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20:31:14

脑梗塞查房护士长总结

脑梗塞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第1篇

1.1病例选择

根据不同专科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疑难、罕见、容易忽视的专科问题、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如合并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或实施特殊治疗、特殊监测的患者,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特殊导管留置、溶栓、高危药使用等,以及易跌倒、心理障碍、需特殊康复治疗等患者,在责任组长指导下,由责任护士整理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主要治疗、异常检验检查报告、存在的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及需要提交讨论和求助解决的问题等,以电子版形式上交科护士长,同时,积极沟通,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积极配合评审员工作并做好现场查房准备。

1.2评审小组设置

接到查房资料后,根据患者病情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由科护士长、主查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共同商讨,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定人员,初期多为病区护士长、专科护士、经过专业进修或临床资深护士,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初步研究个案资料,熟悉病人的发病过程,确定需追踪的问题,合理分工,除督导专科护理问题之外,另确定至少1名护士长负责整体护理质量及重要环节质量上的追踪,并在确定问题初期就共同协同责任护士一起提供跨专业的持续性照护,持续追踪及监测病人住院过程中的服务效果,直至问题有效解决,同时,责任护士负责完成查房PPT制作,交科护士长审阅通过。

1.3组织查房

1.3.1时间安排

在责任护士及评审员确立问题、文献查证、初步分析、确定护理方案并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善意合作后,通知各病区护理人员、实习护士等相关人士参加集中式现场实境护理查房,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共同主持。查房前先集中,简要介绍病例,布置查房流程及查房中需关注和遵守的问题,控制床边查房人数,以不超过25人为宜,时间控制在30min内,以免妨碍病人休息及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1.3.2床边查房

由主查科室护士长主持,站在患者右侧,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站在患者左侧,其他人员依床尾“U型”站立。先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目前护理效果,内容包括评审组追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实施专科护理体检,责任组长予以补充,最后,由主查科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提问相关问题,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服务的需求及对相关注意事项的掌握,强化相关健康教育内容及康复指导,致谢后离开病房。

1.3.3组织讨论

先由责任护士通过幻灯片详细叙述病人的整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从保护病人角度不适宜在床边查房时透露的相关信息,接着由评审员分别汇报个案追踪过程,详细解析所涉及问题的缘由、文献查证的支持及措施效果,然后展开提问和讨论,鼓励发言,由责任护士、评审员共同解答,最后,由科护士长做总结性发言。2.4管理评价讨论结束后,由责任护士、评审员共同完善优化护理方案,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评审员将对个案护理质量持续追踪督导,直至问题有效解决。

2结果

通过护理团队的追踪与共同干预,本组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康复内容的掌握及运用效果显著,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对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加,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另外,护理人员对复杂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治疗、舒适、并发症预防、合并症护理、特殊药物正确使用、专科护理落实到位,防坠、防压疮、防误吸、导管维护、特殊仪器使用、外出检查、转出等安全措施落实更加规范。使用本院自制的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显示: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大于98%,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大于90%,安全护理质量合格率大于97%,患者满意度大于98%,较传统的个案护理查房质量有明显提高。

3讨论

3.1追踪与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确保了护理质量追踪方法学在个案查房中评审员遵循以问题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案追踪干预[1],实施以本专科护理为主,整体护理共同协商讨论的方法。针对各专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着更深层次的见解,从发现问题、文献查证入手,在干预初期就提供跨专科整体性护理,把解决问题贯穿于个案管理的全过程,协助责任护士及病人顺利完成各项护理活动并监测效果,而病人及家属通过整合团队对存在的疑虑和需求,可以得到更满意的咨询和商量,可获得更符合自己的康复计划和更舒适的专业照护,护理质量与安全均得到了保证。

3.2科室间先进的专科管理和技术得到推广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化,专科护理水平也随之提高[2],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技术、管理体系。如神经内科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病人鼻饲流质时血糖的管理,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患救治中应用,先进的护理压疮技术,意识障碍的评估与管理,专科导管维护,溶栓治疗护理,各专科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实施等,其中,各科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最多,因此,糖尿病专科护士的需求及参与最多,技术推广最为普遍。通过跨专科的追踪指导、交流和学习,科与科之间护士也相互获得了立体化的知识、技术,先进的专科护理和技术也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

