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9:12

古代历史论文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开皇乐议”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制定雅乐,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郑译、苏夔、万宝常、何妥等都为如何恢复雅乐争论着。他们都是“开皇乐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的立场,把原本是一场纯粹的音乐争论变为了政治斗争,渐行渐远,而参与这场争论的人最后大多以悲剧离场。

其中在开皇二年到九年的过程中,郑译、苏夔、牛弘、万宝常、何妥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郑译提出七声十二律旋相为宫的“八十四调”宫调体系的方案,并且详细介绍了龟兹音乐家苏抵婆的“五旦七调”理论,还写了二十多篇文章说明其要旨,期望得到朝廷的采纳。①虽然郑译音乐理论功底可谓当时翘楚,知名度甚高,但是隋文帝并没有采纳郑译的观点,郑译的理论显然没有说到执政者的心里去,在参加乐议的人中有很多支持郑译的观点,他们形成一个流派,互相支持,当朝重臣苏威之子苏夔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个流派中也有很多分歧,整日争论不休,苏夔就恰恰在调式音阶的使用上与郑译的观点相左,苏夔主张的是五声六律一十二管旋相为宫的“六十一四调”理论。郑译和苏夔相同的观点是:开皇十年的时候,他们都提出了将“以林钟为首”改为“以黄钟为调首”,亦即变微音为宫。郑、苏二人建议把清乐音阶的第四级音(即宫音上方纯四度)改成增四度,说明他们为强求雅乐音阶增四度的第四级音,不惜改变清乐的音阶。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他们二人对音乐不够精通的缺陷。苏夔主张五音,其才识又下郑译一等。②何妥是一个阴谋家,却深得隋文帝的赏识,他亦反对郑译的理论观点。开皇十二年的时候,何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他反对“旋相为宫”,提出取郑译的“黄钟一宫”和采用“清商三调”。隋文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而何妥又是一个善于阿诀奉承的人,他抓住隋文帝喜好“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的思想,对隋文帝说:“黄钟者,以象人君之德也。”(黄钟之音,象征着皇帝的德行啊。)而使得隋文帝龙颜大悦,放心将修订礼乐之事交给何妥。

万宝常是参加乐议的人当中音乐才能最高的一位,却也是地位最卑微的一位,正所谓命运多并。所以,在封建王朝雅乐服务于政治的实质里,万宝常虽然“每召与议”,但是“言多不用”,影响力不能和上述几位相比,即便被誉为“识音人”,也无法脱离“音乐奴隶”的命运。他从一个贵族少年沦为“音乐奴隶”,最终竟然活活饿死,每每看到这里,心中总会涌现无言的哀伤。在“开皇乐议”中,万宝常的很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理论史的遗憾。万宝常籍贯不详,由于受到父亲叛乱的影响被发配做了乐户,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音乐奴隶,这是中国古代的乐籍制度。乐籍制度是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制度,没入乐籍者为乐户。

他们在宫廷、官府、军旅、庙宇中执事应差,为之提供多种与“乐”相关的服务。他们以音乐为业,甚至担当起了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之主脉,却世世代代被视作贱民与奴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构成了我国封建时代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③在《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艺术》中记载:万宝常精通音律,擅长演奏各种乐器,也会制作乐器,他曾造了玉磐献给北齐的朝廷。他的音乐才华不同寻常,有一次万宝常和别人一起吃饭,谈论到音乐,由于没有乐器,万宝常就拿起面前装食物的器皿,用筷子敲击便能分出音的高低,各个音都很完备,和谐的如同丝竹乐器,为人所赞赏。然而,即便如此,万宝常始终无法脱离乐户的身份。

万宝常虽然身份卑微,但郑译等人会经常找他来一起讨论定乐之事,然而他的建议往往不被采纳。郑译定乐完成后演奏,隋文帝问万宝常行不行,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你可以听的吗?”万宝常竭力说明乐声哀怨放纵,不是雅正的音乐,请求用水尺作为音律的标准,用以调整乐器的声音。隋文帝同意后,万宝常就开始制造各种乐器,它们的声律都比郑译的音调低二律。他还写了《乐谱》六十四卷,仔细论述旋宫转调的方法,在龟兹音乐的影响下,通过琵琶的实际演奏得来新的乐律理论一八十四调理论,这也是他一生最伟大的音乐成就。虽然八十四调理论在实践中不能全用,但是却建立了我国古代宫调理论中较为完整的体系,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在参加“开皇乐议”的这些人中,郑译与苏夔的观点基本一致,而且苏夔的父亲苏威当时是朝中重臣,很多人不愿得罪他因而选择听从苏夔的主张。而万宝常地位低下,所以他的意见基本不被采纳。到开皇十一年的时候,郑译死了,不久万宝常也死了,只剩下苏威父子与何妥在争论了。由于苏威的霸道,连何妥也受到了排挤,于是在皇帝面前告发苏威朋党勾结,使苏威获罪,牵连苏夔,最终抑郁而亡,年仅49岁。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开皇十三年的时候,牛弘提出旋相为宫遭到隋文帝的拒绝,“不须作旋相为宫,且作黄钟一均也。”但是这时的隋文帝不仅同意使用梁、宋及齐的雅乐,对清商乐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称它为“华夏正声”,并设清商署专门管理。遗憾的是,隋文帝所谓的雅乐一定要服从他的“黄钟一宫”(宫象征君)这个理论,这也是他的迷信思想在作祟,当然更是他维护其皇权利益的象征。而牛弘始终在为皇帝的“黄钟一宫”追根溯源,运用儒家经典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宫调寻找理论依据。由此可见,雅乐始终不能脱离其服务于政治的目的。在“黄钟一宫”的基础上,牛弘开始恢复皇后房中乐、悬钟磐法、登歌法、文舞、武舞的编配排列法。不可否认,牛弘为恢复隋代的雅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皇十四年雅乐最后定制。

“开皇乐议”一直是音乐史家研究中争论不休的话题,在音乐史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中代表人物的论述虽然各有欠缺,却为后世音乐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中国音律学研究少走很多弯路,铺就了一条道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隋代的雅乐一直在跌跌撞撞中前行,但燕乐却逐渐显露出异彩纷呈的特色,并由此开始我国的燕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燕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是相对于雅乐而言,又可以理解为宫廷俗乐,宫廷还为燕乐专门设置了训练与表演机构。燕乐,又称宴乐、蒸乐,即宴飨之乐,是古代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西周时就有此称谓。

隋代的统一,使得南北音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隋代音乐的融合主要体现是北方的胡乐与南方清乐的统一。

陈寅格在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隋代的胡乐是继承了北齐,北齐的胡乐则是承袭自北魏洛阳的胡化。隋代的开皇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燕乐体制,《隋书.音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又杂有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楼国等伎。其后牛弘请存《鞍》、《铎》、《巾》、《拂》等四舞,与新伎并陈。”开皇设置七部乐之后,牛弘请求保留《稗》、《铎》、《巾》、《拂》这四个舞蹈,与新的乐伎一起表演。这四个乐舞自汉、魏以来都用于宴飨场合,都是前代汉族的传统音乐,由此我们可知当时的乐舞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是七部乐。

《隋书.音乐志》中所谓“国伎”本是龟兹乐,吕光、沮渠蒙逊等占据了凉州,发展龟兹音乐并称之为“秦汉伎”。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平定河西一带得到它并改名“西凉乐”。

到了北魏、北周交替的时候,就称之为“国伎”。所以“国伎”即“西凉伎”,音乐兼有龟兹音乐和中原音乐的特点;“清商伎”是中原固有的音乐,即“清商三调”,其音乐主要来自民间的抒情歌曲,包括汉代“相和歌”、魏晋“清商三调”以及南北朝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天竺伎”是古印度的乐舞,开始于张重华据有凉州的时候;“高丽伎、安国伎”都是在北魏平定北燕冯跋以及通西域时得到的乐伎。“高丽伎”是古代朝鲜的乐舞,“安国伎”是中亚古国的乐舞,位于今天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龟兹伎”是古龟兹国的音乐,(与位列第一的”国伎略有渊源)位于今天新疆库车一带,是胡乐诸部之首。龟兹乐在开皇年间非常的受重视,并且龟兹乐所使用的乐器在中原地区也是非常流行的,曲项琵琶、五弦琵琶、凤首签摸、单巢、揭鼓等等;“文康伎”又名“礼毕”,这是汉族的一种面具舞,出自晋代太尉庚亮家。庚亮死后,他的乐伎怀念庚亮,于是戴上照他的面容做的面具跳舞,表现他的形象,并用他的溢号来称呼这个乐舞,叫做“文康乐”每演奏终了的时候就表演它,所以又称为“礼毕”。

