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09 17:06:25

国民学历教育

国民学历教育篇1

根据安排,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党的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陈全国在自治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等内容,讲话内容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重温党史,我深受教育,深受启迪。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现就党史学习教育做如下发言。

一、心得体会

(一)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9月-1949年10月)和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10月-现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分为中国共产党创立(1921年7月-1923年5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3年5月-192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年8月-1949年9月)5个阶段。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年1月-1966年4月)、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976年10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现在)。四个阶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收入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著,包括6章39节。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历程,解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以及在中国的运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宝贵经验及对后人的启示,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具有光明未来的一种选择。

二、下一步工作

(一)反思存在的问题:1.政治方面;自己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立身之本,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但对标反思,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在保持和发挥先进性方面,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却对时时处处保持先锋模范作用这根弦绷得不够紧,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2.思想方面;系统学习政治理论不够。在工作中,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上理解不深不透,虽然认真学习研读了主题教育必读书目和中央近期重要文件精神,但理论的学习还不够系统,浮于表面,没能达到应有的深度。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致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在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方面及对四中全会我国制度建设的十三个方面优势和今后的制度建设任务学习领会不深入,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时学习只是为了工作需要或应急,学习缺乏自觉性,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没有将学习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没有达到通过学习指导并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1.政治方面,放松了理论学习;只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没有真正当成一种习惯。主观上对加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认识不足,自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知道具体工作实践足够了,忽视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学习不够深入,就不能很好地结合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2.思想方面,放松了党性修养;我虽然自己能够保持清廉的从政操守,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坚定立场,在各式各样的诱惑下能够经受得住考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于以工作代替党性锻炼,实际上自己的党性还远远未达标,导致自身“抵抗力”有所下降,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自身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国民学历教育篇2

[关键词]:历史教育 公民意识 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公民的意识教育,树立公民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建国以来公民意识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因此成为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个新亮点。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的政治意义。

一、公民意识绪论

公民意识表现为人们作为“公民”对国家政治、法律等一系列活动主体的心理认同与自觉,又表现为保障与权利。它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一种民众意识,具体表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尊严、有自由权利和价值的人,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不受侵犯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社会责任感。

二、国家暂未设立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

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的“现代公民”概念,是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先河。中国最早的公民读本是上海书社1913年翻译的《美国公民学》,1923年熊子容编写的《公民教育》,是我国发行最早的公民教材。新中国成立以后,思想政治教育替代了公民教育,一场场政治运动如暴风狂雨,从而扼杀了公民意识的萌芽,只有顺从才能存活。在1997年,李慎之指出公民意识是中西方的最大差距。在公民教育中断若干年后,2001年中央颁发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教育从此进入了官方语汇。2004年,郑州大学成立的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是第一个公民教育基地。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公民读本》。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上述一系列事实都可以说明国家对公民教育的注重,因此,我们在施教时应该适时的进行公民教育。

高中阶段正是16~19岁的“准公民”特殊时期,所以高中时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家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因此历史学在培养公民意识方面任重道远。

三、历史教育是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渠道

我们应该摒弃公民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加强历史老师对历史教学与公民教育联系的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历史学以其丰富的素材资源、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经验,占据了人文社科的核心课程位置。高中历史课应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在教学活动建议中还指出高中历史老师可以通过开展讨论会,教导学生对“臣民”和“公民”加以区分。由此可见,历史课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很多国家力图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了解社会和历史的各种形态以及不同阶段人类发展的特征,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对培养公民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均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所以社会价值观成为新时期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历史教育如果总是以灌输知识的传统方式去教导学生,它将失去教育的意义,而历史也将会失去生命力。所以,历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合格公民。

四、历史学中有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

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是公民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学内容贯穿古今,涉及各个领域,对培养公民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以历史为教育契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公民意识。教师应合理开展历史活动来丰富公民教育内容,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历史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历史人物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古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陈词,今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奔放豪迈。通过学习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学生可以更加明确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历史中最值得探究的就是人类文明,例如古希腊民主制度。“公民”一词最早源于希腊,古希腊采取全民直接选举,即在民。近代西方的公民概念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意识,公民权是指受到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巅峰,源于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所以公民意识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从另一方面来讲,雅典文明的兴盛源于公民的辩论和自由讲学,辩论和自由讲学,包括政府发放的各种津贴,促使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文化素养,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城邦管理。

