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58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黎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

黎族的文化传统保护的较为良好,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中有着非常完善的文化体系架构,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黎族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经济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黎族的传统文化虽然较为健全,但其传承过程表现出了脆弱的特点,很容易在外来经济发展政策和文化的冲击下支离破碎。由此来看,合理的分配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很有必要。

一、黎族的经济状况

黎族的经济发展总体来看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海南等地的黎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来看,以少量的旅游业和民族特产的经营采购为主要依托,在其他方面没有足够的开发,产业结构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具体来说,各乡镇地区的黎族居民人均收入不过数百元而已,这与我国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振兴和开发黎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海南等黎族聚居区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黎族传统文化

1、黎族的服饰

黎族服饰总体的特点是支派众多,各自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比如长筒裙在腰部有彩色的条文,在筒头有各种几何图案或动物、植物团,而在尾部主要是点状的点缀;比如短裙在头部没有花纹,在裙腰到裙角的部位有花纹但是比较稀少。还有三平式筒裙或三亚式筒裙,其制造特点和花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可以说黎族的服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形状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方式,在图案的选择方面也有必然遵循的规律。这种特殊的服饰特点密切在地域、族群特点上还会有更细致的不同,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一条文化架构系统。

2、黎族的织锦

黎族的织锦在全国各大少数民族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据说在工艺上达到了古代各族织锦工艺的最高水平,早在宋元时代就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中原各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纺织业中的元老。黎族的织锦拥有纺、织、染、绣等四大工艺,独具特色,具有很深的文化研究意义。

3、黎族的医药

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黎族的医药学也自成体系。黎族的医药技术是从古代延续下来,通过内服、外敷、熏蒸、水洗、捻痧、骨伤疗法等技术可以为黎族民众的日常疾病进行很好的治疗。黎族的医药学同样是以各种草药为主,在各种治疗上都会有独家配置的草药发挥功效。黎族的医药效果奇佳,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黎族地区的草药物产也极为丰富,为医药学的现代化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4、黎族的建筑

黎族的建筑艺术也自成体系,以船形屋为例,这是其他各类少数民族中都不曾出现的,在外观上像一艘船。船形屋一般有前廊、居室和杂物间构成,有多重建筑方式和造型特点,门廊多位凉棚式,进深可达3米以上;居室部分的跨度达到6米左右,深度也有六米,相对而言较为宽敞。黎族的住房一般设计比较简陋,不过对本地的气候特点却非常适应。黎族的房屋建筑还会融合民族内的一些迷信思想和风水理论,在用材上多以竹木架构和茅草覆盖为主,地方特色浓郁。

三、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1、黎族传统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黎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特异性很浓,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非常少见,这为以猎奇为主要看点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而且黎族的风俗文化和传统非常健全、完善,其传承体系的脉络非常清晰,这为旅游产业的持续有效发展带来了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的烘托下,黎族的旅游经济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黎族的风俗文化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开发,成为吸引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2、黎族传统文化促进消费带动辅助产业的发展

黎族传统文化吸引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就带动了地方消费的增长。比如黎族文化观光和旅游对宾馆住宿的需要、对餐饮饭店的需要、对出租车等车辆的需要、对摄影器材设备的需要以及对了黎族织锦、纺织物的需要等。有这种需要,就有这种生产,这就促进了地区的餐饮行业、宾馆住宿和农家乐、蔬菜果品运输和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当然,辅助产业并不仅限于这些直接辅助日常生活和观光旅游的行业,还包括基础的通信设备、医疗卫生设备设施和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它们也是黎族文化带动下的重点辅助产业。

3、黎族传统文化增加农民收入

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项目。农民除了可以像往常一样进行农业耕作之外,也可以到饭馆打工,到农家乐打工、做导游、打山珍野物卖给饭店、出售各种山货,或者帮着做水果蔬菜的贩运和销售,或者在闲暇时节织造织锦和各种服饰进行出售,都可以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地方旅游业和各项辅助产业的需求下,本地农民阶层成为最好的劳力输出力量,他们的收入将会增长是必然趋势。

4、促进了黎族部落旅游文化园的建设

旅游文化园,是黎族旅游文化的一个缩影,可以集合黎族的所有旅游文化特色、民俗风情、艺术特色等于一体,对黎族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全新的解读。黎族旅游文化园的建设,不仅将黎族本土的旅游优势集于一体,更能够将经济发展和投资商、投资创意、旅游创意收缩到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了旅游产业的无规划发展对黎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文化保护和黎族经济发展的矛盾,确保了黎族旅游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5、推动黎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旅游业和各项辅助产业、副业的带动下,电力设施首先需要加倍投入;其次各种土地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做开发,建旅馆、宾馆和饭店;其次交通运输条件需要改善,马路、公路、观光山路和观光缆车等需要建设;然后是通信基础设施也需要建设,比如移动、联通和电信的信号塔、信号基站和站点,还有各种互联网络运营商的进驻和业务的开通。要完成黎族的旅游经济或其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三大基础设施是前提。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设施设备、医疗设施设备等的建立也会逐渐完善,这是保证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有利辅助。

结语:

新时期黎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之举,而只有依托黎族的文化风俗和特点进行经济规划和设计,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济条件的改善。对黎族的经济规划需要紧密结合黎族的文化特征,寻找好的经济开发点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大胆设计,充分调动地区民族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旅游学院;2.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献军. 黎汉文化的冲撞――黎族文身的“被禁止”与“被终止”[J].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6)

