臣志士起了有益的影响。孟子这些思想是有一定民主意义。

(三)性善论与法先王

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说来自性善论。仁政是以人性善为根据的。"仁政"来自"仁心,。按他的说法是,人生而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也称之为"四端",是天赋的。仁心"或"善端"。把"善端"充起来,表现于外则为"四德":仁、义、礼、智。"四德"施之于人、见于行为,叫着"推恩",即由近及远把恩惠推广开来,表现为"老(尊敬)吾老(长辈),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儿女),以及人之幼。(《膝文公上》)把这个原则引入政事,就叫着"仁政"。简要些说,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不忍"即怜恤友善。因此,"仁政"是由人性所规定的。

仁政除有人性的根据,还有历史的根据,这就是孟子的"言必称尧舜"。孟子宣称,他行仁政这一套,从井田、恒产到举办各类学校,强化教育,都是古已有之,从尧舜时代传下来的"先王之道"。古代由于实行这种"王道",天下大治。今天的天下大乱,正是违背了先王之道。因此,要由乱到治,就要"法先王",或称"法尧舜"。

不仅如此,孟子还提出一种历史观,即历史发展循环论,社会是从治到乱,从乱到治,一治一乱,循环往复。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同上)。历史发展五百年有一个大循环。他认为到自己的活动时期,又是一个"王者兴"的时代。

这样,孟子就从人性上、历史上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上,为其政治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儒家的政治学说。

四、荀子的政治思想

荀子,名况,赵(今山西南部)国人。其生卒年已不可详考,稍后于孟子,大约在公元前二九八一-前二三八年间。荀子早年和中年在齐国度过,于齐稷下学宫讲学,在这一时期曾应聘入秦,对秦国的刑治、民情等出现的新气象,备加赞扬,高度评价为"治之至也"、寄全国统一的希望于秦,但他对秦不行"王道"有所异议,建议其"力术止,义术行",提出应当用"节威行文"的和缓办法统一全国,未见用于秦。晚年到楚国,春申君委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春申君死,废居兰陵,在楚去世。

荀子一生主要从事于讲学和著述活动,学生中最有名气是韩非和李斯。荀子在学术派别上属于儒家,但其思想又别与儒家,他吸收了当时的各家各派,特别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在儒家门户中自成一派。而且自认为只有他这一派才是儒家的正统。因此,对于思、孟子学派批判十分尖锐,把儒家其它门派贬称为"贱儒","俗

儒","沟犹普儒"。但实际上,荀子在许多方面背离了孔子仁礼思想。

荀子一生留下的著作为《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其中大部分为荀子本人的作品。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1、隆礼重刑

隆礼重法是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他的说法是:"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统治天下),重法爱民而霸(称霸天下)。"(《荀子·强国》,下引只注篇名)又说:"治之经(常规),礼与刑。"(《成相》可见在治国的方略上,荀子是礼法并重这里他虽继承了孔子的复礼、正名思想,但又走向重刑的思想。

荀子之所以被列入儒家学派,他崇尚礼是一个基本原因,他也是儒家学派中对礼的理论论述较为集中的人。什么是礼?荀子除了延续儒家历来的认识,认为礼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相应的礼仪规定,他关于礼的内容,有一个新的简明定义:"礼者,养也。"(《礼论》)"养",供养。具体些说,礼,就是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也包括音乐文采等精神需要。礼,就是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和需要而规定的制度和规范。这就偏离了儒家对"礼"的解释。

礼是怎样产生的?他认为,礼起源于人的欲望,人们的欲望无止境而财物有限,必然相互争夺。"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是礼之所起也。"(《礼论》)简言之,"礼"是同欲、物、争、乱相联系的。关于礼的作用,简要说,荀子认为在于"别"。他说:"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强调)其别。易(同何)谓别?日: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论》)这就是说,礼的作用在于区别贵贱贪富,划分等级差别,因而所谓"养",不是一视同仁,不是"吃大锅饭",而是依据不同等级地位,各有所养,即"皆有称者也"。"养"要与其地位身分相称,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按其地位,求而度量有界,各得其应得之分,因而才能"欲而不争",不争不乱。荀子把"礼"的政治含义引向专制。

因此,荀子又认为治国之道,不仅要"导之以道",而且要"禁之以刑"。他甚至主张"才行反时者死无赦","无恶不待教而诛"。即对那些不识时务、敢于反叛者,对罪大恶极的元凶,要严刑重罚,以禁暴除恶。他还认为:"治则刑重,乱则刑轻。"(《正论》)这同孔子"不教而诛谓之虐"和要取消讼诉的主张已经是相去甚远了。他总的态度是礼刑并用。他说"听政之大分(要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下善至者,待之以刑。"(《王制》)对善意的用礼,对恶意的用刑,行为各异,区别对待,礼刑各有用场。不过在礼法的关系上,他又回到儒家观点,认为礼较之法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他说:"礼义者,治之始也。(《王制》)又说:"法者,治之端也。"即认为,礼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或出发点,法律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在《劝学》篇中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已也。"《礼》是记载礼的总汇,它是制定一切法律条今的准则和总纲,显然,礼对法是起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

总起来看,荀子对于礼法关系的认识,较之孔孟有很大的退步。孔孟主张行德治,施仁政,主要是着眼道德教化的作用,而荀子则主张礼刑并重,这也是荀子思想走向专制的一种体现。

2、尊君爱民

荀子的隆礼,则是从维护等级贵贱,维护封建等级制出发,等级制的最高点,就是国君,因而荀子的隆礼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尊君。对此,他直言不讳他说:"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礼有三个根本:事奉天地,尊崇祖先,隆尚君主,而三者的关系则是,尊奉天地、祖先,都是崇尚君主的条件。是达到崇尚君主目的的手段。关于尊君,他的言论很多。"天子者,势位至尊"(《正论》)。"君者,国之隆(尊)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致士》)显然,他提倡的是君主的位至尊,权最大,独一无二。他甚至说,对君主的意见,"同焉者,是也:异焉奢,非也。"(《正论》)一切以君主的是非为转移,几乎完全成了君主专制主义的论调。这同孔孟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有明显差异,却和法家的唯君是尊的主张极为相近。