当前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秩序错乱现象,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课堂内容与现实热点的结合,引导学生的理解有序参与的概念。例如“网络问政”,公民群体通过网络对社会现象进行揭发,由此形成了大势汹涌的民众呼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网民们从曾经的娱乐、恶搞,转向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一跃成为参与最热情的群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实行代议制民主。如果公民从小就能正确把握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民主参与能力,比如自由发言,讨论互动等,就可以为他们将来在基层民主生活中敢于表达、理性参与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历史学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还可以增强自身的民族自尊心。体会落后挨打、反抗探索的艰辛历程,青少年才能更好的肩负民族光复大任。结合当今时事,认清国际形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果与曲折,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以中国历史的学习为基础,不断开拓视野,了解各国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培养多元价值精神。

结论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取决于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依赖于基础教育水平。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应实现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先进的世界观,发挥其在提高公民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培养公民的人文素养,迎战新时代,是新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冲破历史知识传统的模式,将其定义为提高公民素质的非专业教育,公民意识培养应该逐步走进高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婕.论高中历史教育对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J].科学与财富,2010(5).

国民学历教育篇3

应当说,报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尤其是强调民族 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更显深刻。离开了爱国主义,所谓“团结统一”、“勤劳勇敢 ”等等,都将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多有的优长,无由彰显“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什么?按列宁的说法,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 感情。可见爱国主义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培育国民对民族历 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而这些舍历史教育无由。这 个道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就已经提出来了。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 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 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该 文引起了轰动,民族精神问题从此为国人所关注。随着甲午战争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 论传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关注的热点问题。19 04年《江苏》就发表了长文《民族精神论》。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 精神的强弱,西方各国所以强盛是因为18世纪以来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关于国 民精神,时人又称国魂、民族魂等。何谓民族精神?当时少有明确的界说,不过从《浙 江潮》上发表的著名的《国魂篇》赞美“冒险魂”、“武士魂”、“平民魂”以及“爱 国心”、“统一力”来看,时人所谓民族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团结爱国的精神、变革 进取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 所以,“铸国魂”、“爱祖国”、“祖国主义”的呼声,风靡一时,成了时代最强音。 《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写道:“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 至于怎样培育民族精神,人们的认识相当一致,那就是要借重历史教育。上述《民族精 神论》一文说:“民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章太炎认为,一 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少爱国心,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历史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 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 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 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视中国历史文化为 最可宝贵的国粹与民族的根,强调要研究国学,“爱国以学”。章太炎在流亡日本生活 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其目的就是要在有为的青年中传承民族的根,培育民 族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华民族初步觉醒和面临危亡的时刻,志士仁人揭出了高扬 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 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的同时,又一次揭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 课题,这并非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成熟。因时代的局 限,当年志士仁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周全正确,但就其自觉地提出了这一 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作了自己的努力而言,毕竟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认 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认识。我以为,就历史教育与培育民族 精神的关系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 。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 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 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教育是最基础、 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 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 ,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 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 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 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 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 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其二,历史教育是实现继承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

