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23:35:37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1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本学期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育: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师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

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天的值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值日小组,冠名教室的美容师,把值日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每组的值日组长,实行轮流值日;值日组长必须把值日情况做好记载,尽量记录做得好的同学,然后由组长对他们做出反馈奖励,提高组长的积极性;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一个大拇指,结果同个人考评结合起来;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结合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服|、洗手帕、整理书包等。劳动竞赛不仅开展于校内,并可延伸到家庭,如配合家长制定劳动计划,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兴趣。竞赛还应适时,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 我疼我的(家长)活动,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要使我校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关键要抓好老师的教育思想转轨。

二、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套具体分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组成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三、保证经费的投入,劳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劳动实践为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的条件为鼓励教师热心劳动教育教学我们在教育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统筹安排适当倾斜保证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提高质量抓师资,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劳动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我校挑选劳动技能上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二是评选校级青年教师劳动优质课。

2、制定《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使劳动课教师规范地上好劳动课也使学校领导准确评价劳动课我们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劳动课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了《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案》使教师教有标准领导评有尺度同时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3、组织培训和外出学习。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劳动课骨干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

五、专题研究促使劳动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我们以劳动课教学大纲为指针方法上采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做法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专题的研究

1、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公益劳动基地 一是与车站、公园、图书馆联系建立公益劳动基地二是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3、课堂教学的研究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重点进行劳动课课堂教学的研究。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2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锻炼学生劳动能力。本学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学工作:

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

秋季开学初,我们组织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指出:劳动 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 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在德 、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找出差距,老师们认识到:不认真地进行劳动 课教学,学生就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就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没有热 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组织

我们成立了劳动教研组。聘请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组长,两位青年骨干教师为副组长,教研组成员有各班班主任和劳动科任教师。教研组在开学初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和语、数主要学科一样 ,同等对待,督促教师制定并落实教学计划,使之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进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计划中 规定,其中要检查劳动备课和作业;每个科任教师必须执教一堂观摩课,从中评选出优质课,期未进行考试、 考核和总结。

三、落实常规

抓好劳动课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我们把住备、教、辅、改、考五个教学环节,使劳动课教学同其 它学科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研组严格督促科任教师先备课后上课,不备课不得进教室。按照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各年级7人次劳动观摩课,老师们普遍重视了劳动课的实践性,如废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纸模型、烹饪,师生共同操作,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调动了积极因素,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走出教室

除开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重视对学生进行公益劳动教育。学校与社区、敬老院保持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强了劳动课的教学管理,重视实践,使学生既学会了一些劳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 劳动的基本技能,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又美化了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要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不敢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

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3

Abstract: General commodity value drops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he thesis arguments that commodity value of labor force increases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it's inevitable that advantage of cheap labor resource is not consistent,wage rigidy,national difference in wages appear.

关键词: 技术进步;劳动力商品价值;上升

Key words: technology progress;value of labor force commodity;increasing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162-02

1 技术进步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上升的机理分析

1.1 劳动力商品价值模型 劳动力即劳动能力是蕴藏于鲜活人体中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生产也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了获取劳动能力的成本。劳动力存在于鲜活人体中,而人体是个耗散结构,要源源不断的得到劳动能力,就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因此,“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恢复和延续劳教者的体力和脑力”。“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生活资料的价值除了能维持劳动者本人的生活需要以外,还必须能够养育劳动者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即“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最后,劳动者从事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为此需要一定的教育和培训,而这要有教育经费支出,“这种教育费,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2]。因此,劳动力商品的获取成本是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用的函数。如果用V表示劳动力商品形成成本,那么V=∑PiQi+E,其中P、Q、E分别是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数量、及劳动力所付出的教育培训费用。i代表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

1.2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各构成因素随着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中应用,会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致劳动者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呈现出的经济现象是劳动者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会降低,即P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有降低的趋势。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同种生活资料的数量会增加,即i和Q会增加。

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使得社会知识存量增加,劳动者成为合格劳动力所要掌握最低的技能水平提高,由于要掌握最低技能水平提升,劳动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和吸收,因此,其教育培训费用也会增加,即E会增加,这一点,表现为社会现实即是人们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及不断的学习与培训。

