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55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1

摘 要: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在课外阅读方面,他们缺少对应的阅读资源和科学的阅读指导。对当前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τΦ目瓮庠亩林傅疾呗浴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

农村地区的初中生课外阅读量比较少,这样的阅读现状不利于初中生学习更广范围的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情感。

一、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1.阅读量低,兴趣不足

农村学校的学生,不喜欢书,他们看书大都是因为老师或家长强迫阅读,只要脱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他们似乎更愿意看电视、玩游戏,甚至在一边发呆也不愿意看书。有时,虽然他们看似在阅读,但是在完成阅读之后,他们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已经全无,更不用提什么理解书中文章的含义、背景和写作方式等更深一层的阅读理解了,他们阅读兴趣的丧失,导致农村中学生的阅读量少,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低,物质积累和阅读质量不够高。

2.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欠缺

课堂上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不能轻易地迁移到课外阅读过程中。阅读参考书时,他们不会因为阅读对象的不同而选取对应的阅读方法,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精读,什么时候略读。需要精读,但只是急于扫描,不采取笔记;只需要略读时仔细研究不会放手,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阅读效果不明显。

3.阅读对象不合理,阅读内容不广泛

目前,各种书籍在图书市场售卖,但更多的盈利目的使得商家去采购一些没有营养的书籍。有的学生或家长因为没有经验,难以避免盲目选择书本的行为。或书目过于单一,导致阅读狭隘;或盲目听取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些书,不同的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些家长干脆将购买课外书籍的任务交由孩子,造成一些无益的学习书籍出现在学生的书桌上。很多书籍虽然具有丰富的内容,但写作过于杂乱,毫无章法可言。因此,尽管阅读量大,但仍然没有很好的语感,词汇不丰富,使得学生的文章写作时常出现词穷或乱用词汇的问题。

二、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阅读质量

1.开拓书籍来源,创造阅读条件

(1)家长的配合

学校应当经常性地召开家长会,并要求班级语文老师或班主任不定期地展开家访活动,让家长深入地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所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2)学校的支持

农村初中也应该积极建立相应的图书馆、阅览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书馆必须定期开放,图书要定期更新。让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够拥有更广泛的阅读资源,避免反复地阅读几本书籍,造成阅读疲劳,降低阅读兴趣。

2.施以正确的语文课外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努力做到:一是自己的书,你会选择,只要选择阅读,你必须读的,不要放弃;二是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阅读时间的生活条件,不能全凭学生自己的喜好,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不想读了就不去读;第三,必须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订学习计划。这些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和家长要提醒和监督。

(2)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

课堂要严格训练,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能够利用精读和快读等各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可以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如科普书籍阅读教程,文学和艺术书籍阅读教程,报刊阅读教程,适合初中学生略读童话阅读指导,精读科学故事阅读教程,读数据指导类书籍积累型。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阅读与笔墨共生”的习惯。

3.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根据中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老师可以选择给学生配上优秀的插图书,或者讲故事设置悬念,让学生猜结果。学生在被吸引后阅读兴趣会增加。但注意阅读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小蜂蜜”专题讲座、“综合学习”成绩报告等活动。内容主要放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听、看、思、收集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教师也可以结合这一活动,开展新书《小问号》答疑游戏等,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双向沟通,激发学生的启迪智慧,挖掘出自己内心存在着巨大的能量。

农村初中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应当根据当前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避免强制逼迫学生进行阅读造成学生反感,但也不能够完全放松管理,让学生自由进行。

参考文献:

[1]陆荣芬.精彩可以预约:提升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力的思考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家长;指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除了在学校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孩子阅读以外,家长在家中也应该给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辅导。家长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课外阅读书籍,并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机会并调动他们积极阅读的兴趣。

一、选择健康的阅读书籍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课外阅读书籍,这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因为并不是每一本书籍都适合给孩子阅读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的程度为孩子挑选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优秀书籍。例如孩子学习的是西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在课本里有《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等课文,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其实还有其他大作家也都写过给孩子们的信,比如冰心就曾经写过《寄小读者》,可以激起孩子对这方面的兴趣,转而进行阅读。又如学到《惠崇春江晓景》、《清明》等古诗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其实在唐诗里还有很多描写四季的诗歌,除了写春季以外,还有描写秋季的《山行》和描写冬季《江雪》等,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唐诗中寻找还有哪些诗歌也是用来描写四季的。

