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范文

时间:2023-10-22 11:20:47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1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与控制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创立了风险管理,斯奈德首次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经营的中枢,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的概率和减少企业经济的损失,而良好的财务运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效益,因此,企业要建设和完善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

从企业角度看,风险是公司损失,即实际规划与预算结果的偏离,未达到预期目标。而风险反映到财务上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造成企业未达到预期的财务收益。但企业无法掌控国家政策、税收变化、银行利率等外部因素,所以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来分析企业如何减少财务风险,如何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运行的各个阶段,包括资金预算、资金筹集、投资等阶段,同时财务风险也与预警机制、企业内部控制有关。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一)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

全面预算是企业的一种统筹计划,目的是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贯穿企业内部预算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并且它以全量化形式表现,经由一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构成。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全员,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和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同时通过事先确定的一系列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财务战略目标,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的控制过程。预算实施是指执行、控制既定财务战略,企业行为控制在正常轨道上,必须借助财务预算报告的分析.

(二)实施全面的资金筹集管理与控制

财务资本包括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两者的不同比例构成不同的财务资本结构。财务资本结构是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决定着企业资本状况的重要因素,涉及企业价值的问题,反映企业风险的尺度。从我国国有企业财务资本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风险问题,所以资本结构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财务资本的筹集途径更为广泛,可以进入国际市场融通资金,而现代企业筹集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包括:建立稳固、健康的财务资本结构。根据公司现有规模与风险承担能力,制定筹资的计划与规模。根据微观市场与宏观经济现状,抓准筹集时机。根据实际情况,对筹资规模、筹资时机与筹资限期进行修改完善。

(三)实施全面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企业盈利来源于投资的效益,即合理运用资本,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用恰当的投资项目获取最大利润,因此投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投资主要是股权投资,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而投资战略一般有单一投资与多元化投资之分,也就是企业分散战略与企业集聚战略,在企业发展初期,不主张投资分散战略,而是集中资源各个击破,逐步累积起企业优势,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一定的资本与竞争力,可以在核心发展单一投资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投资的策略,分散投资资金,单一投资与多元化投资相结合,以丰富企业投资类型,协调专业化与多样性投资,使企业投资能够有序进行。

三、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是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管理,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关的使用数字化管理模式,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会提前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时分析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操作系统隐藏的危险,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研究发现,对于现金流量预测财务风险的作用比较大,有利于分析和管理现金流量过程。

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机制首先对风险进行分析,包括企业管理风险、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然后对风险进行归类,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因素可以暂时搁置,而对财务影响大的风险因素要尽快处理,集中主要精力解决和控制。

四、建立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作为企业核心驱动的内部控制机制非常重要。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包括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关系三个部分,主体与客体两者发生的关系而产生的控制制度,反映在企业上就是企业各个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与对策。首先,企业全员都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与管理系统,经历预测、分析等过程,及时发现漏洞、找出问题,做出规划与对策,系统全面的降低财务风险。其次,企业财务监督要加强。财务监督是管理与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强对二级单位的财务监督。

五、结束语

财务掌管着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运行的核心,所以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与潜在危机,必须予以重视,所以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企业要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必须从资金预算、资金筹集和投资三个方面进行资金管理与控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和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多措并举,才能够生存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够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栾艳东.信息条件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185

[2]李思清.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4):120

[3]涂建明,李晓玉,郭章翠.低碳经济背景下嵌入全面预算体系的企业碳预算构想[J].中国工业经济,2014(3):148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

1前言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内部的重点内容,要做好内部控制的工作,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有效的核算、保管、监督等等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达到会计管理的质量,还能够保护企业的所有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而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市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电力企业必须要认识到风险,不然就会将电力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企业濒临破产,所以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对财务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电力企业的财务出现状况。

