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定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50:30

管理学定律

管理学定律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二八定律;班级管理;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530-02

二八定律表明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这告诉了我们做好一件事或一项工作,要善于抓住关键的20%。所以,在"发展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的光荣使命下,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培养有素养的现代职业人,运用"二八定律",以20%的投入换取80%的产出呢?

根据笔者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抓住几个关键的20%,以20%为切入点,其他的80%就迎刃而解。

1.选择并培养"关键的20%"学生:组成强有力的班干部管理团队

一个班级的好坏取决于班风。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管理团队。所以班级管理的重头戏就是抓住"关键的20%"的班干部。我们必须把那些思想意识好,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管理水平高,服务意识强,学生信得过,能当班主任老师助手,同时又起到桥梁作用的优秀学生选当班干部。同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沟通班级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提升班干部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下放部分决策权,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创造性。做好了以上几点,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必会建立,通过这20%的关键力量的影响,班级的一切日常管理事务必将顺心顺意。至今我都清晰记得2005年第一次带过的班级0508包装装潢设计班,以何琳颖同学为班长的班干部团队,团结一致,身先士卒,在同学中威信极高,把班级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到毕业为止班上38名同学,无一人流失。到今天,38名同学,有16名自己成为广告公司或门店的老板,其他均在设计公司当平面设计师。在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通过抓住班干部这"关键20%",基本可以解放出班主任80%的精力,同时也锻炼了班干部的能力。

2.抓住 "关键的20%" 重点工作:制定班规、定岗定责、检查落实

学生管理中的事是很多、很杂的,工作"关键的20%"是班级管理岗位分工及班规制定。当"20%的关键"学生选出来以后,就要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完成"关键的20%"的工作。如果包干区卫生你要亲自查,教室的灯你要自己关,活动你要亲自组织,纪律你要亲自管……老母鸡带小鸡似的一有空就坐班,当然累。如果我们抓住班规制定和班级管理岗位分工这跟风筝控制线,则工作就解决了80%。选好班干部队伍后,明确每个班干部的工作职责,所有班干部分工与合作,团结一致。另外,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班规制定,以制度规范实现自主管理,达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实现班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形成自动化的管理机制。当然,班规的制定也有一定的技巧,一定是要是学生"自觉自动自发"制定出来的,全体同学认可并通过了的。就像魏书生所说:"小组长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就不必做。"让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实践,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在做事中同时又锻炼学生的能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督促检查落实到位,不时的鼓鼓劲,加加油。

3.做好 "关键的20%" 后进生的转化与引导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主任的80%的管理精力有时候就集中在这20%的后进生身上。这20%的关键,是造就一个班级管理的80%的问题所在。那么怎么解决这20%的问题呢?

3.1 首先需要教师有"三心 ":耐心、爱心与信心。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日常学习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且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某些不良习惯是长时间形成的,要想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学生的转化工作要讲究付出。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或者认为我都把心掏出来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付出足够的耐心。

罗伯特.勃朗宁说过,把爱拿走,地球就是一座坟墓。而我要说,没有爱,教育就是一潭死水。"师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师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对学生的教育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各方面综合的结果。做学生的转化工作就应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用我们的爱心去改变他们。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因此,我们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转化过来的。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成为差生,谁不想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呢?

3.2 熟知学生。《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解决好自己的心态问题后,首先就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后进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欢乐,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及在家中的地位等等。为后进生转化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除了做这些常规的了解以外,也通过一些性格测试,参考测试结果,大致掌握学生属于什么类型的性格,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方法。比如"九型人格"、"性格色彩学"等。

3.3 重视家长。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笔者曾经有个学生叫小彬,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冲突,把同学的头和鼻子打的流血了。经过与家长交谈,发现孩子的父母在家就经常吵架,从小到大,母亲都是以打骂的形式来教育孩子,这样自然而然在小彬身上就形成了暴力解决问题的阴影,情绪与脾气经常控制不住。经过建议,孩子的母亲也在慢慢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看到的总是孩子不足的地方。以孩子的错误为契机,历数孩子过去的类似错误;与孩子斗气,在其他人面前公开说自己孩子的种种不是等等。如此种种,孩子的叛逆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告诉我们学生的家长,要他们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与孩子沟通,先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3.4 发现闪光点。丽塔・皮尔斯,美国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她有一段7分48秒的演讲视频《每个孩子都是冠军》,给我深深的震撼。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确实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兴趣爱好,有他的闪光的一面。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使这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已经失去了上进心,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重获自信,使他们的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笔者有个学生叫林海华,上初中时就沉迷网络游戏,来到我们学校后一如既往。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平时请假很难出去,发展到后来就是爬围墙出去。多次谈话没起到太多效果,家长来校后对待学生是非打即骂。林海华反正就是保持沉默,不顶嘴,也不反抗。正当笔者苦思冥想对策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林海华同学的一个闪光点。一次学校举行全校乒乓球比赛,结果林海华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比赛拿了一个全校第2名。

为班级的"学校一日量化考核"加了4分,班级也因为这个加分而获得了学校的"周文明班级"。借此机会,笔者在全校大会及班级会议上大力表扬这个学生。这次成了班级的功臣,为班级做了贡献,再抓住时机与他进行深入交谈,让他一步一步慢慢克服自己的网瘾。到毕业的那个学期,他就真的一次违规出去上网的情况都没有出现了。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综上,学生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灵活运用"二八定律",抓住几个关键的20%,以20%为切入点,尽我们的能力把每个孩子都变成那幸福的20%。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1993年.