1.3 劳动力商品价值随技术进步而上升的机理 随着技术进步?仔及其引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劳动力成本决定因素里,既有促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下降的因素,即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P;也有上升的因素,即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数量Q和教育培训费用支出E,两种变动趋势相反因素的影响,必然使劳动力商品价值呈波动式变化。

在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模型中,一方面促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上升的变量多于使其下降的变量,另一方面,从变动的程度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劳动者需要掌握的最低基本技能会越来越多,所以教育培训方面的支出即E的增加幅度会越来越大;而消费资料的生产需要资源的投入,其价格P下降的最低界限不能低于其生产成本,所以,其下降的程度毕竟有限。所以,在某一时期,劳动力商品价值会下降,但总体趋势会上升。但其上升不会是直线,而是波动式上升。

2 技术进步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上升的实证分析

2.1 指标确定

2.1.1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确定 劳动力商品价值V=∑PiQi+E,因此,确定劳动力商品价值也就是计量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与教育培训费用支出之和。由于不同类型劳动力所实际消费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教育培训费用支出量也不同,所以,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及教育培训费用支出用社会平均值表示,即劳动力商品价值用社会平均的劳动力商品价值表示。

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格总额包括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养育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全体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可用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确定。人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必须用收入购买,而只有就业人口有收入,所以,单个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可近似用就业人口平均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格总额代替,即∑PiQi=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就业人口。

劳动力所需要的人均教育培训费用可用教育经费与经济活动人口的比值表示。这里只所以选择经济活动人口作为计量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是因为经济活动人口是占用教育经费的主体。

因此V=(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就业人口)+(教育经费/经济活动人口)

2.1.2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可用多种指标来衡量,本文使用R&D经费支出代表技术进步的程度。

2.2 技术进步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上升的实证分析

以R&D经费支出为自变量,以劳动力商品价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琢=000;F=1062.436;R2=0.983;?茁=2.969;?琢=000,说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商品价值统计相关,并以100%的把握通过假设检验;F=1062.436说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商品价值二者所形成的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R2=0.983,说明技术进步能解释劳动力商品价值变动的98.3%;?茁=2.969,说明技术进步一个点的变动,会引致劳动力商品价值2.977个点的变动,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商品价值同方向变动。我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商品价值回归分析结果支持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商品价值上升的假设。

3 结论和意义

3.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上升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商品价值会降低,这对于物质性产品而言是确实如此。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对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影响却是个例外,劳动力商品价值不是随其下降而是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之所以把劳动力商品价值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等同于一般物质商品,原因在于在论证与应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时,产生了偏离。马克思经济理论在论证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要素里时,认为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要素有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用支出等,但在实际应用时,把教育培训费用支出忽略了,仅考虑生活资料的价值,就是这样的忽略,才得出商品价值随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下降的普适规则。教育培训费用纳入到劳动力价值构成要素后,机理与实证分析都显示劳动力商品价值随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升高。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

3.2 工资下降刚性 工资下降刚性是指劳动力商品的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的特性,对于这种现象,西方经济理论有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合同与长期关系理论、效率理论等理论解释了此现象。这些理论都是从劳动力商品的外在因素出发,而没有就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考虑,其实,从劳动力商品自身形成成本出发考察,对此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更强。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形成成本成正方向变动,随着技术进步、获取劳动能力的成本会不断提高,劳动力商品形成成本决定了劳动力工资最低限度,最低限度的提高,必然推动工资的提高,工资下降不可能低于其劳动力商品的成本,而劳动力成本随着技术进步一直在攀升,这样形成了工资的硬支撑,这种支撑一方面阻碍工资的下降,一方面推动着工资的上升,从而形成了工资下降的刚性,即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的特性。

3.3 工资的国民差异 在不同国家之间,工资有着差异,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工资,这种现象称为工资的国民差异。对于此现象,相关解释理论也很多。从劳动力商品形成成本随着技术进步上升这一角度理解,工资的国民差异是经济技术发展差异的必然结果。世界经济、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应的获取劳动能力的成本也不同,工资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商品内在成本与供求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同国家劳动能力获取的成本有差异,作为反映劳动力商品内在成本的工资,必然会因成本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来。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都要比发展中国家高,那么其国的劳动力商品价值也相对其它国家为高,由劳动力商品价值折射出的工资也比其它国家高则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2]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2002.

