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手段范文

时间:2023-11-24 07:05:45

企业信息化手段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1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High-tech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Means Innov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Wang Zhijian

(Wenshan Company,Yunnan Tobacco Company,Wenshan 663000,China)

Abstract:I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the information network,and increasing degree of integration,so that enterprise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tech information.In this paper,high-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mad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features and high-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the meaning of the analysis to explain the high-tech information tool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technolog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Business Management;Technology Innovation

一、企业高新信息化概述

高新信息化是一个覆盖了整个社会、工厂企业和家庭的系统过程。不同层次的社会系统,对高新信息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是不同的。企业高新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一般来说,是指企业在管理、生产和销售等不同的环节、领域和层次,都运用网络、计算机和通信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都充分的开发、广泛的运用,使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经营、决策的水平和效率都不断提高,最终使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能够不断加强对企业运作的控制。企业的高新信息化代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技术进步,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为电子商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电子商务又为企业的高新信息化增添了更广泛的内涵。企业的高新信息化使企业能够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高新信息化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是企业信息化逐渐完善的关键。

二、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商务智能等高科技手段

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商务智能高科技手段,将联机分析处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紧密结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在企业管理中使用综合的商务智能理论框架,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已经不再取决于工业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规范经济、进入壁垒、垂直一体化、空间优势等,转而取决于是否能够适应高新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能力、反应速度、组织柔性和集成能力。企业在资金流、人员流和信息流、企业物资流等方面的集成管理能力不断强化和改进,强烈冲击了企业的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思想,使企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企业管理中融合高新信息化科技手段,不断革新企业的竞争战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层级和层次过多、横向沟通滞后、机构冗余、信息传递失真、面对外界的变化反应迟缓、活力不强。随着高新信息化科技手段的发展,扩展了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导致了企业组织形式的重要变革,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得到优化重组。组织以往的塔形结构逐步向具有敏感、富于创新精神和敏捷等优点的扁平化动态网络转变。在这种动态网络结构之中,高新信息化科技手段会代替以往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工作,使执行部门和决策部门的沟通能力逐步增强,减少中层管理的作用,使管理层次降低,减少机构规模。一方面来说,企业中的基本活动单位变为了各种工作小组,控制型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充分授权的参与型。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能够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和工作小组之间的活动,真正实现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使企业的信息沟通及时、通畅,减少了企业对各层协调和监督的成本,使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提高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能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都受到了高新信息化科技的影响,企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受它的影响,使成本结构得到改善。

三、推动企业高新信息化科技手段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不仅仅面对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更面对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高新信息化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我国政府对信息反馈经工作的重视,使企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规模经济的优势不再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只有企业取得在速度竞争之中的优势,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赢得先机。国民经济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因此只有企业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不断促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企业高新信息化的水平,推动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重组,使企业素质大幅度提高,为企业赢得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经济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信息竞争的今天,只有拥有强大的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

总之,企业要形成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对内要做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整体的高效率运营。对外,企业要形成互联网络,有助于企业面对全球化、数字化、知识化、虚拟化、分子化、网络化、敏捷化等变革,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例伟.构筑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力[M].企业信息化战略用其应用,企业信息化之路丛书,江苏:科学出版社,2004

[2]张乎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2

关键词:信息化 反腐倡廉 企业

随着网络信息化手段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符合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实际需求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建立信息化宣传平台,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际效果

随着网络等传媒对职工群众的影响日益加深,各级党组织在坚持传统教育方法的同时,应更好的利用这一新的教育途径,把网络建成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阵地。

1.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空间,提高教育的受众面。反腐倡廉教育一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教育培训往往通过党课、培训、参观等形式来进行,常受到工作时间、参观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受教育人数也会打折扣。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将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查阅,没有时间、距离的约束接受教育。同时普通职工也可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从而扩大受教育人员的范围和规模。如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针对采油工上下班路途时间长的实际,开通了廉洁教育送班专线,利用网络技术定期将廉政警示专题片和廉政警句、廉政漫画、古训格言等内容上传到送班车上进行播放,使职工乘车过程成为廉洁从业的教育之旅,营造出“全员抓清廉”的良好氛围。

2.发挥科技优势,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容。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宣教工作的科技含量,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内容。首先可以建立网络文化教育课堂,通过多媒体视频、漫画、诗歌、短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提升学习兴趣。如油田纪委在网络上设立的廉洁文化建设成果展,设立了廉洁文化画册、廉洁文化制度建设、先进典型、廉政党课等板块,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满足了党员干部学习的需求,同时节约了教育成本。其次可以建立网络考试体系。通过网络题库,有效解决油田党员干部分布广、集中考试难组织的问题。三是可以发挥速度优势,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通过网络能将党员干部职工最想看到的教育内容、最需要学习的政策法规尽快发送到党员干部。如在廉政教育剧《远山的红叶》以及管理局纪委组织编排的《血与火的嘱托》首映后,油田各级组织迅速把视频节目放在网上,受到党员干部的普遍欢迎。

二、建立公开化业务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效能监察,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

