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03 18:34:33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 专项资金 内部审计

民办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的展开以及国民素质提升的需要,现有的高校容量难以满足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由经营到大众化的转变,不断提升高校的各种硬件及软件水平,改善居住及办学条件,广大民办高职院校开始进行扩建,应运而生的就是扩建需要的筹资的问题,筹资后的专项资金如何应用,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严谨性就尤为重要,内部审计时保证专项资金按照原计划进行运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一、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与现状

高校的专项资金主要是由政府拨款,由高校领导安排的除基本支出外的指定项目的资金,包括学校扩建、科研、重点学科建设等内容在内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特点主要是政策性强、专款专用、时效性强。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其时效性很强,部分项目资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否则会被收回,资金的使用也有很强的政策性,必须按照申报批复的内容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资金用途,有专款专用的特点。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与现状为专项资金的管理带来的管理难度与挑战,专项资金核算的复杂性加强了审计的难度,高校资金管理项目各环节执行的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直接关系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学校发展的利益。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高校负责人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存在着认识误区,负责人主要想多申报资金,同时专项资金的审核和拨付中也存在很大问题,导致专项资金效益难以发挥。

(一)没有贯彻专款专用的制度

在高校中没有完全贯彻专款专用的制度,专项资金的挤占和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院校针对专项资金宽泛随意使用,甚至在项目完成后有剩余的部分也添加到项目中进行核销,不上交余款,甚至出现了项目结束后审计发现结余,学校让审计放缓出报告,将余款使用完毕的现象。

(二)不遵守专项资金时效性制度

由于专项资金有时效性特征,有些高校在项目截止日前,出现存在资金剩余,于是往往会采取突击花钱和资金转移的行为来防止专项剩余资金被收回,更有甚者采取假合同、提前支付等方式来进行突击花钱,同时也催生了社会中相关的合作单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为之后的专项资金的监管带来更大困难。

(三)专项资金重复申报现象突出

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的来源的行政隶属有所不同,各自为政,沟通不畅,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专项资金,就会对于同一个项目类型进行重复申报,造成专项资金的严重浪费,没有完全用到重要的高校扩建等重要事项,甚至有高校盲目地想获得资金在申报时并没有详细的计划和调研,均以本单位的利益为中心,学校一级并通常没有统筹监控和协调,申报的专项资金只能够用于局部科室,例如计算机投影仪、桌椅等多个项目和科室可能都需要,然而却是各个部门分别上报,而学校则没有统筹安排,导致资源没有合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设备利用率较低,这种重复申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资金的利用效率。

同时,高校重复申报还会造成申报与执行不一致的情况,学习为获得更多的专项资金,上报计划书往往是项目负责人撰写,而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并没有参与,申报成功后也主要由项目负责人支配资金使用,审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对资金运用和耗费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项目负责人由于匆忙申报,针对项目的招标和工程情况计划不周,很容易导致修建工程与实际脱节,严重影响执行的效果,造成申报与执行相脱节。

(四)专项资金的监督有待提升

现行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问责制度和追踪跟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评机制,严重影响的专项资金高效、科学的运用,财务部门并没有介入到资金的管理中来,只是简单的进行报销工作和财务报表的基本工作,专项资金的使用权还是在项目管理者的手中,审计部门也对其资金利用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标准也不够准确,有的专项主管单位缺乏细化的考评标准和程序,考评组队员考评的标准和原则把握不严格,不能够保证高校专项资金的有效科学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

下面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的省级专项资金管理为例。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会计学部于2013年申报广东省省级民办教育高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资助,并于2014年成功通过会计专业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2013年度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粤教策函[2014]33号)、《关于下达2013年度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的通知(粤财教[2013]189号)。通过以后,会计学部迅速制定方案,具体如下:

1.成立会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该小组具体构成: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学部正(副)部长、校内教学主任、人事主任、学院财务处处长,并做了各小组成员工作分工。

2.制订项目建设资金支出原则

严格执行《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府[2013]125号)规定、国家有关和董事会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按照学院项目建设方案,专款专用、足额投入。

3.严格划分项目资助资金支出时间

根据《2013年广东省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建设任务书》及我院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5月-2015年12月,2014年12月20日前,项目负责人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预算执行进度、建设内容完成情况、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存在问题及解解决办法等,书面上报省教育厅。

4.制订项目资金预算支出方案

根据粤教策函[2014]33号文件精神、我院申报2013年广东省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时所填写的《项目立项文本》、《项目建设任务书》的建设任务及我院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经学院领导批准,在预算资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建设资金具体项目支出主要用于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研教改,项目支出如下表所示:

5.制订分项预算支出

包括: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等四项。

6.各分项项目的具体实施

7.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财务处的监督作用

从项目的开始到实施、结束,学院财务处稽核部稽核人员全程参与资金的预算和开支,并对专项资金做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期末做内部审计,出具财务意见。

三、高校专项资金审计的改善措施

在民办高校顺利通过多元化融资后,就涉及到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与资金使用监管和审计的问题,只有做好资金的利用与监管,才能保证高校扩建与科研办学的顺利进行,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

(一)树立法律意识

高校的资金管理者与负责人要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对于多元化融资所得资金,要进行依法使用,按计划使用,保证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不得私自挪用挤占专项资金,做到真正的依法用款、合理科学用款。

(二)建立资金管理系统

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资金管理系统,在资金使用的预算、决算,将专项资金的范围、项目合同、支出范围、绩效管理等等设置详细的计划,并建立好决策、使用控制等多方面的管理体系,使得资金运用时能够有制度可依。

(三)强化监督控制体系

高校在利用资金的时候应设立好一套科学的监督控制体系,加强日常的监督与检查,在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监督上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针对具体的执行要实行责任到人的措施,严格按照审计的要求对每一笔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进行、资金是否被挪用进行审查,对违纪现象进行零容忍,对于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制,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审理。由此建立起一套全面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保障多元化募集的资金能够真正用在办学与学校扩建上。

强化监督的全程性,有效保证内部审核的转型,内部审核的人员应积极参与到申报专项资金中来,对申报的计划、资金的使用和工程验收都做好全程监督,真实的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和专项资金的利益效率。真正的做到服务学校,对学校利用专项资金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真正的为学校做好风险管理和学校管理。同时,学校有关部门也应当配合相关审计人员做好监督工作。

(四)发挥内部审核的优点,做好内部审核的科学定位

内部审核机构作为单位中重要的职能部门,熟悉本单位中的具体情况,能够及时发展专项资金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单位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内部审核也更有针对性、及时性和长效性的特点,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更加有利于进行全面监管,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管。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有目的的展开审计工作,有效的从制度上揭露分析问题、促进专项资金的支出预算、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将审计终端定位为追踪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交易细节,全面展开审计工作。

(五)风险导向性审计,发挥内部审核的预防功能

风险导向审计时针对审计对象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为导向来确定审计的方向与重点,这样有利于项目工作者及时发现突出的风险问题,加强管理、及时防范风险,有效保证专项资金合规合法有效的进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针对风险较大的程序加以重点关注,如项目申报过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支出内容的合法合规性、支出的范围是否超出专项资金范围等等。

总之,民办高校的专项资金审计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利益、人才强国的计划,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和有效的资金专项管理和监督,有效保障了民办高校的扩建与办学,为人才强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艺.高校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2008(13).