[3]刘辉.自然失业率的机理与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1).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4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劳动保障工作重点,推动“三法”贯彻实施,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一)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进全民共学法。今年是“三法”实施的第一年,做好“三法”全面、正确实施到位的保障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任务。各县(市、区)劳动部门要紧密结合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适时跟进,统筹安排,积极组织各种普法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依法治理工作,推动“三法”的贯彻实施,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二)围绕劳动保障民生工程做好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工作。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的要求,以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民生工程为重点,做好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活动,抓好落实,将普法工作融入到民生工程中,切实为民服务。

(三)强化工作指导,开展督促检查,推动“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今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三年。按照劳动保障厅和市法制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将“五五”普法的内容纳入目标考核,做好“五五”普法中期自查工作,总结“五五”普法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改进。要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强化机制,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和总结汇报。

二、把握重点,分类指导,学三法,用三法,增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

(一)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有力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作用,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争议仲裁、以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岗位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和考核制度。把“三法”的学习培训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加强对县乡、街道社区、窗口机构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法制学习培训和宣传,全面推进学法守法用法活动和依法行政培训工作,使各级劳动保障干部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进一步增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强企业经管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依法用工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全市企业经管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把《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解惑释疑工作做好做扎实,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加强对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不断适应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对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简洁生动,劳动者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进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注重使劳动者了解和熟悉法律规定中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增强他们通过法定渠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方式深入开展农民工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工作,继续开创和巩固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良好局面。

三、拓展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送法于民

(一)要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根据当地实际,开拓创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不断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法律六进”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宣传和推广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有针对性、感染力大、深受欢迎、成效明显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建立经常性、制度性的普法工作模式;全面、准确地把劳动保障法律知识送进企业、单位、机关、乡镇、社区、学校,送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

(二)拓展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巩固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园地,进一步开拓普法教育、普法传媒、普法网络阵地,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与各部门协调合作配合,在充分运用好传统普法手段的基础上,丰富宣传教育载体,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大众媒体、手机短信等等手段,通过开展知识问答、公益广告、展览、讲座、研讨以及组织讲师团、志愿者开展服务等形式,全面宣传劳动保障法律知识,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强化依法行政工作。

(三)把握宣传时机,做好专项宣传,组织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重要法律法规公布实施纪念日以及专项检查活动、春风行动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四季度,我市将按照劳动保障厅的统一部署,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活动,推动“三法”的贯彻实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及早部署、精心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法制宣传教育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机构、充实人员、保障经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检查、有创新的开展工作,推动普法宣传活动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5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基础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帕累托最优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6

关键词:玩中学 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

一、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1、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缝纫、烹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社会。

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下海捡贝,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猜一猜,我在干什么?"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或梳头,或系鞋带……个个兴致盎然。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低段安排刷牙、穿衣、洗手、洗手帕等比赛,高段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做蝇拍等比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模拟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

实践法:劳动教育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课内课外都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开辟劳动场所,如工艺室、实验室、植物园等等,或者带学生参加革命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劳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六五”普法规划和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发展思路和安排部署,以“作风建设年”、“四下基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线,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宣传教育措施,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全面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让群众学会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依法行政水平,树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队伍形象。

三、主要内容

我局根据活动安排,结合部门工作实际,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社会法治理念教育宣传活动,使全局干部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学习,推进干部职工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廉政奉公,促进公正廉洁。

(二)加强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自学、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等方式,学习贯彻《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提高人社系统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

(三)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把此次活动作为今年“法律六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扩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上门入户、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时机,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送到乡镇、送到乡村、送到学校、送到企业、送到单位。

(四)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法制教育活动。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把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五)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就业服务机构要结合就业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时机抓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观念。社保经办机构要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城乡一体化等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积极开展仲裁调解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结合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积极开展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

四、活动安排

此次活动,从2013年8月开始,到2014年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部署阶段(2013年8月)。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动员,深入发动,认真抓好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采取经常性宣传与节日集中宣传、面上宣传与重点宣传等办法,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务实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总结检查阶段(2014年2月底)。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集中开展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劳动监察科,各单位也应相应成立组织机构,策划宣传活动方案,明确宣传内容与形式,落实责任分工,与“法律六进”活动相结合,确保专项教育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二)创新宣传形式。运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要在门户网站、主流媒体等新闻媒介,集中版面、集中精力,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守法、依法维权和处理各项事务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LED广告、“六五普法”宣传栏、政务信息公开栏等阵地,宣传普法公益广告,大力营造强大法治声势氛围。

