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7 11:23:04

古代建筑技术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国古代;地下建筑;防潮;防水;建筑材料

中图分类号: TU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 1165(2011)02 0044 03

地下建筑的产生和需求是地下建筑技术发展的动力,而地下建筑技术尤其是砖石结构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古代地下建筑的蓬勃发展。

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土木结构技术、砖石结构技术、材料加工与生产技术及安装施工技术的发展都曾获得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功能不同的建筑,木结构体系因其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广泛运用于地面建筑,如宫殿、住宅、庙宇等[1];砖石结构在居住建筑中是被排斥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未掌握高超的砖石结构技术。地下建筑要求坚固、长久,于是它选择了砖石结构技术。我们也可以从多姿多彩的砖石技术中窥见中国古代地下建筑技术的大智慧。

一、选择地下建筑的原因

地下建筑在中国古代的生成及发展有其独特背景。

(一)生的居住――较好的防护性能和营建便利

穴居是文明初期(新石器时代至奴隶社会)较低的营建水平下可能具有较好防护性能的建筑。较之先前出现的地面窝棚,穴居具有可靠、防火、防寒、御热等好处。而且,这种建筑形式还利用了土壤的热工性能,冬暖夏凉,也便于营建。这一时期是建筑技术萌芽的阶段,萌生出了一些人工建筑材料。

(二)“死”的安置――视死如生与坚固

建筑不仅是人类“生”的生活空间,在中国古代由于受生死一体化的影响,它也作为“死”的生活空间。厚葬之风导致中国古代的地下墓室建造技术极为发达,并由奴隶社会渐渐兴起,至封建社会逐步成熟。作为帝王陵墓的地宫,常深入地下数十米,面积数十至数百甚至上千平方米。地下墓室为防潮固久,往往采用砖石这类材料。砖在中国发明后随即广泛用于地下,砖石结构技术首先在地下空间中得以发展成熟。可以说,中国地下建筑技术是由中国人营建地下墓室的热情所激发的,这和西方人对基督教的激情使中世纪的人们创造了宏伟的哥特建筑一样,都是意识促进了发展。

随着地下建筑的需要,地下建筑技术和人工建筑材料也逐步发展起来了。

二、地下建筑的防潮防水处理措施的演进

地下建筑的围护性及安全感较好,还能隔音、防寒、防热,主要的缺点是潮湿,于是防潮、防水成为古代地下建筑突出的技术问题和要求。中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逐渐摸索出一些地下建筑的防潮、防水的成功经验。

(一)防潮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穴居,虽形式简陋,但由于居住舒适的需要,已开始探求各种方式对居住面进行防潮处理,且主要针对地面的加工。土壤的潮湿,部分是由于毛细现象,所以人们采用夯土地面、草泥地面、红烧土地面来防潮。其中,最早采用的防潮技术是将居住面分层夯实的做法,这种做法提高了耐压能力和防潮性能。而后,人们发现对居住面进行烧烤处理,并涂抹白灰也有较好的作用,而且烧烤之后,地面毛细现象降低,有较好的隔水作用。烧烤居住面的做法孕育了人工建筑材料的产生,主要启发了石灰和陶质材料的出现。这些异于自然材料的人工产品,增强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2]18-23

(二)排水与阻水

陵墓一类的地下建筑,因接近或低于地下水位,十分重视地下的排水和防潮。和居住建筑不同的是,地下墓室一般有较大的埋深,地下水往往从四壁渗进墓室,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排水。地下墓室利用砖本身一定的吸水性排水,一般砖墓中的砖铺地面,都是中间略略隆起,靠四壁处较低,便于散水,以保持中间地面干燥。还有的做法是,在所铺地砖下用砖砌成排水沟。这些地下建筑的防潮层,实际上起了垫层的作用,将四壁渗入的水很快滤掉。有时也用地上建筑的方法来铺砌地下建筑的地面,如墓底用数层砖砌成或在每层砖下都铺一层石灰,也有先将墓底铺一层砖,砖上夯一层土,再铺面砖。这些方法,对于地下建筑的排水防潮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2]20-25

居住建筑的砖地面防潮则要破坏砖的毛细吸水,用油面等材料把砖的微小孔隙填满,提高铺地砖的防潮性能。

三、建筑材料的发展

建筑材料的发展对地下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包括天然材料的开采技术与人工建筑材料的发展。

(一)天然材料的开采技术

建筑材料的生产在最初阶段都是直接取用天然材料,如土、木材、竹、石材、芦苇等,天然材料在很长时间占有主要地位,技术的进步可使采取天然材料的规模和能力大大提高。地下建筑要求坚固长久,所以我国利用和加工石材有悠久的历史。

在使用天然材料的同时,人们渐渐摸索出利用一些人工材料,例如陶制材料(砖、瓦、陶水管等)、石灰及金属材料。人工材料的出现才真正为地下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建筑辅材――石灰质材料的产生和应用

早在仰韶文化晚期,就出现了居住面施石灰质面层的做法,当时从姜石或蚌壳中取得少量石灰用于建筑。后来白灰面所用的白灰都是石灰石烧制的了。[3]128龙山晚期还出现了土坯,土坯和石灰都是不同于此前的泥土、树枝等自然材料,增强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建筑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周时期的地面做法沿袭下来,一种为使用白石灰,一种使用三合面抹面,或细黄泥墁面,也有延续烧烤地面的做法。

(三)人工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发展

1.陶水管的出现与地下排水系统

地下工程需要比较耐久又防水的材料,陶制水管在商周已出现,开地下排水系统的先河。商周时期陶制有三种:一种是粗细相套即承插口的,一种是平口的,还有一种是三通管。这说明当时管道已略成系统了。陕西岐山凤雏早周宫室遗址的前庭的雨水的排放,是穿过东门房台阶下铺设的一条南北走向陶水管,共6节,全长6m。其做法是先在台基上空一条宽0.6m、深0.9m的沟槽,再把水管放入,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小头套入大头,连后填土夯实。陶水管南端与卵石砌成的5.5m长的水道相连,前庭的雨水通过这条水管排出院外。凤雏遗址后院另有一条大型卵石砌成的排水暗沟,上铺木棍再填土夯实。[2]93-98商代的陶水管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陶制建筑材料之一,从此开始了真正的人工建筑材料的历史。到奴隶社会末期,建筑上已综合使用土、铜木、石、陶、铜等材料,加工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2.砖的产生和运用

砖瓦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人工建筑材料。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熟练地掌握了制陶技术,为以后烧制砖瓦创造了条件。从已知的实物来看,铺地砖在西周已产生,空心砖及条砖出现于战国。砖瓦在建筑上的运用,对我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砖,这个继瓦之后产生的又一种人工材料,其意义甚至超过了瓦。砖的运用,首先解决了土地面的铺墁,砖的进一步运用,又为创造新的砖结构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战国至西汉,砖的发展仍处于开始阶段,实心砖虽也用于砌筑,但大量的是用于铺地的实心砖和用以代替木椁的空心大砖,还没有产生新的砖结构的技术。这种砖都带有模压的纹饰,制作非常费工,也说明它仍是少量生产的材料。显然,战国至西汉,砖材料得到进一步应用,在建筑技术上,已经孕育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开花结果”却在西汉。

砖的性质决定它与地下建筑的关系。经人工烧制的砖,与土(即未烧的砖坯)有着质的差别。它的强度、耐磨、耐水性等方面都较土大为提高。由于烧制砖亦具防水、耐磨等特性,它最早被广泛地运用于我国古代建筑的防水及易于磨损的部位,尤其是地下建筑。最早的砖砌墙体的实例有河南新郑县战国时期的冶炼通气井壁和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俑坑中一段壁体。[3]167到了汉代,条砖使用的范围和数量已大为增加,它不但在建筑、衬井壁、砌下水道等方面被运用,更重要的是在地下墓室中被大量广泛地运用,代替了空心砖。

四、结语

中国古代地下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时期,在各个时期又有着不同的发展和进步。建筑技术的发展,从历史来看,主要是围绕着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的进步变革而展开的,而人工建筑材料与砖石技术的发展又为地下建筑空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基础,促进了中国古代地下建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 中国古代建筑史[M].第5版.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14.

