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4 14:04:49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1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 大学生就业 女性资本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力资源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词,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成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很快.为各国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人力资本的定义及概念比较

1.人力资本定义及其特点

根据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T.W .舒尔茨和G.S.贝克尔的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表述,人力资本可定义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人来源的劳动能力,是以一定的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为表现形式的非物质资本。一般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这种界定包含了如下几方面的涵义:一是人力资本并非指劳动者本身,而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等;二是人力资本的获取或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必须经由有意识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才能形成;三是人力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持久性收人是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具有生产性。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作为与人力资本相关概念的人力资源,学术界对其定义并无一致意见。但从总体上看,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理解人力资源的核心都是人,也就是具有正常智力和体力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并且我们在计量人力资本的时候事实上就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价值。不难看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却存在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共同性、依存性、互动性与转化性非常明显。

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解析,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各有适用的环境和范围,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1.两者在基本属性上的差异

人力资源强调的是劳动者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它存在于人类历史长河的所有社会。人力资本则是指特定行为主体为增加未来效用或实现价值增值,通过有益投资活动而获得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等综合的价值存量。可见,人力资本概念首先强调人体内涵的价值存量,是一种内涵于人体内的技术和知识资本化和人格化的形态。

2.两者在研究对象侧重点上的差异

作为研究对象的侧重点,在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场合,主要是以群体性劳动者为研究对象。人力资本主要属于经济学探讨的范畴,注重的是人力的投资、收益和财富的增长。人力资本主要是以人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3.两者在经济增长影响力上的差异

一般而论,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是不确定的:当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时,这时的人力资源将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人力资源的质量低、数量过多时,这时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起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不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且可能是压迫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毫无疑问,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

在当代经济运行过程中,货币资本、土地资本固然非常重要,但人力资本也须臾不可缺。当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功不可没的就是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和完善。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威廉・佩弟“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论断,及布阿吉尔・贝尔关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论述,是人力资源思想的早期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上述思想推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国富论》首次论证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者技能如何影响个人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亚当・斯密可以说是第一个明确可以说到20世纪3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雏形已经出现,虽未在主流经济学的殿堂里获得一席之地,但却为本世纪5认60年代人力资本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人力资本理论的繁荣时期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一文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真正形成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与舒尔茨同时代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和爱德华・丹尼森(E.F. Denison)、雅各布・明塞尔(Mincer)以及舍温・罗森(Rosen )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其中,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他的理论主要有五点:(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2)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投资渠道有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和在职人员的培训费用,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移费用。(3)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4)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回报率最高)的投资。(5)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上是耐用性的,在这方面甚至超过了物质的耐用消费品。

3.人力资本理论的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即新的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理论在美、英等国兴起,使得关于人力 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主要标志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的内生性增长模型的发展,代表人物是卢卡斯(R.Lucas),罗默(P.Romer)等,显示出与20世纪60年代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克服了印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陷。

4.创意人力资本理论的浮现

当前,随着整个经济杜会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越来越突出。知识资本理论、创意经济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又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也不是信息,而是创意和创新。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和高级阶段,是信息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新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进一步,可将经济增长(发展)的主要源泉可回归到知识和创意这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而凝结于人身,形成以人的创新能力(创意)、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特殊人力资本――创意人力资本。

因此,不可避免地我们对人力资本理论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从经济学理论上看,人和人力资本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即从人的劳力上升到人的智力;从一般知识重复使用,上升到创新新知的发明和发现;从技术知识实现物质改造,上升到科学知识实现的信息生产、加工和处理;从有形的物质、能量、货币资本,上升到无形的信息资本、创意资本;从知识自身而言,从“知识就是力量”上升到“知识”、创意就是财富。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意阶层在经济中呈上升趋势,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创意阶层将首先在创意城市之都崛起,中国“创意人”阶层的崛起亦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三、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实务问题

1.大学生就业问题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收人。国民收人也相应地提高;政府应加大人力资本、尤其是在教方面的投资。

