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术后护理范文

时间:2023-12-04 12:42:38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1

作者:南玲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一科,重庆 400042)

【关键词】 颈椎后路手术;护理;围手术期

颈椎后路手术为颈椎病治疗的传统手术方法,适应于严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引起的椎管狭窄者和已行前路手术而减压不理想者[1]。后路手术具有可直视、减压充分等优点,但由于后路手术解剖结构复杂,故存在术中操作较困难、破坏性大、术后易发生脊柱不稳等缺点[2]。我科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12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后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6~58岁,平均48.4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伴不全瘫2例,已行前路手术效果不理想者2例,椎管狭窄者3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胸部稍垫高,头部置于头架上,头颈部略屈曲,保护双眼,有牵引者维持颅骨牵引。12例中有5例行螺钉及钛棒内固定术,7例行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中出血量100~500 ml,手术时间2.5~3 h。

2 结果

1例术后2 d出现脑脊液漏,经给予拔管、加密缝合、取头低足高位等处理后自行愈合。12例患者术后及术后1周x线检查内固定在位,所有患者出院前症状缓解或消失。

3 护理讨论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训练 颈椎术中、术后对其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术前各项相关的训练。主要包括:①呼吸功能锻炼,用力吸气后再缓慢呼出,或者先深吸气然后声门关闭10~15 s后突然放开声门将气冲出或者做扩胸运动;②训练,病人在手术前1周取俯卧位,胸部垫高约20~30 cm,额部垫硬韧的东西如书本等,保持颈部屈曲的姿势。③床上排便训练及四肢功能锻炼。

3.1.2 牵引护理 寰枢椎脱位患者常规行颅骨牵引。牵引时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时间和重量,而且还要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考虑牵引时采取的,注意保持正确的牵引、力线、重量。并做好针孔的护理,防止感染。对主要受力点可垫以棉垫等,以减轻皮肤受压,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睡眠时要防止牵引带压迫引起呼吸梗阻或颈动脉窦受压致反射性心跳停止。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为避免植入骨块脱出或内固定松动,术后使颈部成轻度过伸位,严防颈部悬空。翻身侧卧时应保持颈椎与胸椎始终成一直线。3~4 d后可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佩戴合适的颈围固定下床活动。注意观察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引流出液体的颜色及量,如渗血较多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换药并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通畅,更换引流袋时防止引流液的返流。24 h内引流量少于50 ml时可拔除引流管,观察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

3.2.2 并发症的护理 并发症主要有:①颈深部血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颈部增粗、发音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口唇发绀、鼻翼煸动等窒息症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立即予伤口拆线,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②植骨块脱出, 术中内固定不牢固、术后搬运护理不当、术后过早进食固体食物等造成;③睡眠性窒息,表现为睡眠时呼吸暂停式低通气、心动过缓、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及时唤醒病人,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④脑脊液漏, 伤口局部渗出液多,放置引流管者若见引流液颜色淡、量较多时应注意加压包扎,患者取仰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保持敷料的清洁;⑤切口感染, 出现体温升高、伤口跳痛、颈部活动受限,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2?4]。

3.3 健康指导

指导内容包括:①颈托的配戴:选择合适的颈托,松紧以颈部能小范围活动,不妨碍吞咽、呼吸,但要防止猛烈抖动为宜;②颈胸支具:戴了颈胸支具以后,说话和吃饭时尽量不要张大口。缺点是削弱了颈部肌肉的锻炼机会,长期应用可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③为保持颈椎节的稳定性,术后颈围制动3~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以了解内固定及关节融合情况[3]。忌颈部旋转,加强四肢各关节、肌肉的锻炼。避免弯腰、低头活动,注意对颈椎的的认真保养。读书时使用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阅读架(与桌面呈30°~70°)。

【参考文献】

[1] 李春青,王振青.颈椎前后路手术3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50-51.

[2] ?秀群. 颈椎后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蛇志,2006,18(3):236-237.

[3] 郭凤荣,吴梅兰.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6,14(2):75-76.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2

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 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创面大,并且为缺失性手术,破坏了女性形象,因此术前患者常出现恐惧、焦虑和抵触情绪,同时担心手术效果不理想,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面对这种患者,我们首先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与鼓励,通过多种方式接近患者,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的信心。

1 抑郁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不仅切除了病变部位,也切除了女性的第二性征器官,失去女性的美甚至可能失去丈夫的爱和失去家庭,此时患者恐惧手术所带来的痛苦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甚至会产生抑郁,针对这一特点告诉患者手术以后可以通过戴义乳或整形等修饰方法来改善外部形象,弥补躯体的缺陷。同时必须寻求其丈夫的支持和理解,丈夫的体贴和关爱将成为其走出抑郁心里的巨大帮助[3]。

