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复护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1:32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1

1康复锻炼对骨科病人健康恢复的重要性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2]。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3]。护士是医师治疗后病人恢复阶段的指导者,也是负责人,最了解病人康复锻炼情况,可以直接评估病人的康复锻炼程度,并按医嘱执行各项康复锻炼活动,并依据临床经验直接采取健康、适当的康复锻炼措施,让病人及早快速的恢复骨骼机能。因此,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人致残率。而不恰当、不及时的康复锻炼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导致病人的肢体功能障碍,使病人蒙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今后的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骨科护理中的康复锻炼的发展状况不均衡,医院的等级差别明显,三级医院的骨科康复锻炼护理发展较好,医院及科室能够定期组织讲座,每年选送护理人员进修,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技能。但是,三级以下医院的骨科护理就存在不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等等,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4]。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医师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从而加强与医师之间的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康复锻炼工作[5]。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理人员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促进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3.4双向引入,提高素质

我国的护士平均年龄较低,平均护理工作时间较短,与美国护士平均工作年限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所致。高年资的护士可以积蓄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刚走出校门,刚走上岗位的新护士所无法直接获取的。因此,我国的骨科医疗护理专业应从人才引入和人才留住双向入手,引入高学历、高技能的新生人才,留住高年资深护士,并为高年资深护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双向引入,提高素质,让高年资护理人员有进取心,又让新生人才有方向感,对于提高康复护理专业质量必将发挥较强的作用。

4结语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2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1]。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2]。

2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3]。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理人员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促进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4结语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3

1.1 患者资料 我科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65~89岁的老年患者共50例,平均年龄76岁,男25例,女25例,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9人,小学20人,文盲21人,平均住院天数11天。

1.2 护士资料 我科共有护士15人,其中大学本科3人,大专12人;高级责任护士5人,临床护师9人,护士2人。

2 影响因素

2.1 患者方面的因素

2.1.1 老年患者对护士不信任 在旧的医学模式影响下,由于护理教育及专业发展相对落后,患者认为护士是打针、发药、做生活护理的,不懂多少医学知识,部分老年患者仅信赖医生,认为治疗方案护士无权过问。或是在病人主动请教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时,由于护士知识面狭窄而答非所问,以及一些护士懒于回答而让患者去请教医生,从而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持怀疑态度。再者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凡事只相信医生的解释,加上有时医生与护士之间对病人的解释不一致,更容易造成病人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1];

2.1.2 老年患者文化程度对疾病认识的限制 有报道指出[2],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综合健康以优良为主,而小学及文盲以较差为主,因此住院的老年人群由于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致使部分病人的需求仅限于医生治病,解除病痛,对护士的宣教漠不关心,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2.1.3 老年患者感知能力下降,且大部分听不懂医学术语 在评估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视听力减退以及出现反应速度慢、思维过程改变、语言沟通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使他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和护理等知识难以理解,记忆困难,导致遗忘快,对健康教育无兴趣,加大了健康教育的难度。

2.1.4 社会支持系统 一些老年患者的家属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是忙于工作而疏于探视,使得患者对家人及自身康复缺乏信心,从而在住院期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抑郁等心理,不愿积极参与健康保健。

2.2 护理方面的因素

2.2.1 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大部分的护士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学习,缺乏健康教育的能力。据孙文静调查表明[3],68%的护士认为自己缺乏健康教育的知识及能力,而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个学科的应用学科,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大部分护士对此知之甚少,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2.2 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模糊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工作。在实践工作中,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未能从传统的医学模式中转变过来,认为工作的重点仍然治疗性的护理,并且把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出入院指导等工作等同起来,没有针对患者的疾病和需要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2.2.3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缺少健康教育的时间 在经济体制的冲击下,许多医院都对护理编制进行了压缩。护理人力缺乏,在完成其治疗、护理工作量的同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施健康教育。据黄津芳等调查表明[4],76.6%的护士认为缺乏教育的时间,它是影响护士履行教育职能的首要因素。

2.2.4护士表达能力欠佳 在给老年患者做健康教育时,由缺乏自信和谈话技巧,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不能深入浅出地将书本知识讲给老年患者,使他们不感兴趣,影响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2.3 硬件设施方面的因素

2.3.1 资金缺乏 在健康教育开展中需要一些辅助用品(如宣传手册、电视、光盘等物品),需要资金的投入,但这部分不会为医院产生既得效益,故医院对这方面投资不积极,极大的限制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实施的效果。