2内部控制与财产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管理西方管理专业术语被传入到中国,并且相关学者发现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并且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两个虽然有着相同的目的,但是两者又是不相同的个体。内部控制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中期被美国的相关学者提出来,而财务风险管理在同一时期被提出。这两个概念在西方被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西方国家经历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许多企业逐渐兴起,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在西方国家实行,并且出台了相关管理条例,这就逐渐促进了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完善。但是我国因为企业兴起的时间比较晚,逐渐开始不断吸取西方先进思想和企业管理概念,也从企业自身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的管理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

3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

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两者又可以互相代替。这两者都是贯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始终,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财务内部的工作氛围、制定的目标、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信息交流、活动控制等等,财务内部风险管理的工作范围比起内部控制的工作要广一些,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一样,都是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从概念上来看,这两者在步骤、目标和方式上都是一样的。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有相同的根本目标,从工作内容上面来看都有不相同的目标,最终目标都是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管理手段。内部控制就是能够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工作支持,因为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识别风险、分析、提出解决措施、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对企业的经济损害,不管是内部控制还是财务风险管理,两者在具体实际管理工作中都能相互利用管理方式,从而达到管理企业的财产不会受到破坏。

4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主要面对财务风险

4.1电力经营的财务风险

这一风险主要是在电力公司在生产营业中涉及到财务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主要有:生产电能过程、电能供应过程以及经营过程中因为不能确定的外界客观因素是企业的经济和内部资金周转受到影响而出现一些状况,最终有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和产业的调整。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的财务风险有选购材料、生产产品、账款实收的风险等等。

4.2项目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投资项目就是指企业将一些资金投入到项目中,分析了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最终将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所以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这就会受到市场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呈现上升或者下降,这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电力企业的项目投资主要在于电力设备的建设方面,生产的电力设备也会有影响。

4.3筹集资金中的财务风险

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全面分析到风险和缺少权威的引导,也没有全面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就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盲目筹集资金,一旦受到客观因素的波动,就会引起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而且在已经开展的资金筹集方面,缺少对资金追踪管理和控制,这就有可能出现资金被内部人员非法挪用的情况等等,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财务受到损害。

5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与风险管理目标一致的财务管理因为电力企业的投资数量较大、资金涉及的金额较大、分散的设施设备等等,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管理,从而能够保证电力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要保证企业内部资金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财务控制。二是完善内部管理控制要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期报告的工作内容。定期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有效配置,注重把握费用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三是注重完善硬件设施设备,增加一些电子监控设备,实施监控工作人员和资金流动的动态。

6结语

综上所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应该重视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张颖 燕翔宇 单位:国电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滕璟兰.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4,10(16):64~65.

[2]白添元.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化工贸易,2015,2(05):12~12.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预警 风险管理

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企业集团担负着我国关乎民生的垄断行业。所谓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共同组成的,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与中小型企业相比, 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除具有一般的特征外,更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2、财务风险的成因复杂;

3、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不易预见、逐步累积的过程;

4、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由各子单位的财务风险状况构成。

财务风险风险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 按照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可以将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一、集团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经济环境变换莫测:宏观经济环境是财务管理的前提背景,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外因之一。尤其其中的市场因素更对财务风险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话,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二)企业集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结构是指企业集团资金总额中不同来源的资金各自所占有的比重。企业集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资金的不同来源,分为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按照可持有时间的分为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而现在许多企业集团在进行生产经营时,并不注重资金按不同的来源及不同的时间进行搭配,常常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加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风险,降低企业集团的价值

(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监控不力: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体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为了保证集团财务运行正常,子公司的资本结构良好,集团财务监控工作须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之上,使整个财务运行符合集团整体利益,从而促进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四)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缺失预警功能: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仍停留在核算阶段,大力推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只是简单地代替了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灵敏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对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则是涉及得更少。

二、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一)增强企业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趋势,通过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公司可以把握环境可能将要发生的变化,预测公司将要面临的风险。公司应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减少环境不利变化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冲击,以此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财务风险。