[2] 魏书生.好父母 好家教.漓江出版社 2008年.

[3] 刘炜.谈优秀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培养与使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4] 邢学亮.高校学生工作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管理学定律篇2

法律是指国家宏观规定的,调整公民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刑事纠纷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条文。我国的法律在大体上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三类,在具体使用上还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三种诉讼程序的法律。我国的法律具有规范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国家意志性以及国家强制性等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规范性和强制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条文有其自身的规则,并不是随意制定的。法律的规范性体现在其客观,准确不得轻易更改的特质上。法律的强制性是指法律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规矩,而是国家依据其强制力进行颁布规定的硬性条文,并且,对于违反法律的公民,国家根据具体情节进行惩罚。

二、应用法律在音乐学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应用

法律来进行音乐学院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学院管理的规范有序;有利于学生自主约束自身行为;有利于学生,教职工的教学安全保障;有利于学院管理更具有信服力等等。首先,法律通过其教育作用促进音乐学院的管理工作。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管理上的鼓励与惩罚,即对于学生,教职工符合学院管理的行为应予以奖励,以促进学生、教职工对于学院规定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不符合学院管理的行为,应予以惩罚,起到对违反行为的警告震慑作用,促进学院管理工作的落实。其次,法律通过其评价作用促进音乐学院的管理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对事实行为的评定上,音乐学院进行管理工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评定行为,然后就是对评定结果的处理。法律的评价作用作为行为评定的标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能够促进音乐学院管理的规范性,公正性,客观性,增强学生信服力。

三、音乐学院在管理中对于法律的具体应用

(一)法律是制定相关学院管理规范,管理条例的基础

首先,法律是制定相关学院管理规范,管理条例的基础。我国国家公布的法律是公民强制遵守的唯一准则。也就是说,所有规章制度,地方性管理规范都必须遵从我国官方法律的立法精神及相关条款。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的制定不得与国务院颁布的法律相悖。如果有相悖之处,依照官方法律为准。这就显示出了我国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音乐学院在制定相关规范时,不得超出法律的范畴,如不得要求学生缴纳法律不允许的相关费用。还有法律要求教师不得体罚或是变相体罚学生,在学院管理中就不得规定相关教师的权利,即便是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或是学生确实有错误,老师都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进行体罚。因此说,在音乐学院管理工作中法律是制定相关学院管理规范,管理条例的基础。

(二)音乐学院在实行对违反规定的惩罚时以法律为标准和保障

对违反学院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罚是惩治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对学院管理信服力的有效途径。而此时,法律就成为了音乐学院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惩罚的标准和保障。举例说明,如某音乐学院在管理规范中规定学生应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不得无故旷课,迟到早退,否则按照违纪处理;对于长时间旷课,未经请假或未得到请假批准的学生缺席课程30课时以上不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如果甲学生确实违反了这一规章制度,且此规章制度符合法律规范,那么,音乐学院就可以按照管理办法取消该同学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因此,音乐学院在实行对违反规定的惩罚时以法律为标准和保障。促进了学院管理的落实。

(三)通过法律精神以及相关法条指导日常管

理工作在日常的音乐学院管理过程中,应以法律精神作为工作的指导,奉行的理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管理工作不超出法律章程。比如学生的学习课程,教务查勤,安全保障,课余活动等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都遵循立法精神。

四、结语

管理学定律篇3

[关键词] 管理制度; 性质; 法律效力

1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现状

我国法律、法规授权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首先,全国人大制定的《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行奖励和处分;其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要求高校学生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制度;再次,教育部修订的《管理规定》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或修改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及时向学生公布”;最后,“国家教委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的通知”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可规定本《行为准则》的具体实施意见,也可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本《行为准则》制定本地、本校的《行为准则》颁布实施。

所谓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指高校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为全体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在全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种规定、办法、制度等。

国家之所以授权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高校必须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家立法事务繁杂,而高等教育立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非一般的立法者所能明了,因此为了减轻国家的立法负担而授权其自定规则。其次,我国迄今尚没有一部系统的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分散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不仅散乱而且比较原则、抽象,很难作为学生行动的向导与指南,因此,需要高校依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遵循法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的情况,把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化,转化为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使之在本校的具体管理领域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2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性质与法律效力

高校有权制定并实施学生管理制度,但这种管理制度性质是怎样的,法律效力如何,是否具有对外的效力,由于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存在多种看法。

