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9 20:33:48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求对医护生的培养目标更高一层,更有文化的内涵,形成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此,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增加技能训练的科学知识内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护生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对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限于掌握专业技术的狭小涵义,而且扩展为具备一定专业的包容能力, 需要应用型的人才,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远发展的潜力。这就要求对医护生的培养目标更高一层,更科学,更有文化的内涵。在掌握一定的专业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形成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增加医护生技能训练的科学知识内涵,使医护课的教学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1.中职医护生教学现状

1.1中职医护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偏低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到中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偏低,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人文素养更差,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习和技能训练接受能力差,不会学, 不懂学, 学不会,在训练中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技能机械,灵活性差,这与现代医学行业对医护人才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医护生进入社会后,就业难,既便有了工作,潜力不大,适应性较差,有的素养很差,有的难于承担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工作,甚至不会写应用文、反映工作问题的报告或工作总结,工作中能力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受影响,用人单位也不欢迎。因此,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2传统医护教学培养目标较低

由于学生文化水平差,传统教学,在培养目标上也偏低,多以专业技术训练为重,过分强调技术训练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没能把培养目标提高到培养医护技术人才的高度,更谈不上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学生大多以完成学业的身份出现在医护工作上。培养的学生基本功还可以,但学到的只是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反复重复,缺乏灵活性,缺乏较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善总结,更缺乏自学钻研的愿望和继续深造和创新能力,尤其是缺乏对事物、问题的正确看法和对工作、办事行为的约束能力。

1.3教学内容医学理论丰富,缺乏与文化科学知识相联

医护生专业技术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同时还与许多文化科学知识相关联。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只注重动作的训练而未能以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不知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医学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加上文化课都是考查课,毕业统考时也不考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不重视,没有兴趣,以致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合格,但文化水平差,综合能力差,给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是一门“人文―技术”双重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需要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目标典定基础。既然医护生的培养模式要人文和技术兼顾,那就要求培养的学生要上升一个高的层次,不能降低标准,既要适应医护发展的需要,又要有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人文底蕴。

2.1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根据需要合理调整和设置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课程,探索适合二者关系的教学方法,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学生在新的技能方法训练中, 体会到文化基础知识在技能训练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提高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解能力,为学好专业理论和技能典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终使护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相匹配,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2.2文化融入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文化内涵

在医护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涉及到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物理学知识、数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仅能直接指导护理技能训练,弥补专业理论的不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练习更规范更准确,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找出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知道了怎么做,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技能训练,操作准确到位,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模仿训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2.3进行教学改革,并在实施中进行观察反思和调整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普遍偏低,文化素养差,坏的学习习惯已形成,理解能力差,文化基础知识接受难度大,这就需要进行教学、考试改革,采取具体措施,并在实施中进行观察反思和调整,真正让学生由我不学、听不懂、不会学到我要学、听得懂、我会学的目的。注重综合性知识的学习,以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设置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机制,综合能力(理论知识、实景模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等)和专业课要取得一定的成绩,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实行“宽进严出”办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文化素养双合格的高水平目标。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2

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将其内化为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信仰并外化为运用法律的能力。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和提升主要借助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学生具备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教育和实践。目前,本科医学院校已普遍开设了卫生法学等课程,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的相关法律教育体系还比较薄弱,缺乏统一教学的大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针对法律素养提升的实践教学未纳入教学体系。

1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现状

第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05方案”中,专科学校开设的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八章内容仅有两章是法律基础,其中具体法律知识较少,指导性较差。由于这门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授课时都以思想道德修养为主,法律基础部分主要侧重于法律精神和信仰的讲解。关于法律基础方面,主要使学生树立法制理念和法律意识。加之,法律基础部分学时较少,实践性不强,致使部分学生即使系统学习了这门课,也没有真正提高法律素养。

第二、大多数学生重视专业知识,轻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境,使得学生不得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包括法律知识等在内的人文素养较为轻视,大部分学生将学习法律知识定位于应付考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不学法照样可以工作生活”。