(二)合理控制资金预算以防范财务风险:资金运作正常是企业集团正常运作的基础,因此,从根本上保证资金运作的通畅和效率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预算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预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健全完善资金运营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例如实施风险抵押责任承包,加强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占用量的控制,以图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在企业集团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投、融资预算与经营预算紧密集合。时刻跟进现金流向,重视经营现金流对借款偿还的保障关系。

(三)实施安全有效的财务控制:从集团整体出发,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实习目标问责制。集团财务部门要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控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确保企业资金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的高效奠定基础。

(四)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经营稳定是企业预警的前提。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可以预期估计,确立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充分结合自身历史水平、同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带头人指标对比挖掘,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

(五)增加财务公司的自律意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首先,财务公司要严格遵守各项法规,稳健经营,不断提高自律意识,时刻牢记遵纪守法经营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保证。其次,注意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一些重要业务应注重指标体系的确立与考核,并形成各部门相互牵制、监督的关系。第三,不断提高财务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

(六)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协同运作:要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从集团各下属子公司入手。全面加强企业内部各机构财务协同运作能力。例如,在物资采购方面,严格规范采购流程,合规选择供应商,维持与供应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原材料充足供应;生产组织方面,加强管理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销售方面,调查市场需求,注重产销连接,以销定产,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拓新渠道,发展新客户,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加强各项业务整合,将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发挥到最大,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企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构建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2]马慧敏.跨国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及其预警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6)

[3]王春峰.金融市场管理风险.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2)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4

【关键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作用更加明显,外贸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国内经济发展依靠出口拉动越来越困难,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使得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外贸企业作为以出口经营为主的运营模式,其财务风险比普通企业要高出多倍,潜在的风险也时刻威胁着外贸企业的发展,如何开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使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其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

二、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1.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转变

受我国企业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许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仍然重核算轻管理,大部分都以事后强调的管理方式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外贸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无法对即将出现的可能性财务事件做到预测与评估,其预测与事中控制能力十分滞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其只关注外贸企业自己的日常动态、记账与算账,停留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当中,这样僵化、固定模式的财务处理方式已无法应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要求。因此,外贸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让财务管理部门参与业务风险管控过程,开展风险分析、评估、财务预测、业务评价等工作,提供财务决策时的有效依据,使外贸企业在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下实现长远发展。

2.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及参与决策的能力欠缺问题,我们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围绕战略规划,明确预算编制周期,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开展对企业资本运营、经营效益、现金流量及重要财务事项等预测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并将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和预算负责人绩效考评相联系。

3.加强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现金流量管理,首先需建立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的现金流量分析系统以帮助企业识别其面临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及筹资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企业经营过程中以销售和收款、采购与付款和生产与仓储等业务循环为核心的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并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现金管理系统,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安全,缩短现金循环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风险。

外贸企业在出口时面对国外客户收款与国内供应商的付款,需建立国外客户管理系统,明确客户信用条件,收款期限,同时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并定期评价进行信用管理,充分利用供应商给予的信用期与国外客户收款条件进行匹配,加速收款,力争收付现金流量同步。外贸企业的外币货款,由于汇率变化还会影响企业利润,外贸企业在实践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时,可将外币账户进行重新规划,或将货币进行转换,使其对自身价值更有利,尽量减少企业外币计价的资产头寸。

4.根据市场变化创新筹资方式

筹资是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项目。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资金筹集上主要面临筹资困难、筹资贵等问题,这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因此,外贸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着重加强对筹资重点项目的管理。但是,需注意的是,外贸企业在开展筹资工作时,需对财务风险加强控制,对筹资过程需牵涉的资金产权风险做到全面了解,选择最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及渠道。为了使外贸企业的筹资风险降至最低,外贸企业需拓宽筹资渠道,并不断创新筹资方式,根据市场范围将筹资领域分布于不同领域,以此降低外贸企业的筹资风险,使企业财务具有有效保障。

