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16 14:36:29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1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田烨.试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对提高语文教学素材中传统文化素材的比例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是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的主要途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肩负起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承载文化的主体,更是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传承文化,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在古诗文学习时,往往需要借助教学参考资料去理解。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重点更集中于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非语文教材,一旦学生丢掉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难独自去鉴赏、理解以及翻译古诗文。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学生对参考资料的依赖性极强,使之无法真正用心理解古诗文蕴含的主要意义。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独自的品味传统古诗文的含义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我国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即高度重视积累和传承知识,但却忽略创新和理解。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重复单纯的承接过程,更是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华儿女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积极将新鲜血液注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但事实上,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多数语文教师都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教学,即首先接受生僻成语和字词,然后分段分层次地讲解课文,最后再总结归纳,这种模式既实现不了教学创新,也融入不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也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二、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

(一)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记载于文字中,中国古代文字是古人思想的记载。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学习古文,使其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只有学生读懂了古文,才能理解到古人在衣食住行上体现的独特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神韵。

例如:《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古诗阅读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来源――乐府。而乐府是汉代皇宫的一个音乐掌管机构,乐府诗的诗句完全是依据固定音乐旋律谱写的,它的要求即韵律和平仄,且乐府诗的表演既有演奏也有专人演唱,这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现代歌词与歌曲的关系。之后,虽然乐府诗、词被分别流传,但仅从艺术角度评价乐府诗,其艺术价值可谓巨大,《春江花月夜》在乐府诗内相当出色。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又能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阅读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

(二)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体现。例如:中华政治文化表现出内法外儒的特征,“儒”主指儒家精神,它的中心为“仁”,秩序为“礼”。“仁”对人们内心提出充满仁义,对待他人以宽仁之心的要求,即郡王对待臣民要包涵仁心,确保臣民生活安定;民众必须心含仁义,做到克己恕人。“礼”则对人们提出认定自己在形式上的身份,充分在身份中发挥价值的要求。儒家学说通俗来讲就是自我约束;而与之相反的是法家精神,它主要指外在约束。法家对君王提出修订合理法律的要求,对执行法律提出公正无私的要求,即必须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态度。法家精神通过外在约束,稳定国家和社会。再如:《廉颇蔺相如传》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内心重视大局的思想。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观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人们内心有着重于个人名利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学生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三)阅读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其实当学生学习到《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会发现针对现代人的阅读水平来说,只要除开其中的专业术语,并非不能读懂这篇文章。该文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文章,它其中运用的描述手法十分接近现代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中国各个时代文章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引导比较学生会发现《诗经》比较难读懂,如果不借助教参基本上读不准通假字,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诗意。还有汉、晋两代的赋虽然形式优美但难于读懂,其主要由于汉、晋时期通常以世家贵族作为统治阶级,而他们对于风雅生活的表现主要通过诗赋,但普通民众则不需要和理解这些。唐代推广九品中正制度让民众获得机会读书,民众也逐渐开始了解诗词文章,所以唐代的诗词、政论文等基本上未再使用空洞生僻的文字典故。直到明朝和清朝时期,民众将文字阅读视为一种休闲的生活,因此为方便当时的人们读懂文章内容,撰写者通常会运用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接近的白话文进行描述。只有学生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过去仅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而忽略从历史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待古文。学生不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势必会忽视其魅力,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1]许斌.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教育,2015.

[2]范志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3

【摘要】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以学习唐诗宋词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途径,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说:“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是母语教学,它是源、是根、是魂、是传统文化的魂。” 新课程改革也对此做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传统文化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1 以学习唐诗宋词为突破口,渗透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易于诵记,启人心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使其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如在教《示儿》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于陆游的得一些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诗人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进而深入品读诗歌的潜在意蕴。

2 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途径,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杜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高贵品格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另外,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古代经典的诵读,让他们在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道理。教师要不断提高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

3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情华。这些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的盛会。端午节时,开设“屈原专题讲座”,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教学,通过读屈原的作品,讲屈原的人生,评屈原的精神让学生领悟屈原的伟大人格,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秋佳节之际,事先让学生搜集一些望月怀人的古诗在课上交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4

