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范文

时间:2023-02-23 11:53:11

古代建筑

古代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77.

古代建筑范文第2篇

山西地面的古建筑形式多样,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有民居、街市、戏台、楼阁、城楼、县衙、驿站、监狱、寺院、庙宇、祠堂、砖塔、木塔……其中的精品比比皆是,灿若星斗,广为大众所知的有平遥古城、解州关帝庙、应县木塔、悬空寺、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五台山寺庙群、晋祠等。山西的古建筑不仅本身是一种艺术杰作,它们还是保存古代艺术品的宝库,在不少古建筑的内部,仍然存有不少极为珍贵的彩塑、壁画,因此,这些古建筑物是贵不可言的。

在山西古建筑物之内,现存唐代以来的彩塑12712尊,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佛光寺的唐塑、晋祠的宋塑(特别是圣母殿内的侍女像)、华严寺的辽塑、双林寺的明塑(例如韦驮像)等都是古代彩塑中的佳品。平遥双林寺、在隰县小西天、长治观音堂等处,庙宇墙壁上塑造出大规模的悬塑,这是古代中国人所创作的三维(立体)画,这些三维画情景交融、场面宏阔、极尽精致、动人心魄。塑造于山西古庙宇墙壁上的大幅悬塑,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工艺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堪称国之瑰宝。

在山西古建筑物内部的墙壁上,现在仍有面积可观的相当清晰完整的古代壁画,现存壁画有25000平方米,年代从东汉延至清代,寺观壁画数量居全国第一,这些壁画技法超群、气韵生动、气势雄浑,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例如,闻名遐迩的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墙壁上所绘的朝元图,观者无不为之震撼、为之动容。遥想当年,山西人听戏的风俗十分盛行,因而山西保存的古代戏台位居全国之首,有2888座之多,其中1座金代戏台和8座元代戏台为全国仅有。

山西民居及城池闻名中外,有为数很多的由商贾富户、票号大款所修建的豪宅大院。在山西,现存古代城池和民居遗存1356处,元代以来完整的北方民居实例和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民居群落,在全国占有显著地位。

历史上,山西的北部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而其南部又与中原腹地相接,这决定了此地长城关隘连绵不断。在山西,现存战国至清代长城2500多千米,涉及战国、汉、隋、宋、元、明、清等朝代,是中国保存长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

山西的古代建筑物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了中国北方古建筑物的风貌、特点,形体匀称,比例协调,厚重而不呆板,细部精美而整体壮观,大屋顶形成的曲线特别优美,整个建筑就是一个大型的精美的艺术品。在你欣赏美不胜收的山西古代建筑艺术的时候,你会从多种角度感受到这些建筑物的设计者的艺术想象力、造型想象力,感受到这些建筑物的建造者鬼斧神工般的高超技艺。

观察山西古建筑物,你会注意到很多建筑物,特别是比较高耸的楼阁,大多对着一个方向,在一个不大的立面上会构成由多种不同形状的结构组成的复杂的扣人心弦的搭配,这种搭配所形成的造型具有我们所熟知的北京故宫角楼的风格。观察多个具体形制不同且具有北京故宫角楼风格的山西古建筑物之后,你会感到这其中的高妙在于复杂而不混乱,在于多种构造的搭配能够恰到好处,从而形成了富于变化的美,并且给人以难于琢磨的神秘感。这种大胆的造型方式,在现代的建筑物中难于寻觅。现代建筑师可以从山西大量存在的北京故宫角楼式的建筑造型中获得宝贵的启迪,吸取丰富的营养。

山西尚存的古代建筑中,有的楼台,例如介休祆神楼,这一楼阁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具有复杂的变化,即在平面上是曲折的,在高度上是起伏的。这种形制的建筑可以显现出美不胜收、宛若仙境的效果。宋代以前,古代宫殿等建筑并不乏这种形制,例如作为唐代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含元殿,据考证,其形制是:“殿单层,重檐庑殿顶,左右外接东西向廊道,廊道左右两端南折,与建于高台上的翔鸾、栖凤二阁相连。整组建筑围成凹字,好似雄鹰展翅。”令人遗憾的是,所遗存下来的与大明宫含元殿这种形制类似的古建筑已经寥寥无几。例如,尚存的明清两朝宫殿的主体建筑太和、中和、保和三个大殿,这三大殿尽管高大伟岸、金碧辉煌,但是,其中的每一殿的平面形状都是矩形,是孤立的,各殿的造型并不独特。所以,尚存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具有复杂变化的古建筑一定要着重保护,否则,我们将失去感受中国古建筑全貌和真面目的机会。

有的山西古建筑群,例如太原纯阳宫,其各个建筑物既分立又构成一个整体,从一个建筑物的屋顶自然就登上了另一个建筑物的一个楼层,或者可以沿着水平面进入位于较高地势的另一建筑的大门。这种设计一方面节省了占地面积,充分利用了空间,方便了人们在各建筑物之间的行走,另一方面使整个建筑群构成了一个紧凑而又富于变化的整体。

很多寺庙是砖石结构的建筑,这也是山西古建筑物的一个特点。要建造较大跨度的砖石结构的建筑,在技术上具有一定困难,山西的古砖石结构建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有些砖石结构的寺庙不仅年代久远,而且经历过较大的地震之后仍然完好屹立,这在工程力学上构成了值得进一步考察、研究的课题。这些砖石结构的建筑往往通过精湛的雕饰技艺模仿木结构的造型,达到了十分相像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砖石结构容易出现的外形简单、呆笨的问题。

