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康复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1:32

脑梗康复护理

脑梗康复护理篇1

[关键词] 脑梗塞;康复期;心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156-02

脑梗塞是以后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多发于老年患者。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机体的功能衰退,组织器官逐渐衰老,康复也较慢,部分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不可逆的病理状态[1]。临床上,及时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因此,对脑梗塞患者施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为探讨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该研究选取了该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128例,对其中的68例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128例,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在40~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6+6.84)岁,且60岁以上的患者80例。所有的患者都经过CT确诊,且都符合脑梗塞患者的诊断标准。128例患者中酒后发病16例,由情绪波动引发28例,原发性84例。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清晰,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而且肢体瘫痪。然后随机将所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传统护理。然后对照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取的相关措施如下。

1.2.1 心理分析 病人的心理变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病情恢复阶段:有部分患者虽然在抢救之后,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机体受损的部位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恢复,从而使患者传声沮丧、失望等情绪[3]。还有部分患者,虽然惊醒积极的锻炼,并且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联系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治疗的方法不合适,导致机体的功能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恢复,严重的患者甚至产生废用性肌萎缩或者关节强直僵硬,从而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变差[4]。第2个阶段是后遗症阶段:此类病的患者一般在10个月之后就会进入后遗症的阶段,到了这个阶段之后,即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锻炼,还是会有一部分患者会存在肢体和语言障碍,严重的患者甚至丧失治疗的信心,拒绝或者消极接受护理和治疗,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给治疗和护理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且也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严重影响。

1.2.2 心理护理 ①基本护理:首先对患者临床的各项特征进行仔细的观察,综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该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对于患者的任务疑问都要给与准确、耐心的回答,特别是对于康复期间的患者,从而帮助患者减少疑虑。此外,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对于存在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尽量根据患者模糊的语言表达和手势去揣摩患者的意思,并从中了解患者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由此建立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亲近感以及信任度。②功能锻炼: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锻炼方案。对于可以进行主动锻炼的病人,可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直立和坐骑的锻炼,并且逐渐向行走训练以及身体平衡的锻炼过渡;对于肢体严重不便或瘫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帮助患者进行一些被动型的训练。比如可以给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加强患者的关节锻炼,从而增加患者关节的灵活度以及肌肉的功能。当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应该根据情况逐渐减少训练的内容,并逐渐加强患者主动锻炼的意识。综上,锻炼遵循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由间断到持续的原则,患者应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锻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锻炼方案,是患者保持锻炼的信心和热情。③语言训练:丧失语言功能很容易因为不能正常表达而产生沮丧、焦躁的心理。和这类患者的交流可以通过书面文字进行,从而了解患者的生活和情感需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初步的缓解作用。同时,应该积极对患者进行语言的恢复训练。每天让患者听听喜欢的歌曲、相声或者录音等等,以此来刺激患者的神经。部分严重的患者可以先指导患者进行发声练习,从简单的音节、短语词汇开始,之间加强练习的复杂度。总之,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必须从多种渠道进行练习,并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2 结果

经过综合性治疗以及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未愈6例(8.8%),好转27例(40.2%),痊愈35例(51.0%);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未愈21例(34.6%),好转例32(53.8%),痊愈7例(11.60%);总有效率为65.4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塞患者在抢救之后虽然大部分可以脱离生命危险,但是非常容易留下后遗症,而且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抢救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5]。主要是因为患者沮丧、悲观的心理,不仅可以直接对康复造成影响,而且由于负面的情绪可以间接地对康复训练的效果造成影响[6]。所以,脑梗塞患者的不良心理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首先应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分析,而且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的阶段,其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7]。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的根据这种差异来调整护理的方案。其次,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强和患者之间的亲近度以及信任感。此外,功能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训练不仅可以重新建立患者康复的信心,而且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脑梗塞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非常重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秀珍.脑梗塞患者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4):22-23.

[2] 冯鹏雄,郑英华,郑纯.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31):538-539.

[3] 王海英.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7):117-118.

[4] 冯建辉.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9,15(2):236-237.