[2]刘金风.风险导向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9,(4):60-6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2013年度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批准文件号:广东省教育厅粤教策函[2014]33号)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2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法律、法规、制度与理论基础。认为,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管理规范化是学校管理规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教务管理规范化有利于保障学校教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院校;教务管理;法规制度;规范化

民办院校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管理的规范化是民办院校管理规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规范化有利于保障学校教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要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必须明确其法律法规、制度基础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一、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法律法规基础

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虽然没有以其为名的直接法律依据,但却有大量的间接法律依据,比如《教育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则直接指导学校的教务管理,尤其是关于教育方针的规定直接指导和影响高校教务管理,是教务管理指针。教师法中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权,学生管理权以及教书育人的规定则直接与教师教学相关。《学位条例》则规定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和学位授予,确立了我国的学位制度。如《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等都与教务管理相关,都构成了民办院校教务管理的宏观法律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通知内容包括:总则、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这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依据。

二、民办院校教务管理的制度基础

法律法规及政策为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要实施法律指导教务管理则必须通过制度化落实法制化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因此建立一套既符合法律、政策又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十分重要,可以f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基础。实际上各民办院校经过多年改革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教务管理规章制度,这里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以供借鉴。

1、西安外事学院规范专业与课程的制度规范

专业与课程设置是民办院校办学基础,也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首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系列制度规范。比较重要的有: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产学研合作教育建设及管理办法;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意见;本科课程建设评估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意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管理办法;教材编写及出版管理办法;教材选用及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学科建设与质量工程建设扶持奖励实施办法;本科教学工程扶持奖励实施细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施办法;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本科生课外教育学分考核认定办法等等。

2、西安外事学院教学运行的制度规范

规范教学运行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西安外事学院有一整套制度,重要的有:教学实施与学籍管理规定;普通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考试管理办法;招生考试命题、试卷批阅、成绩登录及试卷管理办法;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多媒体教学管理规定;规范在校生基本信息修改办理程序的通知;规范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替换相关课程成绩的通知;教研室暂行规定等等。

3、西安外事学院实践教学的制度规范

实践教学规范化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整套制度。比较重要的有:实验室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条例;加强和规范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申购工作程序的规定;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室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运动场地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施细则;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检查管理规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本科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化学试剂、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高职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等。

4、西安外事学院教学质量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规范

教学质量标准及其保障,国际合作办学是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套制度,比较重要的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一);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二)(实践教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二级学院教学工作量化考核体系;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管理办法;学生出国学习与实习暂行规定;学生出国学习与实习实施细则;统招生出国学习课程成绩与学分转换暂行管理办法等等。

5、西安外事学院教学督导的制度规范

教学督导是保障教学运行和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督导管理规范化是确保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套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职责;教学督导与评价专家委员会工作制度;教学督导与评价专家委员会成员工作质量考核办法;听课与教育教学巡察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联系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等。

三、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理论基础

民办院校是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多种职能。学校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中处于重点地位。

教学管理的基础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

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障系统等,要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开展工作,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服务。

以上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应作为教务管理规范化的总体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教育政策法规[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2.

[2]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通知.教高司[1998]33号文.1998.4.10.

[3] 西安外事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013.

【作者简介】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体制 比较

一、我国几种典型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

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就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样式。办学体制是教育体制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指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包括教育内部的领导制度、职责范围及相互关系,简言之,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就是指“谁办学”“如何办学”的问题。我国目前几种典型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有:

1.公办高职教育办学体制。这种办学体制的特点表现在:学校的土地、教学设备等资产归国家所有,学校享有使用权,学校每年可得到国家下拨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办学,这样可以保证学校的有序运行。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除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从全国范围来看,如今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三改一补”转型而成。所谓“三改一补”是指四条办学途径:一是改革高专,将高专办成规范化的高职;二是扩大原有职业大学的办学规模,联合办学;三是将有条件的成人高校办出高职特色;四是发挥少数重点中专的优势,办高职班或直接升格为高职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国家根据社会、市场需要可宏观调控办学方向、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等。

2.民办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民办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是指学校完全是由公民个人、私营企业、社会团体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在学校举办和运行过程中承担着资金筹集和投入的责任,政府除在政策上扶持外,一般不给予财政上的资助的办学情况。如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经费资助,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举办民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 目前,我国民办高职的办学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大型民营企业或社会团体办学模式。这是由大型民营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资举办的高职,他与一般的私人办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建设速度较快、投资力度较大、教育环境优越、教学设施一流,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各项设施设备等都能达到国家的办学标准。

第二,股份制办学模式。股份制办学是以股份形式,按照“入股自愿、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把分散的资金吸收到办学中,股东按持股份额分配股息,承担有限风险,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校长负责具体的办学形式。按出资渠道的不同,股份制高职可由多个投资人以股份制形式联合出资设立,也可由自然人和法人以股份形式联合出资设立。

第三,私有制独立办学模式。这类学校由个人投资,出资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学校聘请校长、教师及管理人员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采取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方式。这类学校办学灵活、起点低,以学养学可促进学校流动发展。

3.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是职业院校同企业、乡镇、学校、部门等单位进行的合作教育,含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联合办学的形式主要有:第一,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形式。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联合招生,共同培养;二是设立基地,委托培训;三是合作研究,提升水平;四是“1.5+1.5”形式。第二,集团化办学形式。教育集团是指借用企业集团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组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并且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办学联合体。职业教育集团是教育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各方利益一致为基础,以行业(专业)、地域或原有的建制为纽带,联合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集团。第三,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是指我国学校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学校、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具备我国同级同类教育机构设置标准,经申报批准联合经营,按出资比例分取收益和承担风险而组建的学校。

二、几种典型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之比较

1.公办高职院校基础较好,但灵活性不足。第一,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得这些学校除了拥有足够的办公基础设施外,还能适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实验实训设备,这些硬件条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

第二,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如今的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三改一补”转型而成,由于在改制、升格前,这些学校大都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也曾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故对职业教育并不陌生,这些经验对办好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第三,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公办高职院校以其雄厚的实力、良好的平台、稳定的收入为优势,较易吸引优秀人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师资的来源主要有:各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主办行业部门从下属企业单位选调的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学校选留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原来普通中学的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师资来源的多样化,为高职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但是,公办高职院校易陷入灵活性不足的困境。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是国家,学校要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负责,在申报专业时必须经过上级部门一一审批通过后才能落实,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带有滞后性,而在这段时间中,其他类型的学校可能早已完成新专业上马、招生等事宜,这种情况极易使公办学校失去发展的机会。