2 对自身生命担忧的护理

患者不了解癌症的可治性,甚至错误的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针对这种情况的患者,作为我们护理人员应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听取患者的倾述,在掌握病情和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治疗进展和治愈率等前提下向患者提供全面正确的医疗信息,鼓励患者奋起抗癌,树立"有我无癌"的思想。

3悲观失望的护理

对于悲观绝望的患者精神支柱非常重要,应从以下方面实施心理护理[4,5]。首先护理人员用同情的态度,真情地劝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告诉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向患者简介乳腺癌的有关知识,强调说明乳腺癌虽属恶性肿瘤,但其生长速度缓慢,恶性程度较低,及时治疗尤其是根治术预后一般较好,使患者看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再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巧妙的引导患者疏绪,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应自信,技术娴熟,使患者感到亲切。

4术中的心理护理

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护士应以亲切简洁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术中应做的配合及注意事项,巡回护士观察患者时应以热忱和善的目光正视患者,通过温和的目光微笑鼓励患者,可消除患者过术后多的顾虑。

5患肢功能锻炼

由于术中切除胸大肌和神经,加之后期疤痕挛缩,使患肢抬起困难,功能减退,紧靠住院期间的功能锻练是远远不够的,出院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完成一些精细动作的运动和灵活性,最终使患者达到生活可自理为目的。

6 担心术后形体改变

患者术后形体改变,化疗引起的脱发问题使患者感到自卑,有生育要求的会担心自己不能生育被人们轻视,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了女性特征而感到失落自卑,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鼓励患者多听音乐放松心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关心体贴患者。

7长期心理咨询

根据需要对乳癌根治术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对出院后的乳癌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给予她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郝玲梅,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华护理月刊,2005,90(12):28.

[2]薛岚,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7(10):787.

[3]闰荭霞,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康复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3(6):897.

[4]陈燕治,郑惠玲,5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11-12.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3

【关键词】 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康复护理;髌骨

髌骨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伤后除了及时有效的外科治疗,正确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院于2007年4月—2008年5月共收治髌骨骨折2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15~63岁,平均41.6岁。其中粉碎性骨折17例,横行骨折10例,均为单发性。急诊手术10例,择期手术17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经过功能锻炼,绝大部分病人肌力达4~5级,关节活动度达80°~100°,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平均达125°,恢复了无痛和理想的关节活动度。1年后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2例,1例为车祸伤,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1例为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后治愈。

2 护理

2.2 术前护理 通过宣教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疼痛,对术后恢复充满信心。预防感冒等对手术及术后恢复不利的因素,对择期手术患者加强床上排便的训练。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肿胀一般从术后2h开始至36h达到高峰,所以需要患者持续抬高患肢,膝下垫一软枕,高于心脏水平15°,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1]。石膏固定:钢丝内固定者石膏固定3周,如果患者能严格遵守医嘱,配合好,可不做石膏外固定,将患肢置于伸直垫高制动。丝线内固定和髌骨切除者用石膏固定4周。一般术后2天均有轻度发热,不超过38℃,可采取多饮水,必要时用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拭大血管处等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2]。

2.2.2 疼痛护理 髌骨骨折术后多数均有膝关节的肿胀疼痛。需要区分是术后切口疼痛还是敷料包扎过紧引起的疼痛。若术后切口疼痛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剂;如果是术后肿胀导致绷带包扎过紧的疼痛,给予止痛剂往往疗效不好,应该松解绷带,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很多患者松解绷带后疼痛迅速缓解,也不需要用止痛药。术后疼痛一般以第1天最明显,第2天开始逐渐缓解[3]。

2.2.3 功能锻炼 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伤情,分阶段进行。术后l周内,局部组织创伤未愈合,患肢肿胀疼痛,可应用超短波、红外线、低中频电疗等物理方法以利消肿。术后第2天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先在护士的指导下练习健侧,然后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练习患侧。(1)卧位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仰卧位,两腿伸直,适当抬高,保持3~5s,再慢慢放下,反复练习,一般500次/d。(2)坐位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患侧小腿绷沙袋练习(重量为1.5~2kg)。开始练习时先协助托起患侧小腿,然后移开双手,嘱患者保持患腿抬高3~5s,再轻轻放下。一般为每小时5min。根据情况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术后2~4周,拆除石膏托,骨痂已逐步生成,骨折较稳定。可指导病人利用肢体重力加强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度。病人坐床边,小腿下垂,做膝屈伸活动,循序渐进,以主动屈伸为主,辅以适当被动活动。加重肌肉的按摩,并逐步在踝部上悬重,用指推活髌法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术后4周开始负重锻炼,粉碎性骨折可在4~6周后进行。可加强肌力锻炼,增加关节稳定性,例如扶物站立,扶持床边下蹲与起立,扶双拐负重行走,或上下楼梯。下地时以健侧足尖托住术侧足跟,以臀部为轴心,转向床边下地。病人双手使用拐杖,双拐与健肢成三角形。站立时用手腕的力量支撑向前行走。术后第4周患肢负重占身体重量的50%(前足踏地),第6周占身体重量的100%,此时术肢仍需用单拐。第7周可弃拐行走。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可适当推迟负重时间[4]。进行功能锻炼要根据病人年龄、体质及前一段功能练习的效果,进行评估计划,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幅度并密切观察防止摔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