【关键词】陶瓷文化 素质教育 实现途径

中国古陶瓷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技艺和强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就。在古陶瓷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其中蕴含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陶瓷文化在当代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瓷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陶瓷不仅是一种日用品或者工艺品,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陶瓷承载的这种传统文化可称之为陶瓷文化。具体地说,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陶瓷文化以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统一为特色,以满足人们实用的和审美的需要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统一为特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①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到夏商周时期的白陶、釉陶,乃至秦汉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单色釉,虽然形式上有发展创新,但内涵上却是一脉相承。而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中国陶瓷在唐代就开始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宋、元、明、清一直延续。古代外销瓷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华丽篇章,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熠熠生辉的亮点。瓷器的外销对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经济的繁荣,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陶瓷文化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富于创造的民族精神。由于古代陶瓷工匠的不懈努力与大胆创新,中国古陶瓷历代窑场竞胜、名品辈出。在隋唐时期,“南青北白”平分天下;两宋时期,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代表,陶瓷艺术发展到历史顶峰,瓷器生产遍布全国;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品种如春芽破土,竞相出现,瓷器生产发展到另一个高峰。中国古代瓷器品种的不断创新,正是各个时期的中国古代工匠对中国文化与物质生活的演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陶瓷文化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作为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品,却把人与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先民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弧线的审美感,表明自然界已经脱离了其原貌,插上了人类想象力的翅膀,充分体现了人类童年的稚气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山水风景、花草植物、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人物故事以及民风民俗等,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这些纹饰中,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深刻揭示古人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二、陶瓷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指明了我国各类教育的根本使命。立德首要是立政治品德,着力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定信念。②十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通过对我国千年制瓷史和丰富陶瓷文化的了解,我们会被古人的聪明、智慧、质朴、勤劳所震撼,将极大地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古陶瓷的辉煌离不开文人高雅的文化审美品位与民间能工巧匠的结合,也是东西方高端审美碰撞产生的精粹。因此,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陶瓷陶冶高尚情操,也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陶瓷文化不仅能够探索陶瓷科技中的一些学术问题,更能够激发现代人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从古至今,中国古陶瓷在不断地创新,从原始制陶材料和简陋的制作条件,逐步发展到利用各种工具,使用瓷土、高岭土和各种釉料,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花、雕塑、彩绘等不同方式,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样式的陶瓷装饰艺术。可以说,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创新史诗。通过鉴赏历代古陶瓷,我们能深刻感受历代陶瓷在造型上的变化、釉彩上的变革、绘画上的变幻,能极大地扩展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陶瓷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

借助古陶瓷承载的文化内蕴和艺术魅力,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修养和创新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如何在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新的思路。陶瓷文化教育可以采取专题展览、选修课、课外陶艺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实施。

(一)举办古陶瓷专题展览

与博物馆等文博系统的相关单位合作,通过古陶瓷实物或介绍展板等形式举办专题展览进校园活动。展览的内容可以专题展示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史,也可以和当地的历史和出土的陶瓷文物相结合,着重介绍中国古陶瓷的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和对世界的影响。陶瓷文化以物质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往往比说教、书面的教育更具感染力,这是其他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通过展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领悟中华民族的伟大,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开设陶瓷文化选修课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多数学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作为科技、艺术与文化的结合,陶瓷文化连接诸多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美术学、设计学、材料科学等。因此,陶瓷文化非常适合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各类学校中开设。开设陶瓷文化选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还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的烧造技术不同,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也各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陶瓷文化课程还可从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势中区分出其中美的含意,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三)开展课外陶艺活动

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各级学校开展课外陶艺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陶艺活动不仅是一种有关创造的体验式教育,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陶艺制作过程中大脑智力活动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具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认识主体的记忆、思考、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陶泥易于塑造且可塑性极强,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陶泥塑造成型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一件陶艺作品,从塑型、上釉、到烧制的过程,需要反复修改和制作,只有耐心、细心、用心才能完成,因此,陶艺制作还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而优良的人格。

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纵观世界上的杰出人才,他们取得成功都是得益于对优秀文化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发挥。因此,在高校中加强陶瓷文化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社会、民族和人生的理性认识,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注:本文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201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jk2014-05)

注释:

①陈雨前,杨丽莎.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4).

②王建南.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J].求是,2014(8).