山西古建筑的陶瓦及顶饰表面带有琉璃层的相当普遍,这一特色是山西琉璃品制造业曾经十分发达、琉璃工艺十分成熟的一个体现。这些顶饰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可以注意到,不少顶饰的题材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小兽,其中以小马为多,仔细一看,这些小马(小兽)的动作是连贯的,表现的是一匹马(小兽)由慢到快的整个奔跑过程,造型准确,动作生动。山西很多古建筑物的局部装饰喜好以古代的武将为题材,这一点也表现在建筑物的琉璃顶饰上。例如,有的顶饰是两个武士各自摆好了架势准备比量一番,看他们各自的架势还真像是那么回事,由此可以想见,设计和制作这些顶饰的古代工匠们是多么的具有艺术情趣。

山西的古建筑淋漓尽致地使用了斗拱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的弓形木条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结构纵横交错,由下至上拱逐层伸长,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利用它向外出挑,可使建筑物出檐加长,形成造型优美的大屋顶。斗拱是一种特殊的榫卯结构,是力传递的中介,斗拱把屋檐稳定地托住,遇有强烈地震时,斗拱结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形成了建筑物利用摩擦耗能的抗震器。另外,斗拱结构构造精巧、造型美观,本身也是建筑的一种装饰,因此,从明朝开始,在建筑物上设置斗拱已经是单纯的为了美观了。

古代建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也正因为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面更长地伸出屋檐。当建筑受到地震影响时,不管屋顶向何方推移,斗拱都能承受,从而避免建筑物倒塌。历史上北京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震,故宫太和殿的屋顶达两千多吨重,因为斗拱的作用却没受到损坏。四川平武报恩寺殿堂上的屋顶在平武大地震时因为斗拱的功能而安然无恙。可见作为传力构件的斗拱具有抗震功能。我国谚语“墙倒屋不塌”就生动地说明这种木构架的特点。

2・造型优美,装饰性强

古代匠师们对斗拱的造型除满足承力和传力的实用功能外,还从审美角度将斗拱制作成了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斗拱造型从整体看,重重叠叠,结构有条有理,符合规律。其构造精巧,如盆景,似兰花,象民间量米的斗子,本身就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从出土的战国至汉代文物上的斗拱造型来看,坐斗上有一左右弯曲起翘的拱,拱的两端有一小斗。两端弯曲向上,端头上放小斗,让小斗至诚额枋,这种处理既达到了增强额枋的受力作用,又使斗拱的整体造型富有变化,起到了装饰美化效果。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牌楼的万象斗拱也非常具有装饰性。牌楼为南方风格,斗拱有云头、凤头、野猪、犀牛,蝙蝠等,最多的是白色的大象。一般古建的斗拱,正面象一只只大牛头在支撑着檐檩,侧面像一排排伸着鼻子的老牛在屋檐下低头负重。而如意斗拱则把牛鼻子改成了一个个云头如意勾,使用“如意斗拱”更突出了牌楼的装饰性。

三、斗拱形制发展概况

我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有着强烈的个性,斗拱就是其一。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特征:斗拱,屋顶。”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建筑语言符号,是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1・起源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2・发展与演变斗

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不仅承托平座,柱子间铺作多用人字形,形成奇妙的韵律感,其是建筑结构忠实直率的表现。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此外,像广州的光孝寺,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屋脊跨度增大,屋顶全部重力均落在了斗拱上。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挑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总之,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撑负载的作用,可使屋檐较大,又有装饰效果,成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之一。

四、结语

斗硎侵泄古代建筑中最具魅力却又最为深奥的部分。它以极为简单又极其标准化的构件,组成了千姿百态又千变万化的种类,承担起中国建筑中出檐悬挑、装点檐下、显示等级等功能。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不论是用什么样的材质和什么样的格式,从整体构件到局部构件的造型都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也是由于历代匠师们的智慧创造,才使斗拱与屋顶这种独特的连接方法在世界建筑中成为一朵绚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田学哲・建筑初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 82・

[2]潘古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261・

作者简介:

朱文伟、1987年5月、男、河南省商水县、、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新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古代建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 古代建筑 现代建筑 影响创新

Abstract: the modern buildings are in a number of way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cient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t through th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to show its unique style of successful combination. Culture, as the people in long-term social life of the formation of a relatively stable power, are rooted in the deep heart, 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for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erformance inherited innovation architectural masterpiece, the design concept, architectural form from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perfectly reflect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our country ancient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become a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ypical examples.

Key words: the ancient building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building affects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存在并发展,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灼灼光华。而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的影响。现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的结构优点,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表现。传统建筑赋予了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建筑在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的同时,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即中国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1 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

建筑的文化特征,也就是既成的建筑物以其形象表现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宋代以后,虽然又历经数代,但建筑的结构却一直不变,这也就是使我们得以从元、明、清的各类遗存建筑中窥得数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古代整体建筑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思想作为根基,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的建筑体系。

1.1 儒家思想之“中庸”

“中庸”由孔子提出,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将其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而“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时,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筑的平面在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南北中轴主线,使整个平面呈对称均齐布置。这一格局在各类中国古代建筑中均能找到,如宫殿王府、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也体现了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

第二,中庸之道讲究万事万物皆可共存,无需走极端,即以最大的宽容性包容一切。中西合璧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就是包容性的产物,凡是能被称之为美的建筑,无论是否来自异国,都能揉入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中,收为己用。

第三,不追求建筑物的过高、过大,总体上呈平面发展。也就是说从单体构成庭院,从庭院再构成建筑群,以此表现出一种绵延于大地之上的感觉,并且在单间内通过出眺深远的大屋顶与门窗来构架出内部空间延续至外部之感,达到模糊内外界线以将两个空间结合之用。

1.2 儒家思想之“礼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此能“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 曲礼上》)。可见儒家把“礼制”看作是维系天地人伦、 上下尊卑的秩序准则,也是治国的根本之道。 封建统治者们兴建了大规模的礼制建筑,在 《礼记》有关建筑功能的论述中也提到了其“以降上神与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别” 的具体作用。这种自觉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之做法,使古人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以做到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拿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例,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能体现出其严格的主次之分、 内外等级,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同的屋顶规模也显示了等级的不同。 另外,一般的四合院中,长辈居于上房,兄东弟西,女眷居于后院等等皆是礼制上的等级之分。即便是人死之后的墓园占地、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等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1.3 儒道结合,内儒外道