劳动教育活动的总结篇8

【关键词】收入差距 劳动力价值 均衡教育

关于收入差距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收入差距原因主要被概括为以下方面: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经济主体要素拥有上的差异、经济结构的失衡、国际差距、行业垄断、市场中不公收入、制度缺陷导致的腐败等。一般认为,教育非均衡发展只是一般性原因,或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收入差距根本原因是教育非均衡发展,实施均衡教育战略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长效途径。

我国收入差距具有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居民差距等多种表现(也有学者把收入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视为社会差距的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些只是收入社会差距的具体表现或浅层原因)。收入差距本质上是一个相对贫困问题,由于相对贫困是一个反映不同阶层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的范畴,故要从根本上理解和分析收入差距问题,必须以辩证的、整体的、发展的观点从劳动力价值(价值是一个相对变量,必须从交换价值角度理解。交换价值是一种比价状况,本质上是不同种商品在社会总产品价值中所占比重:不同商品在总产品价值中比重得到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才得到确定。本文中不论是普通商品还是劳动力商品,涉及其价值分析时都应该从这一角度理解)角度入手。下面从全社会整体收入差距角度(从而抽象掉个体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战略性决策。

一、我国收入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9%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同期水平;收入增长显著,但同时也成为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在2000年,我国最富的10%的人口拥有40%的财富(同期美国最富的10%人口拥有70%财富)。我国大陆目前150万最富有家庭就占有全国财富70%(在发达国家,一般是5%最富有家庭才占有全国财富50-60%)。另据有关资料,2001年,我国吉尼系数为0.39,进入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2002年超过0.46;2006年上升到0.496(同期印度为0.33,美国0.41)。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吉尼系数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可见,在我国经济增长率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或较好水平下,收入分配和财富分布在不同人群中存在显著差距。收入、财富分布与增长的长期趋势呈现“富裕中的贫困”与“贫困中的富裕”交织发展的明显特征,以事实证明了马克思“相对贫困是绝对的,绝对贫困是相对的”论断。

二、收入差距问题理论探源与分析方法

马克思社会扩大再生产图式:Ⅱ(c+v+m)=Ⅰ(v+v+m/x)+Ⅱ(v+v+m/x)显示,在经济正常增长(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之下,第二部类产品即消费品总产值Ⅱ(c+v+m)等于全社会一般劳动力总价值Ⅰ(v+v)+Ⅱ(v+v)与有产者生活费用价值Ⅰ(m/x)+Ⅱ(m/x)之和相等。

从宏观整体看,在理论上第一部类优先增长、在事实上我国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都表明社会整体经济运行中消费资料价值Ⅱ(c+v+m)的相对下降。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直远高于GDP增长率。以2007年为例,根据国家最新公布数据,我国GDP增长率为11.4%,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4.8%,增幅高于经济增长率,说明经济总量中第一部类优先增长和第二部类比重的下降。那么即使Ⅱ(c+v+m)=Ⅰ(v+v)+ Ⅱ(v+v),作为工薪阶层的一般劳动力收入总价值在社会总收入Ⅰ(c+v+m)+Ⅱ(c+v+m)中所占份额也是相对下降的,再考虑到作为高收入阶层的有产者消费Ⅰ(m/x)+Ⅱ(m/x)所占份额,那么在社会总产值中,一般劳动力所得Ⅰ(v+v)+Ⅱ(v+v)比例就更小。考虑到一般劳动力人口数量远远大于有产者人口数,社会不同人群贫富差距就会更加显著。如果再进一步考虑Ⅰ(v+v)+Ⅱ(v+v)中还包含白领阶层较高收入,那么剩下的较低收入阶层所得就更加少之又少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有产阶层的出现,市场中创业活动自由度扩大,必然出现吉尼系数不断走高,高低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此,收入差距的原因往往被归结于主要是经济制度的许可,即社会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使得一部分有产者得以产生、非公经济过度膨胀。但这是粗浅的看法。如果这真的是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那么消除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就必然只能是终止改革,回复到原来计划经济状态。这显然是荒谬的。所以,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决不在于制度或体制的转型,而是在于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人群分化为不同的一般劳动力与高级劳动力的原因。故要从根本上考察收入差距问题,还是必须回到生产劳动力商品的投入和劳动力价值分析上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差异是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劳动力商品生产中投入因素不同,产生不同劳动力禀赋,形成不同劳动力价值。根据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劳动力商品生产中投入的相关费用大体构成劳动力价值:一是“劳动力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资料费用和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费用”;二是“历史、道德的影响作用”。其中前者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即使在劳动市场均衡、事实上历史、道德因素在公平方面不断进步并且产生积极影响情况下,收入差距却仍在扩大。所以,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主因,必须从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第一个因素中寻找,即生活资料和教育、培训费用等投入方面的状况。由于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相应地劳动力也应该分为一般劳动力和高级劳动力。生活资料费用和教育、培训费用这两个因素在这两种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比重或重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