这样的课外阅读选择的都是和课本紧密相关的健康读物,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够让孩子有针对性地读到好作品。

二、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

除了给孩子指点如何选择课外读物以外,家长还必须指导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好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书中的内容,而不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

家长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书籍,并将书籍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复述、讲故事等方法讲给家长听,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书籍,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家长还可以选择其中经典的故事,和孩子一起排演成短剧,并鼓励孩子在学校班会的时候组织小伙伴们一起表演。

除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外,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可以对书中的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提出讨论,启发孩子独立阅读并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阅读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之后,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思考里面的钟楼怪人究竟是美还是丑,进而引发孩子思索善恶美丑之间的辩证关系。

家长还可以通过指导孩子撰写读书笔记来培养孩子的归纳能力,帮助孩子养成在阅读时记录笔记的好习惯,以加强对书籍的记忆。例如在阅读《悲惨世界》等人物关系复杂的书籍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为书籍中的主人公画出关系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清书中的人物关系,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三、调动积极的阅读兴趣

对于阅读来说,激发兴趣比强迫孩子阅读的效果会更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例如对于那些崇拜英雄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岳飞、戚继光抗击顽寇的故事,用精彩的故事片段吸引住学生,而到了关键的时候则停住不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在介绍《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书籍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小问题,例如“灯为什么会亮”等,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

四、创造随时的阅读机会

阅读的好习惯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就能够养成的,家长要让孩子养成随时随地都阅读的好习惯,那就要随时随地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例如带着孩子玩玩具飞机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有一本童话书讲的是会开飞机和坦克的舒克和贝塔的故事,问孩子想不想阅读;在动物园游玩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这些动物的身上还有很多好玩的小故事,在《动物的故事》会详细说的。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自发阅读。

除了多鼓励孩子阅读外,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作用,要在家中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每天晚上都陪伴孩子安静地阅读书籍,并随时和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回答孩子的问题。

五、结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孩子养成积极阅读课外读物的好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必须要有极好的耐心,要发挥故事的魅力,用动人的故事引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鼓励孩子阅读的同时也要辅导好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并经常和孩子讨论书籍中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并从读书中感受到亲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邓世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体会与反思[J].新课程导学,2014,(19).

[2]张志强.家长提高孩子课外阅读水平之管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3

研究人员:

指导老师:

选题依据:

良性的阅读能提高人们的修养。对正处于心理塑造期的学生,阅读尤其显得重要。然而课业繁重的中学生,阅读情况究竟如何?什么书籍更受他们的青睐?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又该如何选择课外书?为此,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调查。

研究意义:

希望对广大中学生及相关人士有所启发,为中学生的良性课外阅读起到积极作用。

预期效果: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由于初、高中生在阅历、时间等方面有差异,将分别分析他们的阅读状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影响阅读量的因素。

2.中学生喜欢读的书籍与他们赞成中学生应读的书籍的对比。

3.家长认为中学生应该读的书籍。

4.初中生和高中生从书中获得的感悟。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一、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影响阅读量的因素

阅读量 很多 多 一般 较少 少

初中生 0 50% 50% 0 0

高中生 7.1% 7.1% 73.1% 7.1% 5.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比较适中,“很多”和“一般”各占50%,而高中生的阅读量差距很大。“很多”占7.1%,“少”占5.6%,而“一般”则占73.1%,约是“很多”的10倍。然而每个中学生的自我要求不同,他们判断阅读量多少的参照物也各不相同,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对比性,但数据还是可以反映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局限性。

从调查中得知,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时间的限制都成为他们课外阅读最大的一个障碍。它就像一口幽深的古井,只容深困其中的中学生观看稀疏的星。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中学生的学业繁重,书山题海之外,他们可以用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是对高三学子来说,课外阅读被家长禁锢,被高考封锁,成为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整体来说,家长普遍支持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个以学习、知识为主流的社会,阅读是必需品,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再调查中还反映出,部分初中生的家长不赞成孩子阅读课外书,因为家长认为,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外阅读会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但这种现象就像极光,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已不是主要限制因素。