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公权私用的重要原因,是滋生****的温床。从制度上消除信息盲区,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公开和共享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建立科学化的业务公开平台。通过网络,建立业务公开平台,将业务流程的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保证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环节有效公开,让职工群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覆盖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还可以通过业务公开流程设置,明确每一个业务环节中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加强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使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权限进行操作,同时留下痕迹,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2.建立科学高效的效能监察体系。通过组织人员利用网络对权力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不规范、不正常的行为,避免损失的发生和扩大。与传统的监察体系相比,网上监督可以实现监督与业务运行的同步,延伸了监督范围,有效提高监督效能。在网络信息的监督中,只要获得授权,就能借助终端设备就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对网上公开事项进行全程监控。而在传统监察中,受人力、物力限制,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有可能使部分不符合规定的业务流程漏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后,对上网的业务进行全程监控,可实现无空白监控。以胜利油田为例,该单位成立业务公开网上巡视组后,巡视组几个月时间先后查阅公开信息16000余条,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时调查核实,有效避免了党员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三、建立便捷化交流平台,加强信息沟通,拓宽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网络监督的公开性,往往会产生一种其他监督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效应。现实情况表明,许多****行为一旦被网络披露后,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震动效应。因此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纪检监察部门与职工群众快捷交流的网络平台,让纪检监察部门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可以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

1.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为追求轰动效应,许多网民在揭露****信息时往往选择论坛进行爆料,对这些爆料行为采取删帖、封闭

[1] [2] 

IP,关网站等手段,经常引发网民的不满,酿成更大的网络事件。对此,应贯彻堵不如疏的原则,建立专门的网络举报平台,将信访举报法律法规、程序以及办事原则包括信访举报者的权利、义务等进行告知,将受理范围、举报电话、举报电子邮箱等内容进行公布。同时,及时回复举报信息,才能防止网络举报无序化发展。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正面效应,实现反腐倡廉与信息网络的良性互动。一是建立网络信访举报的排查机制。网络中的许多论坛、专栏等平台曝光的有关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言论,往往能够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案件线索。纪检监察部门应该注意排查这类信息,主动加强与各类论坛连接,注意收集相关信息。二是引导舆论导向。要定期有选择的将监察重点在网络上,让职工群众及时了解,为职工群众舆论监督提供依据,从而及时掌握各类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三是加强信息的管理。私下传播的流言蜚语、小道消息会对职工群众产生不小的影响。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可以在网络上公布本单位有影响、有代表性、有警示作用的案例,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同时将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的调查结果及时公布,既可让职工感受反腐成果,也可消除小道消息的不良影响。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main problems in current business model in tobacco warehouse manage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s cigarett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grassroots tobacco warehouse, an informatization path to regulate tobacco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proposed - including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means and measures concerning staffing, information facilities equipping, ERP system perfecting, business process optimization, etc.

关键词:工业企业;烟叶;仓储管理;信息化

Key words: industrial enterprises;tobacco leaf;warehouse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098-02

0引言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ERP一期项目于2008年1月1日成功上线,二期项目于2009年6月上线。勿庸质疑,信息化的整合与水平的提升为山东中烟工业公司加强烟叶仓储管理提供了平台和基础,特别是实现了烟叶仓库的库存和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对接,报表的形式更加灵活,统计分析的功能更加强大。但是,在许多细节方面,在向更深层次的拓展方面,信息化建设还需做很多工作。进一步加强烟叶仓库信息化是大仓储、大物流管理模式的要求,也是解决一些现有业务问题的最佳途径。

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的烟叶仓储基层工作经验,介绍了目前山东卷烟工业企业在烟叶仓储工作方面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业务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人员配置、信息设施配备、ERP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及业务流程优化等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以求通过信息化手段达到烟叶仓储规范化运作,减少或避免仓储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之目的。

1山东中烟工业公司烟叶仓储信息化应用现状

1.1 基本情况。目前,山东中烟工业公司4家卷烟生产厂共有烟叶仓库21处,烟叶保管人员50多名。

除青州卷烟厂是由烟叶保管工直接使用微机登录ERP帐务外,其它卷烟厂都是在2-3个仓库设1名烟叶记帐员,先由烟叶保管工将手工填制的单据传递给烟叶记帐员,再由烟叶记帐员登录ERP系统完成帐务处理工作。目前4家卷烟厂的收发货单据均是由烟叶保管工手工填制。

1.2 烟叶主要帐务处理流程现状。

1.2.1 卷烟厂内部各烟叶仓库之间的转库、公司内部各卷烟厂之间的转库、库存烟叶外出加工发货、烟叶对外调剂或新烟入库接收等业务发生后,烟叶保管工填写相应的收发货通知单传递给烟叶记帐员,由烟叶记帐员负责在ERP系统中完成帐务录入工作。

各卷烟厂入库新烟的数量按照公司在各复烤厂打叶时产出的重量入帐;转库烟叶先由发货方做帐务转出,收货方在验证实货后根据发货方转出帐务时产生的物料凭证做相应帐务转入,转入数量等于发货方转出数量,以确保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总体库存的连续性、一致性。