荀子在提倡隆君的同时,也主张爱民,他认为民为邦本,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文说:"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认为君主得民心,则身荣国安,失民心,则身危国削,国家的安危强弱存亡最终纟于民。他的说法是:"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王制》)因此,有国者必须"爱民"、"利民"。如何"爱民"?荀子有一套所谓"足国富民"主张或政策。主要是:重本抑未,加强生产。荀子认为,富国富民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的关键又在于发展农业。他认为粮食是社会财富的标志。因此,农民才是"生之者",工商业者及士大夫则是"食之者"。所以,荀子主张"省工贾,众农夫"(《君道》)。国家要用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限制工商者和士大夫的人数。这样,才能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则财恒足。"《《富国》)荀子这种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未的思想,显然是受到了前期法家商殃的影响。在当时的条件下农业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和提倡大力发展农业,自然无可非议,然而,在战国时期,工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它不仅成为繁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促进全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起着极大的作用。荀子这种重本抑未的主张,显然比孟子保护工商业的见解后退了。荀子处处为"君者"想办法,但他下的药方却是一种古代重农主义的政策。

3、人治与法治

荀子认为治理国家,既要有法,又要靠人,二者都重要,但比较起来,人则是第一位的。他说:"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君道》)言简意赅,君子是国家得治的本原,人是根本的,人存则法起作用,人去则法名存实亡。因此,他提倡君子政治,主张正人必正己。他说:"君者仪也,民者景(影)也,仪正而景正。"(《君道》)他把君和师融为一体,把政和德结合起来,这是儒家治国之道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他又从人治出发,他认为国君能否尚贤使能是国家强弱兴亡的关键。是衡量国君明智或昏庸的重要标志。这样荀子所谓"法治"又回到了人治上。

荀子主张人治是与他的反人道的"性恶论"相联系的。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主张人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的也。"(《性恶》)先天自然的是性,后天人为的为的。为什么人性恶?他认为,作为自然的人性,人生下来就有对声、色、农、食的和贪利、残忍的性格,如果顺着这些发展下去,就必然要产生相互争夺、相互残杀和等各种恶行,就会破坏社会的秩序。一句话,人的自然本性天生是恶的。至于"善",象忠信、仁义、辞让这类道德品质,是"反于性而悖于情"的,是违反人性的。怎样由恶变善?他认为只能通过教化和人为的努力,即"生于的"。

从这种反人性论出发,为了使人禁恶从善,由恶变善,就既需要"隆礼"以教化,又需要"重刑"以禁恶,礼和刑都生根于人性,产生自改变人性的需要。这里从政治和教育的角度来看,荀子和孟子在人性善恶上完全相反,孟子讲性善归结为"仁政";从本性上说人们都具有教育成圣的可能性,所谓"人皆可以成尧舜"。荀子讲性恶导致"隆礼"、"重刑",从本性上说人人具有教育成圣的必要性。途经不同是因为荀子是立足在反人性的基础上。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古文课程;儒家思想;“忠恕之道”;医德标准

医古文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医家传记、医著序文及医学论文名篇,旨在研究中医古典文献的语言文化现象,帮助中医药专业学生形成独立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提高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由此说来,医古文既是一门语言工具课,更是一门文化素养课。学好医古文对中医药学生的专业深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经典文献皆由古文记载,中医药本身实为传统文化所培育而生,又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的求学经历对上述医家的影响可谓贯穿一生,不仅其留世文章的措辞造句中多有《礼记》《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印记,而且其平生处世为人、行医济世的准则也大多与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忠”等暗合。他们的事迹无一例外说明,儒学等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这么说,以儒家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作为承载这部分教育内容的医古文课程,有必要将儒家思想教育与语言现象讲解、文意疏通、义理钩沉等琐碎细致的知识点相融合,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中医药院校由于专业课程繁多,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而诸多基础课程特别是医古文课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那么,怎样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广博精深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为学生立身建德的正能量,是医古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无论是医家传记,还是医学论文,儒家思想散落在文章中各处可见。假如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抓手,讲解起来则不止形散,甚而神散;对学生而言,记忆和理解尚且困难,遑论内化为“良药”从而修养言行。其实,针对这一难题,《论语》中早已给出重要的指导意见。《论语》记录了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弟子说过的话,篇幅短小而内容丰富,乍看好像繁复难解。然而孔子曾对曾参说过“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概念”。曾参将其阐释得更为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后学从而得以了解,由孔子学说开始的儒家思想贯穿始终的是“忠”和“恕”,二者合一就是广为人知的“仁”。

医古文课中,“仁”作为医德标准亦可谓“一以贯之”。如,隋唐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论述医德的名篇《大医精诚》中即明确指出,身为医生应当关爱患者,一心救人,切不可自恃己长,使医术成为敛财手段,否则就严重背离了“忠恕之道”。孙思邈以“忠恕之道”之“仁”直指医德,可以想见,“仁”既然是普通士人所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我等更当如此。那么,“忠恕之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在《论语》中,“忠”和“恕”实为“仁”的两种表现、两个方面。按照孔子自己的话来定义,则“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而“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针对子贡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能够终身奉行的话,类似于今天座右铭那样的东西。孔子告诉弟子:“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落实到医德上,则是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具体罗列的方方面面:行医须细致冷静,以恢复病人健康为唯一目标,不乘人之危聚敛财物,不嬉笑玩耍贪图享乐,不得意洋洋自卖自夸。孙思邈还特别提出,要体谅病人独自卧榻的苦楚,也要理解家属遍寻不得的辛酸,从而审视自我,尽心尽力地救治,处方有效且平易。

实际上,并非只有孙思邈将“忠恕之道”看作医德之标。元代的医学名家朱震亨用自己“执心以正,立身以诚”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待人以忠、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在弃文学医伊始,朱震亨即慷慨陈词,作为读书人,“推及物之仁”乃是不折不扣的人生理想,至于出仕还是从医,其区别只在于推行仁德的不同方式。“推及物之仁”的说法延续了孔子“恕”的思想,经历了孟子“老吾老”“幼吾幼”的具体阐述,乃至宋代程朱重新审视后的《大学》中的理念――必先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立足点仍离不开“推己及人”这种一切道德都从自身出发的概念。结合其后的行医经历来看,朱氏也是将儒家思想这一基本概念当作行医济世指导思想的一位名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仁”或者说“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孟思想的基本概念,也是古代诸多著名医药学家的行为准则。医古文课程应重视这一教育内容,并可结合生动的医家传记和丰富的医学论文,系统全面地对儒家这一主要思想及其对医德标准的积极影响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感悟医德,自觉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医药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0.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校学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B2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在高校这个进行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上,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正处在关键形成时期的高校大学生会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已成为当前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儒家思想文化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正是儒家文化孕育并培养了中华民族包容、谦虚、礼让等优秀品格,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现阶段高校的育人需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围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前提下,融合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通过进一步挖掘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拓展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视野,同时将儒家思想内涵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载体,丰富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的理论体系。

二、儒家的思想内涵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董仲舒将其归纳为“仁、义、礼、智、信”,即后人所称的“五常”。

“仁”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孟子的观点是“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由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为爱天下人,其核心在于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并且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高校开展儒家思想教育过程中,推广“仁”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使他们养成乐于助人、肯于奉献的道德品质。