以上这些乐部都是以国名、地名命名的。七部乐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在少数民族的音乐中,特别以“龟兹乐”为最重要,它从南北朝以来,已有较高的发展,在少数民族音乐中,最为杰出。这些乐部的形成体现出隋代音乐的交流融合。

王小盾先生在他的《论中国乐部史上的隋代七部乐》中对隋代七部乐的形成有提出三个重要的观点:一、中国音乐史可以看作不同的乐部形态相殖替的历史。二、中国音乐史是礼乐团体变化的历史。三、中国音乐史是“音乐”与“仪式”交融变化的历史。首先,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乐人无论是皇宫内的专职人员还是民间艺人,在南北之间,在国内外之间,流动分散聚集的频率越来越高,战乱导致大规模移民,移民传播着不同的音乐文化,礼乐制度在一个国家瓦解,又在另一个国家建设。而在隋初建立大一统政权后,各国音乐文化相互渗透的现象已是不言而喻,太多的内容可供选择,燕乐又不同于雅乐的严肃苛刻,此情此景之下,可供宫廷燕乐的选择基础就变的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丰厚,可以多样。从而形成了以不同风格并存的单元组合式宫廷燕乐一七部乐。从这个角度看,七部乐是社会变动的结晶,是为适应强烈的流动性而形成的礼乐单元的组合。在中国音乐史的不同阶段,这种礼乐一体的性格有不同的形态表现,因此,中国音乐史可以看作不同的乐部形态相擅替的历史。其二,中国有分量有影响的传统音乐的生存土壤还是以政治挂帅为前提条件的,我国音乐史上几乎没有出过傲立云颠的艺术家,无论是他本人是否有意愿如此,他都必须存在于团体里面,接受着洗礼和熏陶,礼乐团体才是中国音乐史的主流根本。其三,中国音乐自古以来就重视“仪式”的表现,关键点在于我国音乐确实异彩纷呈,“仪式”感既强且多,在“音乐”与“仪式”之间的发展变化不得不再次老生常谈的提到战乱、移民,导致了音乐从庙堂到民间,又从民间被召回庙堂,然后再回到民间。现存于中国各地的民间乐种(比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纳西古乐、江南丝竹、中州古调等),实际上是这一过程的产物。音乐史过程的演变已经不仅仅是乐部和乐种的相互变化,它代表了太多的历史因素,从隋朝七部乐的角度去看中国音乐史乃至于中国史,潜心静读,读者会发现的更多。

及大业中,场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乐工创造既成,大备于兹矣。(到大业605一618年间,隋场帝杨广决定增加“康国”、“疏勒”两部乐舞,扩充为九部乐。乐器和乐工的服饰制成以后,就十分完备了。)康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撒尔马罕一带,始于北周武帝(宇文誉)婚娶北狄的女子做皇后,得到她所有的西戎的乐伎,因袭它的音乐;疏勒地处今天的新疆喀什葛尔和疏勒一带,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疏勒伎始于北魏平定北燕冯跋以及通西域而得到他们的乐伎。

至此,隋代“七部乐”、“九部乐”完成。“七部乐”与“九部乐”的表演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歌曲、舞曲、解曲,“西凉伎”的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闻佛曲》。但并不是每一个乐部都有这完整的三部分,有的乐部只表演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

除此之外,《隋书.音乐志》中记载:隋场帝每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散乐表演,尤其是外国、外族使臣来朝时。大业五年(609年)隋场帝在风行殿宴请高昌王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首领时,演奏九部乐,表演鱼龙漫衍的百戏,表示对他们的特别优待。大业六年(610年)在端门街表演盛大的角抵戏,皇帝数次微服前往。如此不胜枚举。

由于隋朝社会还是相对开放,对于魏晋南北朝遗留下来的音乐没有一网打尽,也无法消溶,隋朝的燕乐依然保留了较多的胡乐特质,热情奔放,为更加璀璨的唐朝音乐奠定了基础。笔者个人以为:什么叫华夏正声?什么叫传统音乐?其实不应狭隘的追求大汉民族所固有的,我国原本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中华,从南北朝到唐朝,这一特质在音乐表现上尤为明显。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考试 历史写作

有位老师曾这样总结:“中学历史教学不是历史研究,是以历史知识为教学载体的对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的培育。”笔者很赞同这个观点,换言之,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传播一种于己、于人、于社会、于世界的正能量。这一点与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谓契合完美。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个看起来颇为崇高的目的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每所学校、每位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贯彻新的课程理念,避免教师“一言堂”现象的出现,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然而太多新课改历史课堂都是采取让学生“讨论”和“说”的方式,看似热闹,实则很多课堂活动都流于形式。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写”呢?让学生静下心写,在安静的环境下更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深入和思维的清晰,而且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写,这强迫教师压缩自己的讲解时间,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历史写作这块究竟该怎样操作,学生距离参加全国性的历史写作大赛有多远呢,下面与各位同仁作探讨。

首先要说的是历史写作不同于文学写作,文学作品无论风格、题材怎样,它都可以有太多虚构、加工、夸张、想象的因素,而历史写作,无论是论文还是非论文则必须做到尊重事实、态度严谨,无限度地接近、再现真实。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文学作品可以无病,但是历史写作必须体现思维与智慧、逻辑与严密。在历年高考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文采飞扬,却没有实质内容,更别提观点鲜明,史论结合,思路开阔,语言严谨。

应试历史论文的写作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确定论文观点,不能模糊,尽量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观点;(2)确立标题,要新颖,简洁,对所写文章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3)组织材料,充分使用自己熟知的、真实的、准确的材料,要精,注意和所给材料有相似之处;(4)提笔撰写,要史论结合,使用历史术语,避免个人情绪化的语言,层次分明,字迹工整。

其次,应该看到仅仅为了考试而让学生写作,此乃目光短浅之表现。学生历史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历史学习和历史考试而言更起到“反哺”的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考虑文章的“新”和“奇”,这就要求他们有创意,创意的挖掘需要学生主动搜集更多的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课本上单薄的历史脉络变成了厚重的历史空间.

关于论文写作,前面提到了几点,但具体针对的是应试历史小论文,下面要谈的是平日教学里的论文写作。

教师要尽量选用恰当的史料,少而精,但是不能回避难点,比如部分理论性太强,就不让学生写,这肯定不行。笔者在上学期讲授《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时,就引导学生围绕“土地”问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当时是印发一些史料,范围给的比较宽泛,就实际效果看,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文章标题太大,而文章内容太单薄,很难做到史论结合。但是,我们能看到,学生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有的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土地问题进行提纲挈领的阐述,也有的学生则是思考了当下的农村土地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历史的非论文写作,也要分清情况,比如对乡土历史和家族历史的撰写,这就不能有任何虚构的成分,但是也不排除有抒情的段落和心灵的感悟、个人观点、家族历史和乡土历史相关文章的撰写,还是不要干巴巴地好,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叙述,最好能生动起来,这样写者爱写,读者爱读,这样才是有血有肉的历史。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林窒壬,生于1916年3月,广东新会人。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教授。1961年由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调至内蒙古支边,从事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1979年转入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担任科研和教学工作。1990年离休后,受学校返聘,继续承担科研任务及参与指导博士研究生工作。

林纸淌谟幸欢蜒术头衔:蒙古史学会理事、中亚文化研究会理事、民族史学会顾问、内蒙古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85年被选为第五届内蒙古政协委员,1988年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5年3月,在有356万人参与投票的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活动中,林窒壬入选。正如颁奖词所言:“五十多年支援边疆、扎根大草原,矢志不移、学术拓荒;三十多年潜心北方民族史,硕果累累,声名远扬!九十九岁高龄,为他热爱的内蒙古,还在执着着他的执着,梦想着他的梦想!”