1.2.2 烟叶的生产备料(烟叶储存远程库至生产车间烟叶立库的调运业务)。这部分ERP帐务由烟叶调料员完成。其流程为:①烟叶调料员按照计划调度处下达的生产计划(牌号、份次),结合月度备料计划、技术部门制订的配方做次日预备料计划,并完成ERP系统中次日移库业务(从远程库移入立库),②各烟叶记帐员通过ERP系统查询并打印所辖仓库移库清单交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据此组织保管工进行备货。③运输管理员按照烟叶调料员通知的数量安排烟叶运输工作,并开具运输工作单(汇总数,每仓库1份)交运输公司,作为运输公司结算运费的依据。④烟叶保管工进行发货,并填制《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一联交烟叶记帐员,两联随货同行。⑤烟叶接收工在制丝车间接料区检查转来的烟叶的外观、标识及打包带状况,并根据随货同行的《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核对烟叶年份、产地、等级和数量,确认无误后在运输工作单上签收,然后完成与制丝车间的交接。⑥每天接货工作完成后,烟叶接收工将签收的运输工作单交车队调度,将一联《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交烟叶调料员保管。

2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山东中烟4家卷烟厂间烟叶调拨次数频繁,调拨量也越来越大,以青岛卷烟厂为例,2008年调拨出入库总量达到33.47万担,接近该厂全年生产投料的一半,比2007年的18.71万担增加了78.88%。与此同时,各卷烟厂仍然沿用重组以前的调拨发货单,单据不统一,填制要求不一致,虽然自2008年山东中烟工业公司ERP一期上线以来,对全部烟叶采用物料编码管理,但多数卷烟厂的调拨发货单据中都没有注明该项,给对方收货带来很大不便。

2.2 烟叶仓库与制丝车间进行烟叶交接时,主要是由烟叶接收工依据烟叶保管工开具的《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核对车辆所载的实货,而烟叶保管工开具的《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与卷烟配方是否一致这一问题就容易被疏忽。烟叶调料员按卷烟配方单出帐,烟叶保管工按烟叶调料员的出帐明细发货并手工开具《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存在卷烟配方单、《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实货不完全吻合的隐患。

目前为了杜绝此类质量事故的发生,烟叶接收工不仅要核对烟叶保管工开具的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与车辆所载实货的一致性,还要核对烟叶保管工开具的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与烟叶调料员的出帐单的一致性,工作量成倍增加。

2.3 烟叶保管工对每一笔进出库业务手工填制各种业务单据,由于需填写的项目繁多,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且烟叶保管工所填制业务单据中的信息,都需要烟叶记帐员在ERP系统中进行录入,工作重复并且容易出差错,与现代物流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相违背。

2.4 烟叶保管工与烟叶记帐员之间的单据传递需要时间,容易造成出帐不及时的现象。一方面,烟叶远程库对烟叶立库的生产备料帐务由烟叶调料员负责,在烟叶调料员不了解实际库存数量的情况下,如果烟叶记帐员对其它帐务处理不及时,就可能造成烟叶调料员出空帐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工厂间相互转库的烟叶,如果发货方出帐不及时,那么容易造成实货已到收货方而收货方无法入帐的情况,此时若收货方生产上急需此批烟叶,由于ERP系统中没有库存,不能进入生产投料,必然带来生产和管理上的不便。

2.5 行业规范要求企业对每一笔烟叶的来龙去脉标注清楚,对准运证的使用情况做出明细报表。在实际工作中,虽然烟叶保管工在做收发货业务时已经对准运证进行了审核和确认,但因其不能在ERP系统中进行相关信息录入,因此需要专人按月度整理、汇总专卖监督报表及业务资料,把烟叶准运证编号、烟叶准运证数量、合同编号等信息填报在通过ERP系统导出的烟叶出入库明细表中,存在工作重复的问题。

3进一步信息化的实施步骤、手段、措施

针对上述烟叶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提出要尽可能地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手续,杜绝人为错误和避免重复多次的信息输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这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信息化和管理控制来实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人员配置及职能的变更。取消烟叶记帐员岗位,各仓库由烟叶保管工直接登录ERP系统进行烟叶帐务处理,并通过微机在ERP系统中打印烟叶出入库单,取消手工填制的烟叶入库单和发货通知单;由仓库管理员负责汇总并填制《XX库烟叶盘盈、盘亏通知单》。各卷烟厂烟叶管理部门设立一个专职或兼职的烟叶帐务管理员,由其从总体上控制、协调、管理烟叶帐务,并对烟叶保管工在ERP系统中的帐务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厂际间的烟叶调拨业务由烟叶帐务管理员负责从本厂烟叶库存地移至对应的虚拟库存地。