“义”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种行为准则,《中庸》对“义”的定义是“义者,宜也”,指的是适宜的行为;后人将“义”引申为道德正义和社会公平。在当代社会中,“义”体现着社会正义,虽然有法律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仍需要强化“义”的教育,将大学生培养为正直为人、坚持正义的人。

“礼”在古代社会是一种行为规范,主要建立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认为“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礼”以恰当、适宜为好。在当代社会中,“礼”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也是与人交往中的行为模式。对大学生开展“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智”不仅仅指智慧,更多的成分是指辨别是非的能力。孟子认为,“智”是“是非之心”,指的就是辨别善恶的能力。“智”的内涵更大程度上指人的道德观念,从道德的角度规范着人的行为。在高校中强化“智”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信”指的是人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孔子曰“信则人任焉” ,说的是做人要有信用,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论语・学而》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观点,认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诺言,言行有信。即使在当代社会中,“言而有信”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1.缺乏爱人之心

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大都过分关注自我价值,很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甚至为实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社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太多,是典型的“仁”缺失的表现。如他们将父母给予自己的视为“天经地义”,将社会给予自己的视为“理所当然”,而从不思考自己为家庭、社会做出了何种贡献,只是一味地索取,缺乏“爱人之心”。

2.不能坚持正义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强化了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在缺失“仁”的基础上,一切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的, 尤其是在种种诱惑面前甚至颠倒黑白,这是“义”的缺失的表现。在大学思想教育中不注重“义”的教育,不仅不会有见义勇为之举,甚至遗患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特别是有些大学生走向领导岗位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能坚持公平正义,无形中筑成了贪腐的温床。

3.礼仪意识淡化

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很多大学生由此认为该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如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校内还是校外,他们会置社会秩序于不顾,为所欲为;有的大学生无故旷课,迟到早退;有的在食堂买饭、车站站点上车、超市购物结算时,都不排队。这一切都是“礼”的缺失所造成的,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不能明辨是非

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商品经济时代,很多的利益诱惑将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诱惑面前,有些年轻的大学生把持不住,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与大学期间缺乏儒家思想教育有关。

5.缺乏诚信意识

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就是指“信” 的缺失,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作弊、作假和逃避责任,不仅抄袭作业,考试时作弊,还表现为用假文凭、假经历来骗取用人单位信任。这些现象虽然是受近年来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诚信教育,缺乏“信”的教育的大学生往往走向社会后也不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四、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1.培养大学生树立仁爱的人格

儒家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论语・雍也》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论语・颜渊》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阐明的是同一个道理,即若要爱别人,先要爱自己。大学生若要树立仁爱的人格,首先也要做到珍惜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是“爱人”的基础,也是保持健康人格的底线。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协调和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只有学会了爱惜自己,然后才可能去爱惜别人。如果只懂得爱惜自己而不关心他人,那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达不到君子仁爱的人格标准。[1]只有通过“仁”的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懂得何谓“仁”,克服自身的私欲,做一个不仅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的人,才能具备君子仁爱的人格。

2.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俺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此可见,无论是处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积极的入世精神都是儒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2]我们可以用儒家思想的这种入世精神来培养大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将社会责任感升华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觉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公德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在品德培养等关于道德方面的论述,更具代表性。《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期间人与人的道德差异在于后天的“习”。社会公德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在大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将儒家伦理思想内化为大学生能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并且使大学生自觉维护这种社会公德。荀子曾经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观点,说明社会公德不是只通过说教形式就可以教会的,而是要上行下效。教师本身要先正师德,率先垂范,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

4.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孟子・告子上》中写道:“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讲的是价值观问题,不能不辨是非而见利忘义;要在生与义之间有所取舍时,宁肯舍生取义。孔子提倡的“义”就是君子是为了谋求大道而不是只谋求温饱,要能够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物质财富,对财富的获取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义”理,即是否为“不义之财”。此外,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儒家关于道德养成的思想,同时也涵盖了人应该如何全面发展的内容,能够全面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5.培养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目前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大学教育中如果不注重诚信教育,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如《论语・为政》所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大意为没有信用的人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播者与践行者,更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强化诚信教育,这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在大学的德育教育中要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儒家的经典名句纳入其中,将其含义予以详细阐释,使每一位大学生明确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传承的传统美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核心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儒家思想属于向内的思想观念,内修心性,外重和谐,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相信随着高校儒家思想教育的不断普及推广,其教育内容将更加丰富,教育方法更具多样化,其育人的价值会愈加凸显。

参考文献:

[1]卢敏.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2):35-37.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儒家思想 大学生 道德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30-02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对于高校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觉悟等问题,还要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优良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责任感。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正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观的良好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渐地将传统儒家思想融入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建设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了充满挑战的时代,新思想和新潮流不断冲击着陈旧的体制,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们。面对着新时期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代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都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正义感,在认知和行为的表现上都呈现出一种正确和健康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社会活动空间增大,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的人生观变得复杂多样,他们的道德观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生理想模糊不定

当代大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其影响既有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在逐渐的淡化,将眼前的利益当成自己的理想,用经济价值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追求物质享受,造成思想麻木,精神空虚,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丧失了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人生的理想。

(二)价值取向重利轻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的体制、思想和观念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价值取向的偏失。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一切都要向“钱”看,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导致了他们淡化了理想和信念,养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言必及利,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导致了学习和生活散漫,纪律不严谨,个别同学甚至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那么以后怎么立足于社会呢?但这些不讲诚信的问题仍存在于我们大学生身上。在学习方面,大学生不讲诚信最突出的方面是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这也是老师和学校最头痛的问题。在毕业离校后,有些大学生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在就业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他们在签订合同后有出现毁约的情况,也有在面试简历当中造假的情况。企业看中的不是头衔而是这个人的勤奋、实干和品质,而伪造简历却恰恰说明了伪造者的空虚、不自信,让别人不敢轻信。本来是想争取机会赢得信任却反而受到了怀疑,这样被录用的几率也降低了。

(四)人际关系注重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忽视了对方的感受。而有些同学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从而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逐渐产生惧怕心理;有些同学交往范围过于狭窄,只局限于本系、本年级、本寝室和老乡,这样小圈子内的交往,不能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五)社会责任难于担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利益多元化,造成个人价值独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随之增强。有些大学生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注重个人的物质追求和自身需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团结意识淡薄,缺乏了对社会和集体牺牲精神。不爱护公共设施、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一些现象也会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二、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吸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进取的精神。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其中经典著作《大学》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成为了后来学者俗称的“三纲八目”,其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些儒家思想所主张的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可以帮助提升精神境界,树立理想信念,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等等,无不蕴涵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传统儒家思想精华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难得的教材,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通过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也恰恰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二)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向外展示我们民族的团结与爱国激情,对内则能团结和聚集仁人志士,而学习传统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信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主要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培育起来的,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淹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清代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因其体现民族精神而世代相传。儒家思想最主要就是崇尚“忠孝仁义”,强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这些道德标准,对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博爱待人的习惯,净化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将会使大学校园里怀有不同爱好性格情趣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培养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

