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新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18 16:28:25

阅读教学新理念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1

一、阅读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也是情感的交流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含着的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注意“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的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指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小学阅读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情,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而妒忌别人,骄傲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材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教学要特别注意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这样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同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而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笔带过,形成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定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改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三、小学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改动,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是蕴含着创新的因素。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落花生》一文中,有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不可观赏要好得多。虽然学生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失偏颇,但学生能向教材挑战,就很难能可贵了。学生有了疑,他们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也就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将讨论的形式纳入讲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心灵的沉睡区,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出自己与从不众不同的见解,不迎合别人,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辩能够明白是非,从而培养学生能言善辩和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教完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2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81-01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科,其中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不能在阅读教学工作中,做出良好的形式创新,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专注做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研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教育工作开展中一项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开始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专注于对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兴趣培养。通过课堂时间与课外时间的综合协调,为学生多进行讲述自身对某类读物阅读的体会及收获,来激发学生们情感方面的共鸣,使其产生较为强烈的阅读兴趣。并能够采取对教学题材内容精心设计,做出课外阅读的延伸,为学生介绍较为优秀的书籍作品。诸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授课时,教师既能够在课堂开篇以一曲《好汉歌》作为牵引,调动学生的关注度及学习热情,继而在课文讲述的同时,对林冲这一人物性格进行深度的剖析,通过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牵引出一百单八将,穿插讲述同林冲这一人物关联的相应好汉人物形象。继而在引出古典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为学生们讲述《水浒传》的写作背景及组织框架结构、叙事风格、基本内容。这样一来教师既能够在课堂知识授课完成的情况下,达到与同学科知识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

2 教师应专注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

小学学生,正处于智力的开发启蒙时期,对于事物的辨识度相应较差,因此在对该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时,教师应当专注做好学生这一特性的把握,强化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书籍的选择性阅读,在此所讲的引导具体能够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应当明晰学生阅读的方向,使其意识到哪类书籍才是对自身具有良性影响的读物。其次,通过为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使学生逐渐具备书籍文化内涵的理解把握能力。最后,为引导学生做好阅读之后的总结,能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也能够以读后感协作的形式,或者是通过组织学生在班级授课中展开自身“课外书籍阅读感受”讨论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具备阅读同时思考的意识,切实达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阐述如何精读和粗读及速读等方法概念,令其在粗读时,可以理清层次,掌握概念。在细读时养成标注的习惯,对难点和不理解之处做好记录,及时向教师请教。以此类方法使学生具备好的阅读习惯,深刻感悟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此为终身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3 以多元化教学形式加强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就自身课堂授课形式做出改变创新,加强研究调动学生各类感官意识思维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产生轻松的阅读体验,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节点。同时在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还应着重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问题探究的良性思维意识。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强化运用相应技术手段,如投影仪及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具象的视觉冲击将形式内容从概念化衍变为形象化。诸如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哪吒闹海》一文的授课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先在课堂中作出情景的导入,问学生有没有听过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学生答:听说过,教师即可继续提问:那你们喜欢他吗?学生:喜欢。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看关于小哪吒闹海的动画片好不好?学生:好!师:那我提一个要求,你们每人都要先将课文读几遍,将课文里面所讲具体内容讲给我听,我届时根据你们有没有认真读课文,再考虑给你们播不播放影片。在此形势下学生必然会投入热情去研究课文,带着教师所讲的要求进行课文阅读,在一定层次上做到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而教师在学生们精读课文后可提出问题,令学生们讨论回答,继而为学生们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哪吒闹海》动画课件,进行播放,这样一来学生们即会带着问题深入到影片的观赏之中。在影片轻松欣赏的过程中,将教师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以此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强度,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活跃课堂的整体气氛,以文本阅读之外的另一种阅读形式,轻松达到将阅读内容深化传播的目的,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4 结语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参考文献:

[1]谢学华.刍议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中国教师,2012,(6):49-50.