这种变更的好处是:①烟叶保管工直接进行烟叶帐务处理,有利于其随时对所辖库存烟叶进行盘点,对出现的异常及时处理,确保烟叶帐、卡、物相符率100%,确保ERP系统中烟叶库存信息的准确性。②烟叶出入库单据由手工填制改进为微机打印,其意义在于:a.杜绝人为错误。对于烟叶仓库发运到生产车间烟叶立库的生产投料烟叶,烟叶接收工只要确认保管工打印的出库单与车辆所载实货的一致性,就可以确保配方单、出库单、实货三方完全吻合,可以有效防止烟叶保管工因疏忽开错单据的问题,也能确保投料烟叶准确率100%。b.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以100万大箱的年产量计算,每年需要生产投料的原料都在70万担左右,平均每天需要填写《XX库烟叶转库发货通知单》的条数在120条以上,且对于每1笔发货烟叶都需要填14个项目,仅“烟叶编号”一项就有16位字母和数字组成,手工填写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微机打印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解放劳动力。c.对于厂际间调剂的烟叶,通过打印统一的出库单,一是解决出帐不及时的问题,烟叶发货通知单随货同行,烟叶发出之时即是帐务处理完毕之时,不存在收货方收到实货而发货方仍未在ERP系统中进行帐务移库,致使收货方无法及时入帐的情况。二是通过在ERP系统中定制统一的出库单输出格式,做到公司内部4家卷烟厂单据统一,避免单据填制不一致带来的不便。d.由于能够提早得到相关业务信息,所以烟叶保管工可以提早安排有关工作,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3.2 微机的配备。建议按库房配备微机,每座库房配备1台,或者按烟叶保管工人数来配备微机,每个烟叶保管工配备1台。

3.3 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及业务流程的优化。

3.3.1 在ERP系统中设立烟叶虚拟库。山东中烟3家卷烟厂有异地烟叶仓库,对于异地仓库一直存在着如何平衡满足物料在本厂的生产需求计划和向厂际间的调拨需求计划问题,若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物料从本厂异地仓库运输到卷烟生产地仓库后,又转运至其他卷烟厂的情况,除了造成重复运输、运力浪费的发生外,也给专卖监管带来混乱。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2009年起我们在青岛卷烟厂ERP系统中增设虚拟烟叶库存地点。利用虚拟仓库对烟叶调拨计划进行管理,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调拨业务,又为烟叶调料员查实库存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3.2 设置统一的出入库单打印格式。要做到各卷烟厂之间出入库单据格式统一、信息一致,建议采购定制好格式的压感打印纸,且按定制的打印纸格式对ERP的输出格式进行规范,实现套打。

3.3.3 配置灵活的查询方式。灵活的查询方式主要是通过设置灵活的查询条件,为烟叶保管工打印单据提供方便。查询条件可以以业务发生地点、烟叶编码、烟叶属性、业务类型等来组合设置,可以具体指定,也可以模糊查询。对于查询出的条目可以通过选择的方式进行打印内容的判定确认。

3.3.4 在ERP系统中增加准运证管理功能。通过在ERP系统中添加“准运证编号”、“准运证数量”与“合同编号”等信息的输入界面,使烟叶保管工能在ERP系统中录入准运证信息,由系统自动汇总并与烟叶相关业务核对,保证准运证管理的准确性。这样涉及烟叶调运的专卖监督报表资料就可以随时从ERP系统中调取,省去不必要的重复的人工成本。

3.3.5 生产备料业务流程优化。以青岛烟厂为例,目前生产备料业务是由计划调度处给物流处烟叶调料员下达书面备料计划,中间环节多,人工操作过程复杂,容易出错。建议改为由生产调度处在ERP系统中下达生产备料指令,烟叶调料员审核,烟叶保管工核对无误后在系统中确认,由系统自动完成烟叶远程仓库对烟叶立库的转账工作,并作为发货依据。

4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全行业开展贯标、对标以及创优活动的今天,山东中烟烟叶仓储管理需借助信息系统这个工具,打牢管理基础、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固化业务流程,借以大量减轻烟叶仓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速度和精度,进而规范烟叶仓储工作,提升整个烟叶仓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军.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

[2]何杰.物流信息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9.

[3]高文华,王桂花.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4]海峰,祖大为.企业物流运作实验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5]周秀群.仓储与配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4

这些年我和周围的人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搞信息化,老板到底能看到什么。

上周,我作为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化咨询专家,第三年参加中央企业信息化的复查,这种感受越来越深。我感到,在国资委“王勇新政”下,回答这个问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在中国,人们都知道,领导重视,特别是一把手重视,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和保证。我们经常说领导重视,说的多是“领导能给你什么”,能不能倒过来,想一想“你能给领导什么”。也就是说,在一把手重视问题上,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最常见到的现象是,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搞得很好,人人都被信息化武装起来,只有一把手从来不用。当然,人们可以辩称,不会打枪,照样夺天下。所以一把手不接触电脑,说不定是在最高境界把握信息化。话虽这么讲,但我观察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要么是不能把一把手最关心的东西展现给他,要么是把下面人应处理的信息全都堆到一把手面前,令他觉得还不如听当面汇报好。

提高一把手对信息化掌控能力,

要从解决信息化服务于一把手开始

一把手对信息化的掌控问题,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而日渐重要。从实际情况看,可以把一把手同信息化的关系,分为五层。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第一个台阶,往往是技术性投入阶段,技术人员说了算。一把手的重视,往往表现为被技术人员忽悠花大钱,有的搞成形象工程。