2.3.2 缺乏质量管理标准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在实施过程中,护理部、护士长等仅是抽查护士是否给患者做了健康教育,由于没有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其完成的质量与患者的掌握程度难以质控,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3 对策

3.1 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患者的信任 健康教育涉及面广,对护士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掌握疾病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医学新技术新项目的进展等知识;掌握护患交流技巧、及教育方式、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

3.2 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转变护士观念 医院管理者应投入一定的的财力和精力,为护理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举办健康教育相关的学习班与交流研讨会,使每个护士都能真正地认识到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

3.3 合理配备健康教育人员 针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不同,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应选择高年资高学历综合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专人专职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实施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有效的沟通和人力的投入。

3.4 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支持医院应投资一些方便健康教育实施的器材和用品,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3.5 因人施教反复教育 由于各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再由于各人的情绪状态和性格不同,其病程也各有异[5]。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应将内容浓缩到最少,最重要,进行少而精的教育,且经常忘记教育内容,因此,要求护士的健康教育反复进行、重复教育。

3.6 直观形象,提高病人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患者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多使用图片,具体示范,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在院内,定期举办老年健康、保健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图片、标本、实物等,给患者直观形象的具体教育。

3.7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及对长辈的态度,去接触每一个老年住院患者,使他们有归宿感。并且介绍同病种的康复的病例,让病人和康复者见面,让他们直接沟通,进行双向信息的交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8 加强考核标准制定工作细化各专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考核指标,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及时评价。

4 结论

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传播知识,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防治以及维护健康的能力[6]。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中的地位,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袁艳玲,沈清华,陈英.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实用全科医学,2004,2(2):165-166.

[2]刘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及健康教育指导[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4,11(6):49.

[3]孙文静.影响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护士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2):106.

[4]黄津芳,王玉荣,刘玉莹,等.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501-502.

[5]王江波,梅宪霞,张丽莎.健康教育[M].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9.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4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骨科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的机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患者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2]。康复训练是伤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患者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

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患者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3],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护士是医生治疗后患者恢复阶段的指导者,也是负责人,最了解患者康复锻炼情况,可以直接评估病人的康复锻炼程度,并按医嘱执行各项康复锻炼活动,并依据临床经验直接采取健康适当的康复锻炼措施,让患者及早快速的恢复骨骼机能。因此,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减少患者致残率。而不恰当、不及时的康复锻炼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导致患者长期的肢体功能障碍,不但使患者蒙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今后的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也让患者和社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对骨科护理中的康复锻炼,各地、各级医院的发展状况不一而足,特别是医院的等级阶梯式发展状态明显,医院的级别越高,骨科康复锻炼护理发展的越好,并通过定期组织讲座,选送护理人员进修,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技能等,使骨科护理健康发展。反之,低级别医院的骨科护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起效甚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患者康复锻炼。这些思想上的原因,致使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生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患者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医生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生指导方式的不理解等等原因,导致了骨科患者在恢复阶段未得到最好的治疗。

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4、在进修提素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且多向心脑科倾斜,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三、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院方、科室均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实证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日常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4]。

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即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生沟通,也利于取得医生的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医生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从而加强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康复锻炼工作[5]。

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和学校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士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士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士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进而促进其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4、双向引入,进修提素。

我国的护士平均年龄较低,平均护理工作时间不满6年。与美国护士平均工作年限15年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所致。高年资的护士可以积蓄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刚走出校门,刚走上岗位的新护士所无法直接获取的。为此,我国的骨科医疗护理专业应从人才引入和人才留住双向入手,引入高学历、高技能的新生人才,留住高年资深护士,并为高年资深护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双向引入,进修提素,即让高资护理人员有进取心,又让新生人才有方向感,对于提高护理专业质量必将发挥较强的作用。

四、结语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外科;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是指对患者针对疾病知识、影响因素、康复因素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进健康知识,自愿遵从健康行为,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预防能力。[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公众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因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实施医院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优质护理的全过程。[2]我院自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外科护士对患者做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实施方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模式

1.1 入院前的健康教育:患者在就诊时,除了抢救病人外,健康教育就可以进行,对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回答。候诊时,可以给他们讲解一些有关卫生方面的保健知识,发放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卡,还可通过电视(循环播放)了解医院的概况、设备、技术力量、卫生宣教知识等,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烦闷的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就诊。