3.3整合了护理资源,实现了专业价值个案护理查房中的评审员主要为专科护士、通过进修的资深护士,包括护士长等,她们专科护理实践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扎实、技能娴熟,可为病人解决普通护士无法解决的专科疑难问题,得到了病人与同行的充分认可,对涉及外科、妇产科等相关问题,我们采取护理会诊的方式获得专科护理资源。通过与责任护士、病人充分接触、沟通、协调、咨询、监测、业务指导,以及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她们展示了各自专科所长,在尽量满足病人全方位的护理需求的同时,专科护士、资深护士更高层次的职业价值也得以实现。

3.4参与者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我院临床一线低年资护士相对较多,临床护理能力相对薄弱,参与个案查房是一次很好的实景训练[3-4],每次查房都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有的甚至放弃休息时间,他们跟随查房全过程,通过现场实景观摩,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礼仪规范、专科护理体检、整体护理评估、专科健康教育的技巧等,通过积极发言与激烈讨论,培养了他们心理素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同时,评审员及责任护士对查房中所列问题做出科学性分析与推理,充分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引导护士将问题意识变成一种经常性活动,激发他们采用评判性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及查阅文献的积极态度,为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环境和氛围。

3.5不足之处高素质的评审员是跨专科个案追踪管理成功的关键。评审员自主选拔带有主观性。我院专科间的发展尚不平衡,专科护士较少,且较年轻,工作能力尚处在培养之中,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且能胜任评审工作的资深护士不多,评审团队的工作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在追踪式管理法实施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拔、应用及评审工作的职责、制度、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等,还需探索及完善。

脑梗塞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患者;满意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落实基础护理为主要手段,以开展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在护理服务中践行"以人为本",也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

1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

1.1临床护理方面

1.1.1入院前的护理服务 门诊导诊护士提前15 min上岗,护士着装干净、整洁、面带微笑,起立迎接前来就诊的患者,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好导诊工作。

1.1.2入院时的护理服务 病房护士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根据病员的性别、疾病等安排好床位,整理并准备好床单元以迎接新患者。接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负责把患者带到病房安置好床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作息时间、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贵重物品的保管、主管医生、病区主任、护士长等。并嘱附患者及家属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医务人员联系,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和归属感[1]。

1.1.3入院期间的护理服务

1.1.3.1创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环境和设施尽显人性化,增加了基础护理设施,专门为老人添置了坐便器、预防跌倒、十知道上墙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1.3.2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注重细节、将工作流程进行主次分明,重点强调主要环节的人性化服务。各项治疗和护理尽量在睡前完成。另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

1.1.3.3护患沟通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及时有效沟通对患者病情的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都不熟悉甚至感到非常的陌生,严重的会产生恐惧心理,良好的沟通可以实现更好的医疗质量,达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2]。

1.1.3.4加强健康教育 由于改革了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床到人、责任包干,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随时都会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连续。责任护士并在健康教育本上签字并存档。

1.1.3.5出院指导 责任护士为患者作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的饮食、服药、锻炼等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发放爱心卡,记录患者或家属的联系电话,以便随访。

1.2对护士的基础护理要求方面

1.2.1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3]。了解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能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

1.2.2重视护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同时加强专科知识的培训。

1.2.3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

1.3工作(管理)模式方面

1.3.1护理人员坚持"始终临在"的创优服务理念。病房护士分成两个组,包干到个人,变分散式护理为集中护理。每名护士管理4张病床,采取连续无缝隙的工作制度,工作范畴为生活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1.3.2实行个性化排班。建立机动护士库,根据患者数量及工作量,随时调整各病区的护理人员,满足临床需要,护士长根据患者数量及工作量,按需排班提高工作效率。

1.3.3树立"防而不护"的理念。由于医院防护多,患者病情重,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为此医院聘请了较高文平护理员,落实生活护理。

1.3.4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将病区护士分为5个层级,从N0~N4 5个层级。以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满意率、文凭、职称挂钩、层级越高护理津贴越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护理服务、专业考核等情况与津贴、评优、评先挂钩,使优质服务的开展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

1.3.5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工资与效益挂钩,自主分配制度,设立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鼓励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建立长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