[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建筑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research does careful analysis and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 via using literature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develops the interactive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3D virtual appli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computer digital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model technology (BIM), it takes building with gable and hip roof and brackets as an example to realize the interactive 3D experienceinthe system. This research is a bold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t will promote the virtual display and teaching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to a new stage.

关键词:交互式;中国古代建筑构造;虚拟应用系统;歇山建筑;斗拱

Key words: interactive;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Virtual Application System;gable and hip roof;bracket set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29-03

0 引言

目前在国内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教学和学习中主要通过图解的方式、借助图片或少量实物模型来进行讲解,缺少交互性和学生的体验感。

开发交互式中国古代建筑构造三维虚拟应用系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中国古代建筑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起古建三维模型和构件数据库,保存建筑或建筑构件和属性几何等重要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整合展示。这样的一个系统能够大范围的帮助学生和建筑师进行在线的中国古代建筑虚拟现实场景的设计与营造,创造身临其境的视效体验,并实现资源共享,将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展示、教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 系统功能与组成

1.1 基本组成部分

本文所研究的系统以BIM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不仅实现对古代建筑的虚拟再现,对古代建筑的构造组成进行展示,还能够展现古代建筑的构件的功能、安装过程、各种图片文字资料等建筑构建筑构件的附件文化信息和工程信息。

从数据流的角度来划分交互式中国古代建筑构造三维虚拟应用系统分为古代建筑三维模型创建、模型处理和建筑构件属性编辑以及古代建筑构造展示系统三个模块组成。

其中:模型创建主要采用当前流行的主要建筑类软件实现;模型处理部分基于创建模型平台定制开发数据导出和处理模块;模型的展示采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网络的虚拟显示平台。整个系统的组成与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对中国古代建筑构造体系的分析,从应用层的角度来说将可以古代建筑模型创建和的主要流程抽象出三个主要步骤:

①对中国古代建筑模型按照分类方式进行内容组织,并针对每部分构件利用建模应用系统Revit、sketchup等完成模型的创建;②将模型数据和属性信息借助定制开发的程序输出,并完成关联附加信息的设置和;③在展示系统完成各部分的相关联信息的查询、检验。

1.2 三维模型的创建

1.2.1 模型创建

古代建筑由于结构复杂,图形关系多样,因此制作古代建筑三维模型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古代建筑三维模型的创建目前有基于工程测绘图的三维模型建模、基于二维数字影像的三维建模、基于激光扫描数据点云的三维建模等多种方法。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三维模型建模的需要,本系统主要采用基于工程测绘图的三维模型建模,对于复杂的、无规则形体的模型,如雀替等可以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的获取点云完成建模。

要完成模型的创建首先要做好模型的数据组织规划,进行需求分析规划所需要的模型、场景和功能要求,将要设计的古代建筑模型进行分解,分开建模,制作贴图、渲染等环节,采用的建模工具可以是Revit,3dmax,SketchUp等。以歇山建筑为例,可以按照台基、柱网、斗拱梁架屋顶等划分来完成模型数据的组织,如图2所示,使用Autodesk Revit基于构件方式基于古建测绘工程图建立的三维模型过程。

完成的代建筑三维模型,仅具有基本的属性信息,即它可供人们查询的信息比较有限。为了更好的展现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组成和特点,更好地介绍各种古建构件构造特点,以及材质信息、物理信息和所附加的文化价值,需要借助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展示手段全方位地展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系统采用了把相关的信息存入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建立中国古建筑构件模型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构件和相关信息的映射关系,实现构件几何展示和附加信息的关联,因此系统在三维模型的创建阶段,在Revit下定制开发三维模型的属性处理模块,用于设定相关的介绍文字、图片、视频等,使其能够具有更多的属性特征和相关信息。

1.3 交互数据的提取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应保持原有的数据格式,尽量避免数据转换造成的数据损失,可采用建模软件的专有数据格式。但通常用建模平台,如Autodesk Revit建立的模型文件都比较大,而且多是桌面程序,不利于系统的网络展示,为了更加便于模型的浏览、查询、应用,需要对大项目模型文件进行合理的拆分,实现模型的轻量化转化。通过研究比较分析,考虑到数据格式的通用性和易用性,以及轻量化的要求,我们将建模平台下创建的古代建筑的模型,导出为DAE格式,为此,开发专门的数据处理程序,使用时只需要设定导出的目录、详细程度、基准点等就可以实现轻量化BIM数据的自动导出,并通过插件上传到远程的网络服务器中去。

1.4 三维展示平台

本系统的轻量化展示平台使用HTML5和WebGL核心技术,其具有的核心模块如表1所示。该平台实现了BIM数据真正推向应用,实现BIM模型数据的网页浏览,在网页上实现BIM数据的浏览,查询、漫游、协同等功能,为BIM的数据轻量化利用提供了基础。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模型为DAE格式,是开放性三维模型格式(现已成为 ISO标准之一)。在Revit平台下需要自己定制开发DAE格式的导出转换程序来生成系统所需的轻量化数据。

Revit平台面构件对象导出几何数据在程序实现上要遵循图4所示流程。

针对不同的构件导出不同的属性和参数,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设置来创建新的属性表来存储计划要导出的数据,所创建表的结构和文件关联信息等,通过数据库中预设的表来完成。

构件对象属性数据导出在程序实现上要遵循图5所示流程。

3 中国古建筑的应用展示――以斗拱为例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式,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本文以斗拱为例说明该系统的应用过程。

①模型创建。按照斗拱的主要构件来划分数据的分类,模型可以整体创建,相关信息写入到附加数据库中去,完成模型创建工作。②附加数据整理。模型创建后,整理斗拱的附加人文信息如表2所示。③模型。模型到系统后,交互展示效果如图6所示。在交互式操作页面上实现了:构件尺寸信息查看;构件制作工艺;人文信息查看等,获得良好的交互式展示效果。

4 结论

本文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结合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中国古代建筑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起中国古代建筑三维模型和构件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整合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组成,并且通过网络在大范围内来利用虚拟技术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脱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将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展示、教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是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等方面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2]马炳坚.中国古代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袁洁,赵卫东.基于信息分类的中国古建构件库平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1).

[4]朱宁克,邹越.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

[5]饶金通.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6.