[2]傅治平. 黎族地区自然生态圈层结构及其演变[J]. 琼州学院学报. 2011(06)

[3]韩立收. 黎族传统习惯法中的结婚限制范围及其社会功能探讨[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04)

[4]田雯. 新时期弘扬与发展贵州精神的理性思考[J]. 湘潮(下半月). 2011(09)

[5]范秋迎. 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视角审视传统文化[J]. 前沿. 2010(07)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更需要明确到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战略上定位是: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农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示范区域,明确来说就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平衡支点,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为国家提供最安全的粮食保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好示范榜样,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好的落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明确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对中原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与整合,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宽,逐渐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良好形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增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中原文化繁荣复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毕竟时展速度快,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会被很多领域所遗忘。而新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完全可以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载体等等,能有效宣传中原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局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

中原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原地区内的中原人以及祖先所创造的并一直继承延续发展的,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原特色,其历史比较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属于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无法复制的精髓所在,在整个中华文化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文化业态是指,对新兴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如电子技术、各种软硬件载体等等,对文字、图像、影像、语音等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数字化为主要操作模式,进行编辑、生产、传递等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其新兴文化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更新速度加快,覆盖领域较广。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关键还不是经费与人力方面的投入,关键是文化的传播与使用,因此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发展河南的新兴文化产业。首先,从传播入手,从发展中原传统文化入手,利用新兴文化各种技术上的优势,将博大精深的中原传统文化宣传出去,让中原传统文化更加直观的展示给人们,力求营造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中去,将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其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要重视文化凝聚力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培育具有河南特色文化的产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输出;再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结合要重视塑造新一代民族精神,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又必须重视文化融合过程中某些外来文化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原传统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传统文化可能被商业化的情况出现。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

1、以传统文化寻求创意灵感

中原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民间艺术在这样的趋势下发展比较好,具有区域特色,例如:朱仙镇年画、南阳玉雕、禹州钓瓷、洛阳三彩、浚县泥咕咕、开封汴绣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祖先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些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以及象征意义完全能成为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财富。河南省内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地区,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纪念品设计相互结合,主要是以当地著名的特色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旅游群众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追溯与向往。

新兴文化产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成功的转换,关键在于各方面创意的应用与开发,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创意为内核动力,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切入点,并且要准确找到市场卖点,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产品化,新兴产品文化化。对现代原材料进行广泛的分析与使用,并与数码建模结合起来,例如:印花、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等,有助于将中原传统文化直观形象的体现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提升产品在造型上的美观度,提升产品的色彩品质,将中原传统文化元素融于现代产品中,使其产品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精致,不仅有时代的特色,也同时有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树立中原新兴文化产品品牌形象出一份力,使其中原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河南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等等现代技术,让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现代化音乐、网络文化产品以及数字化影像等等宣传出去,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能对文化融合与生产方式、表现方式进行创新,有助于形成中原文化传播新的格局。

2、突出中原文化的特征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意义明确指出:如何要让华夏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貌、时代特征,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与中原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战略内容。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而其中的多样性无疑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原传统文化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手段在于如何宣传,如何在宣传与利用的过程中成为文化品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将河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元素与新兴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对中原传统文化深入系统地剖析与整合,让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势进行创新,有助于寻求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更多的增长点。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关于市场化运作方面,文化产品虽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只有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获得对应的经济效益,或者更多。我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真善美方面的看法其实是一致的。如何培育高新会计支持下的中原传统文化新的形态,就必须要从中原文化的特色与本质体现出来,要努力寻求一个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首先就必须有艺术、道德基本衡量的标准。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技术原理、设计哲学等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利益而违背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充分体现文化之本、艺术之本。数字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文化产业中必须注重克服机械复制艺术与大众文化,要明白原创艺术的现实意义,要善于通过原创的、艺术的、文化的东西来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唤醒,营造尊重、理解、对话、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在这个环境中创造出新的人类情感认知方式,有效拓展人类认知的视角,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氛围。

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相互结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较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完全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在博物馆中将中原所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其主题化、集约化;充分利用借势、移植、嫁接等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尽可能让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目标,并健康、稳定、持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92-97.

[2]喻新安.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44-50.

[3]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大计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新途径[N].河南日报,2012-07-18(006).