1.4护生意识方面 在护理团队中的另一个群体,90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实习生。因此要特别强化护生的创优服务意识,对其加强引导,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创优的最终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1.4.1加强护生礼仪 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

1.4.2加强护生的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1.4.3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要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中[4]。

2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2.1营造科室服务氛围 在各个病区走廊内展示优质服务标语与口号,明星护士护理风采,制定规范示范服务标准,文明用语标准,各项护理常规和生活护理操作标准。组织大家进一步学习优质服务理念。其中我们开展的责任分组,组长负责制护理,对脑出血、脑梗塞患者的疾病分期的宣教与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与体育锻炼,血糖监测进行系统化干预,建立良好的依丛性,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床日,降低住院费用,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2落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护理,我院每个科室新增6名护理人员,使床护比达到国家标准:1∶0.4,并进行了APN弹性排班,细化了各班次服务流程,严格按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标准为患者提供身心全方位的护理。责任护士落实各项医嘱,负责手、脚、胡须、头发的清洁与处理。负责住院期间各项宣教、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出院前的宣教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时复诊等,P班负责晨晚间患者的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各种管道护理等,夜间并督促患者洗脸洗脚。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同时进一步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增进护患和谐等方面赶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科内每15 d一次业务学习,院内业务学习1次/月,学习内容广泛,1次/月护理查房,查房以问题形式展开,切实到病房查看患者,倾听患者对责任护士护理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汇报。

2.4强化健康教育 各个科室继续规范了出院疾病指导与饮食指导。在出院指导中把患者需要尤其是注意的事项给予强化,醒目的提醒,如切忌、切宜。把饮食具体到哪一种食物并列出名单等。

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3.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只是一场"运动"。国家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明确表示: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布置,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次改革。

3.2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就是"洗头、洗脚"工程。实际上,优质服务是要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提供全程、整体、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切实履行护士的职责,提供专业照护。

3.3优质护理服务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护士展示护理技术水平、理论水平、沟通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4优质护理服务就是"零防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倡导住院患者"无防护"管理,是要扭转患者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是要求医院没有非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

3.5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护工干的活,体现不了护士的价值。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不仅仅是生活护理,而是函括了患者从住院到康复出院这期间一系列的服务措施。

4结论

总之,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体制和结构的彻底变迁,任重而道远,首先从观念上彻底转变,在行动上真抓实干,将卫生部进行的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在工作中要永不满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温雪霞.浅谈如何搞好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疗齐医学,2010,15(2):130.

[2]高丽.加强护理沟通改善护患关系评论[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9,46(3).

[3]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S].2010.

脑梗塞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第3篇

这是杨清武在《中国神经时讯》杂志卷首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的确,年少时总以为只要我们想,理想就唾手可得。可只有在时光中摸爬滚打之后,才能明白到底要配备多少品质才能与之无限贴近。

按照世俗的标准,杨清武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在他心里,依然向往着最初的“妙手仁心”,也追求着在解除病患上的完美与卓越。

“在自己的实验室做国际化的研究”

根据2010年卫生部的统计结果,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已经超越肿瘤,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

“我们统计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一直在下降,我国却一直在上升。这些年,国家的确也做了很多投入,但是在防控上还是太弱。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在短期内还会是高发病症。”

一提起心脑血管疾病,杨清武总是有些忧心。他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有着深厚的责任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述让公众对此有更多的认识。可是,谁又知道,他是误打误撞地走上了这条路呢。

杨清武参加高考是在1989年,因为专业调剂,他走进了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6年,他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同年参军入伍,并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获得医学硕士、博士学位。

“硕士期间我学的是神经毒理学,博士期间的方向是神经免疫学。”在杨清武的回忆中,当时能够考研进修并不容易,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学习非常刻苦。2002年博士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大坪)医院神经内科。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杨清武本来就对未来充满期待。即使研究方向与以往不尽相同,对于意气风发的他来说也不是问题。那时的他也的确有资本意气风发,2006年晋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7年遴选为神经病学硕士生导师,2009年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任神经内科副主任,2011年破格晋教授和主任医师顺利通过评审。2012年6月,他又调任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成为神经病学重庆市重点学科的学科学术带头人。