③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5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知识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知识点1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6.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7.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8.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9.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0.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11.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1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13.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6.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

17.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

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

18.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9.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精神纽带。

20.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23.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2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5.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6.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8.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9.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0.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3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的特点。

3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34.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6.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3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伟大民族精神。

38.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3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40.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41.弘扬和我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42.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43.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4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4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4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47.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48.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

5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54.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5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56.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5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58.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5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61.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知识点2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与综合国力: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 怎样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答题思路:态度+原则+途径手段+引进来走出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途径手段: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进行文化交流;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进行文化传播。

④引进来走出去:我们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6.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传统思想对今天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还具有深刻的影响。

7.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8.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继承+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①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④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⑤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1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正确方向+主体+内容形式+科技与文化)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⑤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观念上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传统文化被人们逐渐遗忘。在这种状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介绍传统文化继承的作用和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重点培养,让学生主动欣赏传统文化,主动学习以及继承传统文化。

一、挖掘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对于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而言,它进一步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比较经典的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着明显的体现。特别是教材中的文言文,有着明显的例子。教师在对《论语》传授的过程中,儒家思想的精华几乎在选文中都能得到有效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对学生引导,对传统文化积极传承。“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关于“仁”的论述,利于学生培养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劝说》、《师说》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积极向学生实施传统美德教育。

对古文经典的一些篇目合理运用,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相关文化因素积极挖掘,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弘扬。对学生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情感,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在阅读、思考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熏陶

语文属于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文化水平的外在表现。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创设文化氛围的方法,对学生人文精神加强熏陶。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李白的《古风》等与荷花有着密切联系的诗词,将其融入到课堂上,在给学生配置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古典乐曲,较为容易的把学生带入到荷塘月色的美景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

三、巧用传统节日,营造文化氛围

我国是历史相对比较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组成内容就是民族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充分反应出民族传统习惯和宗教观念。

传统节日是对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宣传的最佳时机,在节日期间所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能利于学生深刻的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魅力。在中秋节以及重阳节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朗读,把节日充分融入到中华经典诵读内容上,加深学生的热爱祖国和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通过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者是综合性W习方式,根据某一个传统的节目作为契机,从而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将要来临时,要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存在关联的信息,通过让学生查询一些基础的资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从而进行相应交流,对于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探究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文,营造出良好的节日氛围,从而感受民族风情,这种文化传承存在重要意义。例如: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能充分体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较多。大部分诗人由于看到季节变化,或者不同季节景物的改变从而触景生情,创造出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层面的对季节感知变化的诗词。二十四节气相联系的诗词类型有普通劳动人民在不同季节和气候下的辛苦劳作以及农耕,例如教师在教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四、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对于学生学习内容而言,多数都是来自于书本中的间接知识,但是有一点通常将会被忽视掉,便是间接经验来源,社会实践,通过结合实验课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调查家乡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人物,制作成为小卡片,通过调查后能了解一些民风民俗,而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民俗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同时弘扬民俗地域文化成为每个中国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了解民族,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走向世界以及走向生活。另外在考试的过程中渗透一部分传统,将其作为导向,让学生关注以及关心传统文化,这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是得到充分体现。此外汉字作为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民族的永久性向心力,一个方块汉字便是一个天地、世界和历史,一个方块汉字便是巍巍高山和滔滔黄河,有人说汉字不是很美丽,但是真正的走进汉字,特别是一些甲骨文,才会发现原来它是那么可爱,同时祖先的想象能力也是如此丰富。人们在前行的历史中也充满各种坎坷,任何的一个改革都要不断的尝试和前进,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一条教育道路。希望通过下一代人传承古老以及伟大的中国文化,使我国文化能够世代的流传。例如:京剧是我国国粹,同时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窦娥冤》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她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在对贪官污吏的批判、自觉的伦理道德观念、健全法律制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语

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研究分析后得出,在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以及学生必须要时刻意识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的重要性,同时要根据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具有着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必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将传统文化以及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积极开展课外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能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周陆英. 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整合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13(08)167-169.

[2]万菁. 高中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研究[D].广州大学,2016.12(08)156-159.

[3]王敏.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5(04):104-109.

[4]卢贵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08):176-178.

