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

时间:2023-11-05 17:39:33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1

【关键词】《说文解字》;社会称谓字;文化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十分重视血缘姻亲、以家庭为核心、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称谓问题。汉语称谓系统十分严密,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部分。而《说文解字》作为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一部依据字形解说字义的字典,基本上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字的本义。这些字义大体上能够反映先秦和两汉时期的社会文化情况。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中社会称谓字的整理分类,进而分析社会称谓字的起源、变化、发展的特点,探讨它们的文化意义。通过整理分类,《说文解字》中的社会称谓字有71个。

一、《说文解字》社会称谓字

社会称谓是用来指称家人和亲属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表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称谓。根据当时社会称谓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把《说文解字》中的社会称谓字分为种群称谓、性别称谓、长幼称谓、业缘关系称谓以及人等称谓五个种类。

(一)种群称谓字

自然界中的种群很多,人是其中的一种。《说文解字》关于种群的称谓字有2个。部的“夏”字指称中原古部落的人。《说文》中的解释是“夏,中之人也。从从从。手;,足也。胡雅切”。人部的“人”字指代自然界中种群之一的人。《说文》中的解释是“夏,天地之性最者也。此文。象臂之形。凡人之皆从人。如切”。

(二)性别称谓字

性别称谓字共计8个,根据性别不同,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称谓字。

(1)男性

用来称呼男性的称谓字有1个,是用部的“甫”字,《说文》中的解释是“甫,男子美也。从用、父,父亦。方矩切”。

(2)女性

用来称呼女性的称谓字有7个,均属于女部。“女”字指代女子,《说文》中解释是“女,人也。象形。王育。凡女之皆从女。尼切”。“”字泛称妇女,《说文》中解释是“,服也。从女持帚也。房九切”。“”字指代年轻的女子,《说文》中解释是“,少女也。从女乇。坼下切”。“”字是年老妇女的自称,《说文》中的解释是“,女老也。从女??。若奥。皓切”。“嫠”字指称失去丈夫的女子,《说文》中的解释是“嫠,夫也。从女。里之切”。“”、“”、“媛”均指代美丽的女子,《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美女也。从女多。尺氏切”;“,人美也。从女。蒲切”;“媛,美女也。人所援也。从女从爰。爰,引也。《》曰:‘邦之媛兮。’玉眷切”。

(三)长幼称谓字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孩童时期、青壮年时期、老年期,《说文解字》中长幼称谓字共计19个,其中关于孩童和老年人的称谓很多,反应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根据人所在的年龄层次,将长幼称谓字分为孩童、青壮年以及老年三个层次。

(1)孩童

用于孩童时期的称谓字有10个。其中女部的“”、“”字均指代婴儿,《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也。从女。切”;“,也。从女。一曰人。五切”。幺部的“幼”字、儿部的“儿”字、“”字、子部的“子”字、“孺”字、“季”字均是泛指小孩,《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幼,少也。从幺从力。伊切”;“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屈。’凡儿之皆从儿。如切”;“,孺子也。从儿,象小囟未合。汝移切”;“子,十一月,气,物滋,人以。象形。凡子之皆从子。里切”;“孺,乳子也。一曰也,尚小也。从子需。而遇切”;“季,少也。从子,从稚省,稚亦。居悸切”。子部的“孤”字指代失去父亲的孩童,《说文》中解释是“孤,父也。从子瓜。古乎切”。子部的“僮”字则指代未成年的男子,《说文》中解释是“僮,未冠也。从人童。徒切”。

(2)青壮年

用于青壮年时期的称谓字有3个,分别是夫部的“夫”字、男部的“男”字以及子部的“孟”字,均是指代成年的男子。这三个字在《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尺,十尺丈。人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皆从夫。甫切”;“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凡男之皆从男。那含切”;“孟,也。从子皿。莫更切”。

(3)老年

用于老年人的称谓字有6个。又部的“”字、老部的“老”字、“耆”字、“考”字均是泛指老年人,《说文》中的解释是“,老也。从又从灾。。后切”;“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白也。凡老之皆从老。皓切”;“耆,老也。从老省,旨。渠脂切”;“考,老也。从老省,。苦浩切”。老部的“”字指代八十高寿的老人,《说文》中解释是“,年八十曰。从老省,从至。徒切”。老部的“ ”字指代九十高寿的老人,《说文》中解释是“年九十曰。从老,从蒿省。莫切”。

(四)业缘关系称谓字

《说文解字》中业缘关系的称谓字共计5个。根据关系的不同,分为同辈人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师生关系。

(1)同辈人

用来称呼同辈人关系的称谓字只有1个,是人部的“”字,《说文》中的解释是“,等也。从人。《春秋》曰:‘吾小人。’仕皆切”。

(2)朋友

用来称呼朋友关系的称谓字有2个,分别是又部的“友”字以及人部的“”字,《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友,同 友。从二又。相交友也。云久切”;“,徒也。从人。力切”。

(3)师生

用来称呼师生关系的称谓字有2个,分别是女部的“”字和“”字,均是指代以妇道教人的女老师。《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女也。从女加。杜林:加教於女也。若阿。何切”;“,女也。从女 。若母。莫后切”。

(五)人等称谓

人等称谓是表示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身份。《说文解字》中表示人等称谓的字共计37个。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这些人等称谓字分为君王、官吏、祭祀者、贤德者、百姓以及奴仆。

(1)君王

君王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说文解字》中表示君王意义的字就不少,有4个不同的字表示君王的意义,分别是部的“帝”字、王部的“王”字、口部的“君”字以及后部的“后”字。《说文》中的解释是“帝,也。王天下之也。从。都切”;“王,天下所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而其中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三王。’凡王之皆从王。雨方切”;“君,尊也。从尹。,故从口。云切”;“后,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者,君后也。凡后之皆从后。胡口切”。

(2)官吏

官吏是君王手下管理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中表示官吏的称谓字有10个。其中一部的“吏”字、司部的“司”字以及 部的“官”字泛指官吏、官员。《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力置切”;“司,臣司事於外者。从反后。凡司之皆从司。息兹切”;“官,史,事君也。从宀从 。 也。此同意。古丸切”。人部的“”字、女部的“?”字和“”字则泛指女官,《说文》中分别解释为“,官也。从人予。以切”;“ ,官也。从女弋。切”;“,官也。从女,省。才良切”。人部的“伯”字则是指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说文》中解释是“伯,也。从人白。博陌切”。史部的“史”字指君王身边担任记事的人员,《说文》中解释是“史,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皆从史。疏士切”。林部的“麓”字特指管理山林的官吏,《说文》中解释是“麓,守山林吏也。从林鹿。一曰林於山麓。《春秋》曰:‘沙麓崩。’谷切”。人部的“倌”字是指古代主管车乘的小臣,《说文》中解释是“倌,小臣也。从人从官。《》曰:‘命彼倌人。’古患切”。

(3)祭祀者

在古代,人们一直对鬼神怀有敬畏之心,所以祭祀必然占据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关于祭祀者的称呼就会有很多,《说文》中关于祭祀者称谓字有5个。示部的“祝”字、巫部的“巫”字以及“”字表示祭祀时祭礼的人,《说文》中的解释分别是“祝,祭主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省。《易》曰:‘口巫。’之六切”;“巫,祝也。女能事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舞形。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皆从巫。武扶切”;“,能事神明也。在男曰,在女曰巫。从巫从。胡狄切”。人部的“僧”字表示从事祭祀的人员,《说文》中解释是“僧,浮屠道人也。从人曾。曾切”。人部的“”字表示用来逐鬼的童男童女,《说文》中解释是“,僮子也。从人辰。章刃切”。

(4)贤德者

贤德者是具有美好品德与才能的人,《说文》中称呼贤德者的称谓字有3个。其中部的“”字和人部的“俊”表示才能出众的人,《说文》中分别解释为“,多才也。从。胡田切”;“俊,材千人也。从人。子峻切”。老部的“孝”字表示孝敬父母者,《说文》中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呼教切”。

