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

时间:2023-11-03 06:28:56

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1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071-04

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丰富表现形式与内涵,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内在文化机理不断发生了变化,使其生存环境与生存形态出现了断裂,在走向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使得民族性不断消失,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全球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1],因此如何在文化认同背景下积极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证传统体育的不断更新与现代化转型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事业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中的历史轨迹,从传统内涵中分析并探索出不断促使民族传统体育创新与超越的机制及其相关因素,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

1 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

1.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表达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2],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符号通常具备一定的文化特殊性价值与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发源于传统劳动的主要形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丰富与完善并最终形成,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不同的民族通常会有不同的社会实践条件与经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产生特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为基础,结合传统的健康观、生命观等而形成的有关人体科学的文化符号代表,主张机体的和谐平衡,以共存的价值观念为基础,确立个体不同元素的相对独立性与主体性[4]。另外在认识与感情之间,也主张不断地对话与交流,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的作用,要求自我与他人之间进行有价值的沟通,从对方那里找到自己存在的形式与价值,以发现自我的不足,从而不断更新并重塑新的文化符号。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对其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断吸收世界上先进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夯实自己的文化体系,才能够有效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进步与超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有效表达,因此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就是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与多民族的凝聚力。分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认同可以看到其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的思路,因此需要在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固守自己的本土与核心文化内涵,保持自身文化形成与塑造的创造力,尤其是原生态文化宝库体育文化在内的所有特色文化符号内涵。另外还需要加快与世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及优秀体育文化的交流,加深理解,不断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认同观念,促进符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文化认同要求与文化符号内涵的形成。

1.2 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体系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科学与完整,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固定的归属感与价值感[5]。不同的文化通常会有自身特殊的价值体系与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方式、观念体系、价值取向及心理发展结构是在历经长期的文化选择、冲突与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对固定性,一旦形成,其价值体系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西方竞技体育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挑战,文化共融与多元共存的价值观念崩溃,多元体育文化在中国的交融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地位让位于西方体育文化,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性、文化性与传统性不断退出历史的舞台,越来越少的人会注意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固有的民族自尊心要求我们不断采用新的、成熟的方式来改进作为本土文化体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因此西方理论结合中国传统体育形式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但发展的结果则证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出现异化。因此如何有效适应全球化的要求,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重构,从而形成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中国文化体系的发展变迁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传播,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发展中的地位被彻底颠覆,包括其心理倾向、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及精神结构等方面。

要重塑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及内涵,需要不断秉承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价值与修养,重视福寿与健康的民族品格,将“动静结合”、“阴阳相生”的养生理念融入到体育文化理念中,达到有形而下的身体锻炼与体育发展,从而促成传统体育形式及文化内涵的升华[6]。文化认同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在一定的民族与地域中不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精神架构。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我国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主要反映在其发展历程方面,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会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展现新的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大致经过了三个历程:萌芽期、成型期和转型期。

2.1 萌芽期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最初产生于传统的劳动形式,从原始的禁忌、崇拜及神鬼迷信的土壤中产生出的身体活动及礼仪表达,是一种原始意识、思维及早期迷信崇拜与人们生活的有效结合[7],并在群体认同及行为下逐渐成为具有特定内涵与民族色彩的地域风俗习惯。但这一时期,受地域空间限制,这种风俗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融合,因此形态丰富,百里不同俗。比如端午节,在当时的北方地区是忌恶日,而在南方则是龙图腾划龙舟的表达。这种不同甚至延续至今,包括目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之间及少数民族内部之间,在不同的区域还存在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2.2 成型期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成型期主要是在两汉年间,受国家大一统与文化交流的影响,体育文化也逐渐成体系性发展趋势,传统体育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变异,比如对原始崇拜的活动变成了对历史人物的祭奠,并成为了节日风俗的主宰。一些风俗性活动逐渐变成社会礼俗,这些礼俗又经过演化变成一种风俗,不断地被人们接受、认可并传播。在魏晋之后,社会动荡、民族迁徙,民族之间不断融合,也使得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活动开始融合,并得到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比如端午节从划龙舟到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公认的风俗与礼节[8]。

2.3 转型期

转型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在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内涵的不断深入发展等方面,传统的活动与节令习俗等完全从原始的禁忌迷信中解脱出来,一度转变成具有娱乐价值与礼仪性的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大量的娱乐健身活动开始出现在节日中并且不断传播、交融,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内涵的表达,比如中国传统的拔河、游猎、蹴鞠、射箭等活动。发展到明清时期,传统体育活动中的游乐性一度成为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比如元宵节放花灯、旱船秧歌、玩狮舞龙、杂技百戏等,还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特有体育活动比如摔跤、那达慕大会等。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传承的建构

3.1 “四位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分析

“四位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和民族传统体育组织[9]在内的通过某一类媒介或某几类媒介的传播而进行的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及传承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应首先定位于学校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从其教育范围来看,有相对宽泛的教育场所,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整个社会大环境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发源于人类生活,因此也蕴含了丰富了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内涵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家庭与社会成为人民大众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传播的基础的场所和自觉的文化行为。但要想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还需要借助于主流性的教育体系,即学校教育,去进行有目标、有意识的系统化、科学化学习,发展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

学校教育不仅培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者,还积极发展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包括参与式传承与专业化传承,前者是一种积极参与并热心支持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后者则是具有系统知识结构并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要职责的专业化人才。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士与大众支持者和参与者共同努力,而学校教育则正是参与式传承者的主要教育场所。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传承更加系统与科学,学校教育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相应的课程学习中,经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与计划,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促进与感染,强化个体的民族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科学规范的形式传承下来(图1)。

学校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10],是保证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普及与发展的重要形式,只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才能更好的保证其持续健康的发展。

图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传播途径

3.2 如何有效建构并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四位一体”式发展

“四位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四个方面有机结合与统一。对于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文化内涵来讲,其更多的蕴含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因此通过非学校教育传播的途径,比如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都可以广泛的在社会范围内进行传承,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参与者个体中。

社会教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风俗习惯、宗教活动及民族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通过发挥各自的特点及权威价值,通过有意或者无意的浸染,将民族体育活动的文化精神与价值内涵传承下来。在民族体育传播的过程中发动了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宗教以其特有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强化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个体心中的地位,使其在个体心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校教育是具有明确目标与方式的正规化文化系统传播教育方式,因此是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核心方面,家庭与社会教育是此核心教育的必要补充。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培养专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沿袭者,家庭、社会及一些民族体育组织协会进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传播到每一个参与者心中。只有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传统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完善。

4 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境

4.1 生存基础的缺失

由于我国民族数量多,地域范围相对较广,因此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及环境条件,这些促使了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有文化性质与内涵[11]。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体育更多了发挥了其娱乐功能,某些文化内涵与特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消失,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使人们没有耐力来继续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使许多民族无形文化资产被迫流变消失。

4.2 文化内涵的侵权

由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侵权行为在所难免。首先从国内讲主要表现在一些品牌商标的侵权,比如“少林”这一商标,就涉及到家具、汽车、医药、酒业等许多行业,从国际来看,外国许多国家与地区也开始关注“少林”,以“少林”命名的商标达到100多项 [12],利用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广泛影响力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来获取商机,赢得利润。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产权及名誉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虽然国家针对这些事件也制定出了一系列法律制度进行有效管理,但总体上来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因此现阶段需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4.3 西方竞技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异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外来竞技体育文化不断侵入我国,使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发生异化。从目前体育发展状况来看,一些国外竞技体育包括足球、篮球等开始取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一跃成为中国主导体育项目,使得本土传统体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发展状况越来越差。在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体育对各民族本土传统体育的冲击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在中国已经很少有人练习太极拳、进行舞龙等表演,甚至仅存的练习者也对其内在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不甚了解。而在体育舞台上竞技与表演的大部分是根据西方竞技体育发展思路来进行的,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因此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呼吁保护并传承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与其他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

