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

时间:2023-09-27 18:01:38

心理学的仪式感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1

象征符号 升旗仪式 朴素情感

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特有的组织,由中国共产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少年儿童的思想文化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少年儿童需要通过符号的表达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还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朴素情感。一些符号因素是组织价值理念和文化意义的载体和象征,这些符号能把少年儿童连接融合为一个有效的整体系统。在少先队组织中,具备象征意义的符号有国旗国徽,少先队礼仪中的队旗队徽、红领巾、仪式等等,这些具有象征意蕴的符号识别性很高,可以成为“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的载体。学校少先队可以以升旗仪式为载体,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创新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一、升旗仪式

学校应重视升旗仪式,以培养少年儿童对国旗的热爱,进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1.升旗仪式具备情感表达的条件

(1) 升旗仪式能通过营造氛围增强教育性。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是一种高层次的情感,需要由外在高层次的情感转化为个人内在的独特情感。这一内化过程也决定了只有凭借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才能实现。主席台下整齐划一的队列,统一的着装,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铿锵有力的国歌声,这样浓郁的环境氛围,自然地会将参加升旗仪式的队员带入一个富有教育内涵、庄严激情的特殊空间。

(2)升旗仪式能够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感。情境与情境中的主体相互依存,在这种情境里,队员从最初的直觉感受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种体验的境界,随着仪式的继续渲染,队员的思想情感也在升华,这种体验会让外在的情感渗透到队员的内心世界,内化为队员比较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蕴含教育意义的升旗仪式在提高队员思想情感的同时,也实现了仪式教育的目标。

2.升旗仪式的设计者

少先队组织的主要教育内容是政治社会化,而升旗仪式是政治社会化在学校中的一个突出体现,同时也需要一个载体来营造庄重、严肃的教育氛围[1]。因此,升旗仪式的设计者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例如,在举行升旗仪式时,对相关的人员就有具体的规定:中队辅导员必须带领队员到操场指定区域,任课教师及学校领导必须站在指定位置上,仪式开始后不要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升国旗时要肃立、行注目礼等等。教师的表率作用也能向队员灌输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3.升旗仪式的参与者

作为升旗仪式参与者之一的仪式设计者、辅导员、任课教师、校长、校外辅导员等等,更多扮演的是维护秩序的角色,尽量让现场进度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而不考虑内容设计的效果及仪式结束后队员的感想,也就意味着对升旗仪式的主要参与者――队员在仪式中的体验感受关注不够,最终造成了“重仪式,轻内涵”的后果。

二、升旗仪式忽视儿童的体验

1.忽视儿童在仪式中的主体性

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中,少先队的孩子们通过在自己的组织里接受集体生活的教育和锻炼,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育方法上,则多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通过辅导员及教师指导,少先队员自己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教育。通过少先队活动让少年儿童“参与实践”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特征[2] 。2015年9月30日,某市Y小学为了迎接国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了“升国旗、唱国歌,千人宣誓报效祖国大会”,当代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圣火第一次没有被点燃、相关人员想办法弥补失误时,主席台下的队员们不是安静地等待着火光的出现,而是不耐烦地扭动着身躯在交头接耳;当队员举着圣火绕场一周时,主席台上的《少年中国说》的诵读也在进行着,主席台下的队员们却没有跟着一起朗读《少年中国说》,而是看着手举圣火奔跑的队员,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他们的目光随着圣火移动着,直到圣火再次回到主席台才捧起手中的台本齐声朗读着催人奋进的《少年中国说》。

在这场活动中,队员与设计者预想不一样的表现提醒设计者需要在活动前进行指导。设计者需要在活动举办前利用一次队会课向队员们传达一些关于仪式的“认知”层面的礼仪,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哪种行为方式更符合场景。

2.无视队员的认知水平差异

《少年中国说》中“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这些语句对于低年级队员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困难,虽然下发了白话文的解释,可是笔者通过对队员以及相关任课教师的了解发现,他们之前没有集中学习过《少年中国说》。如果队员对《少年中国说》比较了解,那么下面的对话也许就会转变为符合仪式设计者初衷的对话。

笔者:今天你们要参加什么活动呀?

队员1:要参加一个活动。

笔者:什么活动呢?

队员1:转头没理我。

队员2 :升国旗、唱国歌,千人宣誓报效祖国大会。(队员2 拿着稿纸读的)

队员3:我知道,《少年中国说》。中国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

队员4:不对,是少年富则中国富,中国强则中国强…

笔者:你们可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啊?

队员3和队员4笑着摇摇头。

这样的千人宣誓报效祖国大会将仪式教育关注的重点放在最后的标志性阶段,如场景的规模、 仪式的影响力(社会效益)、 场面的隆重程度、 程序的完整性,甚至仪式的奢华程度,以至于仪式教育重“式”轻“仪”,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效果”,重“瞬时表现”轻“潜移默化”,重领导“意图展示”轻师生“精神养成”,重个体“口号呼吁”轻群体“躬身践行”[3],当然也就无法让设计者注意到参与主体的认知水平差异。

3.仪式缺乏创新性

在升旗仪式中,每周一个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表彰优秀中队、讲解优秀队员事迹以及特殊仪式活动等等,都是一本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这种多样化的仪式内容,经过几个学期的提炼,在潜移默化中能对少先队员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比如,Y小学这次活动中的“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环节,就可创新性修改为高年级领读环节、高年级向低年级队员解读少年中国说环节、低年级队员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及队员家长谈谈倾听感想等。各个中队因分工不一样,可以把承担升旗仪式的机会当作展示中队风采的平台,少先队员在其中的表现也会使升旗仪式的教育内涵在不断地自我回顾与反思中得到升华。创新性的升旗仪式不但不会减少升旗仪式的庄重感,还会增加升旗仪式的深刻性与有趣性,进而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实现意蕴丰富的教育意义。

三、升旗仪式的情感诉求

1.尊重儿童的体验

虽然仪式设计的框架很完美,但设计内容只有真正触动队员的内心、符合队员的兴趣、激发队员的好奇心,能快速与队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将外在高层次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内在的个人情感,从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达爱国热情,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升旗仪式只有在形象生动的表层设计上更关注仪式前的细致指导、仪式中的真实体验、仪式后的丰富感想,才能揭示设计者设计活动的用心所在。