[2]魏晓林.真自主,语味浓,情趣足,效度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2字诀[J].文教资料,2010,(7):61-63.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一一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有诸多感慨。这里,我就平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1)巧妙地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所谓故事嘛,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的寓言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真相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孩子气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与此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学会写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我们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开天地》后,教师可介绍《女娲补天》;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和《中化上下五千年》(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所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鲸》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摘抄,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精读是阅读过程的核心部分,很多实质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这一环节的顺利实施。精读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化,以高频率的师生互动实现对课文的分析,通常是通过教师带领学生逐句、逐段阅读与分析展开的。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可以在精读环节实现以下几个目标:给学生解释新词“风和日丽、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的意思并进行造句练习;引导同学进行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段落的划分;分析课文几个场景中内心思想的转变,通观全文地让学生体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远大,达到对学生的激励;……精读部分操作相对较为灵活,只要围绕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师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多种创新,师生问答、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等方式均可使用。

(3)速读法。有了良好的导读过程,学生就能够很顺利地进入到速读状态。速读,简而言之就是快速阅读,是从课文中迅速提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是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的很好训练方法。默读是速读的最好方法,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系统发展不完善,比如不出声便很难进行流畅的阅读,因此这个环节教师尽量不要让学生进行默读,可以用小声读的方式代替默读。速读质量主要依赖于教师在导读阶段给学生呈现的问题,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速读阶段做到眼手共用,阅读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字就用笔画出来,等速读完后进行统一解答。速读在课堂组织上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开展,比如将班级学生分为六组,各小组学生可以就教师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朋辈互学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总之,速读的核心在于一个“快”字,通过快速的阅读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

(4)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储存在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存,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激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4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读懂作者的真实内心,表达作品所蕴藏的真实情感,感知风平浪静的文字下包含波涛汹涌的情绪,理解作品的精髓。所以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将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在阅读中体味,促使学生达到心灵的升华,并获得生活中的各种感悟,扬长避短,发挥他们各自的表现力。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中职学生对阅读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缺乏兴趣,没有产生内在的阅读动力,仅限于教学课堂中要求的阅读量,多领域的阅读知识不予以涉足,造成阅读面狭窄。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对阅读作品的写作背景、语段和中心思想理解不透,教师妙语连珠式的讲解也不能领悟;由于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专业知识相脱节,没有亲近感,使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挫败感,流于形式的课堂讲解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丝毫不起作用。同时,封闭式的学习环境,单调刻板,简单重复式的板书、说解,将本应生动活泼的阅读课堂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知识灌输;课堂之后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疲劳应付,按部就班地完成,无暇去思考和改变创新。

三、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途径探索

为了使阅读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的习惯,更好地渗入他们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教学资源与社会生活的契合点,让阅读教学生活化,自然而然地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文本,使阅读教学成为中职学生语文教学模式的亮点。

1.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中职阶段的学生是迈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如果他们在中职学校掌握良好的知识,养成科学有效、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技能的知识,将是他们进入职业生涯拼杀的垫基石。因此,中职教师肩负重任,责任重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身份,成为课堂教学的指挥者,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的阅读知识,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将社会生活的内容与课本上的资源结合起来,将课堂的教学氛围调动得生机盎然。

2.激活学生思维,体验生活情趣。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中职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阅读心理,辅导学生正确阅读学习资源的方法,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实施开放式阅读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组合课内及课外的资源,注入课堂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化元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他们阅读思考的脑细胞,从生活化角度去阅读语文课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

3.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创新空间,是中职教师的责任。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将扭转教师课堂“唱主角”的教学局面,教师要精挑细选出各类恰当的生活阅读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匹配,通过各种教学手法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已知的知识,引导他们向未知的知识领域涉入;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地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的手段来充分认识自我,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正视自身优缺点,探寻人生命运存在的真实意义,体悟到阅读的重要性,增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信心,鼓足勇气地向前进。

4.创新拓展,精华补充。除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创建“读书角”、“阅读沙龙”等课外活动小组,不断收集优秀书籍,为中职学生搭建一个新颖、别开生面的阅读平台,开通一个便于查阅、互通有无的学习通道,提供学生展示自我,创新交流的场所。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局域网的优势,倡导学生在局域网上发表自身的作品,展现中职学生个性化的精神面貌,表达出中职学生在阅读中所体现的人生境界与个人魅力。

在阅读教学新理念的引导下,中职语文教学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为目的,挖掘与生活、专业相关联的综合元素,内引外联,使学生借阅读之力,步出课堂的狭窄空间,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大空间,并能灵活地拓展和延伸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观察生活,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化黯淡枯燥的学习生活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塑造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5

一、创设开拓性的思维情境,魅引学生即刻进入学习状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诱发力极强的课堂导入,犹如一座神秘的迷宫,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紧张、追求、寻找、破解,也就是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景引发万重思”,通过思维情景的导入,以第一时间捕捉住学生的情感思维与求知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其进入炽热的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那树》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设置情境引入的,运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视频短片:绿色地球,式的森林,一排排的古树,灿烂可爱的森林景观。随着人类生活、生产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地方的森林却渐渐地被吞噬,绿洲消失。然后视频公路旁的一棵大树,醉汉驾车出事撞向大树的惨象,过程中伴以优美抒情的心旷神怡的音乐声,继而突发撞击声。教师语言配合:森林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可爱的景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品赏自然,我们爱惜森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么,对于路边的大树,我们又如何欣赏和看待它呢?醉汉驾车出事撞向大树,大树的命运将如何?现在就让我们从台湾当代作家王鼎钧的《那树》中去找寻答案吧。