[5]杨展锋. 我校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书法艺术教学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4(09):192-193.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文化传播的途径、政府在传播中的作用等方面对唐宋文化的传播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探讨了古代传播机制与现代大众传播的联系,以及对现代传播的启示。指出加强实践是提高传播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政府管理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有力保证,现代传播应该要继承中国古代传播机制中的一些适合于我国文化的合理因素。

    一、前言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传播,而传播媒介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由于网络等现代传媒源自国外,因此在传播领域形成了向“外”看的趋势。但是当我们适当地向“后”看看,就不难发现,有些现代传播媒介自古就有原型,只是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有些传播媒介则是从我国古代文化土壤分孽出来后,又吸收了一些新的概念融合而成。因此,我国现代传媒也应该继承中国古代传播机制中的一些适合于我国文化的合理因素。本文拟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古代传播机制与现代大众传播的联系,以及对现代传播的启示。

    二、唐宋文化传播机制的考察

    唐宋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普及全国,并影响海外,这主要得利于唐宋时代形成的一套成熟的传播机制:在政府的管理下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

    (一)唐宋文化传播的途径

    1.石刻传播。石刻就是以石碑为载体,用刀等工具把知识记录下来。古代石刻有儒家石经以及佛教、道教石经等,但以儒家石经为主。石刻是一种由政府控制的古老的图书出版模式,是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儒家石经起源于东汉,历代沿用,一直到清代。由于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封建时代的精神脊梁,所以儒家石经完全由政府出版发行。唐朝政府在经书的出版发行方面依然仿照东汉《熹平石经》的做法,由政府大规模地公开出版石书,并立于高等学府内,供学子们免费共享,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唐代出版石书始于唐玄宗《石台孝经》。唐玄宗亲自书写儒家经籍《孝经》,刻碑以示天下。该碑原立于唐长安国子监,后移置于唐尚书省之西隅。唐代《开成石经》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刻经活动,也是儒家经典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太和七年,唐文宗下旨创立儒家石经,立于国子监讲论堂两廊。这部石刻典籍共刻有儒家12种经书,均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把经书刻在石碑上,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既是为了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也利于永久保存。俩宋也依然遵照汉唐定规,由政府出版儒家石经。北宋嘉枯六年(1061年)刊《嘉拓石经》于汁梁太学;南宋高宗时刊刻《南宋石经》于临安。

    刻于石碑上的这些经书既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封建社会高等学府的法定教材,对于唐宋时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完全由官方控制的传播途径和方式虽然不能普遍展开,但它重视传播的质量,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社会价值都相当高;同时还能使大批读者一同学习,相互交流并及时反馈信息,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2.印刷传播。古代甲骨文、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写书籍等传播媒体不利于大量复制,发行数量有限,因此传播力度明显不够。至唐代,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完善,印刷出版书籍开始盛行。印刷出版增大了传播的流通量,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唐代雕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刷传播佛经、佛画和历书等民间所需用品,不印刷儒家经书。中晚唐开始出现诗文的刊印传播。如元棋作《白氏长庆集序》时说到白居易、元镇诗篇的刊印传播流通情况,“至于缮写模勒,街买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北宋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宋王朝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宋代的图书出版印刷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显然,从唐代开始的印刷传播方式不仅使书籍能大量复制并进行跨越时空的传播,而且使书面传播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将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涵盖在传播的网络之中0这在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传播范围极为广泛,普通百姓也能获得想要的书籍,文化资源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唐宋文化知识因此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

    3.游学传播。唐宋时代的科举考试使得全社会的求知欲高涨,知识分子队伍越来越庞大。许多文人为了开阔眼界并增长见识而走出家门。当大批的知识分子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游走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游学这个崭新的求学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唐宋时代许多文人都有过游学的经历。最典型的例子应属李白。他“仗剑出国,辞亲远游”,用了近20年的时间漫游大江南北。他一边纵情山水,饱览秀色,写下大量雄奇豪放的作品;一边开展广泛的社交活动,广交朋友,广事干渴,到处投递自己的诗文。他曾以《蜀道难》和《乌栖曲》二诗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赞叹不已,称之为“滴仙人”。此后“滴仙人”的称呼带给李白极大的声誉。李白的作品传播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他的名字传到了皇帝的耳朵中,唐玄宗下诏召见李白。初人长安,玄宗从步荤上亲自下来迎接他,而且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联知,非素蓄道义,焉能致此。”