然而,大学生却仍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与理论相矛盾。早期人力资本理论无法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假设前提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在“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率―较高的收入”的论证中,存在两个推论:(1)“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率”;(2)较高的生产率―较高的收入。问题主要出在第一个推论上。问题在于“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率”的推论是以“教育具有同质性’为前提的,即受教育年限相同、投资额相同的受教育者,获得生产率提高的幅度相同。而实际上,对于等量的教育投资,可能的结果是,有的学生获得了较高的生产率.有的学生获得了较低的生产率,有的学生的生产率并没有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本理论还是有很多局限性,需要修订新的模型和理论来修补完善。例如引进就业能力来对大学生重新界定等。

2.对女性资本的忽略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无法解答人力资本投资对男性偏好,及男性工薪高于人力资本存量相同的女性等一系列人力资本性别差异方面的问题。因为以舒尔茨、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并不注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一般都假设,在接受人力资本投资以前其投资对象都是同质的,即假设人的遗传特性和天赋才能是一样的,强调人的劳动能力都是经过后天的教育获得的。因此,对此我们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完善反歧视雇佣法案和政策的出台,来保护性别或种族上的弱势人群。

另外,女性从事大量的家务活动被忽略。为此,2006 年Vitadini在一杂志上发表《对家务劳动人力资本评估方法的深化与扩展研究》。Vitadini把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潜在变量,基于一个改进了的统计学方法对家务劳动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评估,不仅考虑到人力资本的生产、投资因素,还考虑到家务劳动所致家庭收人(除去因财产而得的收益),即家务劳动人力资本的收益因素对家务劳动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面的影响。

四、总结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力军,人力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求我们深入了解人力资本的含义,深刻比较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异同,抓住了未来的趋势。当然,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重要的是他解释了传统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比较符合当今社会实际,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增长与经济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灿.国民经济核算教程[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

[2]李具恒.创意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再认知[J].西北人口,2007,(6).

[3]徐元康.人力资本理论评述及其借鉴意义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2).

[4]黄敬宝.就业能力假说――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

[5]李芳.国内外关于女性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探讨,2007,(11).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2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能本性;人本性;契合点;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正确把握和有效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质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技能的教育。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特质。

举办职业教育,首先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决定的。职业教育不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此类人才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直接操作,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产品或服务;他们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需求越来越大、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有人认为,大学严格地讲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一类是技术型、技能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教育的分类,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举办职业教育,其次是由人类不同类型的智力特点决定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以智愚来品鉴人类智力高下的传统观念,以智商(IQ)作为度量人们智能高下唯一标准的“IQ式思维”,以及在个体特质是同一的、标准的因而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假设基础上开展的智力测验等观念和做法,不但忽视了人类智力类型的多元性、多样性,而且合理化、固化了以单一课程、教法以及以“标准化测验”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制式”教育模式,造成许多具有其他方面天赋与才能的学生被贬抑和忽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姜大源教授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个体的智能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形象思维,即具体思维;认为世界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大概占60%~70%,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只占30%~40%;而思维的类型不同,智力的类型也因之不同——智能无高下,类型有区别。对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学科体系的教育即普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领域(学科)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究、发展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行动体系的教育即职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工作领域过程性知识(包括经验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和策略的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某一工作领域的操作性任务。总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立由人类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的分野而不是智力的高下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分类是由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决定的。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交融化、竞争国际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层出不穷,人们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财富来源和发展动力。“能力本位社会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已为政府和社会所共识。”[2]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北美的CBE等,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准则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当是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教育体系,它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应当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受更为强烈,改革的动力更为强劲。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可能是冲击我国整个僵化教育体制的突破口;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成功,有可能破解我国教育的整个迷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现象并存的事实证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必须高扬的另一面大旗

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它同样必须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之所以必须如此,首先是由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决定的。各类人才招聘会透露的信息表明,对企事业单位来说,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健康价值观,已成为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以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其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归根到底又是由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革决定的:职业种类的结构性调整和岗位工作内容的提升性变革,使当前多数工作的完成主要不是依靠从业人员娴熟的技能,而是依靠他们宽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创造等能力,以及职业忠诚、责任感、阳光心态、专业进取、团队协作、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趋势;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必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观。