3 讨论

髌骨为人体最大的籽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的作用,尤其对膝关节伸直的最后15°~30°范围更为重要。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应贯彻解剖复位、加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原则,以尽快恢复关节面平整,减少髌股关节炎的发生。髌骨骨折术后早期行髌骨推移和按摩,能促使肿胀消退,预防关节粘连和避免肌肉纤维化。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消肿,避免肌肉萎缩,为膝关节的屈伸和下床活动打好基础。对于髌骨切除者,股四头肌的锻炼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及处理,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并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氏缓.创伤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0-132.

2 卢淑琴.髌骨骨折护理要点.中国骨伤,1994,7(6):20.

3 黄明和.髌骨骨折的术后护理.中国骨伤,1998,11(1):69.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4

【关键词】 妇科腹部手术;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护理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以不同程度地引起肺栓塞(pulmonray embolism,PE)及下肢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大大降低了医疗护理质量。DVT和PE是一个疾病的两个方面,近年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DVT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血管疾病。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对大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调查结果显示,妇产科及腹部手术后的发生率约为14%-33%[2]。因此,在国外对手术患者预防术后DVT的形成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到2011年妇科手术后并发DVT 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共实施妇科手术3452例,术后DVT形成29例。其中左下肢21例,右下肢6例,双下肢2例。年龄33-65岁(平均54.3岁),体重46-72Kg(平均60.5Kg),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1-32(平均26.7)。恶性肿瘤24例(子宫内膜癌10例,卵巢癌6例,宫颈癌7例,子宫肉瘤1例)。良性肿瘤4例,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1例。开腹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7例,宫腔镜手术1例,阴式子宫切除2例。手术时间49-305分钟(平均165分钟),失血量50-800ml(平均210ml)。输血19例,术后应用止血药12例。术前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糖尿病3例,既往有血栓病史1例,静脉曲张1例。术后卧床时间16h-42h(平均20h),下床活动少。术后连续三日体温高于正常者7例。

1.2 临床表现 发病一般在术后3-14天,患者主诉下肢不同程度的发麻、发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不适感。查体患肢肿胀、增粗、浅表静脉扩张、皮肤色泽改变、皮温升高、低热等,Homan征阳性。未发生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

1.3 诊断 DVT诊断,显示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减慢及血管内絮状回声。

1.4 治疗 通过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口服潘生丁、阿斯匹林、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肝素及尿激酶等抗凝溶栓治疗。2 结 果

年龄大于40岁、既往有血栓病史或静脉曲张、肥胖、原发病多为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输血及止血剂的应用、围手术期活动减少等都是妇科手术后DVT形成的高危因素。本组患者除有1例发生股青肿转院进一步治疗外,其他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发生肺栓塞和死亡等严重后果。3 讨 论

3.1 围手术期DVT形成的病因 早在19世纪病理生理学家Virchow就明确指出血管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成分改变即出现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由于静脉穿刺、手术操作及压迫等原因均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局部血流瘀滞在静脉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管损伤多为诱因。DVT形成过程主要为血小板参与下的凝血酶形成,血小板不是血栓主要成分。应激作用也会使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大手术后1-10天,约50%患者血小板体积增大,粘附性和聚集性增高,释放反应增强;而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和纤溶酶原的血浆浓度降低。手术过程中创伤血管破损出血后,机体将动员一切凝血机制以阻止机体失血,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围手术期的活动减少,麻醉及术后卧床等都使静脉血流明显减慢。腹部手术后腹胀、肠麻痹或半坐位都使髂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围手术期低血压、血液黏度高等都导致血流缓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新民等进行的调查显示术后卧床患者下肢的血流速度是(9.6±2.8)cm/s,而门诊正常活动的患者是(15.4±6.1)cm/s,下肢血流速度减慢了约37.7%。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后,将改变血管内正常的层流状态,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特别使血小板更多地接近血管壁。如果血管内皮异常,就非常容易形成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的自身病理生理状况、临床治疗及护理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关系。

