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07 16:41:49

管理学管理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1篇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请记住我站域名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 ———“ 科学管理 ——— 泰罗制 ” 。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 ——— 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 管理的关键在决策 ” 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

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

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 霍桑实验 ” 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演进;学科化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当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法国人法约尔思考着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的时候,管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系统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便开始了其学科化的过程。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的复杂学科,然而管理学仍不成熟,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问题还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在现时代,对管理科学自身审视、管理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的发展相对落后,关于管理学自身体系及学科属性的研究不仅数量不多,而且也并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和见解,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的认识也始终没有达成共识。这种关于管理学问题研究不足的情况,导致管理学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理论根基和前提,是管理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一个学科门类的协调发展有赖于该门类中众多学科研究力量的合理布局和整体谋划,而理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辨识分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学科的发展规律正是这一工作的重要基础。

管理学科是如何演进的?管理学科应以何种姿态立于科学知识体系之林?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又应当属于哪一种科学部类?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主题,也是需要当前管理学界给与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关于管理学的思考。思考的目的一方面是标识出管理学的特殊特征,另一方面是试图以普遍的或者必将成为普遍的观点去理解管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无论是关于管理学科学性的研究,还是关于管理理论丛林走向统一的问题,甚至是关于管理学交叉学科性质的界定,都是关于管理学不同方面的考虑,这是关于一门学科的所具有的全部可能的共同认识方式的思考。管理学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表明研究管理学的学科演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中对管理学学科演进的分析。通过对科学、学科以及科学知识体系的界定和梳理,阐明了科学与学科之间的主要关系——学科是科学发展成熟的产物。首先证明管理学是科学,通过其逐渐发展和完善,进而逐渐演化成为一门学科。作为科学的管理学主要研究管理学的科学性问题。论证管理学的学科属性需要有两个前提的保证。首先,管理学具有科学性,是一门广义上的科学。其次,管理学是一门学科。管理学本身所具有的科学属性,管理学的科学体系,为管理学科的属性分析奠定基础。作为学科的管理学站在学科体系的角度,通过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假设和科学共同体的角度对管理学进行了学科界定。总结了管理思想的演进并对普适性的管理观进行提炼,以管理思想史为基础试图从当前混乱的管理理论从林中探究出管理学的本质所在,最后对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诠释和界定,并希望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沟通,在管理学的实践方面体现管理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通过对中国管理学学科属性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在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研究中,交叉科学的视角是一个趋势和热点,但目前却没有是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将交叉学科的分析框架引入管理学属性的分析,运用生成因和类型质两个维度,将管理学纳入交叉科学的软学科和部分“边缘”学科中,并分析管理学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交叉学科的机制:多元、融生与流动。

通过对管理学的各个学派的研究,证明了管理学的多元共存特性。通过对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和一般管理理论各自对于管理理论丛林走向统一设想的分析。通过对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借鉴,论证管理学演化为交叉学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Paul Milgrom, John Roberts. 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M]. N. J.: Prentice Hall,1992

[2]Gauthier, Caroline. An ultimate contribu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management scien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Management, 2008,(8):103-111

[3]魏文斌,走向形而上的管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2003

[5]Kybernetes. From management science to sociology: Cybernetics, finaliz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social scie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6): 420-436

[6]刘仲林,现代交叉学[M].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3篇

2.解析"道本管理"的价值逻辑——管理技术与文化融合的视角齐善鸿,邢宝学,QIShanhong,XINGBaoxue

3.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成为价值型企业陈春花,CHENChunhua

4.管理学报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韩德强,HANDeqiang

5.势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中国管理的实践价值——理性信息人假设的完备性视角李德昌,LIDechang

6.问题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孙继伟,SUNJiwei

7.中国社会转型发展阶段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特点刘广灵,LIUGuangling

8.构建中国企业的转型模式许正,XUZheng

9.基于中国管理环境的当代企业运行模式周建波,ZHOUJianbo

10.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实践导向与理论框架——一个组织管理系统全息结构罗纪宁,LUOJining

11.实物期权、动态能力与海外敌意并购:基于中钢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的分析吴剑峰,宗芳宇,WUJianfeng,ZONGFangyu

12.合约安排与节能服务项目的市场拓展沈超红,谭平,李敏,胡波,SHENChaohong,TANPing,LIMin,HUBo

13."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与路径彭贺,顾倩妮,PENGHe,GUQianni

14.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研究评价陈劲,王鹏飞,CHENJin,WANGPengfei

15.论本土研究中的他者和他者化——以对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探讨为例郭毅,GUOYi