2.注重仪式的创新性

将升旗仪式与中国比较隆重的节日相结合是仪式中的创新设计。节日是具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因此学校的仪式教育必须具有创新性。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如果仪式设计者不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时代性,那么全体参加人员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将一项本来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看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固定的程序、相同的讲话,必然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记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重复率与态度改变呈倒U型曲线相关[4]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如果能够将仪式教育很好地融入儿童的思想意识里,那么他们走向社会后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都会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3.深化仪式的文化内涵

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将仪式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形象地传达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自觉地产生自我身份认同感和对于组织的深层理解,在情境中感受仪式的符号体验与对于组织的记忆。学校仪式活动的本然目的是通过种种感性手段,设置具有强烈的情绪唤起和渲染作用的仪式情境,让学生个体感知并接受各种象征符号所传达的理念文化、情感态度以及生命体验等正向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间实现学生的成长进步[5] 。学校要重视仪式主题的选择,根据主题设计贴切的活动形式,让富有文化内涵及新颖外观的仪式活动传承学校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文博.浅谈主题升旗仪式的思想性和教育性[J].教学实践,2004(9).

[2] 陈德杰.谈新时期少先队文化建设[J].教育教学研究,2013(12).

[3] 王秋芳.小学仪式教育的异化和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4(12).

[4] 郭毅然.重复率与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导刊,2011(1).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2

一、当代校园仪式

仪式的产生历史悠久,概括最广的解释是出自维基百科―“典礼的一种秩序形式”。最早可记录的仪式的文献出自于《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其中的仪式代表是的宗教的仪式,另一种就是非宗教的仪式,比如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而本文所写的仪式特指的是非宗教仪式,也就是特指的校园仪式。校园仪式是在校园中通过国家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让广大学生所参与的赋予特殊意义的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运动会仪式、大学校庆、入党宣誓、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不同的校园仪式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校园的成员的思想行动全面整合一体,形成总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使的学校成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体,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为21世纪的的学生们,面对现代社会快速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种文化的碰撞,会过度的吸收外来文化却忽视了中国本土的文化领域,而深化本土的文化问题就显得岌岌可危了。所以要让校园仪式活动在学校的发展中演变成一种习惯,并生成具代表性仪式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步入社会的学生,这对当前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道重远的,因为要面对的任务是不仅要了解校园仪式的深远历史,还要在教育中的各种价值深入挖掘,规范激励其行为,强化教育效果。

二、校园仪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理想的导向价值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仪式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并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特有的情境教育与学习的方式,它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并通过各种要素与场景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文化活动之中,从而提供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放性环境”。理想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指引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激发人生前进动力。升旗仪式就是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通过对所有学生的升旗培训,对升旗仪式的历史以及对红旗蕴含的深刻含义解读,明白今天的生活是由无数的先烈生命所换,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同时强烈的感染力和导向感,对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向前有着特殊的功效。

(二)情感的激励价值

目的反应人的需要和动机,人的活动总是受到一定目的的支配,情感也是如是。心理学家贾晓明认为,仪式能帮助我们坚守传承的价值,在情感和心理上有所归属,情感的目标一旦确立,它就会不断的激励受教育者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地、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校园仪式中的激励人共勉的成人仪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仅仅从心理上,还有从生理上感同身受的理解,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身负重任,作为一种生命的仪式,意味着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社会生活中享受新的角色权利,履行新的角色义务。学校仪式通过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灌输感恩的概念,这样既是对情感的激励的激发,也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理论支撑的载体。

(三)文化的传承价值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精深。如何能传承这种文化,古语说,理论要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正如校园历史文化是理论一样,那么校庆是一种典型的校园仪式的实践方式。校庆通过围绕学校的创建文化和学术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化熏染、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有助于帮助激发师生及广大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以此同时,校庆中可以加入学校历史、师生演出、杰出校友讲话等主题。这些感受都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性和集体性,从而发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校庆在举办中,会向各路校友征集方案,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把其视为提升学校精神的重要平台,为一个共同的构想而传承的理念,为全体校友打造装满记忆的沙漏,这些都是远远比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

三、结语

当然,当前学校仪式中存在着意义失落、内容空泛、形式扭曲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是现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思想品德课,课程多属于选修的课程,且内容单一枯燥,并不能引起广大的学生的共鸣。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3

关键词:重视 仪式 教育 作用

仪式具有礼教的一种功能。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例如:升旗仪式是一种礼教仪式。一块红布是一种表相,它的表相功能是,红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黄色代表中国人是黄色人种。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全国人民,每个星都有一个角指向大星,象征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仪式的作用旨在培养每一位学生恭敬良好的心念――缅怀先烈,热爱祖国。这种礼教仪式。表现出“礼主于敬”,它规定了人的外在行为。升旗时务必要恭敬直立、神情肃穆、抬头注视、保持安静、观想今天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切忌站姿不正,东张西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礼的在精神,不是存在於礼的本身,对一块红布的尊敬,而是存在于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生命中。《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其意思是说:真正礼的精神,在于无论何时何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处理事情,待人接物。随时对自己都很严谨,不荒腔走板,自尊自重,非常严正恭敬的管理自己,胸襟气质要能做到包罗万象,人格要宽容博大。礼教的要求,好的外在行为应当与在的品质与性情相统一。在的良好品质与性情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的“诚”也是礼教的一个重要基础,儒家有句名言,叫做:“不诚无物”。即是,如果做不到真诚,那么,一切都是虚伪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对礼教的践履,使行为规范在化,培养出与此行为规范相一致的生命精神。礼教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行为的外因,对人的行为的改变,对于人的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的作用是矫治人的性情,使之达致中和的境界。

升旗仪式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有着共同的心念,共同的动作,共同的信仰和目标。这样就产生了共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这个场,会作用于人,直达每一个人的心底。使人更加虔诚坚信。如果我们不对仪式规范强化,便使仪式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学校仪式也是一种文化,通过仪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来聚集人心,并使不同人的目标与行为趋同。