5.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外贸企业在开展业务时,涉及到接单、组织生产、安排出货、申请报关、交单、收款、结汇、申请退税等多项业务环节,每个环节的数据信息量较大,这就需要外贸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ERP系统,将业务信息系统嵌入财务信息系统,使业务状态综合反映在财务系统中,强化财务收付款时的关键流程控制,并与客户与供应商评价系统相结合,综合考虑客户信用情况及供应商抵押、担保等状况,实现客户与供应商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运营及发展,外贸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科学规划财务管理工作,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转变、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外贸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加快企业ERP系统建设,使外贸企业在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下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增强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健.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汇率风险管理的分析及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0):113-114.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5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获得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活动很多,例如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收益分配,等等。因而,应该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去关注财务风险,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财务风险成因的主要表现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中包含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

1、合理安排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比率。合理安排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比率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即债务资本的成本比权益资本成本低。与之相对应,企业在盈利一定的情况下债务资本所占的比例大,为之付出的成本较低。因而,企业获取的利润会更大。

2、负债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无论企业经营成果大小,利润多少,债务利息额固定不变。因而,当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使自有资本的收益大幅度提高。

3、负债具有“抵税作用”。负债的利息费用列入“财务费用”,与企业的收入抵扣,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成本费用增大,利润减小,应纳税所得额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1、投资生产项目。企业若是在自有生产项目之外再增加新的生产项目,会发生许多成本和风险,若投资于生产项目不能盈利,使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者,投建时该项目市场正旺,但市场风云变化不可把握,投建完成、产品生产出来时市场上已接近饱和,导致企业亏损,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盈利,总体偿债能力下降。即便不亏损,该项目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率,或利润高于银行存款利润率有限等等情况会导致企业在投资生产项目中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投资新项目还应考虑到引进新技术、培养职工新技能、建造新厂房以及配套设施等,会发生很大的支出,也会影响该项目的收益率,导致财务风险的形成。

2、投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风云骤变不可预料,若经济处于成长期,股票大盘总体上涨时,其收益可能可观,但若选择有误,即使是再好的时机也有下跌的情况。在这时,其风险很大。收益的高低和风险成正比。股市有句老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有些企业的投资者为了获取收益盲目入市,给企业造成不小的财务风险。当大盘下跌时,若不能及时清仓,此时的损失就会更大。近几年,基金发展迅速,虽然其风险比股票略小,但风险还是存在,也有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基金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有些企业也会购入一些基金作为长期或短期的投资,但由于对基金行业的不了解,在价格下跌时,不能及时出售,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

3、投资其他企业。投资于其他企业,这一般是企业的长期对外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取稳定的收益,若是被投资的企业发展良好,产品畅销,企业有可观的收益。若是选错了行业或企业错过有利的投资期,会导致企业收益下降,甚至没有收益。若市场供过于求,加上经济下滑,被投资企业破产清算,那企业的损失就会很大,财务风险就成为了财务损失。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

1、采购风险。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造成停工待料的风险,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而造成企业的风险。

2、生产风险。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产品不足所造成销售迟滞的可能。

3、存货变现风险。存货变现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产品市场的变动,消费者喜好的变化或市场上存在企业产品的替代品等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风险。

4、应收账款变现风险。企业为了促进销售过多赊销,导致应收账款资金无法回笼、管理成本增大的风险,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变化,导致实际收回期与预期收回的偏离造成的风险,等等。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不可忽视。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企业的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的来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血液。然而,大部分的股东更积极回收股息。因而,企业净利润的分配不易平衡。一是企业存留;二是分配给股东。这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如果企业发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需要发展,需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则大部分留用。然而,资金若大部分留用,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就会减少,股息分配就有可能减少,会直接影响企业股票价值。因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企业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的监测。经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介绍,可以得出财务风险确实存在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因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客观存在。虽然财务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企业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管理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分项管理总体控制体系,分项管理是对企业从筹资、投资、经营到分配等环节划分责任,不仅能提高企业收益,更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手段。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对自己所负责的部门的财务风险有权利及义务采取控制手段。他们对本部门相对熟悉,也了解自己所管辖部门的优势与劣势,责任人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好本部门的财务风险,企业总体的财务风险随之下降。同时,企业从总体出发,经过核算相应的财务指标,合理分析过高的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找出造成财务风险的根源,以及各部门相互配合,降低财务风险。分项管理是指对应企业财务活动(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收益分配活动等)采取分项管理的策略。