笔者认为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性质,应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高校是事业单位法人,又是经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或者行政权力的社会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此,高校在法律法规授予的教育行政权的范围内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即是高校运用行政权力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行为,而且管理制度本身不是仅仅使用一次,而是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多次使用,即其提供的是抽象的行为模式。根据行政法学中关于行政行为的分类的一般理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当属于抽象的行政行为。在现代“行政法治”理念下,大学自治是必须的。大学自治,其内涵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可以自由地治理学校、自主地处理学校的内部事务、最小限度地接收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支配。

我国高校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学生管理制度及其他内部规则是其实施自我管理、自主约束及接受监督的基本依据,也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具体延伸。因此,高校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从性质上属于内部自治规章。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虽然在性质上属于抽象的行政行为,但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高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其管理权限仅限于学校内部,其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不是国家法律,仅对本校学生有拘束力,而不能扩张适用于其他高校的学生或社会其他人士。作为内部自治规章,学生管理制度的内容不能超越和偏离学校的任务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也不具有严格的拘束力,只有在授权的权限范围内,为维持必要的教学、生活秩序,才能强制学生遵守或实施。而且,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国家授权制定的,因此,国家有关权力机关在法定的情形下,经过法定的程序,有权撤销或者终止其效力。

3 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1) 法律优先原则。在我国,法律优先一般指行政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一切行政活动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力,是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法律效力也为法律所决定,违反国家法律的学生管理制度当然无效。

(2) 法律保留原则。所谓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对“特定范围之内的行政事项专属于立法者规范,行政非有法律授权不得为之”。即凡是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授权,否则,其合法性将受到质疑。高校校规校纪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

(3) 正当法律程序规则。正当法律程序规则要求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遵守宪法程序及公正行使权力的尺度,即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程序性审查。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可以借鉴行政立法的相关程序制度,实现行为的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涉及到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时,应当注意听取学生意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类似听证的做法,从而切实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学校若能让学生全程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仅高校自治将因此而得到极大促进,学生管理制度的合法性质疑也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缓解。

管理学定律篇4

一、概念明晰

(一)高校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含义

高校是高等学校的简称,包括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来看,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大学属于高等学校的一部分。

高校学生管理一词许多人并不陌生,但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来看,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入学,学生证的发放和注册,学业考核,休、退学,留级,考勤,奖学金的评定和违纪处分,毕业文凭发放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上述范围。除了强调教育和规范学生外,还开始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和帮助。故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把对大学生的法律思维与权利意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内容加入其中。

(二)法治与人治的概念辨析

1.二者的概念

法治是法的统治的简称,它是以民主为基础和前提,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运作方式和社会秩序。

人治是与法治相对的概念,它是一种依靠领导人或统治者的意志和能力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方式。

2.二者的区别

第一,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这是区别人治与法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法治社会,法律至高无上,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在人治社会,领导者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二,法律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法治社会奉行法律至上原则,法律地位至高无上,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人治社会,法律仅仅是统治者实现社会统治的工具。

第三,政治与观念基础不同。

在现代社会,民主是法治社会的政治基础,自由、人权、平等等价值观念与其紧密相连。人治以专治集权为政治基础,一般不奉行与现代法治相联系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

法治比人治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原因是:一法治所依赖的法律比人治所依赖的统治者具有更大的确定性、稳定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二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保障自由、民主、人权等现代价值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笔者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概念定义为:高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按照合法正当的程序制定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权限的行使,依法进行学生管理活动。

二、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但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立法空白,一些管理实践还找不到具体的法律依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立法机关及时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学生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能够严格依法进行。

(二)管理者的人治化色彩浓厚

首先,中国师生关系的传统定式就是教师严厉要求学生、学生绝对服从老师。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老师和学生在地位和人格上的不平等。许多管理者在这种“师道权威”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将相关规定视为无物,采用的管理方式不恰当甚至比较极端,处理结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了许多矛盾。如为追求工作效率简化认定学生受处分的程序,用学校的部、处代替学校作为处分主体,用错误的“处分”勒令学生退学等。

由于受人治思维的影响,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一些管理规定并没有经过充分讨论,而是某个领导拍板同意即可。还有一些管理规定在制定的过程中仅以方便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为出发点,并未考虑学生的利益与合法权利。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管理制度的实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管理制度是否民主、科学、是否符合客观环境的需要,他们才是最直观的感受者。若按上述方式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那这样的制度很难让学生信服甚至会反感抵触,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学生是高校管理法制化过程中的主体之一,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管理的法治化,除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实施程序合法正当,管理人员思维法治化外,更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自下而上的权利意识的推动会使得高校法治化更加彻底。当然,这种权利意识的产生到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常态,需要高校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然而在现实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法治化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某高校针对在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上,多数人不愿诉诸法律,除非穷尽其他一切救济手段无果时,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同度低。一项针对各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法律制度认同但缺少法律信仰,法治思维落后,法律意识、权利观念淡薄、重道德轻法律等现象。这些研究都表明:在当代大学生中还缺乏健康的法律心理、理性的法律思维、成熟的法治观念、坚定的法律信仰。笔者认为,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否则,上述的这些问题势必会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巨大阻力。