3.2 围手术期DVT形成的高危因素

3.2.1 患者本身的生理病理因素 年龄大于40岁、病态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时间制动、家族性高凝状态、患有静脉曲张、曾经出现过DVT、严重感染等都是导致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DVT形成的患者中约有23%-26%的既往有血栓病史[3]。本病例中发生1例股青肿的患者就是既往有血栓性静脉炎。

3.2.2 恶性肿瘤因素 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从研究恶性肿瘤炎性反应的角度论证了妇科恶性肿瘤与术后DVT发生的关系。肿瘤患者本身的炎性反应增加了体内炎性因子的产生,而炎性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增加了下肢DVT的形成。且肿瘤组织本身出血坏死后产生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活酶,促使血栓形成。多种肿瘤细胞也具有凝血激酶活性和促使血小板聚集活性[4-7]。

3.2.3 手术因素 妇科手术常规的术前准备如术前禁食水、清洁灌肠等可能引起病人血液浓缩、水电解质紊乱,并且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和麻醉时间长,麻醉后周围血管扩张,血液瘀滞。术中失血可导致血液浓缩。术后病人卧床平均时间长,术后无法尽早下床活动或术后发热等都是DVT发生的不良因素。

3.2.4 围手术期输血及止血剂的使用 输血在围手术期的患者的处理中比较常见。库存血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黏稠度高。据报道,围手术期输血尤其是新鲜冰冻血浆会增加DVT和PE的发病风险;术后止血剂的使用也会增加DVT的发病风险。

3.3 DVT的预防及围手术期护理

3.3.1 机械方法预防 分级加压弹性袜(graded compression elastic stocking,E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线措施,同时还能防止静脉曲张。另外间歇重启压力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也是一种有效方便的方法。这些机械方法可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流速,防止下肢静脉血流迟缓。围手术期连续应用可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8]。

3.3.2 药物方法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能够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对抗凝药物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如果剂量不够,仍会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使用剂量过大,会引起术后出血的副作用。

3.3.3 围手术期护理 通过对DVT形成的高危因素的认识,进行围手术期全面系统的护理评估,对于高危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①术前护理:通过集中讲解或派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书等形式达到让患者及其陪护家属了解DVT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指导性地提出术前营养及饮食方案,避免高胆固醇饮食,进低脂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对于禁食、水以及清洁灌肠后腹泻次数较多的病人及时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②术中护理:术中的预防则对手术操作和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术应做到操作细致轻柔,力争缩短时间,尽量减少组织损伤,特别注意保护暴露于手术野的血管,以免损伤血管内膜而诱发血栓形成;术中尽量彻底止血、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或尽量不输血,避免术后使用止血药。手术要正确摆放,尽量减少静脉受压的因素。但手术具有很多无法左右的因素,术中的预防措施较难把握。因此,针对麻醉、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等情况进行评估,筛选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对指导如何通过加强术后护理预防DVT的发生有很大意义。③术后护理:尽早的下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术后DVT的形成。针对术后患者的清醒合作程度、全身状况、机体耐受情况等进行护理评估,协助患者或其陪护家属完成肌肉按摩或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做好记录及反馈,每日责任护士查房时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以及执行情况评价效果,再次评估,及时调整护理对策。传统的翻身方法是定时变换,至少每2小时1次。在此基础上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性锻炼:术后6h患者仍以平卧位为多,间断提高下肢45°以上维持1-2min,再行膝关节内收、外旋、屈伸运动,并做足踝关节屈伸、内外翻、旋转、分趾和并趾运动,然后再放置水平,双替进行。每15-30分钟1次,根据患者的状况及配合程度在护理人员与陪护家属的协助下完成。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术后制动时间,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一般术后24小时后患者对的改变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自主进行以上的间断抬高和膝、踝关节的运动。逐渐增加练习次数和强度,直至可适量下床活动。卧床时把双足垫高15-20°,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腿部静脉回流和排空;避免膝下垫枕。及时解除各种增加腹压的因素,合理使用腹带。还应指导并督促患者行深呼吸,10-12次/h,增加隔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若患者体温连续三日超过正常值,则应引起充分重视,重视病人主诉及查体,及时报告主管医生,结合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项目的检验结果,多次评估,制定相应的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控制感染及预防DVT的形成。术后的输液治疗应有足够的补液,并鼓励病人多饮水并及时调整饮食。及时解除腹胀因素,保持大便通畅。术后还应尽量避免止血药物的应用。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手术后可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和复方丹参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④输液及静脉穿刺的护理:应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要注意稀释,避免直接静脉推注。术尽量选择上肢静脉输液或穿刺。上肢静脉回流好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低于下肢。提高穿刺技术,尽量避免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并要防止各种微粒进人静脉通道形成微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输液相对较多,持续时间较长,且静脉穿刺抽血化验等操作较多,应尽量避免下肢抽血及输液。⑤注意观察DVT的早期表现:早期发现,早期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阻止病变的进展。观察要点包括:肢体的皮肤温度、色泽、弹性;肢体的围度和压痛;患者的感觉异常。DVT早期的肿胀往往表现为弥散性肢体肿胀、张力较高,皮肤温度可增高、有压痛,肿胀由肢体远端向近端逐步发展。到后期则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常巡视,重视病人的主诉,若站立后有下肢沉重、胀痛感,应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如下肢出现水肿、浅静脉怒张、腓肠肌深压痛,双下肢相对应平面的周径相差大于0.5cm者,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一旦DVT形成确诊,急性期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并制动,高于心脏水平20cm-30cm,避免膝下垫枕,勿下肢按摩,注意患肢脉搏及皮温变化。4 小 结