具有心理教化的功能。学校教育仪式是体现一种教育目的经过精心设计的而固定下来的礼仪活动。学校的教育仪式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学校的教育仪式具有两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可以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以典礼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营造出特殊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热情。第二、表达内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借助美的教育形式,使内隐的教育要求外显化,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仪式活动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和与创造性的运用。精心的安排教育仪式,透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产生多种意识水准下的综合效应。由于各种仪式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以及文化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和心理内化作用。例如:毕业典礼,通过朗诵毕业诗文、接受毕业证书、赠送毕业纪念品等活动,就可以孕育出对母校的深厚情谊。通过仪式,不断强化人的心理慰藉, 从而增强了教化的功能。对心灵净化,对心灵的启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4

大年初五晚上9点,在沈阳苏家屯的本山影视基地,赵本山大叔举行了场收徒仪式,把大家给震撼了。35位弟子,穿着统一的服装,整整齐齐跪下,赵本山偕夫人马丽娟,穿中式正装端坐高台。整个仪式历时90分钟,非常隆重,一丝不苟。

中国人久违这样场面壮观的仪式N年了。然而,这种二人转、京剧等梨园行当里常见的拜师收徒仪式,却让春晚“小品王”陷入众矢之的,有人说:“有点儿像教主登基,很丑很封建!”

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种仪式却别有深意。“在专业领域,你属于什么学派,你从哪儿来的,你在什么位置,对每个人确立自己的社会身份非常重要。”心理学家贾晓明说,“这就好像是一个认祖归宗的仪式。从心理上,人们需要专业上的归属,也需要一个仪式来有板有眼地表明这种归属。”但在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一个传统的拜师仪式为什么招致众多批评?

“这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投射。其实我们的内心需要传统的价值和礼仪,但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人似乎什么都不相信了,这种内心需要没有获得满足,于是就很反感。”贾晓明说。

“仪式是针对某一个心理现象、生活事件,具有固定内容、步骤的一个程序化的过程。”贾晓明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仪式缺失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手工艺失传,就与仪式的缺失有关――仪式帮助我们坚守传承的价值,在情感和心理上有所归属。

给开始一个仪式

仪式的缺失,让我们对仪式缺少敬畏,认为仪式就是走形式。在生活中,一些应有的仪式我们能减则减,却不知道,它是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关系。

5年前,Echo和建军结婚的时候,两人还只是在深圳打拼的“漂一族”,当时他们都觉得,婚礼只是一个形式,不办就不办了。Echo却说自己很久都找不到结婚的感觉:“我总觉得有很多东西没有明确,内心很混乱。”

是女人更喜欢仪式吗?其实,生活中,男人和女人都需要仪式,只不过,女人对仪式所赋予的情感和价值可能更多一点,仪式帮助女性在内心确立安全感。

对于Echo,她需要的婚礼具有多重意义:社会公示作用、新身份的确认等,而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新婚夫妇心理角色转化的酝酿、准备过程。Echo缺乏这个仪式,也就在心理上还没有真正地确认新的身份,没有做好开始新生活的心理准备。

生活中的很多重要时刻,我们需要有明确目的性、程序性的仪式,告诉我们新的生活已经开始,它会促使我们完成内心的转变。

给失去画个句号

玲子16岁时,抚养她的外婆在山东去世了,但那时她在天津准备高考,父母再三考虑后没有告诉她。1年之后,玲子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疼她的人去了。痛苦像巨大的冰窟一样包围着她,直到玲子终于去了外婆的墓地。

失去恋人的时候,我们常常无所适从。影响中国一代人爱情观的《东京爱情故事》中,莉香去了恋人的故乡,在刻了他名字的栏杆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对恋情的告别。莉香被很多中国女孩儿效仿,失去爱情时,她们去了男友出生的小城或就读的大学……

也有人迟迟不肯给失去的感情一个仪式。1年前,娟和男友心照不宣地分手了,两个人都没有明说。但娟一直没有放下他,这让她无法开始新的恋情。

“跟建立一种关系需要仪式一样,结束一种关系也需要仪式。如果她想从心理上有一个结束,可以随时去创造这个时机。”贾晓明说。

创造自己的仪式

在传统的仪式之外,我们可能需要自己的仪式,也随时可以创造自己的仪式。

我们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婚礼。Sharon就是这样做的:她把自己和先生成长的照片、两个人在香港和上海之间的往返机票和巨额的长途话单做成幻灯片,以苏芮的《牵手》做整场婚礼的背景旋律……这样一场自己创造的婚礼仪式,是Sharon一生的难忘记忆。

每天早晨离家的时候,与所爱的人拥抱;一天工作结束时,在街角花店为自己买束花……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仪式。我们的心灵,需要仪式滋养。

在可行的情况下,应该去完成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仪式,因为它是有心理意义的。如果没有条件拥有仪式,也应该有可替代的事件――它对你的心理意义是同等的。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仪式;形态;特点;功能;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07-04

职业院校里的仪式从源头来说,属于人类学仪式的范畴,然而,特定的仪式必然建立在相应的结构基础之上。职业院校的仪式与原始部落和宗教生活中的仪式建立在不同的结构基础之上。正如鲁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的“文化是创造它的那些人的人格投射”,职业院校仪式教育也是创造它的职业院校文化风格的投射。笔者将就职业院校仪式教育在形态、特点与功能等方面从道德教育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主要形态

职业院校仪式教育基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仪式。特纳认为通过仪式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1]其意义隐含在个人顺利通过生命某个重要的关口上。这一类仪式在职业院校里一般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宣誓仪式等形式来呈现。仪式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历程,记录着其成长轨迹。中学生向职业院校学生的转变通过入学仪式来进行,加入政治团体通过宣誓仪式来见证,学业的完成通过毕业典礼来宣布。如毕业典礼作为通过仪式,不仅仅是祝贺学生职业院校的学业圆满完成,更重要的是提醒角色的转变:即将由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通过仪式将这种转变由抽象变成具象,将行为放大,并且可以感知体验。否则,个人在心理上、社会结构上就难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周期。仪式到位,人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过渡才能到位,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党宣誓仪式、颁奖典礼等所代表的一系列职业院校特有的通过仪式,成为整个职业院校的公共文化,并且在高度分工和多样化的时代得以稳定地再生产。