二、中学生喜欢读的书籍与他们赞成中学生应读的书籍的对比

初中生:

书籍种类 励志类 名著类 青春类 青年杂志及漫画 科幻及武侠

所读 4% 21.6% 17.6% 7.9% 48.9%

应读 21.2% 33.3% 3.0% 27.3% 15.2%

高中生:

书籍种类 励志类 名著类 青春类 杂志及漫画 科幻及武侠

所读 14% 29% 16% 10% 31%

应读 34.2% 31.5% 0% 15.1% 19.2%

由上表反映的数据可得,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名著的阅读都成为他们的“主餐”,分别占21.6%和29%,位列第二的是青春小说,分别占17.6%和16%,名著是历经时代淘洗的精品,老师、家长都会竭力推荐这类书籍,中学生大量阅读名著,便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为什么中学生对青春小说也情有独钟呢?

据我们对中学生的采访,他们对青春小说的阅读做出了如下看法:

①用于放松心情,调节心理压力;

②可以获得友情、爱情上的情感启发;

③觉得青春小说欺骗中学生情感,不值一读。

对于青春小说,我们不能绝对、片面地判断它是好或坏,凡事利弊皆有,下面我们就对青春小说的利弊加以分析:

利:它符合中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容易打动中学生,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对学习紧张的中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放松的好方法。部分书优美的语言表达,能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此类书籍,促使他们思考关于青春、友情、爱情等方面的内容。

弊:同样是因为符合中学生的身理、心理的特点,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青春会勾起他们对于爱情的幻想,甚至陷入无法自拔的地步。书中一些偏激的、远离现实的爱情观也会影响到他们,驻下根深蒂的“恶种”加上有些书中所谓“流行”的语言,掩盖了中国文学的精美,淹没了中国语言的闪光点。

中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阶段,他们喜欢阅读青春小说,但却认为中学生不应该读。上表显示出:初中生中3.0%的人认为应该读青春小说,而高中生却无一人赞同。学生们赞同读的书籍位居榜首的分别是名著类占33.3%(初中生),励志类34.2%(高中生),而真正喜欢读这两类书籍的却只占21.6%(初中生)和14%(高中生),中学生是如此矛盾,在赞成与喜欢之间存在着这么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又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选择呢?

三、家长认为中学生应该读的书籍

书籍种类 青春类

初中家长 0

高中家长 0

从上表反映出,初中生家长和高中生家长都非常不赞成自己的孩子读青春小说。据采访,初、高中生家长觉得中学生读青春小说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还可能会让他们过早陷入爱情旋涡,引起早恋等问题。

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对中学生了解的片面性,他们忽略了中学生的兴趣,而着重时代的好书。初中生家长认为初中生应该读励志类与名著类(都是占43.75%),高中生家长则认为高中生应该读名著类与时事类(都占34.8%),其次是励志类(占21.6%)。从这可看出中学生家长对中学生寄托的巨大希望,他们应该读好书,立大志,关注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形势变化。

了解了中学生的阅读概况,那阅读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对此我们做了较详细的统计:

四、 初中生和高中生从书中获得的感悟

青春 爱情 亲情 友情 人生 哲理 其他

初中生 10.6% 4.3% 10.6% 14.9% 21.3% 23.4% 14.9%

高中生 10.1% 6.4% 15.9% 16.8% 24.3% 13.1% 5.6%

上表反映出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启发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各种感悟所占比例较均匀。相比之下,关于人生方面的思考在高中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占24.3%;而初中生则更多是关于哲理方面的感悟占23.4%;关于人生也很受初中生的青睐占21.3%。而关于爱情,却不那么倍受关注:初中生占4.3%,高中生占6.4%。这与学校,家长及社会道德的影响有关。大多数人认为:学习任务分繁重的中学生是不容分心于爱情方面的,应以学习为主,考上好大学为目标。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对于身理、心理都正在发育的中学生而言,正确的爱情观的引导十分重要。在家长、老师都不关注时,好的青春书籍便可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而事实上,却是青春小说畅销,甚至泛滥。所以真正能读到一本好书,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中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学习紧张,中学生的业余时间少,课外阅读也相对较少;