妇科临床护理人员应对DVT加以重视,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重评估,重预防,落实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时评价实施效果并反馈,把护理程序真正贯彻在预防妇科手术后DVT形成的护理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防为主、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的目的。此外,出院后的随访以及提供后续的健康指导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也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俊堂,胡大一,等.心血管血栓的溶栓与抗栓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1.

[2] W.Ageno,E.Manfredi,F.Dentali,The 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following gynecologic laparoscopy: a multicenter,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07,5(3):503-506.

[3] 侯黎莉.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27-329.

[4] 李正茂,庞达.恶性肿瘤伴发下肢DVT血栓患者血清IL-6和TNF-A的水平及意义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8):907-908.

[5] Reitsma PH,Rosendaal FR.Activation of innate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the Leiden Thrombophilia Study[J].J Thromb Haemost,2004,2(4):619.

[6] Fichtlscherer S,Breuer S,Heeschen C,et al.Interleukin-10,serum levels and systemic endothelial vaso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il Cardiol,2004,44(1):44.

[7] 刘宝瑛,钟梅,等.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病因及预防.广东医学[J],2003,24(7):737-738.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5

[关键词] 微创性;肾取石术;经皮;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3-88-03

Nursing Car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Stone

CHEN Fang

Department of Urology,Ping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Wenzhou City in Zhejing Province,Pingyang 325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PCNL)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in particular,the observa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are effect. Methods All 5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tervention group 29 patients received perioperative care system interventions,including preoperative care,postoperative care,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and care. Control group 29 patients was given random sympto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and summarized the reasons for complications,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appropriate care.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ca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wo major complications include fever 8 cases,bleeding 6 cases,infection 3 patients.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care,they were healed. Patients of intervention group had fever,bleeding and infection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pleural injury and a case of hyponatremia. 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preoperative preparation,postoperative care and complications,prevention and care will help nurses MPCNL postoperative patients for targeted observation and care,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speed up the patients′recovery.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Kidney stone surgery;Percutaneous;Complications; Care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是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安全、无切口、疗效好、住院时间短而逐渐普及[1]。术前充分准备及给予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即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干预被证实是MPCNL术成功的基础和关键[2]。2010年8月~2011年5月,我院行MPCNL 58例,出现出血和感染并发症9例,本文现对MPCNL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均经B超、KUB+IVP或CT确诊,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43.5岁。输尿管结石12例,肾结石25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21例,其中复杂性肾结石13例,鹿角状结石5例。术后并发症出血6例,均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其中5例系二期碎石取石。出现感染3例,均为鹿角状结石患者。58例行MPCNL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围术期护理)和对照组(随机对症护理)各2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结石平均直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将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推至结石部位,从操作孔内插入钬激光,找到结石后设置好适当的功率进行钬激光碎石,将结石击碎至2mm以下,直径较大的结石用取石钳夹出,较小的结石碎末利用灌注泵的水压和逆行注水冲出。所有病例术后均常规留置F6双J管作为内引流,放置14~16F肾造瘘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对比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8例患者中,术前42例患者(72.41%)存在焦虑,12例患者(20.69%)存在恐惧,经过加强心理护理,93%的患者明显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术前检查及治疗,顺利手术。术后出现出血共6例,全身出现感染3例,其中1例术前存在尿路感染,术后1例患者伤口敷料渗液明显,1例患者留置导尿管时出现尿道口红、疼痛,经过对症等积极治疗和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对症护理,均痊愈出院。患者住院时间7~10d。见表2,3。由表2可知,干预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MPCNL患者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效果较好,虽然差异不显著,但考虑可能与样本数过少有关,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进行对比分析更好。对所有患者制作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可知,干预组发生发热、出血及感染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胸膜损伤和低钠血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42例患者(72.41%)存在焦虑、不安、忧心忡忡、食欲不振。护理人员应主动探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态度真诚、语言温柔,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12例患者(20.69%)存在恐惧的心理状态,担心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情况及给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说明手术方式和优越性,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3],积极配合术前检查及治疗,顺利完成手术。