他从1961年支援边疆建设来到内蒙古,已跨半个世纪,而林老也已过期颐之年。

林窒壬经世致用,深耕北方民族史,致力于民族团结,以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铸就“当代昭君”之魂,成为学术泰斗、学人典范。

披肝沥胆写草原春秋

治学的道路是艰辛的。研究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要具有拓荒的勇气和超拔进取的精神。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林窒壬就开始进行北方少数民族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仅匈奴史资料就收集了好几箱。“”当中,这些资料遗失殆尽。 “”后,他从头做起,首先编印出版的就是《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书中选录了近百年来国内外的匈奴史论文100余篇,成为当时收录古代少数民族史论文研究最多的文集之一,奠定了他在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地位。内蒙古大学教授马骥曾透露,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抠得很细,连一句话、一个资料的出处都要找到最原始的那个东西”。 林先生治学,不仅严谨,且具有收放自如的张力,他“中文资料与外文资料并重,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并重”。边疆史,曾经是比较冷僻的史学门类,却也是“另一半的中国史”,正是先生的目光敏锐,论述精湛,才得正本清源;正是先生之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才使许多著作解决了国内外学者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其论点多为前人所未发,填补了民族史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1999年10月,林窒壬在布达佩斯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时提出的“公元91年由中国西迁的匈奴人是匈牙利民族族源的一部分”论点,语惊四座,得到与会各国学者,特别是匈牙利学者的赞同。同年11月17日,匈牙利国家电视台播出了林先生的演讲。匈牙利原总理、著名地理学家康德・保罗・特里基后来发表文章说:“我骄傲地承认,我们是来自亚洲的民族。”(《t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24期)

着眼历史,t望未来,才是经世致用之学。针对分裂中华民族的“长城以北非中国论”、泛突厥主义的“新疆地区一贯独立论”等说法,林窒壬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深刻而精微地阐述了历史上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亲”、北方少数民族的同化与汉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等问题,对这些观点进行了驳斥。

先生治学,披肝沥胆,皓首穷经。学界将其研究成果分为综述、编制工具书、形成专著三个方面。就其专著而言,学术深度可以用“理论、实践与新知”来概括。仅仅就先生出版的19种著作,学界分为如下几类:历史研究类6种:《匈奴史》《匈奴通史》《突厥史》《回纥史》《东胡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工具类书3种:《匈奴历史年表》《匈奴史料汇编》《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史论类4种:《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通论》《内蒙古民族团结史》《东胡乌桓鲜卑研究与附论》;文化史类4种:《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内蒙古历史与文化》《昭君文化丛书》《塞北文化》;文化选集2种:《匈奴史论文选集》《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从1977年出版《突厥史》到1998年出版《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21年,洋洋万言,鸿篇巨制,铸成了北方民族三大族系的系统工程,先生被称为“北方民族研究之纛,塞北文化探源之星”(穆鸿利,东北师范大学博导)。

正如史学界评述,林窒壬对匈奴、突厥和东胡三大族系有深入研究,堪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之执牛耳者。林窒壬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以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和雄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民族史诸问题,把握我国的现实民族关系大局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先生教学,不仅言传,更重身教。他除了在内蒙古大学授课,也经常应邀到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学院等院校讲学。上个世纪80年代,林窒壬还受内蒙古党委的委托,在自治区厅以上干部大会上,讲民族团结历史和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的民族政策问题。如今,先生已是桃李满天下, 在2009年民盟内蒙古区委和内蒙古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研讨会暨庆祝林窒壬学术生涯60周年座谈会”活动中,他的学生、史学界同仁纷纷前来,后来者以“面对林郑像面对一部缀满注释与索引的史书”的评价来表达敬仰。

矢志不渝铸民族团结事业

林窒壬多年深耕北方少数民族史,他的研究纵横捭阖,从人类学的大视角充分阐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我国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代,虽然充满了阶级压迫、剥削和民族歧视,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却从未间断,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接触和影响,包含着互助、友好、合作等因素,推动着民族关系的不断改善、不断前进。匈奴文明建立了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创造了中国最早的骑士文化,引发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较大范围的碰撞,实现了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多种文化风云激荡、交相辉映,铸就了灿烂的北方历史画卷。基于这样的认识,林先生与内蒙古大学的几位教师合作,写出了《内蒙古民族团结史》(远方出版社,1995年),叙述内蒙古地区古往今来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阐明民族团结在各民族共同发展及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中的作用。该书荣获1996年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1979年他主持编著了《昭君与昭君墓》一书,2003年担任了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编了五卷本的“昭君文化丛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分别是《昭君文化研究》《昭君文化与民族经济》《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昭君论文选》《昭君图册》,对昭君研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明确提出了“昭君文化”的理念。“昭君文化”的提出,不仅提炼了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精神,传承了中华文化有史以来的“和合”思想,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今天全球“文明的冲突”的层面上(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出版了《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预见异质文明的集团之间的社会暴力冲突,即他称之为的“断层线战争”),重新重视“昭君文化”及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民心相通”的文化基因,对促进经济转型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战略布局将有巨大推动作用。而由此充实和扩展了“昭君文化节”的内容,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也显示了其深远影响。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为中华文化的深刻跃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契机。“为人类另辟蹊径,为历史别开生面。”一方面,我们需要文化和艺术来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与水平;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呼唤和产生越来越多的超越本土地域性的文化成果,发出中华文明对于全球的世界性言说。

林先生知行合一,热心民族团结事业,多年来,与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同事真诚相处,合作共事。支边扎根到内蒙古后,更是与这里的少数民族师生结下了深厚友谊,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他教育子女,嘱咐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忠于祖国,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现在,我们看到,正是这良好的家学、家风使得他的大家庭书香浓郁、人才辈出。

“一脉文心传万代。”林窒壬治学为人师表,筚路蓝缕,知行合一,成就“当代昭君”,后人承继其志,燃灯前行。期颐之年,学术之巅。让我们后来者高山仰止。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档案使用说明全面性真实性逻辑一致性关键问题完整性

历史是社会前进的基础,是开创未来的启示,也是人类的最好的教师。总书记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历史科学具有教育、认知、借鉴、资政等社会功能,能为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历史依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行动的盲目性。档案是最重要的史料,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原料。历史工作者在写作历史论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依靠众多反映以往历史的史料为中介,研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现在研究历史的同志很多,对历史档案的挖掘和应用也有了新的突破,但在历史档案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当之处,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注意。

一、使用历史档案要注意全面完整

档案资料是历史论著的血肉,是构成历史论著的最主要构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善为文者必善积累资料。只有完整的占有历史档案资料,才能更好地发掘文献中包含的事实、思想,才拥有学术发言权,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研究工作避免片面性、实现科学性的基础和保证。司马迁写作《史记》,考证了大量的资料,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与取材广泛、资料完整是分不开的。马克思著述的《资本论》,白寿彝著述的《中国通史》,都是史料丰富完整的名作。

使用档案史料的全面性、完整性要从多方面得到体现,既要注意纵向的全面性,也要重视横向的全面性,还要注意史料类型的全面性。注意纵向的完整性,就是说使用的文献档案从头到尾、来龙去脉都要清楚,要能首尾衔接。注意横向的全面性,就是文献档案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各个层次都要齐全,不能出现空白。使用文献档案类型的全面性,是指要善于使用各种类型的文献档案,印刷型、手写型、视听型、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原始文献、传抄文献、撰述文献,等等,均要使用,不能偏废。运用各种文献档案,要如同网状的结构,经纬分明,翔实全面,才能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比如“”期间,曾经批判刘少奇1949年4月前后的“天津讲话”鼓吹“剥削有功”、“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结束后,党中央对“天津讲话”作了重新评价,而重新评价的基础就是把“天津讲话”的全部内容搞清楚,把刘少奇在17次不同场合的讲话、插话的全部会议记录稿都搜集整理出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科学结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重新评价。

二、使用历史档案要注意档案材料的真实有效

历史档案贵在真实。要尊重历史,从客观历史出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历史档案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客观历史形成什么文献资料,客观历史存在什么文献资料,就搜集使用什么。没有形成的文献资料,客观上不存在的文献资料,绝不能在搜集过程中编造,更不能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臆造。搜集使用历史文献档案资料,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各种令人信服的证据,辨别证明文献档案的真伪,并以此奠定历史论述的研究基础。