(三)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很复杂的,并非只依靠自己就足够了,而高校大学生更需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难题之一。传统儒家思想提倡“反求诸己”,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经典言论有利于在交友、完善人格等诸多方面提升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帮助大学生具备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人生智慧,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学会临事不乱,成为有主见有决断能力、有技能、内外兼修、创造力无限、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寓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弘扬传统儒家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宣传,通过媒体播出相关栏目,在公共场所建设宣传栏,刊登诗词名段和文化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扩展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人。加强大学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增强各级图书馆藏书量和服务力度,针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标本馆等,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场所。而家庭也要对其子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参与各种重要的纪念活动,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学校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建议学校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将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并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一是增加“第一课堂”有关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学活动,建立一支可以担当传统儒家思想教育艰巨任务的队伍,为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深入提供有力支持。开设专门学科,使之成为各专业系的必修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古代经典和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并在有关学科中渗透其知识和教育。二是组织“第二课堂”开展传统儒家思想的课外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学术报告、展播影片等形式促使传统儒家思想推广更加深入,吸纳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社团,植根于学生中,以更加活泼的形式达到共学的目标。三是利用“第三课堂”进行传统儒家思想的实践活动,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等形式,在学校中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讲演。此外还可以组织游历、参观旅游、各种表演竞赛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学习,使传统思想教育健康持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现代社会承载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觉性,更需要加强主体性辨认和体识的能力,既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要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具备坚守信念的能力和意志。大学生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主体,要对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在实践中激活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知识的汲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必须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横向跨文化比较的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现象,既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尊重差异,又能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文化利器,抵御不良侵蚀,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操守。

今后,我们将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为中心,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特色校园文化熏陶学生,让其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继承更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钦州学院学生国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钦州学院学报(增刊),2007.

[2]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J].民报,第7号,1906.

[3]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4]宋婕.什么样的国学,什么样的国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7(7).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5篇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也包括了学生升学方面,特别是每一年的高考,高考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求高中生必须拥有很强的应试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正是因为这样,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高考,而不是更好的理解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学生能提高应试能力,不仅只关注对以往高考试题的研究,而且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特别是在讲解儒家思想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去关注历年考点,对原文的讲解和阅读没有加以重视,学生往往只能了解字面含义,无法体会到其精髓。语文老师应当做到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儒家思想,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评价一个人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不仅仅是看他的学识和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其思想道德,正是因为这样,高中语文中渗透儒家思想是必然的,老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儒家思想,在课后,也应当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以儒家思想中被人们所赞扬和倡导的行为作为标准,具体做法有:

1.运用儒家思想中众所周知的经典话语引导学生

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管是在课本内容还是在高考试题等方面,都有直接选用《论语》《孟子》中的篇章,并且教材的其他课文中也渗透着儒家思想,因此,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这些课文来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在教导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拥有崇高的人格。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潜移默化的灌输儒家思想,经常说一些“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有信”之类的话。

2.领悟儒家思想中的精髓,贯彻到自身行为中

儒家思想是经过几千年时间反复历练的,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丧失意义。它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不可以取代的地位。正是因为这样,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竭尽所能的帮助学生去领悟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看,儒家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目的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把现实和伦理相融合,本质就是教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事。例如儒家思想中“修身”、“仁爱”、“自省”等观点,在如今现实生活也是提倡的,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们做到这些。例如,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自身对古文的理解能力,遇到不明白的文字与句式,不能第一时间就去翻阅解释,而是应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与推断。不论是从字词的发音,亦或是作品的语法、结构等方面来进行推理,都可以将这些推理方式告知学生,进而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

3.联系教材与儒家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归园田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到孟子所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思想中重要主张之一。儒家思想积极入世,要胸怀广阔,在有生之年为国家昌盛繁荣做出微薄的贡献。如果无法报效祖国,那将退而修身。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体现了这一儒家思想。陶渊明一心想为国家做出贡献,却无奈官场腐败黑暗,在官场中无法随波逐流,只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回归自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陶渊明不在黑暗的官场中漂泊,独善其身,归隐自然。这样讲儒家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比单纯的讲解儒家思想或者给陶渊明贴上标签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两者的结合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古人行为的重大影响。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儒家经典 思想品德教育 争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31-01

以下是在之前关于现今有些学校实行背诵古诗词和阅读“四书”“五经”的学习要求,社会文化工作者专家们对此争议的一些观点:

持支持观点一方: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代表性人物,当然要属我国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王财贵博士,他认为,“要振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乃是因为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是有真理在其中的。”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孝”思想一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有重要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持反对观点一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晓东认为,王财贵是在颠覆现代观念,提出“填牛”理论和记忆的“黄金时期”理论,主张让学生硬背经典。而刘晓东认为,阅读或者诵读经典,应该是建立在懂了的基础上。如果不懂就进行背或者诵读,那就是机械记诵。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经典对于中学生发展和思想教育的一个作用,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孝”思想一直对我国的国民思想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经典形塑了我国一代代读书人的思想、人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了国人立身处世的行动准则。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当代中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而今,儒家经典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文化遗产。

那么,儒家经典对于中学生而言,有什么样的教育影响和作用呢?

1 培育中学生的民族精神,涵养人文情怀

我国初中生年龄普遍在12-15岁,此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显然,这个时候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思想中的“和”与“孝”可以有效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民情感,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民族精神。当代学生所处家庭、教育、社会和生活,相比以前的学生,完全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更是没有遭遇过巨大的挫折。因此,当代初中生无法体会国家衰荣,更是没有较强的荣誉感。但是,当代中学生正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太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至关重要。我国从2009年起,就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诗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能够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当中感染到这样的情怀,从而转换成真真切切的爱国情感。