很明显,劳动力本人及其家属生活资料费用,在一般劳动价值总体中所占比重要远远大于在高级劳动力总体中所占比重;而教育、培训费用,在高级劳动力价值总体中所占比重,则要远远大于在一般劳动价值总体中所占比重。从一个社会整体看,普通商品费用对一般劳动力价值决定起主要作用;而教育培训费用对高级劳动力价值决定起主要作用。“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必然决定了两种劳动力价值差异并成为收入差距产生的基础。

三、我国收入差距问题实证分析

1、一个怪圈:收入差距与劳动力价值差异恶性循环

(1)从社会整体消费倾向看生活资料费用与劳动力价值

消费在我国GDP中所占比例,已从1995年47%下降到2006年36.5%。由于一般情况下市场是大体均衡的,消费品产出应该与需求大体一致。那么总收入中消费比例的降低,就说明总产品或总产值中消费品价值所占比例下降。这就表明消费品总体价值在相对下降,必然意味着在以消费资料价值为主要构成的城乡一般劳动力价值相对下降。事实上,在我国作为劳动力价值转化形式的工资与消费品相对价值或社会消费率在同步下降,二者呈现较强相关性。世行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消费在我国经济中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消费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差距。工资水平作为衡量一般劳动力价值收入的指标,其在经济指标中比重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同时伴随的是大家都知道的吉尼系数的持续、显著上升。

(2)从恩格尔系数看劳动力价值与收入差距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1993年为50.13%,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降到了37.9%。恩格尔系数下降,一方面表明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看,表明以食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值的下降,从而决定、表明以生活必需品价值为主要构成的一般劳动力价值相对下降、即收入差距扩大。从不同阶层消费差别看,以陕西省为例:该省富有型(富豪型)家庭属于高消费阶层,此阶层恩格尔系数为0.35,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占30.7%,享受和发展资料占69.3%,属于偏高消费阶层。小康型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45,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占45.4%,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占54.6%,属于适度消费阶层。温饱型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0.54,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大约占69.3%,而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占30.7%。贫困型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0.59左右,消费结构中家庭消费资料几乎全为生存资料, 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极少。这些数据表明,即使在决定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因素中,不同阶层消费的生活资料是不一样的,从而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是大不一样的。作为高收入阶层的高级劳动力消费水平也要远高于作为低收入阶层的一般劳动力。显然,如果以生活资料费用来判断劳动力价值,那么平均而言,高收入阶层仅仅在此一项就超过一般劳动力很多。