第二类是庆典仪式。庆典是欢乐的仪式,是精神的漫游,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都非常需要,因为重大的事件、非凡的成就值得庆贺。此类仪式“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学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每个个人的欢乐与其他人的欢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它被视为一种社会性的游戏形式。这类仪式夹杂着庆祝与典礼两种类型。庆祝倾向于狂欢、娱乐、游戏,而典礼则倾向于庄重、严肃、宏大,有时还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不管是在仪式过程还是仪式内容上,更多的时候,庆祝与典礼常常紧密相联。这类仪式在职业院校里一般以校庆、节庆、文艺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呈现。

第三类是纪念仪式。纪念仪式的原型是祭祀仪式或哀悼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吉礼和凶礼演变而来。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任何对社会的人有重要影响的事物和事件,或任何能够代表或表现这个事物或事件的东西,都会变成仪式态度的对象。”[3]职业院校通常以学校创始人或学校历史上重要人物的生辰、忌日等作为标志,举行纪念仪式,有时还会为职业院校本身或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事件而举行纪念仪式,这种纪念仪式通常以传承职业院校精神教育、传播文化思想、缅怀追思先贤功绩为己任,以激励在校师生。

二、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主要特点

仪式的原生性特点非常丰富,研究者早有共识。荷兰学者扬·斯诺克(Jan A.M.Snoek)曾经列出仪式的特征清单,有22条之多。最有代表性的特点有:打破日常生活节奏,有目的的,重复的,周期性的,规范的,神圣的,象征性、美化、结构化的……[4]这些特点在不同的仪式中部分或者全部体现出来。但在职业院校的仪式中,仪式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

第一是主旨内涵的教育性、文化性特点。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文化与教育虽然不是一件事,但却无法分割。”[5]学校是有史以来,除家庭以外最重要的社会化的主体。职业院校的仪式是属于教育和为了教育的。作为教育的手段,职业院校的仪式从主旨与内涵上更加注重教育性与文化性。在仪式中传递价值观、在仪式中传承文化特质。如开学典礼就是一次再社会化的过程——在特殊的时空里,对中学时代的生活及其观念进行弱化处理,给予一个更加积极的,更令人期待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让新生相信并依赖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对人生将更有意义。在仪式中职业院校的校训会被告知,职业院校的精英人物的代表会亮相,职业院校的文化精髓会被反复强调。毕业典礼上,通常以感恩教育、职业院校文化的弘扬、社会责任的承担为主题,通过标语、致辞等载体去体现。教育是文化的实现途径,而仪式则扮演实现手段的角色,而且更符合“隐性课程”的特点。

第二是教育形式的规模化、工业化特点。仪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参与者一般是学生群体而非个体。从数量上说,群体通常以班级、年级或学生全体为单位,从群体属性上讲,通常以同侪群体或特殊身分群体的形态出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具有规模性特点。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组织者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学生集聚,对参与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希望产生普遍的教育成效,在组织目标上追求统一行动,具有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学生如同仪式这个流水线上的产品,教育理念被批量传播与生产,或完全按照组织者的意图进行思想植入。职业院校通常把庆典仪式视为设计、策划、管理和协调学校大型活动的重要因素。通过仪式,可以密切学生自身与社会的联系,以促进社会礼仪、强化公共意识。

第三是建构特征的表演性、象征性特点。“仪式行为是非实用、非常态的表现,而与这种表现性特征相应的,则是仪式行为的表演性特征”。[6]格尔茨认为,仪式涉及生活准则及世界观,“完全公开的仪式”可称为“文化表演”。[7]职业院校的仪式显然不是以个人主义的姿态出现,仪式行为被设计好、程式化、标准化,在操作的过程中,呈现“非反思性”特征——照要求做即可,不需要问为什么,所以行为本身只是表演。仪式是一种借助符号系统建构的象征文化,仪式中的符号充满着象征意味。如升旗仪式中,国旗就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宣誓仪式中举手握拳就是承诺的象征,学位授予仪式中“拨穗礼”的完成就是学业圆满的象征,庆典仪式中的席卡及其位置就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学校仪式把抽象的观念转换为具体的象征符号,通过文化再生产的方式来完成对国家观念、教育理想、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的传递。

第四是规律呈现的例行性、周期性特点。职业院校的仪式始终按照生活的时序来进行。九月的开学仪式(还有伴随着军训有关的仪式),十月的国庆,十二月的一二·九纪念,五月的五四青年节,六月的毕业典礼,七月党的生日,再加上学校的校庆,创办人的生辰或忌日纪念,春秋季运动会相关仪式等等,仪式的规律常常与这些标志性的日子保持同步。利奇把仪式看作“人类基本生存技术”,[8]认为仪式行为的持久重复性意义在于可以将知识与信息多次重复地发出去。保罗·康纳顿则认为周期性的仪式可以用来加强集体记忆。职业院校的仪式一般以年为周期,稍长的以五年、十年为周期(比如校庆),稍短的以月或周为周期(比如升旗仪式),呈现出例行化的特点。有些仪式甚至被制度化,不可或缺,如果缺少了被视为不正常或不圆满,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正如仪式本身含义的多元与形态的多样一样,显然,以上所述的特点并非职业院校的仪式的全部,但包括了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作为职业院校的仪式,这些特点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它要为教育服务,但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审视,则可能产生伦理层面的质疑。

三、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主要功能

提到仪式的功能,无论如何,涂尔干的群体团结功能观,马林诺夫斯满足个体需求的制度功能观,布朗的对社会产生制衡的“结构―功能”理论以及道格拉斯的“产生与复制社会关系”理论等等都是不能回避的研究起点。只不过,在一个以教育为旨归的领域里审视仪式的功能,更要注重从形态看功能、从特点看功能,才不至于目标涣散。