1.2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除了正式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实施评价、公休座谈会和病人满意度调查外。在日常的护理中、晨晚间护理、查房以及各项操作中,可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作一些非正式的健康教育。院内还设置了各项宣传专栏,包括一些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患者和家属在院内散步时可阅览。

1.3 出院时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出院时除了给患者详细的口头讲解和书面资料的出院指导外,出院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情况定时间),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并作相关指导,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对医院的信誉。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基础健康教育:入院健康教育是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教育内容,包括医院环境、病室情况、作息时间、住院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介绍等。以便患者尽快调整好心态,适应医院的环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3]

2.2 术前教育:对手术患者术前的检查目的,疾病相关知识,术前的注意事项应作详细的讲解,比如患者术前要学会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家属要学会翻身拍背,按摩骨突部位等练习。并且作好心理指导,消除他们心中对手术的恐惧和疑虑,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对手术充满信心,让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健康教育:当患者在手术室护士的精心护理和指导下,认真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了手术。回到病房后,未失效前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比如呕吐、烦躁,还有切口的疼痛,引流管的存在等让患者及家属感到紧张与困惑。我们的护士会在床边耐心的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其原因和术后的注意事项,内容主要包括:①心理指导,对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如:切口的疼痛、呕吐等,给予认真解释,告知家属我们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必要的时候会给患者用药,各种引流管的安放是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不必太紧张。②饮食指导:术后需禁食禁饮多久,要根据手术的类型和肠蠕动的恢复情况而定,开始进食时一般先从流质饮食起,清淡的软食,逐步到普食,起初饮食不能太油腻,易消化,有营养,多吃水果蔬菜,逐步过渡即可。③活动指导:一般未失效前,患者平卧位,家属可给患者四肢及骨突部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6―8小时后,患者可半卧位,协助翻身,适当活动,如阑尾炎要早期活动,疝手术后则不宜过早下床活动。④预防感染的指导:患者术后尿道口,引流管接头处每天消毒,引流袋及时更换,切口及时换药。

2.4 出院健康教育:出院时详细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复查时间,合理膳食,劳动强度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针对患者具体的疾病给以详细的书面指导,科室和主管医生的具体联系方式,有疑问随时拨打电话咨询。

3 健康教育的形式

3.1 口头讲解与书面文字相结合:就诊和入院后,除了主要详细讲解入院宣教,病区情况,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健康指导以及出院指导外;就诊时、入院后和出院时并结合病种发给文字资料,以便患者和家属详细了解及学习疾病知识和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

3.2 调查与讨论相结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通过入院及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后,鼓励他(她)们提出问题,并做患者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别针对其疑问进行讲解。并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集中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及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程度,对他们所关心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做相应的解答,这样既加强了护患沟通,也拉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距离。

3.3 示教与指导相结合: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中,如指导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大小便;术后如何翻身拍背、咳嗽时轻压切口等的示教练习。

3.4 个别指导: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心理状态、接受知识能力和了解外界的信息程度的不同,进行一一指导,耐心的解释和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以有效的正确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式。[4]

3.5 电话随访:对出院后的患者定期做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提醒患者及时复查,按时服药,坚持卫生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效果与体会

我院外科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地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了有病早治,无病防病的观念和良好的生活态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升到95%以上,同时也增加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提高医院的信誉也起了不少的作用。护士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从而体现了护士的价值,激发了护士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各项知识和技能,使她们能高素质、高水准、轻松的完成护理工作!因而,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能广泛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海,金红霞.健康宣教路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117.

[2]谢艳清.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实施与体会[J].健康必读,2013,8(8):402.

[3]时红梅,时丽. 健康教育在产科实施的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3,10(9):52.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6

[关键词] 健康教育;精神病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14-02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自知力,往往被强制住院,抵抗治疗和护理,给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而精神病又是一种慢性病,它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健康教育的形式来解决。例如:患者对疾病的否认,夸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对治愈疾病失去信心等。通过护士的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以及与疾病有关的内容,解除其思想顾虑,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这样护理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沟通,是护士通过有效的沟通把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知识传递给患者。如果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健康教育就无从实施。精神病患者一般说来呈现较多的人际关系冲突和心理问题,如对家人及同事的不满,对医护人员的敌视和抵抗等。此外,由于精神症状的干扰,如抑郁患者的悲观失望,躁狂患者的兴奋躁动,分裂症患者的幻觉猜疑等,严重地妨碍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精神科护士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敏锐地体会患者的感受,熟练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护士所传递的健康知识。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由于患者的病情、年龄、生活阅历、知识层次、家庭条件等不同,对健康的要求和理解就不一样。因此,实施健康教育时要因人、因病、因时采取各种灵活的教育方式。