16.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齐善鸿,白长虹,陈春花,陈劲,程新生,韩德强,焦媛媛,李德昌,李季,李莉,李新建,林润辉,刘广灵,刘云柏,罗纪宁,罗永泰,彭贺,齐岳,申光龙,沈超红,石鉴,孙继伟,王芳,王学秀,吴晓云,武立东,武亚军,邢宝学,许晖,薛有志,严建援,杨坤,于斌,袁庆宏,张永强,周建,周建波,周晓苏,QIShanhong,BAIChanghong,CHENChunhua,CHENJin,CHENGXinsheng,HANDeqiang,JIAOYuanyuan,LIDechang,LIJi,LILi,LIXinjian,LINRunhui,LIUGuangling,LIUYunbai,LUOJining,LUOYongtai,PENGHe,QIYue,SHENGuanglong,SHENChaohong,SHIJian,SUNJiwei,WANGFang,WANGXuexiu,WUxiaoyun,WULidong,WUYajun,XINGBaoxue,XUHui,XUEYouzhi,YANJianyuan,YANGKun,YUBin,YUANQinghong,ZHANGYongqiang,ZHOUJian,ZHOUJianbo,ZHOUXiaosu

17.中国战略管理学的近期发展:一种本土视角的回顾与前瞻武亚军,WUYajun

18.中国领导力本土化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与建议曹仰锋,李平,CaoYangfeng,PeterPingLi

19.从"管理实践评选"看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张金隆,毛明松,ZHANGJinlong,MAOMingsong

20.我国工业工程本土化研究与应用实践分析齐二石,刘洪伟,QIErshi,LIUHongwei

21.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全国百村的实证分析黄季焜,刘莹,HUANGJikun,LIUYing

22.管理学的新体系陈劲,王鹏飞,CHENJin,WANGPengfei

1.思维法则学框架下东西方管理理论的比较——探索管理科学中国学派走向世界的道路杜荣,艾时钟,CathalMBrugha,DURong,AIShizhong,CathalMBrugha

2.活在当下:极具本土特色的中国意识——一个有待开发的本土管理研究领域郭毅,GUOYi

3.组织和谐管理:基于人与环境匹配复合型视角张翼,樊耘,阎亮,ZHANGYi,FANYun,YANLiang

4.基于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企业模糊诊断研究文理,程先东,闫贻志,孙超平,WENLi,CHENGXiandong,YANYizhi,SUNChaoping

5.新企业生成中创业者成长期望研究——基于CPSED首轮调查数据分析张玉利,闫丽平,胡望斌,ZHANGYuli,YANLiping,HUWangbin

6.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陈傲,柳卸林,吕萍,CHENAo,LIUXielin,LUPing

7.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技术学习过程的中介作用宋宝香,彭纪生,SONGBaoxiang,PENGJisheng

8.关于新入职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探索与验证严进,胡敏,潘慧珍,YANJin,HUMin,PANHeizhen

9.基于扎根理论的金融国企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研究李燕萍,贺欢,张海雯,LIYanping,HEHuan,ZHANGHaiwen

10.中国企业魅力型领导风格、员工工作态度与群体绩效的实证研究董临萍,吴冰,黄维德,DONGLinping,WUBing,HUANGWeide

11.虚拟社区中消费者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赵越岷,李梦俊,陈华平,ZHAOYuemin,LIMengjun,CHENHuaping

12.国有控股集团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管理学报 马庆仁,曾德明,禹献云,陈静华,MAQingren,ZENDeming,YUXianyun,CHENJinghua

13.基于主题地图的大型项目流程知识表示方法研究刘勇,陈琼,刘冰心,LIUYong,CHENQiong,LIUBingxin

14.国际化感知风险与适应性营销策略——基于全球营销理论的权变观点许晖,万益迁,XUHui,WANYiqian

15.B2B下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张涑贤,苏秦,宋永涛,崔艳武,ZHANGSuxian,SUQin,SONGYongtao,CUIYanwu

16.企业危机情境下的合法性策略及其效应研究戴鑫,荆美星,邓雪芬,田志龙,DAIXin,JINGMeixing,DENGXuefen,TIANZhilong

17.基于Copula的两因子Vasicek利率模型实证研究吴恒煜,陈鹏,严武,吕江林,WUHengyu,CHENPeng,YANWu,L(U)Jianglin

18.深圳股市价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雷觉铭,李平,曾勇,LEIJueming,LIPing,ZENGYong

19.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行业特征的实证研究刘素,薛有志,纪鑫,LIUSu,XUEYouzhi,JIXin