第一是身份认同、组织凝聚功能。职业院校学生常常面临着社会角色的分配与转变。根纳普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个体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年龄阶段到另一个年龄阶段,从一种职业群体到另一种职业群体的系列通过……这些事件的每一个都有典礼,典礼的基本目的就是使个体能够从一个明确的社会地位到达另一个界定同样十分明确的社会地位。”[9]人的社会地位变化容易产生认同危机,而各种“通过仪式”的功能便在于减少这种危机的影响以保持心理、情感与思想上的平衡。入学伊始要面临中学生到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份转变,求学过程中可能会有政治面貌的转变,毕业时面临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仪式帮助学生解决身份认同危机,并帮助学生修正目标或者重新确立目标。其实职业院校学生并不缺少信仰,也不缺少价值观,而缺少把信仰和价值观合理综合的结构性网络,仪式则可以提供架构这个网络的可能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把民族国家看成“想象的共同体”,其实仪式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临时性的想象的共同体。说它是想象的,那是因为其成员之间互相并不了解,甚至并不相识,然而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团体归属与身份认同的意识,认同背景下的德育,是德育实现的前提。合理的认同应该强调的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如果只注意到自我是群体中的一员,没有分辨出自我与他者的区别,这种认同是迷失自我的认同,是服从、盲从。值得注意的是,职业院校的仪式有时会陷入这样的道德悖论中——过于强调“认同的同一性”,但忽略了“对认同差异性”[10]的自觉保持。

第二是道德教化、价值认同功能。无论是道德生活还是道德教育,其功能之一就是学会思考重要的问题——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仪式作为道德生活的一部分、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仪式强调秩序、伦理,强调共享价值观。仪式中的“礼”指向道德的维度。仪式不仅为个体行为提供道德约束,还为群体提供共同的道德目标和价值基础。仪式中充满着礼节、礼貌,散发着伦理、秩序的意味。纵览中国传统礼仪的历史变迁,“礼”和“仪”不可分割。“礼”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大至政治、军事,小至衣冠陈设,无不有礼。仰天俯地,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无不有仪。所以,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礼仪是蕴含伦理学意义的“仪”,仪式是表现道德的载体,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仪式是“礼”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礼”之外的东西。仪式作为教育手段,其功能在于促使“精神的引导”。不论是“神道设教”,还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都强调精神层面的作用。区别在于是对神灵还是对祖先。孔子更是对祭礼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成为教化的手段。博尔诺夫认为人是一种需要外力推动的屡教不改的有惰性的生物,这种外力可以是唤醒,可以是告诫,还可以是号召。仪式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可以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灵深处的道德意识,可以通过告诫进行道德纠偏,可以通过号召产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如果把集合在一起的学生比作一堆码好的但无法粘合的砖块,那么仪式恰如粘合剂,它创造了人为的关系可能,感到人际的存在;创造了人为的团结,感受到理想主义状态;创造了一种机制,确保力量被集中、价值被认同。只有仪式情境与学生自我认同越协调,仪式的教育效果才越好。

第三是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功能。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习得的,[11]文化的代际过程被称为濡化(enculturation)。职业院校仪式教育部分地承担了这个功能。特别是周期性的纪念仪式、庆典仪式对历史的回忆发挥了“存储和解释”[12]的功能,历史与文化在重演和想象中再现,在集体的记忆中得以分享与强化,否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高等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与社会紧密相联,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说的那样:“高等教育既不能回避历史,社会的历史也不能回避高等教育。”[13]职业院校向仪式的参与者提供的不仅“是什么”的客观事实,还提供“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判断。纪念仪式把职业院校的历史掌故、人物传奇融入其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庆典仪式上,职业院校的徽标向每个人无声地进行提醒,我们共有一个身份,有共同的责任。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致辞一定不会忘记叮嘱即将离校的学子把母校的精神发扬光大。仪式就是这样创造了一个把学生与职业院校、历史与文化紧密缠绕的场域,把有关过去的意象和记忆通过仪式操演来传达和维持。而纪念仪式在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通过仪式活动,职业院校将学生置于一个或生动活泼或庄重严肃的文化情境中熏陶。

第四是情绪体验、情感升华功能。仪式常常会创造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时受伟大理念的感召会让人产生难以名状的激越感,有时受严峻的现实问题的压迫产生沉重的忧患感,有时受庆典仪式中的狂欢氛围传染产生忘乎所以的宣泄感,有时受哀悼仪式里低缓音乐的影响产生感同身受的悲戚感。聚集成群的人,感情与思想被凝聚和统一,很容易造成个体个性的消失,形成一种集体心理,集体心理在仪式行为的巧妙引导下,会表现出英雄主义、献身精神或最崇高的美德,这就是勒庞称之为的“群体的道德”[14]。群体会比孤立的个人更能表现出这些品质。仪式创造出来的“高峰体验”或“超验”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经历的,在独自一人的生命历程中也是难以形成的。正是在超越日常的仪式中,在巨大人群形成的“情绪场”中,这样的心理感受才会显得与平素不同。仪式不仅能创造像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欢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还能创造各式各样的情绪。如庆典仪式不仅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认同欲、表现欲、参与欲),而且还起到了宣泄离心的作用(宣泄紧张情绪,产生稳定因素)。[15]另外,仪式环境殊的色调、标语、音乐、装饰、布局、空间位置等都有助于孕育特殊的情绪,身处其间必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仪式不仅给人以表达情绪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人获得平常无法获得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升华,职业院校的仪式就是通过创设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引进精神熏陶和道德教育的。

显然,仪式是一种充满着智力、情感、道德、意义的形式。仪式的理想功能当然是能够把价值和意义赋予操演者的生活。但事实上,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也是对仪式的苛求。因为,事实上仪式不仅存在着正功能,在操演不当的情况下,还存在着负能量。仪式所能承担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但问题是,在目前的职业院校,仪式的功能还远没能充分实现,与人们期待的效果还有很大的偏差,甚至,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仪式还有不道德或反道德的情况存在。

参考文献:

[1]【英】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特纳.庆典[M].方永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英】布朗.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M].丁国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

[6]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

[7]【美】格尔茨.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8]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根纳普.通过仪礼(第一章)[J].民俗研究,2008(1).