民族精神,说到底,就是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十六大报告将之概括为: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它看似抽象,实际却是具体的,因为它是历史的积淀 。民族精神、优良传统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欲继承首先必须要认知,欲认知便离不开历 史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以“团结统一”为例,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逐渐形成了 “大一统”观念。随着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国家,“ 大一统”从此也成为中国政治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秦以后,历代开 国君主都不满足于偏安政权,而以天下统一为己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 骄成吉思汉,所以被后人推崇,很重要一点,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或完成了 统一大业,或安定了天下。而中国的民族心理,也习惯于把天下统一,认作是“治世” ,而将割据纷争的时代,认作是“乱世”。事实上,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也 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可见,统一是中国历史与人心的大趋向。与此相应, 中国各民族人民都追求团结和执着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古代历史上,汉族政权与少数 民族政权间,常常通过联姻来沟通民族感情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各民族都把联姻,称 作“和亲”,说明彼此都珍重相互间的亲和关系。因而,“和亲”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 ,而王昭君等历代勇敢承担“和亲”使命,并为民族间的和睦作出贡献的许多女性,也 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缅怀的巾帼英雄。而从郑成功,到甲午战争中中国人民可 歌可泣的反割台斗争,再到今天党和国家为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所做和正在做的不懈 努力,不都是中华民族注重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生动的历史见证吗?很显然,如果我 们不了解上述的历史,我们也就不可能理解“团结统一”何以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精神了 。同样的道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也都不是抽 象的,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无数生动的历史实践的记录,是民族精神氤氲化育的结果。 历史是最好的教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向历史请教。离开了历史教育, 既无法真正了解优良的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历史教育是引导国人培养历史责任感的基础。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目的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而 要使国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国人培养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这方面,历史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一 个人历史责任感的形成,有赖于具备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正确的历史观。难以想像,一个 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和历史感的人,会有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可以为国民 提供必要的历史素养,以开阔视野,并养成科学的历史观,进而如同志在十六大 报告中所说,懂得“科学判断”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 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过阶段”,自觉做时代的建设者。其二,一个人历 史责任感的形成,还有赖于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高的理想境界。一个目光短,思想卑微 的人,不可能有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既利于国人开拓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国人荡涤胸 襟,志存高远,如同志所说,学习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寂然凝虑,思接 千载’,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

、邓小平、等党的三代领导人历来都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但是,现在的 问题是落实不力,多年来历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断被削弱。商潮滚滚,人多 浮躁,历史和历史教育既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自然不被重视。电视上倒有不少历史剧热 播,但那是出于商机需要的“戏说”,不是真正在讲历史,许多胡编乱造,甚至误人非 浅。国民的历史教育,本来主要是依赖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历史课来实现的,但现在小学 是停开历史课了,中学历史课的时数也一压再压,像首善之区的北京,初中历史课将只 乘下每周一节课了,聊胜于无而已。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以后就是非义务教育了。如 果学生初中毕业就去就业,他的历史知识能有多少呢?即便是上了大学,如果不进历史 系,这些学生终生不再接受本国历史教育,中学学的那些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也 都忘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民教育的历史教育还有多少成效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许多青少年包括大学生,“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对祖国历史知之甚少。对此 ,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不断提出了批评意见。不久前,一位中科院院士著文认为,建国 以来教育的主要失误有二,一是重应试教育,轻能力培养;二是不重视历史教育,许多 学生爱国思想淡薄。另一位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也著文说,在 美国大学任教的朋友曾对他讲,现在有一些中国留学生,ABC即英文很好,美元、英镑 也分得很清楚,就是不懂得长江与黄河,即中国历史文化,对自己的祖国缺乏感情。中 国史学会前会长、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说得更沉重,他说:日本右翼势力正在篡改教 科书,歪曲侵华历史,误导日本青少年。日本的青少年我们管不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青 少年总可以加强教育吧。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历史教育,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历史都搞 不清楚,将来他们又怎么知道人家在篡改历史呢!耐人寻味是,戴先生说上述话后不久 ,就出现了个别年轻艺人因于历史无知,不自觉为日本侵略者张目的事情,引起舆论哗 然,网上更是一片谴责声。这不是偶然的,难道还不应当引起我们的反省吗!