20.考虑产能扩大成本的价格与交付提前期优化模型陈宗建,熊伟,陈荣秋,CHENZongjian,XIONGWei,CHENRongqiuHtTp://

21.基于控制权利益的企业并购支付合约选择模型李双燕,万迪昉,LIShuangyan,WANDifang

22.基于排队论和整数规划的银行柜员弹性排班模型程元军,罗利,CHENGYuanjun,LUOLi

23.资金价值影响下的供应链最优能力与定价策略孙晋众,SUNJinzhong

24.大型国有分公司总经理自评价及实证分析王丽敏,李凯,王世权,WANGLimin,LIKai,WANGShiquan

1.交叉路口的彷徨、兴奋与学术争鸣——第3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孙继伟,於军,SUNJiwei,YUJun

2.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陈春花,CHENChunhua

3."管理"辨析杨志勇,YANGZhiyong

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刘善仕,彭娟,邝颂文,LIUShanshi,PENGJuan,KUANGSongwen

5.争鸣强劲青年崛起任重道远——第3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纪要长松,CHANGSong

6.交易型领导与组织学习过程戴万稳,蒋建武,DAIWanwen,JIANGJianwu

7.组织不确定情境下领导主题框定及其相关研究启示尚玉钒,李磊,席酉民,SHANGYufan,LILei,XIYouming

8.管理学报 酒店文化认同分布的实证研究尹波,鲁若愚,刘明理,YINBo,LURuoyu,LIUMengli

9.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陈万思,赵曙明,CHENWansi,ZHAOShuming

10.基于生命周期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姚凯,YAOKai

11.绩效工资强度对员工薪酬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祖伟,龙立荣,赵海霞,贺伟,ZUWei,LONGLirong,ZHAOHaixia,HEWei

12.基于WEIS的情绪智力测量及其效用研究刘帮成,杨文圣,LIUBangcheng,YANGWensheng

13.美国领先生物制药企业的成功要素及其启示李天柱,银路,程跃,LITianzhu,YINLu,CHENGYue

14.管理创新研究视角评述及展望苏敬勤,林海芬,SUJingqin,LINHaifen

1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网络银行顾客信任模型研究王小燕,WANGXiaoyan

16.一个实验的操作性品牌定义及全面品牌管理模型分析张锐,张燚,周敏,ZHANGRui,ZHANGYi,ZHOUMin

17.不完全信息下二级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徐健腾,张庆普,XUJianteng,ZHANGQingpu

18.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框架研究高长元,祁凯,GAOChangyuan,QIKai

19.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风险项目投资水平分析顾婧,周宗放,GUJing,ZHOUZongfang

20.基于极值理论的沪深股市风险传染性研究林宇,谭斌,魏宇,黄登仕,LINYu,TANBin,WEIYu,HUANGDengshi

21.多重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苑莹,庄新田,金秀,YUANYing,ZHUANGXintian,JINXiu

22.企业-产品二分网络的社团结构分析——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欧瑞秋,杨建梅,常静,OURuiqiu,YANGJianmei,CHANGJing

23.基于灰色多层次分析的中国石油国际竞争力评价高新伟,李振,GAOXinwei,LIZhen

24.一种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张发明,郭亚军,张连怀,ZHANGFaming,GUOYajun,ZHANGLianhuai

1.整合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战略管理模型——基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研究樊帅,田志龙,FANShuai,TIANZhilong

2.论管理学界的价值迷失——实践迷失和客户迷失的深化研究孙继伟,SUNJiwei

3."黑板管理学"的3个来源——操作主义视角下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分析吕力,L(U)Li

4.西方管理教育的审视与借鉴彭贺,PENGHe

5.《管理学报》2004~2009年载文计量分析姜春林,胡志刚,JIANGChunlin,HUZhigang

6.基于案例的出口导向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概念诠释黄嫚丽,蓝海林,HUANGManli,LANHailin

7.基于商誉的双寡头企业广告与产品质量竞争策略吴小节,汪秀琼,龙志和,宋铁波,WUXiaojie,WANGXiuqiong,LONGZhihe,SONGTiebo

8.自组织团队特征分析管理学报 周跃进,郝巳玥,张连敏,李民,杨佩,ZHOUYuejin,HAOSiyue,ZHANGLianmin,LIMin,YANGPei

9.网上拍卖中卖者声誉的价值:以邮票类物品为例吉吟东,李平,张子柯,JIYindong,LIPing,ZHANGZike

10.蒙特卡罗模拟法在顾客满意度指数研究中的应用贾新明,田澎,JIAXinming,TIANPeng

11.国际贸易条件下的品牌联合曹艳爱,CAOYanai

12.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的结构、演化、治理和绩效侯合银,葛芳芳,HOUHeyin,GEFangfang