三、推动高校管理法制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繁复冗杂,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而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学生管理的规定基本都属于抽象性的原则规定,管理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很难将其作为参考依据。首先,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与过去大不相同,立法者应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其次,针对法律法规中抽象性的法律条文,应出台专门的法律解释。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可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以指导相关纠纷的处理。最后,各省人大可在自身的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各省级政府及有规章制定权限的市政府可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对上位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例如针对学生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心理健康辅导等诸如此类问题)以便指导高校管理规定的制定与实施。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体与程序并重

首先,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保证实体的合法化。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与其相抵触。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和行为守则应当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如“无故旷课三次以上者,一律按留级处理”,“损害图书应以图书价格的5倍赔偿”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校规校纪,应属无效。

其次,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保证程序的正当合法。这是克服学生管理制度人治化色彩的最有力武器。笔者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步骤:(1)提出管理制度的草案并在全校范围内公布;(2)管理制度草案由学生代表和管理者共同参与进行研讨;(3)管理制度草案由学生代表和管理者共同审议通过;(4)管理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并进行广泛宣传。高校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秉承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公开透明性,主要在于任何与管理学生有关的文件高校应当向学生公开。这种信息公开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这与行政法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够加强双方(学校与学生、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若能如此的话,那么学生管理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宣传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如上所述,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这个主体的参与态度、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成果。某一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学校开除学籍留校察看,这名学生感觉特别委屈,声称“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上述问题是何原因造成的?是学生没有仔细阅读过《学生手册》?还是学校的宣传工作没有到位,让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不管原因如何,作为学校,我们应该注重宣传,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让学生知道学校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笔者认为高校的宣传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对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应着重进行宣传。如考试作弊的处罚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等方面。第二,应抓住有力的宣传时机。如新生入学、社团招新、“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第三,宣传应全面而具体。不光要宣传学生应承担的义务,也要宣传学生可享有的权利。这样既符合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又可以监督管理者。第四,违反校规校纪对学生做出的处理决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在送交本人时应明确告知其所享有的权利,如抗辩权、申诉权、甚至是起诉权等。

管理学定律篇5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6802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中的法律关系变得日益复杂,高校与学生之间相关的法律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很多法律问题。本文主要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律问题研究来保障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和合法化,一方面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充分保障高校学生们各项权利,共建和谐校园。

1高校学生管理常见法律问题

1.1高校学生管理处分权滥用

处分权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权能,它是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有效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制度。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和教育部2005年以部长令的形式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中都赋予了高校的管理处分权,然而这两部法律对高校处分行为的相关规定仍然过于笼统、操作行不强。《规定》虽然对处分种类和程序做了规定,但高校在实际运用中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受到明确法律约束的程度不够强。举例说明《规定》第54条中列举了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七种情形,但其中的“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性质恶劣”、“屡次”、“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在实践中该如何认定、认定的标准是什么都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因此高校在处分违纪学生中时常有处分权滥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常见的有:有的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受过留校察看处分或是毕业前如果所受处分没能解除的不能未得到学位证、毕业前没有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校内同等级别的英语考试也要延缓毕业、大学生考试严重作弊将被开除等等。

1.2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不明晰

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使学生伤害事故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纠纷的最大的难点是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从国内外司法实践看,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大多数国家主要适用侵权法,所以在法律层面上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涉及到某些条文规定。但是上述法规的相关规定笼统、零散、操作性不强、仍有探讨研究的空间和有明确细化的必要。此外,在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直接与高校要承担的民事责任等密切相关,而这些问题由于立法层面上法律规定的笼统、模糊、分散导致目前法学界对此存有不同的争议,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在审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案例中,立法依据、判决结果也各有不同。

1.3高校学生的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得不到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个人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侵犯学生财产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随意开门检查学生宿舍并没收学生宿舍的违规电器、强制要求新生购买基本生活用具、变相要求学生购买不必要或高于市场价的教材、对借阅图书超期的学生罚款、过于限制学生对学生宿舍、教学仪器、教学设备、教学大楼、图书资料的使用等等。名誉权、隐私权也是宪法赋予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人权,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考试成绩公之于众,将学生的处分决定公开张贴,泄露学生家庭地址、家长姓名等私人信息、高校管理人员在学生不在宿舍时随意开门对学生寝室进行突击检查等等都是对学生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侵犯。

1.4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正当程序被忽视

正当程序,通常又称为程序正义,是英美法系重要的法律传统和法治观念,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宪法原则,被视为“看得见的正义”。在行政法领域中,正当程序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做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时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构成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和理由,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以保证所做出的行为公开、公正、公平”。由于受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的影响,在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往往“重实体、轻程序”,正当程序原则被严重忽视的现象比较严重,表现在:有的高校在制定校内规章制度方面就缺少比较严格的程序规定,有的高校在处分规定中虽然也制订了处分的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完全剥夺了学生应当享有告知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诉权等程序性权利。很少有人会告诉学生他们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告知权和申诉权该怎样行使,使高校的学生处分非常随意,有些学生甚至只是被告知你受到什么了处分,没有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学生也没写什么书面材料和正式签字就被处分了,事后学校也没告知学生的救济制度。