[10]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2]【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

[13]【美】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法】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6

在我看来我并不认同仪式感的重要性,仪式的存在或许就是一个错误。

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可能因为发展太快,以至于还有许多人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仪式是一种较为陈旧迂腐的东西,阿姨是改变使人们对其的一种迷信。

首先,仪式并无实际意义。从小到大,我也曾参加过许许多多的仪式,比如成人礼,生日宴。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与精力的消耗,没有得到什么收获,甚至我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体现。因为曾经参加过朋友的生日宴为例,我深刻的记得,当我踏入他家,墙上了14个气球,特大蛋糕和14只蜡烛,体现着浓浓的仪式感,那么气球与蜡烛的意义又何在呢?但是一天过去了,气球飞走了,那就成了空气污染,而且得到了什么呢?仪式感嘛,或许有的人认为是这么一回事,那么仪式感又会为你带来什么呢?让你充满智慧,还是变得强壮无比嘛,其实什么都没有。对我而言,生日仅仅是普通的一天罢了,他代表的仅仅是多少年前我的出生。

其次,我认为仪式带来了大量的物质浪费,仪式感则是感情浪费的一种体现,有人说仪式感是对于感情的升华,就拿之前南京之旅来说吧,其中的成人礼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感情的浪费,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责任永远要承担,不管成人还是未成人,我都会尽到一切自己应尽的责任,这个仪式也并无要加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成熟挂钩,所以我认为这对于我们这些有思想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感情浪费。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意识到的意识。不造成物质浪费,比如剪彩,婚礼等,以至于现在裸婚的现象也愈发普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好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人们思想更加科学客观的体现。结婚就是结婚,在其上面投入大量资金,紧了起先人的虚荣,或许夹杂着些许炫富的心情,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的。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7

詹姆斯•凯瑞作为美国传播学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是文化取向传播理论研究中非常关键的理论之一,开辟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将以传播的仪式观为切入点,以中国的传统民俗现象为例,对其中各类表征符号进行研究,分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仪式化特征和信仰建构过程,探讨仪式传播和文化信仰建构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将仪式观的方法运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使传播学服务于中国社会。

关键词:

仪式观;文化信仰;建构

文化是指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文化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不同个体之间,个体的信仰之间,集团之间相互行为的共同意识和思想。一般而言,文化信仰在文化被整合、保持和交流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变得同一化并被所有个体共享。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中国文化对韩国、日本等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发展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这种文化的相近性造就了亚洲国家在文化信仰上的相似性。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为了保证在国际传播中保持民族独立性不被同化,构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信仰成为关键。而在构建过程中,如何有效、快速地构建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文化体系,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播的仪式观概述

(一)“仪式”概念仪式的定义非常宽泛,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理解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利奇,站在广义的角度定义“仪式”,将仪式本身看作一种“信息”,信息的重复和传递形成“仪式”。特纳相对而言缩小了仪式的范围,认为仪式是随着社会变迁的,且具有典礼的形式。而戈尔茨则认为,人类和象征是紧密相连的,人类依赖象征,且这种象征决定其生存能力。通过仪式,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一组象征形式融合起来,变成同一世界,而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标准化的、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二)传播的仪式观概念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将传播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两类。传播的传递观是我们普遍使用的概念,是指信息在地理位置上得到运输,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将讯息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而所谓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是指讯息的传递,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将参与者纳入到“场”这样一个环境中,共享意义、信仰。这里的传播与“分享”、“参与”、“联合”、“拥有信仰”这类词相关。由此可见,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并维系一个更加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仪式观较传播达到的效果,更关注传播的过程。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人们更趋向于自我身份和信仰的确认,而不主要关注学到什么,享受到什么。

二、节日传播的仪式化特征分析

春节作为一项最具传统特色、包含民族精神价值的传播仪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本身具有跨越时间,共享民族信仰的作用。考察其庆典仪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其中,探求文化建构的过程。

(一)统一的文化内容承载共同的文化信仰春节对于中华同胞而言,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承载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春节的起源最初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今天,虽然我们不再以除夕的仪式抵御野兽侵害,但敬畏怪力,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神话故事经过先民们的不断修改,在保留原有敬畏的基础上,成为合家团聚这一仪式的神秘外壳,并逐渐成为人们虔诚信仰的一种。包括春节期间民间逐渐约定俗成的祭祖、贴春联、堆社火、发红包、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庆祝项目,这些活动以各种仪式化的形式传承下来,都成为民众寄托个人信仰的载体。现在虽然有些形式已经改头换面,但其作为仪式应当具有的内涵没有变,反而逐渐成为维系情感、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成为巩固当代人文化信仰的一种保证。

(二)参与的过程即确认巩固的过程所有共享这一文化信仰的同胞都要加入到春节这一节日仪式中来,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仪式对参与者而言更是确认信仰的过程。春节就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所有共享这一文化的人都要加入这个团体中,遵守这一狂欢仪式的规则,例如春节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在这种强制性的遵守过程中,节日演变成固定的仪式,以神秘感和权威性规范参与者的思想行为,整合他们的意识形态,为个体提供“我们”的归属感,达到确认和巩固个人信仰的目的,从而从思想和行动上巩固参与者的关系。如今,大众传媒的兴起以呈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代替实际行动,正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众传媒成为营造节日仪式气氛的重要手段,也逐渐代替了实际的节日仪式。但不容质疑的是,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仪式的权威性。大众传媒的使用,使得文化信仰的同一性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众传媒的这种突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时空观念的同一对“我们”意识的强化时间、空间对于仪式而言起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春晚,主持人开场就会有“北京时间”的报幕,包括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不断重复北京时间,给观众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时空同一感。这种归属感比小范围内的传播更具有意识上的安全感。同时,这一概念的反复使用,对于所有观看春晚的个体,包括海内外同胞,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营造了“四海一家”的家庭感。这种同一的时空要素正是仪式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唤起观众作为华夏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归属感和一体感。电视机前的观众置身于大众传媒营造的这一文化盛宴中,接受到什么内容不再是主要,而是在这场盛宴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何种程度的强化,意识形态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大众传媒使同一的文化进入到观众思想深处,原先的信仰得到强化和整合,通过不断重复,不断纠正,小到地域群体,大到全国各族人民,所有人都能不断认同并归属到“我们”中,这也正是文化信仰对民族精神、民族力量影响的核心所在。2.语言的统一化强调信仰的一体化在语言的使用上,则主要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作为贯穿春晚仪式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本身代表一种主流的中心话语权。这种语言构成也反映了文化同一的观念。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强制接受统一,更能塑造信仰的一体化,同时进一步确立和巩固观众对国家观念的认同。春晚导演在节目编排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合家团圆”、“我们”、“统一”、“同心协力”、“国泰民安”之类的词汇,用这些词语在拉近观众心灵距离的基础上,将集体意识隐含在具体的节目用词当中,在我们观看节目、参与仪式的过程中,怀着崇敬的心接受同一文化仪式带来的心灵洗礼,这不正是一种信仰的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吗?这个时候,这种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传受过程,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仪式,观众通过对媒介传达的信息的分享,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有观看春晚的观众成为文化狂欢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身份下,在文化上缔结成一个共同体,从而构建信仰上的统一性。