第二台阶,发展到应用阶段,主要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率与覆盖率,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导一把手的信息化思路,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业务部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我国企业大部分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三台阶,发展到业务主导阶段,业务部门主导上什么项目,不上什么项目,主营业务的信息化走上正轨。中央企业有明确要求,所以在这方面比民营企业解决得好。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由于在这一点上对不上焦,造成企业主与推动方的矛盾,目前还在扯皮中。

第四台阶,发展到流程再造阶段,包括集成。这一台阶只有企业信息化迈得上,而电子政务由于行政政令原因就到了天花板。由于涉及总体架构和利益结构,领导重视就不仅仅是支持投入问题,而变为企业重大决策。到此为止,一把手重视,只是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它可以是同一把手日常工作无关的重视(比如一把手本人决策不靠信息化,但很关心企业下面用信息化),这种重视是工程层面、项目层面的重视,因此更多体现在二把手的主抓上。一般在CIO上由一位副总作为领导小组主抓成员,更重视的由常务副总来抓,一般重视的由职能对口的副总主抓。很少看到企业一把手亲自掌控信息化,即使亲自掌控,也是掌控除了自己以外,别人的信息化的事。决策信息化作为一个模块,也普遍出现,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确定。民营企业发展到大中型规模的,有许多已开始明白过来,开始按自己思路自建。

第五台阶,发展到战略阶段。信息化开始强调为企业战略服务。“十一五”期间后半段,国资委加大了这方面要求的力度。从过去以集成为重点,转而强调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在国家电网等一系列先行企业启发下,形成“信息化企业”,而非“企业信息化”的特殊提法。前者的重心在企业本身,而后者的重心在信息化,顺序的颠倒,决定了信息化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一把手重视这件事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要改变企业本质这件事,不像信息化,除了一把手,谁也不能去主导。信息化开始与企业核心联系在一起。

在进一步展开说明之前,先通过历史来想一想这件事。在欧洲近代历史上,军队一度主要靠君主个人决策。赶上统帅是拿破仑,军队就常胜;赶上统帅是拿破仑三世,国家就败得一塌糊涂。德国的毛奇发现,整个军队都在现代化,但只有君主还处在小生产状态。因此产生了建立参谋部的想法。中央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整个企业都被信息化武装到了牙齿,只剩下一把手一个人还在拍脑门决策。这不是与欧洲君主作战一样吗?信息化发展现有阶段,需要把一把手也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由此,才产生了“搞信息化,老板到底能看到什么”的问题。这是信息化深层次的一把手问题,不是解决重视不重视,投入不投入的问题,而是解决企业本身犯错不犯错的问题。这才回到了信息化的本原。

从融入战略到引领战略

中央企业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上,动过一番脑子。最初提的是“将信息化战略融入企业战略,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大幅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这里假定企业有两个战略,一个是信息化战略,一个是企业战略,二者要相互融合。然而观察企业实战,高水平的企业,可能只有一个战略,就是企业战略。信息化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战略”,就成了“将信息化战略融入企业战略”的升级版。

然而,对照“十二五”发展的目标,能不能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呢?就我个人看法,我认为更高的要求是“信息化引领企业战略”。这不是对所有企业的要求,但对世界一流的企业来说,应该提这种要求。在这种要求下,信息化“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就要落实在转变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创新上;信息化“大幅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要落实在更为具体的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上面,落实在“四强四优”上面。

融入是说,企业战略是既定的、对的。从实践中,我们看到是,按这种要求,企业一把手已经可以通过决策支持系统,从财务、到投资、到管理、到人员,透视到集团企业每个神经末稍,包括每一分钱,每一个人,收放自如地随时掌握企业的动态情况。这样的管理水平,可能已经超过了同行业世界第二名的水平。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在总结拿破仑战法的时候,提出“穿透战争迷雾”的说法。意思是说拿破仑每次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情况下做出的,都要依靠直觉“穿透战争迷雾”。“迷雾”是指不确定的信息。而毛奇则通过参谋部机制,将依靠直觉,变为依靠系统决策。

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要求调整战略的时候,这套系统能不能发挥总参谋部的作用,甚至能不能提供保持企业基业常青所必要的信号?举例来说,能不能支撑企业根据形势需要,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进行来回调整?能不能给老板显示出,在他现有的战略之外,还有别的因转型而出现的战略,可以达到更好效果?至少我看到的许多系统,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一把手掌控信息化,不光是控制,那是针对确定性而言;还要把握,即能动的、创造性地化解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决策系统不仅要让老板看到,他的一个明确的决策,如何变成确定性的指示信号,层层分解,层层控制,达到目标;还要让他看到,战略形成之前,穿透迷雾所需要信息;帮助他在战略形成之后,根据战略环境变化,甚至可以进行战略本身的修正。

这些,恐怕都是一把手需要,而目前信息化还没有做到的事情。如果不能解决一把手最核心、最焦虑的战略问题,让一把手重视信息化,能重视什么呢?他只能重视信息化不太重要的方面,因此不太重视起来。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5