2.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灵活,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功利性过强。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主要是个人、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等,这些办学主体绝大多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对市场的嗅觉较灵敏,在办学中可以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做到学校与市场的“无缝连接”。但有些民办高职院校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且功利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的主办者是企业领导兼任校长,他们对教育管理知之甚少,学校成立之初所拟定的文件大多是参考公办高职院校的相关条款,且不注重结合本校实际,在执行中极易与现实脱节。在专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权责利方面,有的学校未作明确界定,很多教师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想法,这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加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民办高职院校人才的严重流失。

第二,片面追求利润,功利性过强。《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③这说明投资教育不允许有暴利,但有的民办高职院校却将投资教育作为快速敛财的手段,如高收费、为了赢利盲目上新专业、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强迫教师加班且不按照《教师法》的相关要求保障其权益等。

3.联合办学使参与方吸收了不同国家、地区、部门、学校的先进经验,但其质量、规模仍处于低水平。我国高职教育联合办学的形式主要有职业教育对口支援、集团化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对口支援使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职教集团充分依托了参与方原有的教育条件和特色,在相互磨合中促进专业调整、师资流动、资源共享、生源流动,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引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使我们可以学习到国外一些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但是,联合办学在质量和规模上仍处于低水平。如对口支援的主体过于单一,对口支援大都在公办学校之间展开,东部优秀的民办职业院校与西部公办职业院校、东部优秀的公办职业院校与西部民办职业院校的对口支援与合作未能展开,而且支援方一般迫于行政命令不得不完成此项任务,较少有职业院校主动寻求西部职业院校进行对口支援活动。职教集团或通过校际间的联合建成,或通过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等方式建成,在建成和发展中,参与方在人事、财务、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出现了冲突。中外合作办学在地域分布上东重西轻,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参与合作办学的外方总体水平不高,生源总体质量水平也不高。

三、完善我国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对策

1.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为了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形成,政府要转变职能、改进管理,在多元化的办学体制下,政府不应是高职教育的直接举办者,而应是宏观管理者,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企业、私人和民间团体参与办学,促进竞争环境的形成,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优化职教资源的配置。另外,加强立法和监督,保证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引导高职院校合理设置专业、课程,规范高职教育的办学行为,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在促进高职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应注意帮助高职院校找准办学目标,构建合理的办学层次,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

2.各部门应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研究,提高公办高职院校的灵活性。上至政府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下至高职院校教职员工,都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将打赢职业教育攻坚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部门要主动调研,了解最新的用人需求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高职院校。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审批效率,为高职的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规范各类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有利于推动学校自觉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完善教育教学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应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在评估中,注重规范不同办学体制学校的办学行为,对于严重危害师生利益的行为要严厉制止并予以曝光,将违背教育规律的学校清理出局,促进制度建设,维护师生权益。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4

1.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产权制度逐步完善

民办教育历经20年发展,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高等教育法》到《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再到《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教育在“取消”“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的过程中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解决或缓解民办高教发展中的问题清除了很多障碍。本着“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理念,《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产权归属作了明确的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这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的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立法选择,在产权制度创新上迈了一步。

2.民办高校具有很大管理自

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还得益于民办高校运用了与公办高校迥然不同的“四自”运行机制,即“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现有公办院校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益低下、无法自主办学、学校办大社会、习惯于等和靠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了精简、高效、自主办学。“四自”运行机制体现出三大优势:一是享有较大的办学自和管理决策的自主性。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充分的人权、财权和教学管理权。二是机构设置精简、高效。民办高校中一般没有重叠机构,各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有较为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三是真正实行公开聘任制,使全校教职工在竞争的机制下工作,激发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形成成本优势。

3.民办高校能以需定教,合理设置专业

民办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瞄准细分市场,侧重技能型、实用型、市场面向型的专业。民办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与市场紧密相联,一开始就具有市场观念,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或调整专业和课程,紧紧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性地设置和举办定位于优势产业、朝阳产业、前景职业的专业,保证学生学有所用,毕业有路,不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使民办高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赢得对社会的吸引力,形成了目标市场优势。

4.其他方面

民办高校以其办学自和灵活办学机制,体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力,民办高等教育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的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社会上的可利用资金越来越多,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寻求国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把更多的资金吸引到教育中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物质、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同时能够增强高等教育内在活力,满足公办教育无法满足的多样化的群众教育需求。随着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民办高校质量提高,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成熟,我国民办高教以活力和稳健兼备的姿态,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亮点”。

大力发展民办高教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正确处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关系的基本要求

高校发展既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又要有适当的外延发展,从高校个体看,由于经费限制,高校外延发展受到制约和局限,决定其要坚持内涵发展,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内涵发展以充分挖掘潜力为基础,当潜力挖尽后,在量的发展方面就应该稳定下来,必须设法增加新的教育资源,否则原有机构将土崩瓦解。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角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办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大学来完成,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由其他高校或新的高教资源来共同完成,必须采用新机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实现扩大外延发展,实现多途径、多层次举办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这块“蛋糕”做大。民办高等教育“生逢其时”,恰好成为高等教育外延发展的“重要支点”。

2.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正确处理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关系的基本要求

高校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这是由高校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的。高校的基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它不同于企业生产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它不能都按市场规律运作,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战略眼光,更多的是按教育规律办事。但是,我们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办高等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些方面又不可能不受市场规律的制约,高校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它既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使办学效益最大化;又要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要提供优质服务,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这些正是民办高校的优势,它以市场为依托,是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

3.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增长”和“发展”是两个密切联系但不同的概念,发展包含增长,但增长不等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包括数量增长,也包括质量与效益的提高,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必须把单纯数量增长的传统教育发展观转变为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合理的结构是高质量、高效益的前提,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要求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和多途径的办学模式。虽然我国的民办高校与世界其他国的民办高校相比,无论是数量和规模上,还是质量和水平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它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4.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节支增收和合理利用资金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我国现有投入资金是有限的现状下,节支增收是“少花钱,多做事”,即利用现有有限资金多办教育的根本途径。在节支方面要求除加大精英教育经费投资力度外,发展低消费水平、周期短、见效快的多种办学形式,包括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在增收方面,可把高等教育看作一种特殊产业,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教育消费与社会投资。换言之,节支增收和合理利用资金要求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5.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适用型人才。社会需要是多样性的,要求适用型人才具有多样性,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不同的社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又要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要有公办高校,又要有民办院校,还要有成人高教和现代远程教育。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构想――“四取胜”办学理念