前文已提及儒家的“礼制”之说在建筑上的强硬体现,但值得一提的是,“礼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在显示伦理制度的同

时,也不忘适时的诗情画意,形成了前宫后苑之局。这种内外的两重之感即是内儒外道的表现。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宫殿王府之内的后花园正是其修养之所。并且,中国古代建筑的飘逸之感、流动之姿,也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一说。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是榫卯联接,这种木构形式从河姆渡遗址沿用至近代。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很容易按人的空间需求来改建、加建或是迁建,这就有利于“变”,而其中不变的则是文化的发展性和连续性。再者,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地上立柱,柱上架梁枋,梁枋上建屋顶,顶部重量就由梁枋到柱,再由柱到地面,而墙壁只是起到隔断作用而不承重。因此,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榫卯联接富有韧性,往往“墙倒屋不塌”,也就是依靠柔之内力的调整来与刚之外力进行个协调。 这些建筑观与 《周易•系辞》 中的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思想不谋而合,皆强调了不可为固定的格式所拘束,并且刚柔相易。

2 现代建筑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正如前文所述,古今如何结合成为了现代建筑师的课题。只要略微观察,就能发现中国的建筑师们为此付出了众多努力,也有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其中尤以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亮相为最。

中国馆的整体造型似斗拱,实际上却又并非斗拱。所谓斗拱,是典型的榫卯结合构件,由斗与拱组合而成,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两者合称斗拱。作为力传递的中介,斗拱能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刚柔相易”,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用。何镜堂院士曾说“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结构功能与艺术形态结合的一个突出亮点,堪称中国传统建筑的‘钥匙’ 或符号――兼具力学与美学功能。”而中国馆这个建筑只是一个由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的斗状建筑,并没有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契等部件,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馆并非斗拱。但是中国馆的造型构想的确也源于斗拱,层层叠加的斗拱,秩序井然,

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重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数千年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依靠的正是这样一种超常的凝聚力。

因此,斗拱作为古代建筑中一个极具象征性的物件,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历史。中国馆这个净高 21 m 的巨型斗拱空间,传递出了中国的凝聚力、营造出了中国的和谐氛围。 诚如何镜堂院士所言,“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而离开创新,就会缺乏继承的道理,就会使我们陷入保守和复古。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结语:每个民族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每时每刻地体现在各自社会生活之中。 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不仅能使现代建筑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并且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丰.地区主义建筑理论探析[D].天津大学, 2002

[2]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

[5]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古代建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木构建筑、中国、石构建筑、西方、文化观念

Abstract: By using wood as main materials structure system occupies China building system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and it in construction system influence the largest, mos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s the world's most distinctive building the building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with Chines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lready, climate, living habit, national customs and related, and with China building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bout technology, more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politics, religion,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closely linked.

Keywords: Wooden building, China, Stone building, Western, Cultural concept

中图分类号: 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使中国建筑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体系。中国建筑的特点既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相关,又与中国建筑采用的建筑材料、技术有关,更与中国的文化、政治、宗教、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密切相连。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构架体系占据中国建筑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它在我国建筑体系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成为世界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木构建筑以木结构为骨架,以其他材料为围护物。它采用屋基上立柱,柱间用枋相连,梁的两端承檩,檩上列椽,椽上铺望板与瓦,形成屋面。由于整个屋顶的重量全部由木结构承担,而墙不承重,墙只起遮蔽与间隔空间的作用,这种建筑不仅墙上开的门窗大小都不受限制,而且连墙也可以不要,如仅有柱子和屋顶的凉亭和长廊,它们没有墙,对人的活动与四处眺望都给予极大的方便,使屋内与屋外,人与环境都处在统一中。

木构建筑各构件的连接采用的是榫卯方式,不仅方便施工,组接灵活,而且整个建筑还可以承受压力,具有很好的弹性,经受一定的拉力。木构建筑对于地震或强风等自然灾害,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它往往是晃动几下,又恢复原状。即便墙倒了,但整个建筑仍然稳固。这说明榫卯连接的木构架非常坚固,它不仅支撑着房屋,而且还抗击着外力,使建筑岿然不动。

中国的木构建筑无论是宫廷、寺庙,还是住宅、园林,都是以群体组合的方式出现,形成一个建筑群。单幢建筑组合,围成院落。院落对于中国建筑来说极为重要,它对于组成院落的单幢建筑而言,意味着一个开放的活动中心,是室外的共享空间。但对院落外的其他建筑而言,它就是封闭式的、隐私性的空间。院落的组成会根据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如院落之大小相差甚远,大的可以容纳上万人,如内廷广场、午门,显得宽广、庄严;小的仅容数人,亦如普通住户的天井,小巧、玲珑、幽静。宫殿和寺庙一般采用以轴线为中心,两边对称的方式布局,给人庄重、肃穆之感;而园林、民居,虽然也免不了轴线对称,但更多的是因地制宜,形成一种自由布局,给人亲切活泼、别有洞天之感。有些建筑群体还院落相套,轴线相生,构成多层次的统一群体。这就往往使人刚一进门并未看到建筑组合之妙,必须一重门、一重门的慢慢品味,才能领略整个建筑的别具匠心。