2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并对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了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这两句千古名言,直到现在依然不衰,孔子不仅要求每一个弟子都要端正学习态度,还要温习书中的知识点,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孔子的这种儒家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国外的很多学术家都将孔子的这种教育观点列入教科书中。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学会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还要注意教给他们新方法,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儒家文化中的很多思想观点都与目前的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到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青少年,有利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是青少年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一旦习惯养成就将很难改变。个别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还可以带动周围其他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思想中很多都是关于“利他”行为的精神,这导致我国未来的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很可能会朝着“利他”主义方向发展,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因此,每一个历史朝代都会出现很多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发扬这种文化。当代学生具有基本的学习吸收能力,正如王财贵博士所说,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就像是海绵似的吸收,是整体的吸收。也许初中生由于时代的不同,无法完全地理解儒家经典,一时消化不了没有关系,可以用一辈子去消化。因此,儒家经典实际上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因为他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5 结语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演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43-03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固有功能决定的。因此,理清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拓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和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历史演进的脉络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力图通过控制思想、约束行为而达到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萌芽于奴隶社会,完整的思想教育形成于春秋战国。到封建社会,已经建立起完备的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成为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有力武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中国近现代。纵观自汉代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史,儒家思想贯穿于始终,其“德政”思想在当前党中央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基本方略中仍能看到影子,足见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

1.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发源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约5000年,黄帝部落兴起于黄河流域,在没有文字记载的上古时期,关于黄帝的故事是依靠口口相传记载下来的。《国语·鲁语》说,黄帝“明民共财”,实行“明上下,等贵贱”调剂部落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制度,通过规范社会秩序强化人们同自然斗争的能力,缓和因生产力发展造成贫富分化而带来的氏族内部矛盾。古代典籍对黄帝“仁爱”与“德治”多有记载,如“黄帝仁义”(《龙鱼河图》)、“养民”(《万机论》)、“修德抚民”(《帝王世纪》),通过高尚的个人品德和以身作则的教化示范,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这些记载虽不排除后人有意赞颂的因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的历史原貌。黄帝“养民”的德性、“修德抚民”的德治铸就了华夏民族崇尚道德、尊重道德的价值取向,培养了中华文化的道德精神,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深远的后世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发展于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进入奴隶社会。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奴隶主学校逐步建立起来。在奴隶社会法制体系建立并完善的同时,掌握着神权、君权的奴隶主阶级利用宗教迷信欺骗、麻痹社会中下层阶级,通过讲“德政”,完善“礼制”等手段缓和阶级矛盾,削弱奴隶阶级的反抗意识,达到维护阶级统治的目的。统治者不断向社会成员灌输符合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迷惑和教化臣民,使之放弃反抗,安于现状,将改善生活状况的希望寄托于神灵和君主或者“来生”。

2.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繁荣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繁荣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走向没落,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的时代,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日益复杂和激烈,代表新旧思想的各种学说、流派并存,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其间,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争芳斗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学术流派最多、争论最激烈、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一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其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以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强调以法治国,政治上主张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先秦百家对于治国和教育的方略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今天仍然能经常看那一时期各大思想流派的影子。如:“依法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以德治国”则有着儒家“仁政”主张的影子;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延续,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则脱胎于孔子博大的教育思想等等。

3.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固化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正宗”。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发展到了极致。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建立完善的封建道德体系。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即便在今天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对比欧洲14至16世纪以文艺复兴为发端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封建统治者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以维持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抑制了教育思想的自由发展,使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自先秦之后,再也没有突破形成质的飞跃。

二、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

受儒家教育观念思想影响,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主要提倡两种方式:

1.言传身教

所谓言传身教是指教育者通过灌输儒家典籍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对所传授的伦理道德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对教育的经典思想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带动和感染受教育者,以达到促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认知和肯定的教育目标。古代传统的言传教育,主要是传授《诗》、《书》、《易》、《春秋》、《论语》、《孟子》等经书,而启蒙教育的内容则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女儿经》、《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教材开始。封建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就蕴藏在这些书籍中,通过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熟记、默诵,使这些封建道德思想潜移默化地统治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这种思想道德和伦理教育很可能从受教育者所接触的最初级教材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对于封建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行为,统治者也会指派专门机构进行搜集整理,将其中的典型事例编纂成书,供社会成员学习效仿。比如《烈女传》、《二十四孝》等等。身教是提倡教育者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作用。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提倡通过“正己”感染和带动学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主张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要求教育者“躬行倡导”,他本人经常与弟子一起过简朴而艰苦的生活,亲身实践其教育思想。

2.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关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古代的学者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提倡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儒家提倡的学习和思考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被传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修养逻辑。关于修养和思考的方式,则主要有“自省、克己、慎独”。自省是自我反省、反思的修养方法,是思想深处的自律修养,是完善人格,达到道德境界的途径。克己,是自觉用统治阶级的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杜绝非分之想。慎独,强调的是道德的自律性,提倡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道德水准。

在言传身教、修身养性的教化思想和实践影响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养成了忠诚、尊师、重孝、内敛、有志、安贫等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气质特征。在剔除封建糟粕的前提下,这些特质在今天仍不失为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的沿袭和发展

1.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精髓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厚积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将“圣贤”、“君子”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目标,为人们塑造了可供学习、参照的理想人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种人格理想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成为了古代社会人格理想的偶像。这种理想化的人格之所以会被封建统治者认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一方面也用以调整全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使之安定有序。这样的目标无疑是符合封建统治秩序需要的。作为理想化人格目标的“圣贤”、“君子”,志向远大,忧国忧民,整天想的是天下大治,社会稳定,民众富庶,安居乐业。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人格,不但要加强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民众疾苦,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经过一代代学者的丰富、发展,在与道家、佛家的理想人格不断融合、渗透之后,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从先秦到明清,在中华民族文明史册的每一页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理想人格的影响,其厚重的历史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用自己的思想理论去定位社会成员思想,塑造社会成员人格,培养维护阶级和社会地位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和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的社会职能之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1]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党、国家和人民军队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当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不二法宝。早在1927年,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起义部队受挫后,队伍中出现了士气低落、士兵不断逃亡、军阀作风严重的不利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力排众议,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做到了第一线,做到了普通士兵身边,从而彻底解决了部队的思想问题,不仅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在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成为了人民军队战胜反动派、取得全面胜利的法宝。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的中原战场上,我中野、华野部队总计六十万人,面对着徐州“剿总”刘峙集团所属八十余万人。在兵力、火力、机动性等要素处于全面劣势的情况下,领导的中央军委果断作出举行淮海战役的部署。在为期三个阶段的战役过程中,面对兵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中野、华野各参战部队采取了边打仗、边整训、边补充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成千上万的俘虏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先开会诉苦,进行阶级教育,兵大多数也是穷人,通过诉苦启发俘虏兵的阶级觉悟,灌输穷人翻身谋解放的道理,然后把俘虏兵下放到各个班,就成为了“解放战士”。行军的时候班长替解放战士扛枪,宿营的时候班长给解放战士烧洗脚水,冲锋的时候班长、排长、共产党员、老战士冲在前头,解放战士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同样立功受奖。朴素的思想教育、先天的阶级感情、无声的表率作用构成了战场上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于是,昨天在部队里临阵退缩的逃兵,今天就成了部队战场上奋勇向前的无畏战士。于是,越打越多,“国军”越消耗越少,直至最后全军覆没。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战场上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绝对功不可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政府将培养各个方面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同志在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的教育目标,即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改革开放就可以搞得更好,更有成效。[3]”可以看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给予了充分重视,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无不寄予殷切期望。同时,这也是历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需要,孜孜以求,不断培养和锻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人才内在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5.