[6]王茹.古建筑数字化及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0.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动画;古建筑;复原工作

一、建筑动画与古建筑复原技术

在建筑动画出现以前,建筑物的展示主要以二维平面设计图为主,无法展示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分析起来过于抽象。相较于传统建筑动画,现代建筑动画主要采用三维建模,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构造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虚拟空间,充分的展现出了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环境,使观看者可以按照自由式的视角对建筑物的结构与构造进行欣赏。因而,经常被用于房地产的销售、城市的建造与规划以及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中。所谓古建筑,就是现存的古代时期的建筑物,古建筑不仅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的建筑技术和文化水平,也体现了该时期的文化特点及民风民俗,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自然记录,具有机枪的考古价值。在我国的古建筑中,木质结构的建筑物居多。但是,由于木质品容易受到潮湿、温度等方面的影响造成损坏,因此,我国的许多古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很难得到完整的保存。所以,便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采用三维建模以及虚拟技术等手段,结合当时的建筑技术、建筑特点,以建筑动画的形式对古建筑进行还原。最终,根据还原的结果,计算出古建筑的残缺比例,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使这些古建筑可以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使其可以被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建筑动画在古建筑复原中的实际应用

1.在古代建筑群体结构复原中的应用我国古代的建筑的群体性结构十分明显,很少会以单一的建筑形式出现,这集中体现出当时建筑美学的概念与建筑领域的文化思想。由于我国古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阶段,阶级思想较为严重,这一点在建筑领域的文化思想中也有十分明确的体现。例如:古建筑会因建筑物居住人物的重要性决定建筑物的建造位置、方向、高低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对于古建筑群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建筑群的修复提供可靠地数据,还能够从中发掘出改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与建造技术,对于该时期的史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古代建筑群体结构的修复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建筑动画对古代建筑结构,以三维虚拟动画的形式进行复原。在实际的操作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专业的数码相机以及测量设备对残缺的古建筑进行实际的拍摄与测量,并根据该历史时期的建筑技术特点以及文化特征,对建筑群体进行整体化的复原,并建立古建筑群的立体模型,使人们可以对古建筑群的内部结构以及建造格局展开自由观察。一旦由于古建筑群中的部分建筑物残缺严重,不利于复原工作的展开,可以充分发挥三维建模软件的优势,分析产生多种可能的分布格局与建筑结构样式,以便制图者进行选择。2.在古建筑雕刻装饰复原中的应用我国古代的建筑物,十分注重雕刻装饰,很多著名的古建筑物就是以其华美的雕刻艺术而文明,不仅体现出了该时期的艺术文化特点,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术的结晶。由于战争或灾害等历史原因,使得许多古建筑的雕刻装饰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破损,许多历史典籍中记载的著名雕刻、壁画已经无法辨认。因此,可以使用建筑动画技术对古建筑雕刻装饰进行复原。随着建筑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动画技术不仅可以对建筑群落的整体构造进行还原,还可以进行精细化的处理。除了对建筑物的外形以及内部构造进行展示以外,还可以将建筑物上的雕刻形式,装饰颜色样式等细节部分进行复原展示。在实际的复原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利用建筑动画技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收集反射光点的云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从而成功的记录古建筑雕刻装饰的相关数据,以便对建筑物的雕刻装饰进行复原。

三、建筑动画对中国古建筑复原的积极作用

1.修复精确度传统的二维建筑图片,只能展示出古建筑的平面效果,无法展示出古建筑的立体构造与整体效果。三维建筑动画则是从立体信息方面对古建筑的整体效果进行了立体式的动画展示,提高了展示的精度与准确度,为古建筑的复原提供了更加充足的依据。对于我国古建筑的复原工作来说,三维建筑动画的出现,解决了古建筑复原中长期存在着的精确度不足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动画的相关技术,将古建筑的相关数据输入到建模软件当中,通过软件进行精确计算,模拟建造虚拟建筑模型。如此一来,古建筑修复工作者,便可以根据模型中的相关数据资料,结合该时期的建筑技术特点,对古建筑进行高精度的修复与还原,大大的提高了古建筑修复的准确度。2.成本投入与现代建筑不同,古建筑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原料成本价格远高于现代建筑所用的钢筋混凝土,再加建筑技术、风格上的差异,修复人员需要经过反复尝试才能确定最终的维修方案,其间也会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与人力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消耗。建筑动画的使用,可以降低古建筑修复的难度,采用三维建筑动画技术提供的虚拟古建筑模型,可以精准的还原古建筑的整体效果,减少了修复过程中不断练习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减少了古建筑修复的成本投入。而且在修复工作开始以前,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修复方案进行模拟,从而看到修复后的效果图,使古建筑的修复可以达到良好的复原效果。

四、总结

我国古代建筑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的传承,由于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许多古建筑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破坏,甚至有的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现代建筑动画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古建筑的复原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援,其利用现代建筑动画中的三维动画技术,建造出一个虚拟的古建筑立体模型,降低了古建筑复原工作的技术难度,对古建筑文化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鹏,孟昭博,刘东.浅谈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特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

[2]郇宇,吴高雪,豆君.简析中国古建筑中格扇门的装饰特点和内涵[J].小品文选刊:下,2015(07).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陶瓷;工艺技术;保护

1 引言

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集聚区,2010年建筑陶瓷产量高达12.2亿m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8.4亿元。建筑陶瓷出口总额22.9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2.28%。然而,作为主要生产建筑陶瓷的佛山,有关企业极少关注佛山古代建筑陶瓷,更鲜有将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配方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加以利用。

本文是笔者结合在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和仿古建筑设计的实践,谈谈对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地位、产品分类以及工艺特点的一些粗浅看法,望得到各界朋友的批评指正。

2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地位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便在佛山石湾东面的大帽岗一带采泥制陶,汉代开始兴盛,唐代已形成一定商品生产规模,明清时期,佛山陶瓷业进入全盛时期。乾隆年间,石湾陶业分行进行专业生产,共有23行,品种上千,鼎盛时有陶窑107座,陶工达6万人之众,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

佛山建筑陶瓷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佛山澜石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座悬山顶陶屋,屋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与现在保存下来的传统建筑大致相同,既反映出当时佛山人的居住习俗,也可看到当时陶瓦等建材已普遍应用。明清是佛山建筑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亦正是因为建筑陶瓷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美术陶瓷异军突起,才赢得了南国陶都的美誉。古代石湾建筑及园林陶瓷产品包括琉璃瓦、瓦脊以及各种装饰构件,原由花盆行兼造,乾隆六年(1741)花盆行与缸行分离独立成行,花盆行成为建筑及园林陶瓷产品专门生产行业,至光绪年间,店号多达60家以上,产品种类、生产规模跃居各制陶行业之首。在林林总总的产品中,其中又以陶瓷瓦脊最负盛名。在清代,石湾陶塑瓦脊(如图1)成为两广以至东南亚风行一时的建筑装饰,广州的陈家祠、镇海楼;佛山的祖庙、胥江祖庙、云泉仙馆;罗浮山冲虚古庙;德庆悦城龙母庙等著名古建筑,还有越南、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泰国、缅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庙宇和古建筑都有石湾陶塑瓦脊。正是由于石湾陶塑瓦脊的热销,带动单个或组合的陶塑人物、动物等亦逐步脱颖而出,并以“石湾公仔”闻名于世。佛山古代建筑陶瓷不仅在规模和影响上居本地陶瓷行业之首,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也完全可以占一席之地。