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次自我变革,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企业自身的深入改造。这些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第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阶段性过程,它经历了多次迭代,最终变成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情况。第二,它是一个多层次的业务性变革,这些业务包含了从业务层到管理层,再到决策层的所有方面。第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一次技术进步,是一次管理创新,是一次观念变革,是三者的完美结合。

2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创新;其二,促进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精简和创新;其三,促进了财务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其四,促进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团队关于文化建设的创新;其五,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创新。因此,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3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举措

3.1文化创新,改变观念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观念的变革。观念,是影响每一个财务人员具体操作行为的东西,对它的改造直接会影响到整个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果。如果财务人员无法变革自己的思维,也就无法真正地去接受新技术,去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只有让每一个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让每一个财务人员真正参与到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中来,才能保证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它的价值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就改变观念本身来说,企业文化的塑造会是一个极好的手段和途径。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信息建设的良好文化,可以通过观念的改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而且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渗透作用,可以通过细节去影响和改变每个财务人员。在不知不觉中,每个财务人员的观念就会被改变和影响,从而满足整个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3.2增强培训,提升技能

培训,特别是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培训,是实现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快速进入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每个企业关于培训的内容都是多样的,但基本上都会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有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管理方式的培训、员工工作要求的培训以及员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等。不论培训的方式如何,最终都是要让员工更好地去适应企业的运行环境,去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借助各种培训手段,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特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财务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因为这涉及到很多软件知识和实际操作。通过这些培训,可以让财务人员从理念到技能都去适应和接受信息化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拥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具有信息素养的财务管理团队,就必须将自己的财务人员武装到牙齿,从理念到操作都要进行深刻的变革和提升。

3.3引进技术,促进创新

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也是最外在的表现和手段就是技术的引进,对于财务管理也不例外。总的来说,信息化是组织结构的信息化,是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是交流方式的信息化,更是技术手段的信息化。而技术手段的信息化,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它涉及的技术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从软件到硬件,从管理到决策。引进技术,不单单是购买设备,还涉及到先进理念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是多方位同步进行的事情。在财务管理中,信息化最重要的内容是财务软件的使用。为了提升信息化,在财务管理软件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决策支持的功能,促进管理层决策的科学化。通过引进各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软硬件,并促进这些软硬件的推广和使用,可以真正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引发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行为。技术本身就具有变革性,当它与财务管理创新相结合以后,所发挥的效益会更加惊人,更加剧烈。

3.4健全体系,完善制度

制度建设是保证一项决策能够被深入地贯彻执行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一项变革和运动持久运行的根本保障。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制度的力量来确保各项措施的执行。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后盾和领导体系,只有强硬的领导才能真正保证变革的顺利推进,保证每个人的全身心参与。其次,制度化和标准化会让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严谨,财务管理信息化也离不开制度化和标准化。制定了良好的制度,还必须保证制度被切实地执行。良好的监察机制又是另一种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也无法缺少监察的力量。正是通过强大的领导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监察机制,才真正让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畅无阻,让财务管理在这场变革中走得更快更远,更能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3.5加强交流,促进学习

学习其他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具有极大促进意义的。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与其他公司的交流,特别是有着成功经验的公司的交流。这种交流主要有两个方式,(1)实地考察,也就是通过外派自己公司职员特别学习能力极强的财务人员去学习,通过这些人学习以后,再结合本公司实际进行改造;(2)邀请专家或者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到本公司进行指导和培训。这种具有指导性的培训,不仅会让公司的职员最快适应改变,也可以为公司最快找到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会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有用的资料。这种相互学习和交流,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改造,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更多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来。

4 结语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6

关键词: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存在问题;有效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大,工业企业只有加强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而在社会中立足,面对当下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现代化信息的科技手段,提高合同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才能够有效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当下工业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一、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工业企业面对当下日益竞争的激烈,合同管理也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的应对一些危机,因此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提高合同管理的科学性。面对当下我国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我,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不仅能够为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而且有效地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的规避当下工业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业企业合同管理走向正规化的轨道,从而有效的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新信息时代到来之后,采用信息科技能够使得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解决传统的合同管理的漏洞,实现工业企业合同管理新的飞跃。其次,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纷纷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了管理的水平,才能够使得整个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整个工业企业的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轨道,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是适应当下企业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趋势,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够改变传统的合同管理方式,能从繁重的合同管理中解放出来,促进合同管理更加有序、规范、科学。最后,加强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合同的安全不被泄露,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之间恶性竞争越来越明显,企业的合同涉及到很多的机密,一旦泄露,就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只有加强了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信息的泄露,同时确保合同的安全,这样就能维护到企业的重要信息不被窃取,从而有效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强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维护企业经济利益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下我国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问题