(5)百姓

百姓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等称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说文》中有关百姓的称谓字有6个。民部的“民”字和“氓”字泛指百姓,《说文》中解释为“民,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皆从民。切”;“氓,民也。从民亡。若盲。武庚切”。田部的“”字和“”字均表示农夫,《说文》中分别解释是“,夫也。从田。子峻切”;“,田民也。从田亡。武庚切”。攴部的“牧”字表示养牛人,《说文》中解释为“牧,牛人也。从攴从牛。《》曰:‘牧人乃。’莫卜切”。羊部的“羌”字表示西戎的牧羊人,《说文》中解释为“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南方从虫,北方狄从犬,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也。西南人、僬,从人;在坤地,有理之性。唯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有君子不死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去羊切”。

(6)奴仆

在我国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为其服务,而这些奴隶的主要来源有战俘或者罪犯。《说文》中的奴仆称谓字有9个。隶部的“”字指代奴隶,《说文》中解释为“,附箸也。从隶柰。郎切”。女部的“?”字指代女奴隶,《说文》中解释是“?,女也。从女奚。胡切”。?部的“童”字、宀部的“宰”字、女部的“奴”字均表示罪犯、罪人,《说文》中分别解释为“童,男有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重省。徒切”;“宰,人在屋下事者。从宀从辛。辛,也。作亥切”;“奴,奴、婢,皆古之人也。《周》曰:‘其奴,男子入于,女子入于舂藁。’从女从又。乃都切”。?部的“妾”字和女部的“婢”字均特指女罪犯,《说文》中分别解释为“妾,有女子,事之得接於君者。从 从女。《春秋》云:‘女人妾。’妾,不娉也。七接切”;“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便俾切”。臣部的“臣”字和人部的“俘”字均是指被俘的人员,《说文》中分别解释为“臣,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皆从臣。植切”;“俘,所也。从人孚。《春秋》曰:‘以俘。’芳切”。

二、《说文解字》社会称谓字的文化意义

《说文解字》作为解释字的本义的一部专著,其所解释的信息里必然包含了在创造字的时候的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应当时的历史概况。

社会称谓系统反映的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也可以透露出当时社会的一些信息。在社会称谓中,长幼称谓字占据着重要的一环。而在长幼称谓字所反映的各个不同时期,均有很多相应的称谓字表示,从中可以发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生命充满了热爱。其中关于老人和小孩的称谓字特别多,可以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业缘关系称谓字中,分别包括了同辈人、朋友和师生关系的称谓字,可以看出,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友情的注重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美德。而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教师的尊重更加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人等称谓字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身份。《说文》中包含着君王、官吏、祭祀者、贤德者、百姓以及奴仆六个部分。君王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官吏是协助君王管理国家最重要的人员和执行者,百姓和奴仆都是被统治阶级,只是百姓具有人身自由,而奴仆没有人身自由。《说文》中对于这四个阶级对象都有着很多不同的称谓,对于其中的君王和官吏的称谓倾向于褒扬,对于奴仆则倾向于贬低。这些均能够反映出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说文》中称谓字共计97个,而关于官吏的称谓字就有10个,从中可以发现当时社会等级之森严。百姓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劳动力。而《说文》中关于百姓的称谓字包含了农夫、牧羊人、牧牛人。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可以看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在创造字的起源阶段,中国社会尚未进入到封建社会,在此之间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当时部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对于俘获的敌对方的人员则沦为奴隶。而罪犯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之一。奴隶的地位特别底下,待遇十分差。这些在《说文》中的奴仆称谓字有所体现。同时《说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祭祀者的称谓字,这些都是与当时的祭祀文化有关。当人们还在创造字的起源阶段时,尚处于蒙昧的状态。因此对于鬼神十分敬畏,对于祭祀鬼神十分重视。所以《说文》中才会有许多关于祭祀者的称谓字。《说文》中对于贤德者的称谓字也有很多,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礼教的重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中国古代社会日益重视礼教的作用。对于贤德者的称谓,反映了对美好品德的赞扬和对贤良孝顺的推崇。

三、结语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一部依据字形解说字义的字典,基本上比较客观地分析字的本义。通过对其中社会称谓字的整理分类,我们可以发现上古创造字的起源阶段时期的社会历史对于字的起源变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称谓字自身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了各个不同时期的人对于称谓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何秋菊.从《说文・女部》字看汉语词汇中女部亲属称谓词的演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9-42.

[3]邓慧爱.从汉字透视古人的等级观――以《说文》中的称谓字为例[J].语林考古,2010(2):148-150.

[4]任凤琴.《尔雅・释亲》亲属称谓体现的文化信息[J].语文学刊,2010(4):94-95.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2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3

完颜氏联手唐括部创基业

乌古乃,后追谥为金景祖。辽代太平元年辛酉岁生,(《大金国史话》认为是公元1021年辽圣宗时期),自金始祖老函普至此,已六世了。那时女真人信仰萨满教(跳大神),乌古乃这个名字就是萨满大巫师给起的,是“来了”的意思。就是说:一个神人来到了世间。乌古乃身强力壮,为人宽厚,深得众人喜爱。但他嗜酒好色,又饭量过人。族人送他一个绰号——“活罗”。“活罗”是当时女真语,是指北方一种特大的类似黑乌鸦的鸟。此鸟专食牛马脊梁上的疮疤,啄而及骨,牛马即死。说明乌古乃也是一个十分强悍的人,他要啄你就够你呛!乌古乃成长为一个强力的棒小伙子后,选择良家美女作妻成为其父母重大的心事。石鲁在世的时候说过,吝惜酒食财物之女做不了我的儿媳。这是几代完颜部落首领的祖训,即必须找一个强力的女人做媳妇,以利于后代更强壮、更聪明。当时,在帅水(今巴彦一带,实即小兴安岭南麓)的另一个著名的女真部落——唐括部尽出美女,而且唐括部族长就是远近闻名的大萨满(大神)。当时,女真人主要的信仰宗教就是“萨满”,在行政方面的首领是酋长,而精神方面的领袖就是“萨满”。当时,唐括部大萨满为多保真之父,名叫石批德阿骨只。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叫多保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姑娘,以好客施人而远近闻名。《金史》载,多保真姑娘“在其父母家好侍宾客,父母出,则多置酒馔享邻里,迨(dai)于行旅。”乌古乃非常喜欢这样的女子,最后终于娶之为妻了。对这位女真人的巾帼贤女,《金史》不惜笔墨对她做了较多的记述。她的丈夫乌古乃喜酒好客,多保真热情在一旁侍候有佳,且她自己并不饮酒。有醉酒吵闹者,她以歌曲为醉者分解怨愤。她还跟随丈夫外出,协助他处理政务、军务。有这样的好女子协助,乌古乃真是如虎添翼。乌古乃接替父亲石鲁任“惕隐”官职后,即“役属诸部,自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之属,以至五国之长,皆听命”。说明乌古乃的统辖有术。这里提到的地名,均在现吉林长白山、图门江以至完达山一带,而“五国城”则概指从五国头城(现依兰)沿松花江入黑龙江一线的五个部落国(即剖阿里、奥里米、越里笃、盆奴里、越里吉),远至现俄罗斯伯力一带。乌古乃即听从辽国的指挥,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据史载,乌古乃首先遇到难题就是辽国向南迁移生女真,许多女真部落纷纷向北逃到黑龙江流域的深山老林。而辽国派大将曷鲁率大兵追捕到铁勒(今铁力)一带,由于许多生女真继续向大山深处的土温水一带奔逃,辽军欲向东松花江下游和小兴安岭深山用兵。乌古乃非常有心计,他不能得罪辽国人,又不想让辽国人深入,担心辽人“尽得山川,道路险易,或将图之,乃计上曰:‘兵若深入,诸部必警扰,变生不测,捕户亦不可得,非计也’”。他说服辽将,“你别进山了,还是由我帮你追捕吧”,辽将信其言,遂止其进军,既保住了逃过来的女真人,又不让辽将过分深入到腹地山川。这里的“山川”,指的是何处?笔者认为主要是指的小兴安岭。因为,当时,辽国统管着吉林、黑龙江大地,且在牡丹江一带、拉林河一带、阿什河一带以至五国城一带(现依兰)均设有“详稳”、“惕隐”和节度使之官,说明辽人已可自由出入到五国城。这些地方,不存在隐密之地,存在隐密一些的地方,只有五国城北部、沿土温水(汤旺河流)的小兴安岭和松花江下游的地区。《金史》载:“辽以兵徙铁勒、乌惹之民”。这里说的铁勒即铁力部落,原在吉林省与辽宁省接壤的地方。现在伊春市南部的铁力市,有人考察即是原女真铁力部族由南迁来,至今仍称“铁力”。而铁力正是小兴安岭的南麓。而乌古乃经常在土温水(现金山屯)这个地方活动,至今,仍有几个地方山沟皆称“五古流”,“五国岭”,实为“乌古乃”之音汉化罢了。伊春地区的乌伊岭、乌马河、乌拉嘎、梧桐河均为乌古乃遗名称谓。因此,可以肯定,乌古乃要保护的地方正是汤旺河沿岸的小兴安岭广大地区。从此,小兴安岭就成了大金建国前的重要战略要地和可靠后方,并由此演绎出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来,也由此将小兴安岭与金祖先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这正是本文所要证明的重要研究成果。