“我们那一代人,很多时候是不能自己选择的。都是在埋头去干一件事的过程中,逐渐爱上这一行这一个专业。”杨清武说。

十几年过来,他并不讳言学医和行医中的辛苦,却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学习。用他的话说,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稍微有一两年不学习就会落后了。活到老,学到老,对一个医者而言,不仅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在为病人负责。

一般来说,在国际上但凡涉及到部队的研究,出国学是很麻烦。因而,杨清武没有留学背景就很容易理解。土生土长并没有磨灭杨清武心中的斗志。在他看来,在自己的实验室做国际化的研究并非天方夜谭。

数年下来,他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973”课题、军队重大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4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30篇,部分研究发表在Ann Neurol、Prog Neurobiol、Stroke、J Immunol、JCBFM等高影响杂志,被正面引用400余次。他曾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入选第三军医大学优秀人才工程“拔尖人才”,相继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美国著名医学网(MDLinx Editorial Team)多次介绍和重点推荐其发表的论文。他也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并被推选为“第2届世界华人卒中精英论坛”脑出血专题研讨会召集人。

“做事一定要做在前面。”学习不代表要跟风,事实上,不管是自身的学习、科研,还是课题和论文,杨清武都坚持着“超前”的原则,“在前几年把后几年的事情都要做好”。

“科研最终要回到临床”

早上6:30,无论冬夏,杨清武都准时起床开始洗漱。7:10分,他推开神经内科的门,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查房、专家门诊、单位的会议……直到晚上,才有时间坐下来和研究生交流问题,以及看文献、改文章。忙碌到零点,他终于可以安心入睡。

这是杨清武一天的时间安排,也是他数年来的日程。

做临床医生辛苦,做一个教学、科研、临床合一的医生更辛苦。杨清武却很少为精力问题困惑,他认为医生的成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科研和临床处理得好就是相辅相成的,处理不好才是拖累。其中的关键在于方向的选择。

“科研方向和临床诊治一定是要有关联的,这样就等于在一件事上去延伸,才不会觉得精力被分割。我们在临床方向上选的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中国老百姓比较关心的脑血管疾病。科研方向定的是脑缺血炎症级联反应,这个方向国外做的比较好,国内相对要弱很多,就比较有发展余地。同时,它也是和我们的临床相关的。因为任何科研都是从临床问题中来,到临床中去。医学也一样。我们通过科学研究和动物实验及时搞清靶标,通过药物筛选搞清药物的干预方法,最后应用于临床,解决疾病的诊治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医学研究总归要回到病人中去,否则研究就没有了意义。”

在杨清武的临床生涯中,遇到过很多疑难病例。

一个13岁的女孩,症状很简单,就是腹痛,可总也找不到病因。在杨清武的神经内科,他们却通过病史询问找到了突破口,发现女孩腹痛发作时血糖很低,最终被诊断为酮症,简单吃了点药就好了。

某天凌晨两点多钟,一位脑梗塞病人进入垂危状态,手术风险很大,家属都不敢冒险。杨清武却坚持认为还有一线生机,建议家属放手一搏。经过紧张的抢救,他为老人装上了脑血管支架,第二天,老人清醒了,后来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后遗症。杨清武记得,那一年那位老人62岁。

在病人及家属激动的目光中,杨清武找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一个医生的价值就在于病人的康复,治愈一位病人不亚于发表一篇论文。而对于一个临床科学家,他所感受到的还有更多。

“临床科学家,首先要会看病,在看病过程中找到问题。问题通过实验研究解决,通过临床验证。”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学生,他都这么说。

医学研究并非空中楼阁,只有与临床结合好,才会相得益彰。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即使是杨清武所做的实验,也有很多失败,“三四次实验里能有一次成功就不错了。”但是,他对失败的理解很值得人回味。

“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但用科学的方法去坚持总会有所收获。失败不可怕,只要分析好原因,不断总结不断努力,就是成功的基础。”他不害怕时间,曾经有一篇论文就耗费了他四年的心血;他也不担心失败,曾经就是在分析某次实验失败原因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他另辟蹊径,相关论文也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免疫学杂志上。

“稍微年轻的时候,我晚上睡四五个小时就行,现在不够了。”话虽如此,眼前的杨清武依然精力旺盛。他还要靠旺盛的精力去积累科研中的经验,而这积累,还要从他心心念念的临床上去发掘。