[5] 楚立云.脑卒中早起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8(15):594-595.

[6] 时立芬,李英.脑梗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1, 6(3):79.

[7] 金美兰,姜英雪.脑梗塞康复期心理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信息,2001,10(18):17-18.

脑梗康复护理篇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红旗农场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702

【摘 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6 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28 例,行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28 例,行三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脑梗塞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塞;康复护理;基层

脑梗塞作为临床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典型性疾病,多数存活患者都伴有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在当前积极提升脑梗塞患者临床生存质量与预后的情况下,通过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损伤,是临床目前诊疗重点。我院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三级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 例,男性32 例,女性24 例,均为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年龄49-76 岁,平均年龄(62.4±3.5)岁,GCS 评分均≥ 8 分,意识清醒,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生命体征平稳。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28 例)和观察组(28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护理,措施如下:一级康复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体位转换、关节被动运动、患侧翻身练习、桥式运动、双手交叉上举训练、踝关节与腕关节背伸牵张练习、站位坐位平衡训练,具体要根据患者肢体障碍严重程度酌情循序渐进的进行;二级康复护理主要以恢复患者行走功能与神经肌肉功能为主,行走功能锻炼内容包括体位转换、步行训练、站立平衡训练、上下楼行走训练等,神经肌肉锻炼以患者日常生活技巧训练配合肌肉促通技术开展。三级康复训练主要针对患者出院后日常训练为主,给予患者全面出院康复训练指导,每周复诊至少一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价应用FMA 评分标准,分别对上肢与下肢进行评定,包括15 个维度、45 个小项,每项分值0-2分,以分值相加为最终得分,以得分越高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越好;神经功能评分应用NDF(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所得数据均应用PEMS3.1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t 检验,P<0.05 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与神进功能改善情况对比见表1。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FM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DF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塞作为临床好发于中国老年人的典型疾病,临床致死率、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1],尤其是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脑梗塞带来的危害与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为改善脑梗塞患者预后、提升其生存率与生存质量,临床实施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备受推崇。康复护理干预之所以可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主要是基于患者早期神经中枢损伤后可塑性、恢复性较强特质,通过功能锻炼促使脑内神经细胞可塑性增强,利用细胞、分子、基因等调控作用改善患者肢体、神经功能障碍[2]。临床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康复计划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提升其个人生活能力,以便及早返回社会[3]。

三级康复护理中一级与二级康复计划主要集中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循序渐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肢体、神经症状表现。本次临床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三级康复护理计划,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做一级康复锻炼等,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有效防止了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出现,二级康复训练中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协同护理能力为目标展开计划,进一步提升了患者认知功能,三级院外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患者个人能动性与积极性,提升了个人自我护理与保健能力。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该护理康复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覃爱芳. 脑梗塞的康复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63-65.

[2] 慕海芹. 康复护理指导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0):86-87.

脑梗康复护理篇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入院的脑梗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死后遗症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临床表现有肢体麻木、失语、偏瘫等。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由于丧失了自理能力及生活功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早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1]。为此,本文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集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3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年龄为52~78岁,平均年龄(60.25±2.26)岁,女性患者的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62.24±2.35)岁,其中女:男比例为5:11。观察组男性患者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61.25±2.45)岁,女性患者的年龄为55~82岁,平均年龄(62.27±2.78)岁,其中女:男比例为7:9。2组患者脑梗死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常规指标,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肢体功能受到障碍,导致患者的生活难以自理,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需求及顾虑,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告知患者康复成功的病例,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肢体语言功能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交替进行侧卧位,对患者的上肢进行伸展运动,下肢伸直运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自主翻身运动,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锻炼,进行髋关节内收、伸展及膝关节的屈伸运动,锻炼时注意动作的轻柔;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给予患者语言功能训练,协调患者的舌、唇、喉部及肌肉进行运动,通过采用听觉刺激训练,促使患者发音。(3)环境护理:保证病房内的环境卫生及空气清新,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将病情情况相似的患者安排在同一间病房,患者之间容易沟通,并且,能够互相鼓励,使患者的悲观及焦虑率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患者进行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心情得到放松,使其保持乐观心态。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