第三、缺乏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复合型教师。

在医学生的法律教育中,有一支素质优良且能同时兼顾医学与法学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关键。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承担法律教学的大多数具有法学专业学历和职称,但缺乏医学知识和实践。一些老师在授课时往往泛泛而谈法学知识,很少将法学与医学相结合,更无法有效的指导学生利用法学知识为医学服务。

第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法律学习氛围不浓厚。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图书馆藏书中,法律方面的图书资料较少,而且比较陈旧。大多数院校很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或相关法律宣传活动,校园内缺乏法律氛围,学生在课堂外也较少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对法律难以产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较低。

2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途径

2.1 提升法律课教师素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法律课教师应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法律课教师一定要守住这块阵地。为此,法律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既要知识渊博,通晓卫生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人格魅力,使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提高法律素养。学校要积极打造一支法律知识过硬而且熟悉医学知识的师资队伍,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法律教师的师资培训和提高,积极对法律教师进行医学知识普及和培训;一手抓新教师的引进,着力建设法学与医学紧密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处理医疗法律实践经验的律师作为法律课程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2.2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细化法律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未来岗位对毕业生法律知识的要求,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必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授学生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卫生法概要》等课程,以增加法律教学学时、细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重点讲述与将来学生医学实践相关的涉及医疗主体、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权利义务等的内容。法律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强化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即基础法律知识和卫生法律知识。基础法律知识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形成较高的法律素养,并外化成自觉的守法、用法行为。在卫生法律知识的教学方面,在开设《卫生法概要》的基础上,关注卫生法律的新发展,向学生讲述医疗保险制度、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并积极开展医疗纠纷实务类选修课程,加强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学生通过在校法律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模式。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法律学习、宣传氛围

校园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思政课的辅助教学和延伸,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校外文化建设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此为载体,使学生潜移默化进行法律实践,主要形式有法律文化宣传、法律社团活动、模拟法庭、广播站开辟法制广角、校报专设法律教育栏目等。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习惯。

2.4 改进法律教学方法,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要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遵循法律教育的特点。遵循法律教育中从“认同”规范到“接受”规范再到“消化”规范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现代法治理念。同时法律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法律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付诸法律实践,才能真正学好法律,因此要积极尝试“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法律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模拟法庭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使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提高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5 拓展校外实践活动,增强法律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42-03

Train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Hu Shan, Liu Ya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from the wa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cour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 etc.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both computer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Our aim is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form their scientific ways of thinking and expand their medical research capacities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o maintain the persistent vitality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Key words comput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quality; medical students

Author’s address 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60

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医院诊疗设备技术的日新月异到医学科研工作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来看,无论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或者是成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学习阶段培养信息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拓展未来职业道路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基础是中山医学院医科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会共同面对这样的问题:计算机教育是否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如何才能让信息素养在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此外,也有学者质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1]因为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如Office办公软件或者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入学以后能够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测试的则不需要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那么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是对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重复吗?

本文结合上述问题探讨如何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目前,中山医学院针对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素质与软件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

根据2009年医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医药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纲要文件,提出2+X的课程设置体系,其中“2”代表大学计算机基础(医药类)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X”包括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医学多媒体及其在医学中应用、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等4门选修课。

中山医学院医学专业的五年制本科教学安排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45学时。该门课程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应用等)、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总会有一些问题。

1)如果单纯从课程内容来看,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如何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断膨胀,而教学时数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何才能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

3)由于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软件的时效性,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质疑,如何克服这种只针对软件工具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 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3个原则。

一是把握基础。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科学依然遵循它固有的原理和规律,在稳定中不断发展。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避免软件的时效性给学生带来的疑惑,学习的重点应该以“培养思维为主,传授知识为辅”,将传授知识转化为传授基于知识的思维方式[1]。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材;医师职业精神;教材编写