首先,合同管理存在着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由于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采用传统人工维护的方式,在合同的草拟及签订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现代社会的需求严重脱钩,这样一方面导致了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落后,而且很有可能导致合同管理出现问题,尤其是违背法律的相关规定,这样就会导致合同管理失去效应,导致合同失效,从而损失的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不利于维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不利于建立合作的模式。其次,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导致了信息化的水平比较差。由于当下工业企业合同管理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合同管理的能力、操作的能力,但是当下在工业企业中,合同管理的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或者是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在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过程中,技术水平比较差,无法采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使得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工业合同管理的有序、合法、正常进行。所以说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合同管理的水平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最后,合同文件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影响到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中,由于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期间会受到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等的影响,合同的实施过程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得合同在后期的费用往往会增大。需求企业盲目的追求快速签约,对合同谈判过程中讨论的内容和范围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合同附件,不重视合同的草签,对工程价格条款、工期和维修,合同中需要完善的条款,如违约金和工程提前资金的规定不明确,这种合同订立过程中不严谨,责、权、利划分不清楚,本身就存在缺陷,在今后工程在实施过程容易产生合同纠纷、经济损失等现象。

三、提高当下我国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举措

为了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因此,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有效的探索。首先,加强培训,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必须要加强培训,通过参观考察或者是在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使得他们能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进行合同的管理和维护,并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工业合同的管理方式,能够维护合同的合规合法性,而且能够保障合同管理,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工业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所以,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要通过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另外,合同管理人员也必须要熟悉本企业的业务,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制定合理的、全面的、科学的合同,仔细按照规程进行合同的签订。其次,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了使得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的方式,必须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因此需要工业企业要增加投入力度,不仅要加大人员投入,而且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使得合同管理能够采用现代化信息方式,并且增加合同管理的水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引进了相关的信息化设备,才能够增加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最后,严格按照合同的规程、流程进行合同的签订实施。为了确保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的制定流程,确保合同的合规合法,同时严格审阅合同的细节,确保合同的规定符合实际的工程操作,这样才能够使合同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尤其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条文制定时,要严格按照工作的流程进行工作,要经过仔细的讨论和严格的把关,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另外,在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合同价款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由于外部环境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等。所以,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应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解决好项目上的合同纠纷,按期做好合同索赔工作,办理好工程变更,价款结算工作。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取信息化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要采取多方手段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面对当下的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必须要采取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等方式,切实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充分发挥工业企业信息化合同管理的意义,实现工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工业企业经济利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冯霞,苏晓婷.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采购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校医,2016(10).

[2]张妮丽.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我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3).

[3]江丽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以江铜财务公司为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16(13).

[4]蒙海莹,胡君燕.会计事前监督在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监管职能分析[J].会计师,2016(15).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知名企业被查处都与其财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有密切联系,诸如红光实业、蓝田股份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致使其被市场套牢无法周转,且相关的提供信贷的银行业深受其累,承担了不必要金融风险与损失,所以直面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防范措施,避免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弄虚造假误导银行信贷决策,是降低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信贷业务顺利的重要保障。下面我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进行分析。

一、会计信息价值与信息失真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能够有效反应企业近期整体经营成果与状况,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近期、远期的发展前景,是投资者与债权人等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群体进行信贷投资和发展决策的关键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微观角度来讲,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其信息生成和披露过程是企业管理目标有否实现的重要判断依据,有助于投资者和信贷群体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判断,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有效保护,对于企业对外展开经济活动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来讲,会计信息是企业展开经济活动的基础,会计信息中包括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类信息,正确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经济调节作用的关键,是重要的信息基础。会计信息价值在于其四大特征,分别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会计信息失真即违背着四大特征,在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误导投资者和信贷银行致使其作出错误决策,最终影响投资者和银行的利益,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危害非常大,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查是银行信贷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范信贷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四种原因,分别为误导投资者及银行获得信贷融资、追求表面业绩、规避税收和上市企业股票运作等。市场条件下银行的信贷业务要进行金融风险评估对企业的现金流、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考察十分严格,对于缺少担保能力、经营业绩较差和连续亏损的企业通常信贷审查不予通过,企业为了获得银行信贷融资在会计信息披露中舞弊造假造成信息失真从而获得融资。重视表面业绩是为了应对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得内部晋升获得对其业绩和能力的肯定易通过会计信息造假造成披露信息失真。企业经营过程中为规避税收达到偷税漏税等采取非法手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瞒报企业利润,造成信息失真。对于即将上市或已上市企业在证券市场进行股票运作通常需要业绩出众的报表,在此过程中披露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其轻易获得融资,提升股票价格获得收益,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对会计信息进行包装与操纵。企业披露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操纵收入、虚构经济交易、利息费用资本化、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虽然动机和手段上存在差异,但是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或均衡化实现企业自身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对于投资者和银行信贷部门而言是误导其作出决策的重要诱骗手段,对于银行信贷而言有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所以必须加强防范,降低危害[1]。

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举措

提升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杜绝信息失真行为,防范银行信贷风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努力来保障银行信贷投资的安全,具体手段包括改进借款人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加强和改进会计监督,丰富银行采集会计信息方式、提高采集水平和利用率等。

改进借款人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减少信息失真是有效保障举措。对于投资人和银行而言,应用市场压力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责任与舆论压力促使借贷企业主动披露是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企业而言,其自身的信誉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和市场竞争与应力能力,良好的信誉对于企业获得市场投资、银行信贷、扩大史上占有率、获得消费者信任都有积极作用,所以以信誉和市场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主动披露真实会计信息是可行的,也是企业在发展经营工程中不断营造良好信誉的重要手段。这种披露行为有助于投资者和银行信贷部门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合理评估,有效指导信贷决策。自愿披露行为有助于不断深化内部对于会计信息价值的认识,同时在不断的披露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成熟的信息披露模式,缓解企业信贷压力,更好的应对市场不断调整发展方向,避免银行因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披露承受不必要的金融风险,有助于更好的进行资本投资运作[2]。