5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超越

5.1 促进体育文化体制有效改革

促进体育文化体制的有效改革是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创新。要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需加强传统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丰富与完善的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场所,不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其次要以现代化市场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充分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体育文化与资源的沟通,开拓市场,在保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鼓励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度;再次要不断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关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制度与方式的沟通与交流,将西方国家俱乐部及产业发展制度引进来,不断创新体制,壮大自身的实力,实行法人治理与市场化运作方式改革,努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有活力和潜在持续发展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最后要重视创新机制的开展,不断推进传统体育事业向管理体育方向转变,综合运用市场、法律、政治等多种途径,促进传统体育事业及体育文化的规范化发展。

5.2 完善体育文化法律保障机制

完善体育文化法律保障机制主要是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规以保障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及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历史赋予时代的重要使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法律是有效保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最有力保障,国家需要从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出发,从体育、文化及知识产权等角度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实施一定的法律保护政策,加强相关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的设立与管理,有效保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5.3 学习与借鉴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发展模式

学习与借鉴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是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及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不断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13]。学习与借鉴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发展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内容:首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吸收精华,去除糟粕,对文化模式进行合理创造与改进,对于不符合我国发展阶段与国情的,需要去除;其次要在保持本民族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西方体育竞技性核心精神,追求自身文化内涵与精神发展的价值实现;最后要积极借鉴现代体育发展模式及优秀成果,引入现代化的体育方法及科学发展理论,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理论建构与研究,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组织体系及传播手段,不断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5.4 不断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的超越与创新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多民族之间不断交流与融合,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吸收外来因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向外扩散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相邻地域之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会形成一种新的跨越民族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包括精神信仰、历史记忆、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与民族形式融合起来。

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了更加规范的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依赖,全球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民族体育的不断融合,因此需要不断维护自身的特色,吸收他国的有利因素,摒弃糟粕,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时期要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创新与超越,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政府在有关方面的领导,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与民主的管理过程与决策形式,不断创新。

另外,民族传统体育还需要不断适应健康化与持续化发展的理念,提高自身的娱乐性价值与审慎性价值,以形成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大众晋升目标的实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文化内涵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其更加通俗化、科学化、大众化,保证其持续健康的发展。

6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走向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重要方向性内容,也是多样化与多体系特征逐渐进行归类与整合的发展过程。如何保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促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世界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模式分析,需要从多层次的延续中发挥自己的功能,呈现出具有个性化文化内涵与品位的现象。从现代体育发展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体育需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世界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等.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153-1157.

[2] 徐华.传播学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 刘凤虎.从文化学的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5):73-75.

[4] 王广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与科学,2010,31(1):33-36.

[5] 万义,白晋湘,屈杰等.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28(1):25-28.

[6] 高守清.“人文奥运”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走向[J].体育与科学,2009,30(5):43-45.

[7] 高守清.论民族传统体育的异化及理性规避[J].体育与科学,2011,32(1):83-85.

[8] 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72-876.

[9] 朱家新.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7,14(5):73-77.

[10]李延超.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11]胡悦,韦晓康,王新等.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127-129.

[12]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26(7):71-74.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2

从现代的人性观来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理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艺术想象映照现实人性缺陷这一方面上有着显著的优点。对此,胡克归结得好:“如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少还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于人性的理解会造成偏差,难以充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次难以表现人的深层欲望,反文化因素也就缺少更多的表现机会。再有就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觉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更多地获得解放。”② 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作中,这三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切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代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统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础而具备较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到了今天却只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相当程度上致使鬼神类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批判迷信弘扬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思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义,同时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益模糊。这种情形在当下大陆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园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鬼怪类型片是缺席的。个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在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接受情境中,唯物论也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怪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的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无处告白的尴尬;国内鬼怪片摇摆于诸多类型,在凶杀、吸毒、枪战、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次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传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片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在当代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去了精神崇拜的意义。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被斥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遭受了多次打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民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泛驱除了作为文化存在的鬼神阴影(在以科学破迷信的启蒙中,国民性批判与鬼神批判始终联系在一起),从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续扩散的可能;那么,极端粗暴的非学理形式则在观念形态画上了一条巨大的伤痕,严重亵渎了具有精神崇拜意味的鬼神文化,继而影响到当下社会的集体心理。当人们每每赞美高扬西方式的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或者沉痛控诉给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往往疏漏了标志民族身份的文化传统被迫散落到民间角落的事实。然而很快,鬼怪们寄身的民间这一文化空间又遭致商业文化的鲸吞蚕食。伴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迅猛兴起,西方快餐式的大众文化进一步争夺瓜分文化市场,这导致本已独木难支的民间文化空间雪上加霜,毋庸讳言,同质化的全球想象严重威胁到传统鬼怪本已日渐窘迫的存身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鬼怪类型片呈现的文化症候是复杂的。国内鬼怪类型片处于幼稚不成熟状态,这不能简单归因于电影审查的体制问题。近年出现的如《闪灵凶猛》、《凶宅幽灵》、《七夜》、《午夜惊魂》等鬼怪片在恐怖气氛、血腥场面的营造上,并不逊色于亚洲其他国家的鬼怪片,但是难以叙述一个具备文化意义的鬼故事,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鬼怪类型片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所面对标准化的观众群体(the mass),在性别意识、知识结构、道德观念等等,与鬼神文化所寄身的民间俗众(the folk)已有较大的区别。与热衷传统鬼怪的香港恐怖片相比,大陆的鬼怪片显然有所不同。专门研究恐怖片的阿甘曾这样说:“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有不可以科学解释的事,但我不喜欢缺乏根据的幻想,比如转世投胎的事,这太玄了,超出了广大观众的生活范围和理解范围。”③ 而事实上,鬼怪、幽灵、凶杀、报应甚至等内容恰恰是鬼怪文化的必要构成因素。正如此,困惑于怎样运用传统文化(甚至有些是糟粕的部分)参与现代的文化消费,当下的鬼怪电影难以建立起富有传统文化气质的鬼神叙事逻辑,出现了文化身份的混乱,具体表现为:

1、目前国内的鬼怪片一大难题就是寻找一个鬼怪出没的合理性空间。实际上,这是传统基于血缘相承的家庭向现代横向小家庭转换的结果。在传统观念中,“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鲁迅语),神秘的血缘关系在生死的衔接、容纳鬼怪上存在着广阔空间;而基于现代文明建立起的非血缘关系的小家庭从根本上缺少容纳鬼神的余地。因此,大多鬼怪片或者简单地设置一个偏离现代的边缘的自然空间,以时间停止流动保存了传统文化中鬼怪出没的合理性,如《闪灵凶猛》中探险者盘桓的古寨;或者以“现代人闯入旧家庭”的叙事模式,如《七夜》新婚回来的古宅,但如此绝缘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假想空间难以引起观众的切身感触。