中国建筑重木构,西方建筑重石构,主要是源于各自思想观念与文化背景的重要区别。

中国建筑由于是属于人居,不论宫殿、民居都要求明敞舒适,通过建筑来营造一个空间,既适宜人居又适宜祭祖,所以注重建筑的水平展开,更多的是表现出优美。西方由于强调对神的崇拜,建筑既是神保佑人的见证,又是人崇拜神的场所,所以对建筑的高耸较为注重,以体现神的威严,因而建筑立面尽量向高空发展,往往表现出崇高。如西方的哥特式教堂,腾空耸立,显得十分高大,打破了人们心理上的平衡与稳定感,显然是为了把人引向崇高感。古埃及人崇拜太阳,他们建造的方尖碑,一般认为是象征太阳的光芒,他们建造的金字塔也以体量巨大高耸著称。

中国古建筑重群体组合,西方建筑则重个体演变。中国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单个建筑较早定型,由此建筑的工程法式可成为一种程式化施工,工匠只要凭前辈言传身教,依据经验施工便行之有效。由于单个建筑个体定型早,有着各种规定,故难以做出较大的变更,尽管它可以在组合中形成不同的群体,但个体风格少,因而中国古代建筑较大的变革少,沿袭传统的多。西方建筑虽也有群体组合,但相比之下它更注重个体的样式,从古希腊三种柱式到古罗马的五种柱式,从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到俄罗斯东正教堂的洋葱式,都非常重视建筑物个体的风貌,以显示每一个教堂的不同样式与风貌,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中国建筑注重今世,而西方建筑更注重永恒。由于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神是永恒的,所以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人却是有限存在物,所以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西方建筑多为永恒,为后代长远考虑多;中国建筑少为子孙后代考虑,注重的是今世。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他的话鲜明表达了中国人对建筑的看法。的确,人与物的存在时间无法相比,人是有限之物,人生难以超过百岁,而物则可流传千年。这样,人的住宅与建筑只要满足自己使用的年限就够了,何必去要求后代住在前辈人的住宅里呢?更何况后代人对前辈人的住宅与环境是否满意,尚难得知。既然如此,对于一般性建筑,还不如让后代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安置住宅与建筑,才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何必去越俎代庖呢?中国人对生活抱着一种实际的态度,并不想为后代操办一切。当然,中国人对纪念性建筑、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建筑会有不同,如皇室陵墓、石窟寺、万里长城等,都要做长远打算,它们要另当别论。

西方人受神权、皇权、人权等观念的支配,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注重的是二者的冲突、对立,西方建筑重视人为,讲究与自然的对立,即便巴洛克与洛可可式中有一些自然花纹,也不过是用自然来装点人工之作而已。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注重的是二者的融合,强调的是顺其自然。中国古建筑十分重视建筑、人、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既要适合人居住,又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宜,还要富于自然情趣。如中国古代园林就非常重视周围的环境,讲究因地制宜、掘地造山、种植花木、修建园池,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营造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使园林富于诗情画意,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登山远眺,使人在园林的游览中深感人与自然的融合。

古代建筑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对称美 布局 形象美

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中国古代的建筑更是让古今中外对其叹为观止。其规模浩大、形象曼妙。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中国的古代建筑,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一,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体现了对称美这一思想,例如女眷的发饰,窗户上的剪纸。同样对称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对称无处不在。建筑是一代人生活习惯和思想的沿袭,所以我国古代建筑也深受宗教思想、文化教育等影响。道家的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到了很好诠释,其具体思想就体现在古代建筑的对称美上。

二、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色的天然合一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淳朴的古人只能用迷信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因此,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我国古代的建筑中,有很多与天最接近的古建筑的传说,如:云顶天空,蓬莱仙道等。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建筑建到了离天空很近。例如布达拉宫屹立在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布达拉宫是13层宫殿建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的地理位置是古时候燃烟较少的,而且它确实做到了“与天同高”,给人一种天空的假象。

我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的天然合一还体现在许多其它的方面。例如:我国古代的皇宫里都有御花园,而许多南方的园林小院里也有自己的后花园、假山、鱼塘等。

三、庭院式组群布局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这些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的追求,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建筑个体的体形体量、外向性格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在古代中国,封建思想牢固,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思想意识,所以古代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这种庭院的建筑方式体现了古人门第思想深固,另外这种庭院结构也能体现当时庭院主人的家世如何。一般情况下,庭院的规模和庭院主人的财势官力是成正比的。这也就有了古语“庭院深深深几许”,“侯门一入深似海”。

这种错落有致的院落结构不仅加深了古人之间的门第思想,而且也给我们后人今天参观留下了几许神秘色彩。

此外,我国还保留了一些老北京四合院的房屋。这也四合院也体现了古人庭院式组群布局建筑。古人不仅爱将生前居住的地方建成庭院式结构,考察很多官宦人家的墓地,很多也是“庭院式”结构的,古墓中主墓是墓主人的死后栖息所,而除主墓外还有好多坟墓在古墓中,这些坟墓构成一个“庭院式”结构,把亲人死后也可以联系在一起,也体现了古人生死相依,封建迷信。

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人无疑是最有想象力的。我国古代的建筑多半是以牛马蛇神之类的动物作为依托来建筑的,在我国许多古楼之中,有很多房梁,支柱等建筑上都有龙凤的雕刻,让人望而生畏。而古楼的楼顶四周也多以神兽动物来装饰,给人一种威严感。

而中国古代的石狮应该是中外显著的标志之一。石狮多半放在古代权威人家的门口“看家”,让对主人有非分之想的小人望而却步。同样,石狮高大威猛,目光凶狠,给人一种威严感,象征主人的财力与权势。是家里、门第雄厚的代表。

《红楼梦》中贾府无疑是当时最为有实力的家庭之一,而大观园的门面上也同样矗立着两个石狮,象征着贾府的势力。

此外,中国古代的建筑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不过,古代建筑在用色方面也是有阶级之分的。不是每种颜色都是可以随便运用的。即便如此,我国古代的建筑无不体现了一种大气、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尤其是在佛门之地、皇宫贵族的应用,让人看后无不感慨天朝的壮观,浮想联翩。