2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常见法律问题的应对措施

要解决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必须从法律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者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学生管理程序规范化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解决高校法律问题、保障和维护学生权益的思路和对策。

2.1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飞速发展和法制化理念的不断深入,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已不能适用新的学生管理的需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就《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了我国已经意识到健全和完善一系列教育法规的迫切性。加强学生管理立法方面的内容建设,建立完备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制度,出台一些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使学生管理法律体系进一步充实、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及时有效解决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学生管理组织法》、《考试法》、《校园安全法》等。

2.2加强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提高

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行政主体的角色不断弱化,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高校更多是以教育培养人才的为主,管理为辅。因此高校管理者要更多的去除行政化色彩,切实改变过去行政方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和尊重学生,建立服务型高校。

高校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素养的养成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关键。现代的法治精神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和社会应有健全的良法,二是良法在现实社会中能得到切实的执行。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法律法规虽然不够健全,但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问题的关键是管理者能否真正落实到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高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需不打折扣的真正加以落实,而不是当作可有可无的随意执行。高校应当加强和深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法治的精神,在研究问题、开展工作时,时刻保持对法律意识的敏感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2.3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过程的程序公正制度

程序公正在学生管理中主要是指在处分权适用过程中,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基本理念,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制约高校管理过程的自由随意。可以从有四个方面的要来规范:一是事先明示,高校事先必须以学校法规制度的形式明示禁止学生从事类似行为。二是告知程序,高校在做出处分决定之前要告知当事人处分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应该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等相关权利。做出处分决定之后,也应当依法定的程序将处分决定告知受处分的学生,同时告知其相应的救济权利。三是依据明确、证据确凿,学校在做出处分决定时,必须有明确的事实依据,并且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学生的行为符合处分的条件。四是允许申辩,处分前必须给受处分学生以申辩的机会,认真听取学生的辩解,充分考虑学生的申辩理由。五是畅通申诉渠道,《规定》中涉及的申诉规定比较抽象,各高校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可以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生申诉的具体制度,在管理实践中要真正保障学生申诉渠道的畅通,西方古老的法理名言“无救济则无权利”,告诉我们,完善的救济制度对权利保障的重要性。

2.4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学校的有效管理,各高校内部根据《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应当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和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范了大学生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也对违反规则的处罚方式以及相应的程序做了规定。学校在完善自己的制度建设时,一定要注意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行和预测性原则。具体说来合法性原则要求校内的规定制度不得于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相抵触;合理性原则要求制定的规章应当符合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既能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又能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有序进行;可操作行原则要求学校的制度有明确具体可操作执行的条款,便于管理者依规而行,减少随意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预测性原则要求制度的制定不但要注意现实的实际需要还要考虑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前瞻性问题。

此外应建立高校学生管理的监督制度。孟德斯鸠在其著名的论著《论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如果没有监督和控制,就会存在被滥用的危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推进依法治教这一章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的监督体系,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监督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刘冰.中国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李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9.

[4]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183.

[5]李箐.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姜国平: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管理学定律篇6

法律问题在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意义重大,其是制约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律问题深入认识,才能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展开。基于此,本文就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律环境进行了简要论述,然后从安全管理、学籍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策略,以期能够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族院校;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策略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构成比较复杂,虽然汇集了众多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但是其中仍以汉族学生为主。从民族院校的教育工作队伍构成上看,少数民族的教育者占比较低,仍旧是汉族教育工作者占比较大。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院校中汉族学生和教师数量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数量较少,这就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产生各种冲突的可能。不论是文化信仰的不同,还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存在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加之大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尚不完善,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因此,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强化对法律问题的研究,通过完善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实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制化,从而促进民族院校不断发展。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律环境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的法律依据

对于民族院校而言,进行大学生管理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只有在法律基础上展开各项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大学生管理合法合理,能够发挥出切实的效用。适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较多,但是最为主要的法律依据宪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制定的,尤其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位条例》的颁布,更是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除此之外,各个民族院校在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也制定了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在这些法律法规中,不仅对民族院校和法律事务机关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也对大学生和民族院校教师的权利、院校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为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指导和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其具备强大的监督职能,确保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教育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不仅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做出了规定,也对其中存在的矛盾和处理办法作了论述。法律法规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震慑学生或是教师,使其不敢做出有违法律法规的事情。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的监督管理职能,让学生或教师认识到正确的学习或工作路径,对自身行为进行自主规范,使其自发排除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民族院校教育管理需确保大学生的基本权利