2、国内鬼怪片始终立足于阐释现代文明与传统迷信的启蒙主题,这导致影片内部存在着呈现鬼怪却又否定鬼怪的矛盾。现代性启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不断出现的社会意识,否定鬼怪存在的观念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加之主流意识对鬼怪存在的否认,也使得鬼怪难以真正地扎根于当代社会。因此,国内鬼怪片主体部分虽然充斥着令人惊悚的鬼怪形象与声响,结尾却又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现实逻辑上来,从根本上消解了整部影片重点渲染的鬼怪,如《闪灵凶猛》最后归结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问题,而《七夜》中的鬼怪,既不是古代上吊的三姨太太,也不是源自现代冤死的妹妹云袖,这些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的装神弄鬼,影片所归结的制毒、贩毒、凶杀等现实社会问题严重羁绊了鬼怪片超现实的想象力,与《午夜惊魂》非常类似。这种否认鬼怪的存在,在一部鬼怪片中可能会用惊悚的视听效果遮掩了负面影响,但很不利于整个鬼怪类型电影形成特有的叙事逻辑。

3、笃信启蒙理性的当下中国以科学为发展大旗,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类终极关怀的兴趣。如果说提炼、契合当下社会心理的热点、难题是类型电影叙事的根本,那么,我们不能不说,科学促使物质财富剧增的同时,也加剧了迷恋现世的享乐主义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由此导致肤浅地理解鬼怪。鬼怪与死亡的联系,古已有之,《礼记·祭法》云:“人死曰鬼。”这也是当下国内鬼怪类型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方式,鬼怪把死亡、恐怖勾连起来,但又由于鬼怪存在遭到根本否认,死亡与恐怖也失去了表达的力度。更值得注意的是,以鬼怪表达恐怖绝非传统文化的特征,人鬼相通、相亲同样可能形成最富魅力的文化亮点。《尔雅·释训》云:“鬼之为言归也。”郭璞注引《尸子》云:“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可见鬼怪绝非现代人想象得那么可怖。正如应锦囊先生所说:“中国早期关于鬼怪的叙述文体,虽是以志怪为主,但简单朴质,没有产生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当它们沿着唐代传奇发展成为很完美的小说时,更不以恐怖为审美感情……恐怖必然会破坏那含情脉脉的使人深思的愉悦与哀伤的境界。”④ 鬼怪理解的狭隘化把鬼怪与相连的传统元素也割舍掉了。《七夜》在表现新婚夫妻亲热时的羞涩与犹豫(从演员到镜头语言,都是如此)足以证明。的确,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格局中,“鬼神世界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文化空间,一个可以恣意泼洒才情的地方。中国作家可以借助鬼神世界表达自己的带有异端色彩的思想,或在非现实的面罩掩护下,淋漓尽致地表达对现实的挞伐,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⑤ 鬼怪类型片尽管是“曲折的现实倒影”,但毕竟也是表达现实之一种策略,从这个角度说,对现实生存与死亡体验的匮乏,也促使了国内鬼怪类型片的苍白单调。

二、日本鬼怪类型:透视现代人性的曙光

当我国鬼怪片较多地把叙事视点限定在成人的时候,日本鬼怪类型电影则将视点控制在未成年人身上(尤其是中小学生),虚拟的鬼怪世界在学校这样一个传播现代知识的场域中出现,恰恰利用了知识理性在滥觞时虽触及到神秘的生命存在而又充满困惑的矛盾性。《午夜凶铃》中那盘贞子复仇的录像带首先就在学校中流传开来,血腥而诡秘的《情杀》主要叙述学校里那群青春而敏感女生的情爱故事,《学校怪谈》从影名上就标示出学校这一特殊场合。日本鬼怪片把学校设定成鬼怪出没的领域,又把传播知识的老师们排除在外,对深受神秘力量支配的学生无力援助。这表现出日本鬼怪类型片一方面充分利用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与不堪惊吓的脆弱心灵,迅速地将恐惧害怕传达出来,以极具传染的力量,形成让成年观众恐惧的氛围;另一方面,这种处理将传统鬼怪文化的恐怖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社会关系简化后的孩童们与成人隔离开来,以弱小群体在巨大能量面前的孤立无援构成了一个人类存在的文化隐喻。

尽管日本鬼怪类型片将叙事视点限定在未成年人上,但是又大多将审美诉求拓展开来,延伸到成年的世界。这种矛盾的定位反映了深具传统文化特征的鬼怪文化积极融化现代文明。之所以限定在未成年人的叙事视点,因为孩童思维具有人类早期的混沌特征,能够真实保存与还原传统的鬼神观念,给鬼怪的出现与存在留下颇具说服力的叙事空间;而观众诉求点之所以能够拓展,就在于已成传统的鬼怪类型片持久地刺激、保存散落在当下社会群体中的鬼神崇拜,积极回应传统的鬼文化,体认独具特色的民族身份。我们知道,日本鬼怪借用佛教中牛头马面、罗刹夜叉等形象,狰狞而恐怖,生性尤其残暴,一出现就以吃人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化的鬼怪存在很大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现代社会中,物质高度发达,科技理性日益昌明,单纯的鬼神恐惧以及承载其上的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传统鬼文化有所淡薄,而形貌狰狞、丑怪的鬼则在现代人心灵深处唤醒了一种原始的淳朴可爱之感。在许多地方民俗中,鬼起到赐福于人,监督行为的作用。显然,在现代科学观念疏离与间隔后,传统鬼文化令人恐怖的一面逐渐置换成祛除功利后的审丑愉悦。日本学者高平鸣海在《鬼》一书中提到,“我其实喜欢鬼,虽说鬼有各种各样,但他们拥有强大无比的力量,即使最后被打败的鬼,其形象也十分纯洁。”⑥ 应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照此逻辑,日本动画片出现大量的鬼怪内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千与千寻》就是典型的例子。从类型上说,这部动画片无可争议地属于鬼怪片类型,宫崎骏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想象力,无论从影像的空间造型上,还是整部影片的叙事逻辑,严格遵照传统文化的鬼怪体系,如以隧道将阴阳世界分割,契合古代洞天的空间观,环绕四周的冥河、高崛的奈何桥、日息夜作的习惯以及父母因贪吃而成为猪,均符合佛教对地狱的设置。与此同时,电影叙事也遵照传统鬼怪逻辑:人类误入鬼神领地触犯禁规、遭致惩罚,而人格亮点最终解除魔法重归人间。影片中拯救父母、突现孝道的传统伦理(从一定程度上说,《千与千寻》与传统鬼戏《目连救母》有着相似之处)在日本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中难以见到,而《千与千寻》将之融合在儿童题材,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在千寻身处厄境时,善良、坚韧、勤俭、谦敬等传统道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说,日本的本土文化借助儿童、鬼怪题材获得了极其生动的表达。当然,这并不是说《千与千寻》就只有传统文化,影片在传统鬼怪叙事的框架中融合了现代人性观,千寻与小白的情感契合冲淡了传统孝道的伦理色彩,主体部分两人的交往过程被编导释读为一段在互助过程中浪漫唯美的爱情,而这打动了无数年轻人的心。