考证辨别历史文献档案的真伪,要从5个方面努力:一是考证文献档案的版本。有些档案史料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记述都不尽相同,真伪难定,这就需要考证。署明版本的印刷型文献档案,通常比没有署明版本的手写型文献档案的真实性高一些;官方认定的版本,通常比民间流传的版本真实性高一些。二是考证文献档案的作者。无名、伪托作者的文献档案,其真实性要低一些:署名的文献档案,真实性相对高一些;特定作者,比如事件的亲历者,真实性相对还可以高一些。但作者不是认定档案真实性的标准,作者的立场,有时候也会影响真实性。如反动派曾于1932年2月中、下旬在上海各大报上连续登出伪造的所谓“伍豪启事”,对进行诬陷。这种文献档案就不能乱使用。一些事件的亲历者,有时候因为保护自身的原因,也会隐瞒一些事实,这时候就要通过其他档案资料来佐证。三是考证文献档案的形成时间。一般来说,形成越早的档案资料可靠性越高,形成晚的资料往往都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传播和加工的过程常常造成事实的讹误。在战争时期我党的一些历史资料,日期不明,有的只有发表时间,没有制作时间,甚至是假托时间,这就要花很多功夫来考证。四是考证文献档案的史实。这是难度很高和非常关键的部分。我们在收集使用文献档案的时候,一定要把来源、背景、形成与流转情况搞清楚,这对于考证文献档案的真伪有很重要的作用。司马迁著述《史记》,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这些做法值得我们肯定。但《史记》也有不少谬误,比如关于秦王子婴的身份,《秦始皇本纪》记载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记载为“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李斯列传》记载为“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继位”。一本书有3种说法,司马迁自己也搞不清楚子婴的身份,现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将子婴说成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这都是在没有考证历史真伪的情况下乱下结论的错误做法。五是考证文献档案的文字。古代文献经常使用通假字,这个问题应加以注意。文献档案的文字错误也是常见的,必须对文献档案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等进行细致的校勘。另外由于古代和现代对词语结构的运用有所不同,对引用的文献档案的词语也要进行一定的校勘。

三、使用历史档案要注意各文献档案间的逻辑一致

研究历史,必须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档案资料进行挑选,也就是选材。使用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要注意各文献档案问的联系性,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献档案。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文献档案在一定条件下也互相联系。在历史论著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文献档案一定要切题,要围绕文章的观点或主题来论述,千万不能自相矛盾,甚至引用的资料之间互相冲突。我们知道,历史档案材料不外来源有二:文献和口述。两类材料,应以文献为主,口述为辅;在使用口述材料时,最好和文献互相印证。作者亲身经历的回忆材料固然可贵,但因事过境迁,或因记忆衰退,或因角度不同,往往多人回忆一事,互有出入。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说,13名参加者,除早期牺牲的烈士外,差不多都有相关的回

忆。但从这些材料来看,不仅不同人的回忆不相一致,就是一个人的不同时间的回忆也前后互有差异。我们在使用这些历史档案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这些当事人口述历史的一致性,引用多人对同一件事情的回忆,就会出现互相矛盾和逻辑混乱。

总的说来,注意使用的文献档案间的逻辑一致,要把握以下环节。一是文献史料在时间上要逻辑一致。同一个人所做的事前后衔接有序,不能出现时间上的倒置;同一件事必须发生于同一时间,不能前后提到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人、不同事件也要按照时间上的逻辑来安排资料,不能出现时间顺序上的混乱。二是文献史料在内容上要逻辑一致。选取用来佐证观点的文献史料要有思想和实体内容上的相容性,彼此之间可以无缝链接,看上去过渡自然,合乎一体。三是文献史料在论点上要逻辑一致。文章写得好,是因为主题明确,立意鲜明。如果前后使用的文献史料观点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读者看起来觉得后面的观点像是要前面的观点,那就是失败之作。

四、使用历史档案不能在关键问题上断章取义

历史档案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依据。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从这个社会生长出来的革命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也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有些史实,我们不应回避,而是要去科学地说明。历史学家杨天石认为,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真实地再现历史本来面目,然后才有可能正确解释和说明历史。很多历史工作者在写作历史论文的时候,专门挑选对自己的论点有利的史料或观点,对自己要论述的观点不利的内容则摒弃不用,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特别是引用一些权威著作的时候,断章取义比使用不真实的档案材料危害性还要严重。人民日报1978年3月12日转载了《江西大学学报》登载黄少群的一篇文章《请不要在历史文件上滥施刀斧》,对一些历史研究者对史料进行“技术性处理”做了抨击,作者在文中痛心疾首地说道:“后,有的地方选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在‘党的创立时期’部分里,除了党成立后的几个文件外,只收了一篇同志的《民众的大联合》,不但没有陈独秀的文章,连、蔡和森等党的卓越创始人的文章也一篇不见。”“历史是客观存在,难道这样一删,同志就不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任总书记就不是陈独秀吗?这不仅是对历史文件态度的极不严肃,而且是有意对党的历史戏弄和嘲讽。”有的文集编者,在删节了原文后,连删节号都不保留。历史问题是可以从历史上说得清楚的。有些问题,不是什么错误观点,只不过是客观史实而已。例如,在1918年所写的著名论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在列宁的名字之后,也提到了托洛茨基。在以后的一些版本中,托洛茨基的名字就被删除了。又比如,2004年8月10日《光明日报》登载《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对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的说法提出质疑,指出这句话只是列宁在1906年所作《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一文的一个注释。列宁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提出:“农民在其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反对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斗争中,通过自己的先进代表,必然要提出并且已经提出了废除全部土地私有制的要求。”“农民中现在极其广泛地流行着土地全民所有制的思想,这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而且,尽管农民愚昧无知,尽管他们的愿望含有许多反动空想成分,但整个来说,这种思想带有革命民主主义的性质,这也同样是没有疑问的。”在这两段话之下,便是注释:“普列汉诺夫同志在《日志》第五期中警告俄国不要重蹈王安石的覆辙(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显然,所谓“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只是普列汉诺夫提出“论据”的一个说明。这既不是列宁本人的观点,甚至也不是普列汉诺夫对王安石的肯定性评价。一些历史工作者将列宁的注释作为列宁的评价加以引用,这种做法明显是错误的。

总之,历史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活动,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生搬硬造。历史论文的写作,既要继承古典史学“四长(德、才、学、识)”,又要掌握和运用辩证法原理和唯物史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事实本身说话。只有在熟悉通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加强其内在逻辑性和联系性,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有骨有魂,才能真正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进而实现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恬、吕岩松、马剑报道:在会见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强调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N].人民日报,2005-5-9.

[2]周一平编著:中共党史文献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4]黄少群:请不要在历史文件上滥施刀斧[J].江西大学学报,1978(4).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校本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等自主选课。同时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校本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可以说,校本选修,学生选的是兴趣,修的是知识。而高中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往往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选修课程。历史校本选修课程如果要在众多的校本选修课程中成为学生的一个选择,必须找准学生的兴趣,使知识紧密贴合学生的兴趣。

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立足于学生身边的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学生的距离,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学生生活割裂的历史教育,以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找到兴趣和知识的契合点。

一、投石问路:把脉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因此我们在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选题上不妨顺应潮流,尽量紧贴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何在呢?

我在2012年寒假的历史作业中,要求高一文科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撰写一篇历史论文。学生提交的历史论文虽然不尽规范,但投石问路,从中可以管窥学生的兴趣所在。

从学生论文如《余姚谢阁老》、《论虞世南》、《桥》等可以看出学生对乡土资源的关注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乡土历史是学生倍感亲切、倍感骄傲也是倍加关注的历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立足于本土的选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的其中一个立足点就是乡土资源。余姚文献名邦,名人辈出,遗迹众多,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丰富的乡土资源为教师的选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学生的91篇论文中,评论人物的有37篇,占到41%,可见学生对历史的关注往往是以具体的人物来引领的。学生比较关注的人物有封建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南唐后主李煜、雍正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吕不韦、李斯、荆轲、王昭君、曹操、郑和、海瑞、吴三桂等。学生喜欢以这些名人为中心的生动、形象的历史。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既是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成果,也有历史著作、媒体杂志、影视小说对他们的影响。但正是历史影视、历史小说的盛行也误导了部分学生,学生误认为虚构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真实的历史现象时有发生。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剧入史,以史勘误,区分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中的以讹传讹现象。

其实学生身边可供挖掘的资源还有很多,学生的论文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地衣食住行的变迁》、《近现代中国人民服饰的变化》、《从百家姓排名的变化反映了普世价值观念怎样的变迁》、《褚姓氏族的兴衰演变》、《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以史为鉴可以反腐败》、《中国国画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等恰恰体现了学生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对社会热点的思考。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立足于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引学生关注的问题入课堂,增强历史的现实感,激发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二、二次整合:兴趣引导知识