1.意识取胜:明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质量观、健康人才观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是保证主体自身自觉成长的主观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民办教育也不例外,必须树立正确发展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要科学、准确、客观地定位,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明确定位是民办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要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总体而言,我国民办高校的主流在今后15年应重点发展专科和本科两层次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行政、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硬道理,以充分发展为前提,只有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有基础,也才能够尽快形成与公立大学相抗衡的竞争态势。在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应有新思路、新举措,抓住机遇实施超常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非理性的盲目发展,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态度审慎地处理好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力求使其在健康成长的总目标下相互协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再次,树立正确质量观。教育品牌是靠教育质量创出来的,民办高校应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把实践能力、特色专长作为重点,致力于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学生的安置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把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作为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把学生毕业后有无用武之地作为办学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保证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建立IS09001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使教育服务实现高效、严格、科学的全程化管理。

还有,树立健康人才观。转变传统高等教育人才观,重视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既要重视现代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其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科学精神,也要培养人文精神;既要培养完善高尚的人格,又要发展其强健的体魄。还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创新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不是一般适应社会热门的发展需求,而是适应整个可持续发展要求;课程设置要以人本主义课程观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观融合的课程观来代替功利课程观,既注重实用的专业技能型课程,也注意拓宽知识面,为学生奠定宽厚知识基础,培养出多向度、厚基础、复合型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2.创新取胜:抓住机遇,增强活力,避免未来风险

一是人才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分流分段培养,按需施教,实施“2+1+1”模式,通专相结合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前二年为通识教育,重在打好必需的理论基础;第三年为专才培养,重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应用能力;最后一年实施分流培养。即实行“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现代技能课”模块化的特色教学模式,设置多个模块,让学生自我选择。按照“基础适度、突出特色、加强实践、市场导向”的基本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做到实践基地网络化、功能多样化,融实训、科研、就业等功能为一体,实行“一本多证制”,确保毕业就业零距离对接。

二是办学模式。生源是困扰民办高校的重大难题,不少民办高校患有招生“饥饿症”。在面临激烈竞争的招生市场,谁能明确细分市场,找准生源定位,发掘潜在的目标群,并借此突出自身优势,谁就能赢得生源竞争,获得更多生存与发展资本。民办高校要解决生源问题关键是将民办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开辟广阔的农村高等教育市场,探索一条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优化农村教育体系、满足农民学习需要、提高农民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

3.管理取胜: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一是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制度。以家族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管理方式和学校管理机构,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和社会价值,但也必须看到家族管理的局限性。一所现代化的民办大学,要有法制的基础,严密的组织,集体的智能,民主的管理,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才能保证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将为改变政府过多干预学校和学校管理者权力失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通过制定学校章程确定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民办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在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上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形成一种感情融洽、团结一致、共同关心学校发展的集体意识,重视激发学生的潜能与热情,让学生有效地开展“自我管理”。

二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一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必须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兼专比例、职称结构等方面是科学合理的,能充分体现出层次性、梯次性、持续性的特点。而据民办高教委的调查,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中56%是6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近80%的民办高校没有专职教师或专职教师很少,而聘请兼职教师的却占97%。优化师资结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要求通过公开招聘,大力引进中青年教师,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专兼教师队伍,组建一支有实践经验和高教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加快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好客座教授的遴选和聘任工作,聘请由一批长期在公办高校从事教学与管理的专家、教授,担任学院、系、处领导,指导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短期培训,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具有长远的持续不断的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4.品牌取胜:提升“特色三力”,打造民办高校“品牌旗舰”

市场化。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应做好市场调研,紧贴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形成“根据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学校”,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多专业发展格局,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条件。在专业建设中依托功能较齐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受到实际锻炼,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并面向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经济,突出像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服装为代表的重点专业。

差异化。高校发展要创出特色,提高水平,不在于学校规模有多大,设备有多好,楼房有多高,关键在于找准市场目标定位,在于培养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人才。差异化策略是最根本的,能为民办高校制造出不完全相同的社会需求,是特色化的根基,也是高校的生命力所在。学科专业不必样样都强,而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有差异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能上水平。当然,差异化不仅仅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差异,而是必须体现在每一方面,创造出区别和领先竞争对手的差异。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 管理 对策

[作者简介]彭云艳(1978- ),女,山东莱州人,黑龙江科技大学,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何景洋(1974- ),男,黑龙江双鸭山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党建方面的研究。(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管理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1106)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18-03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地方政府管理民办高校,其作用的发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涌现出了“陕西现象”“广东现象”“浙江现象”。黑龙江省作为一个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省份,如何有效管理民办高校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事业发展的历程

第一阶段(1985~1993年)为承认阶段。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1987年)等规定,从政策层面承认了社会力量举办教育。在全国兴起举办民办教育的浪潮下,1985年,黑龙江省创办了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教育机构),即佳木斯市私立济才大学。1989年,黑龙江省依照国家政策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暂行规定》,黑龙江省政策鼓励、财政扶持的态势日益明朗,进一步加大了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力度,但问题也逐渐增多。

第二阶段(1994~1998年)为规范发展阶段。《黑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4年)的颁布实施,在制度上确立了黑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标准,黑龙江省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得到明确的定位。截至1998年,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包括高等教育机构)达到67所,有自考大专以上学生两万多人。此阶段,陆续出现了一些民办高校没有达到评估的最低要求、个别学校根本没有学生的现象,民办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无序化问题。于是,黑龙江省政府加强了管理和规范,1998年年检不合格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机构)达到16所。

第三阶段(1999~2002年)为调整发展阶段。1999年起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民办教育的地位在立法上得到确认。由于普通高校的连续扩招,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招生呈逐年下滑态势,办学质量下降。黑龙江省对2001年年检不合格民办助学高校19所予以停办,淘汰了一大批不具备实力和办学条件的民办高校,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

第四阶段(2003~2008年)竞争发展阶段。国家颁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3年)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年),国家在肯定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同时,开始设立“民办二级学院”(2003年正式冠名独立学院),决定从2004年始取消实施十一年的学历文凭考试。同一时期,黑龙江省实施《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颁布《黑龙江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2008年)。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与公办学校、独立学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生源流失严重,有二十多所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办学受到严重冲击,使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挑战和考验。在市场竞争中,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通过优胜劣汰成长起来,黑龙江东方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当时为专科院校)等在中国民办大学中声名鹊起。

第五阶段(2009年至今)为稳定发展阶段。通过市场竞争,黑龙江民办高校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了宏观规划。2009~2012年,在黑龙江省政府的引导下,独立学院陆续完成改制,成为民办高校。民校高校通过市场检验,办学实力得到稳步提高。目前黑龙江省共有16所民办高校,其中有9所为本科学校,7所专科学校。黑龙江省东方学院于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民办院校之一。