[4]桂娟.提升文化自信传承华夏文明―――解读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EB/OL].(2011-10-24).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视野下,现代经济发展推动着各地区经济模式转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必将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模式的变迁。文化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而作的文化调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潜移,这种文化在潜移过程中会与固有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新的冲突。如何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化经济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找到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新途径,在发展经济、保持传统文化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达到既发展民族经济又保持传统文化的双赢目的,这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会对以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民族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是促进民族经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发生经济形态的转变,民族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会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从而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的文化诞生。这是现代经济对民族文化主要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1]民族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是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转变。“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由于它们面临的不仅有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2]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融入较先进文化,不仅是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淘汰最有效的手段方法。以农牧为主的达斡尔族人过渡到农耕与畜牧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例,达斡尔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罕拜舞”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新“罕拜舞”保留了原始舞蹈中农耕狩猎的舞蹈动作,结合了现代人的特点,发展成为老少在广场能够健身的大众化舞蹈,成为传承达斡尔文化的重要载体。鄂伦春人从单一狩猎向农耕文化转变,他们走出山林,放下心爱的猎枪,开始农耕生活。而农耕之余,发展起来的桦皮画艺术则将对山林的留恋留在了方寸之间,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存活在当下生活中。这些文化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快适应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来讲,伴随着新经济而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其次,混居经济对文化影响是促使文化模式的趋同,其结果是淡化本民族文化,共同形成新的大文化。从现在我国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显著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就某一局部地区而言,主要是少数民族之间或同时与汉族混杂居住。”[3]在黑龙江地区,混居是本地区特别鲜明的居住特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有54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黑龙江中、东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为主散居地;满族主要散居在哈尔滨双城周边地区;蒙古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靠近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人数较少的赫哲族居住在同江、抚远紧邻俄罗斯的边界地区。散居的民族在居住的具体村落中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各地朝鲜屯、回民村、蒙古民族乡镇多是民族人口相对多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提倡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些人口少的民族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散杂居地的不仅经济发展模式要相互影响,文化也处于相互融合的态势。要想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是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得以延续的。但是,那些人口规模小、本民族的消费群体在逐渐减少的民族在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更多文化基因的丢失。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都是由于人口过少,在周围强大的汉、蒙、满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文化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缺乏经济发展目标的民族文化保留是艰难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点,致使本民族文化淡化,随之而来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趋同。

再次,地缘经济是衡量外部经济对民族文化影响的重要标志。空间距离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重要尺度。经济越不发达,距离中心城市越远,民族文化的遗存保留就越加完好,受到城市化经济冲击的影响越小。地缘经济的辐射强弱,地缘优势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以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聚居区为例,在接近市区的区政府附近的达斡尔族村齐齐哈村,达斡尔人居住的建筑与其他汉族人的建筑模式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唯独在建筑上保留了开西窗户的习惯。而当地的汉人在建筑时也采纳了西窗建筑风格,除此之外,看不到一点有达斡尔族的建筑风格的民居。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卧牛吐、莽格吐民族乡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民居。此外,汉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其原有的文化特点逐渐淡去。少数民族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汉文化与其他民族问题的交流是相互的,彼此相互影响着的。总的来说,汉文化由于处于文化的主流与支配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民族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与汉文化接轨。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文化潜移,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导致民族传统的改变。

二、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首先,传统文化模式的滞后性,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文化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经济模式的转变,要求文化相应转型。当出现经济文化不同步问题时,原有文化将失去存在基础。以黑龙江鄂伦春涉猎经济发展困境与鄂伦春原生态山林文化为例。当20世纪初期,大小兴安岭均有鄂伦春猎人的身影,他们或以“乌力楞”(同一父系的人们或几代子孙组成的集体涉猎组织)、“阿额”(由3~5人自愿组成的临时性生产组织)、个人为主,进行涉猎活动。但到了195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告别了驰骋山林的生活,分别在黑河瑷珲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新兴乡、塔河县的十八站乡、呼玛县的白银纳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建立了5乡1镇的鄂伦春新乡村,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也由涉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这种变化导致了以山林文化为主的文化形式,如桦皮文化、涉猎文化由于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变得淡化乃至逐渐消失。“由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伴随生活方式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断裂,处于濒临衰亡的边缘,现代的鄂伦春文化几乎被汉化。”[4]对于文化来说,原来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文化逐步变迁、消失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对于经济来说,这种过时的文化因为很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调试,这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p#分页标题#e#

其次,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习俗与心理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导致行为方式消极,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以黑河市瑷珲乡新生乡为例。在1984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鄂伦春族有42户承包了土地。到1985年,42户鄂伦春人共承包土地1665亩,人均22.5亩。实际情况是,在1984~1995年,全乡鄂伦春族只有10户种了部分土地,有20户将土地转包给他人,5户分到土地后既没有转包也没有耕种,而是出现了“弃农归猎”的现象。[5]这种怀旧的习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保持固然有一定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与经济发展合拍的文化传统毕竟是文化进程中的阻碍,这种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民族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在原有的圈子里循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转变过程中,文化意识中的原始习惯定式对新变化的不适应,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调适困难,影响着经济发展。如:鄂伦春人中的“乌力楞”氏族组织中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即使是氏族内部劳动技能差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乃至最好的物质保障,面对现代化竞争意识加强,一部分鄂伦春人显得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缺乏积极发展新经济等思想观念,加之骨子里民族性格中的耿直因素,使他们很容易与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合不上节奏。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内心深处对驰骋大自然的留恋,使他们对农耕文化或更进步一些的现代文明产生纠结。

“鄂伦春族如何继承民族意识的优秀成分(比如互助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等),同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尽可能消除或减弱唯利是图、金钱万能观念对鄂伦春族的消极影响,这是鄂伦春族在新时期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事实上却不那么乐观,在鄂伦春人中不仅明显存在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强的现象,反而在现代意识的强烈冲击下无所适从,特别是在长期扶持政策的作用下,形成了依赖意识和盲目的优越意识,影响了鄂伦春族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环境。”[6]一些民族的适应性,不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会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此外,社会主流文化变迁过快与民族传统文化本身相对稳定这一特点,使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对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主流文化“体现着时代主导思想、支配着文化发展方向,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从根本上规定着社会制度、行为方式和精神文化内容,反映着特征时代文化的本质特征规范和引导者其他文化顺应文化主流的发展”[7]。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非洲的现代化大致经历如下历程:首先是迫于外部的压力,从物质层面启动现代化;由于物质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于是现代化进程又推进到制度层面;然而无论技术的进步还是制度的变革,最终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于是现代化又必然要深入到文化层面。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的或先进的政治体制模式、经济管理机制、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等等,这在非洲国家并不罕见。但是,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还没有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相应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结局便不可避免。