[2] 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2.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化;历史经验;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5-0162-05

所谓教化,就是通过教育而使人感化,就是“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其目的在于“止邪也於未形”(《礼记・经解》)。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古人在思想教化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为中华民族的古人和当代人,在思维方式、接受思想灌输的方法等方面有不可割裂的历史继承性。总结其成功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讨,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教化的基本经验

儒家思想教化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化方法。

第一,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通俗教化载体的编撰。

儒家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并编撰了大量的通俗教化载体,以推行思想教化,效果斐然。

一是建立一套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教化思想体系。用什么内容来教化民众十分关键。通过数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儒家思想教化的内容可以说是浩如烟云,主要包含:仁、义、礼、智、信,温、良、俭、恭、让,诚、忠、孝、悌等,它不仅涉及到人对自身的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对家庭邻里关系的认识,而且涉及到更高的层面,如对人与社会关系、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这些古人用来正人心、化风俗的仁义道德,数千年来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思想教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思想教化的核心价值。

二是建设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思想灌输教化的载体。古人将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编写成启蒙读物、科举经典、民间故事、通俗画本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对人民进行灌输教育。其中,用于启蒙教育的读物有《童蒙须知》、《幼学琼林》、《二十四孝图》,以及“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用于妇女教化的载体有《列女传》、《女孝经》、《女论语》、《女儿经》等,用于科举取试的“四书五经”等。这些作品把基本教化思想融入其中,不仅话语简洁、贴近生活,而且妙语连珠、极富文采,因而脍炙人口、历久不衰。数千年来的历史证明,这些通俗载体在推进儒家思想核心价值的大众化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第二,思想教化方式多管齐下。

为推行思想教化,政府建立了一套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的多途径、立体式的教化体系,同时注重和提倡典型示范和个人修养在思想教化中的重要作用。

谨庠序之教:强调学校教育在思想教化中的重要性。中国的学校教育历史悠久,并形成了蒙童教育、大学教育和社会教育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字经》说:“幼不学,老何为?”古代施教者认为,幼童心地淳朴,恶习未染,是思想教化的最佳时机。西汉时期贾谊主张“绝恶于萌芽,起教于微妙”,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新书・容经》)。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也重视童蒙教育,他借用孑L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和民间谚语“教儿初孩,教妇初来”作为依据论证他的观点。历史证明,儒家思想教化的核心价值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成为先民立身之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蒙学的教化功能。

大学教育在古代称作太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统治者在中央创办的教育机构。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西汉时,董仲舒提倡为政者教化人民的主要方法是:“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统治者在中央办太学的同时,在地方设立郡学、县学、社学,同时还提倡私塾教育,从而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学校思想教化体系,对人民进行思想灌输教化,从而把儒家核心思想灌输到人民心田。

“养不教,父之过”:重视家庭的思想教化功能。《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古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思想品格形成中的作用,“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因此古人认为人者必须“成教于家”。关于家教,就其内容来看,历代家教始终与传统核心价值互相呼应,成为传统思想教化在家庭视域的延伸;就其功能而言,旨在规诫家族成员齐家的原则等;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古代家教主要是通过家书、诗文、家谱、宗祠等载体,以长者口吻,用一定的形式进行世代相传。家教在古人的思想品格形成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强调社会环境的思想教化功能。个人的发展是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教化十分注重社会环境教化功效和榜样的示范功能。

重视社会环境教化功能。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唐朝韩愈在《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说:“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形象说明环境对思想教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学派认识到社会环境的自发影响,十分注重创造有利于思想教化的环境,如借民间婚丧嫁娶礼仪庆典等活动宣扬儒家价值观,对受教化者进行思想熏陶和思想教化,其目的就在于达到“一道德、同风俗”之功效。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即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民德自然就会淳厚朴实。统治阶级的教化思想深深蕴藏于民俗风情中,从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效果明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常言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孟子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於众也”(《孟子・离娄上》),突出强调身居高位者之仁可广播天下,而不仁者居高位,则会起到极其恶劣的反面影响。因此,一方面,教化者提倡社会成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典范群体的纯洁性,统治者对有违道德法律规范者,尤其身居高位者进行严惩,而对清官廉吏则大加表彰和委以重任。统治者还对民间模范遵守基本道德的人举为孝廉,并把他们作为全社会推崇的典范。

“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个体的自我教化。《大学》中“八条要目”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 身处于关键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慎独”、“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为本,以身作则,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然后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立志“修身”的最终归属是实现理想人生,而理想人生是传统思想教化的重要内容。

第三,“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和“与民同乐”:思想教化必须以“富民”、“乐民”为物质基础和精神前提。

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思想教化的前提。一方面,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主张“教民富为先”和“富教并行”。儒家学派十分重视“教民富为先”的思想,其源头是孔子对庶民“富之教之”的观点。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人民物质生活富裕,是思想教化之根本,“百姓足”,“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有一定的物质财富是思想道德提高的前提。百姓衣食无忧了,就应该教化,“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民富则安,民贫则乱,“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可见古代思想家认为富民是思想教化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对人民进行思想教化。

先富后教思想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例如可能认为贫穷就不能教化,富裕之后不用再教化等等,所以儒家学派又进一步阐述了“富教并行”的观点。王夫之认为,如果片面强调富而教之是“是执末以求其本也”,因为“待其足而后有廉耻,待其阜而后有礼乐,则先乎此者无有矣。无有之始且置之,可以得利者,无不为也”《王夫之・诗广传》。如果一定要强调先富而后才可以教化,那么富裕之前的富裕追求可能会不择手段,所以“裕民之衣食,必以廉耻之心裕之”,在使人民富裕的同时,必须对人民进行思想教化,这是对古代思想教化理论的重大发展。

另一方面,要在精神上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中的“独乐乐”,“不若与人”;“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集中反映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人民群众不但有物质利益的追求,而且还有精神享受,如果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同样不能达到对人民进行教化的目的。因此,统治者在提高人民物质福利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人民群众的精神享受,注重与民同乐。

二、传统思想教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尽管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存在本质不同,二者在具体内容、历史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二者教化和灌输对象同为中国民众这一点没有变,中国民众接受思想教化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相似性和继承性。儒家思想教化的历史经验,无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启示。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儒家思想教化的重要经验原因之一就是,它建立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思想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等四个方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灵魂,它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灵魂和方向保证,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推进其大众化的前提。