2.1口头式教育

口头式教育是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选用适当的时间,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可用个别教育也可用集体教育。非正式交谈是随时随地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2书面式教育

可采用黑板报、墙报、住院须知、探视制度、出院小结等一切可以让患者看得见或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可看的资料。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疾病知识

向患者宣讲精神病的有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害,怎样预防复发、治疗和护理的措施等。

3.2药物知识

包括治疗疾病常用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服药方法、注意事项、药物副反应和价格等。精神药物的副作用无论是在急性期治疗还是在康复期巩固治疗,都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这一点,即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副作用与病情复发的利害关系,同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开始前,向患者及家属宣讲可以预见的副作用,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克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提高依从性。

3.3心理指导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应急事件,如何配合治疗、预防复发等支持性的心理辅导,同时请恢复期的患者讲授自己的实际体会。会客时间、各科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查房、吃饭、洗漱、就寝、自由活动的时间等内容。还要训练患者克服不良的思维和习惯,增强心理防卫能力。

4 健康教育的过程

4.1入院初期

包括入院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生及主管护士姓名、会客时间、各科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查房、吃饭洗漱、就寝、自由活动的时间等内容。此时,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不一定能接受护士的宣教,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宣教,而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等到患者病情控制后他就能理解宣教内容了。

4.2住院期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出院的具体问题进行宣教,如有的患者想家,不安心住院,有外走的可能,还有的患者有冲动、伤人、自杀等行为。我们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外,还应向患者讲解安心住院的意义及重要性,劝导患者既来之则安之,家人及医护人员不会加害于他,使其能安心修养,利于疾病恢复。

4.3出院前期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复诊的时间,地点,指征,内容,目的,联系人,所服药物的名称、服法、注意事项,病情观察和预防复发的措施等,并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适合其情况的咨询指导。

4.4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精神疾病的复发一直是围绕着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而且,残留的精神症状和药物副作用严重地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与患者出院后的沟通,指导合理用药,讲解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式,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患者随时提供技术、情感、信心、知识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患者对各种治疗康复手段的依从性和对人际关系、社会压力的应对能力。精神科护士不能把患者的出院作为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结束,出院后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访谈,随时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5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在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达到临床痊愈后重返家庭和社会,但并不代表治疗和护理的结束,出院后仍需家属提供大量的护理照顾、支持和指导。这就需要我们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如何督促和检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合理安排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调剂好娱乐和休息,帮助患者解除生活和工作压力,进行生活和工作技能训练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向他们宣讲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让他们主动参与治疗的全过程,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住院治疗和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疗程。

同时,护士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必须学习更多更广的相关知识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学习使护士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满足了求知欲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与患者的接触,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患者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满足了自尊和尊重的需要,增强了对护士的信任,提高了满意度,从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7

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 要】脑卒中有很高的致死率,尽管如今医学技术发达,使其很大程度降低,脑卒中还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致残率。对于脑卒中患者,除了必要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很多患者不能有效康复在于康复护理问题。比如患者有明显的运动不便,没有对其进行按摩活动性护理,不能得到很好的康复效果。所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正确有利的康复护理是患者增加康复机率的要点。在此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措施、研究、心理护理作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病因及类型;康复护理要点;护理进展

脑卒中以“中”为主,也就是临床上的脑中风。主要是血管疾病,因为输送到大脑的血管发生阻塞或者破损,大脑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氧,所以大脑细胞会发生萎缩甚至死亡。这会导致大脑许多神经细胞缺失不能正常工作,使身体代谢紊乱,肢体无法控制等致命性伤害。脑卒中主要发生于40 多岁的中老年,现今也有一些青少年患病,资料显示有高达75% 致残率。所以脑卒中是现临床上研究的重要疾病,对其康复护理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 了解脑卒中病因及类型

脑卒中的发生是因为血管疾病,而血管疾病则来自于很多疾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次还有高脂血症,肥胖等;当然吸烟,年龄等因素也促成了疾病的发生。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临床上缺血性脑卒致死率最高。

2 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要点

资料表明及时尽早的介入康复护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自身痛苦以及家庭负担,则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是相当有必要的。

2.1 护理要点一:尽量全面评估患者自身习惯、遗传、家庭结构等社会条件

患者脑卒中发生往往是与患者自身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比如高血压患者与其喝酒、剧烈运动等不良习惯。所以对患者进行更有效治疗,对患者全面评估是不可少的。家属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也是特别重要的。