(3)从教育投入差距看

以地区差距为例,各种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地区间教育差距十分明显,而且还在不断拉大。从教育投入看,比较2001年和2004年的数据,不同地区的生均教育支出增加了,但是省与省之间的差距却在增大。教育差异与地区收入差异互相促进,互为因果,是形成社会收入地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据相关资料,从2001-2004年,生均支出最高两个省份一直为上海、北京东部地区省份;最低两个省份则在甘肃、宁夏、、河南、安徽、贵州等中西部省份之间轮换。同时,我国收入地区间分布与变化极不平衡,与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大致吻合。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区首席经济顾问王月魂博士一项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内地富裕阶层中,有39%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中,到2015年,这一比例会上升到47%。从全国四大区域板看,“十五”期间(2000-2005),中西部、中部、东北三大板块各自占全国GDP比重各有不同程度下降:西部由17.1%下降到17%,东北由10%下降到8.7%,中部由20.4%下降到18.8%;只有东部上升,2005年GDP占全国比重为55.5%。这些收入与财富差异数据分析,与地区间教育的差异状况高度吻合,反映二者很强正相关性。教育差距本身并不能直接形成收入差距,而是通过影响和决定劳动力素质和禀赋,进而影响和决定着劳动力价值差异而成为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根本原因。从表面看,是较低收入水平决定了较低消费水平,而较低消费水平决定了较低劳动力价值和收入水平,这是一个循环;但是理解和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突破口恰在此处:与较低消费水平和比重相伴随的,是更低的教育水平及相关费用比重;较低教育、培训费用的投入,又决定了较低劳动者禀赋和劳动力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必然导致较低收入水平。所以,收入差距与劳动力价值差异,以非均衡教育投入为枢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实行均衡教育,大力提高一般劳动力素质,缩小劳动力之间禀赋差距及劳动力价值差距,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怪圈扩大:收入差距与劳动力价值差异恶性循环的强化

劳动力商品价值生产中投入因素变化趋势不同,决定了不同劳动力价值变化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技术进步扩大了劳动力价值差异

一般“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的改变而改变。”从政治经济学原理角度看,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动规律,也是随社会技术和生产率提高而下降。在一个家庭实物消费量不变情况下,其所消费的实际价值都会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供一般劳动力购买的普通商品相对价值在大大降低;不仅如此,即使消费实物产品数量在增加,质量在提高,只要增加或者提高的幅度,不大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其实际价值也是不断下降的,从而导致一般劳动价值相对下降。

据国际劳工组织近期发表报告(2007年9月《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KIML)(第五版)》),近年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很快,去年中国工业劳动力年均创造财富12642美元,几乎是1980年时的8倍。1978-2005年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89%。这远高于我国GDP9%左右的年均增长率,说明技术进步速度及其导致产品实物增加的速度快于产品价值增加的速度,从而单位产品价值、尤其是普通原有产品价值会有大的下降。同时从消费量变动看,按人均居民消费不变价格计算,1990年至2003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2%,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增长6.6%;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增长5.6%(按贫富阶层消费增长率的差距应该比城乡还要更大一些),都远低于技术进步贡献率。GDP增长率低于技术进步率,消费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在市场大体均衡情况下,就说明消费品总产出或总价值在总产品中所占比重下降。这就说明以消费品为主要价值构成一般劳动力价值随技术进步而(相对)下降,从而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扩大。

(2)教育培训费用非均衡增加扩大不同劳动力价值差异

投入在教育、培训费用的价值,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在大大提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上升到第一位。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比重呈现大幅提高之势。全国城镇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比重由1993年9.19%大幅提高到2002年14.96%;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例也从1993年7.59%提高到2002年11.47%。不能否认,一般劳动力及其家属教育费用也会上升,但是往往不会比高级劳动力增加更多,这是事实;动态看如果其教育费用增加达到好的投入―产出效果,就有可能由一般劳动力跻身于高级劳动力行列而成为与一般劳动力拉开收入差距的高级劳动力阶层中的一员。从结果看,高级劳动力可以通过技术水平占优,率先实现更高收入。根据相关研究,教育投入形成的知识禀赋在经济中的贡献,已经由20世纪初的5-10%,增加到目前80%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行业已经达到90%以上。这种以高级劳动力为载体的技术水平或者人力资本与高收入的因果关系,必然在分配中得到反映和实现。所以我国文教费用总体上升较多,增加较快的变动趋势,由于教育费用投入事实上不均衡,反而成为我国劳动力价值差异扩大和国民收入吉尼系数相对其他国家比较高、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3、正确认识劳动力价值和收入差距

跟所有商品价值本质一样,不同劳动力价值从量上看,是各自在社会劳动力整体价值中所占比例,体现主体对社会商品和财富创造能力、获取能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小。由于是一个相对变量,随总产品增加,即使在劳动力价值下降(即可以获取产品比例变小)情况下,实际获取的实物产品数量仍然可能增加。正如现实中收入差距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扩大,呈现出“富裕中的贫困”。所以收入差距在本质上是一个相对贫困问题。