1.3疗效标准肢体运动:2级:肢体能够平行运动,但是不能离开床面,不能抵抗自身重力。3级:可离开床面,可克服地心引力,但是不能抵抗阻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护理后,观察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2.57±2.35)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57±2.16)分,观察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P<0.05)。

3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是康复科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常表现为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波动较大,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疾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2]。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以患者为中心,相关研究表明,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的促进患者脑部病灶组织的重组,能够有效的降低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3]。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语言、肢体动作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问题,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干预护理,采用轻柔的按摩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患者神经反射功能,减少痉挛的发生,增加患者肢体韧带的灵活性,同时按摩可促进肌肉产生收缩、舒张能力,增强患者的肌张力,保持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降低关节变形及萎缩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给予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干预护理措施,训练患者发音,能够有效的刺激患者的听觉神经,诱导患者发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综合康复干预措施中,不能操之过急,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5]。在本资料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P<0.0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脑梗康复护理篇4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康复护理;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49-01

脑梗死亦可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偏瘫指的是局部脑组织受到血液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缺氧、缺血,诱发组织坏死,出现脑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偏瘫的形成,年龄在50至60岁的人群发生几率较高[1]。患者出现偏瘫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其家庭也增添了很大压力。为了使患者病情改善,让其肢体功能尽早恢复,必须实施护理干预。据临床研究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可强化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本文主要分析重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64例重症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59至81岁间,平均年龄70.85±6.27岁。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男性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60至82岁间,平均年龄70.37±6.8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需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康复期间,明确患者疾病症状变化情况,确保病房室内通风良好,注重清扫病房,指导患者的饮食等。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护理。脑梗死发病较急,且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因而易产生不良情绪,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讲述与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让家属陪伴于患者身边,给予其安全感。②肢体训练。为了降低肌肉萎缩与关节挛缩变形发生率,患者的肢体必须置于功能位,肌肉与上下肢关节需经常活动。上肢训练:患者患部需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患手可通过捏皮球的方式,对患者手指功能进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10下。下肢训练:患者可进行翻身、身体左右移动动作,立膝、下肢伸屈、扭动骨盆,每天2次,每次10下。③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帮助患者更换,对于其血液循环具有促进作用,降低压疮发生率,确保床单的整洁与干燥。另外,教会患者正确的排痰与咳嗽方法,降低误吸发生率,控制肺炎的发生。④鼓励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经常给予患者鼓励,向他们讲述成功病例,使他们对于疾病治疗充满信心。

1.3 护理满意度与抑郁、焦虑评价标准

①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热情程度、护理技巧等,主要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

②抑郁自评量表。轻度:53至62分;中度63至72分;重度:超过72分。

③焦虑自评量表。轻度:50至59分;中度60至69分;重度:超过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3 讨论

因脑梗死患者出现偏瘫后,给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精神调节与行为控制能力下降,因此,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肢体功能尽早恢复。

在以往的医学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只单纯注重对疾病的护理,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综合护理可将患者主体地位突出,强调患者的感受,坚持以人为本,在实施综合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并尽量满足其需求[2]。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可以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从细节之处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可将患者的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解除,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9%,仅有2例并发症病例,并发症率为6.3%,且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变歌,李方,顾浩.健康教育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06):835-836.

脑梗康复护理篇5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恢复效果。方法:对脑梗塞患者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康复护理训练同时加强心理辅导,并将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患者早期做康复训练对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结论: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加速建立脑侧支循环,减少关节挛缩和变形、足内翻和下垂、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产生,实现早日恢复肢体功能,独立生活,为患者早日重返社会、回归家庭奠定基础。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护理

脑梗塞患者在度过急性危险期后,大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偏瘫等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及经济负担。近年来,康复医学发展证明:减少脑梗塞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恰当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脑梗塞偏瘫患者80例,其中46例住院接受康复治疗护理,34例未接受康复治疗护理,通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资料见表1,所有患者无意识障碍。