“管理其实很简单”

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杨清武管理着一支拥有120多人的团队。

要管人,自然先要服众。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杨清武所获之荣誉,然而对于这些科研工作者们来说,荣誉背后的实事才更有说服力。

杨清武一直立足国内,以急性脑血管病炎症损伤机制及防治为主要方向,突破传统观念,率先提出从炎症反应的启动环节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炎症损伤机制及防治的科学问题,以天然免疫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为切入点,开展了TLRs在急性脑血管病炎症损伤上游启动环节中的作用机制及调控研究。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杨清武组建了脑血管研究PI实验室,建立了卒中注册登记及临床病例数据库。他发现了HMGB1/TLR4信号通路在启动脑缺血炎症级联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性调控该通路早期可抑制脑缺血炎症损伤,后期可促进神经再生修复,揭示了脑缺血炎症损伤的启动环节机制,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法。他探讨了TLRs信号在启动ICH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意义,发现全新的TLR2/TLR4二聚体启动了ICH炎症损伤,从血肿吸收的角度揭示了ICH后炎症级联效应的发生机制;并依此为依据,筛选获得了调控该二聚体形成的中药单体SsnB,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药代学实验,显示对ICH有明显治疗效果,可望为ICH的治疗提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物。这些结果不仅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急性脑血管病炎症损伤的上游关键机制、为干预炎症损伤提供了全新的靶点,而且为后续拟开展深入研究ICH炎症损伤机制及干预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这些工作令他逐渐取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那他的魅力则让这个团队贴上了创新能力强、团结协作的标签。

在管理上,他的法宝就是制度和心胸。“我们有四个副主任和三个护士长,分工非常细,各有所负责的工作。人管人是很难的,我们其实是制度管人。通过各种制度来设定岗位要求和考评方法。”

杨清武他认为重要的是:一要心胸宽广,能够发现人、容纳人;二要公平公正、奖惩分明,不能有私心,要一视同仁。他讲究求同存异,强调团队和团结,要求大家在工作上步调一致,允许有个性,但个性不能拉学科和科室发展的后腿。他尊重老一辈的教授和专家,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同事眼中的杨清武个性坦率,不喜欢背后说人,有话皆可讲在当面,“我喜欢听不同的话,只要对科室有利对工作有益,我就采纳。”

他乐于看到人才的成长,尽量去创造平台和机会,每年都有计划送人去进行研修。“我的要求不多,就三点:做人要做好、要勤奋、要优秀。”他希望这些人将来去到别的单位也能让人刮目相看,眼前的严格要求就势不可挡。

这些年来,200多张病床、3个病区、120多个人,杨清武要“管”的着实不少。客观来说,他并不是一个事必躬亲型的领导,而是愿意放手于人,一切以科室的利益为重。“如果哪一天我要离任了,下面没有人可以直接接班,我的管理一定是失败的。如果哪些人比我强,不用给我做工作,我也情愿下去。”

而对于自己和科室的未来,他希望能够不断努力去提高水平,最终为我国心脑血管防治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手记:“初心不忘,方得始终”

“我们院长刚上任时,借着没有人认识他的机会,以患者身份来医院看病,从挂号一直到取药,发现有些地方还是做得不到位。”杨清武认为,医患关系隐患固然存在制度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医生,他们却能通过换位思考来改善。

在他的神经内科,宗旨很明确:患者至上,追求卓越。

“我们的态度是‘偶尔被治愈,常常去关怀’。病人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他们只是因为生病心里着急,又不懂,我们就要耐心地去解释,任何时候都不把个人情绪带到病人面前。我们的服务、关心、沟通都做好了,病人是会理解的。”杨清武的话源自他的阅历,多年来,他从未遇到过一起纠纷,也从未被投诉过。或者他自己的文字更能表述心声:

我们不应忘记,疾病和疾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医生在观察与记录疾病,而病人在体验和叙述病痛;医生处在寻找病因与病理指标的客观世界,病人却在诉说身体和心理痛苦经历的主观世界。再多的客观检查指标,也无法替代病人正在承受的痛苦。

上一篇: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范文 下一篇:死亡病人护士长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