自是大学生具有的基本权利之一,虽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但是其也具有主动作用,应该在教育管理中得到重视与尊重。民族院校在进行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避免对大学生的自治权和自形成侵犯。不仅如此,对于大学生而言,都已经是成年人,其自身就存在强烈的合法权益意识,也希望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动作用。加之民族院校存在大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更是应该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权益加强保护,避免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因为权益差异而产生不和谐因素。在民族院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也需对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加强考量。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说来,不少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还是存在保护院校权益,牺牲学生权益的情况。对于民族院校而言,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以及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之间产生矛盾。不仅如此,在民族院校的某些条款中,甚至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比如,强制退学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的一条规定,其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形成了一定侵犯。再比如禁止学生在校园内谈恋爱、禁止在宿舍玩游戏等都是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虽然这些规定看似是在维护院校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但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即破坏了学生和院校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导致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无法达到教育管理工作的预期。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安全管理是民族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也是确保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当前,各个民族院校在安全管理方面都制定了较为详实的规章制度,对安全行为、安全风险以及处理办法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种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安全管理起到了作用。但是,目前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还比较明显,尤其是存在一些真空区域,没有对相关的行为或是处理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大学生安全管理存在盲区,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出现。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具有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本责任。大学生在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或者是学校自行组织的其他活动时,如果相关组织者或是学校尽到了管理或告知的义务,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出现意外事故,这种情况下学校是不需要担负责任的。若是大学生擅自参加一些在校外举行的活动,或是并非由学校官方组织的活动,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学校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就院校而言,其具有提醒、告知以及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提醒主要是在展开各项活动时,学校应该提前就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对学生进行提醒,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避免临时慌乱出现安全事故。告知就是学校有义务对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其告知给学生,并且需要将相关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对安全风险形成基本的应对能力。而保护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论是在学习中,或者是生活中,学校都有义务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行保护。比如,学生放在宿舍内的财务被窃,这就是学校的安全保护工作到位引起的,因此学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学生因为口角冲突在学校内发生打架斗殴致使部分人员人身遭受伤害,这也是因为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学校应该对这一事件负主要责任。对于民族院校中安全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各方责任予以清晰界定,同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确保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二)学籍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学籍管理一般涉及到招生、退学以及学位授予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法律问题比较明显,导致大学生利益受到侵犯,不符合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招生环节,法律问题存在复杂性的特点,其不仅牵涉到学生与教师,还涉及到招生制度等。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甘德怀事件,就揭露了院校招生存在的法律问题。甘德怀在北大法学院博士招生中笔试第一,但是却在复试中落榜,对此其认为复试环节有违法律规章制度,并和北大法学院展开了交涉。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复试环节更加倾向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淘汰甘德怀无可厚非。但是,从招生的相关制度讲来,这却是不合理的。由此就可以看出,院校自身在招生过程中自过大,超出了法律限定的范围,从而导致不合乎法律的情况出现。因此,院校必须要对自身的招生制度全面剖析,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查找存在的问题。在退学这个方面,不少院校都存在强制退学的条款,民族院校也不例外。不论强制退学条款是否实用,但从法律角度看,其就存在违背法律精神的情况。比如某大学10级一个女生,因为和男友发生性关系导致怀孕,学校最后以道德败坏、品行恶劣为由勒令该女生退学。从法律角度看,不论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或是其他相关法律,均没有对学生发生不正当应该退学进行规定,所以高校以此理由勒令该女生退学,在法律上就站不住脚。不仅如此,该女生已经超过18岁,属于成人范畴,那么其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就属于个人行为,学校无权对其进行干涉。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还对学生发生打架斗殴制定了退学处罚条款,这在法律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学位授予方面,不少院校存在不授予学位的规定,其中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不授予学位,这不属于学校的责任。但是教师方面因素导致的不授予学位,确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在前些年,某高校一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导师超过半数给予了否定意见,最后导致该学生没有被授予学位。就这一事件看来,学位授予应该符合法律规定,但是由于导师否定意见导致不授予学位,其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具有比较强烈的个人意识色彩,与学位授予法律规定存在偏差。

(三)后勤服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在民族院校中,后勤服务管理是保证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基础,其最为主要的法律问题是后期服务集团和院校之间的责任划分以及管理职权等。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说来,民族院校后勤服务主要是划分给专门的后勤集团进行,后勤集团具有管理、经营和决策等权利。但是,在不少高校中,虽然将后勤服务分化给了专门的机构,但是在管理工作上,仍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这就导致学校和后勤服务集团之间在职权、责任等方面存在重叠,最终导致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致使后勤服务管理出现各种法律问题。在后勤服务管理中,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法律条款和工作制度展开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就是人成为了制度、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者。若是在后勤服务管理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后勤合同的行为,就会导致风险问题产生。不仅如此,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后勤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导致后勤服务管理的原定计划出现滞后,若是不及时调整,就会导致后勤服务管理的某些工作和法律及合同等出现冲突。后勤服务管理者法律意识缺乏,管理理念滞后,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不作为或是作为不全面的情况,就容易引发管理工作在法律上出现空洞,无法有效为教育管理工作服务。而且,对于民族院校而言,由于大学生在民族、信仰和文化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后勤服务管理必须实现多元化和层次化,若是无法协调各种差异,就会导致相关问题扩大化。