3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产品分类和工艺特点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产品大致有琉璃瓦、普通瓦脊、花脊(艺术陶瓷瓦脊)、花窗、色釉栏杆、华表、陶钟等。

从釉色上看,除花脊外,琉璃瓦、普通瓦脊、花窗、色釉栏杆、陶钟等,面釉基本上为青釉和蓝釉,传统的釉料一般采用稻草灰、桑枝灰、杂柴灰、谷壳灰等植物灰以及加入玻璃粉、塘泥而成。还有一种矿物质釉料,用玉石、玛瑙、金属、石灰、蚬壳等研磨,并配合矿物质颜料调制。用传统釉料烧制的产品,釉色浑厚,较有代表性的是广泛使用,至今仍到处可见的俗称为“冬瓜青”的琉璃瓦及花窗、栏杆等各类装饰构件。

最具特色的无疑仍是艺术陶瓷瓦脊,前期生产的陶塑瓦脊上的装饰图案主要是一些花鸟、瑞兽、山水等吉祥或避邪意义的浅浮雕图案。现在能看到的较早期的瓦脊有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的祖庙灵应牌坊、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的祖庙正门牌坊(参军李公祠牌坊)的瓦脊,尽管这些未必是始建时的瓦脊,但从形式到风格看,符合早期石湾陶塑瓦脊的特点。自清代中后期,尤其是咸丰以后,随着广东粤剧的兴起和发展,以粤剧传统剧目中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人物瓦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产于乾隆年间的石湾人物陶塑瓦脊仍保存在泰国,也属浮雕的形式,与清末立体的多层的人物陶塑形式有较大区别。清末的人物瓦脊造工精美,规模宏大,其中祖庙三门的正脊高1.78m、长31.7m,共塑造人物300多个。

4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工艺技术亟待抢救和保护

早在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就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无论是“石湾公仔”,还是同样属于石湾陶塑技艺的建筑陶瓷工艺技术,其抢救和保护的力度都远远不足。石湾陶塑技艺在造型、原料使用、锻烧技术和色釉方面,历经千年的锤炼,各种工艺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时至今日,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濒临湮没。

如文物修缮的原则是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技术。但所有原来使用石湾建筑陶瓷产品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时,都会碰到修缮人员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建筑陶瓷材料更换的问题。由于各种传统的工艺技术已几近失传,即使有一些企业有进行研发和生产,其产品与原来构件的材料和工艺技术亦大相径庭。为此,我们在文物修缮时往往会尽量将挑选出来的仍可使用的旧琉璃瓦集中砌到建筑当眼处,将新的琉璃瓦放在不当眼处,这实是无可奈何之举。如果设计仿古建筑,则尽量避免使用琉璃瓦等建筑材料,特别是花脊,因为现在生产的花脊无论从哪方面与古人的产品相比都已相去甚远。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园林;保护和修葺;问题;传统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86.5+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代园林现状和问题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可以用四个方面来概括: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1]。古典园林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讲求的是天人合一,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这种建筑艺术直接就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历时千百年的古代园林到现代已经很难保持原有的模样,在自然的发酵和人为的破坏下,一些园林建筑已经面目全非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相对完整的园林建筑也存在许多问题。

古代园林建筑遭到人为破坏

由于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古典建筑开始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但是大多数游客都不知道这些建筑的重要性,加上相关工作人员保护意识薄弱,所以造成了些许的人为破坏。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的古代园林建筑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园林建筑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害。这一现象在现代旅游行业里相当普遍,不利于对保护古代建筑及文化的保护。

国家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对园林建筑的保护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完成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不辞辛苦,不间断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工作,但是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文物建筑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相关人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病没有尽心尽力。有些情况严重的地区甚至有工作人员蓄意破坏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文物保护部门的注意和警惕,毕竟文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保护文物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二、古代园林的保护和修葺

我国古代在各方面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建筑艺术,更是对世界尤其是亚洲的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在世界各处都可以见到具有中国古典艺术特色的建筑,尤其是在亚洲一些国家,例如:日本、越南。而园林建筑更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其中蕴涵的中国人千百年来流传的人文思想,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对于古代园林一定要加强保护和修葺,使其在更长期的历史中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保护历史就是在保护自己,一个民族不能够放弃自身的历史而独立存在,抛弃历史也终将被历史抛弃。从这一角度看,对于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修葺工作已经是历史交给我们后代的重任。

沿袭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技术

古代园林之所以能够屹立千年而不倒,就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从选址、选材到地质的勘探、地基的捶打再到建筑结构、刷漆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得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最大的魅力所在[3]。所以在今后保护建筑文物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够抛弃传统工艺,只依赖于现代技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且在古代园林的保护和修葺中还应该以传统工艺为主,现代技术为辅。其实从文化角度来看,使用传统工艺不仅能够保持建筑的原貌和内涵,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大精深,而作为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的古代园林更是集结了中国人最精湛的建筑技术和文化,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园林保护和修葺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要培养具有深厚古代建筑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特色的专门人才,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定期考核。在选拔人才上要精益求精,不断进步。文物保护部门也要做好文化传承工作,给予园林建筑保护工作以足够的重视,要加大经费投入,把传承文化放在首位,并切实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

三、结束语

我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至今还熠熠生辉的部分。对于古代园林建筑的保护是我们后代子孙必须要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传承民族文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民自尊心、自信心也日益增强,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在此振兴中华、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好形势下,园林学界普遍认识到,民族本色和传统艺术才是中国园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计成撰,陈植注释 《园冶·兴造论》M 上海,明文书店 2011.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6篇

建筑是对一定自然空间的人为占有,是经过人工造作的空间秩序,所以人们对建筑艺术进行欣赏时,就不能离开建筑的空间形象。著名的意大利建筑美学家布鲁诺•赛维指出:“建筑的特性——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建筑就象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只有能将人包围在内的空间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建筑,可见空间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总是由实体物质围成一定的内部空间,但是同时,它也形成了外在空间,构成一种内外空间独特的审美关系。中西方古代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不同,所以也就使得中西古建筑的空间形态有所不同。西方的古代建筑材料主要运用石料、火山灰、水泥等,因此它们构成的内部空间宽大,建筑形象往往为单体建筑。像欧洲中世纪的教堂,是为了展示上帝的荣耀而建,用石料搭建而成的巨大空间,使人们从心理上感受到上的伟大与力量,当人们一跨进它的主厅中,便立刻肃然起敬。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相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色就是土木结构,它的形成与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有关。亚洲大陆是古代世界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也正是因为这种以农为生的经济生活,使人们充满了对土地与植物的历史意识与审美感情。同时,那时的中国气候湿润,森林植被丰富,使得人们从开始营造之日起,就很自然地将搜寻建筑材料的注意力,随处可见的土与木促使中国古代建筑从一开始就朝着土木结构的方向发展。中国人们对土木表现出的高度兴趣不亚于欧洲人们对石头材料的嗜好,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美的主旋律。由于材料的限制,中古建筑没有能力进行立体空间式的展示,只能以四合院的形式,以一连串院落的平面连续,形成组合式的建筑群来完成。因此中古建筑个体中不会有像西方那么大的建筑空间,而是在群体建筑中进行分割,形成既独立又能组成整体的多个小空间。这种分割比西方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使中古建筑的内部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由四合院演化的不同庭院空间也带来不同的功能性,如:居住型庭院——生活空间;宫殿型庭院——神话空间;寺庙型庭院——人的空间;园林型庭院——游览空间等。空间丰富性和多变性,使得中古建筑比起西方来更像凝固的音乐,更具有时序美。