弱化道德观念导致因果报应的传统叙事链条松懈,好人善报的观点已大为改观。如《情杀》中大方热情的田中并未因为良好的道德素养而获得善报的结果,相反她也在众人面前自杀殉情,极为惨烈;而罪魁祸首的柴山武彦与情人在死去后也并未受到恶报,这与传统鬼怪片就完全不同了。再如《午夜凶铃》中冤死的贞子是报怨复仇的恶鬼,然而在报复中完全不顾对象善恶的道德区分,在相当程度上质变成一场鬼与人的战争,因此《午夜凶铃》的第二部就逐渐滑向了科幻类型(贞子的录像带之所以具有杀伤力,是因为带有易于传播的病毒),偏离了传统鬼文化匡正道德、监督行为的功能轨道。而从影像叙事看,利用鬼怪文化的神秘、诡异、恐惧、尊崇等传统的心理惯性,在视觉效果、氛围苦下工夫,这可算是日本鬼怪类型电影历来的一大特点,然而伴随着社会观念的现代改变,也出现了祛除鬼怪恐惧、增强人鬼相亲的倾向,以个人成长的类型来拓展单一审美效果,使之逾越单纯宣泄恐怖、绝望等心理的藩篱,呈现出坚强而自信的现代人性观。《情杀》联系阴阳两界的是绿子与尼之介相约路旁小庙的承诺,由于这承诺使已然发疯的绿子与母亲从病院逃出,与尼之介相会,也才引发学校这一场血腥的恋爱悲剧。《学校怪谈》也以承诺的方式实现故事的逆转。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注重人格尊严、个人独立的现代人性观对日本鬼怪片的改写,具有相当的文化表征意味,从人鬼相斗到人鬼相亲,富有魅力的现代人格在鬼怪类型片中崛起,暗示了西方现代文明在日本强劲增长的态势,积极促进了当下日本大众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

三、韩国鬼怪类型:回归传统的现代

众所周知,韩国影视剧自由地穿行于注重传统人伦道德与现代文明之间。这突出表现在以《我的野蛮女友》为代表的青春偶像片,时尚的消费、靓丽的容貌、张扬的个性使之载负着清晰的现代感,而在都市现代的面具下,仁厚、含蓄、专一等传统道德形成最令现代人怦然心动的人格亮点。与电影相对,韩国电视剧尤其是家庭亲情剧,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等,充裕地传达现代家庭中的传统文化品格,以传统家庭的伦理观照现代社会中小家庭的缺陷。应该说,执守本土题材、关注本土道德观念,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文化个性,这是韩国影视剧成功的关键,从中可以透视出民族强烈自尊与自信。简单地说,物质繁盛,经济腾飞,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为韩国现实题材的影视剧叙事提供了坚定的本土立场,为观剧者提供了现代的消费想象,而且,现实的成功使影视剧编导们在表现如上信息时无比自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⑦。与日本电影一样,韩国影视剧对当下韩国民众体认、增强本土的文化身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伴随着韩国影视剧在整个亚洲文化市场的猛进如潮,韩国本土文化弥散开来,乃至刺激了亚洲的文化自觉。有论者就认为:“韩国电影如今已从单方面的观赏、娱乐,变成东方意识自我认识的桥梁,在亚洲,正担负着更加宽广的文化使命。”⑧ 应该看到,韩国影视艺术的崛起与强化本土的文化身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尽管与青春偶像片相较,韩国鬼怪类型片在观众票房以及艺术成就上有所逊色,但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青春偶像片强调容貌靓丽、个性张扬的现代特点,但又以传统儒家中和的美学原则,强行控制激情的迸发:传统与现代出现一种交织复杂的状态。相对说来,鬼怪类型片中的传统与现代交锋则简单得多,它无意表达传统与现代的复杂性,而重在体认鬼怪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目前韩国类型电影(包括大量的文艺片)积极体认、严格遵循本民族文化身份下,具有悠久传统的鬼怪必将进入电影,鬼怪类型片迟早都会焕发出令人惊悸震颤的审美效果。如近年来就集中出现了如《指甲》、《圈套》、《女校怪谈》、《退魔录》以及《凶咒》等等一批鬼怪类型片。应该说,《红眼》(导演金东斌)更是成熟地运用大光比的布光、低色调、不均衡构图,空洞的车厢对人类的挤压等等黑的影像风格;并且,影片充分发挥了声响效果,如偶然响起令人悚然的火车汽笛声,这显示出韩国鬼怪类型片的导演们已经成熟地运用鬼怪类型的诸多元素,在形成惊悚的视听效果方面,即使与擅长营造恐怖气氛的日本鬼怪片相比也毫不逊色。

与日本鬼怪片不同的是,韩国鬼怪类型片叙事结构更具有强烈的传统鬼怪文化色彩,现实的人与想象的鬼怪形成了一种明显的比附关系。如果说日本鬼怪片一方面遵循并强化传统文化中的鬼怪观念(如凶狠的恶鬼形象),另一方面又以日常理性获得了审美距离,形成颇具现代意味的审丑效果;那么,韩国鬼怪片则始终沿循传统鬼怪文化的发展轨道,以作为文化观念而存在的鬼怪监督并规范着人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举动。如上所说,日本鬼怪片注重以现代人性观改写传统鬼怪囿于人伦善恶的叙事逻辑,而韩国鬼怪片更强调传统鬼怪文化中的道德因素。

韩国鬼怪类型片注重鬼怪与人类的比照关系,深入挖掘了多重的鬼怪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小说颇有相似之处,“开拓或者更确切地说臆造了一个幻想的、虚妄的鬼神世界。这是一个神奇、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想像或幻想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空间或符号的空间。它与人世构成了相互对立、比照、对抗、互补等多重关系。”⑨ 只有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人才能进入这个臆造的鬼怪空间,并与之交流、解决现实的困境。如《死亡幽灵》中建筑在中央博物馆地下的迷宫,是鬼怪亡灵出没的地方;而故事情节也曲折反映出韩国民众敌视日本军国主义的事实,表达了立足本土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性。而在发达科技的事实影响下,现代网络的虚拟空间也给传统的鬼怪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如《血瞳》中,玛丽妇科门诊网站成为死亡网站,点入者均死亡。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全然不同的空间是怎样在韩国鬼怪片中叠加在起来,又是凭借什么获得文化黏合力的呢?依靠的就是神秘的时间。如《红眼》中,现实中的列车把凶杀、恋人情感冲突组建在一起,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现时叙事;并以阴暗的色调、空荡荡的空间、诡秘的行动,在同一列火车中又划分出另一个臆造的鬼怪空间。现实与鬼怪空间利用时间的相似性叠加在一起,用快速推拉的镜头、闪白等方式模拟主观幻觉,以身体与灵魂分离的传统鬼怪逻辑为依据,挣脱出肉身的灵魂进入了鬼怪的幽灵空间。这在韩国鬼怪片中屡屡可见。混淆人鬼的空间叠加迷惑了观众,增加了观赏的难度,并且也确定了以现实与鬼怪的空间分离而使故事出现了终止的逻辑基础。时间的另一个神秘性表现,就是循环往复的时间倒流,说到底,这种循环时间观是原始初民在四季轮换的时间经验中积淀下来的,给传统鬼怪文化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日常生活经验,也给韩国鬼怪片热衷的生命复活主题提供了叙事逻辑。如《笔仙》中火烧惨死的金仁淑借助同样被烧死的母亲贞英而重获生命;《血瞳》的“以复活代替被爱”的宣言,真切而愤怒地呈现了当下社会的缺陷。如果说前者是铭刻了农村形态对女性的歧视,强烈批判了基于男权意识的学校教育,那么后者揭示了当下社会爱情的脆弱性,尤其表达了对追求事业、而缺乏道德责任感的男性愤怒之情。不仅如此,循环的时间观也被积极吸纳到电影的叙事中。如《死亡幽灵》以鬼怪追踪张德熙的画面循环出现,分点介绍朋友的死亡,新颖而独到地组织了不同时空的画面,一片诡秘的死亡气氛由此扩散开来。