13.实物期权视角下集群效应对企业进入科技园区时机选择的决策模型周勇,万迪昉,ZHOUYong,WANDifang

14.创业导向与国际化绩效:基于国外市场知识的中介效应研究李卫宁,赵尚科,LIWeining,ZHAOShangke

15.从创新中获利:国外创新独占性问题经验研究述评吴辉凡,许治,WUHuifan,XUZhi

16.中美信息系统管理重点关注主题比较研究(2004~2007年)邵培基,梁丽琴,方佳明,SHAOPeiji,LIANGLiqin,FANGJiaming

17.一种基于语言偏好关系的群体评价方法姚爽,郭亚军,黄玮强,YAOShuang,GUOYajun,HUANGWeiqiang

18.基于指数型新弱化缓冲算子的能源需求预测高岩,周德群,刘晨琛,GAOYan,ZHOUDequn,LIUChenchen

19.环境会计控制与企业环境业绩关系研究姚圣,YAOSheng

20.制造行业供应链合作关系对协同及运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曾文杰,马士华,ZENGWenjie,MAShihua

21.共生联盟模式下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均衡利润分配研究王笃鹏,王虹,周晶,WANGDupeng,WANGHong,ZHOUJing

22.考虑资源可替代性的关键链调度方法研究林晶晶,周国华,杨琴,LINJingjing,ZHOUGuohua,YANGQin

23.基于DEA的生产函数估计马赞甫,刘妍珺,MAZanfu,LIUYanjun

24.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市量价关系研究郭梁,周炜星,GUOLiang,ZHOUWeixing

25.我国证券市场真的存在"功能锁定"吗?——基于契约角度的新解释王国俊,梁上坤,陈冬华,WANGGuojun,LIANGShangkun,CHENDonghua

26.基于L-矩的厚尾分布动态拟合研究庄泓刚,王春峰,房振明,卢涛,ZHUANGHonggang,WANGChunfeng,FANGZhenming,LUTao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4篇

《管理学季刊》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联结海内外管理学界、同时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学术杂志。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5篇

《管理学刊》(CN:41-1408/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管理学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繁荣管理科学为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特色,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面向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高校,为管理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块学术交流的园地。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6篇

汪海读的是三本,专业又是烂俗的管理学,这两点加起来使得汪海时常有一种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都是糟透透顶。三年下来,除记住一些稀奇古怪毫无用处的管理学定理之外,脑袋中几乎一无所获。如此大学,真是不值一提。因此,就连他最拿手的篮球都不想在本校打——他习惯穿过三条街,到那所部级重点大学去打篮球。

可眼下这场球,汪海打得烂极了。往常他在这所大学里颇有几个球友,他条件不错,身高过了一米八,投篮很准,自由组队打半场比赛的时候,大家都拿他当盘菜。可今天,三分投不进不说,中投居然也五投五不中,搞得同伙用愤恨的眼神看着他。汪海十分不好意思,事实上,只有他自己清楚为何屡投不进。

从铁丝网向外看,篮球场的东南方向是一片缓缓而下的绿坡。此刻夕阳西下,一个一身嫩黄色连衣裙的女生正在河边看书,她犹如一尊绝美的雕像,令人神往。汪海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在那个女生身上,今天的篮球玩不下去了。

汪海靠着铁丝网休息的时候,眼睛依然不自觉地往那个女生所在的方向瞄。其间女生不经意地往这边扫了扫,虽然隔着几十米,但汪海还是紧张地把头扭向赛场。黄衣女生已经连续三周的周六出现在那个河边了。巧合的是,汪海也是连续三周的周六来这所大学的体育场打球。汪海不由嘀咕: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于是他鼓足勇气,从赛场里溜出来,朝河边走去。离那个女生还有一段距离,汪海已经觉得自己呼吸有些急促了,想好的几句话竟忘得一干二净。就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那个姑娘正巧朝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汪海赶紧抓住机会,说:“这里挺适合看书的。”

姑娘笑着说:“我倒没觉得这里适合看书,那边就是篮球场,闹得很,不过校园里唯一一条小河就在这,没办法,我是个喜欢河水的人。”

汪海不知该怎么往下接,居然愣头愣脑地说了句:“你有点谦虚啊……”