乌古乃全面走向历史大舞台,是由于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从此开创了以土温水为核心地的小兴安岭的新局面。

《金史》载:“即而五国蒲聂部节度使拔乙门畔(古同“叛”)辽,鹰路不通。辽人将讨之,先遣同干来谕旨”。这段语的意思是,五国城节度使(蒲聂部人)拔乙门背叛辽国,阻塞“鹰路”,辽国派大将同干来传旨,将派兵讨伐拔乙门。这里就要解释“鹰路”事宜。这“鹰”事,使辽、金历史因一鸟而颠覆。

此鹰鸟,古称“海东青”。专指乌苏里江以东广临大海的一种猛禽。它虽比一般鹰要小一些,但异常凶猛,羽毛为青色,故名“海东青”。它飞速极快,可以捕捉天鹅等飞禽。因此,北方猎人常驯练此鹰,以为捕禽之用。当时,辽国契丹人虽为游牧民族,但以拥有海东青为荣耀,也成为皇家贵族必求之物,需求极欲。但产鹰之地离辽国较远,必须经过数千里之外的东北方的生女真地带。《大金国志》载:“先是,五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来自海东者谓之海东青。小而俊健,能擒鹅鹜。辽人求之女真,女真苦之。”另南宋人也记载:“女真有俊禽,曰海东青,次曰至爪俊,俊异绝伦,一飞千里。”辽皇帝“喜此禽善捕天鹅,命女真人过海,诣深山穷谷搜取以献。国人厌苦,遂叛。”辽契丹皇帝居然不顾女真的死活,无休无止地驱使女真人越岭跨海,以血与生命为代价换取海东青。那时,辽国契丹人统治整个东北地区,并以松花江至海东区域为主要通道,此通道的必经之路就是著名的五国城(现依兰)沿松花江之路。辽朝派重兵时刻保护着这条通道。如果哪里受阻,辽廷立刻派兵讨伐。那时,在这漫长的鹰路上,女真人必须经常到海东地区去捕捉海东青献于辽人,而捕捉之事是异常艰辛的,又必须放弃自己正常的渔猎生活,许多人为此而丧命。女真人怨声载道,经常起义反叛辽朝之命。有几次甚至连女真人的大酋长、包括受辽任命的节度使也出来阻止辽国的过份的永无休止的“鹰求”。当时,正在成长壮大的完颜部巧妙地利用辽国的“虎威”,壮大自己的力量,取得辽朝廷的信任。前边提到《金史》载:“既而五国蒲聂部节度使拔乙门畔(叛)辽,鹰路不通。辽人将讨之,先遣同干来谕旨。”说明因为海东青事,女真人又一次反抗于辽,此次反抗非一般小人物,而是女真人的大人物——五国部叫拔乙门的节度使。“节度使”之职,由辽朝任命,其权相当于今大军区司令,统管所有生女真(相当于今吉林至黑龙江大部分地区)。而此节度使的驻地正是五国头城(现依兰)。此时的乌古乃只是完颜部一个部落长,叫“惕隐”一级,其职在“节度使”之下。辽国人想利用完颜部惕隐的乌古乃去攻打五国城的拔乙门。

从《金史》记载可以看出,拔乙门是蒲聂部人,蒲聂部是五国部最强大的一支。这里有一个问题:蒲聂部在哪里?史学家们至今未对此做出更准确的答案。笔者经研究认为,“蒲聂”部即是“盆奴里”国,“蒲聂”其实与“盆奴里”谐音。《辽夏金元史徵》即记:“五国部蒲聂(即蒲奴里)”,蒲奴里即盆奴里,写法不同而已。”前面提到的五国部为剖阿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盆奴里、越里吉国。盆奴里国就是当时五国城东北部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汤原以上的包括汤旺河两岸的小兴安岭的区域。现伊春史志、金山屯史志均记伊春地区在金代之前为“盆奴里国”所属。笔者在第二章中已分析,土温水在金前为以姓跋为荣的部落族,而这个拔乙门的名正好带“拔”。“拔”与“跋”音同,只是汉字不同。那时,这些氏族无文字,只有发音之异同。汉字标注是后来以汉字记述的史书所注用的汉字。也就是说,“拔”与“跋”完全相同。对拔乙门的原住址,史书无载,但由此不难推论,他其实原住在蒲聂部即盆奴里国。下边的分析,又可证明他原生活或渔猎的地方是在沿汤旺河而上的部落集中区的土温水即现金山屯一带,而后来他在金山屯一带被伏杀的可能性最大。

当辽将同干找到乌古乃,并让他与辽军一起征伐五国城节度使拔乙门时,乌古乃动了脑筋,他向辽将同干提出他自己的建议。《金史》载:“景祖(乌古乃)曰,可以计取。若用兵,彼将走保险阻,非岁月可平也。辽人从之。”乌古乃是怕辽军深入至他的深山密地,掌握生女真的情况,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辽将同干准许乌古乃计取,并要观察结果后决定。乌古乃自己表了态,被逼到了胡同口,他必须想办法智取拔乙门。乌古乃与拔乙门均属生女真,只部落不同。他们看来平时早已熟识,因为拔乙门为五国城节度使,而乌古乃是完颜部的酋长,被同为辽国所任命,乌古乃使出了“美人计”。那时帅水(今巴彦少陵河一带)的唐括部不仅是萨满所在地,而且其女多保真的贤德远近闻名,拔乙门祖籍就在帅水旁,但却无缘娶到此家美女,竞让他属下的完颜部部落长乌古乃娶了去,心中早有蒂结。乌古乃肯定知道这一点,他表面上与拔乙门交好,经常去拔乙门的五国城去拜见、送礼、喝酒,并表示同为生女真,共同仇敌是辽国契丹人。拔乙门很高兴,但对乌古乃仍心存怀疑。于是乌古乃表示,为了女真大业,他可以将自己的妻子多保真送到拔乙门身边,并将自己的小儿子做为人质到拔乙门处。乌古乃回到完颜部,向妻子多保真谈了此计。多保真是一个特别理解人的女人,且又历有大局之识,也就答应了。多保真至拔乙门庭下,先献殷勤与拔乙门,她以巧言能歌、善于应酬之长取得了拔乙门的信任和欢悦。最后选择时机通与乌古乃,终将拔乙门伏杀。这是后话。我们在此要讨论的是多保真在什么地方找到了通报乌古乃的机会,是在五国城城内吗?还是在其它什么地方?笔者研究认为,乌古乃既然送妻与拔乙门是一个计策,他一定思考得十分周全。如果在五国城刺杀拔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五国城为五国之都,有标准的城池,并有层层的卫兵把守,不便得手。他一定设计了另一个地方。那么,这个个地方在哪里呢?查《金史》,终于在《后妃传》中有一句记载:“辽使同干来伐五国蒲聂部,景祖(乌古乃)使后与劾孙为质于拔乙门。”这里的劾孙是乌古乃的小儿子(排位老三)。由多保真和劾孙二人演绎了悲壮的历史故事。今天再追查并无文字记载的二人所去的具体地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由地名的遗痕却可以找到二人的踪影。这就是五国城北方腹地的土温水(今汤旺河流)的名称却突然有了新名称——唐王河,而在金山屯横山却有了另一个沟系——河孙子沟(后又称麻子沟),以后又合称为孙麻子沟至今。其实“河孙子沟”正是劾孙名称的音传,后边章节有专门分析。“真·土温”即后来的“金山屯”名称由此起源。