尽管每一个国家都面临如何处理文化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非洲表现得尤为突出与尖锐。这盖因非洲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所致。许多事例表明,非洲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亦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非洲的现代化因素是"外植的",缺乏内驱力;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作用,使得非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从容有序。在过渡性的社会环境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并相互冲突;这无疑是造成非洲国家文化与发展问题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并注定了其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就整个非洲大陆而言,非洲人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态度始终存在歧议并为此付出了不匪的代价。出于对非洲会因现代化而失去自身个性的担忧,老一代领导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时,往往将两者对立起来或侧重于强调捍卫非洲文化特性的重要性。许多领导人都表露出这样一种观点:发展的模式因文化特性的不同而各异;"发展的维度"不应超出其"文化特性的半径",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甚至将非洲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挫折归咎于一味地效仿他人。应当说,非洲老一代政治家的担忧及其对非洲传统偏爱的观点是无可厚非的,它与非洲特殊的历史遭遇及其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是不无关系的。遗憾的是,非洲国家的现代化努力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正是被这种"民族主义"所抵消。在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民族主义"与"部族主义"往往混为一谈。部族主义思想与文化对现代化是一种极大的束缚。现在回过头来看,非洲老一代政治、思想家的理论和学说大多带有浓重的感彩或是基于各自的政治理念和政治需要(有些人甚至完全是出于维系个人统治的需要),而没有处理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

在非洲,关于文化与发展问题的新一轮反思始于20世纪80年代,确切地说是伴随非洲经济结构调整遭受挫折而展开的。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衰退,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洲推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的社会负效应日渐凸显,并在引起了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和不利因素之后,非洲学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才真正开始关注文化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并试图藉此来解析非洲经济不发展的症结所在。1986年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非洲问题特别会议上,非洲开发银行总裁巴巴卡尔・恩迪亚耶郑重提出了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文化问题。此后,有关文化对非洲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论著不断问世。埃塞俄比亚社会学家泽尼比沃克・塔德斯在《非洲:来自非洲内部的新看法》一文中,将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称为"传统发展理论的危机"。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儒商精神;文化体征;经典;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儒家文化为首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儒商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儒家文化体系中,仁爱、礼制、中庸、责任等思想的广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进行,就必须要秉承儒商精神,实现企业进步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本文将重点围绕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并为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提供良好的思路。

一、儒商精神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内涵

儒商精神的形成脱胎于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精神。在儒家文化精神中,既有君子品格的塑造,又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同时还包含着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商品经济的到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构建,让儒家文化在新时期与时俱进,放射出夺目的光芒。通过与时代商业的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了现代商业义、利共存,既能够促进时代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抵制经济朝着负面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以儒家为本的商业风貌

儒商精神展现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时代商业风貌。所谓的儒商精神,是指儒家思想与商贾精神的结合,在进行商业活动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将儒家文化运用到其中,以此来加深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培育企业精神,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进步。儒商精神是儒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将儒商精神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文化观、价值观的塑造,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不断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结合,塑造出企业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义与利的权衡,让企业经营与社会进步同步进行,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然而目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过分追求利益的畸形发展态势,影响了企业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遵循儒商精神中的以义取利观念,能够有效地制约不合理竞争的出现,从而维护良好的企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共同进行。其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权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突出“以利济世”的文化精神,用企业的经营成果来回报社会,担当社会发展的重任。

(三)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

儒商精神的实现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精神作为国家政治统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这种精神内涵则更多地与商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利益与文化的融合。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仅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商业精神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其成功运用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从而实现社会和企业的稳定前进。这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是儒家精神与商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革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精神、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相互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关系。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基础,为之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和题材形式。其次,由于儒商精神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时展的见证,儒商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使其在新时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第三,儒商精神与时代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碰撞的又一结晶,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注重精神与道德,排斥纯粹的物质主义。传统儒家文化在古代被统治者视为统治的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铸就君子人格,实现国民精神的塑造,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儒商文化的形成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原始精髓,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实现了精神内涵的进一步延伸,这极大地增加了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适应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态势的增强。

(二)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精神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精神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纵观当今的企业发展,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脱离文化精神及企业文化而存在,而儒商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其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总体说来,正是儒商精神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延伸到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去,使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从而保证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实现。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来说,应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统一性,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来进行。

(三)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位表里、互相促进的,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儒商精神也在新时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仅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指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掀起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构建。正如香港金鹰集团陈仲尼所理解的新儒商精神,应该是修身、治企、兴业、社会多方面的结合,不仅仅要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能够肩负起自我成长、员工素质提升、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多样化的责任,以此来不断地发挥企业的最大优势,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三、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要想实现儒商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广泛地借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为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创造基础。深入经典,不断丰富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准确地权衡义利之间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精神,才能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机遇,同时进一步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新时期的发展。下面将重点来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一)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