    游学虽是一个学习、创作途径,但更是一个传播途径。文人足迹遍天下,朋友遍天下,作品也随之传遍天下。文人游学传播作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自己的作品送给朋友或有一定地位的名人,通过朋友和名人传播。李白的名气就是这样传播出去的。

    另一种传播方式是题壁,即把作品题写于自己游历之处的墙壁上,南来北往的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唐宋题壁诗的繁荣与当时游学之风的盛行密不可分。“在师承传授和书本之外,读书人又寻索出一条快捷的吸取知识的渠道,他们既在‘游’中接受自然界的陶冶,也在‘游’中随处随时留下心得感受,这就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传播方式一一门题壁文化。由于题壁利于传播,因而成为古代许多诗人公开发表诗歌的一种方式。随着唐宋游学之风的盛行,题壁文化在唐宋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台湾学者罗宗涛《唐人题壁诗初探)说:“题壁为一种发表的方式,传播的手段……有公开发表、使其流传的意图。”“对读者来说,读题壁诗也是一种免费的精神享受。题壁诗的读者层次比一般的书籍还多样。所以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题壁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叫寿人题诗于壁,比其它方式更具有公众性、长久的保存性和传播的便捷性;并且通过题壁发表作品既不需要编辑,也不用向任何机构支付版面费,读者也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得诗人的文学信息;作者与读者之间免费迅速完成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这与今天的网络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题壁是当时作品传播的有效手段。风景胜地、邮亭释站、酒楼茶肆、寺院道观等地方流动人口众多,信息传播相当快。因此题诗于墙壁上,常能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它不仅不受时间限制,而且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题壁的作品可以是自己亲自题写,也可以由他人转题,如同互联网上转帖一样。唐宪宗元和间,白居易、元镇诗歌盛行一时,题元、白诗歌于壁者到处可见,正如元镇《白氏长庆集序》所云:“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在当时,上至帝王诸侯,寒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能随口吟诵白居易的诗歌,可见题壁传播功能之强大。

    (二)唐宋政府对文化传播的管理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历来很看重书籍,常把书籍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因此对书籍的出版、流通和阅读严格把关。唐宋时代也是如此。唐代雕版刻印书籍虽已较普遍,但唐政府对印刷传播的管理系统而严格,曾多次下令不准私印日历,雕版印刷只限于广大市民阶层常用的通俗书,不印刷儒家经典。这是因为朝廷有惯例:凡经史书籍,相当于国宝,必须由政府勘定颁发并刻石传播,不许民间私抄私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文字讹错,另一方面可以显示经典地位之尊崇。此外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也希望采用官定本子,比较富有权威性。至五代和两宋可以印刷儒家经典,但只有国子监才能印刷,民间和个人也无权印刷。官刻成为宋代印刷传播的龙头。

    唐宋时期,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能进人传播渠道。统治者对一些妨碍国家安定的书籍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禁止。大唐留给今人的印象一直是开放大度、兼收并蓄的,与禁书之举似乎无关。然而唐代确实有过多次禁书活动,对于违禁之书,该禁就禁,该烧就烧,毫不手软。宋代统治者也颁布了许多禁书法令,多次采取了禁毁措施。宋代禁书令的颁发和实行,某种程度上都是与宋代民族斗争和国防保密需要相关联,当然其中也包括加强政府统治的成分。可以说,政府所禁只是危害国家的不良信息,并不影响文化教育的繁荣昌盛。

    我国历代都有禁书之举,适当地对图书市场进行整顿不但不是对文化传播的阻碍,而是对文化传播的保护。因为清除了那些有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因素或者质量低劣的书籍,有利于净化环境和人们的心灵,有利于促进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三、对现代传播的启示

    通过对唐宋文化传播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传媒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下来的,如印刷传播。有些传播方式流传到现代,由于引进了新的技术作为支撑,以新的姿态再次出现,焕发出新的魅力,如古代题壁之于现代网络“博客”,他们除了平台不同之外,其余方面都是很相似的:都是实现“零进人壁垒”的个人出版方式;都因具有简便、灵活、自由、个性化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尽管有些传播途径现在已经不适用了,但其中的内涵以及精神都与现代传播理念密切相关。如儒家石经的出版是政府高度重视主流文化传播的有力举措,石经是供知识分子免费共享的,这种传播思想仍值得现代传播借鉴。