以上分析还表明,不同劳动力在“生产”中投入的不同状况,特别是教育上的非均衡投入,形成劳动者不同禀赋,是产生劳动力价值差异和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一般劳动力价值较低及与高级劳动力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劳动力价值与收入差距,形成循环因果关系,一般劳动力价值越低,收入越低;收入越低,生活消费价值和教育费用总量及其在社会总体中占比越低从而劳动力价值越低,形成恶性循环。而高级劳动力价值与收入运动则相反,是良性循环。这两种相反的循环,从社会整体看就产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恶性累积效应。

破解收入差距与劳动力价值差异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通过均衡教育政策,提高社会整体禀赋,缩小个别禀赋差异及劳动力价值差距。

四、对策研究

1、实施均衡教育、缩小劳动力禀赋差距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本对策

收入差距问题根本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的劳动力禀赋差异。反之,如果实施均衡教育使得劳动力禀赋差异比较小,那么产生收入差距各种其他因素作用就会比较小,甚至消失或不会产生。因为在普遍的、比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禀赋或人口素质条件下,其他(学者们一般认为的)因素比如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就会产生足够的自营业主数量、以及从整个社会经济看比较恰倒好处的业主和雇员的比例关系和比较合理的收入比例关系或差距,从经济主体要素拥有量差异导致收入上的差距会相应缩小或消失;从而比较容易产生新产业或行业使得经济结构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或不会发生、以及垄断行业的过高利润会因此稀释或趋向合理;社会禀赋的整体提高有利于缩小劳动力价值国际差距、从而有利于在保持外向型行业利润不变前提下缓解或避免劳资收入扩大化;市场中不公收入、制度缺陷导致的腐败等产生的收入差距与社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成反方向变化。所以在实现均衡教育和社会劳动力禀赋普遍提高前提下,收入差距产生的其他因素和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反之,如果不能实现均衡教育,不能通过均衡教育实现社会不同人群禀赋的缩小,收入差距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其他对策,理论研究和现实政策中已有丰富内容,比如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加大向贫困人群转移支付,贫困落后地区政策倾斜政策,扩大中产阶层等,但这些措施只能起暂时性、补充性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依靠这些对策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只能导致低水平平等,既不利于经济效率,也不利于社会公平,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和谐长远价值目标。要取得长期效果,必须依赖于社会教育均衡发展。因为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投入不均衡导致不同劳动力禀赋,进而产生劳动力价值差异。市场经济中实施均衡教育才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最根本、最长效策略。

2、均衡教育既对收入差距再分配公平调节,又兼顾初次分配效率要求

(1)确立均衡教育政策实施主体

政府应当树立“社会教育主体”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有法律保障和长效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应把实现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同时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均衡教育的基础。

(2)建立均衡教育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新的发展布局、教育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再分配制度改革中要以教育分配公平为分配公平的核心,建立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实现均衡教育。“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中央财政转移(包括投往西部的财政支出)和地方的财政支出都应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教育,而不应直接用于生产性投资。”在我国多数农村和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普及和发展教育,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产生最高投资效益,而且最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符合公平原则。公平与效率目标在此是高度重合的。

(3)形成均衡教育体系

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以形成均衡发展的教育层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均衡教育的内容和重心是不同的: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地区以继续普及教育为主,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以“改善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实现教育质量公平。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加大教育援助力度。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

(4)发挥均衡教育机制作用

通过发展教育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差距。要实现农村初中、城市高中和整个高等教育较大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按照《教育法》和有关规定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满足教育快速增长对教育经费的强劲需求。要采取切实政策,放开、扶植和鼓励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私立、民办中小学发展,满足一部分人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同时使政府能集中力量推进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地区差距极大的发展中大国,应当将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则。建立教育发展“地方化”思路和管理模式,改变无视地区、城乡间巨大差别的大一统模式,从而矫正全国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弊端,矫正高度国家化、城市化取向,是缩小教育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选择。通过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换职能,下放权力,促进教育地方化,以利于教育模式多样化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 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所区域经济室: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十五”总结及“十一五”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6-8-3.

[3] 周艳: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6(10).

上一篇:固定资产盘点存在问题范文 下一篇:汽车保险的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