2.中学生热衷于名著类书籍,也同样钟情于青春小说;

3.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在阅读时汲取了很多关于人生、哲理的感悟,启发了他们的思考。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应倡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好书;

2.名著虽是文学的精华,但它们的内容包罗万象,所以中学生应学会有选择性的阅读,从中吸取符合自己年龄段的精髓;

3.中学生阅读青春小说时,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精品,弃劣文,并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不盲目崇拜,不陷入幻想;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以及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指的是教科书中的一些文章,而课外阅读则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教科书之外的一些文章或者名著。对于小学生群体,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汲取的知识有限,学生想要拓展自身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故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带领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为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书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过多地推荐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平时想要阅读书籍,只能自己去学校的图书馆或者是去书店购买,小学生在选择书籍时会偏向于一些故事类的小说,如:《鲁宾逊漂流记》、《格林童话》等。但现在书籍良莠不齐,在书店中有着许多不利于小孩子身心健康的书籍,书店中这些小人书以及一些小说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无益处,并且其中涉及的一些暴力因素会带坏学生,将学生引入歧途。故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为学生对课外书进行筛选,将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排除在外,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在筛选书籍时,要注意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注意书籍的知识点是否处于学生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例如:高尔基所著的《我的大学》显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理解书中作者所描述的事情以及情感。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为学生挑选阅读书籍。避免学生阅读一些“小人书”,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误入歧途。

二、合理为学生推荐书籍

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书籍时,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籍置之不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籍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阅读。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讲课本中的文章时,便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将对课本中文章的兴趣带入到课外阅读中,教师需看准时机,在学生对课本中文章有兴趣的时候向学生推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白雪公主》时,便可以向学生推荐去看《格林童话》,在讲《一粒种子》时,便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

教师在推荐书籍时也可以先选取故事中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创设一个情境,将学生带人到情境中,让学生对书本中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选取的情节需要有悬念,在情境中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产生去阅读书籍的欲望。例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鲁宾逊漂流记》时,可以先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鲁宾逊在出海时碰到了大风浪,结果他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周围全是海,又没用船只从附近的海域经过,鲁宾逊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这样的一个情境,学生便会在课外主动阅读书籍,查看故事的后续情节。

三、建设舒适的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课外书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教师可以每天为学生安排半个小时,让学生专门阅读课外书籍,这样学生便可以每天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阅读书籍,对于一些不阅读书籍的学生,也会产生从众心理去阅读书籍。当然,对于一些吵闹的班级,教师需要严格约束学生行为,整肃班级纪律,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给予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一个最大的区别便是课外阅读的自由时间更多,课内阅读中学生只能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并且无论是学生喜欢的类型或者是学生不喜欢的类型,学生都需要去阅读、理解。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类型自主选择书籍,当然前提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自由发展自身的思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

五、分享读书经验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换,每个人便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正说明了分享的好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定期举办一个读书经验分享大会,让学生总结近期阅读课外书的一些经验,然后在班上进行分享,即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学生,并间接地为班上同学推荐自己所看的书籍。分享读书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教需要注意的便是坚持举办,并且要控制分享过程中的节奏,让学生的分享达到一个最好的分享效果。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5

一、转变观念,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

近年来,小学生读书人群不增反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现代化进入每个家庭,电视、网络在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对学生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不少学生不爱读书,沉迷在电视、网络、游戏中。从调查数据看,小学生看电视和上网玩游戏的人群数量远远大于课外读书的人群。因此,转变阅读观念,让学生热爱书籍,对改变语文学习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1.转变家长观念。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学校作为交流平台,向家长介绍科学的家教方法,介绍扩大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使家长重视课外阅读,并提倡家长陪同孩子共同读书,为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