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国民教育”新的重大课题后的今 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加强国民的 历史教育:

其一,对历史教育要重新定位。泛泛地说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凝聚力、培养爱国精神是 不够的,至少还缺乏尖锐性。龚自珍说,“亡人国必先亡其史”,强调历史教育是关系 国家兴衰荣辱的大事。这才是一针见血的判断。借现代的语言,我们必须明确,历史教 育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安全,应列为国民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应 当从加强历史教育入手,主管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

其二,高度重视中学历史课程的建设。国民教育重在向青少年施教,国民的历史教育 主要是通过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来实现的。因之必须高度重视中学历史课程的建设。首先 ,要规定历史课应有的教学时数,不能随意减少。其次,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是关键。目 前教育部制定了中学历史课程的编写标准,并出版了新的教材。其积极的意义应当肯定 ,但不少专家也有意见。我以为有两点值得讨论:一是制定“课程标准”的标准是什么 ?现在的课程标准,似乎是预设已有教材存在“繁、难、多、旧”的弊端,然后,反其 道而行便是标准。已有教材是否可以概括为“繁、难、多、旧”,这里可不置论;我强 调的是,制定课程标准首先要有一个标准,它的根据应当是,国民教育所规定的国民在 历史素养方面必须达到的水准。否则,便成了拍脑袋式的随心所欲了。二是教材要保证 一定的历史知识总量,不是越少越好。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先生的意见是对的:“中国 人知道本国历史,主要就在中学阶段。中学生应该接受比较系统的历史教育,否则形不 成基础。中国文化有代表性的都应写进教材,学生要知道。”不能简单强调学生兴趣, 将历史知识搞得支离破碎。没有一定的量,就不能保证一定的质。历史知识达不到一定 的量,青少年就无法形成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认识,也就无法形成对祖国的热爱,民 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自然也落空了。

国民学历教育篇4

关键词:浅析;少数民族;中学生;情感教育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了解历史,我们可以鼓舞斗志,坚定信心跟共产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然而在历史新时期,中学生的情感较之以往显出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而且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不仅将给中学历史教学本身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将给中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培养中学生情感教育,正确面对挫折,懂得恰当地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理想构建在符合全社会共同利益和评价标准之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人类社会发展中,历史学承担起教化国民,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使命。而历史学作为国民教育的主渠道的这一独特地位,决定了中学历史课必然成为实施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再加上少数民族中学生对历史的淡漠,因此加强少数民族中学生情感教育是当务之急。笔者是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一线教育的教师,谈谈少数民放中学生历史课的情感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国内外对情感教育的认识

西方学者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我国学者认为,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教育概念。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感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这种观点赞同把心理活动分为认知、情感两部分的说法,认为所谓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体现。

二、情感教育的培养

1.爱国主义情感

情感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的应有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应有内容。在我国,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尽管有不同的内容,但它的核心内容首先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中国近代以来,外国列强一次次地侵犯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面对列强的暴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斗争,表现了应有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正是激发中国人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封闭,而在长期受到少数民族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中学生的爱国情感较薄弱,因此要求历史课要加强爱国情感的培养。

2.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为了维护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他人、社会负责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一个懂得尊重历史的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懂得尊重历史的民族,是一个负责的民族。历史教师担负着再现历史、尊重历史、承担责任的公民的使命。因此,历史教师要用慧眼和匠心去开掘责任意识教育的沃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弹奏出负责任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是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一部负责的延展史。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够,因此在初中历史课中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的社会责任,让他们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应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3.坚持过走社会主义道路

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国门,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我国人民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垮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成立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人民利益、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国家。此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她已发展成为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对历史意识淡薄,意识要从小培养,因此应加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历史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三、提高少数民族中学生历史课的情感教育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历史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过程,学生的思考常常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问题的,适当的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可增强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2.加深认识

紧密联系现实,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通过对比方式使学生深刻和全面认识我国历史文化。

3.以情感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在感悟人民力量伟大的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实质;同时可借助历史人物,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和社会责任情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富国民强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俊文.初中历史课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国民学历教育篇5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含义

国情,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最基本的现实状况。任何国家的国情都不能脱离其历史和传统而独立存在。国情意识,就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可以说,国情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认识和反映。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它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决策的基本依据。“一切从国情出发”就是尊重历史和历史的发展,就是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国情又具有整体性,举凡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体系、教育结构、道德传统、民族精神等,都属于国情的范畴。至于国土、森林及耕地面积、人口的发展、生态环境,自不待言。国情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知国情必先知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历史与国情的关系,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中国的历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趋向。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内容