综上所述,韩国鬼怪电影的传统道德烙印在东亚电影群落中是十分清晰的。它既不同于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的鬼怪片,在失去传统文化的支持后,叙事最终回落到现实社会,鬼怪仅仅成为了确证唯物主义的变相注脚;它也不同于日本鬼怪类型片以传统的鬼怪文化来注解西式的个人主义,以别样的人性风景,窥见西方文明侵蚀的蛛丝马迹。对于我们来说,执守本土意识的韩国鬼怪电影,在体认民族文化身份、呼唤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韩国电影之所以如此,与国民道德教育密不可分,正如有学者所说:“纵观各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韩国是其中体系最为完整、与本民族文化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国家。韩剧的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和熏陶出来。这也无怪乎作为流行文化产品的韩剧承载了那么多的传统伦理美德,反过来对素以文明大国、礼仪之邦的中国观众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道德教化。”⑩ 从呼唤本土意识的角度上说,这给当下文化身份混乱的中国电影以重要启示。

注释:

①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第296-297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②胡克:《中国内地类型电影经验》,《电影艺术》。

③王迅:《中国恐怖片的“恐怖”极限》,《周末》2004年3月31日。

④应锦囊:《中国鬼怪文化与小说》,《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⑤⑨刘登阁:《中国小说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格局》,《人文杂志》2003年第3期。

⑥参见王鑫《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之探寻》,《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卷增刊。

⑦相关论述请参见拙文《论当下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⑧钱有珏:《影坛“韩流”之启示》,《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12月13日。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3

摘要:符号既有直接层面的意指,又有含蓄层面的意指,当符号的能指与含蓄层面的所指自然而然、不可分割地“胶合”,即可形成符号的“同构”。在相近的传播语境及文化体系中,符号的“同构”可以统一社会价值,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同构;妈祖文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11-03

皮尔士作为符号学先驱认为“所谓符号(sign),或者说象征(representation)是某人用来从某一方面或关系上代表某事物的某种东西。”[1]传统文化符号则是指象征传统文化的意义表达。例如,“孔子”作为一个符号,其代表的不仅是一位古人,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罗兰・巴尔特说,一切意指组合都包含一个表达平面(能指E)和一个内容平面(所指C),意指作用则相当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关系(R),ERC组合就是一个符号。[2]例如,“孔子”这个能指其直接所指是“一位古人”,其能指1代表孔子,其所指1代表一位古人。

但符号意指关系不仅包括直接意指,如“钻戒代表饰品”,而且包括含蓄意指层面“钻戒代表婚姻”。含蓄意指的所指是在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传播过程中生成的,并非天然存在。是通过两个符号间的相关性、相似性、相悖关系在传播中实现的意义的扩充和移植。[3]含蓄意指即指在一定的传播语境中,符号所指对符号直接意指的忽略,而直接代表符号含蓄意指的一种现象。例如钻戒的直接意指是饰品,含蓄意指是婚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钻戒这一所指的直接意指为饰品,而是将钻戒与婚姻相联系。[4]

符号的能指与含蓄层面的所指可以自然而然地“胶合”,这一现象可称为符号的“同构”。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一书中,将“语言结构以不可察觉、不可分离的方式胶合在一起的现象称为同构。”[5]但符号的同构必然在相似的传播语境及文化体系中才可实现。

由于台湾和福建地缘相连、亲缘相近、文缘相承,历史上许多传统文化符号经由福建传至台湾并传承至今。例如,象征“莆仙文化”的“妈祖”作为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含蓄意指相同,实现了文化符号的“同构”。

一、传统文化符号传入台湾的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大陆,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其传播渠道为统治集团主导的官方传播途径及闽粤移民自发的民间传播途径。

(一)统治集团主导的传播途径

从宋朝开始,大陆移民移居台湾,至明朝末年郑成功后中华传统文化逐步传至台湾。1666年,陈永华受郑经之命在台南建成台湾第一座孔庙,传统文化自此在台湾传播开来。此后清朝统治者在台湾宣扬传统民俗信仰,采取“培养”“教育”的手段以同构社会价值观,维护其统治,致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力度日趋加大。

当时的统治集团不仅运用学校教育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亦注重民间信仰的推广,意图通过民间力量构建社会取向,即将传统文化渗入社会性知识、信仰,经过同化纳入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例如,明末郑成功后,随军官兵在各地兴建妈祖庙,传播妈祖信仰,使得妈祖文化为台湾社会所认同。

(二)闽粤移民自发的传播途径

“妈祖”作为文化符号自宋朝起传播日广,东南沿海民众每有出海必拜海神,郑和下西洋时亦在船上供奉其灵牌以求平安。“妈祖”作为民俗文化符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民众崇尚及信仰的海洋之神,并传播至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台湾民众多由闽粤移民组成,且大多经由海路迁移至台湾,在渡海迁移时大都拜祭海神“妈祖”以求平安,迁台后每遇天灾闽粤移民也会拜祭妈祖以求庇佑,妈祖信仰在台湾绵延千年,信徒甚众。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的形成

在符号学领域内,符号直接意指层面的所指是一种约定俗成,例如“玫瑰”代表一种植物,在不同语境下其直接所指没有差别。而符号含蓄意指层面的所指在不同语境下会有所不同,例如,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一词在西方传播语境下意味着垄断型的传媒商业公司,而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语境中则意味着传媒霸权。符号的“同构”强调符号的含蓄意指层面所指的唯一性,且不随传播语境的改变而改变。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的形成即是由于两岸的文化语境相同及文化结构相近。

意大利法学家詹巴蒂斯塔・维科曾提出“诸民族世界”是由人“构造”出来,就证明人类可以通过“礼仪”“习俗”这一强大而持久的洗脑机制构建社会。[6]1662年郑成功后就通过教育、习俗、礼仪等方式使传统文化成为台湾的主流价值观,促进台湾社会形成了与大陆相近的文化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结构主义要求某种思想和希望是固定的并且可以被理解的,这种思想或希望可以被群体内成员完全理解而不需借助与本源无关的任何因素。[7]在台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及民俗信仰绵延百年,使得台湾社会对于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毫无障碍,可实现自然胶合。

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在统治阶层大力推动及闽粤移民的积极传扬下,影响了台湾的社会价值观,同构了台湾的意识形态。但传统文化在台湾的“同构”并非一直连续的,在日据时代,日本侵略者为维护其统治开展了“皇民化运动”,大规模破坏妈祖庙,查禁中华文化传播,禁止民俗信仰,造成了台湾社会传统文化的拆解。直到1945年政府接管台湾,传统文化再次在台湾兴起,至1966年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台湾掀起了复兴传统文化的风潮,运用传统文化再次同构了台湾的社会价值及意识形态。可以说,传统文化在台湾历经了同构―拆解―同构的过程,仍然极具生命力并始终作为台湾社会的核心价值存在。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两次“同构”的异同