由土温水逐步被人称为“唐王河”——“汤旺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演变。这一历史演变的主导者就是多保真。而多保真娘家在帅水(今巴彦少陵河一带)的唐括部。唐括部是女真人的一个重要部落,《辽史》记载,唐括(古)部早为辽国所属,并在渤海国(现宁安一带)也有其部。由于渤海国在唐代为属国之一,受唐朝文化影响颇大,渤海国人祟尚唐朝。但后来渤海国却被辽国契丹人所灭,女真人被驱散,一部分女真被迁移至辽阳以南,史称熟女真,而北方大部分女真人为避契丹人追杀,向北方各处逃散,史称生女真。其中,就有完颜部和唐括部。由于从乌古乃开始与唐括部结亲,而成为“世戚”,乌古乃最信任的“岳父”之部就是唐括部。完颜部汉语称“王”姓。将“唐括·完颜”演变成“唐王”河后又转写为“汤旺”(河)替代后来的双关词“土温水”,专指这条河流;而“土温水”另一个指意为地名的意思,则演变了“金山屯”了。乌古乃将妻子多保真送给拔乙门,而将作为人质的劾孙则放在拔乙门的故里土温水这个地方,这样的分析非常符合情理,这可以让多保真灵活自如地与拔乙门交好,不受孩子影响,又将孩子放到拔乙门故里,可以表示乌古乃作人质的“诚意”,让拔乙门放心;而且更重要的计谋是让多保真与拔乙门相好之后,可以到土温水附近狩猎、捕鱼,并到这里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顺利成章的事。拔乙门完全被多保真的美丽和善解人意的举止所感动,似乎整日沉浸在欢乐之中。择一日,多保真提出到土温水那里去游玩一番,并看一下自己的孩子,而拔乙门也可同去打猎、捕鱼,岂不乐哉?但拔乙门哪里知道这是乌古乃与多宝真早已设下的圈套。土温水这个地方在小兴安岭腹地,有汤旺河从中流过,是渔猎的天堂。拔乙门又可能经常出入于此地,对此地有许多感情,这回有美女多保真陪去,竞乐不思蜀,备马备鞍,很快出行。土温水虽是当时汤旺河流域的一个最大的部落,但必竞不如五国城戒备森严,这里是山地,生活恬静自如。这也是乌古乃所看中的地方。乌古乃的完颜部落从上辈石鲁开始就挺进到这个地方,也常在此打猎捕鱼,对此地十分熟悉。如果能在这里伏杀拔乙门是最理想不过的地方。因此,多保真陪同拔乙门来到了土温水(金山屯),整日打猎,又到河边捕鱼,玩得兴哉乐哉。而多保真及时与早在这附近游猎的乌古乃手下人取得联系,当夜深人静、拔乙门正酣睡之时,乌古乃持刀破门而入,将拔乙门脑袋砍下,然后将首级送给辽廷。辽朝大喜,在同干的建议下,遂命乌古乃为五国城(实为整个生女真)的节度使。从此,完颜部的新纪元开始了,乌古乃实质上成了辽朝所承认的北方“土皇上”。这才有金史的“金自乌古乃始大”之说。

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发生在“土温水”(现金山屯)呢?主要根据还有以下几条:一是在金山屯横山这个地方,有“河孙子沟”之称(前已述过),“河孙子”恰与“劾孙”一致,当为当年劾孙遗留,并且笔者分析认为横山古墓群当有劾孙之墓葬,因为除此地有类似“劾孙”之名外,目前尚未发现其它任何地方有类似“劾孙”之名遗存;而且,根据金史记载,在乌古乃之子中,均出山征战或做官,只有劾者劾孙不知何故没当官,也未出征过,似乎留在某山水之中了(如此横山之地)关于“劾者守阿疏城”的劾者应为同名,非撒改之父、粘罕之爷(《金史·阿疏传》有记)然而,劾者之子撒改和孙粘罕均成了金国的大宰相、大元帅。劾孙之子蒲家奴后来成为金国大将,并有记载,而劾孙少闻。二是此地有乌古乃名称遗迹,如:乌古流、乌龟山(实为乌古乃山之汉译)、乌量山(实为乌郎山之意)。而且,汤旺河上游,有乌伊岭、乌马河之称,笔者认为均为乌古乃在此活动之遗名。其中,乌马河是伊春的一个区,附近有女真语山名:“昆仑气”(汉字标之)。乌马河一个业余作者在《伊春日报》上曾著民间传说:古时有一个乌国国王在此河饮马,故称“乌马河”云云。这一切均显露出五国城节度使乌古乃在小兴安岭活动的遗迹。三是,在横山之北几公里处,有一个“二十八”,应是“阿师拔”之汉标。“阿师拔”应是人们对当时五国城节度使“拔乙门”之俗称,因为:“节度使”女真人多称为“太师”。“阿师拔”,当指太师拔(乙门)之居所。[“拔”(BA)在女真语中是“地方”之意]。四是奇怪地名的挖掘分析。金山屯早名为“查巴气”,亦“查拉拔气”;现在白山南侧(忽鲁沟以南)有一山,地图上仍标为“查巴气山”;现流经金山屯山域的大丰河,以前称为“查拉巴气斯必干”(金山屯区志写为“必斯干”,当为“斯必干”之倒写,其实二者基本相同)。 “查拉巴(拔)气·斯必干”从满语变汉语根据可直译为:“出差错了——美妻”!在当时已在拔乙门统辖下的部落民来说,他们的首领被杀就是“出差了”,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具有为拔乙门叹息之意。原来如此!一条河名竞与“妻子”一词相联系,这正是本文要探索的千古之谜之一!“查拉巴(拔)当初指五国城原节度使拔乙门,在这里“出差了”。除了“查拉巴·斯必干”词以外,金山屯当地还有“三十查拉巴”查《简明满汉辞典》接近于满语之音为“Sacimbi”,汉音可标为“萨弑拔”,此辞典标汉字意为:“砍”、“斩”、“斩绝”。“萨弑拔”,妻弑夫,也可能从此成为固定词组。还有此地另一名称“大丰(峰)”,“大”当与“达”同意,即头领之意;而丰(峰)音(feng),满语“Felembi”为“舍命行事、行刺”、“舍脸求人”之意,与当地这些名称意思完全一致。这些词汇都与当年五国城节度使乌古乃设美人计有关,多保真英勇赴任,成为当时五国城原节度使拔乙门一时之妻,后来多保真设计与原夫乌古乃一起将拔乙门杀掉了