1.进行国情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要认真钻研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认真钻研高中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2.进行国情教育要学会运用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只有将国情教育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差距,探求各种问题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3.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在历史教学中,讲国情中的积极因素,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国情中的消极因素,要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使学生能够有忧患意识,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国情。通过认识国情,可以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4.进行国情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国情教育必须从学生出发,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5.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讲授中国历史时能够进行国情教育,讲授世界历史时同样也可以进行国情教育,这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不能孤立于世界历史,同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世界历史,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本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离开了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学生的认识易片面化,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对国情教育作通盘考虑,将历史课堂教学与国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6.开展国情教育取材要丰富多彩。除历史教科书外,还可以组织“我爱神州”国情知识竞赛、国情教育展览,组织国情教育讲演或座谈等。国情教育与历史教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情教育以阐述国家历史现状为主,适当联系历史的发展;历史教学则以阐述国家历史为主,适当联系现实,两者侧重点不同。不能把历史课单纯讲成国情教育课,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国情教育就是历史教学。那种认为国情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历史教学并不能自然地产生国情教育的效果,只有强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有目的地运用历史课本中的国情教育素材进行教学,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国情教育。

国民学历教育篇6

一、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开展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主要内容自然是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教育,如培养诚实、自强不息、正直的道德理念;第二个方面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教育,如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礼貌诚信等;第三个方面是个人与集体、国家、民族之间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如爱岗敬业、热爱祖国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提出了道德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历史教师,为了贯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强烈责任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健康的审美情趣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教材叙述了许多人物在创造人类文明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这都是历史教师开展道德教育的极好内容。如中的戊戌六君子为维新变法而牺牲,商鞅为秦国改革所作出的贡献,抗日战争时候保护国土的民族英雄。从反面来说,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五,整天丧志、花天酒地,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个负债累累、风雨飘摇的国家。学习历史能使学生汲取到人生的智慧。

公民意识是在民主的环境中形成的。历史教师为了有效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应该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这样才使学生从课堂教育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从民主人格的方向转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用客观公正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角色扮演、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兴趣,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天方夜谭”式的观点,使学生在肯定鼓励的环境中养成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公民素质。

历史学科内容横贯古今中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最好进行公民教育的学科。为了有效开展公民教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认真钻研历史教材中公民教育的素材,找到历史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契合点。如教师在教授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应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的、领先世界的古代文化,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要让学生体会到落后挨打以及革命先烈探索中华民族富强的艰难历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在教学中国现代史的时候,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和获得的辉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应教会学生了解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求同存异、尊重各民族价值观和传统的国际意识;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时候,让学生体会到民主法治精神的实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并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刻全面地把握开发课本中的素材,才使公民教育能落实到实处。

二、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长期系统的工程。因此,公民教育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之外,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也是进行公民教育的极好阵地。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开发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开展公民教育。

历史上各种纪念活动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开展公民教育,例如五四青年节是的纪念日,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等。教师可以在这些纪念日到来之前,组织学生收集各种图片、资料,举办有关的纪念展览,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如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让学生在网上或者生活中收集各种与相关的资料、图片,然后在班上举办相关展览,这样能增强广大高中生的责任意识。在9月18日时,笔者组织学生参观广西南宁附近的抗日战争遗址――昆仑关,然后组织学生访问身边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并且让学生写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报告或者小论文。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感性认识,并且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责任感。

教师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料来开展公民教育。如讲述中国古代史的《成吉思汗》、《汉武大帝》、《康熙大帝》,中国近代史的《孙中山》、《火烧圆明园》、《中国远征军》等,世界近现代史的《偷袭珍珠港》、《拿破仑》等。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或者要求学生观看影视片后写相关的读后感。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并加以正确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民主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形成。如针对现在热播的以帝王为题材的影视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关于帝王影视剧的赏析,并且互相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帝王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体现,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无论多么好的帝王都是腐朽的,现代社会的运转需要民主和法治精神。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对历史成绩的评价机制,主要强调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历史学科公民教育的开展。为了建立有利于学生公民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应该改变过去只看重学生书面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新课程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所以历史教学应采取多元化、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如评价学生历史学习效果,除了考试成绩之外,还可以用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价法、行为记录法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这样的评价方式才有利于反映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过程,才有利于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

在评价主体上,应该改变过去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做法,应该把学生、专家、管理者都参与到评价主体中去。在这种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方式中,学生由过去的被评价者变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分子,这样使评价过程变成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可以看到他人的优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以及他人的缺点,以不断改正、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我。因此,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也有利于公民教育之开展。

参考文献

[1]程星.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12).