2.转变学生观念。“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可收集一些读书成才的典型资料,每天向学生介绍一个读书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读书。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李密牛角挂书”等故事,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明白读书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仅凭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只有知识积累、储备到一定量时,才能见识超群。

3.转变教师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语文教育更重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重视减轻课业负担,教师不能把读课文以外的书籍当成不务正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1.加强阅读动机的培养。课外阅读的功效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这是教育界多年来达成的共识。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不能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通过读书成才的事迹,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请班里学生介绍读书经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读书看报能开阔眼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进而产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欲望。

2.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读书和教学一样,要尊重规律,从兴趣入手,扩大范围,以满足学生不同的爱好和要求。“趣”即有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但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目前流行的书籍鱼龙混杂,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指导学生选择那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书籍来读。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应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中高年级则以小说、散文为主。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读书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一是眼到。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即可。这种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探求性地速读,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能适应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的需要。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质作品,则需要静心细读,体会其中的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抄录、背诵,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二是手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可以积累知识,丰富词汇。三是心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思考,把自己的心得、评语、疑惑记录下来,运用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三、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1.课内指导,教之以法。“得法于内,得益于外。”把课内掌握的学习方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化方法为能力,可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能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到知识,增长见闻,达到以课外促课内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为“经”,使学生掌握方法;以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去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2.课外安排,明确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爱好,结合学情介绍书籍。加强读书指导,要学生明确读书的目标任务,并规定时间和阅读量,引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对阅读的书籍进行感悟、评价,从而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3.课外阅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是一部无字的天书,孕育着无穷的奥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一部“无字书”,去探究自然的奥秘,领略生命的意义。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书籍;阅读能力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部门积极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意义非凡,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积累语文常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了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不低于260万字,因此学生要进行广泛的课外书籍的阅读,合理的制定阅读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利用课外书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正确推荐书籍,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提高,阅读能力就会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的阅读学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乐于阅读,爱上阅读。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符合中学生大胆冒险的性格特点,学生会对书中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会主动阅读学习,另外通过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品质。又如高尔基的《童年》,书中作者对自己童年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学生们会被他那悲惨而又充满奋斗激情的生活经历所感染,学生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梦想的青少年形象,使自己深受启发,也要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类似于这样内涵丰富同时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书籍,如《繁星・春水》《简・爱》《一千零一夜》等书籍,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的推荐,因为学生非常喜欢,所以就会积极主动去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从点滴做起,并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故事会、朗诵比赛、读书心得评比等活动,学生为了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就会主动去阅读学习,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因为平时的课程学习比较紧张,所以教师又可以利用好假期的时间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比如在暑假前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假期中进行《西游记》的阅读,假期结束后,可以在班级范围内举办课外阅读的竞赛活动。这种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在假期中,学生进行阅读时没有教师的指导,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在比赛中呈现的是学生最真实的阅读水平,这样的阅读竞赛很有意义,不仅考核了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表达技巧等都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三.制定课外书籍阅读计划,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计划,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合理的阅读计划可以保证课外阅读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这种计划要包括阅读书籍的名称、方法、时间、数量和心得体会等。制定的时候要切合实际,利于实施。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书籍的计划,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教师的推荐,制定符合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数量的制定可以因人而异,一般每月要安排2-3本课外读物。因为每个学生的阅读环境和情况不同,所以对阅读方法没有固定的要求,这样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读书空间,但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不用笔墨不读书,对于书中比较有价值的语句段落要学会摘抄,同时要对自己的读书心得有所记录。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教师一定要正确指导,因为阅读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时间过短,又不会起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所以阅读的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经研究总结,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每天要阅读5000字,阅读时间在30分钟左右。而心得体会可以依据个人习惯来书写,字数一般为500字。读书计划要根据学习课程内容与学习紧张程度合理调整,一份好的阅读计划,具有正确引导、有效监督、及时促进的三重功效,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学生阅读能力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僵化陈旧的现象,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大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利用好课外书籍这个媒介,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通过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规划,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7

论文摘   要 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课外阅读。所以应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选择书籍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做好积累。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很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提高阅读能力,开拓视野,锻炼思维,陶冶品德,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要想让农村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人多年来一直执教于农村中学,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体会。 