五、古代建筑与“风水”的结合

风水之说也是起源中国,并且可以说是流传至今,在现在,我们很多家庭盖房子还会找风水先生算上一挂。而在中国古代,由于古人对封建迷信的依赖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所建建筑每一处都有风水之说。尤其是国都选址,皇陵建造,无不是“风水宝地”。古人崇尚“天时、地利、人和”,而这里的风水就是讲的“地利”,而风水宝地之处多是高山多水之处。先不说这些地方是否真是风水宝地,但是这些远离尘世的地方多少可以使人心灵沉静,是佛家陵墓的首选之处。也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水宝地了。

传统风水学所追求的美,是自然的美。风水所说不需要雕饰,只需要选择。在选择风水宝地时,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地势的“美”与“恶”,与此同时,风水之说以天然的美为最好。这种天然美,就是井然有序的和谐。

其次传统风水学说追求的美,就是整体的美,而并非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美, 这种整体美,就是有机统一的和谐。和谐美,首先是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上的和谐统一,而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美。 这种和谐,又和古人中庸的思想和为一体了。

六、总结

建筑的历史美,主要是体现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上。我们人类的每个时代,均是用它所有的技术来创造建筑。而那些被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有它存在的理由,也有被我们欣赏的道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美学特征.谢承国.20070705

[2]中国古代建筑十三讲.楼庆西.三联

古代建筑范文第7篇

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有七千年。据考古发现,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少有三栋以上的干阑式建筑遗迹,其中一座长约23米,进深约8米。木构件建筑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有榫卯,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已发现的最早的遗存。如果我们把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榫卯木结构建筑遗迹当作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真正”起点,那么,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抬(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另外还有井干式,但它不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只在一些林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出现,如云南。

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主要形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木结构的建筑几乎都是有一定的制作规范。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包含各种“作”(大木作、瓦作等)的制度、工限、料例三个主要内容以及有关附图,系统地说明了当时建筑的分级、结构方法规范要领。书中提出“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即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数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了这一体系的最后形态——斗口制。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中国建筑的起点是以间为代表的房屋,宫殿是房屋的扩大,它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柱子更高、梁坊更长、间数更多而已。

二、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将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上其它古代社会作比较,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大一统”。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来

说,则是它的“大屋顶”,这几乎是一个历史奇迹——“大屋顶下的大一统社会”。因为,在所有的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人字形的“大屋顶”。

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住宅演变过来,它是以增加重复单位来解决人所要求的尺度和规模。其基本外形都如一个篆书“人”字形,即双面坡的屋顶。通用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成的基本法则。大屋顶,这个人字形的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特征。

不管是殿、堂、厅、轩、馆、楼、阁、榭、亭等称呼的建筑,还是方的、长方的、圆的、角形、扇形、一字、凹字、工字、田字等组成的平面;或是三合院、四合院或像故宫一样的建筑群体;无论是住宅,还是宫殿,或是庙宇、寺观;无论是悬山、歇山、硬山或庑殿、卷棚,还是单檐、重檐、丁字脊、十字脊,大屋顶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站在景山顶向南望去,紫禁城一片金色的屋顶,它虽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高有低,但总体上形式统一、规整,这就是“大屋顶”。三、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

中国人对内向型封闭空间的习惯要远大于对外开放式空间的习惯。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以“合院”为单位的封闭性的组合体,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的群体组合,构成了独特的空间形式。

四合院的布局方式早在殷商的建筑遗址中就可以看到。而到了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相当完整的四合院布局。到了汉代,这种四合式院落的发展就更为普遍了。我们从隋唐时期绘画、明器中可以看到这种前堂后寝的四合院式宅第。宋代对这种四合院布局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厅堂和卧室之间形成了“丁”字形(或“工”、“王”字形)的平面,堂寝两侧有了耳房或偏院。元代四合院目前虽无实物,但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座遗址所反映的院落布局,它与近现代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近似。到了明清时期,四合院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北京的故宫就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四合院组成的。

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四合院是个统称,也可以称为“合院”。这种围绕一个中心空间(院子)组织建筑的形式的形成,是人类在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过渡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需要。这种用高墙封闭的空间(院子)是一种外界环境与室内环境之间的过渡,这种布局原则不但适应了人们在生活上的实际需要,也符合人们思想上既要安全又想亲近自然的要求,并满足了我国封建礼制的精神需求与生活的功能要求,因此合院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典型的布局方式。

在生活空间上,民居建筑“有宅必有院”的“院”是其精华所在,建筑内部的内庭院空间,使整体建筑形成多进式格局。在中国式庭院中,院门关起来,就是自己的,门外始终是别人的。讲究的是私密性、安全性,而不是对外开放的格局,这就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色,南方北方都是这样的。四合院虽小,但却内外有别、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大门一般在南向,其形式分为屋宇式。大门有门屋;或为墙垣式,就是直接在墙上开门。其中以屋宇式的大门为贵,依房主地位分3、5、7间,间数越多,则房主地位越高。

结语

大道至简——最复杂的问题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概括。“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这九个字可以

古代建筑范文第8篇

中国古代建筑及其组群构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古代“易道”思想和五行循环理论的影响。因而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大都采取封闭的庭院式布局。若干个“间”连结组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地基周边布置,共同围合成庭院。在空间组合上,庭院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中心。当建筑规模需要扩大时,往往采取沿水平衍生的方式,生一成二,立二为三,以多个院落相套而组合成各种建筑群,最终演化成各种重宅深院、高堂大室。这种组合既有沿水平方向扩展形成的平面连续组合,也有沿竖向发展产生的上下结合。通过这种组合方式:在建筑功能上,拓展了内部实用空间,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的稳固程度;在空间序列上,建筑空间围绕着庭院展开,宛如一幅绘满了场景画面的手卷画,随着行进的过程徐徐展开,产生了多重进深、连绵无尽、引人入胜的空间视觉效果。在审美上,营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形象。“空间序列少有西方古典宗教建筑那样向高空发展的,因而整个建筑形象亲切近人,轻盈平易,富于诗意的洋溢而不给人以突兀、惊奇的痛感”。这种“庭院深深”的院落式的建筑群组布局严整安定、井井有条,寄托着中国古人崇尚安居乐业的生活理想,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显著特色。