国民学历教育篇7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国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树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是千万年来逐渐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巨大动力。中华民族屡经磨难却能不断壮大,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而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是源泉。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理应担当起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知祖国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既要了解中华民族在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要了解在近代所遭受的种种屈辱。既要知道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现在的国际地位。也要了解和他国在前进中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只有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祖国,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锦绣河山,以及所孕育的灿烂文化,激发学生了解先辈的丰功伟绩和优良传统的情感。注重我国悠久历史的教育,能够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缔造和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我们国家在历史上虽然也曾经历过几次大分裂;但统一仍然是主流,每次分裂之后又在新的基础上统一了。而且总是在绝大部分时期内保持着大统一局面。我们中华民族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反对分裂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一直被视为根本利益所在。我们中华民族是富于革命精神的民族,也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在历史教学中,我选取那些最能启迪学生心智,最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成就,把学生的认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转化为信念和行动。

其次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责任感。中华民族无数的脊梁无一不是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从战国时屈原心忧天下,虽“九死其犹未悔”到范仲淹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从林则徐的“位卑不敢忘忧国”,所有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和爱国遗训,都将唤起和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责任感,使他们自觉以民族昌盛为己任。

再次,对学生进行建祖国的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知祖国爱祖国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建设祖国的教育,教育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的具体行为。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优良传统,更是一种实际行为,历史课堂教学应自觉培养学生在这种爱国主义的进取精神。

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理想主义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育。

理想主义和高尚情操的教育从来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没有理想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中华民族虽遭外族入侵和列强蹂躏,但她却以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使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民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和一批优秀人物能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高扬起理想的风帆,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奋发努力,最后成就了大业。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使学生不断树立起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精神。

其次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民族具有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和新科学技术,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同时中华民族还是一个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民族。秦国的商鞅变法;严复的《天演论》等都是为启迪中华民族智慧加快历史进程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那种勇于创新,不断变革的精神和气度。

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严谨治学的精神。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我国人民从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这些都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同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以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奋严谨的治学是分不开的。纵观中国历史勤奋好学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次是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习惯。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历史不乏此类例子。诸葛亮说:“君子之行,勤以养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志士,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

再次是培养学生团结仁爱的精神。

我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中华圣人孔子学先的仁爱之心,把它总结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他主张统治者要爱人,中学生要继承这种儒家思想的精髓,使之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境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学历史要充分利用传统道德教育的资源,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者,最终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国民学历教育篇8

(1)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巨大的动力。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中不断壮大,成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华夏历史本身就是德育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内容。

在教学中,通过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教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与自豪感,通过历史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古代的四大发明、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再结合当今的中国航天成就,奥运的成功举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要利用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通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45年的日本投降,中国近百年屈辱历史的回顾,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使学生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哲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努力去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2)在教学中进行远大理想教育。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虽受腐刑,仍旧没有动摇他写《史记》的决心,历时十四年,终于完成这部史学巨著;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最终取得真经,等等。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之所以能名扬千古,流芳百世,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遇到再大的困难也矢志不渝,心中拥有崇高远大的理想。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崇高远大理想教育。

(3)在教学中进行爱劳动人民的教育。伟大领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在劳动人民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明家、艺术家。教学中要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创造者。同时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这种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运动,都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总是通过人民群众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革命运动,甚至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历史事实,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人民,树立爱民的思想,在建设祖国的大运动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上一篇:强化纪法意识范文 下一篇:美学和文学的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