3.1.2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出凝血、生化、术前四项、B超、KUB+IVP、CT等,并做好备皮、清洁灌肠等常规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功能锻炼及训练。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必要时予以吸氧,24h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平稳后停止监测。

3.2.2 饮食护理 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如肉汤、稠米汤等;如无恶心、呕吐等,第2天可进半流质饮食,如肉末粥、面条汤等;第3天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软食,适当摄入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4]。

3.2.3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折叠、受压,扭曲,翻身时避免脱落,经常挤捏,防止血凝块堵塞致引流不畅。

3.2.4 双J管的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不宜剧烈运动,避免突然弯腰下蹲及重体力劳动,勿加压排尿。避免咳嗽、便秘等使腹压增加的动作,防止双J管脱落或移位[3]。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内冲洗”的目的[5,6]。

3.2.5 肾造瘘管的护理 保持造瘘管口敷料清洁干燥,妥善固定,防止脱落,经常挤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小血块和残余结石堵塞肾造瘘管。严密观察肾造瘘管引流物的颜色、性状、量,准确记录。

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3.1 出血 经皮肾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中及术后大出血[7],患者手术结束后回病房,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记录肾造瘘管及导尿管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有效治疗。本组6例患者出现出血,表现为面色口唇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口渴等休克早期表现,肾造瘘管引出鲜红色血尿。立即嘱患者卧床制动,夹闭肾造瘘管,使肾盂内压增高和血凝块形成,达到压迫止血目的,快速、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输血、应用止血、血管活性药物等,24h后重新开放肾造瘘管出血停止,尿色淡红,1~2d后转清,经积极保守治疗均达到止血目的。

3.3.2 感染 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的感染症状,轻者仅表现尿液中有脓细胞,重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体温升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本组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术后常规给予留置导尿,放置肾造瘘管、双J管,给予充分引流能降低术后肾盂内压的升高,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对高热患者做好降温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定时更换引流袋,预防逆行感染;保持病房及床单的整洁,限制探陪人员,鼓励患者多饮水,经上述处理后3例患者均痊愈。

3.3.3 低钠血症 本组未发生此并发症。

3.4 出院指导

出院后1~2个月来院拔管,根据结石成分指导饮食,适当限制钠即食盐的摄入可减少钠、钙、尿酸和草酸盐的经肾排出,有利于防止尿石复发[8]。定期随访,1个月后门诊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行B超检查,以了解结石复况。

4 讨论

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对MPCNL术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本组研究结果证实,干预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发生发热、出血及感染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MPCNL术后出血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的充分准备及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肾造瘘管和留置导尿管的妥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大社,黄煜,粱明华,等.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0(5):312-313.

[2] 何冰,经霁,程开琦.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7):1905.

[3] 赵婧,朴元子,桑晶,等. 留置双J管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06,20(1):161-162.

[4] 陈善勤,王学华,万旭辉. 经皮肾镜取石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巨型结石8例[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11):636.

[5] 袁坚,吴开俊. 经皮肾镜术并发大出血16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22(16):530.

[6] 邱玲. 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护理体会[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9-554.

[7] 李艳,宋绪梅. 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J]. 右江医学,2009,37(5):635-636.

[8] 郝立娟,崔玉美.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98-99.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6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入选的 60 例下肢骨折患者均于 2011 年 3月 ~2014 年 3 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 , 上述患者均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无其他脏器严重并发症、均同意参与本实验。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0 例 ) 中男21 例 , 女 9 例 , 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 18 岁和 63 岁 , 平均年龄 44.8 岁 ;导致骨折原因交通车祸、高处跌落等。对照组 (30 例 ) 中男 22 例 , 女 8 例 , 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 19 岁和 60 岁 , 平均年龄 45.2 岁 ;导致骨折原因交通车祸、高处跌落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下肢手术的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干预。术前让患者了解病情、手术治疗过程、术前注意事项、术前准备等 , 了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 术前嘱咐患者戒烟、戒酒 , 了解长期卧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均可导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术前心理情绪状况 , 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 在和患者交流沟通中鼓励支持患者 , 在护理过程中舒缓患者因疾病等原因产生的不良情绪 , 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手术和术后恢复。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 , 让患者了解排气后可进食等方面知识 , 禁止食用辛辣食物 , 多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容易消化食物 ,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 防止便秘。②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做好病情观察 , 观察患者趾端部位的血压运行情况 , 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 ,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皮肤颜色 , 感知皮肤温度 , 和患者进行交谈了解肢体情况 , 根据观察的患肢情况与患者健侧肢体进行对比。嘱咐患者术后做好功能锻炼。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 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观察患者健侧和患侧下肢深静脉血管 , 如果血流变细 , 超声显示血管内发现有低回声团块 ( 或血流回声消失 ), 可认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对照组围手术期发生 6 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 发生率为 20.0%,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 (14.73.6)d、(18.63.1)d ;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7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训练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屈曲,也可导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也较明显。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0例,其中男3例,女17例,年龄1岁半~3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复位并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向患儿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认识到尽早手术的重要性,消除其紧张心理,以获得积极的配合,接受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术前指导。