二、沿中轴线对称

在中国古代官方相关文献的记载中并没有“中轴线”这一提法,但受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及中阴阳和易哲学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城池和建筑群体的规划中,中轴线却是真实存在的,并被广泛运用,且“唯独中国对此最为强调,成绩也最突出,这其中,故宫是一个典范”。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较东西向为宽。其规划严谨,布局遵循沿中轴线对称的原则,以南北向轴线为主,东西向轴线为辅,处处体现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故宫城前有三座城门,沿承天门(即天安门)开始向内,天安内有端门,从端门向内紧临结着就是宫城正面的五凤楼(即午门)。进入午门之后,宫城的建筑群采用更为严格的中轴对称排列形式,宫殿按照“前朝后寝”的分区布局,象征着最高皇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位于宫城的核心位置;后寝是内廷,即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这六大殿均布置在宫城正中央的一条南北轴线上,占据着宫城最主要的位置,在这条中轴线东西两侧,还对称布置了武英文华两殿、东西六宫。实际上,不仅是皇宫,其他的中国古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将四座单体房屋沿四面围合而成,即成为四合院。北房为正屋,坐北朝南,体量最高大,供家长起居会客之用。其一般为三开间。在正屋两侧分布着厢房(或称耳房),通常只有一间或两开,体量较为低小,通常用作晚辈或客人卧房。正房和厢房前都有连廊(抄手游廊)相连。庭院内部中间分隔成井字形空地。从空间特征上看,四合院一般都是沿南北向中轴布局,形成左右两侧均衡对称的空间布局。通常房屋左边是什么样的空间体量,则右边对应着相当的空间体量,建筑的级别次序也两侧相互对等。中国古代建筑沿中轴布局的空间形式,使每一组单体建筑都具有相对应的体量、秩序和位置,建筑之间显现了先后、主次和尊卑关系,整体呈现出内敛、封闭和宁静的空间特征。空间的这种布局组织形式是受传统儒家文化思想(诸如长幼、尊卑、宗族、伦理关系)影响下的一种实物文化印记,存在着“器”和“道”的对应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在物质生活中的体现和升华。

三、独特的大屋顶

在古代建筑屋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屋顶已从当初用来遮风避雨、挡阳排水的功能构件逐步演化成用来彰显尊从等级秩序、兼具实用性能与文化属性的象征器物。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繁多,等级森严。从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到次等级的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到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盈顶、盔顶等形式不一而足。“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是《诗经•斯干》中对古代高等级建筑屋顶形式的形容和赞美。中国古代工匠们充分的运用和发挥木结构的特点,设计和创造出屋面举架、起翘等形式,这些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独具一格的建筑形象。如伸展而出的屋檐、柔美优雅的檐口曲线、略有折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等。经过这种“飞檐”式处理,变静态为动态,使得体量巨大甚至有些笨拙的建筑屋顶变成了轻巧俏丽、飞动向天的艺术构件,象征着建筑与人、自然的相互融合。同时,在一些等级较高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种脊饰,也即雕刻饰品,多为动物形象。中国古代对于脊饰有严格的规定,房屋等级的不同决定了雕饰的数量,多为从一到九的单数,其中以九个雕饰为最高等级。沿斜脊两边对称,自下而上,排列有数目不等的小雕饰,显得仙灵活气,精致奇妙。瓦也添加了富有装饰性的处理,不同等级的屋顶,其装饰题材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处理使得屋顶在外观上显得舒展开阔、雍容华贵,如同为建筑平添了一顶美丽的冠冕,极富东方神韵。

四、色彩艺术

瑰丽的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早期的建筑为了免受到风雨侵蚀和火灾、虫害的影响,往往需要在木构件表面施加油漆,以此消除不利影响,起到保护建筑、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作用。再后来古人发现在胶和漆中掺入各种色彩不仅可以对建筑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还能大大改变木构架建筑朴素、简陋的外观。这些就促成了色彩在中国古建筑上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所谓的建筑施色技艺。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中国古代的建筑施工技艺不断演变进化,逐渐趋于成熟。到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的色彩艺术已达到建筑色彩发展上的颠峰时期,施色复杂,色彩华丽细致,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大体来说,中国古代建筑色彩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风水学以及封建礼制思想等或多或少地左右着建筑色彩艺术的发展历程。例如,唐代以前中国建筑色彩多以体现材料本色为主,建筑色彩淳朴、自然。到了唐代,在建筑上大量施用色彩用作装饰成为发展趋势。由于唐代建筑出现了等级的划分,因而附着在建筑上的色彩也就自然成了等级制度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建筑史》中提到:“黄色成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采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可以说,唐代是用色彩作为维持统治秩序的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唐代的建筑色彩艺术不仅较先秦时代在视觉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宫廷建筑色彩更为丰富艳丽,建筑形象丰满生动,而民居则呈现质朴、雅淡的格调。总的来说,中国古建筑尽管色彩运用大胆、对比强烈,但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的建筑施色法不仅没有使中国建筑显得低俗和杂乱,反而因其深厚的文化特征而更加耐人寻味。

五、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的结构形式、建筑用材、色彩运用和空间布局手法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折射出中国古人独特的建筑审美情趣,反映了作用主体──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现代建筑创作仍具可贵的美学参考价值。

古代建筑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陶瓷;工艺技术;保护

1 引言

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集聚区,2010年建筑陶瓷产量高达12.2亿m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8.4亿元。建筑陶瓷出口总额22.9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2.28%。然而,作为主要生产建筑陶瓷的佛山,有关企业极少关注佛山古代建筑陶瓷,更鲜有将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配方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加以利用。