学生身边可供发现和挖掘的资源不可谓少。关键是怎样整合和处理这些资源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塞罗在《灵性篇》中说:“教师以权威的面目出现,对于想学习的学生来说,常常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障碍,因为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而总是依靠教师的意见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校本选修的开课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尊重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一基本原则。

乡土资源虽说是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历史,但正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所以缺少了新鲜感、惊奇感。老生常谈、照本宣科式的乡土教育肯定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整合乡土资源时,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坚持以兴趣引导知识,以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畅想七千年前河姆渡人一天的生活》的教学设计是:1.掌握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2.在历史实物的基础上,为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生活状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人才辈出的虞氏家族》的教学设计是:1.以具体、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引领虞氏家族的辉煌史。2.引领学生去搜集自己家族的历史,了解家族的变迁,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余姚四大先贤》的教学设计是:1.以小组分工的方式引领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畅谈对四大乡贤的认识、体会、看法。2.引导学生搜罗余姚有关四大乡贤的遗迹、遗址,增强乡土资源的现实感。《四明山革命文化》的教学设计是:1.遍寻四明山革命文化的遗迹遗址,搜索四明山革命文化的文史资料。2.开展采访活动,邀请老革命讲述革命历史,事先充分准备,事后进行总结。《余姚民风习俗》的教学设计是:1.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余姚民风习俗。2.课堂上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对余姚民风习俗的了解。

将学生高度关注的历史影视、历史小说适当地引入课堂,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设置了《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岂容戏说》这两个章节,设计要点是:1.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2.什么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3.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什么是虚构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4.引入当前热播的历史影视和当前流行的历史小说的片段,以史勘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又契合了历史知识。

由于学生的兴趣广泛,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引学生关注的问题入课堂,设置如《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普世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比百家姓今昔排名》、《从水票说起――曾经的票证时代》等章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感悟社会的变迁,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三、活学活用:兴趣升华知识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虽然兴趣是走向知识的第一步,但我们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兴趣层次,浅尝辄止,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活学活用,把兴趣升华为知识。

在乡土资源的处理上,固然我们为了推陈出新,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合理引导学生的兴趣,全面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的兴趣升华为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在利用乡土资源时,要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引导学生参观走访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王阳明故居、瑞云楼、中天阁、四明山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等遗址遗迹,倡导活生生的乡土教育。为了加深学生对乡土历史的理解,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多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讲解自己对乡土资源的了解,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成立历史研究会、历史兴趣小组等自行探究,引导学生对乡土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学生自行撰写的论文如《浙东抗日名镇――-梁弄》、《浙东第一桥》、《论虞世南》就体现了他们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思考。

对历史影视和历史小说的引用,我们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们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它作为引子,让学生关注真实的历史,去除喧嚣和浮华后,去伪存真,求真求实,最终沉淀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撰写的论文《尊重历史,还历史一个清白》、《古装剧中那些不合史实的事儿》、《胤篡位》、《论雍正》、《雍正继位之谜》等恰恰体现了学生活学活用、以史勘误、以史证误的能力。

此外,在引入其他热点问题进入课堂的时候,教师也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史为鉴,努力做到小切口、大角度,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比如对《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的处理时,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余姚历史遗迹遗址的保存和开发现状,进而推及国内各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开发现状,期待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关注家乡的动态,关注人类的命运。

曾经说过:“凡是一种学问,或是一种知识,必于人生有用,才是真的学问,真的知识;否则不能说他是学问,或是知识。”因此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活学活用、古为今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大量主动探索、发表独立见解、开展辩驳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它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同时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相信教师不但能按教科书教课,而且能自己开出学生喜欢的课来,使得知识能够紧密契合学生的兴趣。这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

参考文献

[1]吕准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D].2003年5月18日在浙江师大附中第八次教科研论坛上的发言.

[2]李广耀,万翠兰.整合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历史校本课程 [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0).

[3]何雪珍.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9).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一、历史活动课的类型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岳麓版)有活动建议十三个。依据它们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讨论交流类活动。即学生通过对历史史实的收集、分析、讨论和交流等,自主表达自己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的一类活动。如“思考并讨论,与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起义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有人说,辛亥革命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请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分组讨论一下,我们现在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五四精神。”

2. 模拟情境类活动。即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历史生活中的场景,从而获得直观体验的一类活动。如“模仿雅典公民大会的形式举行一次班级会议。”

3. 材料搜集类活动。即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整理和表达历史信息、看法或观点的一类活动。这类活动在“活动建议”中所占比重较大,如“根据甲骨文的字形,找一找其中反映的有关商周政治状况的信息。”“寻找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以及近期关于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体会其中展现的时代精神风貌。”“参考柳宗元的《封建论》,写一篇《论封建》或《郡县论》的小论文。”“绘制一幅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简图。”“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了解的危害及禁毒的必要性。”

4. 观赏体验类活动。即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观赏进行历史体验和感悟的一类活动。如“朗读《巴巴拉・弗里彻》,体会其中的情感。”“欣赏《马赛曲》,体会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观看《甲午风云》等影片,体会其中的爱国精神。”“观看反映十月革命的影视作品,感受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

二、历史活动课开展的形式

开展历史活动课,应该根据本地本校特点、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使活动课开展得更为丰富多彩,可以使活动课取得更好的效果。依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历史资料搜集法。历史资料搜集法可以说是活动课开展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因为活动课不论以哪种方式来开展都必须首先占有一定的资料,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取得实际效果。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如图书、报纸、实地调查、采访、上网等。其次,要让学生懂得搜集资料的步骤:明确主题、确定任务;根据情况、决定搜集渠道;捕捉信息、获取资料。再次,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资料。

2. 分组讨论法。所谓分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习惯,而且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讨论交流类、模拟情境类活动课可以采取这种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分组讨论法应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①有效组合,组员明确分工。小组内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一个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检查员等。②精心设题,注重课前探究。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准备一份详尽的计划,最好能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下一番重新制作的功夫,精心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有争论性的问题,尽可能难易适中,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步,课堂讨论。经过精心的课前准备,讨论课上,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就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疑问,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第三步,课后活动――学以致用。讨论课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可抽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史书、编辑历史小报以及举行历史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心。

3. 专题辩论法。巴甫洛夫认为:争论是思想的最好媒触。经常展开辩论,对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专题辩论法适合于有正反利弊比较类的问题,讨论交流类常常可以采取此类方式。但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教师布置的课堂辩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把辩论法引入历史活动课呢?我的做法是:每次辩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改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然后,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辩论的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例如,我曾组织过一次课堂辩论:分封制与郡县制之比较。正方的观点是“分封制优于郡县制”,反方的观点是“郡县制优于分封制”。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性,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4. 撰写小论文。讨论交流类、材料搜集类活动不少就可以采取这种形式来开展。通过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的自主研究精神和相互交流的意识。为使活动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首先,撰写小论文前,教师要说明整个活动课的步骤,一般分为材料搜集、写作、交流和展示四个环节。其次,学生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和资料,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写出不同风格的历史论文。再次,在论文写作完成后,教师要抓紧时间完成论文的批改评分工作,并尽可能通过各种形式加以交流、展示,以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5. 影视欣赏法。不少的影视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原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影视作品可以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很好的材料。影视作品直观、鲜明,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类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开展;首先,在观看影片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为影视欣赏提出相关要求,如要求学生写观后感、讲故事、模拟历史人物等;其次,组织观看影视;再次,欣赏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写观后感,以此来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理解 心得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科举制的创立”这个内容,先由教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选举呢?而引出话题,再结合本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该如何选拨官吏呢?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二、由机械记忆历史内容,到用逻辑思维能力探讨历史问题的转变

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联系的观点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讲,初中的历史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这很重要,基础知识的巩固离不开记忆,但不等于全部历史都只能靠背。如果仍然存在于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由此造成了班内学习成绩的高低差异会很明显。所以需要和联系式教学方法结合一起使用。

在这个层面上,对我们教师来说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组织教学以及其他的教学方法,譬如考试,逐渐诱导并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的走到历史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中来。因此,历史教学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在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构建有效的历史课堂

3.1讲解课题和小标题是重点

“向45分钟要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一环。除仔细备课、课后复结外,我更认真抓好课堂效果。不仅要求有整洁的板书,还根据历年考试命题做到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以考促教,以考促练。历史课的关键就是课题和小标题,课题和小标题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讲清楚课题和小标题至关重要。比如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时,要紧紧围绕本课大小标题,讲清楚该政策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练习更要围绕大小标题进行。