2.2 护理要点二: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短时有效的控制,包括精神方面的控制

对于脑卒中患者,势必会造成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所以短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症状给患者自身安慰还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对病情康复有很大积极意义。

2.3 护理要点三:患者体位康复护理

无论急救前还是急救后,患者都是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所以患者体位将会影响其患者康复。一般情况下,不当的体位会使关节受损和血管压迫;常采用仰卧位,不时适当改变其体位有助于患者血液循环以及关节活动。

2.4 护理要点四:对患者进行上下肢康复护理

对患者护理讲究顺序渐进,由上至下。首先是对患者的肩关节按摩或者适当拉伸,由于患者是处于肌肉弛缓状态,活动关节将利于肢体正常代谢活动。其次对患者手臂以及手掌进行捏揉,同理可以防止患者关节萎缩等不良反应。

2.5 护理要点五:患者意识认知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受损主要是大脑神经细胞,由大脑神经支配的意识认知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患者会损失部分记忆,语言能力还有意识障碍; 有目的性的康复护理刺激可以激发脑细胞再生,从而恢复一定的认知意识。

2.6 护理要点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 急性脑卒中患者各项疾病调查中出现吞咽障碍高达53%。一旦出现吞咽障碍,患者将会进食困难,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甚至严重的肺炎等并发症。所以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舌部训练,改善吞咽功能;引导患者深呼吸咳出训练。

2.7 护理要点七:失语构音障碍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中失语疾病是发生率很高的。有三种类型:运动性、感觉性和遗忘性失语。可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如运动性失语可以对患者口型训练,感觉性失语则可以用各种场景实物勾起患者语言能力,遗忘性失语反复强调事物名称,提高患者记忆能力。失语康复护理提要:尽量于患者保持面对面交流,多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保持友好关系。

2.8 护理要点八:痉挛期康复护理

抗痉挛训练是治疗脑卒中痉挛的重要方法,往往以患者卧位体位不当,由上肢至下肢病理性发生痉挛。同时也可以进行起坐训练,坐位耐力训练,保证患者自主活动代谢正常。一定的中医治疗也可以康复护理比如针灸,中药等。

3 脑卒中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调查资料表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很大的程度是抑郁导致的。资料显示脑卒中抑郁患者会使自身精神状态下降,同时会引发消极观念错误认识人生观;从而加重心理压力,加重病情。所以心理康复护理将是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新方向。

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主要是焦虑、抑郁、易冲动。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现状,友好热情地护理患者,尽量消除患者顾虑,有目的性地进行精神减压,稳定患者心情。当然对进行社会教育,恰当引导述说社会对其影响以及家庭对其重要性,使患者对生命充满希望,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

关于患者的饮食方面,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护理,增加患者的抵抗能力。尤其是意识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患者,不能自主饮食;加强吞咽练习,保持适当卧位制定合适的膳食来确保护理效果。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发生后遗症,尤其是肢体瘫痪,肢体长期不动会发生压疮;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间隙性翻身,多为患者换洗衣物床单等。并且隔时段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刻关注患者身体状况。

4 小结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遵循早治疗早护理,注重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恢复;进行合理心理治疗,使患者有信心面对疾病;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能够使其家属积极配合,然后以一定的技术水平来给患者进行按摩;适当增加患者每日卧位变换次数,给患者勤换洗衣物清洁病房,给患者制造愉悦的氛围。不断研究和发展脑卒中药物和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得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杨红专.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11,35.

[2] 杨志强. 脑卒中康复治疗[J]. 专题笔谈内脏系统疾病康复,2012,20.

对康复护理的认识篇8

【关键词】脑梗塞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证实,且均无严重的精神、意识障碍。年龄40-76岁,平均62岁。100 例病人均未接受过系统的脑梗死健康教育。

2 对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开展健康教育

2.1患者入院后,接诊护士负责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 病人的一般情况、生理、心理;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社会关系、经济状况; 发病前对脑梗死疾病的了解程度。通过对上述三方面的调查, 综合判断病人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动力和学习方法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诊治护理的要求。制定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病情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