加强和改进会计监督要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情况下提升内部审计力度,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降低银行信贷投资运作风险。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有积极影响,它能够优化控制环境,加强各部门的审计效果,提升控制效果。内部控制需要强化职位分离制度,要在工作中形成权责分明、相互牵制的工作机制,严格控制各级授权,确保会计信息的机密性与安全性,建立完善的相关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企业安全工作建设。在内部控制职务分离的手段辅助下,减少权限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规避决策失误、营私舞弊等现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制约,达到优质内控效果,配合审计监督工作从上到下完成行业管理的精简。针对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各种营私舞弊行为结合新会计准则和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处理,从环境和制度两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情况。

银行在采集企业会计信息方面要应用多种手段综合各个部门共同运作,比如信贷投放、会计出纳、风险管理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会计信息审核的过程中来,提升采集质量和信息利用率。银行信贷部门工作人员方面要加强监督与考核,避免违规操作,提升人员专业业务素质,通过培训实践等不断强化其阅读会计报表的工作能力,提升对会计信息的辨识度,从信贷机制和审核程序以及审核质量等多个方面入手,防范信贷风险。

强化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综合应用多种手段促使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时避免会计信息失真,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也有利于企业完善自身的财会制度构建。银行信贷部门也需要不断强化深刻,长期来看,相信会最终实现信贷金融风险的可控,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右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刘旋.刘恩情论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失真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1(11).

企业信息化手段篇8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档案管理方式的改革,现阶段,它已经被逐渐应用于企业档案管理中,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除此之外,它还能及时发现企业风险,避免企业受到重大损失。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更大发挥空间,使管理方式变得简单,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一、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管理与过去相较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不过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档案管理设备落后

我国的企业档案管理手段的改革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改变自身的档案管理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手段。企业管理设备落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企业管理者缺乏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

现阶段,有些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方面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管理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大部分管理者都把企业发展重心放在经济效益上,把更多精力致力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上,忽略了企业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且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除此之外,员工对档案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认识,有些员工并不完全支持领导的工作,加上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繁琐,设备落后,导致员工工作状态不佳,工作无积极性,办事效率大大降低。

二、信息化技术对企业档案管理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企业管理手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尤其的档案管理方式越来越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企业更加注重对档案的管理,且管理意识逐渐提高。所谓信息化就是指依赖于信息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并且合理调整生产力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从中吸取灵感,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确保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提升[1]。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得到简化,不必像往常一样繁琐,更有利于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化。在信息技术带领下,管理者能够迅速抓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改正和完善工作中的不足,重新理清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抛弃原有的传统管理观念[2]。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创新,在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利于降低员工工作量,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经历过管理方式的变革之后,才能够找出档案管理的最佳方法。部分企业已经了解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开启了企业管理手段的变革之路。

2.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持续更新,企业档案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具备很多新特征,例如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其中智能化是现阶段最突出、明显的特征。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目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高效,各大企业都利用信息管理的优势,对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更新,建立起智能化管理模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转变了档案存储方法,使存储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档案的存储工具变化最大,现阶段的档案存储有利于快速查找出档案信息,避免出现漏档、错档情况,为查询档案提供了方便。在目前的档案管理中,必须要加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注重相关网络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这有利于尽早实现知识共享,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3]。

3.档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的企业档案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在管理方法上,仍然有大部分公司倾向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使公司引入了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也仍然坚持以传统管理方法为主[4]。由于缺乏对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因此,在文件管理工作中发生了很多问题,文档在使用上也出现严重错误,导致档案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4.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落后

由于很多公司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之后,企业的管理方式突然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内容都必须做出相应改变,不过这一改变过程非常难,需要管理者做出很多改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管理水平。而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很多管理者在短时间内难以转换自己的观念,不适应这种先进的管理水平,且对管理软件不够熟悉,管理方式与流程上仍然存在差异,不多数管理者都无法同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档案管理方式,给管理工作加大难度。

三、全面强化企业档案管理的方法

1.更新管理观念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实现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更新管理观念,利用新思想对明确管理的具体流程,对管理手段与方法进行明确,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需采用新型的管理思想指导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管理者需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在工作中起到带头和领导作用,了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对管理方法进行仔细考量,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案,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合理化,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竞争力大大增强。

2.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

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的高效性,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确保设备质量。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有利于其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多利益。管理者不能够单纯注重管理工作,对其基础设备的完善也要有所侧重,且不断弥补管理中的不足。

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人才具有较高要求,尤其是这方面的管理者需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因此,必须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才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可以大量培养这方面的管理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与时俱进的意识,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管理流程非常复杂,且涉及内容广,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利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利用管理制度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这有利于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不被遗失,确保档案的完整保存。

四、结束语

上一篇: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范文 下一篇:室外景观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