3.2上课注重课堂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知识在于积累,历史学习更是如此。记好课堂笔记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复习。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脑袋抵不上烂笔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课堂笔记是最好的备忘录,为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因此,从任教初三历史以来,本人一直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都终生有益,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教师要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4小组讨论并非越多越好

由于生数较多,课堂上难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也不是课堂发言的学生越多的课就越成功,那种以学生发言次数的多少来评价一节课是相当片面的。还是生数的问题,当课堂上每个小组都在讨论时,教室客观上是嘈杂的,各小组间必然存在互相干扰。这不仅与由于学生声音音量的大小有关,更与不同学生声音的频率不同有关。而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容易疲劳的,所以我认为各小组的讨论不宜过于频繁。

四、采用创新的历史教学方法

4.1观看历史影片

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遥远和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可以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宏大的历史场景,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4.2学写历史小论文

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第一次写历史小论文时,同学们可能会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便会很快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可以任思维驰聘,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鑫.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初探.东南西北·教育观察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由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技术信息服务日益普及,并且在社科信息服务领域中得以成功地运用,这就为建立现代化的历史信息资源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各种历史信息资源网络不断涌现。当前构建历史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在于,从历史教学信息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历史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最大的效益。

一、古籍文献资源数据库

我国古籍整理和研究领域引入计算机始于80年代初期,而真正的古籍数据化却始于90年代。最早利用光盘技术存贮古籍,并建立古籍全文检索系统的是港台地区。1984年7月台湾地区开始启动汉籍计算机数据库规划的实施,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1)“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数据库”。该库由中研院史语所、台史所、资讯所、文哲所、计算中心及国史馆共同参与制作。主要包括“二十五史”、“十三经”、“古籍十八种”、“诸子”、“古籍三十四种”、“大正新修大藏经”、“台湾方志”、“文心雕龙”、“佛经三论”、“新清史-本纪”、“古汉语文献”、“台湾文献”、“水经注疏”、“台湾档案”等在内的上亿字资料的数据库。(2)“简帛金石资料库”。该库是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文物图像资料室在着名秦汉史专家开义田的主持下建立的。它收集了大陆、台湾和日本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两汉镜铭集录》、《汉代石刻集成》等40余种全文资料,包括已经整理出版的先秦至魏晋的简犊、帛书、碑刻、官印等,还收录了相关的书目、索引等,总计约340多万字,内容极为丰富。(3)“古文书数据检索系统”。该库是台湾大学建立的一个含有台湾居民、台湾历史和台湾文化遗产等数字化历史资料和文献的数据库。它是以浏览方式使用的数字图书馆与博物馆,共有九项研究主题。其中的“古文书MetadataFormat数据库”已于1997年10月上网,具备了基本检索和浏览功能。收藏品数字化完成约3400件,其中2400件已输入Metadata,数字扫描1800件,还完成了人类学系240件典藏古契书的Metadata输入及全文建档,并已进行了数字化处理。(4)“古典文献全文检索资料库”。此资料库主机由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可直接连线查询,内容涵盖“十三经”、“二十五史”、“先秦诸子”、“朱子语类”、“明儒学案”、“全唐诗”、“四库总目”等。

自1988年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就开始从事中国古代文献资料库的建立。主要成果有:(1)“先秦两汉一切传世文献数据库”。该库收集了《战国策》、《礼记》等103部、约900万字的先秦两汉传世典籍,于1992年以光盘和书刊两种形式出版。资料库输入文献所据版本,均为旧刻善本,并经过研究人员重新点校,有助于历史学者们全面探讨中国上古历史文化的特质。(2)“魏晋南北朝一切传世文献数据库”。该库自1991年至1995年共输入文献近1000种,计约2400万字。其中经部文献149种(20万字)、史部正史类文献5种和子部释家类文献127种(共1000万字)、集部别集类文献64种(80万字)及《文心雕龙》、《曹植集》都收集入库。魏晋南北朝一切传世文献数据库有助于学者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文学、哲学、历史及语言面貌。(3)“竹简帛书出土文献数据库”。该库自1994年至1996年,将已发表的12种,约140万字的竹简帛书出土文献,全部输入数据库,并以光盘形式出版。数据库采用北京文物出版社提供的释文,经研究人员重新点校,在视窗系统上,可以同时显示简帛图片和对照释文。(4)“甲骨文全文资料库”。该库是1996年中国文化研究所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协助下,将胡厚宣先生主持编纂的《甲骨文合集》13册释文、共86万字输入数据库。(5)“《文渊阁四库全书》数据库”。该库是由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文电子出版工程。它分为“原文及标题检索版”(167张光盘)和“原文及全文检索版”(183张光盘)两种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保持原书真迹的基础上,将书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书名、作者、类目、标题以至全文中的字、词语全部数字化,从而给读者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检索、统计、整理和编辑的功能。这种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为系统的、大规模的中华文化电子资源信息进入全球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古籍文献展现类型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古籍光盘数据库异军突起,使古籍文献利用进入了网络时代。计算机编制古籍索引取得了不少成果,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中国古籍善本查阅系统数据库”。该库由上海图书馆主持开发制作。1997年上海图书馆开始计划用五年时间,将馆藏的17.8万册、500多万页的古籍善本书全文制作成光盘。该系统将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古籍善本书(其中不少是海内外极为珍贵的孤本)的全文以图像形式录入数据库,并仍保留古籍原有形式。(2)“中国基本用典电子文库·国学宝典”。这是一套面向文史专业研究人员、以古籍文献为主要内容的全文检索数据库系统,由北京瀚海电子文献处理中心尹小林研制,于1999年投入使用。该文库共有8000多万字的各种中外重要典籍,其中中国经典名着约占80%,适用于各种家用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具有全文逐字检索、统计、摘录、打印输出、生成卡片、浏览等功能。“中国典籍库”收入“十三经”、“前四史”、“诸子”、“全上古文”、“明清小说”、“佛典”、“道典”等280多部古籍文献。(3)“《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数据库”。该库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师、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人员袁林博士研制。1995年下半年,他组织人力,开始着手《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的建设,于1999年6月终告完成。《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的开发成功,对于众多文史工作者和历史教学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这是国内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古籍全文数据库,在国际同类中文电子古籍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4)“《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数据库”。该库由济南汇文科技开发中心历时三年多研制推出。该系统囊括了《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3万余册,200余万页。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电脑阅读到原版的文献资料,而且能够方便地按书名、作者、盘号、书号和指定卷、册、页检索,还可以放大或缩小打印输出,并装订成册。《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及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多媒体光盘评测优等奖及特别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二、在线历史文献数据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历史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取得明显成效。历史专业数据库以因特网为依托,将其知识内容根据专业知识结构进行分类整合,最大限度地集成历史专题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支持多种用户检索的平台提供服务,为用户创造了十分便利的信息获取条件,形成了专业学科知识检索的网络数据库环境。这种在线数据库的使用,使信息动态数据更新快、效率高,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

美国Gale公司在我国推出以“资源中心”命名的在线数据库,主要包括有:(1)近50年来出版的着名参考书系列;(2)拥有学术期刊信息2,600多份,其中1,800多种提供全文检索;(3)可链接9,000多个权威网站和180万条书目信息。“现代历史信息数据库”是在Gale数据库的“资源中心”里的一个子数据库。该数据库是Gale公司组织由10个图书馆及历史专业的权威教授组成的专家团协助制作的,选取的文献源主要是20世纪以来现代历史的主题及事件。历史文献资源侧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亚洲历史方面围绕20世纪中国共产主义及东南亚革命的历史事件;第二,欧洲历史方面介绍20世纪决定国际关系及全球历史的事件,即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种族大屠杀。第三,亚非拉历史包括印度及非洲殖民主义的消亡以及拉丁美洲的政治及社会活动。这些历史资料被公认为世界上相应学科领域中最权威、最全面的参考资料,是研究世界现代史的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值得查阅的历史文献。