2.2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2]。

2.2.1偏瘫患者的健康教育偏瘫是脑梗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它不但给病人生活上带来很多不便,也使病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护士不但要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技巧和方法,还要让病人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刚入院的患者,护士先将本科整理成册的科普资料和卡片交给病人阅读,使病人尽快掌握有关的医学知识,同时鼓励病人及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加强日常生活训练,如穿脱衣服、先穿瘫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则相反。学会自我护理,就减轻他人的依赖感。多次患病,病情较重的病人,心理负担重,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可请一些恢复较快、自信心强的病人讲解自己康复的过程,同时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帮助病人重新掌握拿筷子,端水杯,扣钮扣等的技巧,护士应边讲解边示范。在训练过程中,对于病人的每一点进步,护士都应给予鼓励,使病人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

2.2.2失语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由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时间长了,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病人接触,向病人传授有关康复方面的知识和他人战胜自我的事迹,使病人树立早日恢复语言功能的信心。充分利用一切治疗护理的过程,如打针、服药时让病人说出所用器具的名称,如此反复训练。鼓励病人运用言语表达意思,从一个简单的字、词开始耐心教病人发音说话,逐步训练病人的语言功能。

2.2.3吞咽困难患者的健康教育 让病人选择容易变形的食物,即密度均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粘膜残留,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如豆腐脑、果冻、蛋羹等。进食时应少量而后酌情增加,每次进食吞咽后,反复做几次空吞咽动作或饮极少量水,使食物全部咽下再先进食,这样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又有达到除去咽喉部残留食物目的,以后根据吞咽功能的改善逐渐降低食物的密度,同时应注意训练中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2.4智力减退患者的健康教育 许多脑梗塞病人伴有智力减退,这些病人接受知识能力差,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反复多次进行宣教。对抑郁状态或老年患者更要耐心,对出现急燥情绪而放弃努力或自怨哭泣病人,护士要耐心劝导,积极帮助病人寻找原因,启发病人思考。对准备出院的病人,要叮嘱他们回家后将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防止忘记。

外出时,随身携带一张自我制作的卡片,注明姓名、年龄、地址、电话、联系人、所患疾病名称等,以便走失及时找回,这样使病人逐步熟悉自我护理的内容,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

3 出院时的健康指导

3.1饮食指导 首先指导患者出院后要戒烟戒酒,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豆类制品及五谷杂粮等, 保证营养, 尤其是丰富的蛋白质, 可使受损的神经、细胞, 肌肉等更快恢复, 多食蔬菜、瓜果, 不仅可以减少便秘, 而且能供应更多的维生素, 减少盐摄入。

3.2 生活起居指导 指导患者生活起居的合理安排,居室的空气流通,床褥的清洁,充分的休息,良好的睡眠等都会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修复。在生活中辅以文娱活动,如听音乐等,以增加生活情趣,增强康复信心,增进身心健康,康复期还应注意冷暖保护,防止感冒、气管炎,以防引起肺部感染。

3.3心理康复  脑梗塞患者发病较急, 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难以接受,产生焦虑悲观、烦躁、抑郁等心理。出院后不能坚持功能康复训练。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脑梗塞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建立康复信心,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3.4肢体功能康复的指导   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肢体康复的重要性,康复锻炼不仅要早期进行,而且要坚持不懈。这是因为从神经康复时机看, 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恢复主要在6 个月以内,而头3个月最为重要。患者出院后在此期间神经虽未完全恢复,但要坚持康复训练,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及基本护理技巧,从肌力恢复开始。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协助患者坐起,双下肢来回摆动。在练习行走时,先迈患肢。功能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及体力、循序渐进; 当肢体肌力全部恢复后,可独立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梳头、穿衣、饮食、行走等。

3.5语言训练   为了使患者早日恢复完整的语言能力,指导家属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强化语言训练,从喉部发出“啊、啊”的声音,鼓励患者说出常用物品的名称,或看图识字。对患者出现急躁情绪给予理解, 对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

3.6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服药  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出院后按时服药,切不可自行停药减药。

3.7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2周后回专科门诊复诊。病情稳定, 肢体功能恢复好的, 可以1个月复诊, 以后3个月或半年复诊。如患者感觉不适可以随时来院就诊。

4 结果

上述10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 除两例患者因年龄较大,并伴有耳聋外,其余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均掌握了必要的知识, 都能了解引起脑梗塞疾病的危险因素 ,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有98%以上患者掌握了自我护理及保健知识。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3]。对脑梗塞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水平,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多数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与护理转变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能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康复技能,增强保健意识,促使患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喻道会.浅谈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J].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12(12):0148.

[2]赵柏英.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79.

上一篇:脑梗康复护理范文 下一篇:服饰纺织品行业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