二、黑龙江省对民办高校管理职能作用发挥的情况

1.提供有效制度供给。考察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黑龙江省在不断地依据国家宏观政策,根据民办高校发展需求,提供着必要的制度供给。《黑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暂行规定》承认并允许举行民办学校;《黑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突出扶持与规范并重;《黑龙江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从地方立法的层面,使民办教育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原则得以落实和强化;《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民办高校规划未来;黑龙江省《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可以一次性给予举办者相当于学校净资产(扣除国有资产和社会捐赠部分)15%的奖励,作为举办者的初始出资额。这一规定为全国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在“事实产权”的基础上获得“法理产权”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2.政策激励扶持发展。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政府的鼓励和扶持,民办高校不可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壮大。黑龙江省通过地方立法免除了民办高校资产过户的所有规定费用,对校产加以明晰,并给举办者发放出资证明书,推进了学校法人财产权的落实;引导各级政府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促使某市与银行协议为民办高校贷款8000万元,用于新校区后期建设;全省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民办高校倾斜;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年投入500万元全部用于奖励办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民办高校年检示范单位;省级财政加大对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投入力度,全省16所民办高校两万余名在校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民办高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教龄工龄的计算、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权利。

3.强化秩序规范。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失灵现象和信息偏在,需要通过政府管理来不断明晰是非界定、明确行为权限、规范办学行为。黑龙江省通过制度要求,明确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标准;对民办高校实行年检制度,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有效降低办学风险;规范民办高校的招生行为,引导民办高校的正常发展,避免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宣传而利益受损,保障了民办高校的办学秩序。

4.强化服务管理。黑龙江省要求县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组建的民办教育联席会,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政府间的协调问题。2008年以来,积极协调帮助7所独立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学校,批准转设2所专科民办高校,建立民办高校校长培训机制,建设民办高校校长培训基地,把民办高校校长培训纳入全省高校校长培训计划。

三、黑龙江省管理民办高校所面临的实践困境

1.整体地位上升与社会认同度不高的矛盾。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省共有授予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79所,民办高校占有16席,在校本专科学生近12万,已在全省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和地位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但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上还存在着对民办高校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个别民办高校办学行为不规范;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整体办学实力比不上公办院校,更重要的则是公众的习惯性认识,表现在教育理论界目前仍存在“多余论”“冲击论”“怀疑论”“营利论”等不同的论调。部分管理部门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仍然十分有限,忽视、轻视、歧视民办学校的现象仍然存在。公众的认识还停留在民办高校办学实力不强、专业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大,低层次和低质量的原始状态。

2.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问题尚无定论。黑龙江省优先于全国其他省份对民办高校投资回报问题进行了确认,不仅明确了民办高校投资获得合理回报的立法基础,而且确定了投资回报的具体数额,都为民办高校举办者(机构)树立了信心。但对民办高校举办者(机构)如黑龙江东方学院明确表示放弃“合理回报”和学校资产所有权,坚持非营利的公益性办学方向问题时,如何对民办高校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进行区分,并分别制定许可、登记、管理、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这些分类管理问题急需解决。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举办模式多元化,需要政府据实,破除思想、制度障碍,在分类管理中应予充分考虑,切实把分类管理与民办高校政策梳理、制度创新、有效管理结合起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在上海市、浙江省等启动分类管理试点工作。黑龙江省对待此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不免会影响民办高校的发展,使一些民办高校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

3.投资类型的多样化与管理方式方法的匹配度问题。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从投资的视角可分为企业投资型(以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为代表)、教育集团投资型(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代表)、股份制投资型(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代表)和公民个人投资型(以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模式建立起来的普通高校。这些类型高校由于投资主体不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各具特点。显然,政府对以上不同投资模式的民办高校搞“一刀切”“大一统”的管理不适合所有民办高校,需要对民办高校依据其法人属性、产权归属、学校权益、会计制度、分类管理、合理回报、优惠政策、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等给予一个新的界定和政策规范。政府管理方式应对应、细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利好的政策驱动、提升的管理效率营造民办高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4.分布高度聚集化和教育资源合理利用问题。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集中在哈尔滨市(14所)和齐齐哈尔市(2所),高度聚集化。这种聚集化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有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民办高校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同时,聚集化也使教育资源供给变得困难,特别是民办高校办学需要的土地问题,成为民办高校沉重的办学成本,直接影响社会力量进入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市场以及现有民办高校进一步扩展办学空间,民办高校的总体数量及办学空间必然受到限制。

5.制度缺失与制度有待进一步解决。受传统文化观念和计划经济旧有思维的影响,民办高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空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发展障碍,切实需要诸如在土地、税收政策与《黑龙江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相一致,在财政支持与投入上形成突破,在民办高校教师、学生与公办高校公平待遇上寻求突破,在产权清理、分类管理、市场监管等具体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问题上形成突破。这些问题不在制度上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社会各界举办民办高校的积极性,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资金的再投入,影响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6.政策具体操作与公平待遇落实问题遇到困境。《黑龙江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政策制度的颁布表明了民办高校拥有法律意义上的办学自,但现实情况远非如此。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民办高校管得过宽、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并未明显转变。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求自主办学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但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与勇气,有些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民办高校现实中遭到非公平对待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配套、需要细化的地方扶持政策跟不上,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完全保护,还无法真正得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

7.多头管理的不协调与管理错位、越位现象并存。黑龙江建立了由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公安厅、物价局等十五个部门参加的省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协调解决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和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联席会议制度虽然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但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政出多门、权力分散、职责重叠、交叉不清、多头管理、管理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出现管理部门互相推诿,行政审批环节多、审批环节细、审批时间长等情况。政府在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上如何转变职能、优化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权限、提高管理效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四、黑龙江省管理民办高校的策略研究

1.明确政府管理民办高校发展的目的。政府管理民办高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资源。无论是规范要求还是鼓励扶持,最终都要求政府在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上加大力度。所以,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中不仅要树立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理念,而且要打破民办高校的企业论、营利论观念,消除歧视和偏见,在政策落实和管理上摆正位置,进一步改善管理服务的水平,强化有关部门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把解决民办高校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规范制约。只有认识深化了,才能在行动上积极转变,切实解决存在的政策制度内容不统一,管理失位、错位、越位等问题,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支持、鼓励民办高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2.塑造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全新关系。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实质是权力均衡和管理方式的问题。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主导者,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明确自身定位,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市场精神为主旨培育民办高校,切实找准制度与管理的边界,转变管理机制与方式方法,做好制度的提供者、政策的落实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在管理和支持、规范和促进之间寻求平衡点和切入点,构筑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和谐关系。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在实践中要强化对全省民办高校的宏观调控,合理引导,调整民办高校布局结构,引导民办高校的合理定位和有序发展,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出特色,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办学自。

3.进一步优化民办高校发展政策环境。政策和制度供给是影响和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推进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度创新,完善产权、财政资助、分类管理等制度,保障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法落实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采取先走一步的策略,对于首先捐助办学、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依法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修订和完善信贷担保等法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民办高校提供多种方式贷款。完善地方政府在财政扶持,建设用地,水、电、气、采暖、排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继续在招生录取政策上向民办高校倾斜,大力推进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的同等待遇,稳定和提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适时下放专业设置、自主招生、自主收费等管理权限,让符合条件的民办高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办学自。