其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需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终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而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它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全面发展思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职业教育的目标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也应当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而不是面型的、线型的,是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职业教育既要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更要追求实现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何有教养地度过闲暇时间,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忽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对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意义。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正逐步从为经济增长服务转移到为人的发展服务上来,主要特点就是从偏重知识、智能的教育到注重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按照我国主流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则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素质既包括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即价值观。素质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态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况且,能力具有个体性特征——人的能力与人同在,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主体。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思想、情感、职业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必将对他掌握和发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做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做事。可见,职业教育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也是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

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连接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

处理好职业教育发展性与针对性的矛盾,连接职业教育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核心能力是新职业主义的时代要求,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普遍趋势,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核心能力在不同国家、不同学者那里有不同的名称,如关键能力、基本能力、非专业能力、软能力等。1998年,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按职业分类将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其中的核心能力具体又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八个模块。前者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能力,后者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关键技能

关键技能(key skills)在从业人员以后的职业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又被称为可携带的技能(portable skills)。

一、关键技能的概念

关键技能,又称“核心技能",“必要技能","基本技能",“共同技能”或“可迁移技能",指的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种类的职业都需要的基本技能,是由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他强调的是,关键技能与职业的流动性和职业的适应性紧密相联,当职业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拥有的这一技能依然发挥着作用。一旦劳动者拥有了这种基本素质,他们就能够及时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重新获得新的工作和技能,是使劳动者“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工具”,“它既不会过时,又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作”。

二、关键技能的基本要素

在《关键技能―现代社会的教育革命》一文中,梅腾斯提出关键技能由四种基本要素构成,现在用下表来说明关键技能的四种基本要素及其内涵(见表1)。

三、关键技能在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演变与发展

“关键技能”思潮普及后德国工业迅速崛起,经济走向繁荣富强,所以该理念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之中。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根据国家国情及本土教育特点,加上对关键技能概念的理解,把关键技能体系进行了分解,使它更具体,更方便操作和实施。现在用下表来说明关键技能在国际上的演变与发展(见表2)

四、小结

世界上各个国家由于教育体制不同,对关键技能的理解应用也不尽相同,但整体来说,对关键技能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关键技能要求的是综合技能,也是各个行业所具有的共同技能。关键技能所强调的并不是某种职业领域或某个具体专业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而是全部职业所具有的共同技能,除了个体的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外,还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技能,如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也是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技能观的补充和发展。

2.关键技能反映了社会对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21世纪的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的劳动者已经不能满足于一门技能了,不学习不进步就要被社会淘汰。因此,教育已不能以学习者已学到什么而感到满足和自豪,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意志和能力上。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的职责应该由过去的传授知识转化为帮助个人适应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的流动变迁。关键技能的目标是提高个人对职业流动性的适应能力。可以说,它是学习型社会的新需求,体现了新兴的教育思想。

3.关键技能是对“人格本位”、“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技能所关注的并不是一系列特殊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思考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在组织中所具有的共同活动技能。

作者简介:张淑芳(1984.09―),女,中专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育教学。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4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溯源及理论的提出

强调人在经济中的作用,帮助法庭确定人身伤害和死亡的赔偿问题,证明一个民族的能力,评价所有战争的成本等,这是最先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人的经济价值,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评价人的货币价值,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

著名的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亚当・斯密在其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初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他认为: 固定资本中包含所有居民或社会成员获得的有用的能力。这种才能是通过包括教育、学校和学徒过程获得的,一般都需要付出现实的成本, 因此, 它可以被看作是固定在个人身上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人及其能力和获得的技能都应被包含在资本的范围之内。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

进入20 世纪后,西方经济学界对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出版的《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 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1924 年, 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在其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中率先提出了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他用劳动简化计算法算出,对工人进行一年的初等教育可比同样时间在工厂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他也是最早用数量计算公式来阐述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

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复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处于主流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频频受到新出现的经济问题的挑战。一些学者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变化,为了求解这些经济之谜,他们开始对前人在人力资本领域的思想进行挖掘和发展,开创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