女生又一笑:“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太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多么熟悉的句子!这是管理学中一个定理的原话——卢维斯定理。汪海顿觉轻松,忙不迭地问了一句:“你是学管理学的?”说完这句,他开心极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人生如此重要的时刻,管理学居然帮上了忙。

果然,姑娘微微点了点头。事实上,自从那个下午,伟大的卢维斯定理起了作用后,汪海就时常悄悄地跑到这所大学里来,找那个姑娘搭讪。说时常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每周七天的频率,说悄悄则是因为他得小心翼翼一些,不能让那个女孩发现自己并非这所大学的“土著男”。

大三的暑假如期而至,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四,汪海十分迷茫,该何去何从呢?考研?那几乎不可能,三年下来,成绩平平,学的又是最没用的管理学,谈何考研?找工作?眼下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找工作都有困难,三流大学毕业的又能找到一份什么工作呢?如此纠结之下,汪海大三的暑假没回老家,而是找了两份兼职,死活赖在校园里不走。当然,汪海没回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白茹暑假也没回去。白茹就是那个黄衣女子。

彼时,两人已经很熟了,到底是重点大学的学生,白茹言谈之中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向往,这让汪海十分羡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白茹更加崇拜,然后隔三差五用兼职挣的那点钱,请白茹撮一顿。

终于有一天,白茹在饭桌上微笑着问:“大牛,你大四毕业后决定干吗了吗?”因为块头大,白茹已经开始“尊称”汪海为大牛了。

汪海最怕白茹问这个,他坐在有冷气的屋里,喝着芒果冰,却满头大汗,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还没想到呢。

都大三了,你还没想?

考研我怕考不上,找工作吧,又不太好找!

为什么不好找?

这次汪海无言以对。

暑假临近结束,一天晚饭后,借着月色,汪海约白茹到那小河边散步。白茹欣然而至。那天晚上,白茹心情不错,大牛长大牛短地一个劲儿喊。汪海决定赌上一把!

当汪海从头至尾把自己混过来打球,如何遇到了白茹全盘托出后,白茹听完有些惊诧。汪海最后的一句话是他想了好久的:我的人虽然是三流大学的,但我对你的崇拜……或者说是爱慕绝对是一流的……但好话不一定等于好结果,白茹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你没想过考到这所学校来?汪海点点头:我怕考不上。

就像许多电视剧的情节一样,白茹的手机恰好在这个时候响起,她拿出来看了看:大牛,对不起,我该走了,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争取考到这所学校来……

白茹转身离去,走了十几米,又扭过头说:我想,吉格勒定理你一定知道。

汪海当然知道那个定理,内容只有短短的两句话: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锻炼的……

那次谈话之后,汪海半个月没和白茹联系。

傻子也明白,白茹拒绝了他的表白。这半个月,汪海简直度日如年。他也清楚,白茹不是没给他机会,毕竟当初悄悄隐藏身份,搞得白茹以为自己和她是校友。作为一流大学的学生,还是颇有素养的,她说吉格勒定理,那就是留个茬口:一旦你考上了她所在的这所大学,爱情大门也许会向他打开。

半个月的痛苦时间过去了,汪海决定用抛硬币来决定未来,带数字的那面代表要努力考研,带花的那面表示放弃。等汪海连续抛了五次带花的那面后,终于抛出了个带数字的,他这才长长出了口气——看来老天决定我得考研。

洗心革面,重新做学生。首先是把篮球的气给放了,接着是买考研书和复习资料,研究考试方向、报名,报了两个英语冲刺班和一个政治加强班,之后便是一段寂寞的时光: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吃完早饭,赶在七点去图书馆占座。

两个月后,汪海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最奇怪的是,他有点不那么崇拜白茹了,甚至有点恨她:好,你不是瞧不起我上的这所大学吗?那我就好好露一手给你看看。

一月姗姗而至,汪海从考场里走出来时,人几乎要虚脱了。回到宿舍,对着镜子,他才发现自己这近半年来都瘦脱相了。

终究是林花谢了春红,夏天代替了春天,但也依然挡不住又一个秋天的到来。九月的北国之秋,多么美好的季节,对汪海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这所他曾经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的迎新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汪海手持通知书,报完名,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是的,此刻,他真的感激那个叫白茹的女生。

忽然,身后的迎新台上,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我来报到。

汪海连忙转身,果然是白茹!怎么可能是她?可确实是她。她就站在他的身后,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女生有点坏坏地看着他。

晚上,依然是那条校园的小河边,此刻已经是他们共同校园的小河边。汪海有些沉重,不知该如何面对白茹的欺骗:她居然也不是这所学校的!