4.积极探索有效解决分类管理问题的路径。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2011年),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与规范。分类管理作为一种对民办学校的外部约束机制,核心问题是地方政府如何激励扶持管理民办高校,问题是区别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必须解决民办高校的财产所有权和办学收益权问题,尤其关键的是把握大多数投资举办但不要求取得回报的民办高校和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但又不是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的性质,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完成区别,分类采取措施(政策)对民办高校的激励扶持和管理,以维护民办高校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规避“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

5.依法合理规范办学行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认真执行民办学校准入制度、年度检查制度、办学质量评估制度、风险保证金制度等,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要严格办学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包括有关部门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宣传、财务状况、收费退费等的监管,促使民办高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制定适合全省民办高校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设置与合理回报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完善选派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民办高校专职党组织负责人的机制。

6.创新管理模式。一方面,从宏观而言,要调整宏观管理模式,加大政策、制度研究,简化行政管理程序,坚持依法行政;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创立的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地解决了民办高校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但其形式过于松散,作用发挥有限。为此,有必要创建管理民办高校常设机构,使管理职能专门化,赋予它宏观调控民办高等教育的权力和责任,协调有关方面的决策和政策,及时而准确地反映民办高校的运行状态,检测其与宏观管理目标的偏离程度,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进行校正,制定具有民办高校普遍适用性的行为规则和管理标准,实现各种调控行为的密切配合和协调一致,改变现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步调不一的局面。

7.健全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社会中介组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独立性”“中介性”“中间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在参与民办高校管理体系构建中具有特殊意义。譬如,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依赖政府教育部门的推动,也需要中介机构对民办高校加以引导和规范,建立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政府应建立专业、稳定、独立的民办高校社会评价机构,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与中介组织的职能界限和相互关系,切实把针对民办高校的技术领域、专业领域的能够转移出来的某些职能让渡于中介组织,通过研究、咨询、评价、指导等功能的发挥,加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巩丽霞.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制度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2]李望国,刘曼琴.政府职能与民办高校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11(1).

[3]李志平,董晓双.从投资模式看我国民办高校的特点――以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为例[J].教育探索,2010(10).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6

论文摘要:21世纪初,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良机,通过改制,成功升格,发展迅猛;时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职教事业长盛不衰。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异常迅速,特别在2l世纪初,不断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与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成为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本科为770所,高职院校有1207所;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在校学生数均已超过了本科院校。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对于缺乏历史沉淀的高职院校来说,令人倍感猝不及防。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属于典型的政府指令性文件引导型的发展模式,超速发展、过度发展在所难免,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同时自身许多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良性发展。

下面试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发展层次、拓展办学空间、发展规模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改与科研等七个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图能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

办学定位是学校制定总体发展思路的前提,是对办什么样学校和怎样办学校的总体理解和认识,直接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才培养规格是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规格。WWw.133229.cOm对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我国已有较为明晰的界定,但对高职教育

的人才培养规格还存在模糊的认识;目前,高职教育呈现两种有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宗旨的倾向:一是高职教育本科化,保证了办学的层次,但缺乏职业特色;二是高职教育中职化,突出了职业性,但层次不高。脱胎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职院校,受长期惯有的办学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与“高等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要求不自觉地“掉进”中专的层次,在管理上往往把学生看成“高中生”等等;在学习和借鉴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带有其明显的“影子”,被戏谑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这些无疑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背道而驰的。

在2004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了这样的概括:“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或相当于高中文化基础)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上,以生产或工作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实施的具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内容的职业教育。”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重性,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自己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的教育。从高职教育的性质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既不同于为就业而进行的普通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又不同于学科型、工程型的具有系统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应是“高等”与“职业技术”,从培养方向来看,应是面向社会各行业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二、关于发展层次

从教育层次而言,目前我国内地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相当于“专科”层次。从我国的台湾及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专科”层次并不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我国的台湾省和新加坡等地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中等一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普通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虽同属高等教育建制,但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普通本科高校走的是“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的路子,而高职教育则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采取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具有明显的差异,二者难以“沟通”与“衔接”;从2005年起,教育行政部门已把高职生升人本科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比例从10%一下子降至为5%。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快速而广泛的应用,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必然从“正三角形”变成“倒三角形”,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层次不应永远止步于专科层次,要根据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要求,积极尝试本科层次,乃至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逐步构建中等一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永不止步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们对求知渴求的需要。

三、关于拓展办学空间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均占地面积作了刚性规定。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从中等学校转制而来的,以原来的中专“地盘”办高等院校显然与要求差距很大,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急剧上升,一时“人满为患”,办学空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拓展办学空间成了几乎所有高职院校最困难、最迫切又不得不面对的瓶颈。

由于缺乏高层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对于急于谋求办学空间拓展的高职院校只好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纷出其招;有几所联合一起圈地的,更多的是单打独斗的;财力雄厚的在城区、次之的在城郊、差的只好到边远之地寻找了;高校星罗棋布,布局无序;一所学校分为多个校区,每年花在轮子上的费用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办学空间的拓展毫不例外地使每一所学校背上沉重的债务!

既然圈地拓展办学空问是每一所高校不得不对面的事,政府为何不牵头进行统一领导和规划呢。其实,政府管理市场有一个已经实践证明了的一个成功做法——“划行归市”,即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市场,通过制定政策,规定把同一行业的划归于同一个地方进行经营,众所周知的诸如布匹市场、水果市场、钢材市场、汽车市场等等。政府应通过统一规划,正确引导各高校的新校区选址行为,把高校划归于相邻之处,不仅有利于高校共享人才、教育教学设施等资源,也可以避免高校因选址边远导致人心不稳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四、关于如何处理好发展规模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也是发展。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迫切需要,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这样才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目前,不少学校的发展多停留在办学空间扩张和硬件建设(特别是高楼大厦的建设)等层面上。众多学校,甚至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不惜内外举债,大兴土木,圈地之风此起彼伏,这种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盲目扩张,以牺牲质量、牺牲一代甚至几代教职员工利益为代价的扩张,虽然营造了一时的“繁荣”,只是一种杀鸡取卵、自砸牌子的做法,也使学校和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高校负债购地、开工搞基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卖地还债”也屡见不鲜。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教育制定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准确定位,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借鉴企业的做法做好办学成本核算、风险预测等;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基本法则,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坚持以内涵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办出特色、办出质量为目标,避免相互攀比之风,把着力点放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风、学风等软件建设上。

五、关于管理体制

目前高职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另一种是行业行政部门主管(此外还有个别由大型企业集团主管);尤以后一种为主。