(一)筹资风险管理。现在管理层推崇负债管理,不仅弥补企业不足,而且可以提高收益,成本比股权资本成本低,并且有抵税作用等有利之处。但凡一种事物的产生或理论的存在都会具有两重性,即均有利弊。若企业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将使企业承担过高的利息支出,出现财务危机,因而要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减轻偿债压力,当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坚持“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先负债融资,后股权融资”的原则。所谓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和生产存留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有效地利用内部融资,每年留存在企业,为企业今后的运营、投资储备资金。企业的留存收益毕竟有限,若想进行大项目投资,必须从外部融资,才能及时筹措到资金。企业在举债过程中要做好负债规划,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在时间上要相互错开,避免到期日偿债压力过大,同时负债偿还期与利润分配日期也要均匀安排。总之,尽可能使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和利润分配日期在时间和金额上的均匀设置,避免“挤兑”情况的发生,并且应随时对企业负债比例进行监控。在财务风险发生伊始,就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还有另一条外部筹资的途径,就是采取发行股票。一般来讲,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股权投资可长期使用不需偿还,不会发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不会造成太大的财务风险。对于非上市公司企业没有这条筹资方式,仅能依靠举债来筹资。这时,对于非上市企业来说,风险要高于上市企业,这就要求非上市企业更应调整好债务的偿还时间与金额,降低一定的财务风险。

从信用上讲,企业在平时经营活动中,保持良好的信用,当企业资金链发生问题时,银行和投资人有可能因企业良好的信用,而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往来单位和供应商也会扶持一把,这都有可能缓解一定的财务压力。

(二)投资风险管理。企业投资应将主要资金放在本企业竞争力强的项目上,把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短期项目的投资。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可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提高盈利能力。随之,投资风险就会趋近最低;反之,若把资金分散到一些其他附属的项目上,就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虽然某些项目短期内有利可图,但时期一过企业又会陷入财务危机中。企业不断加强核心产业,不断加强研发力度,技术也不断提升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使企业始终在本行业中保持领先优势的地位。

(三)经营风险管理。建立企业就是为了通过经营获取收益,经营伴随而来的是财务风险,企业应从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控制风险。

1、确定比较稳定的供应商。最好是同一种材料有两至三家供应商供货,以避免单一供货商供货,因某种原因不能提供原材料,导致企业待料停工。也能防止供应商恶意的不发货造成企业的损失。另外,本企业也应建立资金的良好信用基础,赊购款应及时偿还,这样可以相对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风险。

2、多方合作解决生产风险。调研人员应做好市场调查,令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人员应技术熟练,能够高效的高质量的补充库存。库管人员应对各类产品、材料等进行严格监管,及时检查材料、包装物等库存情况,减少库存损失。另外,产品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对所有生产员工实施轮岗制,使员工能够胜任各种生产工作,避免个别人员休假或辞职,导致无人能及时接手工作,造成生产停滞,这类工作一般技术含量、专业性相对较高。

3、存货变现风险。企业负责人应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尽量使自己的产品新并且好。这样就可以避免其他企业同自己抢市场,当其他企业开始生产加工该产品时,本企业就应该在生产最新研发出产品,这就是让企业走在行业前端,也就避免了存货陈旧市场过剩,以至于存货难以变现的风险。

4、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应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资信等级,评估往来企业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并且建立销售责任制,这样能有效的回笼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四)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收益分配中,留存是企业筹资中相当重要的一项,为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应留存下一部分大的资金。另外,企业的股价是企业经营晴雨表,企业为了稳定股价,保全股东利益,应每年发放一定的股利,安抚股东。这两部分分配的比例要看企业的状况和发展前景。若企业近期要投产新的项目,并且该项目收益稳定、良好,可以多留存一些以备用来内部投资。若企业近期无大型项目,就可以多分给股东一部分,让股东对本企业更有信心。不管何种情况,企业必须有一定留存,可以防备不时之需,缓解一定的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压力。