一、让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明确阅读目标,端正阅读态度 

农村学生的求知欲大都很强,所以一开始就要让他们认识到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缺陷,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增加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阅读做了阐述说明: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 

二、引导学生从阅读兴趣入手 

1.用故事去吸引学生 

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从单纯的学习引导到课外阅读兴趣上,就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可以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等。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立足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学习了李煜的《相见欢》,可介绍并教唱他的另一首同样表达亡国哀思的《虞美人》,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愁;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又认识一位有同样情愫的诗人;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且觉得兴趣盎然。 

3. 在有限的环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三、在有限的资源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无限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阅读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1. 争取家长支持,让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并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籍报刊杂志。 

2. 建立班级图书角 

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的主阵地,可以让学生这个主要场所接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建立班级图书角不但可以让学生阅读到大量书籍,而且可以创造集体阅读氛围,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3. 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 

四、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1.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事,比不读还坏。”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都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首先,应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如《中学生》、《课外阅读》、《少年与法》等刊物均是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其次,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如学习了《小橘灯》,可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往事》、《繁星》等。特别是与新课标相配套的课外《读本》中的美文,则更应重视阅读积累。 

最后,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如喜欢探索的可介绍自然类书籍,喜欢军事的可推荐他看看有关军事的书籍,作文语言平淡的可提醒他多看些优美的文章……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只想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3. 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生应学会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写好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不拘一格,可以分门别类,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或是索引式的,或是节本式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当课外阅读不再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学生方能在自主的状态下,读得广、读得深,也才能写得灵活,写得更有个性。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做学生课外阅读的知心人,善于和学生交流,摸准他们的脉搏,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地为学习服务。而老师在这时也能真正体会到为人师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魏英旗.改善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措施[j].福 建 教 育(中学),2007.11:40 

[2]李银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 2009,4:56-57 

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篇8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每个学期至少要达到25万字。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尤为重视的。

一、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喜欢读书,但是对书籍好坏缺乏判断力,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书上,或者阅读一些不符合自身实际的书籍,对其未来发展也是不利的。为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比如可以推荐一些童话寓言类书籍――《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带注音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演讲等书籍,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阅读不同内容的书籍,具体阅读哪些书籍,就需要教师作出指导,给出必读书目,使学生通过合适书籍的阅读来获得良好的认知,开阔视野,培养阅读能力。

二、帮助学生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一部分学生爱读书,尤其是特别喜欢课外阅读,经常会沉溺于课外书籍中,难以自拔,甚至在上课时都会偷偷读课外书;也有一部分学生恰恰相反,他们不喜欢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毫无意义,只要课上认真学习,课内阅读即可满足需求。其实,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在处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都是错误的。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因此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是互相带动,互相促进的,然而前提是分清课内与课外,恰当处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有效方法。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使学生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阅读,以正确的阅读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在课外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

小学生接触阅读的时间较短,又缺乏总结的能力,因此对于阅读方法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仅仅是凭喜好去进行阅读。在课内阅读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但是在课外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缺席的,是无法进行指导的,因此会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为此,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发现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比如可以通过选读法(有选择性地阅读)、精读法(重点阅读)、速读法(快读阅读)等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帮助小学生高效阅读。

四、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作为一个自发性的活动,有时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开展下列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1.读书心得交流会 很多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都是基于“好玩”“有意思”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对于读书的心得体会是容易忽略的。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就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反思自己看过的书,积极地去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得,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当然,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读书的体会或感想,也可以介绍图书信息或阅读方法。

2.读书知识竞赛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通过设置各个方面的问题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含义,从而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注意知识的获取。

3.好书推介会 一些学生在阅读过一些比较好的读物之后,通常喜欢与大家一起分享。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开展“好书推介会”这一读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好书之后将其推荐给其他学生阅读,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更有重点。

五、结语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在课外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并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干预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8)

[2]王瑛.《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探索》[J].新课程(中),2011(03)

[3]朱小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性探究》[J].语文学刊,2011(12)

上一篇:物联网的技术环境范文 下一篇:演说技巧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