高职院校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既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表现在:1、有利于政府把高职教育统一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兼顾,特别是使高职院校的经费预算投入有明确依据;2、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教育规律管理高职院校;3、有利于高职院校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4、有利于高职院校得到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扶持政策。如,教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5、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横向联合,打通目前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实现办学经验、师资等资源共享。不利的一面表现在: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是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专业设置以社会岗位群相应,行业特征十分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统一归口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容易导致高职院校与行业割裂,得不到行业的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无论归口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都应厘清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三方在激发公办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职责和作用,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成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明确领导的职责,发挥两机构各自优势,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应采取“适度放开”,实现“搞活”之目的,给予高等职业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人事权、专业设置权等;此外,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不应主要依赖收取学费解决,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应当成为公办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通过财政预算与各级政府税收来承担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大部分。

六、关于专业设置

考察高职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职业院校都是行业主管或大型企业出于为本行业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而创办的,因而高职院校几乎元一例外冠以行业类别名称——如电力、运输、建筑、工商等等;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以行业岗位群相对应,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其紧贴本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系。

近年来,高职院校基于谋求扩大规模目的,纷纷突破“围绕本行业设置专业”的传统做法,开设了许多与本行业无关的专业,所开设的新专业数甚至超过其原有的传统专业数,这一做法也曾招致业内人士的非议,甚至于被指责为“不务正业”。其实,研究本科高校的发展史,大都早已历经类似的情况;如原仅开设理工专业的清华大学,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所开设的非师范专业已超过师范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均已发展成为理工文相互协调的综合性大学。实践证明,文理工专业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如果仅囿于本行业设置专业,必然使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但是,我们也应避免另一种情况的发生:不少高职院校为了上规模,不顾自身的条件,没有经市场充分调研,借国家放松专业设置管理、审批之机,拼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盲目开设新专业,不仅扼杀了自有的专业特色,更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使专业的生存难以为继。政府应对专业布局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以防止此类现象的蔓延。

七、关于教改与科研

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跳跃式发展对于缺乏历史深沉的高职院校来说,不可避免遇到诸如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编制、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等各种各样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力军应是高职的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升格为高等教育建制后,教改与科研,就应成为广大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教师成长的客观要求来看,开展教改与科研,是从一般教师成长为专家学者的必由之路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会暨中国职教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上指出:职业学校要有一定的科研,当然应侧重实用性。如果一个学校没有科研活动,这个学校的水平很难提高,要有一定的鼓励措施,支持科研活动。

从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教改与科研能力、水平及质量还比较低,还普遍存在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课题研究流于形式等现象。高职院校的教改与科研要有准确的定位,既不能盲目与本科看齐,也不能持“等、靠、要”思想;应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促教学”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推动教改科研的蓬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7

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southern CrossUniversity)于2003年开始合作开办旅游管理专业“2+2”合作办学模式,现已有大批学生顺利毕业,获得了大连大学和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并有部分学生在澳大利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本文以此为例,详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2+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做法和成效,以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合作背景

大连大学是一所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史、理、工、医、管理10大学科门类的大连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大连大学现有2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 000人。

南十字星大学是澳大利亚公立大学之一,具有颁发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资质。该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紧密联系,紧贴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等方面已成为全澳大利亚的佼佼者,是澳大利亚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二、专业合作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在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都是成熟专业,有着良好的专业办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该校很突出的一个专业,隶属于该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在澳大利亚利斯莫尔、考夫斯港、黄金海岸、悉尼分别有四个校区,同澳大利亚多家旅游组织和集团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连续多年获澳大利亚旅游行业教育优异奖。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经有关部门批准,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共同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该合作办学项目采用“‘2+2’”办学模式,进入该项目的学生前两年在大连大学学习,后两年到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学习,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成绩合格可分别获得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旅游管理专业是当今的急需专业,也是合作双方的成熟专业。旅游管理专业“2+2”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地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应国内及国际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具有现代化英语办公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综合型、应用型的国际人才。

三、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的旅游业本身起步较晚,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也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我国现有各大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中,人才培养目标普遍比较笼统,专业综合性较强,培养方案中体现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占用大量学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覆盖范围广,针对性不强。

澳大利亚的旅游高等教育是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最初的旅游专业课程出现在职业技术学院,后来随着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澳大利亚高校的旅游专业划分较细,人才培养目标非常具体,不同的专业方向按照专业教学和能力要求开设不同的课程,注重旅游操作能力,实践性强。针对细分的专业方向,各大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门类划分很细,突出专业方向性培养。

综合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现状,结合澳大利亚旅游专业高等教育的优势,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外国语言基础教育和旅游专业课程的国际导向。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所示。

1 中方要求开设的课程

主要指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所学的各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英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政治理论类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和高级专业课程。基于“2+2”的培养模式,在英语类课程设置方面,不同于国内四年制的旅游管理专业,而是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增加英语学时,开设了英语听、说、读、写以及雅思专项培训等大量英语课程,为学生后两年出国学习奠定基础。

2 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对接课程

主要指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要求在中国境内为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高级专业课程。这类课程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指定英文原版教材,提供课程的详细大纲和样本试卷,在大连大学采用双语授课,试卷采用英文出题和作答。按照大连大学与南十字星大学的合作办学协议,旅游管理专业有6门该类对接课程。此类课程集中体现了合作办学的专业特色,引进和吸收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旅游管理专业“2+2”的具体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2+2”的专业特色是系统学习发达国家旅游管理理论和实务,使学生掌握西方旅游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能够从事跨文化环境下的国际商务和旅游与饭店管理工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结合“2+2”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每学期开设的具体课程如图1所示,图中8个模块分别表示第1学期~第8学期的课程设置,其中第1学期一第4学期的课程在大连大学完成,第5学期~第8学期的课程在南十字星大学完成。

图1所有课程中综合教育课程为46个学分,学科基础课程为43个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为38个学分,专业方向课程为54个学分,合计181个学分。按照《大连大学学分制学士学位工作细则》,如果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将由大连大学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授予商学士学位。

自2003年合作以来,通过双方院校的努力,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已经发展为成熟的精品专业,培养出大量通晓国际旅游管理与运营的人才。教学思想是本,教学模式是框架,而教学方法则是教学模式框架内的具体体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先进的旅游管理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学生的特点,中外合作办学“2+2”模式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既有利于提高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更能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高水准的国际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迎春,从中澳旅游教育的差异看我国旅游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7(7):120-121

[2]罗文,陈国生,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构创新研究[J],职业时空,2007(3):12

[3]庄晓丽,潘启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9):6-8

高校专利管理办法篇8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西方现代流派。简单地讲,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主要有交易 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思潮中发展最迅速的流派之一,它挑战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地继承旧制度经济学传统,强调制度至关重要。新制度经济学这种社会思潮对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创新具有一定的启迪。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涵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是一种低效率的体制,这种低效率的体制,产生了大量的低效率的结果,以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效率为切入点的制度创新,必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导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效率低下、自身创新不足的制度障碍以及在这种制度背景下运作的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方案,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外部管理体制障碍