沉默良久,白茹打破僵局:其实,我应该谢谢你,当初,我在河边看你打球,那时我就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这所学校,找一个像你这么帅的人当男朋友,一定要给自己挣个好好的未来。后来知道你的情形跟我一样后,我觉得你依然是我的榜样。我用了把马蝇效应,要知道,再懒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汪海淡淡地说:当初既然你也需要考研,为何不直接跟我说?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努力了……我觉得自己多少有些被愚弄的感觉,虽然结果是好的……

月光下,白茹泪眼涟涟:你难道没听说过刺猬效应吗?刺猬在冬天的时候需要互相取暖,但不能靠得太近,因为那会伤到彼此的……

一句话令汪海涣然冰释,是的,如果那时的他们走得如此近,还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结果吗?不会的,绝对不会的,这个美丽的女生把迷惘的他拉向了广阔的未来之路,他必须要感谢她!对,就像现在这样,一把拉住她的手,管理好这份弥足珍贵的爱情,永远不再分开……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学属性应然实然元管理学

1.问题的缘起——有关管理学属性的没有结果的争论

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关于管理学的定义多种多样,有的学派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的学派强调管理学的实践属性。泰罗认为,管理的手段主要就是(或者说管理学主要应该研究)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泰勒由此创立管理科学学派。较早明确提出对“管理科学”不同意见的是利昂·普拉特·奥尔福德(1877-1942)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奥尔福德和丘奇认为,泰罗方法的缺点是“以精心设计的机制或制度”取代了领导艺术,他们认为泰罗的所谓“科学管理”过于机械,他们对“科学管理”一词表示遗憾,因为它意味着“一种科学,而不是管理的艺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他指出“我们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正在朝着创造活力的管理科学和基于科学的艺术迈进”。

不仅如此,有关管理学学科属性之争的一个主要议题还包括管理学究竟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争论。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对于管理学理论的基本架构也提出了19个具有普遍性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对管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基本概念做一番正本清源的探讨?”“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管理,包括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自泰罗创立管理学到今天,这一关于管理学属性的争论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

2.关于管理学属性之争的实质——从“管理活动”到“管理学”“惊人的一跳”

考察以上争论,我们可以发现,在以上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之争中,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分歧。美国管理协会对管理活动的定义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这一简明扼要的定义给出了管理活动的本质,或者说给出了“管理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根本特点。关于这一根本特点,很少有学者表示反对。韩巍认为,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已经被泰勒、法约尔、韦伯、巴纳德,包括德鲁克等西方学者确立起来了,韩巍甚至直接指出,这些基本问题(即对管理活动的界定)已经轮不到无论是哪一国的当代学者置喙了。

然而,大量的争论从何而来,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在本文看来,这一争论来自于从“管理活动”到“管理学”这“惊人的一跳”。或者说,“管理活动”并不能必定推导出“管理学”应如何进行研究,在这“惊人的一跳”过程中,绝大多数观点包含了“应然”的成分。我国著名管理学者席酉民持论应属公允,席酉民认为,“……根据上述目的,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和寻找相对确定、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等。”然而,即使从这一持论相对公允的判断来看,其中亦包括大量的“应然成分”。例如,为何将“管理学”限定在“相对确定”的范围内?这种限定一定会将某种出于直觉的管理艺术性思维排除在管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限定对于席教授创立的和谐管理理论没有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管理学的某一具体学科,这种限定甚至是必须的。然而,对于以“管理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管理学,这种限定就是主观和有害的了。

对于“应然”这一研究进路而言,“管理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是一个终极判断,它的意思是“管理学应该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体”。这一判断实际上早就被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甚至更早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所提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时间几乎与泰罗创立管理学这一门学科的时间一样久远。然而,这一终极判断并未结束这一跨越了三个世纪争论。《管理学报》特约评论员提出,“管理中的科学、技术与艺术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这一问题,对于应然研究而言,这是一个真正的难题。在“应然”的范围内,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3.元管理学——实然的研究取向

如前所述,现有的关于管理学的元研究大都不自觉的掺杂了“应然的成分”。本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关于“管理学属性之争”迄今为止都采用了“应然”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步,对管理活动进行定义,第二步,从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离出辩论者认为“可以提炼成理论”或“值得提炼成理论”的部分内容;大部分论证将重点集中于第一步,而事实上,在关键的第二步中存在一个隐藏的“应然过程”,即从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离”出可以提炼成理论的过程,如前所述,本文认为,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惊险的一跳”正是大量关于“管理学”争论的真正源头。