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除了以上几种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还应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从总体上控制财务风险。

(一)短期预警系统需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是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建立短期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存货与应收账款变现的能力就强。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起投资者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款项、预收款项及存货项目中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了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可以周、月、季、半年、一年为期,企业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建立现金流量预算,能预测企业短期财务风险,为企业负责人加强控制提供数据与条件。

(二)建立长期财务预算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大部分由于举债导致的,因而除了有短期预警系统,还应建立长期预警系统,综合评价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等方面来防范风险。

1、从获利能力来分析。总资产报酬率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每耗用一元所得利润;利润越高企业获利能力就越强。当企业获利能力越强,企业面对的各类财务风险就越低,这是主动控制财务风险最好的手段。

2、从偿债能力来分析。监测偿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反映企业资本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这也是主动控制风险指标。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财务风险就越高。企业应通过指标,分析企业资本结构,从根源上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防范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odern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as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the financial risks faced by the enterprises i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Financial risk exists objectively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in all aspects and links,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nterpris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ensure and implement. So enterprises must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and attention to the financial risk,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comprehensive.

Keywords: analysis of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modern enterprises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状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企业财务管理

1.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仅要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而且还要做到稳步发展,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避免风险,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进行的。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财务活动,就必定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会避免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严谨性

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决策职能,财务风险是在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可以说决策是财务风险之源。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决策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财务风险的种类、性质和程度的大小。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采取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错误的方法,极易导致决策的失误,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三)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及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四)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决策水平。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者的财务决策水平。管理者平时应多参加专业培训,培养科学的决策观念,从而减少财务决策的盲目性。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种种因素,应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和分析方法,并且运用科学的管理决策模型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企业应该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分析,把握环境的变化规律,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根据环境变化适时的调整财务决策,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通过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来加大对公司债务、资产、现金回收、投资回收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

(三)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分析风险来源,找出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收益的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市场调查报告等资料,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分析,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早地化解财务风险,降低危害程度。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7

由于轨道交通企业所经营的轨道交通业务属于公用服务类,具有经济效益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双重特征,导致轨道交通业务发展程度和盈利水平都将面临一定的宏观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直接影响企业的轨道交通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一定影响,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预警、管控,是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一项重大任务,结合本企业特点谈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思路。

二、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本人认为,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风险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可避免的:一是偿债支付能力风险,主要有建设借款归还、利息支付、维修资金的支付、资金的监控等;二是轨道交通线路投资管理风险,主要有线路会计核算与项目概算的衔接有利于预警投资控制风险、资产管理风险等;三是可持续经营风险,主要有运营现金流缺口、运营成本增长、轨道交通延伸业务难有突破等。

三、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一)还本付息和大修更新改造资金等支付能力的风险

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融资由政府主导,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轨道交通的突出定位和强大的资金保障,将为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而运营多年后大修更新改造资金逐年上升,企业已无法用运营收入来弥补,又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大部分给予解决。而对企业来说管理好资金规避风险才是首要的。

面对本市轨道交通集中投资,设立了地铁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对各项资金收付以及流向的监管职责。包括集团公司与银团、银行之间的资金监管、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的资金监管以及资金中心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资金监管。

地铁集团公司资金中心具体负责对资金调度的结果、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信息反馈,综合分析资金统筹管理的效率和成果,并收集金融产品的最新信息加以研究,以便多渠道、多方式地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如中期票据发行,各线路借款结余在线路之间的调拨,降低了资金成本。特别是集团公司实施网络银团贷款融资模式,项目贷款按基准利率下浮执行,不仅工程建设融资得到了保证,而且每年度可节约财务费用几个亿。