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同时也分成不少派别。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它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的总之,强调内心修炼与事业成功的并重,学会处理各种人际伦理关系,实现政治实践。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以及儒商精神的构建过程中,要善于从儒家的经典中来汲取力量,广泛地借助于《春秋》、《论语》、《孟子》等诸多文化经典,从而来实现现代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无论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员工关系的处理、企业管理决策方案的制定,还是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等,都要以儒商精神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此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

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以义取利是儒商精神的重要精神内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时刻秉承这种思想,来切实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第一,确立企业的发展宗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重,遵循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核心观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战略规划。第二,在企业开展业务的时候,也应该以儒商精神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学会以正当的方式解决各类业务问题,在实现有效沟通、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来最大化地维护企业利益,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第三,以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教导员工严格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正当的方式来取得属于自己的利益,从而不断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

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时刻明确其社会责任意识,为实现社会长远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首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儒文化”作为一切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发展宗旨和核心理念,必须要以促进社会良性的发展为依据,从而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即是很好的证明。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就必须要努力地践行儒家精神,拥有不屈不饶的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企业发展道路中的困难,从而为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所有行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大力倡导“以儒带商”模式,从而让企业自觉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

(四)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

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追求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中庸思想,还是贵中尚和的理念,都在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和谐发展的要求,掌握有效的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追求企业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有机统一。比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实现环境保护、绿色生产、节约成本等,从而实现和谐经营。其次,遵循贵中尚和的思想,构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企业对外发展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企业交际中的和谐。

(五)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

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发展的进步,就必须要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首先,将道德观念融汇到企业文化构建中去,号召领导者、企业员工都要不断提升自觉性,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要多开展各种各样的企业公益活动,比如社会救济活动的开展、成立基金会等方式,都是提升企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证明。总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儒商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融合,才能够不断地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实现其文化内涵的丰富,从而保证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商精神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塑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之道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特别是新儒商精神的提出,更加凸显出这种文化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儒商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丰富儒商精神的内涵,通过深入经典、以义取利、明确责任、和谐发展、强化道德等几个方面来对新儒商精神进行重塑,以此来为现代企业进步提供有效的文化动力,同时实现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格局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袁张帆.现代儒商企业的伦理审视[D].华侨大学,2006

[2]张英杰.论儒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3]王静玉.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D].河北经贸大学,2013

[4]林锐.儒商之道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唐任伍,卢少辉.儒家文化对“儒商”管理伦理的塑造[J].经济管理,2006,11:2528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有效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旅游行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至关重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逐步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效融合成为当前旅游行业实现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途径。

1中国茶文化发展简介

1.1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我国茶叶的形成最早源于巴蜀地区,发展到殷周时期,茶叶的功效已被人们所充分发掘,并作为日常饮品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唐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的刊行,《茶经》中不仅包含了与茶叶相关的各类知识,而且首次将饮茶作为一门艺术,从物质层面逐步上升到精神层面。可以说,《茶经》不仅创造了完整茶艺,而且还将茶与诸多思想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精神。

1.2中国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

茶文化在唐朝形成之后便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到了宋代,无论是茶事还是茶文化,都显得异常兴盛。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宫廷茶文化的正式出现;二是民间斗茶之风和民间百姓茶文化的盛行。在宋代,民间斗茶是古代人集体评论茶叶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茶事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正是因为茶艺的盛行和人们对饮茶要求的不断提高,才促使中国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茶文化发展到元明时期已然十分成熟,人们开始将茶叶分为多种类型,与之相关的饮茶方法也越来越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茶叶生产开始重新发展,如今中国茶已经是世界公认最好的饮料。1.3茶文化的内涵所谓茶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广义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单指与茶相关的精神层面的财富,比如说,茶艺、茶道、茶戏和茶诗等。

2茶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2.1旅游业的特点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目前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来看,主要是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旅游业属于一种综合型产业,不仅涉及了最基本的食、住、行,而且还包含了购物、娱乐、游玩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旅游业还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政治性,所以很容易受到社会发展中各类因素的影响。

2.2茶文化对旅游业的作用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伴随着旅游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旅游企业都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相互促进和交融,使得茶文化在旅游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步凸显出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了茶文化资源所在地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比如说,餐饮、购物、住宿和娱乐等,促进了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三是提供了诸多工作岗位,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其次是在社会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从茶文化的发展来看,无论是茶艺、茶诗,还是茶舞和茶点,都是一种文化熏陶,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3茶文化的旅游价值

茶文化在当前旅游业发展中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其原因主要是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旅游价值。一方面,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可以拓宽国内茶叶市场规模,加大茶叶的宣传力度,为茶叶市场培养一批潜在的客源,进而为茶文化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茶文化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对其他产业发展的促进方面。旅游业是一种综合型产业,涉及了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多个行业,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市场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伴随着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也逐步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茶文化旅游主要以传统养生、体验价值和精神享受来吸引游客,完善符合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3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策略