因此,需要对管理学知识本身进行“实然研究”,或者说,要对人类社会迄今取得的关于管理活动的所有知识进行一番全面的、系统的考察。只有在对这些全部管理学知识的“实然研究”中,才能提取管理学的学科属性,指出管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而这些都是“应然研究”的进路下无法达到的。借鉴刘人怀院士的说法,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与做好管理工作的全部知识的总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按照折衷论的说法,管理知识既包含科学的成分,也包含艺术的成分,甚至包括只能体验得到、不可言传的技能(或者说所谓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元管理学既然以管理学本身为研究对象,就应对上述不同类型的管理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实然”研究。

韩巍曾指出,在中国的管理研究中,应该坚持“实然”取向,而非“应然”。当我们发现了足够多“实然”现象,且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检验我们的发现后,如果规律得以确立,再提“应然”不迟。当然,韩巍的评论是针对“管理现象”的研究而言。在本文看来,对于“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强调“实然”的取向,当我们对各类管理学认识的来源、产生机制、可靠性、目标和类型积累了足够多的“实然认识”后,再谈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管理学派”或者“中国管理学”有没有可能、如何可能,或许更具有可行性,更能避免一些无谓的争论,这正是元管理学研究对于中国的意义之所在。

在过去的近一百年中,无数的学者、管理思想者、以及企业管理实践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将管理从一种工作变成一种科学,甚至是一种艺术或哲学,但是即便现在,我们还是有趣而遗憾的发现。不论在“生活”中还是“生意”(公司)中,不同的人对管理学仍然有着不同的认知和态度。

“生活”中的管理学

虽然管理学科中的各种理论原本都是针对企业运营、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成果为目的来阐述的,但是我们经常发现管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准则,往往在生活中更加容易被人认知和接受。

在我家楼下,有一个早餐摊点,只有四十岁左右的夫妇两个人,男人负责蒸包子、炸油条以及收钱,女人负责煮馄饨、给客人盛稀饭,以及收拾桌子。一般客人去了只需要告诉女人要吃什么,女人负责把食品端到客人桌上,吃完饭客人离开经过门口的时候男人负责收钱,然后女人抽空收拾桌子。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有无数这样的“夫妻档”早餐摊点,运营得井井有条。

离我家不远处还有一个早餐点,是一家三星级酒店的餐厅,早晨兼卖早餐,服务员就是酒店的服务员,制作食品的也就是餐厅厨师,光台前就有四、五个人,不知道后台洗碗、做饭的有多少人,我想总共怎么也得有七、八个人吧。客人去了先要在一个由专人负责的点餐处点餐,交钱打出小票,然后拿着小票去领餐处和若干客人挤在一起找几个手忙脚乱的服务员领餐,交钱的时候还经常看见收钱的专职人员扯着脖子问领餐的人:“包子还有没有?”桌子经常没有人收拾,经常听到客人端着盘子站着喊服务员收拾桌子,盘子也洗得不干不净的。

两个早餐点,占地面积和服务的客户数差不多,前一个硬件设施远落后于后一个,但是人均效率、利润以及客户满意度等等,都远远高于后者。

为什么呢?连我们家老太太都知道为什么,老太太天天买早点,很有观察心得,如果把老太太的看法通过管理学术语翻译过来,包括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后者的运营流程需要再造,从交钱到取餐,流程不连贯,而且繁琐,其中的无效环节过多,需要整合。

其次,后者组织结构需要调整,使其更加吻合新的运营流程,缩减不必要的岗位,同时明确岗位责任,若干岗位必须覆盖所有工作,而且分工明确,该洗碗洗碗该做饭做饭。

再次,二者的薪酬结构不同是造成二者区别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一个盈亏自负,一个待遇固定,故此激励效果不同。

没有人会说我们家老太太的看法不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两个早餐点的例子中显而易见。

“生意”中的管理学

和“生活”中的例子相比,在管理学诞生的本源正根——“企业”中,反倒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次和我吃饭聊天,谈到他曾经在一家北欧公司做中国区总经理,北欧总部的ceo是他的顶头上司。工作了两年,虽然中国市场开拓非常成功,但是我这个朋友总觉得这个公司非常像一个家族作坊:一言堂、专制、管理蛮横等等。其中令他非常困惑和不满的一点就是,ceo在两年间从来没有对他的表现给过任何的反馈。有一次借开会期间,我朋友不得已自己做了一张绩效考核的表格,要求ceo一定给自己一个评估。ceo似乎没有见过这个架势,拿着表格和旁边的另一个cxo开始用本国语言讨论,听口气像是在商量我这个朋友到底要干什么——造反不成?