(二)轨道交通线路投资控制、资产管理的风险

在此主要论述投资控制财务核算及时跟踪。轨道交通投资如何在会计核算中及时反映,又要与概算执行过程有效对比,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特点:投资额大,一条线路建设成本,少则几十亿元,多达几百亿元;建设周期长,一般需要4-5年;固定资产单件多达万余件;工程建设人员迫切需要跟踪概算执行情况等。对此,在2001年初,本市轨道交通率先实施了会计核算的账套设置与工程概算明细的衔接,按审定的工作量全额反映建安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下的各辅助项。在财务会计核算上全面动态反映了概算进度对比情况,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兄弟省市同行的肯定,并在兄弟省市单位得到了推广。

建成固定资产的风险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而轨道交通要明确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相应的控制措施,前提要建立一套账卡物一致的明细资料。在会计账套设置时,已与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进行了衔接,把握住了固定资产管理要点。轨道交通固定资产除车辆外均需要安装,设备投资每个末级级次下可归集多则几佰件,少则几十件设备,先列入设备辅助明细核算,待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构成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2006年初,地铁集团公司财务人员在有关人员配合下,编制了本市第一部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决算资料,其中单列了万余件固定资产明细。

建成实物资产由线路项目公司向运营公司、维护公司移交使用权、维护权的衔接,避免了固定资产管理漏洞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如1号线延伸段共和新路项目2006年建成后,经所有者、使用者、维护人三方对账、卡、物核对一致,避免了资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资产明细账目不清、不相符的状况。通过10年运作,在线路固定资产管理中所有者、使用者、维护人各司其职,明确了运营使用者、维护人的职责,为线路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三)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风险。

1、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现金收支难以平衡风险

轨道交通客流持续增长,票务收入增幅略低。随着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规模的扩大,地铁客流持续增长,但网络换乘点增多,方便乘客换乘,且以最短里程计算票价,既方便乘客出行,又使乘客实际承担票价相对下降,票务收入的增长始终低于客流的增长。同时,由于本市轨道交通客运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票价自2005年调整以来至今已10余年未有变化,票务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客流的自然增长。面对运营现金流不足的风险,目前主要对策有:地铁集团公司将年度票务收入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运营单位、各条运营线路,并通过覆盖全路网的票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票务管理的全过程控制,确保当年票务收入目标的完成:全面落实地铁集团公司《票务收入管理规定》,加强票务收入的管理和考核,力争超额完成预算指标;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加强经济活动分析,定期分块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实现运营收支的积极平衡。

2、运营成本的增长,也使运营现金流平衡难度加大

地铁集团公司对线路运营成本全面实行精细的定额管理,运营成本总体受控,但人工等成本呈刚性增长,一是员工人数增加,二是合同工占全员人数比重提高,近几年都在4%以上增长。三是工资自然增长。同时,世博会后安检安保常态化以来,地铁集团公司承担安检安保支出,费用逐年增加,另外,企业仍需自负部分大修更新改造资金。随着大修和更新改造项目的增加,缺口资金将越来越大。面对运营成本增长风险,对此,地铁集团公司目前采取以下积极措施,一是降低资金成本,继续实施网络银团贷款融资模式,坚持做到项目贷款按基准利率下浮,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如中期票据,相比同期银行基准利率,每年财务费用有所下降。二是加强成本控制,全面推行运营成本定额化管理。在运营单位实施人员、能耗、设施设备维修等定额管理,完成了运营单位定责、定岗、定编的“三定”工作,对维护保障专业和站、场部分设备设施全面建立单项预算定额,对其他设备设施分系统按车站数建立预算定额,并全面推行定额成本预算。同时,深入调动运营单位的积极性,鼓励其通过灵活用工方式、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等途径来节支增收。三是节能办公室,下达年度节能计划并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各运营单位及运营线路,加强对节能管理的检查、监督落实和考核,同时持续加强节能课题研究,开展新技术试点和推广应用,实施运营线路节能改造,实现年度节能单耗指标同比下降。四是2012年营改增采用可抵进项税方法,每年税负减少亿元以上。通过近几年的运营成本控制,运营资金流缺口得到有效控制。