儒家思想教化十分注重其载体的通俗易懂,这一经验启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实现其通俗化。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喜闻乐见”。马克思主义如果变得高深莫测,变成少数理论精英的专利,大众化势必成为空话。为打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化载体”,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编写通俗教材。通俗化的教材,必须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民族和信仰等具体特征,不可一本通天下。其次,建立丰富多彩的宣传平台,注重灌输的实效性。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化载体,运用音乐、舞蹈、诗歌、小品等多样形式,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喜闻乐见。再次,注重受教化对象的参与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要达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所以,受教育的对象不能只是观众,而且还必须是演员。让教化对象直接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体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从而达到寓教于“行”的效果。

第三,维护广大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考虑民众物质利益,这既是基于儒家教化中“教民富为先”传统继承,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观的发展。这既不是功利主义,也不是低级庸俗,而是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做到,那么宣传灌输的一切努力将归于零,马克思主义能上电视、报纸,但进不了老百姓心坎儿,进得了教材、课堂,但进不了头脑,大众化亦不过是“大空话”。

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掷地有声地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也曾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多次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和政府应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历史传统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让群众打心眼里接受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把抽象的理论说教转化为广大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群众对抽象理论的疏离感,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变得亲近民众,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最根本原则。

仅仅注重物质利益,或者先注重物质利益、然后再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都是十分片面的,我们必须借鉴儒家“富教并行”的思想教化方法。曾经说过,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实现自己的领导,其中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只有物质享受,而没有思想,无异于禽兽;先注重物质福利、再进行思想教育,那么思想教育之前的物质利益的 谋求可能会不择手段;富裕之后还不进行思想教育,可能会出现为富不仁、物欲横流和仇富心态,而上述种种现象,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统领地位,进而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抓住“给以人民物质福利”这个根本,而且必须在同时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

第四,发挥榜样示范功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典范作用。

儒家思想教化十分注重教化的示范作用,这一经验也值得借鉴。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并要求共产党员在打仗、生产、执行命令等方面做群众的模范。传统思想教化经验表明,思想教育离不开教化主体的垂范功能,“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或者说,身居高位者,必须以“仁”为本。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当前,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主体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如果自己本身口是心非,或者当面冠冕堂皇,背后贪污腐化,那必然会象孟子所说的:“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於众也。”思想道德建设如针挑土,而思想道德破坏却如水推沙,一个反面典型,可能会使长期的宣传说教顷刻化为乌有,一个负面影响,往往会使长期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功亏一溃。为此必须做到: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加强身居上位者的自身修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模范;其次,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把那些“其身不正”的害群之马清出党员干部队伍,使他们不能“播其恶於众”;再次,要加强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古人强调“八条要目”的自我修养,并强调“吾日三省吾身”。马克思主义者也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党员干部的个人修养,是其作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前提。

第五,注重马克思主义多途径、立体化灌输,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辐射面和影响度。

儒家思想教化十分注重全方位、多路径,扩大其核心价值的辐射面和影响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重视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氛围、个人修养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灌输。

家庭是社会成员接受教育和思想教化的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化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长期性和直接性。家庭主要成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家庭主要成员对社会现象的反应,将直接对家庭其他成员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是家庭其他成员的示范。所以,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于家庭成员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学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学生时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先人们十分注重各级学校在思想教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时效性,必须把学校的灌输教化当作推进大众化的主阵地。在小学教育阶段,要注重儿童思想品德的启蒙教育,在中学阶段,要注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教育,大学阶段,要注重培养青年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只是手段,进头脑才是目的,而真信、真学、真用才是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根本。

社会氛围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教化的大气候,它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讲的就是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则更加直观生动地说明了古人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良好的理论氛围中才能有效推进。社会空气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首先,坚强党风和官风廉政建设,以良好的党风官风影响民风,而民风朴实,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而成。这正是“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风必堰”(《颜渊》)。其次,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利用重大事件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对人民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等,利用重大灾难事件如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通过减灾救灾、设立全国哀悼日等活动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再次,以节假日为契机,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法定的节假日,不能一放假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利用此机会,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寓教于乐。如利用传统民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对社会成员进行新时期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利用重大纪念日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对人民进行革命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教育。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儒家 比较 影响 中韩 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38-02

1 儒家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1.1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简介

我国中小学教学科目和课时安排严格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道德、科学、体育、艺术和外语等不同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开始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为满足服务农村生产的要求,对农村中学教育内容单独做了要求[1]。

在各科目课时分配上,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在九年教育的课时中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占7-9%、历史与社会3-4%、科学7-9%、语文20-22%、数学13-15%、外语6-8%、体育10-11%、艺术10-11%、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16-20%[2]。

1.2 儒家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目的设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要包括:

首先,儒家思想重视道德教育[3],体现了儒家思想将品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的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学科目中,从小学到中学根据不同阶段设置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而且道德教育课时占相当的比例,最高可到9%,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与儒家教育思想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次,儒家思想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特点在我国中小学科目设置中得以体现。教学科目设置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根据兴趣爱好差异,初中阶段开始分科,学生还可根据爱好选择部分学习科目,如可在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间选择,高中阶段教学以分科为主;另外,我国中小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具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特点。

再次,实践教育占据一定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格物致知”,具有鲜明的实践色彩。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已经包含实践的内容,与儒家格物致知思想一致,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育仍处于劣势地位。

最后,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的具有的官方色彩。儒家思想“官” 本位思想严重,缺乏民主的精神。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受到该思想影响,如教育内容与形式固定等,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效果,但固定的教学内容难以与就业和学生兴趣结合,势必会影响教育的效果。

2 儒家思想对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2.1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简介

与我国中小学课程和课时安排由官方确定类似,韩国教育主管部门对韩国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科目和课时安排也做了明确要求,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设置了道德、社会、数学、外语等科目以及创意性体验活动实践课程。另外,还开设的部分选修课程和选择性学习的课程[4]。

2.2 儒家思想对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韩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被大量引入教育内容。韩国政府汉字教育政策要求推行儒家理念,韩国教育部在中学阶段推出了汉文课,韩国的中学汉文课本中以学习儒家经典名言为主要内容,不仅如此,还在全国性的考试中出现汉文题目。

其次,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具有显著的地位。韩国现行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四方面目标,即学生了解自己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道德方面的诸多要求。另外,民族主义和政权意识是韩国教育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爱国、爱家的情感,强调正确的行为规范,传达儒家的忠诚、孝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内容。

最后,受儒家“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实践教育是韩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教育中开设的创意性体验活动、选修课程、学校自律性选修课程,以及技能课程等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另外,开设的技能、家庭和第二外语等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有助于毕业生更加符合当前就业的要求。

韩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同样具有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特点,与儒家教育思想的要求相一致。另外,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也是受教育主管部门以法律形式确定与我国中小学教育相似。

3 比较分析

中韩两国中小学教育内容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且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重视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注重博与专的结合及循序渐进等特点。

但同时可以看出中韩中小学教育内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的差异,主要包括:

3.1实践教育地位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性不同

虽然我国规定了实践课程,但数量未明确,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实践教育难免流于形式。我国虽然分科,但内容固定,分科时部分学生难以分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就选择了一个方向,而韩国的选修课程设置有多方面的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

3.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程度的差异

韩国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两者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从身心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我国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教育的主要来源。

3.3对历史与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存在较大差别

总之,儒家思想对中韩中小学教学都有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应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传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验和不足,以促进教育成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1.