3、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发展

1956年, 索洛发表了题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的论文, 此后, 一大批经济学家卷入了对增长理论的研究。他们将人力资本因素结合提出严谨的经济数学模型, 使得能像生产函数方法分析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那样分析人力资本, 从而提出了一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在罗默和卢卡斯的模型中不仅将人力资本纳入进去, 并且使其内生化, 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

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问题的提出

尽管早在200多年前,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已经把人们后天获得的技能看成是资本的组成部分,但出于种种顾虑,人们照例把资本限于实物形态, 甚至把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看做是"无资本的"。这种带着陈见的偏狭认识,把对经济增长动因的解释引入了死胡同。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舒尔茨是从传统理论无法解释国民收入增长与国民资源增长之间的缺口而发现并创立人力资本理论的。他分析说:"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 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就这样, 人力资本作为舒尔茨理论的核心概念被提了出来。

舒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 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 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这一语道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2、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舒尔茨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系统论述主要反映在他1971 年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和1981 年出版的《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两本专著中, 在对传统认识进行大胆质疑与科学证伪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一, 舒尔茨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中劳动同质的观点,认为劳动、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舒尔茨指出: "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也被看作是大致相等的。这种劳动概念,在古典经济学里就不正确,而现在,其错误就更加明显"。

其二,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 量的方面指一个社会中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劳动时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社会人力资本的多少;质的方面指人的技艺、知识、熟练程度与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工作能力的东西。

其三,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

其四, 舒尔茨认为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 增加个人收入, 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

3、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这不只是因为该理论充满了对传统理论的大胆质疑,也不只是因为该理论透射出对生存世界的深刻洞见,同时还因为该理论带给我们诸多富有挑战性的启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加大投资并优化结构以促进人力资本快速增长。国内外经验表明,政府应成为人力资本的首要投资者,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多重功能,不仅能够直接形成人力资本,还可以拉动民间投资,调节私人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等等。

(2)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是生产智力资本的主力军。以往人们对教育的忽视主要还是来自理论上的误区,教育被长期视为消费层面的观点是影响增加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

(3)建立统一多层次的人力资本市场。首先要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本市场,实现人力资本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其次,要增强人力资本市场的统一度,扩大市场规模。最后, 要积极探索人力资本市场的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人力资本市场配置内涵。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57-258.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5

摘 要: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转向 “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的中等职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还比较滞后。本文分析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解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毕业生。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能力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引发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改变,职场对人才要求也随之变化。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实现就业、是否拥有工作能力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是中国的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及现实问题。世界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转向“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的热点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滞后,注重技能培养而轻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因此,中职生人才培养要跟上经济对职业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避免失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实需要。

1 概念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1972年给欧盟的报告《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中提出来的,将其看做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关键能力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在不同国家,其名称和含义各有差异,如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被称作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美国称为基本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或英国称为核心技能(Core skill),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称其为为关键能力。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体系,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年底,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了包括 8 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模块。从而构建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制定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

笔者认为,决定笔者每个人生活质量和做事差异的看不见的含量,就是每个人具有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起码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个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二是这种核心能力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特有的,别人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三是这种核心能力的持久性和发展性。个体能力差异的本质在于核心能力的差异。

2 研究意义

2.1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初中毕业生源的减少,客观上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而且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欠缺,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2.2 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中职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走入职场,来自职场的无数事实证明,作为中职毕业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具有顺利解决职业场所、职业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中职生的核心就业能力为重点。

2.3 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实现中等、高等教育直至终身教育的一脉相承,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生涯基础。

2.4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找到符合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实践,符合学生年龄和心智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水平。因此,中职生应当重视个人能力、技能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要提高就业能力,成为企业所青睐的“合作、合格、合适”的“三合人才”;要拓宽求职途径,掌握相关的求职技巧和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求职就业能力。

3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大多数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理解不准确。有的把核心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虽然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提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的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既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发生了偏差.那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就根本谈不上。