教材是重要的知识载体,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种类繁多,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为例,目前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很多。主要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现在已进行了8次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不但对知识进行了更新,而且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创新[1]。比如第五版开始增加了人文方面的插图,并以插入框形式将著名实验、科研进展、临床问题等专业内容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有机结合,旨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启发思考、拓展知识面,赋予教材人文内涵。提示培养医生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还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教材,将基础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体现了培养医学生早接触临床理念[2]。继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节以案例导入,正文中适当加入一些临床应用板块,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基础与临床衔接[3]。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电子书包)》,迎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及上网设备在医学生中的普及为基础,使医学生全天候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指导作用[4]。另外,也有教材改变了传统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截然分开的编写模式,尝试将两门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以人体发育为主线,将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展、结构与相关功能密切结合,使其真正成为一门课程[5]。还有教材针对高职、专科等层次教学,相应地将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门课程整合,使内容更加紧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避免了两门课程内容的重复,进而减少授课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留有更多自学时间[6]。这些教材编写模式,也为目前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开展的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取的经验[7]。总而言之,虽然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基础医学学科教材编写形式多样,但还是注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承载,对职业精神层面的渗透不足。

1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通过基础与临床知识的学习,培养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医疗技术的科学精神,教师在授课及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医学生向善、求美、利他、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人文精神,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即是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目前,对于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教育让医学生初步认识医师职业精神。一般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组织医学生参观学校的相关场馆,进行医学生誓言宣读等活动,这些活动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但是活动时间很短,并不能在医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此外,随着医学生医学知识的积累,个别医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导医和导诊等诊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从感性和经验层面体验医疗工作的目的、价值及意义,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尤其是那些不太愿意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这使得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缺位。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以自己的经历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一些职业道德和医师职业精神内容,但这也只是个别教师的行为,或者说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能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常态化。

2职业精神养成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制度建设是从1988年卫生部颁布《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开始的。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签署《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再到2011年颁布的《中国医师宣言》对医师职业精神进行了相关规定[8]。在这些规定中承诺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身学习,并强调守护健康、促进和谐,是中国医师担负的神圣使命,该神圣使命依赖于医学生的培养。虽然职业精神培养需要在社会的熔炉中锻造,但也需要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医学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学科分支最多,知识更新最快,并且医师工作环境复杂。这些特点决定了医师要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不仅要对新事物、新知识有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医学家吴瑭曾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另有“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均指出作为医生不仅要追求医技精湛,还要追求医德高尚[9]。医生只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品质,才能胜任医生角色[10]。

3将职业精神教育渗透在教材中的意义

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随着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医学生对职业认知日渐清晰,但是繁重的学业以及间接了解到的医师职业压力,使部分学生出现专业倦怠,甚至产生弃医的想法。因此需要及时让医学生认清医师职业,培养医学生关怀、尊重、理解、责任、博爱、奉献的优秀品质[11],而这些品质的养成仅靠参观、宣誓或一两次的社会实践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有必要将职业精神培养内容以某种形式编入各学科教材中,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了解相关知识,得到不间断的熏陶。医学生刚入学时,对医师这个职业并不了解,对医疗行业认识片面,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负面的,而学校这个大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很容易做到修正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将职业精神培养提前到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可塑性强,接收积极的、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同时,把基础医学相关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既能体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也能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促使其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

4将职业精神教育渗透到基础医学教材中的可行性及形式

4.1教材的多样化使重编教材成为可能

当前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医学生培养已成为共识。编写或修订教材是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教材之中,因此将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编入教材也是可以实现的。

4.2现代化技术发展为教材编写提供保障

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开发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网络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展现与本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医师职业精神知识及经典案例。以学科知识点为依托,向职业精神扩展,充分展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医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兴趣,加深对基础学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3在教材中适当应用文本框形式