/20010926/3002911.shtml.

[2]教育部. 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C].2011,11.

[3]初淑红. 浅谈儒家思想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借鉴意义[EB/OL]].才智, 2010, 13.

/

[4]韩国一站式教科书服务网站[EB/OL].韩国中小学教学科目与课时安排,2011.

儒家思想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古代;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文明也源远流长,这些都凝聚着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的社会或社会团体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准则、行为标准来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进行控制和约束。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在封建统治中占居主体地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其中对伦理纲常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思想灌输等方面较为注重,统治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一、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变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道德教育为主,以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结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能够发现,中国的古代人性格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大,当然这也与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比如“德治”和“法治”,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而提出的,“德治”是让被统治者从思想上接受统治者的统治,还要求在行动上服从于统治者,“法治”则是以通过法律、命令等的手段使得被统治者听从统治者的安排,酷刑就是“法治”的产物,若是被统治者不能从内心真正认可并接受统治者的统治,容易造成两者相对立的情况,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则能够达到一定的统治效果。

1.起源于原始社会

随着人类的出现,原始社会应运而生,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那时资源十分匮乏,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在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分配方式,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体地位,随着生产条件的发展,集体生产被个体生产所取代,出现了私有制。原始社会时期通过社会规范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原始社会时期政治性较弱,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采用精神奖励的方式去进行分配。部落首领或氏族首领较多的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因为没有文字,所依靠的就是绘图、岩画、肢体语言以及口耳相传等。

2.发展于奴隶社会

公元前2027年夏朝建立,部落之间形成统一的社会,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更加完善成熟,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内部的统治,通过德政、礼制等手段使得奴隶服从于他们的统治,并制定法律和酷刑来约束奴隶的自身行为,借助来迷惑奴隶。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时代正式出现伦理、道德教育

。3.繁荣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出现,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全面瓦解,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依托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其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站在个人立场上思索家、国、天下的统一关系,以国家利益为探究主体去思考个人理想的实现问题。孔子所宣扬“君权神授”理论,有利于统治阶级实现自身的统治,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利益相契合。

4.完善于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王朝,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国家完成了大一统,秦始皇开始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并统一单位、钱币等等,这些在全国推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条件。汉代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新的诠释和解读,形成“新儒学”思想,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全国的统一思想,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儒家思想贯穿于封建的专制统治,与封建专制统治相融合,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统治者又为儒家思想的确立和施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现将教育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以人性的角度去论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由于对人性认识的不同,导致道德教育的不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儒家思想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实际上就提出了人们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指出了人的后天差异在于“习”,在于后天的学习和教化。以荀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是自私的个体,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才能够改变这样的本性。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出了“道法自然”学说,认为人性无本善、本恶之分,只有通过后天的发展教育,才能形成性善和性恶。

2.以礼乐为基础,仁义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礼乐是指礼仪规范和音乐舞蹈,仁义是指仁爱和正义,董仲舒将仁义作为人发展的最高道德准则,礼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仁义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礼乐与仁义相辅相成,其中“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仁者爱人”是他的思想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所提倡的人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礼”反映出了等级差异和社会地位,是外在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仁”既是一种审美理念,又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强调自我约束性。

3.以形成高尚的理想人格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其中人格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君子和圣人的品质为主,“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以上指出了君子所应该具有的品质。经过不断完善,儒家所塑造的“圣人”具有了以下品质:拥有圣明的智慧,明万物之理,集孝、悌、忠、义、直、礼、信、谦、勇等美德于一身[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和圣人都应该是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具的人,要重义轻利,做到有理想、有志向,胸中坦荡,待人和善宽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求做到自强不息。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能够维护封建统治。

4.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主要是个体的自身修养,不仅要依靠于外部的约束力,而且要提高自我认识,其中孔子“内圣外王”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内圣”从道德层面,强调个人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使自己的人格达到圣贤,做到“修身”,并借助一定的教育方法成为一名有道德、有品行、有德行的人。“外王”则要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慎独”以自我反省为基础,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教育方面,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侧重于人的内在认识,要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做到知行结合,以行为本,不仅如此,还要看教育对象是否对接受教育存在学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提高自身修养,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道德认识。

三、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由于中国古代的等级划分、社会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大体分为以下三种:

1.封建统治者灌输法

灌输历来是统治者为维护政治统治而普遍采用的手段,如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用这种灌输方式来顺应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宋代确立“三纲五常”纵横结构的政治伦理体系,更是把灌输思想发展到顶峰,故有人在评价此影响时,称其为“关键是很抓思想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环节”[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伦理道德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是仅仅从道德的教化方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还不够,还要依靠法律等强制手段来约束受教育者的个人行为。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其专制的政治制度相匹配,其教育方法理所当然会带有强制性[3]。学校教育作为统治者灌输教育的主要载体,并将德育放在首位,课堂中以灌输“三纲五常”为主,为教化本性,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强制驯化,强制灌输,将封建伦理道德、礼仪等行为规范,寓于各项规定中,用以规范民众言行。

2.社会教育法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占主体地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推崇的一种形式,它能增加教育者,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4]。其中,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最好的环境,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教育下,有利于受教育者塑造理想的人格,通过已经拥有“君子”品质的人现身说教或感化,来激励受教育者去追求更高的道德水平,接受更多的道德教育。教育者通过以身作则来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从而起到社会教育的功效。

3.自我内化法

中华文化对伦理道德较为重视,但是单从外界环境是不能完全起到教育作用的,所以还要从自身出发,完善人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强调了自我内化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督促等方式,达到约束自身行为的目的。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用社会道德规范约束个人行为,并且用统治阶级制定的标准来约束个人行为,通过自我道德教育,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准则。

参考文献:

[1]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2]中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M〕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2480.

[3]谭凤娥.论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1):30—34.

[4]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10—13.

上一篇:社会综合管理范文 下一篇:建筑技术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