本文是笔者结合在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和仿古建筑设计的实践,谈谈对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地位、产品分类以及工艺特点的一些粗浅看法,望得到各界朋友的批评指正。

2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地位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便在佛山石湾东面的大帽岗一带采泥制陶,汉代开始兴盛,唐代已形成一定商品生产规模,明清时期,佛山陶瓷业进入全盛时期。乾隆年间,石湾陶业分行进行专业生产,共有23行,品种上千,鼎盛时有陶窑107座,陶工达6万人之众,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

佛山建筑陶瓷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佛山澜石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座悬山顶陶屋,屋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与现在保存下来的传统建筑大致相同,既反映出当时佛山人的居住习俗,也可看到当时陶瓦等建材已普遍应用。明清是佛山建筑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亦正是因为建筑陶瓷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美术陶瓷异军突起,才赢得了南国陶都的美誉。古代石湾建筑及园林陶瓷产品包括琉璃瓦、瓦脊以及各种装饰构件,原由花盆行兼造,乾隆六年(1741)花盆行与缸行分离独立成行,花盆行成为建筑及园林陶瓷产品专门生产行业,至光绪年间,店号多达60家以上,产品种类、生产规模跃居各制陶行业之首。在林林总总的产品中,其中又以陶瓷瓦脊最负盛名。在清代,石湾陶塑瓦脊(如图1)成为两广以至东南亚风行一时的建筑装饰,广州的陈家祠、镇海楼;佛山的祖庙、胥江祖庙、云泉仙馆;罗浮山冲虚古庙;德庆悦城龙母庙等著名古建筑,还有越南、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泰国、缅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庙宇和古建筑都有石湾陶塑瓦脊。正是由于石湾陶塑瓦脊的热销,带动单个或组合的陶塑人物、动物等亦逐步脱颖而出,并以“石湾公仔”闻名于世。佛山古代建筑陶瓷不仅在规模和影响上居本地陶瓷行业之首,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也完全可以占一席之地。

3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产品分类和工艺特点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产品大致有琉璃瓦、普通瓦脊、花脊(艺术陶瓷瓦脊)、花窗、色釉栏杆、华表、陶钟等。

从釉色上看,除花脊外,琉璃瓦、普通瓦脊、花窗、色釉栏杆、陶钟等,面釉基本上为青釉和蓝釉,传统的釉料一般采用稻草灰、桑枝灰、杂柴灰、谷壳灰等植物灰以及加入玻璃粉、塘泥而成。还有一种矿物质釉料,用玉石、玛瑙、金属、石灰、蚬壳等研磨,并配合矿物质颜料调制。用传统釉料烧制的产品,釉色浑厚,较有代表性的是广泛使用,至今仍到处可见的俗称为“冬瓜青”的琉璃瓦及花窗、栏杆等各类装饰构件。

最具特色的无疑仍是艺术陶瓷瓦脊,前期生产的陶塑瓦脊上的装饰图案主要是一些花鸟、瑞兽、山水等吉祥或避邪意义的浅浮雕图案。现在能看到的较早期的瓦脊有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的祖庙灵应牌坊、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的祖庙正门牌坊(参军李公祠牌坊)的瓦脊,尽管这些未必是始建时的瓦脊,但从形式到风格看,符合早期石湾陶塑瓦脊的特点。自清代中后期,尤其是咸丰以后,随着广东粤剧的兴起和发展,以粤剧传统剧目中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人物瓦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产于乾隆年间的石湾人物陶塑瓦脊仍保存在泰国,也属浮雕的形式,与清末立体的多层的人物陶塑形式有较大区别。清末的人物瓦脊造工精美,规模宏大,其中祖庙三门的正脊高1.78m、长31.7m,共塑造人物300多个。

4 佛山古代建筑陶瓷的工艺技术亟待抢救和保护

早在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就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无论是“石湾公仔”,还是同样属于石湾陶塑技艺的建筑陶瓷工艺技术,其抢救和保护的力度都远远不足。石湾陶塑技艺在造型、原料使用、锻烧技术和色釉方面,历经千年的锤炼,各种工艺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时至今日,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濒临湮没。

如文物修缮的原则是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技术。但所有原来使用石湾建筑陶瓷产品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时,都会碰到修缮人员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建筑陶瓷材料更换的问题。由于各种传统的工艺技术已几近失传,即使有一些企业有进行研发和生产,其产品与原来构件的材料和工艺技术亦大相径庭。为此,我们在文物修缮时往往会尽量将挑选出来的仍可使用的旧琉璃瓦集中砌到建筑当眼处,将新的琉璃瓦放在不当眼处,这实是无可奈何之举。如果设计仿古建筑,则尽量避免使用琉璃瓦等建筑材料,特别是花脊,因为现在生产的花脊无论从哪方面与古人的产品相比都已相去甚远。

古代建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空间形态;装饰;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27-02

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他不仅体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形式。

一、建筑装饰的起源

装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先用于器物和生活用品上的装饰图形被称为实用品装饰;用于人体上的装饰图形被称为纹身装饰;用于栖身居住之地的装饰图形被称为最原始的环境装饰,这些可以说是最早的装饰图案了。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了打磨光滑的骨器、蚌壳,大小不一的砾石,有一些砾石还是彩色的,白的、绿的中间有小孔,在穿孔上还发现人工染上去的红颜色。据分析这可能是一种穿起来挂在猿人身上的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工具有了进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石造工具,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很多的生活器皿上也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装饰纹样,同时也出现了简单的色彩。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趣味和观念。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居住形式逐渐从树上迁移到了地面,用木和泥土建造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匠人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美化和加工,装饰就这样出现在了建筑中。而装饰也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变的完备和丰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自己的建筑美感和建筑艺术观念。