以上分析,可以佐证乌古乃杀拔乙门的地点,但就金山屯本身来说,究竟在哪座山、哪条河将拔乙门杀掉的,实不好确定。因为,有“查拉巴(拔)名的有好几处,看来查巴气是一个历史典故名称,总之就是在这一带是不会错的。再有,我们此文中反复提到的此地南部“横山”一名,似乎也与“查拉巴(拔)气”相合。横山之“横”意,汉语词典明确标注:一为横竖意之“横”音为heng,二声;另一个音为feng,四声,四声的“横”,在汉语词也标注为“意外”之事,看来汉语的“横”就是女真语“查拉巴(拔)气”的同意词,其注解皆为“意外、出差错了”,女真语与汉语均为“意外”,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这是一个词意不同民族语言的不同发音而已。汉语讲究简单音节,但内含丰富,而其他民族语言多为多音节。这样说来,女真语意与汉语意思完全相同,“查拉巴(拔)气”就是“横”,其在横山本地,笔者早期调查时,此地曾叫“卡(库)伦气”,查此词,满语词为“哨探”、“塘兵”的意思,有山沟秘探之意。这里是当年哨探,而且,明确标注为“塘兵”,“塘”通“唐”,当初可能即指“唐括之兵”,探哨一词也可能由此起源。这与许多学者认为“卡伦”一词从清代始是一个前移,即“卡伦”在金代就已使用,此为证明。这一词更似与乌古乃当时秘探拔乙门行踪有关(汤旺河入江处的汤原县也有“郎津(君)渡”的河渡口,当属一个历史之源)。金山屯另一个“唐郎子”(亦写螳螂)沟,更为明显地记录着“唐郎”之活动。“唐郎”当为唐括部郎君之简意,“郎君”辽国为内务官职,此郎君可能是金前民间引用之称,非是辽国之官,《三朝北盟编·政宣上帙》记载:北宋派使与金结盟灭辽,“海上之盟”,马政等使者到涞流水见粘罕、兀室等人时,“皆呼郎君”,证明金初已有此称。而唐括部之郎,此郎即是“郎中”(类似行走中医)的意思,因那时,唐括萨满们同为神医,即以“郎”称之,此可证明。也可能是唐括部某头领之意。但不管怎样,也与唐括部有关联。

话说回来,土温水来了个唐括部之女、乌古乃之妻多保真,人们开始将此地的一些山岭称为“多保真山”。而在金前,不可能有汉字“金”意,因当时女真人语“金”曰:“按出虎”或谐音:“阿禄祖”,标准音为“阿心”。这些发音与现“金山屯”无任何联系,说明“金”出现前,有近似发音,这个近似发音就是“真”。至今,在乐园一带,仍将金山屯区址西山后岭称为“大宝金山”或“多宝金山”,人们曾解释为此山出金银财宝而得名,但依笔者分析,实为“多保真”之遗传。证明“多保真”在此活动过无疑。当地最险峻的“西山”被称“真峰”,后由“真峰”演变为“金峰”‘“金山屯”。“真”与“金”音相近,并在后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创立新国,名为“金”,将“真”谐音为“金”完全合乎情理。后来“金山”乃“大金国之专属之山”,“大金屯兵之山”“产金之山”(金山屯历史上曾有沙金之河)多点连一线,以汉语丰富的内涵,称为“金山屯”即合金祖之史,又合实际之意。按现在的意思,可以译为:“美丽的山林之岛”。

当初,多保真到来后,带动了其娘家——帅水河畔的唐括部向小兴安岭腹地的土温水迁来,最后成为被完颜部乌古乃等授权代为守护的战略要地。并由此加深了完颜部与唐括部的感情,二部已不可分割,成为“世戚”,就是世世代代互相结亲,这正是从乌古乃与多保真的结合开始的。从此,开始了称土温水这条河流为“唐温河”。原拔乙门猎营堡“阿师拔”(现二十八沟)被新主人——唐括部人所取代。二十八沟里就有“唐国山”之传说和“趟过岭”之土名,与“唐括(音:刮)岭”音完全相同。而且左侧的“馒头山”,据说因其上三块石相摞,而称为“三馒头山”,同时,也称“五”山(伊春地图标“山”。音“乃”,实为乌古乃之山意。)一直仙说不断,其音来源应为“萨满”,即此山曾是“萨满教”之圣山,后讹为“馒头山”、“三馒头山”。这些均证明,同一山峰,即称乌古乃山,又称萨满唐山,此地与唐括部族的关系非常明显,唐括部是大萨满所在地,是所有女真人崇拜的神地,也同时将萨满教带到了小兴安岭,形成了以土温水“真峰”为中心的萨满教圣地。

萨满教是神灵宗拜、万物有灵的崇拜,当时不需要盖房子做教堂,他们以奇异的大山、大石等为崇拜对象,就可以吸引周边人们蜂涌而至。可以想象,当年唐括萨满们到了这里,因有奇异山岭而显得神上加神。从四面八方到此拜神者无计其数。馒头山民间也称“神山”,这里一度成为“萨满”神教之地,萨满头(今馒头山)应是“主神”之所在。六、七十年代横山出土文物中,有带柄铜镜,此种铜镜常用作萨满晃神用具。民间曾在山下拣到一银镯,此镯较之现代之器要宽大得多,似女巫妪所戴。还曾发现类似铁铃、铜铃的器物,疑为萨满服饰响铃。还发现陶罐,类似香炉。还发现石盘火灶痕迹。这一切都表明此山有“萨满”活动痕迹。据“萨满”研究论著分析,萨满初为“女人操之”,后发逐有男女皆可。“土温水”成为“萨满”圣传之地,与多保真带来的娘家唐括部有关。唐括部是当时最主要的“萨满”专业神职人员。除现金山屯横山馒头山的萨满迹象以外,在北部的“乐园”村也是萨满活跃的地方,其中至今皆有“狐仙”的影响。据说,这里早年间一直是“求仙拜神”的地方。金山屯史志记载,此类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后被政府制止。如果作为历史迹痕研究,这种“拜狐仙”,留有多保真遗痕。笔者查《满汉辞典》,“多保真”一称与满语“狐狸皮”发音近似,当初多保真从小取名的意含,可能是“小狐狸皮子”、“小狐狸精”之意,以后人们对她的祟拜而转化对“狐狸仙”的崇拜亦有可能。

非常有趣的是,多保真天性善歌,而在“乐园”这个地方,风景如画,南面是“多宝金山”,山下是一汪清水,水边兀立一堵石砬子,与潭水相互映衬,人们又称这里为“多宝珍珠潭”、神女仙壁潭,说是神女照镜子打粉的地方,因此,也有人称此潭为”镜子潭“,传说,仙女一边在水边洗,一边唱歌,歌声播应四方。这里的“多宝珍珠潭”与前面提到的“多宝金山”相一致,而“多宝珍珠山”不仅有当年女真人养珠采珠之痕迹,甚至从字音上几近“多保真”其名。这个“石壁岩”,也与“斯必干(罕)”音近,据说在那里可以听到天仙之歌,听见仙境里的人犬之声。笔者1969年在此下乡,就听当地老乡有此传说。我们几个小青年还特意到这个“仙境石壁岩”去探个究竟。原来,此石砬子位于乐园村、过汤旺河南岸、火车站前方,石壁高大,巍然壮观,真婉如石头之墙。石墙之下是一汪水谭,水明如镜。在此潭边,面对石壁静听,竟真能听到人们说话声和鸡、鸭、鹅、狗之叫声,似乎山上有一个屯落,但到山上找遍,也没见到一处人畜之迹,非常使人纳闷。后来反复去看、听,终于发现从远处传来的人声禽叫是物理回声,似一种“海市蜃楼”现象。但不管怎么说,此处地理环境奇异,如细观察,可以看出此处一定是古时的大泽,是汤旺河冲击而成的,是捕鱼的好地方。而且,当地人传说此泽产珍珠,这与金史所记的东北贡品“北珠”也可能有一定关联。当年女真人在“土温水”从事渔猎,不仅有男人,亦有女人。女人一般从事水性活动,如捕鱼、养采珍珠等。此地一直有女真人生存,就会有此类生产活动。而女真之精英,如纥石烈部、完颜部、唐括部的到来,使这里增加了新的气息和色彩。“多保真”这样的女人的到来,使此地气氛大为改观。从金山屯“乐园”一称,可能根源于女真人昌盛之时。“乐园”的词根应来源于女真人。女真人女子到了当嫁之年,“行歌于途”。其歌自编自唱,内容是自叙家事、自己的“妇工”技能、容色等,“以申求侣之意”。就是说以唱歌与友交往,这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俗有类似之处。根据女真人的特点,此类活动多在“水”边、风景优美处。“乐园”这个地方可能是女真人在此地最兴盛之时的一个“欢乐之泊”。金山屯乐园金时应为沼泽地带,又有神话般的石壁岩之美景,当成为欢乐之泊、欢乐之谷。还有,当年既然是水泽涟涟的区域,必有大量水鸟栖息。其中定有天鹅、大雁之类禽鸟,而天鹅正是女真人最喜欢的飞禽,著名的“海东青”训养也可能在此进行过。完颜阿离合懑就是训鹰能手,他的名字就是“臂执鹰者”。而他的“老家”也在“土温水”。金史记载,其孙“宗尹”,“禄其父功,授世袭蒲屿路屯河猛安,并亲管谋克”。此时,宗尹已在山东路统军司“为使”,却被大老远地继承父功,回到蒲屿路袭屯河猛安。这“屯河猛安”即在原“土温水”。阿离合懑是乌古乃的第八子,正是乌古乃与多保真在五国城和土温水活动的时期。阿离合懑在土温水驯鹰“海东青”,也应当在此水谭地带,即今“乐园”之地。驯鹰是一桩苦差事,但能见海东青飞天捉天鹅,也其乐无穷。意亦有“乐”之含义也。不过,女真人驯鹰之果,并不是自己享用,而是为了献给辽国契丹贵族(前几章有述,此处不赘)。