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历经了“同构―拆解―同构”,一方面佐证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播力,另一方面力证了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第一次同构始于明郑经时期,1661年随郑经入台的闽粤移民约有两三万人,而居住于台湾的土著居民也约有两万人,台湾土著居民虽有语言却未有统一文字,难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帕若阿尔托学派认为“人不能不传播”,随郑经入台的沈光文、卢若腾等文人雅士自然而然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入台湾,闽粤移民亦将其民俗信仰传入台湾,此时台湾土著居民属于文化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受到来自大陆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及影响,又无自身文化与之冲突,因而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最初在台湾传播没有受到任何噪音干扰,顺其自然地实现了符号的同构。

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第二次同构始于1945年政府接收台湾之后,这时台湾社会已被日本政府殖民五十年之久。在日据时代,台湾社会的学校教育采用日语,民众交流使用日语,修建日式建筑,传播日本信仰,禁止台湾人说汉语及闽南语,大肆破坏妈祖庙等文化建筑,禁止台湾人的民俗信仰,意图使整个台湾社会“去中国化”,褪去中华传统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符号在台湾的传播会受到来自环境的变量影响,例如,受众个体的可说服性(即被日本殖民化的台湾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因而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台湾社会的再次同构,将会受到来自不同文化元素的冲击,要实现符号的同构必然需要更持久、更强势的传播与引导。

虽然第一次文化同构与第二次文化同构都由台湾社会的管理当局发起,其目的亦均为维护统治集团对台湾社会的统治,但两次同构的传播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受众变量不同,虽然两次文化同构都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台湾的主流价值观,但第一次文化同构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以压倒性的优势根植于台湾社会,而第二次文化同构虽然重构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主流地位,但在实际上必然与已经存在的其他文化并存。

三、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的价值

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实现了传统文化特质从大陆向台湾,并由台湾至大陆的双向转移或互动。这一方面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加强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

(一)增进两岸文化认同

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质性文化,其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妈祖文化”作为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传播数百年,且形成了在海峡两岸的符号同构,正是由于其所象征的意义为两岸同胞所理解。文化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对行为模式、思想体系、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的一种认同,拥有共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更容易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不仅可以促进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属性的确认,更能促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形成。根据“文化―规范―认同”的范式,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可形成相似或相同的行为规范,在共同的行为规范影响下,可逐渐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8]那么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正是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象征,并促进这种文化认同向更深层次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方向发展。

(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增进了两岸的文化认同也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在“妈祖信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下,自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台胞赴湄洲寻根拜谒,至1997年在两岸名流的推动下开展了“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岸的妈祖文化交流。近年来由于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大陆先后推出了品牌化妈祖文化活动,如“海峡论坛・妈祖文化周”“妈祖文化旅游节”“台湾妈祖文化论坛”等,以推动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朝着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文化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风貌、民俗信仰、价值观念,虽然海峡两岸当下的社会价值、文化生态、意识形态有所不同,但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编码、传播及解码并不存在阻碍,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大致相同,体现了符号的“同构”特质,并促进了两岸的文化认同及文化交流。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台湾文化政策研究1945-2012》(20146310202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符号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隋岩.元语言与换喻的对应合谋――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

[3]隋岩,张丽萍.对“同构”的溯源与阐释[J].现代传播,2011(7).

[4]隋岩.符号传播意义的机制――对自然化和普遍化的深度阐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

[5]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孙君.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和平发展视阙下两岸文化整合的功能与路径[J].台湾研究,2010(2).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解答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with the responses and solution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

REN Xiu-qinZHAO LinYANG Qing-sh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one of the world stand in the future remains, a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 should know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ey can form the identity and social cohes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empirical studie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s problems and mad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olve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心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要在发展中创新,争取到大学生的认可和喜欢,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背景描述

笔者认为,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也极其重要的一个群体,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的放矢,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有效传承,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承接过去又昭示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昔时对传统文化一直有很高自信的传统,只是这种传统在近现代以来历经挑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追逐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矛盾联系的理性的和非理性的思考,一直争论不休。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值此之际,本次调查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共有家园”。作为未来社会中坚的青年大学生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此,方能形成社会认同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指日可待。

(二)研究的方法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了求得对云南财经大学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总体把握,采取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来推知大学生的总体状况。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展现客观情况的同时,强调价值判断与数据描述的有机结合。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495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共收回男生问卷210份,占有效问卷数的42.6%,收回女生问卷270份,占有效问卷数的54.8%,性别信息缺失问卷的占有效问卷数的2.6%。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来自2006级学生共计86份(占17.4%),2007级学生149份(占30.2%),2008级学生246份(占49.9%),年级信息缺失问卷共12份(占2.4%)。本次调查涉及专业面广,计有23个本科专业学生受访,涵盖经、管、法、文、理、工六个学科门类,在有效问卷中,共有10份缺失专业信息。

二、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比之父辈,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逐渐被淡化。但无论怎样,身处中华文化教育的大环境中,每个人都肯定对这一问题有初步的、直观的、笼统的认识。

1.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很重要,但认知程度一般

①在问及“你认为现代教育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吗”,有86%的人认为应该大力提倡现代教育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只有3%的同学不提倡。可以看出,在同学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重视和继承的。

②传统文化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有着相当高的地位,有高达88%的学生认为很重要,看来在他们心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③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方面,有超过60%的学生浏览和阅读过,这充分表明传统文化在大学中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也显示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④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有60%以上的同学只能偶尔翻阅,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没兴趣,只有不到10%的同学对其是爱不释手的。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缺少对古代经典的关注和喜爱,所以如果想要改善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就应加强古代经史子集的广泛教育和传播。

⑤对于传统艺术的掌握程度,有77%的同学仅是略知皮毛,只有4%的同学认为精通,还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学一点不懂。可见,对传统艺术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加强。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

在回答“你认为传统文化课与专业课相比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时,认为人文素养“更重要”、“同样重要”的占到79%(如下图所示),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兴趣,也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关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他们并使之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从而去自觉地去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财经类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的认知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是我们极其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此的认识相对比较理性和客观。

1.传统文化日趋缺失

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只有15%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仍然很强大。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走向十分关注。

2.传统文化可增强认同感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感主要来自于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等因素,可见,如果想增强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感,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3.传统节日应受到重视

在对待国家立法将清明、端午、中秋的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这个问题上,有91%的同学支持,只有极少数的同学不表态和不赞成,可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是十分认可和重视的。

4.《百家讲坛》等传承形式获肯定

对于CCTV《百家讲坛》关于的历史和古典文学的解读,有一半的同学比较支持,有近40%的同学完全支持,只有极少比例的同学认为一般或不支持。可见,《百家讲坛》对历史和古典文学的解读在大众中得到了肯定并取得了影响。

(三)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展望的认知

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走向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人认为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同时,只有三成左右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表示乐观。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

三、实证分析引起的思考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财大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漠然处之的现象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育模式存在误区。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但教材僵硬刻板,教学手段陈旧,因此,无法展现文化真实和多姿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传统文化氛围欠缺。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但是,现代社会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严重影响了大众对真实的历史文化的认知。相反,在其他方面,如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兴趣。

3.学习动机有待转变。从调查显示来看,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我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同时,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对策与建议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对历史文化的教育依然被摆在任何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位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打造成过激竞争力的“软实力”和培养国际化时代公民基本素养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1.风气的扭转。追根溯源,社会轻视传统文化这一大环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错误认知。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要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理论宣传

2.形式的改革。应加快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尽量呈现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

3.制度的构建。从制度入手,改革原有的规则,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责任感,从制度上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保驾,也有助于文化工作者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在政策导向上,配套的资金支持应该形成,并建立起长效联动机制。