二、建筑中的装饰内容

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古代建筑在很长的时期内它的结构形式和群体组合都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装饰的形式和内容也基本相同,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我们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归纳出古代建筑经常使用的装饰题材内容。如:动物中的龙、虎、凤、龟四神兽和狮子、麒麟、鹿、鹤、鸳鸯、蝴蝶、喜鹊、鱼、蝙蝠等;植物中的松、柏、桃、竹、梅、菊、兰、荷、芙蓉、水仙、牡丹、海棠、百合、万年青等花草树木都是装饰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主要有神仙与古代名士,神仙有八仙、寿星、钟馗、孙悟空、哪咤等,历史人物则有花木兰、岳飞、红拂、关羽、刘备、张飞、赵云、李白等等;另外还有文字装饰和大量的几何纹样。所有的这些装饰题材不仅体现了外在的形式美,还表达出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等级制度。例如建筑大门上门钉的装饰就体现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皇宫内的大门,门钉按横九排,竖九个共81枚为定数,王府和百官的房屋大门上的门钉数依次减少。可以看出,就这么一副简单的门板反映了建筑装饰的等级制度。

三、装饰色彩的运用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当时技术水平非常落后,建筑所用的材料也基本是就地取材,颜色通常使用构筑材料的原始色彩,很多装饰效果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将颜色作为装饰品使用是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在白灰墙面上刻画图案。

随着制陶、冶炼和纺织等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并开始使用来自矿物和植物的颜料,并将其中某些用于装饰或防护涂料,这就产生了后来的建筑装饰色彩。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色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建筑的装饰效果。

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划分十分严格,只有皇宫才可以用五彩斑斓的色彩进行装饰,普通百姓不要说服饰,即使是建筑色彩、格局和日常生活都是被严格控制的。显而易见,色彩的运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观念。民间的建筑,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是以青灰色砖瓦石板,白色粉墙,赭石色木柱,黑漆大门这样的高对比单一色调为主,所以民间居住环境是偏清雅的。而皇家建筑则多用丰富的色彩,多彩的琉璃顶,红柱红门,金器,彩画,汉白玉雕栏,氧化后变黑的青铜器等,这样可以显示皇族的高贵和富有。明清时期的北京,就有明文规定只有皇帝的宫室、陵墓建筑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和红墙,以体现尊贵。亲王、郡王等高级贵族住宅的建筑只能用绿色盖顶。蓝、紫等颜色为官宦之家所用。平民常使用色调单一的色彩。由此可见,古代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是根据等级来进行应用的。

四、装饰在古代建筑中的表现手法

通过查阅资料,对于装饰在古代建筑中的表现手法可以概括为总以下几点:

(一)装饰的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不仅用于诗、词、歌、赋、书、画的表现之中,同时在古代建筑的装饰上也应用广泛,因为建筑也如同诗、词、歌、赋一样通过简练的主题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在表现的过程中,有的表现的比较明显,而有的则表现得比较含蓄。

1、形象比拟

建筑是一种形象艺术,所以形象比拟在建筑装饰中引用广泛。例如:植物形象就普遍应用在建筑装饰当中。莲花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思想内涵上,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主义统治下,在在浑浊的世俗社会里,人要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气节,坚忍不拔,这都是人们所要追求的品质。出了莲花,还有松、竹、梅也象征着人品的高洁,经常出现在建筑的装饰中。

2、谐音的比拟

在建筑装饰中还经常借助主题名称的同音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例如:窗上蝙蝠装饰,其名与“福”谐音,所以格扇窗格上喜用蝙蝠作菱花,门板上用五只蝙蝠围着中央的寿字,名为“五福捧寿”。 从帝王宫殿到农村农舍的装饰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而且经过工匠的艺术加工,蝙蝠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化了。再如:狮子图案在装饰中的应用组成了不少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画面中两只狮子表示“事事如意”,狮子配以长绶带表示“好事不断”,再加上钱纹则喻意“财事不断”。

3、数字比拟

数字作为装饰的内容并不是用具体数字来组成纹样,指的是装饰中某一主题的多少个数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例如:天坛就广泛应用了数字的象征手法,它的台阶、栏杆、铺地都采用象征帝王的最高数字九为单位。又如:紫禁城太和殿的台基中央皇帝专用的御道上都雕刻有九条石龙,主要宫殿的戗脊上排列着九只走兽。再如皇极门前最大的影壁上用九条龙做装饰,因此成“九龙壁”,而在这九座九龙壁的屋脊上有2×9=18条龙,影壁壁面用了30×9=270块不同的琉璃面砖拼成。

数字比拟这种表现手法在古代建筑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与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比起来它的象征作用是比较间接和含蓄的,数字比拟这种表现方式必须经过解读才能被表达出来,否则人们很难认识和理解。

(二)形象艺术的表现

建筑装饰与雕刻绘画相比,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来表达主题内容,不同的是建筑装饰中所使用的主题形象往往是连续的、重复的出现在建筑上,这正是绘画和雕刻艺术所不允许的。在古代建筑中大部分装饰都被概括和简化,比原始形态更为精炼。例如:南唐时期墓表石础上刻有两只老虎,它们首尾相接。弯曲着身子,环抱着石柱,造型简练,但却表现出老虎凶猛的特点。又如在建筑的边饰上常出现成片的植物花卉,所以这些形象都有了定性的图案样式。

(三)情节的表现

古代建筑能通过装饰艺术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内涵,这种装饰手法在古代建筑中的宫殿、陵墓、寺庙运用很广,在一些地方祠堂,豪门,富商的住房建筑上同样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一条长728米的游廊,在这条长廊上绘制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小说中的情节。这种带有情节的装饰比单一的题材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得多,装饰效果也更为持久强烈。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装饰艺术在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融于建筑,成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范文 下一篇:建筑垃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