不管怎样,由于多保真而带来了整个唐括部从其率水(今巴彦一带)迁至“土温水”(金山屯乃至整个汤旺河流域),具有“唐”字音的山河称呼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但这样一个重要启史之地,为何金朝不太提及呢?这与完颜人讲究面子有关,对以“美人计”手段杀人夺权似乎羞于启齿,更不能记于史上。这可以从金史中关于乌古乃的记载中找到答案。《金史·本纪第一世纪》(景祖乌古乃传)中曾载,乌古乃“以妻为人后,袭而擒之,献于辽王。辽王召见于寝殿,燕赐加等,以为生女真节度使。辽人呼节度使为‘太师’,金人称‘都太师’者自此始。辽主将刻印与之。景祖不肯系辽籍,辞曰:‘请俟他日’,辽主终予与之,遣使来。景祖诡使部人扬言曰:‘主公若受印系籍,部人必杀之。’用是以拒之,辽使乃还”。这说明当时乌古乃杀拔乙门,本来是想夺节度使之要职,可一旦辽主授予时却不愿接受,说明他内心也觉得不光彩。因此,金人将这段设美人计杀人夺权之史略略而记,不加详文,原因盖出于此。

唐括部迁徙至“土温水”不是没有斗争,与另一个温都部落就产生了矛盾。《金史·本记·太祖》就记载,温都部跋忒杀唐括部跋葛的重大事件(这在第六章)中有详细的记述)。是阿骨打受命去平息温都部跋忒叛乱,并将其追杀。金史特别记载阿骨打是沿“土温水”而行,证明此事发生在“土温水”(现汤旺河金山屯一带)。阿骨打将温都部跋忒杀掉后,进一步巩固了唐括部在“土温水”的立足地位。此时,金国尚未建立,但“土温水”周边的大山和大森林,无疑被唐括部代完颜部所主宰。根据金史之一载,“完颜”后来转汉姓“王”,“完颜唐括”若以汉字简约“王唐”,女真语乃倒装句式,正式后来的“唐王”之句。从另一角度分析,直称“唐王”亦可。在女真人们口语中,称唐括部头领为“唐王”实属正常。

唐括部以后成为完颜部之“世戚”联姻,由于多保真的杰出贡献,后被封为“景祖“昭肃皇后”。在金建国前,金史有记载,有名有姓的杰出女族当此一人。也是唐括人可以“王”称的又一原因。查《金史》知,自乌古乃即娶唐括部多保真后,一直与唐括部联姻。完颜贵族与其它部落联姻,实质是一种“部落联盟”性质,没有重要贡献和可靠性,是不可能的。笔者分析唐括部只所以成为完颜部的联姻的联姻对象,一是与其萨满仙气影响有关;二是由于唐括部为乌古乃夺权做出了贡献,并代守这片大森林。到了乌古乃孙辈,诸如阿骨打之兄乌雅束、阿骨打自己娶唐括氏(圣穆皇后)为妻,其第吴乞买娶唐括部女(钦仁皇后)为妻。阿骨打创立大金国,当上首位皇帝及其弟吴乞买当上第二代皇帝,则将他们的“后父”即岳父之祖辈封为“国公”。阿骨打封其岳父唐括·留速、祖唐括·迭胡本、曾祖唐括·劾乃为“国公”,吴乞买封其岳父唐括·阿鲁束、祖实匹(石批)、曾祖阿鲁琐为“国公”。据《金史·百官志》载:“封爵:正从一品曰郡王,曰国公”,知“国公”与“郡王”同等。因此,将唐括部诸“国公”称“郡王”是可以的。因而,“唐王”一称,不仅民间乃为顺称,在官方亦合制。笔者按年代推导分析,吴乞买的岳父的父亲即钦仁皇后的爷爷实匹(亦石批)应是唐括·多保真的父亲辈,即是阿骨打和吴乞买奶奶的父亲,如果当年多保真首先来到了“土温水”,那么,其父即实匹首先带人跟进到土温水的可能性偏大。故可认为,在土温水(金山屯)一带传萨满教的第一个男大神应是他“石批德阿骨只”(女大神当然是多保真)。当地人第一个称“唐括·王”者应当是他,尔后则为其子阿鲁;或同来者还有阿骨打之“后父辈”迭胡本和其子留速。阿骨打和吴乞买均将自己的“岳父”之亲封为“国公”,从时期分析,应当在金朝创立之初即公元1115年前后。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4

关键词: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女装风格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1790年到1820年,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华梅.西方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5

关 键 词:哥特式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女装风格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 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 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华梅.西方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6

那么,古代女人好不好色呢?答案是肯定的。若是古代女人不好色,中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许许多多着名的美男子,也不会出现浩如烟海的情爱诗词,更不会出现“面首”这个词汇。单从古代诗词中,我们就能发现诸多女子好色的行为,正如朱熹在《诗集传·序》中所云:“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文艺作品和别的作品不同,一个作家不会把所有的话都说完,尤其是诗人或词人,他只能提几个要点,其余的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稍加分析,便见端倪。

譬如,在色彩的运用上,古代女子往往会结合自己丰富的具象思维,为自己也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极富美感的氛围,其中蕴含的对男色的渴望,足以打动人心。李淑媛的《咏燕》:“绿杨门巷东风晚,青草池塘细雨迷。”绿色与青色,一般是唐代美少年着装的颜色,好像燕子一样风流倜傥,潇洒翩然;谢五娘的《春日偶成》:“桃花红雨梨花雪,相逐东风过粉墙。”分明是在说,自己希望与一位面白唇红的男子在东风里粉墙下相逐嬉戏。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的时候,古代女子在对待身边的任何一件物事,均会产生对男色的联想与倾慕。关盼盼的《燕子楼》:“独眠人起合欢床。”这是面对床,想到自己的形单影只,从而产生对意中人的思念,说白了,就是想帅哥了;宋氏的《秦筝怨》:“妾意如弦直,君心学柱移。”这位女子借古筝表达对美男的爱意,直言不讳,大胆率真,可敬可佩;乐昌公主的《答越国公》:“今日何迁次,新官与旧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难。”这里的“越国公”是个着名的美男子,让乐昌公主芳心可可,难以自禁,说出了刘晓庆那句着名的名言: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更是难上加难。

偶尔碰到一个帅哥,古代女子也会上前主动搭讪,好比现在的好色女子在公开场合见帅哥晕菜一样。崔氏的《赠卢校书》:“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这个崔氏邂逅卢校书,为其帅气的外表所迷,可惜对方年纪大了,她就自表心迹,恨生不逢时;陈凤仪的《一络索》:“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这也是偶遇美男而依依惜别,借助“海棠”把惜别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对男色的倾慕溢于言表。