二、建筑的实用特性

中西方古代建筑当然也非常注重其实用特性,西方建筑材料以石料为主,建造的房子先是一层,但很快人们发现可以在这一层的基础上加上一层而后是多层。这样尽管还是占用同样面积,人们却可以占用更多的实用居住面积。造多层建筑当然就要建造连接不同楼层的楼梯,在较温暖的地区,人们把通往一楼的楼梯修建在房子的外部,这样更利于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温暖的阳光。同样的道理,人们往往在二楼上起个露天平台,以便充分感受阳光的照耀。这些改善建筑实用功能的方法,逐渐把欧洲房屋造就或具有阳台与内外楼梯的高层华丽建筑,也形成了欧洲建筑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筑受材料限制,不能像欧洲建筑那样向高处发展,它只能从四面扩展以扩大其实用功能。所以中国建筑占地大,形成以四合院园林为基本形式的大型化建筑群。以紫禁城为例,它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性建筑,也是集朝政,居住及娱乐为一体的实用性建筑,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七万多平方米。由正阳门、大清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几大部分组成,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四周扩大实用面积的典型,也是我国灿烂古代文化中的一件瑰宝。

三、建筑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建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关系。西方在创造园林的时候,用几何形状去强行限制自然景物,正如黑格尔所说:“最彻底的运用建筑艺术与园林是法国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宫殿,树木栽成有规律的行列,修剪整齐,围墙也用篱笆造成,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露天广厦。”人工雕琢的痕迹随处可见。而中园古代的园林“虽有人作,宛有天开”,它要求园艺家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按大自然结构来规范园林风光。所谓真山、真水、真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黑格尔说:“中国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河、岛,远景都纳入其中,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大自然。”所以,西方的园林是通过规范自然来达到有我之境,而中国的园林是通过宛自天开来达到无我之境。

四、建筑的科学技术手段

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作支持的话,建筑便无从谈起,西方古代的数学相当发达,而把数学计算运用于建筑的技术也很早就产生了,所以在建筑之前,他们都有完整的计术方案,为使建筑稳固耐用,西方古代建筑师们完全按中轴线原理两边对称来进行建造,并且按照一门科学一代代的记载流传下来。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则呈现了左右对称的格局,无论单体造型,还是群体造型,建筑师们都采用了与西方古建筑相同的技术原理。在战国时期的建筑师鲁班便留下了《鲁公秘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匠技术理论,它为以后中国的建筑提供了建筑指导。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它们都会受到一定技术的制约,什么样的时期产生什么样的技术,随之而来也就产生什么样的建筑。所以古罗马的万神庙,圣索非亚大教堂,北京的紫禁城,秦朝的阿房宫不可能在人类之初就产生,而只可能在人类的建筑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五、建筑艺术的象征特性

建筑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如果它想要传达观念,就必然借助象征的艺术手法。所谓象征是指通过一定的具体事物,暗示某种与具体事物相对应的抽象观念情绪。它是建筑美的美学特征,是建筑美的表现手法。正是由于在建筑美中存在着某种象征性,才使得人们对建筑美的审美愉悦显得深刻而长久。象征性越强的建筑形象,其内涵也就更为丰富和深邃,在中西方很多著名古建筑中,都在其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象征因素。象征意义不同,要通过不同媒体来实现,主要的象征媒体有:(1)数的象征,通过一定蕴涵某种数的关系的形象,对某种抽象概念所作的暗示,通过数与数的关系来传达。如中国的佛塔上,正四边形的佛塔造型象征佛教教义的“四重谛”;正六边形象征“六道轮回”;正八边形象征“八正道”;正十二边形象征“十二因缘”,圆形象征“圆寂”等。西方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各个部分的尺寸相当于圣数。”而古埃及狮身人面像和麦姆嫩象的数目以及石坊和通道的位置暗示每年的日数以及黄道十二宫,七大行星和十二月份等概念。(2)象彩的象征,建筑上的颜色除了具有装饰的作用外,还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以金色为主的古代北京皇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天坛的大片松柏,象征着封建王朝的长盛不衰。古代麦底亚国首都的七重城墙,色彩分别为白色,黑色,紫色,蓝色,红色,银色和金色,象征着统治者好像七大行星围绕着的太阳,是人间的主宰,也象征着当时天文事业的发展。(3)物体的象征,这种象征以某种自然物体或人工之物的形象,建筑通过这些形象来暗示其深层意义。比如在佛教建筑中,以莲花的形象来象征净土,所以在很多佛寺佛塔中都有莲花的形象。而在欧洲中世纪教堂中随处可见的圣母之像,则象征着教堂的慈爱与宽容。(4)人体的象征,表现人体美是建筑经常的主题,其中最成功的,当数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如陶立尧柱式,形象粗笨,棱角鲜明,线条刚挺,整个造型有一股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气概;爱奥尼柱式,柱身比例修长,檐部轻盈,柱头的涡卷形感与质感比较柔和,整个石柱形象秀丽清新,象征女性的柔和娇美;还有一著名的古代神殿,建筑师干脆就用女子的形象作为柱子使用,反映出建筑的柔和形象。用人体形象作为建筑形象的古希腊建筑,洋溢着人性化与情感化,是建筑象征艺术中最为成功的一笔。中古建筑虽然不像西方表现得那样与奔放,但在中国半坡遗址中也随处可见以生殖器官为雏形的彩绘与建筑,他们以抽象的形态表现着中古人类对生殖的崇拜与敬仰。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文化差异在建筑上的投射。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是建筑师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反映着古代人民的灿烂文化与历史,它们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人文历史提供了生动活泼的素材,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共同财富。如果你真的想要去感受它们的博大与精深,还是身临其境去吧!让我们借鉴他们的审美境界,为世界增添了一份绚丽。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体系中最古老的一种重要建筑艺术,有实物可考的建筑源于七千年以前,并不断发展,在三千年前形成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封闭的院落为基本形式的建筑风格。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保持“象出自然,律合自然、境生自然”的审美形式,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性。

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1、夯土技术和木构架的形成

在北京、贵州、浙江等地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居住的崖洞表明我国原始人最初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场所。时间的齿轮转动到新石器时代,部落开始出现在黄河中游地区,人们结成群体,用黄土垒成墙壁,用木头、草等搭建半穴样式的居所,中国古建筑由此发展到地上,并形成了木构架的基本结构,奠定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夏朝的建立终结了荒蛮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商、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都邑开始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夯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铸造城墙等防御性建筑中。这一时期的宫殿建立在夯土台之上,夯土技术、木构架基础都已初具规模。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兴师动众建立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迎来了中国古建筑第一个高潮。汉朝大规模修建长城,开拓丝绸之路,在长安城内大兴土木筑起桂宫、光明宫、上林苑等,并建造洛阳城。[1]