2 康复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慢慢恢复意识的急性期患者,突然发觉自己瘫痪时,会因此精神萎靡、悲观失望,甚至绝望。因此,应加重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认真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消除其不安焦虑情绪及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护理,早日恢复机体功能。

2.2 制定周全的康复计划:对于不同的病情、年龄等患者,应有不同的康复护理计划。年龄小、病情轻,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康复护理所需时间较短;而年龄大、病情重,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所需的康复护理时间较长,预后估计也不容乐观。

2.3 康复训练时间:若病情逐渐稳定,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使运动感觉进入大脑皮层以形成记忆,使其重新获得运动能力,避免导致肢体功能的减退。患者如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状态没有进一步的恶化,一般患病后3天可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中,护士除指导训练外,应教会家属(或陪护)辅助训练,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体温、皮肤弹性、是否失水或浮肿等。

2.3 肢体功能的训练:康复训练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视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主要有被动按摩、被动运动和键肢活动。训练时应遵循“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近及远、先下后上、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使用用电刺激和药物辅助治疗。

2.3.1 被动按摩 适宜病后一至两周进行。主要对象为患肢,对其采用按、拿、搓、摇等方法刺激关节运动,切忌扭转弯曲肢体关节,避免关节挛缩。先从脊柱两侧向下至臀部、股部、小腿,再从髂前上棘向下沿大腿至膝部、踝关节、足背部,上肢从患侧上臂至前臂、腕部 、 手掌和手指,轻重要适度,每次坚持20分钟,每天坚持2次。

2.3.2 被动运动 主要通过被动活动患肢各关节及各方向以促进肢体血液的循环,维持关节韧带的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防止韧带挛缩。帮助患者后伸腰、髋,然后伸屈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再助患者外展患肢,从背后回旋上举,伸屈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因下肢活动功能较易恢复,故在开始训练时可暂时先重点活动下肢。

2.3.3 键肢的活动 主要用于提高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紧张、促进系统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且助于改善全身状况。从单关节的主动活动开始,维持一个关节的一定姿势,运动另一关节,随病情的逐渐好转以及肌力的恢复,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协助患者坐于床边,两腿下垂,于患者患侧协助患者站立,指导患者行走,或在监护下自己扶床或用拐杖行走,同时,正确指导患者行走姿势,如挺胸、抬头等,并力求抬高患肢,减少在原地划圈。积极活动健肢,主要是让患者充分利用健肢的协助,保护患肢的同时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锻炼,如洗脸、梳头、穿衣、上卫生间等。

2.4 语言功能的训练:语言训练跟肢体训练一样,也是越早进行越好。多数患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存在焦虑、烦躁不安,且对家属、医务人员乱发脾气。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异常,对其耐心细致的判断及解说,是患者配合训练。同时,用语言和视觉信号进行训练,主要采用看、写、听、说、读等方式进行训练,每天坚持不少于一小时,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持之以恒。

3 结果

康复治疗护理后,Brunnstrom分级[1]与对照组对比见下表2。

4 讨论

治疗结果发现,患者早期做康复训练队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46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可知,很多脑梗塞致残并非偏瘫所致,而视病人的恢复过程缺少必要的康复治疗护理手段,使患者产生关节畸形、姿势性痉挛、肌肉萎缩等现象。

大量实验证明,自然恢复速度最快的阶段在与中枢神经细胞受损后3个月内,因3个月后患侧肢体强直,关节肌肉挛缩,对其形成的错误运动模式难以矫正[2]。因此,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时机应选择发病内3个月为最佳时间。

总之,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是患者早日独立生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康复的一大飞跃。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加速建立脑侧支循环,减少关节挛缩和变形、足内翻和下垂、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产生,实现早日恢复肢体功能,独立生活,为患者早日重返社会、回归家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玉连,胡永善,谢臻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5(01):68~69

[2] 梅树利.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J].吉林医学信息,2008,25(1-2):4-5