3、经营业务稳中有进,存在效益提升压力风险

近几年,地铁集团公司下属的轨道交通延伸业务,始终能达到票务收入同比增长,较好反哺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弥补了运营现金流的不少缺口,但经营业务收入有增长,剔除非经常性股权转让收益,难以实现利润增长快于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经营业务的企业集中在轨道交通行业,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并且,随着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业务的企业主要使命以服务本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为主,经营业务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整体定位有关。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篇8

【关键词】纺织企业 全面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2012年,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影响,纺织行业增速放慢;2013年,虽然纺织行业具有较大的内需市场,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贸易壁垒等方面影响,我国纺织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在此情况下,有效提高纺织企业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能力,将对纺织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财务管理的涵义

全面财务管理是指由企业总经理发起,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纽带,创造积极良好的财务环境,给企业各部门、员工系统的普及财务税收知识,注重沟通合作,强化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对企业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进行二合一式的梳理,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纺织企业全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缺乏

一般来说,企业有财务活动就存在财务风险。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还比较淡泊,尤其体现在中小企业当中。而我国纺织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纺织企业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在筹集资金方面非常困难,一般只能通过银行借款,但是,当纺织行业形势发生变化或是金融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纺织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量断裂的现象,财务风险随之而生,纺织企业竞争激烈,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没有对应的风险处理方法,造成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这样的纺织企业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纺织企业属于家庭式经营的比较多,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有比较明显的缺陷,企业控制权掌握在个别人手中,除了家庭成员,其他工作人员很难再重要职位任职,尤其是财务部门、各管理部门,而这种家庭式纺织企业大部分是缺乏财务知识与管理知识的,又不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财务管理,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纺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账目错漏、不健全,财务数据不真实。有些企业看重眼前利益,将销售成本入账,而不讲销售收入入账,偷税漏税现象严重,资金管理困难,由此可见,纺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能很好的约束企业财务行为,增加财务风险。

(三)现金流量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纺织企业没有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没有科学有效的现金预算管理办法。这使企业固定资产扩张现象严重,而用于设备更新、产品研发、人员培养方面的资金比较少,企业竞争力得不到提高,这使得企业在面对形势变化,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产能不足,现金流量减少,容易出现财务危机。

三、纺织企业加强全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纺织企业竞争激烈,具备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就需要对纺织企业财务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对财务风险做出评价,当企业资金短缺,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分析企业所处状况,科学合理的吸收社会分散资金,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纺织企业应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时刻注重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

(二)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纺织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真正落实,如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晰职责权限,建立完善存货及应收账款控制系统,强化财务监督控制。重大事项由专业部门参与会商联签。多多加强事前及事中管理,防患于未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通过企业内控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纺织企业应该注重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实行财务预算化管理,不盲目进行实物资产扩张,应该有计划的安排企业资源,规划性发展,同时加强设备更新、产品研发、人员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了更好的应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企业预算进行结果跟踪,分析与考核,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各项现金活动都是企业考核、监督范围之内,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同时还需要对企业未来财务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期,以便尽早的做出有效决策,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降低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增强纺织企业全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应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财务进行实时监控,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进纺织企业财务管理。为此,纺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应该贯穿于企业整个财务活动中,将企业财务活动处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之下,对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的风险发出警报,提醒企业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预防财务风险的出现,并找出出现财务变化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的可能性扼杀,控制财务风险的蔓延。

四、总结

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危机随处可见,纺织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才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纺织企业应该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纺织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控制风险,从而促进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云海.浅议丝纺行业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2).

[2]姬海华,王恒斌.纺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 广西纺织科技,2009,(02).

[3]刘缨.浅议纺织企业存货成本核算的问题和对策[J].新会计,2010,(04).

[4]齐春霞.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4).

上一篇:保险业务宣传方案范文 下一篇:医药零售行业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