文本框内容可以包括本学科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或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描述他们的敬业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引导医学生把内在成才需求和实现社会价值相结合,自觉追求卓越,深化对医师职业的认知,培养职业精神。也可以以本专业知识为切入点,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让医学生体会到学好基础医学知识是为以后处理临床问题提供有力保证,进而使医师职业精神得到升华。例如,在组织学消化管章节阑尾部分,可以选择这样一个案例:在因妇科疾病进行手术过程中发现阑尾有轻度炎症,是否需要将阑尾切除呢?可以将这个案例从本学科知识层面、临床思维维度、职业道德角度等多方面进行评述,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不确定的,也可以是明确的。再如,在胚胎学部分,学习先天畸形(唇裂、无脑儿等)相关章节时,可选择一些典型案例,从科学、人文、社会等角度分析如何处理不同先天畸形病例,使医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医师不仅是救死扶伤,还要从患者、家庭、社会等方面考虑。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医师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人文精神,并能使两者统一。总之,本文通过对基础医学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材编写提出一个初步设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各大出版社及教材编写者一些启示,使编写的教材能与时俱进,更好地承载医学知识和传承良好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成令忠,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白咸勇,谌宏鸣.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苏衍萍.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曾园山.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

[5]成令忠,王一飞,钟翠平.组织胚胎学———人体发育和功能组织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6]于恩华,唐军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7]张宏颖,李华,郝立宏,等.以器官—系统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循环系统整合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75-76.

[8]王德.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人文,2016,2(4):2.

[9]曲凡,王丽宇.论儒家五常思想与医生职业精神之契合[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39-40.

[10]向茜,李勤,张晋,等.浅谈医生的职业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01-1102,1105.

[11]储全根,尤吾兵.卓越医生培养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失的表征[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495-3497.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5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校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基地。创造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临床医学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水平,改革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摆在各高校医学院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科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人才的知识体系中应该包含医学和多种相关学科内容,包括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人际交往等。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医学人才除了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经过正规、严格的实践训练,掌握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在终身学习时代,医学人才还应该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医学课程体系改革

 

医学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各学科在医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把全部课程分成核心课程、指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并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和边缘学科课程。在保证完成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选修本人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以此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再以课程内容和类别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智能、思维方式及运用、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建立核心课程体系为基础,保证培养人才的专业根基。加强医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减少医学基础课程横向知识的重复,进一步促进医学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的有机联系。注重临床专业课程的改革,开设一些反映临床诊疗技术新进展的选修课程,扩大学生在医学实践中的适应性。

 

三、医学教学内容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更新周期的缩短,使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日益凸显。医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一直非常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学时数较多,一些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很难进入教学内容体系。随着社会对医学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预防、医疗、康复、保健逐渐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也趋于统一,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医学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人文社科学科内容。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顺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服务模式的需要。人文社科是医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会使学生在医学生涯中丧失应付挑战的智力和能力。具体应增设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行为科学、文学教育、人口学、法律、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课程。

 

(二)加强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应同卫生服务需要密切联系,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应增加。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卫生学、流行病学,也包括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的组织、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少医学院校还利用社区卫生资源积极开展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现场教学。对医学学生社会医学见习期的教学安排中,就已充分考虑到要把卫生人才培养同卫生服务需要相结合,重视社会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重视非预防医学专业中的预防医学教育,使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临床医学趋向更加紧密地结合,这与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化相吻合。

 

四、医学教学模式改革

 

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是关于医学教学实践的总体设计。主要的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包括以问题为中心和以社区为中心的两种模式。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既不按照学科开设,也不按器官系统综合,而是根据学生在自学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边实践边学习的教学模式,简称PLB模式。PLB模式从提出后,一直进行着探索和完善,其基本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按单元施教:首先,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病历向学生提供有关病人的信息(即提出问题);其次,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提出最可能的情况(即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意见归纳为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由学生选择某一问题进行自学,并准备书面报告;最后,每位学生就自己所准备的内容进行报告,再展开讨论,对最初假设进行论证,将所涉及到的问题再归纳成几个问题;学生再选择其中某个问题进行自学,然后再次进行集中汇报和讨论,如此滚动实施,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这一教学模式突出以问题为中心,以病例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学习,通过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自我教育与主动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医患关系处理与医学知识及实践技能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与患者交流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形成,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施PLB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获得与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会知识、锤炼临床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要突破现有的实验实践教学体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实验文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办法、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以真实的知识建构情境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学习向思考型、创新型学习转变。