视频中动态的情景与教师言语的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即刻就对《那树》的学习充满期待,兴趣盎然,从而迅速进入炽热的学习状态。因此,后续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了。

二、提供宽阔的空间,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社会的快速运转和科学的快速发展,社会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时代的建设者必须是充满求知欲的、懂得自主学习和充满合作精神的一代。因此,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要求,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宽阔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变色龙》这节课的讲授时,我是这样组织教学过程的:1、学生阅读全文;2、出示探究作业:(1)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的本意是什么?(2)奥楚蔑洛夫与“变色龙”有何关联?(3)小说中有几次写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这些细节的描写与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何关联?(4)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5)奥楚蔑洛夫他仅仅代表一个人吗?3、(质疑)在阅读和探究性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热烈的探究氛围中对《变色龙》这课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沉静为互动。这样既促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劲头,也从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精神。

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与主动查找资料、合作交流和探究问题等,深刻了解了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社会意义,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受到了深刻教育,学生的阅读水平会显著提高。

三、启用质疑破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的话一语道破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奥秘与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深刻理解课文的知识。

在《愚公移山》这课的教学中,在学生明确了愚公移山“大智若愚”的精神后,我通过质疑破疑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愚公“移山”的宗旨是什么?2、愚公除了用移山的办法解决交通阻塞的问题外,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交通阻塞的问题呢?3、解决交通的阻塞问题现代与古代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会考虑到搬家、移居或什么的……,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不断践行的过程中,各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起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全面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下面我们对多元化的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应用方法进行一下具体的分析与了解。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之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老师固有的教学观念,利用全面的方式与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对此,老师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通过对各种现代教学理念的应用,全面的激发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有针对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分析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而达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目标。在相关教学活动开展过中,老师要始终坚持贯彻执行相关新课程改革理念,要全面的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加强学生的整体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水平奠定基础。同时,老师也要提高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对学生的综合了解,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状态,积极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相关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之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质量。在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学生是主体,具有主要的地位,对此老师要提高对学生自身地位的重视,运用各种先进的、全面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全面的促进学生各种阅读活动的参与性,这样可以全面的保障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体质量。

1.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在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老师应用有效地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与方式,构建系统的教学情景,营造一个与阅读匹配的教学氛围,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全面的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爱好,这样可以全面的加强阅读的整体质量与效果。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老师应用有效地利用各种对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各种教学课件,像学生直观的展示各种相关图片与视频等,这样可以全面的激发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兴趣,进而全面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2.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无论在何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兴趣都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自身的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学习成果会事半功倍。在阅读教育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以小组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合理的分配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类别的游戏以及辩论活动,利用小组内的成员竞赛、小组外的组织竞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学生的年龄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认知程度、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层次不同,所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着明确的目的行,可以在小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得到最终的结果,然后通过小组代表在全班内进行观点的表述。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对学生予以肯定,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

3.科学引导,完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可以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老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学生进行正常的引导,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全面、透彻的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与内容。老师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对学生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讲解与分析,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ρ生的想法与意见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老师在讲解唐朝诗人李白的 《送元二使安西》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朗读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然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利用自身的辅助工具,对古诗中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解,老师在小组出现失误或者遇到问题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古诗中的思乡情感。

4.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培育良好的阅读观念。在小学语文语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因为时间的限制,无法全面的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对此老师可以利用各种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全面的加强阅读的整体质量。在语文阅读课堂活动开展中,老师要基于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以及理解水平等设置各种阅读主题活动,通过老师推荐、学生爱好等方式开展自主阅读,这样可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在我国新课程理念系统不断的完善之中,老师要全面践行各种新课程理念理念与方式,要积极的改变固有教学思想与观念,有效地提高对语文阅读的重视,利用多种全面的教学模式,全面的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为学生的未来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兴军.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6,(35):202-203.