2.1.2 术前准备

2.1.2.1 饮食护理 所有患儿均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增强体质,利于术后恢复。

2.1.2.2 做好术前准备 患儿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须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一日备皮、剪指甲、做皮试,术前6小时禁饮食。

2.1.2.3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病房还要准备好监护设施如监护仪、氧气、吸痰器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⑴注意生命体征,测T、P、R、BP至平稳。⑵注意石膏的护理,观察趾端血运情况(皮肤温度、颜色、感觉、活动度、毛细血管搏动征等。⑶大小便的护理: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⑷注意刀口渗血情况。⑸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患儿趾端的清洁,便于观察肢端循环。定时协助患儿更换,每日翻身3~4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保护患儿骨突处及受压部位,石膏边缘应整齐和光滑,内垫要超出石膏边缘。

2.2.2 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3天,防止感染。

2.2.3 康复训练指导 ⑴患儿术后行髋人字石膏固定后摄X线片检查,观察手术效果,一周后戴石膏出院,指导家长置患儿舒适,给予被动活动石膏外远端关节,主要为足趾背伸、趾屈活动。⑵患侧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先健侧后患侧。⑶术后2个月门诊随访,如X线显示髋关节复位恢复良好,可去除石膏在床上活动 ,练习屈髋、屈膝以及髋关节背伸,禁止患肢内收和内旋。⑷手术后3个月及4个月左右再次门诊复查,如X线显示髋关节复位恢复良好,患儿可下床活动,做下蹲动作,练习髋膝的屈曲活动,每次30分钟,每天2-4次,但忌跑、跳。⑸对于髋关节切开复位加有股骨短缩者,2个月后去除石膏,可床上活动,3个月后门诊复查,如恢复良好,可下床活动。

3 结果 20例患儿均手术成功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患儿均完全康复,无并发症发生。

4 体会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8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89

作者单位:200438上海市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腹腔镜科

汪佳佳:女,大专,护师

通信作者:沈丽,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全内脏反位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人体内脏解剖变异,系指心、肺、横膈、肝、脾、胃、肠等全部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在发育过程中胸部脏器和腹部脏器以正中线为轴发生转位,如同镜子成像一样,故俗称“镜面人”[1],而循环、呼吸、消化功能均正常。肝脏是胃肠道肿瘤转移最易发生的靶器官,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愈手段[2]。肝脏转移瘤切除的手术风险较大,易出现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全内脏反位患者因解剖位置变异,临床收治的此类患者较少,手术风险更大,同时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更高,所以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我科于2013年9月收治1例全内脏反位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周密细致的个体化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0岁,因降结肠癌行降结肠癌根治术后1年,术前检查无肝转移,术后静脉化疗8次(folfox方案),定期复查。2013年8月于我院行磁共振检查,结果示全内脏反位,反位肝左外叶结节型占位,胆囊结石,未做特殊治疗。于9月22日收入我科,入院后常规护理,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无手术禁忌,于9月25日在全麻下行反位肝左外叶切除、右前叶肿瘤切除、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400 ml,未输血。术后给予抗炎、保肝、营养药物治疗,恢复顺利于术后第7天康复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首先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生活习惯、家庭社会背景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再根据病情向患者提供个体化信息支持,同时耐心倾听患者因疾病以及全内脏反位导致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配合医师一起告知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因该患者为二次手术,其焦虑情绪较其他患者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我院为专科医院,在肝脏手术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既往收治过全内脏反位的类似病例。讲解以往成功的病例,消除其思想顾虑,增加对手术的信心。对患者及家属尊重、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2)术前检查。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B超、胸片、肺功能、CT及各项生化检查等。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应注意患者异常的生理结构,与相关临床科室沟通交待患者全内脏反位情况,协助顺利完成术前检查,如心电图检查左右上肢各导联波形与正常相反;B超检查肝脏、胆囊在左上腹,胆囊影位于左上腹;两叶肺的位置相反;脾脏在右上腹等。给予血型鉴定及备血。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及术前检查和检验的异常结果,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落实。(3)营养支持。患者自诉6个月内体重下降12 kg。因患者体重下降明显,给予微型营养评定表(MNA)评分为16分,存在营养不良。所以术前除了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外,每天口服肠内营养乳剂(瑞代)500 ml,以改善营养状况,术前再次评估营养评分,减少手术并发症。(4)健康宣教及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下午口服肠道灌洗液、晚上清淡饮食、术前12 h禁食、术前6 h禁水的目的和方法。次日晨取下活动性假牙及金属贵重物品,术前排空小便,消毒沐浴液沐浴,用龙胆紫标记手术切口。术前留置胃管,全内脏反位的患者食道下端偏向右侧,斜形穿过右侧横膈食管裂孔,连接于胃的贲门,置胃管时应动作轻柔,嘱患者多做吞咽动作。护送患者进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及全内脏反位的特殊性并填术交接单。