2、佛教建筑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佛教建筑传入中国。东汉时佛教在中国开始兴盛,风靡程度上至朝廷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帝王将相广修寺庙,佛教寺庙和高塔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著名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对这一盛况的描述。据记载,北魏时建佛寺三万多座,仅洛阳城内就有一千多座,数量之庞大可以想见。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明清时期由于政治需要在蒙、藏、甘等地区兴建喇嘛教建筑,形成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3、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

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沟通逐渐增多,外国文化流入中国,在对前代建筑风格的传承之上又融入了外国元素,逐渐形成特色的建筑风格,走入了成熟时期。隋朝时开通京杭大运河,重修万里长城。经济繁荣发展、思想开明的唐朝在洛阳大修宫殿,重新规划城市格局,中国出现了早期的商业模式。并且唐朝唏嘘发展佛教,将佛教建筑又推向了更大的辉煌。

4.元、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

元、明、清三个朝代历经中国六百多年的发展,基本是祖国统一的平和阶段。元朝时营建大都,明清时期建造了恢弘、建筑技艺高超的故宫,并兴起了建造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风潮,大大推动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升华。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表现形式

1、华美的宫殿

历代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巩固皇权的统治而大规模兴建宫殿,宫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建筑技艺最高的建筑类型。宫殿自奴隶社会形成便出现,秦朝时“宫”成为皇帝和皇亲国戚居住地的特指。宫殿建筑设计中轴对称,华美的大型宫殿建造在中轴线上,周边的建筑相对矮小,以突出皇权无上高贵。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宫殿建筑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布达拉宫。

2、宗教崇拜的礼制建筑

庙坛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为了表达对宗教的崇拜感情,礼制建筑应运而生。与宫殿不同,礼制建筑主要面对古代封建礼仪活动,具有祭祀、墓葬、巩固皇权统治等功能。其中墓葬制度直接促成了墓葬建筑的产生,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陵墓的规模越来越大,墓葬的等级观念越来越强烈。用于“敬天尊祖”的坛庙建筑也是宗教的产物,具有深刻的文化蕴涵,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双重意义。古人将天、地、人、建筑结合在一起,祈望通过坛庙建筑实现天人和谐的愿望。[2]

3、精妙绝伦的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具有超高的文化内涵和贡献。商周时期开始利用自然环境建造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明清时期达到鼎峰。中国园林建筑包括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致婉转的私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有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以江南居多,有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

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不同的建筑风格有着不同的色彩运用方法。宫殿、坛庙、寺院等多使用鲜艳的明黄色、大红色等,墙上多绘有颜色明丽的绘画,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建筑呈现出宏大、辉煌的气势。如古代建筑中常用的琉璃瓦,颜色丰富多达数十种,以黄、绿、蓝三色居多。黄色的琉璃瓦常用于宫殿、寺庙建筑中。中国古典建筑色彩不仅有夺人眼球的明快艳丽,还有朴素深沉的黑、白、灰。在江南一带的民居和私家园林中,黑灰瓦与粉白墙交相辉映,在缓缓流淌的溪水边静静伫立,给人安静祥和的美好感受。

四、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聚合有序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是相对封闭的院落。建筑中非常重视各建筑在位置上的和谐关系,要求中心建筑突出、内部建筑和谐有序、交通道路合理。高高在上的中心建筑代表建筑主人不可撼动、统治全局的地位,是权力的象征。院落一般以中轴线为基准修建主干道,辅道以游廊为主,使整座建筑曲折婉转,蕴含着起承转合的韵律美。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也受到礼制的约束,“一厅两内”符合长幼尊卑的顺序,明清时的民居建筑中以主人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女子满13岁移居绣楼的格局彰显着礼教制度。[3]

结束语

中国古代建筑既是由自然而生,又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艺术产物。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的艺术性为中国文明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蕴含着我国古人巨大智慧、伟大劳动的结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对于发展古代建筑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小兮,陶振民.中国古代建筑美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0,10(04):19-21.

[2]李纯.天人观念下中国古代建筑审美特征的嬗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04):23-25.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古代建筑 土木文脉 历史背景

一.引 言

华夏“土木”历史纵贯古今,流播域外。从上古人类的穴居、巢居,经各个历史阶段,土工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由产生、演化、发展、传承,形成了清晰的“土木”文脉,凝结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饱含了系统的科技内容,产生了深远的传播影响。时至今日,虽然建筑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主要系列,建筑结构按其构成划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三大主要类型,然而建筑类专业及其学科尚明确冠以“土木”二字。如以大兴土木、土木工程等。这说明,“土木”具有传统的深远意义和现代的科学意义。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土木”文脉虽有研究,但对其渊源的分析还不甚系统、不够深入。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征,对其成因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由于“多木材而少佳石”属自然资源问题;有人认为“缺乏大量的奴隶”是人力资源问题;有人认为中国“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是结构技术问题;另有人认为是地理环境问题;更有人认为是经济发展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本文对中国“土木”文脉和流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二.“土木”的历史渊源

中国建筑从起步就与“土木”结下不解之缘,且源远流长。“天生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五材即“金、木、水、火、土。”其中“土”、“木”是建筑的基本材料和主要材料,而其它三材料是建筑的辅助材料和次要材料。“土”、“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天然建筑材料,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点是土木为材、土木结构,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1. 地理背景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华夏大地特定的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是依照具体的地貌、地势、地质等因素,因地制宜而产生和发展的。

1.1地貌方面

“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传》),原始初民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居住。后来基于居住天然洞穴的经验,开始探索利用合适地貌挖掘人工洞穴。在黄土地带的台地断崖上掏挖横穴,以及“因陵丘挖穴而处”(《墨子·节用中》),在山坡横向挖穴。

1.2地势方面

始初,人类依地势高低而“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在南方多居橧巢,于低洼潮湿地带巢居;在北方多居营窟,于高亢黄土地带穴居。

1.3地质方面

黄土是由砂粒、粘土和一定量的石灰质颗粒组成的混合物。黄土质地细密,粘度较高,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很高的粘结性,能将砂等颗粒很好地固结,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黄土的土壤结构呈垂直解理,抗剪切强度较高,易于壁立而不易坍塌。这些都便于洞穴的挖作。

2.生态背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生存的人类和生长的树木必然服从优胜劣态的生态规律。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着深刻的生态背景。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和巢居中,就饱含了“土木”生态元素。挖土穴,曾考虑到近水、免淹、防暑、御寒等生态环境;构木巢,也考虑到防毒蛇、拒猛兽、避潮湿等生态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融合生态元素,以创造良好的适居生态条件。例如大屋顶,具有“上栋下宇,以蔽风雨”(《易经·系辞》)及“上反以盖载,激景而纳光”(固班《西都赋》)的生态功效;木构建筑的框架体系,门窗开设灵活,能最大限度增加窗地比,为采光、通风、瞭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古代窑洞,至今在陇东、豫西、陕北、晋中等地仍然可见,其中包含有冬暖夏凉的生态因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木构体系,木构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木构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广茂的森林资源,正是中国大地慷慨的生态馈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处于北纬4°至53°之间,跨越五个气候带,具备良好的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为华夏建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此外,“土”与“木”也存在亲密的生态关系,它们相依共存。土为木之母,木为土之华。