茶文化与旅游资源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若想从根本上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就必须从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和发展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融合策略,以此来促进茶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1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就我国目前茶文化与旅游资源二者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够促使其二者融合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个因素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有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拉动力———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核心方向。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旅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会展旅游、购物旅游、房产旅游和商务旅游等新兴业态应运而生。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核心是“静、和、真、怡”,不仅可以舒缓压力,宁心静气,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所以,喜欢饮茶品茶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促使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成为了必然趋势,很多产茶地区都将茶叶作为旅游特色来推动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比如浙江杭州、河南信阳以及福建武夷山等。(2)驱动力———旅游企业与茶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大部分市场经济产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的驱动力就是旅游企业与茶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在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过程中,茶农可以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提高茶产品的销量,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旅游企业还可以因此延伸旅游资源,全方位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进而获取更高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选择

结合我国当前茶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需求来看,对于发展模式的选择,应该具备以下层面,即基础层和提升层。其中,基础层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专项型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展主要是以茶文化的各种内容为主,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游客充分展示,采取的形式一般有茶文化博物馆、茶叶博物馆和茶马古道等。另外一种是互补渗透型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茶文化可以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效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在饮茶品茶的时候,还能够具有其他旅游体验。提升层是在基础层发展之上而形成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主题附会型模式和文化体验型模式两种。主题附会型模式主要是以各类节日为主题,提高茶文化旅游的趣味性,比如说,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博览会等,而文化体验型模式则主要是续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之后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强调个性化,同时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亲身体验。

3.3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

想要从根本上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效融合,做好必要的发展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变当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从产业归属层面来看,茶和旅游分别属于农业和服务业,二者的融合不可避免会产生新的产品、业务和诸多与市场发展相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势必会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政府若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那么其管理效果必然会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政府要改变管理体制,采用分离性管理模式为两者融合新活动提供一个新途径。二是扩大市场需求,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市场需求的扩大是推动茶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饮茶、品茶,才能够不断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也只有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才能够使旅游业提高对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重视程度,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完善融合体系,更好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4结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对中国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旅游企业应该从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和发展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将茶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丽.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J].农业考古,2014(02).

[2]胡春,林墨洋.多文化融合的温州九龙山茶文化主体旅游产品开发[J].绿色科技,2015(09).

[3]陈白璧.福建森林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01).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 化现代艺术产业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艺术产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特c

大众媒介是现代艺术产业发展的平台,我国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介中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其他方式,而是具有了几个新特性:一是媒介化。大众媒介拥有十分卓越的扩散能力,这就使得其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和广大的受众范围,因此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现代艺术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所辐射到的受众数量也是惊人的。如今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再次为人们所重视,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更佳,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更强。二是市场化。现代艺术产业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对市场的依存性,市场作为艺术产业的末端,对艺术产业的发展成果进行评价,并赋于其价值。现代艺术产业的发展是在市场的影响下进行的,其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脱离不了市场,在市场作用下的传统文化更加趋于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三是灌输性。在艺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已然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人们在与媒介长期的接触当中,耳濡目染,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符合媒介传播的目的,并且根据这一认知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趋于媒介的传播内容。

传统文化利用现代艺术产业走向世界。上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当时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概念,那便是“地球村”。然而时至今日,人们逐渐体会到了这一概念,并为之超前性而惊叹不已。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播媒介的发展速度愈发惊人,其传播速度与二十年前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消息能够转瞬即至,时间空间的距离几乎可以忽视。随着沟通的便利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也为了使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应当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利用,赋于其新的历史价值,此时现代艺术产业便是其发展的绝佳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传统与现代割裂。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生存土壤受到了冲击,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式渐渐走向衰落。于是各地区的文化部门开始为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申遗”之路奔波起来,然而这样只能解一时之渴。如果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最终还是免不了消亡的结局。因此要真正赋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还应该从市场人手,发挥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受到人们喜爱的文化。我国当前“申遗”成功的传统文化遗产并不是太多,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只能面临自生自灭的困境,缺乏与现代艺术产业的紧密融合,使得传统文化不具备当前时代的创新特点,从而难以转变成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

发展定位不清,宣传力度不足。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对于两者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还很模糊,这就使得本就匮乏的优质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并在相关文化艺术产品打开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使得市场推广的成本居高不下,推广效果往往也达不到预期。与西方国家著名的文化艺术品牌相比,我国缺乏世界闻名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牌,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比较低,这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还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同时文化艺术产业的推广工作还不到位,这不仅使得我国大量文化资源被浪费,也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政策支持缺失。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影响重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刚刚起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也不多,同时对企业涉足文化产业的要求过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完成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规章制定。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和相关文化产业部门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以经济发展的视野来看,文化艺术产业正在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并逐渐服务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产业也慢慢被大众接受,然而从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各界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对其的认知层面,产业发展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强化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渊源,还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强心剂。然而我国传统艺术倘若不跟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导致自身的衰竭。对于传统文化与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产业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技巧,还应在形式、内容和理念层面进行创新。想要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使其适应于现代产业,与艺术融合,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自身并不具备适应时代的能力,我们应当将其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加大二者在创新领域的投入,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不断革新。例如,西安地区唐代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国的服装设计企业可以利用西安壁画群的传统文化价值,以西安壁画艺术形象的造型和色彩为装饰手段,借助现代服饰为载体,展现清丽淡雅的东方气质和韵味,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与现代艺术产业的结合而重焕生机。再如,我国的一些设计公司或工作室,可以利用西安地区唐代壁画的造型和色彩元素,将其运用到产品包装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得设计风格更强,民族特色更突出。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产业管理部门还应当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来推广传统文化艺术产业。首先,在广大群众中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加强群众对现代艺术产业的认知,强化对二者融合的认同感;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产业结合的支持政策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启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其次,积极对外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加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使更多国际友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以达到凸显产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目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特色品牌的建设,形成品牌效益,继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和现代艺术产业紧密结合,就要开发那些兼具历史价值和产业化条件的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再包装,设计精品文化产业发展路线,逐步构建一、二线品牌梯队。