和人打交道时,古代女子会根据男人的相貌进行敏感的语言划分,同一句话在帅哥嘴里出来时就觉得动听,而从青蛙嘴里出来时会觉得是噪音。冯梦龙《挂枝儿·卷二·爱》:“你嗔我时,瞧着你,只当做呵呵笑;你打我时,受着你,只当做把情调;你骂我时,听着你,只当把心肝来叫。”如果换做是个丑男,别说打骂了,就是多瞧一眼,这个女人恐怕都嫌烦。

只要有了出门的机会,古代女子均会在内心深处期望碰到帅哥,演绎一段情色传奇。《郑风·子衿》的“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这位女子当真是春心萌动了,一心一意思念着帅哥的出现,甚至还做出一厢情愿的假设:即使本姑奶奶不出门,美男子未必不会不来找我?赵炎用一个现代词汇来形容她,境界堪比“花痴”。

家里来客人,古代女子也会暗暗祈祷其中出现帅哥,好一饱眼福。比如,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中做客,小寡妇文君小姐居然躲在屏风后面偷窥,可惜她终究做不了“间谍”,被司马相如发现并“将计就计”给拐跑了。严蕊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家里随便有客来临,她就来来回回地猜个不停,还想像一定是个能解风情的美男子,好在严大小姐无法前往客厅偷窥,只是猜一猜而已。

古代女子也喜欢从诗文中想象作者的模样,期望与作者有缘一见,当见面时发现对方一点也不帅时,就会失望得要命,觉得那些文字一定是他剽窃来的。看过星爷版的《唐伯虎点秋香》,秋香正是个中色女之典型,爱极了唐伯虎的诗画,心中早已把他想象成超级大帅哥了。无独有偶,白居易的诗歌漂洋过海,风靡东亚各国,竟有朝鲜美女纷纷随客商至长安,争相一睹白帅哥的风采,赵炎想此场景,叹曰:所谓追星一族,也不过如此吧。

古代女子还偏爱携丫鬟游园,对美丽山水往往匆匆扫过,视线长时间所瞄者,帅哥也。张泌曾与邻女浣衣相爱,赋了一首《江城子》,其中有一句“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秋水明。”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好色女子看见美男的神态,四川人笑称男人上街看美女为“洗眼”,该女子看美男,大概也是为“洗眼”,一双眼波顿时明若秋水,妙不可言了。五代着名词人李珣有一首《南乡子》也描写过类似的内容:“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这位色女“暗里回眸”,对帅哥大送“秋天的菠菜”,这还不够,还假装丢了首饰,送给帅哥做信物,约定时间地点去幽会。

如果出门未碰到帅哥,古代女子的心情会不太好,并将这种坏心情通过发牢骚的形式,传达给丫鬟或者母亲等人。朱淑真的《菩萨蛮》:“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小姐历来是比较好色的,有一次出去应酬,满座皆是丑男,她非常的不开心,感觉无聊透了,回家就对丫鬟发泄,好像连月亮也是因为不忍心触动她的心事才残缺不全的,有些睡不着觉怪床歪的意思。假如朱小姐见到了帅哥,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无疑她应该吟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了。

听到某男是帅哥或者看见帅哥,古代女人均会在第一时间幻想着与其牵手、拍拖、结婚、生子直至到老。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无限美感,莫不是色女们在闺房里想象出来的。古代女子还爱把自己喜欢的美男子称为“檀郎”,特别是在宋词里,出现的频次最高。“檀郎”是谁?西晋的美男子潘安是也,小字檀奴。只要是被女子称为“檀郎”的男人,概已被她们视作自己的另一半了,若不能白首到老,那是天公不作美,与美丽的想象无关。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7

1、外子:旧时妻称夫为外子。与夫称妻为内子相对;

2、夫君:旧时妻对夫的尊敬亲爱称呼;

3、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4、老公:指丈夫的俗称、宦官的俗称、老年人的通称等;

5、良人: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

妻子的同义词:

1、太太:对长辈妇女的尊称,现在指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2、内人:屋内之人的意思,旧时对妻子的尊称;

3、老婆: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不同的人对老婆有不同的称呼;

4、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

5、堂客:指的是女主人、妻子,也泛指妇女。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8

【关键词】英语姓名;起源;文化内涵

引言

姓名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语言的产物。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姓名称谓系统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的前期甚至更早一些。姓名称谓系统中有大量有关人类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丰富多彩的资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古至今,英语人名已呈现出巨大的变化。总体上讲,受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英语姓名越来越呈现出其多样化。那么英语名字的起源以及含义又是如何呢?下面就英语姓名的起源以及其代表的含义作下列概述和例证。

一、源于传说和神话故事

传说指的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以ALAN为例,据传英国有一位诗人,叫Alawn(阿伦),很近似于Alan,但后来这个名字常变形为Eilian、Allan、Ailin、A`lon等。Alan的发音近似于撒格逊语Aylwyn或Alwyn(熟悉的朋友)的意思,所以它在英国很受欢迎。ADAM(希伯来语),红土制造的意思。据说上帝用红土造人,而亚当是他造出的第一个人。ADAM被形容是沉稳、聪明、高大、黝黑、英俊、肌肉强健的男人。

ANASTASIA就是大家熟悉的美国影片《真假公主》的主人公的名字。它来自希腊语,意为复活。因此这个名字很适用于出生在复活节前后的孩子。传说早期的基督徒往往用它给那些刚刚洗礼的女孩子取名,表示获得了新生命的意思。由于这个名字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在爱尔兰和美国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再如:BRANT(古德语),意为妖精。这里所谓妖精,可不是贬义词,而是古代德国人对神仙的一般称呼。MARS出自拉丁文,为古罗马“战神”之名。MICHAEL(希伯来语),像主的人,MICHAEL被描绘为强壮、英俊的男人,聪明、刻苦以及成功的工作者,或随和、快乐的居家男人。CLORIS是古希腊神话里花的女神,指盛开的花朵。ANGELA(希腊语)意为天使。ANGELA被形容为美丽、纤细的女人,温柔可人或是有活力但莽撞的女孩。ALLISON(古德语),名闻众神,令人联想到美丽无瑕、聪明体贴的女子。PHOEBE(希腊语),意为照顾。在古希腊,人们称月亮女神为PHOEBE,就如罗马人所说的DIANA一样。

二、源于圣经

在英语民族的发展史上,宗教(尤指基督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宗教意识已深入人心。不只是教徒,甚至是平常百姓的生活也深受其影响。《圣经》是西方社会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发行量最大以及读者最多的一本书。故人物命名或取名自然与有很大的关系,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这种民族传统。在英语国家中,JOHN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男子名。但细究会发现,JOHN是由希伯来语中的Yohanan(意为:来自上帝珍贵的礼物)演化而来的。JOHN,一个带着《圣经》浓厚色彩的名字,让人联想到清爽聪明的男子,个性坚强独立。JOAN(希伯来)意为上帝的恩惠;同JANE,为JOHN的女性形式。对大部人来说,JOAN是平凡、严肃、乏味、温和。但对某些人,JOAN令人讨厌,自大又聒噪。

又如:SAMUEL(希伯来语),其完整意思为“被上帝听到的人”。这和《圣经》中的传说有关。《圣经》中说到预言家Samuel的母亲把他的降生看作是上帝对她的祷告的回报。ABIGALE原为古希伯来名,意思是“最初的欢乐”或“欢乐之本”。在圣经撒母尔记上篇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了一位早期名叫Abigale的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之中,她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女人。她有过人的智慧和谋略。因而,她后来成了以色列大卫王的妻子。CHRISTINE(希腊语)意为“基督徒”,让人联想到窈窕美丽的棕发女孩,或是高大、令人印象深刻的运动员,但个性木讷。TIMOTHY来自于希腊语TIMOTHEOS,意为光荣的上帝。大部份人将提摩西想成是羞涩甜美的可爱小孩。