 

建立综合性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优化实验技术、简化设备使用手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实验动手的需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协作配合精神;引导学生有计划、系统地达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积极建立起功能强劲、管理高效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改变实验教学管理落后的状况。

 

五、结语

 

研究利用知识管理理论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基于隐性知识建构理论框架的改革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价值的认识;提高其在临床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导师具备的隐性知识的效果;促进医学专业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推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医学人才素质的培养水平,切实推动医学临床教学实践的发展。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6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目前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今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中医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理论讲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教学互动,结合临床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医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培养创新意识。

1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使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也是我国执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教材要求和学时的匹配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多数西医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本科教学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体,课时一般设置为50个左右。在这50个左右的学时里需要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针灸与经络、内科常见病以及临床杂病等理论学习,其效果难如人意。

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若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及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表达词语晦涩,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长久以来“填鸭式”、“粗线条”式地讲授中医学,学生不但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也未能真切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2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学高等教育同样受到冲击。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亟待改革。

在大多数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安排在第3学年。在此阶段,医学生完成了基础医学和部分临床基础课程(包括临床见习)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而且经过3年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基本能力。此时,中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从现代研究的层面理解中医的科学性,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比较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临证思维,通过在比较中设置问题,在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完成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发掘中医学的精髓与临证特色,丰富学生的临床技能。

3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探索

3.1 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及自学理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尝试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问题的设计应突出中医学的重点、基础和精华,并选择能结合临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适当中西医比较方法和现代研究思维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3.2 课程体系的补充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上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选修课),如《唯物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有利于医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等综合素养。《素问·著至教论》就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而《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也强调“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3.3 教学模式的完善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临床见习、典型病例分析等内容,使抽象的中医概念具体化,并由此问题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临床实践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理论授课不明白的知识可在见习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完善,重要的知识点得到巩固,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效果的验证。如血瘀、气滞、痰饮等概念,可通过对患者的诊治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体会;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现中医学在防治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疑难杂病及养生预防等方面的优势。

3.4 要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

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由于中医学的内容可能与基础医学的诸多课程发生联系,容易形成概念的混淆,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在有关脏腑的学习中,中医学的“脾”是指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受之于水谷,化生出精微(气血),而西医学中“脾(脏)”为实质性器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和明晰中医概念的特征,强调区别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知和探索。

4 结语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7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否则专业的认证和评估难于开展。因此,制定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人才培养实践,已凸显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别、规格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是培养标准中的决定性要素,并以此来完成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和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等3。医学检验是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1.社会岗位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

随着社会岗位的分化与复合,医学检验人才呈现两类特征:一是检验技师。现有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从事一线常规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其职责,主要由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岗位需求量大;二是检验医师。在2004年卫生部首次将其纳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学科之后,检验医师在医学领域才有了一席之地,在综合性大医院检验科陆续开始设立,但人数不超过10个。其职责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参与疑难检验结果的临床会诊、查房,帮助临床医师应用检验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H,多数由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再读检验研究生后在检验科工作或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或研究生中培养,属学历后教育。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方向明确为检验技师,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2. 医学检验办学规模和学制的必然选择

据2013年8月22-24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八届校际协作会暨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统计,高等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从1984年的5所院校已发展到2012年104所,年招生规模从每年100人发展到6000-8000人6]。这一方面为有求学愿望的人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不争现实。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必须从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所谓“精英教育”转向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视。学制缩短1年后,学习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关课程将会顾此失彼,学生的临床知识不能支撑对各种检验信息临床意义的解释,更不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关的病例讨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不可能走‘‘检验医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3.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在开办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中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几所院校为“211”、“985”学校外,绝大多数为地方本科高校,财政的投入与“211”或“985”学校相形见拙,加之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始于1984年,从最初的师带徒到院校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在教学投入、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生源条件等方面对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或复合型人才难度不小。相反,地方本科院校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在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优势,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0。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主要以医院检验科为就业岗位,以从事服务性检测为工作要求,是一线的技术工作者,因此,人才培养需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层面。