脑梗康复护理篇6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治疗脑梗塞偏瘫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日常护理外,还要进行针对脑梗塞偏瘫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总有效率。结果:一个护理周期后,观察组中基本痊愈5例,病情缓解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中基本痊愈3例,病情缓解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33%。同时测定血肿残留、再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关键词】康复护理;日常护理;脑梗塞偏瘫;病情好转

脑梗塞偏瘫这一疾病,对患者最大的危害,就是会使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志生理能力、劳动能力,致残、致死率也想当高[1]。治疗此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促进血液流动,保证相应的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患者痊愈。我院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观察病情改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对这60位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同时询问病史。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岁-77岁,平均年龄(63.8±6.7)岁。其中重症患者17例,轻度患者43例。根据这些患者的理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使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后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每日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日常护理外,每日还要进行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部分患者予以针灸,通过针刺相关的穴位,达到一定的康复效果。另外,按摩也是不错的选择,对患者康复十分有利。同时还要训练患者的瘫痪肢体,训练坐位及站立和床上翻身能力。护理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分别统计基本痊愈、病情缓解、无效人数,计算总有效率,并比较。

1.3疗效评定标准

一年为一疗程,护理3个月后,能自行活动的视为基本痊愈;6个月后能自行活动的视为病情缓解;其余视为无效。血肿残留和出血发生率低的,康复效果好。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结果

脑梗康复护理篇7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1800)【中国分类号】R49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64-01 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年脑梗塞患者近年来日见增多,占全部脑梗塞的2%-20%。本文对16例经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的青年脑梗塞病人进行康复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中男12例,女4例.发病年龄18~45岁,平均39.2岁。安静状态起病11起,活动中发病5例。临床症状:偏瘫9例,偏身感觉障碍3例,头疼1例,脑晕伴行走不稳定2例,视物不清1例。16例中合并TIA发作8例.高血压11例,冠心病3例,长期吸烟史10例,糖尿病6例.2康复护理2.1心理康复 对脑梗塞病人,无论急性期和恢复期都非常重要.因为病人经过治疗,生命虽然脱离危险,但大部分都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这对工作,生活,婚姻家庭都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病人心理上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非常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应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1].首先应稳定病人的思想情绪,建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对病人的悲观绝望等心理障碍,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理解,经常与病人交谈,主动帮助料理生活,时时处处关心他们,不应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要讲伤感情的话,使他们感到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生活的勇气。其次,护理人员应最大限度地解除病人的心理痛苦和焦虑,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消除伤害病人自尊心的各种行为,如讥笑,蔑视等。禁止使用刺激性语言,防止自怜,自卑心理。多宣传康复知识,逐渐培养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坚定长期康复锻炼的信心。对心理障碍明显的用暗示和代偿迁移法进行心理治疗,也可通过体育锻炼和音乐治疗转变病人的异常心理。2.2肢体功能的康复 目前一致认为康复应早期进行,越早肌体功能恢复越好,尤其是青年患者[2]。所谓早期康复是指病人在患病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一般1周内大都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康复的主要方法为运动疗法,同时结合脑反射的治疗仪,针灸及药物治疗。2.3言语障碍的康复 当脑病变损伤了优势半球的言语中枢就可引起言语功能异常.语言训练也是越早越好[3],早期用单词或短语加视觉信号来进行训练,如:卡片,图片等同时分辨失语类型,如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性,护理时要反复说出名称,强化记忆;运动性失语主要为构音困难护理时要给病人示范口型,一句一句面对面地教等[4]。在对语言障碍的病人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时采取:校正患者发音口形,给患者示范,并指导患者自照镜子,用视觉矫正发音器官的错误;口语训练,从数字,单词,短语开始进行复述,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计后半句,并练习简单的看图说话;反复听力训练,将常用生活语录在录音带上,配上轻音乐,让患者反复听并跟读;强化读写训练,让患者写亲人姓名,住址等,每隔2-3d检查训练效果,记录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经过这种语言康复训练,使病人恢复语言功能。参考文献[1]韩钊,黄阳,叶青松,等.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及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康复杂志,2004,8(25):5230-5232[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3]钟元河,李春竹,袁桂菊. 地级市区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调查[J].护理研究,2000,14(3):60.[4]肖玉华.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0,14(3):122.