4.媒体的力量。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一如我国主流媒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江南》、《故宫》、《探索・发现:穿在身上的历史》、《》,以及每年六月份第二个周六所制作的“中国文化遗产日”节目一样,不仅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自我的塑造。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文化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甚至于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

四、得出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仅仅是看他手里有多少证书或掌握多少技术,一国的文明程度重要的也不光是看他们的经济有多发达,而是体现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一个开放自信的民族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绝不能丢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个人成才以及社会兴旺的基础和关键。本报告最终的启示在于:衷心希望把弘扬传统文化当做真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项工程来抓。

参考文献:

[1]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沈壮海:《先进文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三联书店,2002年版;

[7]周义、徐志红编著:《中西文化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2.让家庭教育在构建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家长在开展对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造成影响。街道社区可以成立支持扶助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利用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家长培训,通过文学沙龙、经典诵读、戏曲欣赏等活动,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情,再通过家长影响中学生,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中加入传统文化。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通过各种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参观文化古迹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用特色浓厚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经典古籍读书报告会,特色民族音乐会等,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等活动,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这些情感内化为理性认识,达到塑造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目的。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6

关键词:民族传统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05―03

前言

近年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问题逐渐升温,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包含了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念是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我们只有对于事物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民族的、传统的和体育的。在此单就本研究而言,认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必须对于民族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做以区分。

1 对于“民族”和“传统”两概念的认识

1.1 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

“民族”是一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等国家。对于“民族”一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多角度分别予以了论述,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从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和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区别民族与非民族。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

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经常使用“族”。在中国,“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源于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的政治学家、法学家伯伦知理的“民族”的概念引入中国。“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体一样不仅包括确定的领域和语言,还包括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文字、风俗及血统。

对于“民族”一词来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人的共同体。”

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解,而就一个国家来讲,这里的民族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意义上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而不是特指构成这个群体的某个单一民族。

1.2 对于“传统”概念的认识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传统”即长期被传下来形成的一个体系,是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吸纳性。所谓的“吸纳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吸纳其他有益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其发展,是传统的就必然具有历史性。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2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必须对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植根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创造物,他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制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价值需要、审美需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他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因子,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从物质层面去思考,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整个文化巨系统中,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3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概念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区别和正确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指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中国所具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在世界上每一个名族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在中国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背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等诸多要素下所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当时社会条件所相适应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价值趋向在里面,中国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太极拳的“太极”哲理等等,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西方传统体育必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追求目标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表现出与西方及其他传统体育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体育也影响甚大,因于此,中国的传统体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哲学基础,以保健、养生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形式,崇尚礼让、平和、宽厚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的社会人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产生了隔阂。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者重要影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的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某个方面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方的文化进入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加大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价值整合体,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他是整合民族凝聚里的根本精神力量,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有利于加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显著文化特色的存在方式,浓缩着极为大量和重要的文化内容,携带着辨识我们文化血脉的文化基因。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必须秉承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的态度,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条件下才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7

以调查研究为主,采取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形式,于2011年10月~12月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的海外华裔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情况等。在广东省随机选取了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5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306份,有效回收率为92.2%。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受访者接受情况,受访者对现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等。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forwindows进行处理,采用均值T检验和方差比对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结果

1.受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06份。受访者中男性1,122人(占总人数48.7%,后同),女性1,184人(51.3%);其中生源地为港澳地区的有1,568人(68.0%),台湾地区的有207人(9.0%),外国及其他地区的有531人(23.0%)。从年龄上看,受访者集中在18~32周岁,其中18~22周岁的有2,003人(86.9%),23~27周岁的有275人(11.9%),28~32周岁的有28人(12.1%)。从所受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受访者中中学之前在大陆地区受教育的有726人(31.5%),在港澳地区受教育的有1,002人(43.4%),在台湾地区受教育的有186人(8.1%),在外国及其他地区受教育的有392人(17.0%)。从第一语言的情况来看,第一语言为汉语的有2,010人(87.2%),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有296人(12.8%)。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兴趣程度的情况

调查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示“非常感兴趣”或“较感兴趣”占受访者中的62.0%,觉得“无所谓”的占34.9%,觉得“完全不感兴趣”的占2.7%。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的海外华裔青年明显较在其他地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为感兴趣(P<0.05);同样情况出现在不同的第一语言的组别之间:第一语言为汉语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示“非常感兴趣”或“较感兴趣”占受访者中的82.7%,明显高于第一语言非汉语的28.6%(P<0.001)。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具体爱好情况

从爱好内容上来看,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种形式的爱好分布较为广泛,但也不难看出,他们对于舞蹈、音乐相对于其他形式更为喜爱,而对戏曲则比较陌生。

(3)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情况

对于任意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情况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一点不懂”或“有所了解”,而“有所掌握”或“精通”者显得较少。另外,我们发现在基础教育背景和第一语言不同的组别中,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程度有着明显的的差异。其中,在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掌握”或“精通”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同样,第一语言为汉语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掌握”或“精通”者占32.4%远高于第一语言非汉语者的8.1%(P<0.001)。

(4)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态度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态度上,针对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这两个方面,海外华裔青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人认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益(P<0.001)。但就个人发展而言,则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其自身发展“没什么作用”,这一点对在外国或其他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尤为明显(P<0.001)。

3.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认知情况

(1)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情况的评价

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情况总体并不满意,其中认为传播情况“非常好”和“较好”的只占总人数的25.7%,认为“一般”的占66.3%,认为“不好”的占8%。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途径我们发现,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途径

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各种方式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3)海外华裔青年认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主要问题

海外华裔青年认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传播方式的选择上。

三、讨论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海外华裔青年还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定兴趣,尤其是基础教育背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的受访者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可能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较港澳地区及外国及其他地区更为重视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基础教育背景中比较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对形成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不难理解,语言对文化兴趣度影响的重要性,因此第一语言为汉语的海外华裔青年自然会更乐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另外,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爱好的内容来看,大众化、非语言类的艺术形式更容易为海外华裔青年所喜爱,这可能也是音乐和舞蹈在所有形式中更为受欢迎的原因。针对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年相对其他地区基础教育背景者而言更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从台湾地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中所渗透的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不难看出以上结果产生的原因。近年来,大陆地区基础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加之英语和“奥数”教育这类功利性质的教育大行其道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造成了冲击;而长期的殖民文化对港澳地区的影响亦不是数十年可以轻易改变的,在外国及其他地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更加难以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这两个方面,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人认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益;但就个人发展而言,则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其自身发展“没什么作用”,这一点对在外国或其他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尤为明显。这是充分说明了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很不足,生活和教育环境中中华文化越淡薄的地方,此处的青年就越倾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没有很大的作用。没有来自自身的需求作为动力,海外华裔青年就很难主动去接触并了解中华文化。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言、教育和文化背景对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方面,大陆和港澳地区应该借鉴一下台湾地区的经验,在中小学更多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从小抓起”。最近,大陆地区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并进一步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高考制度等都是有益的尝试;港澳地区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并强化的普通话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相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良好的效应。至于在外国,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和数以千计的中文学校正成为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基地。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教育形式多面向的是年龄较大人群,没有覆盖到基础教育年龄段的海外青少年人群,今后应该更多的将触角向低龄华裔学生延展。另一方面,对已经回国并在中文环境中学习的海外华裔青年来说,大学应该抓住教育的最后良机,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让华裔青年增强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感,并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以艺术为手段和桥梁的方式应该成为这种文化教育的首选,因为艺术是能够突破语言和文化习惯障碍的唯一方式。大学应该重视针对在校海外华裔青年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2.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并不满意,虽然了解途径十分多元,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结果显示,海外华裔青年普遍认为目前学校教育以及传播方式的不尽如人意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环节。变“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为亲身体会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学生艺术团的作用,让海外华裔青年参与其中,并有意识的排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节目,并培养一批熟悉中华文化的“青年艺术使者”,让他们回到原居住地发挥文化传播、朋辈教育的作用,使得中国文化艺术走下神坛,走进海外千家万户寻常人家,充分调动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华文化的火种深植于他们的内心,使华裔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火炬手,让中华文化借助中国传统艺术的翅膀走向世界。