3.文化背景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任何民族都有其特点的文化,华夏土木建筑映射着居住在中国大地之上的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背景。重要表现在:

3.1亲恋土木的情结

中华先民很早就在自己华夏大地上,发展了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将大自然认作自己的母亲与故乡,构架了与自然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亲和关系,建立了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形成了以“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 [6],产生了浓郁的“亲土”情怀和“恋木”情结。

3.2崇拜祖宗的观念

生息在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对以黄帝为代表的祖先怀有深情的崇拜。东、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北方,水也,其帝颛顼;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居中,属土。土者,木之母;木者,土之华。土木之制为祖宗创造,是千古成法,土木不可分离,土木遗制不容更改。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鲜明特点便是以土木为材。

3.3表征形象的文字

象形会意的汉字,揭示了中国建筑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属六书之一。例如,反映建筑形貌的“宫”、“室”、“宅”,其甲骨文的字形就是将建筑形状以最简化的图示而表达出来的“字体”[3],它们分别刻画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形貌特征。至今的建筑图纸就是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图来全面表达建筑设计的。象意也叫会意,也属六书之一。它是利用已有的字,依据事由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例如,反映以土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墙、垣、壁、壕、壩(坝)、堰、坯、坊、墰(坛)等;又如,反映以木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材、板、梁、栋、枋、栿、檩、柱、楹、栱、栌、架、檐等。再如,从穴居的“穴”字派生的建筑方面的汉字,穹、窑、窠、窟、窗等。

“土木”的文化背景影响深远,形成有“唯土木是尊”的仿木文化现象。无梁殿、石牌坊、砖塔等砖石建筑,都因袭了大量的仿木成分。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就是一个范例,可视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木牌楼的翻版。

4.技术背景

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建筑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水平的建筑技术又是促使建筑功能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土”、“木”的材质性能 、加工手段、建造方法、结构形式、构造特点等技术背景因素息息相关。

4.1土材技术

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对土的性质有所掌握并加以利用,利用粘聚性,挖穴营窟;利用粘土水合后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制造了土坯(人类最早的人工免烧砌块),制成胶泥用作粘结和抹面,进行泥塑(如独乐寺观间阁、灵岩寺千佛殿);利用土质材料的导热性差的特点,作为墙体材料,产生良好的隔热、保温、蓄热的功效;利用土不可燃烧的性能,在对建筑中一些部位的外露木构件实施涂泥防火;古代人们发现土质材料烧结后能显著提高强度、耐水性等改性的特点后,发展了一系列烧土材料,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烧土地面”,西周已有烧陶、制瓦技术,春秋后期已有铺地砖应用;古人在实践中发现土遇水成泥后具有粘结性能,制成了一些土质复合材料,仰韶文化时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的墙体就采用了草筋泥和细砂泥抹面,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以粘土、石灰、骨料(砂子、石渣、碎砖等)为原料的三合土,用作地面和地基材料,具有坚固密实、防潮抗碱的效能。

4.2土工技术

4.2.1开挖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认识和利用粘土粘聚力强、整体性好、易于壁立的特点,并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营建之中。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挖穴营窟;战国时期筑城就采取了先挖基槽而后版筑的施工方法;宋代已有大型窑洞的开挖技术。

4.2.2夯打技术

原始社会人们就运用了夯打技术,而后不断发展进步。新时器时代出现了夯打工具石杵,在遗址中发现在经人工夯打过的居住面及分层夯实柱坑回填土的做法;商汤时期,都城亳已有上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夯土台基;宋《营造法式》记载了筑基之制的施工方法;清《工程做法》记载有大夯灰土筑法和小夯灰土筑法。

4.2.3版筑技术

商代遗址中发现有房屋墙壁采用版筑的方法。西周时期,版筑技术有了新的进展,采用立柱、插竿、橛子等用草绑扎固定夹版(板),在其中填满泥土,以杵夯实的版筑墙体技术。

4.2.4砌筑技术

土坯的砌筑技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奴隶社会应用更加广泛,而后不断提高。汉代采用了在坯内加筋(稻草、树枝等),以增强抗拉强度,提高抗弯能力。土坯砌筑技术也为砖砌体打下了一定技术基础。

4.3木构技术

4.3.1加工技术

木加工技术的先进性与时代性是相互对应的,其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呈现不同的价值。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用石斧、石楔来横截木料,加工方木和板材;用石斧、石锛、石凿等加工榫卯;用石扁铲刨光木材。奴隶社会进入铜器时代,人们用青铜制作了钁、锛、斧、铲、臿、凿、钻、锯、刀等工具,使木构件的截取、平木、穿孔、削制、雕刻等加工工艺得以提高,质量更加精致。封建社会步入铁器时代,铁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技术,使加工方法得以改进,加工速度得以加快,加工质量得以提高。尤其是尺寸更加精准,雕刻更加精湛。

4.3.2结构技术

人字屋架体现了三角形自由度为零的稳定性原理;由柱、枋、梁、檩、椽等主要承载构件组成框架结构体系,呈现出很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木构建筑的柱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布置格局,以保证整体建筑的受力合理性、结构稳定性和空间规整性。

4.3.3构造技术

结构中各联接构件均有承接和承载作用,以斗栱最具特色;木结构联结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榫卯构造。它使各构件能易于装配、紧密联接、有效制约,使各节点实现紧而不固、刚柔相济、缓冲减震。在施工技术方面,人们很早已经开始利用预制装配技术与起吊搭建技术进行施工。

4.4 土木混合结构技术

(1)结构明确分工

土木混合结构的承重部分与围护部分分工明确,其显著特点是“墙倒屋不塌”。木构框架承载屋顶和楼面等荷重;墙体(包括其上开设的门窗等)起着围合空间、保温隔热、防风蔽雨等作用。

(2)材料合理匹配

土木混合结构充分体现了因材致用,各取所长的匹配原则。古人曾根据土、木材料各自的特点,创造了以“木为骨架、土为肉躯”的“木骨泥肌”的墙体,犹似今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充分体现了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点,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地理、生态、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些对于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对现存古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以及对仿古旅游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致平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2]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cvlistation in china.vol.1 v:3 cambridge universitr press.1971

[3]李允鉌 华夏意匠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84

[4]gin djih su. 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and comtemporary.hongkong 1964

[5]石宁、刘啸等 中国古建筑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文物 1986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古建筑 施工管理 修缮 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的遗存,他们的存留代表着一方文化的存留,古建筑存在的代表三方面的价值历史、艺术、科学。保护古代建筑,主要是保护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艺术方面的成就,作为今天的借鉴。由于年份和不可抗拒的因素,古建筑的保存比较难,而在修缮过程中又需要保持现状和恢复原状,对于工程项目存在了很多的要求。我们都知道修缮古建筑既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要防止损坏,延长古建筑的寿命,必须最大限度的,保存古建筑所体现的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艺术价值更加重要,如果因为修缮的工作损伤了它原有的艺术价值,那么修缮的工作则是毫无意义。所以一定要在修缮、施工的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艺术、历史韵意。所以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文物工程的基本原则,采取合适的、恰当的方法和适合的手段,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修缮,同时对于特殊部位和足以致命的关键工序要给以足够的重视。最后在施工中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则会做好古建筑修缮工作。