三、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机构和规章

一般说来,民族院校是由高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的,应该实现高校、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的三方协调、统一管理。因此,需要在机构和规章是进行完善,确保三方能够切实融合教育管理工作。在机构方面,不论是民族院校自身,还是教育管理部门,都应该加强组织建设,在院校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制部门,用以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不仅如此,对高校而言,还需要对管理机构进行调整,确保其符合我国法制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进程。只有这样,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才能消除原先存在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环节,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到侵犯。由于民族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参与的部门较多,彼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功能重叠,这就给大学生教育管理造成了不协调的因素。也只有通过完善机构,才能使得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在规章方面,民族院校需要对当前存在的不符合法律精神和教育实际的规章制度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各项条款有法可依。就如上文所提到的退学处罚条款,其就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条款,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不仅如此,在院校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还需对责任界定进行明确,对比较常见的各类问题所产生的权责划分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在发生相关问题时能够对各方责任清晰准确的划分。此外,在各项规章制度中,还需对大学生的权益进行保护,避免教育管理工作侵犯大学生的合法利益。如上文所提到的禁止在宿舍玩游戏,禁止大学生谈恋爱等条款,都需要在规章制度中剔除。

(二)依法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依法加强,如此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一系列法律问题。首先,应该在民族院校中对大学生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想要在教育管理中依法展开相关工作,就必须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因此,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应该加强法制宣传,让大学生能够树立基本的法律观念。尤其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更是应该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对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维护权益的手段能够有所认识。比如,院校可以安排专门的法制讲座或是法制宣传会,号召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详实的案例让学生对违法行为、法律武器等形成了解。其次,需要对民族院校的教师队伍加强法律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水平决定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法制化程度,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让学生能够依照法律标准要求自己。所以,对于民族院校而言,需要定期对教师队伍展开培训,邀请司法机构的资深人员对其进行法律宣讲,同时举办培训座谈会,让教师之间彼此分享法律培训的心得体会,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法律水平。最后,院校自身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就高校自身而言,应该多多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法制化建设工作经验,将其与自身办学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的法制化建设道路。

(三)强化法律保障机制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需要强化法律保障机制,切实避免教育管理中各种法律问题发生的概率。第一,应该完善与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才能切实杜绝法律漏洞的出现,这样才能使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可靠的法律基础。不仅如此,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理念和形式上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确保教育管理的质量和秩序。第二,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必须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严格进行,确保各个环节合法合理。法律不仅具有规范作用,还具有监督作用,能够对各项工作行为形成约束,违背法律规范的行为就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对大学生的知情权、自予以尊重,公开各个环节的工作信息,给大学生一个健全的表达平台。第三,应该对民族院校的法制建设加强思考。院校不仅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践行者。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因此,应该对这些新问题进行思考,找出其诱发原因,理清其解决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法律问题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当前民族院校法律环境的分析,得出其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从完善结构和规章、依法管理和强化法律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消除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确保大学生的权益能够得到尊重,教育管理达到目标。

作者:尹凤英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世英.高校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

〔2〕沈月娣.和谐校园法律保障-高校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管理学定律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依法治校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法律纠纷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的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管理者在教育实践中对权利义务的界定模糊和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高校内部管理秩序失范及大学生自我意识、权利观念逐渐增强四个方面。

(一)高校管理者对权利义务界定模糊

高校管理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权利和义务界定模糊。有的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分地突出自身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同为法律关系主体这一事实,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束缚,导致学生权利难以实现。还有的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分夸大了法律的作用,将法律的强制性与高校的主体地位充分应用到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视而不见。这必然导致学生权利的受损从而引发高校呵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

(二)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现存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并未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缺乏程序性规范和可操作性,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与教育法律法规间相冲突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存的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属于地方政府规范性法律文件或教育部部门规章,是立法法所规定的位阶最低的法律法规,且不属于立法法所确定的法律渊源。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必然会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三)高校内部管理秩序有失规范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依据规章制度进行自主管理”、“依法接受监督”。高校内部规章制度作为高校自主管理及接受监督的基本依据,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延伸。杨金德诉上海财经大学一案反映出高校章程缺乏对内部机构和内部管理秩序的规定。法院的审理意见指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是否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的最终决定应由被授权的学校作出,本案中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被告,其研究生部仅作为被告的内部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研究生部对原告作出只予结业的处理,应认定为超越职权行为,无法律效力。这一案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权利观念逐渐增强

当前,多数大学生出生于独身子女家庭,他们的自我意识、权利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强。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与其所应承担的义务观念并不对称,他们对于自己权利的关心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对于法律法规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在与高校发生法律纠纷时,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判断高校给予自己处分的公正合法性。现实中大学生对于教育法律法规以及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了解有限,因而由于不知法而发生的大学生触犯校规校纪导致遭受处分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纠纷发生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直言并不知道违纪违法的严重性,甚至会强调自己不了解是否已经触犯法律。高校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也大大提高了法律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二、关于依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高等教育立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虽然成效显著,但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依然存在内容单薄,实体性规范过多而程序性规范过少,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诉性,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性立法。高校内部规范性文件这一下位法与相关上位法之间的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导致保障和救济学生权利的立法精神难以实现,也削弱了法律的功能。为了确保高校和学生及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到明确的法律规定,亟需进步一完善当前的教育法律体系,尽快制定和出台高等教育法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如《高等学校考试法》、《高等学校法》等,在强调实体性权利的同时强化程序性立法,使我国教育法制体系得以完善且具有更高的法律救济力。与此同时,高校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时候,应尊重学生这一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在法律法规原则和规定的范围内将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学生权利的法律救济力与高校的管理效率并重,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正的处理程序,合理完善相关的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规定,并将整个工作置身于法律的监督之中。