三、源于身份或职业的名称

英语姓氏中有些是源于职业,即该姓氏的最初持有者在大约十四世纪时靠什么职业谋生。SMITH是英语中使用最多的姓氏,因为在中世纪时,SMITH—铁匠是非常重要的。那时,每个村子都有铁匠,战时做兵器,平时做农具。还如TAYLOR,这是TAILOR的旧式拼法,表明某人曾是做衣服的;类似的例子还有HALL(在大楼里或庄园里工作的人)WALKER(漂布工),ARCHER(鞋匠),CLERK(文书或教员),TUNER(用木头、金属或骨头做小物品的人),WIGHT(木匠)等。

REX(拉丁语)帝王的意思。人们对REX的印象是强壮庄严相当有自我风格的人,但别人眼中却稍嫌莽撞。TYLER古英语,瓦匠。TYLER给人两种印象:富有自大或者肥硕善良无忧无虑的生意人。STUART原为苏格兰语,看管家畜的人,有时可解释成看管物业的人。给人两种印象:雄壮威武的高手或是聪明教养良好的士绅。WARREN(古德语)“保卫者”,WARREN这个名字给人两种印象:英俊诡诈,老是与麻烦脱不了关系的人;或是努力工作的会计,聪明但乏味。RYAN(爱尔兰)“小国王”。Ryan被形容为强壮,活跃的男子,长得很英俊却很害羞。ROGER(古德语)著名的。ROGER被视作英俊的男子,友善,讨人喜欢充满乐趣。SARAH(希伯来语)“公主”。SARAH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矮小,美丽,卷发的女孩,保守又友善。SPENCER来自法语,意为仓库保管人或粮食分配者。人们对他的印象直接来自SPENCERTRACY。人们想象中的SPENCER是灰发的年长男子,极为幽默。

再比如::ALICE(希腊语)“真理”;(老式德语)“贵族”。大部份的人都把Alice看作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那位爱丽丝——一个年轻的梦想者喜欢热闹有著不受束缚的灵魂。有些人则认为她是自傲的老女人。ELSA(老式德语)贵族,ELIZABETH的简写。ELSA这个名字让人想到演员或富裕的欧洲女性,自负快乐及外向。HOWARD看守人,HOWARD形容的不是乏味的中等阶级就是富有掌权之人。HENRY(老式德语)庄园的领主,HENRY这个名字给人数种不同的看法:懦弱的四眼书虫,独立自主的专业人士,或是强壮、随和的农夫,等等。

四、源于地点,地区的名称

很多英语姓氏源于地名包括居住地名和国家名,如:Wallace(来自于威尔士的人),Norton(取自于Northerntown),Whitney(英国地名),Brookes(来自山里的人),Roebuck(有小鹿生长地的居民),Bradford(河流冲刷形成的浅滩地),等。再如:CHELSEA(古英语),停船的港口。GLEN(爱尔兰迦略克)“山谷”的意思,为GLENDON的简写。GLEN不是被看作善良、单纯、踏实的中阶层男子就是勇敢、聪明、有创造力的富家子弟。LANCE(老式德语)“大地”,LANCE被形容为爱情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英俊、有男子气概、富有,也是厉害的花花公子。CHELSEA给人的印象是富有的英国女性,有着独特的个性。SHELLEY(老式英语)意为“来自耀眼的牧场”,同SHEILA、SHELBY、SHIRLEY。SHELLEY给人两种不同的印象:一个是可爱聪明,眼高于人的中学美少女;或是愚蠢又矮又胖多话的女孩。人们常常将SHIRLEY描绘成灰发版的ShirleyTemple——可爱、甜美、卷发、娃娃脸、身材有点微胖的形象。SABRINA(拉丁语)意为“来自边界”。人们认为SBRINA是美丽性感的女子,热情而俏皮。

五、源于物品

PETER(希腊语)岩石。人们认为PETER是个不做作、诚实、开放的人。有些人则认为PETER是个充满野心和爆发力的。又比如:SPIKE是指又长又重的钉子。SPIKE被描绘为独立强悍的街头老大,可能是莽夫或拳击手。AMBER古法语,琥珀。令人联想到高挑、气质优雅的红发女孩,她们聪敏,性感,坚强又傲慢。EMERALD(英语)实际上是一种绿宝石的名字,后变为女子名。EUDORA(拉丁语),意为幸福的礼品。JESSICA(希伯来语)财富,是JESSEE的女子名。大部份人认为Jessica是个甜美、美丽、受欢迎的女孩。有些人认为她代表美丽骄纵的富家女孩;还有人则认为她是个难以驾驭的女强人。STEPHANIE(希腊语)是皇冠的意思。作为人名STEPHANIE是纤细、美丽的女性。REBECCA原为希伯来语Ribkah,意为“结成结的绳索”,用它来比喻“忠诚的妻子”。

六、源于花卉树木、鸟兽鱼虫等的名称

DAISY(老式英语)“雏菊”,代表森林来的“金发女孩”,甜美可爱。CRYSTAL(拉丁语)“清澈如水晶”的意思。CHRISTAL被描绘为富有、高挑、美丽的女子,非常有天分但过于矫饰自己。ROSE(希腊语)玫瑰,人们认为ROSE是个真正的甜心——温和、具有母性的光辉、心地善良以及乐于助人。CHERRY(樱桃),绝大多数的人对Cherry的印象都是甜美、可爱、充满青春气息又热心助人。IVY(古英语)“长春藤”,IVY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有两种:一是守旧、具母性光辉的女人,稳重慈祥;一是急智外向的南方佳丽。DAPHNE(希腊语)“桂树”。人们将Daphne形容为富有的年长女人,可能是头脑简单,四肢灵活或行为拘谨的棕发女子。LAURA(拉丁语)意为“海湾之树”,事实上是LAWRENCE的女性形式。人们说LAURA是美丽的金发蓝眸女子,古典气质,性格甜美。LORI源为拉丁语Laurentium(劳伦迪乌斯),是从Laurentium(荣誉之城)或(月桂树之域)变来的。显然,这个字的词根Laurel(月桂)是很吸引人的。因为在古代,月桂是作为胜利和荣誉的象征,同Lauren、Laurent、Loren、Lorin、Larry、Laurence、Lorry。

LEO(拉丁语)“狮子”,为Leander,Leonard,Leopold的简写。大部份人认为Leo是强壮且温和,他被形容为热情的背叛者,总以一付艺术家或捍卫和平的面貌出现。ARIEL(希伯来语),守护上帝的母狮。ARIEL有着更柔美的形象——纤细、美丽、公主般的女孩,聪明而羞涩。RACHEL(希伯来语)是母羊的意思。RACHEL被描绘为美丽、娇小的黑发女子,一个聪慧、踏实的女子。GARFIELD(古英语)为战场之意。很多人都认为GARFIELD就像那只卡通猫一样,是个肥胖的,爱惹麻烦的形象,但GARFIELD具有领袖的特质——精明,世故,又乏味。GAVIN(古德语),意为“白鹰”或“战鹰”。在古威尔士语中,Gawain或Gawen是小鹰的意思。鹰一直是古代德国、英国等国家人民崇奉的对象。他们把鹰看作“战斗”的象征,是他们心目中的勇敢无敌的战友。GIBSON(古德语),意为“光明磊落的誓约”。据说,用此名是表达了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子女继承其祖先财物及传统的愿望。

结语

英语姓名在其历史渊源、组合形态、使用以及演变等方面与其它语言中的姓名有很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英语文化的独特性。这是由于英语国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民族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本文从英语姓名的起源、含义以及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了英语姓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英语语言自身的历史和时代特色,而且也传达了英语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对英语姓名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和其背后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岑立廷.国名构成特殊意义的词组[J].英语辅导,1989(4)

[2]李忠华.外教社英语人名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秦秀白.英语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5]张荣建.英语名字和命名方式的理据:性别、种族和文化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作者简介:

上一篇:防火小知识范文 下一篇:房租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