三、思考与建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广博,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内涵。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国民信仰的支柱,国民信仰的坚定和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如何运用仪式观的角度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构建文化传播仪式,营造国民信仰氛围这一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是为了构建统一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必须基于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利用人民对共享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加深对社会理想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在构建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时,要善于利用人民对五千年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认同和信仰,借助仪式传播的标致性和强制性,将主流文化信仰注入到传统文化传播中,从而塑造共同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结论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受到工业文明和文化复制的标准化生产的冲击,其独特的文化身份面临威胁,信仰面临瓦解,因而,如何通过弘扬中华文明的博大底蕴,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成为我们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论是民俗传播、国学传播还是日常生活传播,这种传播过程本身具有的仪式化意义就是借助各种仪式符号,强化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借鉴传播的仪式观思想,在深刻理解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广泛而有目的地进行文化传播活动,以此加强和巩固民众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构建共同的文化信仰,增强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

[2]王韬.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灾难事件电视直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陈立勇.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传播[D].辽宁大学,2011.

[4]肖荣春.仪式传播研究:概念、现状与问题[J].今传媒,2014(9).

[5]李艺轩.从“传递”到“认同”——从传播仪式观看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的演变[J].青年记者,2015(14).

[6]郭讲用.仪式传播:信仰共享与文化转换——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比较[J].当代传播,2011(4).

[7]陈寅.央视春晚“传播仪式观”形成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9]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0]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11]邵静.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4).

[12]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3).

[13]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8

【关键词】护士礼仪 对策 应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帮,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应该是知书达礼,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这样才能显示出护士的独特韵味来,有人说,人间的美,十有七八是女人创造的,护士是女人中的天使,护士的一举一动更应是美的展现。 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护理人员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及专业形象。因此,要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必须从塑造护士礼仪着手。

护士礼仪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它作为一种专业的文化模式,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对在职护士进行礼仪培训,能够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医院良好形象,避免医患矛盾,因此,许多医院都比较重视护士礼仪。但从实践效果来看,由于培训内容与护理工作联系不够密切,后续考核管理机制不到位等原因,仍然存在礼仪服务流于表面化,局限了护士礼仪的开展,这就需要探讨护士礼仪培养对策,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如今的医疗服务不只单纯关注如何处理健康与疾病的问题,更注意解决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⑴,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⑵。护士礼仪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它能够规范医院管理,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增进社会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从而避免医患矛盾,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护士礼仪也越来越重视,山东省作为“礼仪之邦”,更是注重礼仪,在医院管理中加强了护士礼仪的规范。为探索更好的适合山东省医院的在仪表、语言、举止、流程等方面的礼仪服务规范,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对山东省医院的护士礼仪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

一、培养对策的制定

本研究前期,对医院护士礼仪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山东省各级各类医院, 其中三级综合医院25所(40%),二级综合医院28所(44%),专科医院10所(16%)。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对护士礼仪的认识、实施情况、对护士礼仪培训的需求和愿望,以及医院在护士礼仪培训中的难点和要求。大多数医院对护士礼仪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所加强,93.65%的医院有对护士礼仪的培训需求,但重视程度及实施力度依然不够,仅有79.37%的医院认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医院对护士礼仪制定了相应的行为标准、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49.21%的医院自认为执行情况良好。关于影响护士礼仪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98.41%的医院认为是护理人员时间紧,任务重;79.37%的医院认为是培训内容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执行;71.43%的医院认为是缺少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难于评估;50.79%的医院认为是部分护士服务意识与观念仍待加强。通过整理和总结,制约护士礼仪培训及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一)培训方式不合理。正确合理的培训方式是护士礼仪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保证,护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组成层次多样化,如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组织不得力,容易造成训练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在调查中,55.55%的医院选择了分批专业培训,42.86%的医院选择了骨干培训,1.58%的医院选择了医院自己培训;关于培训的时间,23.80%的医院选择了连续全天集中培训,57.14%的医院选择了连续班余时间培训,19.05%的医院选择了休班时间集中培训;关于培训周期,12.70%的医院选择了三天以内,23.81%的医院选择了一至两周,63.49%的医院选择了一个月以内。

(二)培训内容不规范。护士礼仪中各部分内容的需求程度从重到轻分别为:仪态礼仪(占98.41%)、语言礼仪(占93.65%)、日常礼仪(占90.47%)、行为礼仪(占85.71%)、仪表礼仪(占82.54%),79.37%的医院认为培训内容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执行。护士礼仪培训应突出其专业特点,如仅仅是其它服务行业的翻版,很难引起护士的共鸣,不利于护士的接受,大部分护士培训结束后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三)评价系统不完善。在调查中,71.43%的医院缺少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难于评估,培训后护士多以“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别人都做不到,我也就没必要坚持”、“做不做都一样”为由,使培训流于形式[1]。为配合礼仪培训,更好的开展礼仪服务活动,需要建立长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多形式的护理礼仪实践活动,

因此,要将护士礼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和可行性。

二、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的其中,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

(一)护士礼仪及语言修养。

礼仪是护士的职业形象,仪表端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并在职业工作中获得惊人的成绩。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工具,是心灵的声音,护士美好的心灵要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及安全感。