此外,OCLC数据库也是美国OCLC公司在世界上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最多的机构之一。1996年OCLC公司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服务中心。OCLC公司拥有75个数据库,其中有30多个数据库可以全文检索,总计包括7,500种期刊的联机全文和3,000多种期刊的联机电子印象。全文检索的文章总数高达900多万篇。OCLC数据库对从事美国史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研究者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中Article First、ECO(Electronic Collections On lined和Wilson Select Plus这三个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学术期刊,并提供相关论文的题目、作者和正文。使用者可以通过关键词、主题、着者、摘要、刊物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多种方式查找所需的刊物和论文。ECO数据库中主要是浏览和检索该库收集的所有期刊;Wilson Select Plus数据库主要提供论文的全文;GPO数据库收集了1976年7月以来出版的与美国政府相关的各方面的文件,包含52万多条记录。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数据库了解美国国会报告、国会听证会、国会辩论、国会档案、法院资料以及国防部、劳工部、总经理办公室等部门出版发行的文件。此外,该数据库还包括有World Almanac(世界年鉴),这是美国史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参考工具。

三、历史教学信息网络

www是当前Internet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最新的信息检索服务系统。它把Internet上现有资源全都连接起来,使用户能在Internet上已经建立了www服务器的所有站点提供超文本媒体资源文档。此外,www 不仅能提供图形界面式的快速信息查找,还可以通过同样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与Internet的其他服务器对接。目前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正成为历史教学中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上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增强历史教学的效果和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

1.通过搜索和浏览Internet网络检索历史教学信息资源

从“.cn”、“.cn”、“”这三大网站可以看到:第一,Sohu网站能检索到有关历史资料的网站3433个,相关的搜索点还有:中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论文、历史教案、历史图片。在社会科学栏目的历史索引类目中,有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大洋州史、欧洲史、非洲史、美洲史、亚洲史)、参考资料、地方史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族史志、史学理论、文物考古、专门史、家谱、口述史、应用史学等几十个链接网点。第二,yahool(中国)网站可以检索到有关历史内容的网站4192个,相关的搜索点有中国历史分类同站2048个、历史人物分类网站512个、历史课件分类同站23个、世界历史分类同站239个。第三,sina网站能提供有关历史类的网站1399个。有关历史分类题材的网站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军事史、论坛与聊天、考古学、研究机构、史学理论、科技史、记事、博物馆与文物、历史人物、参考资料、通史、地域文化等等。

2.通过历史信息资源网页查寻历史资料

从网站可以搜寻到ccs.ncl.edu.tw网站。该网站能了解汉学整体的研究与发展、学术动态、专题研究计划、各种书目索引、学术研究论着和各项学术活动。该资料库包括的内容有:典籍国际汉学博士论文摘要、汉学研究中心典籍书目目录、明人文集目录及篇目索引、两汉诸子研究论着目录、经学研究论着目录、敦煌学研究论着目录、外文期刊汉学论着目录。同样在saturn.ihp.sinica.edu.tw/网站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专门史以及史学论坛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其中在专门史栏目中就包括有: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妇女史、家庭史、儿童史、生活史、交通史、城市史、服饰史、文化史、思想史、道教史、佛教史、科学史、医疗史等专题史研究。这些网点中都有十分丰富的历史专题资料。

3.通过认识历史信息资源网站类型快捷获取历史教学资料

目前网络 上历史学科网站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学术机构与公司合作建立的网站。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建的“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网”网站)。这类网站一般有不少学术性专栏:史学动态、学术研究、史书评论、学科信息、历史论坛、专题讨论等等,有助于了解更多的学术动态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其二是公司独立承办的网站。比如:北京报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办的“历史在线”网站(.cn)。这类网站可以检索到不少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有助于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对所需内容进行下载和打印。其三是网友个人建立的网站,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发烧友”创建的,比如:一个叫“小隐”的作者创建了“三只眼看历史”网站();另一类是中学教师个人创建的,比如:湖北省黄石八中历史教师刘金林创建的“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网站()。这类网站都是富有个性的,适用于学习型的历史信息资源网站。它们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以及了解更多的历史课外知识。其四是地方中学建立的网站。比如:晋江一中历史教研组创建的“春秋风”网站()。这类网站有各类历史参考试卷、同步教案和优秀课件,还可以帮助中学教师获得更多的历史教学法内容,同时网页还提供多方面的教学讯息和教学经验,是值得中学教师关注的历史教学网站。

网络环境使历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渐成为现实。然而,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加大信息技术开发的力度,缩短用户在网上浏览的时间,减少无效的信息流量;(2)对历史教学信息资源还应作更深层次的开发,克服简单的信息罗列;(3)拓宽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环境,尽快在互联网中扩展历史教学信息资源传播的信息。愿网络资源能给研究型、教学型、学习型用户不断带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袁林:“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

2.于亭:“计算机与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古汉语研究,2000.3.

3.王纯:“古籍数字化之趋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4.

4.陈立新:“/:请记住我站域名/古籍文献与现代化技术”,图书情报工作,2000.9.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在课程改革中处于关键地点。而且,对于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活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以及新课标的实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及组织形式

(一)注意事项

1、环境。探究性学习和活动需要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历史课堂要改变旧有的师生角色,要由原来的“教”历史变为师生共同探索、研究历史。给学生说话、阐明观点、想法的机会。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去表达,只要有了表达的欲望,学生自然就会想办法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会增强。在我的课堂上,只要学生敢于表达、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都会得到一片热烈的掌声。

2、诱因。即要善于质疑。探究式学习也被人们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制造悬念,引出问题,并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让这种征服的欲望推动学生去完成探索历史的任务。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学中,就可以创设多种情境,诱导学生进行探究:关于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找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把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进行归类。让全班同学参与,在游戏中掌握各家思想的内容。

3、形式。历史探究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只拘泥于史料的收集、或单纯的历史问题的问答,可以通过历史游戏设计、历史问题辩论、人物角色扮演、小论文、以及历史遗址实地考察、探究成果报告会等形式来实现。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做一回历史教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活力多姿的课堂探究更能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

4、主体。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历史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主题通过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5、互动。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除了完成历史知识的传授,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和协作,这方面的要求可以互动中逐步实现。互动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求团结和协作。这类的探究活动可以到一些历史遗址参观考察,(如要求学生对阳江小刀的发展变迁历程进行考查,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组织设计一些能体现历史的小品或话剧,如《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节,就可以设计一个《“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让农民吃上饭了》小品。通过同学们协作一致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动人的表演,同时又加强了班级的团结。

(二)组织形式

历史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小组,各成员为达到某探究目的,分工协作,查找资料,进行调查,拟写历史小剧本,商定情节,以及分工进行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等等。

2、个人独立探究。个人独立探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历史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探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在相对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每半年内的时间完成某一领域或某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史实的调查等探究性实习作业。

3、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比较大范围的历史探究主题,各自搜集历史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探究成果,由此推动学生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探究,之后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历史论文或者调查报告。

二、历史探究活动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突出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评价主体手段、方法的多样性。以下是本备课组历史探究活动的一些评价方式和原则:

1、考察学生参与历史探究学习活动的态度。可以通过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史料的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探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主要通过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定来实现。

2、考察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历史演讲会、历史剧的表演都可以对其进行比较灵活公正的评价。

3、考察探究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如查阅和筛选历史资料的方法,对史料归类和分析的技能,对探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本标准不易界定,需参与评价的教师细心观察,灵活评价。

4、考察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在一项探究活动中能从新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或者用新的方式展示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对历史进行模仿再现展示体验等,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如《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节,一位女生一曲《明月几时有》既形象地重现了婉约肖的凄美风格,又给全班同学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让历史课堂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5、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历史探究活动结果,可以是一篇历史小论文、一份历史遗迹调查报告、一场演讲、一个游戏,一个历史小剧本,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方案。这些探究结果,应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第10篇

我在读大学期间,曾上过邵先生讲授的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等课程。毕业留校后,又在邵先生领导的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工作多年(主要是跟随教研室副主任荣天琳先生分担中国现代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我也可以忝列邵先生的众多学生之一,对邵先生多少有一些了解,觉得应该将我所了解的有关邵先生的一些事情写出来,以抒怀念之情。