1.权力高度集中。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集高职院校举办权、办学权、管理权于一身,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对学校进行管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得受各种行政规章和政策的束缚,留给高职院校自身进行管理的空间太小,回旋余地不大。尤其是特有的选拔管理者的机制,使高职院校管理职能的发挥不是完全依赖于管理者的能力发挥,而在于管理者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忠诚度,因而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对求稳心态目标的追求成为了管理者的首选目标,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2.受传统中专学校管理体制影响明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地有相当数量的中专学校晋升或并入高职院校。而新升格的高职院校或多或少的受中专办学模式的影响,“与市场不接茬”先天性不足,加之缺少对办好高职教育的规律性认识, 许多学校仍满足于晋升高职的阶段性成绩, 对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既缺乏经验又没有创造性, 这样的管理现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不利。

3.高职教育资源管理的权、责、利不明确。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产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财产的归属关系是清楚的,即财产归谁所有或谁拥有财产所有权是明确的;二是在财产所有权明确的前提下,产权实现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利是清楚的。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管理体制中,权、责、利关系相当的模糊。国家作为高职教育资源的终极所有者和投资主体没有很充分地行使所有者的权利,承担所有者的义务。即按投入的资源享有资源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众多的管理部门有权对资源进行管理,但由于管理的标准不同,方法不统一,管理的责权划分不明确,管理的责权利没有统一,实际上都没有很好地履行其职责。

二、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与实习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升格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专科、本科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极其少见。而且这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严重的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技术技能,没有工厂或企业工作的经历,所谓既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尤其是一些民办或成人中专升格的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则形成了“老少组合”,老的是从高校退休教师招聘而来,长于理论与科研,缺少必要的技能教学能力。年轻的是近年来校的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新,缺少教学经验和技能。这种现象困扰着教师,也困扰着学校。

2.办学层次的单一性。高职教育定位于大专,层次单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普通教育系统,包括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教育。而职业教育系统中只有职业高中、职业技校或中专、高职 (大专),高职毕业后很难再有深造的机会,所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宁愿让孩子补习一年又一年,也要往普通高中里挤。尤其是中职教育规模的萎缩,更使通往高职教育的学生不断减少。这种现象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和办学的规摸效益。

3.专业设置的片面性。市场需求是学校办学的导向,但片面追逐市场则是错误的。部分高职院校不论条件如何,只要是市场需求较多、考生愿意报考的专业都开设。致使一些学校招生后,因不具备基本的教学、实践条件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严重伤害了学生的求学愿望,降低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可信度,使社会本来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得以强化,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支持力。

4.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从名称看与普通高校雷同,或者说直接套用了普通高校的专业名称。这一现象的存在反映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偏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是为培养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其专业名称应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如美国有食品和服务经营、儿童培养、法律助理等;香港特区有制衣、商业电脑、轮机及构造、酒店经营与管理;深圳职院的珠宝首饰加工专业、永州职院的汽车维修技术等。

三、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创新

1.按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创新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系统主要是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和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包括抓改革导向、法制管理和指导评估,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体负责。

(1)除加强中央统一领导的分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外,在政府管理方面,管理权力要向省以下的地方性政府下移,沿着建立市地统筹的方向发展,加大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明确管理过程中的权、责、利关系,改革现有选拔管理者的机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的个性化管理和创造性管理能力。

(2)建议尽快制订、出台适合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立法是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是政府角色的最鲜明体现。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家宏观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3)建议制订、出台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主体以及高职教育体系内外各层次和各类型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社会定位、功能定位等方面,用法律的行式规定下来。提高国民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职业教育社会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

(4)建议设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委员会,并且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严格推行劳动准入政策,使应该实施准入政策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尽快建立劳动准入制度,可以制约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进而抑制普高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同时,还要改革劳动工资制度,明确不同学历劳动者工资的低限标准,以此增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意识。

(5)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结构体系的督导运行机制。教育部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督导评估,促使各方面更加严肃地对待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法规政策,并认真的贯彻落实,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尤其是通过督导评估来引导和规范,督促有关各方各司其职,督促市地政府和行业办学责任的落实、各项教育经费政策的落实、有关办学标准的落实和劳动准入制度的落实。

2.按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创新高职院校的微观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微观管理系统,主要是高职院校自身管理机构,是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环节中的执行系统。近几年从中职到高职的升格举措,即学历层次的提高拓宽了高职教育发展空间。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办学方向不明确, 办学定位不清晰, 办学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不深入, 市场经济意识不浓, 危机意识不强, 改革精神不足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必须创新高职院校的微观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1)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型模式,走社会化办学的新路子。“双元制”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独创的一条发展之路,以学校和企业为课堂,进行理论与实践互为交叉渗透的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分秋色,产学合作型是实践教学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学校与市场(企业、公司)紧密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结合,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按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及其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同时,院校可以吸引企业把实习、实验和研发中心建在学校,使资源充分利用,双方共享。使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我国深圳、上海、青岛、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火爆并涌现出全国示范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其根本的原因正是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融入了市场。经过资源整合使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紧密相连,走上了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轨道。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国示范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与“三一集团”、汽车专业与“”的 “订单式”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调研确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成立由学校与企业的教授、各种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职责:提出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能力要求;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评议、评估,构建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议,并进行指导;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等。这种“订单式”培养对人才市场的需求能做出迅速响应,有利于学校教学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是高职院校走社会化办学的一条新路子。

(2)把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办学目标。按照现代人才学的分类,高校培养的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以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为目的,这类人才主要由普通高校培养。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其作用是将工程设计应用于实践,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这个工作主要由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共同完成。高职院校应把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社会培养大批技师、工艺师、技术员、工段长、农艺师、护士长、会计、导游、部门主管等,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即教师型和技师(工程师)型,既要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能力,又要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使专业理论课教师技能化、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只靠理论型教师培养不出高素质的高职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应着力建设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争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敢于实践多种培养途径和办法,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送教师到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锻炼、选送教师到部级师训基地学习,对他们进行以实践技能教学为内容的专业培训。同时,要改变封闭式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子,专职教师采取社会公开招聘,兼职教师大量从企业聘任,通过增加兼职教师,打破教师知识技能陈旧,业务背景单一,能进不能出的僵局,增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弹性。

(4)学校应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专业的设置,以自己最好的条件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去赢得市场的信任。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考虑两方面的条件:市场的需求和学院自己的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办学的基本导向,犹如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一样,学校也必须按市场对不同专业和能力的从业人员的需求去培养学生。但是,有时市场的需求未必是我们能够满足的,即我们可能不具备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条件,因此,学校应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专业的设置,以自己最好的条件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去赢得市场的信任。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策略研究”(课题号:XJK06CJG001)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学校安全管理培训范文 下一篇:高级审计培训范文