3.2 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师资队伍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比例。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到本科高校深造,甚至出国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的职业能力没有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步提升,人文素质不高。职业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效果不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一些企业出于完成生产任务的考虑,把学生当操作工使用。学生必须的职业能力训练时间不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体验层面,这样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职业人才,特别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作用不显著。像对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知办公室.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玉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3(3)

[3] 丁辉.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

[4] 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报,2006(9)

[5] 吴建设 ,丁继安 .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1):58-59.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文素质;修养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与哈默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该文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此概念提出后,西方一大批学者紧随其后,特别是美国麦卡锡公司的研究结论——核心竞争力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使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显学,并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众多领域。

近年来,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职教育的研究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德国:首提“关键能力”;英国:构建了完善的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政府重视,成果显著。从20纪80年代起,英国在国家NVQ体系中实施六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的培训和认证;美国:政府重视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测评认证体系完善,推进有力。澳大利亚:1990年开始,澳洲进行即以“核心能力取向的教育”(Key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简称“KC教育”),新加坡:2003年,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成立了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DA),以引导并推动新加坡的劳动力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鉴英、澳经验,推出资历架构,制定课程结构,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培训。台湾地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具有鲜明的共识:职业的核心能力是就业需求的必备技能。

二、核心竞争力与人文素质两者关系

人文素质:它是相对于“科学主义”,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协同学(Synergetics)是由赫尔曼·哈肯(Harmann-Haken)创建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而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就是交叉协同的关系。

“人的一种可感觉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高,则核心竞争力就强,成正比例。核心能力在的人本主义的引导下,会朝着人的健康与幸福的方向发展。人文素质则是贯穿在核心能力中的主题与实质之中。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具有鲜明的共识:职业的核心能力是就业需求的必备技能。通过重视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培训,使劳动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人文素质)能力等,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提出了“四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这四者形成教育目标的整体,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四个支柱,也成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描述“学会做事”这一支柱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学会做事的含义就是为了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不能再被看做是单纯的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知识和信息对生产系统起着支配作用,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有些过时,雇主们越来越注重能力方面的要求,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未来的劳动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个在就业市场上提出来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根据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7个国家的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培训在适应企业和劳动者的就业需要上却总是令人失望。针对这个问题,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寻求改革举措,以期建立一支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的劳动队伍。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富有远见的目标:“开发劳动者的核心能力”。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而,核心能力又推动了人文素质的提高。他们互为影响,共同推动向前发展。

转贴于

三、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增强人的核心竞争力

1.强调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开设的科学性。就是自由成长的需要,使教育教学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人类也同样如此,人无完人,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生存的空间。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知识的挖掘和个体能力特色的培养,这就为培养专长打下基础,为特殊技能成为专家打下基础。注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开设,注重特色与创新性,规模化与竞争力,文化性与社会性,教育与经济的兼容性与双赢性。

2.探索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提高就业和人才培养质量。围绕教育与就业质量,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质量观,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理应被视为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纯的岗位教育。

3.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通过学分互认,学分替换,发展学生能力。通过重视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训,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等。

4.加强对职业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探讨融合性;探索高职职业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力:特色与创新性,规模化与竞争力,文化性与社会性,强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培养与训练。面对教育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发展性。20世纪末出现的一场波及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一方面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构建着新的行业,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新的需求及其消费方式。在这两个互为因果条件的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改变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和速度。这种巨大的变革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首先,大批新职业以超出人们想象的形式和速度显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这些新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更新快、技术复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的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其次,现代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产品、服务和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靠每一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人们发现不再有终身职业,工作流动加快,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改变职业,不管你现在掌握了什么技术,都不能保证你能成功地应对明天的工作,社会最需要的是能不断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

5.探索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以人文素质建设为平台,大力开展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方法能力”(含“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三个模块)和“职业社会能力”(含“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三个模块)组合培训;可以全部模块系统培训,也可以按需选择模块培训。职业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活动,与企业一道举办各种竞赛,提供学生拟就业和创业平台,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良青.核心竞争力视阈下的示范院校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6-147.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7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思维能力 学生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想有高素质的人才,道德品质教育不能忽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向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高素质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思想品德》新课标中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孩子是新世纪的挑战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才能适应于当今的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道德思维能力包括正确的道德概念,道德判断能力等,具有道德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道德评价,识别和抵制错误的道德观点。道德思维能力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并能去辨别是非,做出道德判断掌握行为时,才能诸于行动,成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行为习惯,所以说道德思维能力是道德品质重要的一部分。