当然,后来我这个能干的朋友很快就离开了这家公司。但是有趣的是,在餐桌上后续的谈话中,我们谈到他在现在的公司如何率领团队攻城略地拿下一个又一个市场,我谈到团队领导中的领导力模型等话题,他马上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告诉我在真正的硬仗中、在订单合同的对比下,谈什么领导力模型是非常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甚至无聊的课题。

所以你可以看到,即便一个曾经被糟糕的领导力折腾得筋疲力尽、乃至最后辞职离开的职业经理人,在谈到管理学、领导力理论的时候依然不屑一顾。

“一叶障目”损害领导力

为什么呢?难道我这个朋友的认识还不如我们家老太太么?显然不是,我想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古人所讲“一叶障目”。

在企业中,经理人,特别是中层、基层经理,他们的眼前有太多的“一叶”了,整天被任务额、项目、总收入、利润、客户投诉折腾得头晕脑胀,在这些实际问题面前,管理学的理论自然显得很“虚”了;而早点摊没有任何“障目”的地方,所有的流程、人员架构都清晰的摆在眼前。

这样的“一叶”有很多不同的角度的、不同的阐述方式。比如在2006年的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hay(合益)集团就刊登过一篇叫做“勒住你的成就欲”的文章,文章从短期成就欲出发,阐述了短期目标如何困扰了企业管理在长期发展上的进步,进而讨论了成就欲在个人行为动机上的位置。

我的那位朋友也有一个侧面阐述。他的公司是做类似于erp企业软件方案的,他经常跟客户讲,数据不应该停留在个人的笔记本上、企业员工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个体数据上,当数据汇聚到企业平台上,会发挥更大的效力,会从公司流程、公司整体效率上给企业带来益处。尽管员工觉得数据在笔记本上比在中央平台上更加方便,但是还是应该看到企业平台从根本上对企业整体是有益处的。

管理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管理者能够在百忙之中学习管理知识、并且有意识的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影响和塑造自己的管理行为的时候,虽然他觉得会给手头的工作和习惯造成一些麻烦,但是应该认识到,这才是会给自己的领导力带来根本改变的根源驱动力。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8篇

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

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

第三,政府组织所把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把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

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

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非凡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新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新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闻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探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天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和“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新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有关第三部门及其和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又既和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和政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新问题:“思索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新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和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

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政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假如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

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探究机构;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

第三类组织即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和政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

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和政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和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和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答应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向。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和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有关公共管理学的探究范围及其和行政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探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探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探究政府组织的管理新问题,而且也要探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新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新问题和第三部门的管理新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探究范围。

从上述有关公共管理学的探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和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政管理学至少在探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Admin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政”,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政”一词广泛地被“行政管理”所代替。在政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被定义为探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政管理学的探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

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新问题,即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的管理新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新问题,则在行政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探究范围而言,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探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新问题,把探索政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探究内容。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新问题、领导新问题、决策新问题、执行新问题、监督新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新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新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新问题。对这些新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共性新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探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新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新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新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探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探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索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探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新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非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探究这些非凡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探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非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探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探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探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探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庆云.有关公共管理探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5]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6]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9篇

一、有关“纯粹的”公共部门和“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探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征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靠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

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

第三,政府组织所把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把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

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

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非凡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新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新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闻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探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天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和“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新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有关第三部门及其和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又既和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和政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新问题:“思索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新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和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

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政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假如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

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探究机构;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

第三类组织即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和政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

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和政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和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和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答应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向。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和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有关公共管理学的探究范围及其和行政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探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探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探究政府组织的管理新问题,而且也要探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新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新问题和第三部门的管理新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探究范围。

从上述有关公共管理学的探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和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政管理学至少在探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Admin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政”,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政”一词广泛地被“行政管理”所代替。在政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被定义为探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政管理学的探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

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新问题,即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的管理新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新问题,则在行政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探究范围而言,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探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新问题,把探索政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探究内容。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新问题、领导新问题、决策新问题、执行新问题、监督新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新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新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新问题。对这些新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共性新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探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新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新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新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探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探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索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探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新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非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探究这些非凡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探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非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探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探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探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探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探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庆云.有关公共管理探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5]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6]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管理学管理范文第10篇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政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又既与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与政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问题:“思考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与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政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如果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第三类组织即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与政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政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与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与行政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上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与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政管理学至少在研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Admin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政”,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政”一词广泛地被“行政管理”所代替。在政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被定义为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则在行政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研究范围而言,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把探讨政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这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5]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6]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上一篇: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范文 下一篇:国企资产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