完善管理机制,支持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艺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作为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应当主动积极投入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促进工作。首先,政府应当完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带动文化艺术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艺术项目给于特殊照顾,使优质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顺利完成。再次,政府还应当合理利用各地不同的文化资源,发展对应产业,构建由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负责各地文化艺术交流、建立市场监督机制。最后,对知识产权进行深度维护,优化管理手段,推广市场化发展。在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前提下,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研制和开发延伸产品。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①宋瑞波:《基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山东区域特色动漫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9期。

②高式英、姚家万、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的关系及其经济磁场效应》,《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圈;区域文化;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080-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日益加剧,区域经济竞争力作为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而在其从属的大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现代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正愈来愈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竞争力提升,而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区域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东亚“儒家伦理文化圈”通过对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表明: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提升经济竞争力应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借鉴和融合。

一、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竞争力的发展状况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区域文化环境又对经济竞争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总是体现出不同类型区域文化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竞争力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区域文化是由特定的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过程决定的,它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等。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各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各具特色并互有差异,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孕育了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区域文化。

(二)区域文化对该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正愈来愈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推动着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亦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在作用。

(三)区域文化对该地区经济竞争力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般意义上,与落后的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区域文化必然会影响人们在观念、意识等文化方面的素质,阻碍了该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个区域过去经济发达,后因多种原因导致经济落后,其文化影响力还会因历史发展的惯性而持续很长时间。

二、区域文化对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区域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要素,通过价值观念导向与选择行为方式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则有可能被整合进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东亚“儒家伦理文化圈”的形成表明,历史上东亚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儒家文化是东亚现代化形成的文化底蕴的观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竞争力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维权体制,强调政府的集权领导

它透过无所不在的社会控制和意识形态网络来支撑高度一元的集权统治,维持秩序,操守道德,并以此为基础介入和铸塑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战后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经历了其强人政治之后,逐渐走向经济自由化的道路。在完成经济和政治双重历史任务时,采取非常措施引进现代市场经济,调动一切社会资源达成现代化的目标。儒家文化主张家长和上司至高无上,讲究上下尊卑,认可现有权威和秩序,十分有利于东亚精英集团实现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

(二)注重国家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儒家文化主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是以家庭为根基加以组织的,儒家伦理是把家族和国家作为集体的伦理。东亚儒家社会对个人有着高度期望和约束,要求个人对家庭与国家高度负责。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经济组织才能有效率,儒家社会具有较强的尊重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的传统,东亚的个人始终是他所属群体的典型一分子,这种崇尚群体的倾向是促使该地区政治、经济获得稳定的一个根本因素。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对东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即使在最现代化的部门里,仍然可以目睹一种集体团结和纪律的价值。

(三)以家族伦理为核心,东亚的企业主要是依据家族组织形成的

东亚社会缺乏西方由普遍主义文化遗产带来的各种普遍规范和价值体系,尤其缺乏契约观念、平等观念和自由联合的艺术,个人之间难以相互信任和开展合作。但是,具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人们之间不仅能够相互信赖,身份地位高的人能够对身份地位低的人加以支配,而且必要时人们能够为家族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传统的家族主义为东亚的家族企业组织工业经济活动,保证劳动人口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深层次的支持。东亚家族主义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相对稳定和谐,同样受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提升经济竞争力,构建区域发展之路径

当前,根据文化观念的区域差异性,通过对区域群体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探寻、描述、分析、扬长避短,能动地促进观念变迁,进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甚至先行变革,发挥先驱作用,对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和活性的保持与重构,提升经济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与区域发展

现代化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消除自然经济的影响和文化神圣化,推进多种所有制发展和文化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观念逐渐显化,并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把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潜质开发出来,才能保证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的腾飞。文化多样化既包括各种文化形态在风格上的多样化,也包括各区域文化的多样化,文化的区域化、个性化是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注重文化观念的传播与吸收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我们只注重资金、技术等有形要素的引进,而不注重观念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与借鉴,即只注重硬环境的建设,不注意软环境的优化与重构。整体上导致要素配置不协调、不整合。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故在对外交流、借鉴、引进中,应逐渐树立新观念、形成新意识。不同区域的文化多姿多彩,跳出自身传统文化中固执、保守的价值观念,重视对其他先进区域的文化借鉴和吸纳,并将其与自身文化相融合,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渗透、贯通、统一,将更加有利于本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

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包含了以工业为内容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包含了以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生态化为内容的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面临着后工业时代的某些困难。它要求我们实现从单纯经济增长向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并且从中寻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它强调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区域发展和全球发展的对接,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以传统工业化推进现代化并不是最佳选择,只有把握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把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生态化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树立自身的优势,形成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庆松,董四代.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沿,2004,(4).