(二)依法修订高校有关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

《学生违纪处理条例》是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往往成为高校与学生之间发生法律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学生违纪处理条例》的法律性进行研究变得尤其重要。对于《学生违纪处理条例》的要求,除了需要其符合一般性法律规定外,更需顺应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满足相关程序性规定,如重大决策的公示程序、申诉程序、举报程序、听证程序、违纪处罚程序、调查程序等等,同时还得依法明确规定相关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此外,还要依法规定有效证据的范围,如有证明力的相关证物、证人证言、被侵害人的检举材料、相关单位的综合材料、受处罚学生的亲笔检查书等等。在处罚决定作出之前,要依法告知学生所享有的申辩权及其期限,还需告知学生作出处罚决定的机构等等,保障学生对整个事件的知情权。

(三)高校学生管理应遵循德法并蓄的原则

主张德法并蓄,就是指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法治和德治达到有机统一。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工作保持稳定的基础和前提,但要达到稳步发展的目的,一定离不开德治的配合。依法加强学生管理,尤其是在作出惩罚时,要注意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新生入学之初,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校规校级教育,要让学生懂得高校的严明纪律以及违反纪律所会受到的处罚后果,做好这项工作必然会大大较少学生违反校规校级现象的发生。对手处罚的学生,应耐心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并自觉纠正错误。对其他学生,要通过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进一步强化遵规守纪教育,真正起到惩一儆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若铭.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统计教育,2007(4).

管理学定律篇8

[关键词]公立高等学校管理;行政法学;公务法人;依法治校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85-02

一、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民事法学定位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一是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二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这两种类型的法律地位主要表明了高等学校与一般社会主体、政府部门、教职员工、学生的法律关系。

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民事主体地位在我国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中认识基本一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定位于事业单位或事业法人。《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划分企业法人和机关、事业、社团法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是否营利,凡是以营利为目的设立的组织均是企业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设立的组织是机关、事业、社团法人。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资格。[1]因此,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仅考虑高等学校民事法律的法人地位远远不能满足法律生活的需要。在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领域,法人都可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高等学校也不例外。从高等学校的民事主体资格角度,只能解决高等学校的民事法律关系问题,还存在其他很多无法在民事法律下解决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高等学校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都能纳入普通的民事诉讼中的,如学生因不服处罚高等学校的案例,如果将这样的争议排除在行政诉讼之外,权利受侵害一方将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

二、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行政法学定位

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学中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体现了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在该法律关系中,高等学校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对于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学中的主体地位问题,目前尚没有十分明确的定论。虽然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高校具有事业单位法人法律属性少有争议,但将其简单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将高等学校定位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助于高等学校被告资格的确认。[2]这一法律定位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解决了部分问题,实现了对行为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然而,高等学校的很多具体行为并非由法律、法规授权,如何将类似于高等学校,具有行政职权性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服务的社会组织纳入行政法学体系,以行政法调整其与其他关系人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行政法中的“公务法人”,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而设立的,具有独立法律人格,承担一项或多项持久性公务并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组织。[3]“公务法人”的法律定位符合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及行使部分行政权的法律特点。“公务法人”与其相对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既有民事法律关系,又有行政法律关系,甚至有内部制约关系。因此,“公务法人”很好地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及法律特点,并且能够涵盖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将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定位为“公务法人”,可以更有效保障其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公务法人”的概念侧重解决了高等学校与其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但对于高等学校与主管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却不能合理调整。如《行政许可法》第三条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这就将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排除在行政法调整范围之外。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相关行为也同样缺乏采用行政法进行调整的依据。在推进依法治校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我们不妨借鉴行政法学体系,从管理的组织、行为、程序、监督等角度讨论高等学校管理,并以此探索如何推进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管理的法治化建设。[4]

三、公立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法学类比

(一)公立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组织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内部组织的设立受到我国行政组织设立的影响,有着我国行政组织的特征。各级政府主办公立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组织由学校设立、维持和撤销,内部管理组织以特定的管理目标为其存在目的,内部管理组织是一种带有行政特征的组织体。[4]以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厅主管的公立高等学校为例,学校为厅级建制组织,校内设置具有各类功能的学院(部)、处(室)以及辅助单位、学术支撑机构等为处级建制组织或处级不设编建制组织。这些组织之间有些是行政组织间的横向协作关系,有些是行政组织间的纵向领导、指导关系。参照我国行政组织的法定原则,高等学校内部组织的设立应严格遵守大学章程,高效设计机制、制定职能、确定编制。在管理组织合理设置基础上,依规程组成行政工作人员队伍、规范行政工作人员行政职权。

(二)公立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行为

上一篇:外贸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下一篇: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