当前,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本世纪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及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思维能力,对于识别和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就要结合教材教给学生一定的社会常识和道德知识,学生有了这些知识才能在行为上有道德思维的判断,否则道德思维无所凭借,道德的无知会导致错误言行的产生。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生活知识,浅显的政治常识,法律常识,以及有关社会、家庭公德的道德知识,才能辨别社会现象中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正确的行为方向,培养高素质公民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要注重循序渐进,中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是循序渐进形式发展起来的”。教育孩子理解比他们所属高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孩子的道德思维能力是掌握道德知识,形成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生动形象的由底到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教育。例如:热爱劳动的教育,低年级使学生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在校当好值日生,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学做简单家务劳动;中年级教育学生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一些劳动;高年级教育学生认识到社会财富,幸福生活是人们辛苦劳动创造的,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勤劳致富光荣,投机取巧可耻。培养勤俭、节约、朴素的好习惯,不断深化课堂教育,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一定会的到发展。

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关键在诱惑,而不是加强。假如教师把道德知识干巴巴讲给学生,可能会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的反感,形成障碍,更谈不到提高。所谓诱惑是教师结合教学要点,把学生之间发生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向学生提出要求,去考虑道德冲突,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使他们亲身体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育方式对学生才有说服力。

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要反复实践,运用正确的道德概念,提高判断能力。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道德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积极思考和判断,体会正确的道德观念,纠正错误观念和认识,使道德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的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生活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个为什么?”这说明思维能力是从提问开始的,敢于提问正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问个为什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社会不道德的行为,敢于提出质疑,身边那些品质高尚的行为和人们经常提到的,如“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等社会中美的行为能够以他们为榜样,并且能够付之于行动,同时还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身上真正得以体现。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就业指导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21-02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贯彻和执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的相关政策,二是据此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途径、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和就业率。针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现状,笔者认为其成因不少,例如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毕业生非理性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预期、部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消化趋于饱和等等,但核心原因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强,即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不足。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力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鉴于就业力对于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笔者将围绕这一热门且综合的概念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涵义解析

就业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不同时期,就业力的研究重点也各不相同。如在20世纪50、60年代,就业力作为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经济目标,其研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并以政府干预来激励失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到70年代,就业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何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以使劳动者尽可能地具有就业力;在80年代,就业力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在员工管理上增强组织的弹性并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使用;在90年代以后,就业力的研究不只是关注失业者和低技能者,还扩展到所有劳动者,强调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具备在内部的和外部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和就业的能力。从就业力的研究脉络来看,长期以来都是以普通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走势高低起伏日趋频繁,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青年就业困境,自此就业力逐渐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青年政策议题,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协助学生发展就业力,也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焦点。以欧洲为例,在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四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Sorbonne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力明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99年,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共同签署“Bologna宣言”,再度确认“提升公民就业力”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1]。

关于就业力的定义,目前尚难统一,笔者选取四种常见的解释列举如下:(1)《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的定义,“就业力”(employability)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2)国际劳动组织(ILO)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3)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4)我国学者郑晓明将就业力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结合以上四种主流定义和大学生的角色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习得的独立策划、实施求职并顺利获取工作的能力,发挥潜能去适应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善于规划和总结并实现职业发展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解析

大学生就业力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国内外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试图分析现有四种主流框架以归纳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构成。

(一)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提出的就业技能框架

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以下简称:DEST,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向全美教育系统了一份“对未来教育系统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是2003年DEST集合全美各大学优秀培训师组成的课题组研究的。报告中要求2006年全美教育系统需要重点研究、全面植入“就业技能框架”,以取代1992年梅耶的“关键能力与就业技能框架”。全美教育系统为了支持这项伟大的创新型学科的推广,从2005年开始要求所有培训课程的开发者将就业技能的内容全面、深入地嵌入未来的培训课程开发和修订中,同时DEST将就业技能培训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努力,2006年底“就业技能”在美国被公认为是除了和“传统技能”以外,面相二十一世纪最不可缺少的工作技能。具体而言,DEST就业技能框架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