(二)热情礼貌待人。

患者入院时,当班护士迎上前去,目光正视患者,点头微笑问候,送患者到病房,让患者休息,护士作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环境、经管医生、饮食作息并亲切的告知患者将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住院患者由于环境改变和疾病的影响,会有不愉快、不满甚至愤怒、忧郁等情绪。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宽容大度、体贴耐心的职业性格,消除患者不稳定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患者早日顺利康复。

(三)规范的言行举止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得体的称呼使患者感到自然、亲切,对老人应用尊称,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可称姓名,对儿童可适当运用触摸以减轻儿童的陌生、恐惧感。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应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患者的自尊心,既要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又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如:为患者解除忧虑时,话题可从同情、关心患者的问题谈起,诱导患者说出心中的忧愁,护士就能了解患者的心态,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用轻松愉快的语言缓解患者愁闷的心绪,获得与患者沟通的良好关系。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护士礼仪教育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将护士礼仪教育贯穿于护理患者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护理整体素质。

三、培养对策的应用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护士礼仪的研究,每年都组织培训,这次通过对多所医院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制约护士礼仪发展的因素,重新制定适合临床培训和应用的对策,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对培训小组进行重新整合。

为同护理工作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组织由专业礼仪教师、形体教师、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培训小组,注重资源和知识的整合,本着“规范、实用”的基本原则,编写符合现阶段医院需求的实训手册。内容包括日常礼仪(包括见面介绍、日常着装、方位、馈赠、电话等礼仪)、仪表礼仪(主要包括护士的着装、发型,妆容等)、仪态礼仪(眼神、表情,坐、站、走、蹲姿势和工作中常见动作等)、语言礼仪(医护、护护、护患的语言形式、内容、规则及沟通技巧)、行为礼仪(包括护士基本行为要求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行为礼仪)五大模块,内容更偏向于实践,把基本的礼仪标准融合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使内容更加规范、清晰,一招一式都与护理工作紧密相连,使护士短时间内即可领会、掌握。如护士仪态礼仪中的形体训练部分,是训练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形体训练内容比较单一,专业性强,没有舞蹈基础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且其扩展内容仅仅局限于站姿、坐姿等举止训练,不利于护士日常工作的运用,整合后,用专业的形体训练方法,提取其与护士工作中的动作相关联的因素,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最终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既加强了精细动作训练,又为护士仪态举止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引起参训护士的认同感,使培训例证更加贴合工作实际,特聘请优秀护理人员作专题讲座,起到较好的讲授效果。

(二)更新礼仪服务培训模式

根据护士工作特点,为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把培训时间定为1个月左右,并采用骨干集中培训与全员分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骨干集中培训方式的内容主要有仪表礼仪和仪态礼仪,对各科室选送的骨干护士进行针对性指导,过关后回科室分组训练,以每天“晨会十分钟”的方式组织并指导护士进行反复练习,每天早交班前,定一个礼仪训练项目,让护士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5―10 min训练[2]。全员分场培训的内容包括日常礼仪、语言礼仪和行为礼仪,以会场报告和临床环境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情景式、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如行为礼仪可以安排在临床环境中现场讲解,如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护理纠纷的防范等内容,以加深学员印象,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制定长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长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更好的开展礼仪服务的根本保证。

首先,培训结束后的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实践考核则通过情景模拟法进行,并对护士表现加以针对性指导,固化培训效果。其次,制定中长期的考评机制,将礼仪服务的考核纳入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范畴,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由护理部组织不定期考核,一季度总结一次,年底进行总评,优秀者予以奖励,此举有助于创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护理礼仪环境,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护士参与礼仪服务的热情。最后,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护理礼仪实践活动,如护士风采大赛、“月护理服务明星”、“文明礼仪服务示范员”、 “礼仪服务示范病区”评选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在对护士礼仪的认识上,多数医院认为护士礼仪在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形象,减少医患矛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见表1),说明护士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大多数医院的认识,但在具体的执行中,仅有79.37%的医院认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医院对护士礼仪制定了相应的行为标准、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49.21%的医院自认为执行情况良好,说明医院对护士礼仪的认识有所加强,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能系统地对护士进行培训,实施起来依然有困难。

四、结果

“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仅包括为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而这种优质服务内涵的反映形式便是礼仪服务。在我院推行的护士礼仪培训模式中,主要集中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因此,优化护士礼仪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如何制定翔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适应护士职业特点,在培训内容上加以整合,使其顺应现阶段护士日常工作特点和规范礼仪的要求,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

其次,制定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以便于实施和推广。礼仪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文明礼仪服务操作,使之达到标准化、礼仪化、规范化、高品质化。培训后,我院在护理部指导下,组织各病区制定了“护士礼仪服务行为规范要求”, 对照礼仪服务行为规范要求,规范了从病人就诊、入院、住院治疗、护理到出院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礼仪服务行为标准,各科理顺、完善了护理礼仪服务流程,各环节之间、各科之间,做到以人为本,无缝链接[3],将礼仪服务与临床护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将礼仪服务规范纳入到制度要求与质量管理中,制定出评分标准,与个人及科室年度考核挂钩。

新的礼仪服务内容和规范、培训模式及考核激励机制的实施后,通过由质量管理委员会向患者、家属及合作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和礼仪服务总评等方面看,反馈效果较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从2012年末的96.20%提高到2013年末的98.45%,医院收到病人对医务人员的表扬信、锦旗中,约37%表达了对护理礼仪的满意程度,礼仪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护士礼仪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士礼仪代表着医院文化,是医院在社会的“窗口形象”,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更是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积累,护士社会形象的提高,可增强其对工作的认同感,激发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从而完成护理文化的核心即精神文化层的建设[4]。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护士礼仪培训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护理研究成果,并用此成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5]。礼仪服务的培训和开展需要进行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才能真正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雪芹. 护理礼仪临床应用的现状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13,19(7):829~831.

[2]卢慧芳 张敏 黄红霞 胡帆. 早交班前5~10分钟礼仪训练的方法与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1,17(4):451~452.

[3]周玉芳. 我院推广护士礼仪规范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84~85.

[4] 张 晶 周 晶 金玉红 张 宇. 护士礼仪培训在医院品牌建设中的推动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89~1190.

上一篇:法务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