[2]吴燕清.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 学周刊,2014,(10):179.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7

【论文关键词】阅读教学;新课标;新理念;新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评价建议明确提出:“要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更多的精神食粮?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1. 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兴趣培养起来了不仅当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呢?一是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二是要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如教学《蓝色的树叶》时,树叶不是绿色的吗?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兴趣极浓,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三是要借助情景,导情入文。即借助一种情景的创设,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教学《操场上》一文时,让学生回忆平时我们小朋友会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借此情景,导入《操场上》一文的学习,重温在操场玩耍时的畅快。四是要游戏介入,自己体悟。即适当地介入游戏,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寓言两则》时,让学生参与游戏、演小品,使学生在游戏中自己体悟课文,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五是树立榜样,激发兴趣。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经常性地讲一些名人名家热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营养,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参与阅读活动。六是随机指导,树立典范。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 开展丰富多彩读书活动,使学生多读书

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是一件苦闷的事情。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要求:“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读书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拓展。应该寓阅读教学于有趣的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鼓励学生多读书。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呢?一是要训练学生“讲”。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朝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变枯燥的阅读为有趣的乐事。二是要组织学生“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新农村建设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家乡新貌”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学校、新希望》、《火车从我家门过》、《热闹的集镇》、《农贸市场新变化》、《文明新村》等手抄小报。三是要指导学生“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要指导学生利用各节假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四是鼓励学生“提”。常言道:“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让学生自学、讨论、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3. 指导掌握良好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教育中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不只表现在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能够阅读并理解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丰富其精神世界。因此,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书籍?一是要传授语文知识。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向学生随文传授有关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语法修辞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有所感悟。二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在读书时会进行圈、点、勾、画,能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三要掌握读书方法。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和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注重对阅读材料综合理解能力的培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源,常常只看看标题,意在捕捉有用信息。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四是要开发智力因素。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能在读书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五是要渗透思想教育。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阅读教学新理念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以往的阅读教学方式的批判和颠覆,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新课改后,语文新课标理念对阅读的教学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传统的满堂灌,教师一味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不会阅读,丧失阅读能力的后果,针对传统阅读教学遗留的严重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阅读方法指导,致力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最大的改变就是语文阅读的要求,这有别于小学生的认字组词,写日记周记的小短文,初中生头疼的问题就是写作,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这就要求学生的阅读量的积累,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当下阅读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其一,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站三尺讲台,传道受业或解惑也,教师一味讲,学生只知道听,教学不再是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成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听和记。学生对学习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语文教学也就成了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性质,而不是学生陶冶情操,习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活动。[1]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批判意识的欠缺,学习成了被动接受和记忆,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为了升学。所以,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意义的淡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严重欠缺。

二、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为识字与认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2]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语文课本又是以文章的形式分单元编排,语文课堂教学重中之重就成了阅读的教学。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而丰富的阅读习惯。要爱阅读,而不是被迫阅读,现如今的阅读教学,就课堂教学而言,初中学生自觉性较差,没有自主预习,阅读的习惯,把课本文章当作任务去完成,就少了很多兴趣和乐趣可言,少了和作者的文本亲密接触所带来的心灵触碰和情感共鸣。究其原因,还是要让学生拾起对阅读的兴趣,尤其初一年级正是好奇心满满的时机,一旦挫败,丧失兴趣的阅读就成了完成课堂任务,这样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以给学生介绍或准备一些课外有趣的小读物,能引起他们兴趣的阅读文本,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发去阅读,课堂集体分享和交流,阅读也就变得有趣了。

其次,培养开放,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不在是教师漫灌,学生被动接受,要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学习以学生为主,多开展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交流的灵活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去完成不同的课题,要各抒己见,善于表达,以此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再次,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和默读。语文课堂学习离不开读,不能使学生养成嘴懒的毛病,哪有语文课不是书声琅琅的,学生必须热爱阅读和朗诵。记得九年级有一个散文单元,学生反映读得多,自己课下又不预习,上课的文章篇幅又长,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满堂灌,忽略学生不熟悉文本,那么这节阅读课就没有意义了,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小组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为了避免个读部分少而不知文意,可先让学生自己默读了解文意,教师在他们默读之前,应提出一两个问题,让他们有目的的阅读,有所收获而不是单纯浏览文字不思考。[3]学生的回答问题也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慢慢的热爱语文。

最后,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媒体,手机等等,多看书才能有所收获,广泛阅读的同时也要多思考,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所阅读的知识,多交流,多请教,可以请教教师,多和同学交流感想。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指导,开展读书分享会,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结束语:初中学生正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起航的起点,针对现在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要双方互动,共同合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大目标前进。阅读还是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课堂阅读教学要教师引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变革阅读教学的方法,遵循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更好地生活。

上一篇:智慧课堂交互式教学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基础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