(二)《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归纳的最重要的十项就业力

自2007年3月份开始,山东省政府委托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社科院联合开展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研究。作为该课题阶段性成果的《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下称《就业力研究》)于2009年12月27日新鲜出炉。通过对就业力分项的比较发现,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而这10项就业力基本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归纳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

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于2010年6月2日正式对外。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职业任务,求职分析等。报告中对企业、高校和学生在就业能力的认知差异比较时发现,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而学生则认为“自信心”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然而,三者在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上看法却基本一致。具体见表1:

(四)台湾青年辅导委员会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所归纳的核心就业能力

我国台湾青年辅导委员会组织于2006年发表的《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中,归纳出16项核心就业力,并再从其中选出最重要的9项核心就业力。此16项核心能力概分成三个大类,如表2所示: 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后,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构成如表3:

三、基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就业指导课教学策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4]。在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力的定义及其内容构成之后,我们可以围绕这一概念探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以就业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就业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内容安排、课堂组织、课程训练、课后指导等环节始终围绕就业力的培养进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获取、胜任、发展三个层次的就业能力。此外,帮助学生树立新的以提升个人就业力为核心的学习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不少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时或多或少的带有功利倾向,要么就是在临近毕业的年级开设课程、要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过度看重就业政策的宣讲和求职技巧的特训,这些举措都会给学生传递“期望速成,内容浅显,对未来发展作用不大”等信息,加之授课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方法陈旧等原因,导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必须想办法把学生“要我学”的思想导向“我要学”的信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帮助学生培养提升个人就业力的学习理念来加以实现。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定义及其内容构成的解读,让学生明白就业力是毕业工作后最核心的竞争力,其作用并不仅限于眼前,更事关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

(二)就业力的培养讲求循序渐进

由表2可知,一级能力要素包含了以获取工作为代表的初级就业力、以适应和胜任工作为代表的中级就业力、以实现职业发展为代表的高级就业力三层,二级能力要素属于相应的能力内容,通用能力要素属于各级共有的能力内容。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就业力的培养应讲求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策略。在不同教学专题的讲授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扎实的初级就业力,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和训练学生稳定的中级就业力,最后还要适时启发和训练学生宝贵的高级就业力。与此同时,通用能力要素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丰富、案例材料的生动、课堂活动的有益,以此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三)以现实需求指导教学

就业指导课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重视互动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现实需求指导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组织和实施教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首先,以学生求职和发展的需求指导教学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学习就业的相关政策、信息、途径,求职策略与技巧,探索个人性格特征和职业兴趣的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方法等等。其次,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指导教学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训练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和专注精神、谦虚好学之心、职场发展之道等等。此外,教师还须尽量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例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协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运用到不同的实际当中,充分运用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锻炼领导、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中还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第一,就业指导课在课程规划及改进中应纳入产业界人士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如条件允许可以邀请他们协助或参与课堂教学,毕竟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更加直接、鲜活。第二,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应该大力提升自身对于职场现实的了解,鼓励教师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在课堂上多创设职场体验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模拟招聘、应聘等环节体验求职情境和压力。第四,鼓励学生在确保自身权益的情况下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直接的体验感受职场生活。第五,在就业指导课中引入情感智商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的训练。众多研究表明,情感智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等等。由此可见,情感智商对于个人成功的重要。

相比就业率这一数量概念而言,就业力是一个质量概念,它并非只注重短期的就业数量,更重视大学生的现实竞争力。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重视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对于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把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中,以此促进改善企业、高校、学生三者在就业能力培养与需求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夏鹏.创造与企业接轨的大学生就业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2):89-91.

[2]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92.

[3] 台湾青辅会.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Z].2006.

上一篇: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下一篇:银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