    (一)加强政府管理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有力保证

    作为传播主体,追求正面的传播效果是其终极目标。为了让传播的内容都是正面、有效,即使如文化市场非常繁荣的唐宋时期,统治者也采取了“禁书”这个措施。它有力地保证了儒家主流文化的传播效果以及国家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文化的繁荣。所以,加强政府管理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有力保证。

    现代社会的传播是自由的、开放的,但必须要加强管理,防止负面的、不良的和有害的信息传播。现在,各种黄色宣传品以及非法出版物仍然在危害我们的传播机制,特别是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严重毒害着青少年和社会风气,影响传播的正面效果。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全方位、多层次地保护我们的传播机制。只有这样,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才能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新平台,我们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之路。

    (二)加强实践是提高传播质量的重要手段

    唐宋时代知识分子的游学,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重视书本知识,又重视社会实践。李白神奇瑰丽的诗篇是他丰富多彩的游历生活的记录;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诗人如果没有亲见亲闻,断然写不出这么伟大的作品。人不可能仅靠道听途说就能深人了解世界。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足不出户,只要鼠标一点,世界就出现在眼前,所需的各种信息都可以从网上收集整合,煞是方便。但大众传媒是双刃剑,“既使我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理想成为现实,又使我们失去了对世界的切近性和真实感。一切都来自传媒,我们看到的只是传媒制造的影像,对虚幻的影像产生的感情远不如现实的真像那么深刻。当代社会真实感的丧失不只导致文化品位的降低,更导致许多青少年自我的丧失,他们整天遨游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博客文化的兴起容易造成青年一代缺乏理性的思维。”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古人,走出家门,通过实践,开拓我们的眼界和视野,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认识社会,这样才会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从源头上保证传播的质量。

    (三)免费共享是我国传统传播理念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8

艺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尤其传统文化很多都是通过艺术承载而传承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入理解,以高校艺术教育的角度,探讨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一、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短缺的内容,艺术教育的过程就是对青少年传达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过程,对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文艺艺术涵养尤其重要。优秀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我们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全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我国不可胜数的艺术作品中,有的成为物质文化遗传,如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有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针灸、昆曲、古琴、木卡姆。艺术教育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教育不单单是画画、舞蹈、唱歌、雕刻等各种技艺的传授,更多以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审美意识等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齐白石的草虫游虾会使人耳目一新,心目一爽,正是它体现出了对生命的热爱、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一种精神。此外,传统精神中的“忠孝仁义”在中大多的绘画、雕塑、戏剧都得以展示。艺术教育是为了有更多更好更优秀的艺术作品出现,是为了展示或宣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积极健康等思想的,故而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是中华传统精神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首先要形成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名师队伍,制定高标准高要求,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体系,如景德镇陶瓷学院,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进行了良好的传承及发扬,培养出了各类精英人才和优秀的专业艺术工作者。在艺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保证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位置,如服装学院开设汉服研究、清装研究,戏剧学院除学习电影艺术之外更应该加上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各种中国传统戏剧,同时还有各类古诗词、中国绘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具备传统文化的修养,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二)、相关院校的创作和科研

1、艺术学院在创作中应主动自觉地在主题、题材、人才塑造、表现形式上,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承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如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可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小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传达的精神理念,在中国各种古典著作中,《庄子》的豁达智慧,《孟子》的家天下等等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谐包容、仁爱诚信、礼义廉耻。我们在艺术创作中要摒弃中外糟粕腐朽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现代小说《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特别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2、艺术学院在科研中要有足够的分量去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广阔领域,如建筑学研究,不单单是有现代建筑,还有更多的古典建筑值得研究,如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故宫、西递宏村等,宏村村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甚至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法国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同时,在推广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时,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科学方式,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结语

总之,艺术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很多都是通过艺术形式表现而传承的,所以艺术教育的作用与地位的重要特殊性非常明确。而且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本身的传承教育,更多的是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通过艺术教育为载体,传承并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高校承担着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应为建设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神家园做出贡献。

作者:刘磊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宇宁.学校艺术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意义[J].科技创业月刊,2012.

[2]籍之伟.艺术教育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责任[J].《艺术教育》,2012.

[3]李曾辉.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考试(教研版)》,2008.

上一篇:项目投资估值方法范文 下一篇: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