脑梗康复护理篇8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治疗

1 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

脑梗死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病,最早发生于国外发达国家其致残率、致死率都相当之高,因此发达国家对于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研究也相对较早,较为的完善成熟,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将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分为心理因素、肌肉运动能力障碍、不可逆的功能损害等方面,因此目前我国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2 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对策

2.1普通运动康复治疗 著名学者、脑梗死康复专家楚立云[1]发现在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相关的吞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四肢力量训练以及一些辅助的平衡训练会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邓艳红[2]通过接受深浅感觉治疗的实验组和没有接受深浅感觉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相关治疗效果的研究,发现在那些脑梗死发病患者3h内进行相关的深浅感觉输入法康复治疗的患者四肢肌肉力量的恢复和身体机能的回复都要明显的好于没有接受深浅感觉输入法治疗的患者。

2.2传统中医治疗方式 著名的中医学临床学者张春华[3]通过长期观察接受针刺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情况,并通过数据的形式证明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在通过针刺治疗后肌肉的恢复情况,尤其是患者的运动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中医康复方面专家朱丽芳,刘惠宇,杜碧青,曾春英[6]等人在《益气养阴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一个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全新手段,可以说这不仅对于中医还是全世界对抗脑梗死的患者、学者来说都是一个可喜的消息。目前中医药方面对于梗死康复治疗的涉及几乎是一片空白,朱丽芳等专家通过多个实验对照即通过对一组脑梗死患者服用或者推射中医益气养阴液体(参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同时对照没有注射中医益气养阴液体的患者时发现注射患者的身体运动能力较于没有注射患者有着极为显著的提升。

主要讲述目前我国中医针灸各项对于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研究:①学者王松林,马力,许杨[7]等研究了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②中医学康复专家郭元琦,陈丽仪,周罗晶,李惠,区轩明,刘东生共同[8]撰写的《分期整体针灸法对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指出在梗死康复期通过间断时间的整体针灸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参与正常生活的能力;③赵大贵,穆敬平[9]在《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中所研究的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于脑梗死尤其是有偏瘫症状的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

2.3电刺激治疗方式 生物医学方面专家王丽英[4]在撰写的文章《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9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详细的说明了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这一点是目前我国比较缺失的疗法,但是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在由沈光宇,钱国全,蔡可夫[5]3位学者撰写的文章《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说道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为我国的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只要治疗适当将会大大增加脑梗死患者康复或者是恢复较多身体机能的可能性。

2.4立足于患者心理角度治疗方式 医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陈颖利[10]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一文中提及到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笔者根据目前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在进入医院之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和烦躁感,并且心理上的问题会很快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学者卢长芳[11]就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态心理分析及护理》一文中很好的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影响,并通过相关的患者心理的护理对梗死患者康复做出了有效的贡献。

专家麦国钊,任醒华[12]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对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梗死患者上肢恢复的疗效做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方面,尤其是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的恢复上有着极为可观的疗效;另一方面学者符俏,陈文远[13]等人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也提出了并证明了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大的疗效。

3 结论

综合上文,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以及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对策可以说明目前我国在针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手段已逐渐丰富,从基础的运动性康复治疗到现在全面的心理饮食治疗、电击刺激治疗,甚至在国外所未涉及的中医药康复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楚立云.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08).

[2]邓艳红.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1999(03).

[3]张春华.康复配合针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

[4]王丽英.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9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05).

[5]沈光宇,钱国全,蔡可夫.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5).

[6]朱丽芳,刘惠宇,杜碧青,等.益气养阴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01).

[7]王松林,马力,许杨.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05).

[8]郭元琦,陈丽仪,周罗晶,等.分期整体针灸法对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5(06).

[9]赵大贵,穆敬平.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5(01).

[10]陈颖利.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18).

[11]卢长芳.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态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18).

[12]麦国钊,任醒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08).

上一篇:生命的滋养范文 下一篇:对康复护理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