我是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七名学生之一。历史系的系主任原是吴晗先生。但此时由于吴先生已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公务繁忙,无暇顾及系务,乃由邵循正先生继任系主任。在清华期间,除上过邵先生的课外,我由于曾担任历史系学生会的总干事,与系主任邵先生也时有接触。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法院系大都并入新的北京大学。于是原清华、燕大和老北大历史系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聚集在新北大历史系,使该系教师阵容十分强大。系主任由翦伯赞先生担任,系副主任是周一良先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四个教研室主任分别由邓广铭、邵循正、齐思和、杨人四位先生担任,当时被戏称为“四大名旦”。亚非史教研室主任由周一良先生兼任,考古教研室主任由苏秉琦先生兼任(苏先生时任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还有新设立的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主任是王铁崖先生。1954年我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开始就分配在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任助教。1957年王先生被错划为后,国际关系史教研室随之被撤销,此后我才转到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国际关系史教研室共有五名教师,其中两名是教授。王铁崖教授原是老北大政治系主任,另一位教授陈芳芝先生则是原燕大政治系主任。一个教研室即拥有两位系主任级的教授。至于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除主任邓广铭先生外,还拥有向达(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张政、余逊等多位知名教授。由此可见历史系教师阵容之强大。

这种情况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授评级时就对上述各位大教授(包括邵先生在内),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进行了一次教授评级工作。北大历史系也在翦伯赞先生主持下,召开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进行评议。我当时兼任系秘书,作为工作人员也列席了那次会议。翦老在会上首先发言,大意是他认为在座的各位先生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学者,所以都应该评为一级教授。在讨论中,对翦老的发言似乎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大多是补充,如认为未参加会议的向达、张政、余逊等先生也应评为一级。记得只有王铁崖先生发言说,他是搞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如果在政法界,他大概可以评为一级,但在历史学界,和在座的各位相比,恐怕只能退居二级了。后来经过全校平衡,历史系只批准了翦伯赞、向达二位先生为一级教授,其余上述诸先生一律被定为二级教授。当时在史学界就有不少人议论说,北大历史系的那些二级教授,如果分散在其他高等院校,大约都可能被评为一级教授;特别是邵循正先生,无论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领域,还是在蒙元史和满清史等领域,都是国内外知名的权威学者,如在其他院校,一定会评为一级教授。例如在蒙元史学界,与邵先生齐名的韩儒林先生(当时有“南韩北邵”之称)在南京大学不就是一级教授吗!

大家都知道陈寅恪先生与邵循正先生多年来同校共事,关系介乎师友之间。邵循正与其弟邵循恪两位先生于1926年同时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本科。1930年毕业后又同时升入本校研究院。按清华当时惯例,在每届研究生毕业时,一般每系可选派其中一名出国留学。邵循正先生为了避免以后可能与其弟发生竞争,乃转系师从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当时陈寅恪先生已在清华国学院担任导师,后又被中文、历史两系聘为教授。邵先生在清华学习期间,曾经选修过多门陈先生开的课程,学到不少陈先生特长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字,深受陈先生器重。1934年,清华曾发生过一件轰动教育界的“朱延丰事件”。大致情况是:清华在决定从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中选派出国留学生时,历史系有两名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即朱延丰(导师是陈寅恪先生)和邵循正(导师是蒋廷黻先生)。而系主任蒋廷黻只向校方推荐了邵循正一人。朱便先后向校领导和教育部申诉,认为蒋先生有私心,只推荐自己的研究生。一时闹得满城风雨。最后陈寅恪先生主动致信校长梅贻琦,说明当日历史系教授开会,研究该派谁出国时,正是他自己首先表态,“认为只宜派邵循正一人,这一主张得到与会各教授全体赞同,无一异议”。这样,朱才无话可说,一场风波得以平息。由此可见陈先生对邵循正的器重。还应该提到,邵循恪先生也被政治系推选为出国留学生。兄弟二人同时被选派出国,一时传为佳话。

1934年邵先生出国后,与陈先生一样,都是先去巴黎法兰西学院师从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学习蒙古史、古波斯文等,次年即转入德国柏林大学继续学习。只是比陈先生少去一些国家。1936年邵先生回国后即到清华历史系任教。此后,两位先生乃长期同校共事。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的极端困难时期,二人在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帮助。1943年陈先生的名著《唐代政治史述略稿》出版时,陈先生曾对其门生蒋天枢说:“此书之出版系经邵循正用不完整之草稿拼凑成书,交商务出版。原在香港手写清稿则寄沪遗失矣。”想不到此手稿经王兼士先生保存多年,得以于2009年由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这真是学术界的一件幸事。

邵先生和陈先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突出的是,二人都不追求什么名校学位,早年著作都很少,论文也不多。但都是博闻强记,学贯古今,会通中外。尤其二人都掌握十余种外文和古民族语言,因而能将国内国外的各种文献资料和中西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融会贯通,纠讹辨误,发人之所未发。因此他们都在中青年时,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

近年来不少书报披露,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清华成立国学院时,梁启超向当时的校长推荐年仅30岁左右的陈寅恪来院担任导师。当校长得知陈先生既无名校学位,又没有多少论著时,怀疑其能否胜任。梁启超当即对校长说:我可以称得上著作等身,但我的所有著作加起来,也没有陈寅恪几篇论文的价值高。这样,陈先生才得以进入清华大学。陈先生晚年目盲,他依靠惊人的记忆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助手的帮助下,继续担任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写了《柳如是传》等若干名著。

邵循正先生一贯惜墨如金,寿命又较陈先生短,所以一生论著比陈先生更少。最主要的就是一本20多万字的《中法越南关系始末》和在他去世后才由张寄谦等先生编辑的《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前者是邵先生在读研究生时写的硕士论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论文丛书之一公开出版后,很快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评价。邵先生因此一举成名。当时他还只是一位年仅20多岁毕业不久的研究生。以后多年来,仍有一些出版社把此书作为20世纪学术名著,几次重印再版。近几年还看到此书又新印上市。邵先生在学术功底和记忆力方面也有类似陈先生的表现。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曾流传过“邵循正摸黑讲元史”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晚上,邵先生应邀在联大作题为《元遗山和耶律楚材》的学术讲座。许多知名教授和姚从吾、罗常培、毛子水、吴宓等先生都来听讲。不料开讲不久,电灯突然熄灭。邵先生稍作等待,即脱离讲稿,摸黑继续讲下去。而且仍然旁征博引,仿佛还在看着讲稿讲,且内容无甚遗漏。在快讲完时,电灯复亮,全场掌声雷动。主持讲座的罗常培先生即席赋诗一首,盛赞邵先生的才学。抗战胜利后,邵先生又与陈寅恪先生一起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任访问教授,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和鲁汶大学讲学。1946年回国后,仍到清华任教。

在思想和学风方面,我感觉邵先生实际上也继承了陈先生倡导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邵先生承认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但他在讲课或著作中,从不像一些人那样,言必称马、恩、列、斯、毛的“教导”,并把他们的片言只语作为衡量各种历史是非的唯一标准;而往往是用许多确切的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些革命领袖们某些具体论述的正确或局限。他从不主动去写那些政治批判或政治宣传一类的文章,也很少去看别人写的这类东西。他拿到别人的专著或论文时,首先是翻看文末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如果没有引用新的资料,他一般也是不会看的。

邵先生在讲课时慢条斯理,声音很低,而且往往讲半句,吸一口烟,下半句也被吸没了。学生们则习以为常,似乎不需言传,也可意会。邵先生对学生可以说是“有教无类”、“唯才是举”。凡是聪敏好学,功课优异的,不论他们政治表现如何,他都一视同仁地喜爱。比我高一班的一位学长1957年被错划为,但由于他知识广博,外文又好,邵先生依旧热情地带他攻读中外交通史,并把自己未发表过的珍贵笔记等资料,借他研读,使他学识大进。在我们班上,他最喜欢的是殷叙彝、张磊、周清澍以及比我们低一班的周良霄等几位。他们都是共青团员或学生干部,同时又都肯钻研业务,成绩优秀,得到邵先生的器重。毕业分配时,他很早就提议要殷叙彝留系任教。但中央编译局得知殷掌握英、德、俄等多种外文,乃指名将他调走,使邵先生遗憾不已。张磊、周良霄等则被留做研究生,分配跟随邵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或蒙元史。周清澍虽被分配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仍不时求教于邵先生。邵先生也很器重他,经常与他交流学术心得。上述各位学长都已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学者。

邵先生一生谨言慎行,在公开场合,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很少议论。但在“”中,邵先生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残酷揪斗、抄家、关入“牛棚”。直到事件发生后,境遇才有所改善,得到“解放”,并被调去参与《元史》标点工作。邓广铭先生对于《元史》断句之难,曾有精彩论述:认为除了像邵先生这样的专家,一般学者都很难胜任。

上一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科历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