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理念

历史五千年的长河,历经多少朝代,中国的古建筑文化得以在世界建筑领域中都独树一帜,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目的是以现代的科技手段与中国古代技术结合,在最大程度地保存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且在保护古建筑本体还原古建筑本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问题,最后在保护、修缮的各个过程中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所在。西方的建筑比较容易保存,现在的保存程度也比较高,与西方占建筑相比,中国古代建筑偏爱选择木材作为原材料,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有立柱、横梁和顺檩部分构成主要配件,每个配件间的结点是以用榫卯结构结合,这样的组合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据考证,榫卯结构最早发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距今7ooo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修复工作则会异常的艰苦与重要。

古代建筑的保护工作要先保护建筑的实体,古代建筑包含的历史、综合的信息都是依仗建筑实体存在的。我们在修缮工作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存古建筑实体,古建筑的平面布局、艺术风格、造型等。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与布局都是独具特点的,这些不但反映建筑制度,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是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提升的。

古代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修缮只是古代建筑的物质组成部分,是不能改变古建筑本身的意义的,也就是说古建筑所体现的的历史性和美学性均会按照原本模样呈现,这就是修复的界限。古建筑作为一个实际的物体,都会涉及到材料、自然影响和人为因素等问题。必须进行古建筑保存状况的研究,包括对其材料的研究,保存环境的研究等,有助于得出古建筑损坏的原因及如何使古建筑长期保存的方法。

在修缮施工开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记录工作。记录将要被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具体手段有:拍照、摄影、绘画。以原实测图为基础考查,记录损坏的部位和受损的程度绘。对建筑物的各个构件上进行认真勘探。拍照记录装饰、照墙、地面的破坏情况。2、查阅被修缮的古建筑物的历次修建资料,确定修复年代,修理程度和影响程度,为将要进行的修缮设计、施工提供具体依据。3、对古建筑的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损坏缘由是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4、制定修缮施工方案。根据被修缮的古建筑物的内涵、风格、损坏程度,编制施工方案,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材料和传统施工方法,尽量缩小维修的范围,保证修缮质量。

修缮人员不能是一半的工人,应会使用传统修复技术并能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古建筑的修复介入。修缮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也就是对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历史评判,是反思、观察和确定的反复过程,整个过程必须尊重古建筑,尊重历史,尊重材料。我们不能把修复的各阶段、各方面同时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修复过程中不能加入主观想象,不能改变之前的文化环境、历史环境所赋予古建筑的特定意义,不能抹去在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与人为力量对古代建筑所造成的改变。

三、古代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探讨

1.认识文物修缮工程的特殊性。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规定。文物自身就具备着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特性,在实施修缮的工程中,对文物不能进行更新改造,要认真研究文物本体原貌,找出修复依据,施工中最大地保留原构件,尽可能减少更换,极大的保留和修复文物的本体。古代建筑修缮工程的对象是文物实体,它在施工前就存在,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很多的准备、记录工作。

2. 古建筑修缮工作的实用性。文物修缮工程是个新课题,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详细的列出工作具体要求做到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只是现今,我国文物修缮工程队伍总体水平偏低,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队伍不明确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熟悉具体工作对象的思想,熟知文物修缮工程原则,对修缮对象有深入研究。

3.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严格,全部人工制作,古建筑屋面砖瓦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

针对这些质量通病,我们虽不能每个工程完美的修缮,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材料采购要有计划,对极少的材料但是用量却大的材料,尽量提早组织货源,寻找质量合格生产厂家,同时材料进场验收关严格把关,让生产厂家与工程质量挂钩。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的基本原则来做,选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特殊部位和关键工序予以足够的重视,精心组织施工,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一定能做好古建筑修缮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龙云. 古建筑修缮技术和质量监控的实践体会[J]. 建设监理, 2007,(06) .

古代建筑技术范文第10篇

Abstract: In China bright ancient civilization the historic building was its important component. It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world,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time has profited from the West artistic feature following the retention tradition style.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 影响

key word:China ancient architecture China modern architecture influence

作者简介:郭嘉。性别:男。籍贯:陕西省宝鸡市。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一) 从原始社会的半地穴棚居式建筑到夏商周时期建筑雏形的形成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从半穴居住所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而在长江流域则为杆栏式建筑。这便是中国古建筑的开创阶段。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不论在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筑雏形,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基础。

(二)汉唐成熟期、土木结构的特点

(1)汉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木架结构成熟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统一六国,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修驰道、筑长城、凿灵渠。汉代则在秦的基础上,进入大规模建造时期。

汉代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在汉朝中国的木架结构经达到成熟阶段,甚至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

(2)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时传统建筑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佛教建筑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政权时期佛教寺庙盛行,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结合了许多印度、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3)唐代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唐代因为自身发展原因,经济繁荣,国力富强,其建筑在继承前几朝的优秀之处的同时也融入了外来的因素,从而自身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同时也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三)宋、明清的建筑

(1) 宋代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

宋朝在建筑艺术方面一改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朝着细腻、纤巧转变,对于建筑装饰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南宋时期更是进一步发展,因地制宜,创造了一系列与环境相结合的建筑。北宋崇宁二年颁布并刊行的《营造法式》一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它系统的规范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办法。

(2)明、清的建筑

明、清两朝是建筑的历史上的最后的发展高潮。明代在建筑布局方面,更为成熟、合理。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

二、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发和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除了追求生活的舒适度,也加入了现代的因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等上,现代建筑都突破前代任何时期的建筑体系,展现出属于自己特有的鲜明特色的局面。

(一) 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现代传统风格的形成

(1)中国建筑师对民族建筑形式的探索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人“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口号喊响,开中国建筑师创作民族形式建筑的先河,奏响了中国建筑师队伍探索民族形式的前奏。中国近代建筑师在对自己本民族建筑的发展沿用的基础上并对西方的现代建筑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模仿调整。

(2)营造学社对现代建筑事业的影响

营造学社编撰出版了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和《建筑设计参考图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事业产生了深远长久的影响。而《中国建筑史》是我国第一部由国人自己编写的较为系统的中国建筑史,本书处处体现出一些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

(二)中国现代建筑风格是对传统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对古代皇宫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构造用水泥取代了传统古代的木质结构。

(2)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对中国古代建筑中木架结构的改装。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充分的体现了“唐之杰作”。现代与传统相互结合,这一点处处都可以被发现,使整个博物馆既具备了传统元素又具时代气息。它的色彩构思更加突破了一改以往的红墙黄瓦的沉闷格局,反而以以白、灰、茶三色为主调,使整个建筑庄严、典雅、宁静,具有的雕塑感。

(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再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无处不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方特色民族传统,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三)古代建筑给现代建筑的启发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北方的传统建筑还是江南的自然林园,都有许多能体现出古人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古代如此,现在也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保护环境等等,这充分展现了我们的现代社会开始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现代建筑更注重对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三、结论:中国现代建筑是对古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存在并发展,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灼灼光华。而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的影响。现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的结构优点,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表现。传统建筑赋予了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建筑在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的同时,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即中国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

[2] 梁思成 《梁思成谈建筑》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年9月

上一篇:创意花艺设计范文 下一篇:数字文化艺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