四、结论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一定兴趣,尤其是基础教育背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的受访者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在基础教育背景中应该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这对形成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不强,应该加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度,注重对海外华裔青少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介入。

3.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不满,应该充分发挥华裔青年的自主性,多维度的创造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模式。

传统文化的认同篇8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传统节日;节日文化;捍卫

近年来,我们的传统节日面临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节日文化也遭受着巨大破坏。

一、文化全球化与“文化侵略”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全球化时代。新全球化主要通过信息手段,包括全球互联网、话语生产、知识经济以及文化传播进行的。信息全球化成为新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这就是说,新全球化是以信息全球化为本性。新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而且是文化意义上的全球化。

目前对于文化的全球化的样态,社会学者基本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文化的同质化。有些学者认为,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以确立了它们的国际地位,这就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立关系,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冲击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等,其最终结果是消除弱势民族的文化,建立起一种世界普遍性的文化。所谓的世界普遍化的文化实际上就是“西方文化的帝国主义”,是以西方文化为基本框架的单一文化。第二种观点是文化的多元化。荷兰学者汉斯.阿德里昂逊指出,“经济一体化可以与文化独特性并不相悖,全球化真正消除的是一种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组合物,而不是要消除民族的文化特色,它要达到‘这种整体上的相互联结下地方特色可能的繁荣’” [1] 。我国学者张世英指出,“文化多元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精神产物” [2] 。在这些学者看来,统一化中要消除差异,而全球化则承认了差异的存在。第三种观点是文化的一体化。这些学者认为,由于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加之环境问题、航空、通讯、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手段的促成,世界已成为“地球村”。这个“地球村”不仅是经济上的往来,而且有文化上的交流与碰撞,各种文化在相互撞击下融合,会愈来愈趋同,走向一体化,民族文化的成分将逐步被削弱,以至于趋于瓦解。[3]

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三种全球化的文化都有可能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认真分析形势,放眼未来发展,推进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建设。

很多人认为,全球化打破了西方的一元化和霸权主义,使各民族、国家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使世界呈现出多元和多级。实际上,这种想法过于乐观。全球化的到来,只能使发展中国家在文化教育上,再次陷入新的“侵略”中。这种侵略并不是指武力入侵,而是通过经济掠夺、政治干涉、文化渗透的形式进行的“文化侵略”。文化本身不构成侵略,它是跨国界的,并具有动态多变的特点。文化不是独立单纯的,它是杂交混成的。文化是在相互传播、交流、对比、碰撞下相互补充、促成、甚至渗透的。

我们清楚,文化全球化也就是文化大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某些强势文化势必会给相对弱势的文化带来冲击,产生影响,甚至改造、异化弱势文化。就目前的全球形势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文化大融合中弱势文化可能会渐渐西化,特别是美国化,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失去相对独立性。早在100年前,我国的知识分子梁启超就提出了所谓的“西学东渐”,当时西方的影响刚刚来到中国,而100年后的今天,“西学”已经不是“渐”的问题了,它已经从各个领域全面侵入,从纯粹的思想和抽象理论深入到了现实生活中,并渗透到最具体的生活内容和细节中了。我们所谓的“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西化”,而其中很高的比例又是“美国化”。

二、捍卫我们的传统节日

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全球化,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淡化。而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开始大行其道,大有盖过传统节日之气势。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本身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或者是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原先所具备的功能已经逐步丧失;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国家在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不足所造成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缺少商业包装。我们应该看到,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它源于中国农业社会,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转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中,其社会主要结构和功能有所改变,加之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结构不断拓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民意识改变、社会开放性加大,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深入,使得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物质财富的增加,传统节日中代表性食物的吸引力逐步下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已经告别了食物短缺年代,作为节日符号性特征的食物随时随地都可以购买到,这使得对于传统节日食物丧失了期待和向往。

其次,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对传统的宗亲关系已经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这就动摇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基础。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禁锢于家族和宗族关系中,节日的庆典活动多围绕祭祀和礼仪活动。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关系被打破,社会流动性和职业角色的增强,使得节庆活动不仅是限于家族血缘关系,而且多为广泛的社会交往。

再次,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成为一个突出的样态。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的文化尤其是节日也逐步渗透到我们国家,这是社会开放性和多元性带来的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由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们传统节日在和西方节日抗争的过程中,开始处于下风。西方节日中的娱乐性、全民参与性、温情性、浪漫性、狂欢性和商业运作化形式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节日,使得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化。根基于农业文明中的传统节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其原有的单一性、封闭性逐步被工业文明的开放性、多元化、参与性、平等性所取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和现代年轻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本性都是传统节日淡化的原因。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如何捍卫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一味地就认定淡化传统节日是不好的,或者认为西方节日就是优秀的,而是应该是有“借鉴”的“吸收”和“学习”。

第一,要培养全民的“文化自觉”,大力宣传本土文化。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来历、文化得失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认识到自己文化的有点,又要认识到它的不足。以“文化自觉”的良好态度和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升它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大力度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对传统和习俗有所尊重和改造,通过多种形式来弘扬、宣传和塑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扩大群众参与性,以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吸引力。

第二,要适度加入商业开发元素,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商业开发。现代工业社会是不可能脱离商业开发和商业运作的,因为二者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因素。商业运作的目的就是提升文化的竞争力。西方节日中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如圣诞礼物和卡片、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等都营造了节日气氛,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优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的节日吉祥物和各种饰品,增添节日氛围,开发民族文化特色,吸引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三,国家可以适度给予传统节日以法定假日的形式来予以纪念,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体有没有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文化认同。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来确定为公共假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以此活跃传统节日文化,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的中华民族是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的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等方面都对传统的教育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我们面对西方国家大力宣传、推行的西方文化,应该大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增强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情并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好迎接所谓的“文化侵略”的心里准备。当我们的传统节日面临着文化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西方节日及节日文化带来的冲击,以各种方式给传统节日营造传承发展的空间,积极调动广大民众传承享用传统节日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将传统节日重新唤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来,让它成为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还可以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态,尊重和改造传统和习俗,创新和发展节日文化,使得传统节日习俗完全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性。

捍卫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是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它传承了中华文明,发展了先进文化,对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积极捍卫我们的传统节日,并为它们适当注入新的内涵,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振兴和发扬光大,以达到家庭和睦、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汉斯.阿德里昂逊经济的一体化可以与文化独特性并不相悖[A]跨文化对话(2)[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9.39

[2]张世英文化多元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精神产物[A] 跨文化对话(2)[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9,33

[3]冯建军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2007.9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资料中心

上一篇: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 下一篇: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