[2]张昭华,郑忠良.区域优性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问题[J].探索,2005,(7).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精神支持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若想得到正常的运行,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给予高度的支持。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人发展而言,人们只重视西方的文化,完全忽视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只有西方的文化才能给予支持。因此,本文对当下的市场经济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传统文化精神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国最重要的民族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品质。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遇到多大的挑战,中华民族都可以生生不息,并立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其原因只有一个,中华民族人民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人们若想具备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为自己的命运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不断的奋发向上、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的创新进步,自身才能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特别的精神遗产,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使我国早日成为强国之一。

三、科学性的利益观念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科学性的利益观念。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利益的取舍问题保持一种谨小慎微的处事态度,尤其是在获得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必须保证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2]。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处理利益的关系时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赋予“利”、“益”二者正确的定义,“利”是指我国封建社会下统治者自身的利益,“益”是指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二是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利”与“益”的关系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坚守结合统一的原则;三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市场经发展中的利于益应有更加广泛的理解,确保社会中的“公正”、“正义”可以永存。

四、整体利益的思维意识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整体利益的思维意识[3]。因此,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重新确定整体利益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整体利益是指统治阶级自身的根本利益,而现代的整体利益是指所有劳动人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只有提高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提高自身的根本利益。二是重新建立整体利益的认识,大多数的人们都会认为整体利益就是经济时代计划下的产物,而在现代的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就必须消除这种观念,因为只要健康的体制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三是将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价值观念与整体利益进行有效的融合,对于儒家而言,“义”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行为,向往着整体利益之上,而对于墨家而言,“义”是指“兼爱”,爱国家,爱万民。

五、和合的意识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和合的意识。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人们在处理彼此之间相处的问题时都必须遵守“和合”的原则。因为“和合”的观念既是一N主观的简单愿望,又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于现阶段的人们而言,对于人际交往关系要秉持着在新的利益驱动下坚守“和合”的原则[4]。因此,和合的意识有如下三点表现:一是自然与人的和合;二是社会与人的和合;三是人与人的和合。只有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社会与人进行有效的和合,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尽管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仍延续至今,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还能提高经济市场的相容性。对于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而言,不仅要融合传统的文化精神,还要分析并掌握西方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将中西方的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并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3,04(01):5-15.

[2]栾淳钰.论文化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互促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6,02(06):50-55.

[3]刘晓洁.探索市场经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路径[J].理论观察,2016,03(09):29-30.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第10篇

作者:阴赵丹 王立 单位:大学政法学院助教

藏区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颇具民族特色,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带来的现实功用较高,直接效益较强。藏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兼容发展的宗教文化等,均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与认同。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外来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日益明显。由此,人们在文化价值的认定、取舍上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出现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分歧,就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盲目继承,割裂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历史。藏族的音乐舞蹈充满魅力,独具特色;藏区的建筑艺术精雕细琢,举世无双;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藏族传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包含着与当今时代不相符、与科学精神不相容的落后内容。例如迷信,蛊惑人心,腐蚀人们思想,阻碍科学的传播,诱使一些无知者触犯法律,严重阻碍了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对待外来文化,缺乏包容地一味排斥,或不经过滤地盲目接纳。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逐步步入全球一体化,在坚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一定要汲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毫不接触外来文明,从不吸取外来养分的民族文化终将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当然,简单地盲目接纳一切文化也会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与困扰。因此,不论是对外来文化的简单排斥还是盲目接纳,都会影响藏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显然,不分精华与糟粕地简单继承藏区文化,会使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割裂传统文化历史而进行所谓的创新,也只能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退,同时也会对藏区稳定与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藏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对文化事业投入明显不足。藏区的多个区、县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和活动中心,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2.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民族地区很多都是贫困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偏低,也使得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广大偏远地区民众读书看报难、收听广播难、收看电视难、看戏看电影难等问题较为突出。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藏区,不论是市场型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文化产业,均未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模式。文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文化与科技未能深度融合,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质量也有待提高。在总体上未能形成各类型文化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利格局。4.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指其蕴涵的深刻价值与情感内涵,即该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精神方面的象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布达拉宫,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已经成为自治区的名片。但是,除布达拉宫以外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特色文化类型等,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内涵单一,并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文化。

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应当对藏区自然与人文生态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加强对历史遗迹及文物的保护与维修,使藏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良好地留存与继承。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藏区民俗文化、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藏族绘画技艺、藏族传统体育、藏医药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以保护为主,同时加以合理利用、不断发展,最终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的管理平台。其次,要重视藏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去发展并创新富有藏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藏区传统风俗习惯受到人民的普遍尊重,藏族群众每年都会以传统方式欢度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朝山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仙女节等。在节庆活动中,城乡居民均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进行艺术表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投入不足,藏区存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状况,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产业投入,形成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例如,设立并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报刊社等基础设施。当然,藏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必须符合我国各项基本法律,同时还应当符合藏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应当对藏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利用宣传、旅游等各种平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藏区社会和谐安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在藏区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藏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由政府主导,将文化产业纳入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

政府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把文化建设纳入到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同时培养和壮大藏族文化艺术人才的队伍,繁荣传统民间文艺的创作。最终将把振兴藏区经济与发展藏区文化相结合,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次,将文化与旅游“联姻”,形成“形神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藏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也颇具特色,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拓展藏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使藏区文化通过旅游这一桥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形成藏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文化对人类具有塑造功能。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民族文化都被带入全面的交往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是传统与现代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富有特色。这样,必然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会提升我国文化事业的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

上一篇:有关企业的管理范文 下一篇:部队网络安全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