二、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分析

区别于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四年制医学检验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从事日常的检验技术工作,能进行检验方法的更新、引进、应用和评价,能全面做好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也可参与科研中的部分实验工作8,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与临床对话能力的要求则要低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主要的岗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1. 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岗位分析的角度看,检验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①群集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医患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语的应用能力、就业或创业能力等。②专业技术能力。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能力;从事检验各亚学科(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输血学检验等)服务性检测的能力;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③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最大程度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核心在于坚持有效的持续改进。④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是适应检验医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和岗位的不断分化,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是指自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包括适应医学检验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外延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的新技术等;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针对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归纳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与检验岗位能力匹配的知识体系包括:①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②工具性和方法性知识:是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计算机知识、英语、文献检索与应用。③专业基础知识:是岗位上做好服务性检测的专业基础,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实验诊断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④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技术知识,直接反映当前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专业的针对性;专业拓展知识是适应检验医学的学科不断发展和检验外延的不断拓宽的新技术、新知识。

三、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准确、全面、发展的原则

准确就是要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搞好人才需求定位;全面就是把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考虑,搞好人才规格定位;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着眼专业学科发展和岗位变化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培养标准,搞好人才的发展定位。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必须契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检验学科发展特点,以检验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为导向进行设计,以保证毕业生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顺利就业,这一点十分重要。

2. 突出办学特色的原则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有了特色,专业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检验医学不同层次的岗位分工必然会存在,各举办院校也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不应僵化也不应单可考虑设置保证标准和发展标准,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质量,也为各个学校留有创新和专业特色发展的空间。

3.可行性原则

人才培养标准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自定标准相符合。因此,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学校的定位与实际工作状态相符合,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国家政策层面,教育部通过调整学制已经明确四年制医学检验为检验技师的培养,因此,要避免盲目拔高制定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四、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从_开始就是走的检验技师的培养道路,注重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上体现出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考虑到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既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又能从事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技师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强化或新增体外诊断技术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后期分化,形成体外诊断技术专业方向,解决了学生就业出口单一的问题。

1. 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调整

教育部1999年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M针对的是以培养检验医师为主要目标的五年制检验专业本科生,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工作目标、师资力量和岗位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规范化检验医师临床培训,在参加工作后往往很难尽快胜任检验医师的岗位和职责11。因此,我校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整为“掌握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将“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调整为‘‘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公司及独立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知识要求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主要掌握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检验(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规范等。

3.能力要求

具备从事临床检验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操作常用的临床检验仪器,能进行日常的仪器维护;具有初步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具有初步的与病员及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4.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依法行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病人,将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勤奋向上,具备踏实工作的作风。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一定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积极主动了解、获取和掌握本领域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 专业课程设置

以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原则,以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基本保证,通过新增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科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检验技术前沿进展等体外诊断技术方向性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培养既符合医学检验内涵发展又能拓展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四大课程群,见表1。

6. 专业实践体系

结合本专业特色,单独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变了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在见习和实习环节,要求前期选择了体外诊断技术方向课程的学生到相关的体外诊断产品公司见习或实习。见表2。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8