2.2术后护理

2.2.1按外科常规护理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6 h后改半卧位,予持续低流量吸氧72 h,氧流量3 L/min。给予24 h心电监护,心电监护电极片粘贴时位置与正常人左右相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引流管、切口敷料的情况,倾听患者主诉,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及时处理。术后禁食、禁水,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指导患者咳嗽的方法,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温水擦浴1次/日,口腔、会阴护理2次/日,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2.2导管护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因患者全内脏反位,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特殊位置(与正常人相反,根据反方向判断各器官的位置),并做好标记,保持管道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腹腔双套管反复冲洗低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腹腔渗液,通过反复低负压冲洗引流减轻腹腔渗出液中的毒素及病原菌引起的膈下积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可以起到治疗和引流的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腹腔双套管接墙壁式负压吸引器吸力不可过大,为0.02~0.04 MPa,冲洗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硫酸庆大霉素16万U,预防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同时防止引流袋抬升过高引起逆行感染。据文献报道[4],即使严格消毒,单次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2%,留置导尿管1 d的感染率约为50%,超过3 d者感染率可达90%以上。因此本例患者术后第2天拔除尿管,拔管前间歇夹管每2~3 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2.2.3疼痛护理由于术后疼痛给患者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带来不良影响,疼痛感觉和反应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5]。良好的止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情,保证患者疾病及时恢复。其中止痛药物的运用仍是目前解除术后患者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运用镇痛药物是药物止痛的关键步骤,要了解各种止痛药物的应用原则、适合人群、药物的禁忌证和并发症,避免盲目用药而造成不良后果,并且要防止患者对止痛剂的依赖性[6]。本例患者术后使用麻醉自控镇痛泵持续给予镇痛药,“长海痛尺”[7]疼痛评分在2~3分,术后第3天拔除自控镇痛泵后,给予分散注意力、音乐等方法减轻疼痛,疼痛评分为0分。此外,患者在咳嗽时指导患者环形按压切口,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因咳嗽、引流管刺激引起疼痛,疼痛效果满意,未使用镇痛药物。

2.2.4营养支持患者术后禁食期间给予足够的热量补充,预防体内消耗蛋白质,提供能量,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支链氨基酸等营养支持,必要时输入血制品。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流食,并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直至普食,选用优质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的食物摄入。本例患者术后第3天进流质饮食,第4天进半流质饮食,第6天进普食。术后第6天MNA评分为18分,营养状况改善。

2.2.5并发症的预防(1)出血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该患者肿瘤靠近第二肝门,又由于全内脏反位,术后发生出血的几率较大,所以密切观察引流液、监测生命体征、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脉搏及脉搏的变化至关重要。如果腹腔双套管内引出血性液体,引流量大于200 ml/h,应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2)胆瘘是肝叶切除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应密切观察腹腔双套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如发现胆汁样液体引出,应及时处理,并延长腹腔双套管放置的时间,以便充分引流,利于瘘口愈合,同时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3)胸腔积液是肝叶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体温升高、刺激性咳嗽,应立即通知医师。本例患者术后发生少量左侧胸腔积液,鼓励患者加强营养摄入,2 d后复查B超自行吸收。患者术后积极配合治疗,恢复顺利。

3小结

全内脏反位肝脏转移瘤患者较罕见,总结对本例患者护理经验,笔者认为术前医护人员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检查和支持、健康宣教和手术部位交接等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需根据患者全内脏反位的特殊性,给予患者包括外科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并在疼痛护理和营养支持方面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术后康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乔江春,唐大年,刘燕南,等.内脏反位成年人肝移植方法的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5):334-336.

[2]廖皓宇,何劲松,唐锦,等.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治疗现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4):336-341.

[3]青晓.肝癌术后行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引流78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10-11.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9.

[5]李海霞.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231-232.

[6]史红萍.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113-114.

[7]李敏,覃鸿雁.“长海痛尺”在胸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09,4(2):191-192.

(收稿日期:2014-05-17)

上一篇: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