把严格要求放在第一位,这是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准则,也是做一切科研工作的关键。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人才选拔、理论学习、临床轮训、课题研究、、毕业评审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3]。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正处于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的阶段,很多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只是提出设想,但尚未证实。在努力寻求发展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治学标准,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牢固树立“要成才,先成人”的思想,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及专业学科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1)敬业精神。敬业精神,顾名思义即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医学是一个以有生命、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医生是以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这种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要培养研究生繁荣中医事业。继承中医学术思想的目标和志向[4],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兼具严谨、诚实、负责、谦逊、随和的作风和态度。结合到中西医结合专业来说,对自身专业的热爱及对坚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的探索,是每个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应该牢固树立的信念。(2)专业兴趣。专业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投身事业、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动力所在。对于临床研究生来说,无论将来专注于临床,还是致力于科研,工作都比较繁琐和单调,只有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能成为医学领域的“常青树”,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掌握研究中医学的方法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5]。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学科,许多内容尚待开发和完善,培养一批真正喜爱该专业并致力于该专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长远之计。从后天培养着手,一步一步形成好的专业兴趣,是每个研究生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3)关心病人和良好沟通。临床专业研究生应始终把临床工作放在第一位,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因此,在临床经验尚不充足的情况下,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好医患沟通,处处为病人着想,关心和了解病人的切身感受,这样才能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2练好基础

(1)基本技能。加大研究生在相关科室及本专业科室轮训中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的力度,这样,才能使学生无论从主观还是从客观上都加强了临床技能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目的。对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加强中医临床辨病辨证思维的训练,更要加强对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重视科研环节,开展中医实验研究与教学,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并发展中医,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综合分析的方法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5]。这样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对于学生的临床技能提高更加有益。(2)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生顺利开展临床和科研工作,学习新理论,接受新知识,促进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基础是一层一层向上叠加的,这一次的提高便是下一次提高的基础[6]。通常具备良好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的人,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都比其他人要得心应手。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在基础理论体系上,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其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除了本学科基础理论外,还要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对新理论、新知识也要有所熟悉,并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因为他们担负着中西医结合的重任。(3)科研素质。科研创新能力是解决临床问题、升华临床工作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7]。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如果涵盖所有范围的话,将包括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医学专业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所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及进行科研的必须工具(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设计类型和方法等)。以上几点中,最后一点往往最容易被学生们忽视。对科研理论的关注是必要的,但对科研工具的忽视却是不对的。只有熟练掌握和了解医学科研的原理、程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科研的规范和有效。

3培养创新精神

(1)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在科研能力培养上应大力发挥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设计、实践能力[8]。研究生在工作和科研中,如果遇到一些一时无法解析的现象时,不能套用现有的理论方法,更不能随意放过,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角度、敢于革新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以事实为基础,一步一步寻根溯源,很多被忽略的问题就会被发现,现有的理论又被大家重新审视和讨论,科学研究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突破。如何突破思维定势,使用创新性思维,发现新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就中西医结合来说,用中医的优势理论来归纳西医的量化内容,或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来规范中医的定性概念,也就是用新的方法思考旧的问题,所得的结论是我们进行创新活动的灵感源泉。同样,这也是现阶段被大家所认可的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法学之一。(2)更好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但真正对社会发展进步起作用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问题被真正解决,才能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实践,新的探索和发现才能继续进行。问题久久悬而未解,发展也就随之停滞。中西医结合研究生要勇于挑起中西医结合的重担,在方法学上就要有所创新,一方面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使中医在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的基础上,沿其固有的思路和理论体系发展下去,也就是促使中医现代化;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中西医结合点,使之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在这样的方法学指导下,努力解决前进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科建设、加快科学发展的良好循环。

4培养协作精神

目前,我们研究生的很多论文往往都是在他(她)们师兄师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这个过程就需要有协作精神。当今世界的科学研究极少有单打独斗的,常常是通过一个团队,通过多方面、多学科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个项目[9]。因此,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就应该很好地培养自己的协作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素质,将来做研究工作,甚至做一切工作就会取得成绩,就会具有凝聚力。

5导师自身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但导师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因为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导师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首先导师要起引导典范作用,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10],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方面,均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其次导师的知识构成、学术水平、思维方法和治学风格,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以及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切实实现言传身教,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高导师队伍素质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中心环节。

上一篇: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劳动教育成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